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2024-05-16

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通用8篇)

篇1: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球,形势持续恶化,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并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发展陷入衰退困境。在此全球背景下,机电产品作为湖南对外贸易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为了及时全面掌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我们深入到了我省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骨干

企业进行调研,并对40多个骨干机电产品出口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与企业一道共同探讨、制定应对措施。

一、金融危机对我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根据最近我们对40多家重点企业的调查,结合我省今年1-9月机电产品出口情况分析,金融危机对我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全球金融危机对我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的影响已逐步显现。从今年7月开始,出口增幅出现下滑态势。7、8、9月出口额和增幅分别为:7月:2.69亿美元,增长75.79%;8月:2.86亿美元,增长69.25%;9月:2.41亿美元,增长50.57%。

2、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需求减小,经营风险加大。由于外商信心不足,出现观望现象,订单减少,对已签订的合同出现违约和拖欠支付货款现象,收汇风险大增。如科力电机发运到乌克兰10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货物到港,外方因外汇管制和缺乏外汇等原因而不提货。

3、全球金融危机对我省机电产品不同种类产品影响有所差异。影响最大的为材料类金属制品,价格跌幅大,预计明年出口下降30-40%,其次为:电子类产品,如乐金飞利浦曙光电子:显示器、显像管1-9月出口下降12.86%,维胜科技:多层电路板出口1627万美元,同比下降27.96%;第三是:一些消费类产品:如轿车零部件供应商长沙磐吉奥生产的拉线出口1676万美元,下降26.21%。目前,对机械设备影响小些。

4、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从欧美向亚洲、非洲、大洋洲蔓延。出口增幅下滑从8-9月开始,比较早的如北美,增幅由7月的69.22%下降至8月14.47%,9月为35.02%;9月份开始,亚洲、非洲、大洋洲的增幅分别由8月的77.86%、162.20%、66.36%下降至54.90%、25.90和-13.55%,降幅分别为23%、136%和79.91%。

5、今后几个月至明年出口预测

对于全球金融危机,各国都在联手积极采取措施,减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危害,效果如何,现难以预计。所以说,对于我省明年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现难以作出准确判断。据我们调查,80%以上的企业认为金融危机对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调查问卷,认为今年第四季度出口增长的企业占26.48%,其中出口增长20%及以上的企业占17.65%,增长20%以下占8.83%,持平的占20.59%,认为出口下降的占52.94%,其中下降20%及以上的占23.53%,下降20%以下的占29.41%。认为明年出口增长的企业占46.88%,其中出口增长20%及以上的占25%,增长20%以下占21.88%,认为下降的企业占34.38%,其中下降20%及以上占18.75%,下降20%占15.63%,出口持平占18.75%。由于我省机电产品出口主要是具有自主品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械设备,这类产品大约占整个机电出口产品的50%,其中工程机械大约占出口机电产品37%。这些产品目前受影响相对来说小些。如果按照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再继续恶化,明年我省机电产品出口仍有可能保持15-20%的增幅。

二、应对措施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来临,各企业都已采取了相应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

1、苦练内功,降低成本。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一些企业都加强了内部管理,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以控制成本。在当前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企业建立了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同时,缩短物流链,降低物流环节费用。

2、防范收汇风险,把好货款回收关。随着金融危机来临一些企业把工作重点放在防范和控制支付风险方面。对国外进口商进行征信调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海外买家的资信状况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即使过去履约纪录良好的老客户,他们现在的信用评级也有可能下降。因此,不仅要对海外新客户进行必要的征信调查,对老客户也要采取类似措施。有的企业通过购买一些国际征信机构的服务,了解海外买家的信用状况。还有的企业委托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他们的海外分支机构,了解买方的信用状况。一些企业都采用更加谨慎的结算方式收汇,如要求国外买家开信用证,或者改为跟单托收d/p方式等。避免采用直接面对海外买家商业风险的结算方式收汇。最近,由于欧元以及印度、韩国等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极大影响了我省对

篇2: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2009-1-24 本站原创

【字体:大 中 小】

2008年上半年国家降低出口退税率、提高人民币汇率、上调银行利率,以及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企业压力加大。加之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放缓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市的外经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一、金融危机对我市外经贸运行带来影响

1、利用外资压力增大。2008年,全市共审批外商投资项目63个(其中增资项目27个),比上年下降22.2%;合同利用外资4.0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7.5%;实际到资5.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

2、对外贸易回落明显。200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3.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7%,增幅比上年回落15.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16亿美元,增长10.3%,增幅回落11.2个百分点;进口6.05亿美元,增长0.8%、增幅回落39.0个百分点。虽然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量继续保持全省九设区市第5位,但增幅已由上年第3位退落到第8位。

3、境外投资总量偏小。2008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4家,中方直接投资807万美元;现有注册登记的境外企业11家,总投资额3267万美元;新派劳务1775人次。

二、当前外经贸面临的形势与困难

1、利用外资后劲不足。一是在谈存量外资项目尤其是大项目不多。目前,全市跟踪在谈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只有24个,除了新加坡金鹰集团的3个特大项目和马来西亚云顶杉源集团的2个特大项目外,具备成熟度高、产业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显现后劲不足。二是利用外资水平偏低。外商投资以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业为主,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项目较少,特别是高端产品的生产和研发机构的引进相对滞后,产业层次较低,难以形成群体效应,上、下游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集聚度不高,配套能力不强,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外资来源单一。目前,利用外资主要以港澳台、东南亚华侨投资为主,占近90%,跨国大公司、大集团的投资不多,导致客商资源匮乏,新客商、大客商少。

2、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出口主体脆弱。我市出口主要依赖三资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型外资企业,随着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规模逐渐缩小,甚至出现搬迁现象,且新注册的出口型生产企业少,民营企业、流通性外贸公司出口大户不多,受港口资源及通关环境限制,原市外贸公司人员到厦门、上海等地注册公司,出口货源严重外流。二是出口商品单一。我市的鞋革、机电、轮胎、服装四类初级加工商品出口占83.9%,自主品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不大,产品附加值不高,优势不明显,受国家宏观调控、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影响很大。三是出口市场集中。我市出口主要以美国、日本和香港、欧盟四个市场为主,占62.5%,市场结构高度集中,且抵御外部市场风险能力不高。由于市场和产品消费需求发生变化,已经出现部分重点出口企业停产、减产现象,特别是低端电子产品等。

3、企业生产面临诸多困难。一是融资难。虽然国家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近期央行连续几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但是银行惜贷、慎贷现象仍然存在,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得到足额贷款。二是市场萎缩。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对企业出口订单产生了较大影响。如我市企业参加第104届广交会签下订单的成交金额比第103届下降30%,特别是鞋革、服装、家电、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交额出现明显下降,老客户直接下订单确认不多,新客户更少,观望气氛趋浓。一些企业因为订单不足开始出现缩小生产规模,甚至歇业现象,如新威集团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订单大幅下降,自11月份开始企业员工“休假”2000人左右,且后续订单情况仍不明朗。三是员工难稳定。一方面,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导致企业劳动成本普遍增加20%左右;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等诸多困难的冲击下,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稳定生产与消化劳动力成本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如果解聘员工,既违反新《劳动合同法》,且将来公司业务好转,又将出现缺乏工人特别是熟练工人的现象。四是原辅材料价格波动。近期,钢材、石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国际原油价格由上年每桶140多美元下降为目前每桶只有35美元左右,一些初级产品价格也普遍下跌,造成买方等降价后再下单谈价格的现象,导致生产企业考虑既要生产又不能库存大批的原辅材料,双方都持观望心态,一些企业处于生产半生产、停产半停产状态。五是市场风险大。国际金融风暴影响到采购商的资金汇兑,甚至有的无法付汇而退货,对企业风险控制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在签订单时更加谨慎,不得不放弃一些具有一定风险的订单。

三、对策建议

1、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以技术创新促进品牌建立,并以品牌来消化成本波动的不利因素。要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技术引进与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实施市场多元化与走出去战略。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是我市外贸出口的主销市场,需要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争取我市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的国际连锁销售供应链,提高开拓发达市场的水平和效率;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充分拓展港澳地区与东盟等传统出口市场;积极拓展拉美、非洲、中东、印度、大洋洲、独联体等新兴市场,以新的市场增量填补原有市场存量。同时,利用“走出去”方式,加强对新兴市场区域的开拓力度。

3、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提高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高度防范次贷危机可能引发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引导企业积极有效地适应国际贸易规则,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贸易制度体系的建设,及时应对和主动防范境外发起的各类贸易摩擦。

4、加强出口风险管理。外贸企业要加强与海外客户联系,跟踪海外客户资信动态;加强出口应收账款的跟踪催讨,如有异常,不能心存侥幸,必须尽快介入,及早处理;加强内部合同(单证)管理,注意收集双方往来电子邮件、往来函电等资料,特别是书面资料;严格履行商务合同的卖方义务,加强货物质量检验;积极运用出口信用保险规避出口风险。

5、关注形势变化,加强动态指导。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分析和准确把握宏观环境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针对性,防止各种不利因素叠加聚合。随时关注次贷危机发展的最新情况,为实现外经贸发展和业务操作提供决策依据。

篇3: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一、我国轴承产品出口的历史情况

改革开发以来, 我国的轴承工业达到了快速发展, 已成为继日本、美国和德国之后世界第3大轴承生产国。同时, 我国轴承产品出口也呈快速增长势头, 出口额迅速增加。2008年之前, 我国的轴承产品出口始终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0-2008年间, 我国轴承产品出口共创汇128.03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22%左右。在所有出口产品中, 球轴承出口额占轴承总出口额的比重最大, 但逐年以较大幅度下降, 已由1998年的75.85%下降到2008年的42.4%。从增长速度分析, 体现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特征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优势轴承产品, 如球轴承、带座轴承和轴承滚动体增长速度较小, 而技术密集型产品, 如球面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增长速度较大, 分别达到108.9%, 56.67% 、44.68%和28.9%。2000年以来我国轴承产品出口统计如图1。

二、当前我国轴承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基本特点

1.轴承产品出口萎缩, 进口增加, 进出口逆差创历史新高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我国轴承产品出口严重下滑。2009年, 我国共出口轴承26.98亿套, 创汇20.2亿美元, 分别比上年下降了20.4%和32.04%, 进口轴承13.69亿套, 用汇28.34亿美元, 分别比上年下降13.29%和增长5.23%, 进出口逆差8.14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2.轴承产品出口结构发生变化, 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创汇额都显著下降, 两者出口优势差别不明显。

从出口产品构成来看,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 圆锥滚子轴承和轴承散件创汇额比2008年分别下降了45.91%和42.53%, 球面滚子轴承、其他滚动轴承和滚动体分别下降了37.88%、36.30%和34.74%, 滚针轴承下降了29.76%, 球轴承下降24.16%, 圆柱滚子轴承下降额度最小, 仅为3.86%。但球轴承出口额占轴承总出口额的比重由2008年的42.4%提高到47%, 轴承散件由2008年的19.76%下降到16.72%, 圆柱滚子轴承由2008年的13.32%下降到10.61%。这表明, 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 我国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轴承产品的出口优势均未能充分发挥。

3.轴承产品出口亚洲显著增加, 出口欧美下滑

2009年, 我国轴承产品出口遍布世界18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超1000万美元的有35个国家和地区, 其出口创汇额共计187086.27万美元, 占我国轴承全部出口创汇额的92.7%, 其中, 向欧美出口创汇额占全部出口创汇额的36.87%, 比上年减少45.88%。2009年我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创汇额增长较大, 如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7.44%、43.93%和42.85%, 向其它国家或地区, 如印度、伊朗、香港等的出口创汇额也有较大增加。

4.各类轴承产品进口都有增加, 但技术密集型轴承产品进口增长显著

在2009年我国进口轴承13.69亿套中, 球轴承仍占据总进口数量的第一位, 但在进口用汇28.34亿美元中, 技术密集型的轴承产品, 如圆锥滚子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的用汇额大幅增长, 其进口用汇占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从2008年的6.51%和18.73%提高到12.88%、40.31%。这表明我国的拉动内需政策, 促进了机械、冶金、电子, 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增加了技术含量高的高精度、低噪声、高寿命等中高端轴承的需求。

5.从欧洲进口用汇急剧增加, 而亚洲大幅减少

在进口的82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8个国家和地区用汇超过了1000万美元, 共用汇26.72亿美元, 占全部总用汇额的94.29%。从进口的国家或地区看, 从欧洲一些国家进口轴承的用汇额急剧增加, 而亚洲大幅减少。如罗马尼亚、奥地利、斯洛伐克、比利时、德国等分别增加74.23%、53.85%、53.26%、50.98%和30.5%, 而新加坡、泰国、台湾地区等分别减少21.26%、19.96%、15.83%。这表明, 我国轴承进口方向有向欧洲国家转移的趋势。

三、当前我国轴承产品外贸出口面临的主要困境

1.我国轴承产品出口市场过度集中, 而欧美等主要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 新兴市场开发阻力加大。

2008年我国轴承出口主市场主要为亚洲和欧美等国家, 其中欧美占出口总额的54.23%, 2009年我国轴承出口的主市场仍为亚洲和欧美等国家, 出口欧美占出口总额的36.87%, 比2008年减少45.88%。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已成为我国轴承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由于我国轴承出口欧美的外贸依存度高, 而在金融危机下, 世界经济增长的减缓, 使欧盟、日本等经济发达体的需求进一步减少。轴承出口主要市场的需求萎缩直接引发国内轴承产能相对过剩。而在新兴国际市场开发方面, 由于资金匮乏、人才短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销售网络不健全、同类产品竞争激烈、对新兴市场政治和经济环境的了解不足以及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使国际市场开发乏力, 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国外需求市场。而在国内市场开发方面, 由于大多数出口企业长期从事外贸出口, 缺乏开发国内急需的高端轴承新产品的经验, 又遇到国内市场开发、交易规则, 结算方式等多方面的重重阻力, 使国内市场开发难以在短期内见效。

2.轴承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 中低档产品多, 高端产品少, 出口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在2009年我国轴承出口创汇20.2亿美元中, 体现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特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球轴承, 轴承散件、轴承滚动体等的出口额占总出口创汇的71.26%, 且这些产品多为中低档产品, 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圆锥滚子轴承、球面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等技术密集型高端产品的出口额占总出口创汇的比重不足20%。这表明, 我国轴承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 出口产品结构急待优化。一方面, 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 但充足资源未能转化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出口优势;另一方面, 我国生产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自主品脾的核心与关键技术开发能力不足, 而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的自主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此外, 我国轴承生产企业加工工艺、装备技术落后, 产品加工精度低, 质量低, 寿命和可靠性差, 缺乏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核心产品。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我国轴承产品的出口, 且在国际市场严重萎缩的情况下, 表现的更加突出。

3.伴随着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发展减弱, 国际贸易摩擦日渐增多。

据统计, 近几年, 国外的反倾销和各类贸易壁垒笼罩着我国轴承行业。轴承行业每年因各类贸易壁垒而损失严重。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来自于美国、日本和东盟等, 而这几个国家和地区也是我国轴承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伴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 市场需求萎缩, 更会加大上述地区或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提出技术标准、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和层次上的苛刻要求, 由此引发的相关贸易摩擦必将增加, 企业产品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另外, 国外频繁的反倾销立案调查, 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 也构成对我国轴承出口企业的严重挑战。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下, 对我国轴承产品的出口无疑是雪上加霜。

4.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融资成本提高, 难度加大。

我国轴承产品出口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所占的比例很小。仅以2002年为例, 国有企业共出口轴承产品5165万美元, 占前20家企业出口总额的21.42%, 比1998年减少3322万美元, 增幅为-39.14%;而私营企业的出口增长实力非常迅速, 在出口额排在前20家企业的私营企业中, 1998年出口额占前20家企业出口总额的16.76%, 2002年已达到32.76%。2002年出口轴承产品达7898万美元, 是1998年的2倍多。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下, 银行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前一阶段的从紧货币政策使相当一部分中小型贸易出口企业发展处于瓶颈状态, 均面临着企业后备发展流动资金不足的窘境。即使政府适度放宽货币政策, 但因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银行对放贷对象也会有所选择, 并会设置诸多门槛要求。在银行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中小企业为发展只能谋求其他渠道筹集资金, 融资成本必然增加。同时, 流动性资金紧张, 企业的发展将陷入恶性循环。由于资金的短缺, 出口企业必然会减少企业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与引进、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而缺少技术优势、专业人才和对市场的开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口产品必将会失去原有份额, 导致出口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形成恶性循环。

四、发展对策与建议

1.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提高产品竞争力

加快轴承行业国有企业的改革, 使其成为适应国际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要加快以高新技术改造或淘汰落后设备的步伐, 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投资力度, 加快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轴承产品向高精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轴承产品转变。

2.优化组织结构, 强化规模经营

当前, 我国轴承生产总量中, 内资及其控股企业的产品占80%以上, 它们仍然是我国轴承生产的主体。因此, 要促进我国轴承产品出口水平有新的突破, 必须加快内资及其控股企业改革的步伐, 以构建新型的贸工关系为核心, 实施大集团、“小巨人”发展战略。彻底改变目前以小对大、以弱对强、以分散对集中的被动的国际竞争格局。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开发新产品

我国轴承产品出口中, 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各类滚子轴承产品出口比重很小。因此要扩大我国轴承产品的出口, 必须加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各类滚子轴承的研究开发投入强度, 调整产业结构, 不断开发高附加值轴承产品, 增强我国轴承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

4.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不断开拓新市场

目前, 我国轴承产品出口市场仍然比较集中, 轴承出口带来了很大的贸易出口风险。因此, 要实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①要稳定亚洲市场, 积极开拓大洋洲市场。②要巩固发展北美后市场, 竞争前市场。③要强攻欧洲市场。④开发拉美和非洲潜力市场, 降低出口风险。

5.推进名牌战略, 增强轴承出口的竞争力

篇4: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急剧动荡,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尽管截至2008年底,中国出口仍实现了近百分之十八的增长,但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的重创不可小视,尤其是玩具、家具、服装、鞋类等多类传统大宗出口商品,由于这些产品技术水平比较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就更大。

本文把出口产品按照不同技术水平分为低技术产品、中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通过历史数据和最新数据,分析金融危机对不同技术水平产品的影响。通过出口的历史数据发现在中国不同技术产品出口中,低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是最大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是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是最快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则是最小的。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技术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出口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一、 我国不同技术水平产品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历史回顾

在我们考察的1995年至2004年期间,中国出口经历了快速的增长。除了1998年和2001年,中国出口增长率都在10%以上,尤其是在2000年后,除了2001年,中国出口增长率在20%以上,2003年和2004年均超过了30%。在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率不足2%;在2001年受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尤其是美国经济减速等负面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率明显偏低,在5%左右。(注:以上数据均是作者根据CEPII数据库"BACI: A World Databa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t the Product-level 1995-2004 Version"的数据计算而得,以下同。)

中国出口在总体上增长是很快的,但是当受到外部冲击的时候,中国出口增长率却很小。如果我们能把产品分类,考察中国各类技术水平商品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情况,则对更好渡过目前的金融危机更有现实意义。

根据Lall(2000),按照技术分类标准出口产品可以分为低技术加工制造业(low technology manufactures,以下简称低技术产品)、中技术加工制造业(medium technology manufactures,以下简称中技术产品)、高技术加工制造业(high technology manufactures,以下简称高技术产品)。在中国出口占重要地位的纺织品、服装、鞋、玩具等均属于低技术产品,汽车属于中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属于高技术产品(注:技术分类的标准来源:Sanjaya Lall. 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y Manufactured Exports, 1985-1998. QEHWPS44。)。

(一)各类技术水平产品出口规模变化情况

1995年至2004年,各类技术水平产品出口量如图1所示。其中低技术产品出口量是最大的,由1995年的786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997亿美元;高技术产品出口由1995年最低到2004年和低技术产品持平;中技术产品出口由1995年256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59亿美元。

(二)各类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情况

中国出口各类技术产品的年度增长率如图2所示。与出口量有一定差别,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率相对最高,而低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率相对最低。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技术、中技术、低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在1998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纺织品、服装、鞋、玩具等低技术产品出现了负增长,而高技术产品增长率下滑的幅度是最小的。在2001年,受到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尤其是美国经济减速等负面影响,高技术、中技术、低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也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其中低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不足1%。

(三)各类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变化情况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各类技术产品中,低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是最大的,中国的低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但随着时间发展,由于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是最高的,所以中国出口各类技术产品中发展最快的是高技术产品,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在不断加强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历史数据看,面对外部冲击,低技术产品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而高技术产品收到的影响是最小的,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出口高技术产品的竞争力要高于低技术产品,而中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在以上两者之间。

二、 我国不同技术水平产品出口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的分析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形势趋缓,近几个月甚至出现了显著的下滑。2008年10月相对9月,中国出口负增长5.9%,11月相对于10月,中国出口负增长10.3%。

(一)低技术产品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以纺织品和玩具为例

1.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影响。根据中国海关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1-9月纺织出口呈现趋缓现象,累计出口值约498.8亿美元,同期增长8.03%,创2003年以来新低。主要出口地区为亚洲、欧盟和北美洲,对亚洲和欧盟出口增长分别为7.6%和16.7%,而对北美洲出口衰退2.2%。从2008年10月开始,中国出口纺织品出现负增长。中国出口纺织品在2008年9月是59.49亿美元,10月出口55.60亿美元,11月出口49.96亿美元,出口连续两个月持续下降,2008年10月相对9月负增长6.5%,11月相对于10月负增长10.1%。

2.金融危机对中国玩具出口影响。玩具行业的困境和纺织品有所不同,面临着双重危机——金融危机和欧美新的玩具安全修订法案,其中后者在2008年11月和12月已经开始正式实施,我国玩具出口中近70%的产品会收到影响。截至到2008年10月,美国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共召回76款1300万只玩具,其中中国玩具占98.41%。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共有435条不安全玩具产品公告,其中中国占80%。所以专家认为,欧美需求下降并不是中国玩具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更关键的是中国产品达不到要求,无法接受订单。

从2008年10月开始,中国出口玩具出现负增长。中国出口玩具产品在2008年9月是11.35亿美元,10月出口10.31亿美元,11月出口6.98亿美元,出口也连续两个月持续下降,2008年10月相对9月负增长9.1%,11月相对于10月负增长32.2%。

(二)中技术产品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以汽车为例

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出口市场主要是以间接影响、连锁反应的方式起作用。首先,出口会受到很大阻力。我国整车出口到美国的很少,但零部件很多,美国的汽车购买力下降,势必影响我国零部件出口。如果金融危机再加深、蔓延,对能源价格、资源型产品的冲击更大,比如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受到的影响更大,而这些国家是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由此可见,出口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不会那么明显了。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汽车整车出口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降低29.3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今年汽车整车共出口55.75万辆,同比增长34.71%,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29.3个百分点;出口金额76.01亿美元,同比增长58.39%,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58.45个百分点。

据全国海关汽车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出口从8月份开始出现同比下跌。10月汽车生产企业出口环比和同比均呈明显下降,当月仅出口3.95万辆,环比下降18.04%,同比下降18.30%。其中,商用车下降幅度最大,只出口1.57万辆,环比下降28.63%,同比更大降31.12%。乘用车出口2.38万辆,环比下降9.16%,同比下降6.87%。2008年11月,汽车出口环境严重恶化,出口量为2008年最低,且出口环比和同比均呈现明显下降。11月,汽车共出口3.58万辆,环比下降30.35%,同比下降46.50%;出口金额5.99亿美元,环比下降22.91%,同比下降30.11%。2008年11月,轿车出口1.14万辆,环比下降44.16%,同比下降45.07%;载货车出口1.34万辆,环比下降25.74%,同比下降47.98%;客车出口0.46万辆,环比下降20.12%,同比下降56.56%。

(三)高技术产品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例

2008年1月-11月,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3856.7亿美元,增长16.2%,略高于纺织品、玩具和汽车。但是,从2008年10月开始,中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现负增长。中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在2008年9月是402.42亿美元,10月出口399.32亿美元,11月出口349.28亿美元,出口连续两个月持续下降,2008年10月相对9月负增长0.8%,11月相对于10月负增长12.5%。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各类技术水平产品出口情况和金融危机前各类产品均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的状况截然不同。面对金融危机,中国出口各类技术产品受到的冲击都很大,其中纺织品、玩具等低技术产品受到的冲击要大于总体出口水平,而高新技术产品等高技术产品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我国出口在2008年明显下降,从表面上看,上看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升值、国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而带来的;但从更深层次看,我国出口主要依赖纺织品、服装、鞋、玩具等低技术产品,这些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主要是依赖成本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这就造成了我国出口容易受各种冲击的影响,且受到的冲击比较大。例如玩具行业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玩具产业停留在低层次加工阶段,大多贴牌方式,依靠国外提供技术、设计,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

三、 我国出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由于出口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应该尽量减小其对我国出口的冲击。从企业角度,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发展国内市场。出口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并利用国家提供的有利政策进行调整,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一)努力开拓新兴市场

金融危机使美欧市场需求急速下降,而美国和欧洲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国。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下降最为明显,对欧盟日本次之,而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则影响不大。面对美欧市场衰退,出口企业应开拓新兴市场。近几年,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出口企业应在这些新兴市场中,努力开拓市场,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这样可以通过新兴市场的增长来弥补发达市场的下降,借助市场多元化减小金融危机的影响。

余杭素有“中国布艺名城”之称,大部分企业生产的家纺面料主要出口欧美市场。杭州众望布艺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其生产的家纺面料70%出口美国。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把出口市场瞄向新兴中东市场,根据中东消费者喜好,众望布艺新开发了六七百种带金色、金黄色印花图案的面料,在2008年10月份的迪拜家纺展览会上一炮打响。目前,众望布艺中东市场所占的出口份额已由原来的5%上升到20%,并计划在迪拜开设分公司。

(二)抓住时机进行海外并购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部分企业陷入了困境,增强了原股东出售的意愿,降低了美欧企业的估值,更削弱了其国民和政府对外资并购可能存在的排斥心态,从而降低了收购的政治性风险。同时,一些国外知名企业又拥有知名品牌和成熟强大的国际营销网络,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所缺乏的。如果我国出口企业能够选择美国欧洲同行成功地并购,整合优质资源为我们所用,会极大地促进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企业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契机。目前,国内已有成功的收购案例,值得出口企业借鉴。

据美国一研究机构的调查表明,受次贷危机以及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2008年美国企业和个人破产案例总数达到110万件,这为我国企业去美国收购资产提供了良机。福建双飞日化有限公司已经成功收购了拥有十多年历史的美国品牌“Body&Earth”和“Green Canyon Spa”,这两个品牌每年的销售额上千万美元。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样的收购,金融危机前的价格起码是成交价格的两倍以上,双飞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山东润兴以75万美元的低价,成功并购了资产总额约275万美元的美国品牌家具有限公司,美国这家公司已取得了建立美国5家大的品牌家具公司和其他中高档家具公司的销售权和供给渠道。

(三)重视国内市场的发展

数量庞大的中国出口企业正普遍面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外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困扰。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这对“以价取胜”的中国出口产品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中国出口产品失去了比较优势。在此情况下,已经有一些出口企业采取了做强品牌转攻内销市场的策略,企业将摆脱在出口市场低价竞争的僵局。从宏观背景来看,我国经济结构也正在进行大的结构调整,扩大内需被提高到了与出口、投资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出口企业加大投入转型做内销也就顺理成章。当然,这种转型决非易事,需要较高的资本投入、正确的策划、较强的执行能力。同样,也意味着要面临较大的转型风险。

面对国外市场需求不足,余杭许多家纺企业把销售重点由国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布老虎”是余杭家纺业的龙头企业,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余杭共有100多家家纺企业与“布老虎”合作,整合资源共同开拓国内零售市场。杭州奥坦斯布艺有限公司调查发现,国内高端窗帘产品主要来自国外,国内品牌几乎空白。所以,他们在长三角主要城市通过开设自主品牌门店,主攻国内高端窗帘成品市场。

(四)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出口产品品质

面对金融危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出口企业继续墨守成规、继续在产业链下游依赖低价格、低技术、低附加值竞争,这样的出口企业,不可能渡过金融危机,注定要被淘汰。有能力的出口企业要通过自主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如果能够借金融危机之机促进我国出口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进行转变,那么我们的企业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次危机,而且能够在世界经济复苏后更上一层楼,从而得到长期的发展。

温州鞋革行业约有中小企业2700家,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温州鞋革行业协会鼓励行业企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根据温州海关的统计,截至2008年11月,温州市鞋类产品出口总值为1.62亿美元,同比减少4.9%,但每双鞋均价为5.355美元,同比上涨16.44%。这说明,金融危机在短期内会降低出口,但是如果出口企业如果能不断提高出口产品品质,定能渡过难关,得到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强永昌.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世界经济,1999年第4期:40~43.

[2]孙学工,杜飞轮.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中经网,2008-11-04.

篇5: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企业已产生较大影响

我市虽属内陆欠

发达地区,但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的有力推动下,出口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1-10月,全市135家出口企业实现创汇2.13亿美元,同比增加0.55亿元,增长34.81%。但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国际贸易市场整体下行,未来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对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一)销售市场萎缩。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出口企业等主要销往地——美国和欧洲等市场的消费需求下降,突出表现为出口订单大幅减少。调查显示,我市有60家出口企业因订单流失预计减少出口金额6900万美元。其中以竹木制品、纺织服装、烟花鞭炮等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影响尤甚,如产竹大县——靖安县的竹木制品出口订单同比减少25.6%;罗莎制衣、顺誉服装等辖内较大型服装出口企业的订单同比减少达70%以上,另有部分企业因无订单已停止出口。

(二)生产成本上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使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激增。如今年1-10月,我市传统出口产品——竹木制品所需木材的价格累计上涨30%;烟花爆竹所需的黑火药、高锰酸钾的价格涨幅达200%。与此同时,企业用煤、用电、用油、运费及劳动用工成本不断上升,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出口成本。在此境况下,不少企业被迫停产、限产或裁减劳动用工。据调查,全市出口企业中生产线全部停运的有7家,部分停运的达30家;有44家出口企业裁员,19家出口企业即将裁员,预计裁员总人数将达到4000人。

(三)利润空间缩小。我市出口企业出口主要以美元、欧元结算为主。受金融危机影响,一方面,美元、欧元对人民币持续贬值,出口企业直接遭受汇兑损失风险,进而影响其利润水平。以江西雅星纺织实业有限公司为例,今年1-10月出口产品外汇收入633.44万美元,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6.9312,同比降幅达11.64%,导致企业收汇业务直接损失578万元。另一方面,企业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利润空间日渐收缩。如江西冠京香料有限公司的新型产品——复盆子酮的销售价格最高时可达32万元/吨,而目前已跌至13万元/吨左右,跌幅达59%。

(四)资金压力增大。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口企业不仅进资到位困难,而且销售货款回笼率也在逐渐下降,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明显放慢;另一方面,受前期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出口企业向银行融资的困难加剧,企业在流动资金周转困难时难以得到银行的及时补给,企业资金普遍叫紧。据调查了解,截至10月末,全市外贸出口项目暂缓进资额达8700万美元;部分企业如江西大华玻纤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雅星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的资金缺口分别达1亿元和1500万元。

二、当前出口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诸多难题

近年来,我市银行业为策应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加大了对出口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10月末,全市出口企业贷款户数26户,主要涉及竹木制品、食品加工、机电产品、纺织服装、生物化工等行业,贷款余额合计2.57亿元,占全市银行业各项贷款总额的1.1%,不良贷款余额反映为零。调查表明,××市银行业在支持出口企业发展中存在着覆盖面窄、总量较小、力度有限等问题,且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加深,已暴露出诸多困难。

(一)从授信管理情况看,政策执行偏紧且过于刚性,出口企业的资金供求矛盾较为突出。去年以来,国家为加强宏观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业机构由此受到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慎贷”现象比较普遍,今年10月末我市出口企业贷款余额同比仅增加445万元,多数企业未能向银行新增贷款。特别是一些银行在对外向型出口企业授信过程中,没有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科学把握,而是“一刀切”全面压缩规模。如江西樟树冠京香料公司是一家老牌出口创汇企业,近年来市场前景广阔,经营业绩稳定,资信状况良好,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货款回笼期限延长,资金链趋紧,而贷款行仍以全行统一标准刚性压缩其10%的贷款,这种做法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资金吃紧的局面。

(二)从贷款担保情况看,担保品种拘于传统和单一,出口企业贷款担保难现象仍然存在。我市出口企业多为工业园区小企业,除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外无更多可用于贷款

抵押的资产。但目前银行业机构能够接受的抵押担保物仍局限于房屋和土地等传统抵押品,且抵押的比例较低,企业以此获取的贷款额度相对有限。以建行开办的“速贷通”业务为例,该业务的推出虽然增加了基层行的贷款审批权,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但贷款抵押担保规定仍相当严格,如机品设备不能用作抵押,省级工业园标准厂房仅可折半抵押。某化工出口企业以房屋和

土地作抵押已在该行贷款600万元,目前因季节性收购原材料需要资金5000万元,但无有效资产作抵押,银行无法向其新增贷款。

(三)从贷款运作情况看,贷款期限错配问题较为严重,出口企业的还贷压力普遍较大。银行业机构对出口企业的贷款一般为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其贷款运作模式具有明显的“春贷冬收”特点,即今年年初放,次年年初收回,且一般是一次性投放,一次性收回,没能根据企业资金周转的特点,适时适量地给予信贷资金支持,既保证不了企业实时资金需求,又增加了企业还贷时调度资金的难度。如某银行向江西恒昌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一次性放贷5000万元,2009年3月到期,而该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处于“保市场、保现金流、微利润”的境况,贷款到期时将难以通过现金流一次性归还贷款,这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资金压力,银行贷款的质量同样可能受到影响。

(四)从银行服务情况看,产品和手段均明显滞后,出口企业的服务需求难以满足。据调查,我市银行业机构对出口企业的服务主要以传统的贷款支持为主,而信用证、国际保理、福费廷等新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较少,难以在资金方面满足出口企业的需求。同时,一些基层银行业机构目前尚未开办外汇结算业务,其出口企业客户近则需到市分行、远则到省分行,甚至跨行才能办理结汇业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结汇成本,也影响到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此外,出口企业对当前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叫苦连迭,而银行业机构却不能为其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和避险服务。

三、金融进一步支持出口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鉴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出口企业金融服务面临的困境,银行业机构应着力从科学授信、创新担保、优化管理和改进服务上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帮助其尽早渡过难关,并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银行授信策略,增强对出口企业授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当前,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将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取消了贷款规模限制,鼓励银行业机构加大对出口企业的信贷投入。基层银行业机构应积极顺应这一政策的变化,积极调整授信策略,既要按照“有退有进”的原则,进一步降低初级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企业的授信,严格控制“两高一资”等国家限制性出口企业的授信;又要向上级行反映辖内出口企业的实际,争取更多的授信额度,有针对性地放宽对地方拳头出口企业的授信限制,特别是加大对那些有市场、有技术、有信用的出口企业的授信力度。

(二)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推出有利于出口企业融资的抵质押担保品种。除办理传统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抵押贷款外,银行业机构应根据出口企业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新型抵质押担保业务,如尝试机器设备等动产抵押、存货抵押以及仓单、保单质押,进一步拓宽企业抵质押品范围。与此同时,银行业机构还可在外向型出口企业中创新联保贷款方式,并积极推动地方加强担保体系建设,以多方缓解出口企业缺乏实物担保而难贷款问题。

(三)加强贷款运作管理,防控出口企业资金断链并引致贷款质量向下迁徙风险。银行业机构应加强对出口企业贷款的全过程管理,贷前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出口企业的资金需求,认真分析还款来源的可得性,并在准确评级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授信安排;贷中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周期和资金运营情况,在授信范围内确定适当的贷款金额,特别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应避免贷款“一蹴而就”却不切企业需求实际,为企业到期还款埋下隐患;贷后要严密监测贷款资金使用情况,积极帮助企业测算和调度资金,维系好充足的现金流,避免到期贷款因资金链断裂而不能按时归还,以致产生新的不良贷款。

篇6: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摘要:目前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显赫。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大。2011年以来,欧债危机还在发挥着持续性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国际市场更加萎靡不振。欧债危机的持续扩大造成了第三阶段的国际金融危机,这种特大型的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出口贸易事业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系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中地位的牢固性和根本经济利益。文章主要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进行具体细致的阐述,分析我国出口贸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具体影响机制,并对我国出口贸易政府管理部门如何应对外贸企业和金融危机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中国出口贸易;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之后又出现了起始于希腊的欧洲债务危机,为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新的助推力,世界范围内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均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和破坏。在世界金融危机的第三个阶段,世界经济复苏的速度进一步放缓,欧洲经济出现衰退的趋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发展低迷令整个国际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贸易环境持续恶化。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还会受到本次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政府金融贸易管理部门和相关经济贸易管理人才应积极探索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出路,使我国不但能够有效消减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提高应对险恶国际市场的能力。并促进我国商品出口贸易事业的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开始,通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密切联系而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各个实体经济部门在遭受影响之后会导致失业率升高和商品需求量减少,此后对各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最终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在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对爆发国实体经济部门传染的途径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资本市场等途径。他们基本观点是:金融危机爆发前和过程中,会通过银行业的恐慌和脆弱性,加剧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最终影响爆发国国内经济,但是对于如何影响其他国家却没有深入分析。通过研究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机制,对我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实现出口贸易复苏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从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一)需求方面

1.收入机制

中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是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首先出现金融资产的危机,金融资产萎缩会造成股市行情过度动荡。收入水平下降: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后导致金融机构破产倒闭。这时会出现失业现象。金融危机通过各种金融通道渗透到各个经济实体中后。便出现资金紧张和市场需求量减少的局面,进一步导致失业,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较低的收入导致人们各种进口商品需求量减少,我国商品出口量减小。

2.汇率机制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使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资金流动性受到影响,货币政策为了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便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在市场资本自由流动和其他国家货币政策滞后性的情况下,会使资金大量地流入利率较高的国家,从而使金融危机爆发过和受灾国的资本账户进一步恶化,汇率受到影响后,最终致使本国货币贬值。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而中国是其贸易逆差的主要影响国家,在西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之后大大降低了债务总量,还可以在刺激出口的同时抑制进口。

3.预期机制

金融危机主要通过羊群效应和蝴蝶效应对预期机制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公众经济行为的变动。金融资产缩水之后,金融机构直接倒闭,各个经济实体迫于压力不得不采取降低薪资和裁员的政策,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劳资双方博弈中的利益趋势带来普遍的压力,国家财政部门和国际金融组织公布的宏观经济下滑的数据增加了公众的恐慌,公众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不得不调整消费,消费需求量的大幅下降使企业家对产品销售的预期受到阻力,导致投资数额减少。西方发达国家各个经济体争相效仿,需求总量锐减,中国出口商品大量减少。

4.信贷机制

国际金融危初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用较差的债务,信贷渠道收紧之后,金融危机受灾国家便会吸取经验教训,减少消费信贷的发放并收紧对企业的投资信贷。全球范围内信贷收缩之后,使社会总需求量降低,对于国外商品的.需求量下降,进口量减少。

(二)供给方面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供给方面的影响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外商直接投资机制、金融机制和预期机制产生。

1.价格机制

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商品的利润率在很难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会使本国商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下降,出口量减少。同时,金融危机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业产品、矿产等商品的价格,从而使该类商品的进口成本降低,使商品出口的利润减少。

2.外商直接投资机制

国际金融危机会导致一部分跨国公司亏损或者破产,这时公司会采取消减海外投资和撤资的措施,尤其是那些出口型外资企业,在国际市场萎缩和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下会坚决撤出资金。已在中国选好投资项目和签订投资合同的企业撤出资金后使中国吸收的外资减少,从而引起出口商品生产和贸易出现速度下降的局面。

3.金融机制

金融体系对我国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变化影响较大,资金实力较小的出口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会出现融资困难的局面,大多企业会做出缩小生产规模的调整,或者直接倒闭。

4.预期机制

出口企业在对金融危机后果进行预测时,会考虑到金融危机爆发国家和受灾国家产品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这些现象会导致收汇困难。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缩减生产和慎重选择生产项目的措施避免过多的经济损失。

二、中国出口贸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建议与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模式,实现出口产业升级

坚持和完善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利用贸易规模适度增长带动内需,促进经济复苏,积极引导产品出口企业贸易转型升级,引进先进技术。增加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附加值,使出口贸易企业优化升级。

(二)提高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能力,推动区域间贸易自由化进程

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法律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则规定积极展开贸易谈判,实现国际贸易合理有序化:建立国际贸易救济体系。预防国际贸易磨擦: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区域间贸易自由化,积极开展区域间经济合作,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合理、公平、公正的贸易体制。

(三)通过扩大内需的形式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带动出口增长

运用多种措施促进我国内部需求扩大,如改善分配方式、提高薪资待遇、减免税收等措施。国内消费市场逐渐扩大之后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四)政府财政部门积极加强对出口企业的引导扶持

对于严重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国家财政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利用税收优惠和财政扶持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政府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结语

我国经济能避免金融危机的另一项依据是改革所能释放的潜在生产力,预计十八大之后,各项改革力度和步伐将加大,其所释放的生产力是很难估算的,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也就是说,我国经济避免危机爆发的唯一途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避免人为制造危机。政府财政部门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加强对企业市场的监管和世界金融贸易的趋势转变,不断消减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明志,薛东晖.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出口贸易的稳定性――基于中日韩三国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01).

[2]于欣.国际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刘佳.国际金融危机对中美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2007-2012年月度数据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金洪飞,万兰兰,张翅.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09).

[5]胡求光,李洪英.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03).

[6]余军良.金融危机下中国出口贸易波动因素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 设计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论文

★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论文

★ 内涝积水应对措施

★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不会隔岸观火

★ 浅析输送带撕裂原因及应对措施

★ 欧盟环境相关指令对中国家电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五大措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五措施应对薪酬管理难题

★ 石油洞库潮湿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篇7: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1、企业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在调查的10家企业中,受国际金融危机明显影响的有7家,占70%;其中在调查的4家小型非公企业中有3家不同程度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占75%。在所调查的大型企业中,出口企业受影响最大,主要原因是订单减少,以前的利润被快速稀释,流动资金较少,有的资金链已到断裂的边缘,导致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

2、职工的基本情况

一是职工队伍明显减少,尤其是太湖和怀宁两县;二是在岗职工人数减少,尤其是集体单位职工减幅较大;三是在岗职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除外)的收入不同程度减少,尤其是集体和非公企业的职工。

3、职工目前的思想状况

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订单减少,有部分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引起许多职工对表未来前途的担扰。调查问卷显示,职工主要是对企业发展、个人岗位、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产生了较大忧虑。

二、工会应对经济危机的主要做法

1、深人调查研究,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市总工会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深人企业调研等形式,及时摸清经济危机对职工的影响,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开展思想教育,帮助职工认清当前经济形势。各级工会利用工会宣传阵地,加强对职工的形势教育,引导职工理性看待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以及企业的经济现状,增强与企业共渡难关的信心。

3、开展增收减支活动,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各级工会引导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组织职工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活动,许多企业号召职工开展“六个一”节约行动,即节约一度电、一两煤、一升油、一滴水、一块料、一分钱,坚持从点滴做起,从今天做起,努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为企业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4、组织开展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在加强内部挖潜,做好降本减负的同时,许多企业工会充分利用当前生产不饱和的时机,积极开展系列培训,做到练好内功强素质,为下阶段生产复苏打下扎实基础。

5、关注企业动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市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要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动态,切实把好企业裁员和降薪的程序关,同时对因为企业效益下滑对困难职工带来的影响及时给予帮扶救助,决不能因为经济危机而加重困难职工的生活困难。

6、做好返乡农民工的转移就业培训。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市回流返乡农民工人数明显增多,预计年内返乡人数将会大幅增加,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显得尤其重要。为此,市总工会决定在2009年,对5万农民工实施援助,简称“1112工程”,即:开展技能(创业)培训1万人(其中40%的培训人数要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职业介绍服务1万人(其中帮助实现就业4250人);维权服务、生活帮扶1万人;社会保障、就业政策宣传2万人。

三、关于应对经济危机的几点建议

1、加强形势教育,把思想和行动凝聚到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上来。要利用各种舆论宣传阵地,引导企业正确处理危机与机遇的关系,引导职工正确处理挑战与应战的关系,引导企业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抓起,扩大业务范围,增加经济效益。

2、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市政府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合理扩大贷款规模,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当前这个非常时期,更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密切合作,抱团取暖。金融机构在确保企业按期支付银行贷款利息的情况下,不减少贷款规模,保证企业的资金链不断裂。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帮助金融机构规避金融风险。

3、做好维护职工稳定工作,以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一是要及时发现、处置有可能引发劳资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和情况;二是要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动态,切实把好企业裁员和降薪的程序关,建立企业裁员30人以上报告制度、工资调整协商制度;三是进一步完善帮困送温暖长效机制,帮助生活困难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篇8: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部分地区的纺织、服装、玩具、陶瓷、塑料等行业一向效益较好的许多中小出口企业相继出现了销出去的商品回款时间长、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慢的现象, 特别是一些个别出口中小企业回收货款遥遥无期。与此同时, 贷款又非常困难, 逼迫进入民间借贷, 而利率又高的惊人, 凭借利润率相对较低的这些企业, 根本无法承担。因此, 资金问题成为影响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制约中小出口企业面临资金困境的主要原因

1.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小出口企业借贷效率大大降低。

(1) 金融危机出现后, 国外不能及时付款的情况大幅增加, 银行对出口以及国外信用证出现不信任, 以往出口型企业的信用证融资手段遇到了阻力, 不少中小出口企业无法从银行得到及时的正常贷款, 许多外贸订单只能忍痛转让给其他企业生产。而中小出口企业从银行贷款时间一旦被拖延, 订单到手了, 手中确无资金, 只得向民间信贷借款。这种情况无形当中降低了中小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 (2) 中小出口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为有效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性, 商业银行普遍强化了信贷管理。实现工作中, 各商业银行将提供有效担保和抵押作为中小出口企业提供贷款的前提条件。而中小企业大多受经营规模的限制, 土地、房屋等能够用于抵押的物品普遍不足, 多数很难提供符合金融机构标准的低押品。同时, 中小出口企业的信用度又不是很高, 使这些企业难以找到适合的担保人。因此, 由于缺乏足够的抵押和担保, 部分中小出口企业很难获得及时的贷款支持, 使得中小出口企业的融资发展道路更加难艰。受金融

2.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小出口企业面临着贷款回收风险。

由于进口国经济衰嫁, 企业和个人支付能力下降, 信用降低, 出现支付困难等相关问题, 甚至出现了企业纷纷破产, 以至于倒闭现象的发生, 从而导致产品出口国在到货的情况下不能及时收回货款, 或根本无法收回货款。

二、中小企业尽快走出经济危机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小出口企业必须从自身角度出发, 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 使自身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1. 充分利用好国家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的有关精神, 2007年, 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正式设立并开始实施,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为一项新的政策工具, 主要支持符合政策导向的各类创业投资机构, 主要目的是通过引导和借助创业风险投资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 以间接的财政支持方式, 帮助企业突破资金短缺等发展瓶颈, 强化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提升企业内在价值, 推动企业快速成长。因此, 中小出口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家相关政策, 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有效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2. 充分利用好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

近年来, 大多数城市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 (中小企业促进法) 和有关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相继健全完善了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先后在各地成立。它在联合金融、投资、担保等部门和机构, 帮助中小出口、转贷、应急等方面, 有效地搭建了融资平台, 对于帮助企业渡过资金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中小出口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好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这个平台, 使其在企业融资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充分发挥企业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价值。

融资难是困扰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之所以融资难, 与部分中小出口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 信用评级制度不健全, 信用信息不对称有主要关系。企业信用是一个企业履行自身承诺的意愿与能力。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在未来是否履约, 不得而知, 但其有没有履约能力, 可通过信用状况来了解;其是否有履约意愿, 可以通过企业历史的履约记录来了解。因此, 企业信用的基本载体是企业履行承诺的历史记录。加强中小出口企业信用建设, 对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保护交易安全,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具有重要意义。

4. 中小出口企业应重视出口信用保险。

目前, 我国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比例不高, 出口信用保险涵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 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 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 使用更灵活的支付方式, 开拓新市场;转烃单一的信用证收汇方式, 使出口企业获得更多贸易机会;采用商业信用支付方式, 可使出口企业提高商品价格, 获得更大利益, 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5. 中小出口企业必须及时更新客户的信用信息, 建立动态的客户信用数据。

上一篇:描写一个陌生人作文下一篇: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