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岩中学学生辍学报告程序

2024-04-08

尚岩中学学生辍学报告程序(共10篇)

篇1:尚岩中学学生辍学报告程序

尚岩中学学生辍学报告程序

学生第一天不到校→班主任调查→汇报给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家访→查明原因→汇报政教处→第二天学生仍不到校→班主任再次汇报政教处→政教处登记→通知承包的教干→会同班主任再家访→结果汇报给政教处→第三天仍不到校→再汇报给政教处→汇报给分管校长→汇报校长→汇报给村委、党委政府→敦促复学

尚岩中学

2013年9月6日

篇2:尚岩中学学生辍学报告程序

育法》,自1986年7月1日实行。反映了国家对下一代的关怀。但是在我国仍然出现一部分人群为完成义务教育。总的看来,我国的教育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农村。半文盲的人群有一定的数量,中途辍学的人群仍然存在。这就令我们思考了,对我们在校的学生而言,中途辍学的中小学生与我们的年龄差不多,都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当我们舒舒服服地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那些已离开校园的他们现在在干什么呢?为此,我们小组对这样的课题作了一次调查。先将调查 情况整理如下:

一、我国目前中小学生中途辍学的基本情况

据悉字1994年以来,全国中小学生入学率逐年增加,在校学生辍学率逐年下降。但近年来农村,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又连年回升,2006年已达到5.47%。从全国计算,即使每年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3%,一年也有100多万人辍学。这材料的数据是客观的,我国学生辍学率还会得到有效稳定的控制这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就全国而言,我国的教育制度还需完善。

二、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

据调查,已知中小学生中途辍学的原因分别是:大约有15。7%的学生是由于经济困难,有72.09%的学生是由于厌学而放弃,12.2%的学生是其他。例如:有些学生父母产生“读书无用论”的封建观念,过者是一些地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产生松懈情绪,缺乏有效措施搞好“普及”工作,致使农村等地在校生辍学率反弹。种种原因导致学生辍学。其中经济方面的原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任命的生活水平提高,逐渐得到解决。因厌学而放弃的学生,我们深深地为他们感到遗憾。中小学生是含苞欲放的花朵,正是吸收养分的时候,而这群人放弃这种机会,实为可惜。我们不禁思量,到以后他们会后悔吗?还有一些封建的读书无用观念,是抹杀知识分子的郐子手,我们要相信,读书对我们自己是十分有益的。吸收知识是我们立足于科学的根基。

三、辍学人群的生活水平如何

据调查,已知中小学生中途辍学后,大多数的人都投入了社会,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奔波。在辍学人群中,大概有15.8%的人群生活水平适于贫困,71.4%的人群的生活水平一般。比如,我们调查到的一位已辍学的女生。据她描述,她自己因成绩不理想,又加上佳丽还有一个弟弟要上学,生活水平一般。于是,父母让她早点出去工作,赚生活补贴。她曾经在2家食店里打杂工,现在是一位洗头妹。她说:“找工作很辛苦,找好的工作更困难,没有文凭就没有高薪工作,”是的,这个社会是现实的,没有知识,没有本领难以立足。当今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里的较量,归根到底是科学和人才的竞争。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个人的知识量,提高自身的价值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我国才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

四、针对此问题,我国采取的应对措施

1、加大对平捆学生的资助力度,如采取减免杂费、书本费、寄宿费等。

2、积极改革农村初中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3、大力宣传义务教育

其实各地政府也会采取应对措施,如:

1、云南边境地区实行“三免费”(免课本费、文具费、学杂费)教育措施取得实效。

2、河北省成立首家少年儿童保护教育机构提高了该地区的入学率,有效的降低辍学率。

3、长春市今年注意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全市在校学习的辍学率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

看到这样的信息。我们感到我国的教育事业是有希望的,教育是受大部分人支持和关注的。随着我国的教育制度完善,社会人士的支持,辍学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的。

从这个调查中可见,我国依然存在中途才辍学人群,大部分已进入社会工作,为他们的未来奔波。其实,他们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是,他们的待遇报酬并不高。这不禁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担心,为他们不完成接受教育而惋惜。在这科技人才时代,是否有一个地方让他们安稳立足?

对于这次社会时间活动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学生是多么幸运、光荣的事。可以无忧无虑吸收知识,扩充自己的内涵;可以在美丽的校园中嬉戏、展现个人才艺;可以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强有力的基础;可以提高个人的素质……而辍学的人群已放弃这宝贵机会,为生活劳力奔波。

篇3:农村中学学生辍学原因研究

一、素质教育的缺撼

素质教育是针对于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目前农村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尤以小学为甚。通过分析发现,基层小学的素质教育究竟出现以下问题。

(1)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当。素质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全不当,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抓抓思想教育,或就是抓抓学生的文体素质,或就是抓抓学生的实践活动……,以偏概全,走向极端。老师的误导让学生走入“岐途”:学生成绩差强人意,进入中学,面对升学压力,他们力不从心,很快自悲失望,成了易辍学生。

(2)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不足。农村基层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先天不足的“软件”和“硬件”。“软件”不足表现在: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偏弱。“硬件”不足表现在:学校办学条件不完善,教育资源严重缺乏。“软硬件”条件的限制,致使农村小学不能很好地实现素质教育,使部分学生掉入素质教育“美丽的谎言”中,既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感到茫然,无所适从,进入中学后很快掉队,使他们辍学。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中学生的教育与成长不仅仅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重中之重的一个环节。农村大量家长外出务工,他们把子女抛在家里,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孩子”。他们成为辍学的“易感”人群,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1)亲属缺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可信赖和可依靠的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是任何东西所不可替代的。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变得或孤僻、或任性、或自卑……,偏离了青少年正常的心态。

(2)心理影响。青少年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喜悦、烦恼不能与父母沟通交流,他们得不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得不到满足,心理状况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心理变得脆弱,缺乏“免疫力”。

三、学校教育的缺漏

为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为了“良好”的声誉,农村中学不可避免地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轻品德,学校教育存在着“一脚长、一脚短”的不平衡状态,学校德育教育被“轻视”,青少年思想品德令人担忧,由此而引发新的辍学现象,值得深思。

(1)应试教育作怪。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就业路子少,许多家长就把应试升学作为让孩子走出农村,走向更加宽广就业天地的主要手段。农村中学不得不顺应家长和社会的要求,大搞“应试教育”,围绕着高考和中考的指挥棒转,拚命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教师忙于知识灌输,学生忙于题海战术,学习压力可想而知,个别学生不堪重负,随之辍学。

(2)德育教育存在问题。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形式单一、活动较少、德育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这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德育教育陷入“尴尬”境地:一方面是不得不开展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是青少年学生不喜欢枯燥无味的德育教育。其后果是无法唤起青少年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不但不能快乐地接受,甚至反感德育教育,个别学生进而厌恶学校教育,从而把自己推出了学校的教育。

四、社会因素的冲击

农村与城市相比,像是一片净土。其实不然,农村的社会因素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这些因素根深蒂固,无法清除。它们存在于学校周边环境之中或学生群体之中,冲击着青少年学生,对他们造成极大的伤害。

(1)“读书无用论”抬头。每到春节,农村出外务工人员“衣锦还乡”“,潇洒”消费,一片“繁荣”景象,这种现象给很多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孩子”一个错觉,以为家长赚钱容易,何况家长文化程度不高甚至“目不识丁”。农村孩子的一个想法是:读书何用?“读书无用论”在家长和青少年学生中重新抬头,给青少年沉学生造成了可怕的辍学后果。

(2)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农村地区缺少高雅文化阵地的占领,甚至是文化的沙漠,社会不良风气应运而生,其中以赌博、迷信活动冲击最大。博和迷信活动让一些学生耳闻目染,使他们逐渐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以及虚无飘缈的精神寄托,久而久之使一小部分学生厌学,甚至辍学。

(3)“黑网吧”的诱惑。据调查,农村地区特别是学校周边地区“黑网吧”广泛存在,虽经打击,但由于力度不够,“黑网吧”又极力表现其“黑”的特点:色情、暴力、堕落……,对青少年学生极具诱惑力,影响学生的思想,进而影响学习成绩,,使他们很快辍学。

篇4:辍学的中学生

2010年冬天的一个上午,我接到一个预约电话,我听到的是一个男人的声音:“我儿子今年14岁,现在呆在家里,说是要去学习汽车修理,怎么劝也不去上学了,您能帮帮我们吗?”

第二天,他们夫妇应约来到了我的咨询室。夫妇二人大约三十八九岁,过分的焦虑显得有些与实际年龄不太符合。妈妈还带着一个大约1岁的女儿。

他们告诉我,儿子叫世豪,幼儿园和小学里成绩都很优秀,并且以双百分的成绩结束了小学,顺利地进入中学。在初中一年级,表现也很好,放学回来总是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才出去找同伴玩耍,晚上还预习第二天的功课。可是好景不长,初中二年级以来,他变了。

“初中二年级,家里发生了什么?”我及时地发问。

爸爸说:“是我们女儿出世了。”

“女儿出生以后,家里有什么变化?世豪有什么变化?”我问。

妈妈说:“女儿出生以后,我们家里头更忙了,孩子他爸要出差帮人送货,我要照顾这个小女孩。顾不上世豪了。”

“你们的小女孩出生以后,世豪有什么不同吗?”我又问。

“女儿出生以后,我发现世豪不太高兴,并且经常弄出麻烦事来。”爸爸接着说,“女儿出生还不满月,世豪就经常发脾气,经常甩着个脸。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有几次,他从我们家的房脊上,跑到我们邻居家的房脊上去,吓得我们心都吊到嗓子眼了!”

“经常这样吗?”我问。

“有十多次吧!为了这件事,我们曾经打过他,但是没有用。”妈妈也说。

“从那以后,世豪还有别的变化吗?”我问。

爸爸说:“他的学习下降了。在家里也不像以前那样做作业、复习功课。再后来,我们听老师说,世豪不时地缺课。他还经常去网吧,甚至通宵达旦。有几次,我们把他从网吧里揪出来,痛打他一顿。当时他也表示,以后再也不敢了。可是,后来还是去。”说到这里,爸爸流泪了。

经过几次咨询,这对父母降低了面对孩子现状的焦虑,在与孩子互动的方面有了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了他在爸爸妈妈心中依然是重要的,他和妹妹一样处在爸爸妈妈爱的中心。孩子也发生了变化,愿意回到了学校学习。

专家点评:

爸爸妈妈的初衷,可能是想要为了给孩子找一个伴;或者认为一个孩子显得孤单,要多生一个。但孩子不知道,孩子会以为,爸爸妈妈再生一个是自己不好,不优秀,这样就足够先出生的孩子纠结一阵子了。同时,当一对爸爸妈妈生下新生儿之后,为了要这个新生儿很好地成长,爸爸妈妈会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个孩子身上,从而客观上忽略了原来的孩子,原来的孩子就会觉得受到了冷落甚至抛弃!丧失了已有的安全感。于是,孩子感觉到了生存的危机,就会拼命地制造事端,以引起父母的关注,找回原有的爱。而爸爸妈妈会觉得这个孩子是如此的顽劣!甚至施加严厉的惩罚。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使孩子更加的顽劣。

篇5:尚岩中学学生辍学报告程序

目前,在广大农村存在大量中学生辍学的情况。尤其是女学生更多。这种现象如长期发展下去,农村劳动力素质将难以提高,会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社会劳动力的结构无疑是个隐患。对整个国家都有深刻的影响。这一情况带来的后果引起了很多方面的关注。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在寒假作了下调查。

农村中学生大量辍学的主要原因很多,有学校方面的,也有个人的原因,还有家庭和社会等原因。

就学生个人来说,压力很大。他们没有自我经济保障,主要依靠家庭支持。他们要面对家长的关心非常负重。我们了解到,他们知道农村的经济决定了农民的命运。农民赚钱很不容易,家长辛辛苦苦的工作就是要我们好好学习,考试考个好成绩,能进重点高中,将来考个好大学,这样大学毕业后才能找个好工作,这样我们的户口就会自动转为城市户口,享受城市人的各种福利待遇,各种城市补贴,医疗保险等,如此多的诱人附加条件。可是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成长需要各种健康的条件,一味的把孩子逼进书本,逼进题海„„让孩子和家长之间横跨了一条海沟,互相之间不能理解。孩子在学校不能解放,家里又是监牢,激起孩子这时的叛逆。他们以自己的前程做赌注开始违纪行为,让家长头疼,最终家长投降,不再过问,孩子自制能力差,慢慢被不良习气侵染而变质,后被学校放弃,最终自我放弃。

他们不愿在自己亲人身边吃闲饭,就结伙到处打工,是目前比较引人注目的大人群流动情况。他们大多是到沿海一带劳动密集的地方做比较简单的流水线上的工作。,从事长期的简单的劳动工作。他们大多缺乏对自己前程的认知,不会自觉的也没有很好的条件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考虑参加适合自己的各种技能学习培训班来给自己充电,只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他乡的过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工资很低,在底层工作,也是尝尽世间百态,大多很后悔。但是却不愿再回校园。就家庭而言,也很复杂。

一 是在不少农村学生家长中,“读书无用论”思潮又有抬头的趋势。不少学生和家长看到现在大中专毕业生国家不再包分配,需要自谋职业,而就业又不太容易,并且上学还要花费很多钱,于是错误地认为上不上学读不读书一个样,不如干脆不上,早早地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现在连大学生都不包分配了,许多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上学还有什么用?而且上学要花不少的费用,得不偿失。不如让孩子早点学些手艺外出打工,做生意,一年少说也能挣二、三千元,现在知识能值多少钱?只要孩子能算算数,记记帐就可以了。

二 是家长赚钱不容易,而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经济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人的钱来的慢去的快,人民币在农民的手里好象就是贬值了一般。不少家长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让孩子接受更高的教育。而且没有社会背景,将来即使读好了书,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这样他们就放弃了鲤鱼跳龙门。特别是女孩子,将来总要嫁如他家,就被迫或者无奈的放弃,成全自己的弟弟或者哥哥。

三 是亲人的压力。很多家长相互比孩子学习,让孩子之间无形受到 伤害。而且农民收入渠道很单一,大多是苦力,技术含量低,赚钱不容易,经济原因导致家庭不合,从而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孩子想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来改变现状,从而失学。

就学校而言,是教育学生方法不当,某些教师对后进生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使学生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有的教师偏爱优秀的学生而嫌弃差生,对待后进生要么放任自流,要么批评粗暴简单。有些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学生排名次,排座位,歧视学生,对差生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加上有个别老师道德修养不好,侮辱学生人格,体罚、变相体罚现象时有发生,大大挫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这些都加剧了学生的辍学。二是一些教师业务水平不高。一些农村初中学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很低,由于教师缺乏,有相当多的农村初中只得聘请一些代课教师来充数。教师文化水平有限,再加上平时不注重钻研业务,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一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仍采用“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模式,讲课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教学手段简单生硬,使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上课听不懂,学习难以适应,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加上个别教师缺乏耐心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后进生越来越赶不上优等生,产生厌学情绪。三是部分农村初中基本上还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推行素质教育多是流于形式,在全面追求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各科老师为了高分数轮番上阵,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给学生不断布置各类练习、补充题、测验题。一些学校干脆把其他的“副科”、自学和课外活动时间全部用在“主科”上,有的学校甚至连节假日都不让学生休息,继续给学生补课,部分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单一枯燥的学习生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许多学生的个性特长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难以实现,哪有什么兴趣可言?必然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辍学。而且高校收费之高,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学校攀比之风等不良习气让更多的学生产生贫寒羞耻感压力大而辍学。

社会上说,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很不成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易受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而目前农村初中学校周边的环境令人担忧,第一、学校周边的治安状况欠佳,学生被打或抢被勒索财物,被盗等屡屡发生,学生缺乏安全感。第二,一些个体业主利欲熏心,不顾有关的法令或向学生出租不健康的书刊,或向学生售烟酒,或打着“学生优惠”的招牌引诱学生入录像室、电子游戏室、网吧、桌球室等场所,以达非法牟取暴利的目的,学生一旦痴迷上这些以后,就会无心学习,经常逃学、旷课,最后导致辍学。第三,农村文化市场上“黄毒”的影响,致使一些学生无心读书,一场黄色录像或一本淫秽书刊都可以使多年的学校教育付诸东流。第四,一些社会腐败现象也对部分家长和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不论是大、中专生毕业分配,还是招工、招干,部分单位不是量才用人,而是搞拉关系、走后门、行贿受贿、以权谋利等不正之风,出现了没才能也能找上好工作、好单位,而把有真才实学的人拒之门外的现象,使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事业与前途失去信心,逐渐产生弃学心理。

同时也说明国家对教育的宏观控制力度不够大,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我们国家知识体系的断层,让我们深思。虽然我们市已经开始免费义务教育,但是失学现象尤显严重。我们必须认识到,而且要采取相关措施。

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必须有当地党和政府的支持,有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统一认识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净化社会风气,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采取措施,培养学习兴趣,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要科学安排课时,合理设置课程,学校要确保学生课前、课后和节假日的休息娱乐时间,不得利用这些时间给学生补课。各科教学要严格执行新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严格控制书面作业和家庭作业量。要确保活动课程的开设,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二要提高科任教师的业务素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多渠道培训教师,使教师掌握更多的足够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业务知识,同时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科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45分钟内要质量,这是杜绝上课无计划,效果差,课后需要补课来弥补的做法,这也是杜绝补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校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尊自信的支点,寓教于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三要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全面地轻松活泼地发展。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估制度。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估制度,改革只注重升学率、考试成绩的片面做法,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考评学校的办学成绩和师生的教与学水平。坚决制止根据考试分数给老师、学生排名次的做法。育主管部门要把学生辍学纳入学校加强贫困山区农村的科技意识,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面对着要大面积地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农村科技的投入,让广大农民看到“科技兴农”成为活生生的现实,使学习文化、掌握科技成为农民发自内心的需要,从而激发农村孩子求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农民真正体会到科技给他们带来的实惠。这样才使农民踊跃地把子女送到学校去,农村学生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上学的积极性也就自然高涨起来。考评中,在各级各类检查评比中,要根据辍学生多少给学校打分,排名次,论奖惩。

篇6:尚岩中学学生辍学报告程序

(2013)

单位名称(盖章)苍山县尚岩镇初级中学

单位负责人(签字)填报日期 2013年12月15日

苍山县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制

一、共性指标完成情况:

1、我校在职责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情况:(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根据苍山县教育体育局的相关文件要求,我校设立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等组织机构,另设工会(属于校党支部管理)、团委(属于政教处管理)、教科室(属于教导处管理),基本满足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2)制定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我校制定和完善了《尚岩中学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尚岩中学教学管理制度》、《尚岩中学总务管理制度》、《尚岩中学消防管理制度》、《尚岩中学德育管理制度》、《尚岩中学教师量化管理制度》、《尚岩中学教职工考勤制度》以及《尚岩中学各座大楼的使用管理规定》等,使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理有据、有章可循,保证了学校各项财产不受损失、也确保了教师能够按照学校的制度和县体育局的十项严禁,认真约束自己,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搞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认定工作。学校的职责不仅是教书,重要的是育人。学校在教书的同时,积极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每学期末,要求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的表现作以正确的评价,同时汇报给家长,以便于实现家长、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4)开足开齐课程。学校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基本办学规范》,开齐课程,并按规定开组课时,每科都有专职教师任教,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各项素质的提高。同时,按照《规范》要求,早7:30分,不让学生上课,晚上学校不统一上晚自习,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8小时。

(5)巩固学生三年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维护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是国家赋予青少年的神圣的权利,为了确保学生的初中教育,我校制定了《尚岩中学辍学保学管理制度》,使得每一位教师都有包的学生,确保学生完整的接受三年的初中教育。

(6)根据学校整体规划,在尚岩镇党委政府、苍山县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抓住机遇,于2012年规划设计,10月份破土动工,历时一年另两个月,现在五座楼的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现已交付使用。

2、登记管理。我校按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制度,按时登记、按时年检,2010年8月法人登记变更后,我校及时变更法人登记,并按规定使用“苍山县尚岩镇初级中学”印章,没有出现因为印章出现任何问题。

3、学校行政效能、作风转变、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社会满意程度。尚岩中学根据苍山县教育体育局的《党员干部廉政作风建设年和教育素质提升年》文件要求,我校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教育工作的四种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提高教育工作的四种能力,学习研究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工作执行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发扬教育工作的四种作风:苦干实干、讲究实效的作风;严谨细致、雷厉风行的作风;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作风;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作风。

通过宣传发动,营造氛围,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同时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确保学校干部作风和教育素质提升活动有组织、有计划的动员、部署和落实。从我校实际出发,以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服务水平、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确保党员和教育素质提升活动逐渐推进,取得阶段性实效,促进了我校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通过学习与整治,我校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带头辐射作用体现明显,全体教职工的自律服务意识已得到改进,学校的教育服务质量逐步提高,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个性指标完成情况:

1、学校管理(校务管理、德育管理、安全管理、工会管理、人事管理、体卫艺管理等),此项工作由副校长杨友忠负责。校务管理由办公室主任徐涛负责,制定相关制度,并组织正常实施;德育管理由政教处张保平主任具体组织实施,在德育教育、学校文体活动等,组织评先树形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安全管理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实施,科员李玉涛老师积极配合,组织各种检查和相关安全演练活动,使得学生在自护自救方面的能力有了提高。对于教职工的慰问、安抚、群众呼声、学校计划生育工作以及学校教代会的筹备,由工会高继亮负责;学校人事任命、教师选聘由杨友忠配合校长完成。

2、教学管理由副校长李长海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检测、补偿反馈、远程教育学习以及教育教研等)由教导处金银龙主任和教科室王伟主任具体实施,平时对教师的各项业务材料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让教师梳理自己的不足,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并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总务管理由副校长刘刚负责。今年学校迎来历史上的伟大史事,尚岩镇党委政府投资2000余万元,对现有的校舍实施重建,新建办公楼、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餐厅楼各一座,在前期杨校长负责的基础上,后期由刘校长具体去协调、监督、筹划等。学校2012年10月破土动工,历时一年另一个月,现在主体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并已交付使用。在进行危改的同时,积极筹划附属工程的建设,包括院墙、大门、路面硬化、配套设施的完善等,都由总务处具体实施。

4、财务管理由校长张焕祥和委派会计宋远峰具体操作完成。由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员刘洁完成对固定资产的登记(增加和报损)工作,最近三年学校固定资产的变动和教体局的基本吻合。

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1、教师的精神状态不够,服务育人、无私奉献的意识还不强。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的灌输,忽略一切学生的兴趣,一律灌输同样的知识,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学校的先进教学手段(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已进入推广阶段,为此,我们要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为学校服务的大局意识出发,多组织学习,振作精神,让他们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积极探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新路子,用现代的教学设施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个别教师在上班期间,不顾学校的严禁条例,仍然做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情,如:打牌、下棋、玩游戏等;所以,学校进一步加大管控力度、抽查力度,严格按照教体局的十个严禁规范教师的行为。

2、学生的父母忽略了家庭教育,认为教育=学校。大多家长认为:一切由老师负责就行了,造成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孩子要么只会学习、要么十分叛逆,是两个极端。为此,要通过家长学校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做好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充分挖掘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3、学校对外开放还不够。要设置对外开放日,通过校长接待日、班主任接待日、每节课对家长开放日,让家长监督学校、监督教师,让学校的每时每刻都有家长的管理与参与,实现家校共建。

尚岩中学

篇7: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的探究及对策

一、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的严重性

农村辍学问题是伴随“普九”达标而提出的, 主要表现在初中阶段。据调查,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突出的问题是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 从全国来看, 初中学生辍学率在10%以上的县确实为数不少, 甚至有些乡镇小学辍学率也在5%以上。

二、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

(一) 升学无望, 感到读书很不划算

让子女升学“跳农门”, 一直是许多农民咬紧牙关、节衣缩食供子女上学的重要因素。但是, 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包分配, 这也使许多农民对升学深造望而却步。当他们发现升学无望时, 便会认为继续供子女读书不划算, “与其继续念书, 不如早点学门手艺挣钱”。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企业, 一年省掉几百元左右的各种费用不说, 每年还可收入几千元。

(二) 教学缺乏吸引力

1. 办重点班惹的祸

《义务教育法》严令禁止学校办重点班, 目的在于实现教育均衡。但是, 由于受升学率的压力, 包括农村中学在内的许多学校并不遵守《义务教育法》的这项规定, 在七年级就把学生分成所谓的“尖刀班”“军事班”“实验班”等, 并配上学校最优秀的教师, 最好的教室和宿舍等。而对普通班的学生却另眼相待, 忽视他们的存在。普通班的学生产生了不被学校、老师重视的感觉, 心灵受到了伤害, 于是就辍学回家或去打工了。

2. 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设备落后, 校园生活极为枯燥

据调查发现, 直到现在仍有农村学校用塑料布棚子作教室, 烂板作课桌上课;专任的教师很紧缺, 农村中学学生与教师比例达30∶1;一些学校两名学生挤一张床、5名学生挤两张床、十几名学生睡通铺, 甚至在拼起来的课桌上搭铺的情况比比皆是;农村中学要“八室一场”, 但只有门牌, 没有房间, 如有房也没有几样东西, 一年也没有办过一次文体活动。经调查, 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生活没劲。

3. 农村中学生无法适应现行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1) 现行教材主要是针对城市学生编制的, 几乎没有针对农村学生实际的教材。

(2) 现行教材死板单一, 只重视书本知识, 而忽视实践活动。

(3) 现行教材内容偏多、偏深、偏难, 脱离初中学生的实际。

4. 部分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强, 教育方法不得当

有些教师教育方法简单, 当学生有某些缺点或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时, 就训骂、体罚学生。也许这些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用训骂、体罚的方法, 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 而且还会适得其反。一些学生在教师长期的训骂、体罚下, 逐渐失去了学习信心, 以致逃学、辍学。

(三) 对《义务教育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

《义务教育法》同某些法律一样, 只是一部“软法”。学生虽辍学, 但未对学生家长进行执法。

三、解决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建议与对策

(一) 解决农村辍学问题的关键在于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 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1. 禁止办重点班的做法。

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绝对是一个弊大于利的做法, 所以坚决禁止设立重点班, 实行“划片招生, 就近入学”的政策。

2.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对于违反《义务教育法》规定的, 没让自己的子女完成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家长或监护人, 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 实行教师聘任制度, 从实质上提高教师的责任心

实行教师聘任制, 内容包括: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聘用、教师考核等。先聘任校长, 然后再由校长招聘教师。校长对教育局负责, 教师对校长负责, 对不负责任的校长教育局或教代会解聘, 对不负责的教师校长有权解聘。

(三) 改进教材内容, 做到因材施教

城市学生有城市教材, 农村学生的农村教材, 做到素质教育、有针对性教育、有趣味性教育、有适用性教育。教材易于接受, 学生学而有用, 对学习有信心、有兴趣, 这样他们也不易想辍学。

(四) 加大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 给农村中学生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篇8:农村中学学生辍学原因研究

【关键词】农村;中学;辍学;研究

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城乡差异不断增大,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劣势显现,农村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农村中学的学生辍学状况令人担忧,我在农村工作二十多年,目睹农村中学辍学情况并做了原因分析研究。

一、素质教育的缺撼

素质教育是针对于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目前农村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尤以小学为甚。通过分析发现,基层小学的素质教育究竟出现以下问题。

(1)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当。素质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全不当,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抓抓思想教育,或就是抓抓学生的文体素质,或就是抓抓学生的实践活动……,以偏概全,走向极端。老师的误导让学生走入“岐途”:学生成绩差强人意,进入中学,面对升学压力,他们力不从心,很快自悲失望,成了易辍学生。

(2)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不足。农村基层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先天不足的“软件”和“硬件”。“软件”不足表现在: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偏弱。“硬件”不足表现在:学校办学条件不完善,教育资源严重缺乏。“软硬件”条件的限制,致使农村小学不能很好地实现素质教育,使部分学生掉入素质教育“美丽的谎言”中,既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感到茫然,无所适从,进入中学后很快掉队,使他们辍学。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中学生的教育与成长不仅仅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重中之重的一个环节。农村大量家长外出务工,他们把子女抛在家里,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孩子”。他们成为辍学的“易感”人群,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1)亲属缺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可信赖和可依靠的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是任何东西所不可替代的。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变得或孤僻、或任性、或自卑……,偏离了青少年正常的心态。

(2)心理影响。青少年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喜悦、烦恼不能与父母沟通交流,他们得不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得不到满足,心理状况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心理变得脆弱,缺乏“免疫力”。

三、学校教育的缺漏

为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为了“良好”的声誉,农村中学不可避免地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轻品德,学校教育存在着“一脚长、一脚短”的不平衡状态,学校德育教育被“轻视”,青少年思想品德令人担忧,由此而引发新的辍学现象,值得深思。

(1)应试教育作怪。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就业路子少,许多家长就把应试升学作为让孩子走出农村,走向更加宽广就业天地的主要手段。农村中学不得不顺应家长和社会的要求,大搞“应试教育”,围绕着高考和中考的指挥棒转,拚命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教师忙于知识灌输,学生忙于题海战术,学习压力可想而知,个别学生不堪重负,随之辍学。

(2)德育教育存在问题。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形式单一、活动较少、德育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这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德育教育陷入“尴尬”境地:一方面是不得不开展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是青少年学生不喜欢枯燥无味的德育教育。其后果是无法唤起青少年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不但不能快乐地接受,甚至反感德育教育,个别学生进而厌恶学校教育,从而把自己推出了学校的教育。

四、社会因素的冲击

农村与城市相比,像是一片净土。其实不然,农村的社会因素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这些因素根深蒂固,无法清除。它们存在于学校周边环境之中或学生群体之中,冲击着青少年学生,对他们造成极大的伤害。

(1)“读书无用论”抬头。每到春节,农村出外务工人员“衣锦还乡”,“潇洒”消费,一片“繁荣”景象,这种现象给很多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孩子”一个错觉,以为家长赚钱容易,何况家长文化程度不高甚至“目不识丁”。农村孩子的一个想法是:读书何用?“读书无用论”在家长和青少年学生中重新抬头,给青少年沉学生造成了可怕的辍学后果。

(2)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农村地区缺少高雅文化阵地的占领,甚至是文化的沙漠,社会不良风气应运而生,其中以赌博、迷信活动冲击最大。博和迷信活动让一些学生耳闻目染,使他们逐渐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以及虚无飘缈的精神寄托,久而久之使一小部分学生厌学,甚至辍学。

(3)“黑网吧”的诱惑。据调查,农村地区特别是学校周边地区“黑网吧”广泛存在,虽经打击,但由于力度不够,“黑网吧”又极力表现其“黑”的特点:色情、暴力、堕落……,对青少年学生极具诱惑力,影响学生的思想,进而影响学习成绩,,使他们很快辍学。

对于我这样一个老教师,看到学生辍学,我心理总是感慨万千,我们有愧于家长,有愧于学生,有愧于社会,我感到的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我不求每个孩子都能读书,但总希望他们经过学校的教育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的合格公民,我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杜明娟.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和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篇9:尚岩中学学生辍学报告程序

一、教育的原动力分析

1.教育是个体的自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个体的生存包括个体的自然生存和个体的社会性生存。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证明人类的第一需要是生存的需要。人类为生存而劳动, 教育起源于劳动, 教育因劳动而存在。个体发展的需要包括个体自然生存能力的提高和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提高。个体发展的需要即个体为提高生存能力而接受教育。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社会对劳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劳动能力需求的提高导致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人们希望通过教育来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在越来越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人们对教育的需要源于社会对劳动能力要求提高的压力。历史上, 教育曾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 受教育是地位的象征。新时期, 教育消除了阶级性, 但是人们希望通过能力、权力、思想提高个体的影响力。

农村中学辍学问题的严重性间接隐射出农村教育在教育本性上的错位, 农村的教育脱离了受教育主体, 农村中学教育在教育内容的取舍过程中把绝大部分人最需要的内容舍弃了。获得高学历一度成为受教育者的梦想, 也是农村学生“走出农村”的希望, 学历本不是人们追求的对象, 学历背后的就业分配和地位的改变才是受教育者的本质追求。随着毕业分配的取消和大学收费的提高, 对农村学生来说学历渐渐失去了它的引力。

2.教育是个体的社会性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社会性即群体的规则性。个体需要在群体中实现生存, 学校教育使个体了解、接受、服从群体的规则即德育, 德育是个体适应社会性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德育是个体的社会性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包括社会性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和规则方面的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得, 即学校教育和生活实践。现实的农村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城市化, 在教育普及化的时代, 中学校教育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仍然没有摆脱掉精英教育的模式。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就是跳过了龙门, 跳龙门式的农村学校教育只会使学生成为“书呆子”。相反, 一部分到城市打工的年轻人无论在财富积累还是在“社会化”方面都明显较高。现实也显示在“接人待物”方面的教育, 学校已经落后于社会教育;在简单劳动领域, 接受过更多教育的农村中学生也没有显现出自己的优势。而我们的学校教育任务是努力排除社会的影响, 宣扬封闭式教育, 很多学校甚至把军事化管理作为自己的特色。

二、应对新辍学问题的策略建议

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人类文明, 以促进个体身心发展, 帮助个体形成学习能力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促进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传递与创造是教育的本质。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的关键是要使教育回归其应然状态, 使农村教育还原于劳动。

1.提高农村中学教育的多元发展

农村教育的多样化包括学校类型的多样化、学科内容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学生评价的多样化。教育的多样化不仅要求学校教育适应我国东西部、农村和城市等不同人群的生活环境的需要, 也要求学校教育对人类生活方式选择的多样化的尊重。农村的中学教育的第一任务不是为高校输送生源, 也不是为国家培养顶尖人才, 而是为改善农村的生活水平服务, 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服务。据初步调查统计, 农村中学的主开科目是数学、语文、英语, 其他科目有的是常被主科占用;学生评价的主要标准是成绩——“一优三好”。

教育的多样化在课程方面国家已经做出很多努力。三级课程模式就是推进农村中学教育教学多样化的有利政策支持, 但是农村的师资状况和农村学校的功利性导向使校本课程成为水中之花。在学生评价和教育教学要求上, 教育部等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也积极呼吁多元化, 认为“要求过高, 考试偏难, 大量不及格”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中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农村中学的教育应发掘每位学生的特长, 为每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

2.使农村教育充满生命活力

学校, 尤其是农村中学教育的生命状态令人担忧。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农村中学实验室使用率极低, 问及原因时, 大部分教师表示“这些科目不考”。教育应该是一种充满爱心、体现尊重、关爱生命、平等对话、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其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它要求打破狭隘的教师“专业化”概念, 强调教师作为“教育家”的创造性方面。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 不再是以一种权威的姿态在课堂中“传道、授业、解惑”, 而是以一种学习者、探究者、研究者、引导者、对话者的角色, 实施体验人生发展过程的教育, 把课堂真正变成师生生命共同活动的精神家园。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对这一命题的误解。城市学校把学工学农, 农村学校把割草种菜当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些都是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肤浅甚至错误的理解。马克思指出,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 现实财富的创造取决于科学在生产的应用。只有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才能使教育教学提高到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所要求的高度, 也才能把生产劳动提高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因此, 教育可以使他们摆脱现代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农村的教育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现代农业的平台, 培养一批能够发掘农村资源的现代农民和现代农业企业家, 为建设新农村培养人才。

教育的意义只有一个——改善他们的生活, 改善他们的命运。农村的教育要让农村看到教育的力量, 让知识真正改变他们的命运, 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

摘要:农村的教育正经历高速发展的阶段, 国家对农村的教育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在农村的教育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 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却再次突显出来, 本文从教育原动力视角分析了农村中学生“新辍学现象”, 认为农村中学生辍学的根源在于农村的教育没有适应农村教育的需要, 农村的教育应有农村特色。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辍学,教育原动力

参考文献

[1]吴天武.寻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二论人性化教育[J].教育探索, 2004, (2) .

[2]张晓峰, 田爱丽.农村学生辍学:政策的视角[J].江西教育科研, 2002, (6) .

[3]王书军, 李英.农户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约束条件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 2007, (1) .

篇10:尚岩中学学生辍学报告程序

1. 辍学原因分析

1.1 农村中学生辍学与学生的自身原因有关。

部分学生没有做好小学到初中的过渡。由中小学生在课程科目、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自觉性等方面的不同, 小学生进入初中必然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有些小学生由于没有能较快地适应新的学习, 出现“滞后”现象, 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他们学习潦草应付, 纪律松松垮垮, 成为学困生。他们越来越听不进、学不懂, 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 直到完全丧失信心, 只好辍学。部分学生升入初中后, 没有人生规划, 糊里糊涂地“跟着感觉走”, 学习缺乏动力, 严重影响学习, 使其辍学[1]。

有些学生因患各种疾病, 家里供他们读书已经很不易, 加上有病在身, 无法医治, 身体素质差, 造成学习困难而辍学。

有些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 学习成绩不好, 课业负担又重, 功课比较吃力, 跟不上班, 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 有的家长缺乏责任心, 对孩子要求不严, 有意让孩子辍学, 孩子也求之不得。

不登校问题。社会发展的多元化, 娱乐多元化,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也趋多元化, 使学生从家庭背书包出家门后不是去学校而是半途走了“小道”, 去了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形成了学校见不到人而家长却认为孩子去了学校的“不登校现象”。学生一旦“下海”就很难自拔。经调查, 此类学生80%以上最终致辍学。

部分学生由于贪图享受, 不愿意学习。文山州部分地区由于种植三七等药材或有的家庭开矿或做生意或小城镇改造等因素, 家庭经济较好, 学生从小生活在蜜罐子里, 缺乏吃苦精神, 意志薄弱, 贪图享乐, 再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他们不愿意读书而辍学。“读书苦, 读书累, 不如加入黑社会, 白天有酒喝, 晚上有地方睡”就是他们的写照。

1.2 农村中学生辍学与家庭方面的因素有关。

家庭负担重, 经济来源少。在文山州农村地区自然相对恶劣、区位无优势, 经济欠发达。部分农民无力供孩子上学。家长狭隘的随意而安的小农意识是学生流失的“催化剂”。

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读书是为了跳出“农门”, 一些家长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分配双向选择。于是错误地认为上不上学, 读不读书一个样, 不如干脆不上, 早早地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省钱就是赚钱。

有的法制观念淡薄认为孩子不上学是个人私事, 别人无权干涉。同时, 现行课程偏难且脱离生活生产实践, 使一些学生丧失继续求学的信心。

农村学习氛围差。部分父母受教育程度低, 加上经济条件困难, 学生辍学是“正常的”。在文山州农村地区, 教师为了让辍学的学生读书, 还要挨家挨户对学生父母做工作, 求其支持子女读书。

家庭变故或家庭破裂导致中学生辍学。以家庭为主的生产单位及简单落后的生产方式需要劳力, 也导致学生辍学。全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产条件差、劳作主要靠劳力和畜力。家庭经济, 田间劳作, 家务操持少不了人手。加上生产力水平落后, 更需要人手, 一旦有家庭变故, 这些孩子落入家庭, 过早地充当劳力, 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

1.3 农村中学生辍学与学校因素有关。

片面追求升学率。虽说现在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素质教育正在全面铺开, 但在学校内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念仍占主要地位。小学生的成绩 (或智商) 总是不同, 加上进入中学后学科的增多, 少部分基础本来就差的学生自然而然就成为学困生。学困生背上了沉重的自卑感的包袱, 为了升学率, 有的学校到了初三就实行“分流”, 好的参加中考, 学困生就劝退或劝转, 这部分学生就辍学了。

教育的本质是激励, 激励的目的是学生建立自尊、自信, 而自尊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前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成长的重要前提是自尊、自信, 而自尊、自信来源于自己的成就感和成功感, 成功感产成于教师的肯定、赞美、激励。如果教育者采用否定、讥讽、挖苦等, 这会使学生丧失自尊自信。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会给学生造成无法弥补的内伤。

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广泛存在。应试教育广泛存在, 造成学生课程负担过重, 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影响到他们全面素质提高。

素质教育实施力度不够。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育者身心素质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 有全面性、和谐性、基础性的特点。虽然在当今学校的素质教育呼声比较强烈, 而素质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应试教育仍然盛行, 教学还是以抓成绩为目标。“学困生辍学”怎样才不会成为人们头痛的问题呢?[3]

农村学校教师严重缺乏。环境艰苦、待遇低、收入微薄, 教师队伍很不稳定, 造成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没有吸引力, 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从而辍学在家或外出打工。

1.4 农村中学生辍学与社会因素有关。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 社会竞争加剧, 新的一轮读书无用又有了新的市场。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经济的影响也触动人们的思想, 人们急于挣钱的心情变得更为迫切。教育的功利十分凸显, 与其花钱读书, 不如早点出来挣钱。社会处在一个很关键的转型期, 人口众多、社会竞争加剧, 高校毕业的许多大学生读完书后难以找到工作, 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更多关心眼前的利益, 想法也更实际, 既然花许多的钱读书却看不到以后是否有工作的保障, 不如趁早多挣些钱。新的一轮读书无用论又有了市场, 这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从而辍学。

职业教育是必须付费的, 义务教育就是读书不要钱。读书要钱, 有钱就读, 没有钱就可少读或不读, 你管不着, 这也是造成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

不良的社会环境和因素导致学生辍学。社会处在变革、调整、经济波动时期, 社会实际存在的权钱交易, 权权交易等阴暗因素对学生影响巨大, 加之学生对社会认识的片面性, 使部分学生的心理失衡, 导致辍学。

社会娱乐多元化, 国家经济状况有所好转, 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整个社会享乐思想严重, 作为读书学习此等“苦行僧”的事, 要的是意志、坚持、发奋。稍有改变, 学生就想着退学。

留守儿童的辍学。农村留守儿童, 爸爸妈妈去打工或做生意, 没有时间管孩子, 孩子缺少教育、缺少爱、缺少监督管理而辍学。

2. 防止和控制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对策

2.1 做好过渡, 让学生爱学。

学校、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做好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转化、过渡工作, 并通过减轻学生负担, 让学生跟得上, 并快乐学习, 减少“学困生”, 防止学生辍学。

2.2 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减少学生辍学的条件。

中小学生的安全健康快乐成长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 家庭的和谐、社会稳定, 国家的繁荣, 是重大的国计民生问题, 而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 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家必须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 从法律、经费投入, 人力保证等方面予以落实;社会方方面面创造有利的环境、氛围;中小学生家庭必须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学生自身随时随地随事必须重视自身, 学会保护自己;学校必须充分发挥教育、保障的主渠道作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有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 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 完成这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系统工程。学校、地方政府一定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净化社会环境、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保证和谐、文明、安全的学校教育环境。

学校通过建立完善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保障一切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 保障教学过程中的安全, 保障食品安全。如学校的用电、用水必须安全;学校的房屋、实验设施、教学设施等必须安全。学校的实验用品等必须安全。学校的一切教学资源都必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消除一切可能的安全隐患。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的学生qq群、家校qq群等及互联网与电话互动等先进的教育平台, 把学校、学生、家长联系在一起, 搞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安全保障工作。每天早上6点, 家长、学生就会收到学校发来的学生起床提示或天气安全警示;中午1点学生会收到学校发来的午休提示;下午2点, 学生、家长会收到起床上学或路上安全提示等;晚上11-12时, 学生会收到学校、班主任等发来的睡觉提示。遇到特殊情况时, 家长、学生会收到表扬鼓励的话语或安全警示及帮助的提示。事实证明, 这样联系的效果很好, 受到学生及家长们的欢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中小学生安全健康快乐成长的港湾。家长有义务营造安全、宽松、和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 拒绝黄、赌、毒, 多给孩子讲道理, 拒绝家庭暴力, 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春雨润物细无声”。安全健康快乐的教育应该时时讲、事事讲, 不厌其烦地讲, 特别要重视安全细节。上下学, 讲路上骑车、走路、买零食等安全;在学校, 讲自我安全保护。星期六、星期天, 讲外出活动安全;讲青少年应该遵守的社会道德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讲人虽然要讲义气, 但不能因讲义气而从众活动忘了安全去酗酒、聚众打架等。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讲安全、健康、快乐。

学习、生活的氛围营造好了, 学生辍学自然而然就会减少了。

2.3 立志励志。

知识改变生活, 改变命运。农村穷、农民穷, 无知识、无志气的人更穷。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采取具体的办法帮助学生树立知识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信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的人家可以靠种植三七发家致富, 有的人家通过生态养猪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 有的人家通过特色种植, 生活大大改善……举学生身边的事例, 帮助学生立志, 强化励志,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们爱学生, 不歧视“学困生”,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的努力占40%, 学校教育的作用占40%, 家长的关心、爱护、帮助、鼓励占20%”。没有最差的学生, 只有最差的老师。教师们拥有一颗爱心, 甘于坚守, 无私奉献。不管是课堂上讲授知识、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还是课后解答学生的疑难, 甚至是面对学生发难或批评, 都能面带微笑, 使课堂气氛融洽, 师与生、教与学和谐统一,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思维活跃了, 就能大胆质疑, 大胆创新, 教学相长。学生在洋溢着激情和进取动力的教育氛围中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从而避免学生辍学。

2.4 帮困助穷。

在国家对西部教育有良好政策倾斜的形势下, 下决心建立一套“帮困助穷”的帮扶体系, 解决部分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返回校园。

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班主任和教师走访学生家庭, 解除学生和家长的层层阴影、顾虑, 使他们从思想上树立求学的信心, 同时还可以广泛争取社会支持。与村委、乡镇党委政府联系, 建立贫困生助学基金, 实施校园内的“希望工程”, 发动师生捐款捐物, 减免他们的杂费, 以片片真情, 颗颗爱心, 使他们重返校园。加强学校管理, 减少不合理收费, 同时做好督导、检查工作, 让孩子们上得起学。对因贫困而失学的学生采取多种救助方式使其复学, 避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2.5 做好家访工作, 搞好双边教育。

通过家访, 班主任把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 并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以便对学生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地进行教育, 将“不想念书”的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与家长及时沟通, 可以对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陈说利害, 使其放弃让子女辍学的想法;通过家访, 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 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生活特困生开展多渠道的“救助”活动, 使其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2.6 弃应试教育, 转轨素质教育, 提质保员。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要大力开拓和发掘学生内在潜能, 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积极发挥学生特长。要把学生能力的差异当成一种资源来开发。面对有差异的学生, 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达到有差异的效果, 使每一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要优化课堂结构,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育工作者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改革, 以灵活多变的教法取代单纯灌输,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质量, 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还他们以独立的人格、主体的意识、自由的思维, 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适当调整活动课的内容和力度, 为每一名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三是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快乐学习, 丰富课余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丰富多彩、新颖多样、轻松愉快的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业生活。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 通过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和途径给学生施展才干的机会和空间, 实现其自身价值, 发现自身优势,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将学校建成学生向往和学习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发展。根据“因材施教”原则, 关爱“学困生”, 使其树立信心, 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学有收获。不同类型的学校, 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教学, 减少学生流失。农村学校到了初三年级, 可以让升学困难的学生学习致富的技术, 可以减少学生辍学。如, 开设家电修理班, 开设烹调班、特种经济作物栽培班, 社区医疗服务班, 等等。

2.7 防患于未然。

学校和教师明确责任, 随时了解可能辍学的学生动态, 及时予以补救。平时对学生加强教育, 防患于未然, 对已辍学的要做好复学动员工作。学校应把控制学生辍学、动员学生复学工作与主管领导的政绩考评、教师业绩考核联系起来, 形成制度。[4]

关注留守儿童。研究新问题, 关注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管理、监督。

加大义务教育执法力度, 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完成, 争取实施普“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虽已12年了, 由于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因素, 义务教育的实施任重而道远。

必须加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从法律层面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5]

同时, 通过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证义务教育及普“十二”。再穷不能穷教育。

调动一切民间力量支持教育。

总之, 防止和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 是广大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决定着《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进行, 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俊.农村中学生辍学率增高的原因浅析.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3.

[2]周国芳.六盘水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探讨[A].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报, 2005 (5) :85-86.

[3]张康胜.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何在.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0 (3) :122-123.

[4]乔风义, 郑文亮.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9 (3) :87-88.

上一篇:农桑辑要兰香香菜原文及翻译下一篇:蜂群的开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