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欣赏黄梅戏教案

2024-05-06

小学欣赏黄梅戏教案(共5篇)

篇1:小学欣赏黄梅戏教案

黄梅戏欣赏教案设计

1、幼儿欣赏《对花》,初步了解黄梅戏。

(1)、“我们小朋友已学会了一首儿歌叫《对花》,今天,有两位小朋友将这首儿歌唱了出来。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唱的?”

(2)、幼儿欣赏《对花》的MTV一遍。

分析:因为《对花》是由小朋友来演唱与表演的`,所以它比较容易引起幼儿对戏曲的兴趣。让幼儿观看录象,能够调动幼儿学唱的兴趣。

2、介绍黄梅戏的起源。

(1)、他们唱的和平时唱歌一样吗?这叫什么?

(2)、“黄梅戏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发源于安徽,它唱的时候,有的字的发音和普通话是不同的。黑(he)、白(be)、 绿(lu)、麦(me)。

3、幼儿再次欣赏,了解其中的对唱方式。

“刚才他们唱得美不美?他们几个人唱的?怎么唱的?

(你唱一句,我唱一句,叫‘对唱’)”

4、幼儿再次欣赏,边听边模仿动作。

“我们再来欣赏一遍,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动作?你可以做做看。”

欣赏后提问:“你看到有哪些动作?”(幼儿一人说,集体模仿)

分析:让幼儿加上动作更能感受和表现戏曲的韵味和情绪。

5、幼儿边看VCD,边模仿对唱。

(1)看指挥模仿对唱。

交换角色。

(2)幼儿离开座位,自由找空间,边唱边做动作。

6、小结。

篇2:小学欣赏黄梅戏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了解黄梅戏的一些基本知识;2 知道一些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及其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3 学习一些经典黄梅戏唱段的演唱;4 学习黄梅戏中一些基本的身段,经典的黄梅戏配以身段进行教学; 5 了解经典黄梅戏唱段中安庆方言的念白。

二 教学目的 提高、培养学生学习黄梅戏的兴趣 让学生掌握一些经典唱段的演唱、念白及身段,对黄梅戏里的唱、念和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让学生了解黄梅戏这个年轻却充满魅力的剧种,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这个让我们安徽人应以为傲的民族艺术 让学生发展一项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教学内容

三 总的时间分配:

一共为十三周的教学时间。

① 第1周:两个课时,利用多媒体,介绍黄梅戏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一些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欣赏一些经典的黄梅戏唱段的视频。

② 第2-6周,共5周的时间,学习经典黄梅戏唱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选自黄梅戏《天仙配》)的演唱和身段,前两周学习演唱,使学生能跟着原唱演唱。之后开始学习一些黄梅戏的基本身段,在4-6周的时间内,演唱与身段结合着练习,第6周用一个课时让学生跟着伴奏配以身段练习,对前面的演唱和身段的学习进行复习和巩固。

③ 第7-10周,共4周的时间,学习经典唱段《为救李郎离家园》(选自黄梅戏《女驸马》),7、8周我们学习这个唱段的演唱,经过两周的学习基本掌握其唱腔,能跟原唱演唱,9、10我们开始学习其清唱的简单的身段,在学习身段是同时巩固和加强演唱,第10周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跟着伴奏配以身段进行练习,复习和加强这个唱段的演唱和身段。

④ 第11-12周,共2周时间,前期通过对两个经典唱段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的演唱和身段表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后,通过经典唱段《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让学生了解黄梅戏中用安庆的地方方言来念白的艺术特点,并学习通过学习《对花》这一经典的黄梅戏唱段的演唱体会别具特色的安庆文化。

⑤ 第13周,对前面学习的唱段进行复习,在班级里举办一个小型的比赛,比赛内容为我们前期所学的唱段,对大家前期的黄梅戏学习的情况做一次评估。

四 黄梅戏的一些基本知识: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黄梅戏我省主要的地方剧种,与历史悠久早负盛名的京剧、评剧、豫剧、越剧并称为“中国五大剧种’。

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她是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安徽)、鄂(湖北)、赣(江西)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淳朴流畅,明快抒情,委婉动听的特点,广受人们喜爱,迅速流行于全中国甚至于海外。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安庆作为她发展成长的地方而被人们称为:黄梅戏艺术之乡,一大批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都是来自于安庆。

五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严凤英,祖籍安徽桐城。在23年的艺术实践中,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创造,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她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圆润,演唱明快真挚,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并注重从人物感情出发,力求达到声情并茂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表演质朴细腻、塑造过许多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代表作品:《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马兰,安徽太湖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是迄今为止国内既囊括了舞台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又囊括了电视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的唯一人。

马兰是一位功底扎实,才华横溢的演员,唱做俱佳,生旦齐能。她扮相俊俏,大度不凡,且功底厚,身段美,唱腔动听,行腔优美,吐字清晰,能唱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她曾领衔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巡回演出,赴港澳台演出,赴德国,瑞士,新加坡,美国访问演出以及日本访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代表作品: 《龙女》、《严凤英》、《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和《无事生非》。

黄新德,安徽怀宁县 人,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品:《龙女》、《徽商情缘》、《黄山情》、《春香闹学》、《戏牡丹》、《风尘女画家》、《红丝错》、《徽州女人》。

韩再芬,祖籍安徽潜山,现任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

韩再芬的表演具有大家风范:扮相俏丽,噪音圆润,表演细腻,演唱韵味纯厚、清亮悦耳。

代表作品: 郑小姣》、《女驸马》、《天仙配》、《香魂》、《小辞店》、《潘张玉良》、《莫愁女》、《 徽州女人》、《公司》。

黄梅戏“五朵金花”--马兰 吴琼 吴亚玲 杨俊 袁枚

六 黄梅戏经典唱段

1《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选自黄梅戏《天仙配》)

2《为救李郎离家园》(选自黄梅戏《女驸马》)

3《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

这三个三个经典唱段为我们本学期需要完成的任务。

《树上的鸟儿成双》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绽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抵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为救李郎离家园》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原来纱帽罩婵娟。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作高官,为了多情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对花》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么杆子麽叶开的什么花? 结的什么籽?磨的什么粉? 做的什么粑?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叫做什么花?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红杆子绿叶开的是白花。结的是黑子,磨的是白粉,做的是黑粑,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叫做荞麦花。

七 基本的身段教学

一、花旦身段

1、花旦步法(连步、圆场)

2、花旦手位:(掌、指)

二、小生身段

1、基础步法(慢步、连步、圆场)

2、单掌组合(掌、指、拳)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步法的基本规律:脚掌、脚腕、脚尖、腿、腰的要领及各个关节的协调,使步法稳健、扎实,尤其是圆场步要掌握重心、保持平衡。

篇3:小学欣赏黄梅戏教案

彼时,全国传统戏曲行业正沉浸在漫长的萧条期,不少黄梅剧团的演员们去楼台馆所唱戏,藉此增加些收入。但落泪归落泪,当安庆市黄梅戏二团更名为“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再芬剧院)”后,院长韩再芬却不允许剧院的人再去唱茶楼、会馆。

“2006年,全国戏曲十分低迷,大家朝着会馆发展,台上唱戏,台下喝酒吃肉,猜拳行令,点你唱点她唱,有点像旧社会,众多一级二级的演员一下子栽倒在这种环境中,势必影响到演员的心境。”谈起当年对演员的严苛,韩再芬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韩再芬,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在许多黄梅戏戏迷眼中,她是继严凤英等名家之后的“黄梅戏皇后”。

上世纪90年代,面对日益清冷的传统戏曲现状,她提出“戏曲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自1999年起,她接连推出几部有别于传统的原创黄梅戏,《徽州女人》、《公司》、《美人蕉》等,尤其是那部日后大红大紫的《徽州女人》,大胆借鉴了歌剧、话剧、舞剧等艺术表现手法。成名已久的她也因这部戏首获“梅花奖”- - -中国戏剧界的顶级奖项。她本人,则从最初的黄梅戏名角变为“黄梅戏创新者”。

2013年6月下旬,韩再芬携原创黄梅戏《徽州往事》在南京巡演,共11场,本刊记者观看了数场演出,剧院基本座无虚席,而且意外的是观众大多是年轻人。

在巡演余暇的一个上午,一袭黑衣的韩再芬在她的下榻宾馆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谈她心中的黄梅戏和黄梅戏创新。

对传统戏的颠覆

在韩再芬看来,《徽州往事》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戏的一个颠覆。

这部戏在白墙灰瓦的徽派古村落布景中,讲述了一个女人的悲情人生:清末,徽州女人舒香得知在外经商的丈夫被杀的消息后肝肠寸断,后又以“通匪”的莫须有罪名被逮捕,押送途中她寻机脱险,隐姓埋名,嫁给一个忠厚的男人。多年后,前夫奇迹般再现,而两个善良男人的“让妻”之举,令她愤然出走。

这部戏被不少媒体誉为中国版的“娜拉出走”。

现场的观众手中都有本仿线装版的图文解说。韩再芬在卷尾写道,“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戏曲日趋不景气,是时代的必然,还是我们没能创作出让现代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演完《徽州往事》中的这个女人以后,我觉得活在当下很幸福。如果社会动荡,最悲哀的就是老百姓,大家都应该珍惜和平年代。这部戏女主角的命运,是动荡的时代造成的。”韩再芬说。

据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秘书长方可介绍,《徽州往事》从之初就确定了是一出现代剧、原创戏,界定了要与以《天仙配》、《女驸马》为代表的传统黄梅戏有较大的不同。

韩再芬在该剧的创意策划时定调:“黄梅戏的音乐不创新肯定不行,但也不能任意胡来。这里边有一个‘度’的把握、有一个‘分寸’的拿捏。这部戏,导演尽可以放开手脚创作,作曲也不要有任何包袱。”

由名角到创新者

韩再芬的老家安庆市潜山县被称为戏乡,是一座“唱着过的”小城。1968年出生的韩再芬成名较早。也许是一种巧合,严凤英16岁因《小辞店》声名鹊起,出生于黄梅戏家庭的韩再芬也成名于16岁。那年,她因主演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成为“黄梅戏新星”。

1994年的《孟丽君》是韩再芬第二次以黄梅戏电视剧引发广泛关注。这部戏让很多年轻人对黄梅戏有了新的认知。但当时的戏曲已经步入低谷。《孟丽君》之后,韩再芬的戏很长时间再没有轰动过,她好像也沉寂了。沉寂背后,她对戏曲有了自己的认识- - -“戏曲的创新已刻不容缓”。

她开始寻觅新的东西,进行剧目和样式创新,让黄梅戏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心理。

在一次徽州采风后,她和团队在1999年拿出了原创黄梅戏《徽州女人》。这次创新是成功的。在扬州夺得“梅花奖”后,她携《徽州女人》进京,掀起一股“黄梅戏热”。2004年初,中国艺术研究院发起了“中国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系列研究工程”,韩再芬成为首位研究对象。

韩再芬谈黄梅戏创新时,常说一句话:“戏曲也时尚”。

“艺术,尤其是舞台剧应该去引领时尚和潮流。你看梅兰芳先生,他1930年到美国,那时的京剧十分漂亮。包括他身上服饰所绣的盘金、刺绣,在那时都是非常时尚的东西。”韩再芬说。

戏剧步入低谷时,韩再芬曾经出演过电视、话剧和小品,“希望接触其他艺术,来丰富自己,集百家之长。”

“奢侈的消费”

韩再芬十分欣赏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不能把握当下生活的作家不是好作家。”她希望赋予作品更多的时代意义,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但作为黄梅戏领军人物的韩再芬,创新路上确实遇到不少困扰。

“创新之难方方面面。大的方面,国家文化体制变来变去,昨天事业(性质),明天企业,后天股份制;文化艺术气候方面,现在是都在讲钱;从艺术家的角度看,又要演戏,又要做市场,大大削弱了创新的精力。”韩再芬的老搭档方可对本刊记者说。

说话间,韩再芬的手机响了几次,是几个预约饭局的电话。

南京一位戏剧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说:“黄梅戏也是一个江湖,如果大家都是善意地讨论创新的不足与成功都好,但往往夹杂着非善意的成分。这客观上妨碍了黄梅戏创新,也牵制了创新者的才情与精力。”

2004年2月,韩再芬团队打造了一部针砭时弊的原创黄梅戏《公司》,因其大胆的创新引起激烈争议。

批评的声音异常尖锐:“传统艺术精华少,多种艺术形式的借用不伦不类。”肯定的一方则表示:“题材的现实性强,内容通俗……回归了戏曲的平民属性。”

令韩再芬欣慰的是,当时的央视、《瞭望》等主流媒体对她们的探索投了赞成票。

据韩再芬介绍,尽管在曲目创新,市场运作等方面作了些还算成功的探索,但其剧院目前还没收回成本,“从观众角度也是奢侈的消费,在这个惜时如金的时代,他们要花出时间,花这么多钱坐到戏院品戏。”

“我们这些年挺不容易的,一边要搞创作,一边搞市场,一直在摸索中来回。”她说。

让演员过得有尊严

方可曾把韩再芬最核心的戏迷归为五类:女大学生、年轻白领、知识分子、官员、企业家。

“老的戏迷还是没有丢掉。”韩再芬说,创新首先要研究传统,哪些是传统里的精华,是必须坚守和继承的。

“黄梅戏自身的魅力来自于民间,清新、质朴、自然这些都是它的特点,这些元素在我们身上都能得到体现。”韩再芬说。

韩再芬眼下正做四个等级的人才培养计划:办“再芬黄梅”娃娃班、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再芬黄梅”的实验班、安庆师范大学“再芬黄梅”戏本科班,以及在众学生中选优组成的“再芬黄梅”青年团。

“2006年看了演员的工资条,我为什么动感情。那时演员收入不体面呀,现在大家收入有基本工资、演出费和补助,可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不过,指望唱黄梅戏发财不太容易。”韩再芬说。

韩再芬很不愿意回想当年她在北京的会馆里所见所闻:小姑娘们跟着吃吃喝喝,游走席间,翘着指尖,咿呀哼唱,“像回到了旧社会”。

“事实上,那时很多跑会馆的后来都转业了。今天这个社会很有意思,爱艺术的想呵护艺术,但有的为了迎合社会,一味将艺术化为谋利的手段。”

这些年韩再芬的《女驸马》一般只演半场了,有人说她偷懒。她笑答:“《女驸马》这些戏我都是演半场,意在推出新人。”

篇4:小学欣赏黄梅戏教案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唱:黄梅戏《对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 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分角色表演,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得以增强。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对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教学重点:

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教学难点:

较逼真地模仿《对花》的唱腔特点,以及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处的准确表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感受黄梅戏: 师:“老师给同学们唱一段戏曲音乐,请你们听后说说,它属于什么剧种?

1、(教师清唱《天仙配》选段前两乐句,教师反串男女角色演唱。)(带动作边唱边演)生:黄梅戏

2、师生齐唱《天仙配》师带生做动作(放视频)

师:刚才老师在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也跟着唱了起来,下面请你 们也来唱一唱,(放FLASH)请同学们注意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生跟老师唱一唱、动一动)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生:[答:黄梅戏;男女对唱(课件显示)]

(二)了解黄梅戏 谈话:

师:“泱泱中华,5000 年的漫长历史,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仅就江淮地区的传统戏 剧来说就有好多种。这其中,黄梅戏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你们对黄梅戏有多少了解 呢?”

1、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有关黄梅戏的资料。(学生回答,教师了解学情。)

2、教师介绍黄梅戏: 黄梅戏因其唱腔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采用民间小调 “采茶调”而得名,后来又吸收京剧、徽剧的音乐,在安徽安庆地区发展壮大并用安庆地区的方言演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课件显示关键词): 黄梅戏 采茶调 黄梅县(湖北)安庆

3、戏曲问答接龙游戏:

师:“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一个戏曲接龙游戏,老师用黄梅戏的曲调来提问,请同学们用 同样的的曲调把这四个关键词填进去来回答。”

5.3 5 3 | 2.3 1 | 6.1 212 | 6 5.‖

刚 才 我 们 唱 的什 么 戏?

刚 才 我们 唱 的()戏 3.2 316 | 5 6.| 源 于()县? 1.1 3 5 | 6 5 6 |

采 用()调? 3.1 2 12 | 6 5.| 用 的()方言? 生:回答演唱。

二、新歌教学

(一)、学唱黄梅戏选段《对花》片段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出现大歌谱)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范唱,找出与刚才戏曲接龙相同的旋律。生:听后说出(色块标出)

2、学唱片段

(1)、学唱 师:表扬(出示接龙谱,增加歌词)生:跟琴学唱(2)、分析旋律线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四句旋律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注意附点节奏与切分节奏并唱一唱 此乐节旋律音高。)

生:(师带学生清唱、画旋律线)生:旋律线条呈波浪形。(点击出示旋律线)

师:这就是黄梅戏唱腔的特点:旋律线条上下起伏,使曲调听起来特别婉转,特别动听。(点 击出示特点(1):曲调婉转动听)我们再来唱一唱,把这种起伏的线条,婉转的曲调用我 们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生:唱(3)、分析节奏

师:同学们擦亮你们的眼睛找一找这四句旋律中出现最多的节奏型。生:找出后回答(色块标出X.X 附点八分节奏;X X.切分节奏)

师:旋律中大量地运用了附点八分节奏与切分节奏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唱一唱,请说出你们不 同的感受。(对比法唱一唱)生:回答

师:附点八分节奏与切分节奏的大量运用使旋律更具有流动感。(点击出示特点(2))

(4)、掌握一字多音 师用对比法唱一唱让学生感受歌词与旋律音的关系。(点击出示一字多音及其作用)。

3、完整学唱(回到有色块的大歌谱)

师:在这一段中间还有这四小节我们也来唱一唱(跟琴)。(点击色块相连并完整唱一唱)

师:同学们戏曲的味道唱得真浓,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合作演唱,这中间有色块的部分由 你们来演唱,其余部分由老师来完成。(跟琴完整师生合作1-2 遍)

师:下面我们跟着录音完整地再唱一遍。(掌握一字多音)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唱的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老师指着旋律谱清唱让学生 说出一字多音)

生:回答说出一字多音的特点(师点击课件出示:特点3 一字多音及作用。)

4、演绎、巩固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视频)问题(1):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2):你能学一学他们的表演动作吗?

生:看录像学动作后回答问题(男女对唱)

师:设计动作带学生做一做(师生合作分组完整对唱播放视频)

师:(出示大歌谱)请同学们看一看歌曲的间奏和以往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说出)【锣鼓经】(大歌谱上用红色块显示再单击出示下图: X X X X|X X | X X X X X X | X X X ‖

乙台 台台|仓 台 | 台台 台台台台 |台台 台‖(1)、介绍【锣鼓经】: 简称罗经,戏曲打击乐各种具有固定程式的打击乐“合奏谱”的泛称。锣鼓经都采用文字记 谱,所用文字及代表的含义并不统一,较为流行的记谱法中:“乙”代表板;“仓”代表大 锣;“台”代表小锣。(课件显示三件打击乐器图片,结合图片讲解。)

(2)、教师出示三件打击乐器实物让学生听一听三件打击乐器的音色,学学每件乐器的敲 奏方法,再让学生敲一敲,练一练。(把学生分成三组拍手念词——模仿动作念词——接龙 练习合奏)(3)、说一说锣鼓经的作用(课件出示)师:下面我们再次完整地来唱唱这一戏曲唱段。(生跟伴奏音乐唱一唱、演绎戏曲。)

三、拓展:

(一)、黄梅戏的地位及影响。黄梅戏不仅在国内具有独特的地位,它还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近年来,湖北省艺术家 代表团到英国进行文化交流,在联欢会上,英国艺术家主动提出要唱一段他所喜爱的中国民 歌,结果唱的是黄梅戏选段;艺术家代表团结束在日本的访问回国时,日本朋友在机场唱一 段中国歌曲送行,开口一唱,也是黄梅戏;美国的、加拿大的黄梅戏爱好者还经常在网上向 中国的朋友求赠黄梅戏的音乐和录像带; 1994 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应邀去乌克兰参加第 七届世界短剧节,首场剧目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打猪草》、《夫妻观灯》。演出一结束,乌克兰的舆论界一片哗然,他们惊呼:“中国的歌剧太神奇了。”他们“宁可放下手中的工 作,也要去看中国的歌剧。”评论、报道不断在各种杂志报刊上出现。(教师结合四个图片 讲解,学生了解黄梅戏的地位及影响。)

四、课堂小结: 师:“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大家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生活,用善于发现的耳朵、眼睛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篇5:小学欣赏黄梅戏教案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活动过程】

1、欣赏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l)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2、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戏曲内容,了解戏中角色。

(1)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戏曲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怎么唱的?

3、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1)教师: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小猴子怎么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上一篇:保险的必要性下一篇:历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赏析: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