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辍学情况报告

2024-05-09

小学学生辍学情况报告(共8篇)

篇1:小学学生辍学情况报告

七里河小学学生辍学情况排查报告

控辍保学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是依法实施教育新两基的重要途径,是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平等享有接受义务教育机会的重要保障。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中小学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为了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依法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公平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进一步提高我校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我校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对本校辖区适龄儿童辍学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本学期中小学就学的学生数为396人,入学率为100℅;

二、排查工作情况

我校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成立控辍保学以校长邝籍为首的领导小组,召开学校全体教师,迅速在辖区内展开排查工作。在排查工作中,要求每位教师采取一切办法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有学上,不散居在家,不流浪在社会上,同时做好相关资料,做到表册一致。

三、排查结果

通过排查发现,目前我校辖区儿童择校情况相当严重,特别

是有7位学生在外省就读,多次联系家长转学,家长置之不理,据说他们已有新的学籍号,所以不管不问;一部分学生还在跨省转学中。有1位学生因自身残疾,自己无法在学校自理生活,多次劝家长带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家长总是说家庭经济困难等作为推脱。经过排查还发现,儿童随父母外出打工并在当地就读学生数也不少。但可喜的是这些我校所辖四个行政村的适龄儿童都没有闲散在家和社会上的现象。

四、整改措施

我校迅速成立控辍保学领导小组,由校领导牵头,动员全校教师开展控辍保学活动,结合上级每年的资助,对贫困学生给予经济上、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班主任走村入户进行动员,教师实时掌握本班学生的动向,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沟通,给予学生的关爱,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段次的学习任务。

小海镇七里河小学 2016年12月13日

篇2:小学学生辍学情况报告

普底乡教育管理中心、普底乡人民政府:

普底民族小学2015年秋季学期在校学生928人,2016年春季学期转入本校20人,转出外校13人,休学1人,辍学3人,本学期实际人数931人。其中辍学生为杨静梅、杨晓龙、杨雪雪。现把以上辍学学生辍学情况和劝返情况向贵单位汇报。

辍学学生基本情况如下:

一、杨静梅

1、基本信息

杨静梅,女,苗族,生于2001年11月17日,身份证号:***242,学籍号:G***242,家庭住址:大方县普底乡联丰村田坝组,家长杨学林。

2、入学信息

杨静梅,2010年9月于普底乡红丰小学入校就读;2015年秋季学期,红丰小学四、五、六年级拆班并入普底民族小学,杨静梅插入普底民族小学2010级(1)班。

3、辍学情况

2016年2月28日,我校如期开学,开学会议上,高校长对“控辍保学”工作作全面安排部署;

2月29日学生报到注册,可是杨静梅迟迟未到校报名; 3月1日正式上课,杨静梅依然未到校报名,班主任陈家艳老师就问学生,知不知道她的去向,普底乡联丰村凉风组(与田坝组相邻)的学生反映,杨静梅已经“结婚”;

3月1日,就打电话(***)给杨静梅家长,询问具体情况,其母亲含糊其辞,只说了孩子去了大方姑妈家,其姑妈家没有电话,无法联系。

4、家访动员返校情况

2016年3月2日,陈佳艳老师(班主任)、辛来美老师(科任教师)去联丰村田坝组杨学林家进行家访,了解孩子(杨静梅)的去向。接访人杨子芬(杨静梅母亲)表示:杨静梅没在家,已经去了大方她的姑妈家,无法联系;杨静梅不想上学;杨静梅的确已经同大方县达溪镇某青年已经订婚;希望孩子能回学校读书。

陈佳艳老师、辛来美老师向杨静梅母亲宣传,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孩子应该接受教育。

2016年3月2日,高永芬校长特意到普底乡联丰村办公室反映杨静梅未到校读书的基本情况。

2016年3月2日,王会东副校长、辛来美老师、陈家艳老师仨人再次登门家访。

杨静梅已从大方县达溪镇回来,表明不是去其姑妈家,而是去“男朋友”家,并一直低头默默哭泣;王会东副校长给杨静梅讲了,成家(成婚)、打工都不是她现在该去作的事,返校读书,才是最好的选择;家访期间,杨静梅答应周五(2016年3月4日)返校读书;家长杨学林(杨静梅父亲)答应督促孩子2016年3月4日返校。

2016年3月10日,高永芬校长、陈家艳老师、辛来美老师仨人就杨静梅2016年3月4日到学校读书仅仅一天以后,再也不肯返校就读进行家访动员。杨静梅不在家,其母亲杨子芬接访;杨子芬表示不知孩子去向,也没去寻找;高校长一再要求其家长,要尽快找孩子,确保孩子安全,尽量动员孩子返校;老师们要求如果有孩子的下落,尽快联系陈家艳老师。2016年3月11日,高永芬校长就学校教师多次家访动员杨静梅返校就读未果,电话向普底乡人民政府黄海东乡长汇报。

二、杨雪雪

1、基本信息 杨雪雪,女,苗族 ***82x

生于2000年10月14日,身份证号:

家庭住址:黔西县红林乡穿洞村,家长陈中文。该学生从小就同姨妈姨夫共同居住(姨父王俊文,家庭住址:百里杜鹃普底乡永兴村苦李冲组),户籍口就与姨父姨母一起,在普底乡永兴村苦李冲组,2016年2月,户口迁往黔西县红林乡穿洞村穿洞组,与自己的生母户口一起。

2、入学信息

杨雪雪,2010年9月于普底乡永兴小学入校就读;2014年秋季学期,普底乡永兴小学被拆除,全部学生并入普底民族小学,杨雪雪插入普底民族小学2010级(2)班。

4、辍学情况

2015年9月(2015年秋季学期),杨雪雪有辍学动向,于是杨娟老师多次跋山涉水去永兴村苦力冲组王俊文家进行家访,并电话至其生母杨华英,经过多次劝返,杨雪雪勉强返校就读。

2016年春季学期,我校2月29日学生报到注册,可是杨雪雪迟迟未到校报名。

3月1日正式上课,杨雪雪依然未到校报名,班主任杨娟老师就电话家访其姨父王俊文(电话***),王俊文表示杨雪雪已经送去交给她的生母,户口也迁至黔西县红林乡穿洞村穿洞组,与杨雪雪早就“没有了关系”,也没有联系方式。

3月1日,学校王会东副校长再次电话家访其姨父王俊文(电话***),证实以上情况属实。

3月2日,高永芬校长、王会东副校长、杨娟老师、成婷老师四人一行乘车一个多小时到黔西县红林祥乡穿洞村穿洞组杨雪雪生母杨华英家进行家访,得知杨雪雪已经随同俩姐姐去福建省福州市一个木材加工厂打工,其母亲杨华英还告诉其姐姐的电话号码(***),老师们与之通话,问其务工地的详细地点及工厂名称,其姐姐无法说清楚,要求杨雪雪接电话,杨雪雪拒绝接电话。

3月3日,高永芬校长如实向普底乡教育管理中心罗飞老师汇报了杨雪雪辍学及家访动员情况。

三、杨晓龙

3、基本信息

杨晓龙,男,苗族,生于2002年01年01日,身份证号:***029,家庭住址:黔西县红林乡穿洞村大坝组,家长杨建军。在普底民族小学入学期间,暂住普底乡联丰村田坝组其外婆家。

4、入学信息

杨晓龙,2010年9月于普底乡红丰小学入校就读;2015年秋季学期,红丰小学四、五、六年级拆班并入普底民族小学,杨晓龙插入普底民族小学2010级(3)班。

3、辍学情况

2016年2月28日,我校如期开学,开学会议上,高校长对“控辍保学”工作作全面安排部署;

2月29日学生报到注册,可是杨晓龙迟迟未到校报名,班主任成婷老师电话家访其外婆杨仲秀(电话***),其外婆表示,杨晓龙已经随同父母去外省打工了; 3月2日,由于没有杨晓龙家长的联系方式,高永芬校长,王会东副校长、成婷老师、杨娟老师四人去了黔西县红林乡穿洞村田坝村进行家访,看见杨晓龙家只有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房子,房前屋后长满了青草,空无一人。

3月2日,由于杨晓龙家空无一人,高永芬校长,王会东副校长、成婷老师、杨娟老师四人就去了其伯父家进行询问,其伯父家破屋烂壁,并表示侄儿杨晓龙从未回过家,杨晓龙的父母一直在浙江打工,也从未回过家,还表示兄弟间不和睦,杨建军家的事并不会去管,拒绝家访签字。

3月3日,由于几次几处家访均未果,成婷老师又分别两次去普底乡联丰村田坝组其外婆家进行家访,但都吃了闭门羹,家里空无一人,电话也不接(***)。

3月3日,高永芬校长就把杨晓龙辍学的事实如实上报普底乡教育管理中心。

以上是普底民族小学2016年春季学期三位辍学学生的基本情况,由于学校已经尽到劝返责任——三番五次家访动员孩子返校就读,但依然没法劝杨静梅、杨雪雪、杨晓龙返校,所以特别向百里杜鹃普底乡教育管理中心、百里杜鹃普底乡人民政府汇报,望贵单位做出指示。

普底民族小学 2016年3月22日

附:

1、家访记录

篇3:苏北农村地区辍学情况调查报告

经调查, 目前苏北农村地区的中学生辍学现状非常严峻, 比如一所乡镇初三的一个班级, 初一开学有四五十人, 但是却只有两三个人升上了高中。有的村很多学生在初中就已经进城务工, 很多未满十八岁已经结婚生子。苏北农村地区中学生辍学率远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 已经高达30%-40%, 特别贫困地区甚至可能超过50%。高辍学率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呢?以下是笔者对辍学原因的分析。

二、辍学原因

(一) 家庭原因

1. 重男轻女思想

重男轻女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正在逐步淡化, 但是仍影响着农村较贫困家庭家长对孩子优先上学权的选择。

2. 家庭贫困

现在虽然有对贫困家庭的扶助政策, 但对于有些家庭来说则相当于杯水车薪, 并不能完全解决上学产生的费用问题。

3. 父母知识水平不高

很多父母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 因此往往不能够正确认识知识对人的思想和能力的塑造作用, 更多着眼于知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而农村很多方面的劣势使得父母的愿望难以达成,

4. 父母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

一方面, 家长之间的吵嘴、打架甚至离异, 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致使孩子灰心沮丧, 敏感自卑, 精力难以集中, 对学习失去兴趣而辍学;另一方面, 很多父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造成留守儿童无人或者疏于看管, 长期的散漫状态致使学生对学校诸多规矩更加抵触;另外, 有些家长整天忙着挣钱, 家庭条件较好的就会用钱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 致使孩子娇惯散漫, 无心学习。

5. 现实压力不断加大

邻里之间常常在金钱上进行攀比, 孩子毕业后, 还要面临结婚的高支出等问题, 这些都使家长希望孩子早点挣钱, 减轻压力。

6.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

农村挣得都是血汗钱, 而且在用于必要的物质消费之后, 基本上都所剩无几, 所以他们会力求把钱花在刀刃上, 而教育是长期投资, 能否收到回报还是未知数, 所以他们更愿意把钱省下来, 而且孩子辍学以后还能再挣一份, 减轻家庭负担。

(二) 学校原因

1. 学校管理问题

有的学校上网、谈恋爱、打架等问题蔚然成风, 学习氛围比较差。而这些学校往往管理更加严格, 但基本上是以“求稳”为宗旨, 只要学生不闹出事, 学校就会选择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这相当于对学生行为的放纵, 更增强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2. 教师素质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教师教学压力较大, 而发展潜力有限, 所以很难引进到素质较高的教师, 即使引进到, 最终很多也会流向城市, 导致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太高,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教师的知识水平有限, 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 内容枯燥, 形式单一, 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教师的道德素质问题, 有的老师显得特别的粗暴, 不仅会用具有侮辱性的语言, 甚至体罚学生, 令学生在厌倦老师的同时, 更加厌倦学习。

3. 教学设施

受经济条件影响, 农村很多学校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 即黑板授课, 这不能够满足现代化水平下学生对先进教学设备的要求。

4. 片面追求升学率

农村地区由于很多方面不占优势, 所以更加注重在教学方面进行弥补, 但只是通过过分加强知识课的方式, 而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和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

(三) 社会原因

1. 法律的约束力不够

《九年义务教育法》虽然早于1986年就已经颁布, 但是法律宣传、约束并不到位, 所以老百姓对此了解的并不多, 法律意识淡薄。政府对于不遵守法律的家庭也未采取相应措施。

2. 社会不良诱惑不断增强、增多

网吧、不健康光盘、书籍等的逐渐泛滥对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诱惑;街头巷尾的赌博也使学生整天耳濡目染;疏于管教和暴力影视的影响使学生更加崇尚武力。这些使学生染上很多恶习, 更难沉下心学习, 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读书无用论”思想冲击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看到了更多发财致富的契机, 读书的至高地位受到了挑战, 人们不再把读书看成是唯一出路。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 可是农村地区由于环境、师资等条件限制, 决定他们很难考取理想的高中和大学, 甚至毕业以后还要面临工作难的困境, 这时更是产生了“读书无用论”思想, 加上用人单位对童工的限制并不是很严格, 更是为辍学推波助澜。

(四) 教育自身问题

当前教育评价制度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1.

在应试教育现状下, 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好坏, 以分数评价学生优劣, 所以学校会大搞题海战术, 考试公布成绩并进行排名, 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

2. 学校和教师角色和任务的异化。

学校、教师本来都应该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的形象存在, 但是教育评价机制使得他们将孩子作为实现高升学率的筹码, 一味的从升学率出发。面对激烈的竞争, 学校向教师要求升学率, 教师就不得不把压力施加在学生身上。这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也加重了教师重优忽劣的现象, 有些学校甚至放弃升学无望的学生提高升学率, 师生之间形成了较为畸形的关系, 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使得学生厌学心理加重。

三、关于缓解苏北农村地区中学生辍学问题的建议

鉴于以上辍学现状及原因, 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希望社会、家庭、学校能够形成合力, 共同致力于该问题的解决。

(一) 政府是“控辍保学”的先行官。

政府要主动承担起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 将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

1. 首先对于家庭, 一是要进行九年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工作, 让家长和学生对九年义务教育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二是加大督查力度, 对违反义务教育法擅自辍学的家庭进行适度惩戒;三是加大对贫困家庭扶助力度, 并建立监督机制, 防止贪污、挪用、走后门等不良现象, 使钱能够用于扶住真正贫困的家庭;四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形式向父母宣传一些积极的教育方式, 以及不当教育方式的危害性。

2. 其次对于用人单位, 如果出现招收童工的事件则进行严惩。

3. 最后对于学校, 一是严禁补课, 如果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补课对主要负责人严惩;二是禁止体罚学生或恶性语言的侮辱, 如果发现并证实, 就对教师进行相应惩罚;三是加大教育投入, 改善学校教育环境尤其是教育设施;四是对于致力于农村教育的教师给予一些鼓励性政策, 并严把质量关。

(二) 家庭是“控辍保学”最有力的保证

学校和教师多鼓励家长改变放养式的教育方式, 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约束和监督, 多关心孩子的学习, 了解他们在学校的状况, 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

父母应自觉观看一些教育类节目, 经常向孩子传递正能量, 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 进行鼓励式教育, 不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育评价机制要转变

评价机制的转变才能带动社会、学校和家长观念的转变, 当评价机制有效地转变了才能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公平教育。

1. 开展多维度评价

学生具有个性的差异, 所以可以从多角度去看待和考评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要紧紧围绕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 如可以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审美能力、运动能力等多个维度来评价学生, 让学生的各方面都能得到开发, 进而去全面认识自己。逐步取消各级各类的排名, 避免单一的成绩评价机制。

2. 革新“中考”“高考”这类教育选拔制度, 剔除它“指挥棒”的作用

在初中、高中阶段国家都致力于培养文化型人才, 但是农村地区在各方面都落后于城镇, 不具有竞争力。所以, 应该开展农村教学改革, 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求, 在保证执行义务教育计划的前提下, 调整部分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技术教育, 可让有意愿的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 同时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做法, 减轻学生压力。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通过各种活动可以发现学生在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才能, 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从而增强学校和学生的双向认同, 激发学习热情, 找到自我价值, 增强自信心。

4.

在对教师的考评中, 也不应该将升学率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而要将升学率、及格率、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甚至辍学率放到一起考评。

(四) 政策需要转变

1. 经常对农村地区的教师进行培训,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教学能力。

2. 因材施教, 宽容并允许差异。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 比如对于聪明但调皮的学生较多的的班级, 可以分配较少的学生, 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

3. 重视幼儿园和小学教育, 从小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并让学生意识到“读书有用”。

(五) 防患于未然

1. 学校要经常邀请家长到学校开家长会, 了解孩子近况, 使学校和家庭加强联系, 进行共同教育。

2. 学校和政府一起努力, 共同净化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因素, 尤其是网吧、游戏厅, 更要严抓、严打。

3. 多开展积极有益的社会活动, 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进行正确引导, 增强对事物的辨识和对不良事物的抵制能力。

四、结语

农村学生的辍学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尤其是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思想, 农村教育的发展是最重要环节, 因此, 改变农村教育现状, 控制学生辍学是现在我们学校的首要工作任务, 为此我们要坚定信心, 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确实要把控辍工作做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突破口, 强抓在手、落到实处。最后, 愿辍学生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 重返校园, 也愿今后的教育向着更健康、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摘要:古语云:“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育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近年我们却发现, 农村地区的中学生辍学现象反而出现了不太乐观的趋势, 不少未成年人纷纷走进工厂, 涉足社会。这无疑是国家发展的障碍, 社会和谐的隐患, 家庭期许的遗憾。因此, 找出辍学原因, 防辍控辍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苏北农村,辍学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魏爽.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06) .

[2]廖其发.关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2) .

[3]王玉华.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的思考[J].成功 (教育) , 2009, (10) .

[4]靳建洲.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1, (16) .

篇4:农村中小学辍学学生成长记录初探

一、家庭影响

1、家长观念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九年义务教育,全国农村中小学学生全部免交学杂费,并对特别困难的住宿学生进行了生活补助。即使这样,仍有少数家长抱怨孩子上学花钱多,每月伙食费、来回车费、零用钱总计二、三百,花的不值得;有的认为孩子上学只求养个好体格,学多学少都无所谓;更有甚者直言孩子上的学远超过了自己,自己没有多少文化照样打工挣钱,而且一点不比别人少。不良的观念影响了自己的孩子,使得学生胸无大志,无心学习。观念错误致使孩子完不成学业。

2、单亲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离婚率也持续攀升,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父母关系紧张,直接影响子女的情绪、自尊心、自信心、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孩子因缺乏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进而辍学。

3、“留守青少年”监护不当。年轻力壮的父母为了多挣些钱,撇下孩子外出打工,平时极少与孩子沟通,很少顾及到孩子的学习。“留守青少年”的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作为老人,他们对隔代人过分溺爱,唯恐照顾不周,这些孩子由于监管不利,导致他们自律能力差,生活散漫,讲究吃喝,有的甚至逃学闲逛,有的早恋,有的被社会上的坏人利诱。学校和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佳,从而导致他们厌学、逃学,直至辍学。

二、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应试教育伪装于素质教育之下,基层教育评价以考试分数论成败现象依然严重。“分、分、分,教师和学生的命根”恒久不变。学校要高分,教师要高分,家长要高分,追求高分仍然是很多农村学校的工作目标。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但社会、家庭、学校看一个孩子是否能成才,还主要是通过这个孩子是否能升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来判斷,所以很多农村学校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升学率的高低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样势必造成学校教育过分偏重考试科目,千方百计提高学生成绩,使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很多孩子陷入了“题海”之中,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许多孩子先选择逃避,进而出现厌学情绪,直至辍学。

篇5:学生辍学情况报告制度

为了切实贯彻《义务教育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学生完整接受九年义务中的小学教育,防止学生辍学,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师要不断端正教育思想,转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决不以学习压学生,更不能因故劝其休学、退学等,把学生距之门外,违者追究责任。

二、教师利用班、队会及思品课时间向学生宣讲《义务教育法》的有关内容,帮助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树立为祖国的需要,为四化建设而学习的思想。

三、利用家长会和家访时间向大家宣传《义务教育法》的内容,提高家长的法制观念。保证《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四、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学生情况,对流动学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向学校汇报情况。

五、班级发现辍学生,要及时进行家访,积极做好辍学生的劝返工作,同时要将辍学生情况报告学校。

六、学校对流动学生要进行登记造册,新生无故不到校或在校生无故不到校上课超过五天的,要进入辍学处理程序,开展有效的劝返工作。

七、学校不隐瞒学生辍学问题,按规定及时向当地政府 和教育局报告辍学情况,积极依靠乡镇和村级组织,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动员家长劝返辍学学生。

篇6:学生辍学情况调查报告

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学生辍学情况严重,学生辍学原因不在于经济困难.而在于学习困难,观念落后.及农村办学条件差等因素.其中学习困难是直接因素,观念落后是学生辍学思想因素,而因长期农村教育发展的滞后性则是深层次的原因,因此,尽可能缩短城乡差别,提高农村办学水平,转变现在办学模式,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是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的有效策略.

一、基本情况:

**年我们接受普九验收,应该说那时控掇工作还是有一定的效果,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而验收过去之后,我们没有从深层次上解决一些问题,造成辍学反弹。办学条件下滑,尤其是师资队伍流失严重,而与此同时城里学校在政策的倾斜下却发展很快,使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农村初中学生的流失多,辍学率居高不下。

二、原因分析:

通过走访校领导并和各地学校的辍学生谈话,结果表明,农村学生辍学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经济困难、学习困难、观念落后、对学校老师不满意。其中经济困难占10%、学习困难占60%、观念落后占20%、对学校老师不满意占10%。

人们一贯认为学生辍学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但从调查可以看出经济困难家庭条件差并不是主要原因,学习困难才是辍学的主要原因,如果单从主客观原因分析,因主观思想因素(学习成绩不好而厌学、不能吃苦、迷恋游戏厅网吧。注:各村都有网吧)而辍学的占总人数的60%,因客观因素(家庭条件差、单亲家庭、家长不支持、有病、师生关系不和谐、学校管理不当)而辍学的占总数的40%,可见学生辍学主要是由于学生主观原因导致的,学生本身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差,又不能吃苦,最后导致缺乏自信而辍学。

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及观念落后只是学生辍学的表层原因,深入分析背后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1、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外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巨大变化,而农村教育却发展缓慢,历来教育改革及政策的出台习惯于将眼光集中在城里的教育发展上,大量资金的投入也优先考虑城里学校,造成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办学资金严重不足,师资队伍水平提高缓慢,几年来,农村好老师都流向城里,而又没有新教师补充,虽然学校紧抓质量不放松,但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这种城乡差距使广大家长对学校失去了信心,学校本身也对自己的命运前途失去了信心。从而使一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流失。至此,学校的办学质量难以保证,家长最为关心的升学问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失衡”,导致一些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现状完全丧失信心,产生即然升学无望,干脆不如回家务农。所以致使一些观念落后的家长的孩子辍学。另外许多学校没有很好的住宿条件及饮食条件。大部分学生到了冬季要走近一小时的路,现在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吃苦精神很差。因为不能吃苦,所以辍学。而且往往都是一个村子的学生一起辍学。另外大多数学校由于师资缺乏,导致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开不了。如音乐、美术、体育、综合课、手工。还有由于资金不足,在冬季取暖还存在严重问题的情况下,学生每天都承受着死读书,读死书的压力,长久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种落后的教育资源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形成的强烈反差。应该说现在农村的主要矛盾由以往的粮食和土地问题转向了子女的就学问题。并且这种矛盾日渐突出,逐步激化。经了解,有些交通方便的乡镇如德善、松南、宝兴、伊汉通等地,从幼儿班开始就坐车上城里就读,而且数目之多,另人难以想像,而那些家庭条件差一点的,最后只能选择辍学。流失加辍学,农村学校办学举步维艰,而城里学校人满为患。二小就是其中的一个例证。这种现象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因素和安全隐患,甚至是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应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已经不是工作思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这是关系到能否维持农村稳定的大事,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以城里学生为基准的升学分数线的划定,加剧了农村学生辍学的现象。

现在升学考试是全县统一划线录取,而农村学生由于各种因素,在升学考试的竞争中始终是弱势群体,以今年中考预测看,如果一中招290名,那么农村中考也只能考上近100多,而近200名学生来自城里,有的农村中学能考20---30个,大部分也只能是几个,甚至一个都考不上,试想一所学校每年只能考上几个学生,而大部分学生却升学无望,尤其到了毕业年级,那些以升学为目的的家长便选择了辍学。应该说这是人们观念上错误导致的结果,在人们的眼中升学率就是办学的唯一标准尺度,导致学校只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忽视甚至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致使所谓的差生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导致弃学。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建设想脱节。农村所需人才长期得不到不效的培养和供给,而一旦升学“离农”无望,上学在他们眼中便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反而成为一种浪费,而这种观念上我错位在农村根深缔固,一时很难改变。以前我们也曾经尝试,农科教结合,办大用中学,最终致使辍学现象更加普遍,以我们现有的办学条件,又怎么能培养出农村的技术人才,只能培养出农民。试想,又有哪一个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农民呢,所以,还不如回家直接务农。

3、社会环境缺氧,是中学生失学辍学的环境因素。

教育目标是培养人,塑造人,使人成为能够自主建构的社会人才,社会应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良好的环境,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不良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原本就脆弱的价值观念与成长空间缺氧。

家庭因素: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致使孩子离开父母,寄托其他人照顾。造成学生不认真读书,从而辍学。②由于人们家庭观念和婚姻观念的转变,致使单亲家庭与日俱增,而单亲孩子在心理和生活上都缺少同龄孩子应有的正常生活,他们的逆反心理非常强,很容易因一些小事而辍学。③还有一些家庭父母忙于挣钱,家庭条件好,对孩子的教育只是要钱给钱,要穿给穿,对孩子的成长进步采取放任自流,从而使孩子早早接触社会,从而导致厌学辍学。

篇7:小学学生辍学情况报告

目前,在广大农村存在大量中学生辍学的情况。尤其是女学生更多。这种现象如长期发展下去,农村劳动力素质将难以提高,会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社会劳动力的结构无疑是个隐患。对整个国家都有深刻的影响。这一情况带来的后果引起了很多方面的关注。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在寒假作了下调查。

农村中学生大量辍学的主要原因很多,有学校方面的,也有个人的原因,还有家庭和社会等原因。

就学生个人来说,压力很大。他们没有自我经济保障,主要依靠家庭支持。他们要面对家长的关心非常负重。我们了解到,他们知道农村的经济决定了农民的命运。农民赚钱很不容易,家长辛辛苦苦的工作就是要我们好好学习,考试考个好成绩,能进重点高中,将来考个好大学,这样大学毕业后才能找个好工作,这样我们的户口就会自动转为城市户口,享受城市人的各种福利待遇,各种城市补贴,医疗保险等,如此多的诱人附加条件。可是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成长需要各种健康的条件,一味的把孩子逼进书本,逼进题海„„让孩子和家长之间横跨了一条海沟,互相之间不能理解。孩子在学校不能解放,家里又是监牢,激起孩子这时的叛逆。他们以自己的前程做赌注开始违纪行为,让家长头疼,最终家长投降,不再过问,孩子自制能力差,慢慢被不良习气侵染而变质,后被学校放弃,最终自我放弃。

他们不愿在自己亲人身边吃闲饭,就结伙到处打工,是目前比较引人注目的大人群流动情况。他们大多是到沿海一带劳动密集的地方做比较简单的流水线上的工作。,从事长期的简单的劳动工作。他们大多缺乏对自己前程的认知,不会自觉的也没有很好的条件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考虑参加适合自己的各种技能学习培训班来给自己充电,只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他乡的过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工资很低,在底层工作,也是尝尽世间百态,大多很后悔。但是却不愿再回校园。就家庭而言,也很复杂。

一 是在不少农村学生家长中,“读书无用论”思潮又有抬头的趋势。不少学生和家长看到现在大中专毕业生国家不再包分配,需要自谋职业,而就业又不太容易,并且上学还要花费很多钱,于是错误地认为上不上学读不读书一个样,不如干脆不上,早早地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现在连大学生都不包分配了,许多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上学还有什么用?而且上学要花不少的费用,得不偿失。不如让孩子早点学些手艺外出打工,做生意,一年少说也能挣二、三千元,现在知识能值多少钱?只要孩子能算算数,记记帐就可以了。

二 是家长赚钱不容易,而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经济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人的钱来的慢去的快,人民币在农民的手里好象就是贬值了一般。不少家长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让孩子接受更高的教育。而且没有社会背景,将来即使读好了书,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这样他们就放弃了鲤鱼跳龙门。特别是女孩子,将来总要嫁如他家,就被迫或者无奈的放弃,成全自己的弟弟或者哥哥。

三 是亲人的压力。很多家长相互比孩子学习,让孩子之间无形受到 伤害。而且农民收入渠道很单一,大多是苦力,技术含量低,赚钱不容易,经济原因导致家庭不合,从而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孩子想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来改变现状,从而失学。

就学校而言,是教育学生方法不当,某些教师对后进生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使学生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有的教师偏爱优秀的学生而嫌弃差生,对待后进生要么放任自流,要么批评粗暴简单。有些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学生排名次,排座位,歧视学生,对差生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加上有个别老师道德修养不好,侮辱学生人格,体罚、变相体罚现象时有发生,大大挫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这些都加剧了学生的辍学。二是一些教师业务水平不高。一些农村初中学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很低,由于教师缺乏,有相当多的农村初中只得聘请一些代课教师来充数。教师文化水平有限,再加上平时不注重钻研业务,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一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仍采用“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模式,讲课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教学手段简单生硬,使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上课听不懂,学习难以适应,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加上个别教师缺乏耐心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后进生越来越赶不上优等生,产生厌学情绪。三是部分农村初中基本上还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推行素质教育多是流于形式,在全面追求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各科老师为了高分数轮番上阵,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给学生不断布置各类练习、补充题、测验题。一些学校干脆把其他的“副科”、自学和课外活动时间全部用在“主科”上,有的学校甚至连节假日都不让学生休息,继续给学生补课,部分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单一枯燥的学习生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许多学生的个性特长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难以实现,哪有什么兴趣可言?必然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辍学。而且高校收费之高,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学校攀比之风等不良习气让更多的学生产生贫寒羞耻感压力大而辍学。

社会上说,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很不成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易受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而目前农村初中学校周边的环境令人担忧,第一、学校周边的治安状况欠佳,学生被打或抢被勒索财物,被盗等屡屡发生,学生缺乏安全感。第二,一些个体业主利欲熏心,不顾有关的法令或向学生出租不健康的书刊,或向学生售烟酒,或打着“学生优惠”的招牌引诱学生入录像室、电子游戏室、网吧、桌球室等场所,以达非法牟取暴利的目的,学生一旦痴迷上这些以后,就会无心学习,经常逃学、旷课,最后导致辍学。第三,农村文化市场上“黄毒”的影响,致使一些学生无心读书,一场黄色录像或一本淫秽书刊都可以使多年的学校教育付诸东流。第四,一些社会腐败现象也对部分家长和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不论是大、中专生毕业分配,还是招工、招干,部分单位不是量才用人,而是搞拉关系、走后门、行贿受贿、以权谋利等不正之风,出现了没才能也能找上好工作、好单位,而把有真才实学的人拒之门外的现象,使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事业与前途失去信心,逐渐产生弃学心理。

同时也说明国家对教育的宏观控制力度不够大,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我们国家知识体系的断层,让我们深思。虽然我们市已经开始免费义务教育,但是失学现象尤显严重。我们必须认识到,而且要采取相关措施。

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必须有当地党和政府的支持,有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统一认识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净化社会风气,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采取措施,培养学习兴趣,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要科学安排课时,合理设置课程,学校要确保学生课前、课后和节假日的休息娱乐时间,不得利用这些时间给学生补课。各科教学要严格执行新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严格控制书面作业和家庭作业量。要确保活动课程的开设,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二要提高科任教师的业务素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多渠道培训教师,使教师掌握更多的足够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业务知识,同时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科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45分钟内要质量,这是杜绝上课无计划,效果差,课后需要补课来弥补的做法,这也是杜绝补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校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尊自信的支点,寓教于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三要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全面地轻松活泼地发展。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估制度。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估制度,改革只注重升学率、考试成绩的片面做法,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考评学校的办学成绩和师生的教与学水平。坚决制止根据考试分数给老师、学生排名次的做法。育主管部门要把学生辍学纳入学校加强贫困山区农村的科技意识,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面对着要大面积地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农村科技的投入,让广大农民看到“科技兴农”成为活生生的现实,使学习文化、掌握科技成为农民发自内心的需要,从而激发农村孩子求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农民真正体会到科技给他们带来的实惠。这样才使农民踊跃地把子女送到学校去,农村学生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上学的积极性也就自然高涨起来。考评中,在各级各类检查评比中,要根据辍学生多少给学校打分,排名次,论奖惩。

篇8: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原因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严重的原因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系统、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1,农村教育系统方面的原因。一是教材内容难、考核方式单一。目前,我国中小学教材普遍较难,考核方式单一,一些学生听不懂、学不进、考不好,由此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直至辍学。二是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单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学校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小学除了文化课程学习外,很少组织课外活动及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枯燥乏味的校园学习生活,丧失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成为农村学生辍学的又一重要原因。三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够。农村中小学的一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教育教学方法十分简单,甚至体罚学生,使学生感受不到温暖,产生厌学心理。四是农村小学布局不合理。为了节约教学资源,许多地区撤消了村级小学的教学点,只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教学。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太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到远离父母的学校上学,生活、学习、交通等方面都不方便,就学成本上升,一些学生因此而辍学。

2,农村社会方面的原因。中小学生心理和生理上都不成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易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是网络游戏的影响。现在农村学校附近有许多网络游戏室,对农村中小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一些不法经营者利欲熏心,无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使一些中小学生在课余甚至上课时间都在泡吧。学生一旦痴迷上这些,就会无心学习,经常逃学、旷课,最后导致辍学。二是色情暴力因素的影响。社会上宣扬色情、暴力的电影、游戏、书籍等,对中小学生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受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组织、参加学生帮会,有的学生早恋,失去了学习兴趣,最终辍学。三是不法用工的影响。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违反国家劳动法规使用童工,也是造成一些中小学生辍学外出打工的重要原因。四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在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能否找到工作,找到工作的好坏,与学生父母等人所拥有的权力和社会关系息息相关,与学生自己的学习关系不大。就业中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的存在,会使学生觉得读书无用,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导致部分农村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3,农村家庭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贫困。高等教育高达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不是农村贫困家庭可以承担的。虽然国家有助学贷款提供帮助,但是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这种高投入和低产出的不对称,使许多农村贫困学生升学抱负被弱化,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失学人数增多。二是家长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地区观念相对陈旧,一些家长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顾眼前利益,让学生早点赚钱,导致部分学生辍学。

4,农村义务教育执法方面的原因。义务教育执法不严也是导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义务教育验收检查部门,在进行辍学率检查时不认真负责,往往只查看报表数字,没有进行实地查看,对检查中发现的弄虚作假行为,也没有依法予以严厉惩处。这种执法不严的态度,导致了中小学弄虚作假的现象大量产生。往往上报的是一个数字,而实际的却是另一个数字。以河南省商丘市某县为例,该县上报辍学率2%。但实际辍学率9%以上。相对于真刀真枪地“控流保学”,弄虚作假成本低、风险小,使一些学校降低了“控流保学”的积极性,导致辍学率的上升。

当然,农村学生辍学也有其个人方面的原因。缺乏远大理想、意志薄弱、好逸恶劳等,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观原因。

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措施

1,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宣传和执法力度。一是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宣传力度。义务教育宣传工作是防止学生辍学的基本保证,农村各级政府和学校一定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农村基础教育得到全社会更广泛的关注。二是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执法力度。首先。继续做好“控流保学”工作。农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府及中小学要做好辍学情况报告、统计工作,一旦发现学生辍学,要及时上门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其次,加大处罚力度。对子女未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对拒不悔改的家长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采取行政措施或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直至学生入学为止。对义务教育中消极怠工、弄虚作假的工作人员。也要予以严厉的查处。

2,进行农村中小学教材和课程改革。只有进行农村中小学教材和课程改革,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才能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一是要进行农村基础教育教材改革。从目前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学生根本不可能都去上大学。他们绝大多数,只能回乡务农、创业或者外出打工。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建构适应农村地区学生发展需要的现代化课程,在原有的、单一性的学术类课程结构中,引入农业科技和职业技术类课程,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农村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从事农村建设,并且为乡镇企业提供大量的初、中级技术工人和经营管理人员。二是深入开展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农村中小学要努力贯彻国家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除开设文化学习课程外,还要认真开设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能等课程,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高级技术人才,同样也急需现代新农村的新农民。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农村中小学课程。譬如,可以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当地农作物的产量;可以让学生学会一门或几门养殖技术,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等等。

3,加强农村中小学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恶劣的周边环境,往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辍学的发生。教育管理人员应积极探索优化社区环境的途径与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

一是公安、司法、工商、文化、教育等多部门要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坚决取缔学校周边在政策范围内不允许存在的歌舞厅、录像厅、游戏厅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文化、娱乐场所,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响源。

二是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周边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督、执法力度。对政策范围内允许出现的所有从事文化、娱乐经营的经营者进行培训和规范,聘请学校教师、家长等人担任监督员,及时举报违法违规操作的文化、娱乐场所。大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农村中小学周边文化环境。

三是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完善各项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和安全保障。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明和文化建设,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四是规范用工制度。劳动部门要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违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严厉查处非法雇佣童工的行为,对违规使用童工的业主及“流生”的家长施以必要的处罚。

上一篇:医院医保自查自纠方案下一篇:高考高频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