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2024-05-05

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方法和对策(共8篇)

篇1: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各项公安工作赖以发展的土壤,是公安机关实现其职能的前提条件,是建设小康社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要求。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对于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保持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实际,应采取有效方法、对策,使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新水平,最终彻底改变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实现整个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切实把基层基础工作置于公安工作的突出位置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财物流动空前加快,刑事犯罪持续增多,尤其是重大犯罪来势迅猛,面对如此严峻的斗争形势,各级公安机关必须从全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摒弃“重打击、轻防范”、“重业务工作,轻群众基础”等旧观念,不断更新执法思想,按照各项基层基础工作的目标要求,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要将基层基础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落实各科、所、队领导抓好基础工作的责任,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既要有综合系统的安排,又要有单项工作措施;既要加大硬件投入,又要强化软件建设,加强督察,抓住重点,求真务实,提高基层公安队伍素质,努力为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不断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服务现实斗争的实效。

二、做大做强作实派出所,夯实公安工作根基

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前沿阵地,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派出所基础工作的好坏关系到社会治安的稳定与否,影响着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要按照***部长指示对派出所等基层所队重点抓好三条:一是选一个好所长,二是建一支好队伍,三是定一套好制度,把派出所做大作强作实。

1、配好所长,提高民警素质。每个派出所所长都要选拔好,既要担任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既精通业务,还要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同时,大力提高民警素质,既要为基层民警“减负”,基层民警不能参加非警务活动,也要为民警“造血”,加强对基层民警的政治、业务培训,特别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做群众工作的培训,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科技管理手段的培训,提高具体操作技能。在全体基层民警中开展以基层基础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应知应会”岗位练兵活动,鼓励基层民警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2、全面推行派出所警务制度改革。当前,要使派出所工作走出困境,摆脱束缚,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对现行的警务制度进行改革,使责任区民警从过去单一的××人口列管、户口登记与调查、人口统计与普查、身份证登记与发放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工作向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阵地建设和阵地控制转变,形成以安全防范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重点、以治安管理为基础的(来源:好范文http:///)新机制。

3、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控制社会治安的能力。首先对基层基础工作要长计划、短安排,一方面要制订详尽的防范管理工作规划,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另一方面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基础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攻坚,力求有阶段性突破。其次要重点加强防范和管理,严密阵地控制,这是强化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的核心。再次就是要加强领导和配套措施,这是强化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公安机关领导要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并从制度和措施上予以保证。

4、加强业务指导工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每个部门、每项工作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保卫部门主要是抓情报信息网络建设,搞好基础调查和重点侦控对象、重要阵地控制,保证××××保卫工作向基层派出所延伸;治安、户政、经文保要加大对派出所的指导力度,在人口管理、场所管理、特行管理和其它专门管理,加强基层治保组织建设,完善安全防范网络,落实群防群治措施方面取得扎实成果。

三、进一步加强刑侦业务基础建设,努力提高刑侦工作的质量。

刑侦业务基础工作是刑侦工作的根基,基础工作的好坏决定刑侦工作的质量。因此,基层公安机关必须高度重视刑侦业务基础工作,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增加刑侦工作的科技含量,力求取得良好的建设成果。在刑事技术方面,一是要尽快对现有的刑侦科技设施和人员进行清理、调整,将相对分散的技术力量统一集中起来,组合成门类齐全的专业技术部门,有条件的也可成立技术中队;二是加大刑侦科技建设力度,增添必要设施装备,充实技术力量,使之能够独立从事一般

案件和大部分复杂案件现场的勘验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刑事技术部门的业务水平,切实担负起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现场勘查任务,积极研究、解决技术难题,做好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四是要发挥刑侦科技作用。要从刑事技术角度,加强对犯罪活动规律、特点的研究,运用高新技术及时发现和提取现场痕迹物证,运用痕迹物证鉴定技术,为

证实犯罪、甄别犯罪嫌疑人提供科学依据。在刑嫌调控方面,刑侦部门要加强与派出所的密切配合,深入社区对刑嫌人员开展认真调查,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积极为侦查破案提供准确信息。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要以案件资料、犯罪人员资料、痕迹物证资料以及其它刑事犯罪信息为主要内容,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管理手段,建立刑事犯罪情报资料信息系统,实现刑事犯罪信息资源共享。当前,要以案件资料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案件信息数据结构,使在其服务破案方面发挥更大效益。要进一步完善在逃人员、盗抢机动车、枪支犯罪信息系统建设,做到资料搜集全面准确,查询使用方便快捷,破案工作效率提高。

四、改进工作作风,融洽警民关系

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意识,依靠群众力量,服务群众利益。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真贯彻执行好群众路线,必须放下架子,摒弃特权思想,不以管人者自居,自觉深入群众,和人民群众交朋友,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在基层基础工作实践中,注意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协助公安机关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保护奖励机制。在深化服务措施方面,不断提高“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自觉性,真正落实民警下责任区制度,坚持责任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登记考核制度和群众评议制度,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基层基础工作是否落实的重要检验标准。

五、实行政策倾斜,充实一线警力,加大一线投入

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普遍存在警力不足和装备滞后的现象,有的还比较突出。“大机关,小基层”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尤其是派出所警力多则××人,少则××人,每个刑警中队民警也不超××人,再加上装备缺乏,办案经费无保障,很难应付复杂的治安局面。这些问题,既在客观上制约了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又不同程度地挫伤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为保证基层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派出所能够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各级公安机关应精简机关,压缩科室人员,把警力充实到责任区刑侦中队和派出所,一线警力要达到总警力的××%以上。要多方筹措资金,实行政策倾斜,确保派出所、刑警中队等一线单位的办案经费、警用装备落实到位,彻底扭转“皇粮”不足“杂粮”补、警用装备落后的局面,确保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现实斗争服务。

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篇2: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和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形势下做好信息工作的对策三个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公安信息在基层基础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物质和能源被称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犯罪凸现流窜性、智能性、专业性的特点、趋势,公安信息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直接、明显,公安信息已成为公安机关决策的重要依据,成为妥善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前提,成为破案的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国际化的推进,公安情报信息工作已成为公安机关准确认识把握治安形势,提升公安决策水准,更好履行职能的前提条件。

(一)公安信息是公安机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公安机关工作从酝酿到决策,正是对各种信息的搜集、储存、分析、综合、管理和应用的过程,公安决策以公安信息的形式传递出去,执行决策的情况又作为信息反馈回来,提供给公安领导者再次决策之用。信息已成为领导正确决策的基础,离开了信息,决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决策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掌握的信息是否正确和完整。

(二)公安信息是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前提。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产生的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不可避免地大量存在,如处置稍有不当,被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极有可能激化扩大矛盾,影响一方社会稳定。如何获取超前性、预警性、内幕性信息,是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前提。要求我们在事件发生前获取准确的超前性、预警性信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在事件发展中掌握深层次的内幕性信息,以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对策,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扩大;在事件平息后,密切关注动态,防止事件反弹。

(三)公安信息是破案的新增长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日趋活跃频繁,犯罪分子作案呈现流窜性、智能性、专业性的特点、趋势,公安机关原有的户籍管理手段,以单位为控制主体,以已发案件为打击重点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已渐渐难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实践证明,大力推进情报信息工作,从被动应付型转向主动进攻型,实施“点穴”战术,精确打击各类犯罪,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公安机关破案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情报信息在破案中的作用越来越直接、明显。

二、当前公安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县公安情报信息工作整体情况看,全县各单位能够围绕中心工作,加强收集上报,信息的数量、质量、效果等方面均有了新的发展,为本级和上级部门了解情况、正确决策、指导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和治安形势及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相比,当前我县此项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有:

(一)信息意识还不够强。以信息化带动现代警务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识还未在广大民警中有效扎根,民警未在信息化警务中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制约了信息化警务的可持续推进。由于基层工作的繁杂性及基层警务工作目标管理的重心投向等原因,使得全警采集的氛围未能真正形成,派出所信息员与社区民警之间的情报信息传递渠道不够畅通,从而导致一些信息员无事可写、无情可报,情报信息网络的上下沟通、横向协调的有效发挥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此外,部分人认为写信息是单位内勤的事,许多内勤上报信息侧重于完成上报条数、侧重于被上级录用,且基层内勤忙于其他事务,对信息工作常常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挤掉”。

(二)分析研究判断还不够深,收集内容简单。从我局各单位上报的信息看,存在“三多三少”现象:一般性信息多、综合性信息少;动态性信息多、研判类信息少;总结性信息多,问题类信息少。由于一些基层单位信息员的能动性发挥不足、敏感性不强等,基层单位上报的信息,集中于上访、闹事等不稳定因素,且就事论事,缺乏对同类型问题的综合性分析,未能真正对一些突出治安问题、多发性案件进行综合性、前瞻性分析研究,不能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现实斗争服务的效果不够明显。

(三)信息员队伍素质还不够高。由于基层单位内勤调整较频繁,刚刚接手的信息员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以及信息员个人素质、水平的不一,有的缺乏政治敏感性,有的文字水平不高,有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不精,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不平衡。其次上级部门对信息员就情报信息报送、编写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不多,且培训后的作用、效果并不特别明显,许多方面必须自己用心去摸索、体会。

三、做好新形势下公安信息工作的对策

加强信息工作是服务公安现实斗争的需要,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县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做好信息工作,推动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笔者认为必须坚持情报信息主导地位,以服务现实斗争为目的,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要领导高度重视。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县公安机关

特别是单位领导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信息强侦、信息促防、信息增效的意识,把情报信息工作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为当前公安工作的一项主业来抓,不断推进信息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领导决策、为现实斗争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促进公安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做到信息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在人员设备的配置上、工作重心的投向上、职责任务的确定上等方面体现“情报主导”。同时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经常过问,分管领导要切实担负起工作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面上抓、其他领导点上抓的良好管理机制。

二要做到全警采集。全警采集是基础,没有广泛的情报来源就不可能形成大情报的工作格局。情报信息的搜集是情报信息工作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从公安机关内部看,各警种、各部门在履行自身工作职责时,必然接触到广泛而又鲜活的信息和资料,这些都是公安情报的来源。同时,各警种、各部门又具有警种优势和区域优势,不仅能够保证情报信息的覆盖面,而且能够为实现跨警、跨地区的情报信息交流打下基础。因此,全体民警要人人关心信息、重视信息、参与信息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收集各类情报信息,及时进行梳理、汇总,从而为上级部门提供分析研判的素材。同时,适时加强对各专职信息员的培训、学习,评估各单位情报信息的采集、上报、反馈情况,交流工作经验,指导搜集、编写技巧,进一步提高信息员的敏感性及编写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公安信息工作的要求。

三要规范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保障,情报信息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没有相应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就无法保证情报信息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切实抓好情报信息报送规定、情报信息反馈制度、联络员制度、网上通报制度、督查考核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的落实,保障情报信息工作体系的有效运作,形成上下协同、左右联系、职责明确、有章可循的公安情报信息工作新局面。要坚持重点在健全网络机制、规范报送机制、加强奖惩机制上下功夫,完善治安信息员、信息网络建设,规范信息报送时限、报送内容、报送流程等工作,坚持经济奖励、精神奖励与通报批评相结合的奖惩制度,确保信息工作高效运作、顺利开展。

篇3: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企业基层工会是在基层党支部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企业和职工的桥梁与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权益的代表,也是企业职工的家。因此做好企业基层工会工作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职工队伍结构的大幅调整,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企业基层工会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企业基层工会要想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中发挥好工会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的眼光和思路解决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企业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1 当前企业基层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1 工会组织机构与企业改革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企业是经济组织,在企业机构设置中,对工会工作仍或多或少地存有“有之不多、无之不少”的偏见,甚至有些认为工会工作干得越少越好、省得添乱的思想,没有认识到工会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所发挥的作用,虽然有《工会法》和《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做保障,但对工会组织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够,基层工会干部专职少、兼职多,没有时间与精力研究和思考工会工作,因人员少工作得过且过、应付了事,有的基层工会成为党群工作中一块应付差事的“牌子”。

1.2 工会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与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滞后,缺乏创新与活力;工作习惯于上级部署,如果上级不部署,基层工会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在工作方法上与职工的需求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工作方式上,仍偏重搞活动,活动方式也是墨守成规;工作内容也存在滞后,基层工会职能大而全,不管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有能力全面铺开,导致职工希望的工作没干好,又穷于应付。当前职工最迫切的要求是希望工会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而在实践中,工会往往为职工做不了主,显得软弱乏力,职工群众代言人作用发挥不够。

1.3 企业职工队伍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工会维权工作的难度加大

企业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中,过去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早已被彻底打破。目前实行的是年薪制、岗位绩效工资制等,分配方式和工资档次呈现出多样化,加之企业为了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为了吸引和留住管理人才及技术人才,在制订分配政策上向他们倾斜,这使得企业内部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多数从事一线工作的职工群体相对处于低收入状态,而工会无论从经济实力上,还是方法手段上都没有力量解决职工提高收入等根本问题。工会关心和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只能是参与、协调和帮助,维权的工作越来越大,也可能会出现“不能不维护、又不能多维护”的尴尬局面。

1.4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要求更高

工会最基本的工作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目前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劳动关系出现复杂、多变的趋势,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由于有些企业特殊的工作环境和任务,有时工作任务时间紧,职工没有节假日,甚至有时职工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加班费和职工福利问题很容易引发劳动争议。作为基层工会有时感到束手无策,处于不能不维护和协调、又不知如何维护和协调的两难境地。

2 加强企业基层工会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2.1 把握重点,进一步推动工会工作整体上水平

工会组织作为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自觉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去认识、去把握,引导广大职工共谋大计、共创大业、共享成果,才能真正赢得重视,得到承认,有所作为,提升地位。

一要切实扩大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的影响力。这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发挥工会作用的重要载体。要以更大的力量,最大限度消除“空白点”,不留“后遗症”。

二要切实履行维权职能,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增强工会凝聚力的有效手段。要按照在改革中维权、在发展中维权、在参与中维权、在帮扶中维权的四项要求,认真搞好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制度的落实,千方百计做好解释说明和化解矛盾工作。要高度重视职工代表大会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两个机制”建设、“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及企业职工安全监督网络建设。在一手抓维权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同时,还要一手抓表达和协调机制的健全与运行,使工会组织维权的声音更大一些,力度更强一些。

三要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号召力。要进一步开展技能比武活动,要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择业能力,使他们成为政治上有追求、技术上有特长、工作上有成就的高素质劳动者。

2.2 与时俱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

做好新时期企业基层工会工作,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做保证。特别是当前,面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和完善的新形势,工人阶级的结构和工会工作的要求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对工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进取自我加压、争创一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这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要求,也应该成为工会干部的必备素质。二要有真挚的群众观念。特别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的群众观;“职工利益无小事,工会工作无虚事”的工作观;“把工会工作当成党和群众的事业干,把职工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的价值观;“金奖银奖不如职工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职工口碑”的政绩观。把这“四观”落到了实处,我们的工作才能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三要有创新的方式方法。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仅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更是衡量一个工会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以改革的精神调整工作思路,以创新的思想开展工作。四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当前,关键是下大力气解决政令不畅通、作风不务实、工作走过场的倾向。同时还要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激励制约机制,全面加强工会的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企业基层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就如何做好企业基层工会工作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篇4: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基础护理质量;病患生命安全;问题;对策

基础护理以护理工作质量为基础,不仅反映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和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并且在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降低危重病人病死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防止和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护理工作面广,琐碎复杂,存在不安全因素较多,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如何从细节上落实护理安全和管理,预防不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摆在每位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1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的原因

1.1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护士缺编影响基础护理质量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护士的工作职能和范围不断扩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日益递增,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新仪器的使用,双休日、婚假、产假、事假等无形中减少护士的编制。加之,护理人员流失,医护、床护比例失调,导致医院护士数量严重不足,人力不足,忙于应付治疗等硬性指标的完成,影响了基础护理的落实。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医院招收聘用护士,这部分护士由于人事关系、福利待遇等原因缺乏稳定性,工作热情较正式护士差,部分护士学历层次偏低,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有所欠缺。因此,基础护理的整体质量偏低。

1.1.2教育不足,监管力度不够平时护士长例会分析护理质量,加强质量教育,而对护士进行面对面的考核较少,对新护士、低年资护士更需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及专业技术培训。虽有较完善的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但对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身上,未能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实施基础护理而言,仅凭管理者的监督,检查力度是不够的,从发现的问题分析大部分问题是发生在8h以外的时间。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减少问题的发生,确保病患安全。

1.2护士自身的原因

1.2.1对生活护理重视不够,有标准不执行护士是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因此,护士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的直接因素。由于护士的工作观念没有彻底转变,仍停留在被动地执行医嘱,机械地完成注射、输液等治疗性护理的功能制护理观念上,认为生活护理是“软任务”,因而轻视或简化生活护理。

1.2.2工作责任心和谨慎精神不强由于基础护理工作量大、繁琐,有时护士为了方便,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尤其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有一部分护士存在轻视心理和侥幸心理,认为基础护理工作是琐碎的小事,忽视某些环节不会给病人带来危害,或者是护士发现曾经的不规范行为并没有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将它变为一种习惯。

1.2.3病情观察不仔细基础护理工作中,巡视病房,病情观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检查中发现个别护士不能按护理级别要求及时巡视病房,对病人病情观察不仔细,重点不突出,不知道病人可能发生哪些潜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护士没有真正与病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对病人病情了解不够,如异常生化指标,阳性检查结果掌握不全面,因此,护理措施的针对性不强,护理质量较低。

1.2.4健康教育不具体主要表现为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化,针对性不强,往往流于形式,病人应了解的自我保健、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的很少。另外,检查力度不够,导致护士不能自觉、及时地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1.2.5心理护理不到位有效良好的心理护理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积极有效地进行交流沟通,而在检查中发现个别护士忽略、淡化心理护理。

1.3其它方面护士的学历普遍偏低,专业发展有限,教育力量薄弱,职称晋升相对困难,是目前护理专业客观存在的问题。护理工作是一项艰苦而神圣的劳动,目前护士待遇偏低,且各种护理服务项目收费低,甚至许多生活护理及预防性操作的护理是零收费,这种价格背离价值规律的情况,促使护士产生对基础护理工作的消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础护理质量的发展。

2对策

随着现代护理观的引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迫切需要医院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国家卫生部曾多次提出,护理工作需做到“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通过基础护理工作,护士可以更细致地观察病情,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护士的价值”。

2.1加强科学管理,落实基础护理质量

2.1.1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护士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应改善临床护理人员的待遇,体现临床护理工作的价值,结合岗位、风险、责任、工作量以及工作表现等,制定不同护理岗位效绩工资,最大限度地挖掘护士的潜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2.1.2增加护士的编制,完善后勤支持系统,加强护士助理人员的培训从有利于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护士调离护理岗位,保证一线护士数量,并在晋升技术职称时优先考虑临床一线护士。建立完善的后勤支持系统,病人检查、搬运、标本运送等工作可由专业服务公司承担,洗衣房、综合服务科、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科、药房等做到上门服务,使护士摆脱非专业性护理工作,把护士真正还给病人,服务于病人。对于简单的生活护理,可由助理护士完成,护师应加强监督和指导,确保基础护理工作质量。

2.1.3加强对基础护理质量的控制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量化考核,用科学数据反映工作量和工作效果,将“软指标”变成“硬指标”。为了充分发挥护士长在科室中的管理作用,医院实行护士长目标责任考核制,将考核结果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实行流动红旗激励机制。护士长组织科室质控人员,实行分工负责,定期不定期认真檢查,达到全科参与护理质量的目的,尤其针对节假日、礼拜天、晚、夜班问题多发时段,增加检查的力度、频度,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当场提出纠正,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利用晨会或护士会讨论、分析,使护士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地完成好每一项基础护理工作。

2.2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2.2.1强化职业道德,提倡奉献精神职业责任感是影响护理质量相关因素中最易出问题的环节。因此,要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2.2.2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提高业务水平严格的“三基三严”训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各病区护士长应定期对新进护士进行“三基”培训和考核,将新毕业护士作为培训重点,以基础护理在病人身上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重点。同时,每年应在全院范围内实施急救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拓宽急救知识,定期举办全院护理大查房及业务讲课,是提升护士业务素质的较好措施。还应注重培养护士严谨周密的科学思维,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实际困难的能力。

3小结

篇5: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珙县政府副县长 唐克先

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员大流动的环境下,社会治安形式日趋复杂严峻,刑事犯罪手段日趋职业化、组织化、智能化。与此同时,广大群众期盼更为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这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警务革命中,我们从更新观念入手,相继突破了制约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瓶颈、操作瓶颈、机制瓶颈,深入推进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全力提升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

一、珙县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以更新观念为先导,打破认识瓶颈,形成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在信息化建设之初,由于民警的认识不到位,应用技能差和畏难情绪等原因,设备被束之高阁,险些成为“高级垃圾”。为此,我们始终把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进信息化工作常态化。一是制定《信息化技能考核与民警政绩挂钩的实施办法》等政策,要求领导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带头应用信息系统,带头参与信息系统的优化完善。在2009年信息化工作推进中,有5个警务单位的5名所队长,由于带头作用发挥不突出,本部门信息化推进迟缓,先后6次在全局会议上作检讨,被责令限期整改。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边学边用”的办法,使民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近年来,先后8次组织业务骨干到江苏省芜湖、南京和成都、资阳、德阳、乐山等省内外信息化工作先进的地方考察学习,并聘请四川大学专家有针对性的授课和指导。三是以集中培训、会议座谈等方式和手段,积极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教育和鼓励民警积极接受新事物。四是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硬任务,从思想上、组织上、设施上、经费上、管理上保障信息网络建设顺利进行。五是选择一批积极性较高、信息化技能较熟的派出所作为试点单位,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典型和亮点。通过树立典型,以“典型带整体”全面推进。

(二)以建章立制为重点,打破机制瓶颈,创新信息化工作新机制。在确保信息工作常态化进程中,始终把握规范性、真实性、及时性这三个环节,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常态化工作与民警日常工作有效结合,让信息化工作的每个环节成为民警的“标准动作”,为信息化工作常态化提供保障。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强行入轨。先后制定了《公安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信息化技能考核与民警政绩挂钩的实施办法》等强硬的“单轨制”和“捆绑考核机制”,把信息化应用技能与中层干部的“帽子”挂钩、与民警的“位子”、工作环境挂钩,与警务单位经费保障的“票子”挂钩,以“强行入轨”办法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二是建立督导机制,捆绑考核。按照“信息办统筹、业务部门指导”原则,整合刑侦、治安等部门的内部信息数据,打破公安内部各警种之间的“隔离墙”,做到互通共享。根据“督查督办、定期通报”原则,要求整合数据后的刑侦、治安、法制等业务指导部门对各自负责的板块不定期开展督查督办,综合应用网上监控、人工抽查等方式对各单位信息检查删改、信息采集数量、质量情况实行每日通报。根据“捆绑考核机制”,发现业务指导部门在督查过程中,应发现而未发现或包庇隐瞒未报的各类数据,实行同等惩处,以彻底解决不如实、不及时、不准确录入信息的现象。三是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考评。在经费保障上,实行经费保障与业绩挂钩的原则,对各警务单位除实行人头基本保障外,按照各警务单位的网上工作实绩实行奖励性保障,干得越多,质量越好,经费保障越多。

(三)以基础工作站为据点,打破基础瓶颈,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在现有的治安形势下,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民警疲于应付,对基础工作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完整、鲜活”基本要求根本无暇顾及,依靠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组织大量警力集中搞“大会战”来收集、录入信息的办法,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显得尤为苍白无力。为真实、准确收集海量的基础信息和保证已采集信息的及时更新、准确鲜活,我们探索建立了信息化基础工作站。一是按照“县财政出资金、县人事出编制、县公安管用人”原则,招聘信息化基础工作员,在各乡镇设立信息化基础工作站。目前,已公开招聘14名信息化基础工作员,设置7个信息化基础工作站。二是明确信息化工作员职责。工作站工作员不仅负责该社区的人口登记,还负责该社区的场所、行业、出租房登记,同时兼任该社区的情报信息员。三是社会联动、打破信息壁垒。为防止出现“公安一家唱”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的弊端,在县、乡镇两级综治办和社区的组织下,从各小区、单位、楼院保安及守楼护院人员中物色情报信息联络员协助管理,并将协管情况纳入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四是大胆探索、努力实现多项信息关联。通过警综平台系统的升级改造,在将信息化基础工作站前期采集的海量鲜活基础数据录入平台的同时,对所有已采集的信息进行关联,实现资源共享、无缝隙查询、无缝隙列管,真正达到“查一人、知一户;查一点、知一片”,最终实现“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和“人、房、业”关联的目的。五是创新便民服务形式。在采集信息过程中,利用便携式打印机、数码相机等便携设备随时随地为群众办理暂住证等,真正达到方便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目的,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本,打破治安防控瓶颈,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一是调整警力,合理布局,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前沿阵地建设,形成以中心派出所为主导,以驻警点为支撑的点线面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二是健全派出所基础信息系统,整合派出所的各类基础工作管理台帐,将各类管理工作浓缩提炼成地理房屋、实有人口与实有单位,从而为一线民警提供了一个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平台,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和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三是按照“一警多能,快速机动,提高效能”的原则,整合资源,交巡合一,不断加大社会面治安防控力度。通过以上工作,保障了全县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群体性事件增幅呈递减趋势,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案件不同幅度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较大提高。

二、我县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信息化应用数据少,动态性差、信息化建设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存在差距。基层工作综合信息系统建设规模大,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大多数系统模块信息数据少,信息系统为实战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大打折扣。工作对象、被侵害信息主要依靠被动更新,数据动态性差,不能及时反映本地人、财、物、组织等实际情况的变化。

(二)公安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重建设、轻使用现象依然存在。应用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灵魂,是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没有应用的带动和依托,就没有信息化。当前,基层所队信息化应用不够普及,已经建成的基层所队主页及应用开展较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存在重建设、轻使用问题。基层人口系统信息,部分模块数据量少,更新慢,应用价值不高;各所队配备的公安网计算机浏览网页的多,业务查询的少,系统应用的少,特别是在逃人员、被盗抢机动车、犯罪人员等直接支持一线实战的业务数据应用率不高。

(三)系统应用的推广力度不够,应用水平不高,推进进度不平衡。目前,办公自动化在县局及各派出所得到了全面应用,但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各所属单位和基层所队推进不平衡;基层民警队伍的整体科技素质还不高,民警技能不强,应用能力较薄弱,还不能很好地使用系统,充分发挥系统应有的作用。

三、加快推进我县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信息化应用的责任感。一要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真正确立“信息就是基础,信息就是警力,信息就是战斗力”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化应用知识的普及。二要广泛宣传,培养信息化应用意识。积极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清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刻铭记“不懂科技应用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科技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权”这一理念。三要充分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引导,使民警特别是部分意识不强的民警深刻认识到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培训,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技能。一要根据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的不同程度,分为初学、初级、中级等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二要集中培训骨干,然后由骨干在各部门组织训练。三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培训效果。四要由各警务单位组织民警“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提高操作技能。五要对接受能力弱、技能掌握基础差的同志,在普遍培训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强化训练。在培训措施的保障上,坚持以考促训。

(三)深化应用,充分凸显信息化应用的实效。一要拓展公安信息来源,延伸公安信息化应用触角。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制定各类信息采集、应用制度,使信息采集、维护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结合起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不断强化各单位及民警的情报信息应用意识,把信息采集录入同维护稳定、打击犯罪、为群众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领民警进行警务实战。二要贴近实战需求,发挥立体综合作战的最大效益。进一步优化“警综平台”,强化信息的研判和实战功能,切实把信息转化为战斗力。要按照“管用、实效”的原则,尽快完成110、119、122的“三台合一”工作,将指挥中心建成集报警求助、城市管理、社会救援、服务群众、警务投诉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枢纽和重大安全事件指挥调度的神经中枢,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提高政府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三要积极探索研究、实践网上作战的新战术、新战法,以实战、应用完善和发展信息化应用机制,形成打防控管一体化信息工作模式,提高警务工作实战效能。四要领导带头应用,切实形成全警参与,全警共用格局。

篇6: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做好新时期基层消防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针对基层官兵思想的新特点、新要求、新动态和引发的各种原由,要在教育、疏通、引导、监督和奖惩上多管齐下,切实制定出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应急措施,确保官兵在行动上、思想上、政治上的纯洁性,促进官兵思想健康向上。

一是要以先进的理论为导向,准确把握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是消防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

政治理论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和创新的巨大动力和引导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魂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坚持科学发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坚持以政治理论为引导,正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消防官兵的头脑,教育官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人民消防为人民”、“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新理念和“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队伍始终不渝地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时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对消防监督理念、服务理念、执法理念和宣传教育理念进行不断的创新与转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二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是抓好消防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军队经常性思想工作要则》中明确规定,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贵在经常,着眼于帮,大家来做,注重身教”。要抓好基层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和严格的自律意识,切实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和遵守部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规定,切实做到领导带头过硬,执行纪律过硬。工作中既说得使人信服,更做得让人佩服,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人、感召人,这是抓好队伍建设的关键。“正己而后可以正人,自治而后可以治人”。在抓基层官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在实际工作中应努力做好认真学习、干事创业、团结和谐、一身正气和勤政廉洁的五个表率。

三是要加强和谐警营建设,坚持“三抓三树”是提升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

“抓班子、树正气,抓执法、树形象,抓落实、树新风”是消防部队“三抓三树”的基本要求,消防官兵与人民群众天天打交道,是重要的社会“窗口”,也是展示部队形象、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保持规范的行为举止、树立良好的消防职业道德形象是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加强队伍内务建设。要严格执行部队《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和公安部“五条禁令”、“五个严禁”和公安消防部队“四个严禁”等规章制度,确保内务建设经常保持整洁有序,不断优化、美化、净化官兵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保持内务干净、清新、有序。

其次,要积极树立先进典型。正面典型代表一种方向,昭示一种精神,形成一种风气,能够极大地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树立正气,为消防部队增光添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典型选树工作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切实抓好、抓实,并牢牢抓在手上。第三,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着眼于增强消防官兵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教育引导官兵与广大人民群众和谐相处,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提高,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良好局面。还要注重促进官兵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官兵正确对待自己、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四,要在形式、内容上力求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想教育。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传播工具来教育官兵、感染官兵。经常性地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和科普教育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是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坚持以制度强警是推进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抓制度建设,让制度说话,用制度管人,是减少管理上的随意性,保持工作上的连续性,增强行为上的自觉性,提高决策上的权威性的必由之路。

首先,要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采取领导评议与群众评议相结合、自查与互评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定期考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目标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将考核结果作为评比先进、晋职调级的重要依据。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消防官兵的工作效绩,弘扬正气,提高部队战斗力,调动消防官兵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落实考核办法和奖惩规定;完善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规程,规范信访接待、受理、查处、答复程序;建立信访问题首问责任制、信访问题查处责任制、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和信访绩效考核评定等长效机制。

第三,要规范教育培训机制。紧密结合消防部队实际,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和目标。针对业务工作需要,适时组织消防监督执法、火灾事故责任处理、业务理论工作和部队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消防官兵的整体素质,“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战斗力”。

篇7: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思考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安机关职能任务的深刻变化,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内容、特点和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的形势和局面更加复杂,困难和挑战愈加艰巨。需要我们不断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加强改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为公安工作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一、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特点之浅析

(一)从工作性质来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这一点从未改变。没有强有力的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公安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清醒的看到,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性、源头性工作,问题更加复杂、压力更加凸显、意义更加突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以更加强有力的手段和举措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平安稳定的坚实基础。

(二)从工作内容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大变革、人财物的大流动、社会管理模式理念的大革新,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不论从深度、广度还是难度来看,都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一是对社会人的管理难度加大。“社会人”流动性强,管理和控制难度大,原有的户籍管理、档案管理等人口管理模式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形成了管理真空。二是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压力增大。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管理理念滞后、管理力量薄弱、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导致难以适应现实需要。三是对虚拟社会管理问题日益突出。虚拟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存在与传播方式,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也是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的新战场,但目前公安基础工作中对虚拟社会管理手段不多、管控不力,导致虚拟社会管理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

(三)从工作手段来看。一是信息化手段普遍应用。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警务运行模式,而且给警务要素、警务流程、警务组织、警务协同、警务评估、警务保障、警务训练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悄然而深刻的、甚至根本性的变化。广大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意识和操作技能明显增强,采集录用信息、网上查询比对已成为工作常态,信息化已成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发展引擎。二是群众工作出现新特点、新问题。群众工作是公安机关的基本工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主要就是做群众工作。当前社会背景下,民众的主体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当家作主、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持续提高,要求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意愿更加强烈。在利益受损时,更频繁地表达利益诉求,更广泛运用维权手段。对自身合理利益诉求的期待和维护,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更急切、更强烈。给公安机关群众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当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一)从工作理念来看。当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着四多四少情况。一是空话说的多,实际做的少;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多年来公安机关上下一直在抓,但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措施开始在口号上,停留在文件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二是指派任务的多,降压减负的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公安工作最终都要靠基层来落实,各种活动、竞赛、方案纷至沓来,各种台帐、记录汗牛充栋,使基层疲于应付,导致基层负担日益繁重。三是检查考评的多,解决问题的少;上级公安机关对基层公安机关的考核、督察、评比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并且更多满足于简单发通报、搞评比,真正解决基层实际困难的不多。四是追究责任的多,表彰奖励的少。基层公安机关既是各项公安工作的最终落实者,很多时候也是责任追究的最后承受者,同时基层民警上升渠道不畅,在晋职晋升,评优评先时处于弱势地位,缺乏激励机制。

(二)从工作手段来看。当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存在工作手段单

一、呆板、简单等现状,不能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现实需要。一方面是群众工作能力不强。公安机关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接触最广泛的部门,群众工作是公安机关的基本工作,是公安民警的基本功。但目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中群众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在对待群众感情上,少数民警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不强,对群众报警求助不作为、慢作为,对群众意见诉求不上心、不尽心,甚至冷硬横推、激化矛盾。二是在制度机制建设上,牵引民警扎根基层做好群众工作的政策导向还不鲜明,激励约束的制度机制还不完善,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群众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些基层派出所成天围着打处人头指标转,精干警力全部放到办案岗位;三是在能力本领掌握上,一些民警侦办案件一味依赖技术手段,处理纠纷只会讲“法言法语”,登记信息主要靠辅警保安,不愿意、不善于与群众打交道;一些基层单位对民警只注重执法办案能力的锻炼,忽视群众工作本领的培养,部分年轻民警信息化技能学得快,但不会面对面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另一方面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化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引擎,也是增强警务效能的“倍增器”。但当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中,部分民警对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充分,满足于传统的工作模式。部分民警对大平台、警务通操作不熟练,无法在基础工作中使用信息化系统,无法运用科技工具采集信息,无法将采集的信息录入系统,更不会运用各类信息系统研判分析、查找线索,部分公安机关工作激励机制和信息化指导、考核机制,造成信息掌控不够及时、源头信息采集不规范、警种部门配合不协调、信息共享程度不高,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使警务信息化成果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从人员配置来看。任何工作都要靠具体的人来落实。第一,警力配臵不足。基层警力不足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党委政府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充分重视,在资金、编制等方面予以倾斜,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安工作日益艰巨繁重,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仍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第二,流动机制不畅。基层民警流动和上升渠道和空间有限,缺乏足够的激励引导机制,导致基础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简单应付。第三,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基层民警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机构老化,科技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如很多社区民警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难以适应现代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需要。

三、信息化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公安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已经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改进方式方法,注重内容实效,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一)要将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要以民生为本,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做好社会管理创新这篇大文章。一是要以理念创新为前提,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以宽广的眼界、开阔的思路,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学会用改革的思维谋划工作,善于用创新的办法突破瓶颈。要坚持在研究状态下开展工作,牢牢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二是以社情民意为导向,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点。以人为本,以民意为导向。最大限度地畅通社情民意渠道,顺应民意,保障民权,使社会管理决策真正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第一信号”转化为第一行动。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根本性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三是以客观实际为依据,看清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认真分析研究本地区社会发展稳定的客观实际,找准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薄弱点。有的放矢的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高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认可度。四是以虚拟社会为突破,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的增长点。要准确把握信息社会条件下虚拟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最新动向,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积极探索虚拟社会综合管控机制,把现实社会管理方法和措施引入虚拟社会领域,实现虚拟主体的现实化管理,切实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五是以科学管理为抓手,找准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点。要以科学管理为重要抓手,努力实现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做到治标管理与治本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六是以科技建设为支撑,占领社会管理创新的制高点。要不断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实现从传统警务机制向现代警务机制的转变,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的有效手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二)要将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与加强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主要就是做群众工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做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阶段,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的背景下。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理念,实现工作重心从重打击破案,轻治安防范到预防为主,控制在先转变,工作理念从重管理轻服务到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转变,工作方法从管控民情、压制民意到倾听民意、积极疏导的转变,工作思维从以领导、上级角度思考问题到以百姓观念、群众视角思考问题的转变。寓加强于改进之中,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平安于和谐之中。一是以理念创新转变为前提。坚持从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从群众利益出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进一步提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民本意识。二是以民意感知研判为基础。一方面,要建立完善民意分析研判机制,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民意诉求汇总起来、交办下去,逐一明确办理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对突出问题和重大诉求要实行挂牌督办、领导包办,确保每一条民意诉求都有人办、及时办、办到位,另一方面,要培养民警从群众角度,勇群众观点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设身处地地体验普通群众的生活状态,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们的情绪处境,在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在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向人民群众传送党和政府的温暖。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群众情绪,统筹考虑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是以开展“三访三评”为抓手。一要将基本点放在一个“走”字上。坚持以“三走进”为切入点,以“三服务”为落脚点,勤碰头、上地头、勇带头,进一步拓宽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渠道。二要将着力点放在一个“访”字上。放下“官架子”,甘当“小学生”,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零距离”交心,聆听群众语言。三要将突破点放在一个“开”字上。不仅要打开有形的警门,更要打开无形的心门。敞开心扉、以诚相待、以情相系、以心相通,在平等、公开、透明、民主的气氛中开诚布公,让群众畅所欲言,进一步畅通意见沟通和利益诉求渠道。四要将关键点放在在一个“评”字上。要虚怀雅量,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将评判权交给群众,正确对待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和别人的批评意见。坚持让警务跟着民意走、让民警围着群众转,做到先进不先进让群众点头、满意不满意由群众认可。五要将落脚点放在一个“改”字上。要闻过则喜、闻过则改,真正把群众不够满意的方面排出来,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搞清楚,把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需求掌握准,有针对性地抓好整改落实。立说立行整改,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群众,取信于民。四是以典型示范引路为动力。要注意发现先进典型、培养先进典型、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榜样的示范带动和引领推动作用。健全完善典型选树和表彰奖励机制,培育更多扎根基层、亲民爱民的先进模范,推出更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经验,引导广大民警在服务群众中建功立业、在基层一线实现人生价值,并加大内外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先进典型的辐射效应、示范作用。

(三)要将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与与各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公安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在所有公安工作中,基层基础工作是根本、是核心。一方面,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甚于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加强和改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带动公安工作全局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不是孤立的看待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而是将其放在整个公安工作全局中统筹考虑、周密安排。在推动公安整体工作中促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做精上层、做实中层、做强基层。牢固树立向基层倾斜、向实战倾斜的政策导向,整体推进各层各级的警务改革,大力推进公安工作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在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实战能力上取得显著成效。

篇8: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一、基层公安机关文检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文检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导致基层公安机关文检队伍断层

基层公安机关一般都位于县区地区,警察工作强度较大,而且主要以治安和一般刑事案件侦查工作为主,从事刑事技术工作的本来就少。此外,由于基层公安机关一般很少有与文检相关的案件,因此历来对文检工作不够重视,不注重对文检人才的培养。这都导致基层公安机关文件技术人员匮乏。这在全国公安机关来说,都具有普遍性。而且基层公安机关的文检技术人员不但数量少而且岗位还不稳定,经常出于工作的需要会调整岗位。很多基层公安机关一旦出现文检技术人员退休或工作岗位变动,就会导致人员断层,造成新旧交替脱节。

(二)技术人员对文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导致专业水平提升不够

尽管不少基层公安机关有从事文检工作的人员,但大部分都是身兼数职,他们既从事痕迹检验工作,也从事文件检验工作。然而文件检验工作是一项涉及到多个学科、多方面专业知识的工作,要从事该工作,一般来说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而且还必须在同行的指导下逐渐上岗。但受基层公安机关人力、财力及其他政策的影响,文检培训工作很难落实。加上基层公安机关的文检技术人员,经常要参与刑事案件侦破、治安管理等日常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学习文检业务知识,更没有足够的动力去钻研文检业务技巧。这一系列因素都使得基层公安的文检水平普遍较低。

(三)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制约了文检工作的开展

多年前,公安部门已经意识到对刑事技术工作者予以政策倾斜的必要,尽管做过多方面努力,但目前仍尚未构建妥善的激励机制。在基层公安机关,文件检验技术人员往往既是行政工作人员,又是一线侦查人员,其政治上的待遇不如一般的行政人员,而职称待遇又不如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人员。甚至与同部门的从事侦查工作的人员相比,在职务晋升、待遇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加上受文检案件相对较少、技术岗位缺乏吸引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基层公安机关文检工作者逐渐放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转行到单位内其他部门甚至外单位。这一问题在市县公安机关最为普遍,对文检工作的发展非常不利。

(四)缺乏设备投入,制约了基层公安机关文检工作的发展

文检检验工作既是一项经验性的工作,同时还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它经常需要借助设备来辅助鉴定。随着科技的发展,犯罪分子的文件造假手段也越来越高超,经常会借助计算机技术制造高仿真印章、高仿真签名、高仿真证件等等,这些都给传统的检验手段带来了挑战。面对这种形势,采购专业设备十分必要,例如从事文件检验工作必不可少的设备有文检检验仪、电子显微镜。但这些专业设备的价格昂贵,少则几万、十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对于基层公安机关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到设备采购上。加上很多设备利用率相对较低,也导致基层公安机关对设备投入的力度不够。由于缺乏专业设备,基层公安机关文件检验工作的发展往往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二、基层公安机关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前面提出的四方面问题,我们认为既要从源头上重视基层公安机关文件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从一些具体措施上予以落实。对此,我们提出了四条策略供参考。

(一)加大文检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基层民警文检工作水平

刑事技术是一项全方位、跨学科的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十分必要。基层公安机关应当重视文件检验技术的培训工作,定期选派一些技术人员到有关院校参加文检技术培训,对文检技术进行系统的学习,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通过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基层公安机关也应派有关人员参与有关业务部门举办的短训班或研讨会,开阔工作视野、了解行业新动态。在“走出去”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引进来”,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文检实战工作者来单位交流访问、传经送宝,建立技术指导帮扶关系。通过这些渠道不断提升基层文检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重视不同单位的交流合作,提升文检工作的协同工作能力

与文检相关的案件在基层公安机关相对较少,主要是一些经济案件或敲诈勒索案件会涉及文检检验工作。有的县级公安机关一年甚至只有几起与文检有关的案件。但一旦碰到此类案件,由于缺乏技术人员,往往只能往上级公安部门或其他鉴定机构送检。针对这些情况,基层公安机关应重视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区域内的文检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增强协同工作能力,使相关技术在关键的时候用得上。同时还要有打造团队的精神和思维,培养或聘请技术带头人,来带动本单位文检技术的发展。

(三)加大对技术设备的财力支持,提升文检技术水平

文件检验在某些案件的侦破中所处的位置有时候既是基础性的,也是关键性的。文检设备作为硬件设施,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基层公安机关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文件检验常用设备采购计划,在设备采购上予以必要的财力支持。如果财力不够,应当探索不同地区间公安机关专业设备的交流使用机制,通过互利互惠、协作使用的方式,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当然在这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规划,鼓励不同地区公安机关专业设备互相利用,打破地区间的屏障,共促基层文检工作的发展。

(四)借助加强基层刑事技术点规范化建设之机,推进基层文检工作发展

近年来,公安部十分重视基层刑事技术建设工作,已经制订了县区公安机关刑事技术各类标准,例如装备标准、人员标准、等级评定标准等等。并且已经在许多地方开始实施。基层公安机关应当抓住这一机遇,以刑事技术室的建立及等级评定作为强力导向措施,建立体系完整的包括文件检验工作在内的刑事技术部门。另一方面,上级公安主管部门要利用规范化管理手段,强化基层公安机关领导者对文件检验工作必要性及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推动基层公安机关领导者高度重视和主动加强刑事技术工作,促使他们关心和支持刑事技术工作,研究和落实刑事技术发展规划。

常言道:效率就是生命。现阶段,由于基层公安机关缺乏文检技术人员和缺乏技术装备,在碰到与文检有关的案件时,往往需要将材料送至上级公安机关进行鉴定,这个过程既浪费了时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基层文检工作的水平,势在必行。针对本文提出的若干问题,广大刑事技术工作者应当进一步探讨解决对策,为基层文检技术的发展作出必要的努力。

摘要:基层公安机关是公安系统的前线单位,在文件检验工作上存在若干问题,表现为人才缺乏、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够、激励机制不完善、设备投入少等,这制约了文检工作的发展与创新。针对这些问题,应当从源头入手,通过加强岗位培训、重视合作共赢、加大设备投入、把握刑事技术建设时机等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基层公安机关文件检验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刑事技术,文件检验,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黄玉敏.大力加强刑事技术建设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能力[N].人民公安报,2009.12.

[2]卢齐轩.关于当前刑事技术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3(3).

上一篇:初中入学语文考试试题下一篇: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