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中隐私观差异及原因分析

2024-05-10

中西文化中隐私观差异及原因分析(通用6篇)

篇1:中西文化中隐私观差异及原因分析

最新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解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精神之旅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

On Translation of Humorous Languag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女主人公艾迪的形象探析 方位词“上”和“Up”语义对比研究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 商标翻译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中西俚语中动物意象的对比分析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Impact of Latin on English Vocabulary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谈英汉励志谚语互译

中美居民不同储蓄态度对比分析

⑧ 0 ⑤⑨⑨ 0⑦④⑨ 14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浅析俚语在美国亚文化群中的使用及其成因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赛珍珠的《大地》 军服相关英汉颜色词的分析 《红字》中女权主义意识探析

ESA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简析比喻在《围城》中的运用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 浅析中美婚礼习俗差异

名词化隐喻在外贸函电中的功能分析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论证北美独立战争的合法性—重读托马斯.潘恩的《常识》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象征手法解析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On the Differ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翻译中的语境因素分析 少儿英语游戏教学策略研究 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

外国商标的中文翻译策略及其产品营销效应研究 “一只陷入囹圄的小鸟”——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中美幽默的比较

Beyond Language, Toward Nature: A New Reading of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从海尔的品牌成功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环境下的品牌战略 浅析中西情人节短信中的文化差异 The Goth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

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语用研究

库切《等待野蛮人》中的不可靠叙述 论中国的归化异化

《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 朗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从感观的角度看汉语外来词的翻译

浅析爱默生的《论自助》——人生自主的源泉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从美国影视剧中浅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中国现代散文风格精彩再现——评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 《论语》中“仁”的翻译研究 英语称赞语的语用研究

英汉颜色词语的内涵差异及翻译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隐喻的语用功能分析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浅谈体态语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Principl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 英语财经报道中的词汇衔接研究

论电视剧《绝望主妇》和《婚姻保卫战》中所体现的中美女性人生观差异 金钱决定婚姻

《老人与海》的家园意识

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中能力的培养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 The Growth Topic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佩克拉的悲剧成因研究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分析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

英汉动物习语内涵意义的文化差异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英汉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探究 汉语邀请行为的语用分析

英语双关语在《好汉两个半》中的语用分析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形象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Ambivalent Character of Frederick Winterbourne in Daisy Miller 英语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的文体比较

从《简爱》和《达洛维夫人》浅谈女权主义的发展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87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88 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翻译的对比研究

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 90 大学校训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91 浅谈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融入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3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 95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 96 从曼诺林角度研究圣地亚哥形象 97 口误幽默的心理语言学分析

分析《土生子》中的种族主义的恶性影响 99 从《喜福会》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探求 100 《南方公园》中美国人的黑色幽默 101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10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04 《哈利波特》系列里恐怖美的研究 105 国际商务合同的用词特点及翻译

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和埃莉诺的成长研究

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108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109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110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111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113 《简爱》与《谢利》中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研究 114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

东西方隐逸文化对比——试比较梭罗与陶渊明的作品 116 从中西文化对比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

Harmony is Everything: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Grapes of Wrath 118 从《牧师的黑面纱》中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认可与反对

Analysis on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ion 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ruit Advertisements 120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

An Analysis of Vampire Image in Fevre Dream by George Martin 123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Beowulf: A Christianity Guided Pagan Epic 125 英语与汉语中的称谓研究

《欲望都市》四位女主角的爱情观分析 127 中美篮球背后的青年文化

世纪年代前后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女性形象对比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30 商业意识对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131 浅谈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A Study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Legal Films 133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134 现代英语新词分析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137 《围城》英译本中的幽默翻译 138 中美商务交际礼仪之差异

On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40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人物关系 141 试析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142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143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餐桌礼仪 144 小学英语语法任务式教学

从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看英语歧视性词汇的变化 146 论广告定位中的文化冲突及对策 147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149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中餐菜单的英译 150 英汉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

151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两个概念的区别研究:以公示语为例 152 从中国传统民居乔家大院和西方哥特式教堂看中西文化差异 153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154 《洛丽塔》—时间的悲剧

155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之死的必然性 156 产品说明书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157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158 中西传统节日文化比较

159 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60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现代主义 161 黛西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作用

162 改写理论视角下看葛浩文《狼图腾》的英译 163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性格成长历程

164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三中译本----各译作对原作忠实度的对比评析

165 商务活动中的习俗、礼节和礼仪探析

166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167 浅析《弗兰肯斯坦》中怪物“善”与“恶”的转变

168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 169 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170 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中英幽默 171 中西丧葬礼俗的对比研究

172 《追风筝的人》作为成长小说的的体裁分析

173 理想之梦的破灭——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 174 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

175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176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性格之路

177 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

178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群像

179 What to Love and Hate ----o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80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层反讽

181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182 论英语文学教学中的影视欣赏

183 Motivation’s Cultiv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English Learning 184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185 苔丝人生悲剧的研究

186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 187

188 《荆棘鸟》之宗教观

189 论《木木》中屠格涅夫的反农奴制思想

190 A Feminist Reading of Virginia Woolf and A Room of One’s Own 19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2 英汉双语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193 谐音现象促成因素及其启示的研究

194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看儿童文学的翻译--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 195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的英译-以红楼梦为例 196 关联理论视角下唐诗的翻译

19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8 从《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集》探究布朗宁夫妇的爱情 199 中西方奢侈品消费文化之比较

200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篇2:中西隐私观差异及成因之比较

一、何为隐私

“隐私”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个舶来品, 是对英文单词privacy的翻译。Privacy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四版) 释义为“freedom from interference or public attention”, 意为“不受干扰或不受公众注目的自由;私人权利;个人自由”。在中文中是没有可以对应的词的, 我们现在使用的“隐私”在《现代汉语词典》 (2004) 中的定义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两者之间其实有些出入。

隐私是一种文化态度, 是处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以调节和控制自己与外界接触的一种机制。Westin把隐私分为四类: (1) 隐居 (solitude) , 即与外界隔绝; (2) 亲密无间 (intim acy) , 即只向亲密朋友或知己泄露隐私; (3) 匿名 (anonymity) , 即不期望被他人识别; (4) 自我克制 (self-res e rve) , 即指一种心理自我克制以防止不必要的骚扰。这四类隐私在各种文化中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 只是表现的程度不同。在我国现行法律中, 并无提及隐私权字眼的明文条款。而西方人对隐私非常注重, 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人们的隐私安全越来越低, 隐私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华尔街日报》和全国广播公司1999年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 隐私问题是美国人二十一世纪最关注的问题, 超过了对人口爆炸、种族冲突和温室效应等问题的关注。在我国, 对隐私的理解的典型观点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信息说”, 即不愿被窃取和披露的私人信息就是隐私。二是“私生活秘密说”, 即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的安宁的私生活或不受他人非法收集、刺探公开的保密的私人信息。还有“私生活安宁说”、“不受干扰的权利说”等等 (曾丽洁, 2007) 。

二、中西方的隐私观

西方人的观念中所涵盖的隐私范围非常广, 有私人空间、私人时间等。他们通常都严守个人空间, 不大愿意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 对别人的干预有本能的反感。尤其美国人注重隐私的传统由来已久。美国《隐私》杂志的发行人罗伯特·史密斯说, 美国是由欧洲移民创建的, 早在北美大陆还是英国殖民地时, 就意识到需要隐私来从事不想让英国国王知道的政治活动。后来为了寻求宗教自由, 更进一步强调隐私。美国人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私人汽车, 排队或坐车时还强调拥有自己的私人区域, 除非迫不得已的“拥挤”情况, 闯入的话都是一种冒犯。

相较于“隐私”在西方受人尊重的地位, 在国内则是个带有些贬义的词汇, “隐”和“私”总是透露着不可告人的神秘气息。中国人纳入“隐私”概念的内容比西方人要少。工资、年龄、婚姻、家庭等在西方属于隐私的东西都可以互相询问, 以示关心和友好。在西方邀请一位客人参加聚会得提前一周甚至更早通知, 这样做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 可以方便宾客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而在中国, 则可以在聚会头天晚上甚至当天通知, 以此来给客人一种惊喜的感觉, 而不会让客人认为自己是临时被叫来凑数的。

三、隐私差异历史原因分析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西方的隐私观之所以存在着这么大的差异, 追根朔源是在各自文化影响下培育的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的。

西方文明发源地在欧洲, 而欧洲文明之滥觞是古希腊文明, 其文明中心是欧洲南部的地中海地区。因自然条件导致农业经济不发达, 同时水路交通相当便利, 从而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随着工商业阶层的崛起, 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商业原则促进了希腊人个体意识的觉醒和成熟, 由此孕育出西方人个体本位的文化精神。基督教文化教育人们要舍弃家庭, 宗教义务大于家庭义务。由于缺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的依赖, 这就将人们的信仰、依靠以及对家庭应尽的责任引向了超越家庭的精神权威和宗教力量的效忠上, 进而产生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更是肯定了人的个体价值和人格尊严,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则将“天赋人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20世纪的存在主义哲学注重存在, 注重人生, 强调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思想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世界观发展到了极致。西方文化是一种“权利文化”。“根据古典自然法学说, 权利被视为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品质, 具有不可剥夺的性质, 其正当要求 (自我保护、生存、自由和取得财产等等) 发端于自然法, 并要获得国家实在法律制度的保护” (王莉君, 2005, 33) 。这里权利的主体是指每个有理性的个人, 而不是挂靠在某个政治团体或宗教派别之上的成员。“这种权利观念肯定了一个独立于他人、独立于群体、并具有内在性深度的个人形象:个人不仅是肉体的存在, 还是意识的、情感的、心理的、具有语言能力的存在” (王莉君, 2005, 33) 。因此, 西方人认为谁也不能代替自己决定自己应有的生活方式或是某件事情对于自己的意义。不谈其他人, 每个个体的存在对于自己而言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种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导致西方人, 尤其是美国人, 相当注重隐私, 界限意识非常明显。

中国地大物博, 成熟的农耕经济将人们羁绊在土地上, 在形成安土重迁的思想的同时也把人们紧紧的凝聚, 或者说是禁锢在家庭里。孟子曰:“人有恒言, 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可谓一语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实质。家庭是组成国家的基本单位, 个人需依附在家庭和集体之上才能生存。血缘关系、宗族关系、乡党关系是传统中国人最为重视, 也是不得不重视的存在。个人之所以有价值, 乃是因为他是群体的一份子, 他的命运和利益都由群体决定。“在中国没有个人观念, 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 其生存在世乃是为了尽一种责任。在中国弥天漫地的是义务观念者……” (梁漱溟, 2005, 70) 中国文化是一种“义务文化”。群体取向的中国人在他所处的家庭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中, 要做出与他的角色和身份相符的行为, 要受到“恭、宽、信、敏、惠、孝悌”等道德礼教伦理关系的约束, 否则即为不识大体, 不顾大局。古代的中国人要求对社稷效忠, 然而这种效忠不是为社会, 为人类, 是对君主家长的完全忠诚。“中国传统文化是漠视人的个体价值的, 它之所谓自我人格的完成 (尽性) , 其实质恰恰是抑制和牺牲人的个体需要和个性, 以达到维护群体中的既成秩序和自觉。” (徐行言, 2008, 83) 人成了一种附属物, 仅仅是一种类的存在, 个人作为主体完全没有独立人格和地位, 个人之所以成事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利益。群体取向还导致了他人取向, 即在做事情时, 首先考虑的是他人的想法, 想别人会怎么看, 怎么说。因不堪忍受旁人的议论而留下“人言可畏”遗言自杀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女星阮玲玉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群体取向使人要注意处理人际关系, 他人取向则要注意“面子”问题, 处处排在第一位的都不是自己。因而中国人通常都将心思花在维护群体隐私上, 自己生活在群体当中, 保护好群体隐私便也是保护了自己的隐私。

西方社会中盛行的个人取向和传统的权利本位文化, 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有更高的要求, 人们有意愿也有可能去注重自己的隐私, 尊重别人的隐私。这在空间文化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 不仅仅是现实上的距离, 心理上的个人领域也明确的多。孩子们从小就拥有自己的房间, 私人办公室也比东方普及的多。门一旦关上就传出了不可打扰的讯号, 随便闯入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只要有可能, 美国的家宅之间相隔都很远, 虽然没有明显的区分, 但是人们对于与邻居接壤的界限了然于心。涉及到个人自由的隐私方面的话题, 比如婚姻、家庭等等, 除非当事人主动提起, 人们也不谈及。在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的中国则相反。人们会热情地挽着刚认识的人的胳膊, 询问他/她的工作或家庭, 诸如“工作待遇怎么样啊”, “我这有个小姑娘挺好的给你介绍一下呀”, 类似的问题层出不穷。因为这样的问题可以表现出人们的关心, 透露着中国所特有的人情味儿。三代同堂, 甚至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在中国也不罕见。人们共同使用一个起居室, 两个甚至三个人使用一个卧室, 吃饭时几盘菜大家都夹来夹去。在这样的环境中, 个人想利用空间因素保留隐私是很困难的, 因此中国人只通过心理调节来保护很有限的个人隐私。中国有句俗语, “家丑不可外扬”, 对于生活在其中的集体的隐私, 人们则是心照不宣的相互维持。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渐渐与国际接轨。上辈人经常讨论的薪金、年龄以及某些涉及个人信息的话题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所避讳的。人们保护隐私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对隐私的敏感程度也越来越高。比如, 有人在收到垃圾短信后会进行投诉, 认为通讯公司通过技术手段, 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在银行的柜台或自动取款机上, 会看到一块牌子写着:“为保护隐私, 请在黄线外等候。”这对于个人隐私观念淡薄的中国人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然而很多年轻一代纷纷呼吁要全盘学习西方人的隐私观, 作者认为是不可取的。在数字化的今天, 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距离越来越近, 心理距离越来越远, “人情味儿”这种西方人所羡慕的中国特质不能因为学习西方隐私而被肃清。尊重个体独立性是必须的, 在此基础上完善个体在社会及家庭生活中的隐私需要就足够了, 而无须全盘跟风美国和西方。

由于本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现阶段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我们还是会有很多与外国人发生冲突的可能。因此我们要更加深入的学习了解对方的文化和习俗, 来减少国际交流中的障碍, 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活动成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曾丽洁.当代中西隐私权的研究及其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7) .

[2]崔素花.中西隐私观差异及根源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1) .

[3]王莉君.权力与权利的思辨[M].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2005.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篇3:中西方大学生生命观差异分析

关键词:中西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一、前言

近年来,在中西方各国,社会上频繁出现多起大学生漠视生命的事例,由于大学生对生命观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频繁出现的大学生危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事件也正在逐年增加。如果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由此引起的大学生失范行为,不仅会给他们自己带来无法弥补的恶果,同时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中国与西方许多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由此导致了中西方大学生在生命观认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国家大多讲求自由,平等并追求个性。而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观则要求人们追求长久与安宁,重视生活智慧,更加强调纪律和集体,对死亡往往采取“存而不论”、“敬而远之”的回避或搁置的态度。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独特的生命观认识。这就注定中西方大学生在生命观认识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二、中国大学生生命观

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大学生的生命观认识最主要由儒家思想、道家的生命智慧、庄子的生死观所组成。

1、儒思家想

儒家思想尊重自然生命。儒家主要关注的是生命伦理,以及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问题,对此,儒家大力推崇人在宇宙间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孔子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原则:“礼之用,和为贵”。“礼”就是要考虑到每个人的需要,和为了群体的维护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其崇尚精神生命,并认为精神生命是人类生命的最高境界。孟子指出人不仅应重视生命,而且要善待生命,以及保护生命。儒思家想体现了人的本质和人类生存的意义,同时彰显了人的个性、信仰、和价值观的生命存在的形式。

2、道家的生命智慧

道家以自然生命为基础,采用批判和反思的手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哲学理论。道家认为,‘生命乃宇宙自然之化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有生命都是不可以被随意践踏的,而应受到呵护和重视。老子认为人应该重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而漠视生命和残害生命都是极其错误的。道家的生命智慧应是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强调的尊生、重生,和不随意杀生的生命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对于生命观形成正确的认知。道家重视以豁达的人生态度来对待困境,和乐观的精神来面对困苦,更是值得大学生来学习和借鉴。

3、庄子的生死观

(1)庄子的生死观告诫人们要珍视其短暂的人生,认为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给予和馈赠,生命至关重要,万不可轻视。

(2)庄子的生死观要求人们要认清自我,并肯定自身的价值。这就启发当代的大学生应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自负、不自卑,并客观评价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让一切顺其自然的发展,切莫强求。

(3)庄子的生死观告诉人们莫贪心,须知足。庄子在其自己的人生观中着重强调知足常乐的思想。知足是一种大度,在知足者的眼中,没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人们绝不要庸人自扰。

(4)庄子的生死观体现出顺应生死及达观的生命态度。“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庄子的生死观则是建立在对于生命与死亡的大彻大悟的基础之上的。珍惜生命是人们顺应自然规律的结果。生,顺应自然,死,亦顺应自然,但绝不应恶生及轻生。

三、西方大学生生命观

1、重视死亡教育

20 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即提出对于大学生的死亡教育应列为教育研究的领域。在西方国家,死亡教育被命名为论死,其作为一门预防性的实践教学课程,其目的是从人的心理、精神、经济等不同的认知层面,去增强人们的死亡意识,从而激发出人们对于生命的热爱,使人们能够正确的去面对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尽量的去避免轻生和自杀现象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因死亡问题而引发的各种连锁问题。

2、通过社会教育活动推动生命观教育

在西方,对生命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大多体现在社会领域方面。社会教育活动的盛行,唤起了人们对于生命的热爱,使人们“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3、学校对生命观教育的广泛普及与推广

目前,在英国,生命教育早已被列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之中;在德国,生命教育主要体现为宗教教育和善良教育,善良教育是德国的特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其中包括的生命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如死亡与葬礼、与死亡相关的伦理与道德、青少年的自杀现象以及对于死亡的理解等等,教材科目种类繁多,教学活动多样化,如教师把学生带进太平间进行感知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去感知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在世界经济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我们要把中西方共同的的整体和谐、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作为对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同时去粗取精,进而去推进生命教育的中国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尊重生命,珍视生命,享受生命。这对于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和实际的意義。

参考文献:

[1]夏东民,陆树程.敬畏生命观与生态哲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8,(6):72- 77.

[2][德]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216.

[3]秦榆.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

[4]刘嘉诚.浅谈如何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新模式[J].大庆社会科学,2008,(1).

[5]樊立三.生命关怀视野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刍议[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1).

篇4:浅析中美隐私观的差异

人是群居动物,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人们需要在社会中生活,因此,人们会面临许多社会上存在的隐私问题。但是,面对相同的涉及隐私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1.问候与隐私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相互问候,通常问的问题包括姓名、籍贯、年龄、婚姻状况,等等。然而,美国人不喜欢谈论年龄和婚姻状况。他们更常谈论的是与个人兴趣无关的话题,比如天气。对于美国人来说,中国人使用的语气和态度,尤其是长辈或者领导说话时居高临下的语气是十分不礼貌的。这种感觉就像是警察在盘问罪犯。此外,美国人也不喜欢在见面的时候被问到有关于年龄、收入和婚姻状况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些信息都是非常私人的事情。然而在中国,人们认为询问此类问题恰恰是表达了对于他人的关心和问候。

2.收入与隐私

“你收入多少?”是中国人比较喜欢问的一个问题。然而,在西方国家,有的时候甚至家庭成员间都不清楚彼此的收入。这并不表示西方家庭不团结,而是很好的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于个人隐私的尊重。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一个人的收入代表了这个人的个人能力。而且,人们对于家庭和财产的安全十分重视,他们认为收入是十分个人的事情从而很少与他人谈论。

随着个人意识的不断增强,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保护他们的工资收入其实是保护个人隐私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人在公共场所谈论收入问题的原因。

3.个人信件与隐私

众所周知,未经许可私自拆阅他人的信件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以及法律的惩罚。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禁止未经允许私拆他人信件。西方人大多知道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有强烈的意识如果他们私自拆阅他人信件,他们将会受到法律制裁。然而在中国,人们对于尊重他人隐私尤其是亲属的隐私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意识都不强,这就造成了在部分中国家庭,父母并不认为他们私自打开自己孩子的信件是一件错误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而对于造成中西方这种差异的原因,就不得不说两国法律对于隐私权的规定。在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个人隐私不受侵害,对于个人隐私的定义也非常明确。然而,虽然我国也有相关法律规定有关个人隐私不得侵犯,但是对于个人隐私所包含的范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同时,自古以来,在道德层面人们就几乎没有不得私拆他人信件的意识,这也是两国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不同见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4.个人空间与隐私

在西方国家,人们对隐私权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强的保护欲,因而人们不仅重视保护个人的隐私同时也非常尊重他人的隐私,这一点在空间文化方面尤为明显。相较于东方人,西方人更加的保护个人空间不受侵犯。这一点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明确的表现。和中国人不同,美国人大多是居住在独栋的房子里,人们习惯在自己的房子前面竖起一道矮矮的栅栏以示与邻居家的界限。通常情况下,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栅栏之内是不被允许的,后果将十分严重。有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曾经有位外国学生因为不了解美国个人空间隐私的文化,未经允许误闯一户人家的院子而被房子的主人开枪打死。对于西方人来说,一个人的房子就是他的城堡,神圣和不可侵犯,这也直接反映了西方人对于空间隐私权的重视。

5.办公室与隐私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办公室的布置都是非常精致的。在中国,较为常见的是两到三名工作人员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同事间的办公桌都是相对摆放。在美国,情况却大不相同。例如,在高校当中,每位教师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教师可以在办公室中处理学校的事务以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如果有问题需要请教老师,需要提前通过邮件等方式向老师预约。而中国高校大部分的教师共享一间大的休息室,无论是处理学校的事务还是回答学生的问题,几乎没有隐私的环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会各自拥有一间小的办公室,如果条件不许,则一般会将一间大的办公室隔成几个独立的办公空间以供在同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使用。

如今,随着我国精神文明的快速增长,有关隐私的观点开始被更多的人意识到并接受。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年轻一代会更加注意在谈话中避免涉及到工资、年龄、个人信息等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越来越近,,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大大增加。与此同时,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也造成了许多问题的出现,而隐私问题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点。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方国家中国和典型的西方国家美国为视角,通过对中美隐私观在各个方面的的差异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从而使跨文化交际中对隐私的认知和处理达成更多的共识,逐步提高中西方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能力,以促进中美文化能够更好的交流和融合。这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东西方文化及避免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具有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隐私观,差异,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蔡芳.中西方隐私观探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6,2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篇5:中西文化中隐私观差异及原因分析

关键词:隐私观念;领域行为;心理机制;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76-02

一、隐私的概念

“隐私”实际上是个舶来品,是对英文单词“privacy”的翻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把“privacy”释义为“freedom from interference or public attention”,即“不受干扰或不受公众注目的自由;私人权利;个人自由”。在中文中是没有完全对应的词的,我们现在使用的“隐私”在《现代汉语词典》(2004)中的定义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两者之间其实有些出入。

隐私这一概念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涉及人们如何对待和利用环境因素,如何控制和调节与他人的交往。Alt-man认为隐私是人们允许接触某一自我或其群体的有选择性的控制机制。这样,隐私就成了允许我们与谁交往和不与谁交往的机制,或允许我们在某一时间内与别人交往的机制。隐私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存在于各种不同文化中,只是其在表现方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有的文化通过物理环境调节隐私,有的文化依靠心理机制调节或保护隐私权,有的文化则两者兼有。

Westin曾把隐私分为四类:隐居(solitude),即与外界隔绝;亲密无间(intimacy),即只向亲密朋友或知己泄露隐私;匿名(anonymity),即不期望被他人识别;自我克制(self-re-serve),即指一种心理自我克制以防止不必要的骚扰。实际上,以上四种隐私在某种程度上在中美隐私观念中都有所表现,差异表现在其侧重点有所不同,下面主要从中美民族隐私观念中的领域行为和中美民族调节隐私的心理机制两方面来说明其差异。

二、中美隐私观念中的领域行为差异

不同的文化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调节或控制自己的领域或群体的利益等。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习惯用围墙为界,城市有城墙,单位如工厂、学校、医院等都有围墙,各家有院墙,无论哪里都能看各式各样的围墙。中国人墙内墙外有别,即内外有别。墙内是“自家人”,墙外则是“外人”。中国人习惯用围墙来保护自己的(私人)领域,本质上讲,是对群体隐私的一种维护。以集体主义为主要取向的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有那么多的个人隐私,但是,他们却十分崇尚群体隐私。与崇尚围墙的中国文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人习惯使用空间来维护个人或群体的领域,他们对空间极端崇尚和高度敏感。在美国,很难看到围墙,各个单位都以空间相互隔离开来。如果去参观一所大学,你可能会很难辨认学校的起点和终端,学校与其他领地的分界线似乎无处不在,也似乎根本不存在,但分界线却的确存在,它存在于美国人的心中:人们对界线的认识十分敏感,一清二楚,不经允许绝不进入别人的领地。人们习惯以空间作为个人隐私的调节机制,例如,在美国的饭馆,一位客人坐到一张桌子边后,这张桌子就成了他的临时领地。后到者宁可等候空桌也尽量不与他人同桌。实在无空桌时,也必须征得先到者同意,以表示尊重先到者的权利。在公园,要坐到已有人的长椅上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美国民族隐私范围非常广泛,除去空间领域,还包括:个人私生活领域,如婚姻、恋爱、住宅和卧室、夫妻生活、小孩教养、生活方式、个人爱好、家庭关系、私人信件、日记、个人饮食习惯等;个人身体领域,如生理特点、身体缺陷、胖瘦、病残状况、年龄相貌、体重、肤色和发色等;个人信息领域,如个人身世、经历、社会关系、宗教信仰、政治倾向、房产、衣饰价格、经济收入和开支、存款、住宅地址、电话号码、存折以及有关个人事物的选择等;工作和学习领域,如学生考试、老师的评语、同事的工作日志、研究和实验过程记载、论文和专著的草稿和初稿、旁人未曾出席的会议记录等;个人时间领域,主要指某人愿意独自在一处,不愿受他人打扰的时间。美国人常说“我得有时间独处来思考自己的问题。”父子、母女、夫妻和朋友概莫能外。愿意独处就意味着一个人在那段时间内不愿让别人妨碍他。

然而这些在美国属于隐私范畴的事情,在中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性”,他们往往受到社会、他人的关切。人们不经允许涉足他人的生活领域,不仅不为错,反而是天经地义,是关系亲密、相互关心的表示。类似“你吃饭了吗?”“你多大了?”“有对象吗?”“你的工资是多少?”“你去哪儿了?”“这件衣服多少钱买的?”“天气很凉,多穿一些。”等等都是对别人表示关心,常常挂在嘴上的话题。这种话语使人感到温暖、安全、人情味十足,绝无多事之嫌,因为这种社会关心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机制。

三、中美调节隐私的心理机制差异

除以外界环境为屏障外,隐私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心理控制的。到过中国的美国人常说中国人精神生活单调,心理世界贫乏,其实这是非常表面化的理解。中国人在涉及隐私问题时,不是使用环境因素,而是使用心理机制来调节自己的隐私。中国人常把感情,如喜怒哀乐、爱憎等情感以及个人态度等当作隐私,而对其处理是采用自我节制的心理压缩的方式。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态度深深地埋在心里,不暴露出来,以适应群体取向或达到社会和谐。即使在公众场合,中国人也可能以沉默或其他形式来控制自己的情感。他们压抑自己的情感喜怒不形于色;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会闷在心里;对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也不会溢于言表;对许多欲望都做自我压缩处理,加以“保护”,很少流露出来。

美国人恰恰相反,他们在类似的情况下,使用物理环境来调节隐私,会找一个地方躲起来,会跑到房间里关上门保护自己。不论寝室、办公室、家庭中的卫生间还是书房的门都用来调节隐私,一旦门被关上,就自动传递出“请勿打扰”的信息。由于不了解门在美国文化中保护隐私的作用,到美国家庭做客的中国人会无意识地犯下文化错误,他们会无视关着的门所传出的“Leavemealone”的信息,会去打扰别人。

四、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因隐私观念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隐私观念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容易产生误会的原因之一。中美两国的隐私观念有较大差异,要想避免因这类差别带来的交际中的不快,相互应以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以及生活习俗为前提,了解并尊重双方的不同点。要想减少或消除因隐私观念不同而引起的误解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1.言语交际方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避免涉及美国民族的隐私问题。

1)关于什么的问题。比如,对方的宗教信仰是什么?政治倾向、未来的打算、家庭住址是什么?等等。

2)关于多少的问题。比如,年龄是多大?收入是多少?还有衣饰的价格、房子的价格、考试分数、有几个孩子、在某地住多长时间等等。

3)关于谁的问题。比如,大选中选谁?刚才和谁交谈?昨晚跟你散步的人是谁?等等。

4)关于哪里的问题。比如,你去哪?你一直在哪待着?你准备在哪儿度假?等等。

5)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你不结婚?为什么你不要孩子?为什么支持民主党?等等。

中国人重视朋友之间,邻里之间,长幼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相关心,所以我们常用一些表示劝诫、建议、提示和提醒功能的句子向对方表示关心、爱护和体贴;而美国民族崇尚独立,他们强调人人管自己,上帝管大家。他们认为个人生活还需别人呵护是不成熟的表现,因此,每当他们听到中国朋友用一连串的祈使句式带有should(应该)之类的句子向他们表示关心时,其结果可想而知。

2.非言语交际方面

这方面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地方较多,如:卧室是夫妻独有的隐私领地,他人不宜贸然闯进;孩子们的卧室,父母也需征得同意后才能进入;配偶的信件,另一方不得拆阅,子女的信件父母也不能拆看;学生的考试分数不能直接或间接公开,更不能排名次:学生的日记用不着老师批改;单位领导无权要求下属和个人写“思想汇报”或上交“学习心得体会”;到别人家里做客不能随意翻阅桌上和书架上的书信和手稿;老师下课后学生不能翻阅讲稿、讲义、教案或计分册;二人交谈第三者在听距之内属于侵犯他人隐私范畴。在公共场合的宾馆、饭店的房门上看到“请勿打扰”的门牌就应立刻意识到其内在含义——请尊重他人隐私。

不同文化中的隐私观念有所不同,隐私观念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容易产生误会的原因之一。中美民族在隐私观念上存在较大差异,比较中美隐私观念之不同对避免交际中的误解,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刘焕辉.言语交际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3]王宏印.跨文化传通——如何与外国人交往[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4]谢职安.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美国民族的隐私观念[J].外语教学,2000,(1).

篇6:中西文化中隐私观差异及原因分析

在一份针对国际商务人员的“跨文化商务交往与礼仪的调查研究”中,北美和欧洲商人在中国所经历的最大困惑行为排名前两位的是:“语言差异”和“守时与时间观念”;对日本商人来说,最困惑的行为排名第一位的就是“守时与时间观念”;而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中国商人的前20种最困惑的行为中没有“守时与时间观念”这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各国的时间观念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一、中美两国时间观的差异

(一)中国人的时间观

中国人的时间观是环形的。通过观察自然,如日夜交替,月季更迭等,中国人认为时间像个圆,循环往复。相应的,中国人也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民族性和交际行为。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不认为时间是上帝赋予的,而是自然的一部分,或许这使中国人不认为时间是神圣的,因此也就不严肃地对待约定的时间。

中国人对守时要求不是很严格。比如,在多人参加的会议上,由于中国人的时间观,大家通常会在开会时间左右陆续到场,认为迟到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没关系。而太多迟到的人往往导致会议不能准时开始,所以有些时候,组织者告之大家的开会时间会比预期中提前,比如通知1点钟开会,其实1点半才打算正式开始。一般来说,迟到的人并不会受到惩罚,而来早的人就需要等待,这就使人们在下次开会时来得更晚,也不怕迟到。在其它场合,尤其是非正式场合,人们更不会因为迟到而受罚。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不见不散”就说明了这个情况。如果一个朋友告诉你他会明天上午来见你,这可能意味着你应该一上午都呆在家等他来,因为他可能早上来,也可能中午才来。

比起未来,中国人更喜欢过去。中国人常常强调过去的经验,要求“以史为鉴”,用过去的经验来指导未来如何做事。一些中国谚语也能说明这点,如“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未来”、“姜还是老的辣”等等。在中国文化中,经验和年龄象征了权威。总的来说,中国人的时间观是属于过去时间取向的。

中国人的时间观还属于多项时间习惯。多项时间习惯指的是一个时间做多件事情,有这个观念的人可以同时、即兴地做多件事情。在多项时间习惯文化中,人们认为时间是分散的,可随意支配的,所以在工作中易分心,被突发事件打扰,却不会觉得恼怒。他们也会约定一些时间,但这里的时间往往只是个达成的目标,并不是一定要完成和遵守的,通常完不成约定时间也不会受到惩罚。他们也会制定计划,但计划也是很容易改变的,“计划不如变化快”是人们对计划的常见态度。在工作中,他们更倾向于建立长久的人际关系,因而他们更关注人和人际交往而非工作本身。准时的要求也会受到对方和自己人际关系的影响。比如,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往往会努力遵守时间约定,反之,领导迟到会被认为是应该的,是显示重要身份的手段。一般多项时间习惯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交际时倾向“一切尽在不言中”,不需要太多解释的信息。

(二)美国人的时间观

美国人的时间观是线形的。根据基督教和犹太教,西方文化认为时间是有起点的,《创世纪》中全能的上帝主宰着时间,创造了时间。因为时间有起点,那么,它应该也有终点,上帝也能决定时间的终点。因此,西方人认为时间有起点也有终点,它是线形的。基督教的原罪说——人之初,因为吃了禁果,犯了原罪,失去乐园,堕落到万恶的现世上来受苦受难——深深影响了西方人。对他们来讲,回头看没有出路,只有努力向前、不断超越才有希望。

美国人认为时间如同一条路,连接着未来,人们是沿着直线走的。他们安排好自己的日程表,强调按照日程表上的安排做好事情。比如,他们因私拜访朋友或者因公拜访陌生人,都需要提前预约见面时间,否则对方就不愿接见。他们去医院看病通常也要提前预约好时间。美国人在约定下一次见面日期时经常会说“I need to check my schedule.” (我需要查看一下我的日程表)。他们认为应该好好规划时间和未来的事情,做成日程表,预约好见面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并按照规划行动。他们认为人们应该计划未来,而不是沉迷于过去。

从上面可以看出,美国人习惯将时间量化,做任事习惯去计算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并且努力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任务。美国人恪守承诺,最后期限在他们眼中是很严肃的。他们认为最后期限没能完成任务是会受到惩罚的。当美国人说到具体的时间“Ill be there in five minutes.” “It will take me ten days to finish it.”(“我五分钟内到。”“我十天能够完成。”)当他们这么说的时候,他们说的时间往往是客观和真实可行的,而不是一个实现不实现都行的目标。总的来说,美国人的时间观是属于将来时间取向的。

美国人的时间观还属于单项时间习惯。单项时间习惯指的是时间的直线性和顺序性,要求一个时间做一件事情。在单项时间习惯文化中,人们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的,如时、分、秒等,是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是以有规则的时间间隔方式流失的连续性事件。单项时间习惯人群珍惜时间,在工作的时候专心工作,不希望被突发事件打扰。他们做事情习惯于提前预约,对时间的约定很认真,按计划行事。比起建立长久的人际关系来,他们更习惯短期的人际关系,更关注工作本身。一般单项时间习惯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交际中需要详细具体的信息。

二、时间观差异引起的跨文化商务交往障碍及原因

(一)对沟通的影响

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哲学家陈嘉映教授认为语言塑造思想,一种语言好比一套道路系统,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很多时候只能无限接近那个目的地,却无法达到完全对应。比如中国的“仁”字就无法被翻译成内涵外延相同的英文。再比如一些单位词,“dollar”和“美元”,到美国购物时,明明知道“2.5 dollars”是“2.5美元”,但中国人仍然习惯把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来考虑这件商品是贵是贱,这是因为“美元”这个词原先并不存在于汉语系统中,对中国人来说,从翻译角度上知道“dollar”这个词对应了“美元”,不意味着从生活经验上知道“美元”是多少,只有换算成有生活经验的人民币价值才能构成意义。这种因双方语言系统不同所造成的沟通困难是较易被忽略的,因而更易引起误会。endprint

一是英汉有些跟时间相关的词汇在对方的语言系统中是不完全对应的,易引起误解。比如,汉语和英语中“昨天”、“今天”、“明天”的意思是有差别的。美国人以凌晨12点作为一天的开始,中国人以日出作为一天的开始。对美国人来说,午夜12点到中午之前都可称之为“morning”;但同样的时间段,中国人会分开说成“昨天夜里”和“今天早上/今天上午”。此外,由于语言系统的差异,英文中用“am.”表示凌晨12点到正午,用“pm.”表示中午12点到凌晨,而在中文中“am.”和“pm.”是无法被简单地翻译成“上午”和“下午”的。而且, “12:00am.”和“12:00pm.”到底是表示正午12点还是表示凌晨12点对中国人来说也是很易混淆的。如果理解了美国人将午夜12点作为一天的开始的思维方式,就更容易理解“12am” 表示凌晨12点。

二是中美对待“老”的态度不同可能会引起日常交流的矛盾。美国人的时间观是属于将来时间取向的,中国人的时间观是属于过去时间取向的。在中国文化中,经验和年龄象征了权威,所以中国人习惯在寒暄中询问别人的年龄、工作年限等,因为在中国,越老越值得尊重,“老”是经验的代表;但是在美国文化中,他们认为年龄大不代表有经验,而且年龄等个人信息在美国人眼中属于隐私,询问类似的问题是不礼貌的。比如,英文中的“老年人”更习惯用“senior citizens”、“the elderly”、“the aged”等委婉说法,而不是直接用“old”这种不礼貌的词汇。至于像中文“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这样的表达自己年龄优势的说法,在英文语言系统中也是找不到的。

(二) 对日程安排的影响

中美对待办公时间和私人时间的态度不同可能会引起工作上的矛盾。中国人对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的边界是模糊的,而美国人则十分清晰地区分两者。

一是这种不同表现在工作时间是否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美国人工作时会很认真地制定计划,一次做一件事情,努力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并且很少会在工作时间做私事。与之不同的是,中国人工作时间可以同时做多件事情,甚至 “忙里偷闲”公事私事一起做。比如,中国人跟美国人在办公室会面,认为在谈话过程中接个电话,在下属中途拿进来的文件上签字之类的“插曲”是无伤大雅的,是效率的体现,不会影响会面,但在美国人眼中,这些都是对他的不尊重,因为美国人在专心做一件事被打扰时会感到恼怒。

二是表现在加班的问题上。同日本公司以双倍、三倍加班费来极度鼓励员工加班截然不同的是,美国公司一般不鼓励,也不要求员工加班,并且制度上一般不给主动加班的员工加班费。如果员工自己需要加班,可以第二天申请调休,把加班的时间休息回来。同时,他们认为如果员工一直需要加班才能完成工作,可能是工作能力有问题。所以,容易产生的矛盾是,美国人看到中国员工总是加班的话,他们可能不但不表扬,反而会质疑其工作能力。

三是中美时间观的差异在周日和年假上尤其明显。如果中国人要求已经制定好休假计划的美国人放弃休假来完成紧急的工作,其要求很可能被拒绝。因为美国人的休假计划很早就做好了,他们认为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好好享受,对自己的应得假期和已做好的计划不会轻易放弃。此外,美国是宗教国家,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教,周日是基督教徒做礼拜的神圣日子,上帝要求人们休息,不能做任何工作。由于大部分中国人没有类似的宗教信仰,很难理解美国基督徒对神的尊重,如果想让基督徒暂时放弃一下宗教习惯,先来处理紧急问题,也容易引发矛盾。

(三)对谈判风格的影响

中国人在做生意时倾向建立长久的人际关系,因而更关注人和人际交往而非工作本身。美国人更习惯短期的人际关系,更关注工作本身。不同的时间习惯在建立人际关系上的差异会影响到商务交往的关注重心。

商务谈判需不需要交友是差异的体现。汉语中“和气生财”、“买卖不在仁义在”说的就是买卖双方对于成交价格进行博弈,虽然买卖没有做成,彼此间的感情还存在,不要为这点事伤了和气。和气才能生财,此次生意不成,或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呢。中国人做生意很多时候要先交朋友,成为朋友以后才跟对方做生意,这已成为中国生意人心照不宣的成功潜规则。中国人认为一旦成了朋友,取得了双方的信任,其它的都不是问题,因为有了问题可以再坐下来谈。美国人开朗,善交际,会很快跟中国人成为朋友,但是在美国人看来,利益比友谊重要,所以在生意确定之前,他们并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去寒暄交际,而一旦签定了合同,美方会要求中方严格按照合同去履行,如果没有遵守合同的规定,美国人是会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来处罚和要求赔偿,没有协商的余地,这时候拿出朋友的关系来请求是没有用的。

交友问题中一个核心观念是“面子”,不给中国人“面子”,朋友做不成,谈判也不会成功。美国的卢西思·W·派伊在著作《谈判作风》中提出:“用帮助中国人得到面子的办法可以得到很多东西。任何时候,如果不给面子,就可能造成损失。”在拒绝的问题上,面子问题更加突出。中国是高语境国家,表达意思常常用暗示的方法,说一半留一半。中国崇尚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美感。中国人在表达不同意见的时候常常先扬后抑,先称赞某一方面再表达否定意见。中方拒绝对方的时候,怕伤害对方面子和感情,会用“让我们再考虑考虑” 的方式委婉表达拒绝。这些拐弯抹角的话会让美国人产生误会。美国人谈判的时候喜欢直接表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坚持己见,直接驳斥对方的观点是美国人做事的态度和方式。但这些都跟中国人不愿伤对方“面子”的文化相悖。当美国商人不了解这些文化,直截了当拒绝中方的热情或者提出的要求时,他们伤了中国人的“面子”,就会使谈判陷入困境。

(四)对决策方式的影响

单项时间习惯要求某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所以美方通常会提前做好时刻表,将每个问题逐一解决;而中方不会严格按计划进行,在谈判时中方可以同时商讨多个问题。这种差异会影响到决策的方式。endprint

中方做决策时倾向从整体到细节,美方倾向从细节到整体;中方倾向于从整体上先确定是否要确立合作意向,如果通过前期的关系培养,认为双方有信任和合作的基础,才会开始确定细节。前期虽然看起来是在同时讨论多条细节,但其实质是为了确立双方的关系,一旦朋友关系确立,细节都是可以商量的。而美方不会一开始去谈及原则问题,通常带来了一份经法律顾问起草和董事会决定的协议,他们希望按照协议逐条讨论,通过了一条再讨论下一条,直至每条都达成一致,最后确立合作关系。美方的协议内容水分相对较少,作为具体执行人的谈判者通常不会做太大的让步,基本不留给中方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也体现了其大国的做事风格。这样的方式在他们看来是高效省时的方式,但一开始就拿出协议且不让步的姿态往往让中方失望。

在决策速度上中方通常慢于美方。由于中国注重经验和地位等级,所以谈判的决策往往不是谈判的个别人员能决定的,他们往往要在公司内部逐级上报,经过集体讨论,最后甚至需要跟政府达成一致,然后意见再逐级反馈下来,这样做决策的时间往往就会被延长。而喜欢单刀直入的美方人员如果不能理解他们谈判的对象不仅仅是谈判人员,还有背后的高层甚至政府的话,就会以为中方是在故意拖延决策的时间。

三、中国人在跨文化商务交往中的时间观策略

第一,要正视时间观差异,建立跨文化的谈判意识。时间观的差异虽然不像语言的差异那么明显,但如果没有意识到或者忽视这种差异存在的话,往往会增加很多商务交往障碍,因此,首先承认时间观差异的存在,然后去学习和了解差异,将差异的影响减至最小。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时间观也会越来越同国际接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进出口贸易大国,中国商人也应该尽早建立起跨文化的谈判意识,如,摒弃缺乏时间观念、做事缺乏计划等不符合国际普遍商务行为的时间观;在商务交往中可以建立长期的友谊,但不能缺乏法律意识,不能将关系等隐性的东西置于合同和法律之上。

第二,要提前调研,充分准备。在互联网时代,提前调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时间观变得切实可行,因此可以提前做好调研工作,针对对方的时间观和行为习惯准备多套谈判方案和策略,会减少出现交际障碍的频率。比如,针对美国公司,中国公司内部可以提前拟好切实可行的合同;提前与对方沟通制定好谈判日程和计划,并严格遵守,为此可以在谈判人员中安排一名公司要员,并授权做出决策;寒暄时间可以控制在几分钟就进入正题,不需要特意培养感情;在谈判中尽量用务实的语言,不拐弯抹角;对面子问题不要斤斤计较,不要害怕同美方在某问题上直接争执,应努力说服对方,为此应提前准备几套说服的方案;尝试从细节逐条讨论,让谈判先顺利进行,最后再确定合作意向;针对美方重视当前利益的特点提出优惠方案等等。

第三,尊重对方的时间观,善于处理时间观差异。尊重对方的时间观,不仅仅体现在提前了解和调研上,还体现在具体商务活动出现障碍时的谅解和宽容上。但同时,也要不卑不亢,树立正确认识,不能一味贬低自己的文化,认为中国的时间观一无是处。另外,在处理时间观差异上,不能绝对化和一刀切,时间观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在慢慢变化中的,而且即使是同一个国家的人,其时间观也会有个人差异的,因此,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诚解释和沟通,找到问题所在,才能顺利解决障碍。最后,应当在商务交往过后总结经验教训,摒弃不合理的部分,学习合理的部分。

上一篇:深圳凤凰山游记六年级叙事作文下一篇:文明礼仪随手拍活动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