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特点和难度

2024-04-09

基层工作特点和难度(精选5篇)

篇1:基层工作特点和难度

(一)知识面比较广,不局限于会计审计,涉及经济、管理、税务、信息系统、金融和贸易等多方面,对学员平时能力和知识的储备要求比较高。

(二)以主观题为主,考观点、考思路,不需要死记硬背,需要发散性思维。

(三)考试题量比较大,需要考生熟悉基本理论,掌握运算规则。

(四)对英语表达要求清楚、逻辑和准确,但不会苛求语法和用词。

篇2:基层工作特点和难度

1、知识面比较广,不局限于会计、审计,还涉及经济、管理、税务、信息系统、金融和贸易等多方面知识,对学员综合能力和知识的储备要求比较高。

2、以主观题为主,考观点、考思路,不需要死记硬背,需要发散性思维。

3、考试题量比较大,需要考生熟悉基本理论,掌握运算规则。

4、英语表达要求清楚、准确、有逻辑,但不会苛求语法和用词。

二、考试规则

1、所有课程满分为100分,50分及格。每年6月及12月为全球统考时间,每门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2、单科成绩(除第三阶段核心课程的特殊要求外)有效期为十年,从学员注册成功年度开始算起。

3、 课程考试应按顺序进行,一次考试最多可以考四门。若第一阶段有不及格的课程,该课程可与第二阶段的课程一起考,但不得与第三阶段的课程同考。

篇3:基层工作特点和难度

⒈影响高中物理试题难度的主要因素

(1) 物理建模难度大, 试题所涉及的物理推理 (或物理方程) 个数多, 解题过程复杂, 考查的知识点多, 试题的难度大。物理解题的过程中, 解题者需要根据问题所描述的具体情境, 确定研究对象, 分析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或所处的物理状态, 然后选择相应的物理规律代之以题设条件进行求解, 越难建模, 试题越难。而在求解过程中, 复杂的数学运算或推理使物理试题难度增加。

(2) 情境化试题对试题难度影响。试题的情境化水平对试题的难度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试题的情境化使试题中所蕴含的物理模型更加隐蔽, 从而使试题的建模难度增大;试题的情境化给考生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未经加工或抽象的复杂情境, 其中包含较多的无关信息, 从而增加了考生解题的难度。对于熟悉的情境, 考生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直接套用熟悉的模型解题, 而忽略了对新情境的冷静分析, 最终导致对试题的错误解答。因此, 对于那些情境的表面特征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相似, 而本质特征却悄悄起了变化的试题, 情境的表面特征熟悉度越高, 试题的难度越大。

(3) 试题文字表达及示意图对试题难度的影响。在试题的文字表达方面, 文字表达的习惯以及文字措辞的选择都可能影响试题的难度。在试题辅助示意图的配置方面, 有时候示意图的配置对考生解题产生正面影响, 有时候产生负面影响, 有时候没有影响。对于情境复杂, 时空关系抽象的问题来说, 有无辅助示意图对中等水平的考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对于情境清晰, 时空关系简单的试题来说, 有无辅助示意图对考生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示意图的细节问题处理不当, 可能会误导考生选择错误的解题策略, 从而影响试题的难度。

⒉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策略

(1)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实际的物理问题往往错综复杂, 影响的问题的因素很多, 但在诸多的因素中, 总有些因素占主导的位置, 而另一些因素处于次要的位置。在众多因素中突出主要因素和主要关系, 进行科学抽象分析, 把复杂的研究对象简化, 即构建物理模型。如研究地球公转, 求日地间距等, 就可以忽略地球的自转以及地球、太阳的线度, 将地球、太阳都抽象为质点。这样, 地球绕日运动就可以抽象为一质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另一质点的运动。

(2) 通过实验展示真实的物理情境, 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解题和进一步探究的环境。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变抽象为形象, 可以很好地创造情境。我们可以在实验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也可以在习题教学中结合实验, 将这些习题所依托的物理情境在课堂上设计和再现出来, 让学生身临其境, 动脑动手, 观察思考,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开拓性思维, 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3) 结合生产、生活以及科技实际, 改造传统习题, 还原和揭示习题鲜活的物理情境。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在设计、选取习题时, 应多选用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的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 实际上, 中学的许多物理习题均有其深刻的物理背景。如:交警在处理交通事故时, 常会根据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来判断发生事故前汽车是否超束。在限速40km/h的桥面上, 有一辆发生交通事故的货车留下的刹车痕迹长为16m, 已知货车轮胎与在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 请你判断该车是否超速。

一个减速运动的问题, 与事故联系起来, 由于赋予了实际背景, 物理知识被活化了, 抽象的平抛规律与活生生的生活一下子贴近了,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又让他们切实地感受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必要性。

(4) 把习题回归原始问题, 创设真实的物理情境。物理中的许多习题本身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 忽略了许多次要因素, 或者为了适应中学生知识、能力的水平做了许多近似的加工后编写而成的, 对于这些题目不妨将它们还原到其原型, 即原始的物理问题。所谓的原始物理问题是自然界及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且未被加工的物理问题, 是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描述, 保持着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原汁原味”, 而物理习题则是从实际问题中经过分解、简化、抽象, 经过人工加工出来的练习作业。

篇4:学校开展体操课的难度和建议

[关键词]:体操 困难 开展教学

我在大学修的是体操的专业,毕业后来成为了一名体育教师。可以说,我学校的体育课上的是比较成功的,在新课标执行之前,我校就采用了分项教学,但是因为学校场地小,受限制,所开展的也只有篮球、排球、乒乓球、轮滑等几个常见项目。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开展体操课,一直是我的追求,我对我市几所初高中学校体操课开展存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体操的定义

体操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Gymnastike,意为裸体。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表现人体控制能力,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运动项目。体操包括: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技巧运动、跳跃、蹦床运动 、艺术体操、健美操。

二、学校开展体操所存在的困难

1、场地和器材

体操的运动特点也决定它器材的特殊性,想要非常好的开展体操课,必须有一个场馆,和应有的体操器材,而体操器材设备要求规格高,价格昂贵,每个市的教育局所管辖的初高中不止2、3所,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下拨的教育经费比较少,也可以说对体育教学的经费少,所以想要一次性购置体操器材设备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比如说我市的二中,它是一所初中,占地面积小,生源又多,可以说学校能利用的地方都尽其所用了,想要建设一个类似体操馆的地方都没有,所以体操课很难开展。另外也有下面的原因,致使学校也不想购置这类器材。

2、体操教学存在危险

体操教学,尤其是其中的器械教学,如单杠、双杠、跳马等。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容易发生身体受伤的危险,而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不愿意自己宝贝子女们从事这样“危险运动”;另外,如果学生真的在体育课上出现了意外,无论责任在谁,学校方面都会至少承担一部分连带责任,这让学校因为害怕出现安全问题,同时也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不愿意开展体操活动,学校也为减少麻烦,从而以别的运动项目取代。

3、学生的身体和心理

我们每个教师可能都认为,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在下降,不适合稍微有点难度的体操运动,哪怕是最基本的前滚翻,做起来也是力不从心;另外,学生对体操的接触的少,对体操练习存在胆怯、恐惧心理,害怕做动作,久而久之,对体操产生了厌烦心理。

4、教师自身

由于体操的局限性,大部分学校不开展体操课,这也使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更倾向于球类、田径等专业的教师。而体操是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不是任何老师都能教的,教学稍有失误,就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致使学校不能轻易开展体操,而这也存在恶性循环,越是没有体操专业的就越不会招这方面的教师。我们市7所初高中,有体育教师40多人,而体操专业的教师只有两人,如果学校开展体操课,也就是说整个学校的体操只能一个人教甚至没人能较。所以也使学校不得不放弃体操教学。

三、学校开展体操的建议

1、提高学生对体操的认识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带着兴趣去探究,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理论课对体操的一些内容进行讲解或利用多媒体进行观看,让学生对体操有进一步的了解很认识,让他们看到体操的优美和体操的锻炼价值,进而有练习体操的欲望。另外,一堂课开始时教师就应情绪饱满,富于激情,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带头作用,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对本次课的顺利进至关重要,这也要求教师的语言应爽朗、亲切感人、充满活力,铿锵有力。

2、克服学生对体操的心理恐惧

首先,要改善体操教学的硬件设施,良好的练习环境和器械设备,可以防止产生保护性抑制。教学多采用改变条件,加设辅助器材方法,降低难度,作“诱导性练习”,再逐步过渡到教材动作。比如,在双杠、单杠和跳马等器材的左、右侧辅好厚的泡沫垫子,做好保护措施,或者加强保护帮助的力度。

其次,灵活运用保护与帮助。练习中,如果学生在第一次练习时就失败或者产生损伤,那么他就会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产生恐惧,逃避练习,这样,我们教师就可以先降低动作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出现错误动作时,我们做教师的就要及时分析“失误”产生的原因,找出对策。教师和学生要熟练运用保护帮助方法,并以热情负责的态度鼓励、指导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同时也要教会学生互相保护及自我保护。并组织体育比较好的学生进行保护,使学生放心练习。

3、练习方法多样,让学生热爱体操

在体操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采用游戏法,比赛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赛中练,而且,指导学生练习时,要区别不同对象,有针对性的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目标,以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唤起他们的锻炼热情。

4、提高教师的态度以及专业素质

学校体操开展的怎样,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的态度与水平,如果学校的所有体育教师都是体操盲,那开设体操课只能是空想,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身体素质再好,学校也给予再大的支持,也是不可能得以实施的。所以,提高教师的体操专业素质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学习和进修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也可以专职聘请体操专业的教师任教,只有专业,才能让学生信服、让家长放心、让学校领导信任。

篇5:基层工作特点和难度

图形的复原转换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变平面为立体

在题目给出的平面图中, 很难把题目的意思理解清晰, 这时我们就要把它转化为含义相同的立体图。画出正确的立体图, 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条件。

例1:图1为北极地区俯视地球光照示意图, 阴影区表示黑夜, F点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 但不是极点, 据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各点地方时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为0时B.B点为18时

C.C点为12时D.D点为6时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

(1) A点正好日落 (2) F、C地方时可能相同

(3) F地物体正午影子朝正北 (4) B、D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A.1项B.2项C.3项D.4项

分析:题目所给的平面图看似平淡, 深入分析, 题目难度很大。图是俯视图, 关键是中心点不是一般点, 既不是极点, 又不是晨昏线中纬度最高点。只从平面图入手, 第一题答案可以通过排除法得出, 但是要分析清楚题目的“为什么”, 难度很大。我们把平面图转化为立体图 (见图2) , A点是俯视图中的中心点, BCD三点是在垂直于A与地心连线的最大的圆上的三点, BD并不在赤道上。B点在北半球, D点在南半球, 纬度数值相同。C点是在与F点同一经线上或同一经线圈上的点。

所以第一题中A点为0时, 是错误的, 因为只有F点所在的经线或与F点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才可能是0时。BD两点不是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所以他们的地方时不可能为6时或18时。只有C点在与F点同一经线上或同一经线圈上, C点才可能是12点。

在第二题中, 从立体图可以得出, A点在晨线上, 正日出。FC可能在同一经线上或在同一经线圈上, 地方时可能相同, 也可能相差12小时。F点是刚好极昼或极夜, F点正午的影子可能朝南或朝北。由于不是两分日, BD的正午太阳高度不相等。

答案:1.C。2.A。

例2:图3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回答3—4题。

3.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 。

A.太阳所在方向B.所在时区

C.正午太阳高度D.白昼长短

4.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 。

A.向北B.向南C.向东D.向西

分析:命题者所使用的图形从形态上作了精心的设计, 形状上似乎这是一个从赤道上空看到的侧视图, 其实不是。如果只是就这个图进行分析, 那么要回答第一题, 难度很大。这个图是如何获取的呢?我们把它复原回去, 从立体图中分析, 可见该示意图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侧 (俯) 视图。从图4可以得到, X、Y两点的纬度数相同, 南北纬不同。两点所在的经线组成了一个经线圈, 一点为极昼, 另一点为极夜。X点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太阳光线从南方来, 太阳的方位在正南。Y地的地方时为24时, 太阳光线通过南极点而来, 从方向上看, 太阳光线也是从南方来, 所以太阳的方位在南方。第3题答案为A。

第2题命题者是针对一般教学中强调的太阳回归运动的特点, 太阳直射点作向北或向南运动, 这个结论成立的前提是以某地的地方时相同, 日期不同为前提进行比较的。第二题的条件是在同一天内, 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 在同一天内太阳直射点向西运动。第4题答案为D。

二、由局部成整体

给教材中的一副示意图作减法, 去掉一些因素, 就能形成一些很好的图形, 图示新颖, 初次接触, 往往给我们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惑。要解决难题, 方法是把减去的因素复原回去, 把局部的图形转变为整体的图形。

例3:图5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低压的槽线, 完成5—6题。

5.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 则槽线西北和东南的风向分别为 () 。

A.西北、东南B.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D.东北、西南

6.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 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 最可能出现 () 。

A暴雨和冰雹天气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连绵的阴雨天气D.干热风 (焚风) 天气

分析:题目删繁就简, 把所有的等压线都除去, 只剩下低压漕中的漕线, 而要确定风向, 就需要等压线, 我们就恢复等压线, 见图6, 图形成为我们熟悉的, 题目解决起来难度下降了很多。第6题中的槽线位于气旋的东部, 形成了暖锋, 形成了暖锋系天气。

答案:第5题选B。第6题选C。

例4:图7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 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 弧线b为晨昏线, 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7—9题。

7.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 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 。

A.5时B.15时C.9时D.19时

8.若此时为7月份, 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 。

A.55°N B.65°C.75°D.85°

9.若Q地的经度为0°, 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 。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分析:初次接触, 我们不明白这图形是怎么来的, 从图形看, 该图是侧视图的截取图, 我们把它复原回去, 就成了图8, 图形变成常规整体图形, 问题也大多可迎刃而解。

答案:第7题:B。第8题:C。第9题:A。

三、从时间到空间

在地球运动的知识中, 时间的信息都可以转化为空间信息。把时间类的要求通过立体图表现出来, 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例5: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观察照片 (图9) , 回答第10题。

1 0. 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 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 。

A.正北0:00 B.正北12:00

C.正南0:00 D.正南12:00

分析:题目使用的是太阳视运动的平面图, 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点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低点, 这一天该地极昼。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从图中很难获取。我们把它转换为太阳视运动的立体图 (见图10) , 转换的关键是“等价”, 即两图所表示的地区和时间一致, 含义相同。由于在北极点附近拍摄, 当太阳位于最高点时, 地方时是12时, 太阳的方位在正南方。a点时太阳位于最低点, 地方时是24时, 太阳的方位与最高点相反, 在正北方。答案:A。

例6:图11中a是经线, 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11题。

1 1. 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 (6时、18时除外) , Q点在该经线上 () 。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分析:解题的要点之一是如何画出与题目含义一致的示意图, 题目中的时间含义如何在空间上表达出来。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 (6时、18时除外) , 在图上的意思是日期不同, 每天的地方时相同, 即不同的晨昏线都经过赤道上的同一点 (见下图12中的A点) , 在不同的日期, 经过A点的晨昏线的倾角不同, 和同一条经线形成的交点的散布的区间也不同, 离A点近的 (即离6时、18时近的) 经线, 交点 (即题目要求的Q点) 分布的区间范围大一些, 离A点远一些的经线, 交点 (即题目要求的Q点) 分布的区间范围小一些 (见下图12中的粗线部分) 。由图中可见, 交点的分布区间既不是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又不是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更不是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而是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分布区间的范围与这条经线的地方时有关。

在地球运动类的问题中, 时间的信息都可以在图上表现出来, 正确的表达时间是解题的关键一步。

答案:D

实行合理的图形复原和转换, 能正确地破解题目的要求, 为解决

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如何提高这种能力?我认为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效果会较好。

1.对于教材中的典型示意图要重点讲解, 把知识落实在图上, 让学生充分地理解示意图的知识含义。自己动手画图, 这一点很重要, 只有这样做才能发现很多问题和含义。

上一篇:名称变更告知函下一篇:永州陶铸中学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