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2024-05-09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篇1: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重庆市

教学内容: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数和减数接近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索出简算的方法,理解简算的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78=80-()

99=100-()

297=300-()87=90-()

101=100+()

198=200-()2.口算比赛

师: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个计算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比一比男生棒还是女生棒,好吗?每位同学的课桌上都准备了一些口算题,请你在上面直接写出结果,算完的马上站起来,好吗?(卡片分为 A、B两种)

男生做A组的题目 女生做B组的题目

A : 375+300

B:356+37

213+200 860-500 453-400

127+58

213+198

860-49 127+60

453-297 754-600

1805-998 生算完后站起来,出现的情况是女生比男生要多。老师表扬女同学!

观察两组题目:看看男女同学算的题目,结合刚才的比赛,你想说些什么?生自由发言(男生可能会觉得不公平)师点拨

揭示课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小品吗?老师也喜欢看小品,下面我们来共同表演一个小品好吗?

请孩子们扮演营业员,老师我扮演顾客前去购物

上衣98元

玩具熊78元

帽子59元

(1)顾客购买 59元的帽子,付给营业员小丽60元,营业员小丽你又该怎么办?

(2)请一位营业员说一说收钱,找钱的过程,并说明为什么要还1元?(3)如果顾客我购买价值98元的上衣,付出100元,营业员你又该怎么办?

(4)请一位营业员说一说收钱,找钱的过程,并说明为什么要还2元(5)小结:从这两个例子明白了什么?(多收了要退还回去)

从这两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这些道理,真不错,下面请你们继续当营业员。

2、教学例1(1)如果营业员原来有 113元,顾客我买了 59元帽子59元,根据这些条件,你可以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营业员现在共有多少钱?)(2)怎么列式(113+59)

(3)小组讨论:怎么才能很快口算出来呢?(4)抽生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板书:113+59=113+60-1=172 想一想: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联系刚才的活动那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3、教学例2(1)如果营业员原有276元顾客我买了98元的商品,营业员现在有多少钱?

(2)怎么列式?(276+98)

(3)小组讨论:怎么才能很快口算出来呢?(4)抽生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板书:276+98=276+100-2=374 想一想: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说说其中的道理。(5)、做一做P38上面的做一做

第一小题生独立完成,第二小题师引导:把哪个加数看作整百整十数相加比较简便?

(5)小结:在计算加法时,像例

1、例2这样有一个加数是接近整

十、整百数,我们可以把它们先看作整

十、整百数来计算,然后看多加了几就减去几。就像营业员,她多收了你的钱就要找给你。

3、教学例 3

(1)、出示题目

(2)、讨论:这道题你打算怎么做?

(3)、生汇报后师点拨

(4)、比较:和例

1、例2有什么不同之处?遇到这类题目该怎么办?小结:减一个接近整

十、整百的数,先按整

十、整百数计算,多减了几,就加上几。就像你买东西,多给了营业员,你就收回找钱。

(5)、做一做

4、小结:引导学生概括简算规律,在相应的加法、减法算式后板书:多加几就减几,多减几就加几。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P39第1题

2、用简便算法算一算男生卡片上的题目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P39第2、3、4、5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例1、113+59=113+60-1=172 想:把59看作60,加60就多加了1,要减去 1。

例2、276+98=276+100-2=374 想:把98看作100,加100就多加2,要减去2。(多加几就减几)

例3、165-97=165-100+3=68 想:把97看作100,减100就多减了3,要加上3。(多减几就加几)

篇2: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十、整百的简便算法。一个数加减整

十、整百数可以口算,因此可以把接近整

十、整百的数看作整

十、整百的数,然后多加了几再减去几,多减了几再加上几,这样计算比较简便。在教学中我是本着这几点教学的。

一、有趣的导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首先我用唱歌的形式对同学们进行问候并寄予希望。用的是《新年好》的曲子,捎带一些幽默语言,使得课堂更活跃,同学们的情绪更高涨,显得老师的语言更鲜活。

如:同学好呀,老师好呀,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这里上课,希望大家表现好!

唱歌是青壮老幼都喜欢的文艺节目,音乐可也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课程,我想把数学课上成音乐课,甚至个人演唱会的形式同学们应该喜欢,这是我本节课与众不同的地方。

二、独特的设计

整节课的过渡语全部是用歌曲串连的,一共用了同学们熟悉的、爱听的六首歌曲:《新年好》、《上学歌》、《月亮代表我的心》、《吉祥三宝》、《冰糖葫芦》、《一分钱》。

本节课内容很简单,只是干巴的说教还很没趣的课,因此,我设计了以上环节。用唱歌的形式授课,同学们感到轻松、放松,整节课不象是在精神紧张得上数学课。

三、备课充分,设计了合理的复习导入。

课的伊始我设计了两组计算题,以男女对抗赛的形式出现,并且取名也很具挑战性,女队叫“铁算盘队”,男队叫做“计算器队”。比赛的结果女队获胜,男队不服气,发现老师出的题有问题,女队的计算全是整

十、整百数。由此引出新课。板书《简便算法》。

以“十一”购物算帐的事情为引线,设计较合情合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是为了给老师算一笔账,是带着任务学习,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有动力。

四、反馈练习设计合理,判断题从学生爱出现错误的几种情况入手,可以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

五、发散思维的设计适度。

如:田老师“十一”的消费

裤子198元电热毯49元

旅游鞋98元T恤衫51元

引水机497元上衣122元

电饭煲96元手表78元

毛衫150元(给50元的购物卡)羽绒服181元(返50元钱的现金)

田老师一共花了多少元的现金?

篇3: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关键词:纠错,对比,巩固,灵活,练习

“小数加减简便计算练习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内的一堂练习课内内容。本节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小数混合运算以及简便计算”,掌握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根据算式和数据的特点进行简单的简便计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但要学生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加减简便混合运算。

在思考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站在以学定教的视角,笔者设计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共6题,意在了解学生的计算错误点主要在什么方面。抽样班级共三个,总人数1 17人,习题反馈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书,学生在学习小数加减简便计算时,无论是在计算的正确率,还是在减法性质的灵活运用上都比学习整数加减简便计算要困难很多。

1.小数错位相加减正确率低

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需要小数数位对齐相加减,而因为小数相加减时会出现两个小数位数不相同,需要学生在进行加法和减法时特别注意相同数位相加减。学生很容易受整数运算的负迁移,采取了末尾对齐的方法进行了计算。在整数运算中,只要末尾对齐,那么在相加减的时候一定也是数位对齐相加减的,但这个法则在小数加法和减法中则不适用,末尾对齐容易造成两个不同位数的小数相加减时产生错位相加减的错误。比如笔者的前测卷中90-9.9-0.01,学生错误点就是采取了末尾对齐相加减。如右图:

2.减法性质的的误用

减法性质是指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一个减数,再减去第二个减数。在整数混合运算中已经教学过,学生在简单的a-b-c=a-(b+c)的运算中错误率明显比四则混合运算要低。比如笔者测试卷中(3)(6)明显比(4)正确率要高。

在错误人数45中有35人是采取了这样的计算方法,究其原因是看到了数据上的凑整而无视运算顺序,采取错误的减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这个问题在整数运算的时候也同样出现过,学生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教师采取过着重讲解分析,校正时学生也能改正出来,可到了小数除法,问题同样出现了!

对于以上错误,笔者认为要把“小数加减简便计算练习课”上出实效,必须避免练习课常有的“讲一练”模式,即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一题一题的讲解,接着就进行相对应的巩固练习。这样的练习课学生往往在听讲的时候容易走神,做练习的时候就又错误百出,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烦!现在的练习课要求教师从新授课出发,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真正让练习课上出高效,上出高质!因此,笔者以学定教,设计以下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实践。

一、纠错

课开始,幻灯片显示学生错误情况统计图(以上课班级数据为准)

师:同学们,这是昨天你们前测卷的批改情况,今天老师请你当一回小医生,帮忙找找这些错误的同学都错在了哪里?你们愿意先治哪一题?

生:第四题(学生的注意点集中到错误情况最多的15.8+14.2-4.6+5.4,共错15人)

师:请你来说说这题正确的应该怎么做?

生:15.8加14.2的和加上5.4减去4.6的差,等于30.8

师:谁明白他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15.8加14.2的和是30,再看是减去4.6加上5.4,那么相互抵消后就是加的多,所以是30再加上5.4减4.6的差,最后是30.8

师:你说的是不是这样,幻灯显示学生正确的作业

师:那么请你来看一看,他们错在了哪里?(幻灯出示两张学生错误比较多的两种计算情况)

生:第一题15.8加14.2没有进位,应该是30.

生:第二题他减多了?

师:什么叫减多了?

生:应该是减去4.6再加上5.4,他这样做的话就减去了10,多减了。

师:谁听明白了?(特意叫了先前按照这种方法做的学生)

生:老师,我懂了,这两个不能和在一起减,这样就变成15.8-14.2-4.6-5.4了。跟原来的题目不对了。

师:(惊喜的)这个同学是怎么在思考的啊?

生:我们添了括号后可以再打开括号试试看,是不是还和原来一样,如果不一样,那就错了。

师:很好,这可以作为我们检查的一种办法。同学们很会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做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同学们讨论下

学生进行讨论,由此得出我们在做四则运算时要注意观察数据以及运算顺序看看是否能简便计算,而不能想当然凑整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

1. 重点展现,集中注意

在课开始,我呈现学生所做前测的成绩,学生自然的关注到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并且会自主的思考“为什么会错这么多呢?是什么原因呢?想想自己有没有可能做错。”学生自觉并自主去思考比教师强要求学生来学习效果肯定更显著。那么在课堂开始也把学生的纠错的注意点集中到15.8+14.2-4.6+5.4以及90-9.9-0.01上,这样可以在有限的课堂中更大效率的解决学生的错误点。

2. 正确先行,纠错在后

记得曾经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每每在讲评课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呈现了学生的很多的问题,让学生逐个的分析,讲其错误点,但是作业再回收上来批改时却发现还是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同样还是黑板上的那些错误,那种挫败感一直困扰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明明说了这样做是错的,为什么学生还是会按照错误的方法做了呢。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在一堂公开课上,在反馈一道练习题时,我同样先拿了做错学生的作业纸,学生纠错,然后正确的我就叫学生口答了,我在幻灯上展示了下。课后作业纸收上来,发现学生竟然还有那么多类似的错误。我很懊恼于学生不专心听讲。但听课的特级教师刘松老师给我指出了问题所在,即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先入为主的记住黑板上最先呈现的,或者呈现次数最多的。反思自己的课堂和黑板,满满都是学生的错误,学生慢慢的把错误留在了脑子里,而正确的却被我直接忽略在用嘴讲解中,连点痕迹都没有留下,这样对于学困生的学习而言不是在解决错误,而是在加重了错误在他们脑中留下的痕迹。因此在课堂中特别是在练习课中,老师一定要先给学生呈现正确的结果,防止学生先入为主记住了错误观点。在纠错15.8+14.2-4.6+5.4中,我按照这样的秩序给学生呈现了正确的应该怎么做,再来反思错误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是从正确观去反思错误点,脑中留下的还是正确的做题方法。

二、题组训练

师:接下来,老师请来了四个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幻灯出示四个数字:5.94 9.06 3.5 6.5)

生:他们可以凑整,5.94+9.06=15 3.5+6.5=10

师:你这样的凑整的前提条件是他们之间的运算符号是?

生:是加法(幻灯跟随学生的回答添上加号)

师:那么如果我运算符号变了呢?(幻灯出示:5.94+9.06-3.5-6.5)

生:那就是15-10了

师:你的意思是?

生:连续减3.5和6.5就是减去3.5和6.5的和

师:好的,不错,那么运算符号如果变成这样

……(幻灯依次出示:5.94+9.06-3.5+6.5,5.94+9.06+3.5-6.5)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不计算写出这四个算式的关键步骤,写完后,同桌批改,如果有错误,请自己仔细对比分析并写下错因

[设计意图]:

1. 题组训练,沟通对比

所谓题组,就是将内容联系密切、题目形式相似、思维方法相近、解法基本相同或有联系的题目串联在一起构成一组题。它具有鲜明的对比性、层次性、迁移性和实效性,对巩固所学知识、纠正思维偏差、增强解题能力、形成知识网络、发展思维能力等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根据前测学生对于减法性质错误比较多,因此设计这个对比性系列题组,5.94+9.06+3.5

+6.5 5.94+9.06-3.5-6.5 5.94+9.06-3.5+6.55.94+9.06+3.5-6.5意在攻破学生的难点,通过题组的变式思考,学生从四道题中去对比分析,掌握减法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减法性质。

2. 自我反思,各个击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后,要及时帮助学生反思取得的成功经验。小学时期是学生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初步用批判的、审慎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的思辨能力逐步增强,已初步具备了反思能力培养的基础。但是,在现在的数学教育中过于重视学习内容而忽视学习行为,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能独立地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忽视)对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发现错题只知纠正答案,而不注重引导、挖掘错误的成因。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中,笔者也处处让学生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同时也要反思分析错误原因,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三、结语

本节课通过纠错、对比、巩固、灵活运算等环节,让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反思错误,欣赏错误,巩固算法,并随之能灵活运算,学生不仅在计算能力上获得了提升,也能正确对待错误,反思自己的错误原因,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的数学素养,当然也可以看到学生对于减法性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1-(0.35-0.002)+0.098此类需要进行符号变更的,因此在以后的计算练习课如分数简便运算中需要进行再次高效的练习课教学,这是我们作为数学教师应该追求的,也是笔者一直要追求的。

参考文献

[1]王永红.低头找幸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01.

[2]马云鹏张春莉.数学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4: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标新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这样,我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才能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案例】在教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浙教版第七册第40页),我教完例2,例2是这样的:

3475-1999

=3475-2000+1 想:把1999看成2000,

=1476 多减1,要加1。

我问:"同学们,你们能想出跟例2相似的式子吗·"这时,我看见了一位思维活跃但却不遵守纪律的男孩高高举起了手,我不忍挫伤他的积极性,于是第一个就叫了他。他说:"1111-303。"我乍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妙。但又马上一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成点吗·于是,我微笑着说:"接下来请同学们独立完成1111-303。"我又请了一生板演。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板演是这样的:

1111-303

=1111-300+3

=814

然后,我请学生仔细观察板演的算式,学生都说正确。我说:"你们在计算时是怎样想的·"一生说:"我先把303看成是300,多减3要加3,结果就是814。"我又叫一生,他说:"我跟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一样。"我说:"看来,同学都同意他们的意见了。"学生都说:"同意。"突然,有个小小的声音冒出来:"老师,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等于808。""咦,是808!"有几个细小的声音又冒出来。"是814。"有些学生不服气地喊着。……霎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争论声,一双双眼睛都看着我,期盼我一槌定音。这时,我微笑着:"同学们,请安静。刚才这题到底是814还是808,你们自己能想办法证明一下吗·""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那就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一下。"我吩咐道。过了一分多钟,有学生叫起来:"教师,真的是808!""是808!"之后,附和声越来越多。"你怎么算的·能跟他们说说看吗·"我指名第一个说808的学生回答:"老师,我是笔算算出来的。""还有更简便的方法·"我又问。"老师,我是这样想的。1111-303,先减300,比原先303少减3,所以还要再减3。"式子是这样的:

1111-303

=1111-300-3

=808

于是,我乘机把算式写在黑板上。"还有谁再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吗·"我继续追问。"老师,我觉得,这题跟刚才我们做的例题2有点不一样,例2的减数1999比2000小,而我们这题的减数303比300大。""老师,例2的减数1999比2000小1,所以3475减2000多减1要加1,而这题1111减303,把减数303看成300,303比300大3,减300就比原先少减3要再减3。"其他学生听了都点点头。这时,我向学生进一步说明:"在计算减法时,如果減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可以把他们看作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多减几要加几,少减几要再减几。"虽然,当堂练习完成不了,但学生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反思】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充分预设的,没有高质量的充分的教学预设,就不可能会有十分精彩的生成。教师根据课前的预设引领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如果教师囤于预设的有序展开,完全按照教材执行教案,限制学生对预设方案的超越,那么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数学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存在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出于教师预料涌现许多的新想法,出现许多的新问题,暴露许多的新思维,展现许多非预设生成之美。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课堂的教学要弹性灵活。

1 使学生敢于跃"雷池"

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富有创见的预设,但又不能拘泥于自己的预设而对学生的"生成"置之不理,这无疑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在任何一节课上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认识、思考和灵感等因素来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去的。当教师无视这些因素存在的时候,势必让学生走向一个教师设计的狭隘而偏僻的"知识胡同"。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收获的是教师为他们预设的认知成果,丧失了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思考和体验。如果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放弃了调皮男生的"1111-303"这个题目,依然按照我的预设进行教学,就激不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智慧的火花。 我想,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敢于摆脱教材、教案的束缚;要敢于冲出预设的疆域;应该时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需求,以学生的表现和需求来决定教学进度和课堂节奏,让有形预设寓于无形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因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

只有跃出教案,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才能更艺术地调节教学过程轻重缓急。

2 学会及时"变奏"教学流程

非预设生成指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素质,对课堂发生的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及时调整。如果我在学生提出1111-303时说:"这个题目的类型的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我们放到课后再来解决。"这样搪塞了事的话,你想接下来学生的思维的转盘能转得起来吗·实际上,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教师应该学会倾听,抓住瞬间的意外,并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

篇5: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加上(或减去)一个略小于整十、整百的数的简便算法,能够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

2.在将生活中常见“事理”提炼为简算“算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让学生在这一提炼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简算的算理。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为“算理”配个生活原型,将抽象的“算理”外化、物化,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顺利地理解、掌握简便算法。

教学用具:

面额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的人民币若干张、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1.下面的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数或数百数?

6919710488299406

2.填空。

78=80-( ) 99=100-( )

201=200+( ) 87=( )-( )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人民币收进、付出的计算。小红的妈妈开了一个小商店,星期天她去进货,留下小红在商店里卖东西,大家来看小红碰到了什么情况。

二、实践探究

(一)教学例1、例2,加法的简算。

1.实践

(1)投影显示“一区”:这位顾客应该怎样将钱搭配起来付给小红?哪种搭配方法最简单?

一区

一位顾客要买一桶油,价钱59元。

二区 原有= 100元 10元 1元 1元 1元

172元 收入= 50元 5元

2元 2元

三区 原有= 100元 10元 1元 1元 1元 收入= 50元 10元 付↓出

师出示面额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的人民币若干张,学生讨论得出最简单的搭配方法:1张 、1张 、2张 。

(2)投影显示“二区”“原有”行:小红原有多少元?

投影显示“二区”“收入”行:卖掉这桶油后,小红共有多少元?学生列式(师板书:113+59)并用竖式计算结果(投影显示:现有172元)。

(3)小红和顾客之间有没有更简便的收付方法?

①学生思考、讨论得出:顾客付给小红1张 ,1张 ,小红找还。

②验证:一生扮演小红,身边有钞票:1张 、l张 、3张 (共113元)。一生扮演顾客,付给小红1张 ,,1张 共60元),小红找还。这时小红身边有 172元,与笔算结果相同。

2.提炼。

投影显示“三区”。

(1)请同学们把小红收、付款的情况按“原有、收入、付出”的顺序口述一遍。(原有113元,收入60元,付出1元。)

(2)小红收入60元,付出1元,实际收人多少元?为什么要付出1元?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重点小结第二问:小红应收入59元,先收入60元,多收入了1元,所以要再付出1元。

(3)将口述的小红收付款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板书:113+60-1)。这个算式与113+59的结果相等吗?能否直接口算出它的结果?(板书:113+59=113+60-1=172)

(4)联系收、付款情况,说一说这个算式的实际意义。

学生口述后师小结,突出“付整找零”的思想。

3.反思。

(1)观察算式“113+59=113+60-1”思考:①为什么原来加59现在改为先加60,而不是先加50、70或其它的数?②为什么加上60后还要再减而且是减去1而不是其它的数?

(2)学生思考、讨论得出:①60是最接近59的整十数。②原来加59,现在先加60,多加了1,所以要再减去1。

4.演绎、概括。

(1)出示:276+98=276+( )○( )=( )

①怎样填?②为什么这样算?

(2)观察、思考:①这两个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共同点?②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13 + 59 = 113 + 60 - 1 = 172

276 + 98 = 276 + 100 - 2 = 374

略小于 整十

一个数 + 整十整 = 这个数 + 整百 - 多加的数

百的数 的数

5.应用。

完成例1、例2后的“做一做”。

(二)教学例3,减法的简算。

1.实践、提炼。

明天是妈妈的生日,爸爸去商店想为妈妈买一件生日礼物。根据他带的钱和商品的价钱,同学们看看,买什么合适?

投影显示:

爸爸带的钱 100 50 10 5 商品价格 套装 戒指 项链 皮鞋 ↓ ↓ ↓ ↓ 280 97 1160

58

(l)(买戒指)爸爸带了多少元?买戒指后还剩多少元?怎样列式?

生观察、列式并用竖式计算:165-97=68

(2)想一想,爸爸应怎样付钱?营业员找回多少元?你能用算式表示出爸爸“原有、付出、找回”这一付钱的过程吗?口算这个算式结果。

生口述爸爸付钱的过程并用算式表示:165-100+3=68

(3)营业员为什么要找回3元?

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小结:应付97元,现在先付出100元,多付出3元,所以找回3元。

(4)上面两种算法结果二样吗?哪种方法好?

板书:165-97=165-100+3=68

(5)联系爸爸付钱的.情况,说一说上面这个算式的实际意义。

学生口述后师小结,突出“付整找零”的思想。

2.反思、概括。

(1)讨论:①为什么原来减去97,现在改为先减去l00而不是减去200或其它的数?②为什么减去100后再加3,而且加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

(2)想一想,如果买皮鞋,应怎样付钱?找回多少元?还剩多少元?你能列式并很快说出结果吗?

生答师板书:165-58=165-60+2=107

(3)观察、思考:

①下面两个算式中的减数有什么共同点?

②算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165 - 97 = 165 - 100 + 3 = 68

165 - 58 = 165 - 60 + 2 = 107

一个数 - 略小于整十数目的数= 这个数 - 整十数目的数+ 多减的数

百的数 的数

3.应用。

完成例3后的“做一做”。

三、练习巩固

1.“算理”专项训练:练习十第1题。

2.简便算法基本练:练习十第2、4题。

3.变式练习:练习十第3、5题。

4.引申综合练:判断对错。

124+ 98=124+100-2=222…………

167+201=167+200-1=366…………()

275-199=275-200+1=76 …………()

432-202=432-200+2=234…………()

四、课终总结

1.一个数加上(或减去)一个略小于整十、整百的数,怎样算简便?为什么这样算?

篇6:《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为了使例题的运算“有根有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学的严密性,主要让学生自己验证两条规律: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以及整数的减法运算性质也同样运用于小数,之后运用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复习,主要是有加减法运算的算式进行比大小,在这几个算式中隐含着交换加数的位置和改变运算顺序的两个算式,连减的算式和连续减两个数的和的算式。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并且自己举几个相似的例子来验证,整数中的一些定律和性质同样适用于小数的加减法中。这样为小数的简便计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学生的大脑里过去的知识慢慢呈现出来,一个接一个补充的更加完整。

接着,先出示课本例题让学生试做,(不提“简便计算”的要求),试做后再提问,你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看课本上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以利学生体会课本中先说明“同样适用”的必要性。但实际教学时,意外地出现了学生的发言,当时他的发言也未必是严密思考的结果,更多的是为了证实自己“按顺序计算”才是正确的找理由,我即利用此契,抓住“可以这样计算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进行了归纳小结。

有了加法运算可以简便计算做铺垫,学生对于小数减法很自然的想到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学生一尝试发现计算更加简便。

然后是巩固练习环节,首先是“找找哪两个小数是好朋友”,这个练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练习凑整,接着是“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题目可以进行简便运算”,最后是运用。应该说整个练习的层次还是比较清晰地,使练习达到了目的。

整节课层次清晰,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验证,完成了学生的“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过程,但是在细节处理上有些欠缺。因为小数加减的简便计算的方法其实是建立在整数的简便计算的基础上的,因此在简便计算的方法上可以加快节奏,学生容易疏忽的是对小数数据的观察及分析,所以可以在复习引入时把凑整练习提上来,可以先是一位小数的凑整,然后给出一列数字,两位数、三位数的小数凑整练习进一步巩固成果。给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让他自己总结小数凑整的注意事项:在凑整的时候还真的不能光看最后一位是不是可以凑成整数。还要看看他们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不是相同才可以的。

篇7: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52,练习九第1-4题。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经历实验、观察、猜想、论述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

难点: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和大家做个热身运动,我们来进行一个抢答比赛好吗?老师报一个数,你报一个,使两个数加起来是100,看谁抢得快,好吗?

师报:47、69、25 问: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明确用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师:热身运动第二节,出示下题,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吗? 47+87+53 65+47+153+35 200-76-24 指名同学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问: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指名回答,并依次板书:

a+b=b+a

a+b+c=a+(b+c)a-b-c=a-(b+c)(3)师:上面三题都是整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板书: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数学热身做完了,下面同学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水彩笔8.9元,笔记本3.6元,钢笔6.4元,三角尺1.1元 师:数学运动会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奖品,你们看,老师都买了什么?每件文具老师都买了一个,那么老师一共花了多少元钱?你能列出算式吗?

指名列式:8.9+3.6+6.4+1.1(可能会有学生列式的时候就考虑了简便的问题,指出:列式的时候,我们一般要按照给出条件的顺序,这样可以不遗漏不重复。)

师:题目中只含有加法,按照什么顺序?你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吗? 请1名同学黑板上板演。

师:有不同的方法吗?指名板演。

板书简便的过程:=(8.9+1.1)+(3.6+6.4)=10+10 =20(元)

追问:比较两种算法,结果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里要用“()”,说说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复习加法运算律:找找例题中哪里运用了加法交换律?那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验证猜想,判断下列式子左右相等吗?

3.4+0.7()0.7+3.4 1.6+0.25+0.75()1.6+(0.25+0.75)2.7+0.63+0.3()0.63+(2.7+0.3)

学生计算,指名口答。问: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师:通过上面几道题目的验证,看来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板书)

师:哪种计算方法简便,为什么? 明确小数相加凑成了整数使计算简便。整数简便计算一般是要把加数凑成整百整千数,而小数加法一般只要凑成整数就可以了。

2、凑整练习:

板书3.3,举例说明0.7(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和3.3可以凑成整数4。继续凑整。板书:7.2,1.76,3.34,0.237,2.178(老师依次板书上面的数,学生依次说出另一个小数,老师继续板书)观察完整的板书问: 要凑整,你发现了什么?

(看位数,位数一样多的才能凑整;看末尾,末尾加起来是10,如果小数部分有多位的,最后一位加起来是10,前几位加起来是9。„„)

3、练习:

(1)练一练第1题:2.78+0.8+0.2 0.37+1.9+0.63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强调应用运算律,并正确书写。

(2)练一练第2题:五年级一班女子4×100米接力赛跑4位同学的成绩如下表。你能很快算出她们完成接力赛的总成绩是多少吗?问:你知道接力赛的总成绩是怎么算的?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强调简算。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p.54第1题)学生完成后,校对得数。

2、p.54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每组题中上下两题的相同点。在独立计算。

集体订正后追问:比较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结果相同?(运用了减法的性质)

板书:整数减法的性质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3、(p.54第4题)在一次跳远比赛中,小强跳了3.06米,小星比小强少跳0.18米,小宇比小星多跳0.32米。小宇跳了多少米?

读题后,要求学生列出算式:3.06-0.18+0.32 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师板书计算过程:=3.06-(0.18+0.32)=3.06-0.5 说说这样算行不行?为什么?

4、判断能简便运算的打“√”,不能的打“×”。

四、拓展练习

师激励:你能设计一些小数加、减法的题目,使它可以用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吗?请举例说明,并把自己设计的题目写出。你能写出与别人不同的题型吗?

五、小结: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出:运用加法运算律,也可以使我们的小数加法变得更简便。板书: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六、布置作业: 第3题、第5题。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a+b=b+a(加法交换律)

8.9+3.6+6.4+1.1

篇8: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关键词:数学;简便计算;策略

简便运算要计算,凑整是关键,下面是我通过近20年教学实践归纳出的常用简便运算的一些教学策略,与同仁共享。

一、多加要扣除,多减要补上;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简便计算策略

这种策略在第一学段教学中更常用些,例如,456+399,先用456加上400,比399多加了1,就要在最终结果中扣除1。同理,在计算656-403时,先从656中减去400,少减了3,比原题少减了3,为保证结果一致,就要再减去3。

二、用“添、去括号法则”进行简便计算的策略

这种策略在第二学段较常用。例如,8.74+(4.05-3.74),这道题如果不出现在简算题里,可以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外面的。但要是出现在简便题中,就要认真观察题型特征。发现8.47与括号内的3.74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一个在括号外,一个在括号内,怎么办?我们知道,如果已有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所以,先去掉小括号,3.74再连符号搬家,与4.05交换位置计算更简便;又如,4835-1749+249,发现如果1749与249相减,就得1500,但为使计算结果正确,需添加小括号。我们知道添加的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添上括号后,括号里的符号都要改变,即“+”变为“-”“-”变为“+”。总结以上两点,我采用顺口溜记忆法:即如果添上(去掉)小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号,那么,直接添上(去掉)小括号;但如果添上(去掉)小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去掉)小括号,里面变符号。

三、连符号搬家的简便计算策略

这种策略出现在同级运算的简算中的频率最高。如以下四道题:(1)12.5×8÷12.5×8,(2)■×2÷■×2,(3)■+■+■+■,(4)4.82-■+5.18-■,更多展示的就是这一类型。实际上就是加法、乘法交换率、结合律的灵活应用。为防止发生交换位置后首项出现负数的情况,给小学生计算造成困难,我引导他们在交换位置进行简算时,算式中的第一个数字的位置保持不变。我把他形象的称为“老大不变,连符号搬家”。

四、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策略

即a-b-c=a-(b+c),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我与学生研究发现,连减题的简便运算,实际上就是填括号法则的最好应用。学生还编出了“连减题,加3笔”(括号为两笔,减号变加号为一笔,共三笔)的记忆方法。

五、用乘法分配律做简便计算题的策略

这种策略在小学的简便计算中使用最普遍,有正用、反用之说,涉及整数、小数、分数(包括百分数)。

1.形如a(b+c)=ab+ac的简便计算

例如,60×(■+■-■),(■+■+■)×24等。这类题是典型的乘法分配律的正用例子,只要按律分配,两积求和或差即可。

2.形如77×■或75×■的简便计算

与(一)题涉及的例子不同的是要先将77分解为76与1的和或将75分解为76与1的差,再按分配率计算。

3.形如ab+ac=a(b+c)的简便计算

即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我引导学生见此类题先用圈或线勾画出公因数及乘号,再提取到括号外面,剩余的数连同符号写在括号里面计算即可,不但计算正确率高,而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4.形如ab+ac+a=a(b+c+1)的简便计算

我采用先补充,后提取的方法,重点讲清楚1乘任何数得原数这个特性,然后提取公因式计算。如■×■+■×■-■×1

5.一扩一缩相同倍数,积不变的简便计算

如47.9×56+4.79×440数学竞赛中偶尔出现,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47.9缩小10倍,就是4.79,而56扩大10倍,则成为560。此时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一扩一缩的数的数字顺序不变,且扩、缩倍数相同(0除外)。

六、增加变式,开阔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路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对简便计算编排的特点是简便计算的因素十分明显。这对学生熟练地运用定律、性质,提高简便计算的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这些基本的简便计算练习题,学生还解决不了实际计算中遇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我认为根据班级基础,适当增加一些多变式题,鼓励学生创新,打破常规,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合理地进行等值变形,从而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些题目如果完全按原来的顺序去算,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准确率也低。

总之,要教好简便计算,使学生达到计算又快又对,不仅正确无误,方法还很合理、样式灵活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熟知有关内容,其次,对教材还要像导演使用剧本一样,都有创造的过程,做探求教法的有心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为献身教育事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不仅授之于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学思结合、积累经验、总结方法,做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分享者。

参考文献:

张洪霞.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9: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教学反思

白沙小学:赵朝美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1、提高课堂效率。班上的学生对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已熟练掌握,并能正确运用于加、减简便计算。

2、实现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教学情境是直接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服务的,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小数加减简便算法的探索活动,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3、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构建数学模型。结合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4、练习设计层次性。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反应或拓展,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本课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新知的应用、开放题思维训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1、连续减13.7+2.3-4.9+5.1

=16-10

=6

这样的错误还是比较多,4.9和5.1虽然相加等于10,但是,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注意运算的顺序。

2、连续减5.6-(3.6+1.82)

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依次减去这两个数,有部分同学还不会算。

3、本节课复习时间过长,用时10分钟,可以压缩复习的时间,多用在新授知识的练习上。

4、检测题分析:

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

3.74-0.26-1.74

5.6-(3.6+1.82)

5.1+0.9-5.1+0.9

部分学生反复出错,计算的时候没有运用简便运算,是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运用简便计算方法,但计算出错。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这三道题目,灵活的运用了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有的同学解决问题缺乏灵活性。

篇10: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有限个例证明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通过观察对比掌握简算方法,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学重点: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会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口算:

二、创境激趣,谈话引入,还记得我们班参加学校冬运会是接力赛时的成绩吗?咱们来看看这四位男生在跑4× 50米接力赛的成绩。

三、自学: 出示课本例4

1、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 50米 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 50米 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

(2)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四、展示

(1)8.42+8.46+8.54+8.58

(2)8.42+8.46+8.54+8.58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五、巩固拓展

=(8.42+8.58)+(8.46+8.54)

篇11: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5月28日执教《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这次课上,我设计在复习导入部分先进行小数加减口算(数字特征,能够凑成整数),以及整数的简便运算定律和性质,为教学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作铺垫。

在新授课中,我将104页的例题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我出示的例题进行自学。最后通过自学、交流、汇报的出结论,证书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而在巩固练习部分,我设计一个智慧大比拼的游戏,分为三关。第一关:基础练习,做教材104页的做一做;第二关:提高练习,设计两个难度有所提升的算式;第三关:为三个判断题。然后将教科书104页的第三题作为课堂练习。最后设计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根据提示找出求总成绩的另外一种方法。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讲台的实习教师,我在这次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同时感触颇多,让我受益匪浅。

教书,一门艺术。在这一大艺术里面又涵盖许多小的艺术细胞。那么,教师的语言则是这些小艺术细胞之一。一趟数学课堂的氛围,就靠老师的语言来调动。数学是一门注重总结的学科,所以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都有其目的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小结与总结及每个环节的过渡的语言。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以生为本,在教学时,我十分注重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但是由于本班学生的缘故,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清晰流利的表达出来,所以在教学时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打乱了课堂时间安排。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精力要高度集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的内容,还要时刻关注学情及课堂生成,在学生出现知识点上的错误的时候,教师要予以及时纠正。在非重点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应做到少重复学生的语言,形成精炼紧凑的课堂氛围。

课堂的生成既是课堂的亮点,而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又是这亮点中的闪光点。在巩固练习时,出现了两个我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而在讲解中,由于缺乏经验,并没有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清晰明了。在课后,指导老师为我的教学进行了指导点评,才让我恍然大悟。是的,这就是年轻教师与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差别所在。

篇12: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掌握小数加减简便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扩展到解决其他简单问题。形成解决小数加减简便运算的一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观察、猜想、论述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受挫的情感,建立克服困难的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计算方法的准确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1、让学生回忆一下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

2、请学生自己设计几道整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式题,并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所编题目的特点、简便计算的依据和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3、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还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于这一些,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学生提出猜想:小数加减法也可以简便计算)。

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1、什么样的小数加、减法可以用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呢?(学生举例)

2、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0.4+0.8○0.8+0.4

(2.6+5.3)+1.7○2.6+(5.3+1.7)

14.6-5.7-4.3○14.6-(5.7+4.3)

师: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师: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生:○里可以填等号。

师:刚才同学们说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还有减法的性质,可以知道○里填“=”,这是同学们的大胆猜想(板书:猜想),究竟对不对呢?还需要进行验证。(板书:验证)可以怎样验证呢?

生:算一算○的左右两边的结果是多少?

师生共同计算,发现○的左右两边相等。

师:从这三组算式中你可以什么?

生: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学生把规律读一遍。

师:应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三、动手实践,灵活应用

出示课本例4

1、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

(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

(2)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3、汇报

(1)8.42+8.46+8.54+8.58 (2)8.42+8.46+8.54+8.58

=(8.42+8.58)+(8.46+8.54)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 = 34(秒)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5、看书质疑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这道题可以进行简便运算。

8.68 +4.3 +( )

师: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数,使这道题可以进行简便运算。

生:可以填5.7,这样可以和4.3凑成整数10,进行简便运算。

生:可以填1.32,这样可以和8.68凑成整数10,进行简便运算。

9.87 -( ) -3.59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57+0.245+7.43+2.755

2.66-0.134-0.866

23.4-0.8-13.4-7.2

3、实际运用简便方法:

下表是五年级收集废电池的统计,算出合计数。

组别一二三四合计

数量(千克)2.65.74.44.3

4、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反思小数加、减法的简便方法。

(1)中兴钢铁厂四至六月份的钢产量分别是5.39万吨、6.89万吨、6.11万吨。第二季度共产钢多少万吨?

(2)小星到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定价分别是3.68元和4.32元,小星付出10元钱,应找回多少元?

5、仔细观察比较A、B两组数据的特点,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进行计算。

A B

6.04+3.6+1.98 6.02+3.6+1.98

1.28+3.7+2.71+6.3 1.29+3.7+2.71+6.3

5.82+6.74-5.74-1.83 5.83+6.74-5.74-1.83

交流A组和B组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师:观察一下,你们认为哪一组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学生说明原因。

师:你能根据B组的结果很快就知道A组题的答案吗?为什么?

生:B组的第一题等于11.6,A组的6.04比B组的6.02多了0.02,其它的数都和B组一样,所以结果比B组多0.02,是11.62。

生:B组的第二题等于14,A组的1.28比B组的1.29少了0.01,其它的数都和B组一样,所以结果比B组少0.01,是13.99。

生:B组的第三题等于5,A组的5.82比B組的5.83少了0.01,其它的数都和B组一样,所以结果比B组少0.01,是4.99。同学们的观察力非常强!

五、小结与反思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是怎样来学习和研究的?

篇13: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1.学生讨论:有什么简便方法可以很快的口算出这道题吗?

板书:113+59=113+60-1=172

2.提问:为什么加60?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减去1?

3.小结:加一个接近整十的数,先按整十算,多加了几就减去几.这样可以直接用口算,而且又对又快.

(二)教学例2 276+98

1.模拟游戏“找钱”(详见探究活动)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76+98=276+100-2=374

3.提问:把98看作多少?(100)

加100多加了多少?怎么办?

把276看作300计算可以吗?好不好?为什么?

4.练习

(1) 76+97=76+100○□=□

(2) 387+296=387+300○□=□

(3) 499+379=500+379○□=□

(4) 183+99=183+□○□=□

(5) 49+425=□+425○□=□

(三)教学例3 165-97

1.讨论:这道题你打算怎么做?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65-97=165-100+3=68

3.提问:为什么要加上3而不是减去3?

4.教师小结

减一个接近整十的数,先按整十算,多减了几,就减去几.

5.练习

(1)152-99=152-100○□=□

(2)321-88=321-100○□=□

(3)536-298=536-□○□=□

(4)247-199=□-□○□=□

(5)571-289=□-□○□=□

(四)小结

提问:

1.计算加法时,如果加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简便?

2.计算减法时,如果减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简便?

3.加法和减法的简便算法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把加数或者减数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

不同点:加法是多加了几要减去几;减法是多减了几要加上几.

三、巩固练习

1.看卡片填空.

例:+1968看作(+200-2) +297看作( )

+88看作( ) -297看作( )

-99看作( ) +999看作( )

2.判断下列简算是否正确.

A.127+59=127+60-1( )

B.99+45=45+100-1( )

C.243-99=243-100-1( )

D.86+97=86+100+3( )

E.121-89=121-100+1( )

3.选择最简便算法.

(1)86+89

A.86+80+9 B.89+90-4 C.86+90-1

(2)198+84

A.198+80+4 B.84+200-2 C.198+90-6

(3)115-99

A.115-90+9 B.115-100-1 C.115-100+1

4.比一比,谁的简便算法多.

197+98 98+299 398+201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

1.用简便算法算下面各题.

115-99 176-98 439-197

148-79 250-199 526-298

2.王老师给学校买图书用了139元,买体育器材用了97元.他带了300元,还剩多少元?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算法。一个数加、减整百、整十数可以口算,因此,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十的数看作整百、整十数,然后多加了几再减去几,多减了几再加上几。

要想正确掌握这一简便算法,首先必须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还要有口算的基础,因此,新课之前复习了以上有关内容。

新课的引入是通过一个数加上整十数113+60引出一个数加上接近整十数113+59,这样安排,便于启发学生自己想出简便算法。

新课部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得出加上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算法;第二层次为了避免与加法简便算法混淆,先通过做买卖游戏付整找零的活动,引导学生的出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算法;第三层次加法和减法进行对比。

在组织练习时,配合新课各阶段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进行练习,然后组织对比性的综合练习和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灵活练习。这样由浅入深地组织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简便算法,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探究活动

找钱

游戏目的

让学生自己探究减去一个接近整十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游戏过程

1.表演如下情景:妈妈带了165元,其中有一张百元纸币,到商店买了97元的商品,妈妈怎样付钱?售货员怎样找钱?

2.由一个学生扮妈妈,另一个学生扮售货员,妈妈拿出100元给售货员,售货员找给妈妈3元,妈妈把3元和65元合在一起.

3.教师提问:

(1)买97元的商品,为什么妈妈拿出100元给售货员?(因为零钱65元不够,97元接近100元.)

篇14: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教材首先通过准备题,复习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使整数加减法计算简便。接着,教学应用加法的地自定笋减法的运算性质,使分数加减计算方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 用简便方法计算P141准备题

2. 说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 教学例9

A、出示例9,看一看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B、你想怎么计算?你认为这样做简便吗?为什么?

C、反馈。

D、看书P142

2. 尝试练习:P142试一试

3. 说一说运算定律或性质在加减四则运算中有什么作用?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 用简便方法计算P142、1

2.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P142、2

3. 应用题

上一篇:浅析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下一篇: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