建筑构造课程多媒体教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工程制图》是土木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结合高校专业人才培方案,对不同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和实践,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块与考试模块,以能力素质的提升为核心,以行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公共模块”加“专业模块”的教学体系与考核体系,满足不同专业对工程制图课程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建筑构造课程多媒体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建筑构造课程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

面向钢筋翻样岗位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教学探索

摘 要:随着平法的普及和钢筋翻样行业的形成,土建类专业开设“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已成为教学改革的趋势。以课程为依托,以钢筋翻样岗位为目标,就如何培养技能性人才进行了教学探索。重点阐述了课程教学模块和教学单元的设置,对教材、软件及实训基地等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见解,并就识图与算量的关系、平法与力学结构的关系以及技能大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职;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教学改革;钢筋翻样岗位

基金项目:南通职业大学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面向‘钢筋翻样’岗位的高职‘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YB-10)

作者简介:王庆华,男,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施工与平法教学;佘步银,男,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施工与管理教学。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相关知识以前只是在建筑识图、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等课程中作为一个单元介绍,所涉及到的知识浅显,缺少连续性和系统性,这样,导致学生识图能力差,不能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已逐步开设相关课程,形成了独立的课程体系,但是,课程标准尚不完善,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向还不是很明晰。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实用性人才,要求课程建设的目标应该和未来从事的岗位相结合,因此,本文结合钢筋翻样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对“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一、钢筋翻样行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钢筋翻样行业的形成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大量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涌现,以及抗震标准的提高,钢筋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在设计、监理、施工整个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钢筋工程在土建工程造价中的比例一般都占到35%-40%左右,甚至更高。[1]行业的竞争加剧导致企业对成本控制的加强,“含钢量”一度成为衡量结构设计的优劣标志,而在工程招投标及钢筋施工过程中,都要求对钢筋用量进行准确计算。

平法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钢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制图规则,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设计方法。[2]平法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亦成为建筑工程师的共同语言,其实质是精简了结构设计表达,而同时对施工和造价识图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钢筋算量的前提就是必须懂得平法表示的各类构件的钢筋构造做法。

基于对成本的控制和平法的普及,钢筋翻样行业应运而生。钢筋翻样在实际应用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预算翻样,是指在钢筋造价预算及招投标过程中,根据图纸计算钢筋含量,重在造价;另一类是施工翻样,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图纸做深化设计,以形成钢筋构件下料单,便于钢筋工按料单进行钢筋构件的制作,重在指导施工,对钢筋翻样的准确性要求更高。

(二)钢筋翻样岗位要求及行业发展前景

目前,钢筋翻样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与施工员、造价员等岗位相比,国家尚无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证书。钢筋翻样的工作绝大多数由造价员、施工员、钢筋班组长甚至钢筋劳务分包老板兼任,建筑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钢筋翻样岗位以及钢筋翻样技术员、钢筋翻样工程师这些概念。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专业化,建筑工程的规模化,建筑形式的复杂化,成本控制的精细化,以及建筑质量验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一职位不仅重要而且会非常紧缺。翻样即翻译,是把平法语言翻译成简单的钢筋图形语言,准确完整是第一要义。一个优秀的钢筋翻样员可以提高钢筋施工质量,减少钢筋浪费,增加投标概率,提高决算效益,为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和价值。而合格的钢筋翻样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其岗位职责和要求包括:负责钢筋翻样单的编制和调整;负责钢筋工种技术质量交底,解决相应的施工技术问题,对钢筋班组施工进行指导、检查;负责钢筋工种操作质量和实物质量的隐蔽验收和评定,并做好有关技术质量资料的收集;负责项目钢筋目标成本计划编制与控制。其中,钢筋翻样单的编制是核心。

现代高楼大厦多数以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筋是一个重要的考虑指标,有了专门从事钢筋翻样的技术人员,可以更高效、更全面、更精确地计算出繁杂的钢筋数量。因此,钢筋翻样岗位正逐渐被企业所重视和认可。而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注型的人才和企业更容易获得成功,在一些地区,已经形成以钢筋翻样为主业的劳务和咨询公司。

二、课程教学模块及教学单元设计

根据钢筋翻样岗位的要求和发展,制定了“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钢筋翻样能力以及钢筋工程验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的设置以一项实际的工程为背景,以构件单元为载体,共划分为八个模块,每个模块再细分为若干个教学单元。同时,考虑到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以及工程中常用的平法表示习惯,教学内容的设置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教学模块及单元划分体现了“项目驱动法”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改思路,每个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子项目,而每个教学单元都是一项学生可以具体操作的工作任务。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导向和背景,工作任务层层叠进,从教师在固定教室教学逐渐转到学生在机房和实训基地学、做的主体角色,教师指导完成各个工作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完成整个项目任务。[3]

三、教学资源库及实训环境建设

教学资源库及实训环境的建设包括多项内容:教材、课程教学大纲和标准、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实训指导手册、习题和试卷、相关图集(11G101-1,2,3和12G901-1,2,3)、相关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及相关施工规范和规程等)、电子及纸质版的建筑结构施工图纸、钢筋算量和翻样软件、施工现场视频和照片、缩尺建筑结构模型、校内外实训基地等。[4]本文重点阐述教材建设、电算软件应用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一)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应该体现教改思想和教学模块单元设计理念,满足实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目标,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是教学资源库的核心,一本好的教材能使整个教学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不能直接机械套用图集和规范,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工程性也不宜过强过细,不适合入门者学习。因此,教材内容不需要面面俱到,而要提炼钢筋翻样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识图规则、钢筋构造、计算方法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内容。如果没有专门的习题册和施工图图册,多种形式的思考题是教材有益的补充。同时,应提供相对完整的工程案例,包括结构平法施工图以及相匹配的有计算过程的钢筋翻样下料单,并要求正确无误,从而起到教学示范作用。

(二)电算软件应用

目前,建筑市场普遍采用电算软件进行钢筋翻样,其中,广联达软件市场份额占据较大,该软件处理范围广、计算结果准确、能够替代翻样人员90%以上的工作量。教学使用的软件应该选择市场成熟度高的品牌,以便学生尽早适应工作岗位。软件还具有三维显示功能,能从不同角度逼真地展现构件中的每一根钢筋位置以及每一个细部构造,这种三维仿真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软件教学安排应紧跟在每个模块的理论教学之后,以加强巩固本模块的学习;最后课程设计的安排可让学生自由上机,系统完成一个项目的钢筋翻样。随着软件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钢筋翻样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软件的熟练程度和理解深度,因此,软件电算教学应得到充分的重视。表1中软件应用课时就占到了近1/3。当然,电算和手算并不矛盾,电算是在手算的基础上程序化了,电算并不能完全替代手算。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观摩钢筋排布和节点构造,对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有极大的帮助,但考虑到学生人数的规模、施工工地的安全等因素,学生在工地也只能是走马观花,达不到深入学习的效果。如果把工地搬到校内,建立1:1实物模型,并且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师生就可随时观摩学习。整个模型应该含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承台基础,带悬挑的连续框架梁和次梁,多层框架柱,梁柱节点,连续板,剪力墙,带休息平台的板式楼梯等基本构件。模型的制作可以结合施工模板、脚手架、砌筑墙体、施工操作间同时建设,与其他课程共享。必须强调的是,模型要有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能错误百出成为反面教材,要选择信誉好的施工企业进行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做成样板,以达到教学示范的目的。

四、教学改革的体会与反思

(一)识图和算量不能分离

识图是算量的前提,识图的正确性决定了算量的精确性;算量是识图水到渠成的结果,是检验识图是否正确的手段,两者从教学上不能分离,两者的结合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操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最早脱胎于工程造价专业的计量计价课程,重在造价,钢筋计量的复杂化使之成为独立的分支。其他课程如建筑识图、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建筑CAD、建筑结构等均有涉及。这些课程有的侧重构造,有的侧重施工,有的侧重绘图,有的侧重算量,因此,有必要整合资源,集中讲解,形成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平法识图教学在力学和结构方面的拓展

平法识图不是简单的建筑识图,要完全读懂它,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还应该具备完整的力学结构知识。平法是国家现行混凝土规范的缩影,其蕴含的设计思想和内容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平法识图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知晓平法的制图规则;第二个层次是知晓平法的结构构造;第三个层次是透过平法知晓力学和结构的原理,这也是读懂平法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上要求学生达到前两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可以适当讲解,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如,梁柱两端都要钢筋加密,涉及到结构抗震的知识以及节点处剪力较大,箍筋抗剪的作用;梁上部钢筋在1/3处截断,涉及到连续梁弯矩分布图的结构力学知识;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涉及到高层建筑的抗震知识以及混凝土墙的配筋方式;基础梁纵向钢筋配置方式与楼盖梁正好相反,涉及到基础反力倒楼盖的计算模式。这些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从而带给学生一个延伸和想象的空间。

(三)技能大赛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高职技能大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竞赛活动。技能大赛与职业岗位的密切结合,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越来越受到高职学院的重视。目前,与平法相关的国家级技能大赛有:高职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等。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大赛的备战举办院级的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竞赛,从而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竞赛项目中增强自信,同时,锻炼其承受压力和挑战的心理能力,为其将来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以竞赛为契机,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准,改革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克忠.钢筋工程造价的控制[J].建筑施工,2010(32):44-45.

[2]陈青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罗丹霞,丁岩.高职《钢筋计算与翻样》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改革[J].四川建材,2014(40):286-287.

[4]阿迪力·买买提.中职平法识图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8):120-122.

[责任编辑 盛 艳]

作者:王庆华 佘步银

建筑构造课程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2:

《工程制图》课程模块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工程制图》是土木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结合高校专业人才培方案,对不同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和实践,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块与考试模块,以能力素质的提升为核心,以行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公共模块”加“专业模块”的教学体系与考核体系,满足不同专业对工程制图课程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教学工作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通过该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使不同专业的工程制图类课程考核更加科学、规范,同时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使人才培养满足建筑行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体系 课程改革 工程制图 模块

一、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提高人才素质的严峻考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建筑行业的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也随着现代技术教育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将成为提高现代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建筑市场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满足建筑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以能力为核心,提高工程素养,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把夯实专业基础,以培养适应岗位能力为着眼点,以应用型为特征,构建课程建设改革的内容体系,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功底,使《工程制图》课程更紧密地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以适应建筑行业人才发展需要,满足建筑行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工程制图》是土木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构型表达能力、绘图读图能力的任务,为今后学生进行创造性工程设计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同其它专业课程一样,面临着因注重实践而压缩理论课程教学时数的情况,随着实践环节的加强,新技术、新学科的增多,这种趋势是必然的。但对于后续专业课程和企业用人单位来讲,对学生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要求却呈不断提高的趋势。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现有九个专业,九个专业全部都要开设工程制图类的课程,而不同专业对工程制图的专业能力要求也存着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各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以突出教学重点,强化专业特色,突显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学院现有各专业开设的《工程制图》课程,虽然在课程名称、学时数及开课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于工程制图的教学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其中在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法的基本概念、点、直线、平面与组合体的投影、截交线与相贯线、轴测图、建筑形体的表达方式等教学内容上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对各专业施工图的识读要求有不同。结合学院现有的九个专业,将教学内容与专业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将“教”与“学”二者紧密联系起来,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模块体系,更好地满足各专业对建筑人才的培养要求。

《工程制图》课程改革应充分考虑不同的专业对人才标准和能力的要求,精选教学内容,以此建立“公共模块”+“专业模块”的教学体系,制订规范统一的教学标准,有利于规范教学内容及考核标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好的适应当今各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建立工程制图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

构建工程制图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关键是模块化教学改革及考试模式的改革。

(一)模块化教学的改革

(1)以土木工程、给排水、建环、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为基础,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以职业要求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建筑类高等教育特征,实现“教、学、做”合一,在课程中,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比例超过1:1,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改变以往各自为阵的教学模式,构建具有小专业特色的“工程制图”教学,从行业岗位需求出发,优化教学体系。构建“公共模块”+“专业模块”的教学体系。以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投影方法作为“公共模块”,夯实公共基础,再以各专业的“专业施工图”作为“专业模块”,共同构建工程制图模块化教学体系,以满足不同专业对工程制图课程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3)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空间想象力缺乏的问题,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板书和PPT相结合方式讲解,同时融入多媒体技术、实物模型、CAD软件、SketchUp建模软件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立体认知和空间思维能力,促进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徒手绘图、尺规绘图、建筑形体表达、轴测图绘制、施工图实例讲解及房屋建筑测绘等课程实训项目。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未来工程师的专业素养。

(二)模块化考试的改革

(1)考核方式多样化。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强,考核方式不再只以期末考试单一方式考核,而是增加平时成绩、实训成绩、期中成绩、口试成绩等多种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工程字体训练、尺规绘图等内容,口试成绩主要包含建筑施工图识读图考核。平时成绩占40%,期末试卷占60 %,使考核更加全面。

(2)考试试卷模块化。根据各专业对课程设置的要求,针对“公共模块”+“专业模块”的教学体系,搭建对应的“公共模块”+“专业模块”的考试体系,对“公共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统一考核,使不同专业之间的“公共模块”达到统一标准、统一试题、统一考核,统一评分;同时为满足不同专业对识读图样的要求,试卷中增加“专业模块”的内容。期末试卷满分100分,其中试卷内容的“公共模块”部分占80-85%,“专业模块”内容占20-15%。以满足不同专业对教学的要求,体现专业培养的标准化和差异化,形成小专业的培养特色和优势,为后续的专业知识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学院两年的教学和考试模块化改革与实践,已经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轻了教师制卷的工作量,同时也使各专业的工程制图类课程考核更加科学、规范、更加标准,学生的考试分数也更具公平合理性,模块化考试改革也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工程制图》模块化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及课程实践

(一)组成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学院根据现有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公共模块”的教学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其中“建筑施工图”是最基础的图样,也是每个专业都必须熟练掌握的。而在“专业模块”中,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有侧重地讲解与专业相关的施工图样。随着市场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课程的设置始终应与行业技术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

(二)模块化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成果

通过课程建设组不断努力研究和实践,以课程模块教学改革为抓手,凝炼和充实教学内容,夯实专业基础,逐步探索出具有小专业特色的工程制图课程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搭建“公共模块”+“专业模块”的教学体系,充实并完善了教学内容,突显出各专业特色,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识读工程图能力在“大一”期间得到较好的锻炼,为他们在后续专业课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学院的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学生参加各类全国性高校比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都与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的识读图能力和制图表达能力分不开,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及空间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熟练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与阅读的正确方法,尤其是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和造就了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工程素养。

四、结语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课程建设改革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竞争力。教学工作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工程制图课程作为工科类一门最基础、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肩负着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对专业启蒙的重任,建立一支具有责任心强、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和全面的师资团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首要条件。其次,教师不应该束缚于纯粹的基础课教学,要通过专业课的教学研究,更好地把握专业基础课中的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大一期间尽早接触相关专业知识,从而形成以“专业课”为龙头,带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使两者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工程制图的课程改革要坚持以行业岗位为着力点,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探索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推动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搭建和完善工程制图的“公共模块”+“专业模块”教学体系改革,学以致用,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和造就工程素质高,创新能力卓越,适应时代发展的工程建设者。

参考文献:

[1]丁江.以课程建设为契机,提高《建筑制图》教学水平[J].学术探索.2009(4)

[2]李海涛. 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 [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7(2)

作者简介:

丁江(1967年1月-),女,安徽人,研究生学历,汉族,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土木建筑工程,建筑构造,工程制图。

作者:丁江 李婧瑜 李瑞雪 董萍 黄东

建筑构造课程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3:

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立体式教学探索

【摘 要】分析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平屋面防水部分知识点为例,对立体式教学开展的条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职 建筑识图与构造 立体式教学 教学设计

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建筑工程技术以及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概预算等专业核心课程重要的前导课程。近年来,各高校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做过一些研究和尝试,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和“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方面往往出现“瓶颈”,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充分发挥和以后的长远发展。特别是高职学生由于入学成绩相对较低,理论基础较差,并且有一部分高职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部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对这门课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识图与构造是由建筑制图和房屋建筑学两门课程合并而成的。建筑制图和房屋建筑学这两门课原是本科课程,也曾在高职土木类专业教学中开设了几年,由于难度较大,并且有些内容对高职生用处不大,因而在高职“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这两门课逐渐被精简、合并成了一门课,即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虽然经过了几年的教学实践,但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教学仍然没有形成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有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较差。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各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有所下降,高职录取分数比较低,学生的理论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内容学生不愿学,如投影原理、热工计算等部分的内容。但是,高职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如大部分学生对实际应用部分的知识以及动手操作部分有较强烈的兴趣,并且高职学生不怕吃苦。

(二)教学形式单一。目前,大部分高校在上建筑识图与构造这门课时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传统上讲的“注入式”、“填鸭式”或“满堂灌式”等做法。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扎实性和快速性,并且教学成本较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接触的信息量非常大,他们已经不愿接受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三)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建筑识图与构造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目前,虽然各高校都认识到了土木类专业学生“识图”的重要性,也尽量选聘有工作经验的教师来担任这门课的教学,但是,由于目前土木行业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高校也很难聘到真正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高水平的教师,所以,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深度不够,更难以从应用的层次来理解所学到的内容。当学习到后续的建筑施工技术或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时,大部分学生又发现自己看不懂图纸了,教师只好再花费时间补讲识图部分的内容。

(四)课堂上知识点拓展不够。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注重讲本门课程的内容,而忽视了课程相关内容的介绍。实际上,土木类专业各门课程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瞻前顾后”,既要注意与前导课程的沟通,又要注意与后置课程的衔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所以上课时更应该将所讲的内容向后置的专业课程进行渗透,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将来对后置专业课程的学习。

(五)考核方式不合理。传统的“一张试卷一支笔”的考核方法难以考查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真实掌握程度,对学生的考核不仅要考核其对专业知识的记忆,同时也要考核其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甚至要考核其对专业知识的拓展能力。能应用的知识才算是真正掌握的知识,学生具有必备的知识拓展能力才能够保证以后的发展能力。因此,要大幅降低笔试成绩的权重,加大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考核。

二、立体式教学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的应用

立体式教学法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方面,它随着所授课程的不同而不同;另一方面,它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得到发展和变化。但是,总体上讲,立体式教学应该是全方位、多极化的教学模式,即通过图、文、音、像、影等多元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对于建筑识图与构造这门工科类课程的立体式教学而言,还应该加入实物演示以及实际训练等教学环节。总之,立体式教学就是以多媒体、多模态、多介质方式来存储和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开展立体式教学应具备的条件。开展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立体式教学,不但要采用“立体化”的教学手段来引发学生兴趣,更要采用“立体化”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通过对基本教学形式进行立体构思和设计,使多种教学形式在同一时空同步展开,从而增大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创造性得到最大发展,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师教学活动达到最佳配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共性发展同时得到实现。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要求学校具备一定的开展立体式教学的条件。

1.要有立体式的教材。所谓立体式的教材,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技术实践的新型、动态的教材系统,也是一种体现教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新型教材。它的主要特点包括:(1)以多媒体、多模态、多介质方式来存储和呈现教学资源;(2)以一体化、系统化策略来设计教学内容:(3)以多元化、互动式方法来实现教学过程。最终目标是形成教学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建筑识图与构造这门课而言,立体式教材即是实物模型、视频、动画、教学设计等内容的集合。

2.要有相应的设备条件。开展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立体式教学,要有相应的建筑构造实物模型、视频设备、实验设备、实际操作训练设备等。通过这些设备的有机组合,形成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建筑构造实物模型可以请专业公司制作,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课程实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制作并逐步完善;建筑构造视频以及操作视频可以直接购买成品,也可以由专业教师或组织学生进行录制。

3.师资条件。立体式教学和传统的讲授式的课堂教学不同,立体式教学是在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这种环境,汲取知识。所以,要求教师既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要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懂得现代媒体的应用,懂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二)立体式教学的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依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来进行知识结构的整体设计和知识点的详细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则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师素质、学生特点等因素,利用整体、优化的方法,将各种教学资源围绕某一教学内容的主题来设计和展开,给学生以整体之感。本文以平屋面防水工程部分的教学为例,介绍立体式教学的设计方法。

1.教学内容的设计。具体的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行业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不论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程预结算或者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等,都要能够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纸,懂得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对于从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岗位来讲,还要能够熟练掌握节点的细部构造做法及其构造原理,并具有一定的解决现场具体问题的应变能力。

其次,根据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能力要求中的识读施工图纸以及节点细部构造做法的内容,都是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核心内容,而施工工序、工艺以及节点构造原理部分的内容,不仅是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内容,同时也渗透了部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不但要讲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内容,而且要适当将内容向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延伸,体现出知识体系的整体性。

最后,针对具体知识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例如,平屋面防水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掌握平屋面卷材防水构造的层次、泛水构造方法、女儿墙出水口构造、保温层构造等;第二层次,掌握防水构造的原理、卷材的强度及韧性等特点;第三层次,掌握防水施工方法及要点、保温层施工要点和方法及赶工方法、倒置屋面的施工方法及原理、隔汽层做法及原理、排气管的施工方法及设置原理等。这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针对不同的学生而开展教学。

2.教学过程的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观看卷材防水构造的全真模型,包括防水构造的层次、泛水构造、女儿墙出水口构造、保温层构造等,让学生仔细观察构造做法,由教师对学生看到的全真模型进行构造上的讲解,并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施工的过程,让学生对所看到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完成第一层次的教学。通过第一层次的教学,所有学生都能轻松地掌握这些构造方法的内容,并且具备了最基本的工作能力。

其次,利用实验室的投影播放动画,演示屋面发生渗漏的路径,并且演示通过合适的防水层的构造来阻断渗漏路径,以及合适的节点构造达到防水的目的,使学生快速理解防水构造的原理;通过防水卷材的破坏性试验或动画演示,学生感受卷材的强度和韧性特点,领会卷材的强度高和韧性好对防水的重要性。通过这个过程,完成第二层次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从较深的层次掌握防水的原理以及防水卷材的力学性质,为将来工作中创造性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最后,对于将来从事施工的学生来讲,学习建筑识图与构造这门课程,不仅要掌握识图的本领,而且要将知识向施工方面延伸,为以后学习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打好基础,而将来从事工程造价或工程监理工作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质量缺陷的成因、赶工的方法,了解一些特殊屋面的做法等内容,来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面。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开展第三层次的教学:播放现场施工的视频并进行讲解,或教师进行演示,使学生领会防水施工不当而造成的质量缺陷;播放倒置屋面施工以及维修过程的视频,使学生领会倒置屋面的优缺点;播放保温层内水分蒸发过程的动画,使学生领会屋面排气管的作用及设置原理,等等,这些内容的学习也可以通过学生动手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会。

这三个层次的教学既连贯又层层递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实物演示、思考讨论、教师讲解、动画视频、动手练习等多媒体、多角度、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中,快速吸收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直接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立体式教学的教学应用效果。高职学生的理论基本功较差,并且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喜欢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他们喜欢学习更能够直接应用的东西,所以,立体式教学法把深奥的理论转变成动画、视频、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练习的形式,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快速掌握专业技能,并能灵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另外,高职学生入校时的成绩相差较大,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将来工作的要求(学习目标)也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立体式教学时,根据教学媒体的不同组合,基础稍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模型、讨论、视频等,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工作技能,适应基础性的工作;基础好的学生,可以从较深层次理解构造和施工原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采用立体式教学法实施教学,实物、讲解、动画、视频、实操等多种媒体资源形成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整个过程由教师控制,但是整个过程又注重学生的参与,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同时,不同学生又在这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中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进行学习,符合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思想,使不同学生都学有所获,都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使专业知识传授与学生个性发展得到很好的结合。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立体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下,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不但能够从应用层次理解课程的内容,而且对后置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坚林.试论立体式教材与立体式教学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11(11)

[2]刘茂军,赵军.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改尝试[J].高教论坛,2012(12)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1JGZ029);桂林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工程 2013 年立项项目(2013JG48)

【作者简介】刘茂军(1971- ),男,河南洛阳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土木与测绘工程系主任,硕士,副教授,注册造价师,研究方向: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责编 黎 原)

作者:刘茂军 王朝华

上一篇:因特网时代酒店经营管理论文下一篇: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