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2024-04-15

关于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精选6篇)

篇1:关于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田科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吹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如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成了大家共同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深入到省定扶贫村——龙山县茅坪乡复兴村,就贫困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此作了一番认真地思考。

一、现状

复兴村位于龙山县中部,距县城35公里,南与当年华国锋登过的远近闻名的洛塔界接壤。全村辖8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共153户696人。全村土地总面积175公顷,耕地面积47.2公顷。2005年,全村人平纯收入1400元,低于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56元)456元。复兴村无论是在我县首轮整村推进的74个贫困村,还是在所有的200个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对复兴村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情况,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不容忽视。

(一)基层组织比较涣散,缺乏战斗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好的带头人,贫困村更不例外。由于受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人才大量外流。年轻的、有文化的、或富有一定开创精神的人才都流向山外的大世界,留在村里能够参加村、支两委,承担起带领群众建设家乡重任的真正的能人却很少。就拿复兴村来说,一是党员年龄偏大。全村现有党员11人,70岁以上的3人,50岁以上70岁以下的5人,40岁左右的3人,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38岁,全村党员平均年龄58.7岁,仅有的3名40岁左右的党员,均常年在外务工。二是基层干部结构不合理。该村三名村主干(支书、村委会主任、计生专干各1人),除计育专干兼妇委会主任常年在家外,支书年事已高(58岁),经常性在乡政府所在地租住,照顾在校读书的孙子,村主任更是常年不在村里,长住龙山县城经商,开出租车,村里的很多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再则,该村包括村委会委员在内的4名“村官”都是向姓人氏,虽然除支书外都是村委会换届时民主选举产生的,但明显带有宗族派性烙印,不利于团结全村大多数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

(二)硬件不“硬”,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作为贫困村,都是历经多年的扶贫,在一个又一个包扶联系单位的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了不少。但由于后期管理不到位等种种原因,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硬件不“硬”的现象,群众在行路、入学、就医、用电、饮水等方面还是困难多多。

一是行路难。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看外出通道,复兴村境内有一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长达8公里的简易村级公路,由于年久失修,平时养护不到位,造成通路难通车。就是这样的路也还有岩脚、田家寨两个小组不能受益,给群众外出和运输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再看村里各自然寨的人行通路,清一色都是泥路,晴天倒还可以,一旦下雨,走在上面就真是苦不堪言,既给群众带来不便,又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二是入学难。复兴村原来是一所完全小学,近年来由于生源减少,已停办了3—6年级,仅保留1、2两个年级,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读书必须到离村十几公里以外的中心小学。由于部分学生年幼生活不能自理,加之中心小学条件也不是很好,不能给学生很好的照顾,致使学生家长纷纷走上了随生租房陪读之路。据笔者了解,仅复兴村就有近60名学生家长在茅坪乡或县城陪读,既增加了群众负担,又影响了生产。现在的村小学,由于规模缩小了,全校两个年级仅13名学生,1名教师,从管理到学习氛围,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又加剧了“学生带着家长”外出求学的现象,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就只好眼睁睁地让子女失去了学习的大好机会。

三是就医难。这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广大贫困村则显得尤为突出。复兴村仅有一家私人诊所,也算是村里唯一的卫生室,其主人是一名50多岁的赤脚医生,从来没有参加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仅能凭自己的经验给村民治治常见小病。要是遇上突发疑难病症就只好望病兴叹,贻误治病最佳时机,往往小病成大病。既给群众增加痛苦,又给群众增加经济负担。加上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药价虚高,看病贵、看病难,也造成了一部分贫困村农民有病看不起,小病则捱,大病就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是用电难。据统计,2005年复兴村全村用电量仅3万度,户平196度,不及城镇居民的五分之一。造成类似复兴这样的贫困村用电量少的原因就在于电价过高,致使不少村民群众“惜电”。据了解,由于农网改造还远远没有到位(我县目前仅实现高压进村,低压入户还谈不上),农村用电的价格大大高于城镇,一般都在每度1元左右,高的可达每度2元,而且还要按月以表加收“表损”3—5度。用电难成了贫困地区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焦点问题。近几年来,我县每次人代会期间,农村代表提出的要求改造农村电网,降低农电价格的建议都不少于10件,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三)群众素质不高,缺乏主动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更需要他们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从对复兴村的调查来看,由于村民群众素质不高,大多数人从内心里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有个大的变化,但真正考虑如何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去的人却不多,大都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文化素质较低。全村350个劳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仅有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57%;小学文化水平的有154人,占到劳动力总数的44%;文盲半文盲8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3%。适龄儿童144人,在校118人,失学儿童为26人。二是思想素质参差不齐。80%左右的村民存在依赖思想,报着“等、靠、要”的观念,认为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完全应该由国家投入,老百姓完全可以坐享吃成。三是观念陈旧,长期靠传统单一生产方式赖以生存,死守着“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种庄稼”,缺乏市场经济的意识。

(四)产业建设滞后,缺乏带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生产发展。在交通、信息相对闭塞的贫困地区,要发展二、三产业谈何容易,甚至可以说很不现实。贫困村要使生产真正发展起来,就必须因地制宜培植发展支柱产业,用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据对复兴村的调查,由于该村处于石灰岩风化土质区,土地贫瘠,不适合种植烤烟,而使该村成了茅坪这个种烟大乡里的唯一的烤烟空白村。从对全村2005年种养殖业情况来看,当年种植粮食作物113公顷,总产量470吨;油料作物3公顷,总产量4吨;药材2公顷,总产量13吨;蔬菜24公顷,总产量241吨;水果产量在7吨左右;当年出栏牲猪580头,人平不到1头;出售和自宰牛9头,肉用羊250只,家禽400羽;大牲畜存栏48头,其中34头用于劳役。从粮食生产、到经济作物,再到畜牧养殖,都不成规模,除满足自己食用外,难以形成商品,更谈不上产业和支柱。

二、几点思考

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把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鉴于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解决贫困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以促进广大的贫困村跟上时代的步伐,早日迈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列,真正实现和谐共建。

(一)以创建一个好班子为切入点,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农村有句俗语:村帮村、户帮户、群众看干部。的确,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的带动示范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影响着一个寨、一个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当地群众创建一个能带头致富的班子,在推进贫困村新农村建设中至关重要。一要注重发现苗子,培养好接班人。把那些热爱农村有志于家乡建设,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人,和长年在外务工创业,有见识、能办事、会办事、且办成一定事业的成功人士或准成功人士吸纳进党组织或村支两委,逐步改变目前贫困村基层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二是从县直单位和乡镇选派有一定能力和培养前头的中青年干部入村工作,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或村委会科技副主任(或科技专干),明确其工作重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从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一些热爱农村工作,有较强工作能力和事业心强的同志入村锻炼,既有利于使其自身得到锻炼,加快成长,又能充分利用他(她)们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突破口,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保证

应该说,农民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内因。由于受教育落后、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贫困村的农民群众无论是经营管理素质、科技素质,还是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相对于发达地区的农民是有相当的差距的。要使他们大多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他们参加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就必须加强培训,加强教育。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这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所在。在提高下一代农民素质的同时,通过他(她)们把一些新技术、新信息又带回村里、带回家里,促进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要不断改善乡镇中心小学办学条件,创建一大批保育式寄宿制学校,把大量的贫困村劳动力从陪读中解脱出来。二是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采取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综合培训和专项培训,送出去培训和请进来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当家”的青壮年农民每人至少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同时,运用互联网、有线电视、手机短信等便捷的传播方式为贫困村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之一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就现阶段来看,城乡差距十分明显,贫困村在水、电、路、校等方面更是大大落后于其他地区。笔者认为,在推进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着力点,在改善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为那些贫困的山乡增添几点亮点。一是在改善生产条件方面,应该把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实施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帮助贫困村的农民实现旱涝保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稳定地增加投入。同时,搞好贫困村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贫困村群众的祈求。二是在改善生活条件方面,以改善贫困村水、电、路、校等为切入点。要在前几轮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上,完善和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同时,以沼气池建设带动贫困村的改圈、改厕、改厨,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当地群众的人居环境,最终达到村容整洁。总之,通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贫困村行路难、上学难、饮水难、用电难、看病难等状况,逐步缩短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差距。

(四)以产业建设为支撑,把帮助农民稳定增加收入作为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发展生产,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如何实现这一点,特别是如何在众多的贫困村为农民群众建立起稳定、长效的增收机制呢?窃认为,应该因地制宜,引导扶持贫困地区依靠独有或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培植壮大支柱产业。一是大力扶持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龙头企业,依托贫困农村建立基地,可采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思路,帮助贫困村建成企业的第一车间,最终实现“双赢”。二是组织引导贫困村在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上作文章。在这方面,龙山县的比耳村算是成功的例子,他们的比耳脐橙已成为闻名省内外的品牌,连北方的不少大客户都被吸引过来。

当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长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去探讨。这里,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田科成,龙山县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主任

篇2:关于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摘要: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中的重点和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全国新农村建设进展如何关键看贫困山区,说它是难点是因为贫困山区相对而言,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难保证,人力难解决,环境难保护,陈规陋习难根除等。因此,研究并设法解决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困难意义重大。

关键词: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调查思考

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6%,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327个,其中有225个在山区,所占比例为68.8%,贫困发生率达23%。⑴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意义非常重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行一年后,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究竟怎么样?如果有困难,难点又在哪里?为此,我们对沅陵、通道县部分乡镇的29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作为国家贫困山区县的沅陵、通道县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较快的,农村的变化是巨大的 , 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 农村的人居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 但与全国全省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2005年沅陵、通道人均GDP分别为7738元和3854元,比全国分别低6567元和10451元,比全省分别低2628元和6512元。两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74.7元和1465元,比全国分别低1780.3元和1790元,比全省分别低1643.3元和1653元。⑵与新农村建设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二十字标准相比较仍然相距甚远。通过调查 , 我们感到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主要面临四大难题。

一、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急需投入与资金难保证

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投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有关专家在江西、四川的25个村调查的基础上预测,按照一定标准要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扣除已经建成的投资项目,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为1700元至4900元,其中贫困地区和一般地区投资需求较大,城市近郊投资需求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平均每户8265元,农民希望政府补助资金4158元。仅农村基础设施,包括自来水、沼气、道路硬化等,全国都搞起来,大概需要4万亿元。⑶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很多方面, 都属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范畴。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让农民更好分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2006年开始, 在全国范围全面取消已有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约1250亿元。中央对国家建设资金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提出了“三个高于”的原则。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⑷国家在这方面开始迈出重要步伐, 较多地增加了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即便如此,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感觉仍不解渴。

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虽然是带普遍性的问题 , 但贫困山区表现更为突出。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 绝大多数贫困山区乡镇都存在着负债运转的现象 , 乡镇财政保运转尚且存在问题 , 根本无力投入资金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村级集体经济大多为零 , 即使列入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 29 个综合条件相对较好的村 , 有集体经济的村也只有14 个 , 其中

最多的 19 万元 , 最少的仅有2000 元。依靠村级资金开展新农村建设 , 对绝大多数村来说是不现实的事情;近几年来农民年均纯收入虽有所增长 , 但用于日常生活支出和农业生产资料购买的费用也同步增长 , 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 ,2005年农民年纯收入较 2004年增长 1.9%, 而人均总支出增长了 2.6%, 农民口袋并无余钱。由于资金困难 , 再好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也只能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 , 无法落实在行动上。

今后应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功夫,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实现市管县体制的初衷,城市应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村发展,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动员城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民这个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创新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与人力难解决

要顺利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关键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农村全面发展之最深刻的内涵,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素质,以便能创造性地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经济发展问题,又有社会进步问题;既有产业结构调整层面的内容,又有体制改革深化层面的内容;既有科技手段的运用,又有经营方式的选择。因而,需要农民不断提高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客观要求。只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素质提高了,农村的建设才能持续地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才能在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理想的“新面貌”。

事实上,当前中国农村的落后,根本上还是人的落后,贫困山区更是如此。目前,由于农民受生计所迫,外出务工多和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加上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等等。贫困山区陷入了人口多但新农村建设合格主体严重缺乏的尴尬局面,具体表现为 : ①、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所调研的 29 个示范村只有劳动力 22301 人 , 其中外出务工的达9155 人 , 占劳动力的 41.5%, 其中 3 个村外出务工人口占到劳动力的 71% 以上 ,4个村外出务工人口在劳动力的 60%-70% 之间。有的甚至举家外出打工。目前 , 在农村很少能见到青壮年劳动力 , 稍有一点文化和门路的都离开农村外出谋生。留在农村的除了老弱病残就是妇女儿童 , 要么就是文化素质太差无法在外谋生的,即人们戏称的“993861”(老人、妇女、儿童)部队。②、乡土人才极度缺乏。据对 100 个家庭主要劳力调查统计 , 是文盲和半文盲的有18 人 , 占 18%,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 小学文化程度的有 56 人 , 占 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3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 20 人 , 占 2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7个百分点;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 6 人 , 占 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62个百分点。⑸③、农村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 但也助长了小农意识。调查显示 ,70% 以上的农民对集体缺乏认同 , 只关心自己家庭的生活如何提高 , 对投工投劳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村支两委很难调动劳动力从事农村公益事业。这样的人口结构和心理状态 ,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 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正是“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民思想观念相对陈旧,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培育新型农民,需要从教育入手。而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管理体制不顺和教育模式单一,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因而,解决我国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突破体制性障碍,变革单一的教育模式,进行制度创新。一是创新农村教育体制,为培育新型农民提供制度保证。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民办教育占一定比例的农村教育格局。二是创新农村教育模式,搭建培育新型农民的广阔平台。要转变单一的农村应试教育模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教育,使农村的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用,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应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在教育时间、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克服单一化、集中化等简单化的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讲求实效和高效,使农村的居民都能有“学”可上,并“学”有所获。

三、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需整洁村容与环境难保护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 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 , 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村庄整治工作 , 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 , 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 , 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按理说,贫困山区经济开发不够,资源生态少有破坏,应该是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适宜住居的地方,新农村建设整洁村容是没有什么任务的,其实不然。近年来 , 为了发展贫困山区经济 , 各地都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 , 不少贫困山区乡村都成功地引进了一些外来投资者。但投资顶目多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作为代价的。据对近几年进入这两个县乡村的外来企业分析统计 ,95% 以上的外来企业都是从事矿产开发、林木加工的 , 真正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化、有助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企业微乎其微。部分矿产资源丰富的乡镇 , 在外来企业投资热情高涨、乡镇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的同时 , 生态环境也在急剧恶化 , 个别地方已到了必须彻底治理的地步。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这个问题上 , 乡村两级干部普遍感到左右为难 : 贫困山区的优势在生态 , 但生态直接变不成黄金白银, 没有钱就无法发展;而引进企业投资兴业, 发展有了经济基础 , 生态环境又可能遭受破坏。一边是国策 , 一边是发展 , 顾得这头顾不了那头 , 最后大多不得已选择了牺牲环镜 , 换取发展。既要建设新农村又要保护环境成为贫困山区面临的两难选择。

基于这种现实,贫困山区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发展资源性经济时要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同时,还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一是要启动实施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 , 树立“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理念 ,变废为宝 , 化害为利。以村为单位 , 用经济的手段、市场的机制和物业管理的模式进村人户 , 示范带动 , 推进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杆、生活垃圾和污水向肥料、燃料、饲料的资源转化 , 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通过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能等实用技术和工程措施 , 净化水源、净化庭院 ,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二是要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太阳灶、太阳房、小型风力发电、小水电和省柴节煤等 , 减少农村室内空气污染 , 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 创造舒适、清洁、方便的农村生活环境。在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 , 支持开展太阳灶、太阳房、小型风力发电、小水电建设;在传统炉灶为主要炊事取暖设施的地区 , 大力普及高效低排放的省柴节煤炉灶 , 进一步提高省柴节煤炉灶的标准化制造和商品化水平;三是要建设生态富民家园。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 建设包括沼气池、猪圈、厕所和果园在内的“猪一沼一果”能源生态模式,充分利用高效生态农业技术 , 建设各类能源生态模式 , 挖掘农民家庭基本生活、生产单元内部潜力 , 形成能流和物流良性循

环 , 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需文明乡风与陈规陋习难根除

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程度。而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产和活动的总称 , 包含思想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 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 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任何一个社会形态 , 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经济是基础 ,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根本保证 , 文化则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 政治和文化反过来又给予经济以很大的影响。与此相适应 , 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 , 任何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都是以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的 , 是随着一定的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又能动地作用于物质文明 ,为物质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 , 决定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 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 , 在抓好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 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农村经济 , 归根到底要靠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当前一些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滞后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 , 一些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滞后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 , 一些农民群众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还滞后于社会文明迅速发展的要求。调研中, 我们发现目前在农村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陈规陋习有如下一些 : 一是打牌赌博成风 , 二是封建迷信盛行 , 三是人情消费成灾 , 四是红白喜事大操大办, 五是语言、行为方式不够文明 , 六是没有养成文明卫生习惯。通过调研 , 我们发现农民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村的农民 , 在维系农村社会平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伦理道理 , 对外来的先进的文化风尚有着天然的抵触心理 , 建设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 自然会受到来自旧的传统陋习的阻挠和冲击。特别是部分乡村宗族势力抬头 , 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乡村经济、政治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应当移风易俗 , 发扬传统美德 , 树立健康文明的新风尚。要大力弘扬公民道德规范 ,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 ,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一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家庭为立足点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 广泛宣传农村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典型 , 逐步形成扬善惩恶、争先创优的文明新风。建立健全乡规民约 , 注意发挥各种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 运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 弘扬正气 , 鞭鞑丑恶 , 增强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 , 突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 采取有效措施 ,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 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二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要针对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首位。着力提高农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 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 , 加速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 努力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机制。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 ,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以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本领为核心 , 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加大政府投入 , 调整资源配置 , 深化体制改革 , 加

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加强政策调控 ,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 , 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 为农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 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作者简介:黄贻修(1963-)男 湖南溆浦人 怀化市委党校副教授 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⑴ 赵文智山区发展概论 〔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⑵ 怀化市统计局 〔C〕怀化统计年鉴2006

⑶ 李健建设新农村钱从哪里来 〔N〕中国青年报 2005.12.12

⑷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真金白银” 〔N〕 经济日报 2006.7.13

篇3:关于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1 厢红五村模式是多元开发生态能源结出的丰硕成果, 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建设新农村的成功路子

在生态能源建设过程中, 厢红五村打破以往就能源抓能源的单一发展模式, 以沼气为纽带, 将太阳能、生物质能、节能技术及产品进行合理组装配套, 形成了种植、养殖、能源开发一体化的立体综合开发格局。一是围绕发展循环经济, 搞链条式开发。用生态循环经济统领种养业发展, 大力推进沼气综合利用, 建立良性生态循环系统, 使系统内各环节有序运行、物质多级传递、能量分层利用, 在不断转换、增值的过程中提高系统产出率, 打造了以粪便-沼肥-粮食-生猪为重点的循环经济链条, 使养畜、种菜产业之间形成互为利用、互为促进、互为支撑的良性互动态势。近几年, 全村年产沼肥2500吨, 粮食总产始终稳定在1000万斤以上, 粮食年增收5.6万斤, 生猪饲养量保持在1万头以上, 粮食和生猪等产业发展的直接、间接经济效益达到67万元。村民郑海2003年建设69平方米太阳能保温猪舍, 年饲养生猪100头, 建设12立方米沼气池, 2平方米厕所, 年产沼气800立方米, 产沼肥25吨, 用沼液浸种, 沼渣施肥, 种植玉米20亩, 增产2000斤。二是围绕发展生态经济, 搞产业化开发。充分发挥围城优势和瓜菜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 大力发展“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等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生态农业, 加大了沼肥等生物有机肥的投入, 加快了绿色蔬菜产业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年牵动绿色无公害农作物种植面积7000亩以上, 带动农户发展绿色生猪9000多头。同时, 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农民年增收100多万元。村民田秀珍, 2002年建设猪-沼-菜-厕“四位一体”沼气池, 日光温室450平方米、沼气池8立方米、猪舍25平方米、厕所2平方米, 形成了“四位一体”北方能源生态模式。年生产蔬菜1.7万斤, 养猪24头, 年产沼气500立方米, 年产沼肥20吨可满足450平方米温室蔬菜生产。日光节能温室, 冬季生产叶菜类, 春秋两季以生产黄瓜、西红柿为主。利用沼液、沼渣比农家肥增产8%-10%, 沼气除解决炊事用能还可为温室增温、补光、增施CO2气肥。利用“四位一体”模式, 年沼气效益600元左右, 养猪效益8000多元, 种菜效益1.2万元, 年产值2.26万元, 年直接经济效益1.6万元。三是围绕发展节约经济, 搞替代型开发。为降低生产生活成本, 提高和水平, 始终坚持在宽领域、深层面上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 搞替代型开发, 一个8立方米沼气池, 年可使农户减少煤、电等支出240元左右, 沼液、沼渣替代化肥、农药, 节约支出480元左右。替代产品的开发, 使厢红五村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自2002年在厢红五村搞生产生活节能试验示范工程以来, 全村已累计推广建设节能烤烟房25座、民用新型炕灶285铺、采暖燃池54个、太阳能保温房80栋、太阳能保温猪舍110栋、日光节能温室33栋、阳光大棚60栋, 全村累计节约标煤750吨, 直接节约生产资金50余万元。

2 厢红五村模式使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环境改善

生态能源建设以其投入少、见效快、好处多, 深受厢红五村农民的欢迎。更重要的是, 引发了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为建设富庶文明和谐美好新生态家园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一是与村容村貌整治相结合, 推进了家居环境清洁化。结合新农村建设, 厢红五村在农村环境改善上, 充分利用沼气技术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使全村农户改变了“烧柴做饭烟熏眼, 粪水蚊蝇满庭院”的脏、乱、差环境状况, 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沼气与太阳能开发利用相结合, 使厢红五村基本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农村用能城市化的目标, 村民住宅整洁舒适、厕所干净卫生、庭院花果飘香。“不见炊烟起, 可闻饭菜香”, 还能常年洗上热水澡, 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村容村貌和农村环境卫生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处处体现了新农村的新面貌、新气象, 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 推进了经济效益高效化。通过推广农村能源生态模式, 使各种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 生产要素得到了优化组合, 不但实现了产气、积肥同步, 种植、养殖并举, 也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四位一体”和“三结合”模式, 户年纯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 最高达2万元,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与培育新型农民相结合, 推进了社会效益最大化。农村生态能源综合利用新技术的推广, 大大减轻了广大农民拾草抱柴的家务负担, 使农村妇女实现了“第二次解放”。同时, 也有效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 使广大农民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就业渠道发生了巨大转变, 农民利用有效时间更新知识, 搞活经营, 也实现了由过去只重视生产发展到现在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 更多地培养和造就了新型农民。

3 厢红五村模式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引发了我们诸多的启示与思考

厢红五村模式是符合村情、县情的科学选择, 给农业县份, 特别是畜牧养殖较好的地区建设生态能源型新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能源建设, 大力提倡开发利用新型能源, 并加大可再生能源的资金投入力度, 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省作为农业大省, 主辅换位战略的实施,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已经具备了开发的资源条件。

启示之一:必须因地制宜, 科学确定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厢红五村位于县城西郊, 粮多、猪多、秸秆多, 并有良好的生态能源发展基础, 建设生态家园型新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与优势。我们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 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基础条件、不同资源禀赋, 选择好适宜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建设规模。特别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不盲目照抄照搬, 搞移花接木式建设, 确保新农村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给农村带来新气象。

启示之二:必须因势利导,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厢红五村生态能源建设能够取得较快的发展, 最主要的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建设主体作用。先通过试验示范, 选树一批示范户, 进行探索并取得成功, 在典型户的示范引带、辐射带动下, 农民认识度提高, 参与的积极性增强, 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 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方式, 提高农民的认识。尤其是要选树典型, 发挥示范引带作用, 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启示之三:必须因需施策, 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扶持。在厢红五村建设过程中, 县乡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土地使用、收费、贷款等方面的生态能源建设优惠政策, 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 组建了专业服务队, 启动了物业管理, 成立了农村能源协会和沼气物业管理中心, 对农村能源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培训等专业服务, 为发展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各地加快新农村建设, 应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目标定位、规划制定、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要给予全方位的服务扶持,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启示之四:必须加快农村能源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厢红五村结合农村改厨、改厕、改圈, 率先研究探索出燃池增温技术, 改变了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冬季沼气不能应用的历史。这一成功经验为各地发展农村能源事业提供了遵循, 为北方高寒地区农村能源开发应用树立了样板。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上, 应把能源技术开发作为重点, 组织开展重点和关键技术攻关, 尽量降低建设和使用成本, 降低推广和普及难度。

启示之五: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手段。厢红五村农村能源建设有效地化解了柴草垛进村、粪肥堆出村的矛盾, 改变了过去柴草垛、粪肥堆乱堆、乱放造成的脏、乱、差局面。各地应在新农村建设中, 大力推广普及农村能源沼气池建设, 并把其作为整治村屯环境的有效途径。既可以解决“三清”问题, 又能变废为宝,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摘要:结合实际, 重点介绍了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篇4:陕北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调查

8月初,记者驱车前往陕西省府谷县采访,快到王家墩乡政府的时候,我们首先被山上的景色震惊了:夏末季节,远处山头的土地一片荒芜,几乎看不到绿色!身边少数田地里的庄稼更让我们惊讶:就要立秋了,山地上的玉米不到二尺高,糜子不到五寸!当地的农民说:由于天旱,今年王家墩又是一个大灾年!

府谷县是陕北的一个贫困县,当地许多农民依然生活在缺电缺水、出行不便的山沟里或塬畔上,因此,改变居住环境就成了这些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

“新农村”里少人烟

记者与王家墩乡的三名干部一起来到该乡建设新农村示范点李家焉行政村。接待我们的是李家焉自然村71岁的村支书杨外信。

杨外信告诉记者,李家焉两个自然村共有284人,但现在留在村里的常住人口也只有83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是另外一个自然村杨家沟村。杨家沟原先170多人,现在只有60口人。建设“新农村”用的是国家扶贫移民资金,准备投资60万元,盖30套房子,把住在沟底下的杨家沟村人搬迁到山上来。现在地基已经铲开了,具体什么时间动工盖,他也说不准确。

说到搬迁的事儿,杨外信显得很淡漠。他说,两万元盖一套房最多也就是个主体,内工、门窗要花的钱都得农民自己出,现在呆在村里的人吃饭都成问题,到哪儿寻钱去?

杨外信说,李家焉自然村过去是人不多光棍多,114口人有30多个光棍,当过村长的人都找不上媳妇。现在是钱少、粮少、人更少了,全村只住着33口人!今年的灾荒已经遭下了,有劳力在外打工的人家还好说些,那些没有依靠的人怎么度过这个灾年是个大问题。

在场的一位70岁老人拿起了一个很大的玉米面窝窝头对记者说:“明年春上我们能吃上这样的窝窝,就不怕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目睹了一场令人心酸的“交易”:一个走村串户收废品的人路过李家焉村,该村一个老汉拿着5个类似矿泉水瓶一样的塑料瓶子,打算以每个7分钱出售,但是收废品的人每个只给5分钱,双方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这笔买卖没有成交,就因为1毛钱的争议。后来,收废品的人走了,老汉则把那几个塑料瓶子宝贝似地收藏起来。

记者前往王家墩乡的路上,在武家庄乡段黄河边的一片百亩左右的河滩上,看到了几十套没人居住的房子。这些房子显然是通过统一规划建起来的,都是砖混结构,主体已经完成了,但绝大多数没有做内工,门窗大都用砖干垒着。

路人告诉记者,这是几年前政府修起的“移民新村”,从建起来就没有什么人搬进来住过。记者把这个“移民新村”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只一套房子好像有人烟。

带着疑问,记者专程赶到了武家庄乡。一名乡政府干部告诉记者,这个“移民新村”叫川头新村,2000年左右建成,是为本乡生存条件很差的园则迪川头两个自然村整体搬迁而建的。没人入住大体上有三个原因:一是原来居住在园则迪川头两个自然村的近700人,近几年走得剩下不到200人,又大都是老弱病残者,难离故土;二是两个村的村民太穷,多数做不起新房的内工,也修不起门窗,因此搬不起家;三是“移民新村”建在没有任何防护的黄河滩上,说不定一场大水就会被夷为平地,想搬的村民也不敢搬。

记者从武家庄乡政府提供的一份移民资料上看到,2000年到2003年,全乡8个村开展了移民工作,共284户,1325人。但是,真正有多少农户搬迁,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

返回的时候,记者穿过了乡政府所在地的武家庄“移民新村”,按说这应该是该乡移民工程最闪亮的“新村”了,但是,我们发现这个2003年建成的“新村”,目前的入住率只有30%左右,大部分的房子也都空着。

前园则村的渴望

前园则是府谷县墙头乡的一个行政村。墙头乡地处府谷县东北部,黄河沿乡而过,拥有耕地13900亩,其中有7000多亩水浇地,是府谷县拥有水浇地最多的乡镇,也是最具有“田园风光”的一个乡。

前园则村村支书李鹏元家是一座上世纪70年代建起的农家小院,窗棂上的油漆很多已经脱落,显得有些陈旧。

李鹏元告诉记者,前园则村在墙头乡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近几年,由于国家免去了农民的各种税费,加之当地农副产品市场的兴旺,村民们从种植业中已经尝到了很大的甜头。虽然村里真正有大积蓄的人并不多,但论起生活水平来,也算小康了。现在,村里的劳动力基本都在地里干活,一般人是不出去打工的。

提到建设新农村,李鹏元一下子来了劲头。他说,建设新农村的事,全村人都知道了,乡里和县上已经把前园则村作为全县首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村,这是村民们的大喜事。前一段时间,县城建局请了外地一家设计院已经来村里勘测过了。

在李鹏元的心里,对前园则村的未来是有初步设想的。他说,由于村民们普遍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科学种植方法,加上特殊的地理条件,前园则村种植的瓜果蔬菜等农作物,不仅上市早,而且品质也远远超过了塑料大蓬里生长的作物,因此,在价格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这几年村民富起来靠的就是果蔬产业,这也是前园则村建设新农村的基础。

现在前园则村的村舍大多数是30多年以前建起的,李鹏元设想将全村搬迁到即将建成的沿村而过的公路边上,统一规划,为每户人家修建一处两层小楼,二楼住人,一楼统一做门面房,使这里在将来成为一个有特色的农贸市场,逐步打出前园则村农产品的品牌。至于旧村农舍则全部拆除,几十亩土地全部复耕变为水浇地。

说到搬迁费用,李鹏元掰着指头算了一下,每户拆旧建新需要10万元,全村搬迁到新村里至少需要1100万元。但是当记者问1100万元的巨额资金从哪里来时,李鹏元看了一眼跟随记者采访的乡政府的王秘书,不大有把握地说,村上和乡上肯定没有这么多,县上大概会想办法吧。

个人出资建新村

从府谷县城出发沿神府一级公路到达新民镇段后,记者拐进了一条山沟。在沟底,我们碰到了新民镇芦草畔村村民刘润羊,他是芦草畔新村建设前期工程的施工负责人。而投资建设芦草畔新村的则是府谷县保榆煤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彪。

刘润羊带记者来到芦草畔新村的建设工地。这是一块平展展的土地,大约有50余亩。刘润羊告诉我们,这是刚刚用推土机铲平的,新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80套内设楼梯的两层别墅式住宅,每套住宅的使用面积320平方米。同时,还将建设与

之配套的中心街道和绿化娱乐休闲园区。

随后,刘润羊又带着我们爬上了新村村址旁边的一个荒芜的山头。他说,平整这个山头也是芦草畔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一部分,首先给有130口人的芦草畔自然村修出200亩基本农田。将来把山下矿井里的地下水抽上来,这里就是一片旱涝保收的水浇地了。

在一个山头上,记者看到了对面山崖上的原来的芦草畔村,远远看去,村子里基本没有什么住户了,大部分是被遗弃了的土窑洞。我们走进村里,在村西头找到一家农户,家里住着老两口,男主人告诉记者,现在在村里居住的人不到全村人的20%,而且都是些老弱病残。有劳动能力的轻壮年包括妇女们都到山下的煤矿或者焦化厂里做工去了。为了干活就近,许多人都在打工的煤矿或工厂附近搭建了简易房子全家搬了下去。我们问老人,知道刘彪要在山下新建一个芦草畔村的事吗?老人说知道,还说:“那是大好事呀,不过几时修建起来呢?”

在府谷县城,记者见到了刘彪。

刘彪的头发梳理整洁,略有点花白,看上去更像个中年教师。今年53岁的刘彪出生在芦草畔村,由于家境贫寒,上小学期间就辍学了。他当过泥瓦匠,在小煤窑挖煤当过炮工。刘彪告诉记者,在井下挖煤那几年,他从一个井下矿工开始,逐渐懂得了煤矿的生产、管理和经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刘彪在芦草畔村的山脚下办起了一座煤矿,开始几年吨煤坑口价只能卖十几元,有时还卖不出去,常常负债经营。1999年以后,煤炭市场兴旺起来,煤矿也值钱了。他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把原有的煤矿生产能力从10万吨提高到了15万吨(今年底可以达到30万吨),并于2001年成立了一个煤焦公司,进行煤炭的深加工。

记者想让刘彪透露他现在有多少钱?他没有正面回答。不过,他轻松地告诉我们,建一个芦草畔新村的钱,自己是不用借债的!

说起建设芦草畔新村,刘彪强调他并不是赶时髦,而是很早就有了这个想法。他说,他的煤矿可以开采30年,现在芦草畔村民们只要在他的企业里干活,不用种地也能过个好日子。但是,30年以后怎么办?现在不考虑芦草畔村的后路,到时候就怕来不及了。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对芦草畔村未来着想,否则良心上也是过不去的。

记者问到建成芦草畔新村最终需要多少钱时,刘彪回答:“初步预算1000万元,不够再加,总之花多少算多少,我全认!”

篇5:关于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王志禹

〔内容摘要〕 六盘水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是机遇;贫困山区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机遇。本文立足贫困与建设的关系,着重探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 键 词〕 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 思考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由于欠发达、欠开发,六盘水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面对现实,六盘水应向何处去?我们寄希望于西部大开发。但西部大开发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特别是“三农”发展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中央出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我们应怎么抓住机遇,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下面笔者就此谈点粗浅认识。

一、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受“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等先天不足的制约,更兼目前制约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六盘水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十分薄弱。

(一)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受到制约。六盘水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地丘陵所占比重非常大,石漠化问题日趋严重。由于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岩石裸露,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加之气候多变,海拔落差大,“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更兼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六盘水经济先天不足。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受制于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规模化、机械化发展难度很大。

(二)农业经济基础脆弱,资本积累能力差。六盘水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68亩,总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则更少,仅为0.52亩,大大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同时,春旱少雨,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频发,人均占有林地、园地以及工矿用地等指标,都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在土地资源匮乏的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六盘水经济基础十分脆弱,财政自给能力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积累能力低下。

(三)农业人口素质低,科技推广难度大。六盘水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农业从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农业科技推广和有组织生产的难度都很大。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劳动者那里是教而不学,学而不会。加之分散的土地生产,农业生产的成本很高,利润很低,这些都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城乡差距和收入差别较大。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问题不必言表。城乡差距和收入差别大的问题,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城乡自身社会公共资源分布差距较大,交通、教育、卫生等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主要集中于城市,农村各项基础条件很差;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同时,城镇居民的增收幅度一直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仍在进一步扩大;三是农村自身的贫富差距也很大,农村能人、胆大者致富能力强、机遇多,在农村与中低收入者的差距也拉得很大。

(五)农业发展的观念和思路较为落后。一是各级政府特别是直接操作的基层政府农业发展观念落后,思路单一;二是农民自身生产经营观念(包括生活观念)较为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生产方法单

一、经营方式粗放,基本停留于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状态;三是产业结构单一,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化

项目极少。

二、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落后,我们渴望崛起,我们需要跨越式的发展。同时,我们应该能够崛起,应该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按照辩证的观点,不足中往往孕育着特别,差距有时就是特色(也是经济学范畴的差异)。只要我们自立自强,就一定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实现劣势向优势的转化,靠自身“产品”(重点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社会产品)的差异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一)政府主导,着力抓好生产发展。很显然,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发展的基础,建设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绝不可能变成现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脆弱,农业从业人口素质低,科技意识、经营意识差等问题的存在,都要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唱主角、能唱主角。但主导不等于主持。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于抓投入、抓组织、抓引导、抓技术、抓示范、抓培训,着力于抓政策开发,解决组织建设、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服务、进入市场等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应用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快速、良性的发展。

(二)突出重点,全力突破新农村建设的瓶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在什么地方?在经济基础的薄弱。经济基础薄弱的症结何在?在生产经营方式的落后?因此,新农村建设应着力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经营方式,突出抓好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人穷志短、得过且过的现状才会改变,进一步发展才会有投入也才敢投入(智力和资本的投入),生活的要求也才会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现也才会有基础、有后盾。

(三)适度集中,切实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首先是资本的集中,其次是产业的集中,再次是人口的集中。资本集中便于解决投入不足、煮夹生饭的问题;产业集中有利于规模生产,解决产品质量和技术支持的问题;人口集中有利于解决居住分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当然,集中特别是资本和人口的集中,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权威和信誉,对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无疑是一种考验。但集中资本绝不能让农民丧失资本,集中人口绝不能让群众生活水平下降。

(四)强化经营,人尽其才实现农业产业化。要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自治组织的力量;要从人的因素着手,以人为保障,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要根据实际整合农村各种行业工作,考虑让能人多付担子一肩挑,大幅增加能人、带头人的报酬,重点抓好带头人、领路人的选配甚至下派工作。同时,要对村民进行合理分工,强化对农业生产的经营,抓好销售与生产环节的相对分离。要运用利益激励机制,分离产销利益链。也就是说,要让有信息渠道和销售经验的人运用自己的信息和经验资本,赚取较高的报酬,鼓励销售,用销售引导生产、促进生产、发展生产。再好的产品,卖不出去,也不能算是商品。

(五)打造品牌,努力培育农业产业的拳头产品。要强化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在生产和经营中塑造信誉、打造品牌,靠品牌增加产值。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要培育一两个打得响、卖得出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包括深加工产品)品牌,稳定农村经济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同时也要全市一盘棋,做好统筹规划,避免项目重复产生低效益。

(六)变劣势为优势,走特色化发展的路子。六盘水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是制约因素,也是优势所在,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作为制约因素,就要求我们理性对待,从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农业产业中退出来,该退耕还林的退耕还林,该种植经果林的种植经果林,该发展蔬菜的发展蔬菜,该种植粮食作物的种植粮食作物。优势所在,“一山有四季”正是立体农业发展的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正是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发展工业的互补条件;丰富的地质地貌,更是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条件。

特色化,其实也是差别化。针对六盘水而言,一段时期内,20字方针中的“生产发展”是核心,“生活宽裕”是保障。而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较高一层次的要求。应该运用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区别对待,具备条件的可以齐头并进;条件不成熟的,应该突出重点抓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篇6:关于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平地村在这个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平地村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切入点,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不断的创新思路,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这里有一系列的统计数字,原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三万元,到今年超过了20万元,原来是02年不足3万元,经过三年有2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02年的三千多块钱,到去年年底的4049元。被国家民政部、司法部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05年村党支部被广东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个村的村风村貌得到较大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初步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平地村的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促进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现代化事业的整体推进,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说它是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我们有几个观点。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新要求。这个新要求就是说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要落实到共同富裕上。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政治上坚持民主管理,激活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农民群众的意愿,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依托于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这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大趋势。

二是体现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新要求。我认为第一点,我们要看到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必然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统筹城乡发展,以三化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化带动我们广东就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

第三个观点,体现了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战略角度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乡关系等,我认为是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社会小康的一个总纲。四是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要求。总的来说,我们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几个差距,我认为最大的差距是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的差距,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高低、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又加剧了城乡差距,影响社会和谐。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建设新体制,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实现农民富裕安康,农村文明和谐。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几个生动实践,几个部分来说明。

第二部分是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们看到广东省开始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点是从2003年开始,平地人抓住这一契机,首先抓好班子的组织建设,以一公两强为标准,建设群众信任好班子。所谓一公两强,就是有公心,两强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从逐步建立起来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他们还采取聘任的方式选拔人才,促进班子结构的年轻化、知识化。

在阳江市委实施的“十百千”优秀后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发挥驻村干部帮扶指导作用,有效增强了村党支部班子的战斗力。加强领导发展的能力,带领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能力,用了很多办法来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能力,这不展开说了。

第三是创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将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建设的动力。有四个创新,创新发展党员渠道,注重在致富能手、青年骨干和种养专业户中发展党员,能够带头致富,也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创新党员学习培训方式。创新党员发挥作用途径。创新党员的考评激励模式,实行村民评议党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固本强基,有效地改变了平地村原来班子不强、思想落后、发展滞后的(),这是以固本强基为发展契机。

以“三化并举”为实现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省委和市委的指导下,平地村确立了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的战略举措。一是实行“工业带动”、“工业富村”。以万象工业城为发展工业的先锋,盘活土地资源,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通过“土地出租、厂房出租、场地出租”等方式,吸引各地客商前来投资置业。目前,工业园已经开发土地138万平米,吸引了18家企业落户。同时,出租村集体用地,组织本村富余劳动力进厂务工。随着工业项目的增加,流动人口的积聚,村经济得到了兴旺。二是走农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引进外地客商开发、引进龙头企业和异地党员联营合作等多种渠道,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村民种植经济作物146亩,产值达到250万元。另外一个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立了农业技术的培训室,与高校合作建立农业教学实验基地,建设平地春雷网,通过信息化促进农业的市场化。

三是改旧建新,推进城镇化建设。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村,一方面搞好各个村民小组的硬底化、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另一方面,规划建设了一个十万平方米,集办公楼、农贸市场、小学、幼儿园、文化广场、社区卫生服务站、星光老人之家、绿化带、路灯、住宅、商铺等配套功能设施于一体的平地新村,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村的雏形。通过“三化”并举,平地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不仅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还促进了平地村民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工人和公民的转变。

以民主管理为政治保障。平地村把民主作为建立新管理机制的灵魂,探索一条富有农村特色的“核心+民主”的民主机制,为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提供了制度保障。一个是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项“村班子拟定方案——村民酝酿——征求意见——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村民自治机制。他们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是“板凳会议”,也就是说大家带板凳来议论,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第二是建立“两委班子议事会”,一个是村委一个是党支委,确保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和村民自治的协调与统一。三是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和完善了村务情况通报、村务工作征求意见、民主决策、进村入户等制度。四是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成立村务监督小组,规范村务公开,建立健全罢免卸任机制,由群众对村干部进行业绩考核和评议,实行罢免。通过生动深入的民主政治建设,村民对村务工作热心了,积极了,主动了,有效地凝聚了民心,调动了民智。

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一个是培育新村民,树立新风尚。打造以“求变、求富、求强”为内涵的新“平地精神”,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宣传教育活动,“争当文明平地人”主题活动,提高村民的素质。活跃文化生活,定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展卫生建设村组竞赛和卫生公约大家谈活动,增强大家的生态意识。加强了社会事业建设,特别是优先发展了教育事业,已经投入了二百万元兴建平地新小学,建起藏书量一千多册的青年书屋,设立邹鹰助学奖学金,开办成人夜校。发展卫生事业,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参保率已达到52%。加强社会关爱,开展助困和慰问活动,建设星光老人之家。今天的平地村村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友好,文明礼貌蔚然成风。

新的发展思路带来了新的发展成效。回顾平地村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我们认为可以有几点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做法和经验。

首先,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我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三个引导。刚才欧广源书记也提到,三个先导是观念引导、典型引导、政策引导,观念是在前面,观念问题关键是转变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观念不改变,还是等、靠、要,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调动自我的积极性和能力。平地村抓住了村班子和党员的观念改变,通过他们领导和带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决了群众过去那种依赖的思想,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是第一点我认为他们很好的经验。

第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平地村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划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制定了《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三年工作方案》,按照规划分布实施,通过这个规划我们看到平地村整个空间结构体系、现代产业布局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人居生态环境体系等专项规划建设的蓝图,我们可以看到平地村这样一个规划,可以成为全省固本强基一个示范点、农业示范村、园林生态示范村和著名的民营工业村,这样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促进。

第三,要坚持依托县域经济,统筹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观念之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有一个经济基础,没有经济物质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一句空话,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来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物质基础了。平地村实施“三化并举”,正是把握了广东省和阳江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形势,抓住了地理条件较好、省级民营科技园坐落其中的有利条件,来整合资源,解决了经济基础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也注意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注重以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来促进协调发展,加强各项公共建设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平地村在发展中将筹集到的资金主要还是放在公共建设上,为农民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一方面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另外一个方面是加强公共事业的建设,为村民提供有力的公共保障服务。在工农统筹方面,坚持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两篇文章一起做,一方面是发展园区工业,安置本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一方面注重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支撑。壮大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平地村将农村的土地资源,采取集中创业的方式,整合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达到了扩大规模和集约经营的目的,使得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解决了我刚才说的有钱办事的问题。这是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第三点。

第四,要坚持上下联系动,形成合力,以创新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讲创新精神了。在平地村的建设过程中,当然首先是得益于固本强基中的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制度了,党委、政府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农民积极参与,成为建设的主体。社会各界给予了资金、技术和知识等的帮助,成为新农村建设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部分,平地村的领导挂点推动,本身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还有社会各方面给予了支持,将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在这个方面做的比较好,进步发展也是比较快。这是我们总结的四点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个部分,我想说一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战略思考。有一点探索性质,不一定对。从平地村的实践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认为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一个是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的关系。这是我们概括的。我们根据平地村发展的启示,我们认为要协调好外源型发展和内源型发展的关系,既要重视外部资金的投入,更要重视壮大本地的经济。开始我们要招商引资、征地办厂打开局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结合实际,既发展本地的支柱产业与特色产品,这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二,既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更要着眼于就地发展。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农村人口庞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记得温总理说过,中国农村人口很多,不可能都很快变成城市人口。将来的模式是这样的,就算去城市务工的人,他也是经常回到农村住的。这是一个特点。另外从国际的经验来说,就算是城镇人口占到了百分之八九十了,但是住在农村的人口会占到百分之五六十,德国就是一个例子。一个方面我们要想到农村要解决它的劳动力的就业发展与经济,第二要改变村容村貌,搞好农村的建设,让大家很高兴的像是住在城市里一样回到村里居住,将来如果平地村很好,我们广州人可能都会来这里居住了,当然可能交通有一点远。决定一方面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转移农村人口,另外一方面要立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第三要根据自身实际推进工业化,更要着力加强农业与农村自身发展。第四既要面向外部的需求,更要面向农民和农村内部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立足于满足农民与农村的自身发展需要来推进,同时也要瞄准外部需求来拉动村级经济的发展。

第三,制度变革与主体力量培育的关系。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要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阶段成为投资建设和指导的主导力量,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力量,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互联系发挥作用的纽带和平台。我初步了解,韩国也是这样。这些力量要组合好,要通过制度与组织的创新发展,形成壮大建设新农村的合力。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完善政府体制,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要加快农村组织的创新,从平台村的实践看,村委两班子实际上承担了组织农民的功能,从农民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来看,还需加强农民自身的组织建设,特别是要允许、引导、规范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比如说发展行业协会、农业协会等经济组织,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吸引能力、谈判能力、经济能力,而且还可以在一些方面通过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发展,有利于调和矛盾、提高素质、活跃文化氛围。要积极发展各种社会力量,平地村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力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源于政府推动,作为社会力量的自发性、专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应该在社会组织结构的调整中发育更多的中介组织,来发挥社会方面的作用。这是第三个关系。

第四个关系就是面向现代与传承传统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坚持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人文指标的统一。我们搞现代化不是以农村取代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眼于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第一,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风貌相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方式,应该具有现代生活的健康特征,又具有传统社会的乡土风貌,不是说将城市的那种情况都搬过来。当然我们在传统的方面有一些东西要改,比如说传统的陋习、卫生习惯等,但是农村中的乡土特色、地方特色不能改,保护好地方的人文风情、民俗风情,多姿多彩各有特色。第二,现代精神与传统美德相结合,新农村的新农民必须是现代社会新公民,具有现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相结合的新的精神风貌。现在我们不要走弯路,现在很多农村民风很纯朴,传统好的东西我们要巩固要发挥,要在意识上和时代性上赋予新的精神风貌,比如说一些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等等,过去那种勤俭节约、诚信知礼等,我们要保持。第三,现代制度与传统风俗相结合,现代制度以其理性精神、契约化的形式对于农村村务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具有根本性作用,乡村的传统风俗以人情关系,、血缘和地缘等文化力量促进了乡村的和谐发展。平地村在加强现代民主制度的建设同时,就十分重视乡规民约的作用,把全体村民反复讨论,上下酝酿的“村规民约”变成村民的“小宪法”,规范思想和行为。

上一篇:微课设计与开发下一篇:关于制定下发安全检查制度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