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改革

2024-05-07

革命与改革(精选十篇)

革命与改革 篇1

一、重要信息印脑海,游刃有余显技巧

1932年,经新声通讯社的吴中一副社长推荐恽逸群担任该社编辑,从此开启了后者20年新闻生涯[1]23。恽逸群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文思敏捷、记忆超群,同时又善于辨别真伪、精通社会调查、与人打交道能力强、可灵活自如应对各种复杂的新闻工作局面。在恽逸群众多得天独厚的新闻从业条件中,他的采访能力与写作能力是最为突出的。1933年,杭州召开了中国经济学年会,恽逸群被新声社派去采访该会议。中国经济学年会是每年备受瞩目的经济界盛事,聚集了全国最著名的经济界杰出人士及政府主管经济的官员。年会会长由马寅初担任,他在长达三个小时的主题演讲中侃侃而谈、成竹在胸,台下包括数十名记者在内的听众都在屏息静气地作着记录。唯独恽逸群抬着头紧盯马寅初,没有在作记录,只是在一边聆听一边记住要点,并对即将进行的新闻报道写作整体构思。年会刚一结束,恽逸群便很快写出了一篇新闻报道。当这篇长达两千字的报道送到马寅初处审阅时,马寅初连一个字都没有删改便通过了。在新闻界初出茅庐的恽逸群以其超强的记忆力、惊人的工作效率、高品质的写作赢得了广泛赞赏。

恽逸群一生都保持了高效的新闻工作习惯,即便到1948年担任《新民主报》总编辑和社长,日常管理工作繁忙时,恽逸群的高效率也让人印象深刻。当接到共产党旗下新华社提供的四十多名国民党战犯名单时,恽逸群没有任何既有资料可用,他全凭记忆将这四十几名战犯在国民党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战时犯下的罪行逐条写出,并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刊发。刊发后,全国各地报纸竞相转载,受到广泛支持。恽逸群的高效还表现在每天能为几家报社同时撰写评论,让他在革命新闻工作中游刃有余。恽逸群还善于在采访工作中巧妙运用各种办法,总能从不愿意透露情况的采访对象那里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在采访孔祥熙时,恽逸群向对方提出关于国家财政金融存在的严重问题。但孔祥熙既对恽逸群的正面提问拒不回应,又对恽逸群的反面提问支支吾吾、刻意回避。在其他记者眼中,这样的采访一定是以毫无收获告终,不可能完成一篇新闻稿。然而,恽逸群以实际行动让同行们见识了真本领。他在新闻稿中,不仅列出自己向孔祥熙提出的正反两方面问题,还详细描绘了孔祥熙面对问题时的表情、态度、支吾言辞。尽管读者与恽逸群一样,无法从孔祥熙口中获得正式的回应,但一定能从恽逸群的字里行间读出孔祥熙对国家财政金融所存在严重问题应负的责任[2]62。恽逸群的采访与写作技巧由此可见一斑。

二、编辑稿件理头绪,兢兢业业揭迷雾

除了采访与写作,编辑也是革命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恽逸群就职于新声社及《立报》的时候就兼职从事过编辑工作。编辑工作主要是对新闻素材进行选择和加工,从大量新闻资源中挑选和加工最有价值的部分。恽逸群在开展编辑工作时,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在对新闻进行形式方面的加工编辑时,恽逸群尽量挤掉冗长稿件中的水分,删除所有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让报道简明扼要。《立报》的国际版新闻采编经常要翻译国外通讯社的电文,因此稿件会有明显的翻译痕迹。恽逸群在编辑此类稿件时,会逐字逐句将翻译痕迹明显的地方用中文的句法章法进行修改,让稿件符合中文习惯、通俗易懂。在对新闻进行内容方面的加工编辑时,恽逸群观点鲜明、思路清晰。有些新闻报道只是引用国民党政商要人们无关紧要的讲话,并刻意用模棱两可的字句掩盖他们的真实意图,让读者难以从报道中看到事情的真相。恽逸群遇到这样的稿件,会毫不客气对内容进行修改。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含蓄批评了政商要人们的话,突出了报道的主旨内涵。《立报》转载的国际新闻往往站在西方列强的角度说话,为掩盖他们掠夺中国的罪行、维护他们的殖民利益不惜大肆渲染虚假报道。作为编辑,恽逸群绝不允许这样的报道出现在中国读者眼前。他坚定站在中国国家利益的立场上,重新改写外电报道,将新闻视角放在中国人民身上[3]49。除此之外,恽逸群还能通过各种编辑手法将看似凌乱、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国内外新闻理清头绪,让广大读者都能够一目了然。

恽逸群认为,30年代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矛盾、冲突、战争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连续上演,让人难分敌我、眼花缭乱,作为革命新闻工作者,自己必须在纷繁严峻的形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思维和判断,否则难以引领公众的认知和良知。恽逸群通过深入观察,将全世界所有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正在酝酿联合对外侵略的国家;第二类是英国、法国、美国、苏联等国家;第三类是殖民地国家。这三类国家对中国而言分别是敌、友、我三种力量。中国作为饱受侵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应该在国际上团结友、我两种力量,共同反对法西斯敌人的侵略。恽逸群的这一观点具有国际统一战线的高度。他将这一观点自觉运用于他的新闻本职工作,用爱憎分明的文笔和反映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情怀,力图引导广大读者揭开形势迷雾。恽逸群兢兢业业的革命新闻工作成效显著,新声社经恽逸群之手的稿件的质量受到业内人士广泛好评,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上海大小林立的新闻通讯社中,新声社享有极高的新闻话语权。《立报》的国际新闻从开始的导向错误迅速摆正立场,用真实、通俗、进步的新闻信息让读者耳目一新,受到业界内外的强烈关注。而这一切都与恽逸群的工作能力、态度、成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鼓舞士气望未来,以笔为器严清算

“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恽逸群在八年艰苦抗战中时刻谨记作为一名革命新闻斗士的使命,撰写并发表了大量文章,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坚决反对投降派的倒行逆施、深刻揭露别有用心之人的苟安言行,将新闻的组织、教育、引导大众的功能予以充分发挥。面对不断紧逼的侵华日军、面对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形势,心急如焚的恽逸群夜以继日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在《几时方能扫墓祭祖》的文章中,恽逸群结合当时“东北乃中华民族起源之地”的说法,借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传统,极力号召广大军民顽强抵抗日本军国主义,收复东北,收复全中国,唯此方能包住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生存权力。随着抗日形势越来越转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变化,恽逸群适时刊发了《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生长在民族抗日中》的通讯文章。文章在回顾艰辛的抗日历程的同时,满怀信心憧憬了中国的未来。恽逸群在文章中说“:抗战头两年损失巨大是难以避免的,但日本侵略者既然不能在他们预计的时间内灭亡中国,那么中国就有了巨大的获胜把握。而且,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中国不出十年时间就一定可以恢复元气。”[4]158

与广大英勇的抗日军民相比,少数亲日派、投降分子不断污蔑中国抗日的正义性,主张对日媾和,并与日本人勾结、出卖民族国家利益。恽逸群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深刻揭露了这些人投敌卖国的丑陋本质。他撰写《应战和求战的界限》一文,严厉抨击了“应与大日本帝国和平谈判解决战事”的误国言论,指其“混淆视听”,“必须严厉清算”。在《胡不遄死》一文中,恽逸群指名道姓严词批判汤尔、王克敏等汉奸、反动分子的对日苟合言行,提出“将一切隐藏在中华民族内部的汉奸清除出去”。《现在有“和平”吗?》揭露了南京伪政府卖国求“和平”的嘴脸,提出只有将抗战坚持到底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恽逸群的此类新闻文章还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异哉汪精卫之言》,揭穿汪精卫反国家、反民族的汉奸本质,是中国新闻界第一篇深刻批判汪精卫的报纸文章,在全国掀起了巨大反响。恽逸群通过勤勤恳恳的革命新闻工作揭露批判投降言论、指出错误观点、凝聚抗日士气,充分表现了一名杰出革命新闻工作者的素养与情怀。

四、党的报纸讲党性,党报改革不畏难

解放战争至建国初期,恽逸群一直担任党报领导职务。他一心办好革命报纸,尝试对报纸新闻进行改革,充分发挥报纸党的宣传工具作用,最大限度满足国家民族需求。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恽逸群结合多年新闻工作经验深刻意识到:党的报纸一定要讲党性,要加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鼓舞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民主报》创建之初,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恽逸群认为《新民主报》一方面要引导全国人民支持我党、我军在前线的战事,另一方面要向全国人民宣传我党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让全国人民坚信我党恢复经济、发展民生的决心。所以,恽逸群在《新民主报》编辑、发表了大量此类文章。恽逸群领导上海《解放日报》时,同样强调该报的宣传引导作用,不仅发文揭露奸商、敌对分子投机倒把、从事破坏活动的行径,更积极展现上海人民对上海解放和人民政府建立的热烈拥护。恽逸群的新闻工作,为上海城市秩序的恢复、经济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颐雪雍.恽逸群[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3]杨保军.新闻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改革与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篇2

一:区别

1、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2、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在革命中充满了暴力、斗争与尖锐的矛盾冲突,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3、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一破一立之间社会动荡不可避免。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现有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二:联系

1、改革往往是迫于革命或者危机的威慑力,有些改革其成果也是根本性的如商鞅变法。

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与革命 篇3

相比之下,西方的证券市场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而时至今日,股市也只有在少数发达国家才能在企业融资中担任重要角色。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开始有大量美国人成为上市公司股东,而他们往往是通过参与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而间接成为股市投资者。

而且,西方证券市场在发展之前并没有经历一场以消除私有财产为目的的革命。而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以来,消灭私有财产就被写进了党章。

最近几十年里,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的股市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实际上,这个过程中充满了为解决实践中出现的矛盾而作出的种种努力。作为一个母语非中文的“外国人”,我一直在力争跟上中国令人眩晕的变化步伐。

我见证过一些方案的探讨或实施过程,包括QFII、QDII、二板或创业板市场。允许境外企业上市、允许更多私营企业上市、为保护投资者法律权益而追究虚假陈述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允许境外资金有限度地投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发展封闭式和开放式基金、减持国有股和全流通等。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一项改革措施实施之前,我通常有十分充足的时间让我学习随之而来的新词汇。虽然讨论了不少振奋人心的新事物,但付诸实施通常要等上很久。

一方面,谨慎从事对于中国决策者而言是明智之举。历史证明,冒进的革新举措有可能十分危险。

但令我有些不安的是,好像可以简单地把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许多改革措施分为两种类型。只要先确定了某一项改革措施符合哪一种类型,就能很容易地判断该项改革措施是否会很快付诸实施还是要无限期地等待下去。那些很快被付诸实施的改革措施通常都支持现状,或至少不会对现状构成大的冲击。

以正成为热点的QFII机制为例。该机制能够为现有市场带来更多资金,但外来资金的撤离却只能是个漫长过程。实际上,QFII机制的大多数风险都被境外投资者承担。因此,此机制对现有体系的支撑作用要大于其有可能带来的冲击。

5月17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在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其实也如出一辙,它似乎只是现有体制下的微调。除非上市规则改变而且政府放松其上市审批权力,否则中小企业板块似乎很难为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投资选择权。他们能够投资大型或中小型国有企业,但他们的选择还是很难跳出国有企业这个限制,特别是在一级市场。缺乏真正的选择就意味着,市场中并不真正存在为吸引投资者资金而展开的竞争。

尽管实施了QFII机制和设立中小企业板块等温和的改革措施,但更为大胆的举措似乎永远都在等待“条件成熟”的那一天。我仍在等待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大举上市。我仍在等待“二板市场”的建立。虽然我预计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还要等上很长时间,但无法预料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开始,到法庭作出实际判决之间的时间会超出一年。而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等待。

虽然没有人指望中国能够在一夜之间取得其他国家花费了数百年时间所取得的成就,但目前实施的改革措施都是在增强而非改变现状这一事实的确让我很担心。

或许中国创建资本市场所采取的最初步骤已经为目前需要的改革设置了障碍。市场创立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上市资格要靠政府审批而非市场选择、以及通过仅将小部分股权上市来维持政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以上种种市场创建初期的决策似乎成为了中国真正实现资本市场革命的拦路虎。

当然。变革的步伐不能超出社会的承受能力。而且,现行体系对那些切身利益与其息息相关的人们有利。这其中包括数百万的股东和许多希望上市的国有企业。不过,维持当前体制既有所得也有所失。

中国人手头有大量的存款,而中国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又胃口极大。就我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以及我在美国硅谷生活期间的所见所闻来看,中国人极富创造力和才干。但迄今为止,中国的股市在为百姓的巨额存款和企业的资金需求牵线搭桥方面只扮演了个极小的角色,而且迄今为止,中国股市也没有能够为出现世界级的革新提供原动力。温和的改革动作能解决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吗?

如果能够创立一个真正依靠投资者自由选择的二板市场,允许外资和私营企业通过注册而非在经过政府审批、符合政府制定的标准之后上市,那么,才有可能真正彻底改变现状。革命不能温良恭俭让,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但证券市场革命将对中国有益。

举例来说,如果投资者对于他们投资的企业类型真正拥有了选择权,那么,股票发行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渐渐吸引质素更高的公司进入市场,从而为市场带来更多资金。中国过去25年的经验显示,自由竞争往往能比统一规划创造出更好的结果。但即使有了中小企业板块,中国现行的上市审批机制似乎还是依靠中央统一规划,而非市场调节。

同样地,投资者发起的民事诉讼也有助于中国执行其现有的书面上比较完善的披露法规。之后,一旦投资者相信企业披露信息的真实性,他们就有可能依据这些信息作出投资决策,而不再仅仅依靠对政策的揣测或是其他风潮。

革命与改革 篇4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档案改革,近代档案事业,档案开放,档案教育,档案立法,穑月七日法令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漫长的中世纪时期, 与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和束缚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其档案事业处于相当落后与分散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各种层级的档案机构种类和数量繁多, 全国档案馆数量近万, 有1700个修道院档案馆、约180个私人档案馆, 除此之外还有国王档案馆、大学档案馆等。[1]并且档案馆间各自为政, 每个档案馆都采用自己独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 缺少交流与联系, 没有统一机构的领导和管理, 致使档案保管及其分散。“古代的国王档案馆‘宪典宝库’得不到新材料来充实馆藏, 仅仅保持历史文件库的意义, 处于被人遗忘的可悲境地。现实政治材料都积存在官员们的书房和办公厅, 以及某些中央机关的档案馆里。”[2]由于集中度不高, 统摄力不强, 致使有关政策性的档案往往不能集中在国家手中。“高级官僚们离职之后, 往往都把重要档案文件据为己有各自带走。而这些档案后来又成为其子孙的私有财产。”[3]

1 国民议会档案馆与国家档案馆的产生

1789年7月14日, 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资产阶级在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下攻占了首都巴黎的巴士底狱。列宁对此次革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这次革命……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 以至整个19世纪, 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 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19世纪在全世界各个角落里只做了一件事情, 就是实行了、分别地实现了、做到了伟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所创始的事情……”。[4]这一点在档案事业方面也有深刻的体现。作为近代档案事业的开创者, 法国的档案改革给世界其他国家以深刻借鉴意义, 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法国开始着手建立本国综合性国家档案馆。

革命爆发后仅半个月, 即1789年7月29日, 国民议会就作出了关于建立档案馆的规定。该规定包括如下三点内容:

(1) 成立一个国民议会档案馆, 作为革命的纪念堂, 把国民议会所通过的决议。决定和法律的原件全都保存起来, 供后代查阅。

(2) 为档案馆配置3把钥匙, 分别交由国民议会议长、国民议会秘书和国民议会档案馆长掌握。

(3) 国民议会档案馆长由国民议会从自己的议员中选举产生。

规定内容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性质和此次改革的目标。档案分散的状态不能适应资产阶级政治斗争和社会改造的需要, 因此建立了集中管理的国民议会档案馆;3把钥匙分开保管体现了资产阶级分权与制衡的思想, 同时也是更好保护新生政权档案的要求;而国民议会档案馆馆长由任命转变为投票选举的方式则是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的具体反映。紧接着, 同年8月4日, 议员卡缪在375张有效选票中占据172票当选。由此, 法国资产阶级档案工作改革工作开始。

1790年9月12日, 国民议会档案馆正式改名为国家档案馆, 近代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性国家档案馆产生。“国家档案馆除继续保存国民议会的档案文件外, 还集中保管国家机关和地方机关的公共文件, 同时还对所有地方公共档案馆实行领导和监督, 国家档案馆履行档案保管和业务指导的双重职能。”[5]法国的档案改革无疑是资产阶级文化改革中的一抹亮色。

2 法国档案改革另一个显著的成就就是首次颁布有关档案的法令

除了1790年9月12日的《国家档案馆条例》确立了档案事业集中管理的思想, “开始与封建时期封闭的档案馆有了根本性的区别。”[6]同年11月5日的《关于成立行政区档案馆的法令》, 规定每一个行政区政府各机关的档案都要移交行政区档案馆保存。“从这时起, 地方档案馆体系开始形成。”[7]“法国现在的档案馆体系, 是从1789年伟大革命时代开始建立起来的。”[8]这都说明近代法国档案立法改革影响久远, 是现代法国档案事业体系的雏形。其对某一特定工作进行立法规约的态度避免了封建时期散漫低效的工作格局, 也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体现。

为巩固档案改革成果并进一步推动改革的进行, 国民议会于共和历二年穑月7日 (1794年6月25日) 颁布了《穑月七日法令》。“它是法国第一部档案基本法, 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档案工作作为国家一项专门事业的档案立法。它概括并发展了新法兰西政府的全部档案政策, 体现了资产阶级档案改革的基本要求, 即把具有国家意义的档案集中于国家档案馆, 组成包括地方档案馆在内的国家档案馆网。”[9]

该法令的具体内容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1) 明确规定, 国家档案馆是共和国的中央级档案馆, 负责接收和保管中央政府机关的档案文件。

(2) 国家档案馆内设置三个档案部, 即世袭领地档案部、立法档案部和司法档案部, 各部的主任也像馆长一样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

(3) 规定在巴黎和一些主要的行政区中心设立档案整理处, 负责整理旧政权留下的档案文件。

(4) 规定各行政区档案馆是国家档案馆的分馆。行政区档案馆从1796年起因行政区单位改为省而改称省档案馆。

(5) 重申档案馆向公众开放的原则。

《穑月七日法令》比前两部法律条例更明确地提出了法国近代档案管理体系。从中央的集中管理整治到把地方档案馆纳入整个国家档案网, 法国档案事业逐步成熟, 并为现代档案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的朱月白在纪念《穑月七日法令》215周年时这样评价它:“它开创了世界档案事业史上的诸多第一。当今世界各国档案工作所遵循的原则和档案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毫不夸张地说多与穑月七日档案法开创的诸多第一有关。重温这部法的基本内容以及它对档案事业和档案学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 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0]

《穑月七日法令》不仅首创了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和档案集中管理原则以及档案开放原则, 对于资产阶级而言, 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创了清理旧政权档案的先河, 把对于旧政权的管理纳入档案法监管范围, 为其保管与利用提供了组织保障。它充分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思想, 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事业发展, 也促使档案事业迈入一个新的时期。

3 法国的档案改革的显著成就也体现在思想与原则方面

法国率先提出了档案开放原则, 尊重全宗的思想也为来源原则的正式提出奠基。

封建时期法国档案的利用是少数贵族的特权, 那是档案也被看作是国家的“胸甲和灵魂”、“君主的心脏、安慰和珍宝”。而从法国提出了档案开放原则之后, 档案开始作为“社会的记忆”而存在。[11]该原则首先由第一任馆长卡缪提出。他认为档案馆应该每天向公众开放, 这项建议在后来的议会讨论中, 进行了适当的调整。[12]

该原则强调国家档案馆应向全体公众开放, 让每个公众能监督利用国家档案资源。此时的档案馆已不仅隶属于某个特定的机关或组织, 而是属于全体法兰西人民。“在权利方面,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13]虽说任何公民都能对文件的产生和使用进行监督, “无人考虑过历史研究的未来发展, 也无人设想这一决策的实际后果”[14]以致后来引发有关档案“隐私权”和“知识权”的争论。[15]但仍然无法否认其首创的积极意义。一个国家档案开放的程度体现该国文明发展状况和民主政治发展的程度。在政治意义上, 档案开放是民主政治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16]而对于档案学本身, 这有利于在实践中探索不足, 进一步完善档案的开放工作。

法国大革命之前档案的整理原则五花八门, 按照事由、地点、部门、人物等多个维度整理。由于第一任馆长卡缪和第二任馆长多努受过图书馆教育, 又未从根本上认清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区别所在, 所以沿用了事由原则。但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 事由原则弊端逐渐显露。于是法国在1841年2月24日颁布了《各省和各地区档案整理和分类基本条例》, 首次提出了“尊重全宗原则”———要把来源于一个行政当局、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家庭的档案全部归集在一起, 组成全宗。档案人员在整理和分类时, 不得拆散。每个全宗内的文件要先按主题后按年地区或字母顺序划分和整理。

遗憾的是法国并没有很好地推广这一原则, 只是在“尊重全宗”的名义下提出了来源原则。所幸后来被普鲁士、荷兰等国家接受并发展。来源原则现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档案整理原则, 但是按照其起源来看, 法国大革命思潮解放后的尊重全宗思想才是来源原则的开端。

4 法国是近代档案学教育的先驱

1821年法国档案学院的创立是近代高等档案教育的开端。[17]这所高等学校专门负责培养从事历史文献的管理、编纂和利用的专门人才。这为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培养了更多专业优秀人才, 尤其是增加了政权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可靠性。同时这种传统与先天优势也养成了法国人对本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上到政府, 下到普通的市民, 都具有很强的档案意识和重视历史痕迹的价值观念。”[18]这一点对于我国增进人们对档案的认识, 普及大众对于档案学的理解有着强烈的启示意义。

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篇5

难点:德意志宗教改革;尼德兰南北分裂的问题;尼德兰革命与宗教的关系问题

教学手段:使用投影仪出示学习标准,引导学生自学的阅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文艺复兴的性质、作用

二、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⑴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教会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⑵为什么早期资产阶级会反对天主教神学?反对天主教会的实质是什么?

⑶西欧哪些阶层要求进行宗教改革,为什么?

⑷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⑸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派、代表人物及其宗旨。为什么说加尔文教是新教中的激进派?

⑹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德国爆发?为什么当时进行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改革的形式?

⑺英、法宗教改革的特点以及意义

⑻英国国王为什么进行宗教改革,英国的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是什么?

⑼宗教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⑽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⑾编写尼德兰革命大事年表、

⑿为什么尼德兰革命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

⒀尼德兰革命中南北分道扬镳的原因何在?

⒁尼德兰革命的影响

学生在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人文主义者的观点,为宗教改革派提供了攻击天主教会的炮弹。

在解决“为什么说加尔文教是新教中的激进派”这一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路德教与加尔文教教义的不同入手。

关于“为什么尼德兰革命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 这一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尼德兰地区的主要矛盾:尼德兰的资本主义发展与西班牙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也很突出;天主教和新教的矛盾;剥削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教派矛盾从根本上说是既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矛盾的反映。西班牙在尼德兰残酷地迫害新教徒的行为,不仅激化了宗教矛盾,也使民族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关于“尼德兰的分裂的原因”。应引导学生从尼德兰地区居民的文化和语言背景、南北方的宗教信仰、南北方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分析。

三、小Y

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学习本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制定学习目标、对学生学习加以引导、点拨和适当的讲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篇6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9年)。

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革命领袖:克伦威尔。

革命任务: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重要战役:纳西比战役。

高潮: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结束:1688年宫廷政变。

建立政体: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权利法案》内容: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过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

历史意义: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标志: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革命领袖:华盛顿。

革命任务:摆脱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建军:1775年举行大陆会议,组建军队,华盛顿任总司令。

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历史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胜利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法国的支持。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814年)。

原因: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为革命作了思想动员;18世纪末,法国的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法国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第三等级要求变革;法王路易十六时期,出现了财政危机。

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颁布文献:《人权宣言》。

过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92年第二次起义,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1793年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起义,雅各宾派上台,法国革命进入高潮。1794年反对罗伯斯庇尔的人发动热月政变,雅各宾派统治结束,法国革命高潮结束。巩固: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位期间,拿破仑颁布了《法典》。

复辟:1814年第一帝国覆亡,封建王朝复辟。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推动了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美国内战(1861—1865年)。

根本原因:南北矛盾不断激化。南北矛盾表现为:劳动力、关税、西部领土的开发和使用等问题。其中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

导火线:1861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转折: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结果:1865年北方胜利。

历史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俄国1861年改革。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点:改革是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

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法律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日本的明治维新。

(1)倒幕运动。

背景:国内: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将军手中,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国外: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加紧侵略日本,首先打开日本门户的是美国。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斗争的矛头指向幕府。

时间:1867—1868年。

领导者:部分中下级武士。

结果: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2)明治维新。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幕府统治危机引发倒幕运动,扫除了明治维新的障碍。

开始时间:1868年。

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形成,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力,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倒幕派建立新政权以后,大刀阔斧地实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评价: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三、几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比较

1.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

(1)相同点:①起因相同:都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②革命过程相同:都颁布了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的纲领性文件,都出现了一位重要的领导人物,都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③性质相同: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④结果相同: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①起因有所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国内战是南北矛盾激化的结果。②性质有所不同:内战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奴隶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又是为发展资本主义,具有民族解放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③结果有所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对欧美革命起了推动作用;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2.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

(1)相同点:背景相同:都是发生在国内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时期。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结果相同: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局限性相同:两国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吴敬琏:中国面临改革和革命的赛跑 篇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刚刚出版的财新《中国改革》月刊2012年第2期发表署名文章《对新一年的期待》,提出上述观点。

吴敬琏称,2011年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继续发酵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高速度的增长,各地在改善民生的政策设施上也有所建树。但过去几年被短期债所掩盖的诸多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

这些问题的症结,吴敬琏认为,在于1992年重启的改革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只着重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而不再像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那样,要求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前进。

他指出,国有经济和政府部门的改革滞后,形成了一种市场经济和统制经济双重体制并存的格局,在此之下,中国社会存在“向何处去”的问题,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重商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面对这样的形势,除了法治市场经济和权贵资本主义哪个跑得更快,还面临着改革和革命的赛跑。

革命与改革 篇8

1 开展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煤炭税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煤炭是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应用的基础能源之一, 在新的经济环境背景下, 我国的煤炭经济行业只有不断的进行改革, 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推动力, 由此可知开展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煤炭税制度的改革, 是稳定发展我国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思考我国的煤炭税制度的现状, 可知我国的煤炭税制度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1 我国的煤炭消费税始终居高不下

我国煤炭经济企业的发展, 呈现经济下滑的趋势。并且当下我国的煤炭消费制度没有根据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现状, 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制定, 我国煤炭税居高不下的状况, 加剧了我国的煤炭经济企业的经济发展压力。

1.2 我国的煤炭消费税远远高于资源税

我国的煤炭消费税在总税收的比例高达40%, 远远高于资源税的比例, 这一税率比例的设定, 显然不利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1.3 我国煤炭消费税的制定没有考虑到企业间的差异性

我国煤炭消费税的制定忽视了企业间存在的差异, 致使我国部分老国有煤炭企业的税务压力极重, 得不到良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空间。

因此通过分析我国煤炭税制度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可知, 在能源革命的背景下, 开展我国煤炭税费制度改革, 应当成为我国发展煤炭经济产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不可忽视的关键性问题[2]。

2 开展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煤炭税费制度改革方式的研究

为了保障我国的煤炭产业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下, 始终能够平稳的、高效的发展。研究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煤炭税费制度的改革方式, 可以有效的保障国家经济的安全稳定发展, 开展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煤炭税费制度改革方式的研究, 主要可以将国煤炭税费制度改革的方式分为以下几点:

2.1 根据我国煤炭经济企业的发展现状, 调整我国煤炭税费制度

国家开展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煤炭税费制度改革, 调整我国煤炭税费制度的过程中, 应当给予我国煤炭经济企业的发展现状以足够的重视, 根据我国煤炭企业的经济承担能力, 制定相应的税收, 确保税收金额在我国煤炭企业的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应当适当的下调煤炭税费, 从而确保我国煤炭企业经济的稳定性, 进而保证我国煤炭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完善我国煤炭税费制度的方案

开展能源革命背景下煤炭税费制度改革, 完善煤炭税费制度, 具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完善煤炭税费制度, 主要思路分为以下两点:

1) 将煤矿资源补偿税、资源开采税以及环境资源保护税的等集体纳入到整体税费当中, 并且提升环境资源保护税的比率, 进而能有有效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促使我国的煤炭经济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提升对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和经济投入, 进而进行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3]。

2) 将煤炭所得税纳入到《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当中, 进而有效的保障煤炭税费制度更加全面、系统性的落实。

3 结束语

开展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煤炭税费制度改革研究, 首先应当明确我国煤炭税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煤炭消费税终居高不下和我国的煤炭消费税始远远高于资源税以及我国的煤炭消费税的制定没有考虑到企业间存在的差异。通过分析我国煤炭税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可知, 在能源革命的背景下, 开展我国煤炭税费制度改革, 应当成为我国发展煤炭经济产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不可忽视的关键性问题。因此需要探究开展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煤炭税费制度改革的方式:根据我国煤炭经济企业的发展现状, 调整我国煤炭税费制度以及完善我国煤炭税费制度的制定方案。开展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煤炭税制度的改革研究, 完善我国的煤炭税制度, 是稳定发展我国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韩兴旺, 袁翠翠.我国煤炭资源税费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 2015.

[2]朱厚玉, 曾万平.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 2015.

浅谈英国从宗教改革到资产阶级革命 篇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形成,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和英国国会 (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的利益冲突不断升级, 而这些革命的原因和条件是不能和英国的宗教改革割裂开来的。

1529年, 英王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 建立起独立于罗马教会之外的英国国教。英王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英国教会与罗马教会断绝关系, 神权被世俗王权取代, 英国人民逐渐意识到英国民族国家本身的重要性, 宗教逐渐成为封建王权控制的统治工具之一。在宗教改革运动中, 王室没收教会财产, 新贵族把原天主教会的大量地产经营资本主义农场, 这样, 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条件, 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势力得到不断发展。

17世纪初, 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厉行君主专制, 并企图把英国国教的教义和形式强加给所有的人, 从而引起了不信奉国教的臣民即清教徒的强烈反对 (英国早期资产阶级很多是清教徒) 。整个资产阶级不满王室增加的赋税, 对商业和宗教信仰自由的种种限制, 政治局势日趋紧张。

1638年, 苏格兰人民起义反对查理宗教专制, 查理为了获得镇压起义的资金, 被迫召开国会。在1640年召开的国会中, 资产阶级不但对查理征税法案不予理会, 还提出了许多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要求, 包括限制王权, 彻底改组英国国教等。查理拒绝服从要求, 于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革命期间, 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虽然无力取消共和国时期的改革, 但他们试图恢复个人专制, 并鼓励天主教, 使得二人越来越不得人心。1688年,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 赶走詹姆士二世, 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夫妻共同入主英国, 登上英国王位。

1689年, 威廉三世接受了《权利法案》, 这一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实行法治;除非经国会同意, 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 若没有法律手续, 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这一法案的通过虽然不能代表着英国就此完全成为了一个民主国家, 但它限制了王权, 从此, 国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结束了英国王权个人专制的时代。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 英国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确定并贯彻了自由主义的原则。”

革命与改革 篇10

第三次工业革命已悄然而来, 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 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层面发生的重大变革。它是人类文明史上又一次科技的腾飞。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伟大而悠久的工业时代进入尾声, 也标志着合作时代的到来。这次工业革命不仅能推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领域的大变革, 而且也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中国虽然是世界鞋靴生产、出口大国, 但我们的鞋靴设计教育却起步较晚,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冲击下, 中国若想实现从制鞋大国向制鞋强国转型的目标, 就必须迅速学会在第三次工业革命“逆流”中前行。中国的制鞋行业曾经错失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 我们如何才能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首先应从鞋靴设计教育着手, 只有教育改革先行, 才能培养出第三次工业革命所需要的高效生产者和创新型技术人才。纵观当今国际形势,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汹涌而至, 中国制鞋行业是“雄起”还是“沉沦”, 我们需要更多地着眼鞋靴设计教育的改革, 这一切就是当下的事情, 却决定着整个民族的未来。

二.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鞋靴设计教育的影响

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鞋靴设计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力量不仅影响到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而且给中国的鞋靴设计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与影响。

第一, 鞋靴设计人才的重新定位。无论是《经济学人》所预示的“制造业数位化”, 还是世界趋势大师杰里米·里夫金所指出的:“我们的全球团队认识到, 要想让学生在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生存和获得工作, 就必须让他们具备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要求是培养高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进而满足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创新与应用”。这些即将到来的变化也对中国鞋靴设计人才培养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倘若我们不与时俱进, 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我们培养出来的鞋靴人才将会是被机器取代的工人。中国是制鞋生产、出口大国, 廉价劳动力优势是支撑中国制鞋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杠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将使中国制鞋行业廉价劳动力优势受到“制造业数位化”革命的强烈冲击, 发达国家随时都可以把“制鞋工厂”搬回家。因此, 我们需要对中国的鞋靴人才教育模式有所调整, 以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第二, 鞋靴设计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一种双边教育活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将对传统鞋靴设计专业教学方式产生巨大冲击。例如在美国可汗学院盛行的反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游戏化教学方式, 颠覆了传统鞋靴设计教育教学模式。还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网络教学将挑战传统课本教学, 因为课本教学的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教师主导地位的角色也开始动摇, 蜕变成鞋靴设计知识传授的引导者。

第三, 鞋靴设计专业院校观念的转变。以往的鞋靴设计院校在教学方面很少注重与自然社会的融合,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与自然社会的脱节。在一个全新的全球紧密相连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强调把生物圈保护意识融入到生活中去, 这就要求鞋靴设计教育要努力培养学校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

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伟大而悠久的工业时代进入最后的一个阶段, 也标志着合作时代的到来。综合以上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鞋靴设计教育产生的冲击分析, 无论是在鞋靴人才的定位, 鞋靴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 还是在院校观念的转变方面, 我们的鞋靴设计教育只有培养出具有高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才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冲击下把握先机, 引领潮流。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冲击下鞋靴设计教育改革思考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 在呼唤鞋靴设计教育与企业、与市场实际情况更紧密结合的大潮中, 中国的高校将面对鞋靴设计教学的改革,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对当前国内高校的鞋靴设计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分析。

1.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培养创新型人才

现在国内的部分鞋靴院校, 主要还是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主, 虽然让学生具备了专业技术及职业技能, 但是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 设计出的鞋靴作品缺乏新颖的亮点。 树立创新型人才教育观, 是培养高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尤其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 新的生产和生活变革, 都需要我们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观念, 当今学校的教学模式已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 教会学生一门专业技能为目的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第三次工业革命》著作中谈到, “虽然专业技能和技术对于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过渡至关重要, 但是如果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技术和技能, 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改变, 那么他们就本末倒置了。如果我们只改变学生学习的技能, 而不改变他们的观念, 他们就会依旧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高效的劳动者。这样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就会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使用主义心态去开展经营活动”。

鞋靴设计人才培养方向如何重新定位, 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机制。要把鞋靴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推进计划放到高校办学的重要位置, 把培养学生的鞋靴技术创新精神和个性化发展融入到各项教学工作中去, 努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合理设置鞋靴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

首先, 鞋靴设计专业需要建立起综合化的、整合的教学内容体系。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大量的新型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在这样的知识时代, 鞋靴设计专业学生只有具备了比别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的能力, 才能在惨烈的就业竞争中保持优势。鞋靴设计专业需要建立综合化的、整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逐步加快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 真正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例如:当今高校鞋靴设计专业普遍存在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相脱节的现象, 忽略了设计与工艺课程体系的统一性、连贯性、完整性。如果需要解决鞋靴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脱节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鞋靴设计与鞋靴工艺二门课程整合在一起, 由一位教师担任《鞋靴设计与工艺》课程的教学。

其次, 要加快鞋靴设计数字化课程的整合与开发。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进, 特别是互联网交互平台、云计算、云教育等新型交互媒介的出现, 数字化的学校、数字化的课程、数字化的教室、数字化的作业等不断涌现。鞋靴设计专业数字化课程的整合应该注重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之间的联系, 彼此间能互为补充。最终形成系统的、优质的鞋靴设计数字化课程资源。鞋靴设计数字化课程的整合扩大了学生视野, 增强了创新意识, 掌握了运用所学鞋靴专业知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

3. 改革创新鞋靴设计专业教学方法

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鞋靴专业教学中, 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及学习兴趣, 这也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也将对课堂教学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今后,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将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鞋靴专业院校的鞋靴设计教学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和领城。在201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个计算机专业方面的教授, 合伙开了一个网络教育公司, 公司的名字叫做COURSERA。COURSERA公司把计算机专业课程拍成网络视频, 设计一些很有趣的视频短片, 结果课程视频一放到网络上就受到学生的欢迎, 这两位大学的教授从每年只能教授八百位左右学生, 一下就拥有了全球二十万位学生。这二十万位学生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教授的话, 需要二百五十年的时候才能教完, 现在他们半年时间就全部教了。

COURSERA公司采取了全新的网络教育模式。第一个教学方法改革是它采取教学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十分钟一节课, 每上完一节课, 讲一个新概念, 然后进行随堂测验, 没有得到满分, 不让上下一节课。就像一些网络游戏中的满分过关一样, 这种随堂测验的教学方法很有趣味。第二个教学方法改革是互联网提问讨论法。每位学生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解决不了, 可以把问题编辑好, 发到互联网上, 而且问题一般会在一小时内就会得到答案, 得到的答案有时候会是老师的, 有时候是同修这门课的学生给的,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 往往会有许多学生同时在互联网上讨论。在不断地探讨与回答新问题的过程中大大地深化及完善了这门课的教学内容。第三个教学革新是反转式课堂。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是“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 缺乏“教与学”互动作用。在反转式课堂中, 学生所修的课都已经在互联网上有了, 学生在家里可以网络视频学习。教师的课堂将以教师与学生的讨论互动为主, 专业知识的讲授次之, 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而学习效率极高。

鞋靴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还需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而定, 但是,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鞋类专业教学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我们只有密切关注最新的变化与技术革命, 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注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型师资队伍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才理念是培养出高素质的高端创新型人才, 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人才,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 但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是稳固推进鞋靴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成功保证。因为鞋靴设计专业是一门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鞋靴设计专业的教学创新必定是建立在一种高度综合性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之上。健全并优化鞋靴设计专业师资结构是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有力保障。综上所述, 高校鞋靴设计专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高素质的高端创新型师资队伍:

第一, 结合新一轮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相关成果, 高校鞋靴设计教师应该对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进行解构, 平时注重全球视野与全球思维的培养, 以提高自己的鞋靴设计专业知识及教学技能。对于学校的骨干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出国考察机会, 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高校还可以派遣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厅级行政机构组织举办的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教育教学改革高峰论坛。

第二, 组织鞋靴设计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实践学习, 在顶岗实践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教师通过亲身的实践, 使得自身掌握的鞋靴设计理论知识能得到检验, 从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及教学方法的创新。

第三, 聘请国内外名牌大学教授、学者、制鞋行业专家来校交流讲学, 或者派遣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鞋靴专业高校交流学习, 开拓鞋靴设计专业教师的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 补充鞋靴教育最新的教育理念及技术。

5. 创新思维模式, 搭建鞋靴设计人才交流平台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 为了学生的发展, 学校要调动一切资源,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鞋靴设计专业教育的开展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 应该加强校企合作, 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对于鞋靴设计教育的长远发展来讲, 除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资力量培养上进行改革创新外, 更值得思考的是, 如何搭建一个良好的鞋靴设计人才交流平台, 使制鞋企业与学校之间真正建立起互利的关系。这也是世界教育开放化、远程化、网络化的特点, 也将为中国鞋靴设计教育和制鞋行业的发展带来全新前景。

在过去的鞋靴设计教育中, 学校与制鞋企业之间交流较少, 学生对鞋靴生产中的环节只能从书本上阅读到, 自身并未能亲身实践。为了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部分高校与制鞋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及在学校设立了鞋靴专业订单班, 学校也在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学校与制鞋企业共同参与鞋靴人才培养过程, 制鞋企业可对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提出建议, 并针对企业自身的特色, 在学校设立企业订单班。通过这种学校与制鞋企业共同开发的“教学做”一体化专业培养互动模式, 在教学中既注重了学生鞋靴专业技术能力培养, 又注重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亲身体验制鞋企业的工作状况, 从而能促使学生积极完善自身的专业结构体系,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结语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 我国鞋靴设计专业教学的变革, 必须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交流及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创新。因此, 我们必须高瞻远瞩, 进一步把鞋靴设计专业教育改革上升到一定高度。同时, 要加速鞋靴设计教育国际化进程, 积极完善鞋靴设计专业教学体系, 为我国在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中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申国昌, 程功群.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改革[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 04.

[2]、沈雪石, 吴集, 徐小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和思考[J], 国防科技, 2012, 12.

[3]、蔡春林, 姚远.美国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战略及对中国借鉴, 国际贸易[J], 2012, 09.

[4]、王萍, 陈长美.关于高校鞋靴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轻纺工业与技术[J], 2013, 06.

[5]、刘俊.竞赛驱动式教学在设计类课程中的运用与研究, 中国皮革[J], 2011, 09.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微探下一篇: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