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

2024-05-09

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精选6篇)

篇1: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

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

回顾5年,海关经历了“廉政风暴”的洗礼,走上重振雄风、改革创新的道路。海关在打私、征税方面成绩突出,业务改革和队伍建设蓬勃发展,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历史经验告诫我们,越是形势好、越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自2001年以来,海关系统违法违纪案件虽呈下降趋势,但顶风违纪案件仍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廉政高风险岗位,如通关、监管、加工贸易核销、缉私等部门,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的势头,仍没有被根本遏制,“后勤保障”部门的廉政案件也时有发生。东莞海关凤岗办事处发生的“2•17”受贿案,厦门海关发生的利用技术手段内外勾结走私案,充分说明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关特别是基层海关仍将面临执法腐败易发多发的考验,廉政形势依然严峻。

一、基层海关廉政风险的表现及特点
当前,海关主要人力资源和大部份执法活动分散在基层海关。基层海关管理的状况,对关区整体管理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近几年海关系统发生的执法腐败案例来看,基层海关队伍廉政状况仍令人堪忧。结合对暴露出的有关案例的分析,作者认为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有以下特点:

(一)业务岗位的领导和骨干廉政风险居高。凤岗2•17案件中,通关、查验、风险管理岗位中的49名干部被走私分子拖下水,他们中多数是科长和业务骨干。厦门海关董启立等3人参与走私案,涉案3人都为科级干部。我们新港海关在廉政方面被投诉的,也以业务岗位的骨干居多。这些在重要业务岗位上,担任科、组长职务的干部,掌握一定权力,是权利寻租现象易发多发群体,是不法分子“攻关”的主要目标。

(二)青年干部成为廉政风险的高发群体。近年来,大批新进关的大专院校的大学生,纷纷走上基层海关的各个业务岗位。他们是各个岗位的业务骨干,也成为廉政风险的高发群体。凤岗2•17案件的涉案人员中,其中青年干部占绝大多数。

(三)廉政风险仍产生于自由裁量权监控不力。业务现场关员的自由裁量权大,是众所周知的。如,可查验可不查验及其查验的程度,可估价可不估价及验估的尺度,可罚可不罚及处罚的轻重,以及通关速度快慢的掌握和各种灵活措施的变通措施等,在一定范围内的执法度的伸缩尚无明确的基准,制约监督有一定难度,产生廉政隐患。基层海关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更多地表现为:一是越权裁量。有的一线关员为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或为打击报复而滥用权力。二是擅自增加审批程序。即可以由一般关员办理的业务,被要求为三级审批;可以允许企业自行操作数据输入的业务,被限定须科级领导审批等。三是放弃或拖延行使自由裁量权。有的对职权范围可以裁定的事务,故意久拖不决;有的将该办的事务,用对自己是否有利来决定有为或不为。

(四)外勤作业和8小时外超时作业,也存在着廉政隐患。海关派员下厂外验核销,8小时外加时作业等,为企业减缩了成本,提供了方便,但伴随而来的廉政风险也增大。虽然实行双人作业,但是关员的作业远离内部监督视域,单货是否相符的裁量权掌握在他们手中。此外,调查、稽查和缉私人员,外出取证避重就轻,以换取当事人给的好处,极易引发廉政问题。

(五)海关人员与工作对象关系趋于隐蔽。海关人员与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有正常的,也有异常的。异常关系又往往被正常关系所掩盖。如,有的工作对象与某些关员过从甚密,或主动帮助关员疏通解决个人或家庭生活中遇到的诸如生病、小孩升学、家人工作调动等问题,却并不托关员办事,谓之“联络感情”。海关关员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与他们形成隐性的关系,这就为日后的不正常交易埋下伏笔。杨前线在法庭上就公然称呼赖昌星为“兄弟”,凤岗2•17案的走私分子就是利用平时的“小恩小惠”,为其长期走私打开了方便之门。

(六)“后勤保障”部门的廉政风险不容忽视。从厦门海关董启立等3人参与的走私案中看到,在通关作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海关技术人员已从“后勤保障者”变成了直接参与者。我关原车队队长刘东舟因受贿案被判刑的事实警示我们,行政财务部门在设备采购、车辆维修和内部资金管理等方面同样存在着廉政隐患。

二、基层海关廉政风险产生的原因
近几年,海关系统结合湛江、厦门海关的执法腐败案件,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廉政教育、业务改革和执法监督,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廉政风险。作者认为,基层海关廉政风险的产生,无不与“人”有着紧密联系。

(一)党建工作薄弱,思想教育流于形式。
党团组织工作停留在读读报纸,讨论发展入党入团等表面工作上。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管理,疏于监督,相当部份的党团员对身份的认识趋于模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意识淡薄,责任制没有落实到齐抓共管上,反腐败合力没有形成。2•17案件中有73%的党团员牵涉进去,这是一个血的教训。

(二)一些关员思想认识错位,价值观念扭曲,见利而忘德忘法。
近几年,基层海关的年轻关员逐年递增,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经历过廉政风暴的洗礼,“心比天高”,面对多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抵御诱惑能力差。有的思想认识错位,认为海关是行政执法机关,是权力部门,地位高,进入海关工作应有与之匹配的“待遇”。有的价值观念扭曲,认为自己辛苦工作,使企业获得高额利润,而自己的付出没有对等的“回报”,从而产生价值补偿心理。于是有的人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向企业发出各种“明示”或“暗示”,“用权来赚钱”,走向违法犯罪。有的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收点小钱不会被发现,不安和恐惧感逐渐减弱,直至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还有的存有从众心理,别人收钱我也收,不收不合群,即使被发现,也法不责众。

(三)少数领导干部思想麻痹,廉政敏感性不强,没有看到形势大好的背后潜在的隐患和潜伏的危机。
近年来,海关系统查处了湛江、厦门案件,严厉打击了执法腐败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业务改革,在运行程序的设置上改变旧的作业模式,在新模式中加大科技含量,以防范来自外部的侵入和规范关员的操作行为。通过权力分解并设限,建立全方位、多层面的风险监控机制,使走私分子打通海关内部渠道的企图屡屡失败。因此,有的领导干部思想麻痹了,并乐观地认为顶风作案的事情没有人“愿为”,没有人“敢为”,甚至过分依赖程序,认为没有人“能为”了,降低了廉政警惕性。也有个别领导满足于自己不贪不占,对明知存在的不廉洁现象,不去想办法解决,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四)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给执法腐败留下空间。
海关内部的规章制度,虽然在近5年里不断建立和完善,仍存在诸多问题:有的缺乏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有的刚性不足,伸缩性较大;有的可操作性不强,甚至存在漏洞。有的有明确的操作规范,缺乏检查落实机制,形同虚设。上述情况的存在,使海关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基层权力的透明度,容易产生“暗箱操作”。对业务现场关员自由裁量权的监控,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制,擅作主张、越权处理等随意执法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即使偶而采取复查复验行动,也远不能从根本上对部份关员的侥幸心态产生威慑。此外,由于有些业务交叉环节,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权责划分,给关员刁难卡压、推诿扯皮留下空间。这些不执行业务制度或作业规范不明确的问题,极易与执法腐败混在一起,是形成廉政和执法风险的重要原因。

(五)管理不到位,使执法腐败能够蔓延。
有的领导抓基层存在形式主义。基层领导在想什么、做什么,管理工作是否有效,仅是听听汇报,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检查,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基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基层领导往往是报喜不报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问题不解决,有苗头不报告,以致问题越积越多,不正之风愈演愈烈。
对基层科长的管理不到位。基层岗位的科长处在反腐败斗争的前沿,是政策法规的具体执行者,也是队伍管理和执法的监督者,其言行极具示范影响。正如孔子言:“政者,正也,子帅也正,熟敢不正?”又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些处在兵头将尾的科级领导干部如果思想不正,行为不轨,必然会上行下效,带坏整个队伍。对基层领导的选用考核流于形式,如,个别科级领导干部曾在某个部门被发现有不廉洁的行为,或有被外界投诉记录,但有关部门没有进行严厉的诫勉,却简单地将其交流至另一个业务岗位了事。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造成个别人视制度和纪律为儿戏,肆无忌惮,一犯再犯。同时这种消极榜样犹如瘟疫一般蔓延,形成一种正不压邪的氛围,造成整个队伍“塌方”,廉政风险成倍加大。
有的科长不懂管理,只顾埋头干业务,把主要精力放在亲自办理一件具体事务上,对政治动态不关心,忽略、放松甚至放弃对下级的管理,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心中无数;对思想工作不重视,对腐败现象警惕不足,有的缺乏科学管理理念,不善于运用数据信息来加强管理,在管理工作中顾此失彼。由于基层科长管理薄弱,廉政风险不能有效化解。

(六)行业不正之风屡禁不止,是腐败滋生的温床。
海关行业不正之风,不像执法腐败那样是非界限十分清晰,而往往比较模糊,因而它的腐蚀也是潜移默化的,让人难以警觉。经过这几年的专项治理,海关人员中明显的“吃、拿、卡、要、报”的现象减少,而“生、硬、推、拖”的现象增多。这些现象表面上是工作作风或工作方法问题,其实质是要达到“吃、拿、借、报”的个人目的。因此,行业不正之风是导致执法腐败的温床。

(七)海关监督体系单一和分散,整体功能和监督合力不够。
目前,海关监督体系中,监督部门多,包括监察、督察审计、各职能处室等;监督方式和渠道也多,如明察暗访、任中审计、问卷调查等。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多部门多渠道实行监督是好的,能使监督工作辐射到海关的各个业务层面。但因为各种监督机构之间关系尚未理顺,工作中往往各自为战,信息共享不及时,监督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业务论业务,缺乏将业务上发现的问题与队伍廉政管理结合起来,找原因、查根源;缺乏从看似一般性工作差错中查找隐藏其中的风险。对发现业务管理方面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处理偏差的问题,也仅是简单地事后整改和纠正,监督检查如同隔靴搔痒。对那些界限不清的疑难问题,有时还出现各监督部门互相推诿、无人监督的状况,从而影响行政监督的整体效能,缺乏监督合力。
此外,纪检监察队伍仍需扩大。目前,派驻基层海关的纪检监察特派员力量单薄,参与海关业务工作层面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难以随时掌握高风险岗位人员动态。

(八)外部执法环境恶劣,是诱发廉政风险的土壤。
海关与工作对象的关系,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相对人为了获得海关对其管理宽松的空间,向海关关员进行“公关”的动机尤为强烈。经过多年的反腐败斗争,不法分子的“攻关”方式趋于隐蔽,“蚂蚁啃骨头”、“放长线钓大鱼”渐渐取代了赤裸裸的钱权交易。那些涉世不深的年轻关员丧失了警惕性,认为花钱办事人之常情,收点小钱,没有实质性的“钱权交易”不算什么,以致在不知不觉中被利用了,一步步走向深渊。走私分子正是利用了个别关员的这种心理而得逞了。

三、基层海关防范廉政风险的对策
牟新生署长说过:“只要存在境内外市场差价和国家进出口税收及管制,走私就不会停止”。海关人员手中的权力始终是走私分子千方百计“攻关”的关节,因此,反走私和反腐败,既是海关工作的两条基本战线,又是海关工作密不可分,休戚相关的一条生命线。基层海关地处业务一线前沿,所面临的廉政风险涉及各个层面,如果我们的思想有丝毫的懈怠,我们的队伍管理有丝毫的疏忽,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有丝毫的放松,都有可能酿成大祸,导致海关执法腐败历史悲剧的重演。

(一)加强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一切违法违纪人员,都是从思想道德防线开始崩溃的。因此,防止执法腐败的首要任务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执法为民意识,倡导海关职业纪律,学习红其拉甫海关人员艰苦奋斗的道德情操。使广大关员真正做到既要淡泊处世,又要奋发有为。要定期组织青年关员家长和配偶召开座谈会,把廉政教育延伸到家庭,让大家认清执法腐败,不但对国家利益和海关事业是极大的危害,而且对个人和家庭会带来极大不幸。用血淋淋的事实,惨痛的教训,达到案例教育应有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二)完善制度,实现制度建设、廉政建设与业务改革同步。
依靠制度防范廉政风险,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近几年,尽管我们经过一系列通关作业改革,化解了部份廉政风险,但廉政风险不会也不可能因一次或几次改革而完全消除。有货物进出口就有海关查验,有查验就有风险;有管理就有审批,有审批就可能衍生腐败。因此,在全速推进业务改革进程中,应充分预测监管风险和队伍廉政风险,将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融合到业务改革中,与业务发展同步,使业务改革辐射、推进到哪里,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就延伸、渗透到哪里。
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灵魂。因此,制定和完善制度要有系统性,要涵盖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廉政监督、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要从业务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权力集中的环节,建立健全程序严密、责权明确、制约有效的制度和规范,不能一味照搬现成的东西,通过制度创新来克服制度缺陷,通过夯实基础工作,弱化廉政风险。

(三)严格管理,全面推进执法监督。
强化执法监督,是海关防治腐败的关键,是掌握反腐败工作主动权的前提,是遏制廉政风险的保障。

1、要不断完善监督体制,增强监督的整体合力。要结合实际,将各种内部监督主体进行整合,形成相互浸透的整体,推动监督工作贴近海关改革、执法管理和业务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构与督审、业务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机制,在业务检查工作中,发现廉政隐患;在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规范业务管理。二是向基层科级单位派注纪检监察员,并担任科级领导职务,加深介入海关执法活动,拓宽介入的层面,强化对基层一线执法活动的监控,准确把握基层科室执法状况和廉政形势,使监督的威慑力更加强大。

2、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全面推进行政公开,加强执法监督。行政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的非公开性,在一定程度上为腐败者的秘密交易提供可能的机会。7月1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要求政府运作透明,高效便民,诚实守言。海关作为行政执法机关,要实行“阳光执法”,将执行的政策法规、行政程序、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时限等完全公开,让管理相对人一目了然,最大限度地控制海关自由裁量权,减少关员与工作对象的权力和利益交易的机会,有效化解廉政风险。

3、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执法监督,防范风险。运用计算机执法监督系统,对权力运行而留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逐步建立涵盖海关工作各领域、各层级的风险管理机制。实现“执法监督系统”与风险管理平台的对接,提高行政监察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切实化解执法风险。我关自行开发的H986机检作业“时效监控管理”系统,集时效监控与工作量化管理于一体,不仅有效防范违反程序操作和暗箱操作的风险,还可以有效扼制刁、难、卡、压的行业不正之风,使之无生存的“土壤”,对于加强廉政建设,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四)严肃纪律,坚决执行“海关人员6项禁令”。
今年4月,牟署长代表总署党组宣布了“海关人员6项禁令”。至此,海关系统对违反海关廉政纪律的人,有了一个统一的处理标准和尺度,这是海关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6项禁令,涉及到海关人员违法违纪的各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一条“高压线”,谁都不能碰,谁碰谁落马。
违纪必究,执纪必严。这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弘扬正气、驱逐邪恶的纪律保证。从暴露的执法腐败案件看,有的单位“好人主义”严重,领导从不批评和处分人,结果逐渐形成了正不压邪的氛围。严格执行纪律,要从领导做起。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有一身正气,敢于碰硬,敢于处理棘手问题。只有打击邪恶,树立正气,才能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好转。

篇2: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

摘 要:现代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就是通过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控制各个环节中的风险,消除潜在隐患,工商部门开展查找廉政风险原因,建立防控机制就要针对可能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廉政风险,建立起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

关键词:廉政;风险;对策

新形势下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呈现出新问题新挑战,十八大科学判断防腐斗争形势,并对“四大危险”进行深刻剖析,为全党敲响警钟。工商队伍作为一支与百姓生活紧密联系的特殊队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总书记曾强调指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新形势防范腐败问题关键在队伍自身建设,只有通过多方式并举提高队伍素质,让公职人员真正抗的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才能有效抵御腐败现象蔓延,真正打造一支廉洁可靠的工商队伍。

一、工商腐败案件的原因

(一)主观方面

1、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部分干部不注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由于抵挡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导致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逐渐淡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逐渐滋生,从思想上堕落腐败,最后丧失底线和原则性,利用手中职权,为个人谋取私利,满足个人享乐的私欲。

2、被滥用的权力。工商队伍拥有市场监管、经营许可审批等权力,少数具有“一把手”心态的领导干部,将“一言堂”带到了党的组织生活当中,以行政命令代替民主决策,在监督执法、人事调动、财务采购等重大事项上,有民主生活的形式而无民主决定之实,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为求办事方便,将各项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真正做到选拔用人一句话、监督执法一张纸、器材装备采购一人定,导致原则性和警惕性的不断丧失,给违法乱纪行为留出巨大的漏洞。

3、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干部放松自身学习,法制观念十分淡薄,不知法不懂法,在发生违纪行为后仍不自知;少数干部明知法律规定却铤而走险,为一己之私不惜以身试法;少数干部心存侥幸,以为自己的行为无人知晓,却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二)客观方面

1、廉政机制落实不到位。存在落实廉政机制上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如廉政教育学习以简单笔记应付了事、廉政规章制度写在墙报和黑板却没有认真执行;认为廉政建设是上级的事情与自身无关,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只停留在汇报材料中;存在制定本单位廉政制度时,没有很好的结合本单

位实际,导致廉政制度无法落实;还有的为维护本单位的形象和荣誉,对违纪行为的处理失之以宽,导致小问题慢慢演变成大问题。

2、廉政教育效果不明显。廉政教育形式不丰富、教育手段不生动、教育内容滞后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干部对廉政教育的重视远远不够,廉政文化建设氛围不浓,缺乏足够的警示性和亲和力,导致干部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3、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目前的监督,多是事后查处惩治型的监督,事前预防、事中纠正型的监督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尤其是对各个工作环节的监督,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机制。

二、提高防控廉政风险有效性的对策和措施

(一)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队伍服务意识。近年来由于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工商队伍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至引发违法违纪问题,转变思想观念,树立队伍服务理念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提高队伍服务奉献意识,我认为关键在于推进工商廉政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健康向上、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借助各种文化活动平台,自下而上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廉政论文评选、廉政画展、清风颂等活动,让全体干部感受廉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情

操,净化心灵,营造“倡廉、育廉、树廉、践廉、护廉”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使工商队伍树立“五要五不要”理念:一要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上看待手中权力,不要把行使权力仅仅看成一种个人行为。二要把权力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平台,不要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三要把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作为人生永恒的追求,不要甘居平庸,碌碌无为。四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五要依靠“12315”申诉举报平台热心接待申诉举报、调解纠纷,不要在办案过程中吃拿卡要。

(二)读书倡廉,自律倡廉。积极举办读书月活动,大力提倡读一本好书,写一份心得体会,提高自身素质,从思想深处强化自身教育。同时在干部中推广“五心”即:超脱之心,在经济利益上的超脱性,清廉纯洁;平等之心,与同事平等相处,同进同退;超越之心,勇往直前,率先垂范,有超越创新意识;慎独之心,警言慎行,实事求是,改善个性缺陷;谦虚之心,虚怀若谷,当好公仆,小自己而大集体,工作有危机感,切实做到“五有”即:有心,即对组织的忠心,抱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力,提高业务素质,扎实高效地推进工作;有新,创新的开展工作;有特,干出特色亮点工作;有为,履职尽责,创造成绩,确保职能到位。

(三)要健全惩治防患体系,全面遏制队伍腐败行为。

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防患举措,注重全方位立体化监督网络体系,依托媒体、社会公众对腐败行为齐抓共管,形成了内部与外部、行政与司法、政府与民间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的有效监督网络。充分依托党员干部表率和监督作用,坚持依法执纪、依法行政,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探索和研究运用制度和法律手段,不断在制度和法律框架内开辟预防和惩处腐败的新形式、新途径,形成工商队伍反腐倡廉的合力。此外,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内部重大工程和重大经费项目要提前介入、全程跟踪,事后组织审计验收,要对财务、审计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形成权钱分立、多方制衡体系。对违法违纪案件,要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处理与教育并举的原则,及时认真对违法违纪干部进行查处,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决不姑息迁就,以弘扬正气,保持队伍的高度纯洁和稳定。

(四)要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切实打牢队伍思想根基。要开展正反两面教育和“现身说教”、“以案说法”活动,建立廉政文化长廊、制作廉政警言警语,并定期通过座谈会、汇报会等形式提高干部学习防腐倡廉意识,总结过往经验,持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如周宁到工商局多次组织全体干部采取自学与集中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把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党组织的“三会一课”、政治学习、警示教育等各项活动,争取经费支持,建立廉政教育基地,将系统内部廉政典型制成题材,树立榜样,广泛宣传,努力营造风清气正、争创先进的浓厚氛围。向辖区经营户发放廉政监督意见书、廉政宣传材料;聘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为党风廉政监督员,通过组织廉政监督员开展明察暗访的形式,收集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对工商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与干部家属签订《干部家庭助廉承诺书》等。

篇3: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

一、农村基层政权运转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一) 基层政权运转面临困难

农村税费改革后, 刹住了向农民乱伸手的口子, 但乡镇、乡村收入已无来源。维持基层政权运转, 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前, 汉中市汉台区全区乡镇年均征收税费总额2 391万元, 改革后, 按转移支付最高的2005年计算, 全区共安排乡镇转移支付支出515万元, 安排村组转移支付支出376万元, 计生、优抚等支出138万元, 合计转移支付资金1 029万元, 远远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二) 土地纠纷矛盾突出

农村税费改革前特别是九十年代农业效益比较低, 农民收入水平下降, 农村乱收费日益猖獗, 农民不堪重负, 农村土地一度成为农民无法甩掉的累赘和无法承受的负担枷锁, 低价甚至贴本请人耕种的现象比比皆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施, 从源头上抑制了农民不合理负担的上升趋势, 使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特别是中央连续几年1号文件和两项减免、三项补贴政策的出台, 使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 农业效益开始回升, 农村土地开始增值。土地升值后, 原来拥有土地使用权的进城农民开始大批回乡, 要求耕种原属于自己承包的土地, 没有赶上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的农户, 则根据人人享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农村政策向乡村干部施压, 要求重新调整土地。但是目前占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 也根据国家规定的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 极力反对重新调整农村土地。同时, 由于农户间的土地转让极不规范, 多半是口头协议, 既无文字依据, 也无时间界定和退还的约定。承包户在当时转租土地时, 不仅承担了原承包户的各种税费负担, 而且投入了大量资金对转租的土地进行了改造, 使原来的低产田变成了现在的高产田, 若退出承租田, 承包户的投资损失由谁承担, 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另外, 乡村干部为了积极响应上级号召, 在当时土地不值钱的情况下, 大规模地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集中转包, 培植了不少种植大户和经营大户, 而且在实行农村土地集约化流转过程中, 转包大户取得土地使用权时, 不仅权属合同规范, 有文字依据, 而且合同期一般在十年左右, 有的甚至是二十年、三十年。同时, 这些转包大户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土地品质改造、产业结构调整、修建房屋、购置农机具、种苗、肥料等相关农用生产资料, 若要强行收回这些种植大户承包的土地, 一方面违反了合同法, 另一方面, 这些承包大户巨大的投资损失由谁来承担, 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三) 乡村债务化解难, 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农村税费改革后, 因取消了“三提五统”等收入渠道, 偿还集体负债就成了无源之水。据统计, 汉台全区税费改革前形成债务16 360万元, 税费改革后形成债务633万元, 究其原因:一是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超前支出, 规模过大。前几年, 为贯彻国家“普九”政策, 各乡镇投入大量的财力改造中小学校, 乡村举债较大, 近几年来, 为了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各乡镇在集镇建设、道路改造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优化了乡镇投资环境, 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但是, 在乡镇自身财力不济的情况下, 上述投入远远超出了乡镇财政的承受能力, 绝大部分工程都是乡镇政府在内外压力作用下靠借债完成。二是干部考核体制存在债务内生机制。乡镇干部的考核, 财政收入是硬指标, 与干部的奖惩挂钩。乡镇由于受农业税“尾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难以完成收入任务的同时, 往往不惜付高息借债入库。同时, 有的乡镇领导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思想。不少乡镇领导上任后, 对前任留下的债务缺乏偿还意识, 往往是“认账加赖账”, 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借新债, 搞建设、出政绩, 迎考核上面, 致使乡镇老债未了, 又生新债, 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二、措施与建议

(一) 加大对乡镇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发展是第一要务, 只有经济发展了, 农村社会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而农村经济能否得到加速发展是衡量国家取消农业税政策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尺。因此, 农业税取消后, 各级政府对乡村应从政策上、项目上、招商引资上切实加大扶持力度。树立“减轻乡村负担也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思想, 努力解决乡村财政困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发展改革大局, 严格落实国家政策, 维护农民利益, 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把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广大农户。二是完善市场拉动机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加强信息服务;搞好农产品市场调控, 稳定粮价, 稳定市场, 同时不断探索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拓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三是强化产业支撑体系, 农民要增收关键还是要靠发展, 靠产业支撑。优质粮食生产, 畜牧业生产, 果品出口创汇都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要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四是完善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机制。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要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寻找农民增收的机遇, 发展新产业, 广开农民就业门路, 拓宽增收渠道, 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 寻找出路, 又要跳出“三农”, 从经济发展全局思考问题, 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潜力, 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

(二) 积极妥善解决土地矛盾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 涉及农民土地承包纠纷的案件日益增多, 这类纠纷普遍存在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的特点, 解决不好容易导致矛盾激化并影响社会稳定。针对出现的新情况, 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中:一是要强化宣传教育, 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 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的执法水平和广大农民依法承包土地的自觉性, 使农村土地承包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为依据, 以乡镇农经部门为依托, 强化服务, 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加速土地合理流转,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解决机制。在乡村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责任制, 并列入年度考核。充分发挥乡、村熟悉情况的优势, 做到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乡镇。对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又确有可调控的地方, 在不影响其他村组利益的情况下, 可以大稳定, 小调整, 尽可能地化解人地矛盾。四是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保障机制,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 依法严格保护耕地, 对符合规定确需征用占用耕地的, 应确定合理的土地补偿标准, 并及时拨付到位, 加强监督管理, 促进被征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的正常运行。

(三) 努力化解乡村不良债务

要充分认识化解乡村不良债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面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 坚决制止新债务的发生, 积极化解乡村两级债务问题。一要摸清债务底数, 落实化债责任。乡镇要对债务进行逐项逐笔核对, 挤干水分, 搞清楚欠多少钱, 欠谁的钱, 欠什么钱, 查清资金来源, 使用情况, 偿还记录等。二要进一步做好债务化解工作。乡镇债务形成的时间较长, 原因比较复杂, 工作难度较大, 在对债务清理核准的基础上, 对乡镇债务进行分析归类, 明晰债权债务关系, 区别不同情况, 分类处理, 逐步化解。对因直接举债兴办企业而形成的债务, 应划给企业负责偿还;对借债用于校舍、道路及其它公益性项目建设所形成的债务, 可在“一事一议”筹资中逐年偿还;对农业灌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群众直接得益的生产性投资, 按照“谁受益, 谁负担”的原则, 其形成的债务分解落实到农户, 按期偿还。三要规范和强化财务管理, 杜绝新的债务发生。精简村组干部, 压缩开支, 不准村党支部、村委会向金融机构借款或为企业提供担保, 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安排的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开发项目要足额安排必要的资金, 以杜绝新的债务发生。四要改革和完善乡镇基层干部考核体系, 规范乡镇行为, 确保五年内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且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 一律不得为经济活动提供担保。对乡镇政绩考核适当减少经济指标, 同时增加社会性指标, 建立健全新债责任追究制和乡村干部离任债务审计制。凡发生新债务的乡镇, 必须追究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在新债未化解之前, 乡镇党政一把手不得提拔重用, 不准异地任职。五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建立乡村干部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反规定造成新债的责任人, 视情节轻重, 依照有关规定,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并依法追究经济和行政责任, 对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 化解乡镇财政困难, 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

篇4: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

【关键词】基础护理质量;病患生命安全;问题;对策

基础护理以护理工作质量为基础,不仅反映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和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并且在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降低危重病人病死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防止和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护理工作面广,琐碎复杂,存在不安全因素较多,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如何从细节上落实护理安全和管理,预防不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摆在每位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1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的原因

1.1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护士缺编影响基础护理质量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护士的工作职能和范围不断扩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日益递增,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新仪器的使用,双休日、婚假、产假、事假等无形中减少护士的编制。加之,护理人员流失,医护、床护比例失调,导致医院护士数量严重不足,人力不足,忙于应付治疗等硬性指标的完成,影响了基础护理的落实。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医院招收聘用护士,这部分护士由于人事关系、福利待遇等原因缺乏稳定性,工作热情较正式护士差,部分护士学历层次偏低,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有所欠缺。因此,基础护理的整体质量偏低。

1.1.2教育不足,监管力度不够平时护士长例会分析护理质量,加强质量教育,而对护士进行面对面的考核较少,对新护士、低年资护士更需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及专业技术培训。虽有较完善的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但对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身上,未能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实施基础护理而言,仅凭管理者的监督,检查力度是不够的,从发现的问题分析大部分问题是发生在8h以外的时间。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减少问题的发生,确保病患安全。

1.2护士自身的原因

1.2.1对生活护理重视不够,有标准不执行护士是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因此,护士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的直接因素。由于护士的工作观念没有彻底转变,仍停留在被动地执行医嘱,机械地完成注射、输液等治疗性护理的功能制护理观念上,认为生活护理是“软任务”,因而轻视或简化生活护理。

1.2.2工作责任心和谨慎精神不强由于基础护理工作量大、繁琐,有时护士为了方便,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尤其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有一部分护士存在轻视心理和侥幸心理,认为基础护理工作是琐碎的小事,忽视某些环节不会给病人带来危害,或者是护士发现曾经的不规范行为并没有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将它变为一种习惯。

1.2.3病情观察不仔细基础护理工作中,巡视病房,病情观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检查中发现个别护士不能按护理级别要求及时巡视病房,对病人病情观察不仔细,重点不突出,不知道病人可能发生哪些潜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护士没有真正与病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对病人病情了解不够,如异常生化指标,阳性检查结果掌握不全面,因此,护理措施的针对性不强,护理质量较低。

1.2.4健康教育不具体主要表现为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化,针对性不强,往往流于形式,病人应了解的自我保健、康复护理知识掌握的很少。另外,检查力度不够,导致护士不能自觉、及时地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1.2.5心理护理不到位有效良好的心理护理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积极有效地进行交流沟通,而在检查中发现个别护士忽略、淡化心理护理。

1.3其它方面护士的学历普遍偏低,专业发展有限,教育力量薄弱,职称晋升相对困难,是目前护理专业客观存在的问题。护理工作是一项艰苦而神圣的劳动,目前护士待遇偏低,且各种护理服务项目收费低,甚至许多生活护理及预防性操作的护理是零收费,这种价格背离价值规律的情况,促使护士产生对基础护理工作的消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础护理质量的发展。

2对策

随着现代护理观的引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迫切需要医院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国家卫生部曾多次提出,护理工作需做到“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通过基础护理工作,护士可以更细致地观察病情,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护士的价值”。

2.1加强科学管理,落实基础护理质量

2.1.1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护士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应改善临床护理人员的待遇,体现临床护理工作的价值,结合岗位、风险、责任、工作量以及工作表现等,制定不同护理岗位效绩工资,最大限度地挖掘护士的潜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2.1.2增加护士的编制,完善后勤支持系统,加强护士助理人员的培训从有利于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护士调离护理岗位,保证一线护士数量,并在晋升技术职称时优先考虑临床一线护士。建立完善的后勤支持系统,病人检查、搬运、标本运送等工作可由专业服务公司承担,洗衣房、综合服务科、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科、药房等做到上门服务,使护士摆脱非专业性护理工作,把护士真正还给病人,服务于病人。对于简单的生活护理,可由助理护士完成,护师应加强监督和指导,确保基础护理工作质量。

2.1.3加强对基础护理质量的控制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量化考核,用科学数据反映工作量和工作效果,将“软指标”变成“硬指标”。为了充分发挥护士长在科室中的管理作用,医院实行护士长目标责任考核制,将考核结果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实行流动红旗激励机制。护士长组织科室质控人员,实行分工负责,定期不定期认真檢查,达到全科参与护理质量的目的,尤其针对节假日、礼拜天、晚、夜班问题多发时段,增加检查的力度、频度,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当场提出纠正,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利用晨会或护士会讨论、分析,使护士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地完成好每一项基础护理工作。

2.2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2.2.1强化职业道德,提倡奉献精神职业责任感是影响护理质量相关因素中最易出问题的环节。因此,要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2.2.2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提高业务水平严格的“三基三严”训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各病区护士长应定期对新进护士进行“三基”培训和考核,将新毕业护士作为培训重点,以基础护理在病人身上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重点。同时,每年应在全院范围内实施急救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拓宽急救知识,定期举办全院护理大查房及业务讲课,是提升护士业务素质的较好措施。还应注重培养护士严谨周密的科学思维,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实际困难的能力。

3小结

篇5: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

劳务移民是生态移民中以无土安置为特征, 以输出劳务为手段, 将带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的农民向城镇、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基地转移, 实现稳定就业, 脱贫致富的目的一种方式。宁夏劳务移民作为新的扶贫方式, 致力于帮助移民脱贫致富,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劳务移民作为新生事物, 拓宽了劳务移民的就业渠道, 能够推动宁夏城镇化的进程, 加快宁夏移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劳务移民作为一项扶贫工作的重大创新, 在推进劳务移民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我们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的同阳社区和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沐恩新居进行调研, 发放问卷120份, 收回问卷107份, 其中有效问卷数103份, 我们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 发现宁夏劳务移民面临的风险与问题, 并提出防范风险的策略及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二、宁夏劳务移民的概况

宁夏劳务移民是指宁夏中南部山区35万生态移民中不分配土地, 但具有一定技能, 通过转移到城镇、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就业, 在安置中享有住房、医疗、社保等各项优惠政策的移民群众。劳务移民根据安置地域和转移方向的不同, 形成了以下几种类型, 其一, 是向农业产业化基地转移的类型, 比如, 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基地, 就是适合安置南部山区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务工农民家庭, 其二, 向用工多的企业转移的类型, 诸如中卫昊丰伟业、宁夏亿能公司等五个较大的企业就被选为试点的企业, 这些企业为其建设了保障性住房, 使他们在企业安家, 逐步实现劳务移民, 其三, 向工业园区转移的类型。工业园区在吸纳和转移劳务移民方面发挥着主战场的作用, 比如, 灵武市的羊绒园区, 就新增用工1.5万人, 金凤工业园区、金积工业园区、隆湖经济开发区相继被安置劳务移民, 其四, 向炎黄城市带转移,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在沿黄城市带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务工人员比例达到37%, 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 其五, 向小城镇转移, 其中, 盐池县的惠安堡镇、冯记沟乡已建设了2个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劳务移民新农村。

据调查, 宁夏劳务移民的安置模式目前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安置于楼房之中 (45平米/户) 另一类是安置于平房 (54平米/户, 另附带每户20平米的小院) 而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劳务移民基地则作为一个典型引人深思, 隆德县由于十年九旱、土地贫瘠而“穷甲天下”, 属于国家“十二五”扶贫攻坚重点地区。为了帮助他们走出大山、彻底摆脱贫困, 十二五开局之年, 宁夏正式启动了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 利用5年的时间将那里处于极度贫困的35万人迁出, 搬到近城、近水、便于生活发展的地区, 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其中, 劳务移民就是为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 劳务移民在很多方面都有优势, 第一、在生活水平的改善方面, 劳务移民较之生态移民速度更要快, 第二、在文化素养的提高方面, 劳务移民较之生态移民效果更明显, 第三、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 劳务移民较之生态移民效果更直接, 第四、在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方面, 劳务移民较之生态移民作用更强, 第五、在扩大内需,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速发展方面, 劳务移民较生态移民效应更突出。但是劳务移民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7月, 隆德县7个乡镇840户3193人通过劳务输出移民到大武口区星海镇居住, 户口也从隆德县迁出, 成为大武口的城市居民。我们通过对此地的53户进行调研分析分析其就业领域, 工人占32.67%, 而事业工作人员仅占0.029%, 而从事其他职业的占67.36%, 同时经调研发现, 搬迁后, 石嘴山市以及银川市对移民开展了技能培训, 涉及电焊工, 砖瓦工, 缝纫工, 餐饮服务, 草木修剪等工种, 但是据被调查者说所学到的技能并不深入, 而且工资水平较低, 所以导致迁入平原地区的农民, 自己找工作的占86.54%。

三、劳务移民面临的风险的原因分析

1. 政策认知风险

劳务移民面临的风险在政策认识的层面上, 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劳务移民的重视程度, 领导人对劳务移民的重视程度直接体现在关于劳务移民的各种政策的制定, 以及政策是否具有延续性, 通过对劳务移民基地石嘴山大武口隆湖六站的沐恩新居以及银川市西夏区的同阳社区的105人调研发现, 对劳务移民政策目的的认知方面, 有77.78%的移民者不知道移民的目的, 而在知道移民目的的居民中, 选择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占最大的比例, 缓解有土安置的生态移民的压力则位居第二, 而对于劳务移民的了解情况则是, 了解劳务移民的仅占25%, 75%的则是不知道或是不清楚的, 而在了解的情况下, 通过村级干部宣传的占57.14%, 但是综合情况下, 对劳务移民政策的评价的比例是觉得移民政策好的占42.31%, 认为移民政策比好的仅占13.46%, 而剩余38.46%则是对移民政策的好坏不清楚, 认为移民政策既有好的原因, 又有不好的方面, 好的方面诸如, 实现他们走出大山的愿望, 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等, 不好的方面则是像工作不好找, 花钱方面较多等。在劳务移民的意愿方面, 愿意移民的占59.62%, 不愿意的占32.69%, 态度不清楚的占7.69%, 在愿意移民的原因方面, 老家生存条件差的占25.00%, 政府政策好占9.09%, 邻里示范效应好占2.27%, 左邻右舍都在班占4.55%, 实现走出大山愿望占15.91%, 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占11.36%, 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占20.45%, 政府统一组织搬迁占11.36%, 老家生存条件差和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占据的比列比较大。在劳务移民的过程中, 对劳务移民政策的评价的比例, 觉得移民政策好的占42.31%, 认为移民政策比好的仅占13.46%, 而剩余38.46%则是对移民政策的好坏不清楚, 这一比例显示在移民的政策宣传上及政策落实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2. 经济收入风险

宁夏劳务移民在经济收入方面面临的风险原因主要是, 搬迁前的生存条件差, 使得他们搬迁的主要困难体现在生活方面和生产方面, 在生活方面主要是交通, 医疗, 教育, 饮水, 通讯等方面的困难, 在生产上主要是基础设施差, 缺乏资金, 缺乏技术, 缺乏信息, 缺乏致富门路的困难, 在这些方面的困难, 绝大多数的人认为都没有得到解决。在搬家的难易程度方面, 有53.70%的人认为搬家比较困难, 其中在这些困难方面, 它担心生活环境难适应的占据的第二位, 占12.96%。

移民的就业时途经主要是通过自找、中介、政府组织和亲戚朋友介绍等。

搬迁前后, 通过自找途经的由97.74%下降到95.74%, 通过招工由0.00%上升到2.12%, 而移民后工作的机会依然没有很大的提高, 移民在找工作的时候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通过对劳务移民的实地调研发现, 其分析其难找工作的各种原因及其所占比例如下, 文化程度低占17%, 技术水平低占13%, 适应环境差占4%, 信息渠道少占8%, 缺乏就业门路占50%, 资金紧张占5%, 而其他情况则占3%。

同时在消费支出方面, 搬迁前, 粮食、蔬菜、食用油, 水果和其他则是能够自给自足的, 而搬迁后, 其货币支出远远大于实物支出, 搬迁后, 其花钱方面较多, 主要是在在维持性支出和发展性支出占的比重较大, 其享受性支出所占的比例几乎为零。

在接受技能培训的机会方面, 搬迁前, 参加技能培训的占15.15%, 没参加技能培训的84.85%;搬迁后参加技能培训的占44.12%, 未参加技能培训的占55.88%。由此可见, 劳务移民增加了其接受技能培训的机会。在技能培训内容方面, 在汽车维修和餐饮业方面接受培训占的比重较大, 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而且对于所学的内容有7.69%的认为不是自己想学的, 仅有13.46%的认为培训的内容是自己想学的, 而剩余的则是持有说不清的态度, 通过调研发现, 移民者参加的技能培训的机构则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的。通过经济的各个方面分析, 其搬迁前后收入水平的高低与许多因素都有关系。

3. 社会保障风险

宁夏劳务移民在社会在社会保障方面面临的风险的原因主要是搬迁前后移民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类保障体系上存在结构上、内容上的差别, 由此会造成在社会保障方面的风险。搬迁前, 在村卫生院看病的比重占的比较大, 搬迁后, 在县医院看病所占的比重较大, 他们中的有96.30%的参加了医疗保险, 而且对医疗保险水平满意的占62.96%, 其中不满意的主要集中在报销比例太低, 保险政策不了解等方面。养老保险方面, 有81.48%的移民参加了养老保险, 有12.96%的移民对养老保险水平不满意, 有9.26%的人对其持说不清的态度, 在不满意的情况下, 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养老金水平太低, 缴费水平太高、报销比例太低等方面, 其中报销比例太低站占得比重最大, 占46.15%。在孩子的受教育方面的保障, 搬迁后, 有81.82%的被调查者认为孩子上学更加方便了, 教学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条件差, 师资差, 风气差, 管理差等方面, 而据调查管理差是主要方面。

4. 社区管理风险

宁夏劳务移民在社会管理方面存在风险的原因主要是搬迁前后移民在社区治安和社区管理方面存在差别, 因此会造成搬迁前后移民在社区管理方面存在风险。社区管理风险主要分为社区的社会治安和社区的计划生育等主要方面, 在社区的社会治安方面, 搬迁前, 社区的主要管理内容主要是, 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社区卫生、民事纠纷、社区服务和其他方面, 39.22%的人认为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民事纠纷, 而对于社区卫生的管理则是最不重视。而搬迁后, 在计划生育方面, 有40.74%认为社区的计划生育状况好, 而剩下的53.70%的则持有的是不清楚的态度。对于社区的服务方面, 有18.52%的满意, 53.70%的是不满意, 剩下的20.37%的则是不清楚的状况。在不满意的原因里, 有31.48%的人认为是服务人员太少, 18.52%的认为人员水平较差, 7.41%的人认为物业费用太高, 3.70%的人认为是提供的种类太少。

5. 社会适应风险

宁夏劳务移民在社会适应方面较搬迁前, 移民在搬迁后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社会适应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自身的文化程度, 自身的身体素质, 风俗习惯, 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在调查中发现, 94.44%的移民都能适应当地的饮食, 90.74%的能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 74.07%的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有85.19%的移民愿意和当地人交往, 75.93%的移民愿意把自己当做当地人。他们不把自己当成当地人的原因中, 观念不同占38.10%, 习惯不同占28.57%, 语言不通和宗教不同均占9.52%, 而其他原因占17.29%。当谈及搬到此地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担心收入下降位于第一位占63.16%, 而孩子教育则位于第二位, 占26.32%, 还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等则位于其后。

四、劳务移民面临的风险的对策与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 为使劳务移民更加顺利的进行, 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劳务移民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力度。并针对劳务移民面临的政策风险、经济风险、保障风险、管理风险及社会适应风险存在的提出若干建议和意见。

针对政策风险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应该提高当局领导对劳务移民政策重视, 使他们认识到劳务移民是使全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之一, 第二、要抓紧完善劳务移民的政策, 加快制定一套完善的扶贫法, 第三、让劳务移民政策落实到实处, 使移民真正意义上享受到移民政策的好处。

对于经济风险, 首先必须建立多层次的财政投入机制和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第一、应该提高技能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要根据劳务移民的实际需要, 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第二、提高培训的质量, 第三, 鼓励和引导劳务移民参加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鉴定, 对于获得不同级别的证书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 让他们对学习技能有一个动力, 第四、加快宁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为劳务移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拓宽就业渠道,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第五、要将技能培训落到实处, 要让移民学有所用, 学的技能直接就用到实际的工作中。第六, 对于自主创业的劳务移民, 应享受劳务移民的各类优惠政策, 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由财政全额贴息, 并提高担保贷款额度、给予资金项目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将劳务移民安置模式调整为差异化的有土安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对于保障风险, 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务移民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针对劳务移民群体的社保推进行动、应该针对医疗、养老等保障制度的欠缺点, 诸如, 报销比例太低, 缴费水平低太高等问题做出适应的改变, 针对移民设置适应的报销比例, 诸如, 对移民时间的长短设置不同的报销比例, 进一步完善劳务移民社会保障机制度、畅通劳务移民劳动维权通道、完善政府和市场以及人民群众的督察制度。

对于管理风险, 应该提高对移民小区的各种保障制度, 使移民的社会保障落实到实处, 让小区的管理者做到在其位, 谋其事, 将现有自发劳务移民纳入属地管理,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迁移补偿机制;落实惠民政策要加大社区治安的维护, 对于在风险存在的地方, 提出合适的对策, 使得每一个风险都得以规避。

对于社会适应风险, 劳务移民的社会适应性不仅是经济问题, 也是文化和社会问题, 宁夏劳务移民的适应性的解决是宁夏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中的重要战略任务。要想让劳务移民尽快适应城镇生活, 就必须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改进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型企业,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做强第三产业, 促进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 发挥积极聚集效应, 提高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发展新兴的制造业,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优化城镇的产业结构与布局, 扩大劳务移民的就业机会, 为城镇居民的权益提供完善的保障渠道, 进而提高劳务移民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大武口劳务移民:从农民到市民的“华丽转身”[N].宁夏日报-2012-07-20 (007) .

篇6:基层派出所面临的困境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警力配置;供给保障;教育培训;辅助警力

广西岑溪市有基层派出所21个,其中,城区所5个,乡镇派出所16个。经过走访,笔者认为基层派出困难多,工作压力大,经费保障有困难,工作开展实属不易。

一、基层派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基层派出所面临的困难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力量薄弱,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

市区和乡镇派出所共有警力125人,占总警力31%左右,而辖区面积及人口几乎是全市的总和,以这样少的力量面对2783平方公里和93万人口,显然力量是较薄弱的。以三堡所为例,该所有5名警察,而辖区面积317平方公里,人口7万余。人均辖区面积63.4平方公里,人口1.4万。而按有关部门的警力配置标准,建制镇派出所应有民警10人以上,三堡所只有标准建制的一半,力量明显不足。

总体地看,以120多人的警力负担全市城乡的治安工作,显然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从具体的量化任务来看也不轻松。如南渡派出所有民警5人,2014年刑事破案任务45起,打击团伙5个,逮捕14人,强制戒毒8人,追逃犯3人,查处涉黄涉赌行政案16起。吉太所是一个只有3名民警的派出所,年内要完成破刑事案件15起,逮捕3人,查处涉黄涉赌行政案5起,显然任务艰巨。乡镇派出所除了完成局分配的量化任务外,还要做好日常的公安工作,同时须配合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一些重要活动的安全保卫,参加各种会议和培训等,都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工作压力大可想而知。据城区所的一些民警反映,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多数时候不会少于10个小时,通宵达旦工作的情况经常有。乡镇派出所民警的工作时间也不短,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

(二)经费不足,报销手续繁琐且不及时

这是基层派出所反映最大、最多、最普遍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对工作开展造成不良影响的关键因素。虽然,预算上2014年公安公用经费含中央转移支付在内达到人均4万元,但地方财政只按人均1.8万元拨付到局,局则按人均2.3万元额度配到所。在手续上则由所领导签字后,报局分管领导审核,再报局长审批,然后到局财会核销,中间经过多手,需要时间,如果遇到局领导外出不在,时间要更长。因此,报销不及时就成为常事,造成个人垫支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积极性。加上岑溪市从2013年以来实行公务卡支付制度,要求500元以上的开支应用公务卡支付,严格限制现金支付额度,但乡镇很多店铺不具备刷卡条件,基层派出所很多开支不能刷卡支付,超额度现金支付又面临被国库支付中心警告处罚的危险,因而进退两难。尤其是外出办案的时候,所到地方条件可能更差,根本不可能按要求使用公务卡,只能使用现金支付。所以,有时候用于公务的钱,因为不符合报销规定,不得不作自费处理,严重影响部分民警的办案积极性。经费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影响了技术装备的购置和更新,影响了民警的福利待遇,从而挫伤了积极性。另外,为了补充力量,近些年,各所都各自聘请了一些协警员,工资、福利由各所自行解决,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增加了经费的困难。

(三)技术、装备落后陈旧,不适应目前警务工作的需要

岑溪市基层派出所普遍缺乏现代化的警用技术装备:一是侦查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多数派出所都没有指纹对比仪,只有一些常规的现场勘查装备,如照相机之类。技术装备的落后直接影响了案件的侦破工作,所以,破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的空间。二是办公设备落后。虽然,各所通过近年的“三基”建设,办公设备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还是不能适应公安工作的发展需要。全市一级所只有1个,二级所4个,其余都是三级所。三是交通设备落后、不足且老化,不能适应办案的需要。很多所的工作用车落后老旧,有时不能正常使用,到外地办案往往需要借车。

(四)民警年龄老化,个别素质低,工作不能独当一面

基层派出所的民警大部分都超过45岁,年纪偏大,并且大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間培训和训练提高素质,个别人不能独立办案,工作不能独当一面,甚至连做个笔录都做不好。近年来,各所都各自聘请了一些协警员,虽然年轻些,但因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所以素质不高。这样无形中就加大了熟悉业务的警员的工作强度。

二、造成基层派出所的困境的原因

应该说造成基层派出所的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按有关规定配备民警编制是造成警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接照公安部的有关要求,每万人口应配备12名警察,至少每万人口要配备8名警察。岑溪市现有93万人,至少应该配备740名警察。但目前岑溪市警察编制只有373人(含交警68人),在编在职人数367人,每万人口只有3.9名警察,比要求少4.1个,只占到标准的一半,全市缺350名,缺额较大,定编过少显而易见。具体到乡镇所就更少了,南渡、水汶、归义、三堡四个大镇派出所都只有4-5名警察,占比不到万分之二,离标准相差甚远。目前的形势下要解决这个问题相当之难,十八大之后中央明确规定编制只减不增,因此,警察增编近期内不可能解决,公安机关将面临长期警力不足的问题。

(二)民警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警察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培训、训练和教育。近年来,虽然该市对警察各种培训不少,但多数是以会代训的多,专业培训和训练少,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训练更少,所以效果不明显。近年来所招收的新警很多没有经过警察院校的正规学习,多是半路出家,不具备警察的基本功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队伍的素质。

(三)年龄老化,青黄不接,出现断层问题

基层派出所的民警以60年代为主,45岁是主力,30岁上下的很少,20左右岁的更是凤毛麟角。21名所长(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所长)有19名是45岁以上的,其中3名超过50岁,副所长中没有30岁左右的,没有形成阶梯年龄,断代问题严重,并且短期内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四)公务卡支付制度造成一些消极影响

无可否认,每项制度的实施,总难免伴生出一些消极的影响,公务卡支付制度也是如此。公务卡支付制度的实施对于规范财务支出,防止腐败无疑是必要的,但公安工作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尤其是基层派出所,工作的对象是基层和基层群众,条件艰苦,很多销售单位不具备刷卡条件,用公务卡消费有时无法实施,不得不用现金消费,而使用现金是有额度数量限制的,这就会给派出所的工作造成了不便。

三、解困对策

就目前情况看,要解决基层派出所的困顿,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增加协警的力量

近年来,岑溪市委、市政府曾三次批准公安局招收协警员,共招收了200名(含交警),目前正在招收第三批100名,但问题是,所招这些协警员一部分用于市区街面巡逻,一部分用于交通管理,一部分抽调做其他工作,基本上没有派到乡镇派出所。因此,第三批招收的协警员应全部分派到各乡镇派出所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乡镇派出所的力量,减轻工作压力。但协警员只是一种辅助力量,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必须要有正式民警带领才能辅助执法,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警力不足问题。因此,必须认真落实警力下沉的要求,从机关中分派部分民警到乡镇派出所以增强力量。

(二)完善财政供给机制,确保基层派出所的工作经费使用

一是,应实行经费向基层派出所倾斜政策。各派出所人数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们需要办的事情很多,开支相对也大,如果完全按人头划拨经费,那就不尽公平,应有一定的倾斜,适当提高划拨经费标准,在现有2.3万元的基础上再提高,确保开展工作的经费所需。二是应按月均衡拨付,以解决上半年经费不保障的问题。三是在确定基本经费的基础上,将经费与任务挂钩,多办案多得经费,任务重就经费多,使工作量与经费相匹配。四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以奖代拨,调动各所的积极性。五是与市政府和财政部门沟通协调,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提高公务支出现金支付额度,方便因公务活动的消费支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人民警察的综合素质

一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感,自觉克服特权思想。二要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每年都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加强对民警脱产培训,学习业务和体能训练。可以以案例培训,也可以到专业院校进修提高,或请有关专家、学者前来授课、讲学。三要努力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公文写作知识,提高工作质量。

(四)适当提高公安队伍的准入门槛

优先招收专业院校毕业生和熟悉公安工作的人员。就岑溪市的情况看,近年新吸收民警很多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政法、公安专业院校毕业生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优待,这也是造成人民警察队伍人才断代的一个原因。

(五)采取有效措施将优秀人才吸收到公安队伍中来

近年来,公安队伍(尤其是基层派出所)人才断代、人才老化、人才流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队伍素质参差不齊。因此,很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将优秀人才吸收进来,充实警察队伍。市场经济形势下,最能吸引人才的有效措施当属优厚的待遇。目前,人民普察的待遇虽然比一般公务员高一些,但巨大的工作强度,抵销了那点待遇的吸引力,使一些优秀人才望而却步。在编在职的民警也有部分转行的,人才流失日趋严重。因此,必须采取特殊政策,特事特办,用特殊的待遇吸收特殊的人才。如采取发放特殊津贴的方式增加他们的收入等等。除优厚的待遇外,政治上的关心、生活上的关照也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当然,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特殊的政策,尽可能多地吸收人才,以保证警察队伍的人才所需。

(六)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目前实行的是具体的量化考评制度,亦即是将各项任务量化分解到各基层单位。应该说,这样的分解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长官意志,不尽科学、合理。因此,应该改变这种做法,探索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办法。我们认为,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1.不量化分配完成任务数,只划定控制数(如刑事发案控制数等);2.经费与破案数挂钩,多破多得,少破少得;3.以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标准,不片面追求抓了多少人,破了多少案。

上一篇:市政府关于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意见下一篇:令我自豪的一件事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