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024-04-24

让经典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精选6篇)

篇1:让经典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经典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MATHS前沿

在上课时要是一味的讲课,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听得厌倦、乏味,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坐得东倒西歪,交头接耳的现象,甚至出现过激的行为。

有一次我在上课时,发现学生有的坐姿不端正,听课想走神,我就说:“同学们一连上了几节课也累了,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学生一听讲故事立马来了精神,“好。”

在美国的大街上有一个乞丐跪在街边行乞,但是,他与别的乞丐不同的是在他的身边还放着一些商品,那是一些很不错的铅笔,我们暂时把那个卖商品的乞丐叫乞丐商人吧,有一个穿着很好的商人走过来,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美元走了,但过了一会儿那个商人又回来了,对这个摆着商品行乞的乞丐说,你这些铅笔是卖的吧?这个乞丐商人说:“是的。”那个很富有商人说:“我是一个商人,你也是一个商人,咱俩个应该是平等的,刚才我给了你一美元,我要买你的一些铅笔来交易。”然后,这个很富有的商人就挑了一些铅笔走了。

富有商人走后,这个乞丐商人立刻站了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洗好自己的脸再也不跪在那里卖铅笔了。五年之后的一个商人聚会上,这个乞丐商人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商人了,他经营着一家很不错的铅笔厂,他在那个聚会上又看见了给他一美元的商人,并走到他跟前向他深深的鞠了一躬说:“谢谢你”。

“同学们,那个乞丐为什么后来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商人了呢?那是因为他从那个商人的话里得到了尊严,是一个被看做平等的尊严。他是一个商人,就应该像个商人的样子去做自己的生意,而不是象一个乞丐那样在乞讨别人的赏赐和怜悯,所以他就努力专心的去做自己的生意了,最后他成功了。”

“同学们,你们是一个学生,所以你们也要拿出做学生的样子,全力以赴的去做学生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在那里总是说这也难那也难,这也学不会那也学不会,班里管得紧学校管的严,一味的在那里发牢骚。如果你一心只想着学习,那么一分钟它就是60秒,一分钟或许你做不了什么,但60秒可以做很多事。所以在班里你不要老像一个乞丐一样的在那里获得老师的同情和可怜。如果那样的话,你只能得到同学们对你的蔑视。所以我们要有尊严的坐直身子,全力以赴的学。”当我讲完这个故事时,我发现学生都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子,从那以后我在上课时很少有人走神不注意听课了,由此看来,在讲课时有时也不妨讲一些经典的故事给同学们,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只有坐得稳、站得正才能显得有气质,才能活得有尊严。但我没有直接地讲给学生,没有对学生不恰当的行为进行呵斥,而是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巧妙地教育了学生。这或许就是经典故事带来的效应。

篇2:让经典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课堂更精彩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一线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小学数学教学,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放飞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给学生一双探究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数学有魅力”。正如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的那样: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教师要关注课堂信息,把握有利时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生命之液在课堂中自由徜徉,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一、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有趣”

我们都知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对学生新知识的获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重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并由此作为数学教学设计起点,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1、精彩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因此,要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我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并对学生进行鼓励、积极引导探索。我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巧妙设计问题的:(1)、你们了解哪些分数?(2)、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纸,你打算怎么折成两部分?(3)、(展示同学的作品)哪些是平均分?(4)、为什么这两个部分都是用1/2表示,但图形的大小不一样?(5)、说说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分数?(6)、选一个分数折一折,说说你是怎么折出来的?等等

以上的问题设计是认识1/2后马上引导学生认识几分之几部分,虽然学生感到困难,但是学习的起点的确定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扩大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空间,提供学生“再创造”的机会,重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课堂交流的时间。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活化问题,激起学生兴趣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所以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我在教学小数除法的时候,我把枯燥的除法题编成了一道学生们最熟悉的购物的问题。今年由于物价上涨,老师买豆角17元才买回2斤豆角,同学们知道多少元一斤吗?这是一道小数除法题,很多学生马上就能猜出8.5元,可是8.5元是怎么算的呢?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数学,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一来学生感兴趣了也就爱学数学了,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二、启发学生探究——“数学有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用教材教,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三、体验探究活动——“数学有理”

我们知道,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数学活动之中,靠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能在现实的活动中理解和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探究空间和时间,努力实践:“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让每一个学生都真切体验探究的全过程,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有理。

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课,把教学展开部分设计成:提供素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发布三个环节。先为每四个同学准备了一份圆柱特征探究的学习包,包内有茶叶罐、纸水杯、纸做的圆柱模型、一个装有各种形状纸片的信封。然后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内思考与讨论两个问题:“圆柱的特征有哪些?你是怎样发现的?”最后以成果发布会的形式,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跟进操作,发展和深化普遍认同经验,质疑和共享独特的个性经验,规范和校正非正式甚至错误的经验。

由于我提供了丰富而且有差异的、可以动手操作的学习材料,保证了学生的探究时间,让学生亲历了思考、发现的全过程,使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得到了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课堂也由此焕发了生命的活力。沙夫萨马认为:“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授那些有助于他们生活的数学知识”,对小学数学,能够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所以说用好数学也是一门技艺。通过这种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活动,学生兴趣倍增,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数学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四、动手实践探究——“数学有魅力”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关键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深化。在“年月日”的教学中,学生们知道了每“四年一闰”后,不少人猜想用年份数除以4后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反之是平年。我提出让学生验证,并出示2000-2007年的平年闰年表,学生们纷纷拿出课堂练习本,和周围的同学自由分组用4除这8个年份数,并且很高兴证明出这个猜想是对的。体验成功,学生们是愉悦的,许多小脸都展示着兴奋的微笑。

篇3: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热情

一、注重问题情境, 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讲得腻, 学生听得也烦。我们知道,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解于问”, 思维因问题而发动, 因问题而深入, 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所以, 教师需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 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教师如果在课堂中能够巧设问题, 给学生充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能被点燃。

例如, 在《生活与消费》教学中, 对货币的职能的教学, 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探究。

世界几个大国中, 中、美、英、法、德、日、俄分别使用什么货币, 这些货币在世界上地位一样吗?在2011年, 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欧元兑美元的下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2011年黄金的市场表现突出, 原因何在?黄金是货币吗, 黄金与货币的关系如何?我们的纸币与黄金的关系如何?买东西的过程中货币起什么作用?商品的标价说明货币的什么作用?外汇储备的含义是什么?以上问题的创设, 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了某种悬念, 从而引起了他们的有意注意, 促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 能够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勤于动脑, 并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二、注重生活渗透, 延伸探究的舞台

在教学中, 常常会有一些知识内容让学生学起来感到抽象枯燥, 但只要我们教师改变过去那种兴味索然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别出心裁地进行教学, 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实现教学目的。

例如, 在高一政治教材二单元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课中, 对于储蓄的教学, 就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零用钱存到银行, 办一个活期的账户, 让他们亲身体会存款的流程、取款的乐趣, 自己计算一下利息, 这样的教学效果比教师在课堂上磨破嘴皮好很多。《股票投资》的教学,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教学, 股票的概念以及比较股票与债券的区别, 学生没有亲身体验, 只好以记忆代替理解, 那也是应付考试的无奈之举, 新课程教学彻底改变了知识挂帅的痼疾, 淡化了以僵硬的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可以把学生带到证券市场, 亲身体验。不一定要到证券交易所, 可以把学生分成组, 亲自开一个股票交易账户, 运用课本中学习的股票知识, 对本地的上市公司进行调研, 进行讨论分析, 然后进行一次真实的股票交易, 盈利或亏损, 一目了然, 学生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知识真正走出课堂, 走出书本, 走向学生的生活。

总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才会实现有效的政治教学。

篇4:让经典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一、教师全情投入、学生积极参与,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1、教师要充满激情。教师一进入课堂就满怀热情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来,并将每一位同学都引领进兴奋的学习状态中。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学会用智慧驾驭操纵课堂,在对课堂的操控得游刃有余的基础上,放心大胆地释放激情。在课堂上要“舍得做、放得开”,用满腔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教师尽可能多地用灵动有趣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体态语言来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激情的教学。学生就会积极响应,课堂上会充满欢乐和笑声,同时学生聚精会神,流露出渴求的眼神,他们的大脑风暴就会形成,这样强刺激下习得的语言知识,其记忆的长久性是可想而知的,其形成的语言技能也是很恒久的。

2、教师要富有幽默感。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喜悦和欢乐,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快感,激发其思维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活跃学生学习的气氛,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运用幽默能把一些抽象的、复杂的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而饶有兴味的形式表现出来,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难度,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达到“课开始,兴趣生;课进行,兴趣浓;课结束,兴趣存”的效果。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个班级总有一部分学习英语有障碍的同学,引导那些根本不学英语又喜欢玩游戏的学生来学英语不是一件容易事,只能智取,不能盲干。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英语教学中尽量做到“投其所好”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二、教师探索创新、学生努力好学,让英语知识“活”起来

1、创设情景教学

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选择既适合本堂课又生动有趣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引导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交际、学会合作、学会迎接挑战、学会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创设真实的交流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英语的最佳状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英语课堂气氛的有效措施。综合英语的实践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课型,给学生创设不同英语情景。如在教授有关音乐话题的课文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几乎所有高中学生都耳熟能详的著名歌星的现场演唱录像,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那激情燃烧的现场,然后借此情景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相关英语问题,问题一步一步深入,把他们的兴趣引向教材中的课文。

2、运用竞争机制

竞争永远是一剂课堂兴奋剂。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竞争好胜心理驱使学生乐于参与比赛活動,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无论是小组比赛还是个人比赛,学生都满腔热情地参加,课堂气氛可谓空前高涨。运用竞赛,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思维的灵敏性。在单词、短语的默写和口语的背诵中,由于课堂时间紧、背诵要求高,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背诵任务较难;有时高年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甚至会进入低迷的状态,此时我们不妨添加竞争“催化剂”,尝试引入竞争机制,让全班学生一下子“沸腾”起来,在强烈的记忆、背诵氛围中,学生会全神贯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竞争可分为小组竞争,个人积分制,两人对抗等,其形式多样,老师可根据各个班级的不同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效果。

3、优化课堂用语

教师是教学艺术的探索者。教师使用课堂用语的目的是为了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沟通,因此,课堂用语应简练通俗,符合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语言是一种艺术,精彩的课堂用语能给整堂课的教学锦上添花,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课堂用语要生动丰富,尽量做到形式多样。同一个意思有多种表达法,教师在使用时不能总是使用同一种表达法,而应在课堂上不断变换句式,让学生逐步适应、逐步接受,既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三、教师倾注真情,学生发挥潜能,使英语教学“活”起来

1、营造氛围,焕发课堂情感的活力

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推动、调节、强化等功能。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入心。课堂的真正活力来自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心心相印,达到一种默契,这种默契能协调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一种合力。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尤如乐队中的指挥,每一堂课教师要展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法、渊博的知识和优美的板书,要将自身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要用特有的风格和方式去开启、唤醒和提升学生的心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要能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明朗的期待。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

2、给予信任,让学生充满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与鼓励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高尚目标的追求。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教师应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的一面;教师要懂得欣赏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暗含期待。教师和蔼的语言,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话语,甚至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能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尊重、理解和期待,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倍增。在英语课上,教师应全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保护学生的一切尝试;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发自内心的赞赏,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学生从教师的举止言行中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爱意和鼓励,体会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就会逐渐消除用英语交际的胆怯心理,树立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

篇5:让经典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高新区火炬一小 陈妍心

“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是我们高新区火炬一小的办学理念。什么是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对于火炬一小的老师来说,能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孩子自信、乐学,健康地发展,即是孩子的成功,也是教师的成功。

我从一年级接手的班如今进入了六年级。五年时光,俨然成为了我们师生不断追求成功、共同成长的有力见证。今天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谈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一步步走向成功。

一、从“小处”突破,结合实际达成目标,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的热情。

所谓“积跬步,才能至千里;积小流,才能成江海”。每个学期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为自己制定近期成长目标,并把它贴在课桌上方,时刻提醒自己,朝着目标前进。所谓近期成长目标即在最近一段时间要养成什么学习习惯,大约用多长时间,完成的步骤等。目标要具体,定得越细越好,要“近、小、实”。所谓近,就是制定目标时,不要好高骛远,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要近期能够达到;所谓小,就是目标要小一点,要易于完成;所谓实,就是目标要实在、具体,不要太抽象。总之,制定目标的原则就是要让学生“跳一跳,摸得到”。

从“小处”突破,从小小的一个进步让学生看到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逐渐增强自信心,进而对学习更加感兴趣。

二、从坚持实践着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 实践才能出真知。要让所有学生真正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内动力,不是只靠老师手把手教,而是老师教会方法,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摸索与勤奋钻研,才能不断吸取经验教训,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我从低段就开始培养学生“小老师”的意识,先教会一批孩子如何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再由他们去教第二批孩子。到中段后,班上每天的各科作业检查根本不用我们操心。先是“小老师”“承包到户”进行监督检查,组员的作业如有问题及时督促改正;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小老师”;最后确认作业无误后方可交与老师检查,老师再根据抽查情况查漏补缺。为了能在同学面前做一个优秀受人尊敬的小老师,“小老师”们学习非常主动、努力。成为同学们竞相学习的好榜样。如今我们班人人都是“小老师”。我们每天的作业先以同桌、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老师督查。通过相互检查作业,同学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做作业更加认真了,检查作业更加仔细。整个班级形成了互追互赶、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风貌。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还体会到了一种“授人以渔”的成就感。

时间长了,还有好几位小老师能模仿我上课的环节、步骤,为同学们上一堂堂完整的课。

马杰琴,我们班的副班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是我们班的“学习明星”。进入高段后,我时不时会跟她一起探讨一些略读课文的重要环节以及知识点,将做好的教案和课件给她,让她去上这些课,我就在台下听课,课后进行评价。在她的影响下,我们班涌现出了“美术小老师”,“思品小老师”。这些“小老师”对上课感到很新奇,很荣耀。每次上课前他们一定会认真地进行准备。每堂课下来,他们都围着我谈体会,问不足。

通过当小老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会到了当老师的不容易与艰辛,更加尊敬老师。

三、扬“特殊孩子”之长,激发体现自身价值的热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欲望和热情的基础上,必须坚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各层次学生分层次对待。这样才能为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持续进步提供智能上的保障。

卢政希,他的爸爸常年在深圳打工,他与妈妈在一起生活,他的妈妈早年身体不太好,需要长期吃药,所以没有上班,主要在家照顾孩子。由于长期服药,导致她心理焦虑,加上他对孩子期望较高,管教较严,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刚开始这孩子少言寡语,非常内向。我常常私下跟他交流,开导他。一次检查作业时我发现他的书写有进步,便在全班进行了表扬,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从未有过的自豪的笑容。从那以后这孩子写字越来越认真了,写得越来越好。于是我因势利导,写字课时细心指导他的书写,平时有意展示他的作业,将他的书写作品贴到展示墙上供大家欣赏,后来他的书写成了我们班同学模仿的对象,去年他还在绵阳市硬笔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看着这个孩子一天天成长,我感到很欣慰,但还是觉得在他身上缺点什么。我思考良久,发现他缺乏的正是自信和活泼。于是我利用学校少年宫经典诵读小组老师的身份,为他量身编排了一个节目,他是这个节目里的领诵。刚开始训练时他很腼腆,很胆怯,但是我并没有放弃他,而是鼓励他——“老师相信你能行,你相信老师吗?”他点点头,更加认真地练了起来。逐渐树立了信心后,我又逐字逐句地给他讲解诗句的意思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我又教他应该如何去表演。在我细心、耐心的教导下,他成功的胜任了这个角色,他的领诵为这个节目增添不少光彩,这个节目获得了市经典诵读特等奖。他也在此次活动中找到了自信,让妈妈、老师、同学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是通过这个活动,让学校领导认识了他,并选他为我校主持人。如今,他已是我校有名的主持人。前不久,绵阳电视台在我校拍摄的微电影《 孤独的心 》就是由他主演,我班全体同学参演的。他的表现受到了摄制组的好评。曾经少言寡语,默默无闻的孩子如今已变得活泼开朗,积极向上。

何建奇,三岁那年因医疗事故两耳失聪,曾在特殊学校学习,但没什么效果。一年级接到他时我教育学生要尊重他,关心他。在学习上,每次讲到重点部分,我就会把上课的语速放慢,站在他面前,一个字,一个字对着他说。一有空就对他进行单独辅导,还将我们班学习能力最强的班长调过去跟他当同桌,教班长怎么帮助他......在老师、家长、同学们的共同帮助下,何建奇同学在学校里能和正常孩子一起玩耍、学习,快乐成长。但由于听力障碍,他学知识能力有限,看着这样一位可怜又可爱的孩子,我常常想,我还能为他做些什么?俗话说“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他同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二年级时我发现他特别爱画画,就跟美术老师商量让他到美术组学习。到美术组的学习让他发掘了自己绘画方面的潜能,学习越来越开心了,如今他已是我们班公认的“小画家”。孩子在作文中写道:陈老师,是您给了我希望,让我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健康成长!您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谢谢您,谢谢您!”话语虽不是他亲口表达,但字字都甜在我心里。

四、教会学生正视“失败”,使之成为激发学生“斩荆棘破巨浪”的力量源泉。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提倡成功,也要正视失败。我常会运用事实的失败去教育学生,促使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一股迎难而上的坚强力量。

今年十月,我们学校举行节日手抄报评比活动,每班选20名同学参赛。我班却有45位同学强烈要求参加,为了不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我说服学校,让这45位同学都参加了。同学们都精心准备着,比赛后,大家都信心满满。但校内评比结果--我们班的手抄报成绩是全年级倒数第一,原因是我们班大多数同学作品内容偏题了。那天我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都兴奋地等待我告诉他们结果,当我宣布结果后,同学们十分惊讶,教室异常安静,再看看孩子们,个个垂头丧气,没精打采。许久没有看到孩子们这么沮丧的表情。于是我放下课本,对同学们说:“孩子们,结果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过程,在比赛过程中你们积极参与了、努力了、付出了、收获了知识,展示了你们的风采,这就是成功。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我们本次的失败,总结失败原因,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获得更大的进步,你们说好不好?”话音刚落,刚刚沉静的教室,瞬间沸腾起来了,孩子们连声答好。我笑了,孩子们也笑了。十一月,学校举行了“我参与,我快乐”为主题的竞赛节活动,有语文 “汉字英雄擂台赛”“书法比赛”,数学 “思维小博士”“口算小能手”,英语 “单词拼写比赛”,这次,同学们面对学校的活动方案,认真学习活动要求,主动请教各科老师,有针对的进行训练,认真备战的情景,我很欣慰:他们懂得了如何从失败走向成功,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刚刚结束的竞赛节活动,同学们都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五年来,孩子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活动,经典诵读节目年年获市特等奖;五四“献词”受到市领导高度赞赏;班级道德讲堂、主题队会,同学们都全身心地准备,包括活动方案及主持词、ppt的制作都是由孩子们集体策划,通过选拔确定活动中的主要人物,每次活动都受到了领导、老师的认可;学校少年宫各个兴趣活动小组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孩子们在一次次成功中体会到了自信的重要,从一次次的探索实践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还从一次次失败中学会了自省。他们正用源源不断的热情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变得越来越强大。为此,我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感到很欣慰,也很幸福。对于我来说,孩子的成功便是我的成功。我将继续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做好孩子成功路上的奠基者。最后,我用我的题记来结束我的发言: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有着红色的热情,橙色的激情,灰色的迷茫,黑色的挣扎。

作为教育者,我只想遵循我的心,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抛弃,不放弃,坚守心中那份对教育事业的不朽热爱。

篇6:让经典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摘要:高中生多不愿意把精力用在语文学科上,总觉得语文学习枯燥,而且努力了提高也不明显,不如把精力多放在理科方面更有效果。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变得困难重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乐趣又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激发 学习语文 热情 四步曲

一直以来,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多不愿意把精力用在语文学科上。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认为语文成绩提高较慢,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高考时分差一般不会像理科那样大。面对这种情况,许多语文教师发出了教书难,教语文难上加难的感慨。这些也到是事实,不过,如果多用些心思,激发起学生自身学习语文的热情,还是能取得明显效果的。在这里我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热情的问题,谈一些拙见。

一、明确目标:运用榜样力量,坚定必胜信念

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一部分表现在“偏科生”身上,一部分表现在各科基础都较差的学生身上。他们往往觉得以前自己没有学好语文,已经读高中了,再学恐怕为时已晚。针对这种情况,面对入学新生,我总是拿上届学生中成功者的事例激励他们。每届都有一些原本基础一般、资质并不高或者语文学科是弱科的学生,经过正确的引导,刻苦学习,他们最终取得优秀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我想让学生明白,某科学习差不仅仅在自身资质上,也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上。“态度决定一切”,并让他们明白,生活总会给勤奋、吃苦、上进的青年一份回报。这样,学生的心胸顿觉开阔,对未来有了美好的憧憬、坚定的信念,这无疑会成为他们努力学习语文的强大动力。

二、持之以恒:充分挖掘教材,激发学生情志

常言道: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是容易的,而让他们为理想持之以恒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为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强化自己的信念,坚强自己的意志。高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多为名家名篇,是智育和德育相结合的良好材料。例如,通过《我与地坛》的教学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明白人应该怎样活着;通过《勾践灭吴》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为了心中的理想要做到“卧薪尝胆”,要能付出相当的代价;通过《种树郭橐驼传》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讲求方式方法……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学习了应有的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能力,同时也坚定了信心,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三、巩固成果:及时肯定进步,学生享受成就

学生一旦树立了理想,也为之努力奋斗了,时间一久,就会因为“效果不明显”而动摇信念,放松斗志。为此,语文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及时肯定,及时表扬,及时点亮学海中的那盏灯,让学生有收获的成就感、愉悦感。大凡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多年的教师都明白:一个高中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不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提高的,光凭一两次考试也很难说明问题,有时候努力了一阶段之后,从成绩上看不出有什么提高,这会使学生相当沮丧、灰心。这时语文教师就要仔细比较,耐心观察,抓住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进步及时表扬,充分肯定。比如,我抓住在“课前一题”的口头演说中表现出色的`同学,为他们举办演讲比赛、诗词朗诵会等;及时肯定在练笔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将他们的作品分成专栏,作为“班报”印发出来,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习作能够“发表”,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即使是进步不明显的学生也会心生羡慕,在暗中狠下工夫的。时间一久,不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被激发出来,语文水平渐渐有所提高,就连学风班风也会明显改观。

四、迁移拓展:着眼学生发展,关注社会生活

光有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是不够的,最终学生要参加高考,高考要的是真功夫,所以语文教师必须着眼学生的发展,更新教学理念。高中语文教师都明白,基础知识部分每年必考,而这些分数的获得靠的是平时的积累,最忌将这许多内容都放在高考复习时进行。而近年来的高考主观题,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此,我在教学中又安排了如下一些活动。

1。美文朗读,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请同学到讲台上来有表情地朗读篇幅不长的美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字音的准确,感情的体会、酝酿和表达,都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学修养;也能促使学生博览群书,开阔视野。

2。关注生活,利用休息时间,多收看新闻,留心社会中发生的大事,电视中有很多栏目有利于学生认识生活,而这些知识又不是课本中所能学得到的。从近年高考题来看,语言表达这一块紧跟时代步伐,涉及内容包罗万象,出题形式灵活多变。语文教学应是开放的,灵活的,既要抓紧基础,又要将学习扩大到整个生活中去,这样的语文教学才具有趣味性、时代性、社会性、现实性。

上一篇:缔造自己的高考神话作文800字下一篇:以苦难为话题的高中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