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不妨让青少年唱主角议论文

2024-04-13

科学教育不妨让青少年唱主角议论文(精选10篇)

篇1:科学教育不妨让青少年唱主角议论文

科学教育不妨让青少年唱主角议论文

近日,一本由高三学生撰写的另类“教辅书”——《学霸君的物理笔记》引发关注,并很快接到逾万册订单。

从CS游戏聊到路程与位移、用“极品飞车”解释“瞬时速度”概念、弹吉他时以什么样的角度触弦可以支撑出最有力量的杠杆……作者用“90后”特有的诙谐语言和生活经验,分享了自己的物理课程学习心得。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在为这本书所作的序言中如此评价:“本书前所未有的开创意义在于无代沟沟通下的学习零障碍交流。”如何将科学素质教育融入中小学生教育中,是科学界和教育界长期探讨的话题。其中,怎样激励一线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教育、怎样在日常课程学习中融入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怎样提高科学教育的成果收效等,都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忽略。当人们的注意力主要聚焦于“如何教”时,一样重要的“如何学”的问题却鲜被提及。

事实上,“教”与“学”从来不能分割开来。成年人价值体系所认同的教学方式,即便再严谨规范,如果无法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甚至由于代沟问题引起理解和接收的错位,都谈不上是成功的`科学教育。

《学霸君的物理笔记》一书的启示在于,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从“学”的义务中超越出来,承担一定“教”的任务。与此同时,像樊明武这样的科学家或资深科研工作者以某种形式参与其中,扮演好引导、把关、升华的角色。这两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一方面,学生本身的学习经验是一手的、新鲜的。他们更清楚同龄人在学习方面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知道用何种方式阐述科学才能引起同龄人的最大兴趣。 另一方面,科学家的参与不光提高了青少年实践活动本身的社会关注度,也为这种教与学的交流带来了专业的科学精神。

篇2:科学教育不妨让青少年唱主角议论文

近年来, 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方兴未艾,大凡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几乎都运用了多媒体,甚至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多媒体俨然承担起了“拯救”现代教育的重任,成为了评价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标准。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有独特优势:拓展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增大了容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滥用,妨害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束缚了学生们的思维

上学期,笔者听了一节校内公开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高尔基的《海燕》,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的情况是:

1、作者及背景简介;

2、配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3、设计文章内容分析的表格(包括正面描写海燕,侧面描写海燕和海燕的象征意义三大项),让学生在作业本中填写,然后显示答案。

4、放映配画朗诵录像。整个课堂多媒体一直参与其中,色、光、声、像齐全,老师完全丢掉了粉笔离开了黑板,站在计算机演示台前点击着鼠标,把教材搬了家,让学生眼见海燕,耳闻其声,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的画面,遥远的海域拉到了他们的眼前,置身其中,享受着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乐趣,同学们多么入神啊。

从表面上看,这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而醒来之后,却觉得学习的主人只是当了一回观众,表演者除了老师,还多了一台机器,跟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比较,只是多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而已。不客气地说,如果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们个性,扼杀了学生们的想象力,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的话,那么如此使用多媒体则更惨烈,在多媒体面前,学生只是仰着脖子看画面,竖起耳朵听答案的机器。时间一长,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必将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主体地位何在呢?学生的思维如何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呢?更何况《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是一只鸟儿在《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所唱的歌,不借助朗读,怎能领会本文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语文的“听、说、读、写”体现在哪里呢?

二、妨碍了师生的交流

曾听过一堂公开课,教师的落落大方的教态让笔者感叹,精美的课件更让笔者自叹不如。然而每当学生答对或答错了一个问题时,电脑即显示掌声或叹息声,且不论这种设计是否合理,单就师生的交流而言也不敢苟同。平时课堂中,教师们一个手势,一次微笑,一句赞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体态语,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让学生与电脑勉强地进行无声的、缓慢的、无情态的对话,却舍弃有声的、即时的,有情有态的、生动活泼的、快捷高效的师生交流,是不是显得有些可笑?难道人机对话优越于人人对话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感情的交流。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语文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不可能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就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

三、丧失了语文的特性

在某市的一次优质课展评会上,笔者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斑羚飞渡》。在课堂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把老斑羚救小斑羚的整个过程用动画来展现,把老斑羚救小斑羚的方法,和它们那种牺牲自我顾全大家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音乐与图像完善结合,确实很生动形象,也让听课者耳目一新,惊叹不已。

但惊叹之余,大家又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堂什么课?语文的“语文味”哪里去了?语文教学是有其特性的,它主要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感悟。如果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的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试图将丰富想象的语文直观化、图像化、单一化,这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文本的表现力有时是无法用其他的形式来替代的,好的文学作品总有图像传达不出的东西。难怪作家铁凝把那部视为心爱的孩子的小说《永远有多远》拒绝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篇3:科学教育不妨让青少年唱主角议论文

芬兰基础教育享誉世界,芬兰学生和中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均名列前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2000年开始每3年组织一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

这次以提升学生适应当代社会能力为宗旨的最新课改,是否会继续保持芬兰教育的领先优势?带着这一疑问,记者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芬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采访了两国教育专家。

本次论坛主办方芬中教育协会主席、芬兰萨斯塔马拉市政委员会主席、苏里瓦中学校长亚里·安德森向记者介绍,新大纲要求不仅让学生接受信息,还要让他们理解这些信息的重要性。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突破学科界限的“现象教学”。比如,“气候变化”这个话题就涉及地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联合国”这个话题则涉及英语、地理、历史等学科。安德森说,苏里瓦中学将经常性地开设现象教学课。

新大纲还要求,老师不再是站在课桌前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们一起寻找答案;不要立即指出孩子的对与错,而是要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跨文化沟通等能力,新大纲还取消了一部分标准化考试,代之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芬兰议会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席、芬中教育协会高级顾问、本届中芬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主席桑娜·劳斯拉赫蒂告诉记者,当今世界变化太快,中小学今天教的知识几年后可能就会过时,谁也不知道孩子们参加工作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因此,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点不再是传授哪些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培养自我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

参加论坛的中国专家认为,中芬两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比如都强调“优质”和“均衡”,都设定了各自的学生核心素养。但是两国国情不同,实现目标的路径也不相同。

重庆谢家湾小学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行者。从10年前提出“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到3年前将10多门基础学科整合为6门课程,校长刘希娅承受着来自家长的质疑。刘希娅告诉记者,中国的基础教育仍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摇摆,推行课程改革的难度要比芬兰大得多。

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是教学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芬中教育协会副主席李栋说,中国对教师水平、学生素质的评价系统与芬兰不同,这是推行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龚春燕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点是评价体系,目前高考改革已经开始进行试点,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

相比之下,中国中小学学生评价体系改革力度更大一些。尤其是小学,一些学校取消了传统的分数考试,代之以等级化评价。龚春燕说,现在不仅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还要考察学生沟通协调、抗挫折、实践创新、主动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考察学生在生活中是否有良好的行为准则。

此次论坛上,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分析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向;芬兰议会副议长阿尔托·萨托内恩鼓励并希望芬中教育家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两国教育发展;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席奥利斯·皮特凯莱详细介绍了芬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目标、结构和内容。

(来源:新华社)

篇4:科学教育不妨让青少年唱主角议论文

芬兰基础教育享誉世界,芬兰学生和中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均名列前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2000年开始每3年组织一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

这次以提升学生适应当代社会能力为宗旨的最新课改,是否会继续保持芬兰教育的领先优势?带着这一疑问,记者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芬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采访了芬兰教育专家。

本次论坛主办方芬中教育协会主席、芬兰萨斯塔马拉市政委员会主席、苏里瓦中学校长亚里·安德森向记者介绍,新大纲要求不仅让学生接受信息,还要让他们理解这些信息的重要性。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突破学科界限的“现象教学”。比如,“气候变化”这个话题就涉及地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联合国”这个话题则涉及英语、地理、历史等学科。安德森说,苏里瓦中学将经常性地开设现象教学课。

新大纲还要求,老师不再是站在课桌前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们一起寻找答案;不要立即指出孩子的对与错,而是要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跨文化沟通等能力,新大纲还取消了一部分标准化考试,代之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芬兰议会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席、芬中教育协会高级顾问、本届中芬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主席桑娜·劳斯拉赫蒂告诉记者,当今世界变化太快,中小学今天教的知识几年后可能就会过时,谁也不知道孩子们参加工作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因此,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点不再是传授哪些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培养自我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

怒江州福贡县600多名“两后生”走出大山峡谷学本领助脱贫

云南网消息 “党恩国策载峡谷青年走出大山学一技之长,政校合作盼千百学子学有所得闯一片天地。”日前,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广场人头攒动,福贡县委、县政府在这里举行欢送“两后生”就读职业技师院校仪式,首批368名“两后生”走出大山峡谷踏上继续学习深造的新征程。

“两后生”是指农村贫困家庭中初中、高中毕业(含退学、辍学等)未继续升学的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男女青年。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对迪庆州、怒江州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户籍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全覆盖试点”的指示精神,去年,迪庆、怒江两个州启动职业教育全免费全覆盖试点工作。在执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现行免补政策的基础上,省财政对到承担试点培养任务的学校就读,并纳入普通全日制学籍管理的迪庆州、怒江州农村户籍(含农转城)学生,初中起点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第一学年、第二学年,高中起点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第一学年,每生每学年给予2 500元的生活补助。学生学习期满且毕业成绩合格者,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后,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毕业生进入上一级学校深造。加大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服务力度。自主创业、自主择业毕业生,符合条件的给予享受“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创业园区孵化等一系列创业服务及创业扶持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大推荐就业力度。

据参与送生仪式的福贡县编办主任王碧介绍,福贡县在今年实施的“6+3”脱贫攻坚行动中,提出劳动力转移全覆盖、社会保障全覆盖。该县切实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和劳务输出力度,确保实现所有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拿到技能资质证书,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转移1名劳动力,就地、就近或外出务工;落实免费教育政策,加强控辍保学,让90%以上的学生完成高中或职业技术教育,确保实现新增“两后生技能培训”全覆盖。

篇5:让疑问唱主角

一、巧设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

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在进行情景模拟的时候,最好更多的来源于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而产生共鸣,然后学生产生的疑问才是来自自身的需求,进而就有了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自然水到渠成。

《信息技术基础》中“2.3文件的下载”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文件及属性。新课开始首先模拟学生平时利用网络下载软件的情景,要求学生下载WPS 2015并尝试安装,有些学生能准确无误地完成,而有些学生下载到的文件仅仅是个网页,有的甚至装完以后才发现不是WPS。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找到的明明是WPS下载,但是链接下载下来的却不对?这时教师再讲解各种文件及其属性功能,学生就能轻易地掌握了。

二、教师合理提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互动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考,跟随课堂节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基础》中“6.3信息交流”要求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含义,并且能够合理使用常见的信息交流工具。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针对这个课题,大家来谈谈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学习。这个问题其实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产生疑问。学生在思索下,慢慢产生了什么是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有什么意义、信息交流有哪些方式以及信息交流需要注意些什么等问题。接着,教师再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教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就会很高,本来感觉难度很高的理论讲解也变得容易多了。

三、巧设困难,让学生产生疑问

梯度任务的布置,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学生逐步产生疑问,同时学生在一个个梯度任务问题的解决中,不断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兴趣,为最后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信息技术基础》中“4.2表格信息的加工”要求学生掌握Excel中数据加工的基本操作。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Excel的基本操作,因此本章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置一定的梯度任务,让学生自由探索完成。

任务一:查找班级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同学

由于学生没有学过Excel排序,在查找的过程中学生是通过一个个比对得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在痛苦的查询结束后学生产生疑问,是否能有简单的办法?这时候教师引出数据的求和以及排序,因为这是适应学生内心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学,故教学效果斐然。

任务二:查看高一(1)班的学生成绩,并计算本班的平均分

学生拉动表格,然后定位到高一(1)班,进而产生疑问,怎么计算这个班级的平均分?由于班级数据量大,学生也还未学会函数及公式的运用,这时候铺展开来讲解,学生学习的动机会变得很强烈。

任务三:找出平均分最高的班级

学生思考:这么多班级,每个班级都要做一次求平均分,太烦琐了,怎么做?引出分类汇总。

三个任务难度层层递进,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的难度特别大。如果一开始就讲解Excel操作,因为学生没有体验,主观上也并未重视Excel对自己有什么用,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集中讲解的效果不会很好。而让学生先自己去尝试解决实际的任务,在遇到困难时学生自然会思考如何做,有了疑问学生就会重新审视自己对Excel的认识。最后一个问题学生本能认为按照任务二的操作方式把所有班级都计算出来后排序就行,但是当看到分类汇总如此轻易地就可以解决时,学生印象会非常深刻,学习的兴趣也很强。本来作为难点的分类汇总,讲解后学生掌握的情况反而是最好的。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疑即问,开拓学生的思维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并能及时地提问。每个学生疑问的出发点都不会一样,汇集学生的各种疑问,可以帮助其他学生开拓思维角度,获得更多疑问点,同时教师也能在学生提问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让课堂教学更多兼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个性。

《信息技术基础》中“6.3.2常见信息交流工具的选择”要求学生了解并能够合理使用常见的信息交流工具。在学生的课堂互动环节中,我设计了五种情景:1.要获取最新的动态信息;2.工作上有重要方案需要跟其他部门商讨;3.迷上摄影;4.想寻找指定区域的网友进行聊天,获取当地的风土人情;5.只想在自己熟识的亲人间分享信息。然后,要求学生在QQ、微信、邮件、微博、BBS论坛中选择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

第一个上来选择的同学针对每一个情景选择了一种工具。课堂沉寂了一会儿,很多学生似乎有想法,其实他们心里存在疑问,比如情景3,有的学生了解信息喜欢用QQ,为什么不能选择QQ呢?由于平时课堂教学中,我并不限定学生的提问,有疑问即可举手提问,所以几个胆大的学生马上举手要求补充。这时候教师提示学生,其实网络工具的选用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是说哪个更适合自己。这时很多认为只能选择一种工具的学生也恍然大悟,跳出了限定的思维。教师在这种宽松的教学氛围中,让课堂教学更为全面丰富,同时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生的想法,进而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篇6:让学生唱主角

【关键词】出镜记者 翻转课堂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02-02

《出镜记者》课程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刚刚接触这门课程时,学生们对于新闻报道、出镜采访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对某些著名记者和主持人的喜爱等。如果在这个阶段只是机械性地灌输给他们教材上的概念定义、技巧思维的话,那么他们也只是被动地的接受所谓的方法技巧,而缺乏真正的实践的技能。所以,一定要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地位,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认识到出镜记者的一系列专业知识,从而培养职业能力,能够成为有一定的实践技能的出镜人才。

一、说新闻的方式翻转课堂导入

在传统的《出镜记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按照自己既定的课程安排,为学生讲解出镜应该注意的事项和技巧,在课堂导入时多数会自己安排课堂教学案例,或者引述课本中的导入问题。这样的方法会将主动权完全交给教师,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成了纯粹的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给出的环节,在课堂的一开始就陷入了听众的角色。

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我会提前安排学生课下自己找新闻线索,或者搜集新闻事件。时效性规定在近一周的事件,尽可能是自己挖掘的新闻线索,同时最好是我们身边的新闻,然后在课堂导入时安排学生起来说新闻。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作为记者应该具备的新闻敏感性,又锻炼了作为出镜记者应该大力培养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课堂的五分钟的说新闻中,我着重强调了“说”的状态。与新闻采写课堂不同,我没有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对新闻内容的分析上,而是根据出镜记者对新闻人的要求,着重注意学生在说新闻时,语言的表达,重音、语调、语速等伴随语言的使用,以及在处理新闻内容时候的表情语言。

通过说新闻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导入课堂教学,学生在说新闻时能够快速地进入课堂教学的角色中,而不用教师费尽心思生拉硬拽。

二、案例式教学翻转课堂授课

传统的案例式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讲到某个理论知识点时,加入案例,边讲理论知识,边以案例来辅证理论知识点。这样虽然充实了理论知识点解析了抽象的理论,但是对于教学来说学生还是出在被动接受老师的讲解。

我安排的《出镜记者》的案例教学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展开。首先我会大量地收集与课程章节内容相关的经典案例进行陈述,然后将这些案例分发给学生小组,让他们在课下认真收看这些经典的出镜采访案例。其次在课上,按照小组单位,展开对案例的评析,在结合这一阶段要解决的理论问题,请学生充分讨论,分析问题。以出镜采访中的突发事件出镜报道为例,我会事先安排学生收看央视出镜记者蒋林在“8.12天津港爆炸”事件中的教科书式的出镜报道,请同学认真分析出镜体现了哪些技巧和能力,出镜记者的素养是如何在蒋林的这次报道中体现的。然后在课堂上,针对蒋林的每一句的出镜内容请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分析这些语言的新闻技巧、分析这些报道的语言处理技巧,然后再换一个角度,假设自己是出镜记者,你会怎么问,最后总结分析,你的技巧和有经验的出镜记者之间的差距在哪里。真正地在实践中掌握出镜技巧。最后一个阶段便是教师点评,总结案例,提升理论。教师将所有小组的出镜过程以及分析的出镜技巧等信息进行汇总后要进行总结性的点评,同时指出欠缺的点在哪里,例如:出镜报道的地点选择是否恰当、采访人群的选择是否准确、出镜语言的阐述是不是符合逻辑顺序等。

在这样的案例式教学中,学生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他们尝试自己解决出镜报道中的复杂问题,主动运用多学科资源解决问题。

三、模拟采访中翻转实践教学

出镜采访中的所有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展开实践,于是在教学中,我通过为学生设置各种出镜采访的场景让学生掌握实践的主动权,真正运用自己在案例教学中学到的知识。

我会安排学生模仿自己在案例教学中接触到的知名出镜记者的出镜报道,学习他们的出镜采访技巧以及语言的组织能力,在模仿当中修正自己的小错误,比如说不直视镜头,小动作不断等细节。

第二步,我为学生设计特定的采访情境,尤其是会结合校园新闻或者是武汉市的社会新闻,设计符合地域性的新闻场景。例如在2016年的武汉马拉松赛事中,我会假设学生就在新闻现场,从比赛的开始到比赛的结束,如果你是出镜记者你会怎么样展开出镜报道。分小组学生在课下先进行分工合作,前期搜集资料,整理新闻素材,然后在课堂之上,按照模拟场景的要求做真正的实战性的出镜报道。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会按照自己对现场的解读和所学的技巧,模拟自己面对电视镜头报道的画面,同时在众多的同学面前出镜可以很好地克服在新闻现场面对众多群众紧张的心理。

最后教师会针对学生的出镜进行点评和分析。让学生在出镜后能对自己的表现有清醒的认识。

通过《出镜记者》翻转课堂,从课程导入到课程实施以及实践检验环节实践,传统课堂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正在改变。在这当中,老师扮演的角色是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和发展能力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变为了自主性地学习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炜平.高校试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刍议.《教育与职业》.2016(3)

篇7:不妨让思路来得更自然些

本文从一道模拟试题及其参考答案出发谈谈试题的自然求解.

1试题与参考答案呈现

试题 (江淮名校系列卷2014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一·理21) 设函数. (p是实数, 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 当p=2时, 求与函数y=f (x) 的图像在点A (1, 0) 处相切的切线方程;

(2) 若函数f (x) 在其定义域内单调递增, 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

(3) 若在[1, e]上至少存在一点x0, 使得f (x0) >g (x0) 成立, 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

其中, 第1, 2问的参考答案为: (1) 2x-y-2=0; (2) p≥1. (本文主要谈第3问的求解, 故省去 (1) (2) 的具体求解过程) 第3问的具体求解过程摘录如下:

2对参考答案的反思

2.1参考答案的思路分析

上述参考答案的实质是图像法, 题干中的“在[1, e]上至少存在一点x0, 使得f (x0) >g (x0) 成立”反映在图像上相当于“在区间[1, e]上, 函数f (x) 图像上至少有一点在函数g (x) 图像的上方”, 故问题的解决紧紧围绕函数在[1, e]上的图像展开, 而单调性是画函数图像时重点考察的性质之一.事实上, 函数的单调性并不易于直接借助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进行判断, 参考答案中的思路是承第2问的结果而下, 分3种情况进行讨论:

一是p≤0时, 可以从式子结构得出结论, 从而画出函数f (x) 与g (x) 的大致图像如图1所示, 不符合要求;

二是结合第2问的结果, p≥1时, 函数f (x) 在[1, e]上递增, 函数f (x) 与g (x) 的大致图像如图2所示, 从而将题意转化为f (e) >2;

三是0<p<1时, 先判断在x∈[1, e]时函数f (x) 的图像总在函数图像的下方, 再利用第2问结论知在[1, e]上递增, 画出函数g (x) 与的大致图像如图3所示, 从而知函数f (x) 的图像总在函数g (x) 图像的下方, 不符合要求.

综观上述求解思路, 虽然图像法是解决“恒成立”与“有解”问题的一种比较常见方法, 但如何探讨函数图像成为一大难点, 上述3种情况的讨论并不容易想到并完美求解 (尤其是第3种情况的处理) .

2.2图像法的反思

如上所述, 因为函数的单调性不易判断, 故其图像不易画出……不妨考虑对不等式两侧的函数作一整理:

2当p>0时, 显然函数在[1, e]上递增, 画出函数F (x) 与G (x) 的大致图像如图4所示, 故题意等价于, 即.

综上, 实数p的取值范 围为 (4e/ (e2-1) , +∞ ) .

点评移项整理, 这样不等式左侧是一个简单 (单调性易判断) 的含参函数, 右侧是一个不含参数的确定函数, 求解过程顺风顺水, 水到渠成.

3对试题求解的自然思考

本题的实质是高考中常见的“不等式有解”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除了上述图像法之处, 其通法是转化为函数最值进行求解.

点评当函数最值存在时, 命题“x∈D, 使h (x) >0”等价于“x∈D时, h (x) max>0”, 命题“x∈D, 使h (x) <0”等价于“x∈D时, h (x) min<0”.只是本题中, 当p<0时, 函数h (x) 在[1, e]上的最大值不易求, 要注意到h (x) 解析式的特点, 直接判断得到h (x) <0恒成立.

思路2对于含参的“不等式有解”问题, 还经常考虑先将变量与参数分离, 再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进行求解.

点评分离参数法是处理导数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本题在分离参数后, 在判断h′ (x) 的符号时, 要注意观察x∈ (1, e]时 (x2+1) ·lnx与x2-2ex-1均为负值, 无须分类讨论, 求解过程简洁自然.

篇8:让“快乐”唱主角等

有人会说,快乐就是一种心态。但好心态难以凭空产生,它是以丰富充实的生活和坚实的自信为基础的。

那么,我们需要有职业专长。凭借自己的职业专长,赢取生活的物质基础。如果一无所能,就会生活在焦虑中。如果自己的职业专长恰恰是所衷心喜爱的,这将是何等的快意幸福!如果再执着一些,能够有创造性的成绩,得到他人认同,那将是人生幸福快乐的极致。

有一个业余爱好。工作很紧张,日子很单调。精神需要放松,心灵需要飞翔,那就培养个高雅些的爱好吧。业余时间里,把自己整个的身心都扔进这爱好里,沉浸其中,乐此不疲,让自己在那个美妙的天地里心潮澎湃。如果这爱好玩出了境界,也是人生快乐的一种高峰体验。

有一个朋友圈子。不论尊卑,不叙长幼,只要坦诚真挚,情味相投。好朋友,能够互相欣赏和激发,能够互相关照和惦念。一个朋友,就是一个看世界的窗口,也是反思自己的一面镜子。常与朋友聚,思想就会不僵滞,视野就会不狭隘,生活的情绪就会昂进。

有一份醇厚绵长而又激越的爱情。好的感情,能够彼此滋养;上好的感情,能够彼此滋养,更能够彼此激趣。

快乐,不是日常的小愿望满足之后的片刻欢愉,也不是阿Q式的自欺欺人,而是能够使自己充实生动、丰盈激昂的一种能力。让“快乐”唱生活的主角,一路怎能不见阳光?

(责编/诗坤)

越快乐的人越有空儿

云翦愁

每天晨练,都遇见一个女孩。她似乎不用上班,每当快到8点公园里的人纷纷离开时,回头看她,永远是那清早阳光里从容跑步的纤瘦身影。

人与人相遇的次数如果超过3次以上,并且彼此不经意互望的眼神中若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觉时,谁先说话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成为朋友是命里注定的必然。

原来我们共同热爱的不止是运动。交谈中得知她是网站编辑,主要从事写字。彼此交换电话、QQ、博客地址。她读过我的博客之后,晚11点发来短信“没有无缘无故的朋友,原来我们是同类。”

写字的爱好使我们在晨练之外,有了更多交集。因我有班上,加班时间不固定,故大部分时间都由我打电话约她。令我特别快乐的是,每次约她,无论什么时间,她都有空儿,从不让人失望。

那天去她的租房,被满目书籍震撼。靠墙的一面书架书满为患,床上、床下、地上、写字台,目光所及,无一不书。很多书买回来还未及看,得编辑更新网站内容、给两个专栏供稿、整理文集、准备一部长篇框架……

不上班的她,其实要比上班的人忙百倍。她的空儿,都是从繁忙中挤出来的宝贵时间。可她的快乐,犹如夏日一束阳光,灿烂明亮没有一丝阴影。

在我眼里,与朋友相处是比读书更丰富鲜活的一种关于人生的阅读。一个人能随时抛下手头事情,赴一个也许毫无目的的约会,是一种自由的能力。跟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交流、消磨时间,在这个快时代里,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我不愿错过相知的快乐,所以再忙也有空儿。她说。

篇9:不妨也让学生写写“数学日记”

一、数学日记——维系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

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数学老师仅靠一天一节数学课与学生交流是远远不够的, 况且课堂上交流比较多的还是知识性的东西, 关于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就较少涉及了。因此, 很多学生产生疑问:老师是否知道我们在想什么?老师是否知道我们对他们的某些教学方式不满?老师是否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数学课堂?

或许有些老师会认为, 孩子们在课堂上个个表现都不错, 哪可能和老师闹情绪呢?孰知, 他们当面没有说出来并不表示他们心里没有一丝怨言。数学日记像他们的朋友一般, 为孩子们开辟了师生进行交流的安全通道, 孩子们可以十分体面地、无所顾虑地道出自己对老师的真切感受, 真正实现师生双赢。

曾有个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老师, 你知道吗?每次你在黑板上写得龙飞凤舞的时候, 就是我们最头疼的时候, 你写的字我们半点都看不清。请你以后把板书写端正一点好吗?”之前我总以为孩子们已经适应了呢。我及时回复:“老师从明天起就改正这个毛病, 以后一定工工整整地写好每个字。”

二、数学日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阶梯

俗话说得好: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群体也是这样, 每个班级总会有几个学生学习不如人意, 而且这些学生一般比较内向, 他们羞于向同学请教, 更别说是向老师请教了。长此以往, 就仿佛是水里拖稻草, 越拖越重。采用数学日记的形式, 学生们普遍表示乐意接受, 并感觉书面交流比较自由, 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

曾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向我求助:“老师, 今天学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我还是不理解。七分之二十五是怎样化成三又七分之四的呢?看到别的同学飞快地做完课堂作业, 我多么羡慕又多么无奈, 谁叫我这么笨, 我都不好意思再去问他们了!老师, 明天午饭后我到你办公室, 请你再教我一次, 好吗?就一次!”

第二天, 我单独辅导了他, 他听得特别认真。结束后别提多高兴了, 他激动地说:“我原来并不是个笨孩子呀!”以后每天中午休息时, 他都会主动跑来向我要习题做, 并及时送给我批改。我发现他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了, 进步也非常快。

三、数学日记———展示学生创新思维的舞台

创新思维需要时间, 只有学生拥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 才能真正发挥创造力。由于受课堂40分钟的局限, 很多学生有新的想法、新的发现得不到及时地反馈。因此, 通过数学日记这个载体能及时地发现同学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学了“数的整除”后, 有个学生在日记中问道:老师, 为什么1不是最小的自然数, 反而0却是最小的自然数呢?0是什么也没有, 而自然数应该是自然而然就有的, 至少得有一个呀?对此, 我只能生硬地告诉他这是人们对数的规定, 但这种勇于探究的思维方式却是多么可贵啊。

四、数学日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重视学生参与, 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省, 是当前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写数学日记无疑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通过日记的方式, 学生可以对新的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如:在第一单元测试后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这次测验, 我共错了两处, 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够细心。”如有学生写道:“填空题的第 (3) 小题, 这道题目的要求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1050应约等于1100, 而我却写成约等于1000;8940约等于8900, 而我却写成约等于9000。经过讲评, 我才知道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 应该看十位上的数而不是看百位上的数。这么简单的问题, 我考试时怎么就想不到呢?我暗暗告诫自己, 以后做题时一定要细心审题。”

篇10:提问,让学生唱主角

【关键词】语文;提问;学生;主角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文章《在美国教中国语文》中,作者以杨朔的《荔枝蜜》为例,先让学生读这篇文章,然后进行提问和思考。这篇文章,引发了笔者深思:综观当前的语文课堂,留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多少?留意学生,会提问的究竟又几个?答案显然不能让人满意。可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想让学生有效地提问,真是“想说爱它不容易!”具体表现为:第一,不敢问。学校以尊师重道为传统,因此对学生来说,教师的地位是崇高的,这样的观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竖起了一道墙,学生内心对老师的认知是敬畏的,习惯于跟随老师的脚步,在这样不对等的条件下,学生很难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疑问。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哪里有问题、有困难,似懂非懂。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第二,不愿问。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热情。不愿意将自己在学习和探索中发现的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没有提问的积极性。第三,不会问。平时学生预习作业时,可以让他们提2—3个问题。但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不会提问。即使问了,也无非是关于难解词语等零碎的问题或是离题千里的话题,讨论的价值不大。

那么如何让学生敢问、愿问又会问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造民主氛围,给他们提问的勇气

教师要本着“笑进课堂”的做法,和蔼对待每位学生,以真心实意与学生互动,取得他们的信任和爱戴,打破师生间的壁垒。一旦学生们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消除戒心,就会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并乐于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帮助。

二、有质必释,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未知的世界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是极大的,所以只要老师稍加点拨和激励,就乐于展开思考,不停发问,在聆听答案的过程中吸收知识。面对学生的质疑,老师需要做到的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方法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长此以往,学生才能在学习上保持一种良好的质疑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备课中必须充分准备,吃透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知识。如遇到学生提的偏离教材、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课后也应查找资料,寻得确切的答案,找适当时机告诉学生,切不可对学生的质疑随心所欲。

三、提供时间、空间,让学生有提问的机会

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要改革教学方法,把质疑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1)在预习中引导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从中发现问题。(2)在讲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对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3)在讲读分析课文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问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

四、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一)质疑于课题

每篇课文的题目都是其精髓所在,因此如果学生对课题产生疑问,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最后的姿势》,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问:最后的姿势写的是谁的姿势?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作者通过对这最后的姿势的描写,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些问题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二)质疑于课文的重点、难点

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船长》一文时,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小节的理解非常困难。作为教者要抓住这一小节让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明白“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的含义。水到渠成,哈尔威船长自然就会屹立在学生的心中。

(三)质疑于矛盾所在

在课文中学生有时会发现某些矛盾的内容,殊不知这也许就是整篇课文的“文眼”,引导学生读书前后联系起来,理解了矛盾,就能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学生对“平常”和“神奇”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地方进行了质疑,在充分肯定他们的质疑精神后,让他们自己去读书,最后得出结论:说它“平常”是因为在平原在水边到处可见,说它“神奇”,是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敬畏。

(四)质疑于时代背景

很多时代性很强的文章,都必须先了解时代背景才能更准确地了解中心。如《军神》一文中,刘伯承为什么不告诉沃克医生他的真名,而用刘大川代替?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学生积极查阅资料,了解到当时刘伯承担任川东支队的将领,参加护国运动,军阀统治者到处追捕他,他只能隐姓埋名去治病。同时他们也更敬佩刘伯承了。

(五)质疑于不明白的现象

应该多鼓励孩子去发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在执教《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问“他们在神舟飞船上是怎么吃饭、睡觉的?”有问“世界上谁第一个来到了茫茫宇宙的?”这些问题,是学生不明白的,但又是他们迫切想知道的。教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将语文书读“厚”!

只有让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学生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黄晓赟,程华.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

上一篇:餐饮辞职报告服务员辞职报告下一篇:栾树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