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的基本内涵论文

2024-05-11

快乐体育的基本内涵论文(共10篇)

篇1:快乐体育的基本内涵论文

谈快乐体育的基本内涵的论文

快乐体育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整个体育的改革和发展紧密联系的,是对当前体育教学中某些僵死、被动以及缺少乐趣的反思。快乐体育的产生是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理性观的变革。其基本内涵有下面五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体育教学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教育培养,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失去兴趣的学习,不能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能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学生也不会进行有效的学习。快乐体育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体育理论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从人的发展看,兴趣和动机是构成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基础、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均不相同,教师只有最大限度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身体状况、兴趣、思维能力、情绪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上级与下级、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神情严肃,不容置疑,学生唯唯诺诺,言听是从。快乐体育强调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三、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传统的学校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提高和增强体力,这样教育出来的儿童、少年都是成人化;成人化动作,成人化理论,成人化思想。这在竞技体育中表现尤为明显的是:国内少年和国外少年竞技能力相差无几,或过之,一旦再发展,国内少年成长速度就不如国外了。快乐体育认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快乐体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快乐体育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是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发展水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快乐体育过程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更深地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这两方面相辅相承,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促进所有学生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快乐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四、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

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为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孩子们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满足孩子们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因此体育课不能是带有教师强制性的,而必须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而且还要育心。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和适宜社会生活能力的要求也越高。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快乐体育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求运动技能在积极参与下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

篇2:快乐体育的基本内涵论文

民族精神中的“民族”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民族”。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选集》上卷 第64页)

民族精神中的“精神”是指狭义上的“精神”。从广义上看,精神是指与物质相对的所有的非物质现象,即一切意识现象:各种心理、思维、观念、学说等。从狭义上说,精神是指意识中最深层的而又比较稳定的部分,是人的心理意识和一切文化现象的内核和精华。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文化是人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自从有了人,有了人的活

动,也就有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因为一切有了人的痕迹的东西都叫文化。中国传统典籍《周易》、《说苑·指武》与近代英国学者泰勒《原始文化》等都对文化作出典型界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人类文化也就有了从时间上区分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从渊源上区分的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从功用上区分的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等。民族精神属于文化范畴,是民族文化中核心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民族精神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并不是某种有形物,不过你又能时时处处感受到它的存在,因为它能体现在各种文化载体中,体现于民族成员的一言一行中。文化如水,人似鱼。在某一民族中,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各种文化产品中,都会表现出该民

族特有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特征,其中最本质、最深刻的东西就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标志。在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过程中,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不过起主导作用的是民族精神,它起着灵魂和基础作用,从而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因为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基础,民族情感就会逐步淡化,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会随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而被同化或消蚀,民族习俗的特征也会逐步消失,从而也就难以在重大事件出现时表现出应有的凝聚力。民族精神作为民族魂,它的强弱则决定着民族凝聚力的大小与方向。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它又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标志,影响到整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党的十六大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提炼和概括:“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实现中华伟大民族复兴,应当怎样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呢?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弘

篇3:世界城市的基本内涵

北京市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和本地区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 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

世界城市的一般概念与理论简析

“世界城市”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引进的新概念, 科学认识它的基本内涵是建设世界城市的根本前提。

关于世界城市, 国内外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概念和衡量标准。赋予“世界城市”现代概念的是英国城市学和区域规划学家帕特里克·格迪斯, 1915年他在《演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把西方国家正在发展的一些大都市称之为世界城市。

早期世界城市研究的建议者主要是从全球性特征和跨国合作经济的角度来定义与探索世界城市的。以后, 美国城市规划学者弗里德曼于1986年提出了所谓的“世界城市假设”, 并进一步提出了18个核心和12个半外围的世界城市的等级结构和布局。由于弗里德曼的世界城市等级层次理论是建立在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中把主要城市作为资本控制中心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他把世界城市等级理论依赖的几个主要分析标准确定为: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的总部 (包括地区性总部) 、国际化组织、商业服务

《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的作者沙森教授把全球性城市定义为发达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中心, 世界城市的本质是为全球资本提供服务的地方而不是它的具体管理, 所以那种“集中化的指挥部”并不成为世界城市本质性的东西。这是与弗里德曼的世界城市定义相区别的关键所在。

在此之后, 卡斯蒂尔斯从全球流程空间的角度, 把世界城市描述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有直接影响力”的点以及中心。

尽管学者们对世界城市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但仅对现代意义的世界城市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种困难首先在于人们对哪些城市属于世界城市没有统一的认识, 甚至有人认为北京已经是世界城市。在世人眼里, 世界城市的称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美誉度。这就使世界城市的范围难以统一。另外, 即使不同的人根据自己认定的世界城市对其进行定义, 也存在困难, 因为世界城市包括的内容十分庞杂, 已有的公认的世界城市的核心要素和成长路径也不尽相同, 而且世界城市的功能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变迁, 每一个世界城市都具有自己的鲜明时代特征。

尽管存在不同认识, 但世界城市的产生发展毕竟是一种客观历史现象, 世界城市也已成为一个被世人普遍接受的概念, 而且现有的研究也为人们认识世界城市提供了基本的十分有价值的参考。这是我们建设世界城市的现实与理论依据之所在。综合现有的理论观点, 我们认为, 依据城市国际化职能的“强度”或高端要素国际流动特征, 一般可将国际城市分为国家或地区中心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全球性国际城市 (世界城市、全球城市) 三个层级。世界城市也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综合性世界城市, 其控制力、影响力、表现力是全面的,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包括纽约、伦敦、东京、巴黎, 第二类是领域性世界城市, 这类世界城市都具有经济方面的控制力与影响力, 但在政治、文化方面未必具有世界性的控制力、影响力与表现力, 比如香港、芝加哥、洛杉矶、新加坡、悉尼、首尔等。

北京要建设的是综合性世界城市, 这里试图给出这种世界城市的定性方面的大致概念。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最高端形态, 是指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形成了核心竞争要素, 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具有全球控制力、影响力和表现力的节点城市。

世界城市的本质及属性

对世界城市的认识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它的本质及其属性。世界城市具有一般城市的共性, 但把它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的却是其内在本质属性。当代世界城市的本质体现在:它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体系的主要节点, 是世界体系中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指挥控制中心, 发挥着全球的影响力、控制力、表现力, 通过世界城市的连接, 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区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1982年, 约翰·弗里德曼和戈兹·沃尔夫提出, 世界城市是在世界范围内或世界某一个大区域发挥经济枢纽作用的城市。

世界城市不仅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 也是中外文明融合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心, 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高度统一体。

世界城市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控制力和影响力上:

第一个是控制力。它是世界城市拥有的整合和配置全球高端资源要素、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能力和权力。它主要体现在要素聚集能力与要素辐射能力两个方面。从城市国际化历史进程看, 要素聚集程度反映城市的吸引力, 而要素辐射程度则反映了城市可以影响的地域空间。如何判断世界城市的全球控制力, 弗里德曼和沃尔夫提出了两项判别标准:一是与世界经济体系联结的形式与程度。包括: (1) 作为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作用; (2) 作为国际剩余资本投资安全港的地位; (3) 面向世界市场的商品流通作用; (4) 作为意识形态中心的地位。二是由资本控制所确立的城市空间支配能力。 (1) 经济规模及其经济实力; (2) 控制全球资本的能力; (3) 对技术创新、政治变革等外界冲击的消化能力; (4) 对跨国资本家的吸引力。从控制对象看,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国际战略资源, 包括石油、铁矿石等硬资源, 也包括人才、信息、资本等软资源;二是国际战略产业, 包括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要形成全球控制力, 还有一个重要条件, 就是掌握或具有国际战略通道, 比如现代物流必须通过机场、铁路、港口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第二个是影响力。它是世界城市拥有的主导和改变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能力和权力。从影响力的内涵上讲,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话语权, 从某种意义上讲, 影响力就是话语权。影响话语权要素包括定价权、信息发布权、文化主导权、技术标准权、市场引领权和规则制定权等六项基本权利。二是软实力, 软实力是影响力的本质。从影响软实力的要素看, 软实力至少包括国际语言环境、国际机制和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文明程度和大众传媒。国际语言环境是软实力的重要表现。世界城市不仅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 也是中外文明融合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心, 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高度统一体。

世界城市的核心功能与核心要素

考察了世界城市的本质属性, 还需要把握第二个层次, 即世界城市的核心功能和核心要素。这些功能和要素最集中最充分地反映了世界城市的本质属性。城市的根本支撑力在于其核心功能及其核心要素, 否则再漂亮, 也会是暂时的, 没有强大的、高端的功能, 是没有可持续性的, 迪拜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此外, 城市的功能不能随着世界发展趋势而与时俱进, 也会衰落。当代世界城市的核心功能与核心要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核心功能:以全球化公司、跨国公司和世界级金融机构为核心要素的世界经济管理控制中心。

世界城市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追求最大利益的结果。而全球化公司、跨国公司和世界级金融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角, 世界城市通过它们获得了对全球经济的控制能力, 成为全球生产的管理控制中心, 对全球生产及要素流动产生支配性影响。全球化公司与跨国公司核心控制管理层在世界城市聚集规模及发达的金融市场, 标志着城市的高端竞争力水平。纽约、伦敦、东京是全球化公司、跨国公司或跨国银行总部或地区分支机构最集中的地区。

世界城市作为世界经济中心也必然是世界金融中心, 它凭借世界级的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 通过巨量金融资本运作, 掌握着全球经济的话语权、定价权和标准制定权。目前全球每天跨国界的货币流通量的88%都发生在以世界城市为起点或终点的金融交易中。

第二个核心功能:以国家首都地位或国际组织为核心要素的世界政治中心。

世界城市是全球重大决策发生地、全球战略性活动的控制节点。主要表现为: (1) 普遍公认的世界城市主要是一国的政治首都, 是该国的政治决策部门所在地。全球三大世界城市除纽约外全部是首都城市, 但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2) 世界城市背后显示的是一个国家的国际政治地位。世界城市无不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为依托, 只有那些具有全球影响力国家的城市才有资格成为世界城市。伦敦、纽约、东京作为世界政治中心是各自国家全球政治影响力的体现。 (3) 世界城市是国际组织的集聚地, 通过众多的国际机构总部和举办大量国际会议成为国际政治的影响中心, 发挥着对国际社会的管理协调作用。目前,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拥有的国际组织总部分别达到208个、57个、21个、16个;每年在巴黎的国际会议超过500个, 成为国际事务重要协调中心之一。

国际政治与事务协调中心功能的发挥不仅有利于世界城市提升其国际服业发展方向。如东京在2008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的全球十大科技城市中排名首位, 申请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占日本的1/4。

世界城市的知识创新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创新, 而且是通过众多创意产品、创意营销、创意服务展现出知识产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通过强大的媒介平台和互联网优势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新的创造发明传向地务品质和国际影响力, 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产生更好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第三个核心功能:以高端人才和高端知识为核心要素的世界知识创新中心。

后工业时代的知识经济一体化趋势使得历史与文化、教育与科技、信息与技术以及一切为公众与社会需要的知识都可以物化成商品或商业活动, 不断衍生出新产品、新市场和就业新机会, 知识成为具有配置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力的“第一生产要素”, 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高度发达的教育科技水平和知识人才密集特征使世界城市成为知识技术创新所青睐的场所。凭借自己的优势, 世界城市成为全球专利技术的发明聚集地和技术标准的发源地, 主导着全球产球的每个角落, 引领世界的潮流与趋势。

第四个核心功能:以世界级文化资源与品牌为核心的世界文化中心。

世界城市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源、世界级的文化品牌, 是世界文化高地, 具有很高的以城市亲和力、吸引力为特征的文化软实力。例如, 纽约是美国的文化之都, 拥有百老汇、林肯艺术演出中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著名文化设施, 还有2000家非营利性文化艺术机构。伦敦有“创意产业之都”的称号, 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 拥有英国1/3的表演艺术公司、70%的录音棚、90%的音乐商业活动、75%的广播电视收入, 全世界每年约有1亿人来伦敦参观各种博物馆和画廊。也正因为巴黎的文化魅力, 一些研究者认为巴黎也应该在世界城市之列。世界城市拥有全球级的媒体资源, 掌握着国际舆论话语权、标准制定权, 是引领世界潮流的风向标。例如, 纽约有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2000多种报刊和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伦敦拥有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多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传媒总部。全球四大著名时装周有三个举办城市就是世界城市, 特别是巴黎拥有“服装中心的中心”的称号。

进入后工业社会, 世界城市的非物质生产特征即:文化型、消费型、宜居型、生态型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文化娱乐业被誉为21世纪的十大发展趋势之一, 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城市。

第五个核心功能:以世界级交通体系为核心的世界航运中心。

要素与资源的聚集力与辐射力反映了世界城市的内在本质。全球化和信息化促成了世界城市网络的形成, 在世界城市网络中, 城市不是依靠它所拥有的东西, 而是靠流经它的东西来获得和积累财富、控制和权力。也就是说, 一个城市的地位不仅仅是由城市所拥有的资源量决定的, 也是由该城市是否处于全球城市网络的主要节点上——即它的网络地位决定的。世界城市是国际高端资源的流通与交易中心, 也可以说是五大流的中心, 即: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因此, 世界城市必然是战略性通道的拥有者。当今的时代, 可以概括成航空时代、高铁时代、远洋时代、信息时代, 而航空、海洋、铁路、综合立体化交通以及网络、网络技术、传媒和重大国际会议等都是一些重大的战略通道。

北京要建设的是综合性世界城市, 它是国际城市的最高端形态, 是指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形成了核心竞争要素, 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具有全球控制力、影响力和表现力的节点城市。

部门的高速增长、重要的制造中心、主要交通枢纽和人口规模。尽管以后在世界城市的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该理论仍然是考察全球范围内城市间相互关系的一般性基础理论。

篇4:快乐体育的基本内涵论文

【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475-01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XJK011BTM004).

1、引言

近几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由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提出的时间不长,理论体系还不成熟,难免会出现众说纷纭,一些理论论点缺乏实践来支撑,而实践上又往往缺少具体操作办法。因此,梳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深入分析体育公共服务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体育发展尤为重要。针对这种现实情况,笔者从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出发,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内涵及意义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

2、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内涵

2.1 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公平正义

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早在古希腊时期,正义就已经是最重要的美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各种德性中,“公正是最主要的,它比星辰更加光辉”,“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公正集一切德性之大成”。人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人类对正义的追求具有历史性。从思想史上看,正义问题的重心经历了一个由个人正义到社会正义演进的过程。而马克思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应当是人类社会的理想之一,即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消灭一切非正义的社会现象,追求全人类的彻底解放的正义。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伴随改革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凸现出许多新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人民群众对体育事业发展公平正义的呼声日益强烈。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保障体育事业发展的公平和正义,需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2.2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理念:共享体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人的自由发展”就是人们在共同的发展中互为发展,共同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邓小平同志从本质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的是人人之间没有差距,共同享有社会财富。胡锦涛同志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同享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共同享有”体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共同建设的目的和结果。“共享”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把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事关民生的基本的公共服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总体水平比较偏低,发展很不平衡,效率低。而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公共服务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缩小区域体育发展差距的直接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为此,2008年2月27日,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奋斗目标。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09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讲话中就指出,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政府保障公民基本体育需求的水平;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指导思想也指出:以建立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迈上新台阶。真正实现把新中国取得的体育成就让人民大众共享,实现体育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让人人共享体育运动带来的欢乐。

2.3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公共财政

公共服务资金是“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的物质保障,公共财政政策是“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公共财政政策,从公共财政的职能来观察公共财政的演变过程,才能更准确清楚的了解公共财政在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西方的财政学家亚当?斯密创立财政学以来,改变了在古典经济学派中公共财政的职能基本只限于资源配置的辅助地位。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对政府效率进行研究,斯蒂格利茨和阿特金森从效率与公平两个角度研究公共产品的最优供应问题。当代西方学者在建构政府财政模型时把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试图寻找两者的最佳均衡。美国著名财政学家穆斯格雷夫认为,财政的存在首先由于存在公共产品,其供给无法按市场机制决定,只能靠政府解决;其次是由于社会分配不公平,必须由政府进行再分配以实现分配公平的目标;再次是由于经济的不稳定,市场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必须加强政府干预。从根本上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的,不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改革的过程。一方面,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才能更好地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物质条件和财力基础。另一方面,财力跟上,但制度没有改进的话,基本公共服务实施也不会有效率。因此,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财力与制度两者相结合的产物。

3、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就我国目前来看,城乡之间的财政投入差距十分明显,基本是“一国两策”,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远远不够,最终带来的结果是城乡居民所享受公共服务的巨大差异。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何落实这样的战略目标,是我们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我们要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的现代化道路,就必须明确要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篇5: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

文化:

一、文化的定义:

何谓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自编、自导、自演的解闷游戏内容和规则。

二、文化的分类:

宗教文化类、哲学文化类、政治文化类、经济文化类、传统文化类、道德文化类、科学文化类、技术文化类、法律文化类、艺术文化类;共十大类。

三、文化的属性:

文化的属性是社会属性。文化非个人性、非自然性,文化是人类群体的创作,文化归公共所有;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属性的基础上,逐渐产生、逐渐演化、逐渐丰富的事物,文化具有解闷性、游戏性、娱乐性。文化不是如何做人的标准,文化不是认识自己的标准。文化是群体玩什么游戏遵守什么游戏规则的标准。

强国:

由于人类不明白“公私分明”而一直认为私有财产的占有上不封顶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潜规则,因而造成人类的贪心、欲望无限膨胀,形成贪得无厌的无底黑洞,腐蚀着人类的灵魂,吞噬着人类的生命,破坏着自然的生态平衡,扰乱着社会的和谐安宁,使人类社会一直停滞在危机四伏的野蛮时代,而迟迟无法进入安定和谐的文明社会。

人类社会的文明与野蛮关键是个人自觉不自觉和明白不明白“公私分明”的私有财产占有差异控制是否在七倍以内,它和社会文化游戏的内容无关!它和社会形式无关!只有进入文明社会,才能真正体现地球每个公民的人权、人格、人品、人味、人性,才能走人道。

强国需要人类的每个成员落实两件事:首先通过体证自己“当下的知道”认识自己,了解整个存在的真相是知道自娱自乐永恒的游戏;其次,人类达成这样公私分明的共识,即个人私有财产占有差异控制在七倍以内,剩余属于公共财产。任何个人无权占有七倍以外的公有财产。

篇6: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根据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只有完整理解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才能正确的把握人的本质、促进人的发展。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是以“人的本质”的科学地揭示为基础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里,“以人为本”中的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指人是现实世界之“本”、价值之“本”和历史之“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终极目标。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

第一,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在马克思看来,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己”。唯物史观明确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亦即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当作其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未来理想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自主活动、实践出发,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第二,在唯物史观科学体系中,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之一。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显然,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理论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是站在人类自身整个历史长河发展的高度来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在他那里,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类自身的进步和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步的。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位思想家像他那样对人的命运、人的发展给予这样深切的关怀,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中这一现实,决定了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意义

从实际来说,由发展的角度看,由党执政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说来,至少包括三层意思。

首先,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人”是出发点、落脚点。过去很长时间,我们实际上是“以物”为出发点、落脚点。计划经济时期,我们“以钢为纲”,只有物的计划,即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存在着“唯GDP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开始人、物并重,有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目标,既有经济的、物的,也有生活的、人的。现在,则进一步明确要以人为本。

其次,在民与官的关系上,“民”是出发点、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然要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以人为本,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规定,也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

最后,在多数与少数社会成员或弱势与强势社会阶层的关系上,广大人民群众是出发点、落脚点。

“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既有共同的整体利益,也有不同的群体利益,还有个体成员的具体要求;既有长远的根本利益,也有当前的现实利益。如何对待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成员呢?一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在强调共同利益的同时,还要兼顾各方的具体利益。

四、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执政和治国理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精髓,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开辟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沉思考,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9.

[4]夏兴有.论以人为本.光明日报,-5-27.

[5]祝黄河.论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J].科学社会主义,,(4).

篇7: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

B、既坚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礼貌,又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礼貌

C、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D、既要发展,又要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

答案:C

解析:

统筹兼顾是指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故本题答案选C。

【相关阅读】

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实际上讲的就是统筹兼顾。“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兼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必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用心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需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也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毛泽东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邓小平和江泽民也都十分重视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利益协调是做到统筹兼顾的关键。统筹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用心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的统筹;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实际上是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区域发展与全国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整合、不断优化和不断协调的过程。五个统筹的战略方针是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所必需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是关系到加强我们党的执政潜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的重大政策问题。

篇8:刍议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素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内涵发展的源动力

有这样一句话:学校的管理,实际上是教育思想的管理。这就是说,学校的管理者要有思想,这种思想就是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校长首先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纵观全局,统筹规划,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能从本校实际出发,把握学校发展的总体脉搏,在条件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办学思想决定管理方案、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与管理效果,也就决定了学校的发展。

二、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内涵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所名校的成长离不开其深厚文化积淀,正所谓“名校的一半是文化”。精神文化体现了学校成长的价值和实质,也就是我们平常从管理学角度所讲的“环境反映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它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信念和思想。若干年以后,当学校人事全非的时候,学校的精神却是永恒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客体,重点是学校环境建设,环境育人功能要求在校园环境设计与建设中植入浓郁的文化元素,突出学校精神、艺术品位和人文关怀,从而营造愉悦向上的育人环境。

三、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内涵发展的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学校管理“科学性、人文性、创新性、实效性”要求,学校要对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梳理与提炼,努力提高学校制度的合理水平,制定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制度文化体系。越是有效的制度越简单,能科学地评价和量化教师的工作业绩,激励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力,所以,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保证。

四、和谐、奋进的教师队伍——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完成教学任务的是一线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撑,成了空中楼阁。能否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办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发展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坚持公平、正义。

没有公平就没有民心,没有正义就没有集体的凝聚力,没有民心和集体的凝聚力就没有教育事业。古语云:“不患贫而患不均。”教师也一样,最怕受到不公正对待。

2. 任人唯贤,用人所长。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然而伯乐不常有。”人才用了就是人才,不用就是庸才。人无完人,没有谁是全才,用其所长非常重要。开发其优秀的一面,人就会更优秀,开发其丑陋的一面,人就会更丑陋。

3. 打造“名师工程”。

树立身边看得见的典型,加强对名师的培养,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敢于让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多个名师的出现才能打造出名校。

4.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鼓励教师苦练内功,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培养一批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优秀学科教师。

5. 形成团队精神。

凝聚教师的智慧和力量,为教师创造一个和谐、美好、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心情愉快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师间团结、合作,形成团队精神。

五、高效课堂——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

课改的主阵地是课堂,高效课堂是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校长要注重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领导听课,听推门课,教师讲课,讲真实的课。我认为,教师与高效课堂的关系就像神枪手与枪的关系,不打出几千发子弹就练不出神枪手,高效课堂也是练出来的。我们理解的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在老师的策划、指导、引导、启发、评价、鼓励、支持下,学生通过预习、交流、展示体验成功、自信、快乐,培养兴趣、能力、智慧、胆识,潜能和斗志被激发了,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实现快乐学习、智能并进、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六、学校特色——学校内涵发展的亮点

学校的特色为学校内涵的发展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是学校内涵的真正灵魂。进行准确的自身定位,从而形成鲜明个性,固化并彰显特色,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创建品牌的基础。

七、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学校内涵发展的体现

活动是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最好方式,每一次活动都是学生展示自我、历练自我的机会,每一次活动就是一个舞台,学生在展示表演中收获了喜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兴趣,激发了斗志。我们要善于为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在丰富的活动中呈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成果。

八、精细化的管理——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

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构建精细化管理平台,是学校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越来越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有利于教师的进步和学生的成长,我们就可以说这所学校的内涵发展了;一所学校,教师越来越热爱自己的职业,越来越热衷于教学,我们就可以说这所学校的内涵发展了;一所学校,管理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我们也可以说这所学校的内涵发展了。所以,学校日常管理从纪律、卫生、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大课间操、校容校貌、班容班貌、食宿管理到文明礼貌都要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发展。精细化的管理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

九、对内涵发展的展望

从教育现状出发,建议要坚持“三个发展”的办学思路,即通过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学校的发展。

要同教师一道重温新课改的理论,研究高效课堂的经验,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探索学校内涵发展。要让教师懂得爱是教育的源泉,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幸福感。完善管理体制和评价方式,树立身边的典型和榜样,通过各种活动为教师搭建平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具有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脱颖而出。要让学生感觉到童年是幸福的,成长是快乐的。遵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既教书又育人,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既有健康的体魄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篇9:黄厚江:本色语文的基本内涵

黄厚江

什么是本色语文?

“本色语文”的内涵主要有三层:

一是“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教语文,我们首?要清楚,什么是语文课,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思考这些问题,必须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母语教育的任务很多,我们以为,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而语文课程就是承担母语教育基本任务的学科。

二是“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语言教育,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有其自身特点;我们的母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最具有智慧,也是最具鲜明特点的一种。从文字到篇章,从表达到结构,从听说到读写,都和其他民族的语言全不一样。因此,我们有责任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我们更有责任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三是“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语文是一门课程,语文是一门学科。作为一门课程,它必然有着自己的课程价值。它有自身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它有自身的课程要求和评价方式。作为一门学科,它必然有着体现自身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比较准确地把握这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它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方式,它的教学评价;我们也应该比较准确地把握这门学科的特点,它的习得规律,它的学习规律,它的教学规?。我们应该运用体现这门学科特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门课程的价值。这不是排斥其他的方法,但语文学科的方法是基本的方法也是主要的方法。否则,就会越位,甚至会走入歧途。或者花了力气种了别人地,或者在自己的地里种了别人的庄稼。这就很难理想地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本位,是方法和效果。但本色不是守旧,本色不是倒退,本色也不是无为。本色,不排斥其他风格;本色,不反对创新;本色,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你可以走得很远。但这里是出发地。(《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

黄厚江:给语文课做减法

(2012-02-24 15:58:06)转载▼ 标签:

分类: 本色语文

中语参 中语参初中版 中语参中旬刊 师语网 中学语文 教育

按:

常常有年轻老师问:怎样才能把一节课上得精彩?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因为上好一节课的因素太多太多,教师素养、教学理念、教学追求、“好”的标准、特定主题、具体内容,等等等等,无不影响一节课的成败。要一一讨论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和空间。这里就一节课的设计优化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课堂教学有效设计的基本策略之二:

删减——让课堂由多到精,以少胜多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9期刊录)

课堂教学有许多矛盾,处理这些矛盾最好的指导思想就是辩证法。知加不知减,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柳宗元写过一篇寓言《蝜蝂传》,说一种小虫子,看到什么都要背在背上,最后被背上的东西压死了。原意是讽刺那些贪婪的人,其实这对我们很多教师的备课也有警戒意义。事实上,很多不成功的课就是因为背负太多。什么都好,什么都要,缺少消化能力,最后被活活撑死。

所以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必须学会做减法。

一是减去不必要的教学环节

一位老师教学李白的《将进酒》,开头的20 分钟安排的是这样几个环节:(1)讨论在古希腊、文艺复兴、春秋战国、盛唐这四个时代中,你最希望生活在哪个时代;(2)让学生说说心中的李白;(3)教师介绍别人眼中的李白;(4)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诗歌。这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很显然是重复的,都只是把学生引入学习情景,或者简单说都只是教学的导入,取其一即可。一节课学习这样一首诗,时间比较紧张,在导入环节用这么多时间,是没有必要的也是很不合理的。可以说,精彩的好课都是简洁的、干净的;很多课,失败的原因就是环节太多、太复杂。

有些老师不管教学什么课文,开头都喜欢来一段录像,至少来一段音乐,令人莫名其妙。教学《安塞腰鼓》开头必然是一段安塞腰鼓;教学《济南的冬天》从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开始;教学《蔚蓝 的大海》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蔚蓝的大海。这样的安排,我认为不是叠床架屋就是穿靴戴帽。“油多不坏菜”,不是真理。环节多了必定破坏教学。

有位老师教学《谏太宗十思疏》,开头的导入环节是这样的:教师先在屏幕上打出一首诗:

贤比尧舜天可汗,静志虚襟伶德思。忧患守成时时记,待臣如友代代噫。拓直敢谏帝皇过,喜遇明君纳言辞。纵横学说佐盛世,二百陈事垂青史。

让学生读后思考:这首诗涉及历史上哪两个著名的人物?(前四句涉及唐太宗,后四句说的是魏征)引出本课涉及的人物——唐太宗和魏征,然后板书课题。接着使用两幅图片,让学生再说一说分别是谁(一个是唐太宗,一个是魏征)。教师也顺便介绍了人物。然后又讲述“鹞死怀中”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让鹞子在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他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中。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中。

最后引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教师让学生说明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明君诤臣”关系,导入了新课。

有人撰文极力赞赏这样的导入采用四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我对此不敢苟同。一是因为这样几个环节几乎都是重复的,尤其是前两个由诗猜人,由画猜人,典型的叠床架屋;二是这样的导入极为浮浅,没有触及文本内涵;三是针对高中生,采用这样的激趣方法,缺少高度,缺少张力,甚至不能达到教学意图。

二是减去不必要的拓展和链接

教学中的适时拓展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推进教学进程,但如果不能适时适度就会有害。

一位老师教学台湾作家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多处细节,深入感知那位严慈相济的爸爸形象后,适时穿插了《城南旧事》出版后记中父女俩关于骆驼脖子底下铃铛的作用的讨论,教师动情地指出爸爸的“严”体现在对克服孩子缺点的坚决上,而他的“慈”则体现在对孩子美好品性的精心呵护上。大多数老师以 为这样的拓展是适宜的。而接下来要求学生说说在自己生命体验中类似文中父亲一样的人,就显得有点跑远了;至于教师还要讲述吕不韦如何严格教育秦始皇,即使秦始皇登上帝位后,他也会训斥秦始皇,以激发他奋发图强,后始皇夺得大权,吕不韦被赐毒酒自尽,也不后悔,临死前竟高兴得大笑,自言“我成功了”的故事,就是失去了拓展分寸。

必要的资料链接,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但链接的资料必须精心选择,控制总量。链接太多,势必冲淡教学的重点,喧宾夺主。

一位老师教学《我若为王》,先是补充一段500多字的关于“王”的解说的历史资料,然后又链接《过秦论》中(已学课文)300 字左右的一个段落和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两个不连续的小片段(各50 字左右),解释说明“奴性”,接着链接鲁迅《阿Q 正传》(未学课文)中600字左右的一个片段,再链接鲁迅《随感录·五十九》中一个150 字左右的片段,结束教学时又链接了《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宁波日报》的三段材料(350 字)和鲁迅《灯下漫笔》的一个近100字的小片段。给人的感觉,整个教学不是在文本阅读上花工夫而是在各种链接之间跳来跳去。

多数教师总以为既然是阅读教学,就应该以文本本身为平台展开教学,但要注意链接的资料要尽量少而精,否则就转移了教学的重心。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动不动就是链接一段资料,常常是百字左右甚至更长的文字,完全破坏了原有的教学思路和节奏,也常常割裂学生的思维,甚至有些链接的资料艰涩难懂,实在应该舍去。

三是减去多余的手段和形式

就我个人的观点,觉得语文课教学的方法是越简单越好,也许这是源于我的“本色语文”的思想。真理都是朴素的,好课总是简单的。手段和形式的复杂必然会冲击教学的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的问题上,我的基本态度是能不用就不用。当然我不能以一己之见约束别人,但有一条恐怕是大多数人赞同的,即不能因为过多的手段而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一位老师要求学生一边看书一边欣赏优美的画面,听老师配乐诵读课文。一心难以二用,这样的要求能够做到吗?做不到,我做不到,学生也做不到。当然做不到并不要紧,老师的课件白花了时间,也不要紧;但学生一会儿抬头看屏幕,一会儿低头看书的痛苦状,不仅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而且伤害了身心。

还有一位高中老师教学戴望舒的《雨巷》,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想象诗歌意境。可是同时却用PPT 一幕幕展现出他自己想象的故事情景,还深情地配上旁白。这样的手段和形式实在是煞风景,把一个好端端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彻底破坏了。事实上,在很多课堂上,屏幕上闪现着让人莫名其妙的画面,教室里回响着莫名其妙的音乐,课堂上有莫名其妙的分组,朗读课文莫名其妙地要分为几个声部,此类情形并不鲜见。

一位老师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做了8 张图片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张,然后再点开这一张链接到下一层。技术不能说不娴熟,备课不能说不用心,但效果恰恰适得其反。诸如此类意图不明、效果不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都在该减可减之列。

四是减去赘余的教学内容

一位老师教学《沁园春》是这样安排的:(1)让学生说说“看我”的感觉(“我”是指授课老师),然后老师小结要“勤于观察”;(2)让学生说说授课所在地,也就是学生家乡的特点,然后老师归纳“山美水美人更美,有向往有追求”;(3)指名背诵课文,指名评点,老师出示作者书法,品味豪放;(4)思考、讨论毛泽东这首词哪些地方值得借鉴。(主要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做人道理,借景抒情等,在说到“虚实结合”时老师又联系到让学生写“我”,在借景抒情时,穿插毛泽东和陆游写梅花的词,让学生在“愁”和“喜”两个不同心情下写“花”“鸟”“风”,并且自己还作了示范。)

我想大多数老师会觉得这节课值得推敲的地方一定很多,但首先是教学内容。

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到底应该教学什么呢?无疑,教学是需要加进很多很多的内容,比如词的结构、词的情感、词的写景手法、抒情手法、词的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包括词的朗读等等很多内容都是该有的;但又必须减去很多内容。在我看来,让学生说说“看我”的感觉要减,让学生说说授课所在地,也就是学生家乡的特点也要减,让学生在“愁”和“喜”两个不同心情下写“花”“鸟”“风”,包括教师的示范都要减。

五是减去价值不大的知识呈现

阅读教学中适当加进一些知识呈现,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但过多过繁,就会造成负面影响。

一位老师教学《金色花》,一开头先是一段关于金色花的定义,然后是一段关于散文诗的文体介绍,接着又是关于作者和《新月》的一大段介绍,并且要求学生一一来读。教学过程显得琐碎而凌乱,对后面的教学价值也不大。

一位老师教学《甜甜的泥土》,在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小说鉴赏方法分析小说时,链接了人物形象、细节、留白、伏笔、呼应、对比、线索、环境、情节、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一大堆术语,评赏结尾时又链接了一大段欧·亨利结尾的介绍,并让学生齐读关于《麦琪的礼物》的冗长的内容介绍和艺术评价。一位老师教学季羡林《幽径悲剧》先后有5 处链接:一是PPT 介绍苏州园林,谈古树和吴文化的关系。二是介绍艺术的辩证法——反衬,并举例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和《红楼梦》第96 回中“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紫鹃等都大哭起来。„„因潇湘馆离新房子甚远,所以那边并没听见。一时,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侧耳一听,却又没有了。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一段文字,并联系生活分析。三是艺术的辩证法——正衬,并举《于园》“瓜州诸园亭„„”里的一段文字和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诗句等为例进行说明。四是“吟哦讽诵读书法”并另外提供一段文字让学生“吟哦讽诵”。五是“补白猜想读书法”,并以《敬畏生命》中的一段话和《丧钟为谁敲响》的卷首语为例加以解说。链接次数之多,涉及的文字量之大,真令人不胜其烦,横生枝节太多,毫无疑问应该大加删减。

六是减去不集中、不该有的目标

有位老师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把欣赏王羲之的书法美作为目标之一。一开始就出示书法作品并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对作品大加评点一番,既有书法章法的分析,又有20 多个“之”字写法不同的比较,对其书法地位更是竭尽赞美,并且在教学中对几个写错然后纠正的字(“痛”等)更是大做文章,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穿插进毛笔板书。

尽管书法的确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也的确属于语文的范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的确是书中圣品,那位老师的毛笔字也的确不差,但一节课时间教学这样一篇课文,目标还是应该集中在这篇序文的阅读欣赏上。目标多了,必然影响主要目标的实现。鱼和熊掌难 以兼得,书法欣赏多了,结果使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失去了保证。

一位老师教学鲁迅的《雪》则把这篇散文的阅读欣赏和“全面认识鲁迅”同时作为目标,结果两头难以兼顾,教学主线凌乱不堪。一位老师教学苏教版初中教材八年级下的《鸟》专题,把“认识更多的鸟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结果千方百计地展示各种鸟。

尽管这是“鸟”专题,但这毕竟还是语文课,不是生物课。我们只是借鸟学语文,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习鸟的知识。

到底什么该减什么不该减,我以为可以参照这样几条标准: 1.有害无益的一定要删减。

教学实践证明,尽管我们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尽管我们要尽可能追求教学的大容量,但课堂教学绝不是加进来的东西越多越好,有些内容加进来是有害无益的,有些内容虽然可能是有价值的,7 但如果采用不适当的方式加进来也可能是有害的。此时,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减。

2.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定要删减。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应该是我们教学决策的最高追求。有些内容本身虽然可能有一定的价值,但会妨害学生的学习,也应该毫不犹豫地删减。

3.可有可无的要尽量删减。

有些内容,加了不一定有害,但也未必有多大意义。本着力求以少胜多的原则也要尽可能减去。

4.影响主要目标的要尽量删减。

篇10:平安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平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平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广泛开展平安地区和平安单位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3、平安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一是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防止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情况发生。二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努力化解不和谐因素,防止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三是维护城乡社会治安秩序,使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得到有效整治,防止严重危害群众安全感的重大治安问题发生。四是预防和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防止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努力把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五是依法查处经济犯罪案件,及时消除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防止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案件发生。

4、实施平安建设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答:一是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二是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三是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四是加强社会管理。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六是加强公民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工作。

5、如何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答:各级党委和政府一要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出台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之前要进行影响稳定的风险评估,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二要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和工作网络,重点抓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建设,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提高发现和解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能力。三要整合基层维护稳定力量,加强组织协调,定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通过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及时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发现各种矛盾纠纷,明确疏导化解责任,抓好督促落实。四要强化社会联动调处,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当 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五要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建立理性、有序、合法的信访秩序,维护信访者的合法权益。六要认真分析研究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七要努力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防止矛盾激化,防止极少数人采取极端手段报复社会,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6、如何打击各类犯罪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答:一是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和研究,建立完善社会治安形势评估预警和政法部门配合制约等工作机制。将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方针贯彻落实到侦查破案、批捕起诉、定罪量刑、监管改造等各个环节中去,确保刑事发案得到有效遏制。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杀人和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抢劫、抢夺、盗窃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对犯罪分子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加强对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防止和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重罪轻判等现象。二是建立健全对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定期排除制度,找出问题症结,组织有关部门共同进行整治,限期改变面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效遏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涉枪、投毒、爆炸案件发生。加大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查禁和打击力度,净化社会环境。三是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进一步整顿和规 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打击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经济犯罪,着力抓好涉案金额大、涉及面广、危害严重案件的查处。加强对经济犯罪多发领域安全防范工作的对策研究,提高发现、预防、打击经济犯罪的综合能力。继续抓好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四是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从事蛊惑煽动,以及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事端等非法活动。

7、如何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 答:一是建立和防范各种治安防控网络。特别要建立和完善社会面的治安防控网络,重点要害部位和特殊行业、公共复杂场所的治安管控网络,乡镇(街道)、村(社区)治安防控网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安全防范网络和各地区间的边际治安联防网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加强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内部防范措施,全面建立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治安防范工作。二是有效提升技术防范水平。三是推进治安防范社会化、职业化。四是把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和城市建设、社区建设紧密结合。

8、如何加强社会管理? 答:一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扎实推进农村和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切实加强对各类社团和新经济组织的管理。二是整合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资源,运用科学、民主、法治的方式,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三是加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建立健全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工作机制,关心和重视农民工劳动保护,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四是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教育与维权并重,探索新形式下流动人口管理的新办法。五是扎实做好服刑人员子女、流浪儿童、闲散未成年人等群体的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六是加强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危险品和放射性物品的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七是加强特种行业管理,加大对网吧、娱乐场所的整治和管理力度,坚决查处色情等违法网站。八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消防管理,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的发生。通过开展创建平安(安全)企业和维权岗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查禁力度,严肃查处安全责任事故背后隐藏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职务犯罪,遏制重特大恶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九是加快构建公共应急体系,制定完善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各类应急预案,积极预防妥善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 事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十是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在继承以往行之有效管理办法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努力提高管理工作成效。切实尊重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管理活动。

9、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 答:一是整合基层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力量,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自治组织为基础,基层综合治理、政法组织为骨干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网络,筑牢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三是大力加强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建设,保障平安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别要加强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四是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和社区警务室建设,发挥他们在基层社会稳定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五是加强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措施在城市社区和乡村的落实。六是继续在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学校、企事业单位广泛深入地开展新一轮平安建设活动,并根据平安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创建范围、充实创建内容、提高创建层次和水平。七是建立军警民团结协作、联防联治的工作机制,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八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 要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着力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加强治保、帮教、调解、法律援助、治安联防、乡镇社区保安等组织建设。搞好驻社区民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特派员、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选配工作,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九是广泛组织党员、团员、民兵、青年志愿者、离退休人员和享受低保人员参与治安防范,建立多渠道、多行业的治安信息员队伍,发动组织社团、行业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大程度地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人人参与治安防范的工作格局。

10、如何建立健全平安建设责任机制? 答:平安建设工作由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平安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平安建的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严格履行保一方平安、维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定期研究本地区本部门平安建设工作,解决平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各级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不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查找薄弱环节,狠抓工作的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推动平安建设深入开展。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 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把平安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部门(单位),落实到责任人。

11、如何建立健全齐抓共建工作机制? 答:一是各部门、各系统要紧紧围绕平安建设的目标要求,制定参与平安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在平安建设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二是各级政法部门要把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与开展平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发挥好主力军作用。三是有关监督机关要在平安建设中做好评议监督和检查监督。四是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动平安建设的深入开展。

12、如何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答:一是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加大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经费的保障力度,将应由政府承担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平安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二是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群防群治经费保障机制。

13、如何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 答:一是把平安建设的成效作为检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干部晋职晋级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对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地方和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工作失职、渎 职引发影响稳定重大问题的,实行责任倒查和一票否决,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14、“平安建设"与以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什么区别?如何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 答:平安建设是新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多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利用多种手段齐抓共管,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形式多样的群防群治队伍和严密的综治工作网络,为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不断拓展。为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综治工作着眼于从更深的层次预防和减少犯罪,从教育、管理、建设等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强化薄弱环节;着眼于从更广的范围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加强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致力于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上的难点问题,从源头上、苗头上来化解矛盾。随着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都纳入了综合治理工作范围。随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发展,需要有一个新的载体来推动综合治理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平安建设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中央《意见》十分明确地写了深入 开展平安建设,对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拓宽领域、充实内容、提高层次、完善机制、取得实效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说,平安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举措,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15、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答:一是强化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二是搞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三是抓好基层的工作落实。四是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档次。抓重点、攻难点,提出切合实际的近期工作目标。比如,提高社区的防控能力,使社区的发案下降,让群众能安居;加强对枪支弹药、剧毒物品的管理力度,减少恶性案件的发生;抓住对青少年中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减少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为群众排忧解难,减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等。让广大人民群众能看到平安建设带来的成效,从而增强信心,调动起积极性。

16、我县基层平安建设分哪几个类型?

答:我县基层平安建设共分“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居委会)、平安单位(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平安学校、平安家庭”5个类型。

17、平安单位创建标准是什么?

1、党政领导重视平安创建工作,综治“四制”落实,综治组织健全,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落实,制度完善。

2、治安防范组织健全,措施落实;重点和要害部位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无重大刑事案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实现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3、综治宣传、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卓有成效,单位职工无犯罪现象发生。

4、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单位内部,做到无罢工、非法游行和集体上访。

5、积极参加和大力支持社会面上的社会治安治理工作;不发生因本单位工作失误、失职而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

6、单位内部和职工家属楼院落实防范措施,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治安状况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5%以上。

18、平安学校创建标准是什么?

答:

1、党政领导重视平安创建工作,综治“四制”落实,综治组织建设,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落实,制度完善。

2、治安防范组织健全,落实人防、物防、技访措施,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火灾、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实现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3、落实法制副校长责任,对全体教职工和在校学生经常开展法制教育,全体教职工和在校学生无犯罪现象发生。

4、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无罢课、非法游行和集体上访现象发生。

19、平安家庭创建标准是什么? 答:

1、家庭成员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义务,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无违法犯罪行为。

2、家庭成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拒绝邪教,拒绝毒品,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科学。

3、家庭成员尊老爱幼,依法维护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

4、重视对子女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自理自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为国教子、以德育人。

5、家庭成员间宽容谦让、互帮互助,家庭关系平等、和睦。

6、邻里相识、相知、相爱、相助,邻里关系团结和睦。

7、家庭成员没有打架斗殴、参与集体上访、盲目维权等影响社会治安秩序案(事)件发生,并自觉同社会丑恶现象做斗争。

20平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创安工作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确保师生人身安全、维护我校稳定为目标,以“平安校园创建”为抓手,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安全措施,争取各界配合,全面提高我校全员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水平和超前防范能力,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努力创建管理有序、防控有力、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落实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做到五个要: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担负起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二是要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计划之中。三是要定期听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的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四是要大力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队伍建设,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增加必要的工作力量,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五是各级政府在安排财政预算时,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经费要予以保证。同时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美好仁化的核心任务,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深入开展创建“平安仁化”活动,着力在防范违法犯罪、化解社会矛盾、消除安全隐患上下功夫,实现维稳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更加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抓好创建“平安仁化”法治建设、民生保障、群众权益保障、社会矛盾化解、公共安全防控、人口服务管理、“两新”组织建设、信息网络服务保障、基层基础建设、平安文化建设等10大工程建设。

二、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

一是有力打击犯罪,确保一方平安。政法部门要把“严打”落实到各个执法环节,始终保持对各种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二是防控犯罪,遏制犯罪。加强巡逻队、志愿者队伍等群防群治力量,由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加强视频监控建设,正确处理好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打击的辩证关系,做到大案小案必破,努力维护政法部门的良好形象。三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纠纷激化或酿成群体性事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和制度。四是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对重点地区、要害部位、特种行业、枪支弹药、爆炸物品、有毒有害物品和特殊群体的管理力度。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五是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把管理、教育、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六是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 13 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帮教工作,尽可能地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同时做好管制、缓刑、假释以及保外就医人员的管理、教育和改造工作。七是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进一步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措施,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基础建设,重心下移,确保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镇(街)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要强化政权意识,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其协调各方、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职能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政法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搞好村(居)委会的综合治理工作,村(居)委会要有专人负责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充分发挥治保会、调解会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注意从实际出发,多渠道筹集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所需的经费,公安机关要推行警务到社区的活动,努力实现“一区一警”,力争把更多的警力投入到社区治安防范和群防群治工作之中。

四、齐抓共管,协调各方,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上一篇:推进结构调整成为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下一篇: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