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再就业问题

2024-05-02

中国的再就业问题(共8篇)

篇1:中国的再就业问题

中国的再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今年暑假,我对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由于这几年的经济不是很好,导致了一部分企业职工的下岗,然而如何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近年来,面对日趋严重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象,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仍然困难重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近日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全国一季度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下降,下岗职工再就业遭遇“淡季”。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在此情况下,受利润最大化法则与严格成本约束机制的双重驱动,消除内部隐性失业、裁减冗员就成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数量与态势,作为传统就业主导的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反而向社会释放大量的闲置劳动力。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加入城镇劳动就业队伍,成为国有企业职工就业强有力的竞争者。因此,近年来尽管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拓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渠道与空间,但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年龄、心理承受力、未来期望值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从而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空间。

而且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劳动用工的终身制、所有制的差异性等体制缺陷赋予了国有企业职工特有的“身份特权”,由此形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择业过程中的“体制心理偏好”,总是期望把自己的择业活动与国有企业永远联系在一起。这一制度惯性及其由此引发的心理素质缺陷,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步伐。伴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与合同制度的日趋完善,传统体制条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但由于缺乏社会制度体系与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心理素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劳动用工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有较强的排斥心理,对日趋严重的失业现象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未能及时转换就业观念,增强对失业的危机感与适应性,缺少割断与国有企业联系的心理准备,从而阻碍了国有企业职工正常的角色转换过程。在广大国有企业职工中存在着明显的职业评价偏见与不合理的就业倾向。

要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要重视,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的可靠食品保证;2.促进再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3.再就业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引进市场机制,调动县全社会教育、培训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积极性。4.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难点有所突破。在扩大社会保险参统面方面,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政策调整到位,宣传到位;二是通过区县把目标分解到各基层单位;三是抓住配套环节,加大执法力度;四是抓住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在工作中,劳动部门一方面注意加快社会保险的社会化进程,解脱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多元化就业的新情况,研究制定个体经济组织、非正规就业和存档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暂行办法,解决了这一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然而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容乐观,部分企业领导对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下岗职工进入再τ诶Ь

Ψ簧缁岜O仗逑祷共唤б当O罩贫群褪敌辛舜蟛∫搅品延蒙缁嵬吵铩

?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尚未覆盖所有城镇劳动者。

总之,再就业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我们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让自己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而在这过程中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学习书本外的东西来增强我们的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篇2:中国的再就业问题

基本国情:中国用世界的3.4%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额)来提供和创造世界上迈1/4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岗位。

——劳动年龄规模扩大

——总人口就业率大幅度上升,属于“高就业”模式;

——我国妇女就业参与率过高,大大超过经济发展阶段;

——15—24岁青年人口就业比例过高。

2、我国正处在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下岗职工激增表现为持续长期性的结构性失业。——农业部门由新增就业机会主渠道之一变为排斥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

——就业结构变动呈加速过程。伴随着经济迅速增长而来的是快速的结构调整。——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在下降。

——我国制造业已由“短缺经济”向“供大于求”类型转变,正在经历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过程,使传统工业部门企业关、停、并、转、破,促使下岗职工急剧增加。

——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会加剧结构性失业,结构变动较快时期正是失业率高峰期。

3、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国有经济占总就业人口比重迅速下降,而非国有经济还无法吸纳全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必然出现真实失业率上升阶段。

4、我国经济增长正经历迅速“资本深化”过程,吸纳新增劳动力能力正在减弱。

四、中国就业战略与基本思路

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最优先的目标和任务,它与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的经济改革的最优先目标和任务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主要思路是:

——使持续高速经济增长成为持续性创造就业过程。

——大力发展带动密集型产业,选择“节省资本、多用劳动”的工业化技术路线,有选择地发展资本密集、资源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基本群众的基本利益,实行中国式的“新政”政策。

——促进劳动力要素流动,通过市场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结构的变动,既促进经济增长,又促进就业增长。

五、中国就业政策及其相关政策

——把降低城镇真实失业率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央及各级政府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统计城镇真实失业率,像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一样定期公布。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

积极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贸易。

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有步骤、有组织地促进劳务出口。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小型企业。

——积极发展城镇非国有经济,鼓励非正规部门就业。

积极鼓励国有企业职工向非国有企业流动。

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鼓励下岗职工自我就业、家庭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

——尽快建立社会失业保险制度。

扩大失业人员保险费覆盖面。

——开辟再就业资金新渠道,有效使用再就业基金,开展大规模城镇基础设施,作为战胜失

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

我国结构性失业大体可以分为市场型结构性失业、制度型结构性失业和观念型结构性失业,前者又分为供给滞后型结构

性失业、需求变动型结构性失业和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根据不同的结构性失业类型,应采用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业

一、结构性失业成为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

总量性失业一直是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而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这一状况已经有所改变。一方面,人口出生率降低,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减缓。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很快,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供给的缓慢增长与需求的快速增长,缩小了劳动力供求缺口,我国的总量性失业问题不再突出。现存的较高失业率,主要体现为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即结构性失业逐渐成为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

二、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结构性失业类型。按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大体可以分为市场型结构性失业、制度型结构性失业和观念型结构性失业。

1.市场型结构性失业

(1)供给滞后型结构性失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当供给方和需求方无法完全匹配时,就产生了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的现象。假定需求方的要求和条件不变,而供给方达不到需求方的条件而产生的失业,就是供给滞后型结构性失业。也可以说,当求职者不具备用人单位所要求的条件,即使空缺、也不会录用该求职者。实质上,该类型失业是由于劳动力本身的知识、技能等素质较差所致。

(2)需求变动型结构性失业

(3)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需求方和供给方在技能方面匹配,但受某种因素的阻碍、双方无法实现对接,就形成了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

2.制度型结构性失业

3.观念型结构性失业

由于就业观念或就业预期超出了现实、从而不接受现有的用人单位而导致的失业就是观念型结构性失业。其实质就是,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变化,由于对就业单位的设想太高而导致的失业。

三、解决我国结构性失业的对策

1.抓好教育和技能培训

2.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解决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的关键,在于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清除阻碍因素,为劳动力的自由匹配与流动提供条件。首先,培植就业中介服务机构。成立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加速就业服务的社会化进程;并鼓励竞争,以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尤其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无形市场建设,完善政策咨询、信息收集发布、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组织招聘会等服务功能。其次,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系统。开拓信息渠道,利用现代化信息分析与处理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系统。再次,加强法律环境建设。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3.加快就业制度改革

4.引导就业观念与预期

解决观念型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适应市场的就业观。首先,树立灵活就业的观念。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就业预期、尤其是保留工资水平。其次,树立多样化的就业观。现在就业形式日趋多元化,再次,树立动态就业的观念。随着市场体制建立和经济发展,就业不再是从一而终的、可能会经常转换工作,如果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妨采取“骑驴找马”的方式,先找个次优的单位干着,等有机会再做调整。

三、中国失业与就业问题的现状及严峻性

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为:(1)城镇失业率加快上升。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97-2000年一直保持在3.1%,2001年上升到3.6%,2002年升至4.0%,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目前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大约为8.3%;(2)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我国经济结构变化上看,我国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工业化加速时期最显著的社会变化就是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比重持续下降。1978年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2%,到现在是45%左右,未来30年中,中国农业人口还要再下降30个百分点,未来农村转移人口的规模和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大。据统计,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城镇转移;(3)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庞大。目前全国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1300万人左右,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4)城市新增就业岗位的供给出现减缓,就业弹性呈不断下降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但自90年代以来逐步缩小,我国目前总体就业弹性为0.1,即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带动0.1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大约是8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弹性大约是0.3-0.4。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技术选择战略,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导致最大化就业;(5)失业与空位并存的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以最终解决。我国劳动力总量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又有限,存在大量没有受过培训的简单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素质问题是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四、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1.调整发展观,把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

2.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3.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就业岗位

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是:(1)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3)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4)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5)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这些解决的方法符合中国国情。

4.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良好的环境

一是要推进城镇化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内的工业小区集中,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二是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取消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歧视性、排斥性的管理审批等规定和收费项目,变限制控制为放开鼓励,变审批收费为维权保障。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

5.培育统一开放、依法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6.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西方国家的失业类型

根据引起失业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把失业大体上分为三类:摩擦失业、结构失业与周期失业。

摩擦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工作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说,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总有一部分人或自愿或被迫离开原来的地区或职业,从离开旧工作到找到新工作之间总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时期中,这些人就处于失业状态。当他们离开原来的工作时,就流入了失业队伍;当他们找到新工作时,又流出了失业队伍。这种劳动力正常流动造成的失业,也正是失业队伍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

结构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是劳动力的供求结构不一致时引起的失业。此时,劳动力的供求在总量上也许是平衡的,但在结构上不一致。这就一方面出现了有人无工作的失业,另一方面又存在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某种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另一种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例如,随着电子工业发展对电子技术工人需求增加,而随着纺织业衰落对纺织业工人需求减少。但劳动力的供给由于各种限制条件而无法相应地迅速做出调整。这就形成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出现失业。由于这种失业的根源在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的变动,所以,称为结构失业。

周期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是由于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减少(而不是个别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而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整个社会的总支出和产量水平下降,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减少,这就必然产生普遍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所引起的,在经济中也具有周期性。

要明确的是,充分就业并不是说人人都有工作,在任何一个经济中存在一定的失业是难免的。这种在实现了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的失业被称为自然失业(natural unemployment),自然失业是由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因素所引起的,是无法避免的失业。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都属于自然失业。

2.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类型,区分为五种存在形式:

(1)公开性失业。这种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指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拒绝考虑这种工作,而暂时处在闲置状态;非自愿失业,指积极寻找工作,但仍无工作可做的人。

(2)就业不足。指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们希望工作的时间。

(3)表面上是在工作或愿意工作,但利用不充分。这种失业包括:

第一,变相的就业不足。一些人看起来全天在农场、工厂和政府部门工作,但实际上他们提供的服务只要更少的时间就能完成。

第二,隐性失业。有些人因找不到工作不得不选择非就业活动,典型地就是去接受教育和从事家务劳动。如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本想参加工作,但因就业机会缺乏而被迫继续上学;妇女本来愿意参加工作,但因受传统风俗习惯和道德因素的影响而找不到工作,她们不得不围着灶台转。这样,教育机构和家庭就成为这些“愿意就业者最后的场所”。

第三,提前退休。这种现象在公务员中特别明显,而且呈上升趋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人们的寿命在延长,但退休年龄却在逐渐下降,这主要是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就业和提升的机会。

(4)损伤。指本来在整个工作阶段都能工作的人,但由于营养不良或缺乏正常的卫生保健条件而致身体欠佳,或者不能做全日工作。

篇3:中国地方大学生的就业及创业问题

随着1999年中国大学生“扩招”政策的实施, 大学入学率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在迅速上升和增长, 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却在逐年下降。 如“扩招”之前的2002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仅为145万人, 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0%左右, 但2014年, 毕业生数量达到727万人, 比2002年增加了约5倍多, 就业率仅为70%左右, 10年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下降将近10%。 这种趋势下,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似乎成了常态, 中国的高等教育变得再不是精英教育, 开始转化为“大众化”教育, 而根据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调查研究, 大学生就业意识落后于就业形势, 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 使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 加重了由结构性引起的大学生失业问题。

本文以地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及行为变化为研究对象, 利用笔者2007年和2014年分两次进行的740份问卷调查数据, 对比分析7年间大学生就业去向选择变化趋势, 研究大学生就业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借鉴日本在大学入学率不断上升的过程中, 就业率也不断上升的成功经验, 提出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地方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2.地方大学生就业去向选择变化

有关地方“985”院校大学生就业去向选择的问卷调查 (白娟等, 2014) 中, 首先, 发现目前大学生考研热情并没有降低, 反而有上升的趋势, 达到55%, 高于选择就业的人数 (选择就业29%) 。 其次, 研究中发现, 只有1%的大学生选择出国深造或就业, 出国留学不再是“985”高校学生的最佳选择, 也说明国内深造更有利于学生就业。 最后, 有15%的人尚未考虑好未来的道路, 说明大学生职业规划开始晚, 有待学校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 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服务。 那么, 地方“211”院校大学生就业去向选择又如何呢?

从地方院校的两次问卷调查中得出:2014年, 地方大学生, 选择就业的比例为68.6%, 比2007年 (61.0%) 上升7.6个百分点, 就业意愿呈现上升趋势;选择直接读研和工作后读研的比例 (18.5%) , 比2007年 (19.8%) 下降1.3个百分点, 考研并没有形成像“985”高校那样热门选择;选择出国深造或国外就业的比例 (7.1%) 比2007年 (10.9%) 下降3.8个百分点, 但依然远远高于“985”院校 (1%) 的水平;自主创业方面, 选择比例只有1.4%, 比2007年 (6.0%) 下降4.6个百分点, 与其他地方院校相比, 整体创业比例偏低;选择尚未考虑好未来的道路或不想工作的比例 (4.3%) , 比2007年 (2.3%) 上升2.0个百分点, 说明大学生在就业的严峻形势下, 放弃寻找工作, 退出劳动力队伍的可能性变得更大。

3.就业及创业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

3.1地方大学生期望月薪比较高。

据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和智联招聘的《2014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李调研》所示, 2014年大学本科生期望月薪是3660元, 毕业生平均月薪达到3945元, 说明中国大学生期望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差距越来越小, 大学生就业意识越来越趋于理性化。 但是这次调查中发现, 地方大学生的期望月薪, 虽与2007年调查结果相比越来越接近于实际月薪, 但是地方大学生期望月薪达到4040元, 比全国平均高10.4个百分点, 考虑地处边境地区和民族地区、工资水平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因素, 地方大学生期望月薪比较高, 与实际月薪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待进一步降低期待月薪。 另据韩美兰的研究, 地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上会随着期望月薪的增加而有降低的趋势, 换言之, 过高的期望月薪会影响地方大学生的就业率, 因此有待进一步公开行业化的大学生平均工资信息, 缩小期待月薪与实际月薪的差距。

3.2地方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选择基准趋于功利化。

职业不分高贵, 但实际生活中职业不仅有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发展前景等差别, 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 这决定了大学生职业选择存在着功利化的趋向。 2007年和2014年的两次问卷调查中, 地方大学生想从事的职业类型前三位, 虽先后顺序上有点不同, 但包括策划、财务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 7年间前三位地位没有改变。 也就是说, 地方大学生更注重选择与就业率、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密切相关的职业, 而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公关、销售等职业一直受到大学生的冷落。 这些结果说明, 一方面, 因为公关、销售等职业劳动强度大、报酬不稳定、对从业人员专业性要求不太高等职业性质有关。 另一方面, 与北京、上海等全国性大学毕业生相比, 地方大学生市场意识相对淡薄、思想闭塞、择业被动, 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就业率, 而且会导致“就业质量”的下降。

近几年, 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到90年代为止, 薪酬福利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第一因素, 解决户口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选择基准。 但是, 随着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城镇化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大学生更注重职业的发展前景, 解决户口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

3.3地方大学生工作地选择过度看重城市发展前景, 缺乏在地方创业的精神。

间隔7年的两次调查中发现, 地方大学生工作地选择发生了一些变化。 2007年, 工作地选择比例由高到低, 顺序为上海、江浙一带、北京、山东、广东、国外、辽宁、福建、中西部;2014年为上海、北京、江浙一带、国外、辽宁、山东、广东、中西部、福建。 首先, 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出, 前三位虽然先后顺序有点不同、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但上海、北京、江浙一带仍然是地方大学生就业的首选地;其次, 随着工资水平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广东和山东作为地方大学生的传统就业热门, 其地位有所下降;最后, 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到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就业或创业, 但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发展前景有限、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等原因, 中西部地区地方大学生也不愿留在生源地。 分析发现, 近半数的人 (42.7%) 将城市发展前景作为首要选择标准, 可见对于面临就业的地方大学生而言, 发展前景好的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依然是就业的首选地, 而缺乏个人发展机会的中西部城市, 不仅是就业, 即使是自主创业, 也不会成为地方大学生的选择。

4.结论及对策建议

间隔7年, 对同一所地方大学学生进行同样内容的调查, 两次调查结果, 呈现出一些相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变化。首先, 就业去向方面, 就业意愿和尚未考虑好未来的道路的比例都有所上升, 而考研、出国深造和自主创业比例都有所下降;其次, 虽地方大学生期望月薪与实际月薪差距不断缩小, 但与全国平均相比, 期望月薪还是比较高的;再次, 地方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选择基准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依然存在功利化倾向;最后, 地方大学生就业地选择依然集中于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 很少选择到中西部地区就业或创业, 缺乏创新精神。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可得出, 积极引导和转变地方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完善和优化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解决地方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的有效途径。 为了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第一,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 转变大学生择业观念, 继续提高就业及自主创业的意愿;第二, 通过开设创业课程、创业实训等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资金支持、创业优惠政策、贷款手续简化等优惠措施, 努力提高地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和能力, 降低自主创业的风险;第三, 根据地方大学生更看重未来发展前景的特点, 地方政府和企业应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使大学生在就业及创业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第四, 强化就业指导服务, 政府和企业不仅要定期公开大学生需求信息状况, 而且要公布大学生分行业平均工资等信息, 使大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以利于在求职时提出更合理的期望月薪;第五, 推动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以提高大学生“质量”为核心, 结合就业需求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性改革, 尽快建立由政府、企业、高校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就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白娟, 王京芳.大学生毕业去向选择的调查[J].大学教育, 2014 (6) :107-109.

[2]谢勇.日本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07 (9) :41-45.

篇4:中国未来的就业问题

准确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我们常用的概念和数据进行正确的理解,并且用历史资料来说话。中国二元经济发展,一是会为城镇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二是会引致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

首先,看城市发展对城镇劳动力的需求。我们经常讲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主要是指经济发展为城镇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岗位。“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实现新增就业450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它还包括离退休人员提供的就业岗位。其中,新增就业岗位有一半以下是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比如,2003~2008年期间,年均失业人员再就业数是500万人左右。另外一半新增就业岗位是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400~500万城镇青年提供就业机会。

其次,看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第一部分,是转移到城镇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农民工,目前总量大约为1亿多人。第二部分,是转移到农村非农业的集体企业、农村私营企业就业和在农村非领域干个体户的,大约为8000万人。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数据变动的分析,估计过去几年,年均新增加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500万人左右。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上大学、参军等途径,改变农民身份,转变为城镇新增劳动力,并且纳入了城镇劳动力的统计范围,每年大约在100万人左右。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过去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就业需求在1500多万,其中,为城镇各种劳动力提供1000万个就业岗位,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80万人。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就业需求,除考虑历年的数据外,还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工业领域,随着劳动力工资、福利以及社保费用等上升,必将提高劳动力成本,导致资本相对劳动力价格逐步便宜,刺激企业研发和应用节约劳动力的技术,促进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上升,降低农业和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二是我国企业相对于人口规模数量不多,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较差。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50个企业的水平,发展中国家20~30个,而我国实际上仅为11.66个。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即使再有10~20年的发展,我国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的企业数量也达不到发展中国家目前的水平,更不用说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三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种越来越多消耗物资资源而越来越少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模式。从“二战”后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来看,日、韩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重视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不仅没有发生严重的失业问题,还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经济实现成功转型;拉美国家实施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偏重大企业和大工业,忽视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虽然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化水平很高,但是在城市中出现了严重失业,陷入“拉美陷阱”。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热衷于发展資本密集型的工业,热衷于扶持发展大企业,热衷于政府主导搞建设等等,这些做法能很快地促进地方GDP(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但对就业的贡献不大。

分析就业需求,既要遵循一般经济规律,还要考虑我国制度结构、发展模式对就业需求的影响。在宏观经济保持既定的预期增长速度下,在2010~2020年期间,年新增劳动力需求在1000万人左右。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发现,未来10年劳动力的供求总形式是:就业压力比预计的要大得多,劳动力供给比预计也要多得多,就业形式非常严峻。我们预测,2010~2020年,劳动力需求会降到1000万左右;从劳动力供给来看,年均劳动力供给在2500万人左右;从供给和需求对比来看,就业缺口在1500万人左右。可见未来10年,年劳动力供求缺口都在1500万人以上,就业压力长期持续存在。这是对我国未来劳动力供求的一个基本判断。

篇5:中国就业问题探讨

就业问题是转型期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的转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是从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可以说转型是实质性的改变和引入全新的制度安排,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同时它是一种过渡状态,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因此具有不稳定性、缺乏整体性、新旧因素共存性及各种矛盾的特殊性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解决就业问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解决就业问题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中国政府最为关注的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当前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更何况现阶段,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情况下,我国就业形势受到严重影响,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者失业风险增加。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逐步加重,外需和内需同时减少,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下滑,导致就业需求萎缩,国内新增失业有所增加。20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在经济转型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三类群体就业需要特别关注:

(一)大学毕业生。2009年求职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压力巨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国外很多企业纷纷倒闭,导致全球的经济衰退,中国也深受影响,就就业来说,很多大学面临着多人争抢一个职位或是找不到工作的状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胡主席和温总理曾多次勉励大学生要心系国家,努力学习,甘于奉献,号召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和中小企业去。而一些学者认为,要

求大学生到城乡边远地区工作做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不光是大学生可能不愿意去,即使去了,“大学生村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二)农民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经济起步较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农民工就业问题也比较突出。农民工队伍中的主体已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大多想在外继续寻找就业机会,根本不可能在农村稳定下来的。但这一群体在劳动市场缺乏竞争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文化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民工就业的瓶颈之一。且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中国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导致大量农民工处于失业或者半失业状态。

(三)城镇低学历青年。这一群体中需要就业的人数大约为600万人-800万人。受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的双向夹挤,他们在中高端和低端劳动力市场上都不是很受欢迎,导致这部分劳动力失业率高,非正规就业多,就业极不稳定。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由于文化程度低、技能不足、就业不稳定等特点,这类青年也将是受到冲击很大的群体。

就业问题不再是局部地区,个别群体的问题,已成为整个国家的重大经济社会事件,为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现实意义,解决就业问题有着强烈的现实紧迫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就业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课题: 第一,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要增加就业岗位,由于创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自主创业是一条安排就业的有效途径,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对就业创业在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各地可以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把鼓励创业作为当前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内

容之一,为有创业意愿的提供创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提供小额贷款等融资支持,在创业审批上给予简化和帮助,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还要加强就业群体的就业指导,指导就业机构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并对就业群体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抓好就业和再就业计划的落实。

第二,政府应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深化体制改革是解决当前中国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方面,首先必须放宽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限制,允许民营经济进去的门槛不能再提高,不能限制民营经济进去。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推进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户口问题应该随着农民工进城、在城里有稳定职业后来解决,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除此之外,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经济、科技、教育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培养、吸引、使用和保障机制,加快人力资源法制建设,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力资源开发道路。

第三,加快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就业群体的整体素质和就业技能。大力加强在职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能力,以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目前,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还比较薄弱,资金投入力度还有待加强,培训规模及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由此对于农民工和学历低的群体而言,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改善

其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坚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教育水平

第四,缓解企业成本压力。在“一保一控”的过程中,允许下游企业释放一部分由于能源等投入品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成本提高的压力,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的稳定。对于那些竞争比较充分行业中的中小企业,由于其没有能力通过涨价来消化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应该通过一定的财政手段(目前可行的如减税)给予一定的扶持。有人认为《劳动合同法》是造成企业劳动成本上升的原因,认为工资上涨趋势必然导致相当一批企业倒闭,中国经济由此进入低增长期。这个判断是不正确的。近年来的工资上涨是供求关系的反映,而不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所导致。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如果工资继续保持不变,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得不到满足,导致近年来劳动力短缺现象,反过来推动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加快,其幅度大致相当于甚至高于《劳动合同法》可能提高用工成本的幅度。作为供求关系反映的工资上涨,不会伤害就业增长。第五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把就业放在优先的位置,注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同时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与就业的协调,实施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狠抓政策落实,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三个群体的就业问题,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大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根本出路,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在世界经济整体走势低迷的情况下,我国要以其

蓬勃的活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眼光。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和支持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持就业是民生之本,更好地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劳动。坚持管理创新,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法制,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和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

篇6:当代中国就业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层出不穷的新兴行业预示着需要更多各方面能力的人才,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繁多以及所需技术型人才的增多,所以每年依旧有大批面临就业的青年以及部分失业者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对此我对我国就业现状从两个方向简要分析。关键词:我国就业群体数量多

截止到2012年,我国的人口总数量已经达到13.5亿,而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约1300万,约占我国总人口数量的9.7%,为过去9年来的最高水平,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所需要的就业岗位不计其数。在2012年,本科生毕业人数达到608.2万人,而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称2012年底登记的失业率为4.9-5.2%,期中大部分失业人员都是由于无法在竞争日益增强的工作环境中生存而被淘汰,如此又给就业人数增加的一大批人。预计在2013年,我国又将有700万左右本科生毕业,比2012年增加了20万人,就业群人数依旧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所以在就业人口众多,而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的时期,导致很多就业者面临“啃老”的趋势。

关键词:行业需求人才率增多

如今随着我国繁荣的发展技术的增强,人口的素质也普遍加强,政府、企业等所需要的工作者不也单单满足于一般能力的人,政府更需要有文凭,有学位的高材生,企业更需要有创新意识,有商业头脑的技能型人才,这样就大大增加的求职者应聘的门槛,这样就要求就业者需要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增强就业实力。根据数据显示,选择新兴行业的人数明显多于传统行业,约占总行业的76%。虽然我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仍需要大批传统行业的劳动力,但由于有些底层劳动量大,薪资低,往往不是求职者的首选。但新兴行业还处于发展期,所以急需技能型人才的加入,而求职者众多,这样就增加的求职的失败率。所以也导致就业者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中国的就业问题总量之大,矛盾之复杂,是任何国家都未曾遇到过的。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相对薄弱的国家,这样就决定了中国就业压力巨大将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矛盾之一,而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变的时期,我们除了要解决日益增加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下,还需要解决好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首先,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学历,高素质的劳动力越来越受到欢迎,但从供给的角度看,大学校园的不断增加,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英气了毕业生大规模释放。由前面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毕业生的数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而对面大学生而言,面对如此多种多样的就业形式,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尽早明确未来就业方向,迷茫无知的度过大学四年生活,这样就难免造成的“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虽然大学生活类似一个小型社会,但和真实的社会还是存在不少区别,大学生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没有足够了解,缺乏相对的技能学习,同时也存在眼高手低,嫌这嫌那等等原因都是普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而对于失业人群而言,同样也面临的就业困难的问题。失业的人群各种各样,同样失业的原因也有很多,这里我总结了几点比较典型的失业原因,第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传统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对于他们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能掌握一些基础技能即可,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的不断崛起,对劳动者的工种、技能、知识等要求更加突出,更需求综合素质的人员。第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这样导致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剧烈,企业在选择员工的去留问题上以企业的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确定,一旦中边际的生产力低于社会平均边际生产率的员工就会惨遭淘汰。第三,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教育结构不合理导致劳动者素质不能及时得到相应提高或是无法满足需求结构的要求,毕竟我国教育投资主体比较单一,使得教育模式不能实现多样化,无法跟上高速发展的企业需求。

所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由以上的叙述也看得出为何企业需求员工的质量也是越来越高。一个企业是由无数个员工组成,除了有良好的管理者运营企业,决定企业未来走向以外,员工的综合素质也往往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像一些新晋崛起的新型企业类型,由于企业相对年轻,工作模式的范围也相对狭小,所以对于求职者的要求更加显著,能够进入这些企业的人,无一不是企业“精益求精”的选拔出来的,所以这样也无形中也求职者造成了压力。

中国的就业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它是有一定的历史阶层的,而“肇事者”也不是单一的群体,而是根据我国国情出发,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尽管无法避免这种困境,但是我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她也会从宏观上竭力改变这样的现状,给更多的求职者提供机会。

首先在《劳动合同法》中,把控制失业率和新增就业机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失业率大必然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拉大,收入的差距是最直观的影响从业者的工作态度,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应该对宏观的劳动力的供求平衡算一笔账,同时利用财政,货币等政策也可调控失业率,除了从业者有基本合理的收入保障以外,也应该保证相应的福利政策,控制企业的裁员,引导企业尽力增加就业机会和夸大就业量,保证从业者的生活保障。对就业比例最大的应届毕业生也提供了不少帮助,在2009年十一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提出了“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要位置”的观点,千方百计的扩大需求,创造职位。如今,高校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的到城乡几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岗位就业,同时给予必要的保障和补贴,在高校设立重点科研项目,鼓励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等等。

同时我认为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对大学生和用人企业双向提供深入了解的机会,及时通过网络等各宗渠道发布信息,免费发送给大学生和企业,帮着当学生和企业进一步了解政策,做好双方的工作。其次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更顺利的就业,政府部门更应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建立促进大学生实习的长期机制。最后提供大学生创业的机会,虽然目前政府部门针对大学生创业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普遍大学生对创业的相关知识还很薄弱,更应该从大学生的观念意识上认识到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等等。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大学期间就应该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不管从网上还有老师朋友了解就业行情,进行自我理性分析,努力通过实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创业做好全面准备。对于失业人群来说,由于年龄的局限,往往无法很快接受新的技能,从事新的行业,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为他们提供从业的培训,掌握一些新的技能,同时做好保障工作,放宽再就业的门槛,对不合理裁员现象给予必要的惩罚。

在企业的竞争中,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规定,控制企业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趋势,提供从业人员必要的保障,严惩不合理的企业裁员现象。同时对于企业而言,正确看待员工的地位,体恤员工,并给更多的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中国的就业形势一直都是我们公民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它

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但其中衍生出来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改善,相信在国家的领导下,不管是就业人员还是企业,最终都能够有所收获,更加提升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

《劳动合同法》

中国就业网

篇7:中国就业工作面临五大问题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田成平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今天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就业工作仍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工作面临五大问题。

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到二0一0年,中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八点三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五千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四千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一千万个左右。

二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三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等十分迫切。

五是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严重侵害劳动者就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和已有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在3%的GDP 增长率水平上,GDP 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 每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奥肯定律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也就成为调控宏观经济,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依据。

但是,统计分析显示,20世纪80年代我国GDP 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而目前还不足0.1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就业增长速度不足“六五”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我国在1997 年以后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劳动力市场却失衡加剧,失业率逐年增加,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呢?

国内关于中国的就业问题的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条从劳动力市场角度讲。蔡昉、顾建平认为传统的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分割的劳动就业市场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第二条思路从供给方面讲。岳崇明、赖小琼、胡鞍钢等人认为非正规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虽然中国的就业问题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需求有关,但是我们认为我国的就业问题需要联系产业结构考虑,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二、中国的就业结构趋势及国际比较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尽管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可能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库兹涅茨的多国统计和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的实证研究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存在。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200

从历史趋势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第一产业结构偏差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整体趋势是越来越小,这是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但是,我国的第二产业结构偏差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其中在1987—1991年期间偏差最小,但是随后又扩大,并且在1998年后不断扩大,这与库兹涅茨和钱纳里总结的国际经验正好相反。库兹涅茨和钱纳里认为,在工业化初期,就业结构的转变会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变,直到工业化后期这种情况才发生逆转。

从国际横向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多国模型表明,随着人均GDP 的增加,世界其他国家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都是不断变小的,说明了这两个产业吸纳的劳动力的比例正逐步与产业创造的产值比例相匹配。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经验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三个产业结构偏差大于其他国家,并且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偏差越大。

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结构偏差趋向均衡的速度大大慢于其他国家。

三、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的原因和实证

中国的结构偏差大并且趋向均衡的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劳动就业的困难所在:从静态的角度看,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上的配置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吸纳过多的劳动力,而二三产业却吸纳劳动力不足;从劳动力配置的动态调整看,中国存在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过慢的现象。

农业部门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劳动力的过程,也就是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吸纳农业劳动人口的问题。从三个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的相关关系看,农业的就业弹性与其他产业就业弹性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所以,本文将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角度解释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的原因。

(一)第二产业:资本替代劳动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劳动和资本两种基本要素,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出发,假定一个生产函数,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本和劳动以一定的比例共同生产产品。

人均资本是描述生产函数中资本劳动比例的指标,它是由生产的技术条件决定的,技术进步使得资本劳动比例发生变化。但是,技术进步只是导致资本和劳动相互替代的必要条件,实际生产中这种替代是否发生还有赖于要素的相对价格。如果一个国家资本相对丰裕,资本价格较低,那么生产者倾向于使用劳动节约型的技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一个产业如果运用了劳动节约型的技术,发生了资本替代劳动,那么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必然会低于产业的增长率和资本投入的增长率。分析表明,中国目前第二产业正发生着这种变化。首先,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弹性较小。我国1981年到2002年之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劳动力的增长情况表明,21年间我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幅度为11.5%,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年增长 16.75%,而劳动就业平均年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和产值的增幅都远远大于劳动就业的增长,显示了

我国第二产业不断的资本深化过程。从弹性来看,第二产业的产值就业弹性波动很大,但是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其中1989年、1999年和2000年为负值,表明这几年工业增长其吸纳的劳动力反而减少。2001—2003年,工业就业弹性接近0,表明工业增长并不能带动就业的增加。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GDP 就业弹性和投资就业弹性都是最小的。

1991—2002年间GDP 就业弹性为0.114,投资就业弹性为0.05,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低于许多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其次,第二产业人均资本存量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速度远远高于就业增长率,导致了中国人均资本的大幅上升,单位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减少。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吸收了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中的绝大部分,这部分企业的行为很有代表性。统计分析表明,1998—2002年5年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人均固定资产从71237元增长到107746元,年均增长10.27%,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年均增长18.02%.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人均固定资产净值的绝对额和增长速度要大于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这意味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更加偏好采取资本密集的生产技术,并且这种偏好还在加强。这说明对于相同数量的资本,如果投入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所吸纳的劳动力要小于其他类型的企业。

再次,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劳动就业的增长速度和人均资本存量的上升导致了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于当年工业增加值除以当年工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数,在工业增加值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与就业人数成反比。事实上,我国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处于不断的提高过程中,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年递增都在20%左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在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的需求量减小。

应该说,增加人均资本存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发展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它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就产业本身而言,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高于产业增长的速度,那么本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是下降的;如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慢于产值的增长速度,那么本产业还会继续吸纳劳动力。第二,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形成产业结构升级,某些新兴产业的兴起,可以使劳动力从原来的岗位转移到新的岗位,产生就业结构的转换。中国的第二产业发生了资本替代劳动,制约了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既有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过慢的因素,也有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过慢的因素。

(二)第三产业:增长缓慢和结构失调

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劳动力能力最强的领域,但是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快,发展水平也不高,其吸收劳动力的潜力还没有释放出来。究其原因,可以从第三产业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方面分析。

与各个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不仅低于高收入水平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而且低于许多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就业比是反映就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数值我国也是最低的。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问题也是导致其吸纳劳动力少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框架,我们分别计算了第三产业内部12个行业从1990年到2000年十年间的产值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并计算了其平均值,统计分析表明:首先,在第三产业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探产业、水利管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就业弹性是负值,意味着这三个行业产值增长越大,其吸收的劳动力就下降得越多。其中地质勘探业、水利管理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此行业就业要减少1.925个百分点。其次,在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中,产值增长带动就业增长能力依次减弱。

综上所述,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中国的统计分析也表明,这些新兴产业正是我国就业弹性大的产业。但是我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仍然发育不足。所以,我国目前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矛盾也是影响我国劳动就业的重要原因。

四、政策建议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就业困难加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就业结构的转变。

首先,尽快取消导致城乡不平衡发展的政策措施,加速建立覆盖面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在农村隐形失业的农民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转移出来,减少农村中的劳动力沉淀。同时加强管理和培训,做到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其次,处理好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我国是人口大国,安置就业的任务特别繁重,需要我们在产业发展的时候考虑到就业目标。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特征和比较优势原理,并且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重视生产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并没有本质冲突,因为一些技术进步可以减少资本的使用,使我国稀缺的资本得到更好的利用。

篇8:中国的再就业问题

(一)制度缺少理论基础

在对“高学历”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主要是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内容为主,导致我国研究的范围比较狭隘,也就不能建立完善的研究体系。例如:有些学者认为,所谓的“高学历”群体,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将“高学历”失业问题放到了就业问题中,进行整体的研究;还有一部分学者只是对供给问题进行研究,忽视了需求的重要性;还有些学者更重视对市场进行研究,导致制度、政策等问题研究较少,更没有对“高学历”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我国研究理论并不能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支持,制定者在制定内容的过程中只能通过自己了解的限制和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内容的确定。因此,制度就存在不完善或者存在漏洞的现象,甚至可能缺少严谨性和科学性,从而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以至于“高学历”失业问题不能真正的得到解决。

(二)制度缺失且欠缺系统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就业模式主要以“统包统配”为主,就没有成立相关的就业立法问题,自然不会建立完善的就业法律体系。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对解决国有企业中的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保证下岗人员可以有新的工作,或者鼓励下岗人员自主创业。可是这些政策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出台的,所以政策本身就存在很多局限性,此外,我国很多部门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限制。近年来,不论是我国的经济环境还是社会结构都出现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高学历”者在就业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法律来对自身进行保护,我国就业类的法律问题就急于调整。

(三)就业渠道偏窄

通过对我国高学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制度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很多问题都面临着急切的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体系已经处于转型期,想要让经济发展得到更好的保证,就需要让GDP得到稳定的发展,这些都需要“高学历”人才的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不断转型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只会只增不减。可是我国的现状却事与愿违,我国正处于严重的矛盾之中,企业没有人才可招,而社会中却又有很多“高学历”人才无处可去。由此可见,现有的就业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所以,我国应该加快对就业制度的改革。

二、中国“高学历”失业现状的成因

(一)“高校扩招”的历史原因

高校为了自身或一些其他的原因,在不断的进行着扩招,这导致了高校的学生人口基数进一步加大,随着扩招一些本不能进入这些高校的学生也进入到高校的学习当中,也导致了高校学生整体的水平被拉平均,同样在某所高校但是学生之间的差距却相当的大。同时在进入高校的之后,学生在以后寻找工作时,由于带着高校的光环对于普通的工作岗位和待遇又不能满足,期望过高,最后就会导致;高学历的失业现状。而没有进入大学生活的那批人,却已经在社会中积累了一定资源和人脉,也能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最终把有限的就业机会给抢占掉,使高校的毕业的高学历的人更加的无所寻找合适资金并且满意的工作岗位。

(二)“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我国作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在传统的行业如农业一直保有和剩余着大量的劳动人口,这些劳动人口在城市中一直处于第一、二产业当中,而我国的产业重心也一直处于第一、二产业。而在这些产业当中对于高学历的人才需求本身就较少,在加上有着如此之多的竞争对手,并且这些竞争对手在除了知识领域以外的方面都很适合第一、二产业,他们更能吃苦耐劳,导致高学历的人反而失去了竞争力。在产业大环境的影响下加之高学历人才对于岗位要求的偏高,而岗位对于劳动力的要求又相对的偏低,直接的导致了高学历人才的无法就业、失业的现状。

(三)“高学历”人才定位不准

这里的定位不准包含了双方两个对立的定位不准确,首先高学历者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高学历者认为自己有着高学历,也就有着高人一等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优秀能力。在就是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定位不准确,使得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过高,并且对于优秀人才的期望也过高,而高学历者往往是达不到企业所期望的那样。由于我国的地区经济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远远的高于西部,导致很多的高学历人次也都全部的集中到东部地区,使得本来就有限的就业机会变得竞争重重,竞争过大,他们宁愿在东部地区干着与自身技能、专业、能力不合适的工作,也要带在这里,而不愿去西部的能对于自身有更好发展的地区去发展。而在东部地区的由于人才济济,岗位自然对于人才的定位就越发的变高,导致了严重的人才定位不准确的现象。而所谓的高学历人才也因为环境问题而放弃了本能使自己发光发热的地区岗位工作,直接的导致了大量高学历人才的资源浪费也造成了教育的浪费。这些都是由于双方对于人才和自身定位不足导致的,没有充分的认识自己和环境,忽略了自身的专业和能力。

三、“高学历”就业制度的借鉴

(一)积极构建政策制度保障体系

国家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式和情况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等为基础,相继的出台了很多的关于高校毕业生、高学历者的就业政策,涉及到就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鼓励各地区的大小企业,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和就业,并且以各种形式的政策辅助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工作。同时也特别的鼓励大学生能够去到偏远的地区、山区以及乡镇等进行就业,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在经济上、环境上都给以一定的支持和优惠,对于去掉偏远地区就业和支援的大学生也都进行一定奖励性的政策。不断的完善我国的劳动就业体制和格局,建立了完善的就业体系和相关的支持政策。

(二)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早在2002年就开始针对我国的劳动与就业建立了相关的政策性资金支持,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于劳动和就业的资金投入。首先就把对于高校的教育投入放在了首位,同时对于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农村等基层就业岗位的高校毕业生给以一定福利和补贴,并且在政策对大学生进行鼓励,鼓励大学生能够多参加社会性的服务工作,优化我国的就业结构。对于贫困家庭的优秀人才和优秀毕业生给以优惠的助学贷款,以及免除很多的相关费用,帮助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的进入到大学生活。对于专科、技校都有一定学费免除和相关补贴等政策。帮助人人都能上的起学,上的了学,都能拥有一定社会技能,帮助其就业。

对于吸纳这些大学生的优秀企业也都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对企业都有一定优惠政策。同时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相关的大学生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基地,帮助大学生能更好的就业和进行创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企业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项目。到2014年全国财政对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高达9653.65亿元,相比去年增长了12.6%,在就业补助方面支出达513.115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了15%,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扩大和持续的增长,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财政都加快了就业补助资金发配和支付的进程和力度,中央政府同时都促地方的各级政府切实的做好就业补助政府的落实工作,保证就业补助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落实到位。并且由政府建立平台化的人力资源信息网,时刻把控着全国的人力资源信息分部和人力资源市场情况。全面的实施人才复兴计划,为我国的经济复苏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促就业保增长是我国目前经济复苏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和计划。

(三)全方位落实政策措施

1. 加大对税收政策的扶持。

对创业环境进行不断的优化,鼓励更多的“高学历”人才投入到创业中。政府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对就业岗位进行不断的增加,保证毕业人员可以有更多的发展岗位,还要对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鼓励,让他们积极的投入到创业中,减少过剩的劳动力。同时,出台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保证大学生创业可以更加顺利。

2. 建立企业实习生制度。

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主动和事业单位进联系,为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并安排相关的教师进行定期的指导和反馈,同时开展相关的结业培训模式。对于实习生而言,实习单位可以根据实习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基本补助,同时对单位实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对于形成一定规模的实习单位,政府可以给予单位一定的扶持,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让更多的毕业生可以参与到实习流程中。

四、改善中国“高学历”失业对策

(一)完善市场导向的“高学历”就业机制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高学历”人才可以在市场中得到充分的分配,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市场生产力,保证用人单位和“高学历”人员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并形成良好的用工模式。结合国家中的法律、法规,并根据相关政策进行指引,结合企业生产和经营状况,对需要招聘的人数和条件进行制定;此外,“高学历”人才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对工作单位和工作范围进行选择,除特长生和残疾学生以外,他们都应该具有平等的竞争条件。提高用人单位和“高学历”人员可以在一个工作、公平、透明的环境中,达到真正的双向选择。市场机制的建立,不仅要对用人单位的招生环节和进行体现,还要对人员的分配和流动进行展现。保证新的“高学历”人员可以根据市场实现就业,而就的“高学历”人才或者已经失业的人才,同样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中并实现真正的再就业。

(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根据高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对创业、就业、在职等模式进行培训,并对再就业的培训模式进行完善。对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增强,保证就业体系网络化的建立和实施。同时,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可以根据培训,从而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行提升。此外,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相关的指导教研体系,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对其就业进行更详细的指导。还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毕业生的毕业进行正确的指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保证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对可能存在就业问题的学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保证学生就业中的问题可以得到更快的解决。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方式,结合市场和社会中的实际情况,保证培训内容的合理性,对职业培训的模式进不断的创新。还可以对社会资源进行结合,对社会中的培训机构进行更积极的调动,对教育和就业渠道进行扩宽,降低失业情况,对“高学历”人员的素质进行培养,从而更好的提高毕业率。

(三)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造成这种原因的主要因素有因为毕业生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社会经验等等,大学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权益被侵犯的情况,在出现问题的时,学生也不会对自身的权益进行维护。对大学就业中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已经关乎到社会和谐和经济稳定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政府进行扶持,并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进行指导和普及,在受到权益危害时,可以选择用法律进行有效的保护。此外,政府需要明确就业的公平原则,保证“高学历”毕业生在录取的过程中可以享有公平、公正的条件,确保中介机构不会再中从事活动。建立全面的劳动合同制度,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型。对劳动中的可能出现的争议,建立有效的措施,并通过多种途对劳动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加大劳动保障的监管力度。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高学历”失业问题已经急于解决,就压压力也变得更加严重。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高校不断扩招,造成“高学历”人才过剩,就业岗位不足,此外,我国教育处于转型期,许多“高学历”人才并不能满足市场中的需求,造成市场人才缺失,人才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就业制度存在问题,导致很多“高学历”人才在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对就业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同时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政策,减少就业中的问题,提高就业率。

摘要:我国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主要关注的问题,其中“高学历”失业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劳动力等环境因素,其次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高学历”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比较重要的组成,他们的成功就业可以有效的推动市场经济。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我国“高学历”失业的原因;(2)我国就业制度问题,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改善我国“高学历”失业问题和制度问题。

关键词:“高学历”失业,就业制度

参考文献

[1]王瑜.高学历失业问题:国际比较与中国实际[J].兰州学刊,2013,03:73—80.

[2]潘石,周凯.关于“高学历失业”的理论分析与对策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209—216.

[3]潘石.中国“高学历失业”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11,03:56—61.

[4]刘朝阳.高学历失业群体经济自治社区模式研究——组织力学理论应用研究之一[J].企业经济,2011,07:133—135.

上一篇:横店影视城导游词讲解下一篇:解码新高考:新高考下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