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词名句大全

2024-04-16

唐朝诗词名句大全(精选17篇)

篇1:唐朝诗词名句大全

1.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4.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5.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且未休兵。

6.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9. 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0.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1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2.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13.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4.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15. 随风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规。

16.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7.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8. 哭疼老鼠混呀,小瞧流水人家。

19.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0.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2.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3.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4.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5.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6.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27.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28.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29.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30.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3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2.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33.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4.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5.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3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7.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38.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9.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40.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41.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

42.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3.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4.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5.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6.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4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8.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49.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50.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篇2:唐朝诗词名句大全

王维画像

王维的出生日期不能确定,有人说是6,也有人说是7,卒于761年。他字摩诘,因官至右丞,所以也被世人称为“王右丞”。王维早年使信道,晚年时参禅悟理,悠闲度日,其诗也多半是体现他的闲情逸致和淡泊宁远。

王维十五岁进京应试,因才华横溢而备受京城名流的欣赏。有关他善于声乐一事,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偶然中,有一个人拿到了一副奏乐之图,但却不知其名。王维一见就说道:“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于是,有人去请来了乐师,进行演奏,果然如王维所言。但是后来据精通音律的沈括所言,《霓裳羽衣曲》是散曲。而王维对通晓音律是事实,所以,这段故事应该是后人编造的。

王维弱冠之年成为进士,因伶人舞黄狮而被连累,官职被贬。后,随着张九龄执政,王维受到了提拔。之后就一直是半官半隐的状态。

王维的前半生一直都生活的比较平稳,到了晚年的时候却险些丧命。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维被叛军所抓获,受其逼迫,王维只能投效于叛军。战乱平息后,王维因此下狱。因其弟愿以其功抵王维之罪,以及王维被俘虏时写下的思念太子的诗,最终得以免罪。

王维是什么派诗人

王维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虽然篇幅短小,语言与颇为简练和朴素,但是言浅而情深,语调也很舒缓,表达了他的闲情逸致和田园之乐。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山水田园派吧。

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的诗歌流派,是对田园诗和山水诗的继承和发展,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主要的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派产生于唐朝,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当时唐朝还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十分强大,文化发展也十分繁荣。文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就会追求情感上的超脱,而且物质条件为他们的游山玩水提供了基础条件。其二是因为当时佛道思想盛行,返璞归真及净心明性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心里基奠。

山水田园诗派以山水等自然之景和悠闲自然的田园生活为创作题材,其诗反映的也大多是闲适淡泊的心情。这些诗作可以巧妙地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并将感情与景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从而形成独特的意境,抒写了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趣,风格清新,意境淡远。

在山水田园诗派中,就数王维的成就最高。王维早期的`诗还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后来受到一些列的打击,而逐渐消沉,将山水之景作为心灵的寄托,安于田园生活,体会田园之乐。他工于诗,又精于画,做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的诗在诗坛中有着极深的影响力。

王维的名句

王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他有许多诗句流传了下来,备受世人的推崇。其中也有许多的名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王维的名句吧。

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是一个紧密的整体,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一句寻常的劝酒词,实际上却饱含着浓烈的惜别之情。而在其中蕴藏着的惜别挚深的不舍之情,使它适合于大多数的离别场合。那么,它成为传唱最久的歌曲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既体现了游子身处异乡,一个人漂泊无依的孤苦生活,又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意。“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让多少远离故土的游子落下了眼泪,让他们在心中震颤不已。所以,它成为千古名句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描述的是诗人独自漫步,刻画的是一个隐士的形象,表达的是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将一副有流水、白云和隐士的画卷清溪地展现在了众人的眼前。诗人没有刻意地寻幽探秘,却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美丽。

篇3:古诗词名句积累的策略

首先, 要研究揣摩小学课本中古诗文的选文标准。

一般而言,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 都需遵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小学课本的选文标准一般是规范、简易, 富有童趣, 注重情感, 饱含教育意义。其实, 历代对于诗词教育都极为重视。孔子用《诗三百》作为教材, 以此激励、教育弟子。对此, 孔子的认识非常鲜明:“小子, 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现在的小学教材也是如此, 在编排中始终遵循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 年) 》的理念与要求, 注重启蒙式的教育。所以, 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韵律生动、朗朗上口、浅显易懂, 而且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去体会古诗词中深蕴的情思, 体悟独特的语言美、悠久的文化美、兼融和善的人文精神。为此, 我们在选择、拓展课外古诗文积累材料时, 也要向这个标准靠拢, 这样, 才符合小学学生的认知特点, 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积累更多的古诗词, 为人生积蓄情感, 为将来积淀思想, 为作文提供素材, 让源源不断的知识之流汇聚成情感、思想的大江大河。

其次, 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句篇的兴趣。

在《训蒙大意》中, 王阳明这样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 中必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故凡诱之歌诗者, 非但发其志意而已。”古诗词的教育功能非常丰富, 它涵盖智育、美育、德育等各个层面, 对语言表达、陶冶情感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独特的效果。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义理与深刻的教化并非现代文而能取代, 所以, 通过教师的选择和设计, 把古诗词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各种功能开发出来, 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最后方法是教师的声情并茂。教师能够把古诗词选好、教好, 教时声情并茂, 陶醉其中, 让学生身处其境, 感同身受, 那么, 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生。只不过, 教师要做到这一点, 除自身的情感积淀、教授方法之外, 所选内容是否与小学生认知特点相一致, 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因素。所以, 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句篇的兴趣, 首先要从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入手。这样, 选择了有学味、有教劲的句篇, 教师才能提高自身的设计, 在读、析、品、诵中让古诗词句的启蒙教育等功能毕现。

第三, 分类积累, 给学生以梳理、归纳的初步方法。

古诗词句中, 写景的情景交融, 状物的借物抒怀, 抒情的袒露胸臆, 寓理的议论至深。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分类积累, 形成初步的梳理、归纳印象。大体上,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类积累。一是文采斐然、意境优美的, 如:“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杨柳岸, 晓风残月”“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等等。二是意蕴深厚、回味无穷的, 如:“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三是情感沛然、撩人心绪的, 如:“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等等。

篇4:诗词拾趣 爱国诗词名句撷趣

一、 哀忧国之情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 植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 白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唐】陈子昂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唐】杜 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hé)棺。【宋】陆 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丘逢甲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清】梁启超

浊酒难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近代】秋 瑾

二、 坦报国之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 植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唐】杜 甫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 参

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唐】张 籍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 游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 谦

人生宝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明】李梦阳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

三、 发保国之誓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三国】王 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唐】李 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宋】辛弃疾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 飞

扶衰忍冷君勿笑,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 游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明】张家玉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清】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篇5:唐朝诗词

1.《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玉阶怨》

作者: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佳人》

作者: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4.《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作者: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7.《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8.《闺怨》

作者: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9.《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10.《杂诗》

作者:沈期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篇6:唐朝代表诗词

神人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篇7:唐朝代表诗词

三十六峰晴,雪销岚翠生。

月留三夜宿,春引四山行。

远草初含色,寒禽未变声。

篇8:新闻标题引用古诗词名句浅析

中国五千年来, 古典著作浩如烟海, 无数文人、墨客吟诵的浩繁的诗词名句, 流传甚广, 人们受益非浅。几年来, 在新闻实践中, 在编排与制作广播的新闻标题过程中, 我们认为:古诗词名句为我们制作广播新闻标题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同时活化了新闻标题的老面孔、老调子、老模式。

新闻标题引用古诗词名句, 一般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就是把古诗词名句原封不动地拿来做标题。

比如:“春城无处不飞花”这是某家电台的一则消息的标题。它引自唐朝诗人韩翃《寒食》中的诗句, 起首两句是“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他描写春天的美丽风光, 到处都是绽放迷人的花朵, 而这则消息用它作标题, 是说城市街旁的杨树花纷纷扬扬, 构成一种自然风景, 比喻贴切。但作者对它造成了如阻挡视线, 影响环境卫生等弊端, 似乎又显得无可奈何。

一广播刊物上刊登一幅摄影作品, 用“小桥流水人家”作题。照片上, 农房前的一座小桥下, 小河在涓涓流淌, 遍野的鲜花、野草吐露着芳香, 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这里引用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画面色彩鲜明, 语言音节和谐, 平仄相间, 音韵抑扬之美, 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请听电台这样一篇通讯的题目, 《稻花香里说丰年》, 它引用了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的前半句。通讯说的是某县加大科技、物质投入, 在废弃的盐碱地里开垦出稻田, 那一望无际、长势喜人的稻浪, 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景, 作者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引用这句名句作题, 形象生动, 给听众形象上的启发。

直接引用古诗词名句的标题, 人们运用的最多, 不胜枚举。如“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引自曹雪芹的《红楼梦》、《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一枝红杏出墙来》引用宋朝叶绍翁《游园不值》等等。

运用古诗词名句作题, 就在于他文辞冼炼、辞藻优美, 富有诗情画意, 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既给主题增加色彩, 又可强化主题。另外古诗词名句为大多数人所熟悉, 一旦用它作标题, 可吸引听众听下去, 为文章增添魅力。

借鉴古诗词名句作题, 首先需要弄清原诗的意思, 然后再看它是否符合所表达的内容。千万不能生搬硬套, 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间接引用

间接引用就是不照搬照抄, 根据文章的内容, 在原诗上略有改动, 使之切合文意, 或使其富于一种新意。

如一家广播电台对河北恒利集团公司创名牌的述评报道, 题目用《业不惊人誓不休》, 就是间接引用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的诗句, 这首诗前两句是“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本是用来形容写作态度严谨, 精益求精的。这则标题把“语”改成“业”, 把“死”改成“誓”, 是说从乡镇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河北恒利集团, 为了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用不到目的不罢休的英雄气概, 创造了如“康必得”等许多大家熟知的名牌。

“本是同鞋生, 相踩何太急”这也是某电台的一篇报道的题目。这则标题借鉴的是曹植七步诗中“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里把原文换成“鞋”和“踩”, 符合题意, 引用的很恰当。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悬念, 吸引听众听完全文, 之后, 才知道是作者由宁波鞋子大战引发的反思。

间接引用古体诗词名句作标题, 要善于推陈出新, 这样往往能够出奇制胜, 紧扣听众心弦。

请看这样一篇批评性报道的题目:

“易燃蜂窝煤千呼万唤出不来”

这里间接引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人家千呼万唤终于出来了, 而易燃蜂窝煤是出不来, 这则标题是反其意而用之, 把原诗意思彻底推翻, 势必使听者有听完全文的欲望, 听完恍然大悟, 对官僚主义憎恨不已。

间接引用忌“滥引”, 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分内容, 为标题的形式美一概引诗入题, 导致牵强附会。二是为猎奇而使标题半古半今, 令人生涩难懂。三是把原诗改的面目全非, 甚至文不对题, 令人贻笑大方。

篇9:诗词名句的妙用

诗词名句最大的作用就是运用到作文中。在高考作文中有文采,充满文化底蕴的文章往往得到青睐,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诗词的精彩运用就是很好的方法。

1.以诗词名句为题目,警醒明确

由于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所以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月是故乡明》《为有源头活水来》《无心插柳柳成阴》《万紫千红总是春》等。

2.以诗词名句开头或结尾,引人眼球

文章开篇就引用古诗文中的丽词名句,它往往一下子展示出作者的才华与个性,吸引住读者,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乐观》一文的开头: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就是对于诗词名句的灵活化用。

而在收尾处引用诗词名句,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比如《谈骨气》: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

3.文中内容多引用或化用诗词名句

比如:微寒的春夜或萧瑟的冬天,沉寂的雨夜或喧闹的街头,宁静地独处或结伴同游,常常不经意间便想起了他们——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存在。“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僵卧孤村不自哀”的陆放翁,“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2004年海南考生《作家们的故事》)本例中诗词名句修饰的是人物的名字,使得名句、诗人相映生辉,更现诗人的神韵、风采。

由此可以看出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作文的品位与档次,充实文章的底蕴。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也就是说诗词名句在关键处用上那么几句,就可成为全篇的警策。所以在作文中运用诗词名句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旨,明确中心的作用。

篇10:唐朝诗人杜牧的诗词阅读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翻译】

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同上),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当然,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

《叹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翻译】

自己寻访春色去的太晚,以至于春尽花谢,不必埋怨花开得太早。自然界的风雨变迁使得鲜花凋谢,春天已然过去,绿叶繁茂,果实累累,已经快到收获的季节了。

《屏风绝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翻译】

周昉是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之际的画家,善画仕女,精描细绘,层层敷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相传《簪花仕女图》是他的手笔。杜牧此诗所咏的“屏风”上当有周昉所作的一幅仕女图。

《齐安郡后池绝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翻译】

篇11:唐朝诗人贾岛的诗词摘抄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翻译】

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已经是几度月缺又月圆。分别时秋风吹拂着渭水,落叶飘飞洒满都城长安。记得在送别宴会的夜晚,雷雨交加天气让人生寒。你乘坐的船还没有返回,你的消息还远在海云边。

《送无可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其古诗全文如下: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送天台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

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

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

《送贺兰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僧来别我,略坐傍泉沙。

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

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此去非缘事,孤云不定家。

【翻译】

山野之僧与我告别,坐地依傍清泉流沙。高擎空钵迈上远道,遁入深山轻踏落花。未拜宗师禅心自悟,品格高尚诗句堪夸。此行非关身家之事,孤云漂泊永无定家。

《赠绍明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其古诗全文如下:

未住青云室,中秋独往年。

上方嵩若寺,下视雨和烟。

祖岂无言去,心因断臂传。

不知能已后,更有几灯然。

【翻译】

从未住在寺庙的青云室内,中秋节依然是独处像往年一样。向上看是嵩山的寺庙,向下看是蒙蒙细雨和云霞雾气形成的烟雾。前人怎么就没有留下文字类的东西就离去了,但是禅心因为断臂山而能够流传下来。不知道在我离开的时候,还能够有几盏灯是还在燃烧着的。

《寄朱锡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翻译】

篇12:唐朝古诗词原文欣赏

唐代:邵谒

对酒弹古琴,弦中发新音。新音不可辨,十指幽怨深。

妾颜不自保,四时如车轮。不知今夜月,曾照几时人。

露滴芙蓉香,香销心亦死。良时无可留,残红谢池水。

邵谒 唐(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广东韶州翁源人。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题许浑诗卷

唐代:韦庄

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

十斛明珠量不尽,惠休虚作碧云词。

赠方干处士歌

唐代:吴融

把笔尽为诗,何人敌夫子?句满天下口,名聒天下耳。

不识朝,不识市,旷逍遥,闲徙倚。一杯酒,无万事;

一叶舟,无千里。衣裳白云,坐卧流水。霜落风高忽相忆,

惠然见过留一夕。一夕听吟十数篇,水榭林萝为岑寂。

拂旦舍我亦不辞,携筇径去随所适。随所适,无处觅。

篇13:对语文记诵诗词名句的思考

【关键词】语文 记诵 诗词 名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58

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背诵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了承认。现用的高中语文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据不完全统计,每册至少有十到十四篇要求完全背诵或部分背诵的篇目。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教师对背诵并不重视。虽然也按课文要求布置了背诵的任务,但是用于训练读背的时间极少,并且不认真检查落实。结果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即使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名篇,有的根本背不出来,有的背得结结巴巴,毫无韵味。长此以往,学生对课文背诵渐渐失去兴趣。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方法不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且与素质教育宗旨相背。

一部分教师之所以对背诵不重视,是认为其在高考中只占区区四分,却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事倍功半不合算。其实这些教师还是把背诵等同与“死记硬背”了,我们应澄清这种糊涂认识。背诵的确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要得法、背精、背通、背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背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背出作者的喜怒哀乐,背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以至于与作者水乳交融,为作者之悲而悲,为作者之乐而乐,为文中之谈天说地而知文知理,为文中的慷慨激昂而奋发向上!如果我们学生“活背”了,就可以感受到什么是最美的,什么样是丑的,就能够净化心灵,从而提高了思想素质。把文中那精妙的遣词造句,那前后照应的逻辑组织,在背诵中吸收过来,在脑中贮藏起来,把作者的东西变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样,既获取了知识,又提高了文化素质。众多的收益岂是能用分数所衡量的?

青少年时期的背诵记忆往往会成为一辈子的财富,我们每个教师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下苦功多背一些课文名言警句和诗句,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十分必要。当今世界,是运用语言表现自己的世界,各方面、各领域都需要善于表达意者。小至人情上的互间暖寒,市场上讨价还价,大至政坛上的雄辩争论,外交的舞台上的唇枪舌剑……可想而知,那种结结巴巴、毫无生气的语言是多么苍白无力,多么令人遗憾!而流畅动听、生动勃勃、以至出口成章、慷慨激昂的语言,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严格说来,都是从“背”开始的。這样看来,我们在教学中能不重视背诵吗?

无数事实表明,重视背诵重视积累会使人的知识越来越充实,大脑越来越聪明:会提高人的素质,促使人成才。宋代的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不强,但他听从老师的教导,认真朗读、背诵,将众多的史料记得滚瓜烂熟,这为他后来在狱中条件极差的情况撰写《资治通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成为著名史学家。杰出伟人毛泽东,小时候也勤于朗诵,青少年时期熟读以至背诵了许多历史、文学、哲学著作。由于他诵得多、记得多,并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消化吸收,这使他后来在著述、演讲时,对所需的材料可以信手拈来。在他留下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正是站在前人的肩头,才成就了其宏伟的身姿。胡适、老舍、朱自清、鲁迅哪一位不是在青少年时代靠背诵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后天的不断努力,才得以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灿烂的篇章。许多自然科学家。如钱学森、苏步青、竺可祯等人总结自身的成长经历,也提供学生要多“吟诗诵文”,从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注重诵读,注重积累的学生:他们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学习成绩普遍优良,尤其是作文水平很高,口头表达能力大大超过一般学生。

背诵是语文素质积累的基础。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没有记忆,便没有知识的储备。试想一个小学毕业生,能背诵300多篇(首)诗文,并且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那么这些知识绝不会是僵死枯燥的,它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作用,是其终身受益。心理学告诉我们,记忆活动中,动脑思考是相伴而行的。我国古代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背诵,也培养了大批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诗人学者。可见,背诵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应当继承发扬。

背诵也是扩展新知的重要前提。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熟读”就是背诵。动脑思考是伴随着记忆活动进行的,即使纯机械性的记忆,也离不开动脑。就如我们吃饭吃菜需要咀嚼一样,背诵就是扩展新知识的“咀嚼”阶段。往往有这样的情形,那些说写能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大都背诵了不少的诗文。

因此,凡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诗文,我们一定要求学生背诵。这样,通过潜移默化,不断“咀嚼”,学生在背诵中经过“顿悟”,逐渐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为拓展新知创造了条件。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

同时,背诵还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一个小学毕业生能够流利准确地背诵上百篇课文和上百首诗文,以此垫底,就能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奠定了基础。比如:学生背诵了“停车坐爱枫林晚”的诗句,并且弄懂了“坐”的含义,以后学到《陌上桑》时,就会推断出“但坐观罗敷”中的“坐”也是“因为”的意思。

篇14:唐朝诗人卢纶的诗词鉴赏

冷烟轻霭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

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

《山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纶。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

《塞下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纶。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翻译】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第二首: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翻译】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送李端》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纶。其全文古诗如下: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翻译】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好友相别实在是令人伤悲。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归来时只见暮雪在纷飞。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多经磨难我与你相识太迟。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在战乱年月再见不知何时。

《逢病军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纶。其全文古诗如下: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翻译】

军人在行军的途中,经常患病,住宿下来又没有粮吃,只得忍饥挨饿。在这万里归乡途中,奔波不息,至今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生病之际,头发蓬乱,宿在古城哀吟,身上的创伤被寒风一吹,如刀割一般,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题兴善寺后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纶。其全文古诗如下:

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司空曙。古诗全文如下: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翻译】

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昏暗的灯光映照白发老人。因为我长期以来孤寂沉沦,你频来探望令我自愧难忍。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晚次鄂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纶。古诗全文如下: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翻译】

篇15: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翻译】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传来岸上情郎那熟悉的唱歌声。就像东边天空中有太阳,西边却细雨蒙蒙,说是无晴(情)吧,其实却有晴(情)。

《乌衣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翻译】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上没有一点风,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远望,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丽。湖中那些君山就宛如白银盘上的一个小青螺。

《浪淘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翻译】

篇16: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诗词赏析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翻译】

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滔田肥。更有那白鹭千点观不尽,穿过云烟来向这画中飞。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上小搂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翻译】

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台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翻译】

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

《思帝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篇17:“三步法”扩写古诗词名句

例将“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不改变原词意境。

答题分析:

1. 还原情境

“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共才七个字,乍一看,给人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要求扩写的诗词名句一般都出自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课本,题目本身已经给了同学们解题的隐性已知条件——诗句的情境因素。

做题时首先应该还原诗句的情境,通过回忆全诗或全词弄清该情境包含的三项内容: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就可以确定解题的切入点,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扩写了。

此外,还原情境还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比如,有的同学把“杨柳岸”扩写得春光旖旎、春意盎然,如果在还原情境时,想到词中写的是深秋清晨的景物,就能避免这样的失误了。

本题在还原情境后可得出如下结果:时间——深秋清晨;地点——某个泊船的渡口;人物——离别情人的“愁人”。

2. 构设画境

古诗词中的很多名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等都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杨柳岸,晓风残月”虽仅七字,但七字中包含一近一远两个画面,极有层次,且符合情理。作者由近及远,先描摹岸边“杨柳”,后绘写天际“残月”,完全符合人视物的顺序及习惯。

扩写时,应充分尊重作者的构设,将画面一个个有序展开,突出景物描写的顺序感、方位感、画面感。依据作者思路来布设写景的顺序和画面,不仅可以减少答题构思的时间,而且能使答题更准确更到位。

3. 表现意境

古诗词非常强调意境。要使诗歌有意境,就要在诗中的景物描写中融入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感情。而扩写题往往都有“不得改变原诗(词)意境”的要求,因而首先要体会原诗所蕴涵的感情,然后将这种感情融入扩写中。原诗感情为悲;扩写文字感情即定调为悲;原诗感情为喜,扩写即定调为喜,二者绝对不能冲突、矛盾。

对例题,同学们应该细心体会“残”字所蕴涵的丰富情感,挖掘出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愫,并在扩写中表现出来。

参考答案: 秋日清晨的寒意,唤醒了因畅饮离情而酩酊的词人。渡口已不是昨日的渡口,情人的身影也早已不见。杨柳依旧是昨日的杨柳,只是少了被柳枝牵萦的裙裾。飘零的衰黄柳叶,带着如泪的清露,沾上词人的衣襟,也沾上词人的心魂。晓风微起,似纤纤玉手分开密密的柳烟,一弓残月映入词人的眼帘。那是离人苍白的面容和孤寂的眼?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唐朝诗词名句大全】相关文章:

唐朝七夕的诗词05-05

唐朝送别诗05-05

唐朝诗人雅号范文06-01

回归唐朝活动方案07-03

唐朝著名诗人简介07-17

穿越唐朝成李白04-19

唐朝的李商隐04-07

唐朝的历史意义范文06-17

唐朝五代时期的屯田08-27

苏轼诗词名句04-13

上一篇:小聪明大糊涂的美文下一篇:持续变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