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4-04-27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通用9篇)

篇1: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附录: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当代,不仅企业文化蓬勃兴起,校园文化也在蓬勃兴起。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社会,它既是一种教育制度,又是一种文化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班级文化。所谓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并且这种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学习和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级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个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努力实践的一个课题。下面我从目标确立、制度保证、核心内容、活动引导、监督鼓励几个方面谈谈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确立

班级文化不是一种刚性的、粗暴的、说教的固定模式,是一种充满柔性的、温和的、人文的精神、制度、关系和环境的综合存在,是一种新的德育模式。班级文化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外层是指班级的物质文化,中层是指班级的制度文化,内层是指班级的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在这三个层面尤其是精神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所以我把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于构建文化人格。真正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漂亮的校舍、环境,热闹繁多的学生活动,最重要的还应当是班风、班训等熏陶出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如何通过发展教育、如何健全制度以及如何创设和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来帮助孩子改变习惯,超越、完善自我,铸造人格精神。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建设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做好对学生进行表层影响和熏陶的教育。在当前,一些学生对于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他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愿意读文学作品和科技作品,而是喜欢读一些卡通图画,更有甚者,读一些无聊的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同学,而是采取引导的方式,告诉大家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如何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此外,班级布置也是很重要,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

(二)建立班级内友爱平等的意识,促成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提及的是,教师在确立班级文化目标的时候要注意两点:

1、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的感情、意志、民族的感情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学生的审美情趣。

2、营造热爱学生的风气是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格中的第一要求。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制度保证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班级文化制度起着观念的导向作用。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利

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个性的成长正是在班级中各种规范的影响下不断完善和成熟的。班级文化制度的建设内容能够非常广泛,但就其特点来说,主要分为班级正规制度和非正规制度。正规制度是学校指定的,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方面进行规范和制约,它是一种硬性的制度。非正规制度是班主任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创造的行为规范。它是通过积极倡导来发挥作用,它的内容比学校制定的制度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必然需要有相应的班纪班规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所以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我认为关键是要本着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原则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班规,让学生认同所制定的一些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切实有效的班规,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班规是全班共同遵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制度等多个方面,是班级活动的行动指南。班规的制定和完善要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通过民主表决确定,这样可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其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不断强化其规范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建立有效的班干部队伍,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模式。班干部队伍分为中队委员和小组长。中队委员主要对学习、文艺、宣传、劳动、生活、体育等各方面进行分管督促,做好老师的小帮手。全班分成7个小组,由各个小组长对组内事务全面负责,并做好各成员的操行记载。同时,对班干部的工作负责程度则由其他同学进行民主评定,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班级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实施的力度,点到为止,不要伤了学生的自尊。在班级管理中通过讲制度、讲条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一视同仁,营造一个人人遵守规则的氛围。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抓住班级精神文化,就是抓住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是在一定群体中,在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而又持久的关系。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二)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班集体舆论就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集体的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班集体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班集体舆论。要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是不可能有健康舆论的。其次,要正确把握集体舆论,善于启发引导,以确保班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三,要善于利用舆论工具,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三)培育优良的班风。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优良班风像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任何优良风气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而且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在培育优良班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引导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对学生谈到文化内涵,似乎太深刻了一点;但是,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能够容易让学生理解班级文化,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我主要以学习为主线、以班级的凝聚力为轴心,组织各种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教师应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增强协作精神,才能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每周一次的晨会课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晨会课上,要强调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让他们自由充分地发展爱好、特长和各种能力,因而对于培养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此外,五年多来,我还先后组织了“ 理想是否可有可无?”等辩论会,既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地推动了班级品质的形成。

五、班级文化建设的监督鼓励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形成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宣传员和监督者。班主任要做班级文化建设的隐形英雄,不需要也不能过于突出自己,但在关键阶段的引导和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班级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确立班级文化,在实践中深入挖掘其内涵,通过行为渗入到学习生活的细节中去,把班级文化由空洞的词语变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落实好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评比工作。一个制度定出来,其正确性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被认同后就要强化落实情况。通过定期检查评比,营造出鼓励学生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氛围,既可以强化制度的落实,又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对于学校检查的各项常规,可以先自行检查,大力表扬和鼓励先进,积极改造落后的思想,惩戒不当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落实,促成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呈现出其复杂性和重要性,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文所提供的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是我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探索。但是有一点则是无疑的,这就是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性资源——精神。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创造班级文化,形成同类价值意识,价值取向,而且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创造得愈多,积累得愈丰厚,学生个体才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融入班级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取向中,获得创造的自由,发展的自由。

篇2: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觉得要做好班级工作,就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班主任要尽快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喜爱。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年龄特点,在课余时间里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他们与我无拘无束地相处;在课堂上,我以新颖、活泼的教学风格,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中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和尊重;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同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容易得到老师的偏爱,而后进生常令老师对他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时,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果处理有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因为我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形成了良好的班风。他们自然就对我敬而爱之,由此而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

其次,要以师爱来激励学生进步。

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后进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不好或行为习惯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后进生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与大家的关心呢?

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后进生;课堂提问时,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减少后进生开小差、做小动作的机会;班级活动中,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单亲家庭带给孩子的亲情缺失、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于屡教不改的不良行为,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到一些大人或同龄人的冷落、歧视和嘲笑,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叛逆的心理,缺乏自信,对外界极易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各个方面表现得满不在乎。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颗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的心。因此,一旦他们表现不好,我一定是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待,切忌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

教师的爱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试着吸收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价值、树立自身形象的舞台。比如:班级的卫生保持工作很让班主任头疼,我采取的方法是:在班级的三个大组中,分别选取一位卫生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担任卫生组长,对他委以“重”任,负责监督提醒这个组里的每一位同学保持他位置周围的卫生,如果地面脏了,卫生组长督促他收拾干净。实践证明,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不但让班级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好就好在使后进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文不值,容易产生“老师相信我,我一定要好好表现”的想法。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耐心客观的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引导,做到防微杜渐。

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有可能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还有可能劳动能力很强,甚至力气大都是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

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曾听年长的教师说过,毕业后的学生往往是当时成绩差的或者表现不好的更有礼貌,毕业后仍会回母校探望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因为前者在学生时代属于“与众不同”者,在对他们的教育问题上,教师以爱心、耐心、诚心相待,以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老师的这份爱心永远藏于他们心中,他们理解了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教育和爱护而心存感激。

再次,选拔、培养能干的班干部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那么,组成一支良好的班干部队伍就是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

其一,要大力表扬班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

其二,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指导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更要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四、实施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提供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班主任工作)当然,班规的具体内容每学期都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作出适当的调整,使班规跟上适时变化,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

1、建立值日轮流制。

建立值日轮流制,班中的事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常务班长协助工作。值日班长、卫生组长负责检查当天的卫生、纪律,督促每一位同学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记载班务杂志,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管理能力,班组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2、民主改选班干部。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班干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我能行”。同时也能时时督促班干部把事情做好。我采取班干部定期轮换制的方法。班干部从同学中间选举产生。由学生自我推荐作竞选演讲,再由学生民主选举,班主任优化组建班委会。这样既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有利于班干部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班干部的职责是协助值日班长管理班级,负责文体、劳动、学纪律等各方面的工作,并记录工作情况。

3、事事落实到个人。

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它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以好带差责任制度。比如,在我班制定的卫生值日表中,使打扫卫生的责任更加细化:扫地拖地、擦窗摆桌椅等等这些劳动细节都责任到个人,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打扫起来又快又干净。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五、寓教于乐的主题班会

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常与行为品德有关。”不从根本上去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们健康诚长。我班采取讲故事、表演、演讲等多种形式的班队会,以及有针对性的主题会来加强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学校的教育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教育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电脑这些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我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篇3:关于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以身作则, 引导学生

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 因为“身教重于言教”。平时, 我会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 处处以身作则, 上班从不迟到早退, 只有早出晚归, 即使生病也坚持上课。平时我也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先做到, 而且做得更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个人的范例, 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初中学生年龄还小, 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 因而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同学的榜样。我曾经在一次班会上课上郑重地向全班同学承诺:“同学们, 向我看齐!”在老师和班干部的的带动下, 班级面貌日益完善:班风正、学风浓, 同学们团结互助, 自然就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班集体。

二、良好习惯, 塑造学生

对任何人来说, 培养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好习惯一生受益。我在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 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引导他们从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 从小事做起, 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比如:每个学生都知道讲文明、守礼貌的大道理, 可具体做的时候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我就从自身做起, 言传身教, 并倡导同学们从小事做起, 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本学期, 有一次我带学生到学校操场听励志报告, 活动结束后, 其他班的学生都走了, 而我带领同学们把地面的废弃物收拾干净才离开, 受到学校表扬, 对同学们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回来后我再次通过这件事及时教育学生讲文明、守礼貌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 如不打架骂人, 从尊敬师长、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去培养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学生干部, 引领学生

学生干部是同学中的骨干和带头人, 所以要培养他们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学校和老师要求做到的, 学生干部首先要做到;校规校纪严格禁止的, 学生干部要坚决不做。要培养学生干部做好老师的小助手。班级的许多事务, 都需要学生干部配合去做, 学生干部是沟通同学和老师的桥梁, 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成效, 需要师生经常交流思想情感, 需要互相理解、配合。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在同学中经常宣传、疏导, 将学校和老师的要求转化成身边同学的自觉行动, 将同学的想法、意见、实情反映给老师, 及时化解和消除师生之间的矛盾, 使老师与同学之间关系协调, 情感融洽。另外, 还要教育学生干部主动团结同学, 帮助后进, 形成良好的品格, 言行一致, 举止端正, 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引领周围的同学, 使同学们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热爱班集体, 营建良好的班风。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凝聚力和引领作用。

四、心理健康, 关爱学生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 绝大部分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 有问题的主要是极个别的, 是由于多种原因长期造成的。班主任从开学的第一天起, 就必须认真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有关情况, 通过日常的观察, 初步确定重点的教育对象, 在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后, 制定出教育计划、方案和措施, 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和辅导。对初中生来说, 心理健康问题多数与关爱、理解、信任等缺乏有关。因此, 要搞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必须用平等的态度、关爱的精神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而不能搞成思想品德般的说教或者心理卫生知识的讲解。如我们班的周良同学, 由于种种原因留级了, 嘲笑他的人多, 和他玩的人少;他自己也感到很失望, 学习成绩差, 性格孤僻。我从接手后, 经过深入了解, 发现他头脑很聪明, 就是缺乏自信心。我给他讲了许多关于努力学习的故事, 帮助他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问题, 使他树立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 在征得他本人的同意之后, 在班上的一些活动中, 点名让他去做, 一方面让他当主角, 充分发挥他的优点, 对其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一个学期要过去了, 他不仅不再自卑了, 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同学们都愿意跟他玩, 乐意帮助他, 他也学着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了。由此可见, 关爱、理解、信任, 可以使学生的健全人格得到充分的培养, 使他们养成从小就能够倾听别人意见、发扬民主作风的好习惯。

篇4: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增强班级归属感

教师的人格形象愈是优良高尚,其主体资格愈能得到学生的认同,进而产生从“信其师”到“信其道”的良好效果。反之,学生就会怀疑甚至否定其主体资格,不愿意甚至完全拒绝接受教师的教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说服人的教育,解决的是心灵问题,教师往往被学生奉为楷模,学生常以审慎的目光关注教师的言行举止,因此,教师应该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修养。不否认学生需要规矩去规范。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把握好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契合度,才是对教育教学有用的,过多过细的规则必然束缚学生的发展。

有一次11班因为顶撞学生会管理被学校警告。班主任和班长,值日干部作了全班检讨。我们的班长没有说一句话,哭了,因为他和她都知道是因为责任,班上一时间感触很多,当我看到了他们的反思周记,有人竟然在厕所偷偷哭很久。我很欣慰,但也很自责。事件的处理决定是班主任和班长,值日干部大清洁一次。犯错的学生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他们很懊恼,老师向学生很真诚地道歉,在教育和受教育的过程中,实现的是教学相长,其实这本身才是教育的真谛。

二、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夯实班级管理基石

“非指导性教育”的思想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指导性”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中心显然在教师身上。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把学生从被动的位置提到了主动的位置,让他们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学习材料的选取、学习的设计等。他倡导的是一种重视情感体验和交流的个别化的教学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班级教学带来的弊端。理解学生,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够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去年我所带的班中的国豪、炜强属于比较好动,爱搞气氛的孩子,上课总是跟着你的口气回应全班,但他们在班里有一定的威信。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就把他们定为重点对象,而对他们的转变,一个关键是运动会劝说他们参加接力队,并真正的为他们所取得成绩而激动,一个简单的拍手、撞肩,理解在此刻顿悟。

作为教师,给学生于信心和信任,收获的同样也是学生的信任。每次踏进班门,都告诫自己:给学生以自信,他们会给你一个奇迹。11班不敢说是好班,他们很调皮,也很聪明,而且他们的确用行动在证明他们的进步,文明班的扣分从一个月扣77分到扣4分的变化,某一程度上他们做到了,作为班主任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样也会深信这个老师是为他们好。作为老师,需要思考自己的所看到的和认识到的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在不断的努力体验努力后所获得的成功。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学生传达一个信念:我学习,我自信,我很快乐!那就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让学生知道我能、我会、我可以!有人说,如果你第一次成功了,那么可能你每一次都会成功!虽然这话有点夸大其词,但不无道理。自信的建立,无疑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良好的习惯养成,规范日常行为管理

作为初中生而言,规矩的养成是最重要的。三(11)班的世豪是一个行为习惯有点“窜”的孩子,在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刺头。因为之前初一我教过他,对于他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刚接手的时候,我跟他的第一次的谈话的主要内容是“约法三章”:不顶撞老师;不欺负女同学;给自己一个目标。起初他对此并不为然,觉得班主任要求很低。紧接着我跟他的谈话基本上围绕着“约法三章”来进行,结合中考模拟考,结合他的进步不断引导朝向普高努力,慢慢地他学习的自信也有了,在初三的一年,他从700多名到高出全市骨干高中线50多分。强调学生的习惯教育是非常重要,成绩好与坏不是先决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个好的习惯和正确的是非价值判断;要让学生正确地判断对与错。

篇5: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班主任工作在很多老师的眼里是一项琐碎的工作,是一项机械而又重复的工作。因此,很多老师总觉得班主任工作单调乏味,难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实不然,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应该讲究策略,以下是本人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以尊重加快适应,以沟通促进和谐;培养班干,目标明确;管理目标要循序渐进;管理措施要富有人文关怀;发挥班队会的功能,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关键字:尊重 沟通 班干 信任 循序渐进 人文关怀 班队会

如果说学科的教学工作是给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领航,那么班主任工作则是在知识的海洋中给学生塑造高尚的灵魂。班主任工作在很多老师的眼里是一项琐碎的工作,是一项机械而又重复的工作。因此,很多老师总觉得班主任工作单调乏味,难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实不然,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应该讲究策略,以下是本人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以尊重加快适应,以沟通促进和谐

作为班主任,我们常常会接手新的班级。在新接手一个班时,很多班主任往往会想出各种办法对班级进行整顿,如:制定各种严厉的班规,以此控制学生,试图显示自己的威严,树立自己的威信。不可否认,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针对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来说,未必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时期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尚属于不稳定期,尽管具有可塑性,但叛逆心理已开始初步形成,加上还有对以前班主任管理办法的习惯和认同,如果处理得不好,势必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一些个性张扬的学生会与新班主任树敌,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果。

接手新班级,班主任应“蹲下来”学会适应学生,而不是单方面强迫学生适应自己。所以,在刚接手新班级时,我一般会延续上任班主任的一些管理方法,沿用以前的班干部,尊重学生的已养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然后再慢慢渗透自己的管理和教育方法,使孩子有一个过渡期去适应新的班级管理方式。

记得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级时,开学第一天,当我走进教室那一刻,看到的那一幕是我始料不及的:整个教室“热闹非凡”,在教室里追赶打闹的,在走廊外面闲逛的,还有坐在地上玩游戏的„„他们全然不把我这位新班主任放在眼里,看到这样的场面,我有点不敢相信,这和我之前所想象的反差太大了。我一时变得有些措手不及,直觉告诉我:这是一帮不好对付的小家伙。这时,我很想发脾气,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我能理解学生开学前的散漫表现,或许这不是他们的本质,或许他们只是没来得及把心收回到课堂上„„我静静的看着他们“表演”,过了一会,他们似乎意识到了我的存在,才慢慢地静下来。此前,我从原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那里了解到这个班级学生的一些情况:个性及其张扬,学习氛围不浓,集体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等。怎么办?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是立刻整顿、扭转局面,还是让顺其自然、逐渐过渡?经过思考,我还是决定让其慢慢适应。在我看来,接受任何一个新事物,总有慢慢适应的过程。对于一个新班级,与其努力让全体学生顺应我,倒不如尊重他们,让我来慢慢接受吧。于是,我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基本摸清了学生的情况。通过与家长对话,了解一些特别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平时一有闲暇,我就去和学生们“混”在一起,与他们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并在学生中收集一些建议和意见。这期间,我开始向学生提出一些我的新规定,期中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磨合,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制定出了新的班级管理规则,从学习、纪律、安全、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规定。由于事先已经对学生进行了新班规的宣传,所以规定一出,已得到学生的默认并能顺利执行。

其实,尊重和理解是加快师生相互适应的基石,而沟通则是架起师生和谐共处的心灵之桥。所以,面对新班级,我们班主任应该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让其合理过渡。

二、培养班干,目标明确

经常会听到一些班主任同行们抱怨:班干部管理不得力呀,班干部形同虚设呀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常有之。其实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我想,问题主要在于班干部的培养这个节骨眼上。曾经有个朋友的孩子当选为副班长后问我:副班长是干什么的?我不禁愕然!是呀,连班干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又如何谈班级管理呢?利用好班干部,充分发挥其作用,既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助于班级的管理。但是,如果班干部培养的目标不明确,会导致责任不清,执行无力,其负面影响会更大。所以,班主任应重视班干部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班干部?应培养什么样的班干部?这就成了班主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培养信任型、能力型和自信型的班干部。

(一)以信任激发班干的积极性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很多时候是无法亲历亲为的。怎么办?这就靠班干部了。用好班干部,班主任工作就如鱼得水;用不好班干部,班干部形同虚设或起负面影响,则会加重班主任工作的负担。在这一点上,我绝对坚持。就拿我去年新接的班级来说吧。刚开始,我自认为学生都会以当班干部为荣,试图通过竞选演说的方式选举产生,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更容易开展工作,没想到我失败了。一些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都纷纷表示不想当班干部,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或许这是高年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了解其原因,他们有的是担心这样会影响学习,有的是觉得班干部工作责任重,弄不好会得到老师批评,又会 2 得罪同学……为了能够用上一个好的班干部,我经过细心观察,并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为班集体做贡献。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很信任我的班干部,放手让他们管理班级,让他们为班级管理出谋献策。我把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分项落实到他们身上,制定出各种管理检查登记的表格,赋予他们实质性的工作内容。这样,他们就不会感到迷茫,不会出现管理中责任不清的现象。

(二)以指导提高班干部管理能力

指导班干部工作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信任班干部并不等于完全放手,班干部毕竟只是班级管理中的执行者,并非完全的决策者。如何有效的提高班干部管理的能力,增强执行的力度,确保管理的效果?这需要班主任对班干部进行管理工作的方法指导。指导可以是预见性指导,也可以是即时性指导。预见性指导则需要考虑到班级的特点以及在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或暴露出的问题,教给班干部预防的措施和处理的方法;即时性指导则是针对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指导班干部解决的方法。如:平常发现班级管理中不到位的地方,班主任应提醒相关的班干部,并教给他一些方法,这样能提高管理的效益。

(三)以鼓励增强班干部的自信

班干部是为班集体服务的,他们的工作也是辛苦的。应该让班干部体会到“苦中有乐”,以苦为荣,以服务为荣。在课余时间,我经常和班干部一起聊天,从班级管理聊到学习生活,消除了他们工作上的疲劳。用好每周的班队课,及时小结反馈上周班级常规检查的情况,在全体学生面前,对班干部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能为他们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其目的是更有利于他们开展工作。期末结束时,通过学生评选,对表现优秀的班干部,给予表彰奖励,以此来激励他们工作的热情。

班干部的职责是贯彻班主任意图,协助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的成败。其实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们会听到一些埋怨的声音:我的班干部不得力呀等,其实者不能怪班干部。俗话说: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班干部的工作方法、工作热情、成绩,班主任应时刻加以指导和肯定。因此,班主任工作应不但要重视班干部的选用和培养,更应关注班干部工作的方法和情绪。

三、管理目标要循序渐进

在我看来,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不能光在口头上对学生进行各种忠告和教育引导,而是应将对学生的各种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书面化,使它成为班级管理实施的依据。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目标制定不宜过高,否则会使学生望而生畏;由于学生的意志力缺乏持久性,所以目标实现的周期也不宜过长,这样会令学生感厌倦。因此,班级管理的目标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班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中考虑要周全,要求要明确。此外,应根据学生实 3 际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学生制定出短期目标,并积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班级卫生方面不够好,就利用一两周的时间开展“关注卫生”的专项整顿,每天走进教室,检查走廊、室内的卫生、看看是否有乱丢、乱涂、乱画等现象,这样的工作反复多次后,学生的卫生意识也就慢慢增强。分阶段进行专项整顿,其好处就在于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这样容易看到效果和成绩,总比“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管理措施要富有人文关怀

法律法规是严肃的,惩罚是无情的,但是我认为班级规章制度应体现其人文性。我想:想尽办法惩罚学生的各种违规行为,倒不如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所以,我班的制度严中有松,重在鼓励,健全激励机制,开展“争得小红星,实现小愿望”活动。具体做法是:班干部在班级日常管理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好坏,记红星表扬或记黑点警告,每周一及时公布得星情况,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期末累计小红星达到规定数量的同学,我就帮其实现一个小小的愿望。我规定:一个小黑点用五颗小红星抹除,让学生明白,自己犯了错误,要努力去弥补过错。这样富有人文关怀的措施大大激发了学生遵守班规的主动性,也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上进之心,也是人皆有之的,只是有明显和不明显之分而已。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过错,允许学生有过错,更要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因此,管理的措施应偏重于激励,应体现人文性关怀。

五、发挥班队会的功能,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任何一个集体乃至社会,如果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那将会是一个不健康的集体和社会。班级也不例外,营造弄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将会使班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那么,如何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呢?班队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对学生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哪怕是一件小事,也不应该视而不见。在班队会上,让学生针对这样的好人好事以及所涉及到的价值取向进行表扬和引导,使学生的潜意识内形成一种正确导向。而针对一些不良的行为现象和风气,哪怕是一种苗头,也应该让学生进行批评和议论,在集体内造成一种声势,使学生对是非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利用班队会,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会议的主题,提供可舆论的话题,充分发挥班队会的舆论功能,做到好事有人说,坏事有人讲,逐渐营造班级监督舆论氛围,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及时有效地遏制住一些不良的行为和风气,大胆弘扬优良的班风,使班级体得到健康的发展。

篇6:班级建设中培养小干部的几点思考

要建立一个团结进取、活泼和谐的班集体,就要有一批品学兼优,积极乐观,有责任心,乐意为班集体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成为教师的助手并参与班级管理。

一、选拔“小能人”是打造优秀团队的基础

1?郾观察物色,循序渐进。选拔班干部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对于刚刚组建的新集体,师生、同学之间彼此了解较少。这时,班主任不要急于确定班干部,尤其不要配齐班干部。如果草率启用,等发现其不能胜任再调换的话,容易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伤害,挫伤其学习积极性,这可能会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班干部的物色选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可以先借助个人资料暂定2~3名学生临时协助老师工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班主任可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给他们提供发挥特长,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机会。这样,学生的人格魅力、组织能力、兴趣特长就会逐步显露出来,班主任就能通过观察、交流、考验等途径发现班级管理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2?郾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素养:一是自身素质好,品学兼优,能在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职责意识强,勇于担当,工作积极主动;三是工作方法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结合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上条件都具备了,自然是最理想的班干部,不过,这样的学生并不多。做过班主任的老师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物色班干部时如果一味追求完美,很可能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毕竟每个人都是“完美”与“缺陷”的对立统一体。因此,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不要片面化、绝对化,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以赏识的眼光发现人,以包容的心态改变人。知人者智,班主任的管理智慧往往体现在知人善任这一点上。

3?郾坚持原则,兼顾灵活。班干部的产生,一般有四种形式,即:指定、海选(竞选)、推举和自荐。指定是由班主任直接任命;海选是组织学生自由选举;推举是学生联名举荐;自荐是学生本人自我推介。这四种方式各具优点,也自存缺憾。如果班主任一味指定班干部,很容易破坏班集体的民主氛围,养成专制作风,不利于和谐班集体的创建。反之,如果滥用海选,则容易导致班干部良莠不齐,难堪大用,影响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常规而言,班干部的产生应遵循民主性原则,但也要联系实际,灵活把握。例如,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其认知、判断能力有限,班干部应以指定为主;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逐渐提升,价值观也日趋独立,这时,班主任就可以在坚持民主性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上述四种方式,多渠道物色班级建设所需要的“小能人”出任班干部。

二、在工作实践中培养班干部是创建先进集体的重要途径

选出“小能人”只是完成了班队建设的第一步,这些“小能人”能否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管理者,关键要看日后的培养和锻炼。班干部一方面是干部,另一方面是学生,考虑到班干部的双重身份和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我们对班干部只能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

1?郾找准角色,认清职责。在工作过程中,对于那些刚上任的“新手”来说,往往会犯这样的毛病: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做什么,遇到棘手问题茫茫然不知所措。即便是履职多年的“老同志”,只要稍有松懈,也会出现遗忘自身角色,将职责抛之脑后的情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果角色不准、职责不清,就会出现推诿扯皮、互相抱怨的难堪局面,造成工作上的混乱低效。所以,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强化班干部职责意识,是提高其工作能力的必要措施。通过例行会议定期总结评价,可以及时对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把脉”,让他们清楚自己的身份,指导他们按照班级计划和工作分工认真履职,学会公正、灵活地处置班级事务。

2?郾细心扶持,大胆放手。班干部在履职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对此,班主任不能因其干部地位而放松要求,也不能操之过急而随意指责。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当班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疏漏或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应学会蹲下身子给予他们耐心的帮扶,和他们一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一起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如同幼儿学步一样,“牵”是为了“稳”,小心扶持是为了逐步过渡到由班干部独立开展各项工作。魏书生讲过:“干部能做的事,老师不做。”对班干部“扶”到一定程度,就要大胆放手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同时老师也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科研和对更高层次管理的思考。

3?郾及时反馈,个别指导。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全面、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工作成效,对于儿童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一面“镜子”,适当的时候拿给班干部照一照,让他们看清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班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缺纠错,离不开班主任的及时指导。共性的问题公开讲,个性的问题单独说。班主任要广开言路,经常向任课老师、一般同学和其他班干部了解情况,掌握每一名班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导矫正。

三、严格管理班干部是增强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1?郾建章立制,行有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班集体,应有一部稳定运行的“行政机器”。首先,要有近、中、远期发展规划,明确班级建设目标,这是一切工作的动力之源。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将《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内化成具有本班特色的《班规班约》,使学生行有规范,使管理有“法”可依。第三,要按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的原则科学地设置岗位,明确界定工作范围和职责,让每一名班干部都知道“我该做什么”。第四,要结合班情实际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做到“促后扬先”,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郾端正态度,树立典范。学生一旦被指定或当选为班干部,其身份就发生了变化,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班上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罩上一层强制的色彩。端正态度,就是要让班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集体、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只有增强服务意识,班干部才会有责任心,有了责任心,工作才会有热情,才能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很多时候,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一面旗帜,一旦他们做得不好,工作就会缺乏说服力。所以,治班先治班干部,治班干部务必从严。只有将每一名班干部都打造成学生效仿学习的“标杆”,管理才能服众。

3?郾消除特权,秉公履职。公正、客观地处理问题,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也是处理班级事务最基本的准则。班干部既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在管理别人的同时也要受到其他班委的管理,而且还要接受老师、同学的监督。因此,班干部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防止在工作中产生特权思想。一定要教育班干部谨慎地对待手中的权力,让他们认识到权力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以确保他们在正确的轨道上秉公履职。

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是班主任的代言人,是班集体的主导者。如果把班集体比作一部精密仪器的话,班主任就是设计、制造并开启这部机器的工程师,而班干部就是保证机器高效运转的关键部件。要想让班集体运转得省心、放心,班主任就要把班干部使用好、培养好。

作者单位

玉溪市江川县大街小学

篇7: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只身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之中,建设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作为一个刚刚进入信用社的员工,我想就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谈以下几点:

一、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形象、企业目标或者说是企业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的内容很多,分为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名誉、企业氛围、企业文体活动、企业美学、企业文化载体、企业文化环境、企业形象等。而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文化积淀的集体企业,虽然在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口碑,但是我们并没有有意识的系统的整理、总结我们的文化,或者说做得还不太够,在目前金融企业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在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在社会上培养企业鲜明、良好的形象,使我们的信合事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长盛不衰,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有三方面:一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二是在经营中的的促进作用。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支撑作用。在目前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是我深信信用社事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在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可以大有所为。当然,我也确信,建设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一定可以对我们的事业有所帮助。

三、针对我们目前的情况,如何建设我们的企业文化呢?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成立企业文化工作小组,在联社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2、完成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工作,在充分研究信用社的历史、行业、现状,总结过往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所作的工作,分析目前企业经营者、员工的结构和行为模式,确定企业文化的基调。

3、组织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干部进行企业文化内涵、作用、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扫除认识上的误区和分歧,统一思想。

4、设计完整的企业识别(CIS)系统,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MI、BI、VI)。

5、在工作中贯彻推行CIS并根植于各级员工之中。

6、明确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进行的其他工作,如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对外的形象宣传、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奖惩制度、以及定期检查、员工培训等等。

当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和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和形成的,我们不能把它理想化。所以有了完整的CIS,并不等于就有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为我所用、为我所服务的,因此关键的还在与每一个信合人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贯彻、不断强化。有人说,企业文化是考核出来的,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所以企业文化必须体现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中,通过制度牵引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造和设计,以便更好地体现企业文化的思想、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

篇8: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散乱化。

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物质文化往往是同时进行,但通常情况下并没有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将其他文化建设串联与整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很难从根本上提升班级形象,创建班级育人环境。例如,一些班级非常重视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在黑板上方、左右墙壁上贴上育人的标语,教室后面墙壁上设置“学习园地”“学习之星”等。但是,忽视了班级精神文化的统领作用,没有适时地系统地进行相应的思想引导,结果便形成所谓的“没有灵魂的文化”,空于形式,没有多大效果。

2.“两重”标准化。

目前学生成绩仍是学校最为关心的问题,成绩优秀的学生备受广大教师青睐,而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受到师生的冷落甚至歧视。例如,同样是犯了错误,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手下留情,对成绩差的学生却严惩不贷。规章面前不是人人平等,而是由老师的感觉随意实施。这样,“差生”就会产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和对“优生”的对立心理,从而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进行。

3.专断化。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专断现象依然严重。班主任专断化固然可以解决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短时间内提高班级形象,改善班级环境。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学生一直处于服从地位,很可能对班主任的处理并不满意,但由于对班主任的惧怕,不敢跟班主任提意见,这样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就会愈演愈烈,不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持续进行。

4.短期化。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班级文化建设“一时热”。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或者上级主管领导的检查或者是班级管理者一时心血来潮,班级文化建设瞬时轰轰烈烈地展开,一时间办板报、贴标语、搞讲座,但几周时间过去后,这些风风火火的活动也悄无声息的停止了,这样的班级文化建设只能是劳民伤财毫无意义。

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以学生为本原则。

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学生的发展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二者构成了以“学生为本”的完整内容。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全体学生为出发点和中心,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优缺点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特征的文化建设目标,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与长处,给每位学生创造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培养其自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从而创设和谐向上的班级环境。

2.民主与法治原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治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主人翁精神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是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然而,法治归根结底是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法制建设在执行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其情感、心理需求,实行民主立法与民主管理。

3. 整体性原则。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班级个别人的事,而应是班级全体师生与相关家长共同去完成的事。全体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但是他们有时容易感情用事,自控能力缺乏,如果没有全体教师的督促和引导,班级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各项规章制度也无法得到真正落实与实施;学生家长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一员,家长作为学生亲人,对自己孩子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等一般都比较了解,同时也更容易获取学生的内心真实感受,只有学生家长广泛参与,我们才能及时全面地获取学生信息、解决问题。

4. 系统性原则。

班级文化建设涉及到班级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任务。从时间尺度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班级需求不同,班级文化建设重点应有所不同;从班级文化建设内容上看,班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虽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但地位不同。

篇9:关于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学的三年里,能够接受更有意义的教育,我急切的感到:我有责任,有义务尽快明确这些根本问题的答案,并把它们作为班级管理的行动指南。

结合本人的思考与实践,对班级管理我形成了以下认识:

一、班级管理的一个灵魂:把性格培养放在首位,让学生学会做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知何时这句名言,已成了半开玩笑的话。面对新时代学生的恋爱、玩手机等现象,应该怎样治标治本呢?我想是:把性格培养放在首位,让学生学会做人。也就是说,还是要我们老师做回“灵魂工程师”。

应教育学生具备哪些优良品格呢?我从早教专家冯德全教授那里得到启迪。冯教授对一千个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研究,发现性格扭曲甚至得心理疾病的相当多,性格优秀的仅占18%。他将这些优秀品格归纳为六大优良性格。这六种性格分别是:其一:快乐活泼。快乐即热爱生活,认为生活丰富多彩;活泼不仅指身体活泼,对高中生来说更重要是思想活泼,即喜爱阅读,善于观察提问。其二:安静专注。能够静下来专心做一件事,也就是培养孩子的理智感。其三:勇敢自信。其四:勤劳善良。勤能生智;善良即有爱心,知道关心别人。其五:有独立性。学生经常请假回家拿生活费,就是缺乏独立性的表现。其六:有创造性。创造是人才的核心。

性格决定命运,班级管理的一切措施方法都应把培养学生的这六大优良性格当做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班级管理的一个中心:学习

学习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也是培养学生性格的主阵地,本学期又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面对高考,有些学生,积极备考,全力以赴;有些学生消极怠慢,麻木拖拉;还有大部分的学生,开始时对自己还有些信心,但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多,面对微不足道的分数,他们自信心频繁遭受打击。

面对这些情况,我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其一:利用班会课,更正学生对高考的错误态度,给学生加油鼓劲。临近高考,有不少学生发现考本科无望了,于是认为反正都是上高职,考四百分,二百分都一样,现在学不学没意义,考过资格线就行。我告诉学生们:高中三年间,我相信即便是成绩最差的同学,你也曾经努力过,寒冷冬天的早晨5点多,你都能披星戴月来到教室上晨读,每天晚上你都要上到9:50才能回宿舍休息,有些同学甚至还要打着手电学到深夜。高考在我们心中是神圣的,你如果这时候放弃,都对不起自己曾经的努力!另外,考二百分和四百分绝对不一样,它会导致你上的高职的层次和专业的好坏不一样,这先暂且不提,关键是高考的每一分当中都蕴含着你的精神力量。高考我们可以失利,但如果你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培养出百折不挠的无穷的精神力量,假以时日,你定会成功!经过不断地思想引领,班内备考氛围相对浓厚。其二:多次召开优秀学生会,做好培优工作。每次开会前,我都根据近期发现的问题,提前备好课,以便做到言之有物,节约学生时间,起到实际效果。会上有表扬、有批评、有学法指导、有加油打气,从高考成绩看,效果还不错。其三:做好大考前的应试指导工作。一轮、二轮和高考前我都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应试指导,从入场前温故错题集,使大脑进入该科的思维情景,到发卷后如何正确填涂试卷和答题卡,再到考试过程中心态的调整和时间的分配等等,事无巨细——指导。

三、班级管理的两个基本点:纪律和卫生

纪律和卫生是学生有序健康学习的保障。在这两方面我感触最深的是制度的重要性。如果说治国必须有法可依的话,那么“治班”也必须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以班级规章制度、公约等为内容的班级常规管理制度。健全、有效的常规管理制度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时常可见有些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那么怎样才能让一个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真正建立起来并深入人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我认为学生支持是前提。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面向的是整个班级,要想得以顺利实施,就必须得到全体学生或者至少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与赞同。因此,一个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应由师生共同制定,切不可由班主任一人闭门造车。在每届新生入校后,我都会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有关校规校纪为依据,结合本班实际,和班干部共同讨论制定本班的常规管理制度,随后,将初步讨论的结果交由全体学生讨论,认真听取有关意见并进行适当修正,最终经全体学生同意通过。这样由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级常规管理制度,既让班级的日常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执行起来也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四、班级管理的源头活水:班主任的自身学习

在大时代面前我们同样是学生。知其不知,做其不能的班主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班主任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修养与锻炼形成的。

提高自身素质重要方法就应该是努力学习。常常听到同行们在说这样一句话:“教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像现在这样的学生”。其实这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现在的学生的确与原来的学生不一样,想让学生再回到以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知道的东西多,教师只用简单的说教去规范学生,学生是不买帐的,因此班主任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努力学习,树立自身形象,赢得当代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上一篇:网站策划书网站建设策划书下一篇:转业干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