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差异法律文化

2024-05-21

中西差异法律文化(精选十篇)

中西差异法律文化 篇1

一、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当今世界有两大法系, 一种是大陆法系, 一种是英美法系。不同的法系所具有的法律语言系统也各自不同。旧中国时期, 我国实行的法律体系隶属大陆法系,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我国的法律体系在大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特色, 形成社会主义法系。而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则是英美法系。不同的法系存在着差异, 致使中西法律文化存在着差异。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渊源方面的差异。大陆法系不承认判例是构成正式法律的渊源, 而英美法系则承认, 且在整个英美法系中, 判例法还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二是技术方面的差异。大陆体系中的案件审理, 主要参考的是制定法的具体规定, 接着再根据案情分析和其他相关规定进行审理。而英美法系则主要参考过去的判例, 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再概括出符合案件的审理规则;三是程序的差异。在大陆法系中, 法官是诉讼程序的中心, 由法官和陪审员共同组成法庭来进行案件审理。而英美法系, 则以案件的原告、被告、辩护人等为中心, 法官在其中充当调仲裁员角色, 并不实际参与案情争论;由上可知, 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所从属的法系不同, 致使二者在法律文化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法律翻译, 尤其是法律术语的翻译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挑战。对此, 有必要从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角度入手, 探讨其对法律术语翻译的影响。

二、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法律术语翻译存在问题

以下, 基于中西法律文化差异视角, 探讨由于中西法律文化上的种种差异所致使法律术语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 渊源不同所产生的法律术语翻译问题

我国的法律渊源众多, 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等, 当中所涉及的细分项较多, 诸如“法”、“条例”、“办法”等。而西方法律并没有如此精细的划分。这就导致在对相关法律术语进行翻译时, 找不到或者是较难找到与之完全对等及大部分对等的单词来翻译解释。比如在我国, 通常将“办法”翻译成measures, 将“决定”翻译成decision。然而, 在西方语言体系中, measures并非是法律专业术语, decision也通常不用于规范表述上, 仅作为法院具体裁决决定的一般性表述。从这些最基本的法律术语的翻译差异上就可以看出, 由于中西法律文化的不同所导致的术语翻译差异十分明显。

(二) 技术层面的差异所带来的法律术语翻译的问题

前文提到在西方的审判法庭上, 法官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根据过往的相关判例, 在比较判例与当前案件之间的异同点来概括出符合案件的审理规则。因此, 在英美法系中, 以判例为参考所归纳出的法律原则占据着极大的比例。而我国的法律则不适用此技术原则。这就直接衍生出部分西方与我国不对等的法律术语。比如Rule是西方法律中某一指引和确定标准的指代, 但是在我国, Rule则通常被翻译成国务院的各项规章, 且Rule在西方法律所指代的含义, 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类似的概念。

(三) 诉讼程序的差异所导致的法律术语翻译的问题

法律诉讼程序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西方法律术语翻译存在不对等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与西方采取对抗式诉讼程序弱化法官职能不同的是, 我国的法律注重对法官审判职能的发挥, 在诉讼程序上所采取的主要程序是法官职权式。另外, 在陪审人员的组成上, 中西方也存在较大不同。我国法庭上的人民陪审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享有一致的权利和义务, 而西方所实行的陪审团制度则是组织普通民众组成陪审团来用于认定客观事实, 陪审团实际并不参与案件判决。这就导致juror在中西方法律术语体系中所代表的意义不对等, 同时由于我国没有陪审团制度, 因而在我国的法律术语中, 也缺少英美体系中jury所对应的法律术语。

(四) 法律分类的差异所导致的法律术语翻译的问题

大陆法系的主要类别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类, 公法主要针对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间的权利制约和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法律界定, 私法则强调以自然人、法人为主的法律主体间的关系。英美法系的分类主要分为普通法与衡平法, 其中衡平法的术语Equity Law的渊源主要是西方法系依据历史传统所产生的, 其在我国并无相应提法, 因此Equity Law这一术语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也没有相应的术语。

三、解决策略探究

(一) 掌握西方法律渊源术语和目的术语

在法律文化的沟通与融合中, 法律翻译则充当着桥梁的作用。恰如其分地翻译和表现法律术语绝非易事, 其不仅要求翻译者具有良好的英语翻译基础和法律知识功底, 而且还要求翻译者深谙中西法律文化的异同点, 其中就包括对西方法律渊源语和目的语的相关法律术语的掌握。比如在一般性英语用语中, “Action”代表“行动”的意思, 而在法律英语中, “Action”则表示“对价”, “Cost”在普通英语中表示“花费的成本”, 而在法律英语中, 又指代“诉讼费”。了解并掌握这些源语和目的语, 有助于正确理解法律翻译文本中相关术语的具体含义指代, 以帮助最终做出准确翻译。

(二) 寻找功能最贴近的法律术语进行翻译

针对中西法律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术语翻译差异问题, 最直接、简单地方式莫过于寻找功能和意义最为贴近的目标语进行翻译, 尽可能地兼顾英语语言功能和法律语言功能。比如“mortgage”在西方法律体系中表示的是债务清偿的一种担保方式, 具体意思是债务人向债权人进行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在我国则将“mortgage”翻译为“抵押”和“质押’’。然而, “抵押”和“质押”所针对的对象又不相同, “抵押”主要针对不动产, 而“质押”则针对动产和权利。因此, 在对“mortgage”进行翻译时, 要结合其语言功能和法律功能, 在涉及不动产时翻译为“抵押”, 涉及动产时翻译为“质押”。

(三) 采取直译的方式

除了上述两个策略外, 对于词汇空缺的法律术语, 还可以采取直译方式进行创新翻译。比如“legal person”、“Family Division”译为“法人”和“家庭法庭”就是采用直译方法所创造出的新的法律术语。

四、结论

综上所述, 为提高法律翻译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增强法律术语翻译的准确性, 就有必要从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 通过认识差异、了解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法律文化差异与术语翻译间的联系, 以此来更好、更准确地完成法律术语翻译, 确保法律翻译文本更加高质。

摘要:当今世界有两大法系, 一种是大陆法系, 一种是英美法系。在法律文化的沟通与融合中, 法律翻译则充当着桥梁的作用。然而, 在沟通中西法律文化过程中, 法律术语的翻译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给法律翻译带来一定的阻碍, 且直接影响着法律文本的整体质量。恰如其分地翻译和表现法律术语绝非易事, 其不仅要求翻译者具有良好的英语翻译基础和法律知识功底, 而且还要求翻译者深谙中西法律文化的异同点。对此, 本文基于中西法律文化差异视角, 在分析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基础上, 探析法律术语翻译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法律文化,文化差异,法律术语,法律翻译

参考文献

[1]韩宁.术语学视角下的法律术语翻译——以<合同法>英译为例[J].时代教育, 2015 (3) .

法律文化作业4——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2

电影是鲜活的,一个个细小的情节,人们不经意间的言谈举止,把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差异最明显地体现在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刮痧这一传统中医疗法的认知态度上。一个中国老人用“刮痧”的方法给他的小孙子治病,这如果是在中国,是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问题在于,这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美国,所以这个中国老人的做法是违法的,之所以违法,是因为“刮痧”这种疗法根本就不被美国的任何一本医书医典或医学专家所认同,更让他们不可容忍的是“刮痧”之后,病人的背部会暂时的留下几条看似伤痕的印记。这“伤痕”就成了小男孩受了虐待的有力“证据”。于是就有了贯穿影片始终的那场官司。官司双方的冲突实际上也就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刮痧”这件在中国人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到了美国就得“另眼相待”了,他们无法接受这种治疗方法,因为他们没有认同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治疗某些疾病,或者说没有对“刮痧” 这种疗法予以医疗认证,没有认证,就是不合法。就是不能有所为的。这对于凡事必循法度的西方人来说是处事最基本的原则。而正是这一原则,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就显得十分的不近人情,这一点又让长期受东方文化薰陶的中国人不可理解。矛盾也就因此而生。

另外,影片开始,许大同打他儿子的那一记耳光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如影片情形下的这一耳光,在中国,即使不能说为这一耳光喝彩这样的话,但至少是不会受到别人的批评的,更不用提会被儿童保护组织告上法庭了。就象片中许老先生所说的:“当面教子,背后教妻。”“打是亲来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这些中国古老的观念虽然不能说它完全是对的,但是从某种意义来说,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中国人所认同的。许大同在向他的好朋友兼工作伙伴约翰解释这一举动时说:“我为什么打我儿子,那是出于我对你的尊重,那是我给你面子。”这样的解释让这个典型的西方人迷惑不已,他并不知道眼前这个东方小伙子的这一耳光竟然是出于这样的逻辑,作为西方人的约翰,他是无法理解这个东方爸爸打他儿子时的那种复杂心情的,他只知道,打人是违法的,这是对人权的不尊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信息:由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形成的观念上的差异,在相互交织、碰撞中必然发生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也使我们看到了世界大同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文化所要经过的碰撞、磨合、兼容的发展脉络。

浅析中西传统法律文化的差异 篇3

一、“法自然”与“自然法”中西不同的法理观念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法理观念是“法自然”,也就是效法自然,以自然固有的规律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法则。其基本内容有两方面:

首先,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天人合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产生。它认为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根本不存在物我之分,自然与我之分,人与自然不能割裂,也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人生活在天的秩序之中,天的“法则”就是人的法则,人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自立法律。

其次,“伦理”即“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本质不是理性或自然理性,而是伦理,即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法伦理。伦理就是人的本质或理性,就是人的自然。中国人法自然,就是效法自然中所体现的伦理,所谓法自然就是“法伦理”,准确地说是家庭伦理。

西方法律文化的法理观念是“自然法”,它有两大核心内容自始至终贯穿其中:

其一,与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与中国文化认为人从属于自然不同,西方文化则认为人是独立于自然而存在的。早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就把法分为自然法和人定法。可见,西方文化在源头上就已将人从自然中独立出来。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伦理或家庭伦理是自然,而西方文化认为理性才是自然。所谓理性是指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和判断,是相对于感性的概念。中国法律文化的家庭伦理化,其实是感性文化,并非事物的本质或自然,而西方文化关于事物的理性认识才是自然。所以,理性的法律西方又叫自然法。

从中西法律文化在法理观念上的差异,可以看出:第一,中国法律文化认为“人是天的附属”,西方法律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相互独立。第二,西方法律文化认为人是法的主体,因而尊重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而中国法律文化则把人作为法的客体,不可能真正产生对人的尊重。

二、“权利”与“义务”:中西不同的法本位

权利和义务,作为人们行为的法律模式,是法的核心,是法学的中心范疇。法学的许多重大理论探索几乎都是围绕着权利和义务展开的,政治、社会、道德、经济等哲学在研究自身的问题时也离不开权利和义务界线,而且越是接近现代,越是与今天近距离,越是走向未来,权利义务问题越显得重要和突出。法律生活中的全部问题都可归结于权利和义务。

首先,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一个标准之所以被称为法律规范,就在于它授予人们一定权利,告诉人们如何的主张和行为是正当的、合法的、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指示人们如何的行为是应当的、必须的或禁止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由国家权力强制履行或予以取缔。

其次,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的运行和操作的全过程。法的运行以立法为起点,以执法、守法、司法、法制监督为主要环节。任何国家的立法,都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根据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实际的阶级力量对比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条件,确定人们的权利义务,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过程。

第三,权利和义务全面地表现和实现法的价值。权利和义务是法的价值得以实现的方式,正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宣告与落实,统治阶级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变为国家和法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并借助于国家权威和法律程序而实现。权利与义务,反映着法的价值的变化。通过分析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中权利和义务的结构,可以透视不同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序列。

中国古人的经济基础是“靠天吃饭”,但“天”是遥远的,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是可望不可及的”。所以,“天”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是抽象的、神秘的。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天”和“天子”,只有它们才有资格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而臣、民只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三、“司法与立法、行政合一”与“司法独立”:中西不同的执法模式

在原始社会,没有诉讼与审判制度,当然也没有诉讼与审判活动。氏族内部的纠纷由当事人自行解决,部落之间的纠纷则往往诉诸武力,以战争来解决。而法律的出现和法律对社会关系和行为的调控,意味着当事人的“私力救济”被限制和“公力救济”的出现,否则,任由当事人对侵犯权利的行为自行处置,便难以在利益冲突普遍化的状态下保护必要的秩序。这就要求由一个特定的机构来行使审判权,并通过一定的诉讼程序来处理纠纷。雅典“宪法”与雅典民主政治紧密相连,是经历了多次激烈的政治斗争,通过一系列立法改革,逐步形成的。这些旨在推进民主政治的立法相当于以后的根本法,所以赢得了雅典“宪法”的称号。雅典“宪法”以民主制为其核心内容,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阶级根源。从雅典“宪法”的形成过程看,国家政权组成的形式,逐渐集中于民众大会及后来的五百人议会,执政官。这就是西方法律文化“三权分立”实践的雏形。

相比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权组成,中国传统的政权模式是立法、行政、司法三者合一的,即“三权”都集于皇帝一人之手。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都设有不同的中央和地方司法机构,其实都只是辅助皇帝从事执法的部门,真正的执法权力还是由皇帝掌握。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出现的这种原始的权力模式,是由于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出现过像古雅典那样的阶级结构。早在夏、商时代,中国古人就已开始了小农经济,而这种经济形态形成的势力,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帝的经济实力相比,确实是也太相形见绌了,这就是中国立法、行政、司法三者合一怪现象的社会根源。

四、“人治”与“法治”:法的精神不同

法的精神最本质的表现为人治与法治。人治是对“为政在人”和“贤人政治”这种理想的治国理念的概括,人治的前提是社会上存在着为政治所需的德行兼备的贤者,其在理论上是虚幻的,是对现实统治的美化。统治者的统治行为具有随意性,因此,人治必然会向独裁暴政转化。中国数千年的人治统治形成了深厚的人治传统和官本位的特权等级观念。法治来源于西方的法律文化,亚里士多德曾给“法治”下过定义:“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经成立的法律秩序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法治的基础是民主政治,并且与宪政有密切的联系,没有宪政就没有法治。法治是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目的的,法律高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

对于传统中国法的人治精神,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分析。首先,从立法权方面进行分析,中国自古是皇权至上,没有独立于皇权之外的立法权,所制定出来的法律反映的是皇帝及其所代表的统治集团的意志。另外,从司法权和行政权进行分析。在中国没有独立的司法权,司法与行政是合一的,皇权就是最高的行政权。从皇权与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了传统中国法的人治精神。传统中国并没有分权,皇权控制着立法、司法及行政,所有的法律制度都体现着皇权的意志。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制度之下,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传统中国人治的趋势也随之加强,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国家的权利,这种权利超越了一切法律。

西方法的传统精神是法治,法治的重要标志是一切国家机关都要服从于法律,受法律的制约。无论权力的行使者是谁,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权力都是具有破坏性的,通过对权力本质的这种认识,西方的法治精神就应运而生了。在专制的社会中,如果没有限制权力,人权会遭到践踏,想要维护人权,就必须改革当前的权力结构,废除专制的方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由此所引出的法律制度或者说治理模式就是法治。

西方法律思想发展史中最著名的改革权力结构的方案就是“三权分立”,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这种方案有利于保障人权,实现法治。西方法治的实践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法治模式,在这两种法治模式中主要贯彻着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权神圣原则。西方法治国家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都规定了对人权的保护,人权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第二,法律至上原则。这是法治的最基本的原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第三,分权与制衡原则。分权制衡的体制是实现法治的基本保障,没有分权与制衡就没有民主法治。西方法治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法治社会的文化基础是产生于商品經济的社会契约观念、自由平等观念、主体意识及权利意识等。法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

五、对我国法律的借鉴意义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的法律文化也在不断的发生交流和碰撞。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移植了大量的西方法律文化,在移植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就要对中西方的法律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在移植西方的法律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我国的本土因素,在处理外来的法律文化和传统的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法律的基本原则方面,必须做到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促进社会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其次,在借鉴西方法律文化及制度的同时,要注意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性,尽量做到将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结合起来。通过比较分析,找到更适合中国法律发展的框架,吸收借鉴西方法律文化中的经验和制度,根据中国法律自身的特点,进行法律改革,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法律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范忠信.《中西法律文化的暗合与差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美]亨利·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等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

作者简介:

中西文化差异探析 篇4

一、思维的差异

不同民族有不同文化,而且有不同思维方式。每一种语言都体现该民族的思维,英汉两种文化也不例外。汉民族重视形象思维,习惯运用形象的手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英语民族重视抽象思维,比较重视思维能力的运用,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事务。在语言表现上,汉语主语常是有生命的名词,句子多为主动态;而英语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中主语多为无生命的名词,被动态较多。如:汉语中我们表达:“昨天晚上我在医院门口碰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而英语中,表达则是:“I met one of my old frien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hospital yesterday night.”。汉民族重视曲线思维,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的环境,最后点出中心;而英语民族重视直线思维,在表达的时候,喜欢开门见山,再补进各种修饰。

二、历史传统的差异

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其基本特点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观念,主张对己要“克己复礼,不喜形于色”,处世则“不偏不倚、公正和谐”。一些俗语和民谚反映了这一民族观念,如“吃亏是福、与人为善”、“出头的椽子先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西方传统文化是以“天人相分”思想为核心,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举例说明,“individualism”在英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常被译成汉语“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就使人们产生曲解,误认其为贬义词,事实上,在西方individualism是一个褒义词,可译为“个体主义”或“个性主义”,而“利己主义”、“自私自利”英文用selfish一词。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尊老敬老,“某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李老”、“张老”、“老先生”、“老爷爷”、“老领导”等。西方国家是不用“old”称呼老人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在西方,如果见到一位老太太在过马路,千万不要过去扶住她说:“You are so old, Let me help you.”(您年龄大,我扶您过去)。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社会负担”的代名词,意味着“风烛残年”、“来日不多”。和old相比,他们更愿意被委婉地称作是senior citizens(年长的公民)。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 Mrs.等。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比如打招呼,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说“下班啦?”“您到哪儿去?”“干什么去?”等,而在西方文化里,这不属于问候语,而是真实的问题,他们会觉得:问我“吃饭了吗”是什么意思?你要请我吃饭呀?我到哪儿去、去干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

比如中国人招待客人时,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也要一再地说:“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中国式礼貌最大的特点“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与人交际的一种美德,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一位学生的英语口语较好,外教表扬她:“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而这位学生则回答:“Oh, no, no, my English is poor.”外教不知如何是好。英美人在得到中国人的帮助时习惯说:“Thank you.”中国人往往回答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就成了:“It’s my duty.”英美人听起来“It’s my duty”的含意是“这是我的职责”,言下之意是:我本不想做,但是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恰当的回答应是“It’s a pleasure.”“Don’t mention it.”或“You’re welcome.”

四、结语

要同时理解两种语言,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理解其语言有很大的影响,这样才能做好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摘要: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工作者需要对源语和目的语有较广的知识面, 需要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4.

中西文化差异9 篇5

俞天然

摘要: 用了四个典型的中西文化差异来做中西文化的比较。体现出随着时代一天一天进步,中西文化有了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饮食文化差异, 服装文化差异, 服装文化差异, 学习差异, 宗教差异 正文: 随着时代一天一天进步,中西文化有了很大的差异。中西文化差异一直都是一个受到热议的话题。我觉得最能体现差异的有几个点:饮食文化.服装差异.学习差异以及宗教差异。

首先饮食文化的差异,简单来说就是中餐和西餐。在用餐中,中餐往往是用筷子以及勺子,上菜一起上,一盘菜一起吃;而西餐是用刀叉,有着规定的用餐顺序,一人一份并且是一盘吃完了再上另外的一盘。从饮食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中式饮食喜欢热闹不管是火锅还是家常菜都是一起吃,说说笑笑;而西式饮食文化者让人感觉是安静优雅的。另外主食各不一样,中式主食是饭,而西式往往是牛排。

其次在服装上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婚纱的颜色;中式婚纱通常是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而西式婚纱则是白色,代表纯洁。这是因为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不同。另外,中式传统衣服是旗袍,而西式则不同。

客观上说就是西式教育和应试教育。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应付考试的教育,要求学生把东西死记硬背,而西式教育相对来说的比较自由,但是需要很强的思维方式。当然这两者都有利有弊。

中西的宗教信仰也各不相同,基本说就是佛教和基督教。

中西文化差异之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篇6

【关键词】中西方 餐桌礼仪 文化差异

第一,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必要性。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通中学新课程标准对跨文化交际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课堂上适当向学生渗透中西方文化知识对学生积累西方文化知识。学生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上。餐桌礼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因此,以此为切入点最能让学生深刻并且切身地体验。餐桌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的了解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及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西文化冲击,为以后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石。

第二,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形成均有其独特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因素。中国人推崇孔孟的儒家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中国人喜欢在就餐时围坐在一起,感受团圆和睦的团体或家庭氛围。而在西方,早期的游牧狩猎生活造就了西方人亲近大自然,本质中不羁、崇尚自由的民族特性。因此,西方人追求个体解放、男女平等、尊重女性。因此,西方人喜欢分餐而食。

笔者将围绕“出席时间的差异、餐具的使用礼仪差异、席位安排差异、进餐礼仪差异、及餐桌上交谈的礼仪差异”五大差异对中西方餐桌礼仪进行对比。

一、出席时间的差异

中国人在出席宴会时 认为“宜迟不宜早”。时间总是随心而定。因此,假设一场婚宴的开始定为时间是六点半开始,但八点才能真正开始。因为,宾客要到七点五十分左右才会基本到齐。所以,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人去参加外国人的宴会,如果根据中国的习惯来,会遇到尴尬。西方人信奉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他们认为:不尊重时间就不懂得尊重他人。因此,一定会准时、甚至提前到达,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二、餐具的使用差异

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体现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用筷子而西方人用刀叉。受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选择最原始的进食工具——筷子。我国北方多木因而北方人用木筷;南方竹子多,因此南方 人都用竹筷。而西方人吃饭时用刀叉源于古欧洲人的猎人属性。在打猎的过程中,西方人用刀把烤熟的肉割下来,再用叉子叉起来吃。刀叉和筷子的使用,直接导致中西方人进食习惯的差异,并且对东西方人生活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人用刀叉决定了他们必须分开吃,因此西方人最独立。并且,在就餐时,筷子与汤勺不可一起使用;而西方人就餐时,则必需左手执叉,右手握刀。因为餐具使用的不同,中西方人吃的方式也有差别。例如,吃面条。因为面条比较长,用筷子只能夹住,所以中国人吃面用力把面条吸进嘴里。是以在中国面条又被称之为“吸溜”。而西方人会用叉子将面条卷起来再吃,不用发出声音。

三、席位安排差异。

在席位安排方面,中国与西方均比较讲究。在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古代中国宴请宾客时,男子方可入座主宴会厅,女主人及女宾则只能就席于内厅。到了现代,虽然讲究男女平等,但依然严格遵守“长幼有序”的礼仪。入座时,主人会请年长、主宾或者高位的重要宾客坐上座,双方会互相“让座”。长者、主宾或高位者坐上座;被特邀来陪伴主客的 “陪客”则坐于两旁的偏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就座。男女主人坐下座。

西方用餐时坐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按顺序就座。西方讲究“女士优先”,因此,主宾夫人座位被安排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就座时,男士会展示出“绅士风度”殷勤地为女士拉出椅子,并驻足等女士入座后才自己就座。

四、进餐礼仪差异

中西方进餐礼仪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以礼待人,每上一道菜,主人都要请客人先吃,俗称“让菜”,而客人会与主人互相谦让后才开始吃。中国的宴席中如果有酒的话,劝酒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酒是先上桌的。主人会举着酒杯一一敬酒。席间,主宾之间会猜拳比酒,气氛越热闹,越能显示宾主尽欢。而在西方,酒是每道菜上完后才上桌的。在西方,客人会等主人先品尝后才开始吃。与中国人一样的是,西方人喝汤时也不发出声响。西等汤菜不烫再吃。方人进餐时也可交谈,但是音量不能太高。中西方人都会遵守的餐桌礼仪之一就是:不可在食物未咽下前与人交谈。

五、餐桌上交谈的差异。

聚餐是中国人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首先,“不成敬意,请海涵”等自谦词语频频出现,其实主人已准备最丰盛的酒菜来招待客人。而客人则回以,“让您费神、多有打扰”。餐桌上用语要文明。例如:古人说“如厕”,现在用“减轻”来代替“上厕所”。在西方,主客间交谈的交流以真诚为主。主人精心准备菜肴,主人会如实地对宾客说:“I’m honored to have you here. ”,以示对客人的来到的感谢。客人将菜都吃完的话,便是对女主人最好的赞美。西方人同中国人一样,餐桌语言也比较含蓄。例如,“Excuse me?” 、“May I use the washing room?”可以被用来代替“toilet”。

二十一世纪在经济、文化两方面都已经成为国际大融合的一个世纪。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够不被社会所淘汰。中西方餐桌礼仪因为其历史、文化渊源,所以成为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我们可通过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来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这样有助于我们避免以本国的文化及价值观去衡量西方的文化。我们充分认识到: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盲目追求外国文化,摒弃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是不可取。

【参考文献】

[1]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2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 篇7

英语其实和汉语类似, 都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汉语存在很多的文化典故, 文化底蕴很深厚。不管哪种语言, 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是语言的基础;不了解文化而仅仅学习语言, 是永远无法真正学好语言的。

学习英语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世界上的语言无花八门。语言的隔阂阻碍着人类交往, 阻碍着文化的交流, 也阻碍着文明的发展。

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 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 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通常, 人们习惯上将文化又分成两类。一类是知识文化。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技成就等。另一类是交际文化。包括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交际文化在语言中的涉及面非常广, 从日常谈话中的问候、告别、称赞、致谢、道歉, 到了解、掌握委婉语至身势语等。换句话说, 只要我们学习语言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所学语言国家的交际文化。当然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可以等值传递的, 文化有其共性, 那么作为文化之一部分的不同语言之间也广泛存有共性。

因此, 当我们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其实也是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过程。那么什么是文化呢?荷兰学者霍夫斯狄德 (Geert Hofstede) 认为:

文化是人的头脑中的一种集体共有的思维定式, 它能将一组或一类人与其他组或其他类的人区分开来。 (It is the collective programming of the mind which distinguishes the members of one group or category of people from another)

按范围来分, 文化的表现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

(1) 物质文化: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

(2) 制度文化:社会制度、家庭制度、生活教育制度、宗教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礼俗规范、语言等;

(3) 心理文化:思维方式、信仰、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

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 是显型文化, 容易认识和了解。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中某些部分寓于文字和客观显示构成的规律中, 人们通过细心观察和耳濡目染可以习得, 也属显型文化;但有些部分, 如个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存在于微妙的自我意识深处, 具有极少的共性特征, 属隐型文化, 不易了解和认识, 是构成文化内容多重性的基础。语言属制度文化, 因为它由社会中的人创造, 有其使用规律, 为全社会的人所共有;语言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文化的载体, 可用来解释描述一切文化的现象, 是表达和传播文化、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方面, 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 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1、中国人更加重视直觉与具象而西方人偏重理性与逻辑

交际文化在语言中的涉及面非常广, 从日常谈话中的问候、告别、称赞、致谢、道歉, 到了解、掌握委婉语至身势语等。换句话说, 只要我们学习语言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所学语言国家的交际文化。当然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可以等值传递的, 文化有其共性, 那么作为文化之一部分的不同语言之间也广泛存有共性。

这种心理文化上的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的形象性和英语的功能性。

汉字具有象形性, 而相应的英文绝大多数只说明其功能, 极少具备原文的形象性。

汉语偏好以具体比喻抽象, 以物表感, 状物言志。汉语丰富的量词也是汉语形象化的体现。如一本书 (a book) , 一个鸡蛋 (an egg) , 一个人 (a person) 。英文只突出被描写的客体和数量, 原文的形象和生动则荡然无存了。

2、中国人更加重视整体, 西方人偏重个体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中形成如下的特征:

(1) 汉语词义一般较笼统, 英语词义一般较具体

这里所指的只是一般的规律。文化的影响是复杂的, 是多方面的, 也有相反的情况, 比如, 汉语有专门固定的词表示公婆、儿媳、岳母、女婿、连襟、妯娌、舅子……;但英语就没有那样固定的词, 一个cousin就全部包括了。汉语一般要分清“兄”、“弟”, 而英语则兄弟不问都一视同仁, 合用一个词。这跟中国文化强调长幼观念, 家庭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2) 汉语表意较模糊, 英语表意较准确

汉语的词性界定较模糊, 即使词性变了, 词形也不变。如“打”既可用作动词“敲打”, 又可用作量词“一打鸡蛋”;“天黑了”、“很黑”中的“黑”分别是动词、形容词, 但词形无任何变化。英语词性的划分非常完备, 虽有不少词可作几种词性使用, 但词形、语音、词义完全保持不变的极少。

汉语句子成分的功能也不如英语明晰。如“今天天气很好”是个意义完整的句子, 但对“今天”的语法功能还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它是状语, 表示“天气很好”的时间;有人认为它是主语, 因为后面起描写作用, 句首语是被描写的对象。这句翻成英语, 句法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It is fine day today.

3、中国人更加重视谦虚, 西方人侧重实际感受

在听到别人赞扬时, 中国人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词, 贬低自己一番, 而西方人则一般没有贬已尊人现象。他们听到赞扬后往往表示高兴并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国人请客时, 无论菜多么丰富, 总是谦逊几句“今天没什么好菜, 随便做几样”。本是客套话, 可西方人听了认为, 你不做好菜招待我, 可见没有诚心, 同时也说明你不尊重我, 同样中国学生听到外国人说:“你的英语说得很好!”之后, 往往回答“不, 不, 我的英语说得不好”以示谦虚, 孰不知客人听了这种回答是要生气的。因为英语是他的母语, 他有能力判断语言的好坏, 学生的回答等于说他不懂什么是好的英语, 相反, 西方人在受到表扬时, 首先表示感谢, 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由于东西文化形态及心理因素的不同, 人的尊卑概念及表达尊卑要领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 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 社会竞争激烈, 年轻人富有竞争力, 而年纪大的却常常被嫌弃。因此, “老”就意味着风烛残年, 来日无多, 人们都忌讳“老”字。

综上所述, 有关语言和文化的问题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 在本文中是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为提高英语提供一种不同的视角, 开阔思路, 跳出语言甚至语法本身的小圈子, 能够从文化的背景下来看待提高英语的问题。语言是工具, 它能帮助我们打开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学习外语既然是为了交流, 我们就必须去了解对方的文化, 了解对方的思维习惯, 这样我们尽可能地消除交流中的障碍, 用对方所习惯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 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多了解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只有对文化发生兴趣才能对语言产生兴趣, 而兴趣则是学习任何知识的最强大的驱动力。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更是文化的一部分, 在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因此, 英语提高不仅仅是对语言的理解, 更是对一种文化的差异理解。在本文中, 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剖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而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英语和用英语交流。

关键词:英美文化,差异,语言表述

参考文献

[1]florence laura goodenough[美]文化人类与语言 (2001)

[2]Holy Bibl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2001) London:Hodder&Stoughton

[3]陈忠华, 韩晓玲.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边缘化及其交迭领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

中西酒文化差异 篇8

关键词:酒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酒文化”一词, 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后来许多研究者对其内容不断加以补充、完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萧家成先生。在《升华的魅力———中华民族酒文化》一书中, 他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酒文化作出了解释, 指出“酒文化”就是指围绕着酒这一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总和。酒, 作为一种饮品, 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不论是为了友谊爱情、婚嫁庆典, 还是为了交际谈判、消愁解闷, 都离不开酒。可以说, 饮酒是全世界人民所共有的文化现象, 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酒。只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酒, 而不同的酒又渗透出不同的酒文化, 使之呈现出风格迥异、异彩纷呈的民族特性。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中西酒具对比

古人云, “非酒器无以饮酒, 饮酒之器大小有度”。酒一出现, 就需要器具来盛装它。作为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具的千姿百态, 不仅反映了人们对饮酒的重视, 而且反映了酒文化本身的丰富内涵。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人们对于酒具都是非常重视的。

中国的酒具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周初开始, 成王分鲁侯伯禽以商民六族, 其中就有长勺氏、尾勺氏这两个专门从事酒具制作的部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酒具的制作材料、形状及功用等也在发生变化。在酒具的制作材料上, 经历了从自然材料到陶、青铜、漆木、瓷和名贵材料的演变。自然酒具就是用自然材料做成的, 比如角杯、禽爪杯、畜足杯、皮酒囊等就是用动物的角、骨、蹄、爪、皮等做成的;荷叶盏、酒杯藤、山樽、桦皮酒具等是用植物的叶子、花、根等做成的。陶制酒具主要有罐、瓮、盂、碗等。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 就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具的陶器, 如裴岗文化时期的陶器。青铜酒具大都是夏、商、周时期的产物, 按用途可分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及礼器, 主要有尊、壶、卮、皿、斛、瓿等。秦汉之际, 南方流行漆制酒具, 其形制基本继承了青铜酒具。隋唐时期主要是瓷酒器, 如隋代的白瓷、褐瓷酒具, 唐代的三彩酒具。宋代是陶瓷生产的鼎盛时期, 出现了很多精美的酒具。元代有釉瓷、卵白釉瓷和成熟青花等新品种。明代瓷制酒具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具有珐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在我国历史上, 还有一些用名贵材料金、银、象牙、玉、景泰蓝等做成的酒具, 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西方国家对酒具的讲究丝毫不逊于中国。他们的酒具虽然没有中国的丰富多彩, 但也有其特色, 基本上是以透明的玻璃杯为主且形状各异。他们喝酒的玻璃杯分工明确, 即喝什么酒就用什么样的酒杯, 如葡萄酒杯、白兰地酒杯、鸡尾酒杯和香槟浅碟杯等等。此外, 西方酒杯的制作讲究轻薄透明, 目的在于让人们喝酒时做到真正地品酒, 既不但要品其味, 还要观其色、闻其香。西方人喝酒喜欢玩弄酒杯, 让酒在杯中回旋, 所以他们的酒杯大都是窄口宽肚, 不但美观大方而且轻巧实用, 既能保留酒香还能避免酒的溢出。由此可见, 中国酒具多样、形象, 西方酒具简单、轻巧。中国酒具品种繁多不仅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更是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中国酒具更多地反映了使用者的身份, 而西方酒具则更多的是为了衬托酒本身的艺术性。

二、中西酒礼对比

素有“礼仪之邦”美称的中国, 从古至今就很注重礼数, 以致礼早已渗透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饮酒行为自然也纳入礼的范围, 于是就有了酒礼。古代饮酒礼仪约有四步, 即拜、祭、啐、卒爵。西周时期, 对酒礼的规定已经十分严格具体。首先是“时”, 即要掌握饮酒时间, 只有天子、诸侯加冕、婚丧、祭祀或其他喜庆大典时才可饮酒;其次是“序”, 即要遵守等级次序, 按天、地、鬼 (祖) 、神、长、幼、尊、卑的次序来饮酒;再次是“数”, 即要控制饮酒数量, 每饮不超过三爵;最后是“令”, 即要服从酒官的指挥。酒宴上根据长、幼、尊、卑的次序, 对于宾客坐哪里、使用何种酒杯、给谁敬酒、如何敬等等, 都有详细的规定。现在人们仍遵守这些饮酒礼仪, 只是更加灵活了。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 注重饮酒气氛, 主张倒酒要“以满为敬”, 喝酒要“以干为敬”。晚辈、下级要主动敬酒, 敬酒时还要说敬酒词。碰杯时, 为了表示谦卑, 晚辈或下级的酒杯要低于长辈或上级的酒杯。劝酒是敬酒的一种方式。中国人说“喝不下, 不能再喝了”不一定是不能喝, 于是主人殷勤劝酒, 以表诚意。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 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得更尽兴而产生的。很显然, 中国酒文化深受尊、卑、长、幼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首位。

西方酒礼没有中国的繁琐, 他们的饮酒礼仪反映了对酒的尊重。西方人注重调动身体器官去品酒, 去享受酒的美味。他们上酒的顺序为开胃酒、主菜佐酒、甜点酒及餐后酒。酒宴上喝酒的气氛相对缓和, 不像中国人那样会猜拳, 高声叫喊。他们斟酒提倡至酒杯的三分之二。在品饮顺序上, 根据味觉规律的变化, 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 即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短年份的酒再饮较长年份的酒。在选择葡萄酒器时, 也是围绕着如何让品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来进行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充分舒展开的滗酒器等等, 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西方人敬酒一般选在主菜之后、甜菜未上之间, 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 注视对方, 且最少要喝一口以示敬意, 也从不劝酒, 但可以提议祝酒或是为某人某事干杯。

三、中西方饮酒的不同目的

中国人饮酒是为了借酒忘欲, 意不在酒。中国人信奉中庸哲学, 主张过犹不及。而且, 中国的礼教也不允许人们“豪饮”、“牛饮”, 而是主张浅酌低酌, 适可而止。因此, 中国人饮酒不是为了狂欢, 而是为了尽兴, 旨在追求进入一种微醺的醉境, 即似醉非醉、似醒非醒、亦悟亦迷、亦真亦幻、激情与幻觉共生、恍惚与明察俱在的一种颇为奇妙的飘飘然境界。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人们视酒为工具, 认为饮酒不但能抒发自己清醒时不能或不敢抒发的情感, 忘却现实的烦恼, 还能催生欢乐, 激发创作灵感。汉代人焦言寿在《易林》中说:“酒为欢伯, 除忧来乐。”当代作家高晓声也指出, 酒能帮助创造美。正因为中国人认为酒是一种供人使用的工具, 所以他们很少注重酒本身, 缺乏对它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品评, 他们更在意的是饮用它后所产生的美妙作用, 即“味外之味”。正如欧阳修所说,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如青梅煮酒目的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 杯莫停的将进酒目的是为了与尔同消万古愁, 竹林里狂歌的七贤目的是为了借酒避难。酒, 渗透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 有助于文学艺术创作、娱乐、饮食烹饪、保健养生等等。

西方人饮酒是为了借酒纵欲, 意就在酒。受酒神文化的影响, 西方人喝酒往往采取“牛饮”的方式, 追求醉昏, 即一种生命的狂欢与放纵。其结果是成千上万的人酒精中毒, 甚至毙命。英国作家福勒说过, 溺死在酒杯中的人比溺死在大海中的人还要多。英国作家乔叟也指出, 醉酒是埋葬人们理智的坟墓。对西方人而言, 他们饮酒目的很简单, 就是为了欣赏酒, 醉翁之意就在酒, 在于“味内之味”。在他们眼里, 酒是一件特殊的艺术品, 拥有生命和魅力, 而葡萄酒是其中的代表。美国作家威廉·杨格认为, 一串葡萄美丽、静止、纯洁, 一旦被压榨后就变成了一种有生命的动物。因此, 他们充分调动视觉、嗅觉、味觉来进行审美体验。把酿造葡萄酒看成是在制造艺术品, 把饮用葡萄酒看成是在欣赏艺术品。他们认为只有仔细地观色、闻香、品味, 才不会辜负于美酒。

总之,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源远流长, 自人类酿酒开始它们之间的差异就已注定存在。在中西方文化频繁交流、各方面都趋于全球化的今天, 酒这一媒介为人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搭起了一座桥梁。了解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有助于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最终有助于全球人民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萧家成.升华的魅力——中华民族酒文化[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7.

[2]清月.酒韵[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4.

[3]王鲁地.中国酒文化赏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

[4]曲晓慧.酒文化之中西对比[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

试析中西餐桌文化差异 篇9

一、中西方餐桌文化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一)中国餐桌文化

在中国,就餐前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中式菜肴上菜的顺序第一道菜是汤,紧接着是主食辟如干饭,再则是餐酒,最后一道菜是水果用来促进消化。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主要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不可用筷子敲击其他物品,更不可以用筷子对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子去取一块食物时,应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要将筷子放回筷子座。

(二)西方餐桌文化

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点心等。上菜顺序一般是头盘和汤,鱼类菜肴(副菜),肉、禽类菜肴(主菜),蔬菜类菜肴(沙拉),最后是甜点和咖啡。使用刀叉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块,用叉子往嘴里送。用刀的时候,刀刃不可以朝外。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排放在盘中,表示已经吃完了,可以将这道菜或盘子拿走。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拿叉,但需要做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要拿着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

不要在餐桌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大忌。取食时,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请别人传递,不要站起来。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别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对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

二、中西餐桌文化差异

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想饮食观。这种理性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却大大阻碍了如饮食文化的发展。西餐讲究营养、菜色的搭配,讲究餐具与服务,但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较为单一。

而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这也是中餐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民以食为天”的后半句是“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使不够营养成为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协调唯独,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

(二)入座位置的不同

在中国,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圆形的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一般是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有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

而在西方,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边的座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女主人左边的座位是第三主宾席,男主人的左边的座位是第四主宾席。

(三)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要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的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

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please!”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的回答说要。在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不会高兴。

所以,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差异。文化促进饮食的形成,饮食反映出各国的文化。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世界的交流而变得模糊。中西方餐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结合,使两者更趋于完善、科学。

参考文献

[1]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J].中华活页文选(初二),2009(10):5-7.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探析 篇10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礼仪的差异

(一) 见面礼仪的差异

1、见面时的打招呼礼仪。

打招呼是人际交往中最为平常的事情, 是联络感情的手段, 沟通心灵的方式, 增进友谊的纽带, 所以, 绝对不能轻视和小看。见面时打招呼既表示亲切、友好, 也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招呼语的表达上, 中国人大多使用“吃饭了吗?”“你干什么去?”“今天不用上班呀?”等涉及个人生活的语句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与关心。可在西方发达国家, 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 因为这些是属于个人的隐私, 因为在西方人看来“我到哪里去”、“我忙什么”是我自己的事, 别人无权干涉, 往往有管闲事和窥视隐私的误解, 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在西方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 他们只说一声“Hello”, 或者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打招呼的目的, 并不是为了要跟对方有进一步的交往, 只不过是一种礼仪形式。因此, 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 如果迎面而来的人对我们说“Hello!”, 别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 甚至置之不理, 那可就非常失礼了。

2、见面致意礼仪。

见面礼仪是日常社交礼仪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礼仪, 而握手礼是当今国际交往中运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致意礼仪。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 握手的时机、握手的形式、握手的要领及握手的禁忌基本相同, 其最大区别在于握手时伸手顺序的不同。从握手礼的实施顺序看, 在一般的社交场合, 中方文化通常应遵循两个优先:即长者优先和女士优先。而西方文化着重强调的是女士优先, 妇女在各种场合均应受到特别的尊重和照顾, 因而在介绍时通常要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但16岁以下的女子没有这个优先权。除了握手礼, 吻礼也是盛行于西方的一种见面致意礼节, 包括亲吻礼、拥抱礼和吻手礼。这三种吻礼在日常交往中常用, 但是在商务往来一般不使用, 其中吻手礼是流行于欧美上流社会异性之间的一种最高层次的见面礼, 适合于已婚女士。

(二) 谈吐礼仪的差异

1、称呼礼仪。

称呼是人际交往中比较重要的礼节, 关乎个人修养, 社会和谐, 文明高雅, 但是称呼在日常生活中问题也不少, 而且中外称呼习惯不完全一样。在我国, 人们在称呼自己时, 习惯说“本人”或“鄙人”, 而称呼他人时则习惯称“您”, 在西方称呼对方时不分“您”和“你”, 都是“you”或者“阁下”。在我国, 人们习惯称呼职务、官衔等, 并与其姓连在一起, 如张局 (长) 、赵总 (经理) 、李教授等。在西方国家, 同我们不一样, 不习惯把官衔、职务、职业与姓名连在一起, 想要强调他的部长、总统身份时, 只称“部长先生”、“总统先生”。

中西有些称呼完全一样, 如先生、女士、小姐等, 但是, 我国特有的一些称呼, 不能随意移植到西方去, 如大爷、叔叔、大妈、同志、师傅以及老XX、XX老、小XX等, 因为像老张、吴老等称呼在我国有亲切与尊敬之意, 而在西方, 西方人往往直呼其名, 即便是长辈亲人也是如此, 这表明西方比较崇尚平等、自由, 人们却忌讳“老”字, 因为在他们看来, 老是虚弱、没本事、不中用的代名词, 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 所以即使面对真正的老人, 也最好不要称呼他们为“老XX”或“XX老”, 否则会引发不愉快。

2、交谈礼仪。

交谈是人们彼此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增进了解和友谊的重要形式。若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有吸引力, 最好的办法是说话真诚明了, 并且明智地选择话题。在交谈话题的选择上, 中国人喜欢问人私事, 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在中国, 人们在一起聊天时多半会谈到家庭、婚姻、孩子、经济收入等问题, 这正是中国人所谓的拉家常。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 了解私事是接近对方、关心对方的友好表示, 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 这些话题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 使人有亲切感。而在西方, 女性的年龄、婚姻及男性的工资收入、财产状况、个人情况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在交谈中如果被提及, 那会非常的敏感, 或容易引起反感, 尤其是对欧美人而言, 他们认为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侵害了对方的隐私权, 是一种极为失礼的行为, 而且还会认为提问者极为缺乏教养。因此, 一般来说, 在陌生人或是不太熟悉的人之间宜选择比较简单的话题, 如天气、当天的新闻、四周的环境等, 因为这些话题比较安全, 不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快。

(三) 馈赠礼仪的差异

1、接受礼品的方式不同。

东西方接受礼品的方式不一样, 东方人接受礼物时往往显得比较恭敬和虔诚, 一般是用双手接受礼品, 并轻微低头表示感谢, 并说“您太客气了”之类的话, 习惯在受礼时说“受之有愧”等自谦语, 而且随即将礼品收起来, 等到赠礼人离开后再慢慢打开欣赏。西方人则不同, 他们往往很随意, 但很注重礼品的包装, 喜欢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 边欣赏, 边说一些像“这礼物很漂亮”等感谢的话, 甚至高兴时还会拥抱对方一下, 与送礼者共同分享这份礼物的喜悦。

2、感谢语不同。

一般在受到礼品之后, 西方人往往会在一周之后, 写一封感谢信或者打打电话致谢, 而国人则基本没有这个习惯。谦虚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在送礼时也有所表现, 送礼者一般喜欢强调自己礼品的微薄, 而不介绍所送礼品的珍贵或是多重用途和性能, 如“区区薄礼, 不成敬意, 请笑纳”。西方人在送礼时, 喜欢向受礼者介绍礼品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特别重视, 如“这是我特意为你选的”。

3、礼品价值的意义不同。

赠送是友好的表示, 礼品是友好的象征, 所谓礼轻情意重, 送礼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 所以要讲真情。人们在选择礼品时, 都是将其看作友情和敬意的物化, 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对对方的情谊和尊重。礼品如果能融入和体现送礼人的情感, 就是最好的礼品。真正好的礼品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 送礼的心意重于礼品本身价值, 因此在选择礼品时, 不能只着眼于礼品的价值, 更要着眼于礼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

中方在送礼时一般都比较贵重, 因为在他们看来, 价值较低的礼品有失面子, 而西方人则比较重视礼品的感情价值, 礼品价值过高, 会被误认为有求于他们, 是一种贿赂而招致反感, 比如送给英国人礼品时, 礼品要轻, 可送些鲜花、小工艺品或者巧克力, 都会得到英国人的喜欢, 特别是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他们会格外欣赏。德国人不喜欢首饰或鲜艳夺目的礼品, 喜欢价格适中、典雅别致的礼物, 但包装一定要尽善尽美, 德国人认为只有当关系发展到相当密切时, 才有必要送礼。

4、送花。

此外, 鲜花都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中西方对不同的鲜花有不同的解释, 如在我国, 牡丹是国花, 表示富贵吉祥;菊花代表高洁;康乃馨代表着热情、魅力、真情、温馨;百合寓意百年好合。在西方, 玫瑰是很多国家的国花, 象征着爱情;康乃馨则表示伤感或拒绝, 单独送人时必须慎之又慎;菊、莲和杜鹃, 在国内口碑甚佳, 在涉外交往中却不宜用作礼品。菊花在西方系“葬礼之花”, 用于送人便有诅咒之意;莲花在佛教中有特殊的地位;杜鹃则被视为“贫贱之花”, 用于送人也难免发生误会, 如此等等。因此, 如果选择鲜花作为礼品, 一定要考虑所送的场合和对象, 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产生。

(四) 餐饮礼仪的差异

1、餐具不同。

中国人使用筷子, 饭也是用碗盛, 通常是圆桌, 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或碟子盛食物, 用刀叉即切即吃, 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通常是长桌。

2、餐饮氛围不同。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 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 既要好吃又要好看, 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 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 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 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 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 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 说说笑笑, 相互让菜, 劝酒, 甚至不醉不归, 为客人布菜, 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 而西方人在用餐时, 讲究“4M”, 即Menu:精美的菜单, Mood:迷人的气氛, Music:动听的音乐, Manners:优雅的进餐礼节。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 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 不可以失礼。西餐实行分餐制, 即便是有公菜, 也会放一些公共餐具, 此外, 在西餐宴会上, 人们是只祝酒不劝酒, 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的。

3、餐饮观念不同。

中国人如果在家请客吃饭时, 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 荤素搭配, 会准备满满一桌, 并很谦虚地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 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宴请结束时, 如果菜基本被吃完, 主人会觉得很没面子, 认为饭菜准备的太少了, 客人可能没吃饱等。唯恐怠慢了客人, 尽显主人好客热情之道。而西方宴请, 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 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 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 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 主人会说“这些是我的拿手菜来招待大家”的话。

在西方, 亲朋好友之间聚会, 实行AA制是很普遍的, 但是在中国, AA制一般只被年轻人, 特别是大学生和白领所接受, 传统的中国人不愿意这样“小气”的各掏各的钱。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差异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和西方人会对AA制持有不同的态度。

二、中西礼仪文化差异的来源

(一) 思维方式的不同。

从思维方式上看, 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 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和直观实用的思维原则, 注重直观、整体、经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不是通过归纳推理, 演绎推导, 而是基于事实, 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西方人主张“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模式, 分剖精细的逻辑思维和纯粹思辨的抽象理性。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实证, 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 只有思辨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

(二) 价值观不同。

从价值取向看, 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 重个人、重竞争, 因此, 不习惯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不过问他人的事, 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 以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 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他们提倡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 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 靠竞争来取得自己的利益, 实现自己的价值。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 而提倡谦虚谨慎。中国人的价值观, 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 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 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 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推崇一种高尚的、无私奉献的情操, 主动关心别人, 给人以关怀是一种美德。

(三) 伦理道德观不同。

从伦理道德上看, 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 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 杰出超凡的事业;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漠。子女一旦结婚, 经济上必须独立, 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 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但亲属关系比较疏远。在人际关系上, 中国传统的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 走中庸之道, 担心创新危险, 总要瞻前顾后, 权衡左右, 喜好事事而安, 维护现状, 保持和谐。对待家庭, 喜欢大家团聚, 老人帮助照看儿孙, 以备养老送终。家庭成员互相依赖, 互相帮助, 虽然密切了亲情关系, 但这种生活方式, 不利于青年人独立能力的养成。

(四) 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 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三、结束语

总之, 在中西礼仪差异的比较中, 我们既要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礼仪在操作层面上的差别, 也要了解产生差异的真正原因, 中西礼仪各有特点, 因文化背景而异, 无好坏之分, 只有不同, 可以相互借鉴, 但不能一味盲从, 只有这样, 才能使中西礼仪文化得到真正的融合。

摘要:本文从中西方礼仪文化在见面、谈吐、馈赠、用餐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礼仪形态, 探讨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差异和风俗习惯。

关键词:礼仪,馈赠,思维方式,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秋筠.商务礼仪教程.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7.11.

[2]何伟祥.公关礼仪.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航空港建设下一篇:唐诗可以这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