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朱熹道理

2024-05-02

观书有感朱熹道理(精选5篇)

篇1:观书有感朱熹道理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

篇2:观书有感朱熹道理

当然也有人认为,半亩方塘是实指,说在福建尤溪南溪书院就有个半亩塘,因为朱熹也曾在这读过书,他的父亲朱松就曾经写过这个地方,“清晓方塘开一境。”,半亩方塘的一鉴,古代以史为鉴,以人为鉴,鉴就是作镜子解,所以从朱松到朱熹都曾提到方塘一鉴,方塘一镜,所以尤溪南溪书院就认为这个方塘、半亩方塘朱熹所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更有名的一种说法,说的是朱熹在庆元二年也就是11的时候,来到江西的南城和南丰一带,说他特别关心当地的教育和教化,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社仓是当时的赈灾义举。还同时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据说朱熹离开之后,村民就将原来的这个村子蛤蟆窝村改名为源头村了。民国的时候更设了活水乡,来纪念这段事情。当时叫活水乡源头村。一则纪念,二则朱熹观书有感的文化品牌给确定了下来。所以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篇3:《观书有感》解读小设计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读分析】

就题目而言, 这首诗是讲作者读书之后的体会的。谈心得, 讲道理, 一不留神, 就可能把诗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还好, 作者没有这样做, 他从生活中捕捉形象, 让形象来说话。

前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这景象让人感觉开阔明朗。虽然“方塘”不大, 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清亮, 天光云影, 都被它映照出来, 闪耀浮动, 情态毕见。方塘不大, 天空不小, 而小中却含着大。水面如同镜子, 这是写静态, 云影徘徊, 这是写动态。一动一静, 情趣盎然。十四个字写景, 读者读到的不止是画面, 还有隐含其中的一片生机。这为后面两句的出现打了伏笔。

三四两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指代“方塘”。小小的池塘因为水质清澈, 故能映入天光。那么水怎么会清澈的呢?在这里, 作者放开视线, 跳出池塘, 找到了源头活水。这就是“生机”的根源。一问一答, 看上去依然说的是景物, 可背后已经隐藏了“道理”, 隐藏了逻辑推理、思维方式。这道理不是作者硬塞给读者的, 而是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的。而且, 这“道理”的内涵很丰富, 不是专指某一方面的。我们从中可以想到很多, 大与小, 生与死, 长与短等诸多关系。

霍松林先生这样评说, 朱熹虽是理学家, 但这首诗歌与“语录讲义”很不相同:第一, 这是对前两句所描绘的感性形象的理性认识;第二, “清如许”和“源头活水来”, 又补充了前面所描绘的感性形象。因此, 这是从客观世界提炼出来的富有哲理意味的诗, 而不是“哲学讲义”。用古代诗论家的话说, 它很有“理趣”, 而无“理障”。“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 所以不枯竭, 不陈腐, 不污浊, 深而且“清”, “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 而且能够反映出它们“共徘徊”的细微情态———这就是这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启功先生曾言, 宋诗是想出来的。宋诗讲究理趣。教宋诗, 重在帮助学生了解诗中之理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对读者有何启发。诗歌透过形象表达道理, 教学中也要透过形象, 让学生自悟自得, 训练思维能力。

【片段设计】

一、情景描述

1. 经过刚才的学习, 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第一、第二句描绘的情景?

2. 谁再来说说第三、第四句描绘的景色?

(通过复述诗歌内容, 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质疑交流

书法家启功先生说, 宋诗是想出来的。那么我们在读宋诗时也来想一想, 围绕题目, 你想到什么疑问吗?

1. 预设问题:

为什么写的是池塘, 却说是“观书有感”?

作者感受到什么?

2. 解决问题:

(1) 猜想作者看书与看池塘的关联。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写诗的起因。

(诗人可能在书房里读书累了, 走出屋子, 休息一下。偶然间, 看到了一池清水, 又看到一条小溪正将活水注入池中。于是想到了读书求知与这情景有些相像, 就起了作诗的念头。)

(2) 请大家把看书和第三、第四句话连在一起体会, 猜猜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答案:不断的学习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别的角度来谈, 培养多元思维能力。

3. 带着对诗意的领悟齐读古诗。

三、体会手法

1. 宋诗常常会在字里行间的背后蕴含一个道理。

刚才大家已经发现了, 奇怪的是, 作者既然“有感”, 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呢?

2. 你能发现诗句与作者想要表达的哲理有什么相似点吗?

(以此培养学生探究事物之间的关联的能力。)

四、拓展巩固

1. 出示各类照片。

篇4:《观书有感》[宋]朱熹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它,这里指池塘中的水;清如许,这样地清,指池水如镜,能够使“天光云影共徘徊”)题目是《观书有感》,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把书打开了,好像打开一面镜子。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丰富内容。问那个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澄清,因为有源头活水流过来。这句话比喻书中的内容那样精纯,因为它有丰富的写作源泉。这首诗运用比喻修辞,说理形象。读时,自然就融进了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谢谢大家!* ――知人论世挖出主旨细评价值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1)从诗中______和__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混乱时期。(2)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1)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2)在**时代,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儿比其他地方的月儿更明亮、更清晰、更可亲。指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要正确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1.了解背景,调用储备。(1)了解作品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2)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3)了解写作你读到的这一首诗时诗人的生活状况、思想情绪和创作意图。(4)了解诗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历史人物、历史典故等。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受权贵排挤,被逐长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风清新飘逸。杜甫:忧国忧民,颠沛流离。伟大的现实主义。诗风沉郁顿挫。高适:主要成就在“边塞诗”方面,诗中歌颂舍身抗敌的壮烈行为,表现他的建功立业的心情;也批判了某些将官的腐败作风;同时真切生动地刻画了边塞风光。诗风雄浑奇拔。如 王维,前期创作以边塞诗为主,体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具有盛唐的浪漫豪情;后期转以山水田园诗为主,渗透着佛家思想,艺术成就更高。如 2.整体体味,挖出主旨。(1)具体地、逐句地阅读全篇。分清写什么、怎样写的,实现整体体味。(2)找出核心句。核心句可能是直露的,也可能是含蓄的。(3)充分利用标题、注释和题干说明,考查的主旨往往正在这些地方。(4)了解评价

主旨时常用的词语。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的暗示。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3.把握基调,细评价值。基调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对整体体味(艺术感受)的深化和发展,是评价的基础。只有基调把握准了,分析才能妥帖;只有分析妥帖了,才能对诗歌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内容作出比较公允的评价。基调主要有:压抑、沉郁、忧伤、欢快、雄阔、委婉、含蓄、空灵、直率、自然、风趣、平淡等。对韦应物《寄李儋、元锡》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去年花里逢君到,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答:基调是忧伤的。表现了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因为诗人感到“愧俸钱”,但又没有办法,只是“思田里”――想辞官归隐。例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词,回答问题。观书有感朱熹昨夜河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这两首哲理诗各揭示了什么道理?(2)这两首哲理诗表现理趣的方法各有不同,试作分析。答:(1)朱熹诗借大战船自在航行的条件说明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不按照规律行事,硬是用人的蛮力去“推移”是不行的;苏轼诗通过琴音与手指的关系说明,单有好的客观条件或单有好的主观条件都是不行的,只有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朱熹诗通过鲜明的形象体现理趣;苏轼诗通过两个浅显的假设提问表现理趣。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渔家傲①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②,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③吹取三山④去!注:①这首词写于南渡之后,辞乡别土,国破家亡,诗人饱经丧乱,颠沛流离,困顿坎坷。②帝

所:天帝住的宫殿。③蓬舟:像蓬草一样的轻舟。④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传说中的仙山。梁启超评论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见《艺蘅馆词选》乙卷)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3.阅读辛弃疾的《鹧鸪天》,简析作者的观点。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芥菜花。答: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苟安的忧郁。咋看上去清丽,其实悲痛。用反衬手法,先从愉快的景象写起,悄悄地转出悲苦的基调。“寒林”“暮鸦”“愁风雨”等都是作者对寒意未尽的早春景象的描写,象征了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南宋王朝。但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南宋的偏安局面还寄托着极大的希望,这希望是由在乡村中看到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答:梁启超的评论是正确的。诗人把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离骚》《逍遥游》和神话传说化入词,通过神奇的想像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势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它与诗人其它作品的清丽、婉约确是不很相同。*

篇5:读朱熹《观书有感》

近读朱熹的一组诗作《观书有感》,其中一首是这样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字平实,写的是门前那口小小的池塘,似乎是读书之余,偶一抬头,见塘水宜人,波荡影摇,怡情洗心,便出此作。然而再看这组诗的总体,我们便会发现作者隐含在诗中的深意。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撇开功过不谈,他不失为一个大学问家。而这首诗,恰是关于如何“治学”的。在诗中,我们能品味出的作者的第一层喻意是:好的书是一个人思想的源头活水。一个人的思想要丰富、深刻、明晰,必须博览群书。作者仿佛面对着一本好书,在惊喜地赞叹:这就是我的源头活水呀!脑海中一片开朗,浮想联翩,真所谓“天光云影共徘徊”了。

的确,读一本好书,不仅是人生的最高享受之一,也是一个人发展自己思想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天天到图书馆研读大量著作,终于有了震古烁今的发现,但这种打破旧思想桎梏的崭新论断,如果没有对前人著述的研究分析,又怎么能建立起来呢?读书,学习,批判,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试想,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怎么可能具有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洞见!越是博览群书——当然要在有自己批评借鉴的基础上——才越能成其学业。谚语云“厚积薄发”,唯有“积”之深厚,方得“发”之喷薄。细吟全诗,我们还能发现作者的寓意并不止于此。作为一个著述家,朱熹当然会很注意古人的写作中可取的方法、长处。“半亩方塘”也可以是指古人的著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理解为灵活的思路,发展、更新思想,来源于社会生活这股“活水”。许多同学常感到作文时笔头艰涩,无物可言。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文章便是生活,有了生活才能有文章。什么叫“有了生活”呢?我们每个人不都在“生活”着吗?如果把这里的生活仍理解为日常琐事就错了。“有了生活”,指的是对生活进行观察、化验、思考,而后有所得。这“所得”,便是你的生活;这“所得”,再经过你的大脑的加工,就充实了你的文章。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注意周围的事物,以其作为写作的“源头活水”。从广义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问”,而要想学有所长,必须时时注意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这学问,也便如一个小小的池塘,若常有新水注入,能明澈如镜;若是断了源头活水,便会发臭了。

生活,便是我们最重要的源头活水。如果我们既能不倦地从书本中汲取养料,又注意在生活中不断扩大学识,“源头活水”定会汇成“不尽长江”滚滚注入“浩瀚大海”。这首短短的小诗中孕蓄的哲理是多么富有启迪呵!

上一篇:江门市2010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下一篇:焕发青春,迎接请奥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