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

2024-05-01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精选8篇)

篇1: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

乌鲁木齐县公盛小学;金荣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担任了的班主任工作一年,在这一年的工作中让我明白了,许多烦琐的小事,都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分析去处理。

班主任应该有高尚的品格。一个人是高尚的,还是卑鄙的,首先不应看他的出身门第,更不看他的财富多少,最终看这个人的品格。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班主任”孔子,他的“班主任”工作成绩无比辉煌,他的工作成功了,当然成功在他教育思想与学问上,但更重要的是成功在他的品格上。如果我们仔细考查一下历史上成功教育家的业绩,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位教育家都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魏书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我们班里一名学生叫加尼别克,他是我们班有名的淘气包,上课时不是偷偷地玩,就是在搞恶作剧,或是不时地站起来,搅得课堂上不得安宁。下课时,他更是肆无忌惮地打闹。面对这种情况,我对他进行了多次的批评教育,收到了一些效果。可是,近来又有新的情况发生,他变得情绪烦躁易怒,还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我又一次狠狠地批评了他。可是,他当时好像是悔改了,过后依然我行我素。是什么原因造成加尼别克出现这种行为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又照例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仍然没有找到答案。直到有一天,当他又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的时候,我没像以前那样严厉地批评他,而是和颜悦色地跟他讲道理。我发现他的眼中瞬间闪现的一丝惊讶和感动。我才知道,原来答案在我这里。加尼别克出现这种情况与我比较严厉的批评有直接关系。以后的几天里,当他再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我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他,当他有了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我就不失时机地表扬他。渐渐地,他的脸上有了笑容,他的违纪行为也少了。同学们都说他有了进步。

中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思想。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爱,学会爱。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在心灵深处不断孕育强大学习动力的自我教育。

3岁惨遭父母虐待致双足截肢,法规难操作,家庭暴力痛难消相信大家对这条新闻还记忆犹新。2005年12月24日,乌鲁木齐县永丰乡永盛村3岁女童龚聪聪遭生母继父虐待生命垂危。永盛村村委会主任闻讯拨打110报警,永丰乡派出所接到电话,两名民警随即赶到她家中,当时她已经奄奄一息了,警方将龚聪聪解救出来后当晚送往乌市友谊医院抢救。

双脚已经冻烂,10个脚趾全部发黑坏死;右腿膝盖有一个血洞;臀部、脸部大面积损伤,双眼淤血肿胀成一条细缝;头部大大小小有十余处新旧伤痕;腹胀如鼓、呼吸急促……这是刚被送到医院时

她身上的惨状。

主治医生说,孩子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但是导致孩子呼吸困难的直接原因是她的双脚3级重度冻伤、10个脚趾全部坏死。根据天气状况,只有不穿鞋,孩子的脚才有可能造成3级冻伤。经过医院连续几天的抢救治疗,孩子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经专家会诊,她的双脚前掌已因严重冻伤全部坏死,必须截肢。

龚聪聪的生母、继父以“孩子不听话”为由,多次用手及刀、棒、斧、碎酒瓶等器械,对年仅3岁的她进行殴打,并常常不让他吃饱饭,大冬天体罚在外面受冻,双足近二分之一被截肢,经法医鉴定为重伤。

家庭暴力使龚聪聪的自信心被摧毁,感到恐惧、抑郁、性格孤僻,自卑感强,自尊心低下,自控能力差。记得她刚来到学校时的眼神恐惧,不敢正视我的眼神,我问他几个问题,都没有回答一直在她姑姑的怀里,他的姑姑说她一直在福利院中呆着,胆子很小不敢和陌生人说话,而且脚不好。于是我就提出看看她的脚,她就把脚深深的藏起来,在他家人的劝说下,勉强让我看了看,看到她的那双脚,我的心突然揪了起来,她的父母怎么会把这么一个天真的孩子伤成这样。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儿童最安全最幸福的乐园,是最安全的地方,是他们与父母肌肤相亲的最温暖最幸福的乐园。但是在这个孩子的心里家庭却是她遭受身心摧残最严重的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失去了最重要的幸福以及和谐的家庭环境,那么学校就成为孩子健康心理最后一道防线,老师就是吹散孩子心理阴霾的春风,同学就应该成为温暖孩子心灵的阳光。所以学校老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需要去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积极沟通和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确保孩子在学校找回对他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避免学校成为孩子二次心灵伤害的场所。为了让龚聪聪在我们班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不只在一次的班会课中给孩子们讲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让学生从小学会关心比自己弱小的人,并且赞扬在班级中曾经给予过龚聪聪帮助的学生,特别是在学校搞大型活动、展示班会课的时候,孩子们会主动的给她搬上板凳,让我觉得很欣慰,就在老师与学生的关心下,她有了改变,变得乐于和其他学生玩耍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龚聪聪出现了一些不好的习惯,认为学生与老师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偷拿别人的零食,损坏别人的学习文具……同学们都不喜欢她。

针对龚聪聪的这些行为我设计了一堂《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班会课,首先让学生说说这篇课文的内容,这篇课文是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对大自然、小动物等充满着无言的爱,在他们内心里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们的全部。我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假如,现在老师送你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最想用它来画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我要给龚聪聪画上一双好脚,让他和我们在校园快乐的玩耍。”她的话应刚落,学生们的眼神都聚到龚聪聪的身上,她的眼神和同学们的眼神对到了一起,突然她的眼泪滑落下来。我这时就说:“看来咱们班的学生都是一个有爱心的学生,但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人,老师给了你们无穷的知识;朋友给了你们克服困难的力量;你们身边的一切给了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难道你们不该感谢这些吗?我们需要的不正是那颗感恩的心。”

从这次班会课后,龚聪聪发生变化,课堂中可以看到她回答问题的身影,上体育课的时候,他能主动把学生桌子上的文具收在书包里,把教室里凌乱的地方收拾一下,还主动得给班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这件事情我明白了,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一种境界;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塑造着我们的心灵;感恩,使世界美丽,让我们拥有爱心。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会感恩,一起接受感恩思想的洗礼!

如果说学生们是正待成长的小树,那么我们教师就应是无私的太阳,把自己的光芒洒遍每个角落,让所有的树儿都能茁壮成长。不要计较哪棵根深,哪棵叶茂,其实那些低枝斜杈更需要阳光的普照,相信你的爱与关注一定会让他们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相信孩子,给他们一片沃野,让他们像骏马一样驰骋;给他们一片蓝天,让他们像雄鹰一样翱翔;给他们阳光,让他们放射射出自己灿烂夺目的光芒。

篇2: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

为了使他爱同学,爱老师,爱学习,我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他的爸爸,他爸爸向我介绍的全是关于他的缺点,从他爸爸的口气中我清楚他很不受家人的喜欢。原来,他的爸爸在6年前和他母亲离婚了,问题出在女方。他爸爸有爱生恨,因此对前妻和他生的这个儿子也一起恨了。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一个没有家庭温暖的孩子多需要爱呀;一个没有人同情多需要人帮助。我找到了他平时表现出来的“冷漠”是因为他长期得不到“爱”。俗话说“爱是一种力量”“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何不以“爱”的方式来解决他的思想问题呢?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体育活动。到了课外活动时间,我约他打羽毛球,给他讲打羽毛球的技巧,谈论目前我国羽毛球在国际上的地位,谈论“苏迪曼杯”,谈论张军等羽毛球健将。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

篇3: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一、爱要有尺度

教师爱学生, 不是单纯去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众不同, 它高于母爱, 母爱容易出现溺宠, 而教师的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 要爱中有严, 严中有爱, 严慈相济, 是主动积极的爱。精诚所致, 金石为开。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 课上, 我平等地对等每个学生, 关心每一个学生, 不偏袒优生, 漠视差生, 优生犯了错, 要严厉批评, 差生心理脆弱, 本身就有自卑感, 又最易犯错, 上课搞小动作了, 一个眼神, 一个手势, 学生会心领神会, 省去了语言, 少了冲突。课下犯错了, 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 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 让他们找回自信。

课下, 我也会和学生做游戏, 开玩笑;学生病了, 我会嘘寒问暖, 带他们去医院;每逢过节, 我也会把留守的学生叫到家里给他们作好吃的, 陪他们逛公园, 但是他们犯了错, 我还是会严厉地批评他们;花需要施肥, 除草, 学生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去其糟泊, 留其精华,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才能使之长成有用之材。

二、爱要有方法

老舍先生《养花》中总结到:“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 我若置之不理, 任其自生自灭, 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 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教师对待学生也是一样, 要时刻关爱学生。

(一) 用行动去爱

我家住市里, 我的孩子在农村, 为了孩子们到校有人照看, 每天我都提前到校, 夏天给班级通风, 冬天为孩子生好炉火, 学生到校后, 教室很温暖, 我给远道的孩子捂手、捂脸;遇到贫困的学生, 无偿给孩子买文具、衣物等, 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爱让孩子们无形中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 并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师的爱就是学生的典范。

(二) 爱不是孤立的, 要扩大爱的能量

一个人的爱是渺小的, 集体的爱才有震撼力。刚接了五年级, 刘京山同学瘦小、聪明、好学, 下课总是自己孤单在一边。我从多方面了解到他从小父母双亡, 是70多岁的奶奶带大的。奶奶靠拣废品、拣粮食、挖野菜卖维持娘俩生活。我得知情况后尽量给他关爱, 给他买学习用品, 儿子穿小的衣服送给他。只有教师的爱还不够, 同学的爱, 集体的爱才能换回他的自信。

初冬时我看他穿了一双又旧又破的棉鞋, 深冬了还是那双, 我怕孩子冻坏脚, 其实我自己为他买一双鞋不成问题, 但是我没有这么做, 我把刘京山同学的情况在班会上做了介绍, 并让同学谈感受, 最后提出为他捐款买鞋, 这一次活动不仅促动了刘京山同学, 让全班同学对爱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以此为契机, 开展了《爱就在身边》的活动, 冬天学生交烧柴, 大家纷纷替他交, 同学们带好吃的, 都多带一份, 刘京山同学在大爱中得到了改变, 主动帮助学习差的学生学习。我的班集体在爱的融入后成为优秀的班集体, 范围扩大了, 学校有活动积极参加, 有劳动抢在前头的是我班, 帮助低年级抬煤、拖地, 照顾小同学……我班受到全校师生的表扬。

班主任要努力去营建一个爱的氛围, 使每个学生将这个班当做自己的家, 人人爱我, 我爱人人, 人人都爱这个大家庭, 爱的力量才伟大。心与心之间需要一座爱的桥梁, 而桥梁的搭建就是我们老师的爱, 它像一场春雨能滋润干枯的荒漠, 萌发一片绿洲。

三、爱要有耐心

班主任必须有十足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点点滴滴, 尤其是差生的转变工作, 要打持久战。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 有些小毛病今天改了, 明天犯, 我还使用一系列奖励措施:进步奖、名字上光荣榜等, 有时作用不大。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 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 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这一招对高年级学生可有用了。任教六年级时, 我班的付鹏, 淘小子, 不爱学习, 体育特别好, 有号召力, 我让他担任体委, 但是和他约定学习成绩要每个月都有进步, 进步了, 咱班举行一次体育活动, 落后了, 活动取消, 体委撤换, 为了他能有信心, 第一次确立的目标很容易达到, 一次、二次难度不大, 目标达到了, 他开始翘尾巴了。我把难度加大, 他看看自己达不到, 他就失去了信心, 小毛病也死灰复燃了, 在同学中号召力也没有了, 开始为难其他专科教师了, 真是改变一个学生不容易啊。为了再拾他的信心, 我又找他单独谈心, 谈心后看看效果不大, 我开了主题班队会, 我为……而骄傲, 我找了一位爱好体育的学生, 帮他写了一份赞扬付鹏同学的稿子, 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我看到了他那双眼睛流露出自信的目光, 孩子的信心回来了, 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 用真挚之情、诚挚之心换取孩子们纯真的童心。

篇4:德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一、当好“心理医生”,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做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以情系情,攻心为上,循循善诱。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我班唐启彪同学有一次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训斥他,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

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郁闷不安甚至态度消极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我校策划了以“自尊明礼励志”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活动。针对这一主题,我和同学们一起商讨,开展了“知史明礼、名人名言励志及自尊与自卑辩论”系列班会。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成为一个个拥有健康名誉观的有良知的人。

三、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规范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或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篇5:“爱”是德育工作的核心

“爱'是德育工作的核心

德育训练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老师与同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训练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与同学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消失了肯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老师居于重心地位,同学处于从属地位。

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当代中学校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简单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训练往往重传递,轻思索,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力量的培育;当代中学校生自我意识、民办法识淡薄,而我们的德育训练往往重灌输,轻沟通,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公平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训练往往重说教,轻沟通,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同学自身对道德抱负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训练往往重外律、轻内修,忽视同学自我训练力量的培育。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吸取养分,而我们的德育训练往往满意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老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内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训练培育大批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制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训练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适应当今社会的进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需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那么,我们现在的班主任老师又将如何来对同学进行德育训练呢。现就我多年来所从事的班主任工作来说,谈谈我这不成熟的看法。

我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对同学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同学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让同学在老师的爱中欢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进展。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老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陶行之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由此可见,老师的爱多么重要啊!老师的爱是一种力气、一种品质,是训练胜利的秘诀。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训练;没有爱,就没有同学的一切;没有爱,老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老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同学在师爱中欢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进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用真诚的爱打动同学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同学的一种心理寄予,是同学一种内心渴望。老师只要真诚真心的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同学体会到暖和之情,而且还很简单打动同学。一旦同学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意,可以增进师生友情,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同学心灵,唤醒同学理智,就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胜利的训练真谛。

我们知道,在班级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现好的孩子。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们都是优等生,老师宠着,同学敬着,在他们的四周只有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可我觉得,假如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训练的话,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时就不能承受得了了。所以,我在必要的时候,也会适当的批判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应极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更完善。

去年在全县搞老师献爱心活动,我当时也选择了班上一名最不起眼的同学进行关心,这个同学是个孤儿,性格内向,有时还有一点自卑,常遭到其他同学的卑视。后来我在网上给她买了一双很美丽的鞋,主动和她说话,自习课上,我时常和她一起坐,问问她的学习和生活,久而久之,她有了很大的转变,开头活泼起来了,学习也慢慢上升了,看到她一变化,这使我感到很欣慰。

爱可以使同学布满信念,不断改进、提高,乐观向上;爱可以使同学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所以,只有老师用真诚的爱去对待同学,才能打动同学,训练好同学。

二、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爱聪慧、美丽、健康、学习好的同学,而且还要爱反应迟钝、淘气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杜绝偏爱优生与卑视差生。“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爱要无私!

我认为老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要以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全心全意,急躁细致地进行转化训练工作,不仅不嫌弃、不卑视,而且多加爱惜,对他们经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擅长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判。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念。只有这样,转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

我在2021年所带的一个班,班上有一名男生叫艾小磊,是班上出名的“淘气大王',是人人皆知的不遵守纪律、和老师作对、不讲道理的“坏'同学。记不清多少次课间非常、放学以后苦口婆心地与他谈话、交心。从沟通中我了解到他父母离异,父亲长年在外打工,从小由奶奶、爷爷带大。在学校一二班级时学习成果很好,且人也很聪慧,还经常受到表扬,可到了四五班级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失去有效的管教,造成他极强的抵触心情和我行我素习性,现在就变得性格惊奇、喜怒无常、常常打架、闹课堂、不服老师管教。开学才两个星期就惹事打架,弄得奶奶、爷爷没法才让他爸爸回来管教。但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好转,由于其父亲训练方法简洁、粗暴加之他认为有些老师表面上对他好,其实只想哄他不捣乱。这就更造成他对班集体和老师的反感,使他的言行更加的过激和不行理解。也从与他的沟通中,我有了更大的收获,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个孩子尚且稚嫩的心灵深处有春天般明媚的暖阳,当他不经意透射出来时会让你感动得眼眶红润,只是过去心灵的底片上留下了很多影阴,让心灵之光无法向外照射。面对这样一个让人意外让人感动的孩子,我心中对他已布满了爱。我要用内心真挚的爱补偿他缺失的母爱,让他心田的阳光可以滋润别人。

我想老师的爱,或许可以成为母爱的一种补充。它是同学身心健康进展不行缺少的环境条件。内心有创伤的同学会从师爱中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怀和确定,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意,并在这种满意中进展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念,进而诱发出乐观向上的热忱,使他对人生感到有意义,从而学会如何以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关怀他人,对人友爱,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

但是我们给出的爱,掺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分哄骗。怎样爱?答案:敬重。敬重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人的看法,更是一种价值观。老师对同学的敬重、信任,是同学充分熟悉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念的关键,而自信念是进步的基础。老师要用进展的眼光看待同学,信任每一个同学都有进步的潜能,并要急躁地去挖掘。记得一次,轮到我们班去扫大街,我就在班上,找几名近距离的同学来干,没想到刚说完,他站起来就说:“老师,我也来吧,反正我家里也没事。'我一看是他,也不好意思拒绝,就说:“那好吧,路上要当心点啊!',他听了点点头,从他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出他有多兴奋。那天,如期地完成任务了。我感慨万千:没想到一件不经意的应许竟像一枚红色的标签,贴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上,照亮了他的人生。

从那以后,他试着自己不去那么“淘气',试着自己把每一件事情做完。并且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加,乱扔垃圾、上课东倒西歪、和老师顶嘴等现象大大削减。现在我真正体会到:“当班主任辛苦;长期当班主任苦痛;未当过班主任圆满。'这句话的深切含义。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训练孩子。'爱是一种品德,爱是一种温馨,爱是一种力气,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有了爱,人与人之间简单沟通,有了爱,倔强的人会变得非常驯良。爱是通往训练胜利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训练原则。

爱是一种纯净的感情,它不是靠强制,更不是靠利诱培育起来的。只要我们爱差生与爱优生一样,并赐予差生更多一点的关爱,也可以使最差的同学也能看到自己的胜利,并体验到胜利的骄傲感和对学习、生活的信念,就能胜利感化他们的心灵,从而真正转化差生。

三、宽严相济,显露真爱

宽容与严格是冲突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的严格。这里说的宽容是一种训练艺术,是指老师对同学进行德育训练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它的前提是对同学严格要求,目的是使同学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认和改正缺点、错误。老师要对差生“严中有爱',对优生要“爱中有严'。

孩子究竟是孩子,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能只用严峻的批判、叫家长、写保证书等简洁、粗暴的方法来压服那些屡教不改的同学,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在爱的力气下变聪慧,会进步的。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敬重信任同学,是师爱的表现。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

今年我们这个班,可以说是全校成果和各方面表现都很差的班级(是全校经过考试筛选后剩下的同学),多数同学都是因为普及九年义务训练硬拉上面的,学习差,自觉性差,素养差等等。面对这一样一个班,我可以说是束手无策,但后来我渐渐的发觉,这样的班级并不是很难管,只是我们没有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罢了。通过一个月的了解和沟通,和同学面对面的沟通交心,用我真诚的心去引导他们,感化他们,让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月下来,发觉他们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上来了,纪律好了,各方面都有了进步,这让我感到兴奋。

同学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错误是同学的特权,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消失的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对他们“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而有度,爱而有方',就会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实现训练的目标。

四、将心比心,以爱换爱

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心情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伤。'因此,老师在训练教学过程中,应做个有心人,用“将心比心'这一方法,去实现“以爱换爱'的目的。

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短片《疯妈傻爸破落家,一朵漂亮倔强花》,说的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父亲傻,妈妈疯,七岁就开头担当起家庭的重任,每天给疯妈妈洗手洗脸,做饭,半年吃不上几次肉。'如此家庭,让我感动得流泪。正好这天(已经是星期四),我们有个同学才回来学校,他是我们班一个特别典型的同学: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从来不管他,交给爷爷奶奶训练。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从小缺少父母的爱,让他养成了自卑和抵抗心理。在课堂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睡就睡,许多老师都拿他没方法,只好置之不理。那天晚上他回来后,我找到他,叫他到我的办公室,和他聊了一下,然后让他和我一起观看了这个短片。就在这个短片快要结束时,他突然晕倒了,当时吓了我一跳,我渐渐的叫醒他,一分钟了他才清醒过来,我问是怎么一回事。他才说“看到这个短片触到了他的难过处,才会这样的,他说之前也消失过这样的事,只要看到或听到一些难过的事就会这样。事后,我渐渐开导他,和他一起沟通沟通,从那一次大事后,他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我行我素。而是懂得了包涵和谦让,友好的对待别人,敬重老师团结同学。

师生之间的沟通,老师要以情为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到同学的感情。这样才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上的共鸣,无疑利于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

老师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实现了同学'以爱换爱“的目的,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篇6:德育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

叶邑镇第一初级中学 姚胜兰

内容摘要 德育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核心内容。班主任一要充分理解自己的学生,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爱;二要建设和谐的班级环境,让班集体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三要培养一班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紧张的毕业班学习生活;四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五要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关键词德育 尊重 关爱 心灵的港湾 自信 积极性 人情味

目前,初级中学的班主任,尤其是毕业班的班主任,仍然只重视升学率,只关注考试成绩,只关心学生接受了多少知识、做了多少道习题,而对学生心里在想什么,或关注什么从不关心或很少关心。于是,作为德育工作者,班主任只是管理者,秩序维持者,活动组织者,纪律维护者,而不是学生的贴心人、心事倾诉者、无话不谈的良师益友。忙碌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升学的重压,如同大山压得学生们无喘息之机。许多学生就这样长期处于希望和别人交流,盼望被理解却苦于没有对象的教育环境中,孤僻内向、郁郁寡欢、惆怅失落的压抑心理就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心理既异常脆弱,又多愁善感;既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对别人尖酸刻薄,对自己追求完美,过度自尊,不能正确面对挫折打击,不允许自己失败,也不承认别人超过自己。这种郁闷压抑得太久,积蓄得太多,一旦发泄出来,经常是火山喷发式的,不计任何后果。

作了多年的毕业班班主任工作,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做一个成功的毕业班班主任,要有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下面是我自己在班级德育工作方面的一些探索和思考,诚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班主任要充分理解自己的学生,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毕业班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作为班主任,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基本原则。

首先,班主任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作为一个班主任,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取得教育应有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其次,班主任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叶圣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关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爱的基础上要管教,不要把学生当宠物,只求他听话,其余随他去。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恨铁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班主任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戴班主任。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当班主任不要光看到烦人的日常琐屑事务,而要看到教室里几十个活泼的年轻生命。班主任这位学校里的“家长”还必须要赢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协助。我班定期开展“感恩父母、牵手两代”书信交流活动,每一名学生都要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把平日不便用言语沟通的“悄悄话”,以书信的形式告诉父母。每位家长认真阅读孩子的信后,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回一封信,写出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排除交流障碍。我班兰亚蕊同学的爸爸爱喝酒,酒后回家发酒疯,闹得家里不安宁,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导致兰亚蕊有一段时间无法安心学习。读了自己女儿的信,兰亚蕊的爸爸吃惊地说:“真没想到我对孩子的伤害这么大,今后我一定要做到饮酒适度。”通过

和家长沟通,兰亚蕊的脸上又出现了笑容。

当然,德育工作有时也要用到处罚的方法。不少人认为德育工作只要有处罚,师生关系就当然处理不好,其实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罚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学生,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学生就能感受到你的爱。当然你还必须要讲道理——不管是处罚前,还是处罚后,你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嘴里不说,但他是会知道你的爱的,这样师生间就有了互相信任,误会减少,感情加深。由于师生关系好,班里的气氛也会随之好起来,学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建设和谐的班级环境,让班集体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

我始终认为,班级环境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终日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挖苦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因此,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人性化气息和活力。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开学初,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自己的学生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

三、培养一班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紧张的毕业班学习生活。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成功有三条:自信、专注、条件。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筑在对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计上,并能认清自己潜在的能力,相信今天办不到的事,经过努力明天一定能办到。由此可见,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九年级开学初,很多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进度,出现“消化不良”或“欠债”的现象,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心理。我主张学生在自我暗示中培养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种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并指导人的行为,使之按预想的目标活动,最终达到目的。例如,当一个人心情沮丧时,反复在心里默念:“我精神抖擞,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帮助人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所以,经常让学生在心里郑重其事地默念一些暗示语,比如“我一定能学好英语”,“我的语文成绩越来越好”,考前默念“这次考试一定能考好”等,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有了自信,面对毕业班繁重的学习任务,就能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对策。本学期开学初,我就邀请了几位学习成绩优异的毕业生来到班上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介绍他们是怎样较快适应毕业班学习和生活的,一方面请他们从整体讲他们的学习经验体会,另一方面讲学好各科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老生的现身说法,对新生是大有帮助的,使他们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我还经常与任课老师保持联系,请任课老师进行各科学习的具体指导,包括听课习惯、作业要求、学法指导等,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真正地学会学习。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加强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

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和互助小组,各小组

周周进行评比。引导同学们既合作又竞争,既是生活中的朋友又是学习上的对手。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进行竞争,使比、学、赶、帮、超在班里蔚然成风。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愿意进步,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四、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

首先,我让学生自己充分明确自己班级的目标。一个良好的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只有全班学生参与制定,才有真正的集体目标,才能把班集体建设作为与自己休戚相关的事情,他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的被调动起来,他们的个人目标和班集体的目标才能很自然地整合一致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其次,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发挥班干的核心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学生集体能否形成往往取决于能否形成一支为班集体成员所信服所拥护的班干部和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的一批积极分子。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同学手中,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因此,有必要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

当然,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给他们讲解各部分的工作要点,组织他们学会指定计划及具体措施,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纠正。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

五、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

但是,必须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但是,这种细致入微的管理并不是独断转行,还应充分发挥民主。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中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这样,才能真正的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使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篇7:班主任的工作核心(郑学志讲座)

---郑学志老师QT讲座文稿

我在上周作业研讨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什么是核心?核心就是主要的、重要的、中心的。那么,我们就从字面意思的层面,和大家聊聊我所理解的班主任工作核心。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核心的理解。

一、班主任的核心观念——以人为本开展工作

影响我们对事件看法的,并不是事件本身,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处于不同的立场、观点。因此,在谈班主任的工作核心的时候,我首先要和大家聊的就是一个核心理念问题——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指导我们做班主任的思想是什么?

感谢我们的时代,给了我们一个自由表达思想的机会。如果这个话题放在三四十年以前,我敢于肯定,很多老师是不敢谈理念、谈观念的。那个时候观念只有一个,就是上级的指导思想,就是领导阶层的意见,那——就是我们老师们的观念。很多时候,我们用政治和体制的思想,代替了一些教育的基本理念。其实,不管意识形态的区别,也不管地域和国家的差别,人类教育很多本质是相通的。不管里封建科举时代,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以至于现在国外和当代中国,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延续人类文明,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这应该是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意识形态的社会下,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是做好人的教育工作工作。

因此,我认为,我们做班主任的最核心的工作理念,那就是眼中要有人,要以人为本来开展工作。这是我们最核心的、也是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既然我们核心理念是为了人的幸福和成长,那么,就涉及到教育的两个关系面——教师和学生,这两方面都是人,那么,以谁为核心呢?这个问题如果放在这里讨论的话,很多老师会不假思索地说,我们的核心当然是学生。

我觉得这种说法为时过早。为什么这么说呢?人本理念,不仅仅是要求以学生为本,同时也要求尊重教师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存在,有自己的职业幸福和家庭需要,也有自己的职业认同和价值体现,这才是科学的人本理念,忽略任何一方的人本理念,都将使问题极端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上级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只要求我们眼中有学生,没有老师个人的幸福,我敢于肯定,老师的职业倦怠感会越来越浓厚,对学生的情感越来越厌恶,到时候,别说爱学生,看到学校老师们就心烦。因此,片面强调一个方面,是不正确的。

但是,承认人本理念也要尊重教师,并不是说,两者地位是完全相同的。他们应该该有一个核心的核心——那就是以生为本、师生兼顾,这才是科学的人本理念的基本内容。生本还是师本,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有无正确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以生为本,就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考虑学生的需要,都要把学生当做一个基本需要的人来对待——请大家注意一下,我反复强调我们要把学生当做一个基本的人来看待,作为基本的人,他们需要什么呢?他们需要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学校里获得理解、同情、尊重、爱、自由和安全感,他们需要自信并享受自信带来的成就感„„但是,我们大家扪心自问,这些孩子在学校是否基本得到了吗?

我曾经看到一个老师,他从学生身边经过的时候,用手撩了一下额头上的头发,我却发现他身边的学生不由自主地把手举起,放在头上保护自己——这是不是说明我们有些老师总是不自觉地用体罚在惩罚学生,以至于学生不由自主的想到防护?还有,我们一些老师为了惩罚学生粗心,写错一个生字要抄写200遍,写错一个单词要默写300回?是不是这样教育学生的?„„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眼里是没有学生的,只有成绩、纪律、听话、操行评估,或者说,我们虽然知道眼里要有学生,但是我们做的却和我们想的不一样。结果,我们为了成绩、为了纪律、为了操行评估考核,把学生的需要忘记了。

不仅仅是我们老师眼里只有成绩和纪律,一些家长眼里,也只有学习成绩和孩子的出息。所以,这几年,在网络上流行一种文体,叫“别人体”。孩子们说“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这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别人体”,实际是中国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个误区——老是攀比别人孩子的成功,却很少考虑孩子的精神和生活需要。自己爱孩子,却不知不觉地做了和爱相反的事情。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没有把孩子当人看,而是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愿望的一种工具。

以人为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是我们提倡进行自主教育和管理,就必须回到以人为本这个基本教育理念上来。我们上半年在学习《自主课堂》那本书的时候,在目标一和目标二里,反复提到的一个词语——积极的课堂环境——如何构建积极有效的课堂环境?美国教师提出的学生的五个需求——“情绪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归属感和权利,”其实就是学生作为一个基本的人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国外教育,还是国内教育,都必须要落实到一点——让学生作为一个基本的人的存在,接受我们的教育。我们一切出发点,都要围绕这一个基本理念。

《自主课堂》在目标二里有一段文字,我对那段文字进行了解读,不知道老师们还有印象没有?“一项让学生描述积极课堂环境因素的测试提醒我们: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人情感和学习经验因人而异。然而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忘记了讲台下学生的愿望。设想自己就是某个学生„„”我在解读“设想自己就是某个学生”时,谈了以下一些感想:

设想自己就是某个学生——这个出发点很好。我们很多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往往是从自己的工作目的的出发——我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却很少考虑我们学生需要什么。因此,我们很多备课,是空对空的备课,我们备的,往往是想象中的、我们以为很应该讲的东西,却忘记了备课的基础,首先是掌握学生的情况和想法。

在回答怎么做一个受欢迎的老师时,我总对老师们说,假设自己的是学生,你需要老师怎么对待您,您就去怎么对待学生,这样的老师,应该是受学生欢迎的。

在今天晚上,我们再次在这里聊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时,我仍然要提这个理念——班主任核心理念,应该就是眼中要有学生,时刻注意以人为本开展工作,这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这是我要说的班主任工作的第一个核心——我们的核心指导思想。

二、班主任的核心任务——培养能够自我教育的人

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或者说,我们核心意义是为了什么?《自主课堂》在序言里就说了:“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培养成终身爱好学习的学习者。”这句话有两个意思:

一、我们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

二、这个自主学习者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一是终身爱学习。

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当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这么想过这个问题。让学习成为我们一辈子拥有的能力,并且因为学习而让我们受益,这个理念我们是否坚持过?爱因斯坦好像说过这样的话(也有版本说是别的人说的),什么是教育?所谓的教育,就是当我们把学校老师所教的东西全部忘记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这个说法的本质,就是讲的是学习能力本身,而不是学习具体内容。让学生掌握学习能力,并且终身受益,比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事实上,我们也是在靠不断学习养活自己。因为现在的生活日新月异,发明创造不断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加上工作内容也促使我们不断接受新东西新知识,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才适应新的生存需要。因此,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个基本能力了,也成为我们是否能够适应环境、实现幸福感的一个重要能力了。

学习必须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够真正让学习有效开展起来。也必须把孩子培养成能够掌握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他们今后才能够不断适应这个社会。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应对生活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那么,自我学习、自我调整、自我教育,就是我们适应社会的最基本能力。因此,我们的核心任务,在《自主课堂》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能够自我教育的人。只有每个人都能够脱离教师的存在而不断益智修行,才能够和谐地融入这个社会。

学生要能够实现自我教育,第一步还是要回到自主学习上来,因为学习是孩子成长的一种主要方式,孩子们就是通过观察、了解这个世界,不断增强适应这个社会的。对每一个孩子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孩子降生,世界对他们来说完全是一个未知的神奇世界,他需要不断了解这个世界是什么回事情、有什么规则、他该如何融入这个世界并有自我掌控能力„„这个过程,就是学习。因此,学习是孩子重要的成长方式,也是我们教育根本任务。作为班主任老师来说,我们的第一要务,自然也是抓学习。

谈到这第一要务是抓学习的时候,我不得不指出我们自己工作中的一个极端——我们部分老师他们第一要务不是抓学习,而是抓纪律——把学生守住,不犯事儿,他们就认为是自己做老师的第一步成功。因此,很多老师的精力集中在纪律上,而不是学习上。这是本末倒置的问题。

但是也有老师会提出来:如何摆正学习和纪律的关系?我认为这关系很明白:学习是第一要务,我们抓纪律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纪律而抓纪律。纪律很好,学习不好的班级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自主课堂》一书中明确提出:“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纪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许多教师从经验中发现,纪律上的问题可以通过某种具有适当挑战性、恰当的、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而得以减小。因此,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积极的课堂环境也许正是形成良好纪律的前提。”

我在解读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一段文字很有价值,因为它解决了一个一线老师最为头痛的纪律问题。很多老师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验,要么班级纪律不好,要么纪律好了学生也不读书,还有些班级学生呆若木瓜,就是不读书。因此,好些老师不明白地问:我们班上学生纪律好,为什么成绩不好呢?

这系列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学生为什么遵守纪律?纪律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这是一个抓纪律的根本方法。当学生把心思集中在学习上的时候,纪律的问题也就不需要操心了,因为他们忙得没有时间违反纪律。这也就是我们自主教育实验的老师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如何抓纪律?我们是设置一些规章制度去强制学生守纪,还是重点抓学生学习,让他们没有心思没有时间去破坏纪律?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重点在抓学习,学习好了,纪律才会好,这是一个辩证的法门。

同时,这段文字也回答了我们老师们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有些班级纪律很好,学生的成绩却不好?造成这样的现象,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老师把纪律当做目的,学生守纪律都是为了配合老师抓纪律,而没有想到抓纪律的目的是为了读书,为了学习。因此,一些学生为了帮老师守纪,压制自己的愿望,在为老师守纪。或者有些老师为了抓好纪律,采取高压的手段,要求学生守纪。结果,高压导致了班级死气沉沉,学生以为他们不乱动,不惹事,就是主业了。他们忘记了本职应该是读书的。这样没有明确目的而守纪的班级,学生学习成绩是无论如何也抓不上的。因为他们弄错了目的。

相反,我们班级中还会出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个班级纪律乱糟糟的,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成为全校的尖子生。他们能够闹中取静,自己读书。这让很多兢兢业业做事、扎扎实实地抓纪律的老师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班纪律比他们班好,成绩却不如人家?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上面一样,他们把纪律当成了主要目的。

用学习的方法解决学习问题,用学习的方法解决纪律问题,这是自主教育管理实验的老师们应该动脑筋解决的问题。当学生为学习而守纪的时候,问题就好解决了。当学生为守纪律而假装学习的时候,纪律的问题随时都可以被催生。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留一个作业:请您说说您有哪些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忘记违纪?

我有一些创建积极课堂的方法。首先,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控制课堂,我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先要求学生把注意力转向我,并要他们安静地坐在各自的位子上。(美国老师也需要保持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也需要控制课堂,并不是有些人说的那样,美国的课堂是顺着学生走的自由市场。教师对课堂的引导和把握,是我们的天职。保持适当的环境,是集体授课的前提。)

就像在任何会议上一样,即便是成年人也有一些人在不停地闲聊,课堂里的学生难免会出现差错。学生们并不想制造混乱,只不过是借机满足他们的乐趣。(这句话可谓是学生的知音。也道出了部分学生违纪的原因。好些时候,学生违纪不是坏,也不是刻意要和你作对,他们仅仅是在寻找和享受自己的乐趣。这时候,我们老师为什么不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呢?恰当的理解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违纪的问题;甚至一句理解的话,能够让对抗的学生缴械投降。这样的情景,我相信在老师经验中并不鲜见。)

这种时候,我一般不会提高嗓门,而是紧握双手站在那里,煞有其事、一言不发地注视着闹事者或地毯(真的!)。这样,我就避免了吼叫着要求他们保持安静,或做与其年龄相当的事。(这个让学生安静的方法好。“避免了吼叫着要求他们保持安静,或做与其年龄相当的事”——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积极的课堂环境?这个“积极”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我原来最初的理解是“积极”和“消极”相对应,凡是和“消极”做法相反的,就是“积极”的。这个理解没有错,但是不很具体。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突然理解到“积极”的一个方面的含义——那就是体现教师引导作用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就是“积极”的。老师在教室里很闹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安静下来,这种行为,就是积极的。因为体现了老师的主动引导这个积极因素在里边。不知道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呢?

讲这个理念的时候,我想起北京特级教师于永正给初做老师的女儿的20个建议的第一个“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走进教室。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那该怎么做呢?

铃声落了,教室里的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烘烘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此刻,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扬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或某一组一人仍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再无效,则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辞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的学习。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你叫李勇,你叫王强。”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大家看看,是不是和美国教师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不是都是避免用体力上的消耗来要求学生守纪律?教育主要是一件智力活儿,如果当我们在和学生耗体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地想一下,是不是我们的方法错了?

学习为核心,而不是纪律为核心,这其实是解决课堂纪律的根本之法。当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事情做的时候,破坏纪律自然成为他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班主任要解放自己,要解放学生,就要找一件学生该做的事情让他去忙着——那就是学习。因此,在谈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时,我个人的观点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核心任务,应该是抓学习,抓学生的自我教育。

三、班主任的核心目标——培养幸福的公民

对于教育的理解,古今中外有很多版本。

1.中国有代表性的定义

(1)《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4)孙喜亭:“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限定。”

(5)《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

2.西方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

(1)柏拉图:“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的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

(2)夸美纽斯:“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中取得的。„„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3)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作为一种自我觉醒中的、具有思想和理智的生物的人有意识地和自觉地、完美无缺地表现内在的法则,即上帝精神,并指明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教育的目的是表现忠于天职的、纯洁的、完美无缺的,因而也是神圣的生活。”

(4)裴斯泰洛齐:“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

(5)斯宾塞:“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做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教育即为未来人的完美生活作准备。”

(6)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7)巴格莱:“我们把社会进化定义为积累和提炼人类知识的进步过程,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则是传递这些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

剥开这些不同表述形式定义,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根本性的、共同性的认识,那就是教育就是要让一个自然的人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对这个目的表述不一样。下面是大陆和台湾及一些教育学家的不同意见和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大师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英]怀特海 著 庄莲平王立中 译)

我国教育法和台湾地区的教育法都是从国家的层面出发的,大陆更多的具有国家层面的意义,而忽略个人做为人的存在需要,台湾则兼顾个人和国家的需要提出教育目的,怀海特则从微观的层面,来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作为我们现在来理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好。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中国梦,这个梦不仅仅是国家的梦,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上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以人为本,其实都向我们透露一个信息——尽管我们的教育法还没有修改,但是,我们的上层决策部门,也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教育首先应该让每个人完善并幸福,才能够让我们这个社会和谐和幸福。所以,谈到我们班主任的核心目标——我们是为了什么工作的,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我们是要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身体健康、能在这个社会中感觉到幸福的人。这是我们最低的要求,也是我们最高的目标。

既然要让人幸福,我们就不要那么急功近利,不要太看重学生的成绩。在这几天,我在担任教育时报·河南省第三届最具智慧力班主任评委的时候,有一个老师的做法深深打动了我。这个老师叫张亚敏,是河南省沁阳市实验中学的一位班主任。这位班主任兴趣很多,尽管工作忙,但她还是去“追求有品质的生活”,不断运动、结伴郊游、品功夫茶。

就是在家做饭,她也是经常创新,学着蒸各种花样的馒头、炸油条等。她说自己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单调生活,而且在丰富的生活中常常能获得教育上的体悟和灵感,焕发工作的热情。学生时间紧,班里不可能搞很多活动,张亚敏就常给学生讲讲有趣好玩的事情。她说一是调节学生的情绪,再就是让学生知道,尽管分数很重要,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学习的目的还是为了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需要想象力的,是要有笑声和快乐的。

最让我欣赏的一点,就是张亚敏绝不单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她认为,这是教师痛苦的根源。她对学生说,成绩好固然好,但成绩不好,也不要泄气,因为这个社会不是光靠成绩好的人就能运转的,关键是要上进、努力,对生活充满希望。而且,她说了一句很实在,也对我们大家应该很有启发的话,我们不要担心学生现在的成绩不好,也不要觉得成绩不好就是天大的事情,其实,“现在成绩不好,不影响你将来懂摄影、开影楼。”不影响我们以后的基本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有必然联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至关重要的。成绩不好,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影响,我们重要的是自己的幸福。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做班主任的根本目标,就是让您的孩子在您班上感到快乐、健康、有意义的幸福!

在谈到有意义的幸福时,我要多讲一句话,不然有些老师就消极地认为,我们不要那么努力啦,我们只要学生幸福就可以了。其实,这幸福,还有积极的幸福和消极的幸福,有临时的幸福和长久的幸福之分。

前些年,一个流传很广的晒太阳的故事,不知道大家还有印象没有?就是一个富翁和一个乞丐共同在沙滩上晒太阳,富翁启发乞丐说:您要树立远大理想,您要积极工作,您要赚钱„„乞丐问:赚那么多钱干吗?富翁说:赚很多钱之后,您就可以像我一样地在这沙滩上晒太阳。这时候乞丐反问:难道我现在不是在晒太阳吗?

这个故事曾经被很多人引用过,也曾经被很多人用来批评过度积极进取,认为人追求的应该是本质幸福。其实,他们说了那么多,我认为他们还是没有看到本质的幸福。我只问一个问题——别看现在俩人晒的是同样的太阳,太阳的温暖惠及穷人,也惠及富人,好像他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区别就在晒太阳之后,他们怎么办?我们不难想到,晒完太阳之后,乞丐就得为今天晚上在哪里过夜、晚餐和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吃、是什么而发愁。而富翁呢?他晒完太阳之后,一定会到宾馆里舒适地休息,他乐意享受到丰盛的晚餐就可以享受„„换句话说,虽然他们在沙滩上晒太阳的幸福是相似的,但是本质是不同的。

我提倡一种有意义的幸福,就是我们班主任在教育上不能够太被动,不能够太消极,也不能够太无为,我们应该给学生一种健康的、长远的、持续的、有意义的幸福——那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四、班主任的核心职能——建设和管理班级

教育部《班主任工作条例》对班主任提出了四大项职能:教育、协调、管理、引导,我在讲自主教育管理理念的时候,还在这中间加入了一个职能——服务。所以,我理解的班主任核心职能就是教育、服务、协调、管理、引导这五大职能。即知识和德育教育、为学生成长服务、协调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进行日常管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这是班主任这五大职能,这五大职能的落实,通过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基层管理单位——班级建设和管理实现的。换句话说,我们班主任的核心工作职能,就是建设和管理好班级,在建设管理好班级的过程中,实现我们上述的五种职能。

这是对应王晓春的班主任工作边界谈——班主任的边界在哪里?我们是不是越位或者没有尽责?我们的核心工作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回应。班主任不可能、也做不到是一个全能工作人员,我们操心的范围越宽,越说明我们做得不够专业。我们只能够在自己有限的范围内,实施自己的职责,落实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自己的该做的工作。这是我们对班主任核心职能的一个基本认识。

有老师问:郑老师您这样说,家长工作是不是我们的工作范围?学生心理健康是不是我们的工作范围?学校的治安管理是不是我们的工作范围?„„是,但是也不完全是。说是,是因为我们有为学生成长协调的职责,协调就是理顺关系、整合资源,那么学生家长对学生成长有影响,这个常规性的工作是我们的;学生出现一些较为常见的心理方面的问题,适当的帮扶是我们可以做的。至于学校秩序的维持,正常教育教学问题的处理,那我们更加责无旁贷。这是我们说是的一个理由。因为我们的职责有这方面的需求。

但是,并不是说,我们有这个职责,这个职责就是无限的,这话也不对。我倾向于团队老师们的一个说法——我们是有限责任公司,换句话说,我们在应对和处理上述问题时,我们只是有限责任。体现在:家长工作我们只是家长教育学生的助手、帮手和同行者,我们不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专家顾问,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定的信息、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不能够包解决所有问题。很多问题,当学生的问题在家里的时候,更需要家长自己主动出面解决问题,甚至求助于相关的专家。

在学生心理疾病的处理上,我们班主任有责任关心和爱护学生,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职能也是有限的,我们只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的普及者,是一些常见心理疾患的监护者,帮助处理一些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能够处理的问题,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但是,对于一些已经构成心理疾病,确诊需要专业医生来治疗和矫正的问题,我们老师们千万不要越俎代庖。那样不仅专业不对口,抢了人家的饭碗,而且我们还是非法行医,出了问题是要追究责任的。同样,对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包括治安维护,我们老师充其量只是临时充当了联防队员,而不是警察、法官,班上出现了失盗现象,我们侦破不了案件,这不是我们的职责,因为我们本身就没有刑侦职责和本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提醒和帮助学生防止丢失东西。

这是我对我们班主任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理解。我们的职责不是无限的,而是相对的。我们做的是一般性的、基础性的工作,而不是专业性的、全能型的工作。那么,除了这些基础性工作之外,我们专业的,就是我班级建设和管理。在教育部规定的职能里,教育、引导、协调和管理,更多的是基于学校教育的基层管理单位——班级来说的。那么,我们班主任的核心职能,就是利用管理的手段,筹建、策划一个班级建设目标、提出班级设想、规范班级行为、建立健全班级运转机构(包括构建学习小组、培训和培养班干部、设置班级管理岗位等)、出台考核管理办法、加强效果监督。这是我们班主任的核心职能。

在讲到这个核心职能的时候,我顺便提一点,自主教育管理状态下对班主任职能的理解和落实。在谈到自主教育学生和老师的定位时,我曾经明确地提出过下面一些观点:

教育的重点: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

教师的定位:教师应成为学习者的指导者和朋友,而不是发号施令的奖惩官;

学生的定位:让学生成为也应该成为自律的学习者,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育的目的: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而非被动的高分低能者;

教与学关系:是一种主动的互动,而非被动的接受。

那么,在落实班级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上,我也强调,我们要把班级还给学生。因为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这个小社会里不断处理自己和外界的矛盾,不断地斗争和妥协,最后谋求自身良好的定位,以实现自己的发展的。我们任何一个老师,都无法替代学生的成长。因此,我常常反对学生有什么问题,我们老师总是亲力亲为地帮他们解决。这看起来是爱学生,其实是害学生,我们剥夺了人家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啊,他以后怎么积累经验呢?学生需要在和同伴交流交往中积累他的社会经验的,他需要从一个字自然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的,我们这也替他想好了,那也替他做好了,他在学校中就索然无味。

我提倡班级的日常建设和管理,一定要把这个尝试、体验的机会还给学生,一定要把建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前不久,一位老师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自习课纪律老不好,怎么办?我说您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去处理吧?他们会有办法的。他又继续问:交给多少学生去管?我回答:您还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吧,他们会告诉您需要多少学生去管的。„„一来一往好多回合,他还是觉得疑惑——郑学志老师怎么就喜欢踢皮球呢?我好不容易逮着机会提一个问题,他又把问题踢了回来?

这其实就是一个思路问题,我们很多老师习惯于学生有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把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学生。既然问题是学生自己的产生的,为什么不把他们交个学生去处理呢?老师处理,和学生处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老师处理,是一种外在的处理力量,学生有一定的反感和对立情绪。学生处理,是内在的力量,是内部问题的协调,效果是显然不同的。而且,把问题交给学生,也能够然让他们自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也让他们自己知道处理这问题不容易,对老师就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

在处理自习课的纪律问题上,我也曾经犯过错,我也曾经搬着凳子坐在讲台上,盯着每一个同学,看哪个地方开始讲小话,哪个地方嗡嗡嗡地有蚊子叫。然后我惊堂木一拍——安静!果然就安静了一下。可是,等我低头备课,看试卷的时候,我又听到嗡嗡嗡的蚊子声音,我不理会的话,这声音就更大。最后,学生当着我的面,在那热火朝天的聊天。这就是老师一个人管理五六十个人的现状啊,我们无法管理到每一个人。那该怎么办?

我把问题交给学生,我们班的学生在1995年就把这个问题给处理了。怎么处理?每人准备一本聊天记录本,用笔交流的方式解决自习课不发出声音,又能够解决讨论问题的需要。可是这种方法还是不很好,每天要浪费很多纸,有时候倒垃圾,全是班上同学的纸条子。有人有建议了,是不是每人安排一本专用讨论本,不撕掉,不裁剪,讨论的同学互相往来。“是啊,这样还可以保留很多聊天记录!”马上就有人赞成。还有人说,如果这样,毕业的时候,每人还可以留几本同学聊天记录做纪念!多好!就这样,从1995年开始,我们班学生就用笔交流的方式聊天讨论问题,而杜绝发出声音。只要杜绝第一个人发出声音,其他学生也就不会发出声音了。整个问题的解决,就是这样和学生商量的办法解决。

班主任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而孩子们那么多脑袋,是能够给您解决问题的,您只要把问题还给学生,把班级建设管理的工作大胆还给学生,您只问结果,不问过程,我相信,孩子们的创造力,很多时候会让您感到惊奇。

所以,班主任的核心职能——班级建设和管理,我特意强调这么一点——我们是自主教育管理实验,不依靠学生而靠老师,那不是我们自主。真正的自主,是要把班级管理这个核心任务,交还给学生去处理。班主任只做引导——引导,而不是亲自代替他们做,这是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好好把握住的一点。

六、班主任的核心手段——用文化的力量锻造学生心灵

七、班主任的核心情感——诚挚、豁达、深沉的爱

篇8: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

一、班主任与学生无声的交流———周记与每日自查书

班主任每天工作量很大, 我采取了让学生写周记和自查书的办法和学生谈思想交流体会, 每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学习状况进行小结, 简明扼要, 不超过百字, 特殊情况班主任与之沟通。每周学生将一周的生活学习状况, 自我反思总结, 形成周记。在周记与自查书方面, 班主任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一些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往往在周记和自查书中有所渗透。学生在周记中, 评论“自查书”是自己的无形老师, 天天注视自己。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 学生往往一吐为快, 敢写敢说, 班主任能够及时掌握信息, 这种交流看似无声, 胜似有声。

二、批评的艺术与艺术的批评

在做学生思想教育时, 往往会涉及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错误, 但如何进行批评教育?我们要清楚批评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批评而批评, 要让学生心服口服, 就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要区别场合、对象, 还要考虑方式、方法, 更要注意语言的选择、语气的变化, 实际上批评教育学生本质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这就涉及到艺术的批评。在这个环节上, 我常用的一种方式是“欲擒故纵”, 避其锋芒, 迂回包抄, 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某节课上, 一学生对老师不恭, 恶语伤人, 使师生关系一度紧张。事情发生后, 我并没有急于解决, 而是采取冷却的办法, 几天后当双方都变得冷静时, 我才找学生谈话, 事实上间隔这几天, 我并没有一味等待, 而是与老师做了大量的解释与说服工作, 同时对如何教育这名学生我考虑了多种方式。我认为单纯解决这一名学生,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实上, 这一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 它反映了对我们所倡导“尊重的教育”的理解问题, “尊重的教育”应该是相互的, 老师要尊重学生, 学生更应该懂得尊重老师, 对老师有意见应讲究场合、方式。其实, 这一事件也从根本上反映出当今独生子女一种特有的现象, 即以自我为中心, 妄自尊大。这一事件的解决除了采取个别谈话, 学生与老师沟通之外, 最终还是拿到了班会上去解决, 这是方式、方法的不同。

三、对常见的学生所犯错误要认真分析归类研究

理论来自于实践, 但实践若上升不到理论, 只能是盲目实践。班主任要想有所提高, 就必须静下心来, 进行认真系统地思考, 进行归类研究。如:季节对学生的影响。冬季天寒地冻, 学生懒散思想较严重, 迟到现象增多;春季万物复苏, 学生较浮躁, 打架斗殴现象增多。归类研究可以发现很多规律性的东西, 从而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上一篇:克什喀拉苏希望小学章程下一篇:梁键明---《我的快乐暑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