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2024-04-19

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共9篇)

篇1: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1、制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1条的规定,制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吗?

答: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妇女的继承权是指妇女作为继承人所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我国继承法第9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确立了在遗产继承方面原则。同时,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4条第1款规定:“妇女享有的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在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中,不得歧视妇女。”也就是说,妇女无论是健康、婚否、年龄、职业等,均与男子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3、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寻求救济?

答: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52条第1款以及第53条之规定,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四条救济渠道:一是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二是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三是向人民法院起诉;四是向妇女组织投诉。上述四条救济渠道可以任择其一,而其中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是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新增加的一种救济方式。

4、已出嫁妇女有权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吗?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2条规定,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第33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因结婚男方到女方住所落户的,男方和子女享有与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的权益。

5、为什么要增加禁止遗弃妇女的规定?

答: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条第4款规定:“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与修改前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相比,该款增加了遗弃的规定。

遗弃妇女是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妇女,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严重损害妇女权益的行为。遗弃行为同虐待、残害妇女行为一样,不仅破坏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和义务关系,直接威胁被遗弃人的生命和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更是破坏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篇2: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1997年,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目标,而社会主义法治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公民法律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决定法律本身的命运。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后备军。这个群体的法律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认为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法律咨询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教育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明确为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双方均享有各自的权利,履行各自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和大学生维权问题日益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高校法律咨询室建设,搭建好大学生维权和法治意识培养的有效平台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二、开展法律普及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实需要.部分大学生权利意识强而义务观念淡薄。学校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依法享有办学的自主权。学生作为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和其他公民权。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学校的权利是学生的义务,学生的权利则是学校的义务,这二者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切实保障学生和学校的合法利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校。而目前一部分大学生只关注自己的权利,如获得学位、获得资助等权利,而对学校的学业管理、违纪处分等权和大学生的义务却甚少认同。如:较典型的缴纳学费是高校学生应尽的义务,对此高等教育法有明确的规定。虽然高等教育法从1999年就开始实施,但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履行义务观念淡薄,缴得起学费却故意不缴学费、拖欠学费,或者将学费挪作他用。学费是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费缴纳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也使学生的学习条件得不到保证。此外,不缴费学生占用了自觉履行义务学生的教育资源,对按期缴费学生也是一种不公,对于这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却认识不到。

三、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强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心理的教育。人的性格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大学生思想并未成熟,对一些事情往往会做出偏激的举动,例如马加爵事件,实质上,马加爵犯罪时受到周围环境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的结果。而他自己又不会调整心态去适应并正确面对现实,难以排解痛苦,终于有一天在一点小事的刺激下积郁爆发,心理崩溃并铤而走险,报复杀人,终铸下大罪,难以弥补。

四、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服务。通过高校法律咨询室设立的日常事务办公室,如法律咨询室或法律事务办公室,专门负责学生的咨询预约接待工作;同时适当安排专业教师为学生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一方面,在我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校外主体的侵犯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建议,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法律咨询服务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解答学生关于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同时,通过与学生违纪申诉制度相联系,协调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缓解各种校内矛盾。

五、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法制第二课堂活动。如果只依靠课堂教育来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不够的。毕竟,像法律的课程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就只有十几堂法律基础课,因此,我们要开拓第二课堂活动。

例如,听专家讲座进行普法教育,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专题论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开展法律知识交流会,解读校园法规,交流学法心得,开展法律答疑,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使大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得到教育和启迪,多组织学生参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让大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而且实际生活中获得法律知识比课堂中学到的产生的效果会更好。此外,还可以广泛关注“今日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阅读参与法律书籍。这些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校园氛围。

高校的法治环境如果是民主,平等的,必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正确树立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反之亦然。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章可循,程序合法。学校制定校纪校规时,要确保所建立的和所使用的规章制度不违背法治的精神,与国家线阶段所颁布和使用的法律法规不冲突,并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这样无形中在这种氛围下,也能给学生到来潜移默化的改变。

七、净化社会环境。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这其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净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开创一片明净的天空,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落实到实处,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坚决杜绝“权大于法”现象的出现。二是加强对腐败的打击力度,维护法律的尊严,确保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坚决杜绝“走后门”、“拉关系”等不良风气,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另一方面要严惩一切凶杀、暴力的犯罪案件;禁止发行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相关书刊、音像制品;坚决取缔非法网站对大学生的毒害,强化社会治安,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篇3: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 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 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 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 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 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 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 因此, 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 法律思想体系理论内容的比重还是较低的。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他们的法律意识如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有很大影响。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必不可少。

一、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与特点

职业院校学生是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和发展阶段的一群思想活跃分子, 他们的法律认知、法律情感与意志、法律价值观如何, 直接影响着他们日后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法治文明建设。

(一) 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与特点

1. 社会责任感和法制意识的需求较为强烈

随着知识的积累, 视野的扩大, 职业院校学生开始学会对现实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关注国家的法制建设, 更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他们又往往富于幻想, 急于求成, 缺乏对国情的全面了解, 缺乏冷静、理性的分析, 常常又表现出情绪化的倾向。这主要体现在看问题不够全面, 甚至会导致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满情绪比较强烈, 容易走极端。

2. 法制观念有待提高

据调查了解,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表现为法制观念淡薄, 不能用法律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走上社会以后, 因为缺乏必需的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 他们往往在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束手无策, 不能用法律手段来管理自己的事业和处理周围发生的问题, 或者因缺乏自我约束力而走上犯罪道路。他们所具备的法制观念突出表现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尚未系统化的思想观念, 它是在法律心理基础上形成的法律意识, 是法律心理与法律理论的中介和过渡, 处于法律意识水平的中间层次。所以法律观念的有无以及是否正确, 直接影响到法律意识的强弱。

3. 守法自觉性差

职业院校学生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 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喜欢以批评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为表现个性, 甚至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 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 有的甚至做出违规的事情, 以此来挑战法律。

4. 法律知识欠缺

通过问卷调查, 其中对法律知识基本了解的占36.5%, 不太了解占57.7%, 不了解占5%, 当问及你认为自身的法律意识如何时, 回答具有很强烈的法律意识占16.7%, 有一定的法律意识的占50%, 选法律意识一般的占23.8%, 而法律意识淡薄的占5%, 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律知识欠缺, 法律意识能力明显不足。

可见, 在现实生活中, 职业院校学生守法的自觉性较差, 真正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人并不是很多, 调查数据显示, 这部分人占38.3%, 而且在很多的情况下, 有很多的人害怕采取正当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之后会受到打击报复这部分人占35.2%, 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存在, 所以很多时候人们都选择忍气吞声!对于学生来说, 要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 在一定程度上会占用学习时间, 因此很多人觉得吃一两次哑巴亏没有关系。这样的消极行为充分反映了当代职业院校学生们的法律意识的浅薄, 同时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 所以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人们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制观念的建立。

二、解决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就如何培养、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 推进依法治国, 提出以下建议。

(一) 加强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 增强职业院校学生法律

意识

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确实至关重要。要确保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 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 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学校要关心学生的生活,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项困难。

因此, 要加强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 首先要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法制教育, 并把它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做到以德育人与以法育人相结合,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力。其次, 要紧密结合职业院校学生思想生活实际, 创新法制教育形式, 落实工作载体, 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比如: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常规教学提高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 在知识积累的同时, 不断提高应用能力。三是要从组织管理、教材使用、师资配备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等方面, 建立和完善学校法制教育体系。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纳入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抓紧抓好。

(二) 加强指导提高自觉守法意识及法制观念

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 更加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守法及提高法制观念。要通过法制观念的培养、法律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接受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等基本的法治观念, 使之成为指导他们辨别是非, 确定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判断依据。比如:学校应该在改进搞好高等教育法律教学的基础上, 营造一个民主、祥和、平等的环境, 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都做到有章可循, 保障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开展法律教育活动, 老师和学生互敬互爱, 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平等的生命, 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修养。

(三) 加大力度强化训练完善课堂教育与参与社会实践

注重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重在引导学生如何用实践的方法学习法律,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做好法律知识宣传教育, 结合案例教学及参与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力和法律观念。在平时, 职业院校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展开法律知识咨询活动, 或利用双休日组织参观监狱, 旁听有关案件的审判活动, 组织模拟法庭等, 亲身体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守法维权能力

职业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力的培养与守法维权能力的提高, 不仅学校要在这方面努力, 提供尽可能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大学生自己, 更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就像我们不可能阻止天空下雨, 但是我们可以穿雨衣保护我们自己一样。

(一) 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

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渠道很多, 这需要学生能够自觉地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地去接触。认真阅读必要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学习, 做到博和深的结合;选学有关法律、法规涉及的专业知识;有目的地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二) 提高法律意识, 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法律保护着我们的财产、安全、尊严, 只要真正懂得了法律对于个人的重要性, 大家都会有针对性地学习法律, 都会有意义地积极培养自身的法律意识, 养成包括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在内的好习惯!当职业院校学生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水平时, 他们就能认识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义务、禁令都是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连的, 就能做到自觉守法, 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 从而就能做到依法办事,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 掌握法律意识的功能作用

法律意识的功能作用, 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法律意识中会注入法治的理念, 使他们的法律意识为法治提供坚实可靠的社会支撑。经济基础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决定性因素, 除此之外, 还需要民主的制度、政治体制以及法律思想文化等一系列条件有力配合。其中法律思想文化基础是为学生贯彻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条件, 实现依法治国必须以适当的法律思想文化背景为基础。法律意识是构成法律思想文化基础的核心, 对法治思想的贯彻以及依法国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同时也内在地驱动着主体的积极守法行为, 严格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充分尊重他人合法且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 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样法律秩序才得以完整创立。

篇4: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獻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60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宅基地申请报批情况不透明

农村宅基地是通过国家分配给农村成员进行建筑并且没有使用期限的集体土地,是无偿的。而在现实的农村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申请宅基地,有的甚至从他人处购买,在具备申请宅基地的条件下购置他人宅基地,造成资源的浪费。

1.2 建房占用耕地

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包括农村的管理人员也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和管理作用,一些村民将建筑建在田间地头或路中间,使得农村规划杂乱无章。当出现制约条件时,通过一些非正规手段使得耕地变成其他性质用地,导致耕地在无形中被占用,且耕地面积连连减少。

1.3 一户多宅,面积超标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有一处宅基地,且使用面积不许超过规定标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至少有10%以上的村民是一户多宅。使得很多宅基地闲置无用,无形中浪费了很多土地资源。

1.4 城镇居民购置闲置宅基地

结合城镇生存压力大等问题使得城镇周边的农村宅基地多出现被城镇居民购置的现象,造成农村宅基地被城镇人口占用,部分农村村民没有属于自己的宅基地,或者原本的居住环境因为城镇居民的进驻产生了影响。对于农村村民而言被严重侵害了权益,造成市区周边的村中修建起高楼,占用了原本农村宅基地面积。

2 有效对策

2.1公开宅基地申请及审批程序

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农民对于宅基地相关法律的宣传,使其具备法律意识。同时对于宅基地的申请和审批过程进行讲解,并且针对各村制定出相应的申请标准和申请条件,使村中符合条件的村民能够按照申请审批的顺序获取宅基地的使用权限,实现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的同时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2.2 强化宅基地管理

宅基地的管理需要具备良好的规划,因此强化宅基地的管理需要从好的规划开始,各个村庄需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村庄建设进行科学布局。以当前村庄为基础,在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废弃闲置土地,合理布置各类公共设施和生产用地等,以确保宅基地的后续管理工作和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确保一户一宅和住宅面积不超标

为实现宅基地的合理利用,我国土地管理法明文规定一户一宅,因此对于农村在宅基地的管理上需要严格贯彻执行,避免农村居民的土地攀比心理。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合理的分配宅基地,对于多宅居民采取出让或者补偿的方式收回宅基地,对于超出规定面积的住户,告知其只具备暂时使用权,以实现农村宅基地科学合理的利用,不占或者尽量少占农用地的目标。

2.4 严禁城镇居民购置农村宅基地

城镇居民到农村购置宅基地是对农村居民的生产资源的一种争夺,给村民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也造成了农村土地使用的性质变化,应当予以禁止。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城镇居民都能拿出与户主相同的房照,但是没有办理集体土地使用证,房屋多次买卖但是土地相关批件仍是最初的土地申请者。对此,需要坚持房地一致和房随地走的原则,要求村民房产和地产证件放在一起办理。另外加强对村民的法律法规宣传,使其认识到村房不能卖给城镇人口,并使城镇人口了解到农村购房不受法律保护,进而禁止交易的进行和发生。

2.5 寻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新思路

过去的宅基地仅仅作为村民居住使用,而在现今的政策变化过程中允许宅基地使用权人将宅基地用于无污染、小规模、不扰民的经营活动中,且在后续政策中允许通过租赁的方式给与其他人使用或经营,这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上无疑起到了利好的作用,使得一些地段有优势的宅基地得到更好的利用,产生更高的价值,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2.6 宅基地登记发证

部分村民认为房子在这里,办证与否无所谓,时间长了就使得房照和土地证不是同一户人,一旦出现土地问题使得没有维权的依据。因此,目前的政策要求农村居民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土地管理的决定》及国土资发通知精神,对于农村宅基地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积极加快进行落实,及时对农村居民宅基地进行变更登记,进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农村居民的维权意识淡薄,同时也表现出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管理方面的不足。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针对现今农村的具体情况在法律宣传和教育工作上逐步完善,阻断城镇人口到农村买房的不合法交易的,并及时办理农村居民的房产和土地证明,确保农村人口的合法权益;二是在管理农村宅基地的同时合理规划农村用地,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农村用地对农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进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布局,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扶军,刘家彬.农村集体土地物权体系的构建[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02).

[2]张建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探讨[J].中国房地产,2005,(03).

[3]何玉婷.流转:农村宅基地的改革路向[J].法制与社会,2007,(03).

篇5:大学生维权中的法律意识

中国质量万里行推动会投诉维权作业室主任赵骋剖析说,大学生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但由于短少相应的维权知道和维权办法,在理论耗费中却常常处于弱势集体,当他们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时,往往不知该怎样维护。核算闪现,在耗费中被侵权时有百分之四十八的大学生“认倒运算了”;只需百分之五的大学生找到过媒体、维权组织。中国质量万里行和北京大学联合立异一种为大学生维权的新模式——树立“学生耗费权益联络员原则”,即先练习一有些有肯定法则法规知道和法则根底知识的优良大学生,教导他们学习《耗费者权益维护法》、《产品质量法》、《有关耗费品的“三包规矩”》等有关法则法规知识,怎样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声威人士称,这种维护大学生耗费权益组织,在中国大学生耗费维权运动中是一个壮举,关于推动大学生的耗费权益维护作业,规范商场经济次第,构建调和社会,具有活泼而深远的影响。

[问题]大学生,你的维权知道有多少?

“五五普法”的余温未消,当咱们的大学生组织普法的部队深化到社区底层的时分,其实咱们也要反问一下,大学生自身这一集体在学习法则和运用法则的时分,能否也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危害。

收据保管,你有这样的习气吗?

几个大学生在物美的下沙卖场“九佰碗”吃面,等到扫荡完毕,效力员来收拾桌子的时分,小蔡,某高校学法学的学生,从效力员手中拿过正要当废物收拾的小票,边对另几个大学生说:“咱们学法则的人肯定要养成根据保管的习气,这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凭据哦!你们也该多学学,去超市买东西千万别把小票扔了,等到出问题就无从下手了!”

维权索赔,你该忌惮面子问题吗?

某高校睡房楼下,一对情侣正在争持。男的说:“我是为了维护你的权力啊!”据悉作业的始末是这对情侣在校园新开的餐厅请几个干事吃饭,作用这位女同学点的年糕催了好多次,等了四十多分钟结束还没上。后来又点了份生煎包等咱们都吃完效力员才说让她们打包带走。那男的与司理理论,司理只附和退炒年糕的钱,男的剧烈需求要么双倍退回年糕的钱,要么把炒年糕和生煎包的钱都退回。争辩无果,结束男的很生气连年糕的钱也不要了,抉择去后勤效力公司投诉。女的饿肚子觉得委屈,觉得那样争持很欠好,咱们都在看自己,多没面子啊。男的说:“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关键是维护自己的权力,学法则的人连这点知道都没有往后还怎样办啊?”

保修利益,你能享遭到几分?

如今许多的电子产品都打着保修的招牌,电脑、手机、MP3等,常常会有什么惊喜降价的广告宣传单出没在每个大学睡房的门缝底下。两个同睡房的女大学生同月同日不才沙的金沙数码港买了一款“瑞拓”的有播放器对错情侣配的MP3,作用遭受的是不一样的命运。那款黑的在使用过程中屏幕竟然难以想象出现了红点,那女生拿着发票找店家修补,店东竟说:“这是可以短路的缘由,液晶屏被烧坏了,你这种情况我还没见到过,你回去看说明书吧,不属于保修的规划。”他还说换块液晶要一百多钱。要命,一个MP3就299元?另外那位女生的那款白色的比来也由于按键坏了拿以前修,作用店东说,修可以的,不过寄回公司去要一个月才华邮回来。晕,这一个月时辰的折腾谁耗得起?作用仍是自己掏了15元钱到另地修了。所谓的保修一年是一个徒有其表的装点,谁享用地起这保修所要付出的庞大本钱。

司机拒载,你有钱又怎样办?

处于下沙高教园区最东边的几所高校如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浙江财经学院的大学生或许会有这样的履历,当你晚上在物美超市或是高沙这片当地又特别是孤身一人或只需两小我,问司机去不去你地址的校园的时分,他们通常是摇摇头就拂袖而去。晚上你就是想坐免费的物美班车回校园,九点钟准时开车八点钟还不到点就现已位满了,真让人郁闷。司机拒载你,空有钱又怎样办?有时分司机遇需求你添一块钱才搭你,那时分没车你也只需任宰了。

以上种种表象都标明大学生也并非是全然没有维护自己权力的知道,可是出于种种缘由,他们常常不得不扔掉。不只需考虑维权过程中的时辰和经济本钱的耗费,也会遭到某些心思思想知道的作祟。比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跟他人这样争辩很没面子”、“真要为了维护权力反而会耗费更多的投入不值得,还不如就当自认倒运”等。大大都大学生还没有具有时辰维护自己权益知道的习气。所以在高校,对大学生自身的法则知识广泛和维权知道的教导对错常迫要的。

一、大学生应当具有的法则知道

法则知道是公民知道、尊重、施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则规范的重要包管,公民的遵纪守法举动不会天然发作,而是在肯定法制观念,法则知道的教导下完结的,具有了社会主义法则知道,就会做到不只不犯法,并且能活泼维护法则的庄重。大学生树立法则知道,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需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求。而作为大学生应当具有哪些法则知道呢?

首要,应培养学生依法就事的思想观念,不只需遵纪守法,并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则的遵循和施行,坚决同悉数违法犯罪举动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实在完结。

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则至上的观念。树立法则声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则的声威。任何小我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跨越干法则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就事,坚决敌对“权大于法”,“情面大于法”的法则虚无主义观念。使大学生知道到自己在国家生计中地点的方位,无条件地遵循和遵循国家的宪法和法则。

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学生权力责任相一致的观念。法则最主要的精力即侧重权力与责任的统一性。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力责任联络,既要依法行使法则赋予公民的权力,也要施行法则赋予公民的责任,让大学生构成正确的公民知道,以社会主义法则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力,在享有小我所具有的权力时,不遗忘尊重和招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施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一同,应根绝悉数坐享其成的错误思想,培养只需付出才有收成的出色观念。

另外,应培养大学生法则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我国宪法和法则从各个方面规矩了公民的权力责任,我们在法则规矩的规划以内,有着极为广大的自由活动六合。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力时要稳重考虑自己的言辞、举动的社会作用,不得危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络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形势。

结束,应培养公民在法则面前人人对等的观念。公民在法则面前人人对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作业等一概对等地享有法则规矩的权等地承担法则规矩的责任,不论是什么人,只需是犯了法,都要依法遭到清查。公民在运用法则上一概对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对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则的精华,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侧重的法制原则,所以要教导大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则面前人人对等的观念。

二、大学生作为耗费者的维权知道

(一)大学生亟需增强维权知道

大校园园作为特另外耗费商场,大学生的维权知道及维权环境情况毕竟怎样?迩来,有关单位对贵州有些大校园园进行了一次随机问卷查询。

这次查询的校园分别是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医学院、贵州财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近300名不一样专业的大学生接受了问卷查询。从查询作用来看,大学生维权知道单薄,存在不懂维权、不会维权、不善维权的问题。虽然50.7%的学生标明当权益受损时肯定会向校园有关有些投诉,但67.4%的学生不知道校园学生会有权益部的存在,并且90.9%的学生对校权益部的具体功用知之甚少。对准这一情况,笔者采访了有些大学学生会的负责人。关于学生们的反映,一位校权益部部长无法地标明,作为反映学生呼声,帮助校园维权作业的组织,权益部作业困难重重。一方面作为学生群众集体,只能反映问题,却无理论权力处置问题。并且有些问题即使反映给校园也会由于种种缘由难以得到处置,时辰一长,学生对权益部的信任度大打折扣,校方也责怪其就事倒霉,作业人员的维权活泼性削弱,作业情绪也日益麻木,懈怠,境况甚是尴尬。而从学生方面来说,由于担忧权益部的作业功率和才华,认为反映的问题不但不能及时处置,反而浪费了时辰和精力,客观上也进一步弱化了学生的维权知道。在查询中大大都学生标明将会活泼学习《耗费者权益维护法》,前进这方面的实质和才华,也希望校园更加注重校园维权,而学生会维权有些也要有所作为,强化责任知道,前进维权才华。

查询中反映的另一出色问题是校园维权环境亟待优化,学生们集中反映了大学在学生学习、生计处理方面,如宿舍、食堂及校表里耗费环境上存在不少具体问题。如今,许多校园食堂都承包给小我,其饭菜质量、卫生条件、效力情绪得不到很好的包管,学生的合法权益遭到了危害,96.15%的学生对食堂标明不满,他们中的恰当一有些选择了在外就餐,引起

了校园周边饮食、文娱商品变形兴盛;84.9%的学生也不满足校园宿舍条件,校外租房已不是新鲜事。由于学生合理耗费需求得不到满足,校园耗费环境无序,引发了一系列校园安全隐患。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校园维权环境的优化不是孤立的,查询中大学生们呼吁校园应采用有利措施加强校园处理和学生会作业,做好与社会各方面的调和与联接;而大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耗费观和健壮的维权知道,两方面相辅相成,才华构成一个安全有序、健康向上的校园耗费环境。

(二)我国耗费者维权知道现状

在商场经济中,每个公民都是耗费者,作为耗费者,每个公民都享有耗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施行商场经济的法治国家,有责任维护耗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近年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不断对耗费领域侵权工作曝光,报道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对耗费者领域侵权的制裁。公民对自己所享有的耗费权力越来越明晰,反抗假充伪劣商品和劣质效力的知道越来越强。据有关言辞研讨有些的查询,耗费者权益维护法在公民心目中的方位极高,作用很大,名符其实地成为耗费者的权益包管书。

在商品丰盛的今天,市民的耗费已从接受型耗费,进入到了选择型耗费。在越来越多的耗费领域,耗费者实在具有了“天主”的权力。而选择的机遇也让耗费者老到起来,颠末他们对权益的注重,使整个耗费环境变得透明、洁净。相对从前,有一个耗费观念的转变,让商场变得更加次第化,耗费者已将耗费欺诈及耗费不公看成是事关“世人”的问题,他们甘愿付出更多的价值讨回公道,为耗费环境“打扫卫生”。

(诙谐一刻)一小我去吃牛肉面,半天也吃不到一块牛肉,他生气道:“你们的牛肉面里怎样吃不到牛肉?”老板说:“这有什么新鲜?难道你在老婆饼里吃到过老婆?”

请看以下则案例--

超市搜身不合法、判赔二十五万

2002年,上海一女大学生逛街时进入上海屈臣氏四川北路店,当其穿过店堂的正门出来时,门口的警报器俄然鸣叫起来,该店人员闻声而来,阻止其离店,并不论其剧烈敌对,强行将其带入地下商场的作业室内,作全身检查。该女生两次含泪被检查,作用一无所获。结束女大学生将该店告上法院,获赔25万元。

点评:公民依法享有名誉权和品格庄重,并受法则维护,任何公民和法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办法加以危害。被告对原告进行的搜索,不合法则所赋予,被告亦无权需求原告承担协作的责任。

餐厅摔一跤 酒楼赔三万

2006年11月7日早上,70岁的赵大妈和老伴到深圳某酒楼喝早茶。等了20分钟没见效力

员送来,赵大妈就启航自己去取。走着走着俄然脚下一滑颠仆在地上,昏厥以前。诊断为右手腕损坏性骨折。酒楼却以贴有“留神颠仆”的告示为由推诿责任。后经消委会调解,依照《消法》,由永豪酒楼一次性向赵大妈抵偿医疗费、精力损失费及其它费用共3万元。

点评:根据《消法》第十八条规矩:经营者应当包管其供应的商品或许效力符合包管人身、工业安全的需求。

今天的“天主”们在掏钱耗费时,比以前显得更加冷静。他们在选择商品和效力的时分,往往会货比三家,因此,他们对“商品选择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剧烈。他们在耗费时更甘愿并希望得到声威有些的指引!

有记者在五羊新城的一家超市采访了一位年近40岁的马女士。当时她正拿着一张纸片与手中的一盒牛奶作对照。她告诉记者,她总是将报刊上发布的“信得过商品”和有关“劣质产品”的报道内容剪下来,她的亲友们也城市拿去复印,以便买东西时给自己提个醒。以上的案例说明,老百姓在耗费中维权知道有了显着前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他们就象眼中容不下尘土一样容不下耗费欺诈。(2)他们的耗费脑筋比从前的更清醒,他们不愿吃亏后寻求帮助,而更甘愿在耗费前接受必要的耗费教导。(3)他们会拿法则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虽然公民在耗费中的维权知道有进一步的前进,可是就拿当时的耗费环境来说,当时还有不少违法行规仍在危害市民,尤其是房产、汽车等一些大宗耗费,耗费者明知有不合理而无能为力,看来,要“净化”耗费环境,还有待于法则法规的健全和法令力度的加大。

篇6: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您生长在()A.农村B.城市

1.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多选)

A.保护公民权利B.维护社会安定C.惩治犯罪行为

D.规范公民行为E.巩固阶级统治

2.你都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法律知识的()(多选)

A.家庭影响B.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C.学校教育D.社会宣传

3.你能否区分违法和犯罪()

A.能B.不能C.不一定能

4.你是否关注过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法律报告()

A.经常B.偶尔C.从不

5.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有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过纠纷()

A.有B.没有

6.你是否清楚哪些属于侵权行为()

A.十分清楚B.部分清楚C.完全不清楚

7.你对哪些方面的侵权行为更敏感()

A.人身方面B.财务方面C.自身各方面D.其他方面

8.你怎样看待社会中为了几元钱的损失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维护自身的权利()

A.我会和他一样做一名维权者B.欣赏他们的精神,但我做不到

C.这样做不值得,付出多回报少D.完全不理解

9.当你参加勤工助学或兼职工作时,你会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

A.有B.没有

10.你知道<<劳动法>>规定试用期的最长期限是多少()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

11.超市工作人员要求搜身,你会怎么做()

A.拒绝B.无奈接受C.无所谓

12.半路打车,碰到乱收费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A.缴费后下车记下车牌号,向监督台举报投诉

B.坚决不缴费,要求下车

C.无所谓,自认倒霉,缴费

篇7:如何提高法律意识

一、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xx大明确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并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并完善了许多法律制度,在制度建设上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积淀的人治思想根深蒂固,法制观念与法律制度的严重脱节,影响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而要使人们的法制观念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惟有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中小学是开展法制教育的最佳场所、最佳阶段,中小学法制教育标本兼治,是共和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奠基工程、希望工程。

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素质,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正在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培养“四有”公民出发,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无疑,法制教育水平、法制观念是国民素质中众多组成部分之一。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毫无疑问应把法律意识即法制精神的培育、法律知识的掌握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十多年前,邓小平就强调:“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xx也强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赋予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的职责。

二、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占总人口1/3,青少年中绝大多数正在健康成长,然而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中小学生的现状令人担忧,一方面侵犯青少年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在局部地区突出起来——暴力型犯罪有所发展,犯罪性质严重化。尤其在校生犯罪数量逐年增多,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法律一无所知,法制观念淡薄,缺少起码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危险因素。其基本原因就是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力,法制观念没有内化积淀到他们的人格中去。

从历史上看分析,我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没有经历成熟资本主义,“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这对法制教育非常不利。“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又何谈法制教育呢?传统的法律意识重刑轻民,重公法轻私法,重法规学习轻法制观念培养,法理、宪法和民法的内容偏少,至今,许多人依然认定“法即刑”,认为我不违法,法与我无关,学不学法无所谓的错误心态。中小学生厌学法律,法制观念淡薄就不难理解了。

篇8: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完善,过去的由国家统一计划、统一调配、统一购销的国有统配煤矿已完全进入了市场经济体系内,正经受着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的考验。企业已经由过去的重生产向重经营、重转型、重科学发展转变,作为企业党政最直接的助手和职工群众中最具影响力的煤炭企业工会干部,如何扮好角色,在为企业各项中心工作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必须当好企业遵法守法规范经营和合理为职工“维权”的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工会干部必须懂法、知法、用法,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在此,笔者围绕煤炭企业工会干部的知法、用法水平怎样才能迅速提高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新形势下,要求煤炭企业工会干部与时俱进地增强法律意识

1.1 新法律的不断制定和颁布的客观需要

从1981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14年,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立法方面,除宪法和宪法修正案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三百余个法律,通过了二百余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一千余个行政法规。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与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进程,肯定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对保障和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天新法律的制定更是如雨后春笋,应用的范围包罗万象。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工会干部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增强法律意识,将很难适应新的形势和工作任务的要求。

1.2 企业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已经成为一支独立作战部队,并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和考验。企业工会干部如果不站在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切实担当起企业领导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的助手和参谋,将是一种失职,也必将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特别是国有统配煤矿,过去自视为“煤老大”,产品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导致煤炭企业的工会干部大多数时间是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而工作,真正静下心来研究法律法规的时间非常少,出现煤炭企业工会干部法律意识淡薄,不会合理的运用法律武器为职工维权现象。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在国家和企业发展迅速、煤炭市场形势严峻、职工群众要求不断提高的现阶段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企业工会的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则是不容辩驳的铁的事实。因此,煤炭企业工会干部只有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准确地对各种事情作出反应和判断,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避免工作失误。从而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好务。

1.3 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法制环境新变化的现实需要

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律的完善及覆盖程度、法律制度等法律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要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要遵守国内的法律,也必须遵守国外市场所在地的法律法规,企业面临的市场及法律环境更加复杂。这些变化,要求企业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法律规范,否则只会四处碰壁,寸步难行。煤炭企业的性质,过去一直“傻、大、黑、粗”,只知道多挖快采,一味追求产量,而现在受到环保的制约、市场的制约,不得不在市场经营上下功夫,职工的个人维权意识这几年更是提高的非常快,群体和个人上访事件很多,这就要求煤炭企业的工会干部必须具备极强的法律意识。

1.4 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炭企业的关停并转政策的落实,煤炭企业要生产、要发展,就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就必须依法运作,实现从行政命令向产权控制的转变;领导意志向科学决策的转变;行政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有形资产经营向无形资产经营的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就要求直接参与企业改革与发展全过程的企业工会干部要深入研究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在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党政发挥不了的独特作用。

1.5 企业协调各种关系的内在需要

煤炭企业的特点是用人多、占地广,涉及面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要涉及民事、商事、行政、劳动等多种法律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法律问题,都可能对煤炭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产生综合性的不良影响。企业工会如果事前在协调地企关系、部门关系、干群关系、扶贫帮困等方面把好脉、服好务,其损失将会大大降低。

2 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律素质是企业工会干部依法服务的新内涵

新时期,企业工会干部是辅佐企业党政,为职工办事的办事人员,处于综合地位,起着综合、协调、服务的作用,尤其是市场经济下的今天,它又是企业依法经营,职工维权的参谋,同时以职工代表巡视的方式还对下面落实企业决策、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办。因此,从企业工会干部所处的地位、所负的职责、所应有的特点及所起的职能作用上看,与其他部门的岗位和人员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正是这种特殊的定位和作用,要求企业工会干部在服务中必须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掌握法律知识,做到依法办事。

2.1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就能够较好地履行参与辅助企业决策的职能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实现企业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企业工会干部只有具备法律意识,才能对企业决策是否符合法律程序、法律规范进行核实,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从晋城煤业集团来说,目前提出的建设“国际一流晋煤特色综合能源企业集团”目标,在实施过程重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公司制度、知识产权乃至证券方面的法律规定,特别是企业在做出合资、合作等方面的重大决策时,都需要通过职代会通过,更需要企业工会干部熟悉这方面的有关规定,为领导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2.2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就能够不断提高收集整理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准确率

工会干部只有具备法制意识和法律常识,才能分清其是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还是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对政策法规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做出正确判断,明确所收集的政策法规是强制性的还是指导性的,从而有重点地提供给职工群众,并使办事人员在工作中正确地用其指导工作。

2.3 具有较强的法律知识,组织召开职代会、会代会和撰写相关材料就不易偏颇

在企业工会,组织职代会、会代会、尤其是撰写各类上报材料等是企业工会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最能体现企业工会干部基本功底的一个侧面。企业工会干部只有具备了较全面的法律知识,才能在职代会讨论各项议案和制定本企业的规章制度时,避免各项议案和规章制度的内容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公文、材料的法律法规、政策性都很强。因此,工会人员要全面熟悉和懂得国家关于企业改革的各项法规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法律意识、政策观念。

2.4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就能够较好地规避调查研究中常见的一叶障目、有失全面的现象

工会办事人员只有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才能从政策、法律的高度分析问题的实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在调研企业所属单位出现的问题时,如果具备法律常识,就能够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分析事件的严重程度,确定是触犯刑律,还是治安案件,或是一般地违反矿规矿纪,并就此向领导提出处理建议,并就今后如何完善相关制度,防范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提出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意见。

2.5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处理来信和来访时就能够较好地从容应对复杂的纠纷和事件

企业工会信访干部只有具备法律意识,才能够在处理职工群众来信来访时,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所反映事情的性质,区分是刑事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劳动争议,还是违纪行为、一般的争议,从而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对于触犯刑律的事件,通过司法部门解决;对经济、民事纠纷、劳动争议,能通过内部调解解决的,就由专门的调解机构去解决,无法调节的,提请法院判决;对内部违纪行为,由本单位的纪检部门或劳动部门处理,一般的争议,可由工会信访办公室协调解决。

3 开拓增强企业工会干部法律意识新途径的探索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对企业工会干部法律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企业,需要工会干部的面扩大了,对各项业务素质,尤其是法律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了。

3.1 对工会干部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已成为共识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工会干部培训成为工会工作的必须,必须广泛开展工会各项专业知识培训,其中法律内容应当占有相当比例。从事工会工作者只有凭法律法规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就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管理系统、企业界等对工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充分说明,开展工会专职干部职业培训和资格考试,尤其是工会干部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这是能为职工真正维权的必然结果。

3.2 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是增强企业工会干部法律意识的前提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法律处在具决定意义的中心地位。要促进企业工会干部形成法律至上的观念,就必须对影响法治观念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积极的改造和重塑。

首先,培养企业工会干部自己和在职工群众中灌输守法意识。日本法学家川岛武宜认为,守法精神的形成关键在人的守法愿望和动机,而这种愿望和动机又缘于人们对法的信仰。他认为,这种动机基础是人格因素的一个部分,绝不等于说他是天生就有的。因此,如果没有灌输这种社会性的相互作用过程便得不到产生,而这种灌输如果没有社会的人们的期待和要求,这种动机基础的价值观也不可能得到实现。树立守法观念不仅是实现增强法律意识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学法、用法依法维护企业利益和职工权益的起码要求。

其次,正确的法律教育至关重要。守法精神是通过教育和灌输形成的。但仅有法律的普及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要通过正确的法律教育树立起企业工会干部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这种守法的精神才能真正确立。因此,在职工群众中普法工作的关键不能囿于让人们知法,更重要地是在于培养职工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并用这种观念规范和制约各级行政行为,促其依法办事。

其三,要工会工作中严格依法办事。法律要真正深入人心,最关键的问题是要使法律成为企业的期待。这就必须使法律真正成为规范企业权利义务的有力工具。即当企业的权利受到损害时,法律能够及时进行补救。因此,要培养法律至上的观念,最关键是要严格依法办事。在企业中,只有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崇,守法意识才会根深蒂固。这种守法意识不仅是针对普通职工的,更是针对领导者,包括企业工会干部的,确保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做到:一不越位,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决不可揽在手里;二不缺位,该管的事情要坚决管住、管好、管而有信、一管到底;三不错位,决不能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要忠于职守;四不扰基层,开展工作过程公开、透明、诚信、高效,简便办事手续。只有这样,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才会在企业形成,并反过来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照市场规则经营,从而实现发展。

3.3 增强企业工会干部法律意识的解决办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企业在实现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任务日趋繁重,一些新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经营做出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规定,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越来越多,全面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培养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工会干部的法律意识任重道远。

首先,要选准学习内容。实际上,企业平时在经营中遇到的、或者是发生在同行身上的案例就是增加法律知识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相关文件中所反映出来的案例及法律知识,集中了社会的意愿,是精英化的对国家和社会法制建设的认识,它们的精髓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知法、学法、懂法、守法、执法的思想基础。因此,煤炭企业工会干部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有重点地普及有关企业法律知识。既要学习相关自身《工会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公司法》、《工业企业法》、《劳动法》、《煤炭法》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还要学习《刑法》、《宪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和《经济合同法》,以及《国家赔偿法》等一系列行政法规;还要坚持不断的学习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另外,还要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纳入工会干部业务学习的范畴,并作为提高知识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花大力气,扎扎实实地抓好工会组织的“素质工程”。

其次,要制订学习计划,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法律法规的培训计划和措施,按计划运作,不做表面文章。负责学习的各级工会组织部可制订出学习法律知识的时间表,按表推进;我国的法律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母法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可组织力量,根据企业实际和工会自身的特点和认知及接受能力,编写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实际的法律法规教材,使企业工会干部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持续化、深入化。

其三,要选准载体,多渠道学习。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不断改革学习法律知识的组织形式。大力倡导研究型工作方式,努力把学习法律知识与工会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实际工作运用法律条文的考评因素,激发大家学习法律的自觉性。坚持面授教育为主、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为辅的教育方法。利用企业内部工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巧妙的将有关法律知识渗透之中,可根据工会的工作特点采取将必知的法律知识编写在台历上、笔记本上等形式,让工作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观念,达到学习的目的。

其四,扩大实际工作中学法视野,积极与社会接轨。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自学、内部培训外还需要社会政法、企业综治等部门的配合,加强企业工会专兼职干部的法制教育,同时应把企业内部的法律培训课和开展走出去培训结合起来。要适当的安排一些社会活动,比如组织法制专题讲座、以案讲法,组织《工会法》等法律知识竞赛,或者组织活动,让他们不仅仅用头脑记忆法律,更要用眼睛去看法律,用耳朵听法律,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提高依法办事观念。

总之,企业工会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从现在抓起,从工会骨干抓起,从基础抓起,相信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一定会取得较大的进步,企业工会组织依法发展、依法维权的水平和能力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已经由过去的重生产向重经营、重转型、重科学发展转变,如何扮好角色,遵法守法规范经营和合理为职工“维权”的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围绕煤炭企业工会干部的知法、用法水平怎样才能迅速提高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篇9: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关键词:档案 图书 情报 诚信服务 维权意识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直是档案、图书、情报服务的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随着读者维权意识的普遍提高,当服务与读者的期望值相背离时,当服务不可避免地出现失误时,当读者权益受到侵犯时,都会引起读者的不满和抱怨。

面对读者的维权行为,我们是用禁止性、限制性的种种规章制度来管理读者呢,还是从法制的视野认识读者的权利,并站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之上努力促进知识自由的全面发展?在重视人的发展与需求的21世纪,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停留在传统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上只会制约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时代变革带来的新问题,从新的视角审视读者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读者权益,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

一、正确认识并分析读者投诉,是提高档案、图书、情报诚信服务的前提

读者投诉,是指读者在利用档案、图书、情报的过程中,对管理和服务等不满意的表示。无论正确与否,来自读者的投诉,为服务机构提供了一个洞察读者需求和期望的机会,只有正确认识并分析读者投诉,发现和修正工作中的问题和错误,积极开展服务补救,并逐步健全服务补救系统,使服务能够从被动应付转化为积极应对,从而提升读者满意度,才能促进诚信服务的发展。

1.读者维权意识的觉醒与现行规章制度的不合理性

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档案、图书、情报各界同仁在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总结形成的,它反映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它是保证正常有序地开展工作而要求服务人员及广大读者共同遵守的规则和规定,同时也为了使服务人员工作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原有的规章制度因缺乏人性关怀而大大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服务人员与读者的关系变得不如以往那样融洽,面对读者咄咄逼人的维权声势,服务人员发出的声音显得并不是那样理直气壮,他们更多的解释是:制度这样规定的,我无权越权。服务人员的无奈与尴尬极大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究其原因,是读者自我维权意识的提高与现行管理制度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2.积极转变思想和观念,调整和修改不切实际的规章制度

高校档案、图书、情报机构尽管提出了努力为学生服务的承诺,但各种客观限令和陋习却成为阻碍为学生服务的绊脚石。譬如,周三下午图书馆闭馆学习,各院系也没有课,学生想到图书馆借阅却不行,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把学习时间改到周五下午,多年的习惯稍作改动,问题就解决了。又如图书馆禁止读者带零食入室阅览,但若强制让读者饿着肚子看书未必人道,设立饮食专区即可解决矛盾。再如就是丢书赔偿这样的事,我们也应站在读者的立场,尽可能为学生减轻负担,只要能买到同样版本的书就可免赔,若赔偿后又找回丢失的图书,能出示赔款发票就能退款,此管理措施的出台,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感受和需要,有关赔款之类的投诉大为减少。一切从读者的需求出发,寻找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应是管理者努力的方向,而不是闭门造车,颁布不切合实际的条文规章。

更新观念首先要从提高工作人员的社会意识开始,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意识,因为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注,才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事业地位的提高。近年来,档案部门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改变这些现象,一是要改变工作长期无声无息的封闭局面,面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加强协调能力,为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整个社会服务;二是要废除旧的用人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把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千方百计扩大服务领域,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带动事业的全面发展;三是强化训练,对基层工作者分层次进行基础知识教育、高级理论培训及专业教育,培养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年轻的主力军,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使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

二、认真分析并找出读者投诉的主要原因

1.服务环境问题

如照明光线不足;空调过冷或过热;广播太吵;地面太滑;厕所有异味;阅览座位被占;手机铃声或通话声音太大;推书车声音太响;饮水设备不足;书目检索设备少或者出现了故障而未及时排除等。

2.服务质量问题

服务方式和内容传统、被动、单一,缺少个性化、多样化、深层次的服务;馆员知识面狭窄、专业知识不足、综合素质差,不能准确、迅速地解答读者的咨询,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的能力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馆藏不够合理、新书购置速度慢;书目检索系统中的数据存在差错,如登录号与条码号不符、收藏库室有误或不明晰、剔旧或遗失图书的数据未能及时修改;借还过程中,由于工作不仔细,错误地将有些读者借阅的图书记在其他读者的借阅记录中,或者读者还回了图书,而借书记录未消除等。

3.服务态度问题

有些馆员在工作中缺乏主动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态度冷漠、语言生硬,对读者的询问不理不睬或回答不耐烦、敷衍;对读者有不当的形体语言,不屑的眼神、无所谓的手势、面部表情僵硬;在出现工作差错时,不愿意面对和及时承认自己工作的过失,推卸责任,推诿扯皮;得理不饶人,与读者有争议时,在大庭广众下咄咄逼人,使读者难堪;在岗位上闲谈、喧哗、影响读者阅读等。

4.管理问题

这个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业务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其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因素。比如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开架书刊乱架、破损严重;新书刊上架及过刊装订周期过长;开放时间不够;自携书刊资料以及提包、食品带入阅览室;个别服务项目手续繁琐而让读者在馆内辗转奔波,如有些书附有光盘,但却一般收藏在电子阅览室,不能直接借阅;借阅光盘要交押金;存包手续不简便等都有待于提高。因此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视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经常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和学术活动,培训的方式可多种多样,比如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兄弟院校交流,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运用现代化设备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工作效率,树立工作人员新的职业形象。

5.读者自身因素

有些读者自身素质不高,对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清楚,自身违反相关规定而不自知,还有些读者对事情的要求比较苛刻、对图书馆、档案馆的期望值过高,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满足其要求便对此产生曲解等。

三、提高档案、图书、情报诚信服务的主要措施

1.建立读者投诉信息库,是提高档案、图书、情报诚信服务的重要手段

读者投诉的内容可能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其中可能隐藏着我们容易忽视或未被充分利用,但又非常有价值的、能帮助我们提高服务质量的信息资源,应派专职人员将这些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整理和归类,建立按投诉内容划分的相关信息库。信息库的内容应包括读者投诉陈述、服务失误的原因分析、采用何种补救措施、补救所花费的时间、补救效果评价以及处理读者投诉的技巧等。

2.应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提高档案、图书、情报诚信服务的重要环节

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格莱斯(Grice)观察到,人们在理性交谈中的话语是相互关联的,交谈的双方是相互配合的,谈话的目标是共同一致的。在此基础上他总结了一条指导会话的原则——“合作原则”。作为主动服务的工作人员,首先要遵守会话准则,提供适量、真实、相关的信息,达到清楚明了,顺利完成交际之目的。

英国语言學家利奇(Leech)于1983年仿效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礼貌原则”。礼貌作为人类社会共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对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和睦、安宁,促进社会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遵守“合作原则”,服务人员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提供适量信息: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服务中,语言表达要遵守数量准则,按会话内容需要提供适量的信息,不要过多,也不要太少,因为信息量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服务效果。如果提供过少的信息,会给人一种冷淡、不热情的感觉,往往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如果提供过量的题外信息,会给人一种啰嗦、爱唠叨,甚至好发泄不满的感觉,往往会产生不愉快的结局。工作人员要用适量的语言把信息完整地传递给对方,使接收信息者明确其意图。

提供真实信息: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服务中,按会话内容需要提供真实的信息,做到虚假的话不说,缺乏证据的话不说。

提供相关信息: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服务中,语言表达要遵守关系准则,按会话内容需要提供与话题相关的信息,使会话畅通无阻、意义连贯,实现交际目的。

表达清楚明白: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服务中,所提供的信息要简洁,有条理,避免含糊其词,避免歧义。

遵守“礼貌原则”,服务人员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工作人员说话要得体:在与读者交往中,从使读者受益出发,话语要适合语体、语境、对象、身份等话语因素,把握适度,恰如其分。

工作人员说话要慷慨:在与读者交往中,工作人员要遵守慷慨准则,平等待人,相互尊重,尽量减少利己的信息。

工作人员说话要多赞誉:在与读者交往中,工作人员遵守赞誉准则,尽量多赞誉读者,少贬低读者。人爱听好话与生俱来,出自内心真诚的赞誉是拉近工作人员与读者关系的一把金钥匙,会给读者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

工作人员说话要“求同”:在与读者交往中,工作人员要遵守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尊重别人的意见,增加双方的一致。

参考文献

1.刘良壁.从读者投诉看图书馆服务补救系统的构建.图书馆论坛,2008(2):127.

2.王丽.保障读者权益的对策.图书馆论坛,2008(4):47.

3.王晓驷.“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在读者服务中的应用.图书馆论坛,2008(4):35.

上一篇:2022年育红幼儿园工作计划下一篇:以习俗为话题作文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