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探索大学德育的实效性论文

2024-05-08

在实践中探索大学德育的实效性论文(精选8篇)

篇1:在实践中探索大学德育的实效性论文

在实践中探索大学德育的实效性论文

【摘 要】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地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概括了当今高校学生德育现状,对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帮助学生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道德教育 实效性 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但大学生的道德观也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的冲击,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以及一些我们无法回避的道德困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中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学生处于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养成时期,这个时期是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做好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工作,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道德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1.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价值取向多面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利益需求的结合显得十分迫切。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主体,已经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及三年高中教育的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基本是非判断力、可以理性思考与行动的群体,对于社会所倡导、执行的道德观念、公序良俗以及善恶美丑标准等他们知道也大多表示认可,但是,在具体行动中,生活里,却往往自然、习惯的忽略道德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虽然能够知道道德的重要性,理想上也十分注重道德品质,然而平常生活中,学生对道德品质的培养表现出更多的冷漠,甚至心中没有道德的存在。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集体的观念逐渐淡薄,所遵守的行为准则更具有功利性,有些学生在与己有利的情况下,道德二字重如泰山,反之则轻如鸿毛;有些学生则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冠冕堂皇的在道德准则的掩饰下做一些不符合道德的行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应地必然带来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由于市场经济重利原则的影响,淡化了当代大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道德观念,引起了他们对物质利益的盲目追求。

2.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授课单一

学生不注重道德的培养与学习,高校德育不能与时俱进也是主要原因,还在重复中学,甚至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手段单一,数十年不变,导致高校德育幼儿化,导致大学生十分片面地看待道德教育,以至不能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就业方式增多,学籍管理向开放型转变,德育工作队伍从数量到质量都很难跟上并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因此,如何区分对象、区分层次、因人施教,卓有成效地做好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工作,已经摆到了高校的面前。

3.大学生道德教育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充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不能在德育的内容与形式上创新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人们的思想交流、相互影响在瞬间即可完成。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上网,但是在网上学习的大学生为数不多。这对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既是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上网的原因基本都是使自己得到休息,得到消遣,基本不用网络来学习,这就表明:在互联网上,大学生道德教育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有所作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探索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也是摆在高校和全社会面前值得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的原因浅析

1.德育现状与社会变化息息相关

在社会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逐步转型、政治生活的日趋完善、文化环境的快速变化对当代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自己的独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政治判断能力,是新时期德育工作一项严肃而艰巨的任务。

2.大学生自身对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具有选择性接受的特点

个人品德的形成,在于把客观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与稳定的行为表现。从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学校德育的过程看,外界的灌输和教育是必要的。但对教育效果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却不是灌输,被教育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接受社会道德的要求。大学生基本都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在心理上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觉醒期提前,独立意识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增强,感知能力增强,随之而来是分析理解能力的增强。但是大学生的意志力却普遍在下降,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无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的道德都表现出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显著特点。思想道德教育就要针对大学生的自身实际特点,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积极得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3.就业压力大,导致大学生忽视基本道德观念

随着现在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非常迷茫,没有目标,甚至没有理想,那么道德在此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大学生往往更强调个人奋斗,忽视社会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现实,许多大学生认为,在当代社会要取得竞争的胜利,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靠自身的拼搏奋斗。他们不相信权贵而相信自己,不甘做好人,要争做能人,他们敢于毛遂自荐敢为天下先的意识逐步取代了以往害怕“枪打出头鸟”的传统心理。然而面对如此之大的就业压力时,学生们往往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面对现实与理想中的差距,此时,大学生就非常容易把道德抛之脑后,为了减小现实与理想中的差距,许多大学生就不再注意道德了。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奋斗,把自己凌驾于他人和社会之上,把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个人奋斗的精神十足,但缺乏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道德建设的对策

1.抓好校风建设,发展校园文化

校风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宏观环境,它对广大青年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洁静优雅、健康文明、崇德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人向善、存真、求美。一所学校培养什么素质的人,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氛围。如何营造这一浓厚氛围呢?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苏霍姆林斯基说,校园应该像伊甸园一样引人入胜,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我们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当代大学生参与感极强,以校园文化为突破口,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2.抓好教风建设,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教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突出表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育有德之人,需要有德之师。教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应当在全社会作公民道德建设的典范。加里宁说:“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育者不仅要时刻自警,还要时刻想着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

3.丰富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内容以及注重方法途径的创新

(1)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要认真总结以往教育中的经验教训,着力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深入进行“两课”改革,对“两课”进行课程与教材的全面改进。德育内容陈旧老化,缺乏及时更新与调整是我国高校德育有效性差的原因之一。德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始终把握社会与人发展的联结点,把握所处的时代脉搏。知识社会的到来、全球化浪潮的遍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加入WTO,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因此,高校应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全球观念,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

(2)利用网络等现代的、大学生容易接受的途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渴求知识的一代,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以互联网教育为媒体的新的教育方式已为大学生所青睐,必须借助互联网,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正面引导。

参考文献:

[1]葛喜平.新形势下加强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4):2-3.

[2]缪晓静,朱海东.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党史文苑,,08:77-78.

篇2:在实践中探索大学德育的实效性论文

【摘要】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不断深入发展;高校大学生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也凸显出新的迹象。本文重点研究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本文首先肯定的认为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取向,然后根据新新形势分析了当前影响其实效性主要问题,最后就相应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认为应当从大力加大日常教育管理入手,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新形势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因素 建议

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高校环境日益多样和复杂,都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也不断增强。根据大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活动的新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载体、新机制,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便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历永弥新的重大课题。

一、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

1.实效性是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失的实践标准。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从事各项工作、当然也是我们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始终重视和坚持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它不仅有普遍性意义,而且有直接现实性意义。它昭示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的思想观念、预期目标、制度机制、方法措施是否符合客观(具有真理性)和是否有效(判定其价值),不能凭主观感觉和良好意愿,也不能只停留于必要的理论分析和逻辑证明,只能用实践的过程和实际的效果来检验,以利于在新的实践中发扬正确的部分,纠正失误的部分,加强不足的部分。

2.实效性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念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作为一种育人理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坚持这个科学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上,就要从视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者转变为视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者,从视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转变为视为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把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切教育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

3.实效性是永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机活力的动力源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上的程度,以及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的变化符合教育者主观要求的真实度,并在实践中是经得起检验的教育效果。这种“教育效果”源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拓宽途径,不断完善机制,不断增强实效,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有为有位”。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薄弱的主要因素

1.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挑战。

总体上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学生思想状况存在一些难如人意的问题。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西化”,使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随着社会生活发生的一系列复杂而又深刻的变化,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都面临新的调整和重组,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思想同样受到较大的影响和冲击;而且经近年来独生子女现象普遍,独生子女所具有的优良家庭条件、开放的思想等虽然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好处,但是独生子女普遍追求个性、性格娇惯等都给高校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实际,站在历史的高度和现实的角度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必须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中出现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研究工作新载体,创新工作新方法,使工作有效地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2.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观念并未在高校砸下深根;教育整体上的系统性、层次性、连续性不够;教育层次划分上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忽视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性格差异;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成长需要不相适应,教学内容与实际运用及运用所需脱节;教育方法单一,未能与大学生思想实际一致;师资队伍上,教师级辅导员的教学水平难以达到新形式对大学生能力需求的层次;教学机制失效,缺乏规范化运作和切实执行。

三、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以分层次实施为切入点,加强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

高等学校所制定的学生教育管理的计划、规划,出台学生教育管理的一系列举措,如果其能够适应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规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那么就必然会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为广大学生所认同、所接受、所配合,就必然会指导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健康发展,也必然会收到教育管理的实效。为了推进大学生全程化教育管理,改善目前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薄弱的状况,进一步实现大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校在教育管理计划和规划的事实上应当以分层实施为切入点,即教育管理规划应当以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水平、教师授课水平、学校综合教学资源水平等为基本依据,根据各个不同水平层面的客观需要进行实施。

2.重视队伍建设,营造政策环境,为不断增强教育工作实效性提供组织保证

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由他们所组成的队伍其个体和整体素质高,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否则讲增强教育实效性就失去了组织保证。近年来,我们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在增强教育工作实效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加强,考核机制、选聘机制、日常管理机制的创新构建和有效运转,都使辅导员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有效地调动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动性,使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局面,从而也派生出良好的教育实效性。

3.教育管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组合,使学生在实际问题得到解决中受到教育、感化和激励

(1)立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在做好解困助学及励志成才工作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和激励。在大学教育中,由于与大学之前的教育相比,学杂费、生活费、交通、通信等方面的费用都大大超过中学教育支出,对于一些家庭贫困生来说是大学阶段的主要经济压力。大学教育管理中立足于贫困生,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绿色通道入学等方式帮助其完成学业不仅是增强大学教育实效性的途径,也是大学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体现。

(2)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心理辅导与服务网络体系。学生入学后,就会由学校统一安排在固定的宿舍、班级、学院,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集体学习、活动等需要而使学生产生集体价值认同感。在这个过程中,从学校、学院到班级、宿舍,对学生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学术交流等都具有良好效果;再加之,如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达,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集体通过网络建立一套沟通与服务体系,能够为学生解决生活、学习、心理等问题提供良好的平台。

(3)针对全校“学习困难”学生的实际,开展了“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帮学活动。目

1前,学校针对受学业警告的学生,大力开展以“帮学小课堂”为主要措施的帮学、助学活动。

各学院认真、全面地掌握受学业警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分析其受学业警告的主要原因,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全院招聘帮学辅导员和授课教师,规定帮学辅导员要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案。各学院充分利用会议室、教研室、实验室、电教室、资料室等地点,开设“帮学小课堂”,开展帮学活动。

(4)立足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积极开展全程就业辅导和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是大学生活中最受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做好这项工作的潜在教育效益特别显著。因此,将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列入《教学大纲》中,贯穿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之中,贯穿于四年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各项教育活动载体中,具有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4.让“红色文化”占领校园文化主阵地,引导和影响广大学生健康成长

(1)不断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思想道德教育,在主旋律文化建设上下功夫。精心设计教育载体,不断加强宣传和建设工作,让“红色文化”成为校园的主旋律文化,有效地占领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各类宣传渠道等主阵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走入学生的各类文化生活。多年来,我校开展的“大学生理论与实践”、“思想草原”、“青春赞歌”、“师魂颂”、“永远跟党走”、“民族团结赞” 等文化活动,在广大学生中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传统红色文化。正是在这种红色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整体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优良,涌现出了以12·14英雄群体、英雄郝龙彪和“光明天使”李莹、以接力棒的形式十几年如一日的照顾残疾人叶晓雯的农学院志愿者服务队等为代表的感人至深的优秀大学生事迹。

(2)加强典型示范教育,注重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榜样的力量示范、带动广大同学。典型的例子如,通过整理了近年来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编辑编成“优秀班主任手记”等,作为班主任培训读本;整理大学生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编辑成“学生园地”等,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读本;整理编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感言”,作为贫困生自强不息、精彩人生教育读本。这些材料在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指导和学生教育中都可以发挥很好的示范作用,为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胡桂彬 曲宗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领下的生态城市新发展 [J] 传承(学术理论版)2011年7月4日

【2】张娟 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J] 传承(学术理论版)2011年7月4日

【3】叶春芳 浅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10月30日

篇3:在实践中探索大学德育的实效性论文

一、在研究性学习中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可行性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的借助课本、课外书籍、网络或通过走访调查等形式, 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以问题为载体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过程性等特点, 强调学生的亲历性学习与研究行为, 这为学校德育发挥学生主体性提供了前提条件。研究性学习这种重视“问题意识”, 培养“信息素养”, 关注“情感体验”, 强调“协同合作”, 发展“实践能力”以及建立在学习者自我反思基础上的评价, 对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借助网络的研究性学习, 注重交流与成果共享, 其虚拟性为“对话”奠定了平等与开放的基础, 平等氛围中的对话促进学生尊重自我, 释放自我, 满足其自由生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又因对话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 是内驱力驱使他通过对话方式解决问题。因此, 在对话的激励与碰撞中, 学生更容易释放出真实的想法, 潜力得到激发, 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把握问题的关键, 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德育伴随性目标, 使德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 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引导作用, 加强德育实效性

研究性学习具备的专题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决定了教师角色应体现为课程的组织设计者、情感的支持鼓励者、学习的参与指导者和信息的咨询服务者。在虚实不同的“网上”和“网下”活动空间中, 教师行为虽然呈现出了多样性, 但作为参与者主体并没有变, 对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 教师应以统一的视角考虑各个阶段学习的辅导策略, 制定出阶段性德育目标, 起到导航、引领的作用, 切实加强德育渗透的层次性与实效性。

按研究性学习在实施操作上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首先, 研究初期, 即问题发现、问题情境阶段, 为发挥德育实效, 做到有的放矢, 引导学生力求从身边的真实生活出发, 帮助学生从“困惑”到“问题”, 从“问题”到“课题”, 确定好研究内容。

其次, 研究实施阶段, 即问题探究、实践体验阶段, 教师要认真追踪研究活动动态, 根据学习者遇到的具体困难, 或提供各类咨询、或安排相应的技能发展、知识深化活动等。

最后, 问题讨论、解决、发布、表达、交流阶段, 在学生自主探究、感知体验的基础上, 发挥学习共同体的效能, 引导学生交流共享, 提升信仰, 感悟“困惑”。

结合研究性学习的日益深入, 充分发挥我院先进的网络设施, 我们开展了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加强德育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收到了良好效果。

例如, “读书”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因为他们已经读了多年的书, 然而, 他们大多并不真正明白, 该读什么书, 该如何读书, 又怎样利用手头的书便其成为有价值的资料, 自学遇到困难时, 该怎样寻找资料尽可能多地自行解决问题, 因而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确定了题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课题内容, 并推出了百本推荐书目。其中包括文史类、哲学类、科技类等。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 使学生明白惟有在广泛阅读好书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对人生哲理、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

《大话金庸》课题研究小组的学生对于能有机会研究金庸的小说感到很幸运。其实, 对于武侠小说大多数学生都很感兴趣, 只是囿于传统的偏见, 只好把它们放在书包中, 藏在被褥下, 在老师不知道时偷偷地阅读, 如今他们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把它们摆在书桌上了, 都很兴奋。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 同学们不再对武侠小说抱有神秘感, 也不再刻意模仿, 能够辩证地看待人物表现出的侠义精神, 并且把读武侠小说只能作为业余爱好的一个方面, 不再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

语文研究小组成员研究的课题《走近鲁迅》, 以研究鲁迅, 了解鲁迅, 评读鲁迅, 怀念鲁迅为思路。通过对鲁迅生平及作品的研究, 加深了对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先生的了解;通过展示鲁迅先生的两组照片, 难忘岁月组照和战斗历程组照, 进一步展现了鲁迅先生不平凡的战斗历程;计算机专业班的白鹤和张春宇同学制作了以《鲁迅向我们走来》为主题的动画作品, 作品栩栩如生, 充分表达了学子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三、网络德育与传统德育相结合, 创建有效的育人载体, 加强德育实效性

为使网络德育与传统德育有效结合, 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 对学生进行了“网风”、“网德”教育, 加强了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 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维护网络秩序的重要性, 强化了网络德育意识, 增强了学生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自律抗诱能力, 培养了学生自我保护、自律自求的能力。同时, 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先进理念及其作法, 教师为学生设立了支持性材料, 即为学生提供搜寻材料的网址, 过滤、消除可能侵入的消极信息, 防患于未然,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手段, 使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事实证明,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创设了可以自由探索的环境, 为学校德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它必将与学校其它德育渠道一起形成一个相互借助、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结构, 共同构成一个虚拟与现实、无形与有形、公开与隐蔽、相互交融的立体德育体系。为此, 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道德信息资源, 开发网络的德育功能, 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 启发学生的道德思维, 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 指导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 使德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摘要: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对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探索, 对学校德育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以及切实提高学生德育,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篇4:在实践中探索大学德育的实效性论文

【关键词】小学生 德育 教育 实效性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9-02

目前,我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他们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因此,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社会发展和孩子们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拓展学校德育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抓教育观念,形成全员育人局面

学校做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学校首先要确立“以德治校”的观念,充分认识到了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自始至终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中较突出的位置,并且要求全体教师必须自觉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精于教书,勤于育人,要求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认识到德育工作做得好,能增强学生上进心、激发求知热情,使他们具有远大理想,促使各方面素质全面,促进智育更好发展,使学生的一生发展永远受益。要切实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使德育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班主任是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为此学校应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挑选责任心强,关心和爱护学生,素质较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可采取“班主任师徒结对制”、每月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来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德育工作能力和水平。课堂永远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任课教师是德育队伍的基本力量,所以学校还应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要抓住学科教育的主渠道,树立以德育教育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想道德教育。

二、抓养成教育,促进规范逐步提升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注重抓学生的养成教育,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水滴石穿,在生活中点滴积累,逐步养成,及时发现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及时进行教育、引导、纠正,往往对他们的影响就更为直接、具体,收效也更为明显,更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貌。而在实际的教育工程中怎样避免枯燥繁琐的说教,化无趣为有趣,化无聊为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方面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展行为规范强化月。每学期的开学阶段,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通常是学生们行为规范方面最松散的时候,而抓住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强化教育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学校可将开学的第一个月命名为“行为习惯强化月”,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利用晨谈课、班队课的时间重新温习《小学生行为规范》,并实行每周几条的强化落实;也可利用黑板报或班级一角专门开辟行为规范教育区,对《规范》中的行为规范具体化,制定了学习要求、学习目标、温馨提示等栏目,为学生学习行为规范制定了更明确的方向。这样做使学生能很快步入学校学习生活的正轨,达到了“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的良好效果。

2、着力改革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评价制度。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的过程中,评价制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校的评价制度运用是否得当,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认为学校的评价制度应当从严、从细、从实。从严即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把关,学校可根据《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应编制出学校的一些训练常规、条例,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在评价时严格要求,对每一个违规行为都要严肃指出,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即评价时,从小处着手,从小处着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為习惯必须要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所以在评价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细小行为和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同时教师还要作好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实即扎扎实实,讲究实效,充分利用了行政值周、值周教师与值周大队委员和值周学生的督查作用,加强检查力度,开展行为规范检查,以普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并及时进行小结和反馈,将问题及时呈现并进行纠正,做好及时的调控工作,改变强化重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学校的校风更趋文明、健康。

3、抓好“行规后进生”工作。任何一个班级中总归还是存在着个别的行为规范的后进生, 有的“行规后进生” 在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教育之后,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那么如何来抓好这些“行规后进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让这些学生能跟上集体的步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也是做为学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些“行规后进生”既然在班级中教育效果不甚理想,我认为学校可以将他们集中在一起,专门开设一个学习行为习惯的地方,用于帮助那些在行为规范上特别有困难的学生。在这个场所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师队伍中的一些优质资源以及学校政教处,对各班中行为规范的后进生进行强化教育,通过讲故事、说道理、上网查资料、做游戏等形式让这些学生明确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树立学生自觉规范个体行为的意识,通过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三、抓活动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活动是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增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意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和性情在实践与体验中得到升华,使学生们的知行得到统一,从而成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

学校要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可根据各个传统的节日帮助学生开展主题周、主题月活动,也可以开展各类学生喜爱的喜闻乐见的活动,还可根据季节的变化、学生的需求带学生开展春季、秋季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三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因此,学校除了在校园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娱乐氛围,同时也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有机会与外校、与社会进行交流,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除了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以外,各个班级、各个中队也可以积极开展相应的活动,丰富学生課余生活。在活动中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能力得到锻炼,智慧得到启迪,充分展现了活动这一载体的优势。当然在活动的组织中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不能让他们人在心不在,那样他们就无法从中得到收获、体验。而做为活动的组织者,则要精心策划、设计、组织活动,让活动紧紧吸引学生,并且及时做好活动的小结与延伸工作,要做到活动虽然结束,但是它的教育效果却是绵绵不断的。

四、抓家校合力,形成联合教育阵线

在实际德育教育中要做到学校、社会、家庭德育三方携手,形成德育合力共建。“青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强则国强。”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因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庭、社会和学校是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对于未成年的小学生来说,家校形成的教育“合力”,对他们的影响比光来自学校的要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与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早、最直接,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施加的影响也最容易、最大,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就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大力倡导家庭道德教育,形成家校合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篇5: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探索

庄琼娥

初中阶段,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德育教育的成败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中学历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老课题,也是一个新课题。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各种意识形态互相碰撞的改革开放年代,认真地、冷静地思考这一课题,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不单是“政治思想教育”,也不全是“思想教育”,而应是“德育”。

不少文章、著作,或是大、小会议,在谈及中学教育时,人们总习惯使用“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这类概念。其实,这很值得讨论。在我看来,一是不准确,未能概括中学教育的全部内容,在内涵把握上有差异;二是易使教育空、大而不实,甚至带来负面影响。政治思想,是指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政治意识,主要是对社会政治关系的见解和态度。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政治思想在中学教育中是方向,是灵魂,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它绝对不是全部内容,也绝不是大部分内容。对受教育者学生来说,年龄愈小,掌握知识愈少,则愈是如此。“思想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相比,内涵简单,而外延则宽阔得多。“思想”是观念,是理性认识。既然如此,它的内容就应是丰富、多方面的。不仅包括政治思想,还包括经济思想、军事思想、文艺思想以及其他各种思想。作为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除掉学习知识、掌握能力、锻炼身体外,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无疑是多方面的,不应该也不可能只局限于阶级关系、国家管理这一类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因此“思想教育”比“政治思想教育”更适合中学教育的情况。但是,“思想教育”也不全面,严格地说,它没有包括道德品质教育在内,而这一点,对十几岁的中学生却显得尤为重要。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从道德内容看,不仅包括道德意识,还包括道德活动;从道德特点看,既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又具有传统性和群众性;从道德养成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这就清楚地表明思想与道德两者虽有相通之处,都属于意识形态,但毕竟不能互相替代。

那么,用“道德教育”恰当么?也不恰当。较为全面地、准确地说应是“思想道德教育”,简称德育。“德”,孔子说思想上懂得“道”,而在行动上按“道”去做,这就是“德”。有德之人,必是懂道之人,是行得正走得直的人。长期以来,德才相对,谓之德才兼备,说明“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样说明“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德”,内涵最简单,外延最宽阔。在汉语中包含了政治思想、道德等全部内容,因而,渗透“德育”之说在中学教育中最为恰当。

我们强调渗透“德育”,而不是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这是中学生年龄、知识、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强调渗透德育,不是有意淡化政治思想教育、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功能。恰恰相反,是为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打实基础,是从大处、远处着眼,而从小处、近处、实处入手。正如课程开设,万万不可或缺的是政治课,但同样万万不可的是把所有的课程都开设成政治课。进行德育,不仅仅要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如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这固然是必须的、重要的。但是,大量的、具体的、细微的则是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同学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是温良恭俭、文明礼貌的教育;是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教育;是科学态度、敬业精神的教育;是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如此等等。不要以为所有中学生经过教育可以在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基础上都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样,不能奢望通过简单的、口号式的教育,就能使学生超越爱父母、爱家乡的情感发展阶段,而成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人,不可想象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爱家乡,连家乡都不爱的人会爱祖国,连祖国都不爱的人会爱党、爱社会主义。我们知道,坚信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终究只是茫茫人海中部分先进分子通过长期努力才可以达到的,用培养先进分子的要求来要求全体中学生,这只是拔苗助长,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但是,我们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做到谦虚好学、勤奋上进、诚实正派、遵纪守法、爱家乡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却是必须的,而且是可以达到的。也只有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教育做实了、做好了,坚信马列主义、坚信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才会越来越多,政治思想教育才会更有效。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它具有依附性、蕴含性、渐进性、多样性、评判性等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知道,世上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其特殊的内部联系。不了解这一点就无从确定这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无从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也就无法辨别事物,更谈不上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因此,认识和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根据这一原理来看,在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问题上,了解其特点,把握其特点应该是首要任务。它的特殊性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是:

1.依附性。正如液体从物质微孔中透过一样,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依附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政治”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文学依靠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历史则以事实为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由于历史事实是不依赖任何人的意识而存在,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凭证,因而,离开了它,历史教学不仅失去其科学性,也失去其教育性。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科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正因为如此,它才烛古照今、叙史载道,若脱离史实,“渗透”就成为空话。

2.蕴含性。又可以说是暗示性。它的育人功能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不可否认,它也可能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主要的是在历史教学准确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渗透”,也难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刻意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来得迅猛强烈,但是,一旦领悟,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必定要深刻、牢固得多。

3.渐进性。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教学、某一历史内容教学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量不一定大,但一定有。这种一点一滴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它告诉我们,每一堂历史课教学,从渗透德育角度看,不能没有,同时也告诉我们,难以过多。纯粹讲述历史,就事论事,不承认或不屑于德育渗透,是不行的;但是,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说教也是不可取的。渐进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忌讳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

4.多样性。所谓多样性,是指受教育者在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活动中得到的启示与觉悟难以完全平衡一致。历史是过去了的社会,社会是进行中的历史,两者都是个复杂多层次的有机整体,而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的差异,这在蕴含性、渐进性的教育过程中,使得即使是同一历史内容的叙述评价在不同学生的心里也会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包括感知、想象、情感、意志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渗透德育的多样性上是反映最明显的。正因为这样,不要以为某一历史内容的教学在渗透德育问题上只会有一个集中的、唯一的目标效果。只要是健康、向上、进步的,使学生受益即可。很多历史教学参考书,在规范教学目的上往往定位于某一点的教育,这从编写角度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允许的,但是以为就只有此教育而无其他教育,无疑是一种天真的主观想象。从理论上说,是不够科学、不够全面的;在教育实践中看,也难自圆其说。以文天祥抗元为例。一方面不畏强暴、不惑利诱效忠南宋,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崇高民族气节;但另一方面抗拒元朝,实际是抗拒统一的潮流,效忠南宋实际是死抱政治僵尸,不也反映出文天祥目光短浅、不识时务?前者确实可钦,后者却是可憾!学生领悟什么?就可能或前者或后者或两者兼而有之。教师无视这种复杂的情况而刻意追求某一点的教育,显然是不利于德育渗透的。

5.评判性。从形式上看,无论是老师主导的教,还是学生主体的学,从内容上看,无论是谈古论今,还是据往知来,归根结底都是以本阶级、本时代的眼光来鉴别、评说千百年来中国、世界发生过的人事现象。或歌或颂或骂或斥,无一例外。这就告诉我们,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的。超阶级、超时代的立场观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我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都不会因此而会有什么改变。既然如此,站在什么阶级立场,以什么观点标准评述历史,就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而是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在渗透德育问题上,立场观点决定感情态度,因而在评判性的历史教学中是不能不讲立场观点的。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条件诸多,而关键则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老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有心。就是说,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有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是不是把渗透德育视为一个首要问题,这看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无多大意义的事,其实不然。只有处心积虑,才会见缝插针。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要做到有心,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考试分数与育人的关系。人们往往把应试与素质、分数与育人对立起来,似乎水火不容。这种认识实际是片面的。它们之间完全应该,也完全可能结合起来。我以为“应试”是“素质”的一部分,“素质”包含了“应试”;同样“分数”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育人的效果。育人成功与否在“分数”问题上也有一定的体现。因为“应试”能力与“分数”高低,实际上是道德思想、知识能力、身心素质在一种特殊氛围中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应该说是能较好检验教育效果的。如果不这样看问题,那意味着什么?只能意味着现行高考制度的失败。历史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训练历史思维能力,渗透着办事做人的道理,这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在是个难于截然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地轻视渗透德育,只能是两败俱伤,既损害了育人的作用,也影响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是有德。历史老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人,律己严格、治学严谨的人,感情充沛、好合作共处的人,襟怀坦白、诚实正直的人,诲人不倦、爱生并希望学生胜过自己的人。一句话,心灵美的人。是否取得这一人师的资格,这非常重要。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不论老师自己是否意识到,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这种向师性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属性。问题的关键,不是导与不导,而是导多导少,导向何方?人们有理由疑问,老师不爱国,何以引导学生爱国?老师不爱党,何以引导学生爱党?老师治学不严,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老师缺少真情,何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其次,是合格的“经师”。这也包含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有识。即有宽厚的历史专业知识基础。我们知道,历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科学、艺术、宗教、民情、风俗等各个方面。而每一历史人物、每一历史事件、每一历史现象的评述,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前后左右相关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内容为背景。中学历史固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即使如此,其涉及的知识也是极其广泛的。这就对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硬要求——宏博、专精、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一些历史老师或者未受过正规、严格的历史专业训练,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或者虽然受过专业训练,但长期以来拘泥于中学历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不是随时注意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不是注意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方面继续不断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吐故纳新,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历史材料,而是吃老本,因而在历史材料的掌握上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停滞不前甚至日渐贫乏。这样的老师虽然随着舌耕岁月的推移而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虽然上课时教材内容面面俱到点点落实,也条理清楚,但缺乏信息量和剖析事理的深度,讲不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原因影响,揭示不出历史现象掩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难免实际上的照本宣科,缺乏德育渗透的力度,少有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这样的老师充其量是个“教书匠”,而不是“教育家”。我们常讲给学生一匙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有深刻的哲理和事实依据的。历史老师的表述,看似浅显,但浅显的背后却有深厚的依据。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历史知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可能在备课中见微知著,讲课中深入浅出,而不株守课本,囿于教参;才可能在渗透德育中不断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二是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了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仅仅为教好历史、渗透德育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还不够,还要嘴能说,手能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因材施教具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些老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苦于表述,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壶里有饺倒不出,使课堂了无生气,枯燥无味,这也可能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到这一步,连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更不用说渗透德育了。

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老师整体素质,这是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不过在这四“有”之中,相对而言,我认为有心、有识应是目前提高历史教师素质的主要任务。因为,现今的历史教师队伍中,具有良好或较好师德的老师总是占绝大多数;掌握基本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的老师也是占绝大多数。而对各种考试大棒重压下的历史教学,将渗透德育放到首要位置,却并未形成真正的共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倒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对加强内功的修炼,不断拓宽历史知识面的认识也在相当部分老师中缺乏相应的重视。不少人错误地认为中学历史内容简单,不要说历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是一般大学生甚至中专生也足以对付。比较倾心的倒是教学方法、技巧手段的研究,形式上的功夫多于内容上的功夫。正因为如此,提高渗透德育的思想认识,加宽加厚历史专业基础是当务之急。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很多,而最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原则,抓住了这一原则,就抓住了根本。

应该承认,渗透德育,原则诸多。如四项基本原则、批判继承原则、厚今薄古原则、古为今用原则、正面教育原则、激励原则、言行一致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教重于言教原则,等等。这都是必须遵循的。但是,在我看来,所有这些原则,说白了就是一条原则,即实事求是原则。抓住了这一条,就抓住了根本。实事求是原则具体表现在:求真忌假。

首先,史实要真。我们知道,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历史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而历史则视塑造、想象为大忌。必须完完全全尊重史实,力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真话,讲真史。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在史实之外发明创造不存在的“史实”,随心所欲想当然,用虚假不实、模糊不清的东西教学生,以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这无异于欺骗,而欺骗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是难以持久的,甚至会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反。这在信息聚散发达的今天,尤其如此。其次,感情要真。也就是说,老师讲述真实的历史的同时,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的。喜怒哀乐爱憎完全是随着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述而真实地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娇柔做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或缺的。因为任何教育,它首先要使受教育者在感情上接受,只有在感情上接受才可能在思想上认同。情感比思想领域更广阔,而思想比情感内容更深刻。老师在绘声绘色评述历史中,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真挚的感情流露陶冶学生情操,以表里如一的思想作风影响学生言行,这实在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中一条由感情接受到思想认同的必由之路。讲真史,诉真情,并不是无法做到。只要老师想方设法占有丰富详细的历史材料,全情投入,从历史材料而不是从主观臆想出发,经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的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将历史结论建立在历史事实之上就可以,因为这本身就充满感染力、征服力。

篇6:增强新时期小学德育有效性的探索

苍溪县元坝镇中心小学校侯泽全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小学德育工作的内涵和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增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在认真分析教育形势、研究教育对象、反思教育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小学实际,对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作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教育”、“德育实践活动”和“德育研究”,三套马车并驾齐驱,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一、涵盖全程构建立体教育网络。

2002年秋季,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启动,我们在进一步发挥学校在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把视角转向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加强社会环境教育。在大德育观理论指导下,积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全程教育网络建设。

办好家长学校,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最有效的途径。2002年9月,我校第一期家长学校开班,在七年多时间里,一方面构建家长学校运作的机制。成立了校务委员会;组建了家长学校教师队伍;确立了家长学校学制;编制了家长学校教材;健全了家长学校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丰富家教活动,提升家教水平。一是班级授课活动,重点对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家庭教育行为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知荣辱树新风、科学发展观等专题内容培 1

训;二是家长经验交流活动;三是“留守儿童”家教管护活动;四是校外辅导活动;五是家庭作业辅导活动;六是家校互动活动。

实践表明,家长学校提高了家教水平,使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有效地弥合了过去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鸿沟,变冲突为互补。我校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成功做法,在2006年4月苍溪县社区三结合教育现场会上交流推广。

社会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与相关单位或社会团体建立“共育”机制。例如,我校与派出所是长期的警校共建文明单位。今年又进一步开展了“警校共育”活动,派出所的每位干警都承担有对小学生的教育任务,他们每学期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讲座、法制图片展、组织学生上街宣传、小学生心理辅导等活动;二是社区辅导员教育。我校按学生家庭的分布,在每一个社区(村、组),聘请多名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作为学生校外义务辅导员,重点对学生在假期中、在社会活动中遇到的事物、现象进行辅导教育。这些同志比较熟悉学校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懂得教育规律,在引导少年儿童认识社会,特别是正确认识社会中的一些假、丑、恶现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健康的社会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文化中心开展的免费读书活动、绘画活动、器乐培训活动,参加社区中老年文体健身服务活动、宣传活动,参加城镇环境建设活动等。

二、活动育人在活动中习得良好品行

小学思想教育必须要通过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感知、感悟,并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在活动中育人,重点开展三大系列的教育活动。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系列。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共产主义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我校多年来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轴,展开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活动:坚持20年为“五保”老人温暖活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坚持15年为青年英雄李君烈士扫墓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坚持每学期参观、考察文明新村、文化新村等,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近年来组织的“双日”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专题活动”、“知荣辱、树新风”,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教育等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以自我教育为主的“五自”活动系列

21世纪德育的主题,将进一步加强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方面的教育。因此,以自我教育为主的“五自”(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活动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例如:组织低年级学生学会整理书包、穿衣、扣扣子、正确刷牙,中、高年级学生自己叠被、整理教室、寝室,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自理能力对抗赛”。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自我防范、食品卫生安全防范专题活动。通过参观、考察大自然、生活环境,“手拉手、心连心”互助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以艺术熏陶为中心的艺术教育活动系列

学校十分重视艺术育人,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确定每年“六一”所在的一周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周,每一个孩子都要参加一项艺术表演、展示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歌舞表演、书画作品展览、演讲比赛、体育比赛、科技创新比赛等。学校设立艺术教育活动课,每周四下午按课表进行,把全校学生分别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分编到舞蹈、鼓号、笛子等16个项目中,选派教师分项目指导。学校坚持多年开展主题中队会展示观摩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培养了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受到积极健康的教育。

三、德育研究提升德育质量

实效性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生命。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德育的有效性,我们必须面对新形势,发现新问题,采取新方法。2002年9月,根据我校教育研究氛围较浓,研究力量较强的特点,学校确立了两个德育研究课题,从理论认识上,实践上作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新世纪德育工作特点的研究》。在这一课题研究中,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品德形成动力由政治动力转向经济动力,人们更加重视道德人格教育和社会公德的规范化教育。为此,我校在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下,对德育的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加强了学生责任感、公民道德规范、完善自我人格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与时代特征相符,与学生的道德心理需求相符,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德育的“实”和“效”。

《新世纪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该课题根据“大德育”理论,重点关注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心理需求,分析当代教育形势,反思传统教育手段。通过研究,我校改进了德育工作方法,注重在活动中育人,通过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篇7:实践情境德育提高德育实效

实践情境德育提高德育实效

吴云霞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226001)

【摘要】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认为: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的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李老师首创的“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以德育为先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围绕同一主题,将教育活动中的“相似块”有机结合,从各个不同角度,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多年来,我校坚持实施“主题性大单元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反思、归纳,进一步系统化、课程化,与生活融通、与学科联动、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学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增强了道德意识,逐步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的道德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主题性大单元教育;优化的活动情境;道德成长

道德教育是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道德失落的现象,尤其是青少年的极端行为一再引起我们的反思:学校究竟应该如何使道德教育从认知层面真正深入到儿童的内心,落实到儿童的日常行为中?

我校是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思想的发源地,早在1990年李老师就提出:“克服思想品德教育中抽象、空洞的说教方式。优化德育情境,激起儿童道德情感,动情晓理,并通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儿童践行,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李吉林文集》卷三)当时在李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一方面在思想品德课上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通过各种生活中道德情境的模拟,让学生活动其中,真切体验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学期2~3次的“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模式。

所谓“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是以德育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围绕同一主题,将教育活动中的“相似块”有机结合,从各个不同角度,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这样就能将分立的课程发生的影响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并协调它们的功能;从教学到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在特定德育目标的引导下,协调运作,相互迁移,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反思、发展,我们不但有了大量鲜活的“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案例,更归纳、总结出实施“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活动主题要富有道德内涵和时代精神;活动内容要能够覆盖比较宽广的学科空间;活动方式要注意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兴趣;另外十分重要的就是要确保学生活动主体的地位,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只有遵循了以上几条,良好的道德精神才能从不同学科、各个角度,以儿童喜爱的方式,通过他们自身的行动,不知不觉地内化为他们的情感和意识,从而收到道德教育的实效。下面就这四点具体地谈一谈其操作及意义。

1明确主题,体现道德内涵及时代精神

“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是以德育为先导的,因此主题的确定必须要体现道德内涵,也就是在活动设计之初就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这样才能对整个活动起到道德引领的作用。

例如我们曾经举办过“情系灾区,我们共伸援手”、“喜迎奥运盛会 争当文明使者”、“我们爱祖国妈妈”“节水,在我们身边”等活动。从这些活动的标题中就能看出其蕴涵的德育目标。

再比如“欢欢喜喜闹元宵”,指导思想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走进科学王国,放飞童年梦想”则是让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求真知、有理想的美好品质。总之,这些内涵的道德教育目标在活动前老师们就是十分明确的。

在列举的这些活动中,可以看到“情系灾区,我们共伸援手”、“喜迎奥运盛会 争当文明使者”等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当下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是我们在设计主题时特意考虑的。因为儿童虽然身在校园,可他们将来还是要成为社会的一员,对于这些富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他们不应该“不闻不问”,“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应当让他们从小养成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责任感。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遭遇了史无前例的⒎8级地震,多少房屋在瞬间倒塌,多少生命在地震中消逝,多少人在等待着救助。这是一次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应该让它成为使我们的孩子心灵受到震撼和影响的教育事件。于是学校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了“情系灾区,我们共伸援手”的主题教育。大队部先在学校小喜鹊广播台播送了这一消息,并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倡议。接着各班立即开展了“情系汶川”的主题班队会,交流、了解地震的严重灾情。晚上,布置的一项作业就是收看关于地震的报道。第二天师生们纷纷踊跃捐款,全校共计捐款三十一万余元,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红十字会,送往灾区。之后,每天的晨会大家都在交流最新的救灾情况。品德课上,老师带领孩子们重温救灾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学习官兵、志愿者们奋不顾身抢险救灾的忘我精神,感受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孩子们也从这些具体的事件中,领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科学课上,老师讲授地震原理,一起学习地震自救知识及灾后防护措施。作文课上,孩子们写下一篇篇感人的习作,一首首发自肺腑的诗歌,用文字表达对伤者的同情,对逝者的哀悼。他们有的感动于那份无私的母爱:地震中的母亲用生命拯救了自己的孩子;有的感动于解放军叔叔的不畏艰辛:整个晚上睡在寒冷而布满乱石的路边。孩子们用最诚挚的祝福,为灾民、为祖国祈祷。在整个活动中,充满了浓浓的情意,师生都受到了精神的洗礼。

主题鲜明而富有道德内涵及时代精神的大单元教育活动,把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神五”、“神六”成功发射,对孩子们来说不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客观历史事件,而是通过“神六真神,英雄真棒”“我是长翅膀小博士”这样的主题活动,成为儿童效仿英雄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探索科学奥秘的起点。同样,迎接奥运盛会的契机,则为孩子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提供了推动力。儿童就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触摸到客观世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并以主人翁的姿态亲身参与其中,为他们日后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奠定基础。

2丰富内容,让学科与学科联动

“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之所以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是有赖于它各方面影响力结合所带来的“力度”。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传统教育“因为分立了的缘故,每种课程往往偏于一个境界”,“教育的最终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各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了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叶圣陶《西川集》)因此,李吉林老师首创的“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正是围绕同一主题,拓展教育的宽度,将学科与学科联动起来,整合各科的影响力,增强教育力度。

具体地说,就是各科老师都来寻找与主题相关的课程资源,设计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

例如20秋季,学校五年级组开展的“我们捧了个大丰收娃娃”主题性大单元活动。这个活动的出发点就是要让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孩子们走进乡间,走进田野,去感受“丰收”这个金秋特有的美景,体会农民劳作的艰辛、丰收的喜悦和粮食成果的来之不易。于是,数学老师们带领学生来到如皋长青沙农场感受丰收的壮美景象。孩子们掏出准备好的皮尺、线绳,丈量农田面积,计算丰收数据,无不为粮食产量的巨大而惊叹。他们还尝试了推磨、称谷、碾米等农活,切实体验了一把“小农人”的力不从心。学校还邀请到农业局的专家,为孩子们做农业科普知识的讲座。而语文课上,关于农业新科技的科普文章的讨论更加热火朝天;作文课上,一篇篇构思新颖、想象大胆奇特的丰收童话作文层出不穷。美术课上,“未来丰收美景”的构想化作缤纷的图画,可爱的丰收节吉祥物纷纷“出炉”,节徽设计新颖精巧,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丰收娃娃创意无限。音乐课上,各民族轻快动听的旋律都奏出丰收的喜悦;体育课上,小“农民”们正摩拳擦掌训练着各项模拟劳动技能……孩子们完全沉浸在喜迎丰收的欢乐气氛中。多学科联动带来的是极其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孩子们多彩的创作成果。以丰收为主题的学生书画、摄影、日记、手工作品展,不仅吸引了全校孩子们驻足欣赏,还赢得了前来学校的领导、专家们的声声赞誉。

很多学生在日记中反映出来: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了解了家乡的农业新貌,农产品的来之不易,以及国家农业新科技的美好前景。这些都增强他们了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意识。道德教育的目标就在这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活动作用下达成了。这再一次证明,德育不是靠说教、灌输,而是要靠潜移默化地影响。只有真正被儿童接纳的、认同的,才能够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情境教育的主题性大单元活动,正是充分利用了情境的影响力,从各个学科让学生获得丰富、多重的感受和体验,这样他们形成的道德意识才不会是单薄的、脆弱的。

3融通生活,激发儿童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的美、智、趣正是吸引儿童投身活动之中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在设计活动时,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思考:如何让活动体现美、智、趣的特点。我们从儿童的角度,揣摩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儿童喜欢色彩鲜明的形象,儿童喜欢竞赛,儿童喜欢无拘无束地想象,儿童希望获得成功的体验……种种思路使得我们设计出符合儿童审美、需要的活动形式。

像三年级开展的“海洋之旅”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中就有:模仿海洋生物游动、爬行的“海洋运动会”,这让孩子们在无穷的趣味中充分地活动了四肢。还有科学课上的走进海底世界、认识海洋生物,孩子们通过观察海洋生物标本,观看海底图片和录像,了解了许多深海异景和海洋生物的奇闻趣事,常常能够激起他们阵阵惊异的欢呼。《海底世界》、《海底的冷灯》这些描写海底奇异景物的文章,则引起孩子们美妙的想象,他们仿佛在老师的带领下潜入了深海,探寻那里无尽的奥秘。还有不少同学画出了色彩斑斓的海底城市,唱起了《小螺号》等等优美动听的与海洋有关的歌曲。有的中队则举行了海洋知识竞赛,发起了保护海洋环境的倡议。这些活动都深受儿童的喜爱,海洋的美丽富饶,海洋的神秘精彩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接促成了他们珍惜海洋、爱护海洋的愿望。

其实生活中蕴涵着无数美的场景、美的事件,大自然中的趣味是无穷无尽的。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的源泉就是周围世界,依托这个源泉我们可以给孩子带来许许多多的精神养料。儿童则在渐次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逐步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起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生活的情感。

例如,春天来了,一、二年级老师确定的主题是“我们在春天里聚会”。孩子们在课堂上学的是《春姑娘来了》《春雨的彩笔》《放风筝》《小蝌蚪找妈妈》这些美丽的、有趣的描写春天的诗歌、短文、童话;在校园里,在放学的路上,感受到的也是春天生机盎然、姹紫嫣红的美景。观察说话课上,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小河边看柳树,看河里的小鸭子。美术课上,他们学画校园里的小花、小草。孩子们还制作了“小草青青,亲亲小草”等许多引导全校同学爱护花草树木的小警示牌,甚至还有班级的小朋友分成了小组轮流看护一片花圃或是草地。从课堂到校园到野外,构成了一个宽阔而多彩的春光无限的大课堂。

世界节水日期间,我们又引导高年级的学生关注“水”这个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事物。去做一做社会调查,看看自己家里、亲戚邻居家里每月的用水情况,有多少浪费现象,又有多少水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再让孩子们去网上了解水资源的现状,看看缺水地区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查阅资料、调查了解,孩子们意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和节水的必要性。他们有的制作了节水小报;有的举行了节水自主队会,用演讲、讲故事、表演小品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节水的认识;还有的还用绚丽的色彩、巧妙的构思,创作了节水宣传画。他们绘制的这些宣传画连起来达百米之长。更可贵的是孩子们还能在生活中提醒家人自觉节水,使学校教育的效应扩散到了家庭、社会。可见如果我们很好地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他们是会自发创造出许多生动新颖的形式,进而更加深入地推动自我道德行为行成的。

4引导实践,确保儿童主体地位

节水活动的案例已经可以使我们看到儿童潜在的.智慧和自我教育的力量。这种潜能是非常可贵的,正是这种力量引导着儿童人格的逐步形成。我们的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一直十分注重儿童的自主性。知情意行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彼此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而关键还是要落实到践行上。没有儿童的参与,没有他们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就不可能有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激活。只有确保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情境中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在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处处可以见到孩子活跃的身影,以及他们智慧的显现。

黑板报的布置,教室的美化,吉祥物的确定、设计,都是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寻找材料完成的。“丰收节”上那些扎着辫子的萝卜娃娃、戴着帽子的南瓜博士、被掏空了瓤子的镂空南瓜灯,几个水果拼成的小熊、小狗,无不是孩子奇思妙想的杰作。在“我是长翅膀的小博士”主题活动中,六年级的同学在劳技课上学习了基本的“制作火箭模型”的方法后,自己设计制作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火箭”,最大的一个有一米多高,旁边还配上了“推进器”。看着这个“巨大”的火箭,低年级的小朋友们都不禁惊叹、雀跃。元宵节操场上挂满了四年级孩子们自己做的灯笼,莲花灯、兔儿灯、纸糊的、雪碧瓶改装的,还有他们收集来的几百条灯谜,使得这个传统佳节在校园里搞得有声有色、热热闹闹。

三月,结合学雷锋日和妇女节,我们引导孩子关心他人、体贴妈妈。就有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幼儿园,帮助小朋友穿衣、整理床铺、收拾房间,为小朋友表演故事,同小朋友开展游戏。而妇女节低年级的同学则为妈妈泡上一杯热茶,送上一句祝福的话;高年级的同学有的烧一样妈妈爱吃的菜,有的在劳技课上为妈妈织一条围巾。许多妈妈给老师写信,打电话,述说她们的感动。

十月,我们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去收集资料开一个小小交流会。于是,他们从报纸上、电视上、网络上找来许许多多反映祖国发展喜人成就的数据;有的还下载了图片,翻出了老照片;还有的采访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解过去到今天的诸多变化。甚至有学生来到家乡的港口,拍摄照片,采访那里的工作人员,询问家乡船舶运输货物的情况。

孩子们在实践中接触自然、了解社会,锻炼能力,进而获得深刻的体验,领悟其中的道理。正像李吉林老师说的:“情境”作为“人为优化的环境”,其实质就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其中的环境”。

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儿童自主的“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每学期都会在各年级以及全校范围内展开。这一系列既生动又深刻的教育情境,对儿童道德品质的整体协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结合行为训练课,以及各科教学中道德内容的渗透,六年下来,儿童全面、健康的优良品质基本形成。当然,德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前景广阔的系统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价格观的日益多元,我们必将面临许多道德教育的新问题。这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为儿童的学习》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年11月第1版

[2]《情境教育的诗篇》高等教育出版社 9月第1版

篇8:在实践中探索大学德育的实效性论文

一、对教材认真分析, 设计教学任务

教师应在德育课程进行之前认真分析教材, 并评估学生总体知识水平和差异化, 参照德育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制定一个教学目标, 再通过这个教学目标设定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到其科学性、全面性和过程性, 根据学生总体水平设置难易程度恰当的任务, 任务的设计不能过于呆板, 还需要满足学生拓展知识的方面, 做到一个目标兼顾基础学习和拓展学习的两个任务。基础学习任务较为适用于全体学生, 且普遍适用于水平处在中下游的学生, 而拓展学习任务则倾向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实践和综合素质。德育课堂教学是一门理论性过强、操作性较难的学科, 并不容易从实践学习中获取知识点, 所以在对教学任务的设计中需要适当创建和学习主题相适应的模拟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真实任务”, 使学生能够直观感觉到现实任务设计的构建。

二、对情境模拟设置, 安排恰当任务

教师应在每堂课程结束的时候提前布置安排下节课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 在课堂活动进行时先对课堂任务的教学进行明确, 并且模拟任务场景, 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 向学生提供一些任务线索, 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对德育教学课堂的情境模拟设计需要注意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心灵, 除了挖掘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外, 还需要巧妙地整合教材、生活、社会、网络等各方面的资源, 引发学生从心理层面的认知共鸣, 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探知欲, 将兴趣成为情境模拟教学的奠基石。通过情境模拟能够快速引导学生走进和深入课堂, 将课堂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

三、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完学习任务后,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组的形式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一过程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搜集资料, 实现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主性;团队制作并展示任务结果, 实现了学生个体和团体的统一, 体现了协作的重要性。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 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 对闪光点可给予鼓励和表扬, 对存在的问题则可加以指导和纠正。

四、记录信息反馈, 总结教学任务

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可能会遇到许多的问题, 甚至会走许多弯路。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 在学生走向误区时加以指正, 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展示作品、任务成果的形式对学习任务的完成进行自评和互评式的汇报, 这一环节可提高学生反思、自控和增强判断思维的能力;而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汇报适当予以点评, 教师在点评中要做到客观和全面, 主要从学生自主参与、团队合作、表达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点评, 并在言辞中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从而达到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深入掌握和理解的目的。然而,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 并非意味着学习任务的结束, 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 引导学生对整个任务进行回顾和反思, 并总结经验。教师收集学生对任务的总结后, 再回顾整个教学任务、环节的设计及任务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的反思, 不断分析教学任务设计的可行性和优劣问题所在, 以便在下一次任务设计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改善。

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中需要考虑到的除了基本学习任务外, 还要兼顾学习任务的拓展性, 从而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环境中,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在实践课堂中,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的关系需要恰当处理, 教师仅仅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和任务设计与监督者, 而学生才是任务学习的主体。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变革, 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 使课堂不再沉闷, 让学习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 使德育课堂不仅育心, 还能育行。虽然任务驱动法还是一种新兴起的教学模式, 处在探索和完善的阶段, 但是作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 更加适用于德育课堂的教学, 变革后的德育课堂, 在德育教学中将发挥积极意义。

摘要:主要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实效性进行探索, 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任务驱动,德育教学,实效性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小燕.任务型教学法在技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 2013 (7) :164-165.

上一篇:关于快乐的眼泪600字作文下一篇:部编二年级语文《寒号鸟》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