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看病难问题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关于看病难问题范文

市总工会关于城市弱势群体看病难问题的调研汇报

市政协调研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深化,下岗失业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个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是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在职工心目中的形象问题。前一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讲明了建立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我们认为: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多年来,市总工会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娘家人,始终把解决下岗职工、困难职工这些弱势群体的问题作为自己一项严肃而艰巨、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总工会充分履行维权职能,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平台、以“双百双千”帮扶活动为载体、以建立“四项机制”为抓手,以解决困难职工“六难”问题为内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大对城镇下岗困难职工的扶贫帮困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根据X协办(2005)16号文件的要求,现将我市下岗职工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及解决看病难问题工会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 我市下岗职工基本情况

2004年,市总工会两次对全市下岗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1、第一次共调查企业759个,职工总数179170人,其中:下岗职工21065人,困难职工13699人(男6479人,女7220人)。

按年龄结构分类:30岁以下1636人,31-40岁4691人,41-50岁4729人,50岁以上2643人。

按文化结构分类:小学2086人,中学中专10943人,大专670人。

按困难职工所属企业性质分类:国有6423人,集体2179人,外资176人,私营371人,其它4550人;

按困难职工所属行业分类:机械冶金4174人,建筑578人,纺织1995人,煤炭64人,军工169人,交通运输1312人,其它5407人。

按困难原因分类:因下岗致贫6165人,家庭成员患大病致贫1370人,因子女上学致贫685人,因收入低致贫2740人,因天灾人祸致贫685人,其他2054人。

2、第二次共对400名职工进行了具体调查:

被调查职工中有135名职工家庭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65名职工家庭不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保家庭每月每人平均享受31--60元低保费的有67名,享受61--90元有41名职工。

从致困原因上看:有45人因企业效益不好收入低致困,87人因下岗失业致困,110人因就业人口少致困,13人因家人有大病致困,92人因拖欠工资致困,6人因供子女上学致困, 21人因其它原因致困。

2002年8月以来有135名职工享受医疗救助,75名职工享受助学救助, 57名职工享受就业或再就业救助,135名职工享受生活救助,15名职工享受其它救助。

被调查职工目前需要就业帮助的116人,需要医疗帮助的132人,需要上学帮助176人,需要小额借(贷)款帮助的107人,需要住房帮助的33人,收入太低需要帮助的156人。

被调查职工再就业需要技能培训的55人,需要职业介绍95人,需要资金帮助107人,需要企业安排73人,需要落实就业政策的56人,等机会再说的19人。

被调查职工医疗需要参加医保的112人,需要报销拖欠的医疗费79人,需要优惠就诊的83人,需要出台困难职工医疗政策97人,需要帮助解决大病医疗105人。

通过调查显示,因家庭成员患大病致贫的职工占困难职工总数的比例相当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说明患大病是造成职工贫困的主要原因,“看病难”也是困难职工不可逾越的生活坎,因此解决“看病难”问题、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是体现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二、下岗困难职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收入低或没有收入,再加上患大病、子女上学等,下岗职工的生活非常困难,有的困难到在菜市场捡剩菜叶、在大街上拾垃圾的地步,状况惨不忍睹。从调查中显示,下岗困难职工存在六难现象,困扰着他们的生产生活。

1就医难。职工的收入本来就不高,一旦患上重病,难以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如市腾龙泵业公司职工许国富7年前患双侧股骨头坏死,丧失劳动能力,因治病负债累累,现在每月还需要100多元的医疗费,爱人董学敏早已下岗在家。为了生活,夫妻二人在厂区内开个小烟酒摊,勉强度日。龙源航运公司的马明军、鞋业集团的肖万德、朱秀梅、糖酒公司的王保良等困难职工患上重病后,因费用高放弃治疗而死亡。

2、子女上学难。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教育费用对于职工家庭尤其是人均收入不足130元的困难职工家庭来说,确实难以承担。一名大学生一年的费用需要上万元,按他们的话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如燃料公司职工谢艳春患脑梗塞,丧失劳动能力,爱人也离她而去,收入来源中断。因无钱交纳学费,其女儿整日在社会上游荡。

3、就业难。下岗职工由于受年龄、技能、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实现再就业非常难,尤其是“4050”人员,更是难上加难。如年近50岁的高玉生和白莲香同为日杂公司下岗职工,在求职过程中,屡次遭到用工单位的拒绝,如今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与两个儿子挤在一间单身宿舍内,生活十分窘迫。

4、生活难。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缺乏活力,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经营困难,停产半停产增多,下岗职工数量逐年上升。由于收入来源中断,他们的生活非常困难。如红日集团职工李占云夫妻两人下岗多年,女儿温彬前年考上大学,使本来就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现在全家仅靠其丈夫在外打零工度日。

5、住房难。下岗职工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买房子了。冶金厂下岗职工吕毛常年在河堤边上的一间瓦房里居住;食品实业公司下岗职工王桂臣一家三口人在沙河上的一条船上居住,因清理河道无奈租住亲戚的一间房子;

6、诉讼难。下岗职工的微薄收入是承担不了高昂的诉讼成本的,现在我国实行的是一裁两审制,律师费、仲裁费、诉讼费、执行费等费用加起来非常可观,一但摊上官司,也只能是望而却步。如原第三针织厂的郭勇强被分流到我市某企业后,发生了劳动争议,协调无果。因无钱打官司,只能忍气吞声,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受到维护。

三、 造成看病难的原因

1、因企业停产半停产所致。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部分企业因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惨遭淘汰,导致职工收入大幅度减少或下岗,生活陷入困境,导致看病难。

2、因下岗失业所致。

部分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不得不走出了“减员增效”的路子,职工也不得不接受了下岗的命运,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入来源中断,导致看病难。

3、因子女上学所致。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教育费用对于职工家庭尤其是人均收入不足130元的困难职工家庭来说,确实难以承担。一名大学生一年的费用需要上万元,对于他们本身来说绝对是负担不起的。但是为了子女的未来,东拼西凑借来了学费,家里也就一贫如洗,导致看病难。

4、因单亲收入低所致。

在单亲家庭中,一个人收入有限,不但要承担子女的抚养费,还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生活上更是雪上加霜,导致看病难。

5、医疗费用昂贵所致。

据《北京晚报》4月20日登载,一位普通的城市居民患病后如果住一次医院,平均的花费需要他一年的收入都不够。据统计,最近8年来,门诊就医费用增加了1.3倍,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都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目前城市居民平均住院费用是7600元,而现在城市居民的年平均收入是6500元。农村平均住院费用是2400元,刚好像党与农村人口平均纯收入。众所周知,现在医院的医疗费用十分昂贵,不用说下岗职工,就是有稳定收入的职工也难以承受。患伤风感冒之类,到医院也需要数百元治疗费,如果是大病、重病,其治疗费用对于下岗职工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可望而不可及。

6、企业未参加医疗保险所致。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金。但是据劳动部门专业人士称,目前市直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至今未参加医疗保险,如汇通公司、卷烟厂、3515工厂这些大企业也未参保;部分参保企业常年拖欠医疗保险金,仅市直就达近300万元;还有一部分企业参加了医疗保险,但是参加的不彻底,只是给一部分企业骨干、行管人员办理了医疗保险,而一般职工则没有办理医疗保险,这种情况在非公有制企业相当突出,这也是直接导致职工不能依法享受医疗保险,无能力去医院看病的重要原因。

7、不按政策执行所致。

政策规定改制企业和破产企业要为退休职工剥离10年的医疗保险金。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一些企业规避法规政策,没有按规定执行,严重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导致退休职工看病难。

8、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所致。

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社会化水平低。有许多企业都是单位缴纳医疗统筹金后,政府才给所在单位的职工分情况、按比例报销医疗费。这种单位特色的社会保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它不但混淆了政府、社区、单位之间的职能界限,而且苦乐不均,减弱了社会保障分散风险的能力,无法保障最需要保障的困难职工的生活。

四、工会所做工作

市总工会为解决下岗困难职工看病难问题,建立了就医救助机制,加大医疗扶贫力度。

1、与有关单位协调成立“特困职工就医优惠医院”。2000年市总工会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设立了“特困职工就医优惠医院”,下岗困难职工凭市总发放的《特困职工证》看病可以享受九项费用的减免。2004年,又发展市医专附属医院为市直第五家优惠医院。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特困职工就医优惠医院”12家,为下岗困难职工实行医疗救助6188人次,减免医疗费131.7万元。其中郾城区救助1323名困难职工,减免费用26.4万元;舞阳县救助1098人,减免费用25.8万元;临颍县救助630人,减免费用13.4万元;源汇区救助580人次,减免医疗费11万元;市直救助2557人次,减免费用54.9万元。

2、开展义诊活动。我们每年举行一次义诊活动,对下岗困难职工实施医疗帮扶,已形成制度。仅在2004年开展的“健康春风”义诊活动中,为511名困难职工进行了免费身体检查,义诊金额达11万多元。

3、发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用。一是为了加强对下岗困难职工的日常医疗救助,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门设立了健康咨询窗口,聘请高水平的退休医生常年坐诊,免费进行身体检查。至目前,以对下岗困难职工实行医疗救助1386人次,免医疗费近2万元。二是制定出台了《救助困难职工实施细则》,对于患大病且费用超过一定标准的困难职工,给与相应的现金补贴。目前,已有125人得到救助,金额9.27万元。

4、督促优惠政策落实。在全市开展的帮扶困难职工活动中,市卫生局认真落实漯发(2002)114号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对困难职工实行医疗卫生保障帮扶的通知》,明确规定困难职工在市直各医院就诊凭《低保证》,《特困职工证》免收挂号费、注射费、救护车接诊费;减收检查费、床位费、医疗处置费和中西药费的5%-15%。为了把《通知》精神落到实处,一是把卫生、劳动等部门的优惠政策装订成册,印刷3000套,广泛发放到各级工会、医院和困难职工手中,让他们了解到各有关部门的帮扶政策,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二是设立热线电话。我们面向社会公布了热线电话“12351”,接受困难职工的政策咨询、投诉和求助,及时协调处理落实医疗优惠政策的有关事宜。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政策执行单位联系会议,互相通报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制定下步工作计划,使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四是加强调查研究。2004年12月,我们开展了关于帮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把包括医疗救助在内的优惠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的效果、存在问题、以及建议形成书面材料,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敦促其加以健全完善。

5、健全完善医疗救助机制。为了进一步解决下岗困难职工看病难问题,今年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健全完善医疗救助机制,一是加强城镇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探索和研究,并采取建立试点、以点带面的方法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使职工受益。目前我市3515工厂、邮政局等单位工会已经开展了此项工作,对于解决职工看病难问题上,效果十分明显。二是协调有关部门成立“特困职工购药优惠单位”,使下岗困难职工购药时享受一定的优惠。

五、建议

1、切实把医疗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加大政策落实的督查力度,建议由政府牵头,医疗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单位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医疗优惠政策进行督促检查。二是设立投诉热线电话,方便职工对违反政策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三是加强对政策执行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政策执行水平,为困难职工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2、健全弱势群体医疗保障体系。患重病是造成职工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解决职工“看病难”问题迫在眉睫。一是建议政府对困难企业采取一定优惠政策,如财政补贴等,使企业有能力为职工办理医疗社会保险,享受医保待遇。二是有关部门可采取每年一次性补助的方式,对患有慢性疾病且花费超过一定程度的家庭进行补助。

3、探索城镇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工作新路子。目前我市部分乡镇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上获得了成功。今年市总工会将借鉴此种模式,在部分县区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工作试点,加大对困难职工医疗救助的力度。望政府给与大力支持,从财政上贴补一定的资金,促进此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4、加大政府促进再就业力度。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困难职工的问题,根本性的措施在于搞好就业和再就业,患大病职工家庭也是如此。政府要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积极帮助因病致贫家庭的健康人群实现再就业,使他们早日摆脱贫困。

第二篇:市总工会关于城市弱势群体看病难问题的调研汇报(精)(推荐)

市总工会关于城市弱势群体看病难问题的调研

汇报

市政协调研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深化,下岗失业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个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是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在职工心目中的形象问题。前一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讲明了建立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我们认为: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多年来,市总工会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娘家人,始终把解决下岗职工、困难职工这些弱势群体的问题作为自己一项严肃而艰巨、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总工会充分履行维权职能,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平台、以“双百双千”帮扶活动为载体、以建立“四项机制”为抓手,以解决困难职工“六难”问题为内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大对城镇下岗困难职工的扶贫帮困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根据X协办(201X)16号文件的要求,现将我市下岗职工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及解决看病难问题工会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市下岗职工基本情况

201X年,市总工会两次对全市下岗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1、第一次共调查企业759个,职工总数179170人,其中:下岗职工21065人,困难职工13699人(男6479人,女7220人)。

按年龄结构分类:30岁以下1636人,31-40岁4691人,41-50岁4729人,50岁以上2643人。

按文化结构分类:小学2086人,中学中专10943人,大专670人。

按困难职工所属企业性质分类:国有6423人,集体2179人,外资176人,私营371人,其它4550人;

按困难职工所属行业分类:机械冶金4174人,建筑578人,纺织1995人,煤炭64人,军工169人,交通运输1312人,其它5407人。

按困难原因分类:因下岗致贫6165人,家庭成员患大病致贫1370人,因子女上学致贫685人,因收入低致贫2740人,因天灾人祸致贫685人,其他2054人。

2、第二次共对400名职工进行了具体调查:

2 被调查职工中有135名职工家庭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65名职工家庭不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保家庭每月每人平均享受31--60元低保费的有67名,享受61--90元有41名职工。

从致困原因上看:有45人因企业效益不好收入低致困,87人因下岗失业致困,110人因就业人口少致困,13人因家人有大病致困,92人因拖欠工资致困,6人因供子女上学致困,21人因其它原因致困。

201X年8月以来有135名职工享受医疗救助,75名职工享受助学救助,57名职工享受就业或再就业救助,135名职工享受生活救助,15名职工享受其它救助。

被调查职工目前需要就业帮助的116人,需要医疗帮助的132人,需要上学帮助176人,需要小额借(贷)款帮助的107人,需要住房帮助的33人,收入太低需要帮助的156人。 被调查职工再就业需要技能培训的55人,需要职业介绍95人,需要资金帮助107人,需要企业安排73人,需要落实就业政策的56人,等机会再说的19人。

被调查职工医疗需要参加医保的112人,需要报销拖欠的医疗费79人,需要优惠就诊的83人,需要出台困难职工医疗政策97人,需要帮助解决大病医疗105人。

3 通过调查显示,因家庭成员患大病致贫的职工占困难职工总数的比例相当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说明患大病是造成职工贫困的主要原因,“看病难”也是困难职工不可逾越的生活坎,因此解决“看病难”问题、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是体现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二、下岗困难职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收入低或没有收入,再加上患大病、子女上学等,下岗职工的生活非常困难,有的困难到在菜市场捡剩菜叶、在大街上拾垃圾的地步,状况惨不忍睹。从调查中显示,下岗困难职工存在六难现象,困扰着他们的生产生活。

1就医难。职工的收入本来就不高,一旦患上重病,难以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如市腾龙泵业公司职工许国富7年前患双侧股骨头坏死,丧失劳动能力,因治病负债累累,现在每月还需要100多元的医疗费,爱人董学敏早已下岗在家。为了生活,夫妻二人在厂区内开个小烟酒摊,勉强度日。龙源航运公司的马明军、鞋业集团的肖万德、朱秀梅、糖酒公司的王保良等困难职工患上重病后,因费用高放弃治疗而死亡。

2、子女上学难。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教育费用对于职工家庭尤其是人均收入不足130元的困难职工家庭来说,确

4 实难以承担。一名大学生一年的费用需要上万元,按他们的话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如燃料公司职工谢艳春患脑梗塞,丧失劳动能力,爱人也离她而去,收入来源中断。因无钱交纳学费,其女儿整日在社会上游荡。

3、就业难。下岗职工由于受年龄、技能、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实现再就业非常难,尤其是“4050”人员,更是难上加难。如年近50岁的高玉生和白莲香同为日杂公司下岗职工,在求职过程中,屡次遭到用工单位的拒绝,如今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与两个儿子挤在一间单身宿舍内,生活十分窘迫。

4、生活难。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缺乏活力,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经营困难,停产半停产增多,下岗职工数量逐年上升。由于收入来源中断,他们的生活非常困难。如红日集团职工李占云夫妻两人下岗多年,女儿温彬前年考上大学,使本来就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现在全家仅靠其丈夫在外打零工度日。

5、住房难。下岗职工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买房子了。冶金厂下岗职工吕毛常年在河堤边上的一间瓦房里居住;食品实业公司下岗职工王桂臣一家三口人在沙河上的一条船上居住,因清理河道无奈租住亲戚的一间房子;

6、诉讼难。下岗职工的微薄收入是承担不了高昂的诉讼成本的,现在我国实行的是一裁两审制,律师费、仲裁费、诉讼费、执行费等费用加起来非常可观,一但摊上官司,也只能是望而却步。如原第三针织厂的郭勇强被分流到我市某企业后,发生了劳动争议,协调无果。因无钱打官司,只能忍气吞声,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受到维护。

三、造成看病难的原因

1、因企业停产半停产所致。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部分企业因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惨遭淘汰,导致职工收入大幅度减少或下岗,生活陷入困境,导致看病难。

2、因下岗失业所致。

部分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不得不走出了“减员增效”的路子,职工也不得不接受了下岗的命运,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入来源中断,导致看病难。

3、因子女上学所致。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教育费用对于职工家庭尤其是人均收入不足130元的困难职工家庭来说,确实难以承担。一名

6 大学生一年的费用需要上万元,对于他们本身来说绝对是负担不起的。但是为了子女的未来,东拼西凑借来了学费,家里也就一贫如洗,导致看病难。

4、因单亲收入低所致。

在单亲家庭中,一个人收入有限,不但要承担子女的抚养费,还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生活上更是雪上加霜,导致看病难。

5、医疗费用昂贵所致。

据《北京晚报》4月20日登载,一位普通的城市居民患病后如果住一次医院,平均的花费需要他一年的收入都不够。据统计,最近8年来,门诊就医费用增加了1.3倍,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都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目前城市居民平均住院费用是7600元,而现在城市居民的年平均收入是6500元。农村平均住院费用是2400元,刚好像党与农村人口平均纯收入。众所周知,现在医院的医疗费用十分昂贵,不用说下岗职工,就是有稳定收入的职工也难以承受。患伤风感冒之类,到医院也需要数百元治疗费,如果是大病、重病,其治疗费用对于下岗职工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可望而不可及。

6、企业未参加医疗保险所致。

7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金。但是据劳动部门专业人士称,目前市直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至今未参加医疗保险,如汇通公司、卷烟厂、3515工厂这些大企业也未参保;部分参保企业常年拖欠医疗保险金,仅市直就达近300万元;还有一部分企业参加了医疗保险,但是参加的不彻底,只是给一部分企业骨干、行管人员办理了医疗保险,而一般职工则没有办理医疗保险,这种情况在非公有制企业相当突出,这也是直接导致职工不能依法享受医疗保险,无能力去医院看病的重要原因。

7、不按政策执行所致。

政策规定改制企业和破产企业要为退休职工剥离10年的医疗保险金。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一些企业规避法规政策,没有按规定执行,严重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导致退休职工看病难。

8、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所致。

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社会化水平低。有许多企业都是单位缴纳医疗统筹金后,政府才给所在单位的职工分情况、按比例报销医疗费。这种单位特色的社会保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它不但混淆了政府、社区、单位之间的职能 8 界限,而且苦乐不均,减弱了社会保障分散风险的能力,无法保障最需要保障的困难职工的生活。

四、工会所做工作

市总工会为解决下岗困难职工看病难问题,建立了就医救助机制,加大医疗扶贫力度。

1、与有关单位协调成立“特困职工就医优惠医院”。2000年市总工会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设立了“特困职工就医优惠医院”,下岗困难职工凭市总发放的《特困职工证》看病可以享受九项费用的减免。201X年,又发展市医专附属医院为市直第五家优惠医院。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特困职工就医优惠医院”12家,为下岗困难职工实行医疗救助6188人次,减免医疗费131.7万元。其中郾城区救助1323名困难职工,减免费用26.4万元;舞阳县救助1098人,减免费用25.8万元;临颍县救助630人,减免费用13.4万元;源汇区救助580人次,减免医疗费11万元;市直救助2557人次,减免费用54.9万元。

2、开展义诊活动。我们每年举行一次义诊活动,对下岗困难职工实施医疗帮扶,已形成制度。仅在201X年开展的“健康春风”义诊活动中,为511名困难职工进行了免费身体检查,义诊金额达11万多元。

3、发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用。一是为了加强对下岗困难职工的日常医疗救助,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门设立了健康咨询窗口,聘请高水平的退休医生常年坐诊,免费进行身体检查。至目前,以对下岗困难职工实行医疗救助1386人次,免医疗费近2万元。二是制定出台了《救助困难职工实施细则》,对于患大病且费用超过一定标准的困难职工,给与相应的现金补贴。目前,已有125人得到救助,金额9.27万元。

4、督促优惠政策落实。在全市开展的帮扶困难职工活动中,市卫生局认真落实漯发(201X)114号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对困难职工实行医疗卫生保障帮扶的通知》,明确规定困难职工在市直各医院就诊凭《低保证》,《特困职工证》免收挂号费、注射费、救护车接诊费;减收检查费、床位费、医疗处置费和中西药费的5%-15%。为了把《通知》精神落到实处,一是把卫生、劳动等部门的优惠政策装订成册,印刷3000套,广泛发放到各级工会、医院和困难职工手中,让他们了解到各有关部门的帮扶政策,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二是设立热线电话。我们面向社会公布了热线电话“12351”,接受困难职工的政策咨询、投诉和求助,及时协调处理落实医疗优惠政策的有关事宜。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政策执行单位联系会议,互相通报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制定下步工作计划,使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四是

10 加强调查研究。201X年12月,我们开展了关于帮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把包括医疗救助在内的优惠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的效果、存在问题、以及建议形成书面材料,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敦促其加以健全完善。

5、健全完善医疗救助机制。为了进一步解决下岗困难职工看病难问题,今年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健全完善医疗救助机制,一是加强城镇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探索和研究,并采取建立试点、以点带面的方法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使职工受益。目前我市3515工厂、邮政局等单位工会已经开展了此项工作,对于解决职工看病难问题上,效果十分明显。二是协调有关部门成立“特困职工购药优惠单位”,使下岗困难职工购药时享受一定的优惠。

五、建议

1、切实把医疗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加大政策落实的督查力度,建议由政府牵头,医疗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单位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医疗优惠政策进行督促检查。二是设立投诉热线电话,方便职工对违反政策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三是加强对政策执行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政策执行水平,为困难职工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2、健全弱势群体医疗保障体系。患重病是造成职工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解决职工“看病难”问题迫在眉睫。一是建议政府对困难企业采取一定优惠政策,如财政补贴等,使企业有能力为职工办理医疗社会保险,享受医保待遇。二是有关部门可采取每年一次性补助的方式,对患有慢性疾病且花费超过一定程度的家庭进行补助。

3、探索城镇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工作新路子。目前我市部分乡镇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上获得了成功。今年市总工会将借鉴此种模式,在部分县区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工作试点,加大对困难职工医疗救助的力度。望政府给与大力支持,从财政上贴补一定的资金,促进此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4、加大政府促进再就业力度。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困难职工的问题,根本性的措施在于搞好就业和再就业,患大病职工家庭也是如此。政府要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积极帮助因病致贫家庭的健康人群实现再就业,使他们早日摆脱贫困。

第三篇:浅谈“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不绝于耳,那么什么是“看病难,看病贵”?“看病难”可分为两种。第一是“绝对性”看病难,是由于医疗资源绝对不足无法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看病难”,这往往发生在我国中西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广人稀的偏远农村地区。第二是“相对性”看病难,是指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于居民需求的不足,造成患者去大医院看专家“难”。突出表现为许多人看小伤小病也涌到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这是目前“看病难”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征。看病贵”的概念更复杂,涉及到看病就医的价格、费用以及医疗费用对家庭个人的经济影响等方面的情况。第一种是“个人主观感受的看病贵”。患者主观认为看病就医所花的钱超过了自己的预期水平,或者认为所花的医疗费与看病的效果相比不太理想,钱花得不是“物有所值”。第二种是“家庭无力支付的看病贵”。是看病就医的总花费超过了家庭支付能力而影响了家庭正常生活,甚至因此花掉存款,卖掉家产,造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第三种是“社会无法承受的看病贵”。

“看病难,看病贵”是大家普遍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问题呢?第一,国家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财政对医疗行业投入不足,导致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让医院自生自灭,医院为了自身正常运营,不得不走“以药养医”的道路,这直接造成了患者看病费用高的现象。第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学生毕业后首选三甲医院,大多数即使考研深造,也不愿意到基层医院,这使得基层医院医疗水平普遍低下。而患者生病后,只要有能力,不论大病小病都要到好医院挂专家号,使得医疗资源严重浪费。好医院的就诊人数多,利益大,有资金购买先进的医疗器械,而基层医院则不行,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好医院越来越好,基层医院越来越差。第三,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和管理秩序混乱。目前,全国有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8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还有12万家药品零售企业。这些企业都需要经营、收费、加价来维持,所以药品价格节节攀生。同时药品生产企业大量生产替代药品,国家降低药品价格,企业就会马上停产这种药,再生产新药,结果还是高价药,所以老百姓感觉不到实际的效果。医院购买新的医疗器械后,必定要从中获利,于是便出现了不管需不需要都做检查的“过度医疗”现象。第四,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对医疗机构的规模、药品的采购和售价、大型仪器的购置及使用和新技术的采用等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办法。

那么应该怎样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呢?第一,国家应该加大对医疗行业的财政投入,负担医生的工资,减少病人开支。第二,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制度,鼓励医学人才到基层中为人民服务,加大医疗资源向基层医院倾斜力度。第三,加大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和管理秩序整改力度,让老百姓能够用上便宜药、放心药。第四,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力度,杜绝开高价药和“过度医疗”现象的滋生。

我坚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用中国式的方法解决这个世界性的难题。

第四篇: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之我见

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又为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出台了新的卫生医疗改革方案,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我深表赞赏和拥护。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症结何在?一是到城市大医院看病难;二是医药费用太贵,城乡居民看不起病。

看病难的问题是由多少年极累而成的。从国家对医院的设备投资和技术人才培养来看,一直都是倾向城市大医院,使得一些基层医院(诊所)医疗设备特别陈旧,技术十分落后,甚或缺失,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城乡居民看病需求。因此,许多经济相对富裕的人为缩短病痛,或在基层根本无法医治的贫困病人等,不得不花重金,甚或倾其家产涌到城市大医院看病,形成"农村围困城市,基层围困中央"之势,使得城市大医院难以承受。

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着力加强基层医院建设,尤其是乡镇(社区)卫生院建设。既要给于他大量财力投入,又要给于技术人才支持,使其医疗设备和医护技能基本满足那里居民需求。二,城市大医要分片包干承担起对乡镇(社区)卫生院医护人员培训任务,使其诊治技能尽快提高和更新。同时要大医院抽调部分资历深,技术水平高,有名望的医务人员定期,或轮流到基层医院坐诊,指导诊治工作,把一些疑难病症解决在乡镇(社区)医院。这既可以减少病人奔跑之苦和经费支出,又能缓解城市大医院拥挤不堪的沉重压力。看病贵主要贵在药品和各种不必要的仪器检查上。1,据有关报道,各种药品的实际出场价是很低廉的,而经过经销商的层层加码,或采取不正当(暗箱给集体和个人优厚的提成费)手段促销,使药品价大大提高。羊毛出在羊身上。经销商偷梁换柱地把其出资的“暗箱提成费”转嫁给了患者。2,某些医院为了自身利益,采用各种所谓的"激励"办法让医生多开(不需要检查或高费用检查)检查单和贵重药等来增加经济收入。上述做法大大加重了病人经济负担,使相当一部分贫困人群看不起病。

解决的方法:一要加强对药品的监管(1)彻底统一国产药品名称,防止鱼目混珠行为发生;(2)由国家严格控制药品价位,防止随意不合理提价;(3)严格监管药品销售环节,对不法经销商(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促销)依法予以严惩。二要加强对医院监管,杜绝各种医疗检查,处方开药和手术费用给医护人员提成的现象发生。三要强化监管机构的作用和效能,严惩各种违纪违法者,让他们身败名裂,同时让他们把侵吞的不义之财再彻底吐出来。四是大力激励群众监督和举报,让那种不良行为像过街老鼠一样,形成人人喊打的局面。

第五篇:“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调查报告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城乡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破解这个难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切实减轻广大群众医疗负担,特别是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就如何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分析

近年来,县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大投入、深化改革,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加强人员培训,有效地改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全县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成因分析如下:

1、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据有关资料分析,中国用2%的世界卫生资源解决了22%世界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中国人的健康状况超过同等发达水平的其他国家的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严重不足,而且优质资源少。1995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卫生和教育预算年均增长为14.2%,而同期政府收入年均增长是17.5%;在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占42.4%,医疗收入占53.5%,财政补助占4%。这表明社会投资没有与政府的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公共支出体系改革严重滞后,老百姓以有限的收入被动地支撑着迅速膨胀、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使“看病贵”成为严重的社会不稳定的诱因。

2、医疗资源分布失衡或不足,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目前我县二甲以上医院只县医院一家,优良卫生资源大多集中在这所医院,农村和边远山区缺医少药现象仍然存在,设备落后,技术缺乏,特别是红河、原黑梁河部分村舍卫生所仍然依靠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老三件”看病,农民甚至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全县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仍很短缺,人员结构失调,人才断档严重,乡镇卫生院有的先进设备无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或技术不精,导致先进的设备利用率或诊断准确率不高,城乡居民就诊流向进一步向上级医院集中。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医院人满为患,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

3、国家政策调整或新的行业规范,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政府把医疗机构推向市场,拨款越来越少,甚至断奶。医院要发展,成本最终必然转移到患者身上。国家取消公费医疗,推行医保制度,减轻了单位的负担,却无疑增加了患者个人的负担。医生为了适应医疗事故处理中“举证倒置”规定,不得不要求患者作更全面的检查,也加大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4、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据有关资料反映,城乡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1/4~1/3与疾病直接相关,疾病加重了社会贫富分化,加重了百姓对疾病风险的恐惧心理,使“看病贵”易于产生共鸣,成为社会挥之不去的阴霾.5、医疗卫生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成本行业,医疗卫生费用在一定幅度内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诊治疾病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医学研究的过程,具有探索性。对人体的研究,对疾病的治疗,无疑是高风险状态下的高科技行为。在医疗活动中,花了很多钱却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也是常有的。由于非业内人士对此缺乏认识,很容易因为对治疗效果的不满意而产生或夸大“看病难看病贵”的情绪。

6、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慢性化,医疗的难度和成本加大。中国在XX年就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资料显示,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80%用于了老年人,这其中的80%又用于了急危重症病人。调查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引起的死亡已占人口死亡数的2/3。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的结果是大大增加了医药费用负担。

7、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健康观念逐渐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更多、更高。病人一味追求名院、名科、名医,小病也往大医院跑,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浪费、大医院看病难的现象。

8、医疗机构市场主导,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我国医院目前基本上属于市场主导型。在医院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约占48%,医疗收入约占47%,而财政拨款仅占5%左右。由于财政补贴不足,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偏低,药品收入成为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

9、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虚高,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药品和卫生材料虽然实行了招标采购,但由于定价机制不合理,厂商仍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虚高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而已。

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措施

(一)、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加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力度,对农村特困群众实行医疗救助,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上一篇:高研班研修体会范文下一篇:关于落叶的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