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革命与爱情小说”《红豆》和《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024-04-12

试比较“革命与爱情小说”《红豆》和《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共7篇)

篇1:试比较“革命与爱情小说”《红豆》和《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题目:

试比较“革命与爱情小说”《红豆》和《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摘要:建国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多是革命斗争题材和农村生活题材,反映知识分子生活题材不多,而以女性视角关注的知识分子题材则更少,本文以《青春之歌》和《红豆》为例说明此时期女性作家小说创作的共性以,更进一步挖掘两者的异质呈现。因此去分析革命爱情小说。透过此小说看时代背景下的革命与爱情。

关键词:十七年代文学 爱情 革命 知识女性 学术思想 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

引言:爱情与革命向来是很少联系在一起的。甚至两者有些异端的对立,风马牛不相及。在建国十七年时期很少会出现爱情小说多是革命与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时代的大背景下爱情反而成为一种禁言的话题,因此《红豆》和《青春之歌》这少有的以当代爱情以当代知识女性为题材的小说成为了那一时代的“异教徒”。但是以我们现在的视角去分析去理解当时这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不难发现文章都是探索知识分子在革命时期如何改造自己、探求新出路问题的,但是小说体现出内涵气质差异却很大,作品命运也大相径庭,非常耐人寻味。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区别,爱情与革命的对立相依。在那个时代知识女性对爱情的向往却又看不到未来的种种挣扎对前方不确定的迷茫,革命环境下的冲击,最终向着悲剧的尾声迈进。一切的一切都表现出两位女性作家对大时代背景的无奈和现实真实的写照。小说中最令人着迷的其实是无处不在体现的人性的光辉,女性作家写作的优势在于她们有敏感的神经可以让她们把人性的细腻、复杂、多变、矛盾酣畅淋漓的展现。主体思想的贯穿使得小说特殊超然于当时的作品之上脱颖而出。时至今日仍散发着文学魅力引人入胜。因此我在此试分析两片优秀的小说。

正文:在十七年代文学的大背景下,《青春之歌》和《红豆》都属于政治意识形态下的产物,作者要表达的都是宏大的主题:冲破封建的牢笼和束缚,对封建伦理的反叛和个性追求,对革命向往以及知识分子的觉醒等高姿态的写作。《青春之歌》和《红豆》在此意识形态之下都呈现出对革命与爱情两者的辩证对立关系。

《青春之歌》和《红豆》是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倾向。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红豆》。宗璞的《红豆》是运用倒叙的方式描写全国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与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艰辛而曲折的心灵历程。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这篇作品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激情,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小说。它在短小的篇幅内可贵地表达了知识分子自己的叙事视角,虽然浮光掠影,却隐晦地表现出知识分子在大痛苦与大欢乐交织在一起的时代洪流中所面对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突现出作者在当时特殊年代对青年的爱情观和心理活动人性关怀。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江玫与齐虹从相识,相恋到最后决裂分手的全过程。幻想、期待、甜蜜、痛苦、矛盾、悲伤„„这一系列丰富的心理活动,在爱情和革命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下,小说真实而令人信服地记录下江玫性格与心灵的清晰脉络。拨开纷扰的爱情雾霭,透露出的正是主人公热诚而透明的心,江玫的信仰与追求,也是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生机勃勃、孕满希望的年代里一代人拥有的共同的真诚信念,符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从迷惘到觉醒、软弱到坚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不但揭示了“爱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而且显示了人的本性和感情的丰富和复杂性。

作家宗璞在真实地将这对恋人恋爱中的欢乐、痛苦、缠绵描写得细致入微,感人肺腑的同时,就是要激起当时在爱情上的种种正确观念的产生。让这种对爱情如泣如诉的抒写能够在那个以歌颂为主的“文学独白”的年代绽放光彩,让更多的人特别的作家更多地去思考人的思想,人的内心活动,以及人的价值观念等因素,让中国的文艺界多生产一些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作品。可以说

《红豆》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小说,它不仅讲述一个爱情故事,而且表达了一种爱情观念。

其次再来看看《青春之歌》。《青春之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爱国运动,反映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真实地再现了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面貌。尖锐的民族矛盾、残酷的阶级斗争考验着每一个人。小说塑造了这一历史背景下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并且以对林道静的塑造为主线贯穿始终,详尽讲述林道静是在自身的艰苦的革命活动和曲折的锻炼改造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青春之歌》规模庞大,但繁而不乱,所有广阔的现实生活,众多的人物,复杂的事件,时空的变迁全都通过林道静一人的经历贯穿起来,使得文章内容丰富而线索鲜明。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的使用,使各种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人物内心世界更是如窗洞开,作品因而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小说中革命青年的光辉理想和勇于献身的革命热情,有着强大的促人奋发的感染力。

其实《青春之歌》和《红豆》都是写一个女性小知识分子如何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中,投身时代的洪流走上革命的道路,慢慢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故事。这两部作品中,作家都是以爱情出发,描写了知识分子女性细致的感情生活,其爱情必定是贯穿革命这个主体,与爱人在革命道路上一同觉醒与成长,在那个时代的女性作家,都无法摆脱“为政治服务”这一思想的束缚,她们都认为爱情一旦背弃了革命将无法永存,必然走向奔溃,爱情只有依附革命,才能重获新生。虽然如此,但两部作品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青春之歌》侧重“革命”而《红豆》侧重“爱情”。

《青春之歌》比起《红豆》来革命性,政治性更加强烈,无法摆脱政治意识的束缚,即无法跳出“革命+爱情”的枷锁,林道静的是在一次次选择中渐渐完成的,然而她的选择不仅仅只有人生道路的选择还有爱情的选择,而人生道路的选择决定了其爱情的选择。《青春之歌》中“爱情的选择”和“人生道路的选择”是两条双声并置又相互交织的叙事线索,林道静与余永泽在政治上的分歧让她明白,不是走一条路上的伴侣是没办法生活在一起的,光靠情感来维系,幻想着和平共居互不打扰,这只是自己骗自己。细究起来,余林两人的劳燕分飞,与其说是余永泽以某种言行破坏了在林道静中的美好形象,不如说是林道静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更高的革命理想导致了这段感情的破裂,因此,是革命与否最终决定了爱情的较量和选择。

如果说《青春之歌》是一部掺杂了爱情故事的革命书籍,那么《红豆》就是在革命时期的爱情小说。

《红豆》真正从爱情本身出发,描写了女性知识分子真实的情感生活,反映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真实性,改写了一直以来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模式,更多体现了作家对爱情,对人性的一种关怀。在《红豆》中,爱情意味表现十足,表现在江玫和齐虹之间的分分合合,纠纠葛葛,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故事。小说的题目为“红豆”,作者大概是借用“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这样唯美的诗句吧,显得浪漫诗意,从题目上就显示出了文章的宗旨——爱情的表达。

《红豆》最大的特点就是讲述了富有悲欢苦乐,有血有肉的内心故事,毫不掩饰地写出了江玫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时,对过去爱情的眷恋和缅怀。在描写江玫和齐虹的爱情时作了大量的细节刻画,江玫明明知道与齐虹的恋爱不会有结果,但终陷于纠葛,难舍自拔的困难境地,江玫内心的痛苦,在文本中都字字可见,小说语言的运用中描绘真切、语言简约,以质朴无华的文字传达爱之深,痛之切的情思,真实而感人,字里行间充满雅韵逸致,文化气氛浓郁。她通过细腻的心理剖析,把那种理智上面要割舍,情感上又难以割舍的爱情,写得缠绵委婉。《红豆》展露出天然纯真的爱情心理,体现了人性真实的部分还原。作者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表现出知识分子在痛苦和欢乐交织在一起的时代洪流中所面对的矛盾与挣扎,这正式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在江玫理智的选择和清醒的认识后,所带来的并不是像《青春之歌》的林道静那样的大彻大悟,而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

对于《红豆》如此真是细腻的描写,我们可以提出很多质疑的地方,例如《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与余永泽的决裂,就是因为两人的政治去向不同,就分道扬镳,之后就不再留恋,这样的情感表达是否真实可靠?而且,对于余永泽的前后描写反差过于大,前部分对余永泽过于褒,后又过于贬,这种人性格变化的差异是否接近于现实?所以相对于《青春之歌》来讲,《红豆》的真实性又略胜一筹了,不难看出,杨沫的个人姿态是站在政治的背景下,深深的打上了为政治服务的烙印,而对于宗璞来讲,她是基于个人的情感来写,重在凸显人性,尽管她极力迎合政权,但她个人姿态下的写作依旧保持着对人性的关怀。

结论:爱情和革命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范畴,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交织在了一起,《青春之歌》、《红豆》为我们揭示和隐喻了爱情和革命的复杂关系,我们不能做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来评判江玫和林道静的爱情谁胜谁负,我们必须客观的看待在特殊的社会大环境下的爱情复杂而又矛盾的双重性特征。不论怎么样这两本小说的最深含义还是赞美爱情憧憬爱情,但是却在时代背景下对人生未来怀有一种不确定感。

篇2:试比较“革命与爱情小说”《红豆》和《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仆志在兼济。奉而始终之, 则为道;言而发明之, 则为诗。谓之“讽喻诗”, 兼济之志也。

可见, 作者所看重的是表达他志向抱负及人生观的讽喻诗。白居易特别重视他的讽喻诗, 与他的政治理想、进步的人生观和文学主张分不开。因为这些诗正是依照他的“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而创作的, 他希望这些讽喻诗能上达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 使他们幡然醒悟, 痛改前非, 从而改革政治, 改良社会。

白居易的讽喻诗包括了《秦中吟》和《新乐府》等共一百七十多首, 集中体现了这类诗的思想价值。根据诗歌题材和内容, 我们可以将讽喻诗分为五种:反映劳动人民无尽的痛苦和灾难的生活, 揭露、痛斥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 骄横残酷、荒淫奢侈;讽刺、规劝皇帝及上层统治阶级;反映妇女和封建婚姻问题;反映边疆及战争问题;表达志向抱负及对朋友的勉励等。

首先, 诗人描述了这个朝代中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现象和下层百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状况, 把揭露和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统治阶级。“安史之乱”以后, 唐王朝将租庸调法改为两税法, 初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后来弊端百出, 老百姓苦不堪言。白居易在《赠友》一诗中愤怒地写道:“私家无钱轳, 平地无铜山, 胡为秋夏税, 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 农力日已殚。贱粜粟与麦, 贱贸丝与棉。岁暮衣食尽, 焉得无饥寒。”一语中的地揭露了两税法的弊端。在《重赋》一诗中, 诗人详尽地描写了被贪吏们破坏的两税法给农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幼者形不蔽, 老者体无温, 悲喘与寒气, 并入鼻中辛。”而贪吏们“随月献至尊”的羡余物 (地方把定额外榨取的财物美其名曰“羡余”, 拿去讨好皇帝) 却“缯帛如山积, 丝絮似云屯”, 诗人借老农之口发出了“夺我身上衣, 买尔眼前恩”的愤怒呼喊。《轻肥》则将矛头指向宦官集团的那些内臣、大夫、将军, 对他们的气焰、权势和奢华生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和无情的鞭挞。《卖炭翁》指责宫中黄衣使者盘剥掠夺百姓, 不问青红皂白抢走卖炭翁辛辛苦苦烧的一车炭。这首诗借卖炭翁由“伐薪烧炭”到进城“卖炭”再到炭被抢走的遭遇, 深刻地揭露了宫市扰民害民, 宦官强取豪夺的野蛮行径。其中,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尤为精辟。先用“可怜”二字倾注无限同情, 继以一“忧”一“愿”来写卖炭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细微复杂的心理活动, 真实贴切。

其次, 诗人还注意到边疆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千百万百姓无辜丧生, 表现了人民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反对, 体现了诗人“不赏边功防黩武”的思想。著名的《新丰折臂翁》写了一位在天宝年间逃过兵役的老人, 当时, 宰相“欲求恩幸立边功”, 发动对南诏的战争, 无数被强征去当兵的人冤死异乡, 这位老人“偷将大石捶折臂”, 才留得残命。诗中借老翁之口说道:“此臂折来六十年, 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 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 终不悔, 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 身死魂孤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 万人冢上哭呦呦。”这位命运悲惨的老人, 却以欣喜口吻自庆侥幸, 让人读来更觉得悲哀, 同时也感觉到诗人的目的不仅在记叙一桩往事, 而是反映出战争带给广大人民的无穷苦难。《缚戎人》描写一个“一落蕃中四十载”的汉人的遭遇。他为了返回故乡, 冒死逃出吐蕃, 不料被贪功的边将抓住当作“蕃虏”, “配向江南卑湿地”, 含冤莫辩。这个“汉心汉语吐蕃身”的不幸人的遭遇, 不仅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昏暴, 而且反映了人民真实的爱国情感。

元和年间, 正是社会相对稳定, 战乱稍稍平息的时候, 醉生梦死的人又开始花天酒地, 庸凡的人又在弹冠相庆, 而白居易却挑开虚饰的面纱, 暴露出这个社会的黑暗、动乱、肮脏和不合理, 批评的锋芒横扫了整个社会, 上至宫廷, 下至官吏, 这是自杜甫以来没有人做到过的。据说这些诗使“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 “执政柄者扼腕”, “握军要者切齿”, 恰恰说明它击中了社会要害, 刺痛了权势者的神经, 也说明白居易是有正义感和勇气的。白居易的讽喻诗切中时弊, 关心人民疾苦, 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白居易的讽喻诗不仅有强烈现实性和思想性, 艺术上也极为成功, 做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与典型的现实事件相统一, 丰富的社会内容与生动的艺术形象相统一, 精心细致的刻划与通俗浅显的语言相统一, 使他的讽喻诗极具艺术特色。

第一, 因事起意, 一吟悲一事。白居易的每首讽喻诗只写一件事, 并在诗尾揭示一篇主旨, 即所谓“首句标其目, 卒章显其志”, 如《新乐府》中篇章, 每首诗都有明确而强烈的中心思想, 即序中所明言的“苦宫市也”、“伤农夫之困也”、“贪女工之劳也”、“戒边功也”、“忧蚕桑之费也”、“念寒隽也”、“戒求仙也”、“刺佛寺浸多也”、“疾贪吏也”等, 这就使诗的主题专一、明确。

第二, 长于叙事状物。叙事真切, 细微处见精神。白居易的讽喻诗基本上都是叙事诗, 大多以旁观者的口吻作客观叙述, 作者的倾向由事件的描述中自然流露出来, 而且善于抓住典型细节作精细描绘, 如《买花》中田舍翁的片刻伫立、低首长叹等细节, 都能小中见大, 于细微处见精神。

第三, 通过外貌和心理描写塑造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活画出终年辛勤地伐薪烧炭的老人形象。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一心理描绘突出了人物的悲惨处境。

第四, 相反相成, 对比中见爱憎。白居易的讽喻诗尤长于对比手法的运用, 其诗往往先尽情描摹统治阶级的豪奢淫逸或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 在诗的下半首出现对立面, 前后对照, 相反相成, 通过对比导出题旨, 于对比中体现爱憎的感情。

第五, 用常得奇, 平易中见精粹。白诗的语言以通俗平易为基本风格, 往往以平易流畅的语言娓娓陈述, 唱叹有情, 扣人心弦, 间有议论, 发人深省, 语言的通俗和尖锐的讽刺相联系, 真正做到“其辞质而径”, “其言直而切”。他的讽谕诗的语言接近于人民的口语, 随口而出, 如话家常, 然而语虽平易, 意却警策, 所以刘熙载在《艺概》中说:“香山用常得奇。”袁枚在《续诗品》中也说白诗:“意深词浅, 思苦言甘。”

参考文献

[1]白居易.寄唐生诗.

[2]白居易.新乐府序.

篇3:试比较“革命与爱情小说”《红豆》和《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鲁迅小说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引言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坛最主要的作家,鲁迅的创作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最初的创作是以小说而闻名的。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对后世现代白话小说影响深远。代表作《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被编入中小学教科书。鲁迅早期的短篇小说编入《呐喊》、《彷徨》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后期的小说结集为《故事新编》。观其一生,鲁迅的小说创作数量并不多,但是对于中国文坛来说却几乎篇篇堪称经典,意义十分重大。他站在思想家的高度,以革命者的身份对封建社会的弊端进行无情地批判和揭露,对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深切地同情。

一、鲁迅小说的思想内容

20世界文坛上重要的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是其中的领导人。在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他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症的狂人的所见所闻。狂人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时常对社会充满恐惧。他所查看的中国历史,每一页上都歪歪斜斜地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研究,却看见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这里的“仁义道德”是封建社会对其腐朽礼教的美化。鲁迅代表作《孔乙己》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之路。主人公孔乙己和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希望通过科举制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这个愿望落空之后,他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除了满口的之乎者也以外,一无所能,却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他不愿与“短衣帮”平起平坐地喝酒,最终因为小偷小摸的勾当,被人打断了腿,在无情的社会里默默死去。孔乙己一生的悲惨源于封建制度的迫害,自己却无从知晓。从他身上,鲁迅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礼教对人民的残害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他在整个故事的讲述中表现了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强烈控诉,和对其受害者的深切同情。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有一个铁屋子的理论,他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进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其中那些“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指的就是处在灾难之中而不自觉的群众的冷漠与麻木,而尽管鲁迅说“大嚷起来”,叫醒几个人并不能改变什么,他依然在小说创作中真实书写了“下层人民的不幸”,希望通过文化的力量“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阿Q正传》里的阿Q是需要被唤醒的一个典型形象。阿Q的身上集中了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善于遗忘、畏强凌弱、自欺欺人等一系列的弱点和缺陷。鲁迅经过几年的精心思考,营造出阿Q这样一个人物,将一些缺陷和弱点集中到他的身上,让读者看到阿Q不幸的同时,也让读者认识到阿Q对自己的悲剧是没有自我察觉的,他的灵魂已经麻木,各种弱点已经深植在他的性格中;鲁迅对冷漠麻木的批判也体现在其他的作品中,较为突出的就是他作品中对“看客”心理的描述。他曾激愤地说:“群众,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在《孔乙己》里孔乙己写“茴香豆”的“茴”字受到了众人的嘲笑。在《祝福》中写祥林嫂一生悲苦堪怜,身边的人却抱着“咀嚼鉴赏”的眼光来看待她的故事。这些对人性自私、冷漠的揭露给鲁迅的小说蒙上了灰暗压抑的基调,表现了鲁迅对抱有冷漠麻木态度的人感到失望和激愤。

二 、鲁迅小说的文学特色

鲁迅小说的思想内容之所以能够传递得如此准确,与其高超的艺术造诣是分不开的。以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人物、以简练的语言朴素行文、以深刻讽刺形成幽默感是他最突出的三个艺术特色。

(一)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人物

鲁迅小说的人物塑造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他不仅塑造了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多个深入人心的主人公,也塑造了《风波》中的赵七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众多生动形象的“配角”。他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注重人物的典型特征和微妙的心理变化,通过一个神情、一个动作、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在《故乡》里,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捡贝壳、罩鸟、捕猹,有无穷无尽的新鲜事儿,与“迅哥儿”感情质朴笃厚,一个开朗有趣的少年形象摆在观众眼前。可是成年的闰土穿着“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见到“迅哥儿”后他“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过了一会尊敬地叫了一声“老爷”。仅仅几句话就勾勒出了中年闰土的变化,描绘出一个为生活所迫,失去了光彩的神情麻木的乡人。

(二)简练的语言朴素行文

鲁迅写小说“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因此,在他的小说中看不到大段的讲道理和长篇的解释性文字,取而代之的都是经过高度锤炼的语言。《孔乙己》里的孔乙己面对众人的嘲笑,不慌不忙地“排出九文大钱”的一个“排”字,就表现了孔乙己得意阔气的心理。被打残疾后的孔乙己再去喝酒就变成了“摸出四文大钱”,一个“摸”字又显示了孔乙己心态的窘迫;《药》里面华老栓拿着钱时,“抖抖”地接过来,还要对装着钱的衣袋反复地“按一按”,恰当地表现了华老栓对身上钱的重视;《理水》中写大禹“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半句话就刻画了大禹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形象。这些力求简练的文字表达,都使鲁迅用最少的语言获得了最大的表现力,形成了朴素深刻的行文风格。

(三)深刻讽刺形成幽默感

鲁迅是最善于使用讽刺艺术的作家之一。他在杂文《什么是“讽刺”?》中说讽刺是“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此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或一群人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并且指出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阿Q“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行为就是经典的讽刺:他向吴妈滑稽地求爱,却被赶了出去,遭到毒打。他想象通过革命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却被送入监狱遭到枪杀。这一系列的滑稽场面构成了鲜明的讽刺,带来一种让人捧腹大笑的幽默感。但是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又不禁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揭示着这些喜剧场面背后隐藏的深刻悲剧。这种通过深刻的讽刺形成的幽默感,让鲁迅的小说形喜实悲,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结语

毛泽东主席曾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小说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水平上,都取得了相当大的造诣,值得后人不断地研究探讨,挖掘养料。语

参考文献

[1]孔庆东.正说鲁迅[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钱理群.钱理群中学鲁迅[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11.

[3]许钦文.漫谈鲁迅小说创作[J].鲁迅研究,1981(3).

篇4:试比较软陶与传统泥塑艺术

广义上的泥塑是以粘土为原材料进行塑形的一种艺术形式。泥塑一般包括雕塑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步骤, 现代雕塑家通常是将泥塑稿做好之后进行翻模处理, 或根据泥塑稿再进行石刻打磨。还特指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 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后者。

泥塑也有“彩塑”“泥玩”的俗称。中国传统泥塑遍布中华大地各个角落, 一般尺寸较小, 风格多样,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有:陕西凤翔彩绘泥塑;天津“泥人张”彩塑;无锡惠山泥人;山东高密聂家庄泥塑;河南浚县泥咕咕;潮汕泥塑等。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民间传统艺术日益重视起来, 中国传统泥塑作为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

泥塑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考古发现众多的陶俑, 有人物、动物、车马等。工艺形式有手捏和模制。汉代的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 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影响, 旨在通过试验得出试验结论。在作者通过不断的试验进行比对分析得出, 作品在1200摄氏度以下, 没有完全发挥出氧化铁着色剂的最佳色彩变化, 表现出色彩单一, 色彩变化幅度不大。在温度达到1280-1290摄氏度, 烧制出的作品达到最佳状态, 但是温度变化对作品的附着力影响不明显, 这说明附着力在温度达到1200摄氏度下不再受温度的影响。

3.“陶艺铁绘”色彩分析

“陶艺铁绘”的作品是以氧化铁作为绘画颜料进行创作的, 在郑宁教授著《陶艺的釉》一书中, 对铁金属化合物有描述。例如宋代天目釉, 是铁釉的代表, 口沿或造型突起部位, 釉层薄而呈茶色, 而厚釉处褐中透黑, 黑中闪现蓝色, 偶有橘皮似的斑点。宋代油滴釉也是铁釉的一种, 密密的小斑点, 均匀地布于釉层表面, 与深底色相映, 微微银光闪烁。“陶艺铁绘”的色彩会随着温度和所施厚度与氧化铁溶液的浓度呈现出色彩的多样性。陶艺铁绘的色彩沉稳、色彩厚重凝练, 具有北方的地域特色。“陶艺铁绘”这种新工艺就是给过于严谨精细的古典注入变化和个性, 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对原有技术力求表现力的挖掘。解决了工艺过程单一性, 作品色阶层次丰富, 颜色对比突出, 具有立体效果, 图案及图形的层次鲜明, 增强艺术创作的效果, 降低了艺术品味等问题和不足。

总结“陶艺铁绘”这一陶瓷领域新的创作方法, 强调体系本两汉以后, 随着佛道的发展, 奉祀活动的增加, 道观、佛寺兴起, 泥塑膜拜偶像被大量需求, 促进了泥塑艺术的再发展。唐代时, 敦煌莫高窟的泥塑佛像代表了泥塑艺术的最高峰。宋代, “小泥玩”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以制作出售泥玩具为生。这种小型泥塑, 历经元、明、清、民国, 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 既可观赏陈设, 又可让儿童玩耍。泥塑艺术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在艺术形式上又各呈风貌, 独具特色。

二、软陶发展现状与特点

软陶是一种聚合性陶土。1933年发源于德国, 一位玩具制造商的女儿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发现了它, 并推向市场。九十年代传入我国台湾地区, 虽然称为“软陶”却不是陶土, 具有色彩丰富多样, 可塑性强的特点, 一般人们容易将其误认为是橡皮泥。在烧烤定型后呈一种类似于塑料的触感, 事实上, 软陶确实是一种类似于可塑性塑料的东西。只是欧洲人给它命名为“Polymer clay”, 即“高分子聚合土”, 台湾人给它取了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软陶”。

在国外软陶的发展历史已近百年, 其间无数人对它进行了测试和改良, 德国、美国都出现了一些知名公司和品牌。台湾地区的正光和卡蜜儿也是知名品牌。相比之下, 中国目前生产软陶材料的时间只有十来年, 无论在质量、数量还是品牌推广上都存在很大不足。国内软陶商中较为知名的是北京的“陶立方”与“乐思陶”。

身的科学性、整体性、相互性。从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研究体系发展战略出发, 从已实施的具体项目出发, 从可行性入手, 构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陶瓷领域陶瓷绘画体系。

参考文献:

[1]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2]冯先铭.冯先铭谈宋元陶瓷[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9.

[3]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M].甘肃: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4]潘兆鸿.陶瓷300问[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9.

[5]金银珍.现代陶艺的艺术语言[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6]郑宁.日本陶艺[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2.

[7]郑宁.陶艺的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8]蔡子谔.磁州窑造型艺术与民俗文[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

[9]魏姝俊.磁州窑民间装饰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5.

[10]李军.运用Fe2O3装饰陶瓷的创新性工艺研究[J].装饰, 2007.6

作者简介:

周冬艳:东北林业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赵俊学:东北林业大学, 材料与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三、软陶与传统泥塑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一) 材料本身

软陶与传统泥塑都是以“泥”为原料, 通过手工捏制成型。主要塑形对象以人物、动物为主。在视觉效果上, 软陶与传统彩塑都具有色彩鲜艳的特点。当然不排除, 个别作品为了艺术效果, 而刻意追求达到的朴素淡雅。

软陶因受定型方法, 即烤箱大小的限制, 所以一般尺寸较小。而传统泥塑虽然不存在烧制尺寸的限制, 但因其用途多为摆挂件和儿童玩具, 所以尺寸也不会太大, 从这一角度来讲二者具有一定共通性。

如果从纯观赏性艺术品的角度来讲, 软陶与传统泥塑一般都是以独立摆挂件的形式出现的, 按雕塑的说法来说, 摆件通常是“圆雕”, 挂件则以“浮雕”的状态呈现。并且二者在作品完成之后一般都以颜料进行修饰。只是软陶本身是有色彩的, 所以只在一些细节上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修饰。

(二) 制作过程

在工作开始之前, 无论是软陶还是泥塑都应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平台, 比较好的选择是大块的玻璃和瓷砖, 比较容易找, 也易于清洁。在工作前可以涂点护手霜之类的, 起到护手和润滑的作用。

不管是软陶还是泥塑, 其第一道共同的工序——糅土都非常关键。软陶本身是呈块状的, 揉捏可以使陶土变得紧实, 减少内部气泡的存在。因为品牌的不同, 每块软陶都有不同的硬度, 如果太软则容易粘手, 如果太硬则容易断裂。所以每块备用的陶土都要经过揉搓以达到最佳的制作效果。陶土太软, 可将其与另外硬一些的陶土相融合, 不断揉捏, 最终得到一个色彩全新软硬适中的陶土。陶土太硬也可用这个方法。如果想要保持原来的色彩不变, 可以用吹风机吹干, 或用热水袋加热, 也可达到较好的效果。最好是选购时就选择较好的品牌, 陶土的质量较有保证, 不会出现过分夸张的软如稀泥, 硬似石块的手感。一般软陶的揉捏工具是杆杖, 有木制的和金属的, 也有一些爱好者用专门的压面机来糅土, 也用来制作具有特殊效果的薄片。

泥塑的糅土工序与软陶接近, 如果是高品质的粘土, 比如品质较好的紫砂泥, 只需将其揉匀, 揉实即可。如果是作者自己从河边挖取的沉积土, 则比较麻烦, 通常在晾干后, 需要用较大的木棒将泥土反复敲打, 待石子、树枝等被敲碎或与粘土分离后, 在缓慢加入适量的水, 反复敲打, 直到将粘土敲打“成熟”, 即可作为塑形原材料。目前, 会有一些工厂专门制作加工这种粘土, 以出售给泥塑爱好者。

软陶本身具有各种丰富的色彩, 颜色的调和也是陶土本身的调和, 所以作者在创作前, 要根据需要调出自己需要的彩色陶土。而传统泥塑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只需在胚胎定型之后像普通彩绘一样着色就可以了。

(三) 材质特性

相比较而言, 软陶具有一定的毒性, 这种毒性来自于其丰富的色彩。软陶着色剂含有重金属, 颜色越深毒性越强。这也是人们在选购软陶时考虑的主要方面, 好的品牌做的较好, 有一定的检测标准, 被认为是安全的。另外软陶在烤箱烘烤过程中, 也会产生一些类似塑料的气味, 如果温度过高还会使成品烧焦, 甚至燃烧产生刺激性烟雾。这对人体是有害的, 所以烘烤温度要严格控制好。从这个角度讲, 中国传统泥塑就有很大的优势, 泥塑是以纯天然的粘土为原料进行塑形的, 待烘烤或自然风干后, 再用颜料着色。如果考虑到颜料的毒性, 至少在着色前是绝对安全的。

(四) 应用范围

就用途来讲, 软陶与传统泥塑都可以作为摆挂件, 或者笔筒、镇纸之类的小东西。但通常是不会与食物接触的, 比如餐盘, 筷子、牙签盒都不太合适。软陶的耐热性不强, 容易变形, 其中未知的毒性也不让人放心。至于泥塑, 除非是烧制成陶瓷, 是没问题的, 如果只是粗加工, 也不建议用于餐具。软陶倒是可以用来装饰餐具, 只要不直接接触食物就问题不大。

软陶因为原料容易获得, 可塑性强, 烘烤成型简单, 只需普通家用烤箱就可轻松定型。小件作品还可以用电吹风或蒸煮法定型。定型后不容易摔碎, 所以广受人们的欢迎。尤其的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可以永久保存自己的作品。当前市面上还出现了一种轻质粘土, 手感极轻, 类似于袋装的棉花糖。塑形后只需自然风干就可永久保存了。只是因为材质的疏松特性, 一般用于儿童手工制作, 不宜制作非常精细的作品。比如软陶与泥塑都可完成的人物肖像写真, 轻质粘土就较难实现。

从服装配饰、家居饰品到儿童玩具, 软陶不可思议的艺术表现力让人惊叹。软陶不但可以独立制作成各种物品, 还可以和其他许多材料搭配起来完成各种物品, 如瓷器、陶器、玻璃制品、金属与木头等。而传统泥塑则因为易摔碎、易脱色等原因, 不能摆脱传统摆件, 小玩具的应用范围。

(五) 互相临摹仿制的可行性

软陶可以仿制出各种各样的传统泥塑作品, 比如“泥人张”“惠山泥人”这类精细作品都可以达到神似的程度。而像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河南浚县泥咕咕这类地方特色浓厚的作品, 软陶却只能摩出形似, 因为泥塑作品中的随意性极强, 大部分为当地民间艺术家的信手之作, 充满灵性。

相对的, 如果用传统泥塑临摹仿制软陶作品则具有较大的难度, 先不说其他, 只说软陶最具代表性的花条切片工艺, 就不是一般泥塑可以做到的。千变万化, 形态各异的花条给人一种万花筒的错觉。花条切片制作是利用软陶土在非刻意情况下的不兼容特性而达到的, 层层色彩之间对比强烈, 颜色的叠加呈现出色彩斑斓的艺术效果。花条切片如果通过手绘来完成, 则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与耐心。

目前, 我国各地的传统泥塑大多被列为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既然被保护, 说明其发展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大部分传统泥塑在艺术形式上都流于陈旧、僵化, 缺乏社会认同和市场需求。传统泥塑与软陶在本质上是同一种造型艺术, 通过软陶与传统泥塑艺术的比较, 希望可以探寻出一条我国传统泥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春梅张晓寒《简论软陶工艺的发展状况》艺术与设计 (理论) 2009年09期, 第381页

[2].http://baike.baidu.com/view/32647.htm软陶——百度百科

[3].汤红兵《从“卡通雕塑”的盛行看我国传统泥塑的现代转型》美术观察2010.03, 第109页

篇5:试比较“革命与爱情小说”《红豆》和《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资产阶级 旧势力 爱情 阴谋

中圖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236-01

1 概述

《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四部作品,描写的都是爱情故事,其中几位女性为追求爱情自由的热情,以及坚强的性格,至今都值得称颂。但其中深层次的更是对封建旧制度的批判,新的资产阶级思潮冲击了人们的旧观念、旧的生活方式,虽然带来了一时的混乱,但希望总在最后显现,任何人都不能阻止社会的进步。

2 旧社会制度下的爱情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学中希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对书中的主人公安娜,我是怀有一份佩服之情的,因为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与旧势力作斗争。为了爱情,她离开了有权有势,不懂感情,一心想着政治地位的丈夫;离开了自己可爱的儿子;离开了安乐的家。但是她失去的这一切,只换来了短暂的幸福,轻浮的弗伦斯基为了自己的地位和金钱,选择了抛弃她。其实安娜的悲剧也不全在于别人,她跟弗伦斯基之间根本没有真正的爱情。她虽然选择了与旧关系的决裂,但却又抱有一丝的幻想,她的这种优柔寡断注定了自己的悲剧命运。最后安娜一无所有,死在了列车的飞轮下,用她最后一点资本报复了所谓爱着她的人。

书中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在爱情的背后隐藏的更是新旧阶级间的矛盾。小说中有两条平行的线索,当时有人说它没有“建筑术”,有人说它是“两部小说”。作者委婉地拒绝了这些批评。他说,该书结构之妙正在于圆拱衔接得天衣无缝--两条线索有“内在的联系”。指的是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即当时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带来的、作者所认为的灾难性的后果:一方面是贵族受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在家庭、婚姻等道德伦理观念方面发生激烈变化,卷首“奥布隆斯基家里一切都混乱了”一语有象征意义;另一方面是农业受资本主义破坏,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也就是列文说的:“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以安娜为中心的线索(包括奥布隆斯基、卡列宁、弗伦斯基以至谢尔巴茨基等家族)和列文的线索,分别表现了这两方面的问题。

《简爱》就像简·爱的名字一样,简单的爱,不论尊卑、不分贵贱,追求平等的爱情。这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曾风靡一时,简·爱成为广大女性心目中的榜样,她与罗契斯特的爱情,也成为爱情的典范。简虽然渴望被爱,但决不要求施舍。在得知罗契斯特有妻子时,她毅然决定离开,漂泊在外,受尽折磨;当她有财产了之后,她仍然忘不了自己的旧情人,尽管这时他已穷困潦倒,并且双目失明,但真爱还是把他们连接在了一起。小说通过罗契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批判了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并始终把简·爱和罗契斯特之间的爱情描写为思想、才能、品质与精神上的完全默契。

通过他们的故事,许多女性反省了自己的爱情观,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形式写成。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全书构思精巧,情节波澜起伏,给读者制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而又不脱离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背景。作者还以行情的笔法描写了主人公之间的真挚爱情和自然风景,感情色彩丰富而强烈。这部优美、动人并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至今仍保持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红与黑》是司汤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书中的主人公于连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可他一心想摆脱下层阶级的地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上层社会的认可。通过主人公于连眼中的社会,充分揭露了复辟时期的反动,反映了贵族复辟与资产阶级反复辟斗争的一些本质内容。小说对现实生活栩栩如生的描绘和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是其在艺术上的最重要的成就,也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于连在作家庭教师时与德·雷纳尔夫人私通,有人说他们的爱情是纯真的,不带有阶级的成分;但后来与拉莫尔小姐的爱情,可以说是于连为了跻身上层社会使用的一种手段。始于雷纳尔夫人—— 发迹于拉莫尔小姐—— 终于雷纳尔夫人的命运,似乎带有点宿命的意味。于连在生命的最后才认清了这个社会的本质,对爱情、友情及死后人们对他是否记得的怀疑是出于对自己的不确定—— 因为他是个农民。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美丽善良的朱丽叶爱上了英勇帅气的罗密欧,可造物弄人,他们两个家族有世仇,两家坚决反对他们的来往。可爱情的火焰是不能熄灭的,他们偷偷的私订终身。为了逃脱家庭的束缚,朱丽叶决定装死,可怜的罗密欧不知道其中的秘密,误以为心上人已死,痛苦的自杀。当醒来的朱丽叶看到此情此景,痛不欲生,也含恨自杀了。上演了一幕外国版的《梁祝》。

3 结语

四部作品中,分别描述了四个不同的爱情故事,大部分是爱情的悲剧,爱情之间又夹杂着种种阴谋,为了达到个人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现实正如托尔斯泰所指出的那样,与不幸的背景相比,幸福是脆弱的,来得快,去无踪。只有简爱得到了幸福,看来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只有正确地爱情观才能使“有情人终成眷属”。隐藏在爱情背后的是腐朽的社会制度,正是封建思想的毒化,才造成了今天看来不合逻辑的悲剧。安娜、德·雷纳尔夫人以及当时许多的贵夫人,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洗礼,朦胧中有了反叛思想,开始寻找新的小幸福,背着自己的丈夫与别人私通。但她们都不愿与旧的生活圈子一刀两断,她们没有像简一样毅然出走的勇气,这也正注定了她们悲剧的色彩。朱丽叶更是无辜的受害人,她们连同自己的爱人都成为阶级斗争的牺牲品。与她们相对的是简,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她的生活遭遇令人同情,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更为人们所赞赏。成为新时代女性品质的代言人。

参考文献

[1]高田田.《阴谋与爱情》剧情分析[J].文学教育(下),2009(9).

篇6:试比较“革命与爱情小说”《红豆》和《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一、诗化风格

萧红小说, 从文体结构上, 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主要依靠情节来再现生活的枷锁, 用印象与感觉来铺陈故事, 具有诗化结构。《生死场》, 无论是从标题, 还是从故事情节的组织上, 前后联系都不是特别紧密。故事中, 没有什么核心的情节与人物, 只是二里半、王婆、金枝等几户人家的繁琐生活以及生死挣扎。《呼兰河传》, 大篇幅的景色与风俗描写, 更多的是表现萧红对家乡的回忆与印象。这部小说, 虽然萧红也写人写事, 但更多的是记叙那些人和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和感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祖父、有二伯、冯歪嘴子、小团圆媳妇, 都出现在不同的章节, 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除了萧红对他们的回忆与思念以外, 着实找不出任何一条“红线”能够把他们给串联起来。就像作家自己所说的那样:“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 只因它们充满我儿时的记忆, 忘却不了, 难以忘却, 就记在这里了。”2

萧红小说拥有诗化的语言。小说常以“陌生化”的语言来描写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熟悉的事物, 并以此来让人们对事物产生新鲜之感。例如:《王阿嫂的死》中描述到:“穷汉们, 和王大哥同类的穷汉们, 摇扇着阔大的肩膀, 王大哥的骨头被运到西岗上了。”原文中主语应该是“穷汉们”, 然而在插入行为状语 (“摇扇着阔大的肩膀”) 之后, 谓语的主语却变成“王大哥的骨头”了。显然, 萧红在创作时没有刻意地去注意思维逻辑的合理性, 而只是善于捕捉最饱含诗意的瞬间。这样, 把“穷汉”、“阔大的肩膀”、“王大哥的骨头”这些意象的叠加, 让人更加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沉重与价值的卑贱。虽然如此简单自然的语言给人一种陌生感, 但也为小说平添几分诗歌的韵味, 强化了作品的审美效果。

萧红小说充满诗化意境。《生死场》中二里半找山羊, 金枝去柿子地摘柿子, 王婆卖马的场景, 萧红都不是一笔带过的, 而是把它们都写的如诗歌一般。“仿佛是胰子的泡沫”、“大红的西红柿”、“深秋秃叶的树, 为了惨厉的风变, 脱去了灵魂一般吹啸着。”诗化描写中最著名的当属《呼兰河传》里面的“火烧云”了:“晚饭一过, 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喂猪的老头子, 往墙根上靠, 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白猪, 变成小金猪了。”3作者以诗人的眼光, 活化出一个极富鲜明色彩的北方乡村日落的风景, 同时, 融入自己的感情, 将诗画交融, 让读者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陶醉。

萧红在小说中, 擅用象征手法。《生死场》中二里半家的山羊, 出现在小说的首尾, 而时间跨度恰好是十年, 象征着农民一成不变的生活。告别了老山羊也就意味着告别了那种旧的生活方式和受宰割的命运。王婆家的老马, 辛苦耕作, 最后瘦弱不堪, 但还是逃脱不了下汤锅的结局, 象征了被压榨的农民的命运。《呼兰河传》中的后花园里, 一切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花儿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就像鸟飞上了天似的。……都是自由的。”恰恰是象征着萧红对自由的渴望。《小城三月》以生机盎然的春天开头, 以凄凉的春景结尾, 正像是翠姨美好开始而又悲郁死去的一生。萧红对象征方法的运用, 增强了诗化小说的艺术表现力。

陈漱渝指出:“萧红小说是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新型的小说样式。”4确实如此, 萧红小说有着独特的架构模式和清丽脱俗的诗化语言。虽然, 萧红的小说, 缺少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也鲜见传统小说观念中的典型人物。但它的自由、清新、多彩, 同样会引人入胜;它的曲折、沉痛、真实, 同样会令人沉醉。萧红小说的诗化语言, 诗化结构, 感情洋溢, 有如一幅壮丽的画卷。正像茅盾在《呼兰河传》的“序”里所说:“……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串凄婉的歌谣。”5

二、越轨抒情

萧红小说, 有着越轨的抒情方式。首先,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 萧红在其小说中表现了丰富的浪漫主义情怀。因为追求光明, 渴望自由, 萧红的抒情风格轻快明丽。《呼兰河传》, “我”与祖父常去的后花园, 是热闹的、新鲜漂亮的, 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 要做什么, 就作什么。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上架上房都行, 黄瓜随便开花结果, 玉米长到天上也没人管。连晚霞也是随心所欲、变幻多姿的。“这花园里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 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 黄蝴蝶。”“蜻蜓是金的, 蚂蚱是绿的, 蜂子则嗡嗡的飞着, 满身绒毛, 落到一朵花上, 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萧红将这自然界的万物都写的生机勃勃, 诗情画意, 深深地表达了她对生命的自由渴望以及未来的美好向往。

因自身命途多舛, 萧红在其小说中也常常会表现出一种明丽凄婉的抒情风格。《呼兰河传》里因婚姻不幸而自杀的女性, 让人觉得“冷森森的”, 跳大神的鼓声“越听越悲凉。”人们感叹“人生何如, 为什么这么悲凉。”即使是放河灯的繁华景况, 最后也是“荒凉孤寂的样子”让人的心“无由地来了空虚”。《小城三月》开篇初春原野的景色, 宁静优美, 清新温情。翠姨死后“坟头的草籽发芽了。一掀—掀地和土粘成了一片, 坟头显出淡淡的青色, 常常会有白色的山羊跑过。”凄凉的画面有哀婉的忆旧之情, 又有人生如梦的伤感。对自然自由生命的热爱和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悲悯, 让萧红的作品弥漫着一种荒凉的意蕴。萧红平淡从容地诉说着人间的沧桑与不幸, 无可奈何地表达着对人生的不解和困惑。“人生苦多乐少, 变幻无常”, 是萧红深刻而独特的生命体验, 也因此她让她的作品拥有了明丽凄婉的风格。

萧红是有着“非女性的雄迈的胸襟”6的。所以, 萧红在其小说中, 突现出强烈的爱国意识。首先, 作家写了很多爱国题材的作品。《生死场》, 农民们自发的反抗日本人对其家乡的侵略;《北中国》、《旷野的呼喊》, 耿大先生和陈公公的儿子都离家从军抗日;《孩子的讲演》九岁的小王根宣讲抗日的大道理;《腿上的绷带》老齐为了抗日失了爱人;《两个青蛙》平野和秦铮为了抗争付出代价;《朦胧的期待》金立之为了抗战最后都没能收到爱人给他买的香烟。在萧红的小说中, 这些人物虽然都为保卫国家付出了代价, 甚至生命, 但是他们的灵魂都无比高尚。其次, 萧红关注着“国民性”, 并试图对其进行改造。生活在封建宗法制度枷锁下的人们, 生活的痛苦不堪。《生死场》上的人“糊糊涂涂的生殖, 乱七八糟的死亡。”《呼兰河传》里的人, 整日的把自己的命运同鬼神联系在一起, 终日只知道跳大神、放河灯、唱野台子戏。《马伯乐》里面的马伯乐, 虽然接受过洋教育, 却灵魂卑琐, 天天就想着逃难。这些人都在活着, 却没能活出一点人的尊严。面对着如此残碎的生命, 萧红“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所以, 萧红对其进行了极为辛辣的讽刺, 并对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劣根性进行了十分犀利的批判。萧红,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 在沸腾、广阔的时代生活面前, 能够保持如此的清醒与冷静, 难能可贵。

三、结语

萧红研究者皇甫晓涛这样评价萧红的作品:“从来没有一个作家的出现曾使文艺界、批评界如此惊慌失措和难堪。人们搜肠刮肚, 却难在既有的符号系统中寻找到恰当的词语来描述和评价这个作家的生命活动和她的作品内涵。”7萧红就是这样, 以自己的独特的文艺理论和天才的写作能力来架构属于她自己的文学作品。她凭着生命的直觉, 天才的灵性, 现代的文学意识, 以“越轨的笔致”, 创造出一种唯独属于她自己的“萧红文体”。萧红的小说呈现出多彩的风姿, 不是散文, 却具有散文的从容和闲散;它不是诗, 却充满诗的韵味和魅力;它不是画, 却是别致的乡土风俗与风景画。它体现了萧红独特的探索与思考, 在文学上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聂绀弩.回忆我和萧红的一次谈话.当代[J], 1981 (01)

[2]、萧红.《萧红全集—长篇小说 (一) 》[M].凤凰出版社, 2010.323

[3]、萧红.《萧红全集—长篇小说 (一) 》[M].凤凰出版社, 2010.155

[4]、陈漱渝.云霞出海曙, 回应半边天.长城[J], 2000 (06)

[5]、萧红.《萧红全集—长篇小说 (一) 》[M].凤凰出版社, 2010.125

[6]、萧红.《萧红全集—长篇小说 (一) 》[M].凤凰出版社, 2010.114

篇7:茅盾小说的非主流倾向与艺术特色

一、小说创作的非主流倾向

现当代文学研究界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 认为茅盾本人的小说创作与主流创作方法是一致的, 甚至认为茅盾是主流创作方法的奠基者, 茅盾小说是主流创作方法的主要体现者。然而, 通过分析研究, 笔者发现, 茅盾小说的创作方法与后来的主流创作方法有诸多重大差异, 它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要了解茅盾小说创作方法的特点, 弄清它和后来的主流创作方法的异同以及它的美学渊源, 非常必要。人们产生茅盾是主流创作方法代表的印象并非毫无根据。与解放前非解放区的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比, 茅盾小说与主流创作方法的要求最为接近。它与主流创作方法确有诸多一致之处:它往往以重大社会政治事件为背景, 在写人时突出其阶级性。《子夜》以后的作品对社会现实与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与中国共产党的官方表述基本一致, 特别是他创作《子夜》时, 从社会科学命题出发的做法, 使得有些学者把他视为“主题先行论”的始作俑者。然而, 笔者近年来经重新研究茅盾小说, 发现它与主流创作方法有着明显区别, 而且他本人早期和后期的创作方法既有其一贯性, 又有其差异性。茅盾小说的创作方法与主流创作方法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其创作宗旨或创作目的以求真为前提, 包括真实地表达个人的生命体验与客观地剖析社会现实, 在此基础上要求文学对社会人生发生一定作用。许多人由于茅盾曾表示创作《子夜》是为表达自己对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看法, 由于茅盾小说的题材往往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 便把它当作“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典型[4]。我以为这是一个误解, 至少是对茅盾小说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重视作品的社会效果与主流创作方法倡导的把文学当作宣传政治、政策的工具, 这两者并不能画等号。作者的表白也不能作为评价作品的唯一依据, 一是因作者的表白往往受特定社会形势的影响, 受具体语境的制约, 二是因作品的客观意义与作者的主观意图常常不一致。而且, 茅盾小说中的优秀之作并不只是《子夜》、《春蚕》和《林家铺子》, 单凭它们并不能概括茅盾所有小说创作的特点。诚然, 茅盾是“社会剖析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子夜》及其以后的小说更是他进行社会剖析的典范作品。但是, 茅盾小说创作的开端———《蚀》三部曲, 却不是以社会剖析见长, 而是以表现其生命体验为主的。即使是他后来的创作, 虽然走向了自觉的社会剖析, 但作为有良好文学修养与优秀艺术家素质的作家, 茅盾并未放弃对个体生命体验的表现与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探讨与追寻。他早年提倡的“为人生”, 既有“为社会”的涵义, 也有“为个体生命”的内蕴。在《从牯岭到东京》一文中他曾说过:“左拉因为要做小说, 才去经验人生;托尔斯泰则是经验了人生以后才来做小说。”“我爱左拉, 我亦爱托尔斯泰”, “可是到我自己来试作小说的时候, 我却更近于托尔斯泰了[1]。”在进行小说创作之前, 茅盾在理论文章中曾大力提倡过自然主义, 试图为中国现代小说输入科学研究和精细真实描写的精神。而在创作其处女作《蚀》三部曲时, 他却难以坚持冷静理性的科学研究态度, 而倾力表现其人生体验了。在《虹》以后的创作中, 茅盾小说注重社会剖析的特点日益明显而至定型, 这时, 左拉、巴尔扎克的科学研究或社会历史分析精神与列夫·托尔斯泰的探索人生意义的精神已经融为一体了。以前的研究者一般只注意到茅盾小说社会剖析的一面, 而忽视了其人生探索的一面, 有人还以政治倾向为标准, 以社会性和时代性为尺度, 把茅盾前期的《蚀》及短篇小说看作不成熟乃至失败之作。

二、小说的艺术特色

茅盾是讲究小说结构艺术的大师, 他的小说呈现一种蛛网状的复式结构,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就呈现出了蛛网状的复式结构, 以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 宏大而严谨的结构, 在中国的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它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结构的成熟。《子夜》前的长篇小说, 无论是《倪焕之》还是其他, 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形态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子夜》的另一个贡献是塑造了民族资本家的形象。通过一系列民族资产阶级形象的塑造, 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思考了中国的前途。在题材的选择上, 注重其时代性和重大性, 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子夜》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 反映出整个大时代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在帝国主义侵略下, 30年代经济大崩溃中的买办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生死搏斗;农民的爆动、中小城镇商业的凋残、市民阶层的破产;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毫无出路;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与爱国抗日运动的最初发动。人物形象塑造上, 表现为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茅盾认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历史的客观条件、客观环境造成了人的特点, 所以, 茅盾总是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突现人物性格及其发展, 特别注重人物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地位的变化, 例:吴荪甫的基本特征是似强实弱、外强中干, 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1) 与官僚资本家赵伯韬的关系; (2) 与工人的关系; (3) 与农民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特殊的时代, 吴荪甫的性格有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方面是自身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造成他处于孤立的位置;另一方面中在与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 感到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 这种软弱性投影在他的心灵、性格上吴荪甫的悲剧命运说明了:在帝国主义的统治下, 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豹子头林冲》、《林家铺子》、《春蚕》、《残冬》、《大鼻子的故事》和《霜叶红似二月花》这些小说, 以观察深刻、画面广阔、叙事结构宏大见长, 以准确、生动和丰富的艺术手段, 展现了中国社会20~40年代曲折而复杂的历史长卷。[2]如《林家铺子》共有七个章节, 其中数第四章与第七章写得最为出色。第四章是情节发展的高潮, 作者设身处地地呼喊出林老板的痛苦:“不毁才是作怪:党老爷敲诈他, 钱庄压逼他, 同业又中伤他, 而又要吃倒账, 凭谁也受不了这样重重的磨折罢?而究竟为了什么他应该活受罪呀!他, 从父亲手里继承下这小小的铺子, 从没敢浪费;他, 做生意多么巴结;他, 没有害过人, 没有起过歹心;就是他的祖上, 也没害过人, 做过坏事呀!然而他直如此命苦!”这种呼喊让我们想到其与老舍《茶馆》中主人公也经历过的境遇如出一辙。第七章写的是铺子门口的吵闹和市党部前的混乱情景。林家铺子破产后, 铺子前围满了前来讨债的人, 喧声鼎沸, 一片嘈杂。“朱三阿太扭着瘪嘴唇和警察争论, 微颤颤地在人堆里挤”, 而且“额上的青筋就有小指头儿那么粗”;张寡妇则“抱着五岁的孩子在那里哀求另一个警察放她进去”。她们都是希望能够进入铺子, 趁早拿几样还值钱的东西来减少自己的损失。然而她们却不能在恒源庄共同来分配底货, 甚至连争执的资格都没有, 只能被警察挡在门外。桥头的陈老七还算是比较“幸运”的, 能够挤进铺子现场观看分配底货的过程。朱三阿太和张寡妇等弱者只能使出农村所擅长的“哭嚎”, 哭声震天, 如丧考妣。朱三阿太等这些可以称得上是铺子的股民, 讨债不成, 只能把最后的希望于“天天大叫保护穷人”的党部, 这就好像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一有人号召, 就纷纷响应。然而, 他们却不知自身在警察眼中是被视为“不识好歹的贱狗”, 警察怎么可能会去理睬他们的冤情, 在枪械的威胁之下只能如作兽散。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张寡妇, 一阵混乱之中, 她失去了自己怀中尚处襁褓的孩子。衣襟上的几滴鲜血让她从希望的幻影中清醒过来, 出于母性的自然感情, 她的精神开始崩溃, 并且为孩儿的丧命而发疯。“啊哟!我的宝贝!我的心肝!强盗杀人了, 玉皇大帝救命呀!”号啕之声令人心碎并不禁为之流下同情的泪水。小市镇的混乱局面以及小百姓在这场倒闭中悲惨遭遇的情形也就清清楚楚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将其与《子夜》作个简单的对照, 后者较为突出的艺术手法是心理描写, 而在《林家铺子》中, 最精彩的则是行为描写, 如写林老板在重压围攻下委曲求全时, 他“颤着声音说, 努力忍住了滚到眼眶边的眼泪”。[3]可以说, 林老板与吴荪甫都是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典型形象。如果把林老板和吴荪甫放在一起, 可以发现, 两者在性格上有着明显差异:吴荪甫对事业的追求充满着信心和冒险精神, 而林老板却只想千方百计守住店, 虽精明能干但胆小怕事, 他的行动显示出他的软弱。

小说在行文中多处使用了暗示和象征的手法:从林老板和客人的谈话中暗含着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两面夹攻的时代背景;从寿生的话中可见地主和高利贷者剥削、大鱼吃小鱼的吞并和竞争局面;从结尾“远在上海, 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里”中可见战局的严重。纷繁复杂的矛盾都集中在林家铺子一再挣扎终于破产的过程中, 枝蔓虽多但经纬分明。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这篇小说的另外一个特色所在。例如林老板和寿生跟人承诺“三节清账”, 这是当地的一个不成文的习惯, 即商家在端午、中秋、旧历的年关这三个节日清理的各项账目。用风俗展示地方风情, 丰富了故事内容, 也使作品更自然真切。

茅盾在其非主流创作方面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 在小说的艺术特色方面的贡献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摘要:小说创作是茅盾先生最主要的文艺建树, 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历史性, 他开始创作就注意大规模地反映中国社会, 敢于正面触及并展开重大社会政治矛盾, 他的作品纵横开阖、吞吐宇宙, 具有极大的社会容量, 明显地具有史说的性质, 主要表现在他的非主流倾向与艺术特色方面。

关键词:非主流倾向,艺术特色,茅盾

参考文献

[1]王嘉良.茅盾小说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9.

[2]丁亚平.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3]刘焕林.茅盾短篇小说欣赏[Z].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0.

上一篇:物业管理公司品质部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