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2024-05-07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精选12篇)

篇1: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初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把《中学生守

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到实处,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决定在全校全面深入开展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部署,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落实科学发展观、育人观,以“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为目标,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的形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突出从“做”中养成好习惯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伴随学生一生成长。

抓德行、重内涵。重点让学生感受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使之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质。

三、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书记)、(政教主任)

成员:所有中层干部、班主任

四、实施步骤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阶段:(2011年8月底—9月上旬)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逐级细化工作内容。学校在征求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方案要具针对性,有明确的阶段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同时要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易操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9月—12月)

学校要通过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使学生都能做到“好习惯伴我行”,增强学规范、讲规范、执行规范的积极性。本阶段是实施养成教育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务必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宣传教育(2011年9月)。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宣传栏、升旗仪式、班团队会、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能熟知并理解《守则》、《规范》的具体内容。

2、践行活动(2011年10月----11月)。

(1)自查自纠,矫正培养。各班对照《守则》、《规范》,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评价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分阶段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2)各班要坚持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发展。学校要坚持每天检查,每周评比,并将检查结果在行为规范评比栏上公布。坚持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通过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巩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3)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宣传栏、升旗仪式、黑板

报等宣传途径,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风采。

(4)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和身教。班主任要加

强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都抓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5)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家长的配合,利用好

家长学校这个教育平台,使养成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效果。

3、表彰总结(12月)

学班认真分析总结,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推广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方法,将此项工作作为德育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活动结束后,学校要对“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进行总结表彰,表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事迹,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1月以后)

在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学校要进一步发扬成绩,继续深化养成教育,提升层次,形成办学特色。同时要正视现实、寻找差距,增添措施,切实做好中小学生养成教育。

五、工作要求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学生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建立网络,确保养成教育工作组织有力;要充分发挥政教处、教导处、共青团的作用,成立文明“稽查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力军作用,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首先不能做;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让教师成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楷模。

(二)细化行为规范,循序渐进推进

要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本着“小、细、实、严”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养成教育内容具体化,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和实践。在教育内容安排上要体现学段和年级的层次性,保持教育的连续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做到教育内容规范化。

(三)加强检查考核,注重阶段总结

学校将对各班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展情

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内容主要包括专题活动开展情况、学生日常表现等,督查方式为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学生和家长,各班学生的日常表现等。学校校将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在工作中要加大力度,注重实效,不搞应付,将教育工作和督促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定期评比,全方位的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推广典型经验打好基础,促进工作再上台阶。

初级中学

二○一一年九月三日

篇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小学德育大纲》落到实处,使学生按《中小学生规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根据本校学生思想实际及德育工作的现状,特点拟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文件的精神指导下,从要求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指导思想出发,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线索,围绕学生身边发生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一阶段的活动,以达到把学生逐步培养成为“讲卫生,讲文明”的好学生。

本《方案》是结合各种教学常规活动而进行的有层次、有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的系统教育,且具有教育的渐进性、针对性、全面性等特点。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要敬礼,降旗时要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2、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3、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严禁在校园内乱扔果皮纸屑、垃圾。严禁把饭菜带进校园。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4日——9月31日):

1、召开全体教师会,提高教师认识,统一思想。

2、召开大队委会议,明确要求。

3、各中队召开学生动员会。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学习,使学生悟出道理,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

(二)自查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

各班对照《实施方案》,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要求学生在学习明理的基础上对照检查,反省自身,引导学生习惯逐步养成。这一实践活动是方案实施的重点,全过程由班主任负责,科任老师配合。

(三)重点检查阶段(11月1日——12月30日):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由政教处和少先队负责领导、检查、督促该《方案》的实施和落实。领导组成员在学校监督岗学生的配合下,每周进行评比。

重点监督内容:

1、严重不文明行为。例如:打架,骂人。

2、损坏公物行为,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3、破坏校园卫生行为。例如:乱扔果皮纸屑、垃圾。具体措施:

(1)学生出现违规现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通报批评,累计三次取消其各级各项评优资格。

(2)班级出现违规现象,一周内累计10次违规现象,则取消其本周“五星班级”评比资格。

(3)班主任任教的班级,一周内累计发现10人次违规,一学期累计超过100次,则取消其参评本学期各级优秀班主任及优秀辅导员评比的资格。

(四)反馈整理阶段(1月1日——1月7日):

针对重点检查阶段的情况,在校会、教师会上公布,好的予以表扬,存在问题的班级和学生要进一步整改。

(五)总结巩固阶段(1月8日——1月15日):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学校仍将不定时进行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四、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 长:吕志恒

成 员:吕志刚 杨文党

各班班主任

2、少先队成立红领巾监督岗。执勤队员每天巡逻检查,一周一总结。将检查结果每周一在校会上公布。

五、良好习惯养成的几点意见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工作,把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要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并通过各种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2、目标要一致。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各班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优秀三好生”、“争当优秀少先队员”、“告别零食”、“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篇3: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关键词:教育,学生,教师

当看到学生喝完饮料后, 饮料瓶抛向路边;打完草稿后, 草稿纸自然落地;吃完零食后, 包装纸随风飞舞;学校的公共财物惨遭破坏;学生打骂斗殴, 侮辱师长时, 我们不禁发自内心的感叹:现在的孩子们都怎么了?心痛之余, 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的家庭、学校的养成教育力度够吗?职业中专阶段, 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如何加强中职生的养成教育才能达到亡羊补牢的效果?笔者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在多年德育实践中的几点做法和心得。

一、重视师德的培养, 从教师自我做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笔者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规定学生能做一些事, 不能做一些事时, 我们自己做到了吗?“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句。身教重于言教。笔者经常看到一些班主任或科任教师, 当看到学生乱扔垃圾时, 都是满脸怒气的斥责违规学生, 并责令其将垃圾捡起。若碰到听话的学生, 这件事情就处理地很顺利很圆满。但有时恰恰天不遂人愿, 学生不理不睬, 于是事态升级。回过头来看看, 那个垃圾却依然静静地躺在地上, 而此时老师眼里满是那违规的学生。碰到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处理方式合适吗?我们不妨换一种处理方式看看:有一位学生随意仍下几张纸片, 恰巧一位老师看见, 便叫那学生把纸片捡起, 可那学生不理不睬。于是老师走过去, 弯下身子去捡纸屑, 扔到垃圾桶, 对学生说:“这几张纸其实并不重, 现在再瞅瞅地上你不觉得看起来比刚才舒服多了吗?”笔者此时看到的是学生脸上的羞色。“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有时因为我们教师的身份使得我们在学生面前弯不下这个腰, 但我们却忘记了“身教重于言教”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学校, 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学生都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单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 更要重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应起到表率作用, 教师合宜的身教对于学生的品德操行、人生态度、日常的仪表行为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这种作用远比批评教育、严厉训斥要好得多。

二、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从身边小事抓起

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 正所谓:“久在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笔者觉得相关的环境、氛围建设对养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至关重要,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创设舒适的班级环境。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名臣陈蕃, 则是从幼时的扫一屋开始, 到长大后扫天下的。明亮的窗户, 干净的地面, 整齐的课桌, 洁白的墙壁, 合理的墙壁张贴布置……创设一个简洁、舒适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心情愉悦, 甚至让心灵得到净化。这也是笔者当任班主任以来一直注重班级布置的原因所在。当扫一屋之后, 再教他们扫天下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2. 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

通过贴标语、出黑板报、开展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如将“班训”、“班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贴在班级醒目的位置, 以利于学生时时阅读;利用主题班会课,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题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 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逐步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利用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爱国教育;以课间操为突破口, 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通过日常工作点滴使“班级是我家, 美化靠大家”的意识深入班级每位学生心中。爱小家, 从而使学生爱大家———学校。

3. 倡导绿色言行。

我们地方方言中不文雅的话太多, 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使学生粗话连篇。粗劣的市井语言, 夹杂着低俗的影视语言、网络语言, 再混合扭曲怪异的视频动作, 这些使学生盲目地跟风, 严重地误导了学生的行为方式。

三、强化规范教育, 从制度教育抓起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学校的教育虽然重在规范、培养, 但是也有强制性的一面。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没有形成自觉化之前, 除了教师长期不懈的教育, 更要有一些硬性的制度管理, 另外监管、执行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制度。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 习久成性, 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一个人的习惯并不是自然天成的, 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一旦刻意或者人为养成的行为成为习惯, 就会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习惯养成需要坚定的毅力, 一旦形成, 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 变为引导和激励青少年不断向善的重要精神动力, 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不言自明。笔者在班级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过程中, 针对学生日常行为存在的问题, 结合《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 由班委起草, 全体学生表决通过, 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道德行为标准。

2. 教会学生自主管理:

把学生组织起来, 让他们相互监督、检查和评比, 在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同时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3. 加强教师日常教育:

“莫以善小而不为, 莫以恶小而为之”。教师不能把关注点只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 而忽略学生细微习惯的培养。教书育人过程,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 准确了解学生动态, 及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 不断激励、鞭策。

4. 注重家庭长期教育: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父母是学生第一任教师甚至是终身的教师。加强家校联系, 相互交流, 共商教育之计, 家校要统一认识, 保持一致步调, 从多方面入手, 采用科学的方法, 使学生更好、更健康地成长。

篇4: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82-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情操,以至发展个性特长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起点,也是他们真正学习如何做人的开始。

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在充分顾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由浅入深,重点抓好礼仪、卫生、书写、劳动等习惯的培养。

一、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学生的文明习惯必然要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我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见到老师、父母及长辈要主动问候;人人都必须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您好”等礼貌用语。还要使用好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礼让、起立等体态语言,递送或接受礼品、奖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递送或接过。

学生一旦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如在教室里设一个“文明礼貌角”,谁在这一天中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就奖一朵小红花,贴到“文明礼貌角”中去。如果做得不对,就摘掉一朵小红花。一星期评比一次,一周中能得到五朵小红花者,就评为“文明学生”,并奖给大红花一朵。讲文明礼貌,不仅能得到家人的称赞,还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大家就会越做越好。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和熏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且大都任性、自私、懒惰、不珍惜劳动成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口袋里的零花钱也随之增多。好多学生都养成了喜欢吃零食的不良习惯,且边吃边乱扔果皮与食品包装纸袋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室里、走廊上常常可看到果皮纸屑之类的脏物。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除了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利用每天的自习课自编故事讲给学生听,提醒学生要时刻注意环境卫生。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应将其行为纳入制度规范。结合学校的要求,制定《班级清洁卫生制度》,具体做法是:①班级的卫生清洁区采取“分片划块、任务到组、责任到人”的办法,把卫生清洁区分为公共场地、走廊、教室三块,每块每天指定一个小组负责打扫;②门窗、黑板、桌椅、垃圾筒也都责任到人,门窗、桌椅每天擦两遍,早上一遍,放学后一遍;垃圾筒每天清理两次,中午一次,放学后一次;黑板每堂课后擦干净;③不许乱扔果皮纸屑,如发现有人乱扔,那么这个人就要站“文明卫生监督岗”。

从认知入手,用制度规范,双管齐下,持续不断地抓,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和公共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在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除了应使学生从小打好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外,还应特别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写好规范汉字。

首先要指导好学生如何握笔,怎样运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身离桌边“一拳”,眼离桌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不断反复、重复的教育过程,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也不例外。为了能使学生始终坚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我在班中开展了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每天的作业都要进行一次讲评,表扬书写认真的同学。每次批改学生的作业,不仅审阅正误,还给学生加“书写评语”:如“好”、“认真”、“优”等鼓励性评语。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一星期评比一次书写“周冠军、周亚军、周季军”。(依据是看老师的评语中谁得到的“优”最多。)每个月进行一次书法竞赛,让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一展风采,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书写热情。学生是有可塑性的,看到同学比自己好,会奋起直追。因此,促进了全班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四、注重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

劳动习惯的培养是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因而,从抓行为规范入手,把劳动习惯的培养落到日常生活之中。

首先抓学生自我服务。对低中年级,要求自己穿衣、系鞋带、洗手帕、整理生活用品;高年级学生自己洗衣、钉钮扣,整理房间等劳动。其次是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参加“你丢我捡”活动,到“老年之家”打扫卫生,做好值日等。

篇5: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方案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好习惯铸就好人生。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引深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工作,遵照晋中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会议精神以及市教育局《关于整体构建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的意见》,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提高自律能力和文明素养,提升思想道德水准,奠基美好幸福人生。

二、主要内容

(一)遵守校纪校规,执行好“学生一日常规”。按时作息,不迟到早退,不无故旷课。

(二)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特别是待人接物的习惯。不在校园、教室、楼 道、宿舍、操场推打喊叫。

(三)养成健体习惯,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走好路、站好队、做好操、跑好步。

(四)养成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从教室或宿舍的窗 户往外扔撒任何东西。搞好个人卫生和按时清扫好教室、楼道、卫生区和学生宿舍的卫生。

(五)养成勤俭朴素习惯。不攀比,不浪费,不乱花钱,不吃零食。

(六)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七)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特别是自主预习的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终身学习。

(八)养成阅读习惯,特别是在阅读中思考的习惯。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懂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九)养成写作习惯,特别是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学会观察周围生活,在积累中思考,在感悟中成长和进步。

(十)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特别是会做家务的习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珍惜劳动成果,提高责任意识。

(十一)住校生午休、晚睡时间不在宿舍住宿时,要写好请假条向班主任请假,班主任批准并签字后,学生将请假条交给宿舍管理员并登记后方可离开。

(十二)提高安全意识,不去不安全的地方活动或玩耍。

(十三)提倡低碳生活,树立绿色环保理念。

(十四)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

三、活动程序

(一)活动月启动仪式。团委会和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

(二)各班根据活动方案对学生进行认真动员,并根据班级实际,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出本班的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

(三)在班主任的组织领导下,学生自查自纠。年级组检查、反馈并及时指导。

(四)政教处、团委会、学生会组织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活动。

(五)评比、总结、表彰。

四、活动要求

(一)各年级组、班主任按照活动方案要认真组织和落实。

(二)各班主任老师在活动月期间,要进一步深入到学生中,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并指导学生搞好活动,纠正自己不良的日常行为习惯。

(三)各年级组要认真跟踪、检查、登记本年级各班在此次活动月中的活动情况,对做得好的班级、班主任和学生个人,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存在问题的及时加以指导。活动月结束时,年级组要拿出评比结果。(班级排出名次,个人写出班级和姓名)年级组评比结果占学校总评的60%,学校检查评比结果占总评的40%。最终评比结果将在年级组学生大会上公布表彰。

(四)学生会、值周班级要认真负责,做好对全体学生日常行为的监督、检查、登记和公布。

篇6: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个人成长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原因,学校里依然有一部分学生,在讲究文明礼仪方面比较薄弱。学生粗言野语、随丢乱扔、抄袭作业、课间皮闹、顶撞师长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途径。

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浓厚校园文明氛围,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为创建市级文明单位而努力。

二、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以“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学礼仪、讲美德”的重要性,人人争当“礼仪标兵”,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全方位提高文明素养。也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活动主题

学文明礼仪

创和谐校园

做文明使者

四、组织机构

组 长:李升文 副组长:曾庆良

员:彭岳文 吴 虎 全体班主任老师

五、实施办法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1、召开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学习方案精神,全面领会“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主题教育的意义和要求,并根据《学校方案》布置活动工作。(负责:政教处)

2、横幅“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总务处)

3、召开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宣传启动。(文明礼仪倡议书、各班举行班级文明公约修订和宣誓签名互动。)(负责:校长室、政教处)

(二)第二阶段:实施发展阶段(负责:政教处)

1、各班召开“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的主题班会。(负责:政教处、团支部、少先队)

①、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礼仪规范》,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②、学生讲文明礼仪故事。

③、“现代中、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明礼仪”班级讨论会。

2、各班出一期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布置和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并张榜公布和颁奖。

3、背诵《中小学生守则》和使用校园文明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并进行知识竞赛。

4、语文教研组组织“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征文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负责:教务处)并要求全校学生每人写一篇感想文章,对优秀的作文进行汇编;

5、开展争做“文明小公民”的活动:(负责:教务处)

各年级段自主策划进行一次义务劳动(铲除口香糖残渣,清洁地面污渍,除杂草等);改正自身一个不文明习惯;劝导班内同学纠正一个不文明习惯。

6、组织部分学生成立校园文明督导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负责:团委、少先队)

7、组织团员、志愿者和少先队员,开展文明礼仪进社会实践活动,到街道、政府等开展环境大扫除活动和“人人争做文明人”为主题的义务宣传活动。(负责:团委)

8、利用晨会对上一周次当中出现的学生不文明现象进行表扬、批评。(负责:值周领导)

9、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七不进课堂”活动:衣着不整不进课堂;佩戴首饰不进课堂;吸烟不进课堂;酒后不进课堂;非礼语言不进课堂;接打手机不进课堂;没有备好课不进课堂上课。教师在进出校等礼仪方面树立榜样示范作。(负责:校长室)

10、继续强化学生的“衣、食、住、行、序”习惯:(政教处负责)①、“衣”:严格仪容仪表要求,实行仪容仪表大检查和不定时抽查,并限时要求整改。

②、“食”:餐厅有序用餐,按规定摆放餐具,节约粮食,养成文明用餐习惯。

③、“住”:加强寝室导师指导作用,集中整顿寝室内务,培养住校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④、“行”:师生校内活动步行,不骑车,车辆按指定地点有序停放。⑤、“序”:加强礼让守序方面教育,特别是进出场、排队、做操方面。

(三)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负责:政教处)

1、开展“礼仪之星”评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各班参照学校制定的评选标准,先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再由班级同学进行投票,最后根据票数的多少,每班各选出4名“礼仪之星”。并把其照片和事迹材料张贴于学校宣传栏内。

2、对在组织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结合到“文明班级”考核量化评比中。

3、针对“七不进课堂”活动,学校开展校级“我最喜爱老师”评比活动,由学生自己提出评比标准,自己评出最喜爱的老师。

政教处

篇7: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同学不讲卫生、不知礼让、不敬长辈、不爱劳动、不懂节约,原因何在呢?我们知道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学生加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也是素质教育必须打好的基础。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反复抓,抓反复,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最终能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一、教育活动内容

1、通过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开展校内外的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逐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2、通过加强卫生、校规、班容班貌等常规管理和行为的训练,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守纪律等良好的习惯。

3、在学习、生活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树立长大为家乡、为祖国作贡献的远大理想。

二、活动的原则。

1、正面教育的原则。

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贯彻执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统一认

识,掌握正确的行为标准。

2、系统性原则。

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大家的配合。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互相配合,少先队、团组织要发挥作用。在校外,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挥德育基地、劳动基地的作用,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

3、活动性原则。

单纯靠说教,学生不容易接受,还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那么效果也当然差了。所以以班级为单位要多开展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循序渐进原则。

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先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以及有形成的原因,再进行教育,帮助其慢慢改掉,可千万不能要求过高、过快,追求立竿见影。

四、教育活动的主要措施。

1、在学校德育办的领导下。由分管校长负责,团支部、少先队负责人积极参与,集思广益,有目的分阶段对学生实施教育,部署每月主题教育内容及每周常规教育重点。

2、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所有科任老师参加教育活动,形成合力,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上的知、情、意、行诸方面的协同教育。

3、由团支部、少先队辅导员,对全校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等每项进行每日检查,以班为单位进行打分,在校园时的显要位置公布。

4、进行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知识竞赛。

杜热乡中学

篇8:浅谈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一、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 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有一个精彩的比喻:“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 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 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 这种债务能以还不完的利息折磨人, 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 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好习惯是加速器, 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 是难以挣脱的羁绊。习惯支配人生, 成也习惯, 败也习惯。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说:“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 是教给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的东西, 它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有不少人不注意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认为长大了懂事了习惯就会自然形成。果真如此吗?就不见有人上了大学还不会自己做饭?有人因小时的小偷小摸的恶习, 发展到后来的抢劫杀人?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 少年儿童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更应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二、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首先是确立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进行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必然涉及到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文献资料, 目前我国对养成教育的内容以及分类还没有成功的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 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大家集思广益, 初步归纳出了养成教育的最低目标与终极目标。最低目标是通过培养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思维习惯, 解放人的大脑, 从而使大脑得以解放出来, 集中到自由创造的方面上来, 最终激发大脑的潜能。终极目标是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其次是确立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标准, 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先天的, 而是学习得来的, 故此在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标准或行为深度。一种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到何种程度才算达标?行为标准分哪几级水平?经过深入到实践中观察, 反复地论证分析, 最后将每一行为习惯从程度上分成三级水平:自发、自觉、自动化。在确立了行为习惯的三个层次之后, 我们又尽力做到对同一行为根据学段不同和强化次数的不同分度要求。比如对在车上见到老人后让座这一礼貌行为, 低年级可以达到自发或自觉的程度, 中、高年级就应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即老人上车后, 用不着多想就会主动地给老人让座。

三、榜样示范, 加强教师身教

现阶段我所接触的是初一级的新生, 他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需要时间去适应, 这段时间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契机, 必须认真对照《规范》条文对学生加以引导。班主任老师要教育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规范自己的行为, 虽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必须要这样做。执行规范要求并不是“吃亏”的事, 也不是个人行动的“不自由”。使学生明白这些道理, 变有约束感为自觉的行为。另一方面, 班主任老师也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学生, 在学习与生活中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意识, 在反复要求中增强学生的意志, 在褒贬的评价中促进学生自觉履行行为规范。例如:可以给孩子找优秀的榜样, 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 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 更好地利于习惯

江苏省东海县培仁学校孙侠

的形成。我们现在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指出,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因此, 班主任老师在理论引导学生的基础上, 要创造“机会”给学生, 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在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学生。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不断地去引导, 不断地反复强化。

在学校里, 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 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会无比高大, 以为教师讲的、做的都是对的。因此, 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励学生, 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响学生, 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 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教师要以身作则,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要首先做到。这无声的语言, 是最有说服力的, 它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充分发挥班级集体、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

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 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级集体如果形成高尚的道德风貌, 较高的思想境界, 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 那么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有力的鞭策和制约, 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所以, 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 认真实施。

通过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教学生“明理”固然重要, 但是重心要放在“导行”上。正如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应该尽可能地培养有崇高的道德愿望和个人对道德理想的向往而产生的道德行为。总而言之,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 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 必须持之以恒, 像滴水穿石一样, 一点一滴, 长年累月, 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 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摘要: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健全人格的教育, 需要教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 使行为规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篇9: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而所谓“习惯”,是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联系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习惯一旦养成,就变为自动化动作的需要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生活中,我们从一个人的习惯就能透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就小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提高教师、家长、学生的认识

一些家长乃至教师,曾一度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思想认识的首位,觉得只要孩子学习好,成绩高,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但如今,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一个人具有良好习惯是多么重要。曾有多少人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在应聘时榜上无名,也曾有多少人因为没有养成良好习惯而被外国人所耻笑……而儿童时代则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为儿童年龄较小,比较听话,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模仿性强,所以,对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言,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可行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

二、制定精细制度,提出严格要求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制定精细的制度,提出严格的要求。首先学生要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仅要学习,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明白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只有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做,才会做好。但有了要求,还不够,教师还应制定相关的奖罚机制,去促使学生做好。作为一名小学生来说,要想养成其很好的习惯,只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不够,教师还要提出更细、更具体的要求,比如读书姿势、写字姿势、站姿、学习用品的摆放,如何保持书本的整洁、完整,上课回答问题如何举手,和教师谈话时怎么做,课间活动注意什么,如何预习,如何复习等等,教师的工作一定要做细、做精,因为“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做得更好。

三、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不是多上几节思想品德课,让学生熟练背诵《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可以了呢?这还远远不够。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从而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因为孩子们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而且学生整日与教师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首先让我们教师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在班级管理中,都要抓住时机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利用班队会或是板报、墙报等机会给学生讲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感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如邱少云如何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周恩来如何在外交时获胜,雷锋怎样助人为乐,毛泽东如何尊重老师等等。

四、树立身边榜样,激发自觉行为

教师对于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应该指出,并引导其改正。但是如果总是正面指出的话,时间一长,学生难免产生逆反情绪和抵抗心理,我想教师在学生对良好习惯养成有了一定认知,而且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时,教师还要及时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那就是捕捉学生身上良好的习惯,多发现学生身上积极向上的一面,树立榜样并表扬。教师的话是具有权威性的,当教师认为某个同学表现好时,大家会在心里产生积极的因素,去效仿,使自己做得一样好。这时,当大家做得都比较好的时候,教师要给予肯定,给予赞美,使学生心里产生愉悦的感情,并让学生把此行为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五、家校保持合作,共同促其成长

笔者通过对本班学生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具有两面性,即在学校是各方面表现突出、积极上进、常受教师表扬的好学生,而回到家里,却是“小公主”、“小皇帝”,不仅霸气,而且常常顶撞父母,不听父母的话。这种情况的学生不在少数,父母们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孩子的原因,但是父母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孩子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于是父母大多溺爱孩子,无原则地宠爱孩子,等孩子长大时,才意识到可怕的后果。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必须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步调一致,从而形成合力,不给孩子营造“小皇帝”、“小公主”的环境。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对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并督促检查自己的孩子,也给孩子制定一些制度、一些原则。当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也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给孩子营造很好的习惯氛围,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篇10: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就简单的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质。良好习惯的培养,会使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德行”逐渐累积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就会变为引导和激励我们需要的精神力量。

一、培养良好习惯的具体措施

1、召开学生动员会。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学习,使学生悟出道理,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期末进行测查考试。

2、每天安排学生值日,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总结。表现好的就在行为习惯评价表中加一颗红色标志,表现不好的,这样一来,班风、显著改善。每天坚持晨读、中午集体唱歌、每天坚持练字、写日记,一点带面,使每个学生形成静心学习的习惯,把班级真正建设成“书声琅琅、歌声琅琅、笑声琅琅”的乐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明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所在: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2、目标要一致。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

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优秀班干部”、“争当优秀少先队员”、“争当四好少年”、“争当四兵”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将通过召开家长会,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通过努力,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有了可喜的进步,要常抓不懈,让每个孩子都真正地成为一个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守纪律的好孩子。

2012年8月

篇11: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以“遵规守纪、文明诚信”为主题,从而进一步促进我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建设,使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组织领导

组长:兰显亮

副组长:黄廷龙 朱文艺 陈智 杨承波 郝晋黔 成员:全体老师

三、主要内容: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做起,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中学生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具备科学健康生活的基本素养。

四、实施办法:

(一)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做好学生表率作用。

学校教育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学校规章制度,还应从言谈举止、文明礼貌、衣食住行、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规范的养成教育。教师更应遵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仪表端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在言行举止、文明礼貌、衣食住行、卫生习惯等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二)加强督促,强化检查。

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要认真总结以往贯彻《守则》和《规范》的经验和问题,坚持过去好的做法,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切实增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规范升旗仪式。

要求规范升旗仪式的程序,做到集队快、静、齐,进退场有序,队列整齐,态度认真,动作规范。全体老师、同学在升国旗过程中应肃立、行注目礼,注意聆听国旗下讲话,并始终保持肃静。学校要把升旗仪式纳入班级综合测评比中,并予以评比公布。

(四)强化课间操管理。

课间操活动要求:集合站队快静齐、不与同伴来嬉戏、压准节拍来健体、动作优美有朝气。

(五)开展校园规范教育

让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校风正,校纪严,讲文明,讲礼貌,讲团结,讲卫生”的良好氛围。重点抓好“五个一”、“五个无”,要求学生“当好保员”。

“五个一”即:一件公物不损、一样文具不毁、一个脏物不扔、一句谎话不说、一次打骂不沾。

“五个无”即:身边无废纸、周围无痰迹、桌面无刻画、墙上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当好保洁员”即:热爱劳动值日好、果皮脏物不乱抛、看见纸屑勤弯腰、相互提醒要做到。

(六)开展校园语言教育

校园语言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学习知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因此,在校园内必须尽量使用普通话、文明礼貌用语。说好普通话:坚持使用普通话,文明用语嘴边挂,告别脏话和谎话,人人浇开文明花。

(七)加强宣传,常抓不懈。

以本次教育活动为契机,对我校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常抓不懈,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教育机制。同时要加强宣传,及时总结经验,构建活动载体,注重养成训练,着力提高教育效果,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八)成立校风校纪纠察队。

抽调非毕业班副班长、支部副书记组建校风校纪纠察队,每天督促检查师生的言行。

一、在当天行政值日领导的管理下,督促检查并批评纠正学生违反校规、影响校风的行为。

二、工作岗位:早读前20分钟、下午上课前20分钟在学校大门内侧列队巡查,其他课间时间由组长牵头召集在学校保卫科门前集合后在校园内巡视,一天不少于两次。

三、下列违规违纪情形予以批评、纠正并作记录:1.骑自行车进校园的;2.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的;3.乱停乱放自行车的;4.辱骂抽烟酗酒的;5.衣鞋穿戴不整进校园的;6.采摘践踏花草树木的;7.粗话脏话不文明的;8.迟到旷课不守纪律的等。

四、填写当天校风校纪记录表。

五、实施细则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

2、包干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拖)干净。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6、不在校园内用早餐,严禁买零食进校园(饮用水除外)。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课间、午餐活动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险的游戏。

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7、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线先后顺序,不插队,不推碰,不争先恐后,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做操时动作要准确,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8、到别人家时应轻敲门,待主人应声许可方可推门进入,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横过公路或在公路上行走,要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有人行横道的走人行横道线,不拦车、爬车。

2、没老师或亲人的带领,不到池塘、河流、游泳、洗澡和玩耍。

3、不进入工地范围。

4、不玩火,未经允许,不准触摸电器设备。

5、不准爬树,不准做在楼上走廊的栏杆和骑在楼梯扶手向下滑,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6、进行体育活动和劳动时,要有明确要求,严密组织,具体指导,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擦洗门窗时没有老师在场不得进行。

7、未经家长同意,不能私自外出、外宿。

8、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9、不得听从和尾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或家庭。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

1、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8、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六、实施方案:

(一)第一阶段:9月1日—9月30日,部署安排,宣传动员,形成共识。

1、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

2、各班制订活动方案。

3、各班出一期常行为规范教育专刊专栏。

(二)第二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联系实际,对照检查,落实教育。

1、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对照检查。

2、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每年级组推荐4名学生参加全校《守则》、《规范》知识竞赛

3、开展读书征文比赛活动,以学校征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教育》为读本,要求学生结合个人实际,自拟题目,题目不能太大,突出《守则》、《规范》这个主题,高中生不少于800字,初中生不少于600字。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用统一的作文纸书写,所写作品一律报校团委。每班在所报的作品中推荐2—3篇参加全校评比,获奖的作品出一期宣传橱窗,并在广播站适时播读。4.开展学习《守则》、《规范》演讲比赛活动,征文比赛获奖的班级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以本班获奖征文为演讲稿,参加全校“做文明学生,树文明校风”主题演讲会。

(三)第三阶段:11月1日—12月10日,检查评比、总结提高,表彰先进。

1、评选各类获奖学生由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2、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效显著的班级、班主任进行加分奖励。

3、宣传文明学生和先进班级的事迹,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后进。

沿河四中

篇1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的基本内容,通过系列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文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活动目标

利用3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分别从环境卫生、文明礼仪、安全、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各班在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组织机构

组长:杨以新

副组长:张海腾袁吉伟

成员:何琳各级部主任及各班班主任

四、实施细则

养成教育就是着眼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学生在做人、学习、做事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讲究卫生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

2、包洁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干净。要求全天保洁。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敬队礼,高唱国歌。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课间、午间活动不追逐、打斗,不玩危险的游戏。

6、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右行礼让。做操时动作规范,精神饱满。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7、到别人家时应轻敲门,待主人应声许可方可推门进入,进入

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8、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姿势正确。

9、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能自觉锻炼身体。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课间活动时不追逐、打闹,特别不准坐在楼梯走廊的栏杆和骑在楼梯扶手向下滑,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2、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

3、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同学身体出现的不适。不准不请假外出。

4、进行体育课和活动课时,要有明确要求,严密组织,具体指导,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

5、集合时排好队,做到“快”“静”“齐”。

6、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7、不得听从和跟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或家庭。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

1、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高年级学生提倡记课堂笔记。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眼离

书本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

5、作业要书写工整,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要养成先审题再解答的答题习惯,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五、工作措施

1、班级成立学生“自律队”,及时纠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学校成立红领巾监督岗,稽查全校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

2、加强值日老师的管理力度,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纳入班级一日常规进行严格考评,把值日老师、领导的记载作为考评各班的依据之一。

3、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4、长抓不懈,建立长效评比机制。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工作,把养成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将其内容作为一日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长期进行下去,并做到每星期一通报,每周评比。

六、实施步骤

1、第一周:学规范,推行“十字”礼貌用语“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

2、第二周:继续学规范,各班以“规范在我心中” 为主题召开班队会。

3、第三周 :各班围绕“规范”要求,自查自纠,针对薄弱环节强化训练。开展“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班队会。

4、第四周: 综合考评,组织各班开展“守规范标兵”评比活动,表扬先进。

苑庄镇中学

上一篇:爱在端午 关爱空巢老人策划案下一篇:文明乡镇申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