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语录

2024-04-14

朱熹语录(通用8篇)

篇1:朱熹语录

宋朝朱熹语录汇编

1.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2.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朱熹

3.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朱熹

4.为学读书,须是耐烦。——朱熹

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朱熹

6.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7.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朱熹

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9.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1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2.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13.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朱熹

14.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5.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16.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朱熹

17.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8.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朱熹

19.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20.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朱熹

21.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朱熹《范纯仁语》

22.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23.蹉跎莫谴韶光老。——朱熹《四时读书乐》

2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26.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近思录》

2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2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9.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朱熹

30.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31.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32.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四书集注》

33.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34.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35.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36.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37.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3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40.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朱熹《四书集注》

41.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近思录》

42.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熹《朱子语类》

43.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熹《朱子全书》

44.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朱熹

45.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46.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47.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朱熹

48.人之操履无若诚实。——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49.志者诗之本也——朱熹

50.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朱熹

篇2:朱熹语录

2.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3.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4.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5.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6. 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7.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8.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9.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0.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1. 守正直而佩仁义。

12.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3.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4. 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15. 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

16.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17. 读这一章更不看后章,读这一句,更不得看后句。

18. 学不可邋遢、不可草率,先立大本。

19.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人之病,只知他人之说可疑,而不知己说之可疑。

20.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须要切己体验。

21. 读书,须是详、下、拙、近、毋、略、高、巧、远。先要熟读,更须反复玩味贪多,须看得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读书之道,用力愈多、收功愈远,先难而后获,先事而后得。

22. 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如用兵相杀争得些儿小可一二十里地,无济于事,须大杀一番,方是善胜,为学之要亦是如此。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23. 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24. 为学,极要求把篙处着力,为学,正如上水船,方平稳处,尽行不妨,及到滩脊急流处,舟人来这一篙,不可放缓。直须着力撑上,不一步不紧,放退一步则此船不得上矣!

25. 为学须是痛彻恳恻做工夫,是饥忘食,渴忘饮,始得。

26. 须知气禀之害,要力去,用功克制,裁其胜而归于中乃可。

27. 浣溪沙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28.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29.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 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30.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31.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 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 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32.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 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 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33.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34.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35.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36. 百学须先立志。

37. 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

38.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39. 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40.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41.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42.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4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4.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45.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46.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47.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48.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9.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50.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51. 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52.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3. 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54.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55.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56.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57. 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58.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59. 有过则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

60. 活到老,学到老。

61.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62. 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63.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64.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65. 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

66.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67.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68.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69.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70. 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须下困学勉行的工夫方得。

71. 国君好仁,则必无敌于天下也。

72. 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73. 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74.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人,不俭则妄费。

75.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76.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亡。

77.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78.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79. 为政,不在于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80. 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81.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82. 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83. 自古无不晓事底圣贤,亦无不通变底圣贤,亦无关门独望底圣贤。

84.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85. 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

86. 弱植不自持,芳根为谁好?虽非九秋干,丹心中自保。

87. 国以民为车,社稷亦为民而立。

88.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89. 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90.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91. 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篇3:朱熹的教学艺术

朱熹一生,仕途不顺,尽管少年得志,十九岁就中了进士,然而“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而已(《宋史·朱熹传》),做官时间不足十年,只任过主簿、知州一类初中级官员,最大的也不过当了四十天的焕章阁待制兼侍讲而已。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除了研究学问之外,全部用于办学讲学。就是在各地从政时,他也从不忘记兴办教育事业,并总是亲自讲学。早在任同安县主簿时,他就开始“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同前)。知南康军时,他复建了白鹿洞书院,亲自主持书院讲学,经常与“诸生质疑问难,诲诱不倦”,并亲手拟订了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教条》,作为学生守则和书院办学方针。这一“教条”为后世许多学校所遵从。知漳州时,朱熹刊印四经四子书,作为州学教材,并常到州学“训诱诸生”。知潭州时,他修复岳麓书院,虽“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但依旧“夜则与诸生讲论,随问而答,略无倦色”。他还在福建崇安修建武夷精舍,收徒讲学,“四方士友来者甚众”。又曾在建阳修建沧州精舍,“学者益众。”(引文皆见《朱子年谱》)他在各地办学,总有许多士子慕名不远千里而来从学,多时达数百人。

朱熹之于授徒讲学,真个是全身心投入,确实做到了诲人不倦,尽心尽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朱熹号晦庵)称:“从游之士,迭诵所习以质其疑。意有未谕,则委曲告之而未尝倦;问有未切,则反复告之而未尝隐,务学笃则喜见于言,进道难则忧形于色。讲论经典,商略古今,率至夜半。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辩,则脱然沉疴之去体。一日不讲学,则惕然常以为忧。”讲学授课,简直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这种敬业精神,难能可贵。

数十年的教学实践,使朱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之他才学渊博,贯古通今,由此便形成了他一整套独特的、卓有成效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其中,尤以以下三个方面最可注意:

其一,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朱熹教学,全然不用“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总是师生共同切磋,以讨论、问答、辩难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不管是义理的探讨、名物的辨正、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是史实的回顾、字词的解释,均是如此。这种问答讨论,又并非如今天所流行的由教者抽问学生,学生答不上来时再由教者解答这样单一,而是师生双方皆可提出问题,待对方回答后,再加以讨论。而且,比较起来,倒是学生先向朱氏提问题请教的时候居多。这种例子真正是俯拾即是,因为像那卷帙浩繁厚几盈尺的《朱子语类》一书的内容,就基本上全部由朱氏平生教学中的师生问答所构成。随便看一两个例子。如朱与学生杨长孺讨论“德性”和“同学”两语涵义的一段问答:

曰:“何者是德性?何者是问学?”曰:“不过是‘居处恭,执事敬’、‘言忠信,行笃敬’之类,都是德性。至于问学,却煞阔,条项甚多。事事物物皆是问学,无穷无尽。”曰:“德性却如何尊?问学却如何道?”曰:“将这德性做一件重事,莫轻忽他,只此是尊。”时先生手中持一扇,因举扇而言:“且如这一柄扇,自家不会做,去问人扇如何做,人教之以如何做如何做,既听得了,须是去做这扇,便得。如此,方是道问学。若只问得去,却掉下不去做,如此,便不是道问学。”曰:“如先生之言,‘道’字莫只是训‘行’字否?”先生颔之。

这是生问师答型的讨论,偏重于义理的探讨。再看朱熹的学生郑可学所记的一则教学实录:

(郑可学)问:“郑人赂晋以女乐,乃有歌钟二肆,何故?”曰:“所谓‘郑声’,特其声异耳,其器则同。今之教坊乐乃胡乐。此等事,久则亡。欧阳公《集古录》载‘寇莱公好舞柘枝’。有五十曲。文忠时,其亡已多,举此可见。旧见升朝官以上,前导一物,用水晶为之,谓之‘主斧’,今亦无之。”某云:“今之籍妓,莫是女乐之遗否?”曰:“不知当时女乐如何。”通老问:“左手执籥,右手秉翟。”曰;“所谓‘文舞’也。”又问:“古人舞不回旋?”曰:“既谓之‘舞’,安得不回旋?”某问:“‘汉家周舞’,注云:‘此舜舞’。”曰:“遭秦之暴,古帝王乐尽亡,惟《韶乐》独存,舜舞乃此舞也。”又问通老,太学祭孔子乐。渠云:“亦分堂上堂下,但无大钟。”曰:“竟未知今之乐是何乐。”

这里就不仅有生问师,也有师问生——不是提问,而是不知而问的了。其讨论内容涉及古今典章制度及名物考证等等。而且朱熹在讨论中两次对自己不熟悉的问题回答“不知”、“未知”,充分体现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谦虚好学精神。只是他依然把欧阳修的《归田录》误作《集古录》了,其谦虚仍不彻底。毫无疑问,像这种共同讨论以求真知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心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其思维活动,因而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使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精神集中,更可沟通师生感情,加深彼此思想交流。

其二,多用比喻,善用比喻。大量地、经常地运用比喻,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使深奥难解的义理简单明晰,变抽象为具体,这是朱熹教学艺术中最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他喜欢以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加强其教学效果,简直成了一种癖好。这类例子在《朱子语类》中同样多到俯拾即是的程度。朱熹的比喻教学法,除了经常、大量地运用之外,还有一些特点。首先是一理多喻,即对同一对象连续运用几个喻体去说明。如他答门人林恭甫的一个问题:

林恭甫问:“《论语》记门人问答之辞,而《尧曰》一篇乃记尧舜汤武许多事,何也?”曰:“不消恁地理会文字,只消理会那道理。譬如吃饭,碗中盛得饭,自家只去吃,看那滋味如何,莫要问他从那处来。……譬如看屋,须看那房室间架,莫要只去看那外面墙壁粉饰。如吃荔枝,须吃那肉,不吃那皮。公而今却是剥了那肉,却吃那皮核!”

短短一段中,即连用三个比喻去说明同一道理。他又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对同一对象用不同喻体去说明形容。比如他对学生强调看书必须仔细琢磨,吃深吃透,一丝不苟才能有收获这个道理,就有多种比喻:

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

看文字如捉贼,须知道盗发处,自一文以上赃罪情节,都要勘出。若只描摸个大纲,纵使知道此人是贼,却不知何处做贼。

看文字,当如高舨大艑,顺风张帆,一日千里,方得。如今只才离小港,便着浅了,济甚事?

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为知味。

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学生,讲述同一事物同一道理,同样运用比喻,却并不重复。还有,朱的用比,多取浅近事物为喻体,而且随处取譬,行船审贼、吃饭穿衣、烧炭摘桃、打扇建屋,如此等等,皆从学生最为熟悉的事物中拈来,且往往就地取材,从当时身边事物中取譬。这在前面所举例中即可略见一斑。

其三,深入浅出,全用口语,生动形象。一些论者以为,记载朱熹教学实况的那些文字(以《朱子语类》为代表),乃是中古白话文的典型,在语言学研究上有重要参考价值。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肯定,朱熹的教学,完全是采用通俗的口语,直白显豁,不掉书袋。尽管《朱子语类》中也有少数章节略带文言色彩,但那应是记录者自己的润色,并非原话。

朱熹的教学艺术,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而他对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更是我们今天为人师表者所应效法的。

篇4:正确对待朱熹

唐与正,名仲友,婺州(今浙江金華)人,曾为浙东台州知州。从《宋史·道学传》和《宋元学案》中,未曾见他与朱熹有什么师生关系,说他是朱熹的学生,不知有何根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熹提举浙东,究竟有没有治唐之罪?

宋孝宗淳熙八年,朱熹提举浙东常乎盐茶公事,次年行部至台州,“讼仲友者纷然”(见《宋元学案》卷十二),可见民愤不小。朱熹“按得其实”,然后向朝廷提出弹劾。严蕊之事当为其一。朱熹“欲摭与正之罪,遂指其曾与蕊为滥,系狱月余,蕊虽备受楚,而一语不及唐,然犹不免受杖。”(《齐东野语》)可见,朱嘉拷打严蕊,本为治唐仲友之罪,并非只罪严而不罪唐。

朱熹劾治唐仲友,是冒了相当大的风险的。因为唐与当朝宰相王淮同里,且是姻家。唐案发后,王淮多方庇护。但朱嘉并无顾忌,“章前后六上”(《宋元学案》卷十二),与之抗争。后来,朝廷要把原已任命唐仲友的江西提刑的官职转授朱熹,朱熹不就,辞归。终王淮宰相之任,朱熹不再出仕。

朱熹提举浙东,原是出于王淮的推荐。但由于朱熹劾治唐仲友,遭到王淮的怨恨。吏部尚书郑丙上疏,言“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欺世盗名,不宜信用”。王淮又以太府丞陈贾为监察御史,陈贾进一步上疏攻击道学,实际针对朱熹,并得到孝宗的批准。(见《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八)把“道学”作为一种罪名,用行政办法来禁止,开了一个坏的先例(“道学”这个名称,就是由郑丙、陈贾发明的)。五年以后,叶适为林栗弹劾朱熹的案件,还曾就此为朱辩护。此前陈亮在《与元晦书》中也曾对朱劾治唐仲友表示赞赏。陈、叶同朱在哲学观点上是对立的,但对此事的态度则一。

篇5:古人名言朱熹名言

2. 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3.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4.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5.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7.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子语录》

8.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朱子全书》

9.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小学》

10. 凡事廉恭,不得盛气凌人,自取其辱。

11.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12.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亡。《小学》

13.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4.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仁说》

15.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16.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四书集注·大学》

17. 人之作孽,莫甚于口;言语尖刻,必为人忌。

18. 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

19. 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

篇6:朱熹教育名言

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3.朋友,以义合者。

4.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5.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6.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篇7:朱熹的教育思想

Z1101 22号 张慧

朱熹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对朱熹关于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教育阶段的划分、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哲学基础的探讨,于当今教育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其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朱熹为了培养人材,振兴宋室,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留下了不少宝贵的遗产。认真总结朱熹的教育思想,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无疑是有裨益的。以“明人伦”为本 在阶级社会,教育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我国东周以来,封建宗法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宗法思想逐步确立与巩固,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教育人们懂得这套宗法制度与观念,并用来约束自己的行动。

朱熹出生於书香门第,父朱松是二程(北宋理学奠基者洛阳程颢、程颐兄弟俩人)的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朱松以二程思想教育朱熹。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学不倦的朱熹自八岁起即通读儒家经典。他对孔子极为崇敬,曾这样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熹於19岁起考中进士到69岁罢官回乡,在半个世纪中从事讲学活动历40多个春秋,即使在他五次出任地方官吏期间,也经常从事教育活动。他在任职期间,极力提倡设置州学、县学和书院。如於24岁出任福建同安县主簿时,办过县学。知南康军时(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并参与讲课和制订了一整套学规。在宋代初年,白鹿洞书院乃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是故朱熹对後世书院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淳熙十年,又曾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收门徒,传播理学。61岁,知福建漳州时,“时诣州学,训诱诸生,如南康时”。65岁高龄,知湖南潭州时,仍提倡州学、县学,修复岳麓书院,且亲临讲学。《朱子年谱》曾这样记述当时他在该书院讲学情况:“先生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夜则与诸生讲论,随问而答,略无倦色,多训以切已务实,毋厌卑近,而慕高远,恳恻至到,闻者感动。”前来听讲者极众,“座不能容。”史载,朱熹19岁那年,即绍兴十八年,他与揭阳的郑国翰为同科进士,俩人遂成莫逆之交。郑国翰初授福建莆田县令,历任兵部郎中,後由於目睹国事日非,遂辞官归里,修建蓝田书庄於汤坑飞泉岭(今属丰顺县南砾),招生授徒,以“澹”名轩,学者称他为“澹轩先生。”当时,朱熹常至揭阳郑国翰家中作客,且共同讲学於蓝田书庄,宣扬理学,名震四方。据《丰顺县志》载:有一次,他俩人同游飞泉岭时,朱熹兴致勃勃,即兴赋七绝一首云:梯云石磴羊肠绕,转阁飞泉碧玉斜。一路风烟春淡泊,数声鸡犬野人家。同时,朱熹还手书“落漠鸣泉”四字,且榜诸揽胜亭,还镌刻於石壁上。其遗迹至今尚依稀可辨。

宋绍熙五年8月,经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被任命为焕章阁侍制兼侍讲,给宁宗(赵扩)皇帝讲学,但为期仅46天即被罢免。同年11月,朱熹回到福建考亭(今建阳县)时,曾在此前修建的竹林精舍(後更名为沧州精舍),继续他的教学和著述事业。庆元六年三月初九日,朱熹病逝,终年71岁。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亲自编写教学用书,且注释儒家典籍作为教材。其著述共有七八十种之多,其中最著者有《四书集注》、《诗集注》、《楚辞集注》、《通鉴纲目》、<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影响极其巨大。据《鉴

略要注》称:到南宋朱熹出,当时“四方仰之如泰山北斗,至谓天下第一人。”朱熹的影响是远远超越了国界的。

朱熹认为教育作用在於改变人的气质。“为学乃变化气质耳。”在朱熹看来,气质之性,有清有浊,有善有不善。只有通过教育来澄浊为清,去不善而从善,才能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朱熹还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於“明天理,灭人欲”。他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他在给宁宗讲授(大学)时指出,古代圣王设小学、大学以教子弟,都是为了“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即是为了使士子革除那些“物欲之私”,回复“天理”,使其言行皆符合於封建社会之伦理纲常的规定,成为儒家所宣扬的“圣贤”。至於教育任务,朱熹主张以小学而言,主要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至於发掘和探究事物之理,则是大学教育之任务。“大学是穷其理”,“小学是事亲事长且直理会那事,大学是就上面委曲详究那理,其所以事亲是如何,所以事长是如何。”故若小学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同上)朱熹的教育主张,跟他的教育目的论是密不可分的。其教育目的论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为基础,认为教育目的在於明人伦,所谓“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同时,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人才。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後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利禄而已也。”在《玉山讲义》中又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造就充分表现了朱熹办学的目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於此。他常以孔子所谓“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为句话来教育学生,且认为“此是古今学者君子小人之分,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切宜审之!”他坚决反对“学圣贤之理,为市井之行”的人。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把做学问看作是中科举,猎官禄的阶梯和资本,朱熹对此是极为反对的。他提倡所谓“复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以儒家的道德伦理来教育学生,“使之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得朝廷之用。”朱熹始终把德育放在领先的地位,把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学生以知识,又教他们怎样做人。在他看来,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培根”的工作,故从小向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重要。朱熹认为,儿童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畏隆师之道”方面的伦理道德皆蕴藏於儒家经典之中。“道之在天下,其实原於天命之性,而行於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其文则出於圣人之手,而存於《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孟氏之籍”,因此,儒家经典乃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朱熹平生编写的大量著述中,儿童用书占有很大的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都是他亲自编写的儿童读物。特别《小学》和《四书集注》,一直为宋末和元明清三代六七百年间封建统治者作为正统的小学教材。

朱熹编写的这些儿童读物,都把宣扬儒家思想放在首位。如《小学》一书乃博采六经、史传以及孔子後学著作中有关忠君、孝亲、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故事、训诫等编写而成,集中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正如朱熹自己所言:“修身大法,小学备矣。”“後生初学,且看《小学》之书,那是做人的样子。”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还拟订了许多道德教育规范:“五教之目:父

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并认“学者学此而已。”朱熹又在《德业相劝》中说:“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肃政教,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导人为善,能规人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能解斗争,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从上述所列举的21个“能”来看,要是真能做到,那就成为一个尽善尽美的人了。这虽是朱熹写的《增损吕氏乡约》一文中的条文,但也可以说是朱氏的道德教育观的基本内容。至於德育的方法,在朱熹看来,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人为主”。他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最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可是,“非礼之端不能禁外之不来,而能禁内之不往。”,是故只要我们把“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讲而习之於幼稚之时”,来它个“先人为主”,就可免“扦格不胜之意”矣。”朱熹强调“胎教”重要性,·他认为母亲怀孕时,“一寝一坐,一立一食,一视一听”都要注意。婴儿坠地之後,乳母之教,尤为重要。长到6岁,要教以数目、方名等浅易知识。8—15岁为小学阶段。“人生8岁,则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人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朱熹主张家长对青少年必须严格管教,切不可使其娇生惯养。如果“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亦凶狠。”所以家庭教育不可有丝毫放松。为便於教育从幼年抓起,朱熹亲自为儿童编写了一本《童蒙须知》作为教材之用。

朱熹继承了孔子关於“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看法。他认为只要使青少年日常一言一行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守则和规范去做,日子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长大成人後就能遵守伦理纲常而不违。可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所在。如何能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呢?朱熹认为须从具体的日常事务人手,所谓“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为此,他主张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最仕的方法就是把社会伦理具体化和条理化,让青少年遵照履行,为使他们“漉扫应对,人孝出悌,动罔或悖。”朱熹在其撰写的《童蒙须知》中,对儿童衣服冠履,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洒扫应对、读书写字等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都按照儒家的标准作了具体规范,要求青少年遵循不违,诚履笃行,庶几将来“自不失为谨愿之士”,甚而“人於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童蒙须知》主要适用於家庭教育,至於学校教育,朱熹乃推荐其弟子程瑞蒙、董铢二人编写的《程董二先生学则》作为塾师的教学南针,他还特地为该《学则》作跋,加以大力宣扬表彰。但是必须指出,在德育方面,朱熹虽然强调青少年的“行”,但并不等於说不重视“知”。他认为要形成青少年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还必须同时向他们灌输社会伦理道德观念,这正如他所指出:“为学之实,固有履践。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於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他又曾形象以目和足的关系来比喻行和知二者的关系:“知与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行与知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朱熹还认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施必须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是对後进生,应通过启发诱导以提高其认识,不能只靠简单的防禁。他曾明确指出:“教道後进,须是严毅,然亦须有以兴起开发之方得,只任严徒拘禁之亦不济事。由此可见,朱熹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的实践,为後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财富,对

後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正如明代学者高攀龙所言:“删述《六经》者,孑乙子也;传说《六经》者,朱子也。”“孔子之学,惟朱子为得其宗,传之万世而无弊。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朱子集诸儒之大成,圣人复起,不易斯言。”朱熹之《小学》一书,不仅在国内作为儿童教材,影响巨大,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朝鲜李氏王朝甚至把它“作为殉葬品”。

朱熹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注重学生自身的内在修养。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实行素质教育不乏启示。当今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使人以升学、求职、谋位等功利目标为教育目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进行“填鸭式”教学,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虽然也开有思想品德等相关课程,但多数流于形式,仅处于附属地位。朱熹的教育思想无疑再次提醒我们,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不仅要教人以知识技能,更要培育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朱熹在汲取孔、孟等教育大家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其中有许多真知灼见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而朱熹在八百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不仅要授学生以“鱼”,更要授学生以“渔”,让学生“鱼、渔”兼得。通过对朱熹教育思想中教育方法论的进一步深入学习,能够促进我们的教育改革工作,对更好地总结教学规律和原则,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重要作用。

篇8:朱熹“主敬”说探微

关键词:主敬,主静,涵养心性,洞察天理

“主敬”说是朱熹理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它涵盖了朱熹对于心性修养方法以及明心见性、洞察天理之要素的考察。“主敬”说可以理解成朱熹的修养工夫论, 也可以理解成他在为学、为道、涵养心性、修己成德之路上所做的心性论的探索。

一、“主敬”说的提出

“主敬”说源于二程。二程对“主敬”的修养工夫都非常重视, 认为“敬以直内”, “主敬”才能够言行符合礼义道德的原则, 才能避免生出狡诈之心和怠慢之心。“敬以直内是涵养意。言不庄不敬, 则鄙诈之心生矣;貌不庄不敬, 则怠慢之心生矣。’”[1]P7在二程看来, 敬是涵养的重要方法, 不敬则不能明心见性、识得天理、涵养身心。

二程都言“主敬”, 但二人为学理路不同, 明道先生注重内在的心性体验, 而伊川先生则更倾向于对义理的阐释, 亦即理性主义。因而二人“主敬”的思想又各有所侧重。“大体来说, 程颢以诚与敬并提, 他说的敬近于诚的意义, 同时他十分强调敬的修养必须把握一个限度, 不应伤害心境的自在;程颐则不遗余力地强调敬, 他所谓主敬的主要内容是整齐严肃与主一无适, 要求人在外在的容貌举止与内在的思想情感两方面同时约束自己。”[3]P105相比较来说, 程颐更加重视“主敬”的意义, 他将主敬的内涵概括为“整齐严肃”和“主一无适”两个方面。所谓“整齐严肃”是指外貌端正严肃、衣冠整齐、举止规范, 一切言行举止都符合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主一”是“主敬”另外一方面的内涵。“主一”也就是“主一无适”, “主一, 则既不之东, 又不之西, 如是则只是中;既不之此, 又不之彼, 如是则只是内, 存此, 则自然天理明。学者须是将敬以直内, 涵养此意, 直内是本。”[1]P149在程颐, “主一无适”便是要思虑专注于一处, 不为别事所扰, 能够保持思虑的中道和中和状态, 不偏不倚, 向内涵养此心便能明识天理, 如此这般才能涵养自身。

朱熹继承了二程“整齐严肃”和“主一无适”的“主敬”思想。朱熹认为对于人心性的涵养, 莫过于“主敬”, 二程提出“主敬”说, 是一件有功于圣门、有功于后学的大事。

二、朱熹“主敬”说的内涵

朱熹认为“敬”是为道之根, 为学之本, 成德之要, 是涵养心性最重要的条件。朱熹的“主敬”说主要表现在敬守此心, 敬即是畏, 敬通动静, 敬是始终, 敬贯知行五方面内容。

第一, 敬守此心。在朱熹, 心被看作是身之主宰, 没有心, 身便失去了主宰, 便不能明识天理, 达于大道。因此, 朱熹提出“学者须敬守此心, 不可急迫, 当栽培深厚。……苟急迫求之, 则此心已自躁迫纷乱, 只是私己而已, 终不能优游涵泳以达于道。”[2]P205朱熹从身心关系的角度, 强调心对身的主宰和支配作用, 表明了“敬守此心”的重要性。只有慢慢地涵养心性, 才能摒除急躁使心性“栽培深厚”, 最终走到通往识心明理的大道之上。

第二, 敬即是畏。朱熹将“敬”界定为“畏”, 这是他“主敬”思想最大的一个特点。朱熹说, “敬, 只是一个‘畏’字”, “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 不是塊然兀坐, 耳无闻, 目无见, 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 不恁地放纵, 便是敬。”[2]P208在古人看来, 为学、为道、成德本是一事。朱熹将“敬”训作“畏”, 两次强调“敬”在于“畏”, 其用意并不是要人什么都不去做, 成为一个不问世事的庸人, 而是在于使人收敛身心, 使身心不过于放纵。这其实是强调了为学、为道要时刻保持一种谨慎、警觉的心态, 提醒自己不要过度地放纵自己, 这样才是存养天理, 避免人欲的正道。

第三, 敬通动静。“通”是指通贯之意。敬通贯动静其实也是通贯内外。这里“内”是指静时的本心, “外”是指动时应接事物。无论静时还是动时, 无论静时涵养本心, 还是动时应事接物, 都要有一个敬常存心中, 方此才是真正的持敬, 才能真正避免外物和人欲对内心和天理的干扰。“问:‘敬通贯动静而言。然静时少, 动时多, 恐易扰乱。’曰:‘如何都静得!有事须着应。……无事时敬在里面, 有事时敬在事上。’”[2]P212有事无事都要“持敬”, 故程子说, “学到专一时方好。”这里, “专一”即是说有事无事时都能够专于敬, 心无外物与杂念的干扰, 这样便能得到明澈清湛的本心, 涵养自己的身心, 提升道德境界。

第四, 敬是始终。朱熹说, “敬是始终一事。”[2]P211认为“敬”始终只是一件事, 是贯穿任何事物和意念发展的始终的。不可间断, 否则就不能真正做到“持敬”, 涵养身心的目的也就随之东流。朱熹指出, “孔门求仁之方”就在于能够做到“日用之间, 以敬为主”, “平日常是如此涵养, 则善端之发, 自然明著。”从而使心之全体“无一息之间断”, 达到“仁”的境界。这里, 朱熹提出求“仁”的真正目的是要人在日用常行之间能够时时“主敬”, 以明心见性, 认识到心之全体, 理之本然, 使认识天理之心不被私欲所蒙蔽。这也是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一个体现。

第五, 敬贯知行。认识主体的涵养离不开“敬”, “知”即“致知”, “行”即“力行”。“涵养需用敬, 进学则在致知”, 朱熹从程颐那儿继承过来这一思想, 并将其作为自己一生为学的大旨。“主敬”、“致知”和“力行”三个方面并不是互不干涉, 并行不悖的, 而是相互交叉, 相互促进的。“主敬者存心之要, 而致知者进学之功, 二者交相发, 则知日益明, 守日益固。” (《答陈元敏》, 《文集》三十八) [4]P328主敬为致知提供心理的基础和主体的态度, 致知是力行不可缺少的前提, 只有先明白了义理, 才能使行为符合义理, 力行反过来又将致知的成果加以践行。在这个模式中, 主敬贯穿知行的始终, 起到了提升认识主体修养的作用。

这五个方面是朱熹对二程“主敬”思想的发挥, 也是其为学、为道、修己成德的重要方法。“主敬”作为一种修养方法, 与其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范畴, 是作为另一种修养方法的“主静”。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修养方法, 但二者之间还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朱熹对于“主静”并不持完全排斥的态度, 因而在这里有必要对其进行辨析。

三、“主静”附于“主敬”

在宋明儒学中, “主静”说源于周敦颐。周敦颐援道入儒, 将道家“静”的思想引入儒家理论体系之中, 追求一种清心寡欲, 自然超脱的精神境界。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到,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表达了一种圣人与天地万物为一, 心境洒脱的清明境界。

从为学理路上, 程颢“主静”, 主张通过静坐来向内体验, 认识天理;程颐则“主敬”, 认为应该通过“敬”的修持来认识

浅议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别

崔玉炜 (福建省漳州师范学院363000)

摘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 提出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组相对概念。后人对这一概念争议颇大, 但大多同意这一思想来源于西方叔本华哲学。将其以人与外物有无利害对立关系相区分。本文拟从海德格尔的物之遮蔽与澄明角度对有我、无我做出区分。有我之境即此在在对物进行筹划时, 使之成为情的承担者和表现者;无我之境即此在使物为物, 以其本来面目呈现, 也就是无蔽的澄明状态。

关键词: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遮蔽;无蔽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 提出了“境界”这一理论核心。在第三、四则时又提出了一组相对立的概念:“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创新性的概念引起了后人的无数争议, 谨于此, 小议一番。

原稿中第零叁叁则谓:有有我之境, 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 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 (此即主观诗与客观诗之所由分也。) 古人为词, 写有我之境者居多, 然非不能写无我之境, 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而。[1] (P88)

原稿中曾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区分为主观、客观之别, 但在选编《人间词话》时, 王国维将此句删去。看来在王国维心里, 他也在后来认识到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内涵不是简单的主客观之分, 萧遥天在其《语文小论》中这样解释:王氏的有我, 以我观物, 似乎是主观的;无我, 以物观物,

天理。朱熹24岁见李延平, 两人交往近十年。李延平师从杨时的高弟罗从彦, 而杨时正是二程的弟子, 且杨时为学的理路近于程颢。因此, 朱熹在与李延平交往的十年中, 受到“主静”思想的影响也很大。

在“主敬”与“主静”的关系上, 朱熹一方面肯定“主静”对心性修养的作用, 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主敬”是优于“主静”的, “主静”依附于“主敬”。朱熹说:“‘明道教人静坐, 李先生亦教人静坐, 盖精神不定, 则道理无凑泊处。’又云:‘须是静坐, 方能收敛’。”[2]P216这里, 朱熹对程颢和李延平“静坐”的修养方法给予了肯定, 认为“静坐”可以收敛身心, 安定精神, 使道和理找到安顿处。朱熹说, “今虽说主静, 然亦非弃事物以求静”[2]P218“主静”并不是离开事物而去单纯地静坐来体验那清明的境界, 而是收敛身心以认识天理。同时, 朱熹对“主静”又保持着警惕, 告诫弟子不可只是“主静”, 以免流于禅定。在朱熹, “主静”只是为了驱除杂念, 摆脱私欲而进行的一种形式, 是为“主敬”服务的。

似乎是客观的。”[2] (P200) 但在原稿中作者所举“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一句, “采”“见”两动词可明显看到作者的存在, 为何归为“无我之境”?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 曾于第十七则提出过主观诗人、客观诗人之分: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 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 《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 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 李后主是也。[3](25)这里的主观、客观之分似乎与“有我”“无我”也不能对照。那“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主要是什么那?

前人叶嘉莹、朱光潜, 佛雏对这一理论大都作出了自己的解读, 但后世争论不断, 未得出定论。叶嘉莹不仅对朱光潜先生的“同物之境”“超物之境”的理解和区分做出了质疑, 也否定了萧遥天的“主观”和“客观”之分, 她从“优美”与“宏壮”的区分入手得出了“静安先生所提出的‘有我’与‘无我’二种境界, 实在是根据康德、叔本华之美学理论中由美感之判断上所形成的两种根本区分”。[2] (P202) 佛雏则对叶嘉莹的观点进一步延伸, 他对叔本华哲学体系中的“壮美”解释为不仅有对立, 更有吸引, 这种相互的吸引和排斥才形成了我之意志与外物之间的冲突。[4]

后人的质疑以罗钢先生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认为“有我”“无我”看起来是同一理论的两个方面, 实则具有不同的理论来源。分别来自于以叔本华美学和席勒肇端的西方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美学建构而来。两者之间不仅表面看起来是对立的, 而且实质上代表的是存在着深刻矛盾的两种美学传统。[5]但我们的确可以看出, 不管如何争论, 他们大多同意这一对立概念的区分来源于西方的美学思想, 而且与叔氏的意志哲学密不可分。即将“有我之境”看作是“我”与“外物”相对立, 外界之景物对“我”有某种利害关系之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我”与“外物”无利害相对关系, 而与物达到一种浑然合一的状态, 即叔本华所谓“人自失于对象之中”的“无欲状态”。[2] (P202) 我对这种区分不置可否, 只是存有疑问, 如何判断“我”与“外物”有无利害关系?近日所学海德格尔关于艺术与真理的相关论述给了笔者一些启发, 试用来分析一下两者之别。

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虽立足于叔氏哲学, 但未必是完全照搬, 正如我们看书时, 也会由一些理论受到启发并联想发挥, 所得结论未尝没有创新与提高。王国维对境界做出

总起来说, 朱熹“主敬”的思想是对二程“主敬”思想的发挥和创新, 他所主张的“主敬”说对于我们今人如何进行道德修养, 如何应事接物, 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学习“敬”的态度, 将它贯穿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贯穿到我们一生当中, 以此来不断提升我们的德性修为和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2][宋]黎靖德编, 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陈来.宋明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5.

上一篇:脑血管造影(DSA)和介入治疗常识问答下一篇:杨府山公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