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教学过程(脚本)

2024-04-26

洋流教学过程(脚本)(通用3篇)

篇1:洋流教学过程(脚本)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联系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2.了解洋流概念和分类(暖流、寒流);

3.掌握洋流分布规律并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洋流分布规律的探索中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全球性观念,体验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2.通过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学习,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利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教学方法】

以图导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可能地运用地图或图片增强素材的直观性,通过有目的、分层次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读图和信息提取,分析与归纳,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情境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完成洋流的概念、暖流和寒流的概念、洋流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成因的学习探究过程。

板图导引法:在洋流空间分布规律的总结中,板图世界洋流的分布,在分析洋流成因时,板图动态演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洋流分布模式图,力求做到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并能适时的调控课堂,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提高课堂效果。

知识构建法:利用学生的已学习过的洋流的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于构建世界洋流模式图,并能利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应用意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讨论,给学生一定弹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又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由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和美国的漂流瓶六个月后到了日本海岸置疑导入

引出新课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了解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洋流。【自学理解】什么是洋流?(注意理解关键词)

【新课讲授】课件展示——洋流概念,并进而讲洋流的分类及成因 【置疑】如何辨别寒暖流

【讲解】判别洋流性质的两类方法;

洋流的成因分类

【强调】大气运动是洋流的主要动力。

【讲授】课件展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思考】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 【总结】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展示】课件展示——气压带风带分布与洋流分布模式图对照,洋流分布示意图,世界洋流表层分布图

【学生活动】尝试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置疑】那么,世界各大洋中的洋流分布是否都符合这些规律呢? 【提示】北印度洋上? 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流分布? 【点拨精讲】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小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完成课本:活动题)

【过渡】学习完洋流分布规律,那么洋流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 【展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气候

【课件展示】奇怪的现象 北极圈里的不冻港

【探究】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课件展示】奇怪的现象 海滨的沙漠 【展示材料】由北半球低纬输向高纬的热量中,约47%是由洋流输送的。如果没有洋流,热带地区就会热很多,极地地区也会冷很多。

【得出结论】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小结】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显著的,也是普遍的,如:北非的热带沙漠、澳大利亚西部的热带沙漠直逼近西海岸,也都有寒流的作用。那么,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呢?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过渡】洋流除对气候产生影响外,还对海洋生物、海洋航运及海洋污染等产生影响。

影响海洋生物

【课件展示】世界四大渔场分布及成因

【小结】寒暖流交汇的:日本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

上升补偿流:秘鲁渔场 【展示】秘鲁渔场成因示意图 影响海洋航行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却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

第二次去美洲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为什么哥伦布两次航行的时间有这么大的差异?

【学生活动】提问学生并用课件展示

【知识拓展】人们很早就了解正确利用洋流对远洋航行的重要性。从古至今,还有许多利用洋流航海的故事,同学们能举一、二例吗?

【教师】洋流规律很早就被我国劳动人民所掌握和利用,而洋流对海上航行有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洋流携带的冰山对海上航行造成威胁。此外,寒流、暖流相遇形成的海雾对海上航行也极为不利,海上船舶碰撞事件有60%~70%是由海雾引起的,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的杀手”。如: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泰坦尼克”号就是因航行到此海域后,能见度差,触冰山而沉没的。

【展示】课件展示泰坦尼克号沉没图片

【学生归纳】哪位同学能归纳出洋流对航海的影响呢? 【教师总结】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人们应趋利避害。

【引导探究】郑和下西洋横渡印度洋,最远能到达非洲东岸。为什么 都是冬季出发,来年夏季返回?

【过渡】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洋流对污染物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展示】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和不利 【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堂总结】 【探究】

1.“寒流、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查阅资料,了解 “什么是海雾”、“海雾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2.课本:活动 【自我测评】

【教后反思】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评价方式有较大变革。

(1)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在吃透教材、分析重难点的基础上精心重组设计教材内容,巧妙突破洋流分布规律这一重点,有效化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难点。

(2)关注学生的基础、心理、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在本设计中,我主要使用传统板图,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能自由的在黑板上“填图”,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地理绘图技能,更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活动,乐于读图用图,体现地理学习的特性。

(3)注意适时评价反馈,引领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即时享受学习乐趣。整个课堂很好地体现了既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今后应多关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有效性,指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参与度,突出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注意增加分层练习,以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篇2:洋流教学过程(脚本)

在专心聆听了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后,笔者又反复回看录像,并对课堂实录从教学目标的理解差异、教学方式的选择差异和教学风格的形成差异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师课堂决策的差异分析(见表1)。

二、影响教师教学决策的因素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理解差异

教学目标设计主要是为教师掌控教学活动进程、修正教学方向提供依据。教师的理论水平高低、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的差异、对教学素材选用和整合的喜好、教学对象的不同等,都会对教学目标的制订产生影响。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仔细分析课标要求,可以解读为:第一,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第二,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出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借助世界洋流分布图,把握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分布形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教学中不必对洋流知识进行加深和扩展。例如,洋流的成因不需要系统讲述,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名称都可以不出现,只要能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即可;局部海域(如北印度洋)具有季节变化的洋流也不需要了解。对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记住,但是为了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需要,应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东、西岸洋流的性质(暖流还是寒流)。

从课堂观察可以看出,教师A更加相信教学目标的力量并通过系统设计逐步达成。他在正确解读地理课标的基础上,以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为抓手,通过设计“比一比”“画一画”“改一改”“找一找”“变一变”等环节,让学生一步一步接近规律、质疑规律和发现规律,带动和串联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最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尤其是最后“导一导”环节,他没有满足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而是站在学生的立场,透过知识审视来实现学生发展。教师A更强调从学生需求出发来引导学生怎样学。

知识的落实是教师B的强项,她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严谨有序,知识容量较大。她满足于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原理。教师B更强调的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教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导来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方式的选择差异

有人说:“教师区别于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和教育研究者不在于他们掌握专业知识的质量和数量,而在于他们如何组织和使用知识上。教师能够依据他们的理解为学科中的特定内容创造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中构建最有效的理解。”这应该就是教学方式的选择决策。

教师A是借班上课,事先不可能有时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情况,所以,教师A巧妙地选择了基于问题链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同伴互助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抛出问题,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成为自主思考者。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在观察和获取学生学情的主要过程,他不断地从学生的回答和互助学习中了解学生,来调整整个教学节奏。教师A还有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一直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的能力,即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学习效率、思维过程进行认真反思和省察,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A不是简单地追求一堂课上教师表现出的“新意”,而是追求如何让这节课对每个学生更有意义。

教师B是一位教龄只有两年的年轻教师,在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后,她选择了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减少教学互动,以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教师B本人很坦诚地说,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不是非常熟悉,怕自己掌控不住,再加上教师B的地理基础知识扎实和口头表达能力强,所以,她认为由教师来讲授这些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发挥教师的特长。

(三)教学风格的形成差异

教学风格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在教学法上的全面反映,它因教师的学识、修养、兴趣、特长和性格等的不同而异。

教师A幽默风趣,课堂掌控能力强,其教学设计侧重于基于学情的任务驱动,在灵活、自由、开放的交流中达成教学目标,同伴的互助学习自然成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提问和回应学生答案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A更多的是承担着“协助者”的角色。教师A的课最突出的风格是“自然”,表现为教学不刻板,不刻意追求某种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感觉不到老师在教育时,效果最好。”即教师的教学行为都是在最需要的时候自然发生的,也不是教师为了提出问题而设计的问题,不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话,教师对学生说的话听起来是在“说话”,是在“交流”,而不是在“背诵”教案或在“演讲”。

教师B年轻、富有活力,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强、逻辑性强,条理非常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同时,教学语言清晰,层次分明,对洋流的概念和分布规律的讲授能讲清讲透,基础知识的教学扎实有效。但给人的感觉是“自导自演”,“演讲”成分多了,“交流”相对缺失。

三、课堂教学决策的正确把握

所谓的课堂决策,是一个评价可供选择的方法和从中选择一种行动去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过程,并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加以显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未经验证的经验、传统和个人需求,以及验证过的教学原则、科学研究、参考文献等,将会影响教师教学风格、教学态度和决策方式的形成,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师教学决策包括教学设计决策、教学生成决策和教学评价决策。

(一)教学设计决策

教学设计决策包括制订教学目标,准备教学材料,选择教学方法,编制评价作业等。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原则,也赋予了教师对课程目标理解更大的自由。在教学设计这一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教师既会充分利用一些教学原则、研究成果和那些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理论,也会思考这些话题或活动对学生是否最有价值,学生是否具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能力和水平,这些话题或活动怎样与课程目标建立联系等,并努力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成为自主学习的思考者。

(二)教学生成决策

课堂并非只是一个将课前设计原封不动实施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隔2~6分钟就需要做出一个生成性决策,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临时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调整,而且由于时间有限,在教学实施阶段要求教师快速做出决策。很明显,一名教师教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决策的质量。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安排下一步教学,实际就是选择了“改变教学计划”而放弃了“严格按既定计划执行”;教师决定组织课堂讨论而不用自己轻车熟路的讲授,实际就是选择了“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而放弃“固守习惯”。

对于经过充分锻炼、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群体(如A教师),他们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观点,这些泛化了的信息、态度和教学原则经内化而构成了教师的信仰体系。他们通过观察、询问、尝试错误、诊断和评价,及时处理课堂上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又将成为他们进行下一次教学决策的重要信息。对于新教师群体来说,由于课堂教学中有着许多生成性因素,当遇到需要生成决策时,以下几个策略不妨试试:①停一停,稍作思考,及时消除可能产生的短暂尴尬;②坦率承认问题,引导学生作进一步思考;③反客为主,将“难题”抛向学生等。同时,每一堂课后要及时反思,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思考“创意闪光点”。不仅要善待“生成的问题”,还要鼓励、期待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问题,以锻炼自己的教学机智。

(三)教学评价决策

课堂上的每一次决策,都是一次教育教学价值的判断过程,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机智和教学思想都会在课堂决策中起作用,这个过程教师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潜意识的。因此,教学结束后还必须进行评价决策:根据某一标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怎样?教学的初始目标和评价标准越明确,就越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明确有效的评价。那些在教学之前经过深思熟虑而确定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会有助于简化教学结果评价阶段的决策。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又将成为下一次教学设计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当教师用教学评价来考量我们的教学行为时,教师的教学决策才会显得更加科学、准确而富有“学生味”。

摘要: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相同的课程标准、教材面前,不同的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教学决策是不一样的。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为例,选取两位不同教龄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尝试从课堂决策的角度分析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尝试理解教师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决策,唤醒教师有意识地从系统的角度看待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并加以改善。

篇3: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这节内容面向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上课比较活跃,能够积极发言,热情参与,学习兴趣较高。从知识构成来看,学生有一些海洋有关的知识,但是初中的学习一般仅限于蜻蜓点水,深度和广度不够,学生理论性的知识则更加少。学生进入高中已经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已经了解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特点,比较重视基本规律的学习和掌握。之前已经学习了岩石圈和大气圈的相关内容,这部分内容对洋流的学习和理解尤其重要。同时,高一学生也基本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洋流的概念,理解洋流(风海流)的形成的影响因素,并能通过读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拓展得出大洋表层洋流运动的动力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引导,结合影响因素绘制出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并归纳分布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加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性特点,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风带和洋流之间的对应关系、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和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画图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上一篇:“为学杯”理念解读下一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