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想像唤起创新

2024-04-09

启发想像唤起创新(共4篇)

篇1:启发想像唤起创新

中考作文备考全攻略与真题预测:想像创新类

(8000字)

第一节想像创新类

★热点考题链接★

远方(2010·四川内江一);拾起心中的珍珠(2010·广西南宁一);阳光灿烂的日子

(2010·云南曲靖一);心中的(彩虹、梦想、烦恼„„)(2010·湖南邵阳二);送

他人一朵花(2010·湖南长沙一);那天,我拣到了快乐的钥匙(2010·广东);洒进的雨(2010·四川自贡一);听听的声音(2010·四川成都一)。

★写作备考方略★

想像和创新,是写好作文的两个重要方法,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想像是写作

和文学艺术最重要的手法,创新更是时代的主旋律。高考和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规定:想像

丰富和有创新的文章,都可以增加发展等级得分10分。由此可见,想像和创新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一、读写结合,从仿到创。英国一家公司通过调查得出结论:电视看得越多,人的想像力便

越少;而读书越多,想像力越丰富。多读那些具有丰富想像力的作品美,不仅最能打动我们的心,也最能激发我们模仿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当我们为阅读课文中的美而心动而跃

跃欲试时,就会将在阅读中学习到的语言和技能运用到表达美和创造美的写作实践中来。可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像,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变换角度,将其进行延伸,练

习形式有加写、补写、扩写、续写、改写等。

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想象的过程是属于思维范畴的,主要是分析和综合的形式,又是凭借形象来实现的。一个人为了构造出某种新形象,就必须对有关的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例如根据音响联想中来写故事,在播放各种音响中进行联想,进行写作。这的确是一

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可以给我们造成种种听觉。听过一组音响之后,我们不仅要对瞬息变化

和稍纵即逝的限定数量的音响迅速接受,还要有所触动,有所感受,尤其要体验那些音响所

造成的氛围,正确理解,准确判断,合理联想,深入想像,构建画面,编织情节,安排结构。

使音响氛围和内心视像有机结合起来,再以语言物化而为文章,全过程都离不开联想、想像。

三、自觉养成创新精神与深度意识。可给自己设定创新意识、深度意识两个标杆,每写出一

篇散文,都要用这两点加以衡量。这就要调动想像力、语言、意象等多方面的修养,保证它的实现。比如写假设作文,第一类是现实的,命题如《二十年以后的我》、《在大森林迷了路》、《30岁生日在母校》、《20年后相会在母校》、《我在2020年》、《21世纪给祖国的一封信》,以及《假如我是„„„》、《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第二类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命题如《假

如我是一只猫》、《阿凡提来到我们的教室》等等。多从创新意识、深度意识两个标杆来衡量

自己习作的优劣,这不失为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四、运用哲学思维来解读历史。关注个体心灵世界;重视瞬间、感性、边缘及其意义的开掘。既穿行于枝叶扶疏的史实丛林,又能随时随地抽身而出,借助生命体验与人性反思,去沟通幽渺的时空;通过生命的体悟,去默默地同一个个飞逝的灵魂作跨越时空的对话,进

行人的命运的思考,人性与生命价值的考量,呼唤一种种自由超拔的生命境界。由感而悟、由情而理地深入到历史精神的深处,沉潜到思想的湖底,透视历史更深刻的真实。

★模拟真题预测★

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

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踏平世间坎坷路,一路走来太从容”。人生是一本永远看不完、看不厌的百科全书,永远

都吸引着世人去阅读。里面既出现过灿烂的阳光,也出现了狂风暴雨;里面既闪烁着幼稚的念头,也记载着深刻的哲理;里面既收藏着许多难忘的过去,也隐藏着精彩的未来。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不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一本独一无二的藏书。我们来到人世,就仿佛迈入一个藏书阁,四壁琳琅,举目皆书,身居其中,随手翻翻,精彩得目不暇接┅┅

请以《是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人名等,否则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写作导引】

1.巧妙拓展,灵活补题。半命题作文为考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如何选词也给不少考生带来困惑。根据题意,世界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生活是一本书,人生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只要琢磨透了“一本书”的含义,就便于补题、选材与构思。

2.小处切入,写细写深。本题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因此补题除了要避免雷同,还应该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如以《同学是一本书》为题,可以选取3-4个有代表性的个性同学来写,注意细节取胜,让人感受着他们的丰富和他们的纯真。行文中,可以抓住几个精彩的、动人的、震撼人心的镜头,细腻的刻画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描写,力求靠细节取胜,靠刻画出彩。

3.扬长避短,熟悉为先。对于各种文章体裁,要求每个考生会十八般武艺,精通三四种,擅长两三种。近年来各地半命题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补题时将自己所擅长的文体同时考虑,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选择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构思作文。《是一本书》这个半命题作文适宜写记叙文和散文,不适宜写说明文和议论文。

四、围绕补题,美化语言。选材要小巧玲珑,而且另一半也宜在人物、生活等比较熟悉字眼上打主意。行文中,要尽可能的多采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文采,富有文化底蕴,这样的文章自然容易得青睐。如以《父亲是一本书》为题,采用五个排比段“父亲是一本书,一本没有‘前言’的书。”“父亲是一本书,一本‘湿润’的书。”“父亲是一本书,一本‘无字’的书。”“父亲是一本书,一本‘乏味’的书。”“父亲是一本书,一本‘破旧’的书。”可让文章呈现出美感,可让情感呈现出波澜。

二、根据材料作文。

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一首诗这样写道“春天是染上七彩斑斓的虹影!春天是让人不得不爱的四季之首!”雷锋说,“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文题中必须含有“春天”一词,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1.注重观察,注重感受。观察是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有所感有所悟。春天是抽象的,春天的“踪迹”何处寻觅?枝头的第一支花苞吐蕾,柳树上飘下第一丝棉絮,人们逐渐脱下了厚厚的毛衣,休憩了一冬的老牛又开始劳作起来„„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我们都可以嗅到春天的气息,于是,花的绽放草的葱绿树的发芽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

如优秀习作《春天的柳》的片断“柳树姑娘将自己长长的辫子甩进清粼粼的池水中,梳洗着自己的头发。柳条上爆出一个个嫩芽,绽出勃勃生机,仿佛有无数的生命在枝头律动。一阵微风拂过,水面荡起了一道道涟漪,倒映在水里的小草、柳树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一会儿散开,仿佛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神气地跑来跑去„„”让我们领略了柳的清纯与生机。试想,若不是小作者的细心观察与感受,怎能写出如此优美的画面呢?在观察中,让自己的身心融入春天的美景中,沐浴在春天的气息中,文章才会美起来。

2.注重描写,注重细节。描写使画面生动形象,细节使画面真实可感。写春天的景物,可以从景物的色、形、味、声等方面来描写。此外,还可以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绘美景。如“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量,庄稼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上的天真无邪,少女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希望、梦幻和理想。”淡墨式地写了春天的几种代表性事物,也点出了春天的象征意义,比喻和排比并驾齐驱,文采出众,读来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气势。

3.注重手法,注重深度。注重手法主要是指运用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如优秀习作《找春天》的结尾“心儿幻化成的蝴蝶继续在春风中飞翔,看不尽的春之山水,听不完的春之旋律„„啊,春天,这就是令人陶醉的春天;心中忽然生出一种渴望,想拥抱春天,拥抱生机勃勃的万物。”借景抒情,升华主题。注重深度是指要写出春天的象征意义来。春天可以象征希望、梦想,我们也可以借助春天来写时光的匆匆,或表达人们春风般无私的精神等。如优秀习作《寻找春天的脚步》写“我”和同学们去公园寻找春天,在公园里看到许多辛勤的园丁,于是联想到“园丁就是春天”,赞扬了园丁的贡献精神。

三、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开门需要钥匙,开箱需要钥匙;线索是破案的钥匙,思索是解题的钥匙„„一把钥匙开启一把锁,我们的心灵之窗也有一把独特的钥匙。

心灵的钥匙,是生命过程的一面彩旗,是人生经纬网中的一块显示牌,是一张永不过期永不褪色的通行证。拥有了这把钥匙,就拥有了一连串的年轻和潇洒,就赢得了愉快和清明。这把钥匙,总是闪烁着耀眼的光环。我们应该珍惜,让它牵引着生活的和谐,让它洞开痛苦的心灵,让它去开创人间的乐园。

请以“心灵的钥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写作导引】

1.准确立意,小处切入。透过材料可以看出“钥匙”是一种方法、途径,旨在引导孩子写出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无论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稳中求新、稳中出奇的关键点是把“钥匙”这个词做相应的转化,可以是针对学习困难,可以是针对做事受挫,可以是针对封闭之门,可以是针对心灵之锁,可以是针对心理障碍„„这样,就会发现,可写的内容相当的丰富。

2.明确文体,精选材料。这两个题目既可叙述又可抒情,写作时一定要突出文体特征,选择自己熟练的文体,善于叙述,就写记叙文,用细节去打动人;善于抒情,就写抒情文,用真情去感染人;善于议论,也可以穿插议论,用理性去折服人;其他的如书信、戏剧等等都可以写。总之,选择的文体要适合主题,适合自己。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有话可讲的材料来写,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

3.创新表达,倾诉真情。人常说“同题作文新者胜”,这个“新”除了结构新、立意新之外,语言有个性也是主要的一个方面。语言有个性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写的都是常见的语言,会给阅卷老师造成视觉疲惫的。又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

动读者的心。要摒弃虚情假意,表达真实感受,用“心”去感染阅卷老师的“心”。真实的情感,个性的表达,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作文时要努力摒弃那些司空见惯的“说话语言”,尝试使用有独特视角的“个性语言”。在文章的关键部分,如开头、结尾等地,要有意识地使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或者活用新鲜的“时尚语言”,鲜活地去记叙生活,去表达情感。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首歌唱道:

一幅画叫我沉醉

痴痴凝望没有倦意

一幅画已经褪色

在心里留痕迹

到如今仍不能忘记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特歌外,体裁不限。文中不得出现正式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导引】

1.审题可采取分析词语的方法来明确题意。“痕迹”属于词语类命题,我们需要明确该词语的结构和词性词义。从结构上讲,有两个语素“痕”和“迹”组成,都属于名词,可看成并列式结构,“痕”指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亦泛指斑迹;“迹”指脚印或物体遗留下的印痕。从词性词义的角度来考虑,“痕迹”是“某物经过的可觉察的形迹”,可引申为每天平淡的生活的点点滴滴。

2.拟题可采取添加后缀或前缀的方法来开拓思路。加前缀如“岁月的痕迹”“不着痕迹”“留在故乡的痕迹”“收藏痕迹”;添加后缀如“痕迹·不朽”“痕迹依然”等;既加前缀又加后缀,如“旅途·痕迹·感悟”等等。通过添加的成分,我们便可迅速打开思路,从而选择最能表达真情的素材,写出能够抒发独特心灵感受的考场佳作。

3.构思可采取问题引导的方法来拓展思维。我们可这样思考:在过去的人生路上,你都留下过什么样的脚印和痕迹?这些“脚印和痕迹”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哪些启发?对自己有何警示、意义?在将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还应该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怎么留下让自己最满意的痕迹?别人的脚印和痕迹对自己有何影响?充分展开联想,深挖写作素材,选取最难忘、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行文。

4.文体可采取扬长避短的方法来选择取舍。你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但诗歌除外。或写情理并茂的散文,或写情真意切的记叙文,或写富有抒情色彩的议论文,或写新颖曲折的小说。如果你有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那么你的作文就会脱颖而出。

篇2:启发积极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一“激趣引思”

兴趣是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心理动机。一个人只有对他所思考的问题感兴趣, 才会全神贯注、废寝忘食, 积极思考, 矢志探究。否则的话, 就不可能倾注极大的热情和精力, 也不会取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长期以来, 造成学生思考被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教师忽视了对于学生思考兴趣的培养, 从而把教学活动演化成“你不愿思考, 我要你思考”的行政活动, 学生没有产生“想思”、“愿思”的心理倾向, 却滋生了“懒思”、“厌思”的心理情绪。因此, 要切实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就必须在激发他们的思考兴趣上下功夫。

1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思考兴趣是由好奇心引发的。有了对事物进行探究的好奇心, 才能提出问题, 激发思考, 步入创造的境地。应该说, 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 成年之后, 好奇心的逐渐消失, 主要是外界环境的压力和缺乏必要的吸引力造成的。要保持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一是要改变教育观念, 不要把好奇心与“无知”强扭在一起, 厌烦甚至训斥爱提问题的学生, 使他们的好奇心严重受挫;二是要改变传统灌输知识的方式, 因为这种方式极易使人产生接收知识的依赖性而丧失主动探求新知的热情和渴望;三是要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造富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和气氛, 增加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新鲜感和惊奇感。

2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应该说, 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一种求知的愿望, 不想学习, 不愿思考, 很大程度是缺乏必要的激励和引导造成的。因此,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必须加强学习动机的引导, 要讲清楚每门学科以及每个知识要素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个人成才的有机联系, 从而化自发的求知欲望为自觉的学习行动, 一旦他们产生了自觉的求知欲望, 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会勤于思考、乐于思考, 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思维能力, 为今后的创新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3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意志是对思考兴趣的有效调节和主观控制。学习和思考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需要坚强的意志支撑。而仅凭一时的兴趣, 就无法将这种思维活动进行到底。因此, 在激发兴趣的同时, 应重视对于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教学中创设激思的难点, 设置富有挑战性的疑问, 并促进他们能动性地完成思考, 是锻炼他们克服困难、磨砺意志的有效手段。

二“导法启思”

教学之道, 贵在有法。法之得当, 事半功倍, 法之不当, 事倍功半。为了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广大教师进行了不懈努力, 他们创造出许多教学方法, 比如学导式教学法、引导发现式教学法、问题探索式教学法、情知教学法和成功教学法等等, 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启发思维, 开发智力, 进而培养出有助于创造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在此, 笔者试图从众多具体的教学法中提炼出启迪思维的四种基本形式和方法, 仅供参考。

1“以问引思”

通过教师巧妙地提问引起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思考。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问的方式和方法, 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质量和效果。所以, 一要根据提问的性质设置疑问, 通过设置判断性、叙述性、叙理性和扩散性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锻炼和印证。二要在思维的兴奋点上设置疑问, 用恰到好处的提问去及时点燃他们还处在朦昧状态的思想火花。三要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疑问, 使学生在“跳一跳, 才能摘到桃子”的思考中得到锻炼。

2“以理求思”

这是指教师充分而灵活地说理, 使学生按照教师引导的思路进行深入的思考。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不同, 就是强调学生的认知过程, 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 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纯粹发现式, 而是在教师理性引导下的主动探究式, 因而教师的说理在启迪思维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3“以变发思”

这是指教师变化教学的方式和形式, 引导学生灵活思考和变向思考。方法之一是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改变他们在思维中可逆性、发散性较差的缺陷。方法之二是实现“多元化信息渗透”, 即把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单向信息传递, 变为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多边信息交流和多向思维撞击, 最大限度地刺激思维的辐射与辐集。

4“以情激思”

这是指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根说, 人类理解力不是干燥的光, 而是受到意志和各种情绪的灌浸的。情感既是教师讲授时的必要, 也是学生学习时的必需。教师充满激情的授课艺术, 能够引起学生对讲授内容的高度注意, 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收到“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 动之以情往往超过以理化人”的育人效果。

三“以境扬思”

20世纪最有创造才能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为接受诺贝尔奖而撰写的简短自传里 (只有十四行) , 曾特别提到他在瑞士劳拉中学学习的一年, 是他心理发展和成型的重要阶段。后来他又强调说, 这个学校的自由精神和那种毫不仰赖权威的教育, 比起那种依赖训练、外界权威和追求名利的教育来是多么的优越。他甚至认为狭义相对论的思想就萌芽于劳拉那块自由的乐土。由此可见, 充满自由精神的教育环境, 对于人的独立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何等重要。爱因斯坦的成功经历至少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这样几点启示:

1坚决杜绝“灌”、“管”、“压”的教育方式, 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 是创造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创造的实质, 就是要求创造个体能主动摄取以资创造的有用信息, 自觉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能, 独立地进行思维和操作, 并且不断地开拓和创造。没有独立自主就没有创新创造。传统教学工作中的“灌”、“管”、“压”, 显然不利于主体性的发挥和独立精神的形成。要让学生学会创造, 就必须把教学过程本身构建成学生主体性开发、培养、提高的过程。教学目标的设立要确立主体性原则。应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 而不是教师加工、改造的社会产品, 并因此改变传统传递知识的方式———在知识传递的路径上变单向传递为多维传递, 在知识接收的方式上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接收。教学流程的设计要重视自主性原则。安排教学要有预习和复习, 给他们留下自我“生疑”和“释疑”的间歇和空隙;课堂讲授要讲究张驰艺术, 给他们留下思考回旋的余地;课程设立要适当安排讨论课、自习课、练习课, 给他们留下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和空间。

2主动放弃“自我中心”的权威意识, 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

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善于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著名科学家玻尔领导哥本哈根学派从事物理研究成就显著, 他麾下培养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就多达8人, 有人问他何以能造就那么多第一流的科学家, 他回答说:“可能因为我从来不羞于向我的学生承认———我是傻子。”玻尔取得成功的一条经验, 就是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 以平等的地位同他们一起探讨学术问题而从不摆权威的架子。当然, 真正能做到这一点, 就应该:一要有平等意识。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只有以相互尊重人格为前提, 才能建立一种正常的师生关系, 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二要有谦虚态度。应该看到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个人掌握的知识总是有限的, 即使在自己的专业学有所长, 也不可能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只有真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 才能放下架子, 心平气和地与学生共同探讨, 实现教学相长。三要有人才观念。要善于发掘识别创造性人才, 保护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潜力和创造个性。

3彻底清除阻碍创新的思维障碍, 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需要独立探索和大胆创新。没有对旧传统的怀疑和对新思想的呼唤, 就不可能踏上创造的征途。因此创新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尤其应该激发他们敢想敢说敢干的勇气。由于独立思考和大胆探索, 需要挣脱外界环境的种种压力和来自内心的各种羁绊, 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教法, 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障碍, 设计出排出障碍的措施方法, 保证他们在自由和谐的心理气氛中学习和思考。阻碍创新思维的普遍心理障碍:一是迷信书本;二是自卑胆怯;三是求同从众;四是墨守成规, 等等。所以, 在教学中提倡建立自己的学术观点, 反对照本宣科, 人云亦云;在成绩评定中, 提倡独立思考后的标新立异, 反对按图索骥, 墨守成规;在施教原则上, 提倡鼓励为主, 表扬为主, 反对侮辱人格与惩罚学生等不民主的行为;在教学方式上, 提倡“启发式”, 反对“满堂灌”等等, 都有助于克服他们自卑胆怯, 求同从众等心理状态, 促进其创造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 开发思维能力, 实现创新教育, 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教学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和不懈地努力, 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素质, 还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配套的教育改革政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尚书·礼记[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08.

[3]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篇3:启发想像,培养创新意识

一、依据课题想像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从这“眼睛”中可以窥视到文章的内涵。因此,依据课题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能为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草原》一课时,我出示课题后,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闭眼边听边想像进入草原的美景,听后让学生说说感受。一位学生是这样想像的:“我仿佛变成了一只雄鹰,缓缓地翱翔于美丽的草原上空。啊!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绿草如茵,牧童在草原上唱歌,牛羊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多美啊!”“是啊!草原的风景美如画,让我们也来分享一下这人间美景如何!”我再就学生的描述适时导入新课。这样,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同时,又巧妙地导入新课,真是一箭双雕。

二、凭借插图想像

文中的插图是课文精彩内容的直观体现,具有画龙点晴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文中插图的人或物进行合理想像,在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对文章中心的领会有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有一幅插图,画面内容是董存瑞昂首挺胸用手托起炸药包舍身炸暗堡的高大形象。“此时此刻,董存瑞一定会心如潮涌,但文中没有直接写出,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的。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绪飞到了战火纷飞的战场,他们个个思潮翻涌,纷纷进行想像性表述。有的说:“冲锋号吹响了,每时每刻都有战友在流血,为减少战友的伤亡,为了消灭疯狂的敌人,为了新中国,董存瑞啊!你还犹豫什么呢?快点做出选择吧!”有的说:“现在别无选择,我只有用我的身体顶着炸药包。导火索,你快点儿烧吧!”有的说:“牺牲我一人,可以换来战友的安全。牺牲我一人算什么呢?”……通过想像,学生心中树起了英雄的丰碑。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抓住略写想像

作者在写作时,为了突出中心,安排材料时有详有略。在描写中,常采用略写的方法。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中的“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时,我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先算三天三夜有多少小时(72小时),然后要求学生展开想像:这三个小时白求恩大夫还能在干什么?学生的想像五花八门。有的说:“白求恩大夫刚做完手术,已到了12点,他刚端起碗吃饭时,又有重大手术在等着他,他二话没说,放下碗,直奔手术台……”有的说:“白求恩做完了一个又一个手术,累了,但他只有在手术台旁打一个盹……”通过想像,学生对白求恩忘我工作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追寻结局想像

许多课文的结尾虽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思路继续想像,既能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想像空间。教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教师可围绕“自从狐狸用计骗走了乌鸦嘴上的肉后,乌鸦心里很不服气,它会怎么做呢?”有的学生说:“小乌鸦没有吃的东西,一个个饿得‘哇哇’直叫,乌鸦望着可怜的孩子,把自己的深刻教训告之于众,使别的鸟兽不再上当。”有的说:“乌鸦立刻请来黄鹂、杜鹃等朋友在狐狸家门口唱起动听的歌,跳起优美的舞,吸引狐狸出来欣赏,乌鸦趁狐狸没防备时飞进洞叼回那片肉。”……学生的想像丰富多彩。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想象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他们主动想像和写作的积极性,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五、抠住空白想像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能充分显示人物性格特点,但不少课文却常在人物语言描写等适当留下空白,给读者造成悬念。教学《赤壁之战》一文中“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时,我这样引导学生想像:黄盖附在周瑜耳边神秘地说:“大都督,火攻之计,末将已考虑成熟了。”“说来听听!”周瑜笑着说。黄盖胸有成竹地说:“首先,我给曹操写一封诈降信,骗取他的信任;接着,我们选择一个东南风刮得急的日子,这样,好借风行船,靠近曹贼船队;紧接着,我快速放火烧船,让着火的战船趁风冲进曹军船队;最后,还请大都督您亲自带兵追杀,这样,何愁曹军不破?”周瑜一听,连称道:“老将军高见!高见!”就叫黄盖依计行事。通过这样的想像,一个足智多谋的老将军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并让学生就自己的想像,说一说、演一演,进一步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一粒种子》时,我抓住“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这一句,让学生想像它们分别是怎么唱,唱什么歌。学生回忆了春风、泉水的歌声,再唱小鸟和小朋友的歌,形象而具体地感受到春天的热闹景象。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热闹”这个词。这样,把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儿童语言发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发展了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语言。

篇4: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 通过学习、锻炼不断使其得到提高和发展。通过几年来对大、中专学生的外科学、外科护理学教学及临床带教, 笔者认为启发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

一、启发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分析是综合的前题和基础, 综合是分析的提高和结果。启发学生分析, 最后总结、综合, 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 如预防术后肺不张、肺炎、教材上有了概括性总结, 但学生未必能全面掌握, 可启发学生从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的处理三方面去分析, 最后总结:术前2周禁烟、预防急、慢性呼吸道感染、锻炼深呼吸、术中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 术后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咳嗽、咳痰等, 均可预防, 通过合理的分析思维, 再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描述, 所学的理论掌握得才能更牢固。

二、应用比较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比较是外科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可运用列表, 也可通过有诊断意义的辅助检查将某一疾病与其它疾病区别开来, 如腹穿抽出黄色混浊液体含胆汁提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若为黄色有臭味的稀薄脓液, 提示急性阑尾炎, 若为不凝固血液则提示实质脏器破裂等。比较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而且更能够揭示外科疾病的本质特征和内部的联系, 如外科最常见的脱水是等渗性脱水, 即缺水又缺钠, 治疗若仅补糖水不补盐, 钠浓度下降, 引起低渗性脱水, 反之仅补盐水不补糖, 引起高渗性脱水, 故治疗明确了糖盐水各半且交错点滴的原则。通过这样的比较, 有利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可从根本上区别疾病, 给予明确治疗。

三、分析推理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判断是运用已学习的外科及护理理论知识去确定某一论述是否正确的思维方式, 可进一步思考推导未知知识, 本人曾运用临床实例让学生分析判断:患者, 男, 24岁, 因腹部闭合性损伤、肝破裂, 行肝破裂修补术后3天呕血、黑便, 分析判断出血原因。根据已学理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有: (1)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2) 门静脉高压症; (3) 胃糜烂; (4) 胃癌; (5) 胆道出血。追问病史, 患者并无溃疡、肝炎病史, 又根据年龄和溃疡出血、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前四种原因可排除。判断为胆道出血可能性大, B超检查示胆囊内见血液确诊。最后急诊行腹腔探查:肝破裂重新修补, 胆囊切除、腹腔引流术, 术后综合治疗和护理一周痊愈出院, 通过上述举例不仅对已学理论知识加深巩固, 而且分析判断使思维能力纵深方面发展。

四、运用病例示教、病案讨论,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临床见习及毕业实习是外科学护理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下, 通过临床学习过程, 运用已有知识去找出各种外科疾病的相互关系, 启发思维, 从而能独立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护理, 并对急重症能初步诊治、护理。在临床带教中, 曾有一病例:患者42岁, 3日来上腹部隐痛, 晚餐过量, 上腹不适, 不久即发生上腹持续性剧痛, 很快蔓延至下腹部。体检:上腹部及右下腹有明显压痛, 广泛腹肌紧张及反跳痛, 肠鸣音消失。问:本病例最可能诊断是什么?学员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行血、尿淀粉酶测定, 但检查指标正常, 追问腹痛具体特点:自上腹部迅速波及全腹的剧烈疼痛,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可能性较大。患者虽诉无溃疡病史, 但腹立位X片示:膈下有游离气体, 而进一步确诊。从而积极行术前准备、急诊手术治疗。临床分析病例要全面, 也要具体, 一句话就有可能明确疾病的诊断, 甚至一项指标出现异常, 如血压下降, 又提示有休克的并发症出现。

以上几种方法, 可作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手段, 不但能巩固理论知识, 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于外科护理知识在临床上的灵活应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也是进一步发展成为高技医护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 创造良好氛围, 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 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主动参与学生活动, 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培养创新意识, 就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以和蔼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 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且加以引导, 这种教学氛围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辩、敢创新。

(二)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想创新

“思维是从对问题惊讶开始”。教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时, 先应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知识的“原型”, 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 激发学生想创新。如外科感染一节:可述感冒就是感染的一种疾患, 它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内科感染, 进一步说明外科感染与内科感染之间的区别, 从而引出外科感染的具体特点。使学生感到学习理论知识很有用, 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 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 萌发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 乐于创新。

(三) 提供探索机会, 让学生创新

教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注给学生, 而是引导和辅助学生进行再创造, 在外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四) 注重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学会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改革教学方法, 更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创新的方法, 提高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 注重联想, 另一方面和重视一种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如急性阑尾炎。有些病人为单纯性、有些为化脓性或坏疽穿孔合并腹膜炎, 各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或身体状况。

现阶段要培养这样的创新意识, 多采用不断的临床实践及教学实验。如在术中基本技术操作这一教学实验课中, 利用活体动物行实验操作, 除了常规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外, 学生还会发现一些新情况, 提出一些新问题, 问题解决后能力自然提高一步, 形成了超越书本的突破, 初步具备创新观念, 在不断的实验、临床实践过程中这种创新观念会不断加强。

总之, 在外科教学活动中,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 逐步培养出合格的医疗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曹伟新,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知网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里程表设计下一篇:冬雪的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