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好教育培训机构

2024-05-06

如何办好教育培训机构(通用6篇)

篇1:如何办好教育培训机构

经销商与厂家关系:交易型----合作伙伴型-----战略联盟型。也就是说,经销商与厂家的最终发展目标是战略联盟。所谓战略联盟就是双方有共同的目标,向着同一个方向,有共同的行为,互相利用、互相帮助,完成目标任务。

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经销商的发展跟不上厂家的发展,从而使双方的关系还停留在合作伙伴层面上。厂家开始筹办一些培训班,经销商也自己参加一些培训班,以提高销售管理的水平,缩短双方的差距。

通过调查经销商与厂家,对目前培训的效果都不是很满意。

一、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虚”

首次参加培训的人,肯定会对讲师对宏观环境的分析非常感兴趣,但每次参加培训都有这部分内容,到后来每个人都会讲这部分内容。试想对被培训者的作用与效果会怎样?大打折扣!

(2)“理”

有时候厂家利用年会的机会聘请教授、专家到企业对经销商进行面授机宜。教授、专家满口都是专业术语,听着听着,隐约可闻鼾声四起。厂家无赖,教授尴尬!会后经销商都会这么说:“讲得好,但是我们听不懂”。

(3)“枯”

一些企业或培训公司办培训,封闭、没有休息,讲师是一个语调、一个语速,没有案例、没有互动游戏。更有的是关在一个黑暗的小房子内,进行学习。

“培训像受刑!”这是经销商的真实呼声!

(4)“贵”

培训是时下热点经济之一,培训公司的泛滥是培训市场现实。

培训水平参次不齐,但培训收费却大同小意,像联合垄断抬价一样,一个标准通行。

一些经销商想请培训公司对自己销售人员的培训,但一听报价过万元,放弃。

调查显示:经销商对现在培训收费的承受范围,30人左右一个班,一天不超过1000元,最好在500---800元/天。

(5)“费”

调查中许多厂家反映:培训过后,只有一个感觉,浪费!效果差,不值得!许多公司认为培训讲师没有将企业的培训意图理解透,经销商经常会向培训讲师提出:“能帮忙解决点儿实际问题吗?”,讲师往往是一笑而过:“可以,我们下一次再讲您刚才提出的问题。”

关于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培训争议的永远话题。由于效果的不明显导致许多经销商对培训失去了信心;许多厂家对培训产生怀疑,但又不得不办的“黑圈”!

二、原因分析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少分析

① 缺少对被培训者特点分析

被培训者是经销商。他们的特点是:

a、群体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b、时间紧、工作忙,很少学习;

c、对未来的判断与把握能力相对弱一些;

d、信息闭塞,对信息渴求;

e、管理经验相对较少;

f、易急噪,有时缺乏自信„„

② 缺少对被培训者需求及期望分析

经销商对培训有这样一些期望:

a、想把生意做大,希望通过培训找到“灵丹妙药”;

b、培训的内容通俗易懂;

c、时间紧,希望在一天的时间里有所收获,至少能解决自己公司的一两个问题;

d、学技巧,借鉴成功经验„„

这就要求培训者根据经销商特点与期望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内容一定要与经

销商交流、调查后确定。

(2)定位不准

理论没有与实际结合!

一般对经销商培训的定位是:提高,提高经销商的经营思想水平和管理能力;

我认为更恰当的定位是:帮助,帮助经销商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培训讲师而言: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在培训过程中,讲师力争将个人知识灌输给经销商。经销商只有听得份儿,参与程度低。

对经销商而言: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在培训过程中,经销商面对自己急须解决的问题,可思考、可交流,关注与参与程度非常高。

由于定位的不恰当,导致在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过程中搀杂了培训者过多的主观意识,并没有引起被培训者的高度注意。

(3)沟通不到位

沟通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训意图的模糊不具体,二是培训内容的不恰当、不适用。

我见过一些公司的做法:人力资源主管接到营销经理的培训工作安排后,没有与营销经理经过详细交流,也没有征求部分经销商的意见,就与培训公司进行联系洽谈,培训公司马上传真一份培训内容调查表,人力资源主管在表中进行选择后回传给培训公司,培训公司同意,转入进行价格谈判,达成合作协议,进行培训。

分析:

a、人力资源主管对营销经理的意图不清楚,与培训公司在这方面的沟通不到位;

b、没有进行经销商调查,培训内容的安排不知是否恰当;

c、培训公司没有提供稍微详细的内容提纲,厂家是不易判断出内容安排的适用性;

d、对形式、案例、游戏没有进行谈判磋商,现场氛围没有预期判断;

„„.(4)缺乏创新

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些培训公司将以前举办培训的内容、形式,原封不动的从甲公司搬到乙公司,有些培训公司直接引用别人的幻灯片使用。我们知道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特点,培训内容一定要符合厂家的实际情况,要能为厂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进行创新,通过培训给厂家和经销商带来深深的思考和影响!

三、解决办法

那么如何办好经销商培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

一个产品入市前,都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与测试,办经销商培训也是如此。

在办培训前须对经销商关注问题、想了解什么、想解决什么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调查。

如:

a、我们在与经销商交流中发现,关于市场发展趋势等这样一些宏观问题,他们更愿意与企业营销老总进行交流,不必要参加培训,而对于管理业务员、激励业务员等方面的内容,愿意参加培训。

b.调查中发现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甚少,所以办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在形式与案例上要多做文章,理论要非常少。

c.我们在对经销商业务员培训中了解到,他们除了想掌握一些推销技巧外,还想了解经营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详细情况„„

(2)根据特点、期望来设计内容

办经销商培训,培训内容的确定与安排尤为重要,只有切合实际的内容才能吸引他们。培训者或者厂家要将培训具体内容传递给经销商,与他们商讨内容的适用性。他们不会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听培训者漫天过海地谈论一些听不懂的东西。

(3)互动式的培训形式

① 培训者尽量不要使用专业术语,要使用通俗易懂的白话。

② 培训中要经常引用经销商身边的例子进行剖析讲解,尽量不要讲解国外的案例。

③ 培训中要经常鼓励经销商谈自己的想法、看法、感受,在交流中完成培训。

④ 用幻灯片、图表、示意图进行讲解。

(4)节奏:一个一个问题解决

在经销商培训过程中,切忌“快”。

一快,就会出现“填鸭式”的培训,促使经销商患上“消化不良症”,回去之后易急噪,不知道方向。

节奏,就是一个一个问题进行讲解。在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前,不要提及第二个问题。

经销商培训不在内容多,主要在适用对他们有帮助,适用最基本就是要让经销商理解透。所以办经销商培训要把握好节奏。

(5)现场指导

经销商培训要多进行现场指导。一种方式进行现场模拟游戏,进行角色互换培训;一种方式是派业务经理或培训人员到经销商店面进行规范指导。第二种方式是经销商目前最希望的一种形式,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自己时间,而且更易解决问题。

现场指导可以帮助经销商解决更多的销售管理问题。如:进行货物陈列、店面管理、现场推销、库存管理指导,还可以进行管理销售人员、激励员工培训,简单一点说电脑知识培训,等等。

(6)陪同培训

厂家的销售经理要同经销商一起参加培训,这一点在办经销商培训也很有必要。

一可以减少经销商与培训讲师之间的陌生感;

二可以对培训间的交流沟通起到衔接的作用;

三可以形成共识,为日后的销售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7)改进跟踪

帮助与指导还在于连续性与持久性,所以培训内容完成后,厂家要定期进行培训后业务改进跟踪。帮助经销商将培训内容彻底消化掉,并指导自己的销售管理。

(8)时间控制

① 经销商培训每次最好不要超过2天,每个培训小节不要超过1小时。

② 尽量不要安排晚上的培训。

③ 案例剖析、互动沟通要占到培训时间的80%以上。

总之,要想办好经销商培训决非易事,因为经销商群体的特点与期望决定了经销商培训内容的适用性和培训形式的新异性,从而增强了办经销商培训的工作难度。“客户是上帝”的信条指引着厂家、培训公司要提供最好、最满意、最有用的服务给目标消费群。厂家和培训公司有义务按经销商需求帮助经销商成长、进步,因为赚了人家的钱!

篇2:如何办好教育培训机构

何春宏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并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没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没有国家现代化的未来。我们教师也应作出思考和相关行动!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呢?我认为,首先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求我们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教育的肥沃土壤,永远不可能有盛开的科技之花,更不可能有丰硕的经济之果。

第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与思考教育的本质,回到教育原点。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教育哲学的思考,需要教育思想的引领,首先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想清楚教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样的根本性问题,教育才有正确的方向,投入才有真正的效率。我们似乎都知道,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分数,还要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但是,在中小学教育生活中,分数恰恰成为教育至高无上的追求,成为衡量教育品质的标准。在大学,就业成为最急迫的任务,成为判断大学品质最关键的指标。分数与就业,成为我们整个教育的原点,成为教育的重要追求,这是中国教育许多问题的滥觞。第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我们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如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区域教育的发展状况等最能体现一个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中国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在教育事业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应该做好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在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同时,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点锦上添花。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第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1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公平与效率始终是教育发展不可偏废的问题。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我们应该努力提升教育品质,优化教育结构。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五,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教师素质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素质,是影响中国教育品质的最重要因素。没有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就永远没有好的教育。应该认真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推动教师自觉地走专家引领、行动反思、共同体互助的道路,为教师的进修研究提供最好的服务,让他们能够真正享受教育的幸福。

树立和实现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整个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没有科学发展的社会,也就不能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终极目标。

对如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我认为教师自身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刻把握师德内涵,进行深刻的反思。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质、博大的胸怀、渊博的知识、规范的言行、丰富的情感,概括起来讲教师师德建设的实质就是敬业和爱生。所谓敬业,就是教书育人,这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而要把书教好,需要的就是勤奋和创新。勤奋就是认真的钻研好任教的每一科、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的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认真的完成自己的每一份职责。勤奋的工作就是勤学、勤思、勤干!其中的勤思的目的就是要创新。民族的希望在创新,教育的希望也在创新。

所谓爱生,就是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在全国优秀教师报告会上,霍懋征老师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五位老师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他们是“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为我们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人民教师是无比光荣而又神圣的称号。作为教师应该爱学生,而且应该懂得如何去爱!

二、加强自我师德建设,做人民满意教师。

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每位教师都是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都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自己的师德。

一是端正态度,树立终身从教的崇高理想。态度决定人生,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当作一种事业来追求,我们就不会真正的热爱教育事业,不会真正的热爱学生,因此,我们一定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从高处来认识教师这一职业。教育事业被誉为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因为我们是在培育学生的未来,是在培育民族的希望、是在传承人类的文明。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一个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具有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勤勤恳恳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只有爱岗敬业,才会以顽强的毅力去不断追求新知,从而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征服学生;只有爱岗敬业,才会“时时在意,步步留心”在教育的过程中,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言传身教,用榜样的力量去规范学生。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具体做法我认为,在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乐观的情绪,尽心竭力地认真干好每一件事情,包括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家长访谈工作等各项。如果做到了不管自己回到家里累得多么疲惫不堪,但只要是在学校,就给学生一种生龙活虎、干劲十足的精神状态,感染学生,使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下课能认真完成作业,课外活动能认真完成作业。我想,这就是师德-爱岗敬业的魅力所在。

二是要加强修养,做学生道德的表率。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理所当然应是道德的表率和文明的楷模。

面对当前的现实,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有些还没有被人们接受和认同。因此如果教师缺乏自律,哪怕是一点点的思想松懈,可

以想象他们在学生面前很难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江泽民总书记讲过:“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师德素质要求。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尤为重要。例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每天教师要早于学生到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先要做到,如学生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纸屑,上课班级中某个学生的桌子边掉了学习用品,帮他们捡起来。难就难在有时没人注意到这些,而这些又是教师每天会遇到碰到的,作为一个教师,其价值就在于行动之中。这些事情小得不能再小,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但这种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精神,也在激励着、鼓舞着、教育着自己,教育着学生。这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及严于律己、以身垂范等人格力量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一位教师都要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为学生树立好良好的榜样!

三是要调适心态,培育阳光健康的形象。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也曾说过:“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任何时候教师在教育中处理问题的情绪及倾向,都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马卡连柯更以自身的体会为教师树立了榜样,他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怨的神情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学生面前表示出来。”因此,教师也应该科学地正视自身的心理状态,寻找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放松和排遣途径。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现在社会的竞争愈演愈烈,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没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身体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生活与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随时遇到新问题,保持健全的心理,提高心理承受力,调节好心态能促进健康的个性发展。现代教师应做到拿得起、放得下、胜不骄、败不馁,作好自我调节、自我保护。心理调适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合理变通:学会回避,即转移注意力,尽可能躲开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学会变通,就是通过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以减轻痛苦,缓解紧张,使内心获得平衡的办法。心理调适可借用

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学会转视,同一客观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人陷入心理困境;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体验转化为积极情绪体验,走出心理困境。学会换脑,也就是相当于换一个脑袋思考、解释问题。在个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换脑法,减少或消除心理认知与心理体验的矛盾冲突。学会升华,即让积极的心理认知固着,把挫折变成财富。“失败乃成功之母”、“化悲痛为力量”就是从失败的消极因素中,认识其中蕴涵着的积极因素,使之成为个体奋起图强,取得成功的动力和契机。学会补偿,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在目标实现受挫时,通过更替原来的行动目标,求得长远价值目标实现的一种心理调适方式。学会求实,即切合实际调整目标。当实现目标过程中受挫时,就会产生心理紧张或痛苦,避免或缓解这种状况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及时切合实际调整自我,并变换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人生路上,如果所面对的无法改变,那就先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篇3:如何办好地市党报教育类专刊

一、教育新闻的特点

地市党报是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 教育新闻是党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新闻在党和政府与教师之间搭起了桥梁和纽带, 通过及时报道教育行业的改革、动态、经验和成就, 以及评论教育上的热点事件, 宣传教师的奉献精神。教育新闻报道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有很大的区别, 有自己的报道特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 教育新闻属于专业报道, 专业性要求比较高, 需要在新闻写作时与其它类型的报道区别开来, 突出其专业性、教育性和服务性。教育新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政策性强, 教育新闻在报到时一定要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 贯彻国家的教育政策,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使命。教育新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事件新闻少, 教育新闻与社会新闻相比, 事件新闻比较少, 这就使得教育新闻的写作难度较大。

二、办好地市党报教育类专刊的方法策略

1. 抓深度报道和新闻贴近性

教育类专刊由于受出版时间比较固定的限制, 在突发教育事件以及重大教育新闻的报道上常常落后于新闻版面, 但是, 教育类专刊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色, 另辟蹊径, 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 通过对社会关心的热带教育事件如高考政策调整, 大学教育改革等的全方位报道, 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对于同样一条新闻, 如果放在新闻版, 由于受空间的限制, 只能对新闻事件进行整体描述, 而专刊却可以对事件做全方位的介绍, 可以报道那些新闻版想保留但是却不得不舍弃的新闻, 教育类专刊更可以挖掘新闻背景资料, 给读者提供更加详实的信息, 增加报纸的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 在做教育类专刊的深度报道时, 要坚持贴近性, 教育类专刊的记者要深入实际, 多走进校园, 多与教师沟通, 增加教育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2. 增加独家新闻, 关注热点难点

地市党报教育类专刊的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新闻库源, 教育专刊的记者编辑要经常与市教育局和县区教育局取得联系, 这样, 一旦有教育新闻发生, 他们便会在第一时间内通知记者, 有助于记者完成独家新闻的报道。同时, 教育类专刊的记者还要与各学校保持联系, 有机会多进入校园, 多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寻找独家新闻。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重大教育事件如学生财产、饮食安全, 学生被绑架, 学生自杀, 校园暴力事件等由于其负面性, 往往被有关部门封锁, 他们不会主动告诉记者、编辑。要采访这类新闻, 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从学生或老师中了解, 比如校园食品安全, 学生就是知情人, 记者可以深入学生内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事件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吸引知情人提供新闻线索, 当前已经有很多报社都采用奖励新闻线索提供者的方式获得新闻线索。同时, 地市级党报教专刊还要注重发挥自己的引导功能, 及时报道社会中发生的教育热点、难点事件,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公众, 如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高考复读生问题、学生择校问题、校园安全问题等等, 通过对这些热点事件的关注和追踪报道, 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 正确地引导社会。

3. 满足读者需求

地市级党报类教育专刊要想满足读者需求,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增强教育新闻的可读性, 编辑记者通过前期策划选择一些与学生、教师贴近, 家长关心的新闻, 如有关高考、择校、校园安全等方面的新闻, 特别是在教育政策新闻的报道中, 加强对教育政策的解读报道以及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影响, 而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教育文件。记者编辑还可以通过为教育新闻配合适的图片的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通过选择那些贴近读者、现场感强的新闻照片增强报道的可读性。教育类专刊还可以通过增强报道的服务性来满足读者的需求, 由于读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编辑可以通过创办贴近生活的有特色的教育栏目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如针对教师这一群体, 编辑可以提供扩展他们视野的知识内容, 如举办讲座, 邀请优秀教师谈教学, 还可以邀请教育工作者谈教学改革等等, 针对学生之一群体, 可以开办增长学生知识、开发学生智力的栏目, 针对家长这一群体, 可以开办与孩子教育方面的内容。

三、结束语

教育类专刊要想办出特色, 需要从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 其次是抓独家新闻, 再次是把读者需求放在首要位置, 只要坚持做到这些, 就能使教育专刊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郭增群.努力探索地方教育专刊的创新之路——以《咸阳日报·教育周刊》为例[J].新闻知识, 2009, (11) .

[2]沈伟红.专版专刊的特色经营——兼析都市类媒体的特色突围[J].中国记者, 2006, (4) .

[3]王文霞, 杨改学.美国中学教学信息化现状分析——从《教育周刊》的一项调查谈起[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4) .

[4]王塔娜.专刊策划浅析——以《通辽日报·教育时空》专刊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 (4) .

[5]李红梅.创新·策划·活动——谈地市报教育版精彩出色之法[J].中国地市报人, 2011, (5) .

[6]薛兆豫.发挥自身优势办好地市报专刊[J].采。写。编, 2002, (4) .

[7]黄涵, 滕忠顺.专中求活活中求新——办好地市级党报专刊浅见[J].鸡西大学学报.2004, (4) .

篇4:如何办好企业小报

关键词:企业小报;措施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141-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亦是企业的血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公交企业文化建设重要的载体和外化物,公交报不仅扮演了沟通内外、上下的角色作用, 而且是启发、引导员工了解自己的企业,不断认识和提升自身价值的助推剂, 更是员工维护合法权益、反映心声的平台。

一、高点定位,以文化驱动发展方向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 不仅需要依靠经济力量,更需要丰厚的企业文化做支撑。创业于1967年的《韶关公汽》, 历经近五十载的风雨锤炼,尤其是近十年快速发展的积累沉淀,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为进一步推动新时期公交文化向纵深发展,不断丰富和活跃文化建设载体,不断追求创新、进步的韶关公交人,在梳理、总结优秀传统企业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逐步归纳、丰富和提炼,形成了一套适合企业长远发展,涵盖企业精神、发展目标和共同愿景的新文化体系。

应运而生的《韶关公汽》报,立足以文化为生产力,激活企业创新能量,实现企业文化体系和企业整体系统“渊源共生,和谐共融” 的目的;始终站在企业文化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深刻理解和把握企业中心工作的定位和方向,严格秉承公司“ 以人为本” 的理念宗旨,牢固树立“为职工办报”的明确定位和“做实不做秀”的办报方向。

以形式创新、内容丰富、格调新颖的办报风格,《韶关公汽》报营造和烘托了敬业、协作、创新、和谐的企业精神,在较好发挥了交流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的同时,逐步提升了《韶关公汽》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使之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

二、思想引领,以责任激发员工的创业豪情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近年来,韶关公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阻碍发展的客观因素制约。

比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等信息传播平台的广泛渗透,公司员工的意识形态也呈现出多元化状态,看重个人价值,思想多变,排斥说教,缺乏对企业的归属感,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加之, 公交作为公益性、服务性的窗口行业,点多面广,分散式的流动作业和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形成的高强度劳动,导致职工队伍不稳。

此外,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各项经营成本不断增加,政府补贴不足导致企业负重经营,部分职工对“大锅饭”式的旧有分配机制过分依赖,对企业实施的工效挂钩、单车考核等新分配机制难以适应,导致思想抵触等。

针对这些骤然增多的热点、难点问题,韶关公汽以报纸为平台推行了以强化责任感、执行力、凝聚力为主基调的价值观导向教育,强调个人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企业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通过宣传企业要对乘客高度负责, 员工对工作高度负责,领导对部属高度负责,个人对自己和家庭高度负责的理念,引导员工建立与企业同向的价值观, 确立一线员工的主体地位。在以尊重个人感情为基础,以健全制度为“刚性”约束的前提下,《韶关公汽》报形成了思想性、时代性、包容性和多元化的鲜明风格。通过思想灌输与文化疏通相结合的“柔性”引导方法,有效地激发了职工的协作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三、风格鲜明,以实践成果传递发展能量

为提高报纸的针对性、可读性和服务性,在办报的过程中,针对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工作侧重点, 进行新闻报道主题策划,围绕职工所思、所想、所盼、所需,避免一些官气重、文牍化以及与职工不相关的报道,让版面更好地反映企业与广大职工的实践成果。

如在报道党和政府以及企业的大政方针、中心工作时,我们在认真领会吃透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围绕职工的关注点、利益点, 用长远的眼光、理性的剖析、具体的事例、客观公正的观点和实实在在的语言,撰写、刊发相关文章, 着重反映这些新政策能给职工带来什么,引导职工对政策的理解。

由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撰写的《风雨同舟、共渡难关》、《幸福要靠创造性劳动——读十八大报告、看政府民生作为、谈公交未来发展》等文章,使党的十八大精神与政府优先发展公交等政策的新闻点进行延伸和嫁接,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为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报纸设置了《公交好人》的固定栏目,专门刊发一线驾驶员拾金不昧、文明服务、救死扶伤的事迹介绍和图片。同时,编辑人员经常深入车厢,捕捉和搜集基层一线员工的工作闪光点, 对一些不文明服务、不规范操作行为,进行扬善惩恶式的报道,为每一名用心工作的普通职工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职工对工作的成就感,以此达到弘扬先进、 树立典型、 鞭笞懒惰、 鼓励后进的作用。

为提升职工的参与度, 《韶关公汽》报还设置了祝福台,以图片的形式刊发职工的新婚祝福和公交宝宝秀场,使每一名员工和家人都有机会成为报纸的“ 明星和主角”。在版面设计上,注重主题突出,条理清楚,不拘一格,赏心悦目,以整体色彩的搭配、全面概括的标题和讲究立意的图片,强化了报纸的视觉感染力和欣赏性,从而激发读者对阅读报纸的兴趣。

十年的办报实践,《韶关公汽》报努力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达企业决策者的发展思路,交流沟通员工的心声和建议,记录员工工作和生活的美好瞬间,展示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员工共享企业每一个荣誉和重大历史时刻。

《韶关公汽》报形成的舆论辐射,准确地传递了韶关公汽生机勃勃的发展能量,树立了企业形象; 带动了企业内部创先争优的良性竞争氛围,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较好地体现了催生业绩、凝聚激情、锻造辉煌的企业文化力量和欣欣向荣的发展势态,成为韶关公汽的一部发展历史档案和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无形资产。

篇5:【学思】如何办好一个培训班

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确定之后,培训班成为干部教育的重要载体。办好一个培训班主要做到五个好,即选好人、找好地、定好题、立好规、收好果。选好人选好人是关键,是根本

一是听的人,指培训对象。针对长短班,为确保培训效果和管理,中长期脱产培训班应控制在40人以内,最多不超过50人,如平谷班、青干班、处级班等。5天以内的短班,可以扩大人员范围。如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轮训班;各单位各部门普遍开展的更新知识、业务培训等。二是讲的人,指授课老师。建立师资库,推进领导干部上讲台,根据学员特点,精选授课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基层优秀人才。三是服务的人,指参与班级服务和管理的人员。中长期班一定要有班委会,并分成小组。短班也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找好地找好地是基础,是保障

针对于不同培训对象、不同的培训班次,选择不同的培训地点,建立资源共享的教学基地。比如针对于一些主体班,时间比较长,着力提升优秀处级干部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和履职尽责能力,平谷班精选适合培训班开展的教学,争取市委党校的优质资源开展专题培训。可以选择井冈山、延安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锻炼。休闲产业、生态建设等各类专题班,要择优选择有学习借鉴地方教学培训。短期班适合在党校培训学习,也可增加一些现场教学点,如党性教育的桃棚,民主管理、基层组织带头人,可以到周边区县学习。定好题定好题是重点,是方向

确定一个好主题很重要,主题选好了,结合实际,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如结合今年开展的“两学一做”,开发相应课程,一方面为培训学员提供教师,另一方面作为在线学习的必修课程。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紧扣全区重点工作,设计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休闲产业、教育发展、基层党建等10个区级重点专题培训班。以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道德品行和能力素质等六大模块开展教育培训。辅以各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立好规立好规是管理,是要求

落实我区从严从实加强培训的若干措施,加强管理和考核,培训中提出明确要求,落实25不禁令,培训不是养养神、交点人、学点词,而是一个深入再学习、再充电、再提高。强化班主任、跟班联络员作用,实现全程监督、全程考核。收好果收好果是成效,是目标

篇6:如何办好教育培训机构

——在基层经侦业务培训上的讲话稿

各位领导、兄弟:

大家好,我今天就不是什么来讲课啊,时间很仓促,没有什么准备,只到今天中午才简单地准备好了这个草稿,所以连案例都没有为各位准备(我给其他单位讲课都会有案例的,但这些案例都是侵犯知识产权或者一些法律关系非常复杂而我们基层经侦比较少接触的案件。有理论有例子,这个课才不会索然无味,今天可能有点枯燥,大家多包涵了),今天,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大家可以一起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我今天与各位同行交流的题目叫《如何办好经济犯罪案件》,很不好意思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本来应该不是我等可以讨论的内容,但咱们还是应该有这个勇气,有如“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今天谈的主要是我自己在经侦支队办理了许多不同性质的经济犯罪案件之后的一种不成熟的心理体会吧。按照我们领导的要求,我今天主要是结合我们侦查合同诈骗犯罪、职务侵占犯罪等比较简单的经济犯罪案件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说得不对的地方,还望各位同行多多指教。

从1997年开始,我就一直在研究、思考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当时还与部分刑法博士、教授和一些刑事侦查学专家共同撰写了《经济罪案的认定与侦查》和根据刑法分则第三章每节编写的八大类经济犯罪的认定与侦查的八本系列图书,这些可以说是全国第一批研究并撰写如何侦查经济犯罪的书籍。到现在,如何侦查经济犯罪的书籍已经有许多版本。许多学者和我们的司法实践者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侦查经济犯罪的方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经过这几年经侦工作实践,我个人认为,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网。我们经侦民警要办好经济犯罪案件,需要我们个人许多的能力,但最主要的则是我们要掌握、熟练运用好三种法律:刑事实体法律、刑事程序法律、民事经济法律。我个人认为,只要我们经侦民警掌握、熟练运用好这三种法律,我们就基本上能够办好所有的经济犯罪案件,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型的经济犯罪、法律关系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而言,尤其如此。当然,这里刑事实体法律包括了我们的刑法、刑法修正案、司法解释等,刑事程序法律包括刑事诉讼法、公安部的办案程序规定和其他的有关规定等。如果我们经侦民警没有掌握好这三种法律,要办好经济犯罪案件是很难想象的。掌握好这三种法律,我们才可能严格依法办好经济犯罪案件。至于这个的理由,我会逐渐在后面的内容中加以分析的。

我今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办好经济犯罪案件》:

一、认真分析案情,准确定性;

二、掌握、熟练运用好各种侦查措施;

三、办好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策略。

一、认真分析案情,准确定性。(这个部分主要考量的是我们要掌握、熟练运用好刑事实体法律、民事经济法律)

不管是我们受理案件也好,还是在考虑立案或者不立案也好,我们面对报案材料,我们首要工作就是要对于这些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正确定性。正确定性是我们办好经济犯罪案件的根本前提。如果我们定性错了,你整个案件都错了,即使你做再多的工作、即使办案程序上全部天衣无缝都没有什么用处,就象嫌疑人本来是小偷小摸,我们却把它定性为抢劫,就象我们去医院看病,本来是一点小毛病,医生说你得了癌症,诊断错误是最根本性的错误。同样的道理,这个案件是经济犯罪还是经济纠纷?是经济犯罪还是盗窃、诈骗等其他刑事犯罪?是合同诈骗犯罪还是职务侵占犯罪?这些问题,作为我们受案的第一步要考虑的,只有是我们经侦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我们才能够管辖,才能够受理、立案侦查。那我们怎么样来确定我们接受的报案材料是经济犯罪还是经济纠纷?是经济犯罪还是盗窃、诈骗等其他刑事犯罪?是合同诈骗犯罪还是职务侵占犯罪?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我们要正确定这个性,作为我们经侦的同志来讲,我们不但要象刑侦那样掌握我们的刑事实体法律,我们还得必须掌握相应的民事经济法律。为什么说还必须掌握相应的民事经济法律呢?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简单说明一点,比如我们办理合同诈骗犯罪案件,我们如果连合同这个民事经济法律中的专用词语都不深刻领会,我们怎么可能办好合同诈骗犯罪案件。对于什么是合同?那我们首先就要掌握我们的合同法,合同法对于合同是怎么样规定的?如果我们没有掌握好,我们就没有办法办好我们的案件,比如前几年有许多同志的分歧:口头协议算不算合同?合同是不是必须要采取书面的形式?也就是说,其他形式的合同如电子邮件中反映的内容等是不是合同?是不是所有冠有合同字样的都是我们合同诈骗犯罪中的合同?这些争议也是非常大的,我们还可以随便举几个热门例子,我们经侦支队刚成立的时候,我们支队领导要我专门去调研关于困绕我们深圳的三大法制环境问题:劳务诈骗问题、婚骗问题和其他中介公司诈骗问题,特别是劳务诈骗问题,到现在我们深圳还比比皆是,对于劳务诈骗也好,婚骗也好,如果构成诈骗的话,它到底是合同诈骗还是普通的诈骗?我不清楚我们基层对这个有没有争议,但当时我们经侦与刑警支队是扯皮好多年,他们认为,劳务诈骗和婚骗都是利用签订劳动合同、婚姻合同来实施诈骗的,所以应该构成合同诈骗犯罪,我们也有些同事认为构成合同诈骗,对于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争议会这样大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首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掌握好民事经济法律中的合同这个涵义,我们如果掌握了民事经济法律,我们就不会出现这些争议;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没有掌握好我们的刑事实体法律,在这个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上,我们是没有深刻理解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

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分析案情要定性的时候,我们要确定我们接受的报案材料是经济犯罪还是经济纠纷?是经济犯罪还是盗窃、诈骗等其他刑事犯罪?是合同诈骗犯罪还是职务侵占犯罪等性质的时候,我们除要掌握相关的民事经济法律外,区分他们的万能钥匙或者说是法定标准就是运用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是我们整个刑事执法中最核心的因素。但在我们司法实践中是有太多的人瞧不起它,轻视它,我可以这么说,这个是我们经常定性产生分歧或者办错案的最根本原因。对于我们基层经侦部门办理合同诈骗犯罪、职务侵占犯罪案件而言,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也是具有相当大的意义。至于什么是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各种刑法书籍都有介绍,我就不在这里浪费大家时间了。我在这里只简单谈谈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对于我们办案的其中两个重要意义。

1、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特别是有助于区分合同诈骗犯罪、职务侵占犯罪等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劳资纠纷的界限。

我们对于办理的任何一个案件,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确定这个是经济犯罪,我们没有介入经济纠纷、劳资纠纷。比如我们的合同诈骗犯罪就经常与经济纠纷难以区分,职务侵占犯罪与劳资纠纷也是一样的。那我们如何确定某个人的行为是经济犯罪而不是经济纠纷、劳资纠纷的唯一标准就是运用刑法犯罪构成要件。我们办的案件,如果不具备刑法犯罪构成中的四个要件中的一个,就失去了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我们就不能够立案或者采取侦查措施。比如我们办理合同诈骗犯罪案件,如果双方当事人之间有经济纠纷,一方采取一些虚假抵押等欺骗手段骗取货款,或者如现在有许多的欺诈售楼、一房多卖等问题,在房地产行业是没有几个没有采取这些欺诈方式融资的,但我们不能够简单看行为人采取的欺诈手段,还必须要看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只有这个人的行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符合合同诈骗犯罪的主观要件,我们才能够定为合同诈骗犯罪;如果不符合合同诈骗犯罪的主观要件,我们就不能够定为合同诈骗犯罪。职务侵占犯罪也是这样,如果嫌疑人与单位之间有劳资纠纷,那我们在定这个职务侵占犯罪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或者反过来说,我们要办职务侵占犯罪案件,首先要排除嫌疑人与单位之间有劳资纠纷,这样我们才能够证明嫌疑人主观上非法占有的故意。

2、有助于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确定调查取证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我们要正确区分两个不同犯罪行为也应当借鉴刑法的四个构成要件。我们刚开始举的几个例子,劳务诈骗、婚骗的性质问题,到底是普通的诈骗还是合同诈骗,这个就要从刑法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上来加以区分,这两个犯罪区别很多,我相信各位也都知道,但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则在于侵犯的客体要件不同。与此相似的例子,比如甲不是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而是专干骗钱骗财的勾当,也就是一个混混,多次以普通草苗进行简单加工,然后冒充名贵中药到各地兜售,获取非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左右。如果有受害者向我们盐田分局经侦大队或者派出所举报,说这个甲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犯罪行为要求我们立案侦查,那我们怎么办?这个甲构成什么犯罪行为呢?哪位领导可以来回答吗?这里就涉及到我们受案后的第一步:认真分析案情,准确定性。这个劳务诈骗、婚骗的定性也是一样,各位也知道,我们公安内部也有分工,对于普通的诈骗犯罪归刑侦部门管辖,对于其他特殊的诈骗犯罪,如合同诈骗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经济犯罪才归我们经侦部门管辖。当然,对于我们派出所,在管辖上就不一定分得这样细。那这个甲到底构成什么犯罪呢?甲是构成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还是普通的诈骗犯罪?还是以口头形式的合同诈骗犯罪?我们要定性准确,就要区分两者的界限,这些的唯一标准就是运用刑法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我们先比较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与普通的诈骗犯罪的界限:(1)侵犯的客体不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市场管理制度和广大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诈骗犯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2)客观方面不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诈骗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司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方面是相同的,都是一般主体,即一般的自然人或者单位都可以构成。(4)主观方面不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主观方面只能够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生产、销售的是伪劣产品而仍然予以生产或者销售,其动机主要是非法谋取利益;诈骗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而且要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从以上我们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与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这两个行为在刑法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上的区分,我们就很明显知道,甲多次以加工后的普通草苗冒充名贵中药到各地兜售,甲的行为侵犯的客体就是他人财产的所有权,他不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而纯粹是想无代价地占有他人财物,主观方面就是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因此,甲的行为就符合诈骗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构成诈骗,而不符合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不构成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犯罪行为。那么,如果属于普通的诈骗犯罪,一般来说,就应当移交刑侦部门管辖。

有的同志会问,这个甲为什么不是口头形式的合同诈骗犯罪呢?包括我们刚才谈到的劳务诈骗、婚骗的定性问题,我们要确定这个行为是普通诈骗犯罪还是合同诈骗犯罪的行为,我们还是要从运用刑法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来进行区分,从法理上分析这两者区别,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知道,但为什么还是会有争议呢?我可以说是没有掌握好、运用好刑法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普通诈骗犯罪与合同诈骗犯罪的最根本区别在于侵犯的客体和客观行为表现方面不同,我们都知道,普通诈骗犯罪在犯罪的分类上属于财产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而合同诈骗犯罪在犯罪的分类上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程序犯罪,也称为经济犯罪,经济犯罪侵犯的客体是什么?在客观行为表现方面是什么?这个我相信大家都清楚,这两者的区别实际上是普通刑事犯罪与经济犯罪的部分区别。

我们在座的有部分以前是做刑侦的,我们经侦与刑侦之间办案有许多不同,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来阐述经侦与刑侦之间办案有哪些不同,在后面我们会简单说一下。但普通刑事犯罪与经济犯罪之间有一个非常大的界限,这个也是我们区分普通诈骗犯罪与合同诈骗犯罪、职务侵占犯罪与盗窃等犯罪的最根本区别,我们在办理这两个犯罪的时候,往往会把这些搞混淆,普通诈骗犯罪、盗窃等刑事犯罪与合同诈骗犯罪、职务侵占犯罪等经济犯罪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根本区别呢:经济犯罪首先要具有经济管理的违法性,如合同诈骗犯罪违反了《合同法》,职务侵占犯罪违反了《公司法》等经济管理法规,但我们看,普通诈骗犯罪、盗窃罪、杀人等刑事犯罪,是没有任何的经济管理法规或者其他法律来约束,除违反刑法外是没有违反其他的法律法规,只要嫌疑人实施数额较大的诈骗、盗窃和杀人等行为,刑法就直接规定为犯罪;其次,经济犯罪与普通刑事犯罪的另外一个主要区别在于经济犯罪的一个生存环境就是在经济活动中,它是一种非法的经济活动,比如合同诈骗犯罪的根基就在于签订、履行合同的经济活动中,那么,我们刚开始说的劳务诈骗问题、婚骗问题,行为人在实施诈骗时,大多数也会签订劳动合同、婚姻合同,但是行为人利用这些活动可以说是合同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吗?肯定就不是,签订劳动合同、婚姻合同不是一种经济活动,这些合同也不是什么经济合同。所以,劳务诈骗、婚骗,只能够构成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根本不可能构成什么合同诈骗。口头协议也是这样,如果你这个口头协议是在经济活动之中,违反了《合同法》等经济管理法律法规,那就可能是合同诈骗犯罪;如果你这个口头协议本身就不是在经济活动之中,也没有违反《合同法》等经济管理法律法规,那就不能够作为合同诈骗犯罪处理。这么简单的道理,但为什么那么多人存在争议呢?就是因为没有运用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去理解。

当然,这里也要强调一下,在刑法里面,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实际上都是诈骗类的犯罪,合同诈骗也是诈骗,行为人实施合同诈骗构成犯罪的,既符合诈骗犯罪的构成要件,也符合合同诈骗犯罪的构成要件。但从刑法有关理论上来讲,这两个罪名是法条竞合,按照特殊优于一般的原理,只能够按照合同诈骗犯罪处理。

二、掌握、熟练运用好各种侦查措施。(这个部分主要考量的是我们要掌握、熟练运用好刑事程序法律,这个部分因为在各种书籍和法律条文上都有,所以,我在这部分只简单说一下))

(一)立案前的审查

立案前的审查是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受案、初查和立案。这个部分与我们的第一部分“认真分析案情,准确定性”有关,也比较简单,我就不详细说了。这里我只想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管辖问题。公安部办案程序有规定,第15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第十六条“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刑事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对于诈骗类的犯罪案件(包括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公安部有明确规定,只有三个地方的公安机关才有权利管辖:犯罪行为地、犯罪结果地(犯罪嫌疑人实际取得财产地)、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其他地方的如受害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就没有权利管辖。

2、根据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已经作为经济纠纷受理或者作出判决等决定的案件,如果与我们公安机关受理的案件属于同一法律关系的,我们不能够管辖。

3、根据公安部有关规定,在立案前的审查阶段,公安机关不能够采取任何侦查措施,特别是对于人的强制措施。

(二)立案后的侦查

1、刑事强制措施。这个也比较简单,总共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传唤不是刑事强制措施。这些我想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说了。

2、其他侦查措施。我们刑事诉讼法和公安部的办案规定上都有,大家应该都很清楚,我也不说了。

(三)侦查终结

这个部分,因为比较简单,法律条文上都有,再加上时间关系,我就不说了。

三、办好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策略

说这个侦查策略之前,我先谈谈我们公安机关特别是前几年存在一些非常突出的现象。比如说,我们个别民警遇到我们以前没有办理过的经济犯罪案件,他心理很没有底,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不知道该做哪些工作才算是完成侦查任务?而有的个别民警不会或者不善于做笔录(当然,推广开来,就是不会或者不善于收集证据,你要他去收集证据,他不知道在一大段的材料里面哪些该收集哪些不该收集,他分不清楚这个界限,比如说,发生了职务侵占犯罪案件,去受害单位去收集证据,他不知道要去收集哪些内容),做笔录与收集证据是一样的,他不知道哪些该问哪些不该问,他分不清楚这个界限。他不知道笔录里面要问什么?你要他做笔录,有的简单随便问一下,抓不住重点,整篇笔录对案件没有一点帮助,而有的也给你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的笔录,问一下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简历、主要社会关系,然后就再问几句,“你知道你为什么被抓到公安机关来吗”、“你知道你这个行为的性质是什么吗”?等等就仓促结束。所以,为防止这些情况出现,我们许多单位,如果遇到比较大的行动特别是性质比较新颖的而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案件,如刚开始我们打击非法传销啊、专项打击地下钱庄啊、打击买卖发票啊等,当然更不要说要开展打击证券、金融等方面的犯罪专门行动,我们开展行动的组织者首先要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那就是先制作一个询问或者讯问提纲,参加行动的民警制作笔录时问什么内容、如何问等都要交代清楚,我们的民警,就按照预先制作好的提纲做笔录,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客观因素,就是许多做笔录的民警不熟悉案情,我们领导先搞好询问提纲可以消除部分民警不熟悉案情这方面的不利因素,但我们憋开这个因素来谈,我感觉我们领导担心的是我们个别民警不会做笔录,或者做不好笔录,担心他们不知道在笔录里问什么?包括什么内容?有没有遗漏的?前两年我就听说过一个笑话,有个犯罪嫌疑人是因为什么案件我忘记了,被我们公安机关抓获,他积极交代了我们公安机关还没有掌握的其他犯罪事实,后面在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他认为他主动交代的犯罪事实属于自首,但法官不同意,说他没有交代清楚,只交代了一些简单的情节,主要的犯罪事实是公安机关的侦查员侦查出来的,所以不构成自首,但这个犯罪嫌疑人感觉很冤枉,说我一直愿意交代,但他们(指我们警察)没有问那么多啊?所以,我们的民警不会做笔录。在这几年的过程中,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个别民警为什么不会做笔录?推广一点其实就是我们的民警为什么不会收集证据?他遇到一个案件,特别是他以前没有遇到的一个新型经济犯罪案件比如非法经营案件、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他就不知道怎么样来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如何下手?如何去收集哪些证据来证实犯罪?或者收集的证据这里缺、那里不足?我们法制部门审核或者人民检察院退查的时候经常会说我们办案部门收集的证据缺这缺那,而更严重的是,我们侦查部门辛辛苦苦搞了几个月,人也拘留了,证据我们认为也收集得差不多了,但检察院有的时候却认为这个是经济纠纷,不是经济犯罪等等。这些现象再推广一点,就是他不会把握要办好一个经济犯罪案件到底该怎么样侦查?怎么样收集到哪些证据才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我们经侦支队现在开始规定了许多办案方面的规章制度,如立案之后主办侦查员要制订侦查计划,我不知道我们的同行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或者围绕什么样的核心去制订侦查计划的。包括侦查计划在内,就象我们刚才谈到的那些现象,我们立案侦查之后到底该做哪些事情?对犯罪嫌疑人或者有关证人做笔录时候到底该问什么内容?我们采取各种各样的侦查措施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怎么样收集证据才能够算是收集的证据符合破案条件、侦查终结条件、批捕条件和移送起诉条件等?也就是说,该收集哪些证据才能够说明我们收集的证据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渠道?

办好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策略?我们在今天刚开始的时候也谈到了,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我在这里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给各位参考。我个人感觉,我们要办好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策略应当围绕“证据、犯罪嫌疑人、钱”三个方面展开。也可以这么来说,“证据、犯罪嫌疑人、钱”三个方面是侦查各种经济犯罪案件的核心和灵魂。当然,从广义上而言,犯罪嫌疑人和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证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就是证据,但我个人经过侦查实践认为,把“证据、犯罪嫌疑人、钱”分开并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是侦查各种经济犯罪案件的较佳策略之一。我们办理所有的经济犯罪案件,都必须要能够证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那我们在制订侦查计划的时候,我们在采取侦查措施的时候,我们都应当围绕“证据、犯罪嫌疑人、钱”三个方面展开。这个是我个人的体会,不一定对,包括我们在向各级领导汇报的时候,采取这三个方面汇报,这样汇报思路还是比较清晰,领导也容易接受。

(一)证据

收集证据工作是侦查各种犯罪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既是侦查的起点,又是侦查的中心环节。围绕证据来开展侦查工作,我们怎么样来围绕?就象我刚才谈到我们公安机关存在的一些现象一样,我们要采取许多侦查措施,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的是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要证明什么东西?就如做笔录一样,我们该在笔录里面问什么?怎么样问?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那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样收集证据才能够说明我们收集的证据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才能够算是收集的证据符合破案条件、侦查终结条件、批捕条件和移送起诉条件等?我认为,不管是做笔录也好,还是采取其他措施调查取证也好,我们收集证据一定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或者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围绕我们要侦查的犯罪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来进行。这个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侦查某个经济犯罪,我们采取各种各样的侦查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证明这个犯罪的四个要件,你收集的证据能够来证明你侦查的这个犯罪案件符合四个构成要件,那你基本上就成功了,你就可以破案了,甚至说你可以把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了。我们明白了这个目的,我们采取的侦查措施,包括做笔录才有一个目标。那我们怎么样来围绕刑法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来采取什么样的侦查措施收集证据呢?我们以合同诈骗犯罪为例。

首先,收集合同诈骗犯罪侵犯的客体方面的证据。我们都知道,合同诈骗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更主要的是侵犯了国家的合同管理制度,扰乱了市场秩序。那我们在这个部分,必须要收集嫌疑人侵犯了国家的合同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我们国家《合同法》有许多禁止性规定,嫌疑人违反了哪些规定。收集了这些证据之后,我们还要收集犯罪对象的证据,或者说我们要证明嫌疑人诈骗的对象也要符合法律规定,我们知道,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我们收集证据时候必须要符合这个规定。财物的具体种类多种多样,它不仅包括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有形物品,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经济价值的无形物品,既包括实物,也包括代表一定经济价值的货币、有价证券等非实物性财物,如什么股票、支票、信用卡等。但是,作为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的财物是否可以包括专用技术等无形财产呢?我个人认为,无形财产中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是不能够成为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的,嫌疑人骗取这些知识产权对权利人的权利所造成的侵犯,完全可以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来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我们办案中,如果发现我们收集的犯罪对象不符合财物的规定,那我们就不能够定性为合同诈骗犯罪。

其次,收集合同诈骗犯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的证据。我们都知道,合同诈骗犯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有五种方式,而且还要求诈骗数额较大。那我们在收集证据的时候,就要紧密围绕这个目的去采取侦查措施。这个部分比较简单,围绕我们的目的去采取侦查措施来证明嫌疑人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属于五种方式中的哪一种,这里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了。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大家都知道诈骗数额要求要较大,但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诈骗数额较大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关于合同诈骗犯罪部分是这样规定的: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千元到2万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5万元到20万元以上的。我们办理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不要想当然地看金额有5千元到2万元了,就立案侦查,而不管是不是单位合同诈骗犯罪。

再次,收集合同诈骗犯罪主体方面的证据。合同诈骗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构成。如果是自然人犯罪,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侦查措施呢?我们要调取嫌疑人的户籍资料等身份证明,和在笔录中反映出来,来证明这个嫌疑人年满16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如果是单位犯罪,我们应当调取工商营业执照、有关的董事会纪要、银行凭证等书面资料,还要对相关嫌疑人和单位有关人员做笔录,来证明什么呢?证明两点:一是证明是单位犯罪,经单位集体研究,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网。以单位名义实施,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二是证明有关责任人员。根据刑法231条等有关规定,单位构成合同诈骗犯罪的,要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我们采取侦查措施必须要证明单位里面,谁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谁是直接责任人员?

从我们司法实践来看,大多数合同诈骗犯罪都是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的,所以,对于单位合同诈骗犯罪,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刑法231条等规定,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这些包括国有、私营、合资等各种形式的单位,单位内部的分支机构、内设机构也可以构成。

2、大多数合同诈骗犯罪都是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的,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合同诈骗犯罪都以单位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99年通过的《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3、单位贷款诈骗犯罪的处理,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有争议。在04年年底,我参加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主办的刑法高级论坛,当时有许多刑法巨匠谈到了单位贷款诈骗犯罪的定性问题,争议比较大。我是同意200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的会议纪要的,单位贷款诈骗的以合同诈骗犯罪处理。

最后,收集合同诈骗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据。合同诈骗犯罪的主观方面,大家都知道,只能够是故意,而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如何收集合同诈骗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据,或者说怎么样来认定合同诈骗犯罪主观故意,是我们侦查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中最难的部分。关于犯罪主观故意的问题,有许多同志认为,只有犯罪嫌疑人承认有主观故意,才能够认定有主观故意,所以,我们的许多领导在抓到犯罪嫌疑人之后要求最多的是加大审讯力度,要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检察院有时候也是这样,犯罪嫌疑人承认了,主观故意就明显了,犯罪嫌疑人不承认,主观故意就不明显。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我们当然很注意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但我们更应该的是注意从犯罪嫌疑人的客观行为去反推他的主观故意。如何从犯罪嫌疑人的客观行为去反推他的主观故意?我认为要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收集证据来综合证实:

第一,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者担保。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者担保呢?下列情况应视为行为人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①行为人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即已具备履行合同所需要的资金、物资或技术力量。②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虽不具备履约能力,但在合同履行期限内能够合法地筹集到履行合同所需的资金和物品。③即使行为人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实际履行义务时,自己或他人能够提供足够担保(包括代为履行和赔偿损失)。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而且也根本不去创造条件履行合同,非法将他人财物占为己有的,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但是仅仅以此为根据去下判断,也会有失偏颇。因为履行合同能力的有无和大小是受主客观各种因素制约的,并且处于一种可变状态。因此正确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还必须考察其他因素。

第二、行为人是否采取了欺骗手段。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人,其手段一般是:①无中生有,编造虚伪的事实。如根本没有对方所需的货物、货源,却谎称有货,价格优惠,能及时供应;根本没有经营资格或条件,却设置集资合营的圈套,制造能提供技术和设备的假象。②有意隐瞒真相,以假充真。如假冒厂长、经理、采购员、促销员等身份,甚至打着名人、“高干家属”等招牌欺骗对方,伪造工作证、介绍信、银行凭证等证件和印章使对方上当。③规避法律,利用对方的疏忽或不熟悉合同法,伙同对方代理人、代表人在合同条款中大做手脚,通过这些手法,以合同的合法形式掩盖骗取对方财物的实质。当然,如果我们收集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并没有实施任何欺骗行为,即使合同没有履行,也只能够按照合同纠纷处理,不能够以合同诈骗犯罪论处。

第三、行为人是否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一般来说,凡是有履行合同诚意的,在合同签订以后,总会积极创造条件去履行合同。即使不能履行,也会承担违约责任。而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人,在合同签订后,根本不去履行合同,即使有履行合同的行为,也只是象征性的。签订合同后得到的财物一到手,即逃之夭夭,或大肆挥霍,或作与合同毫不相干的其他用途,特别是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根本无力偿还。对于这种情况,不论其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条件,均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第四、标的物的处置情况。在行为人已经履行了合同义务的情况下,行为人已经合法取得了依法转移的财物所有权,当事人对其处分固然无实际意义。但若当事人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只履行一部分合同,则当事人对其占有他人财物的处置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当时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的心理态度,对合同标的的处置也必然不同。合同诈骗犯由于具备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因此,行为人一旦非法取得了他人财物的控制权,则通常将其全部或大部分任意挥霍,或从事非法活动,偿还他人债务,有的则携款潜逃,根本不打算归还,有这样的情况就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

第五、行为人在违约后有无承担责任的表现。一般来说,具有履行合同诚意的人,在发现自己违约或经对方提出自己违约时,虽然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可能进行辩解,以减轻自己的责任,但却不会逃避承担责任。在自己违约确凿无疑之后,会有承担责任的表现,并有一定的承担责任行为。而利用合同进行欺骗的人,由于明知自己根本不可能履行合同或全部履行合同,也根本没有履行合同或全部履行合同的诚意,在纠纷发生后,行为人往往会想方设法逃避承担责任,使对方无法挽回已遭受的损失。

我们在收集合同诈骗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据、认定其主观故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收集犯罪嫌疑人口供之外,还要结合以上五点去反证,去戳穿犯罪嫌疑人的谎言。

关于围绕刑法的四个犯罪构成要件来采取侦查措施收集证据,在这里也特别强调两点:第一、我们要把犯罪构成要件事实与案情相互区别开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要查明的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只是案情事实的关键部分,是基本的案情,实际上就是定性证据事实,然而有些案件情况不一定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例如,张三于某一天采取虚构经济合同的手段骗取某个残疾人的企业定金50万元后逃匿。在这个案件中,有很多案件事实,但真正对犯罪构成有意义的只是:张三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利用虚假合同实施了诈骗手段,诈骗数额较大,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是构成要件的案件情况对定罪无意义,但对于量刑或者诉讼证据可能有一定的意义。我们除要收集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外,还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去收集案件所需要的其他证据事实,如被诈骗的具体数额啊,犯罪构成要件只关心这个数额是不是较大或者巨大,多少具体数额不重要,案情中还包括有没有什么法定的从重或者从轻的案件事实啊,等等,虽然这些证据对定性不重要,但对于查清案件的事实是需要的。第二、在办案实践中,我们不能够这样按步就班地机械地调查取证、收集证据,如果这样的话,也太机械,而且收集证据的要求在我们公安侦查的每个阶段和检察院起诉、人民法院审理的各个阶段是不同的,对我们公安而言,收集证据的要求是最低的。根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按照这四个犯罪构成要件的要求全部收集完,而且即使全部收集了也不可能说就可以让犯罪嫌疑人马上坐牢了。但是,不管如何,关键的是我们查处经济犯罪案件在调查取证的时候,我们心里要有这样的概念,在收集证据时候往往是综合性的,但一定要围绕四个犯罪构成要件来收集证据,只有这样,我们收集的证据才能够形成完成的证据链条,我们要证实的犯罪所需要的证据才是确凿、充分。

(二)犯罪嫌疑人

我们侦查的经济犯罪案件,大多数与杀人、抢劫等一般刑事犯罪案件不同,杀人、抢劫等一般刑事犯罪案件往往在案发初期不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谁,侦查中需要通过采取许多侦查措施才能够在综合判断基础上确定是谁作案,侦查途径主要是以案到人。而我们侦查的经济犯罪案件,大多数从一开始就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谁,我们经侦的工作就是要从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涉案情况出发收集犯罪证据,因此侦查途径主要是由人到案,从已知犯罪嫌疑人出发开展工作。我们要迅速出击,尽快收集有关证据,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将犯罪嫌疑人拘捕归案。至于什么样的措施,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重复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期间供述的主要心理障碍是侥幸心理。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期间,往往自侍作案手段高明,知情人少,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的界限难以区分,难以认定其行为构成了犯罪,因而侥幸心理十分突出,在讯问中百般狡辩,千方百计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企图从法律上驳倒讯问人员,以逃避法律的制裁。所以,我们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应当以给出路等办法及时审讯,结合我们在前部分所要证明的五种方法,适时利用我们掌握的证据来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口供。

(三)钱

至于说如何去为当事人追钱,我想越是老的侦查员对这个就越在行,特别是许多老侦查员在这个方面有一整套理论和动作经验,我们在谈侦查措施的时候也简单说到了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就不去说这个追钱问题。但对于钱这个方面,我有自己的个人一些观点,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可能许多领导和同志把它说成为赃款赃物,或者说得更形象一点,我们公安机关侦查案件特别是侦查经济犯罪案件的其中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追赃,也就是追缴赃款赃物,为当事人挽回损失,因此,只要是侦查经济犯罪案件,上级领导、被害单位等关心的最大因素就是追缴回多少赃款,对于传统办案而言,我们的领导也就在这个方面比较重视。但说实在话,我虽然非常支持为当事人挽回损失,这个也是我们经侦支队今年工作考核的一个指标,但我反对的是以追缴赃款赃物的名义或者以违法的手段去为当事人挽回损失。关于这个违法追缴赃款赃物去为当事人挽回损失的问题,我在去年我们经侦系统开展的一次大练兵活动中,为我们深圳经侦部门专门上了两个小时有关这个方面的课,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说了。

上一篇:亲子教育故事下一篇:咸宁中支征信知识宣传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