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习热情

2024-05-10

如何激发学习热情(精选6篇)

篇1:如何激发学习热情

如何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提不起劲来.这主要涉及学习目的的和学习动机问题,通俗地讲,就是没有解决好为谁而学的问题。

如果把学习动机划分一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高尚、正确、长远的学习动机,具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学习上表现出三个特点:劲头足、意志坚、标准高。另一类叫自私、不正确和短浅的学习动机,具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各种学习问题,如学习不用功,抄作业、考前突击、考试作弊等。

所以,要想提起学习的劲头,就要不断地端正学习的动机,真正形成高尚、正确和长远的学习动机。这种转变和形成过程,就是一般指的立志过程。

大家不妨去翻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传记,将会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他们学习的劲头,顽强奋斗的精神,往往与中学时代立下的崇高志向有关。

大家都知道,钱三强是中国的核物理学家,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与钱三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他在上中学时,读了孙中山著的《建国方略》之后,决定学习科学,为振兴中华出力。他原来学的是法语,为了能上用英语讲课的北京大学预科,仅用一个学期就攻下了英语关。1936年他以优异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考取了留法公费生,去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攻读核物理学,在核裂变方面有重大的`发现。1948年钱三强回国时,他的老师小居里夫妇(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在他的鉴定书上写道:“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近十年来,在我们指导的这一代科学人员中,钱三强是最优秀者!”

从上面举的例子中不难看出,科学家们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的劲头,来自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正确动机。有了这种动机.学习和工作的劲头就会经久不衰。

再讲一讲1982年12月被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博士学位的王建磐博士的事例,

他在中学时,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中学六年的课程。他在回忆中学生活时说:“在学习中,我看到各种教科书中充满了外国人的名字,如牛顿、伽利略、苗卡尔、欧几里德、法拉第等等。这些人当然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劳动成果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可是,为什么中国人的名字难得见到?难道中国人笨吗?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窒息了人们的思想,近代又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得在西方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落后了。

我多么希望能在各种教科书中见到中国人的名字闻。偶然在某一本科学书上,发现用中国人名命名的定理、定律、公式,我都感到特别高兴……有一次,在美国人员柯勃逊写的《抽象代数学》中看到一个华罗庚定理,我兴奋得睡不着觉,这是用真正的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定理!现在,在各种国际比赛中,每当中国运动员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的时候,青年朋友们是欣喜若狂!当时我也是这样一种心情。我想,我既然能用一年半时间学完六年课程.不能就此停步,应继续学下去,争取将来为祖国科学的发展作一些贡献,为中华民族争得一点荣誉。我暗下决心,从此,自学成了我的自觉行动。”

可见,当一个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人民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自觉的阶段,学习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学习提不起劲来的现象就不容易出现了。

学习提不起劲来的原因,还涉及到信心和意志的问题。

有的同学可能学习上受过挫折,但没有对自己的挫折进行科学的分析,错误地认为自己不行,对自己在学习上取得成功这一点信心不足或丧失信心。于是形成这样一种心理:既然自己学习不行,再使劲也没用。有人说,“学习以成功为动力”,我看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每成功一次,就增加一次信心,逐步就会坚信自己在学习上付出的劳动一定会取得成效。正是这种信心,使不少学习基础差的同学,通过科学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同样,一个意志品质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不能坚持下去,不能干方百计去克服困难,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由于意志差,学习计划老实现不了,对自己能否坚持完成学习任务,也总是采取怀疑态度,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就难以提起劲来。

篇2:如何激发学习热情

动机是一个人行动的理由,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会认真的学习,因此,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唤起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眼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面对学生一上数学课就无精打采的样子,该怎么做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呢?

一、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如果不会学习,依旧停留在旧的知识基础上而沾沾自喜,终有一天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被社会所淘汰。其次,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独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没有参与思考、解决问题,思维就得不到锻炼,一味的只是接受,时间久了,定会一无所获。人的大脑就像一部机器,常用常新,越用越灵活;如果放在那里不用,就会生锈。

二、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创造的前提,一个人有了欲望,就会想去满足,就会动手、动脑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平移和旋转”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有一地主和一农民参加赌博,他们各押赌注一头牛。双方约定;三天后,两个人轮流在一张桌面(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圆形)上摆放同样大小的铜钱,规则是:每人每次摆一个,铜钱不能相互重叠,也不能有一部分在桌面边缘之外,摆好以后不准移动,知道谁最先摆不下铜钱谁就认输。农民经过苦苦思索最终赢得了地主的一头牛。此时,就问学生:“你们想知道农民的方法吗?”同学们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就可以让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上完这节课。

2.对学生已有的不完整的知识进行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

当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产生冲突或差异时,就会引起他们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的教学,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已经接触过平行四边形了,但是他们还不能揭示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如果此时问学生:“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学生一定答不上来。但这时已经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就会急于了解,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3.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给教师的建议》)。因此,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言辞,多给学生一些表扬,不管多么简单的问题,只要学生答对了,哪怕只是答对了一小部分,就说一句:“非常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更高。4.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就会喜欢你,从而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比如:笔者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

5.适当开展数学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数学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例如:可以把学生分组,提出的问题让各个小组分别解答,然后给每个小组评分,得分最高的给予表扬,甚至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6.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篇3:如何激发新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上好高一第一堂语文课——先声夺人

高一第一堂语文课, 对于高一新生今后是否喜欢语文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 教师应针对高一新生特点, 仔细研究、精心备课, 力求在第一堂语文课中展示高中语文的美感和魅力, 展示语文老师对高中语文的独特见解, 以富有个性特色的授课方式来攫取学生的心, 以焕发出的对语文的深深热爱来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喜爱, 让高中语文课教学在美妙的意境中缓缓拉开序幕。我是这样设计高一第一堂课文课的:

首先, 导语设计力求“新”。人云亦云我不云, 老生常谈我不谈, 抛开陈框旧条, 出新制胜,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尝出高中语文的“美味”来。于是我设计了一出挺有语文味的导语:“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语文的魅力;“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是语文的风采。在座的各位同学, 我很高兴有缘成为你们的老师, 在这里, 我们可以沟通思想、交流情感, 领略语文的博大精深, 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我们可以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沐浴荷塘淡雅宁静的月光;我们可以欣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体味一代伟人的豪情与胆略;我们可以吟诵陶潜的《归去来兮辞》, 参悟他“倚南窗以寄傲”的旷真超然的情操。我相信, 只要你、我、他——我们一起付出努力, 就一定能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

其次, 问题设计力求“奇”。学生怎么也不会想到, 我会问他们这么一个问题:从小学到高一, 你们已学了八年的语文, 那么如何解释“语文”这个词呢?在学生讨论回答之后, 我把语文的含义概括为三个层面:语音、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然后, 从这三个层面生发开, 让学生从我汪洋恣肆地讲解中去领悟语文的博大精深, 并为之而倾倒。

再次, 内容设计力求“美”。这节课, 目的只有一个——千方百计展示语文的美, 在“美”字上做足文章。要让人信服, 最好是举例说明, 我列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名句来展示语文的阴柔之美, 列举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名句来说明语文的阳刚之美。在上第一堂语文课时, 学生的语文兴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我激发了。

第一堂课结束后, 学生反响强烈。有的学生说:“我终于呼吸到了语文的新鲜空气。”有的学生说:“老师的‘骗术’真高明!”总之, 上好高一第一堂语文课, 让语文之美深入学生内心, 让它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喜爱之情。

二、上好高一第一篇课文——先入为主

高一语文教材第一篇课文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荷塘月色》, 这就给我们上好高一第一篇课文提供了较好的试验田地。课文本身的美就足以吸引人, 若语文老师能善于引导, 以身示范形式多样, 细心品味, 深层挖掘, 那么, 学生一定会被朱自清的散文所深深地吸引, 从而先入为主爱“乌”及“屋”, 渐渐地迷上语文, 对语文的学习态度好转。

在讲授该文时, 我借助两幅荷花的摄影作品, 借助悠扬的古典名曲, 用优美的语言设计导语, 让学生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缓缓步入荷塘月色, 让学生在纯净宁谧的心境中接受月光下水中“仙”花的洗礼,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境在学生心海上荡起阵阵涟漪。在讲课中我利用普通话标准的特长, 用饱满的感情先给学生作一次生动的范读, 让学生感受到美文的语言感染力, 沉浸于语言美的意境中, 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同时多方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力, 对文中美景进行多角度的品读欣赏。教学语言力求精美和课文相得益彰, 使学生获得双重享受, 让《荷塘月色》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美景、永远的记忆。

三、上好高一第一次作文讲评课——先扬后抑

作文一直是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事情,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最根本的一点是:出的作文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叙, 有情可抒。根据写作、口语交际第一单元“用心感受生活”的知识点, 我设计了一个以“走进高一”为话题的作文题。在批改中, 我主要把握两点, 一是不吝啬分数, 二是评语尽量用交谈式的口吻、多用鼓励性的词语。作文讲评课我更是用了足足两节课, 把第一次作文的点点滴滴都说到, 且先说优点, 后说缺点及此次作文引发的思考。点评时逐一举例说明, 有的放矢让学生心服口服。优秀作文印发全班, 让学生共评, 老师点评, 让学生在评中提高兴致、获得技巧。

篇4: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兴趣;赞美;思考;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7-02

从孩子的成长上看,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为什么经过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这许多的教育者教育了十几年有的孩子却厌学了,逃跑了……我们任何一方都没有反思自己,而是不断地指责我们的孩子,我想可能是学习让他们觉得是件不快乐的事情,他不再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他要逃跑!那么如何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持久钻研的原动力

2012年3月16日金坛二中的20多位老师来我校研讨,在初二(5)班听了洪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颇有感想,这节课让我看到一个资历深厚的老教师经历20几年的岁月沉淀,尤其是典型实验的选取及处理,更让我看到了一个理念: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和持久钻研的原动力!先是用一些典型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①学生尝试解释火箭升空的原理,是不是这样的呢?先引领学生读材料,后来用气球模拟火箭升空原理很形象。②直升机升空的原理,好比电风扇。这两个实验是学生不十分清晰的,所以也是很感兴趣的!③学习知识是为了解释现象(学以致用,很好的衔接)。游泳时,为什么手脚向后划水人就会前进?一个学生站起来解释的可能不是洪老师要的答案,洪老师说:“解释得很好!你是否能解释得比他更好?”——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理来进行深度思考。④学生做课内互动学习-交流讨论-质疑:主要在拔河一题,老师预设了“拔河”一题,并准备了一个精彩的实验,找到班上力气最大的同学让他站在滑板上,结果瘦小的同学轻松一拉就取胜,得到结论,获胜与否取决于摩擦力!这节课让我更多地看到了物理美!美在它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让学生感觉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应用到物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爱与赞美,让顽石开花

有人说:“爱与赞美能让顽石开花!”是的哪怕是善意的谎言,表扬和鼓励的力量还是无限大的!所以说激发一个人的热情是根本,是一切成功的开始。所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一句表扬很可能唤醒他长眠心中的热情。ZY,一个可爱的男生,总体成绩在班级中等偏下,期中考试前数次周练习,分数依次是:76、84、80、79、87、79、75、82,考前我和他谈心,我说:“你是个聪明的男生!如果能像某某一样定心、努力,你的成绩一定会令人瞩目!”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90分,结果期末考试他考了92分。这对于他来说,是学习以来的一个奇迹,成功的喜悦也来得更猛烈一点。在写期末考试感想时他写下了以下的反思:这是我的第一次考试上90分,在考试时,我曾在草稿纸上写了几行字:第一行:达到90分;第二行:不让老师伤心;第三行:我努力!我必胜!正是这些话激励了我自己,再加上我平时的努力。或许是我本身基础就差,我只能选择努力了。我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方法,后来我总结出对我自己有利的方法:①在做题时,用直尺一行一行做。②在复习时,把错题仔细看并且把错题背下来,并且掌握其要点,自己再出几个类似的题目。③在预习时,把教材解析里的一些会做的题目解决掉。④在课前尽快拿出书,再复习一遍,或预习一遍。看到ZY的反思,我很感动。我在想我们的孩子身上到底有多少可爱没有被我们发现,有多少才华没有被我们赏识,有多少潜力没有被我们挖掘?一个小小的鼓励、一句细细的叮咛、一个信任的眼神也许就可让他们拥有一个春天。

三、爱思考的好习惯是聪明的源泉

大家是否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明明这个问题讲了许多次了,可学生照样错。原因在于学生只是听了,而没有独立思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为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是聪明的源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1.要教学生学会思考,讲课不宜过细,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不要让学生养成依赖心理。教师提出问题,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一次思考不出来,可以两次、三次……学生实在思考不出来,老师可以适当提示、引导,让学生真正思考起来。

2.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听人讲话要想一想,你认为他讲得对还是不对。对,为什么是对的?不对,错在哪里?怎样才是对的?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就是你的见解,经过你独立思考产生的独立见解。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独立思考,就要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合作伙伴的身份与学生探讨,鼓励学生有不同见解,勇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断完善自我。

只有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习惯,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越学越聪明!学习知识不像向仓库里放东西而是为了周转——解决新的问题!

四、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给学生一种美妙的享受

学生们说我上课很有激情也很幽默——让他们听课觉得是一种享受!是的,上课的时候我会对他们微笑,也会偶尔说一句搞笑的话,做一个搞笑的动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们听课的时候不用提心吊胆,怕被骂到。有一次我在三(3)班上课,前面有一位女同学的听力不好,只能看老师的口型(而我又不知道此事),所以她老盯着我看,我回过头对她说:“what is wrong?”还有一次讲气体液化时,有一位同学把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变成了小雨滴漏掉了水蒸气,我就问她:“Where is your水蒸气?”还有时候讲完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时,我会对他们说“Are you明白?”我的东北话语调自然逗得他们大笑,课堂的气氛立刻变得轻松愉快了,我还时不时地给他们讲个小笑话,缓解一下乏味、尴尬的气氛!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很严格也很搞笑,因为我觉得幽默能给学生喘息的空间!但同时感受到学生对我的亲近与信任,我相信“亲其师,信其道”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篇5:如何激发学习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而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笔者现就如何利用有效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由此可见,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现在对一件事比较好奇,你们的衣袋里一般装着什么呀?”大家一个个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满足了我的好奇心,答案有纸巾、钥匙、胸卡、零钱、笔、橡皮,还有一位同学灵机一动,说他的衣袋里一般都装着“空气”,多么调皮呀。我继续问:“来看看这个小男孩,他呀长大后成了昆虫学家呢,你看,他的衣袋里鼓鼓囊囊的,装的是什么呀?”“昆虫!”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咦?难道说小时候衣袋里装满昆虫,长大后就能成为昆虫学家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这一课的导入,用交流谈话、看课文插图等手段创设情境,并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发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一上课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利用“矛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有兴趣才会有求知欲,有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中,会因文制宜,创设“矛盾”情境,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如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我用动画出示了变色龙捕食蝴蝶的瞬间,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的第十二自然段,感受到了变色龙捕食的特点――“快”。继而提出,既然变色龙捕食如此之快,那为什么课文的第九、第十自然段中却写到了变色龙很“迟钝”呢?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寻找答案的欲望。

三、利用“争论”情境,培养批判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学生在课堂上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就会便课堂出现无法预设的精彩。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例如,在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我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能体现儿子爱父亲的关键词语或句子,用横线划出能体现父亲爱儿子的关键词语或句子。交流时,有一位学生觉得课文第四自然段也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其他学生都反对,认为第四自然段仅仅是写了儿子种的花非常美丽。我立即给学生展现了一幅公园花开的图片,让学生来描绘一下这幅画,学生都能够想到“万紫千红”“五颜六色”“春色满园”等词语,然后,我让学生再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经过思考,有的学生感悟到鲜花是很常见的,在高尔基的眼中,鲜花似乎异常美丽,这就是因为高尔基特别爱自己的儿子,所以看了花内心才会充满喜悦。有的学生觉得也写出了高尔基觉得有这么贴心孝顺的儿子而感到自豪,还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是一种“侧面描写”,通过描绘鲜花的美丽衬托出高尔基对儿子的喜爱与赞赏……像这样的疑问,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对深入学习课文内容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教师相机启发、诱导,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丰富、拓宽情境,鼓励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常用形式,它以某些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采取推测、想象等方式,让思维沿各种不同的方向任意发散,重组记忆中和眼前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情境教学十分重视通拓宽情境,丰富学生的表象,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求多方面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嫦娥奔月》一课时,知道了嫦娥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之后,我问学生: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并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了,孩子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会怎么做?再想一想,还会有哪些让人感动的情景呢?学生马上就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说:有的乡亲生病了,但是没有钱治病,嫦娥就会把自己省吃俭用省下的一点钱拿出来给那个乡亲去治病;有的乡亲家孩子没有钱上学了,嫦娥也会把自己做新衣服的钱省下来送钱给他们……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情境的不断丰富、拓宽,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能使学生时刻保持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课堂上教师利用根据教学内容而创设的有效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成了学习的主人。李吉林老师在《让情境教育的亮点亮起来》一文中说:“情境教育让教师带着情感与智慧的光亮走进教室,走进儿童中间,让课堂亮起来,让儿童的心灵亮起来。”我想,在这样的“亮”的课堂中,学生自然是充满了学习激情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会认真学习“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情境教育的理念,努力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高效。

篇6:如何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根据美国盖洛普顾问公司,对大企业员工进行的40项调查显示,员工可分为3类。

(1)投入的员工——是指追求效率、充满创新能力,视完成目标为挑战的一群。

(2)不投入的员工——往往占公司员工人数高达75%,在工作表现中,反映出不愿意承担风险,缺乏成就感。

(3)极度不投入的员工——则时常拥有沮丧的情绪、孤立于工作团队之外等特征。

盖洛普认为,企业要以员工为本的经营方向,才能让员工对工作采取热诚的态度。公司管理层不妨考虑以下建议:

1.明确指引:指引每位员工取得成果的方法,而不是硬性设定每一步应该怎么做。给予员工信赖感和自由度,增强员工的自信心。

2.倾听员工心声和意见: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认为,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比老板清楚得多,于是在韦尔奇接任行政总裁后,便推行“全员决策”的制度,使中、下层员工,都有机会出席公司的决策会议。

3.针对岗位特性选才:挑选人才的主要考虑因素,是针对每个工作岗位的特性,让具潜力的员工担任,以提升工作满意度。

4.及时赞扬:在员工做出成绩时,应及时赞扬,让员工觉得,公司懂得欣赏他,并以此而骄傲;这有助减低员工流失率。

5.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不同部门的员工能协同合作时,也能推动业绩。不妨营造有且增进员工融和的工作环境。

6.关切员工成长:真心关切员工的成长,不怕员工的能力会超越自己。当员工发现有其他公司适合长期发展时,要大方地协助他们另谋他职。

7.提供信息和工具:尽量提供员工所需的信息和工具,并协助其取得所需的技能。

8.跟进事业发展:帮助员工区分“天性的长处”和“从学习得来的技能

上一篇:用友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六下一篇:铁通公司电话营销暑期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