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知识学习

2022-06-28

第一篇:法律基础知识学习

学习法律知识有感

读书心得

-----寒假学习法律知识有感 知法、学法、用法,在当今法治社会越来越突显出它的重要作用。法律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必备武器之一。

学校为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培养职员自觉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创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自2006年暑假以来,连续三个学期开展了“理性·感性·悟性”主题读书活动。通过此项活动,我受益良多。利用本次寒假的读书活动,我系统的学习了《法律基础》这一书籍,并从中受益良多,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感受及心得。

首先,我对传统的一些法律概念由模糊的感性认识提升到了清晰的理性认识。我先从概念入手,了解了法的起源及在我们国家法的意义所在。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它反映由特定生活条件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通常可以把法律的作用分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说,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指引自己的行为;评价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者违法;教育一般人懂得行为违法与合法。另一方面,从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来说,法律具有社会作用。法律的这种作用发生在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不同领域中,并且通过不同形式来表现的。它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在法的制定上,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

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这些都是我的意识中不曾出现过的东西,通过对这些概念的了解和学习,使我意识中的法律框架清晰了许多,也为我进一步的学习细节的法律知识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掌握了许多以前不懂的法律知识。比如说一些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要用到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否则你只能在自己的无知中黯然神伤,给自己带来伤害的同时,还让违法者逍遥法外,助长社会的不正之风。以前,经常为买到假货而难过,但难过之后将假货随手丢弃后就再无下文了,现在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再遇见这种情况可以拨打3·15热线、请消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读完这本书,突然觉得自己曾经对一些小事的上当受骗不以为然,反而帮助了那些不法分子助长了不正风。再次,我学会了运用法律这一武器,随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古语有云:学,然后知不足。只有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在学习中反思总结,才能不断的进步。

由此,我想到了自身的工作。自从从事教研管理岗位这一职务,虽然我一直在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但这些都是肤浅的,无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好像我们有时看到许多社会的不和谐现象,也知道有些事情是法律不允许的,但我们就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这说明,法制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还不能够达到人人知法,人人守法的法制社会。打架斗殴的现象还随处可见;因不懂法,不知法而犯罪的事

也时有发生,尤其是青少年,因冲动而做错事导致违法犯罪,不免使人叹言,使人寒心。我想,一个法律知识完备的人,一个知法,懂法的人,会懂得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自己的安全。所以工作也应如此。万事万物,都没有固定的法则,有时候经验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循规蹈矩往往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针对性,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在学习中前进。

2008年是我校大踏步前进的一年,学校不断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全校师生不断的创新、进取。而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学校的一名教师,更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创新,不断的锐意进取,为社会、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最大程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篇:法律知识学习心得

柔远小学马素萍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作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教师法》更是一门必修的科目。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其中第八条有关教师应当履行义务的规定使我深感重任在肩。我们知道,长期以来《教师法》虽然存着,但许多侵犯我们教师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殴打、辱骂、诽谤教师、拖欠工资等等,而我们教师迫于时代和社会的压力,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我们明教师只知法、守法是不够的,还要用法,因为用法也是我们的基本权利之一。我们教师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下面谈谈我学习《教师法》的一些浅薄的体会。

一、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现在我不会再这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

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

二、我认识到了我们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我们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我们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另外,我也知道了我们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就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总之,我们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多学习法律知识,用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第三篇: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新源县开展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

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新源县农机局党组高度重视,紧密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进行周密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动员,采取多项措施,在全局有序开展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

一是制定方案。根据县委《关于印发<新源县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农机局工作实际制定了《新源县农机局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学习教育月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活动方式方法、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保证了学习教育月活动顺利开展。

二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任组长、各站校长为成员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了分工和责任,落实了工作人员,为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三是召开动员大会。对教育月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并要求所属各站校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加强宣传和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好、开展好、落实好。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维护社会团结、和谐、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是结合实际确保成效。将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教育活动结合正在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将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与农机各项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主题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战斗堡垒作用。同时通过悬挂横幅、图片展览、板报宣传,加大对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力度。

五是形式多样开展学习。组织干部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为单位干部职工准备了民族政策知识、宗教政策知识方面的书籍以及《增进团结、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法律知识读本》等相关资料供各族干部职工学习。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学习教育,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教育活动。同时组织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测试,把干部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掌握程度作为检验干部政治理论水平的重要标准。

第四篇:教师学习法律知识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我校教职工的法律素质,增强教职工的依法指教观念,推进教育普法和依法治校的进一步开展,特制定本计划。

二、参加对象

全校教师

三、学习主要内容

四、学习目的、

1、理解和掌握宪法和有关教育法律知识内容。

2、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遵照法律办事,做到依法从教。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律知识,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

五、学习安排

1、2011.3-6月学习

六、要求

1、我国宪法明文规定,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守法必须知法,知法必须学法;只有懂得法律知识,才能增强法律观念,才能用法律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不做任何违法、犯罪的事情;同时才能够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法律给予保护,不至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并进而敢向一切违法犯罪的坏人坏事作斗争,以维护社会秩序,保卫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通过学法,也可以知道,自己在教学过程,有没有触犯法律,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没有受到损害,例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虽然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是违法的一种行为,不能提倡,应制止;有如不备课就上课等等。

2、明确教育局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

第五篇: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1、制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1条的规定,制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吗?

答: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妇女的继承权是指妇女作为继承人所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我国继承法第9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确立了在遗产继承方面原则。同时,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4条第1款规定:"妇女享有的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在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中,不得歧视妇女。"也就是说,妇女无论是健康、婚否、年龄、职业等,均与男子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3、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寻求救济?

答: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52条第1款以及第53条之规定,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四条救济渠道:一是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二是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三是向人民法院起诉;四是向妇女组织投诉。上述四条救济渠道可以任择其一,而其中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是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新增加的一种救济方式。

4、已出嫁妇女有权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吗?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2条规定,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第33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因结婚男方到女方住所落户的,男方和子女享有与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的权益。

5、为什么要增加禁止遗弃妇女的规定?

答: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条第4款规定:"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与修改前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相比,该款增加了遗弃的规定。

遗弃妇女是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妇女,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严重损害妇女权益的行为。遗弃行为同虐待、残害妇女行为一样,不仅破坏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和义务关系,直接威胁被遗弃人的生命和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更是破坏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上一篇:法律事务年度总结下一篇: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