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2024-04-15

关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共8篇)

篇1:关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本报告通过对本校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造成三年级小学生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对今后数学学科潜能生的帮扶策略研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现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13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抽19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xx镇中心小学三年级部分学生19人共27人。

(四)调查步骤

10月12日问卷调查

10月13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10月14-24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19份问卷,收回19份。问卷涉及12个有关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选择题,1个补充问题。具体问卷情况如下:

1、你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选非常喜欢的有1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68%;比较喜欢的有6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32%。

2、你感觉到学习有压力吗?选较大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一般的有1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63%;不确定的有6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32%。

3、做数学作业时你能做到独立思考吗?选能的有9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47%;选经常的有5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6%;选偶尔的有4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1%;选不能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4、你是否有过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选没有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偶尔有的有9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47%;选经常有的有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0%;选有过,感觉不明显的有5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6%。

5、在数学课上,你会注意力不集中,常开小差吗?选不会的有9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47%;选偶尔会的有9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47%;选每节课都会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6、你有时候不专心听老师讲课的原因是什么?选老师讲的内容我已经动了的`有7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37%;选老师讲的内容我都听不懂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班级纪律不好的有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0%;选管不住自己的有7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37%。

7、你每天花在数学上的自主时间(不包括数学课)有多少时间?选一小时以上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半小时以内的有1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63%;选更多一点时间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8、在学习数学中,你是否会自己提出一些数学问题?选经常提出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偶尔提出的有1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8%;选从未提出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选没有问题的有4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1%。

9、当你遇到数学难题时,你会怎么做?选先自己反复思考,不会再问他人的有1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8%;选先问同学,自己再做的有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0%;选先问老师,自己再做的有5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6%;选抛在一边,等待老师讲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10、在数学课上你参加过小组讨论吗?选经常讨论的有10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3%;选根据实际情况,偶尔讨论的有4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1%;选很少有讨论的机会的有4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1%;选不知道讨论什么,没什么好讨论的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11、你有过因生病耽误数学学习吗?选经常会因生病请假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选从未请过假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7%;选偶尔会因生病请假的有1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61%;选其他的情况请假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7%。

12、你一直都有好的心情去学习数学吗?选一直都有好心情学习的有10名学生;选心里一直有事影响学习的注意力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选偶尔有事不能好好学习的有5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8%;选其他的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13、你在数学学习方面还有什么想说的?11%的学生希望得到更多的数学知识;11%的学生上课听不懂;5%的学生渴望小组合作学习;5%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潜能生的帮扶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目的,结合学生访谈,将本次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90%以上学生对数学有较强学习兴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主要体现在:

1、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课,学习有困难(2人)。

2、对数学没兴趣,不爱学习数学(1人)。

二、有近40%的学生几乎没有过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体验,从这点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把数学学习当成一件追寻幸福的事去做,而是当成任务去完成。

篇2:关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开学至今,在这两个多月的学习中,我班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四处张望,老师讲老师的,自己做自己的,即使老师提醒了,也是几分钟热度,又开起了小差。

2、个别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不够正确,读书不捧书本,写字左手不压本子,身子落在桌子上,腰不挺起来,一只脚垫在屁股下或索性跪在凳子上。

3、有几位学生要么拖欠作业,要么草草了事,做错的作业老师不盯着也不主动订正,学习的自觉性不强。

4、个别学生缺乏勤学好问的意识,遇到不懂的、不会的,能瞒就瞒,能抄就抄,得过且过,自欺欺人。

秉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宗旨,针对以上情况,我班开展了各项活动,如:各小组每天作业情况争星制,小组长针对小组成员每天上交的各类作业的上交率、订正率给予奖励,都做到的奖励一颗星,没做到的,不予奖励。课堂表现争星制,也采用以上方法,一周下来,根据各小组的记载情况,对一周下来各项评比都优秀的学生奖励红五星,分别贴在“雏鹰起飞“栏各自的小雏鹰上。另外对各门学科单元测试优秀的学生也分别予以奖励红苹果、大红花。今后评比三好学生、各类先进只要参照“雏鹰起飞”栏就好了。

篇3:关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众所周知, 每一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不仅有一个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还有个学习方式如何衔接的问题, 且还应有学习方式如何调试的问题, 数学学科尤其重要。但我们却常常听到初中数学老师埋怨:小学内容就是那么一点点, 炒来炒去把学生的大脑都搞僵化了, 这样的学生到了初中一点都不适应, 让老师怎样教?而家长却一头雾水:孩子在小学时, 数学那么优秀, 到了初中怎么就不好了呢?

教师的直觉和责任感告诉我们: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而教育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同时, 每个学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 任何肯定本学段的教育方式, 否定上一个学段的教育方式, 都是不可取的, 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测下结论更危险。为此, 笔者结合申报的校级课题“初中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将中小学数学有效性衔接教学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和尝试。首先选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为突破口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并在此期间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学习情况的调查, 从中发现了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调查的概况

调查时间:2011年1月。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处理找到解决中小学衔接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调查方式:笔者在理论学习、个别访谈、同行探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 拟定了以下调查表,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 采取无记名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调查对象和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对学校中的35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发出调查表350份, 收回调查表350份, 有效345份, 通过统计得出以下结果:

调查结果剖析:

表格中第1题, 数学在各学科受喜爱程度排名中有78.3%的学生排在前两位, 这对数学老师无疑是一个鼓舞, 因为众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希望学生能继续保持这种热情。

第2题涉及学生们对教材第一章学习的认识, 有73%的学生认为简单, 但经不起考试, 出现这样的结果是教者在处理这一章时没有真正理解编者的意图, 稍不注意就将第一章讲难了。事实上, 从编写的内容来看, 只需将内容作为数学问题专题化来讲解就可以了, 教者应多反省一下自己。

第3题是关于学生对待困难的态度, 有44.9%的学生有信心解决这是好事, 毕竟做任何事自信是第一步, 但也有54.2%的人信心不足, 这类学生主要是对自己估计不足, 这也使初一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别重要, 为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提供了方向。

第4题是关于学生预习情况的调查, 初中生不经常预习或没有预习的习惯共占70.7%, 说明小学数学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得非常不够, 也许小学数学比较浅显, 这方面的矛盾还不突出。但在进入初中后, 这种情况相当不理想, 这将严重影响数学后期内容的学习以及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第5题是对做课堂笔记的调查, 调查中有89%的学生会做笔记, 但从对学生的个别访谈和抽样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笔记也只是将全部内容记下来, 没有突出重难点, 面面俱到, 这是令人担忧的。

第6题是对在学习数学中读书情况的调查, 其中有69.9%的人选择会读书, 但从与个别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也只是将课本读一遍, 并没有对教材更深层次的阅读。

第7题是对学生听课情况的调查, 其中有92.2%的学生在听数学课时选择了边听、边思考、边与同学交流、边做笔记, 这一事实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学生能自主学习, 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内涵。

第8题是对学会反思和小结的方法和习惯的调查, 有71.3%的人选择做小结, 并有45.2%的人坚持得很好, 学会反思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

第9题是对学生在作业时采取的措施的调查, 有88.1%的人选择先看书和笔记, 遇到困难与同学交流, 请教老师, 说明学生在困难面前善于借助别人的智慧为自己服务。

第10题是对学生作业时草稿纸的使用习惯的调查, 规范使用和随意性使用分别占了53.6%和45.8%, 这说明接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

第11题是对学生应试的技巧的调查, 其中有50.1%的学生觉得自己答题技巧不科学,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点拨和指导。

第12题是在调查学生遇到难题时的处理方式, 有42.6%的学生选择与同学讨论, 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独立与合作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了学生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愿望。

第13、14题是关于作业中错误的认识的调查, 有55.4%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订正, 同时有33.3%的学生在作业评价时只关心评定正误, 这说明老师的劳动是低效的。

第15题中有58.8%的学生认为学好数学的原因归结为外在因素而不是自身付出, 这意味着外因起了重要作用, 这种因外因得到的分数只是泡沫分数。虽有“立竿见影”之效, 但忽略了“长线”投资更受人欢迎。

第16题中幽默风趣, 妙语连珠的数学教师是学生的最爱, 比例达到了73.9%, 说明学生从关注老师的学识转移到关注老师的授课风格, 从关心知识的交流转移到关注情感的交流, 但学生对课堂外在观赏性的过分注意势必影响自身思维的发展, 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初中教师应有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向成熟的责任。

第17题关注学习投入的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其中有79.1%的学生选择了方法改进, 以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作为教学己任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第18题中有58.6%的学生最不喜欢课堂氛围沉闷, 说明我们的课堂需要争鸣与民主,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也揭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占有重要的位置。

第19题告诉我们, 大部分的学生的元认识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 解题目标意识与监控意识难以树立, 解题只能靠套用老师讲过的方法, 凭借自己的感觉与不断尝试, 这说明当前的数学教学还没有真正走出题海。

三思考与建议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学势在必行, 并围绕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从情感方面、学习方法的指导、知识的衔接三方面加以指导。主要体现在:

1. 情感方面

应该利用相关的素材,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味“恒心搭起成功路”的真谛, 具体讲:主要是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 环境、知识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适应学习环境, 不输在同一起跑线上, 作为数学教师应怎样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 让学生认识到初中三年的学习是漫长而艰苦的, 让学生树立学习的恒心, 体味到“恒心搭成通天路”的道理, 争取尽快进入初中数学学习的快车道。

2. 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的学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 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推进素质教育,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必须下工夫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每位学生学会学习, 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主动获取知识, 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针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作为老师又如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读、听、思、说、记、写、纠、用”的能力:

第一, 重课本内容读的指导。南宋朱熹曾说:“幼时读书, 背至滚瓜烂熟, 不甚了了, 成年逐渐感情, 回思意味深长。”这表明一个人学习, 读和悟, 读是第一位的。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从课本的各个方面去深入理解课本内容。

一是读标题。能够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

二是读插图。读懂课本中的插图, 形象、具体、准确地理解文字内容, 充分领会插图的具体意义, 进一步领会书中题目的要求, 从而选择正确的方法回答问题。

三是读例题。在预习时, 带着问题读例题, 通过阅读、分析和思考, 初步了解解题方法。

四是读算式。按算式各部分的原理读, 按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读, 这样可弄清算式的意义和概念。

五是读应用题。即读懂书中的应用题的意思、要求。阅读时, 重点弄清应用题叙述的基本意思, 题中使用的各种名词、术语及其相互关系。

六是读结语。要求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 以便准确地把握。同时在读书时要做到三点: (1) 初读, 整体上看一节教材讲什么, 要求初步弄清概念及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 在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记号, 便于听课时对照。 (2) 精读, 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 弄清概念如何应用, 可采取重做书上的例题然后比较, 也可以采取针对书上的练习进行检验, 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课文, 把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及方法。 (3) 研读, 要求掌握解题步骤, 应考虑例题的条件变化及逆命题是否成立等问题, 每一章内容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 弄清体系, 小结归纳。

第二, 抓教学过程听的指导。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 先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其激活原有的认识结构, 打开“听门”, 专心听讲。其次, 要指导学生会听课, 教学过程中落实好“听”“看”“动”三个字。

“听”的指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二是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三是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四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及例题的提示等。

“看”是指要善于观察。即观察老师的表情和手势, 又要注意老师对教具的演示等。

“动”是指动手、动脑, 也就是说, 听课时, 要求“心到”“手动”。“心到”是指学生会想, 要善于从个别到一般, 从简单现象到问题的本质, 遇到问题善于问“为什么”, 考虑该“怎么办”。“手动”是指要按老师的要求操作, 把握技能, 还要善于动手做课堂笔记, 记下课堂中的重点、疑点、难点, 在上课时老师形象的比喻, 深入浅出的分析, 一些题目的巧解和妙解以及学习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等都要记下。

3. 做好问题思维的指导

无论是上课回答问题或练习, 还是课后作业, 或是预习课文或课堂阅读课文, 都要做好学生的思维指导。在指导学生思维的过程中, 笔者认为教师应着力于:一是从学生思维的最佳点 (最近发展区) 入手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二是善于变式思考, 变式是数学的一大特点, 对于某一个问题, 改变条件, 结论又将如何改变?改变结论, 条件又将如何改变?在变中求活, 在变中找方法。三是比较归纳, 将数学知识系统化。四是教师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暴露思维过程, 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 思在问题的疑难处, 思在矛盾的解决上, 思在真理探索中”。这样, 就能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 达到启思悟理, 融会贯通。

4. 注重激发学生说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 怎样激发学生说呢?第一, 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 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个问题, 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相互说、老师与学生共同说等等。通过说, 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第二, 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 完整地回答问题, 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进、判断后,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法则或公式, 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5. 注意学生记的指导

要想学好数学, 对教师讲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重要结论、解题规律及类型都必须记住。在数学教学中, 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传授记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 理解记忆法。很多数学知识, 光靠死记硬背不容易记忆, 如果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记忆, 那么记忆就会深刻, 掌握就会牢固。如在教学求代数式的值的过程中, 可以编成“十字诀”, 即“一当”“二抄”“三代”“四算”“五查”。这样一来,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不会出错了。又如合并同类项时, 我将它编成操作口诀:一“找”、二“标”、三“合”、四“排序”。寥寥几个字给学生合并同类项提出了程序化的操作过程, 学生只需按照这一步骤进行实践和操作就可以了。再如, 在教学同类项的概念时, 为了帮助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设计了程序:“二同”“二无关”“一注意”的分析模式, 其中“二同”是指:所含字母相同, 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二无关”是指与字母的顺序无关, 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一注意”是指所有的常数都是同类项。

第二, 分类记忆法。许多数学知识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如果对它们进行恰当的分类, 就可以形成一个知识网, 记住了一类就记住了另一类。

第三, 比较记忆法。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通过比较弄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把两个概念组成一对进行记忆, 也不容易忘记。

第四, 实验操作记忆法。有些知识, 如一些公式及有关结论, 不容易记忆, 如果通过实验操作, 亲自动手实验, 使学生在思维中动手, 在动手中思维, 手脑并用。同时还应让学生说一说操作的感受, 促使智能“内化”, 记忆深刻, 不容易记忆。

6. 培养学生写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 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常用书写格式, 指导他们会作图。作图包括根据条件作图, 解题时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 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

7. 严格学生纠错的指导

俗话说:“错误常常是最好的老师。”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使学生重新尝试在错误中审视、体验、反思所给予的“刺激”, 引起“知错、改错、防错”的良好反应, 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应通过讲解、辩论竞答、讨论等多种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尝试、自我剖析、自我修正、自我反思。笔者认为给学生的纠错指导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 设置“陷阱”, 诱使学生得出错误。有的放矢地选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 在易错的地方设“陷阱”, 先“诱使”学生“误入歧途”, 制造思维冲突, 再诱导学生在自查自理中挣扎出来, 达到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概念和知识深度的目的。

第二, 再现学生“歧路”, 有意出现错误。在教学中, 老师可选准时机, 有意按照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歧路, 适当出错, 把错误暴露给学生, 看学生能否发现, 洞察学生的警戒程度。

第三, 适时恰当引入错例, 引导学生独立评析错误。对于例题的错误解法由学生独立地对错误进行判断和评析, 引导学生独立寻找错误的原因加以分析, 让其自己进行矫正。

第四, 科学设计错误辨析题, 在练习中尝试错误。教师把一段时间以来学习某一部分知识所犯错误记录下来, 并归类整理分析, 设计成错误辨析题, 有目的地给学生练习, 再根据错误情况予以概括总结预防策略,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8. 强调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指导

所谓数学应用就是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时, 会想到用数学方法解决它。如何指导及培养呢?一是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量, 记住一些常用数量;二是注意用实际问题引发数学新知识, 并及时用新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三是要告诉学生, 数学图形是思考的工具, 数形结合, 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和直观思维能力;四是安排一定的室内外数学实习, 让学生去讨论实际的数学问题;五是收集一些报刊或书籍。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六是鼓励学生发现和修改课本或学习资料中不合实际的问题。

篇4:关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一、关于课文教学

(一)总体评价

本年级选编的课文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体裁丰富,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爱学,教师爱教。

(二)问题及建议

1,建议教材在每个单元末,增设一个小结性的栏目,类似高年级的“交流平台”。

2,建议课后题适当安排一些谣言形式的训练题,如字、词、句、段方面的,以加强教材的工具价值。

4,师生普遍感到课文文质兼美,但篇幅长、难度大。有些精读课文需教三课时,有些略读课文需教两课时,教学总时数比较多。

5,课后题要求背诵的,大多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这给检测带来了困难。

6,部分略读课文可以看成例文,为单元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服务。

7,建议在课文后,安排指向新课标“必读书目”及“推荐书目”的课外阅读提示,类似高段的“课外书屋”。

(三)少数课文难学难教

三年级上册有较多来自国外或描写国外生活的文章,师生反映难学难教。一是因为学生不太熟悉国外生活,缺乏相关经验。理解起来吃力;二是因为不习惯也不喜欢译文的表达方式。该册二单元课文多反映领袖、名人优秀品质,由于学生对主人公比较陌生,因此不能很好体会。尤其是《奇怪的大石头》一课,加上文中有很多科学术语。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三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主题为“国际理解”,主题离学生较远,理解难度大。从全年级看,学生最难理解的是该册的《和时间赛跑》一文。

(四)少数课文值得质疑

1,文图不符。

①三年级上册选读课文第五课《神笔马良》,文中说白胡子老爷爷已送给马良一支神笔。但145页插图的笔筒里却出现那么多支笔。没有必要,建议删去。②三年级上册第十课《风筝》中说“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而38页插图上的风筝却很像蝴蝶。③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第二节中的“水罐也掉在了地下”一句,应改为“水罐也掉在了地上”。另外,文中第三节末尾说“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但插图里没有“钻石”。④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翠鸟》,18页插图中翠鸟羽毛的颜色和文中描述的不一致。⑤三年级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两幅插图中靠窗第二排的女孩衣服颜色不一致。⑥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第十节写到“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但插图中却睁着眼睛。另外,本课77页“泡泡”中的“联系”的“系”字是错字。⑦三年级下册第三十一课《女娲补天》中的插图与文本内容不一致。按文中描述,插图中的女娲应手举装着用五彩石炼成的稠液的大盆,而不是五彩石。

2,内容不当。

①三年级上册第二十八课《狮子和鹿》课题不当,应改为《鹿角和鹿腿》。②据查,赵州桥已过了1400岁的生日。而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赵州桥》却仍然写着“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③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卖木雕的少年》第六节中讲到“我”因为想到象墩子“沉甸甸”,怕行李超重,而没有买。但第十一节中讲少年送“我”一个木雕小象墩,也用了“沉甸甸”,不妥。一是前后重复使用同一词语;二是前后两个象墩大小相差较大,同用“沉甸甸”,与事理不符,显得前后矛盾。④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中的《南辕北辙》中有一句:“你上哪里去呀!”(35页)联系上下文看,此处应为问句,建议将感叹号改为问号。⑤三年级下册第十五课《争吵》第十节中的提示语在中间,“说”后面不该用冒号,应改为逗号。⑥三年级下册第六课《燕子专列》第三节中有“料峭的春寒”一句。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料峭”形容微寒。但联系上下文看,文中描述的天气却是“严寒”。⑦“殊”已作为生字在三年级下册第六课中出现,但在第二十四课中又作为带读字注音,不恰当。⑧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其中116页第三行已出现“废墟”一词,但带读字注音却注在了第五行的“废墟”上,不恰当。⑨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卖木雕的少年》第三节(112页),“各式各样”后不应点逗号,而应用句号。因为此句讲木雕,而下旬讲的是“我”。⑩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一面五星红旗》存在两处不合理。第六节说,老板看见“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突然”“眼里闪出亮光”,不太合乎常理,“亮”得很奇怪。第八节说,老板告诉“我”可以用国旗换面包。这个决定不太可信:如果老板知道这是中国的国旗,那么明显他是要用“换”来测试“我”,这个举动似乎不符合老板的人物个性。因为,从上文看,文中的“老板”是个典型的“商人”形象。如果老板不知道这是中国的国旗。那么他这样做,更是不可思议。

3,改编不佳。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燕子》对原作作了比较大的改动,感觉韵味削弱了不少。比如第二节中的“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句,就比原作中的“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一句,少了韵味。类似的例子在本课还有一些,建议改编原作要慎重。

(五)其他问题

①课本与课本不一致。三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课题叫《东方之珠》,而在其他版本却叫《香港,璀璨的明珠》。

②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90页第一行中的“第六自然段”应改为“第五自然段”,而“第七自然段”应改为“第六自然段”。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教师普遍反映,经过一、二年级的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的难点已经过去。相对第一学段,教学显得比较轻松。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能注意和一、二年级区别开来,逐步放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另外,教师普遍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中感受到“大量识字、认写分开”的效益已经出现。主要问题有二:

1,相近字混淆现象比较严重

经过一、二年级的大量识字,学生认识的字较多。但由于巩固没有跟上,导致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混淆现象比较严重。习作中,音同形异和形同音异的错误尤其多。识记生字不再成为孩子的难点,难点是区别、运用这些生字。

2,写字教学效果落后于识字

篇5:三年级小学生学习效果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小学生有效课堂学习是小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有效应用学习策略并取得积极成效的学习。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合理灵活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因此只有对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有充分的了解,找出各种问题的原因所在,教师才能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各种策略,保证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查对象为我校三年级全体学生,采用谈话法、观察法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小学生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投入、集中注意、积极参与、学习习惯、理解领悟。因此,本调查报告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我校三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分析。

1、主动投入。调查发现,三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总体投入水平较高,大部分学生能认真配合老师,对于新教授的知识存在浓厚的兴趣。但学生的投入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下午上课学生的投入水平明显低于上午;女生的投入水平高于男生;坐前排和中间的学生投入水平高于坐后排和两边的学生;性格外向的学生比性格内向的学生投入;成绩不好的学生投入水平远低于成绩高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不投入的行为主要有做小动作、讲话和开小差。

2、集中注意。三年级小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法做到四十分钟注意集中。通过观察了解到,学生通常一节课只能保持20分钟集中注意力在老师的讲解上,其余时间都会或多或少地分散注意。学生集中注意主要表现在;女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好于男生;课堂前20分钟的注意比后20分钟集中;教授新课或一些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学生的注意力远比讲解枯燥的练习集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越频繁,学生的注意力越容易保持。

3、积极参与。三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大部分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能积极举手发言,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展现出来。许多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角色扮演等表演环节中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希望老师能多给自己展示的机会。但大部分学生只有在老师讲的时候才会积极参与,却不去不注意听同学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答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使得课堂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4、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基础。调查发现,三年级的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还要靠老师时不时的提醒。比如许多学生经常忘记带课堂上需要的课本、铅笔等学习用具,在课堂上更换笔芯等,严重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效果。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不容乐观: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比较长的文章,大部分学生都在朗读过程中开小差,或者眼睛根本不看课文,嘴巴机械地动一动;课堂上碰到不认识的字,很少有学生能做到主动查字典去解决,而是习惯于直接问老师;课堂中老师一旦提出比较难得问题,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开动脑筋去思考,而是等着老师给出答案,有的甚至胡乱回答;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往往要老师说记下来,才会动笔,还没有养成自己记笔记的习惯;有些学生甚至连字都乱写一通,学习态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诸如此类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比比皆是,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理解领悟。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还是比较容易的。语文课堂为例,在教授生字、词语搭配等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对于课文中渗透的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比如“要热爱祖国,要爱护环境”等等,学生能够很快就领悟到。但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还是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加上学校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容易出现偏差。而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还停留在问题表面,很难进一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就算有学生理解了问题,也只能答出其中的一两点,无法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还需要老师深入地进行详解。一旦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学生问题很多,但往往都是一些比较肤浅的问题,跟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四、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三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有一下几点:

1、三年级小学生心里特征。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2、家庭环境因素。我校大多为外来工子女,家长多数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较差,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面对生活、工作中的种种挫折,自己都应接不暇,对孩子的管教往往处于失控状态。几乎都没有时间和孩子说话,就更别谈坐下来辅导、督促孩子的功课了。孩子回家后的功课,全靠孩子的自觉性。自觉性较强的孩子回家后,能够主动地完成作业,而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回家几乎都没有完成作业的习惯,一回家就跑去玩,更别说课堂上要让他们认真地听课了。而家长尝透了没有文化的苦头,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频繁给孩子加压,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但教育方式却不当。要么过度溺爱,要么简单粗暴,这也无法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高。

3、学校因素。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但新课程理念并没有完全渗透到学校教育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加上教师的教学策略比较单一,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讲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并不符合三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不够,也是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高的原因之一。

五、思考与对策

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切实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一、课堂纪律要好。

很难想像一个乱糟糟的课堂会有好的课堂效果。所以教师的组织教学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做到位,课室没有安静下来不要上课,学生情绪没有准备好不要上课,而要让全体学生都在专心致志地听你的课。

二、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也是现在课堂教学逐渐调整的原因。因为,我们发现孩子不能够集中40分钟的精力,那么每个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呢?这20分钟是集中出现还是分散的呢?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她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她的潜力,这和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关。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教师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三、寓教于乐、激发求知欲。

愉快教学不是课堂上玩乐的教学,而是教师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自主精神的基础上,设法造成课堂上愉快合作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视学习为乐,愿学爱学,并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视学生为朋友,对学生友好,说话和气;对问题回答不对的学生不批评,尽量鼓励学生踊跃回答,建立自信心等,都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四、激励教学、开拓思维。

根据儿童心理需要,对学生进行关怀、支持、奖励、榜样、民主等方式,使激励正常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开拓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设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成功地设计一个好的探索程序,提出具有开发智力而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看谁能答对答好;对学生进行赞赏、表扬;亲自给学生戴小红花,发给纪念品或小奖品,以资鼓励;鼓励学生提问,满足学生的提问。

五、巧用竞争

竞争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中按一定条件进行比较、评估的一种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有效的竞争条件下,人们的心理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学生来说,竞争心理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想超过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好胜心极强的他们期待自己在知识能力和其它水平上超越别的同学,所以在课堂上巧用竞争心理进行竞争激励,不但能使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表现得异常活跃,产生最佳学习效果,还能让课堂在活跃中井然有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在你追我赶中自然地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六、以“动”强化学习兴趣

让活动进入学科课程,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活动的前提条件,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或朗读复述,或报告见闻,或演示操作,或描画表演,或主持裁决,都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活动中学生担当、扮演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兴奋不已。学生在情感趋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的。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喜爱。表演可以使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才华,发挥个性。针对现今的教材中故事性强、情节有趣、多角色对话内容,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都来“当当小演员,亲自演一回。”为了合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先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表演,然后让演得较好的小组上台全班表演。这样学生参与面广,教学效果良好。

篇6:关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2011年3月5日至4月5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瓜州县岷县小学度过了我一个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三年级语文教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还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

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老师们并不认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们极力想让孩子听懂,所以变换着方式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看这些孩子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三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据了解,在现今小学四五六年级中,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还好,这种现象在三年级里是不常见的,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年龄还小,和语文的接触还不深,语文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对语文知识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这种现象和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四、实习体会

篇7:关于小学生近视情况调查报告

椐调查,我国目前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学生22.2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己达30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为什么患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眼睛到底的怎么近视的?

仅仅的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中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永年县通头小学的部分学生作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学生的近视率和产生近世的原因,以及近视的矫正方法、近视的预防措施,以此来增强小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预防和减少近视的发生。

二、调查内容:

从本校抽取3-6年级各两个班学生了解学生视力情况。

(一)查阅资料,调查整理,了解近视原因。

(二)咨询眼科医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及防止措施。

三、调查方法:

1、调查法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小学生的近视情况。

2、图表说明法

根据调查情况,列出图表进行分析。

3访谈法

通过采访学生和眼科医师,了寻找近视产生的原因。

4、观察法

通过观察部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深入了解近视产生的原因。

5、归纳总结法

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对造成小学生近视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发出倡议书。

四、调查时间:

2009年9月至11月(小学生上学、放学和双休日)

五、调查过程及结果统计;

调查分两步进行,首先进行实地调查并且做好记录,然后咨询医生和查阅资料近视产生的原因。

(一)从本校抽取3-6年级各两个班学生了解学生视力情况。

首先确定调查范围,一、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眼睛发育还未成熟,就从三至六年级各抽两个班的学生调查,利用下午两节课后时间到校医室那儿查三至六年级共507名学生的视力检查情况,并做好记录。

(5.0以上属于视力正常,5.0以下属于视力低下。)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3-6年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表

(二)调查视力学生,了解视力原因。

根据在采访后整理和网上查得,得出引起“学校性视力”的主要原因;

1、环境因素

(1)照明与阅读姿势

不良的局部照明方式严重影响视力,环境与作业面的亮度对比越大,越易引起视力疲劳,白炽灯对视力的影响要比荧光灯大。

阅读姿势不良会成视力减退。阅读时间长的学生近视眼换病率表现高于阅读时间短的学生,阅读距离越近近视眼进展越快。

(2)营养及饮食

儿童的体质、营养和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视力的形成和发展,体质弱时或重病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此时如用眼时间长,容易发生视力。此外,一些学等者提出,儿童视力与糖、蛋白质、钙摄入量以及体内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如铬、锌、铜、钠)等有一定关系。

(3)地区差异及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比乡村学生近视眼的患病率明显高,这个现象随着年龄增加而变得更加明显,农村生活更接近自然,空气新鲜,并且农村学生看电视和用计算机的机会相对较少。

2、遗传因素

调查表明,学生视力的发生与其方面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视力有密切关系,高度视力基本上 由遗传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视力的儿童应该作为保护视力、预防视力的重点对象。

(三)根据以上访问结果,我又针对视力低下的发病原因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查。对3-6年级507名学生视力情况中202视力低下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视力低下学生发病调查表

(四)咨询眼科医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及防止措施。

我利用周日去医院询问眼科医生,那位眼科医生接受了采访,(下面附采访记录): 问:小学生为什么近视呢?

答:引起近视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是环境因素,其次还有遗传因素,再一个的结膜炎 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的写作业、看电视时间太久,眼睛疲劳引起眼球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就引起近视。

问:如今近视的人数达到了多少?

答:我没做过怎样的统计,但我觉得大约是20%-40%的人都近视。

问;那我们怎样才能预防近视呢?

答:看书学习要自然的光线,半小时后一定用休息,还要一个就是少看电视、不能连续做

作业,否则会使眼睛疲劳,容易导致近视。

问;那如果得了近视,又怎样治疗?

答;治疗近视眼的唯一办法就是戴眼睛。外面的治疗近视眼的药水、按摩仪„„这都是没用的,只对眼睛疲劳恢复有些效果。

六、建议

(一)看书时坐姿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

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照10分钟或到

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尽可能少上网或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

于疲劳状态。

(四)定期到眼科医院作检查,听从医生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七、体会

小学生近视问题己不可忽视,我决定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书,希望大家共同

篇8:关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习总书记在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前夕, 发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他再次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涉及多方面的内容, 包括学校硬件条件、教师的素质、学生的学业成绩等[1], 其中学生对教师是否满意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体现。

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指学生对教师的主观认知评价, 每个学生心目中都有自己满意教师的形象。做让学生满意的教师, 是每一个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也是每一个教师的理想和追求。综述己有教师满意度的相关文献, 可以发现, 一直以来国内外关于对教师满意度的调查研究都内嵌于对教育满意或对学校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之中, 很少有从学生角度对教师的满意度进行多维度的细致考察[2,3]。教学水平不同的学校的学生及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可能存在差异。教学水平不同的学校的学生及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表现出怎样的差异, 还需进一步地进行实证研究。

本研究试图从师德表现、专业素质、教学情况三个维度出发, 通过问卷考察中小学学生对教师满意度的总体状况及特征, 分析教学水平不同的学校的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及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有何差异。目的在于揭示中小学学生对教师满意度的总体状况, 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并根据调查结果从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原因的基本观点出发, 探讨如何造就学生满意的教师的对策。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省宿迁市, 从宿迁市的中小学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中小学学生作为被试, 让每一位被试描述出他们心目中满意教师的5个特征。这样我们就得到200个词汇, 从中筛选出20个词汇, 这20个词汇出现的频率占总词汇量的40%。这些词汇分成以下三个维度, 并根据这三个维度编制出学生满意的教师观量表, 然后采取分层抽样的办法将宿迁市中小学分成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层次, 其中每个类型又根据学校水平的不同划分成好中差三个不同的类型。从每个类型中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约2400名学生组成被试, 在大量施测、发放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2353份, 学生基本信息见表1。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学生满意的教师观调查问卷, 用于了解普通中小学学生对教师满意程度的总体状况和基本特征, 通过开放式问卷及收集有关项目, 最后确定测试问卷为三个维度9个项目, 问卷的9个项目采用五点等级量量表的形式, 从很不满意、不太满意、有点满意、比较满意到非常满意, 赋值分别为1-5分。

3. 施测过程

本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式, 以指导语指示被试并有专门人员讲解待被试完全理解后再进行答卷。问卷回收后进行整理, 剔除无效问卷。

三、研究结果

1. 宿迁市中小学学生对教师满意度的总体状况

表2表明了宿迁市中小学学生对教师满意度的描述统计。在对教师满意度的三个维度中, 平均得分介于3.66至3.91之间, 即处于五点等级量表中的有点满意至比较满意之间。其中学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满意度最高平均达到3.91, 最低的是师德表现平均分为3.66。在教师专业素质这一维度中, 学生最满意的一项是教师对“所教学科及相关学科深入理解, 教学重难点突出, 讲练结合”达到3.93分, 另外这一维度中的“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 贴近学生的生活”分数为3.89, 相比问卷中其他描述的得分较高。说明在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实践中不断地学, 不断地听, 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 才能胜任教师一职。其中“学”包括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专业知识, 还包括学习教育教学的方法;“听”指听专家学者的讲座、报告, 吸收其教育教学之精华。另外,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是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

在“师德表现”这一维度中平均得分为3.66, 低于“专业水平”和“教学情况”。“师生关系民主、平等, 善于与学生沟通”得分最低为3.52, 这说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课题。“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得分为3.63。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长是教师的第一信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很难做到一视同仁, 这其中有教师主观的原因, 也有学生客体的原因, 同时社会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 不同学段的学生及不同水平的学校的学生对教师满意程度的差异分析

表3显示了不同学段的学生及不同水平的学校的学生对教师满意度的差异情况。表3说明:

(1) 在师德表现一项中,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仪容得体, 教学态度亲切”、“师生关系民主、平等, 善于与学生沟通”高于初中和高中阶段, 说明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 学习、升学的压力不断加大, 教师可能越来越重视部分学生的成长, 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分数。

(2) 在专业素质一项中, 专业素质最高的为初中教师, 有65%的小学生认为教师“专业水平”为“有点满意”, 说明小学教师的普遍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3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有点满意”, 4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比较满意”说明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差异比较大。维度二:专业水平3.91对所教学科及相关学科深入理解, 教学重难点突出, 讲练结合3.93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 贴近学生的生活3.89维度三:教学情况3.87

(3) 在教学情况一项中, 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师的得分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好的学校师德表现不如差的学校, 但是在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情况好的学校的得分明显高于中等和较差的学校。课堂纪律好, 不出现睡觉、说话、开小差等现象3.91课堂氛围活跃, 师生互动较多3.87作业量适中, 难易适当, 批发评及时认真3.83

四、造就学生满意的教师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加强师德建设是当前造就学生满意教师的重点, 以下从加强师德建设的角度来探讨如何造就学生满意的教师。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原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何造就学生满意的教师需要国家、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但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自身。

1. 师爱是师德的基石

爱是师德之源, 爱是教育的灵魂和桥梁。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奉行“爱满天下”的宗旨, 在他看来,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4]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 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身受盲聋哑三重残障的大作家海伦·凯勒, 在她的老师沙利文的教育下, 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人, 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的伟大作家[5]。试想想, 如果不是爱, 怎有如此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有爱, 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 在残缺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 尤其是那些暂时发展不理想的学生, 就更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 用师爱的温情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 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让他们在爱的哺育下张开翅膀飞向理想的天空。

2. 师技是为师的前提

师技包括教学理念、教育知识、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技高为师, 师技是为师的前提, 师德需要教育培养, 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

3. 师范是师德的途径

师范首先是指教师要以先进模范为楷模, 我国古代的孔子, 近代的蔡元培、陶行知, 现代的陆永康、郑青等, 都是师德高尚的典范。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颂扬, 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不仅要学习先进模范, 而且是师德的示范者。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从;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只有在生活中、工作中严格约束自己, 依靠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 才能使学生“度德而师之”[6]。

参考文献

[1]李琼.公众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满意度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 2010, 22 (4) :47-52.

[2]Gail L Thompson.Predictiong African American Parents’and Guardians’Satisfaction with Teachers and Public Schools[J].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3, 96 (5) :277-285.

[3]Raty, H., Kasanen, K.Parents’perceptions of their children’s schools:findings from a five-year longitudinal study[J].Educational Studies, 2007, 33 (3) :339-351.

[4]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5:134-135.

[5]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2:79-94.

上一篇:金裕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业庆典策划书下一篇:骑羊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