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24-05-01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精选8篇)

篇1:“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看病难、看病贵”的表现

(1)看病难在哪里

“看病难”比较确切的意思是,病人看病就医要走很远的路、花费大量的时间、耗费很大的心血,才能来到比较满意的医院或看上比较认可的好医生。用卫生经济学的概念表示,“看病难”就是看病就医的地理可及性较差。从其成因及其表现形式看,“看病难”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绝对性”看病难。这是由于医疗资源绝对不足造成的“看病难”,是因“缺医少药”而无法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看病难”。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现在这种“看病难”往往发生在中西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广人稀的偏远农村地区。

第二种是“相对性”看病难。是指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于居民需求的不足,患者去大医院看专家“难”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许多人看小伤小病也不去基层医疗机构就医,而是纷纷涌到大医院。大医院车水马龙、人满为患,专家号一“号”难求。门诊看病“三长两短”:排队挂号、交费和拿药的时间长,但医生问诊和检查时间较短。病人入院、检查、手术排长队,抱怨连连;医生连续工作、经常加班,苦不堪言。结果是患者不满意,医生不满意。这是目前“看病难”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征。很多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全国人民上协和”。

(2)看病贵在哪里

第一种是“个人主观感受的看病贵”。患者主观认为看病就医所花的钱超过了自己的预期水平,或者认为所花的医疗费与看病的效果相比不太理想,钱花得不是“物有所值”。这种认识和感受来源于生活经验。比如,30年前,在县医院做一台阑尾炎手术只需要几十元钱,但是,现在则要花几千元,医疗费涨了几十倍,病人当然抱怨“看病贵”了。

第二种是“家庭无力支付的看病贵”。是看病就医的总花费超过了家庭支付能力而影响了家庭正常生活,甚至因此花掉存款,卖掉家产,造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这类“看病贵”的实质是疾病的经济负担过重而缺乏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问题,反过来说,如果有很好的医疗保障,看病不用自己掏腰包,病人就不会抱怨“看病贵”了。比如,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通过骨髓移植治愈,但其总花费高达四五十万元,普通城市工薪家庭和广大农村家庭一般无力承担。

其实,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率很低,一般在每10万个儿童中,可能仅有3—5个孩子患病。如果采用医疗保险的机制,由每个家庭都拿点钱形成一个互助共济的基金,补助那些有患儿的家庭,就可以帮助这些家庭渡过难关。第三种是“社会无法承受的看病贵”。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全社会医疗费用的总水平有一种不断增长且增速居高不下的趋势,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当它超过了整个社会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

(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现有卫生资源多集中在城市,其中优质资源又多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和区域之间差距不断加大。同时,公共卫生和城乡基层医疗机构资源不足,服务能力较低,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2)医药流通领域混乱

药品流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少规模经营效益。我国的药品批发企业主要是从传统的三级批发体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批发企业数量庞大,分散经营,各自为政,规模化不够,集约化不够,网络化不够,经营范围能够覆盖全国的批发公司数量极少。

(3)公立医院趋利化

目前,我国71%的医院都是公立医院,承担的服务量占全国医院服务量的80%以上。由于政府长期投入不足,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形成了“以药补医”的模式,导致医院和医务人员忽视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的应用,倾向于开大处方,争相使用大型设备,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费用,致使医疗费用大幅攀升,还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健康。我国剖腹产比例远高于正常水平,抗生素滥用情况十分严重,就是这种机制带来的后果。加之一些医院就医流程缺乏人性化设计,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存在“冷、硬、顶、拖、推”等现象,医院之间的检查结果不能共享,恶化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强化了患者对看病难的感受。

(4)医疗保险事业落后

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已经覆盖了12亿多人口,但仍有1亿多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基本医保。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仍然偏低,个人自付比例仍占总费用的一半左右。加上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起

步较晚,覆盖人口和保障力度也不大。因此,很多群众仍然需要自费就医,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三重压力。

(5)物价指数长期走高

人们感觉医疗费用上升过快。医疗费用也受物价指数的影响,如果除去物价指数的因素,人们对医疗费用增长的感觉也就没有那么明显。

(6)医学技术进步带来医疗费用增加

新的诊疗设备要消耗更多的物质资源,还要由技术高超的医务人员提供,由此带来医疗服务成本的快速增长,也是不可避免的合理增长。

(7)治病模式转变引发医疗费用增加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我国居民面临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双重负担,慢性病就意味着长期治疗、终身服药、费用高昂。

3、如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政府通过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群众个人负担得到减轻。从全国范围看,由于政府不断加大卫生投入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已经从2001年的40%提高到61.8%,个人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例则从2001年的60%多降到了2009年的38.2%,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正在得到缓解。

(2)建立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地区,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使药价平均下降30%左右。一些地方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为抓手,配套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出现了门诊和住院费用下降、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数上升的可喜现象。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改善民生的有利时机,增加政府投入,进一步加强县医院标准化建设,切实发挥县医院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龙头作用。完善政府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基层卫生人员经费。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加强收支管理与绩效考核。逐步扩大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

(4)加强公共卫生保健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5)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推广

鼓励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重点难点问题方面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人事分配、绩效考核、补偿、价格等体制机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力争取得突破,形成成熟经验,逐步推广。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重点推动医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因病施治,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同时,总结推广流程再造、方便结算、错峰诊疗等公立医院便民惠民措施,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篇2:“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手段。,我guo目前de卫生体制、机制还不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

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了大量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而基层

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导致看病难问题的原因

1.医疗卫生资源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医疗资源80.O集中在城市,2O.O在农村;医疗

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

得不到有效治疗或者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只奔大城市大医院,从而让这些医院陷入门诊的海洋中。

2.乡镇以上医院投入不足,社区服务体系没有健全,即使在大型医疗机构,布局不合理、流程不优化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从而导致了看病难的问题。

3.健康意识逐渐提高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身处农村基层的群众有了多余的钱,便有边远的农村向集中的县级及其以上的医疗机构集中,导致了求大于

供的暂时局面,2导致看病贵问题的原因

1.医药费用价格昂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品定价基本上是采用政府限价、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对合资药、进口药全面放开,不少药品医院可以得到折扣。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

使,临床普遍使用的药品技术含量高,治疗效果好,但价格昂贵,无形中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2.高、精、尖仪器的使用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医疗技术及诊疗手段发生了更大变革,医疗单位为了提升档次,大量重复购置大型诊疗设备,如CT、MRI、CR等检查设备,增加

了就医的成本。

3.一次性卫生材料的使用近年来,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医院广泛使用一次性医用

材料,直接致使医疗费用提高。

4.违规收费行为医院的核算模式,部分指标与经济效益挂钩,所以科室完全受经济效益的驱使,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分解项目、重复计费的问题,屡见不鲜。

5.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有些医生受利益驱动,一味迎合患者“高价药、高疗效”的消费逻辑,6.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健全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一些医院重收入轻管理,是导致患者医

疗费用上涨的一个重要方面。医院为了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不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行

各种形式的承包核算责任制,刺激了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

3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对策

1.在贫困地区、贫困县开展“卫生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区域卫生

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对卫生资源不分隶属关系实行统一规划管理。

2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坚持深化改革,标本兼治,逐步理顺医疗机构补偿机制。

继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与价格改革,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降低

药品、大型诊疗设备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减轻群众负担。

3健全制度,强化药品管理意识建立药事管理委员会,规范进药渠道,杜绝伪劣药品。

全面扩大药品采购的覆盖面,规范采购行为,减低药品在医疗收入中的比例和医药费用中的成本。

4坚持合理的收费制度建立收费管理目标考核责任制,增强工作责任感,各项收费项目

实行公开、公示、触摸屏查询,接受群众的监督,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制止乱收费,减

轻患者负担。不能随意提高药品、材料加成率,更不能巧立名目乱收费。健全收费管理制度,严厉查处乱收费和利用职务之便向病人索要收受红包、搭车开药等行为。

5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避免乱检查,保护患者利益

6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7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投人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构建新型城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制定和落实吸引、培育人才的有力措施,加快全科医生等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合理格局。

9建立“惠民病房”公立医疗机柯可以在医院病房内划出专门区域,集中建立全科式的惠民病房;也可以在各专科病房划出一定比例的病床,作为惠民病床,为低收人人群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

篇3:“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七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显示现在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医疗。2003年, 卫生部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卫生医疗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由1993年的36.4%上升到48.9%;患者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高达29.6%;在住院患者中, 主动提出提前出院的比例为43.3%, 其中六成以上是因为支付不起相关费用而提前出院的;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更是从1998年的63.7%上升到75.4%;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占全部贫困农民的比例上升到33.4%;在西部地区农村, 62%的患者因为经济困难应治疗而没有治疗, 75.1%的患者还没有治愈就要求提前出院。

如今“看病难, 看病贵”在一定程度上是威胁人们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

2006年2月18日召开的”中国医院协会报告会”上卫生部部长高强认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医疗保险发展缓慢;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 存在逐利倾向以及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等因素是造成百姓“看病难, 看病贵”的主要原因。

此外, 很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通过大量的资料阅读, 发现影响“看病难, 看病贵”的因素有很多, 而且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 因此想要解决百姓“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 有必要对造成该问题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本文采用系统工程学中的ISM (解释结构模型法) 确定造成“看病难, 看病贵”的各因素之间的系统关系, 找出造成该问题的内在原因。

2.采用ISM法建立解释结构模型图

ISM法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即解释结构模型法, 属于概念模型, 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 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其特点是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 (要素) , 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帮助, 最终将系统构造成一个多级递阶的解释结构模型。它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而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

通过大量的资料阅读和分析, 本文针对造成“看病难, 看病贵”的成因提出以下系统要素:

P1医疗保障, P2社会财富分配, P3卫生部门 (职能) , P4医保法律, P5医疗资源的分配, P6监管体制, P7医院的激励机制, P8医药企业的销售模式, P9国有医院的经营目标, P10看病可及性及公平性, P11全国卫生总费用投入结构, P12医疗资源总和, P13医疗费用, P14政府投入, P15医学治疗本身的专业性和人体病变的复杂性, P16竞争环境, P17医疗服务价格, P18过度医疗, P19药品流通, P20药品定价制度, P21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P22医院的运行机制, P23卫生投入宏观效率, P24医疗卫生的补偿机制, P25地区经济财富水平, P26消费者收入水平, P27看病难, P28看病贵。

通过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关联矩阵和可达矩阵, 并在缩减后的可达矩阵基础上绘制多极递阶结构图, 最终得到解释结构模型图。该模型包含7层, 第一次是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下各层为造成该问题的原因要素, 其中每下一层都是造成上一层因素的原因, 如图所示。

3.对解释结构模型图的分析

从下图分析得出:

(1) 解释结构模型第二层次因素:医疗费用, 医疗保障及看病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是影响百姓“看病难, 看病贵”的直接因素。

现阶段我国居民普遍反应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超过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医疗保障覆盖范围较小且保障力度不强, 因而医疗费用的大头落在居民个人头上, 加重了个人负担;同时看病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较差, 引起大多数人的不满情绪。以上三个方面是导致百姓反映:”看病难, 看病贵”的直接因素。

(2) 模型第三层次的因素是第二层次个因素的影响或被影响因素, 是影响第一层次:百姓“看病难, 看病贵”的更深一层次的因素。包括:医疗服务价格确定的随意性较大, 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较低, 过度医疗, 医疗资源分布及医疗资源的总体情况不理想等。

我国现阶段的医疗总体资源不足, 且分布不合理, 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型国有医院中, 造成百姓看病的公平性及可及性差, 且使得广大农村地区无法纳入国家医疗保障的范围内, 即使可以有所涉及其保障力度也不大, 对于很多病痛根本无济于事;而各大医院存在的过度医疗现象 (表现在”大处方、抗生素滥用、大检查”) 造成了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 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

有关资料显示由于大处方, 我国卫生费用的12%~37%都被浪费掉了;至于抗生素滥用, 我国某医院2000年调查显示, 该院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2%, 其中使用广谱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而大检查, 在治疗中更是普遍, 1990年至2002年, 我国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医疗费中, 检查治疗费用所占比例从28%上升到36.7%。

这与农村及边远城镇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形成鲜明的对比, 表明我国百姓看病的公平性可及性较差, 说明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 同时还对医疗费用及医疗保障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 医疗服务价格设置不合理, 没有透明的市场价格, 也使得一些乱收费, 多受贿的现象见怪不怪, 大大刺激了医疗费用的增长, 对看病的公平性可及性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3) 模型的第四层次更深一步的解释了造成模型第三层次各因素产生的原因。包括:卫生部门职能的缺位和错位;国有医院的经营目标由公益性转为盈利性;以及国有医院与私营医院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等。

现阶段, 我国卫生部门与国有医院产权不明晰, 利益交叉, 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其监督管理职能无法有效实施, 甚至对医疗制度改革造成严重的阻碍;同时, 国有医院的经营目标由过去的公益性向盈利性转变, 其经营重心不再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扩大基础医疗的普及率, 而把更多精力的放在创造收益, 提高医院的收入水平上。因此医院把经营对象定位于高收入, 高消费的人群, 从而引进大量国外进口设备, 改善医院的住房环境, 导致医疗投资主要集中在大量的高新进口设备上, 使得普通大众的基本医疗条件得不到保证。尽管2003年以来, 国家准许私人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 希望通过该项措施提高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 但是由于国有医院的在品牌、资源、和国家的政策扶持上享有比较大的优势, 私营医院与其在起点上就存在不公平。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最终导致私营医院除了对病人多开药, 多检查, 诱使病人多消费之外无法生存, 从而使”过度医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4) 卫生部门职能的缺位和错位, 同时还影响着药品流通领域的流通秩序。

我国的药品流通领域流通环节过多, 据专家计算, 从药厂出来的产品到终端的消费者, 在我国往往有6至9个流通环节 (国外一般为2至3个流通环节) , 结果造成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由于监督部门职能的缺失而使药品流通秩序更加混乱;同时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又为流通环节的混乱提供了另一个刺激因素。国有医院经营目标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医院的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这种制度的客观结果使医生的劳动与药价挂钩, 直接刺激了作为供方的医生开高价药、多开药行为的发生;同时院长不再是管理医疗机构而是担任起”企业家”的角色, 致力于扩大医院知名度, 以便提高医院的盈利能力。

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及盈利性的竞争目标同时考验着医疗人员的职业道德。

(5) 通过上述5个层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我们意识到影响百姓“看病难, 看病贵”的个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解释结构模型图中下一层次的因素是产生上一层次各因素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但同时还会受上一层次各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互为因果。

百姓“看病难, 看病贵”成因系统的最低层次因素即第七层是造成其他层次更深一层次的原因, 同时也是造成百姓“看病难, 看病贵”制度层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医药的销售模式不合理, 药品的定价制度不完善, 监管体制不健全, 医药本身的专业性和人体病变的复杂性, 政府投入不足, 医疗卫生的补偿机制不完善以及地区经济的财富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差异等等。

我国医药的销售模式一般是医药代理商上门推销。医生在推销过程中能拿到高额回扣, 患者则成为回扣的买单者。

而药品的定价制度则决定了该种销售模式的合理性。我国法律允许医院在药品进价基础上增收15%以补贴医院收入。该项政策导致医院进行采购药品招标时, 趋向于采购价格较高的药品以获得更大收益。由于医疗本身的专业性和人体病变的复杂性, 医生和病人在医疗信息的掌握上出现绝对的失衡, 医生有绝对的信息垄断权, 从而有决定处方药的权利, 于是高价药品的销售便得到实现。

决定以上两种体制的更进一步原因在于医院的补偿机制。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减少, 有把医疗机构全部撇给市场的倾向,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医院”反哺”政府的现象。政府没有能力对医疗机构进行投资管理, 于是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同意国有医院以”药品提成”作为医院收入以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 于是便产生了现行的药品定价制度和医药企业的销售模式。

4.结论

从上述对影响百姓“看病难, 看病贵”各个层次的因素分析可以看出:

造成百姓“看病难, 看病贵”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不足 (2) 医疗改革的重心应放在对医疗监管体制的完善上。

摘要:“看病难, 看病贵”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 造成该问题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采用ISM法对其进行系统分析, 从中发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看病难,看病贵,ISM解释结构模型

参考文献

[1]改革药品流通体制降低虚高药价[J].BEJING OBSER-VATION.

[2]林国生.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的成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学习与实践, 2006, (1) .

[3]陈李强.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公共政策分析[J].MPA DISSERTATION.

[4]梁木生.药价虚高的体制性探源[J].管理学研究, 2006, 4 (2) .

[5]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及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33~57.

[6]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完善[J].东方早报, 2005-3-21.

[7]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争论不断:是包公平还是包看病[J].中国新闻周刊, 2005-9-9.

[8]记者披露高看病内幕:药品靠推销, 医生吃回扣[J].南方网讯, 2005-1-11.

[9]中国医改成“夹生饭”[J].华南新闻, 2005-6-22.

篇4:“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基本药物制度与解决“看病贵”的矛盾

据了解,基本药物目录中的300多种药物,能够满足85%的临床需要。基本药物是从众多药品中优选出的同类药物中安全有效、成本综合评价最好的药物。用药信息不对称,加上部分医院片面介绍某些自费药的神奇疗效,使近些年在药物选用上产生“趋贵”现象,基本药物并未发挥应有作用。例如,全球公认的首选抗生素——青霉素,由于价格太低,常遭医院和医生的冷落。

今年9月,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全国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时,由政府主导的省级非营利性药品集中招标平台在31个省(区、市)广泛建立。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和省级集中采购后,销售价格明显下降,部分医院的逐利意识促使其加大向患者介绍自费药的力度。长期以来,医院运营主要依赖于药品销售提成。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以药养医”的空间,使医院利益受到较大影响,即使财政补贴,医院收益也不如从前。但是,医疗机构仍有应对之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要求,公立大医院必须把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达到一定比例,但具体比例并不明确。因此,基本药物没有成为大医院的主要用药,毕竟,患者对用药缺乏话语权,使医生继续开高价药获取回扣成为可能。

因此,基本药物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要真正降低医院药价、实现对症下药,必须通过一系列改革,综合治理才能改变现状。

“低价看病”完全可行

湖南蓝山县今年推出的“10+100”医改模式,真正实现了低价看病。改革后,到门诊看病只需自付10元,住院自付100元,其余费用由新农合资金全额报销。该县对卫生院实行“费用医院限额,额内全额补偿,超支医院承担”管理,对卫生院医疗行为进行约束,防止医院过度医疗行为;为确保卫生院的公益性,医院严禁医生开“大处方”,一旦发现立即处以10倍罚款。经过8个月的改革实践,医院门诊病人大幅度上升,医疗费用持续降低,如今蓝山门诊次均费用33.5元,比去年减少38元;住院人均费用650元,比去年减少238元。与此同时,通过对卫生院业务和财务的统一管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也大幅提高,以绩效考核的方式实现多劳多得。蓝山县通过合理的方式整合医疗资源、规范用药管理,不仅提高了农民保障水平,减轻医药费用负担,还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因此,从蓝山县现实经验来看,在医药分家、管办分开等有效措施的管理下,“看病贵”问题可以有“法”解决,医保服务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

竞争成为“医改”助推器

蓝山县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医疗改革的经验的确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是,即使不通过行政手段亦可实现医药分家,竞争可以成为医疗改革的助推器。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保持竞争力,很多医院可能会自愿实现医药分开,把真正“高质低价”的药品提供给患者。同时,药企之间通过市场化竞争,药价也会逐渐趋于合理。因此,政府可以考虑全面放开医疗市场,让民营医院、外资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开展竞争,让医疗机构在自然法则中优胜劣汰,根治看病贵问题,实现医疗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竞争也能使“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目前,患者就医等候时间长、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较为突出,与医疗市场竞争度低也有直接联系。在很多私立医院,服务态度好、医疗技术优,但由于对其设置的医保定点门槛较高,仅有一小部分私立医院获得医保定点资格,因此就诊患者数量较少,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如果通过一种机制,使患者在私立医院就诊也能享受医疗费用报销的类似待遇,将会有更多患者到私立医院就诊,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减少就医等候时间,从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香港医改方案的启示

香港将于2015年推行自愿医保计划,目的就是提高私营医疗保险与公立医疗之间的合作,增加消费者医疗保险产品的选择面,并提供更快捷的医疗服务渠道,使居民享受私营医院的优质服务和良好就医环境。

香港的医疗卫生体系中,公营医院和私营部门并存,政府举办的公营机构在整个香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占绝对优势。在医疗收费方面,公立医院收费相对低廉,每位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都有权利享用几乎免费的公营医院服务,患者到公营医院或门诊部看病时,只需付少许费用,便能接受治疗。相对香港公营医院而言,私营医院费用较高,但它也具有公营医院没有的优势,如患者等候就医的时间短、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医师、自己决定住院和手术的时间、享受较好的服务待遇等,因此对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患者具有吸引力。

自愿医保计划由商业健康保险公司运作,旨在加强私人医疗保险和私营医疗市场的消费者保障、收费透明度、质量保证和市场竞争。它将对民众在私营医院产生的诊疗费用进行补偿,对政府医疗计划起到有效补充,增加私营医院利用率,分散公立医院客流、减少轮候时间,提高社会效率。目前推行的在政府监管下的自愿医疗保障计划,目的是引导众多有支付能力的中产阶层购买商业保险,到私营医院就医,减轻公立医院负担,缓解财政压力;从而将公立医院的服务转向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以及重急症服务等。

另外,自愿医保计划将加强公私营医疗机构的协作,为民众提供更多服务选择,推动医疗服务者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合作,确保资源得到更好的运用;它也将为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成本效益订立基准,并促进医护专业人员之间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交流。同时,为促进公私营医疗协作,香港政府推行了多项公私医疗协作计划。例如:政府通过区域基层医疗合作计划,为需要接受门诊服务的特定病人向区域私营医疗机构购买基层医疗服务;推行公私营慢性疾病共同护理计划,为公营医院后期肾病患者购买私营血液透析中心服务;以及推行白内障手术计划,为公立医院轮候进行白内障手术的病人提供部分资助,以便他们在私营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因此,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国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自愿医保计划,将商业健康保险引入医疗保障体系。在规范诊疗费用、诊疗手段、诊疗程序的基础上,对患者在民营医院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补偿。同时,在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偿机制下,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地位将更加平等,有利于双方加强协作、开展竞争,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成本效益,提升总体医疗服务水平。

篇5:“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建议:

一、从政府层面考虑:

①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对药品、医疗服务的价格监管。规范医院、医生的医

疗和用药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

②增加财政投入,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彻底改变以药养医,以病人养医的现状,改变医院以经济效益第一的管理方式。

③延伸服务范围,开展医疗服务进农村、进社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逐步构建分工合理,协作密切,运转协调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将小病、慢性病、健康保健等工作量给值得群众依赖的社区卫生机构。实行社区首诊负责制和双向转诊制度,加强社区医疗和医疗保险的紧密联系,提高社区医疗的保障程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医疗专家和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服务站进行义诊、咨询和巡回医疗以及业务讲座、技术指导培训

二、从医院层面上考虑:

①在财政不能完全保证医院经费的情况下,医院要牢固树立卫生服务为人民的宗旨,社会效益第一,兼顾经济效益,在此指导下增收节支。

②坚决杜绝不规范医疗行为,严禁临床促销,临床促销是推销虚高药价的药品行为,不仅滋生医药腐败行为,更增加了看病贵的问题。

③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制定学习培训制度,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查治支出。医院要不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医风、高尚的医德。医务人员要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健康。

④制定全国医疗网络的联动制度,在医疗技术水平范围内使各地方病人按医疗网络转诊,减少患者流动而使费用下降。

三、从医生个人的层面上考虑:

篇6:“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分享文档帮助你我 快乐工作阳光生活

【文档标题】

探索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途径

【文档内容】

看病难、看病贵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反响强烈的热门、难点问题,也是医改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对这一涉及百姓民生的话题,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懂得不同的意见,由此也产生不同的理论研究与舆论争辩。争辩的焦点有二:一则产生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底归责于谁?二则医疗运行到底该如何才干让群众认为看病不难不贵?下面,笔者通过自己在基层医院工作的一些经历感受及对相干行业部门相干人群的调查采访,对这民生话题做些粗浅的探讨,期望对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及构建和谐卫生有必【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定裨益。

一、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分析

(一)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表现

看病难难在:(1)路途遥远,求医不方便,特别是对一些偏远山村的农民。(2)医疗机构技巧力量单薄,难以满足医疗需求。如医务人员业务差,诊断设备差,设施简陋,诊断不清,治疗效果差等。(3)医疗机构服务不到位,如医院的科室设臵布局不合理,程序复杂,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存在门难进,脸难看。(4)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取药、候诊排长队存在难等之难。

看病贵贵在:(1)药费贵(2)检查费贵(3)一些特别治疗器械贵(4)过度治疗,小病大治拖治产生不合理费用。

(二)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分析

通过医院目前的一些现状,联合医疗运行的一些机制我们不难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在于:

(1)村级医疗机构地理环境限制及卫生行政部门对村级医疗机构配臵不到位导致不少农民就医行路难。

(2)一方面政府对卫生投入不足,影响了医院设施的更新完善、设备的添臵、人才的培训、技巧项目标开展等,导致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差,影响了群众就医高效快捷;另一方面医院自身经营程度有限,无能力解决自我发展的经济投入,影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疗工作,迁怒于患者身上发泄或狠宰。

(三)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底归责于谁

根据上述的成因分析,我们不难懂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种综合性问题,不能单归责于某一行业某一部门,它是一问题链,其中涉及物价部门对药价及特别医疗器械的审批定价,涉及药监部门对药品及医疗器械的流通监管,涉及政府的投入,涉及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执法,涉及医院的内部经营管理,涉及院长的管理能力与素质,涉及医生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光解决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难题。但是我们要苏醒地看到,医疗费用产生的要害环节是医院,医院应是医疗费用的守门员,医院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的缺失将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加剧升温。正是现行医院点菜别人(患者、政府、单位)买单的医疗运作机制,加之某些主客观原因,才导致医生、医院、药商、药厂涌现不少乱点菜、乱买菜、多点菜、多卖菜、乱卖菜、乱做菜现象,因而也就导致人们对他们口诛笔伐。所以,如何摸索新的三医(医疗、医保、医药)运行体制与机制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核心举动。另一方面要摒弃一种意见,认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就是目前政府投入不足,只要政府加大投入问题就迎刃而解。其实并不然,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政府投入固然十分重要,但不可疏忽的另一个问题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村医疗点。规范医疗服务,保证药品德量,让农民得到安全、快捷、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4)积极稳妥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在服务模式上变过去的坐堂行医为送医上门; 在服务内容上,由过去单纯的医疗转向集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导、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在队伍建设上,转向造就全科人才为主; 引入慢性病防治机制、开展慢性病的普查普治;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所之间随时双向转诊。

2、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资源是卫生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卫生工作面临的艰苦很多,最大的艰苦是缺乏人才,重要表面在三个方面:一是医疗卫生单位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不少单位的领导拥有专业技巧优势,缺乏管理经管和兼顾和谐的经验。二是医疗机构缺乏突出的科技人才。三是农村和社区缺乏为群众供给基础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全科医生人才。人才缺乏的状态不解决,再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精廉的设备也难以有效施展作用。

3、开展对口帮扶,实现人才技巧资源共享。一是科学调配县级医疗机构技巧资源援助乡镇卫生院建设,增进乡镇卫生院发展。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各个乡镇卫生院发展状态,针对技巧力量最单薄环节,兼顾安排应予援助的技巧人员,在县级医院派出技巧程度较高、专业对口的技巧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二)加强卫生监督,进步依法行政能力,切实保护群众就医权益

长期以来,卫生系统的行业监督比较单薄,很多检查流于情势。有些医疗卫活力构法制观念淡薄,令不行,禁不止,致使违法违纪问题时有产生,医疗机构诊疗举动不规范等严重侵害了群众就医权益,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与医患抵触不断激化,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牢固。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系统建设,明确卫生监督的任务和职责,健全卫生监督工作的运行机制。应建立执法责任制,对卫生监督机构失察、失职举动要履行严格的问责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保证卫生监督的主动、公平和效率。重点要抓好四个环节的监督检查:

1、打击非法行医。严正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等违规举动。严格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资格、执业领域及医疗人员的执业资格、执业注册进行监督检查。

2、完善医疗质量监测检查和评估制度,定期开展诊疗规范的监督检查,查处滥检查、乱开药、诊治不规范等举动。可根据卫生部有关诊疗规范,联合当地实际,组织技巧专家制定相干的诊疗规范手册。成立专门的技巧专家评议督查组,定期组织到医疗机构抽查,特别是对临床用药进行督察质询,从医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及城镇医疗保险制度,逐步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障群众基础医疗,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在运作上做到四个规范:一是规范机构设臵,二是规范资金的筹集,三是规范资金的管理与利用,四是规范医疗服务。可摸索将参保人员的医保费用连同医保责任按人头包干给具备必定条件的首诊定点医院,费用超支不补,结余归医院,变医院点菜别人买单为医院点菜医院自己买单,促使医院不该点的菜自觉不去乱点,从而最有效把持资源的糟蹋和流失。

(五)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撑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行健康民生工程的保证

卫生工作与国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干,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门问题,国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的程度,看党风廉政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必定的医疗服务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差距过大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影响国民健康素质,还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影响群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保证宽大国民群众的卫生健康权益是政府的一项重大职责,必须把它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护社会牢固,进步国民素质的大局中去兼顾策划,安排安排。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撑一方面体现对卫生的投入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发展、管理、0【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篇7:“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报材料

地区人大工委:

按照X号文件要求,×××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协调县政府组织卫生、财政、计委、民政、药监、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就我县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情况

(一)××××县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情况。

全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5个(含民营医疗机构)。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3个,其中包括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维吾尔医医院,除天丰公司外,10个乡(镇)、场的9个乡卫生院(其中×××镇卫生院合并到县民族医院)和10个防疫站,村卫生室113个、个体医疗机构37所、民营医院2所。卫生队伍总人数85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98人(含村医152人、民营医疗机构90人)、管理人员30人,其它技术人员131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7人。病床449张,每千人拥有病床数2.04张。

(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紧紧围绕让农民“少生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这个总目标,认真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将其列入××××县国民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制定总体规划和分布实施计划,并纳入考核范围加以落实。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XX年全县卫生投入810万元,XX年为1273万元,XX年财预算为1085万元。

2、建立并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一是结合××××县实际,制定了《××××县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政发[XX]41号,设立了“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专户,给7150人发放了贫困人员就医卡。XX,全县共救助97人,支出救助基金76456.85元,救助比例13.5%。二是对城镇特困户的医疗救助。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参照农村医疗救助标准开展了救助。XX,共救助19人,支出救助资金35808元。三是落实贫困孕产妇医疗救助制度。贫困孕产妇实行平产限价接生,在乡级卫生院住院分娩限价50元,县级医院住院分娩限价250元,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由县财政补助1000元。有效解决了大部分贫困人员的看病就医问题,畅通了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

3、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XX年,我县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1816人,药品报销品种为2189种。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的城镇户口人员。

4、认真落实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制度。加大了城市卫生资源对农村卫生资源的扶持力度,组织城市医疗机构开展“一帮一”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建设、定期达标的卫生扶贫工作和技术援助。鼓励广大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工作服务,并认真落实了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之前到农村医疗机构累计服务一年的政策规定,使卫生支农经常化、制度化,使城乡资源发展平衡。

5、优惠减免贫困人员就医费用。全县各医疗机构共设立了扶贫病房20间,床位45张,并对贫困人员就医实行床位费、护理费、特检费、药费等费用减免15%的优惠。XX年上半年共减免贫困就医人员40余人,9760.88元费用。

6、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一是认真落实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合理收费、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医药之比,落实费用督查制度,能够用一般方法诊断治疗的,绝不允许使用特殊检查,实行特殊检查、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贵重药品用前事先告知制度、患者签字制。二是严格控制单病种医疗费用,认真执行自治区规定的统一收费标准,药品和诊疗项目明码标价,实行单病种最高限价,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990元,小儿支气管肺炎799元,婴儿腹泻417元,甲肝1072元,慢性支气管炎1997元。

县级医院:XX年人均门诊费用为66.45元,XX年为66.06元;XX年人均住院费用1870元,XX年为1973元;XX年病人每日平均住院费用231.22元,XX年病人每日平均住院费用366.45元;XX年人均业务收入89454元,XX年人均业务收入91931元;XX年药品收入占医药费用比例48%,XX年药品收入占医疗费用比例46%;XX年床位使用率115.2%,XX年床位使用率116.5%。

乡级卫生院:XX年门诊人均费用为20.43元,XX年为34.06元;XX年住院人均费用435.17元,XX为678.34元;XX年病人每日平均住院费用50.91元,XX年病人每日平均住院费用75.65元;XX年人均业务收入4.6万元,XX年人均业务收入5.1万元;XX年药品收入占医药费用比例58%,XX年药品收入占医疗费用比例56%;XX年床位使用率75.7%,XX年床位使用率86.4%。

7、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XX年至XX年,我县人民医院和维吾尔医医院参加统一药品招标采购。其中,XX年,招标药品金额287万元,降价幅度24%,集中招标采购让利于患者53.2万元;XX年招标药品金额437万元,降价幅度12%,集中招标采购让利于患者43.9万元。XX年3月乡级卫生院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四家商家中标,中标药品250种,器械13种,4家招标商与确定范围内的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签定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合同。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降低了药品的虚高价格,减轻了群众就医用药负担。

8、加强对医疗及药品服务价格监管。各医疗单位开展创建“放心药房”活动,用维、汉文将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收费标准公示于门诊大厅内,收费标准严格按照《xq维吾尔自治区医疗单位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执行,无擅自立项收费或提高收费标准现象,并将检查、治疗、药品等各种项目的收费标准在公示栏内进行公布,让各族患者对药品价格、质量、服务三放心,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有患者举报药品价格偏高的现象发生。

(三)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县级医院建设情况。××××县现有县级医院2所,人员工资财政差额70%拔款,30%由单位自行发放,能够保证全院职工工资每月100%发放,编制床位200张,在编人员323人,开展诊疗项目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诊科、五官科、传染科、医技功能科、检验科、放射科、预防保健科共11个,具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如cT、电视遥控胃肠机、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视胃镜、全自动麻醉机、腹腔镜、神经外科高精度脑垂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动态心电图等,并承担着全县各乡级卫生院的专业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在人才培训方面,主要通过选派专业技术骨干到地区、自治区以及内地的相关院校进行医学深造,定期、不定期邀请上海、自治区、地区医学专家来我县进行技术指导和学术交流,组织技术骨干参加地区举办的各种专题讲座、学术论文交流,利用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双卫网和好医生网站对全县医护人员进行继续医学再教育。

2、乡镇卫生院建设情况。XX年,我县实行乡(镇)卫生院全部上划县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为事业编制,人员工资实行县财政全额拔款,理顺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竞争上岗和任期目标责任制,明确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以预防保健为主、医疗为辅,能够开展一些常见病的诊疗。XX年,我县积极争取到国债卫生项目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资金350万元,医疗设备建设资金130万元,配置X光机、B超、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产床、救护车等设备,加强了产科、儿科及急救能力建设。落实逐级岗位培训制度,通过鼓励在职人员外出学习、进修、培训,加大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举办各类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岗位技术大练兵活动。今年,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安排,于7月31日选送6名乡镇卫生院院院长到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把乡(镇)卫生院建成有活力、有能力,能防能治广大农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疑难症的医疗保健中心。

3、村卫生室建设情况。为全面推进和完善我县乡村一体化管理,促进农村卫生资源优化组合与乡镇防保网络建设,县财政落实村医每月100元报酬制度。XX,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财政投入18万余元对123名村医进行了规范化培训,经考试合格资格认定,符合乡村医生执业资格共计186名;新、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76个,并配置相应的基础医疗设备,共投入资金202万元;在每个行政村建立起村卫生室,村卫生室的组织领导、人员调配、防保工作、药品进购、财务管理都由乡(镇)卫生院统一负责,推行行政业务和经济相统一的管理模式,实现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和卫生监督等综合性服务;实行村医持证上岗,建立严格的医疗管理规章制度,实现了县、乡、村完全意义上的一体化管理,农村卫生就医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大大增强。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认真落实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全面推广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住院按分段累计补偿结算,在乡镇卫生院起付线为50元,平均住院补偿45%;在县级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150元,平均补偿37%;在县级以上住院起付线为300元,平均补偿30%,封顶线1万元。XX年11月至XX年12月,全县参合农民12.6099万人,参合率达89%,新农合普及到各乡镇、农业企业、村组,覆盖率100%。XX年累计补偿总人次1.1万余人,累计补偿总金额439.06万元,发生医疗费用总计1197.88万元,补偿资金占发生医疗费用的33.5%,最高补偿额达1.9万元,其中得到1万元补助的有40人,5千元以上补偿的104人。XX应参合农民数13.85万人,实际参合农民数达12.75万人,参合率达92%,参合率递增3%,截止1-7月补偿总人次达2.2万余人,补偿总金额250万元,实际补助额占医疗费用总支出的比例为27.8%,与XX年1-7月21.3%同期相比,上升6.5%。从运行情况来看,我县新农合试点工作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合作医疗已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在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及各大医院看病都能得到不同比例的报销,参合积极性稳步提高。

(五)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我县共有7个社区,有5个社区建立了卫生服务站,每个服务站配有医护人员各2名,共10人。能够开展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尚未形成一个长效、稳定的缴费机制。每年由财政所、乡政府工作人员到农户家中收取或是农民自觉收缴参合费用,极不稳定,效率低下。

(二)农村基层医疗专业技术、预防保健专业人才匮乏,专业人员数量少、业务素质较差、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知识、职称结构偏低,难以应付和处理基层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不能为农民提供较好的基本医疗服务,造成农民异地就医,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就医困难和经济负担。

(三)医疗卫生资源总体布局还有不合理之处,农村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乡防疫妇幼保健机构缺乏必要的监测检验设施和经费保障机制,从而导致不能有效预防、监测、发现、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由于当前的医疗体制现状,致使大部分医疗机构仍然处于“以药养医”的状况,药品价格不一,检查费用偏高,从而导致看病贵。

(五)由于村医报酬过低,村级阵地建设队伍不稳固。

三、今后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用的收缴,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由村民自治组织代为收缴农民的个人缴费。

(二)对医疗服务需方即广大农村居民给予扶持,尤其对贫困弱势群体,加大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合医疗制度和救助制度,加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通过财政投入和农民自筹资金相结合,实行“主要补大,适当补小”,让广大农牧民能真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三)切实把卫生资源重点投入到农村。在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突出政府的职能作用,特别是乡级人民政府的职能作用,增加财政预算比重。在规划上与城市统筹考虑,在投入上向农村重点倾斜,加大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城市卫生资源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解决由县到乡疾病预防控制和垂直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建立村医承担防病保健工作的机制,重构公共卫生体系。

(四)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正视农村医疗卫生、防疫机构现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主渠道作用,使卫生经费真正向农村倾斜。给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村医,负责健康宣传教育、疫情监测、报告和一般应急处理,将以往的100元报酬标准再适当给予提高。

(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特别是加强基层医学队伍的专业技术培训,并为他们提供许多能够提高知识技能可供选择的学习途径,尽快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认真贯彻执行晋升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医疗机构锻炼一年的政策,或是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轮流到乡镇去坐诊,帮助提高所在地卫生院的整体服务水平,使卫生支农经常化、制度化。同时,开通让基层卫生人员到大医院进修的渠道,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使城乡资源发展平衡。

(六)加强医疗系统的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增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同时,加强行风建设,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使患者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疗效。

(七)进一步加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力度,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来降低药品的虚高价格,切实减轻群众就医用药负担。

县人大常委会

篇8:“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 问题的提出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中国农村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政府为保障居民的医疗需求也采取过多种有效举措,如在20世纪40年代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创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中国农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障道路,并被一些外国专家称之为“开创了发展中国家人口大国较好地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中国模式”,享有“卫生革命”之誉[1]。然而,伴随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合作医疗逐步走向解体,致使广大农民成为自费医疗群体,农村地区再次出现较为严重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面临极大的威胁。

新世纪伊始,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民的健康状况及农村地区卫生防疫系统的极端脆弱性等成为影响农村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术界和政策研究部门展开对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了解决农民医疗保健需求,自2003年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和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于2007年由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其在保障农民的健康需求,缓解农村地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分析,中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2]。本文试图立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视角,对当前农村地区依旧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予以分析,探讨如何改进制度设计和规范制度有效运行,以为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实现农村居民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提供一些新的启发。

2“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主要用于解决农村地区居民患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突出问题,即农村医疗保障的可及性与可得性问题,但为何依旧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呢?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身及其运行来分析,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2.1 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看病难”问题即是农民不能便捷的获得医疗卫生服务,这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有关。首先,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均。卫生资源投入的城镇化倾向,导致距离农民最近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卫生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形成城镇医疗机构的贵族化和乡村卫生机构的瘫痪化并存的局面,影响到农村居民便利的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其次,在农村医疗机构间也存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过多的卫生资源投入到县级卫生医疗机构,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的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在医疗设施、医护人员等方面难以满足其应有的功能需求,严重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导致其在农村三级卫生防疫保健网中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导致过多的病源涌向城市医疗机构,加大了城市医疗机构的看病压力,同时导致医疗费用的持续上涨和医疗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加剧了农村“看病难”问题。

2.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有限

按照制度规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财政给予适当支持的筹资机制。然而,就农村地区发展的实际来说,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集体经济规模甚小,甚至有些地区趋于瓦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严重不足或几乎没有,而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十分有限,最后使得多方供款的筹资机制变成农民个体的缴费机制,使得保障标准严重偏低,最终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运行。统计数据显示,在目前我国卫生总费用构成中,政府投入从20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17%,社会投入从43%左右下降到27%,群众负担从21%左右上升到56%[3]。可见,在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和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机制致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剧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形成。

2.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费用监管机制缺乏

“看病贵”问题意味着农民为获得医疗服务所付出的医疗费用超过其自身应有的承受能力,而这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管机制缺乏或监管力度不够密切相关。按信息经济学理论,医疗服务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客观存在导致医方能够凭借其专业技术上的信息优势,向患者开大处方或提供过度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不仅加重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同时也更加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付压力。正是由于医疗保险部门监管机制的缺乏或监管力度不到位,导致农民“看病贵”问题的形成,形成了相同病情参合反比不参合还要贵的怪现象。导致有些农村居民“小病拖,大病扛”,影响农村居民医疗保障需求的实现。

另外,在农村居民持续增收陷入困境的情况下,由于药品监督管理机制的缺乏,药品价格的飞速上涨,也加剧农村的“看病贵”问题。通过对12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主要药品价格调查表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主要药品价格平均比该地区药店药品价格高出15%~20%[4]。因而,在这种高昂的医疗费用冲击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费用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看病贵”问题。可见,在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和实施过程中,长期困扰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旧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除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本身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失为其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采取有效举措,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进和规范制度的有效运作,构成了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视角。

3 几点建议

切实有效解决农村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保障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体现,也构成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强化政府作用

医疗卫生市场的失灵以及医疗保健的准公共物品性质,要求政府积极介入并发挥有效作用,同时,解决农村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构成政府的重要职责。为此,应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切实解决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首先,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其保障标准。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应逐步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支持力度,为其有效运行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其次,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力度,改变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为农民获得便捷的卫生服务。同时还应加强乡村卫生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全科医生的培养,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再次,在加大对农村卫生保障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地区、人群间抗风险能力差异,发挥政府的再分配功能,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2 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设计

作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主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此,应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功效。第一,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标准。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对医疗保障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层次化,因而,应在逐步提高缴费标准的基础上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标准,发挥其在实现农村居民基本医疗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二,建立制度化的监管体系。鉴于医疗保障的特殊性,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形成的供方诱导消费问题,使得其医疗消费支出超过其承受能力,加剧“看病贵”问题。因而,为了切实解决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制度化的监管体系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至关重要。再次,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标准。鉴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难以普遍实施统一的保障标准,因而建立起类别化的保障标准是解决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具体说来,在东部地区建立以大病为主的风险型制度,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实施“大病+小病”的“风险福利型”的制度安排,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功效,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需求问题。

3.3 加强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做好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

贫困在我国农村地区一定范围内依旧存在,成为农民顺利实现医疗保障需求的障碍,也构成其积极参合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并做好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工作,发挥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辅助作用,以保障农村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基本的医疗需求得以实现。具体说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农村居民解决最基本的医疗需求问题,如直接以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或通过医疗救助制度为农村弱势群体参合,使其通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获得较好的医疗保障。这样,在农村地区构建起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等制度安排在内的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去维护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切实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总之,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客观存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不合理密切相关,在新形势下,应通过多方努力,特别是强化政府的重要作用,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设计和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运行,并加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共同推进农村医疗保障事业发展,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邓燕云.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J].农村经济,2007(10):83.

[2]刘毅俊.对武汉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8.

[3]姜典昭.解析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现象[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164.

上一篇:袖珍书籍严重损伤我省青少年学生视力5则范文下一篇:[说课稿]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