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

2024-05-08

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通用9篇)

篇1: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

作为一个理学院的学生,我关注和深入了解了这次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很受启发,这个问题也从不懂到现在的有所了解。以及对今后的就业也有了自己看法。

对于全球经济形势,当前全球性的经济增长速度显着下滑,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甚至可能陷入衰退。导致全球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粮食、能源价格上涨及美国 暴发的金融危机。尽管两者发生的原因不同,影响的对象不一样,但集中在今年暴发,加大了相关国家政府的决策难度。目前,美国通过救市法案,力度史无前例, 可以说是尽了最大努力。人们希望这一计划能够恢复信心、稳定金融局势。因为金融靠信心,如果人们丧失信心,即便再好的银行、金融机构也难幸免。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各国资本、金融环环相扣。发达 国家出现金融危机,导致流动性紧张,发展中国家金融会因国际资本流动减少而出现压力,甚至也可能出现类似危机。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国际金融秩序, 避免全球性危机的到来。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国际合作。

过去5年,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当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波动时,发展中国家也会在比较高的平均线上出现波动。因为在全球化的经 济环境下,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经济增长比较快,重要原因是投资拉动和出口增长。而投资的重要来源是发达国家,南南贸易近年来虽增长迅速,但南北贸易依然是主体。所以,发达国家出现危机和波动,必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出口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处于最游刃有余的状态。我国外汇储备多,政府财政情况好,经常项目盈利相当大,外资在中国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在当前的情况下,中国靠刺激国内经济、增加国内需求,可以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

人类总是在危机中吸取教训前行。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除利率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走在了监管前面,而且存在从政府监管走向靠市场竞争和自律的趋势。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要了解创新的实质和存在的风险,监管工作一定要到位。这也是发展中国家从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中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教训。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大学生就是社会的一部分了。在全球再次的金融风暴到来时,经济又一次大萧条,面对的是就业岗位减少、公司的大面积裁员等等问题。这种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该什么办?

我想,首先,我们要问自己,我们学了什么?自己能做什么?12+4 年的教育,给我们究竟能留下了什么呢?作为一个大学生,走国高考独木桥,已经得人生的第一个胜利,但那才是我们的开始。12年铸就的一个开始,我们具有勇敢无畏,年轻好学的本领;4年的大学,给予我们的将是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学习专业知识,更学习为人处事之理。

我们即将走入社会,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怎么融入,怎么展现,这就是我们学到的和我们要做的。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位置。

记得有人说过:“选择一个自己的擅长工作,选择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工作,学从现在开始,坚持不懈的努力5年时间,只要工作中认真负责,对人谦虚谨慎,善于学习,我觉得5年一定有小成。不管什么危机,最后终有解决的办法,天塌下来,首先是砸到那些没有准备的人。”

还未入世的我们,不管是学习还是将来就业,我们一定要把握自己的方向,自己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准备好自己的起点,瞄准好自己的目标,这是最重要的。

大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就业,就业的形式是贡献社会。而如今,金融风暴危机了这个社会,影响了我们大学生的就业。但危机带来了困扰,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等待我们这些大学生去面对挑战,战胜危机之后,则是更明朗的前途。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要把握自己的方向。

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更要我们理性面对,积极准备,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一点,学习更努力一点,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也能在面临金融危机等困境时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进入社会一定在摆正好自己的位置,只有找到合适的位置,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当然,金融危机,就业危机,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汶川地震中正是温总理那一声声鼓舞人心的话语,温暖了中国人们的心。日前,温家宝总理在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座谈时,也曾斩钉截铁地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有信心就有勇气,有信心就有希望,有信心就有办法。换一个角度想,金融危机未尝不是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时势造英雄!也许,我就是那一个!古语“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可能可以更好的解释如今中国受金融危机的情况。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大学受金融危机影响,来学校招聘的企事业单位比往年少了,大学生就业率比往年可能也要降了几个百分点,但正是这样,我们大学生才更要认真面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大学的学习。大学教育是培养道德素质的,是学习文化知识的,而不是毕业后的金饭碗,更不是读完大学就是社会精英。我们面对着严峻的现实,要严肃面对。

如果我们中国每位大学生能以这次金融危机为挑战,再次演绎《士兵突击》中“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相信人人都能完成自己的大学梦想,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正如当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竞选成功后的演讲中所说的:“The road ahead will be long.Our climb will be steep.”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相信我们全世界人们同胞齐心协力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需要自省!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不能失去信心!

篇2: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

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金融危机日益严重,最终将我们的就业保障一次性给解决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唯有等厂来。现在已经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了!今天将有百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还有去年那30几万没找到工作的,以及过年后大量返乡的民工、社会青年……还有降薪裁员的国企民营,拒绝招工的公司,五万多家倒闭的企业,跨国集团的停产……哪一项不把我们的就业扼杀于摇篮之中?一直憧憬以后的工作会怎样会怎样,有过千百种答案,唯独把就不了业排除了在外。这个人生的转折点来得太突然了,就像初中的新课改一样……

其深沉原因

篇3: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进行了迎头痛击。欧美市场的需求剧减, 致使我国的出口也随之大幅减少。2008年前三季度, 我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22.3%, 回落4.8个百分点。尤其是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增长放慢, 对美出口增长明显减速。广东同期出口增长仅为13.5%,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深圳的一般贸易增长首次出现-1.5的增长率。2007年我国出口额接近GDP的40%。显然, 如果出口增长速度放慢或者下滑, 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将势必放缓。我国2008年前三季度的GDP是9.9%, 这是近6年来第一次回落到1位数。有测算认为,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回落中有1.2个百分点是由于出口减速造成的。

此外, 出口坏账率攀升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商务部官员透露, 美国次贷危机持续恶化, 导致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坏账率增长了3倍左右。目前, 中国企业对外出口80%以上采用放账形式, 欧美国家的买方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 有的长达120~150天, 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 对本来资金紧张的外贸企业雪上加霜。出口增速下降的同时, 外资合同也锐减。2008年上半年, 东莞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出现30年来首次负增长, 签订投资合同减少了57宗, 负增长幅度为13%~14%。由此, 中国企业资金困境空前。出于自保和风险考虑, 银行谨慎的贷款政策使得企业贷款困难, 资金来源进一步收缩。银行的谨慎固然是出于风险控制的惯性。但是, 卷进全球性的行业危机所遭受的损失也让中国的金融行业如履薄冰。根据美国财务部披露的数据, 截至今年上半年, 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券投资组合总额为1.06万亿美元, 其中51%是美国国债, 42%是政府支持企业 (GSE) 债券, 剩余7%是包括资产支持证券和抵押债务证券等在内的企业债券。中金公司的分析报告认为, 如果中国上市银行也按此比例持有, 并假设企业债券的损失比例为40%, 则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2008年的盈利分别会减少12.7%、5.5%和7.1%。不过该报告认为, 美国金融救援计划已经使得美国金融机构破产带来的潜在风险得到了部分释放。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蔓延至实体经济, 对全球性经济放缓的担忧日甚。出于对经济形势的担忧, 信心不足的人们更加捂紧了口袋, 消费、投资萎缩更加剧了企业的生存难度, 无法支撑的企业则会导致更大面积的失业。在我国, 目前由于金融危机, 在沿海一带已有一些工厂、企业倒闭, 较多人员失业。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常被世人比作浩劫, 本币汇率、股市狂跌, 银行倒闭, 生产停滞, 其危害不亚于一场大规模的自然灾害, 它完全可能一下子摧毁人民几十年奋斗创造的繁荣和昌盛。“前车覆, 后车诫”, 以上这些经济改革颇具有发展势头的国家, 近来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先后“翻车”的教训深刻。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改革时期, 加入WTO溶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后, 必将使我国经济出现更多变数。面临着美国经济濒临衰退的情势, 综观我国当前的金融、经济形势:政府推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已拉动了投资、消费、出口的“三驾马车”, 国家连年保持着7%以上的高速经济增长率;人民币币值和汇率保持稳定;国家外汇储备逐年递增, 目前已达1, 900亿美元, 预测年底的外汇储备将相当于全年10个月的进口付汇水平;在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同时, 政府相当注意加强对外债的管理, 至2008年6月底, 我国外债余额为1, 704.1亿美元, 其中短期外债仅为575.3亿美元, 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团结稳定的中央政府在规范、监管金融市场的力度逐年加强, 完成了对国内数百家信托投资公司保留、撤并、改组的全面整顿,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先后撤消了21, 000个机构和1, 700多家县级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秩序有所好转, 初步建立了由货币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和外汇市场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

然而, 种种的金融隐患仍存在。首先是我国金融、证券监管的法规尚不够完善, 诸如上市公司造假、证券公司违规操作、巨额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现象时有发生;我国主要的四家商业银行营业能力低, 资产质量仍较差, 尽管2007年剥离了1.3万亿元不良资产, 其目前的不良资产率仍高达20%以上, 呆坏账率仍有3%;农村信用社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 据报道, 至少有50%以上的农村信用社已资不抵债;其次, 我国加入WTO后, 资产雄厚、信誉好、服务好、保密性强的外资银行的进入, 会不会引起中资—外资银行之间的“资产大搬家”尚不得而知。正如一著名经济学家指出的, 目前我国经济并未进入良性循环, 不会发生金融动荡, 但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联系前文对近期世界各国金融危机的共性原因的剖析, 带给我国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1、在竭尽全力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政府、央行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 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监管与整顿, 降低银行坏账率, 保证股市健康发展。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 注意保持合理外债结构。

2、要注意所实行的汇率制要与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协调;进一步完善我国正在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谨慎对待本币汇率的持续高估。

3、一国政府内部, 尤其是高层官员的精诚团结是维护民心的根本, 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保证。

三、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对策

1、重视和研究住房金融市场的风险产生机制和影响力。住房市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高风险性, 其产生的机制与影响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紧密相连, 美国次贷危机就是由过度借贷造成的, 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 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而且次级贷款危机发生前, 美国楼市和金融市场并没有太多的征兆, 风暴好似一夜袭来, 所以要格外注意房地产业的虚假繁荣。

目前, 我国居民财富的增长是建立在高额房贷的基础上, 因此, 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对金融市场以至整个经济发展的可能产生的影响应当提前引起高度重视。金融市场所存在的潜在风险, 在房地产市场发生逆转时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而这种逆转可能是由于政府政策的干预影响 (例如美联储不断调高的贷款利率) ;也可能是房地产市场本身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影响。因此, 准确测定住房金融市场的风险, 评估政府政策对住房市场的作用, 以及合理权衡金融机构的风险与收益, 是降低住房金融市场风险的有效方法。这也应当是我们在向市场上推行新的金融衍生产品时, 所应采取的方法。而国内的中资金融机构对各类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系统测量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例如, 上海在2006年9月末, 中资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0.86%, 比2004年增长了近7倍, 而且在全国还普遍存在“假按揭”或“自我证明”等情况, 因此, 中国的房地产金融的风险评测,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具体方法上, 都有进一步思考的必要。无论是政府, 还是各类相关机构, 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危机要保持足够的关注。

2、加强宏观调控, 抑制泡沫经济。首先, 通过政策性手段与货币手段相结合, 稳定汇市、楼市与股市。我国现状与当年的日本有相似之处, 如果当年日本不拼命维持低利率水平, 日本的银行业不拼命放款, 日本或许还能够承受利率提高带来的冲击, 我国应从日本的教训中得到借鉴。其次, 鼓励长期投资和居民消费, 尽量化短为长, 把资金引入实体经济中, 并积极引导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改变过度依赖对外贸易拉动经济的情况。

3、完善金融体系, 杜绝金融危机。通过改革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 使金融系统对企业债权的“软资产”与对居民储蓄的“硬负债”相协调;同时, 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贷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管理主线区别开来, 提高贷款质量。

4、加强国际合作, 打击国际游资。目前, 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国际游资数量约达数十万亿美元, 具有相当大的破坏力。这些国际游资时刻都在注视着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发展。越南的热钱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 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互相交换有关国际游资活动的情报信息, 同时建立完善的国际游资监测预警机制, 加强分析研究, 防患未然。

摘要:2007年以来,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降温, 美联储加息压力的增加, 以往红极一时的次级抵押贷款日益陷入危机, 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文就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提出对策。

篇4:金良镐:金融危机对我们冲击小

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振兴规划》涉及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服务、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视听、宽带通信等多个行业,目的是为相关领域的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这样一个拉动中国内需的产业政策对外资企业有着怎样的影响?政策出台第二天,《新财经》记者专访了韩国LG

CNS China(北京乐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总经理金良镐。他说:“中国政府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对这个产业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他同时透露,金融危机对他们公司的业务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美洲和中东市场,但中国市场没有受到冲击,业务量不降反增。

美洲、中东市场受影响最大,中国市场不降反升

《新财经》:国务院近日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项规划对LG CNS China这样的外企有着怎样的影响?

金良镐:整个行业人士都一直都在关注这个产业政策,我个人对大概内容也有所了解。此项政策将大力推动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我们公司在中国区的业务发展将起到很大的帮助。前不久国家对通信产业进行了重组,以促进通讯市场;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全面普及高清数字电视广播(HD)等,都是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举措。

总之,政府能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对产业和公司都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新财经》:你们会不会根据新的产业规划对相关业务或产品进行调整?

金良镐:作为一家系统集成公司,我们是很典型的IT公司。我们一直以IT技术为背景在各个领域进行系统集成业务,比如公共领域的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制造领域的工厂自动化系统(MES)以及建设领域的智能城市U-city等。其中2009年一项重点业务就是大屏幕影像系统集成业务。

据了解,此次政策中有一项重点任务就是视听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公司的影像系统业务正是属于这个领域。我公司影像系统业务的重点不在于显示屏本身,而是如何通过数字化视听技术来更好地应用产品,美化城市环境。我们希望借助产业政策的春风,使公司的影像系统业务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中国都市的美丽尽一份力。

《新财经》:影像系统这项业务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市场的?

金良镐:韩国总部从2003年开始开展影像业务,最初以美国和欧洲市场为主,建立了很多成功案例。2007年3月我们将成熟的技术及丰富的经验引入中国,现在已经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十几个城市建设了大屏幕影像系统。

在中国,我们的主要市场定位于高端市场,就像当年我们在拉斯维加斯建造的天幕影像系统那样,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的城市打造地标性影像系统。

《新财经》:为什么选择在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您认为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如何?

金良镐:中国影像市场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影像系统是社会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产生的业务,与社会各产业密切相关。比如我们公司2009年主推的《楼宇地标化影像亮化方案》,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创意多媒体方案》主要应用于广播媒体领域;《竞技Dynamic

Display方案》应用于体育竞技领域;而《U-Art方案》则应用在舞台、艺术展示等文化艺术领域,是影像科技与文化艺术融合的数码艺术产物。近几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迅速发展,媒体形式也由传统的平面广告逐渐向融入高科技的LED、交互式LCD(液晶显示器)等新媒体方向转变,这些因素都为影像系统开辟了很好市场。

此外从总体趋势上来看,事业的重点将从商业化向社会化转变,例如广泛应用环保节能的LED产品等。

《新财经》:中国这个市场的成熟度并不是很高,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金良镐:影像系统是社会各产业综合发展的产物,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刚才讲到的拉动产业的因素之外,半导体、网络通讯等产业作为技术支持因素也非常重要。

宏观地来说经济因素是每个产业发展的根本。影像系统的建设资金相对比较高,因此受经济方面的影响比较大,而近期的金融危机无疑会影响到影像市场发展的速度。

《新财经》:LG CNS在美洲、中东等不少国家开展了这项业务,有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哪个国家受到的冲击最大?

金良镐:影响最大的是欧美市场。预计我们2009年欧美地区影像系统业务量将比2008年约减少13%。但是中国区市场将有望增长20%。

关于影像这块业务,我们在全球的主要重点市场有美洲、中国、中东、韩国。原来业务量居首的欧美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韩国和中东的影响也比较大,对中国的影响是最小的。

发展智能系统需要政府支持

《新财经》:贵公司毕竟是一个以主营传统的系统集成为主的IT企业,多年之后开辟了这么一个新的影像业务,我想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金良镐:我们在进行U-City智能城市系统、智能楼宇系统等大型业务时发现,影像系统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影像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想在短时间内扩大市场是非常困难的。我们计划将影像系统作为IT业务的重要部分来推进。将来影像系统会更多地与其他系统相结合,向综合性系统转变,实现大规模的综合智能系统。比如影像系统与ITS等交通系统结合、与智能城市系统结合,等等。

如何将IT技术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发展的宗旨,例如建立智能城市、智能小区等现代居住环境。

《新财经》:这样的系统是不是在别的国家已有应用?

金良镐:对,在韩国有个智能城市的案例。在韩国仁川附近有一个叫“松岛新城”的地方就建设了一个智能城市,它可以说是一座“数字技术无处不在”的综合智能城市。社区、医院、公司和政府机构实现了全方位信息共享;数字技术深入住户房屋、街道和办公大楼,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城市支端末节连为一体。居民可以轻松完成交通、通讯、医疗、房产、税务等相关业务,人们的生活变得非常便利。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得非常好,将来也将走向社区智能化。智能城市系统的市场前景非常好。比如,在海南岛正在规划的一个度假村,我们提出了智能度假村的理念。这个项目中影像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财经》:您说的这个海南度假村,仅是您的一个设想还是确有这样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

金良镐:这个项目已经做了一部分,但是仅限于影像系统。

《新财经》:您所说的“智能系统”是一个综合项目,就算应用技术问题解决了,短期内也可能很难有较快发展,因为还存在很多其他制约因素,比如通讯、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的扶持力度,甚至会涉及到个人的隐私,而这,也正是该系统在全球普及起来比较困难的原因。

金良镐:不错。首先,只要涉及到日常生活的IT技术,政策方面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外企政策支持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国内寻找长期合作的合作伙伴,将进行技术共享,共同为中国的市场服务是我们的发展理念。其次,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技术会涉及到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如何在保障个人隐私的同时发展技术,是我们目前最关心的主题。也就是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影像系统的案例会越来越多,它将会被广泛地应用在城市美化、亮丽工程等方面。

《新财经》:您能否具体说一下,发展智能系统业务需要政府哪些支持?

金良镐:个人认为应该是国家的信息化相关政策。智能系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这个部分,相信国家考虑得应该更多更完善。

如今IT技术高速发展,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产业和稳定发展是好事。我们公司诸多成功的案例在东南亚部分国家得到了应用,希望在政策的支持下,能有更多的机会应用在中国市场,为人民提供更优秀的服务。

要在中国建太阳能发电站

《新财经》:据我了解,贵公司在韩国已经投资了太阳能发电站,在中国,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金良镐:自从我上任以后(上任时间:2008年1月1日),就进行过太阳能业务方面的市场调查,考虑过中国区开展太阳能发电相关业务。

我参与过韩国第一个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工作。所以,我一直希望中国区也能开展太阳能发电相关业务。太阳能发电的最大一项成本是太阳能板,而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板生产基地。同时,中国幅员辽阔,日照量充足的地区非常多,具有非常成熟的基础条件。我相信太能阳发电在中国会发展得非常好。

《新财经》:在中国建太阳能发电站,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金良镐:太阳能发电最大的成本就是太阳能板,如果这项成本不能降低的话,太阳能电的价格也会非常高。跟水利、风力、原子能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的成本相对要高很多。比如,比原子能电的成本约高出15倍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出台一些政策进行支持,否则发展比较困难。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随着全球制造业大量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相比,太阳能发电环保又节能,所以,还是要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产业。据我们了解,有些地区有一些相应的政策,但每个省市的政策好像都不太一样。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来考虑,我们认为投资风险比较大。

《新财经》:韩国有哪些扶持政策?

金良镐:韩国对太阳能有个很好的政策支持:太阳能电由政府进行采购,然后再以普通电的价格卖给老百姓。不论在哪个国家,这种成本的差异都会影响这个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球太阳能应用最广泛的应该是美国和西班牙,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是最先提出开发太阳能发电的国家,但基于政府扶持力度的不足,至今为止发展得不够理想。

《新财经》:中国如果有类似的政策,您会考虑投资吗?

金良镐:我想我会。

LG CNS简介 LG CNS是世界500强企业LG集团所属的IT公司。1987年LG与美国EDS成立合资公司,2001年末收购了所有EDS股份,并于2002年1月正式更名为“LG CNS”。之后LG CNS在中国成立了独立法人LG CNS China(北京乐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同时被评为韩国规模最大的IT公司、亚太地区10大IT企业。

LG CNS 通过为LG集团的姊妹公司提供IT运营服务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在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中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实力。LG CNS China通过与国内外众多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以多年积累的丰富的IT服务经验、多种解决方案及世界水准的优秀品质为基础,为中国客户的成功,提供着具有世界一流最高品质的信息技术服务。

篇5: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

对大学生而言,金融危机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就业问题。然而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学会审时度势,不要过分悲观,但是我们自己要有紧迫感。是时不待我,而不是舍我取谁。我们每一位大学生要增强自我素质,而不是抱怨生不逢时。再大的困难也不怕,困难过后就是一片艳阳天。

然而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以及人民的生活,金融危机也对我们产生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影响:

一、更多企业会倒闭。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受国外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亏损,当企业资不抵债的时候,就会倒闭,而企业倒闭自然会殃及百姓。

二、企业再掀裁员潮,工作越来越难找。企业生意难做,就会想办法压缩成本,减少生产,就会在裁减员工上打主意。

三、工资别想再提高。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加薪会逐渐变成很难的事情。

四、百业萧条。包括投资,消费,贸易都会变冷。

五、商品价格会下降。随着需求减少,各类商品价格会下降。

五、人们不会奢侈浪费的花钱了。

六、股市大量缩水。

七、穷人日子最难熬。中国尚有许多的穷人,在这场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本来捉襟见肘的日子就更难熬了,好在中国政府会关心弱势群体,因此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一是消费,二是投资。

一是提高保障水平

今年已经提高了低收入群众的保障水平,明年还要继续提高。继续提高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优抚人员抚恤标准、低保群众的低保水平等。

二是提高农民收入

今年我们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价位水平,而且采取了增加农产品储备的一些措施,维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是努力增加就业,增加农村建设基础建筑设施。

我们对于在就业上遇到困难的一些群众,特别是下岗职工,实行了扶持政策,帮助他们再就业。同时增加农村建设基础建筑设施,增加就业岗位。

四是进一步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包括农民工以及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保险,进一步解决群众在消费上的后顾之忧。

五是还将采取鼓励措施,支持农村市场的开发

比如采取补助的办法,支持彩电、冰箱这类家用电器到农村销售。此外,我们还将根据市场的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态势,进一步研究鼓励消费的政策。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篇6: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投资者的资产损失。中国金融机构、企业,包括个人在美国持有一定规模的证券资产,其中多数是机构和公司债券、股票等。比如雷曼公司债券是全球主要固定收益产品之一,根据已披露的信息,至少有7家中资银行持有雷曼债券或对雷曼的贷款债权。雷曼公司破产导致其股权价值近乎化为乌有,据有关测算,雷曼高级债券可能的损失为票面价值的20%-40%,次级债券将高达96.5%。中国工商银行是国内最大的受害者,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与雷曼信用相挂钩债券余额也仅有1.518亿美元(其中高级债券1.39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工行资产总额万分之一,或工行债券投资规模的万分之三,或工行上半年税后利润95亿美元的1.6%。由此看来,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将是十分有限的。

值得重视的是,美国金融危机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累及世界经济,使得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更显严峻,这种对我国经济的间接影响不可小窥。因为这场危机不仅直接加剧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还必将波及实质经济部门,加剧信贷紧缩,给世界经济复苏投下更多、更浓重的阴影。由于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我国经济增长到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出口,美国又是我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国内出口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及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这种间接损失,将是巨大的,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要高度关切这种影响的不确定性,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内需;同时,在开放中,加强金融监管,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篇7: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赵萌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与各个企业的人事部进行接触,对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状况进行了初步的了解。这些企业整体运行良好,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对于人才招聘以及员工薪酬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通过调查显示:

一:企业需求与个人意愿“大相径庭”

招聘工作的难易程度、招聘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市场供求情况,无论是“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二种供需不平衡对企业的招聘工作都存在一定影响。“供不应求”,企业招聘难度加大,直接影响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招聘成本的上升、招聘质量下降、招聘效果不佳等等。而随着金融危机的“驾到”,是否就“供大于求”了呢?

调查数据显示,48.5%企业认为人才市场供应充足,仅16.9%的企业认为人才市场供应短缺,同时已有26.3%的企业已经暂停了招聘,从表明上来看,显示了目前人才市场现存的“供大于求”现象。

数量上的“供大于求”从一定程度上是解决了招聘难度、招聘成本、招聘质量、招聘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它也“暗藏玄机”,特别是在当今金融危机的局势下。

1.大幅降低人员流动率。由于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就业危机导致更多个人选择“卧槽”,大幅降低了人员流动率,企业无法的新鲜的血液,对于企业而言拥有人才的概率也相对降低。

2.高级人才仍紧缺。人才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才都能随手可得,有些高级人才,如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仍是“奇货可居”。一方面,目前的市场薪酬可能达不到高级人才的希望,另一方面,“裁员风潮”又让不少高级人才心存疑虑,不愿意跳槽。

3.带给HR招聘技巧的新挑战。当今形势下似乎是“百人争一位”,HR几乎不用担心招不到人,但是在百人中选择“对的人”又是一门新的挑战,对于招聘、面试技巧方面更需要下功夫。

从企业实际需求情况来看,调查数据显示,各个行业企业需求都低于“平衡点”(表示企业正常流失正常招聘平衡状态)。

企业需求和个人意愿大相径庭,人才市场的供应量相对充足,而企业需求量相对缺乏。二:逾半数企业执行人员削减

全球金融危机以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转化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并迅速向世界扩散。随着金融危机的继续发展,虚拟经济已经开始影响到实体经济,IT行业、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贸易|进出口行业,以及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等均受到了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纷纷进行人员削减,“暂停招聘”“裁员”的声音络绎不绝。

从个人端来看,近5成的个人所在部门人员减少,企业人员规模大幅下降。调查数据显示,48.6%的个人所在的部门相比2008年人员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见图五),其中减少20%以上的比例最高达16.5%。再来看人员规模同比增长情况,同比增长比例总合为15.7%。从企业端来看,逾半数企业执行人员削减。其中自然流失不再招聘的企业为22.5%,裁员的企业为19.7%,09年有裁员计划的企业为10.7%(见图六)。更引人注意的是,19.7%企业已采取裁员方式进行人员削减,相当于5个企业中有1个企业已经裁员。三:82.6%的企业不增加新入职人员薪酬

薪酬一直以来都是倍受关注的话题,目前企业需求下降了,5成企业又采取了人员削减,那么新入职人员的薪酬又将何去何从呢?

调查数据显示,82.6%的企业不增加新入职人员薪酬,其中55.1%的企业选择持平,27.5%企业降低新入职人员薪酬,那也就是表示近1/3的企业将降低新入职者薪酬,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减薪”。

这主要受到双方面的压力。对企业而言,金融危机下更注重控制成本,那招聘的人均成本也是其中的一项指标;而对个人而言,市场供应充足,企业需求下滑,找工作是件难事,自然对于薪酬的要求也会放下“高姿态”,有42.3%的个人认为如果再就业“薪酬和原来差不多就行”,7.8%的人认为“能找到工作无所谓薪酬”。

从表面上看,企业确实是省下了成本,但更深层次的来看,这样无疑减少了吸引优秀人才的筹码,企业想得到真正的人才反而更难了。

四: 低成本措施——危机下的良策

虽然外部经济环境的急转直下,使得许多企业在招聘管理上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但企业将会如何走好下一步棋才是最为关键的。所谓“重不在发生,而在解决”。对于招聘流程和人员配置上,企业又会有哪些对策呢?

调查数据显示,为了实现更谨慎的招聘,70.2%的企业选择“试用期评估”(图九)。在企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也许试用期评估可能由于大量的工作容易被忽视,很多企业会做,但是却不“精”。访谈中我们得知,不少企业的HR为了更好的招聘效果,将试用期评估“做好做精”,这无疑是一种控制成本的方式。

从人员配置方面来看,为了控制成本,企业更多采取“优化组织结构”和“合并工作岗位”的方式。数据显示,47.6%企业采取“优化组织结构”,31%的企业采取“合并工作岗位”。

篇8: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

(一)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压力上升, 房地产信贷风险值得关注。

一是商品房销售量能萎缩, 空置率上升。从销售面积上看, 由于受物价低迷、消费市场萎缩的影响, 尤其是金融危机舆论的影响, 白山市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销售面积延续负增长, 据统计, 截至2009年6月末, 白山市市区商品房预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下降26.1%和37.4%。而另一方面房价依然处于高位, 加重了市场观望情绪和商品房销售压力, 导致商品房空置率不断上升, 影响了白山市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据调查, 上半年, 全市商品房空置率达18.3%, 同比高11.4个百分点。二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并未对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供求带来利好, 市场资金紧张依旧。全市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信贷仍持谨慎态度, 一方面房地产信贷仍保持了相对紧缩, 房地产商和购房者普遍面临贷款难, 另一方面, 商品房销售量能萎缩, 资金回笼受阻, 进一步加大资金供求矛盾, 致使当前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如白山市江北新区房地产商普遍反映存在资金压力, 由于已竣工楼盘销售面积大都不过半数, 房屋积压严重, 资金回笼困难, 加上过去囤积土地占压的资金, 导致目前企业流动资金十分馈乏, 房地产企业资金供求矛盾加剧, 房地产信贷潜在风险加大。

(二) 民间融资升温中隐藏的金融风险值得关注。

虽然由于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门槛”有所降低, 但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居民想获得银行信贷支持难度依然很大, 尤其中小企业在销售前景并不乐观的情况下, 对资金的需求日益扩大, 迫使它们转向民间借贷, 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民间融资规模的扩大和民间融资成本的上升。据调查, 目前白山民间借贷加权年利率已达到了24.86%, 同比上升了9.8个百分点。据估算, 上半年全市民间借贷资金总额就达到了5.89亿元左右, 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 民间资金市场正呈现逐渐升温的态势。然而令人担忧的是, 民营、私营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以15%-30%甚至更高的年息为代价获得民间融资的, 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经营利润率不高、流动比率偏低、抗风险能力较差, 一旦经营不善, 这种民间借贷关系很容易遭到破坏, 进而引起经济纠纷, 对地区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三) 消费信贷萎缩严重。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手段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放松银根、提高银行放贷能力, 然而在此次的政策变动过程中, 银行将宽松的货币政策投放于投资领域或者大项目中, 消费信贷所占比例很小,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 全市消费市场进入持续低迷的局面, 消费额增速以每月平均1.02个百分点持续下滑, 消费贷款也紧随其后进入萎缩阶段, 上半年, 全市消费贷款仅增加2.02亿元, 仅占各项贷款增量的5.78%。究其原因, 一是居民消费预期下降, 消费能力大部分转化为储蓄资金;二是银行的消费信贷服务老化, 目前白山市各家银行的消费信贷品种仍是“老三样”:住房、汽车、个人信用, 且贷款流程较为复杂, 市场开拓能力欠缺。

几点建议

(一) 合理均衡信贷投放, 优化调整信贷结构。

各金融机构要合理布局信贷资源, 用足用好信贷政策, 充分发挥出信贷投入对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 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控制, 防患房地产金融风险。

建议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项目的开发速度, 缩短开发周期, 加速资金周转, 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 有效启动消费市场, 促进全市经济良性发展。

应充分认识到启动消费的复杂性、艰巨性和迫切性, 实行多管齐下的政策。目前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当务之急是要继续加大扩大内需的力度, 而启动消费除多途径增加居民收入外。

(四) 政府应为银、企搭建信贷平台, 建立长效机制, 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篇9:债务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D912.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63-02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在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中,依靠借贷来投资的资本家,或者是借债消费的消费者,在生产过剩的危机中,使资本主义无限的生产与有限的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者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纵观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与信贷制度是密不可分的。依靠借贷来投资的资本家,或者是借债消费的消费者,在生产过剩的危机中发现无法还债,而银行此时也一定“落雨收伞”,提早追讨欠款,于是便发生了金融上的连锁反应。

1 历史分析

8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经济危机日益繁密,而且日益嚴重。在发达国家,80年代美国用于拯救存贷银行的钱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挪威是4%,瑞典6%,芬兰8%,西班牙1 7%。在1980—1996年,有三分之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经历过信用制度的灾难。在发展中国家,灾难程度自然比发达国家深远得多。自1980年以来,有50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系统损失了一半以上资金,有十多个国家使用了10%以上的GDP来拯救银行危机,数额达到7500亿美元。有些国家甚至要使用GDP的25%来解决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当然不是什么新东西,从1825年以来已经经历过20次,70年代以来至少三次。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往往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信贷制度把闲散资本集中起来并借给人们,这样资本家的投资便不受白有资本的限制,消费者也不受现有购买力的限制。这样信贷便促进了整个经济的扩张。可是,另一方面,信用同时也掩盖了与消费的矛盾,使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严重。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生产过剩(或者设备过剩)是无可避免的。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盲目竞争,每个企业家都拚命扩充生产争夺市场,结果是有些资本家无法售出商品,于是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市场萎缩。当消费力已容不下大大扩充的生产力的时候,信用制度还在制造虚假的需求(这是泡沫经济的主要来源)当清算的时刻来临,信用制度就使危机爆发得更猛烈。

90年代的新情况是金融市场日益同实际生产与贸易脱钩,投机性及流动性之大。每天国际外汇交易量,1987年是六千亿美元,1997年为1.4万亿美元,其中只有14%同实际贸易与投资有关。外汇交易额,1982年是世界贸易的17倍,1989年是28倍,1992年是33倍。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交易都是投机,每日的外汇及利率的衍生工具交易量,1995年已经达到22980亿美元,而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每日交易量达五万美元,仅有2%与生产贸易有关,其余是资金的自身循环,绝大多数是投机。

2 债务危机分析

金融投机没有银行信贷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再加上其他私人债务及公债,就表现为80年代以来,世界债务的惊人发展。同时,债务危机亦多次爆发,终于发展为1989年以来亚洲、俄罗斯及拉美的债务危机。亚洲奇迹在相当程度上是由高投资率而来的。许多亚洲国家投资率高于30%,而泰国,马来西亚更高于40%,但高投资率是由高额外债所支持的。

因为危机早已不限于亚洲。究竟世界外债有多少?整个第三世界外债1980的5670亿美元增至1992年的14190亿美元,在12年间总债务上升了两倍半,同期利息及本金支出共计16620亿,是1980年债务的三倍,在这12年间,第三世界所付出的理应还清欠债,但到头来却债台更高筑。关键原因是西方及日本银行家所设计的还债机制:他们要第三世界借新债还旧债,而同时第三世界的出口换汇能力由于原料价跌而大为削弱。

如果再看看发达国家的公债,就能更清楚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怎样发财。这些国家的政府无一不向金融市场大量举债用于支出。欧盟的公债在1993年达到四万亿美元,美国公债占GDP比例,1974是23%,1997年是47%,意大利一国每年的利息支出高达国家预算的20%。美国偿付利息占联邦财政之比,1950-1980处平均为7%,1982-1990年却达到13.4%。公债如是,私债亦如是。我们在此举美国为例,美国家庭债务与其税后收入相比,1952年不到40%,到了1992年高达90%。在1997年末,美国家庭花了一万亿来还债,亦即他们的税后收入的17%。而1960年的数字只是不到14%。反映整个食利阶级所得分配直线上升。美国非金融企业借钱并不主要为了实际投资。亨伍德指出,借钱主要为了筹资从事股票回购及兼并。结果是工业企业偿付利息占利润之比,1950-1973年为3.8%,1990-1996年为24%。至于金融机构,在1997年借了五万多亿美元。其中很多也只是像量子基金或LTCM之类作为投机之用而已。香港没有外债,也没有多少公债,但私人债务却高达GDP的161%(1996年),比新加坡的96%高出很多,其中物业贷款占了近一半,而其中的投机取巧成份亦很高。结果就是香港泡沫经济的破灭。然而,在全球范畴,这么高的债务,而投机成份又这么重,危机早晚爆发实在是不难想象的。信用的杠杆作用,在资本主义繁荣期可以很大,在衰退期尤其如此。在1997年之前几年,各国由于互相激烈竞争,亚洲各国已经出现出口下降,设备闲置率上升的情况。

上一篇:高三数学复习讲座下一篇:福建人物及历史事件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