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2024-04-30

在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共6篇)

篇1:在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一、进一步提高对再就业工作的认识,把这项工作当成第一要务来抓

要充分认识到再就业工作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较困难的群体,也是一个最需要人关心、帮助的群体。我们再就业工作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所以我们做好再就业工作就必须提高认识,无论怎么样认识都不为过。省委书记宋法棠同志在全省再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把扩大就业与促进再就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的方针,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我们各级领导一定要按照省委书记宋法棠同志的要求,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再就业工作作为第一要务真正的重视起来。

第一,解决好再就业问题,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坚持执政为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体现,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就要从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关系群众根本利益的实事、难事抓起,这是为官一任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基础。做好再就业工作,就是要解决特殊群体能够吃上饭、能够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能够保证其子女上学、能够保证基本生活条件等问题。这是我们一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对我们每个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从我们下岗职工的家庭实际来看,家庭真正有一定积累的很少,一但下岗,生活没有来源,利益没有保证,所以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就成了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现实、最迫切的需要,搞好再就业工作就成了各级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实际的行动。

第二,解决好再就业问题,是衡量领导干部对群众感情深与不深的具体体现。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解决再就业问题的过程是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是领导干部能不能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的具体体现。我们做干部的就得为群众出力,就必须有浓厚的群众感情。不是当领导干部后对群众的感情自然就深了,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确实很深,但确有个别领导同志对群众的感情不深,甚至极个别的领导同志对群众基本上体现不出什么感情来。对群众的感情深与不深就是要看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困难是不是当作自己的困难那样来解决,是不是当作自己家庭的问题去对待,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市再就业工作会上,国学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象给自己子女找对象、找工作那样,来关心下岗职工的工作问题,这个要求我非常赞成。如果解决再就业问题都能这样热心、细致周到,都能这样出实招,讲实效,动真情,那么这项工作就能抓好,反之,这项工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解决再就业问题,是对每位领导干部思想境界的检验,更是对每个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检验。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的成败,关系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再就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再就业工作的好坏,充分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和部门的工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工作水平的高低。今后,我们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上,除了要考核经济指标,还要看再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各地各部门要集中力量,齐抓共管,加强组织领导,实行整体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总之,抓好再就业工作必须按照省委书记宋法棠同志的要求,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要认识认识再认识,重视重视再重视,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好。

二、进一步抓好我市再就业工作应该认真注意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我市的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形成了良好的局面,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这项工作量大、面广,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全市有下岗职工8.3万人,加之我们的国企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正在加速推进,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力度也将随之加大,企业下岗职工和社会失业人员将继续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矛盾将愈加突出。所以,再就业工作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好的事情,是压力很大的一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抓就业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首先抓就业的思想观念,把再就业工作摆在各项工作之首,千方百计开辟就业之路,拓宽下岗职工再就业渠道。

1、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再就业机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建立健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劳动者的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机制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这个机制在我们国家正在逐渐的形成,从大局来看还不够完善,功能上也不配套。所以我们要依据国家的政策,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按照劳动力市场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建立起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体系,为下岗职工的合理流动创造便利条件,促进下岗职工自由地在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部门或行业之间、城乡之间、此企业与彼企业之间畅快地流动。尽快把功能和机制完善,尽快组织和实施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

2、进一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再就业环境。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教育下岗职工进一步明确和全面理解再就业工作的内涵,转变对再就业的依赖性,增强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全市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要积极对下岗职工进行安置,帮助推荐用人单位。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和再就业对每个人来讲,不是和过去一样,端上铁饭碗就一辈子不下岗,成为一劳永逸的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与再就业是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所以要想真正搞好这项工作,就要教育和帮助我们的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引导下岗职工不等不靠,走向市场,增强自我择业能力。刚才会议上介绍的几个典型很有说服力,像桦南世纪商厦总经理王淑琴,下岗后,从一个小商店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2001年以来投资630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综合性商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下岗女工刘志宏搞的配餐,东风区于杰三姐妹创办的老年公寓等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实现再就业的典型。所以我说这三个典型很好,这样的典型还有很多,各地各部门都要善于发现、培养这些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先进典型,号召全市人民向他们学习。要在全市的下岗职工中大力弘扬这些先进典型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精神同我市在防治非典过程中创造的防治非典精神一道形成了我们佳木斯人的精神。集中体现就是不管多么困难,不管难度多大,只要我们想办的事,想干的事,就一定能把它办好,一定把它干成。这种精神非常可贵,我们一定要发扬这种精神,把再就业工作做得更好。

4、进一步加大项目开发和企业改革改造力度,加速经济发展,扩大再就业。要继续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使那些通过改革活起来的企业,上一些技改项目和新项目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工业兴市,抓住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大机遇,加快大项目建设,优先发展那些提供就业岗位多,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项目。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生产经营活动中、配套附属产业中、交通运输等流通服务环节中创造一批就业岗位。目前,全市正在推进落实的几个大项目,都是好项目,如果能如期建成达产,不仅会拉动全市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而且会形成新的就业空间。要把开发大项目同发展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

5、进一步增强劳务输出的能力,推动再就业。实践证明,对外劳务输出是解决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劳务输出必须从大视角出发,把它当作一项产业来抓,既搞国内输出,也要开展国际劳务合作,采取培养、管理、服务三管齐下的措施,促进劳动力输出的有序化,在组织体系上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全市已实现对俄劳务输出2000余人,并且探索出一定的经验。下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的力度,积极开拓市外、省外、境外就业市场。按照有偿服务、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广泛搜集外埠劳务市场信息,密切与市外职介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外经贸等部门也要通力协作,强化对劳务人员的组织,逐渐形成网络,并同吸引人才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俄罗斯的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境外劳务输出的总量,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减轻我市的再就业压力。

6、进一步创造公益性事业岗位,拓展再就业。随着政府管理职能和方式的转变,要积极创造出一些公益性岗位,安排下岗职工就业。全市已将382个居委会合并成17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一批下岗职工担任了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有的县(市)区也采取了这样的办法,使市场就业与政府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不断开发教育、医疗卫生、保洁、保安等公益性服务岗位,重点安排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的、享受低保的和家里没劳力的下岗职工。对于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的特困职工,不要一安排工作,就立刻取消低保,要看工作安排得怎么样。原则上要求在安排工作初期,低保照发,待工作稳定且生活能有较大改善的情况下,再取消低保的发放。从我市低保情况来看,117元的标准还很低,所以,我们要多创造一些公益性事业岗位安排下岗职工。比如,市区主要街路中间的护栏就可以雇用低保家庭中有劳动力的人,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收入。这项工作市里要研究,各个县(市)区也要研究拿出一些公益性的岗位来,解决下岗职工特别是低保特困职工的生活问题。

7、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切合实际的再就业工作考核机制。要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实行“公示举报”的办法,群众监督举报,这是一个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公示考核指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方面是定性考核。具体考核领导投放的力量和所采取的措施,看投放了多少人,采取了多少有效的措施来抓这项工作。第二方面是定量考核。一是再就业证的发放情况。应该发的有多少,实际发的有多少,持再就业证享受政策的有多少。二是社保补贴情况。该发多少,实际发了多少。三是小额贷款担保发放情况。发放了多少人,发放给了哪些人,额度有多大。四是职业介绍人员补贴发放情况。有多少职业介绍人员,补贴了多少资金。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存在着该发再就业证的发不下去,甚至个别地方一个再就业证也没发的情况,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从局部和本单位的利益出发,就对国家的政策不执行,对再就业职工该享受的政策不落实,哪里出现了问题,就要追究哪里的责任。第三个方面是对再就业人员培训的考核。要进一步加大再就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之后,要跟踪问效,不仅要考核培训的人数,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培训后的就业人数。第四个方面是劳务输出、劳务介绍、提供就业岗位等项指标的考核。我们抓好再就业工作,就是要通过上述四个方面工作的考核来衡量我们具体工作的实际效果,以此推动再就业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

总之,希望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我市再就业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越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2:在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目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再就业工作,推广典型经验,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再就业工作的开展。这次会议筹备工作很充分,在国学同志担任市委书记期间就准备召开这个会,后来由于防治非典,推迟了一段时间。晓华同志到任后,对再就业工作也非常重视,对开好这次会议做了重要指示,因为他出差在外,未能参加。为了开好这个会,会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就业局等部门对我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会议期间,大家参观了4个就业基地典型,会上发言的3个单位和书面交流的10个单位介绍了经验和做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情况,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性。几年来,再就业工作得到了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在国学同志担任市委书记期间,还是晓华同志到任之后,都一以贯之的把再就业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民政、宣传、工青妇及县(市)区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尽管这方面工作的压力很大,但是全市上下克服了许多困难,使我市再就业的压力得到了初步的缓解。今年1-8月份,全市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7111人,完成年计划的82.9%。组建劳动保障基层组织机构375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716人。再就业培训7178人,劳动预备制培训2460人。发放小额贷款担保基金1200万元、社保补贴1000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120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315万元、职业介绍补贴143万元。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但按照省、市委的要求,面对再就业工作的严峻形势,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再就业工作的认识,把这项工作当成第一要务来抓

要充分认识到再就业工作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较困难的群体,也是一个最需要人关心、帮助的群体。我们再就业工作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所以我们做好再就业工作就必须提高认识,无论怎么样认识都不为过。省委书记宋法棠同志在全省再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把扩大就业与促进再就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的方针,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我们各级领导一定要按照省委书记宋法棠同志的要求,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再就业工作作为第一要务真正的重视起来。

第一,解决好再就业问题,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坚持执政为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体现,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就要从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关系群众根本利益的实事、难事抓起,这是为官一任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基础。做好再就业工作,就是要解决特殊群体能够吃上饭、能够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能够保证其子女上学、能够保证基本生活条件等问题。这是我们一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对我们每个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从我们下岗职工的家庭实际来看,家庭真正有一定积累的很少,一但下岗,生活没有来源,利益没有保证,所以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就成了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现实、最迫切的需要,搞好再就业工作就成了各级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实际的行动。

第二,解决好再就业问题,是衡量领导干部对群众感情深与不深的具体体现。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解决再就业问题的过程是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是领导干部能不能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的具体体现。我们做干部的就得为群众出力,就必须有浓厚的群众感情。不是当领导干部后对群众的感情自然就深了,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确实很深,但确有个别领导同志对群众的感情不深,甚至极个别的领导同志对群众基本上体现不出什么感情来。对群众的感情深与不深就是要看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困难是不是当作自己的困难那样来解决,是不是当作自己家庭的问题去对待,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市再就业工作会上,国学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象给自己子女找对象、找工作那样,来关心下岗职工的工作问题,这个要求我非常赞成。如果解决再就业问题都能这样热心、细致周到,都能这样出实招,讲实效,动真情,那么这项工作就能抓好,反之,这项工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解决再就业问题,是对每位领导干部思想境界的检验,更是对每个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检验。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的成败,关系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再就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再就业工作的好坏,充分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和部门的工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工作水平的高低。今后,我们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上,除了要考核经济指标,还要看再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各地各部门要集中力量,齐抓共管,加强组织领导,实行整体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总之,抓好再就业工作必须按照省委书记宋法棠同志的要求,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要认识认识再认识,重视重视再重视,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好。

二、进一步抓好我市再就业工作应该认真注意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篇3:在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之际, 我们在这里召开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 总结2012年工作, 分析形势, 明确任务, 全面部署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刚才, 江苏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厅、武汉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听后很受启发。下面, 我讲两点意见:

一、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圆满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2012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 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协同支持下, 各地各高校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保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实现了就业人数的持续增长, 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各部门通力协作呈现新气象。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 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0多个成员单位联合开展了工作督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实施了“三支一扶计划”、“就业见习计划”等项目, 中组部、团中央等部门完善了“到村任职”、“西部计划”的政策措施, 财政、工信、税务等部门切实推动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以及扶持自主创业。

二是各地各高校狠抓落实有了新进展。各地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 多措并举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江苏、黑龙江、福建、天津等地加大投入、强化服务, 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吉林、湖南、重庆等地以及长安大学等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了有效的就业帮扶。各省级就业工作部门和各高校普遍实施“一把手”工程, 充分发挥各方面作用, 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去向。

三是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实现新突破。2012年, 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51.8%;到地级市以下单位就业的占56%;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就业的占45%。中央和地方共实施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140余个, 甘肃、河南、湖北等地基层项目招募均超过1万人。2012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 91.9%到中西部地区任教, 32.5%到县镇及以下中小学任教。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近3500名高校毕业生分赴86个国家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军地协作开展入伍预征和征集工作, 北京、上海、河南、山东、辽宁等地出台了更有力的鼓励政策, 全国预征报名确认人数超过25万人, 比去年增加近5万人。

四是就业指导服务取得新成效。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 充分挖掘企业行业资源, 共举办现场和网络招聘活动约1.6万场, 提供岗位信息500多万个。基本建成全国互联互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 初步实现了供需信息有效共享。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去年均有所提高。

五是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各地各高校共设立创业资金23亿元, 建设创业孵化和实践基地3000余个;举办创业培训、讲座等活动2.7万余场, 参与学生400多万人次;109所高校实施了1.6万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和参与创业的大学生总人数达到23万人, 比2011年增加6万人。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从2009年的0.2%上升到今年的3.3%。

最近, 刘延东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以及各地各高校密切配合、多管齐下, 及早部署、扎实工作, 圆满实现了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 为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既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 也是对做好今后工作的激励。在此, 我代表教育部, 向长期辛劳奋斗在毕业生就业战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在新的起点上全力以赴做好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党的十八大, 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行了总体布局和全面部署。十八大强调, 就业是民生之本, 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鼓励青年创业,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些新部署新要求, 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 坚决贯彻落实。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 比去年增加19万人。当前, 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 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加大工作和政策力度, 积极拓展就业领域,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目标任务是:继续保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 实现就业人数持续增加,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充分;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快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近日, 教育部制定了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安排, 各地各高校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这里, 我着重强调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加强组织领导, 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各省级就业工作部门和高校要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 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 切实保证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主动加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措施。要密切关注、及时研判就业形势变化,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

第二, 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基层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 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空间, 也是毕业生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广阔天地, 要加大工作力度, 引导更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要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好“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到村任职”等基层就业项目, 关心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工作、成长和发展, 不断完善服务期满有序流动的相关政策。要高度重视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 切实组织好双选活动, 落实好有关政策, 确保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要全力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有关工作, 把2013届高职 (专科) 毕业生作为今年冬季征兵重点动员对象, 加强预征宣传动员, 完善后续服务, 切实把这件利国利民利军的好事办好。要配合农业等部门启动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 鼓励涉农等专业毕业生积极投身农技一线。要积极拓展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就业渠道, 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各类中小微型企业、社会养老服务业、海外汉语教学等岗位就业。

第三, 支持青年创业,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青年是最富创造活力、最具创业潜力的群体。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既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也是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帮助更多大学生成功创业。要设立专门领导协调机构, 明确职责和任务, 完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通过开展创业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要主动协调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自主创业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地落户等优惠政策。要全面提高创业指导服务水平, 努力在创业资金设立、创业场地支持、创业项目对接等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 依托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创建一批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

第四, 完善服务体系, 切实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是推动实现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各地各高校要充分挖掘潜力, 多出实招新招, 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要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 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活动, 加快网络市场平台建设, 推动网上网下就业市场良性互动。要不断完善就业信息服务, 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及校友等资源广泛收集岗位需求信息, 探索利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手段发布就业信息, 力争岗位需求信息数量高于往年。要强化就业教育与指导, 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 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咨询和指导, 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 各省级工作部门要力争用2-3年时间将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全员轮训一遍, 将就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统筹考虑, 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教师聘任、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制度,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第五, 多解民生之忧, 千方百计做好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帮助困难毕业生群体实现就业, 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成长发展, 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这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这项工作, 让每一位困难毕业生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学校的温暖。要摸清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群体底数, 全面掌握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和就业需求, 建立数据库, 实施动态管理服务。要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 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和更多就业岗位;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重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求职就业。要着重做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快调整优化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就业技能培训, 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能力。

第六, 推动内涵发展, 促进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良性互动。培养质量是实现充分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基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必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 超前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 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校产合作、校企合作”, 与地方政府、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着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就业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与评价机制, 加强就业状况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 把就业状况作为招生计划制定、质量评估、经费投入、专业设置、班子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要把就业状况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核心指标, 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 除个别特殊专业外, 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离不开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也离不开积极主动的宣传舆论工作。各地各高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教育, 通过举办就业形势报告会、基层就业典型事迹宣讲会、校友报告会、毕业典礼等活动, 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引导广大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通过各种途径, 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宣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的好做法, 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典型, 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篇4: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篇5:在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一、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首先,广大工会干部必须对当前就业和再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再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政策,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立了改善投资环境,推进招商引资,发展第三产业和鼓励社区就业的再就业工作方针。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就业形势仍比较严峻,其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焦点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上,而这个问题已成为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关系经济的发展,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社会的稳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千方百计解决好职工群众的就业问题,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必须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第二,广大工会干部必须把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作为当前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是整个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当前必须把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作为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工会关心职工,当前重点是关心下岗失业人员这个最集中、最突出的困难职工群体;工会抓调整劳动关系机制的建设,当前重点是进一步监督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对招聘的下岗失业人员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工会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当前重点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检验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的成效,当前重要的是看广大工会干部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程度和效果。第三,广大工会干部必须努力学习和把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工作方向和方针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政策性很强。学习、理解和把握好中央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工作方向和方针政策,是工会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这项工作的保证。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对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在促进再就业中的作用,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正确处理发展经济、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扩大就业之间的重要关系,既是工会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必须严格遵循的工作方向和方针政策,也是工会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领域和着力点。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好、理解好、把握好这些方针政策,并结合工会工作的实际切实加以贯彻执行。

二、进一步加强调研,明确任务,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一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安置富余人员、对下岗失业人员中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就业困难对象实行特殊的就业援助、改进就业服务和强化再就业培训、加强社区建设、减免税费和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十分明确而具体的政策规定。各级工会要深刻理解和努力掌握中央的政策规定,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切实加强对就业、再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特别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地下岗失业人员的真实状况和他们的意愿、要求,注意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经济政策对本地就业的影响,针对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减员增效和促进再就业相结合、下岗分流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提出工会的政策主张和建议。进一步发挥各级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工会参与再就业工作机构等渠道的作用,努力使工会的政策主张和建议得到充分体现。二要充分发挥工会自身优势,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各级工会加强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建设、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群体办实事,当前的重点是要在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安置和救助困难职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充分利用工会的职工学校、文化宫、俱乐部等场所,更好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再就业培训。要办好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规划,量化目标要求,细化措施办法,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加强与就业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努力实现定向培训。积极开展自谋职业培训和集体创业培训,把培训就业技能与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更多受过培训的人员实现再就业。进一步健全工会职业介绍网络和工作制度,落实责任,改善和提高服务水平。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鉴定申报、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要重视发挥街道、社区工会和基层工会在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工会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与他们的信息收集和职业介绍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网络的整体优势和作用。各级工会要注意总结推广创办工会再就业基地、再就业市场和劳务派遣实体等方面的经验,努力开发一批新的就业岗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男50岁以上、女40岁以上的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办工会再就业实体,要注意培养创业带头人,使其带领下岗失业人员集体创业。工会兴办的职工劳动福利事业,要把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作为重要任务。要鼓励、支持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在实现再就业的资金、条件、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有效的帮助。三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增强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意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具体细致的工作。下岗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面临的困难和再就业的要求与能力存在差异,其思想认识状况也不相同。因此,工会在开展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全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配合党委、政府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工会的宣传教育手段,加大对再就业政策宣传的力度。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树立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的观念,大力倡导诚实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激励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创业中实现再就业。要注意总结和大力宣传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热心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再就业的良好氛围。这次会上表彰的再就业明星,他们的创业历程充分体现了坚韧不拔、自强自立的坚定信念;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艰苦创业、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互助互济的崇高品质,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要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要注意掌握下岗失业人员的思想动态,在企业内部建立劳动关系的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对不稳定因素要及时与劳动保障部门等有关方面沟通和反映情况,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一旦发生职工群体事件,工会主要负责人应及时赶到现场,调查了解情况,积极协助疏通群众,协调有关方面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平息事态,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扎扎实实抓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一定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努力把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下岗失业人员是当前最集中的困难职工群体。他们过去为改革和建设作出过贡献,现在又是推动企业改革成败的主要承担者,理应得到各方面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他们当中,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在子女就业、生病就医、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负担重、困难大,最需要关心和帮助。广大工会干部关心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就是要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帮他们之所需。要像关心自己的父母、子女那样,设身处地去想一想,如果我们也碰到这种问题,会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法。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入到下岗失业人员家庭中去,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个下岗失业人员的心坎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是一项艰巨、繁重、难度很大的工作,工会干部如果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好的。广大工会干部务必振奋精神,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迎难而上,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去面对和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又是一项非常具体、实在的工作,必须有深入细致、求真务实的作风作保证。在工作中,不仅要善于摸清真实情况,敢于讲真话,而且要认真细致地去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因此,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是工会把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的关键。

篇6:在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一、认真学习,全面领会,进一步强化对做好再就业工作的认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将其作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从去年9月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到党的十六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两会,都对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任务和要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多次听取劳动保障部等部门的专题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一要抓落实,二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突出矛盾。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前一个时期,在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党中央和国务院还专门研究了再就业工作,做出新的部署。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站在全局的高度,处理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关系,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既要充分认识到解决再就业问题的艰巨性、紧迫性,要有做艰苦努力的思想准备,又要看到各种有利条件,增强工作的信心。要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两手抓,正视困难,捕捉机遇,以更大的决心、更积极的态度、更得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切实推动再就业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安排,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国劳动保障系统的同志一定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进一步提高做好再就业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千方百计完成今年再就业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坚持完成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不动摇

去年9月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再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出台配套实施办法,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帮助困难对象再就业,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目前地区间工作进展不平衡。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很大,就业结构性矛盾尖锐,困难群体再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非典型肺炎疫情的突发,给就业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困难和不利影响。因此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将更加艰巨。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做好再就业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我们也要坚定信心,看到做好再就业工作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一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做好再就业工作提供了物质准备。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开局良好,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效益大幅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发展势头。尽管“非典”疫情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发展和就业造成一定影响,但我们更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基础、技术结构和发展动力是稳定的,经济发展后劲和市场需求仍保持较大规模,只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两手抓”的重大战略部署,一定能取得防治“非典”斗争的胜利,并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从而为解决再就业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可靠保障。同时,防治“非典”为社区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环境保护以及医务护理、家政服务等带来更多的需求,医疗器械、药品药物等相关产品销量大增,也有利于在这些领域扩大就业。

二是各地的探索实践为做好再就业工作创造了有益经验。去年9月以来,各地在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12号文件的过程中,创造出许多新经验、新做法。截止4月底,30个省份的党委政府下发了贯彻中央12号文件的实施意见,24个省份已经制定出台了各项配套政策。30个省份的省本级财政预算已安排再就业资金47亿元。各地还在协调政策、开发公益岗位、推进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落实“一站式”服务和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天津、上海等城市在结合非典型肺炎防治开发公益性岗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湖北、湖南等省份在创造更宽松的再就业政策环境方面积累了新经验;江西、重庆等省市在政策协调方面积极主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多项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制定等等。这一切都为再就业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形势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我们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坚持完成目标任务不动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就是要实现全国净增就业800万人以上,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0万人以上(其中“4050”人员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的任务目标。就各地来讲,就是要将这些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不打折扣。

三、加快进度,加大力度,推进再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针对当前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5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一手抓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办《通知》精神,加快进度、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全面推进再就业工作。

(一)在政策落实上加快进度

具体要求有三条:

一是加快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针对一些地区配套政策制定出台滞后,政策迟迟没有得到落实的问题,国办《通知》要求,6月底前,地级城市所有配套政策的实施办法必须制定出台,7月底前,全面进入政策实施阶段。各地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调度,明确时限,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湖北在省里文件出台后,就派出14个督查组到地市,督促地市尽快出文件,就是很有效的作法。针对政策落实中反映的一些难点问题,比如小额担保贷款的实施细则、税费减免的抵顶办法、商贸企业的界定标准、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的操作程序等,国务院已要求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具体操作办法,昨天我们又召开了第二次部际联席会,几项办法已经准备好,力争5月底前全部出台,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做好政策的操作实施。

二是加快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平台的建设。街道、社区工作平台建设是抓好组织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的最基础环节。目前,全国已建立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平台3678个,占地级以上城市街道总数的77%。但这与6月底前完成平台建设的任务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各地特别是进度较慢地区的劳动保障部门必须下大力气,6月底前,在街道、社区普遍建立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并切实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的“六”到位。

三是加快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再就业优惠证是执行各项政策的基本前提,是全面实施政策的重要依据。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国办《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办法,加强规范管理,加快优惠证的审核、发放,6月底前,要确保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都能及时领到优惠证。要尽快建立信息管理网络,做好调查摸底和统计工作,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并定期向税务、工商等部门通报有关情况。这项工作是劳动保障部门当前最紧要的工作,在这一两个月里,各地要全力以赴,务求做到发放到位。

(二)在工作协调上加大力度

必须抓紧建立三项制度: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是加快推进再就业政策落实工作的重大举措。目前,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已正式建立,办公室设在我部。从最近一段时间的运转看,在强化贯彻落实领导要求,增强各部门对再就业工作的了解,协调统一部门行动,及时完善有关政策,加强对各地区、各系统的工作督促和指导等方面,已经开始显现效果。国办《通知》对各地也提出了同样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尽快配合各级政府建立健全相应的再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这项制度是督促、推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抓好政策落实的重要手段。按照国务院的要求,部里将汇总各地再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通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各级政府相应建立此项制度,及时了解有关情况,有效调度工作进展。关于按月统计通报配套政策出台、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和社区平台建设三项指标,主要考虑这是保证在7月份再就业政策全面实施的前提和基础。除了个别非典型肺炎疫情重点地区外,其他地区都要在两个月内把工作落实到位。关于按季统计通报再就业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政策落实效果两项内容,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地区、各部门执行再就业政策的实际效果,督促重点工作、重点目标的落实。

三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为了使再就业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国办《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紧建立政府和部门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社会和群众自下而上的监督举报机制。国务院还将在第三季度安排专项督查。为此,各地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制定督查方案,主动做好组织工作,认真研究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估指标体系,健全完善督查反馈和奖惩机制。根据国办《通知》要求,5月底前,地级以上城市要设立监督举报和政策咨询电话,向社会公布并报部里备案,开展日常再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工作。在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立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在重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政策咨询服务的同时,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项劳动保障业务的咨询服务。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统一使用劳动保障公益服务专用号码——“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是社会公益性服务,应免收信息服务费。

(三)在开发岗位上花大力气

重点要搞好两个结合:

一是把扶持政策与岗位开发相结合。解决再就业问题关键在岗位开发,而实现岗位开发,更多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关键在用好政策。各地要积极运用再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的中小企业,促进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在这些领域千方百计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更多岗位和机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重点在四个方面:鼓励服务型企业和商贸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以及在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各地一定要在工作中突出这几个重点,务求抓出实效。

二是把针对防治“非典”的特定需求与岗位开发相结合。当前,要特别注意把防治非典型肺炎与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发社区环境卫生、清洁消毒等公益性岗位结合起来。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做法值得各地认真借鉴。他们运用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将社区消毒保洁岗位纳入公益性岗位统一管理,还通过资金补贴政策,鼓励家政服务公司为一线医护人员家庭提供免费服务。这些措施使得防治“非典”与开发岗位结合起来,增加了更多的公益性岗位和家政服务岗位。实践证明,只要各地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克服当前困难,开发新岗位是大有可为的。

(四)在帮助大龄困难对象上下大功夫

主要采取两项措施:

一是逐一提供再就业帮助。针对目前大龄困难对象再就业难的问题,国办《通知》要求,各地要抓紧建立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千方百计帮助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今年帮助100万以上“4050”人员再就业是考核各地再就业工作实绩的一项硬指标,各地要依托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和社区工作人员,摸清“4050”人员底数,并逐一建立台帐,把帮助困难对象再就业,按人头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强化有针对性的服务。各地要抓紧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全面落实免费再就业培训和免费职业介绍政策,广泛推行上门服务、即时服务、承诺服务和“一站式”服务,努力提高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特别对大龄就业困难对象,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工作平台的作用,提供专门的帮助和便捷的服务。四川省建立 “再就业救助中心”、长春市设立就业援助专线,统一收集岗位信息,直接提供给再就业困难对象。这种有针对性的服务,值得各地认真学习借鉴。

在这里,我还要再强调一下再就业资金的使用问题。再就业资金是贯彻实施各项再就业政策的物质基础。2003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已经下达,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再就业资金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5月底前要将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上报部里。明年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将主要与今年地方资金实际投入情况和工作成效挂钩。各地一定要对再就业资金进行专门研究、专门安排,务求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四、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非典”防治和劳动保障工作两不误

4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处理好防治非典型肺炎和经济工作的关系,一手抓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5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应对非典型肺炎的影响和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措施,要求在抓好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同时,努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5月21日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温家宝总理专门就一手抓防治“非典”工作,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作了重要部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在防治“非典”工作方面,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劳动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高度,继续做好与防治“非典”有关的各项劳动保障工作。一是要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使用农民工较多企业作为防治和控制的重点,加强指导、监督和管理,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关于“非典”防治工作要求,将农民工纳入统一的防治范围进行管理。二是积极采取措施,做好职业介绍、社保经办、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保障监察和信访等窗口单位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严格按要求进行消毒,保持工作场所和住所的良好通风。三是督促各类用人单位做好工资支付工作。对“非典”病人治疗期间的工资要按规定支付,对疑似病人及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期间的工资由用人单位按出勤照发。四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做好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中“非典”患者的医疗保险服务和费用结算工作。五是加强对企业裁员工作的监督检查,疫区企业不得随意解雇员工,尽可能稳定就业状况。

(二)在劳动保障业务工作方面,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进一步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要求,毫不放松地推进各项工作。一是要努力做好当前的各项重点工作。要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抓紧资金拨付到位,不得影响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抓紧落实农垦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地方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政策。要按照已经确定的工作步骤,抓紧做好扩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的工作。二是要坚持已经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不动摇。继续做好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在去年基础上再增加200万人,全年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增收220亿元以上;失业保险要遏制参保人数减少的趋势,增强基金支付能力;医疗(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亿人;年底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要达到80%。要搞好金保工程建设。这些都是硬任务、硬指标,决不能有丝毫放松,要加强督查和调度,确保完成今年劳动保障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三是要认真分析形势,积极研究“非典”对今后一个时期劳动保障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判断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预案和对策措施,争取工作主动。

上一篇:校内实践报告心得体会下一篇:图文快印店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