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名词和集体名词

2024-04-15

集合名词和集体名词(精选8篇)

篇1:集合名词和集体名词

1.family(家庭),team(队),class(班),audience(听众)等

其用法特点为:若视为整体,表示单数意义;若考虑其个体成员,表示复数意义。比较:

This class consists of 45 pupils.这个班由45个学生组成。

This class are studying English now.这个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

2.cattle(牛,牲畜),people(人),police(警察)等

其用法特点为:只有单数形式, 但却表示复数意义,用作主语时谓语用复数;不与 a(n)连用,但可与the连用(表示总括意义和特指)。如:

People will laugh at you.人们会笑你的。

The police are looking for him.警察在找他。

For these many cattle were killed.就因为这个原因宰了不少牲畜。

注:表示牲畜的头数,用单位词 head(单复数同形)。如:three head of cattle 3头牛,twenty(head of)cattle 20头牛。

3.goods(货物), clothes(衣服)等

其用法特点是:只有复数形式(当然也表示复数意义,用作主语时谓语也用复数),但通常不与数词连用。如:

Such clothes are very expensive.那样的衣服很贵。

To whom do these goods belong? 这些书是谁的?

4.baggage / luggage(行李), clothing(衣服), furniture(家具), machinery(机器), poetry(诗), scenery(风景), jewelry(珠宝),equipment(设备)等

其用法特点为:是不可数名词,只用单数形式,不用不定冠词(当然更不能用数词),没有复数形式。如:

Our clothing protects us from [against] the cold.我们的衣服可以御寒。

Have you checked all your baggage? 你所有行李都托运了吗?

特别提醒:machinery, poetry, jewelry, scenery 相应的个体可数名词是 machine, poem, jewel, scene。如:a poem / a piece of poetry 一首诗,many machines / much machinery / many pieces of machinery 许多机器。

5.hair(头发,毛发)

指全部头发或毛发时,为集合名词(不可数);指几根头发或毛发时,为个体名词(可数)。如:

My hair has grown very long.我的头发已长得很长了。(D21)

The police found two hairs there.警察在那儿找到了两根头发。(D23)

6.mankind(人类)

是一个不可数的集合名词,不用复数形式,也不连用冠词。如:

This is an invention that benefits mankind.这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发明。

Mankind has its own problems.人类有自己的问题。

特别提醒:mankind 表示“人(类)”时,虽不可数,但有时却可以表示复数意义,尤其是当其表语是复数时。如:Mankind are intelligent animals.人是理智的动物。

7.fruit(水果)

作为集合名词,它通常是不可数的。如:

He doesn’t not eat much fruit.他不大吃水果。

He is growing fruit in the country.他在农村种水果。

但是,当要表示种类时,它可视为可数名词,即a fruit 指一种水果,fruits 指多种水果。体会:

Some fruits have thick skins.有些水果皮很厚。

The potato is a vegetable, not a fruit.土豆是一种蔬菜,而不是一种水果。

篇2:集合名词和集体名词

第一类 形单可单复 family(家庭),team(队),class(班),audience(听众)

形式为单数,但意义可以用为单数或复数

这类集合名词包括family(家庭),team(队),class(班),audience(听众)等,其用法特点为:若视为整体,表示单数意义;若考虑其个体成员,表示复数意义。比较并体会:

His family is large.他的家是个大家庭。

His family are all waiting for him.他的一家人都在等他。

This class consists of 45 pupils.这个班由45个学生组成。

This class are reading English now.这个班的学生在读英语。

第二类 形单意义复cattle(牛,牲畜),people(人),police(警察)

形式为单数,但意义永远为复数

这类集合名词包括cattle(牛,牲畜),people(人),police(警察)等,其用法特点为:只有单数形式, 但却表示复数意义,用作主语时谓语用复数;不与 a(n)连用,但可与the连用(表示总括意义和特指)。如:

People will laugh at you.人们会笑你的。

The police are looking for him.警察在找他。

Many cattle were killed for this.就因为这个原因宰了不少牲畜。

注:表示牲畜的头数,用单位词 head(单复数同形)。如:

five head of cattle 5头牛,fifty(head of)cattle 50头牛

第三类 形复意义复goods(货物), clothes(衣服

形式为复数,意义也为复数

这类集合名词包括goods(货物), clothes(衣服)等,其用法特点是:只有复数形式(当然也表示复数意义,用作主语时谓语也用复数),但通常不与数词连用。如:

Clothes dry slowly in the rainy season.衣服在雨季不易干。

Such clothes are very expensive.那样的衣服很贵。

If goods are not well made you should complain to the manufacturer.如果货物质量不好,则理应向制造商提出控诉。

第四类 形单意义单 baggage / luggage(行李), clothing(衣服), furniture(家具), machinery(机器), poetry(诗), scenery(风景), jewelry(珠宝), equipment(设备

形式为单数,意义也为单数

这类集合名词包括baggage / luggage(行李), clothing(衣服), furniture(家具), machinery(机器), poetry(诗), scenery(风景), jewelry(珠宝), equipment(设备)等, 其用法特点为:是不可数名词,只用单数形式,不用不定冠词(当然更不能用数词),没有复数形式。如:

Our clothing protects us from [against] the cold.我们的衣服可以御寒。

Have you checked all your baggage? 你所有的行李都托运了吗?

The thief stole all her jewelry.小偷把她所有的首饰都偷走了。

The hospital has no decent equipment.这家医院没有像样的设备。

The Tang Dynasty is thought of as the high summer of Chinese poetry.人们认为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全盛时期。

注:machinery, poetry, jewelry, scenery等相应的个体可数名词是 machine, poem, jewel, scene等。如:

a poem / a piece of poetry 一首诗

many machines / much machinery / many pieces of machinery 许多机器

第五类 hair 和fruit

1.hair(头发,毛发)

指全部头发或毛发时,为集合名词(不可数);指几根头发或毛发时,为个体名词(可数)。如:

My hair has grown very long.我的头发已长得很长了。

The police found two hairs there.警察在那儿找到了两根头发。

2.fruit(水果)

作为集合名词,它通常是不可数的。如:

He doesn’t eat much fruit.他不大吃水果。

He is growing fruit in the country.他在乡下种水果。

但是,当要表示种类时,它可视为可数名词,即a fruit 指一种水果,fruits 指多种水果。比较:

Some fruits have thick skins.有些水果皮很厚。

篇3:集合名词和集体名词

一、只用「こと」的情况

形式体言「こと」是由实质名词「事」转化而来的。其用法如下。

1、后续动词是「話す、言う、伝える、書く、知らせる、要求する、提案する」等表示“传达意义”的动词时。

(1) 授業に出られないことを先生に伝えました。 (把不能去上课的消息告诉了老师。)

(2) 課長は、明日の八時に集合することを提案しました。 (科长提议明早8点集合。)

(3) あの人はよく面白いことを言って、みんなを笑わせます。 (那个人总讲一些有趣的事逗大家笑。)

2、后续动词是「許す、祈る、提出する、決める、頼む、約束する」等意志动词时。

(4) 明日、図書館で会うことを約束しました。 (约好了明天在图书馆见面。)

(5) ご病気を早くよくなることを祈っています。 (祝愿你的病情早日康复。)

(6) 朝は早く起きることに決めている。 (我规定早上早起床。)

3、后续动词是「信じる、思う、考える、理解する、思い当たる、疑う」等思考动词时。

(7) 彼の言うことは信じられない。 (我不能相信他所说的事情。)

(8) あの二人は結婚することをだれも思わなかった。 (谁也想不到他俩结婚了。)

(9) 彼が優勝したことを思いついた。 (我想到了他会赢。)

4、后续动词是「表す、示す、指摘する、証明する、指す」等表示“表达”动词时。

(10) 薬指の指 (6は、彼女が結婚していることを証明していた。 (无名指上的戒指证明她已婚。)

(11) 報告書は、近年日本語を勉強している人が急増したことを指摘している。 (报告指出近年学习日语的人激增。)

(12) 格差が拡大していることを示した。 (表示差别在扩大。)

5、后续「です、だ、である」等形式时。

(13) 私の趣味は映画を見ることです。 (我的兴趣是看电影。)

(14) 一番うれしかったのは海に行ったことだ。 (最开心的事是去了海边。)

6、出现「ことがある」「ことができる」「ことにする」「ことになる」「要言連体形+ことに (は) 」等表现时。

(15) 朝は電車に乗れないことがある。 (早晨有时坐不上车。)

(16) 彼は会社を辞めることになった。 (他向公司辞了职。)

(17) うれしいことには、今年のボーナスは去年よりずっとアップした。 (让人高兴的是今天的奖金比去年多多了。)

二、只用「の」的情况

「の」是由格助词转来的, 又称为准体助词, 其用法如下。

1、后续动词是「見る、見える、聞く、聞こえる、見かける」等知觉动词时。

(18) 隣の家で誰かが叫んでいるのが聞こえる。 (听到隔壁有人在叫。)

(19) 教室に入って、学生がタバコを飲んでいるのを見つけた。 (进了教室, 发现有学生在抽烟。)

2、后续动词是「待つ、手伝う、邪魔する、写す」等动作动词时。

(20) 子供が溺れているのを助けた。 (救了溺水的孩子。)

(21) このパソコンを運ぶのを手伝ってください。 (请帮忙搬这个电脑。)

3、后续动词「止 (と) める」时。

(22) 父は娘がタバコを吸っているのを止めた。 (父亲阻止了女儿吸烟。)

(23) 彼が出ていこうとするのを止めた。 (我不让他出门。)

4、强调句式, 把「AはBだ」转换成「BのはAだ」时。

(24) 今笑ったのは君だろう。 (刚刚是你笑的吧?)

(25) 私が日本へ行ったのは三年前です。 (我去日本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三、二者互换的情况

1、当句子主语成分是动作性动词, 谓语是形容词时。

(26) 毎朝体操する (こと/の) は体にいいです。 (每天清晨做操有利于身体健康。)

(27) 自分に合った職場を探す (こと/の) は難しいです。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易。)

(28) 年を取っていると、外国語を覚える (こと/の) は大変です。 (上了年纪的话, 学习外语很困难。)

2、后续动词是「発見する、知る、分かる、覚える、思い出す、気づく、忘れる」等认知动词时。

(29) 昨日、富士ホテルで火事があった (こと/の) を知っていますか。 (昨天富士酒店着火的事情你知道吗?)

(30) 誰かが部屋に入ってきた (こと/の) に気付いた。 (发现谁进了房间。)

(31) バイトの申し込みの締め切りは今日だった (ことの) を忘れました。 (我忘记申请打工的截止日期是今天了。)

3、后续动词是「やめる、避ける、防ぐ、成功する、失敗する」等动词时。

(32) 従業員は汚水が畑に流れ込んだ (こと/の) を防いだ。 (工作人员防止污水流入稻田。)

(33) おじいさんは毎晩お酒を飲む (こと/の) をやめた。 (爷爷戒掉了每晚喝酒的习惯。)

(34) ボートで世界一周する (こと/の) に成功した。 (划艇绕世界一周获得成功。)

四、结语

本文详细地分别对形式名词「こと」和「の」的用法进行了分类, 并整理归纳了二者单独使用和互换的场合, 根据后续动词的不同, 二者在用法上即有差异也有相同之处。

参考文献

[1]皮细庚.日语概说[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12

篇4:判断集合名词的“数”的基本原则

一、语料分析:

诸如 calss, family, the public, team, police, group, government, college, school, crowd, audience 等的集合名词,在确定其单复数的时候, 一般遵循三条原则:

1.以该概念的“单位”意义来判断。即将该名词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单元。这时候该名词就是一个“单数”概念。

例:①The family is very big.

②This class has eighteen girls and twenty?鄄five boys.

③The police is an organization which protects the public from harm.

④The government is planning new tax increases. (P. 661 L. D.)

以上四个句子中的family,class,the police和the government 分别被看作是一个个的组织单元,因而就应该与单数动词is,has 和 is 搭配。

2.着眼于该集合概念的每一个成员,暗含“无一例外”的内在的文化含义,或者组成该集合概念的每一个或者某个成员。

例:①Our group is gong to be very tired and dirty by the afternoon.

②The government was having an important meeting when I got there.

③The English Class is reading Shakespeare. (P. 257 L. D.)

例①中的is 反映的是组成Our group 的每个成员无一例外的现状。例②中的was 则暗含The government 为“我”所到达的特定的一个政府部门。例③中的is 暗示言语者的语义中心在“每一位学生”,着眼于个体概念。

3.着眼于该集合概念的所有成员,有时候暗含各成员之间的体验或者遭遇的差异性或者体验的丰富性。

例:①The police are people who catch thieves and robbers.

②It was unfair that the public were not asked for their opinions.

③This class are very bright especially in science subjects.

④The audience seem to have enjoyed the concert.

⑤The English Class are reading Shakespeare. (P. 257 L. D.)

⑥The government are planning new tax increases. (P. 661 L. D.)

例①中的are 表明了抓賊和强盗是所有警察的职责。例② 中的their 明显地指出了言语者所指的是组成the public 的众多的成员,而且opinions中的屈折符号“s”更反映了opinions 这一概念所蕴含的其外延的丰富性或者差异性。此两者结合起来就更加确定了the public 的复数句法功能。例③中的are 折射的是学生们bright 的程度差异性。例④中的seem 这一复数形式,则描述了组成The audience 各成员之间,在欣赏(enjoy)音乐会(concert)上的审美差异性。例⑤中的are 折射出,言语者是从“所有的学生”的角度考虑的,试图强调一个“多”字。例⑥中的are 暗含制定该政策的不止是一个部门。

二、启示:

一个完整的句子就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结构体系。组成它的各要素之间是彼此联系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Freemen Larsen 在她的著作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2011) 当中就明确地提出和分析了语法的“动态”特点。因此,即便是研究其中的哪怕是某一个要素, 也要将其置于这样的体系当中去联系地审视, 万不可只见树木而不见树林。

篇5:集合名词和集体名词

the audience is [are] listening attentively. 听众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

the audience was [were] enjoying every minute of the performance. 观众对演出非常欣赏。

the audience is [are] always very excited by a wonderful goal. 一个精彩的进球总会使观众们非常激动。

2. 由于audience 是集合名词,所以an audience 不是指“一个观众”,而是指某一群观众、某一个场次观众、某一方面的观众等。如:

she has never spoken to such a big audience before. 她以前从未向这么多人讲过话。

he loves holding forth on any subject once he has an audience. 不管是什么问题,只要有人听,他就爱大发议论。

同样地,audiences 也不是指“多个观众”,而是指多群观众,多个场次观众,多个方面的观众等。

entertaining audiences is the purpose of movies. 娱乐观众是电影的目的。

the show had to be taken off because of poor audiences. 因观众太少而取消演出。

she has addressed audiences all over the country. 她曾向全国各地的听众演讲。

另外,audience作为集合名词,原则上不能用它表示个体,但every audience是例外,当要强调每一名观众时,可以这

样用。如:

the pianist made a conquest of every audience for which she played. 这位钢琴家以她的演奏征服了每一位听众。

3. 形容听(观)众人数之多或少,通常用big, large, huge, mass, vast, wide 以及small, thin等形容词修饰,但是不用many, few修饰。如:

there was a large audience of young people at the pop concert. 流行音乐演奏会上有大量青年听众。

her lecture had a crowded audience. 她的演讲挤满了听众。

the speaker had a small (thin) but attentive audience. 这位演讲者的听众不多(很少),但很专心。

she felt nervous at having to sing before so large an audience [such a large audience]. 要在那么多观众面

前唱歌她感到很紧张。

4.要具体表示观众的数量,可参考以下表达:

there were at least three hundred people in the audience. 观众至少有300人。

the series has attracted an audience of more than 10 million. 这个系列片吸引了1,000多万观众收看。

an audience of millions watched the royal wedding on tv. 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在电视上观看皇家婚礼。

不过,偶尔它也可直接受数字(通常为较大的数字)的修饰。如:

three thousand audience crowded the concert hall. 3,000名听众挤满了音乐大厅。

篇6:环境化学概念总结与名词解释集合

2.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及其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以臭氧为主的二次污染物所组成的混合污染物

3.生长代谢:当微生物代谢时,有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要的碳,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样的代谢叫做生长代谢。P232

4.BCF:生物浓缩系数

5.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通过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而阻止地表热能耗散,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增高的现象。

6.专性吸附:在吸附过程中,除了受化学键作用外,还受加强的憎水键、范德华力、氢键等的作用。

7.酚酞碱度:该碱度是由水中全部的氢氧根离子和一半碳酸盐含量引起的。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终点(pH8.3)测定碱度。通常与甲基红终点碱度结合使用。

8.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9.原生矿物:指在内生条件下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2]过程中,同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同时期形成的矿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它们是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

10.EC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计量和毒物浓度。

311.空气动力直径Dp:与所研究粒子有相同终端降落速度的,密度为1g/cm的球体直径

12.决定电位:某个单体系的含量比其他体系高得多,该单体系的电位几乎等于混合体系的pE,被视作决定电位。

13.总碱度:总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的总量。

14.次生矿物:在岩石或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生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15.生物富集: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或生物体,从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6.共代谢:有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唯一的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降解过程称为共代谢过程。P234

17.生物修复:通过具有降解功能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使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得以去除的过程。

18.光量子产率: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子与吸收总光子数之比

19.阈值量(浓度):

21.主动运转:在需消耗一定的代谢能量下,一些物质可在低浓度侧与膜上高浓度特异性蛋白载体结合,通过生物膜至高浓度侧解离出原物质的过程。P304

22.被动扩散: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移的过程,即顺浓度梯度扩散,通过有类脂层屏障的生物膜的过程。P304

23.半数有效剂量(浓度):ED50,是指对受试对象(实验动物或人)半数有效的剂量。

24.助致癌物:本身无致癌活性,在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前、同时给予,或当致癌物引起的DNA损伤仍存在给予,能增强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25.促癌物:某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性可由于其它本身无致癌性的物质的协同作用而增大。

26.酶抑制剂:一类可以结合酶并降低其活性的分子

27.土壤潜在酸度:土壤潜在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的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之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H+浓度,使土壤pH值降低。只有盐基不饱和土壤才有潜性酸度,其大小与土壤代换量和盐基饱和度有关。

28.间接光解:也称为敏化光解,一个光吸收分子可能将它的过剩能量转移到一个接受体分子,导致接受体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光敏化作用。

1、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一起的一系列问题。

2、环境自净——

3、拮抗作用——是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4、自 由 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5、生物富集——是指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积蓄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6、化学需氧量——在一定体积水中,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

7、协同作用——是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8、水体富营养化——由于生物所需的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引起藻类等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量下降,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

9、土壤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土壤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10、生物转化——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作用实现的转化。

11、生化学氧量——指在一定体积的水中有机物降解所需要耗用的氧的量。

(1)分配系数:在土壤-水体系中,土壤对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的吸着主要是溶质的分配过程(溶解),即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2)标化分配系数:有机化合物在颗粒物-水中的分配系数与颗粒物中有机碳呈正相关,以固相有机碳为基础的分配系数即标化分配系数。

(3)辛醇-水分配系数:有机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是指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它反映了化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迁移能力,是描述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KOW与化合物的水溶性、土壤吸附常数和生物浓缩因子等密切相关。

(4)生物浓缩因子: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

(5)亨利定律常数:通常可理解为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气-水分配系数。

(6)水解速率:反映某一物质在水中发生水解快慢程度的一个参数。

(7)直接光解:化合物本身直接吸收太阳能而进行分解反应。

(8)光量子产率:分子被活化后,它可能进行光反应,也可能通过光辐射的形式进行“去活化”再回到基态,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子数占吸收光子数之比称为光量子产率。

(9)生长物质代谢和共代谢:生物降解过程中,一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酶催化反应分解有机物,这称为生长物质代谢。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

1.土壤中两个最活跃的组分是土壤胶体和土壤微生物。

2.物体表面的分子与该物体内部的分子所处的条件是不相同的。物体内部的分子在各方面都与它相同的分子相接触,受到的吸引力相等;而处于表面的分子所受到的吸引力是不相等的,3.即合称为双电,决定电位层与液体间的电位差通常叫做热力电位,在一定的胶体系统内它是不变的;

4.在非活动性离子层与液体间的电位差叫电动电位,它的大小视扩散层厚度而定,随扩层厚度增大而增加。

5.由于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都很大,为减小表面能,胶体具有相互吸引、凝聚的趋势,这就是胶体的凝聚性。在土壤溶液中,胶体常常带负电荷,即具有负的电动电势,所以胶体微粒又因相同电荷而互相排斥,电动电位越高,胶体微粒呈现出的分散性也越强。影响土壤凝聚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土壤胶体的电动电位和扩散层厚度,在土壤胶体双电层的扩散层中,补偿离子可以和溶液中相同电荷的离子以离子价为依据作等价交换,称为离子交换

6.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

7.胶体具有吸附性的原因是什么?物体表面的分子与该物体内部的分子所处的条件是不相同的。物体内部的分子在各方面都与它相同的分子相接触,受到的吸引力相等;而处于表面的分子所受到的吸引力是不相等的,表面分子具有一定的自由能,即表面能。物质的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也越大。吸附性能越强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有一部分为致酸离子,则这种土壤为盐基不饱和土壤。

8.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盐基饱和度

9.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由植物的生态学特性、遗传学特性和重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所决定。

10.土壤中污染物主要是通过植物根系根毛细胞的作用积累于植物茎、叶和果实部分。由于该迁移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污染物可能停留于细胞膜外或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

16.污染物由土壤向植物体内迁移的方式主要包括被动转移和主动转移两种。17.现已证明,MT是动物及人体最主要的重金属解毒剂。

18.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是通过扩散和质体流动两个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农药的迁移运动可以蒸汽的和非蒸汽的形式进行。风速、湍流和相对湿度在造成农药田间的挥发损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生物膜主要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镶嵌组成21一般,脂/水分配系数越大,扩散系数也越大,而容易扩散通过生物膜。

22物质在生物作用下经受的化学变化,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

23生物转化、化学转化和光化学转化构成了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三大主要转化类型。24酶是一类由细胞制造和分泌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在酶催化下发生转化的物质称为底物或基质

25酶催化作用的三个特点:(1).催化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对一种底物或一种底物起催化作用,促进一定的反应,生成一定的代谢产物。(2).酶催化效率高一般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比化学催化剂高107—1013倍。(3).酶催化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如强酸、强碱、高温等都能使酶催化剂失去活性。

26受氢体如果为细胞内的分子氧,就是有氧氧化,而若为非分子氧的化合物就是无氧氧化。27就微生物来说,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氧氧化,厌氧微生物进行无氧氧化。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转化速率,决定于物质的结构特征和微生物本身的特征,同时也与环境条件有关。28毒理学把毒物剂量(浓度)与引起个体生物学的变化,如脑电、心电、血象、免疫功能、酶活性等的变化称为效应; 把引起群体的变化,如肿瘤或其他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等变化称为反应。

篇7:浅议集体名词的单复数

■崔长平

河南遂平一高(463100)

在英语中,集体名词本身的单、复数形式及集体名词在句中用作单数还是复数,往往由于词义、词类的变化、可数与不可数等因素而相互有所不同,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集体名词本身的单、复数形式。

(1)只有单数形式,没有复数形式。常见的有:police,mankind,cattle,people(人),militia,society,the public,the world等。一般来说,集体名词多以单数形式出现。有些语法称这类没有复数形式的集体名词为“无限集体名词(unlimited collective noun.)”。

(2)即有单数形式,又有复数形式。常见的有:party—parties,class—classes,family—families,crowd—crowds,group—groups,committee—committees 等。但无论是单数形式还是复数形式均未改变其集体名词的词类。它们可称为“有限集体名词(limited collective noun.)” 二.集体名词在句中用作单数还是复数?(1)多数表示有生命的集体名词常作复数用。Several hundred police were on duty last night.Many cattle are kept on the farm.The militia were called out to guard the borderland.The enemy were forced to retreat.Their present staff number 1500.(2)有些集体名词只作单数用。

New machiner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country.There isn’t much furniture in the room.(3)有些集体名词如:class,family,the world,the public,government,team,audience,committee,couple,crew等,如看作整体的就作单数用,如被看作组成该集体的各个成员时就作复数用。

①The audience is enormous.The audience were enjoying every minute of the play.②The class is big.The class are taking notes in English.③My family was small.His family are all walking on the lawn.(4)有些集体名词通常都用作单数,表示整体。但如表示“若干个„„ ;若干种„„”等意义时,则需要使用复数形式。如:

篇8:集合名词和集体名词

一、辨析

1. 一般情况下, 古汉语句子中作状语的名词前, 另有名词或代词做主语。如:

(1) 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2)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聊斋志异·促织》)

(3) 骊山北构而西折。 (杜牧《阿房宫赋》)

例 (1) 句中“兄事”前的代词“吾”, (2) 句中“笼养”前的名词“游侠儿” (3) 句中“北构而西折”前的名词“骊山”分别在句中作主语。因此, 三个例句中的名词“兄”、“笼”、“北”和“西”只能在句中作状语。

2.主语承前省略时, 不易发现, 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推断。如:

(1) 少时,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狼》)

(2) 项伯亦拔剑舞, 常以身翼蔽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3) 操军败, 必北还。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例 (1) 句中“犬坐于前”不能译成“狗坐在前面”, 因为前面的“其一” (其中的一只狼) 才是主语。例 (2) 句中“翼”和例 (3) 句中“北”也不是主语, 主语应是前句中的“项伯”和“操军”。

3.作状语的名词不是谓语, 名词作谓语应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现象。如:

(1) 孟尝君客我。 (《冯谖客孟尝君》)

(2)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例 (1) 句中“客”后面只有代词“我”, 没有其他的动词, “客”活用为动词, 即“名词的意动用法”。例 (2) 句中“客”的后面有动词“待”, 因此, 翻译“客”时, 只能让“客”与相应的补充成分组成介词短语作“待”的状语。

4.“名词作状语”中表示“对待人或物的态度”的情况, 与“名词意动”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相同, 但二者的语法功能不同, 阅读时要注意区分。上文分析的两个“客”都具有“对待人或物态度”的语法意义。其他如:

(1) 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2) 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李渔《芙蕖》)

两句中的“兄” (像兄长一样……) 和“草菅” (把……当做草菅) 也都具有“对待人或物态度”的语法意义。

二、分类

“名词作状语”语法现象译释时, 应根据不同情况以作状语的名词为中心构成介词短语修饰谓语, 根据其在句中表示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 (以下有方框的词语是“名词作状语”活用词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此类与现代汉语时间名词作状语相同。

如:宣德间, 宫中尚促织之戏, 岁征民间。 (《聊斋志异·促织》)

2.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喻句。可译为“像……一样”。如:

(1)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

(2)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3.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方向。译为“在…… (地方) ”、“向…… (方向) ”。如:

(1) 夫以秦王之威, 而相如廷斥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赵王于是遂谴相如奉璧西入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对象。译为“在…… (方面) ”、“对…… (后接动词) ”。如:

(1) 内立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外连横而斗诸侯。 (贾谊《过秦论》)

(2) 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 (《史记·项羽本纪》)

5.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工具。可译为“乘……”“用……”等。如:

(1) 于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苏轼《石钟山记》)

(2)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函封之。

(《战国·策燕策》)

6.表示对人或物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一样 (后接动词) ”。如:

(1) 人皆得以隶使之。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固主上所戏弄, 倡优畜之, 流俗之所轻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7.表示动作的依据。译为“按照 (根据) ……”。如:

(1) 失期, 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2)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苏洵《六国论》)

三、延用

(一) 成语中延用

“名词作状语”在成语中的延用现象非常普遍, 下面就不同情况举例:

1.暗含比喻,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 这一类最常见:土崩瓦解、星罗棋布、瓜剖豆分、蚕食鲸吞、波诡云谲、风驰电掣。

2.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方向:虎口拔牙、高屋建瓴、穴居野处, 东讨西征、上求下告。

3.表示对人或物的态度:草薙禽猔 (薙tì, 割除芟荑;猔xiǎn, 杀) 。

4.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工具:耳提面命、面授机宜、面誉背毁, 口诛笔伐、车载斗量、管窥蠡测。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日积月累、清夜扪心。

6.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规行矩步。

(二) 试题回顾

把第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裴矩遂能廷折, 不肯面从。 (03全国卷)

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 不肯当面顺从。 (“廷”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可译为“当廷、在朝廷上”, “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可译为“当面”。)

(2) 我奉王命, 义无屈。公等有妻子, 徒死无益。 (04重庆卷)

我奉君王之命, 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 白白送死没有好处。 (“义”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道义”。)

(3) 日待哺于东南之特饷, 浙民已困, 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08全国1卷)

上一篇:牧业气象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下一篇:交通企业劳动竞赛先进单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