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分析

2024-04-22

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分析(精选8篇)

篇1: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分析

所谓影响,其中包括话题的发展;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其所产生的影响;具体的影响是什么,怎么影响的。来看下例:

The first guitars were wooden. This is the Spanish guitar and the strings were made from animal products. Then came steel strings. And that led to the lap guitar,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steel guitar because the player slides a steel rod up and down the neck. And those are all acoustic guitars. OK?

But then eventually we have electric guitars. Over the years,many inventors and musicians contributed to the design of these instruments. And each design was intended to alter the sound in some way,at first at least with the electric guitar,to make it louder.

很明显的,教授接下来就开始讲到吉他的发展过程,第一种吉他,wooden aka spanish guitar;接着steel guitar;lap guitar;然后有了electric guitar。而且重点说到“ 很多的发明者和音乐家对这种乐器的设计做出了贡献,而且每次的修改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电吉他的声音,也就是要素中提到的对话题的影响。

篇2: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分析

1. 国家政权或制度体制:如农业的产生,古埃及的女法老等。

2. 文化方面:如茶文化历史,戏剧的起源,考古方面等。

3. 著名历史人物:如爱默生,意大利画家等。

4. 其他话题:历史容易和其他学科产生交叉,如考古和艺术。

篇3:人文类纪录片的叙事研究

以“人”为主体, 并不是人文类纪录片的专利, 自然类纪录片也能采取拟人化的手法拍摄, 表达自然万物的情感, 这样更容易使观众产生认同感, 例如《舌尖上的中国》, 这是一部有关美食的人文类纪录片, 虽然主题是美食, 但每一集的主角并非食物, 而是人。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 就选取了三种代表性的食物松茸、冬笋和莲藕, 但是并不是直接介绍这三种食物, 而是通过三个代表性的人物或家庭———卓玛和妈妈、老包、圣武和茂荣两兄弟, 通过讲述他们生活中的故事来展现这三种食物, 让观众感受到这三种食物不仅仅是自然的馈赠, 同时也包含了人类的勤劳与智慧, 包含了人们生活的艰辛与快乐, 因为有时候它们不仅仅是用来吃的东西, 更是一家人或一族人生活下去的经济支柱。

同一种食物在不同的人物、家庭生活中产生的故事各不相同, 这就好比树立一个品牌, 产品可以一样, 但产品背后的故事不一样, 讲故事的技巧直接导致观众最后接受的效果如何。翻阅微博上有关“舌尖”的讨论, 可以直观感受到这个“品牌”的影响力, 观众看过后主动扩散, 踊跃互动, 建立了强烈的情感纽带。

一、人文类纪录片“故事化”的必要性

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 讲故事都是核心部分。与故事片相比, 我国的纪录片目前在产业方面处于边缘状态, 所以未来的纪录片应该向故事片学习如何讲故事。

(一) 故事化表达符合叙事的创作规律。

不同于信息与观点的传播, 讲故事是一种叙事表达, 区别就在于故事化表现注重过程的完整、结构的精致、矛盾的突出、情绪的起伏、节奏的交替。[2]由于新媒体的兴起, 微时代的到来, 现代人的生活实际是由许多零散的信息构成, 纪录片创作者就是要在这些零散的信息中选择最能体现自己创作理念和思想的部分, 经过重新组合再还原到纪录片当中去, 那么组合这些信息碎片的线索和框架对于纪录片创作者们来说就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讲故事, 就像我们在开始动笔写论文前会搜集很多繁杂的文献资料一样, 刚开始都会觉得理不出头绪, 不知道对这些资料该怎样取舍和串联, 但是当我们确定了文章的主要章节也就是主体框架时, 我们就能有目的、有方向的选择文献资料, 理清论文脉络。

(二) 故事化表达更能丰富纪录片的表现形态。

任何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强大的载体, 包含了信息、观点、情感、价值导向等许多元素, 再加上艺术化的表现手法, 就能为纪录片增添丰富的色彩。[3]人物、情节、节奏是故事的三要素, 巧妙运用好这三要素足以吸引观众眼球, 在潜移默化中给观众传达创作者的观念和思想,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人文类纪录片《故宫》中就充分运用了故事化表达, 通过专家讲述、史料佐证、情景再现等方式, 使表现手法多样化, 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和可信度。

(三) 故事化表达迎合了受众的观赏习惯。

从观众的观看心理来说, 故事有剧情感, 能及时让受众进入状态, 但如果是新闻消息和枯燥的评论, 受众的注意力就不会那么容易集中了, 而且对受众的文化层次有潜在的要求, 因为这些信息需要通过记忆、思考、理解才能看得明白, 这类节目不像有故事情节的纪录片, 它们没有吸引人的矛盾冲突和复杂的人物情绪, 而故事化的表达, 不论是对于横向传播还是纵向传播, 都具有传导效应, 而且容易抓住观众眼球, 对观众的文化程度也没有高的要求, 即使是不识字的观众, 只要能听懂人物对话, 也能够看懂故事情节。[4]

二、“故事化”的人文类纪录片的叙事技巧

所谓讲故事, 就是对一件事或一系列事件通过艺术表现的手法进行生动的讲述, 以吸引倾听者, 无论他们是读者、听众还是观众, 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不仅要有开端、发展和结局, 更要塑造具有个性特征的角色以及实现某种程度的和解的矛盾, 故事吸引的是达到了某种情感和智慧层次的观众, 并刺激观众想要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寻求好的讲故事的策略并非新鲜事儿,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50年首次阐述了他称之为“完美地建构情节”的方针, 这些基本方针从那时起一直被应用于舞台、书籍、银幕上故事的讲述中。[5]

(一) 关于故事的基本术语

“叙事”, 英文“Narrative”, 按通俗的理解, 就是我们常说的讲故事, 因为故事有不同的风格, 每种风格都有不同的叙述方法, 所以故事的讲述方法也成为了“叙事”的一个重要内涵, 也是叙事研究的关键。[6]

要想把故事讲好, 就必须掌握纪录片的叙事技巧,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开端”。开端, 是奠定故事基础的信息, 包括人物、事件、地点以及原因, 它能引发观众观看下去的兴趣, 在开头交代这些重要信息这并不意味着故事没有悬念, 只是在观众需要了解这些信息的时候将它们泄露给观众, 开端通常出现在影片一开始的地方, 以新颖、别致、吸引观众为准则。

其次, 要了解什么是“叙事链”。叙事链是故事的骨架, 它支撑整部影片, 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 可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事化”的纪录片必须至少包含一个适当的链条, 以此为线索逐渐将情节深入, 你就可以根据需要制造一些“迂回”, 如开端、复杂的推理、补充角色等。仔细考虑影片的叙事链会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去吸引那些并不知道或并不关心你将要展开的主题的观众。

此外, 还要了解什么是“故事弧”。这里的“弧”指的是故事中人物经历某些事件后观念发生变化的整个历程。例如:过度劳累的工作使主人公明白了应该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一向谨小慎微的部长支持主人公接管了这家公司;一组从不被人注意的默默无闻的少年队却赢得了国际象棋锦标赛等。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主人公认识了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在世界上的定位, 而这些认识同时也在改变着他们———实际上, 这些认识也可能正在改变他们对目标的追求。

在纪录电影中, 故事弧很难被找到。绝不能只为了讲一个精彩的故事, 就假定自己了解角色的思想和感情。如果通过事实证据把故事弧具体化, 那么只呈现和故事弧有关的事实就可以了。《轮椅上的竞技》是一部关于四肢瘫痪的运动员参加轮椅橄榄球国际竞赛的纪录片, 几位经历着这场变化的人物一起构成了整部影片。乔·索雷斯, 一位现在在加拿大队执教的性格强硬的美国前冠军球员, 他与儿子的关系在他突发心脏病后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球员马克·祖潘终于与他的一位朋友和解———就是这位朋友让他在一次意外中受伤致残。纪录片导演将这些人人生中的重大变故都记录了下来, 因为他们必须获得所需的视频资料, 才能将这些人物用一种有序的、自然的方式展示出来。

(二) 构建多重故事线

虽然在一部纪录片中只能表现一个主题, 只能讲述一个主要的故事, 但是你可以在这个故事中贯穿多条故事线。[7]这些故事之间应该彼此相通, 这就意味着这些故事在某些点上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内在的整体, 并推动故事主线向前发展。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在讲故事上就非常有技巧, 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没有直接地介绍食物的品种, 而是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或群落为故事主角, 他们生活的环境与都市的繁华截然不同, 大多以与世隔绝、条件简陋的山区或小村庄为故事背景, 通过记录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给当地的人们所带来的独特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来展现大自然对万物的平等, 以及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总的来说就是通过记录人们在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中, 为了生存而灵活运用智慧和劳力获取食物的故事, 告诉观众即使自然条件恶劣, 只要肯付出汗水, 运用智慧, 就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叙事方式能让观众感受到这种馈赠的珍贵、人类的勤劳、生活的艰辛, 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一起保护家园, 保护地球。这就达到了这一集的创作目的, 而这种观念是在观众欣赏纪录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入到观众心里的, 而不是简单地宣传说教。

使用多条故事线通常能使纪录片创作者制作出比单线叙述更为复杂的影片。这种理性化的叙事方式在另外一部纪录片《龙脊》中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在广西一个叫龙脊的山村中, 一群孩子求学的故事, 纪录片创作者以小学生潘能高的家庭为线索来慢慢呈现整个山村中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内心的渴望, 这是一种发散思维, 也是一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纪录片导演陈晓卿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记录他们的生活, 整部片子剪辑后的结构是两条人物线索平行的穿插交织, 情节发展较快, 主题突出。相比之下, 常规的一条主线、一位人物、一个故事的表现手法就略显单调, 影片的进度也会很慢, 容易变得冗长枯燥, 观众往往没有耐心将整部片子看完;而采用这种复调式的蒙太奇不仅能从多个角度和多个维度来体现山寨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 而且体现了散文写作的精髓———形散而神不散, 将一个个鲜活的、饱满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呈现给观众, 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 揭露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才是创作者拍摄这部片子的用意所在。[8]

其实, 戏剧性的故事讲述与纪录片的叙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大卫·爱德华和爱德华·马里的著作《电影剧本创作的手段》中的主张来了解那些使故事发挥作用的基本元素。这些基本元素如下:

1.故事讲述的人物与我们有情感共鸣。

2.这个人物非常渴望某些事情。

3.这件事情很难, 但有可能实施、达到或完成。

4.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在观众观影过程中实现最大程度的情感碰撞以及激发观众的参与性。

5.这个故事必须抵达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 (这并不意味着故事必须有个幸福的结局) 。

尽管爱德华和马里的著作是指导戏剧性电影的剧本创作者, 但以上几点对于纪录片的叙事者来说也是有用的。

(三) 情节驱动和人物驱动

毋庸置疑, 情节和人物在纪录片的叙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物驱动的影片是指影片的情节取决于人物的愿望和需求。而情节驱动的影片是指人物服从于那些建构起情节的事件 (许多惊悚片和动作片都是由情节驱动的) 。在纪录片中, 同时存在着人物驱动和情节驱动这两种类型, 而这两者之间是巨大的灰色地带。《决堤之时》是一部表现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新奥尔良及后续情况的四小时时长的纪录片, 影片是围绕着事件的时间顺序展开的, 每一个小时就有一个故事弧。但是这部长达四个小时的错综复杂的纪录片, 是由无数组个人的故事交汇而成, 不是那种集中讲述几个典型人物的纪录片, 这就使《决堤之时》区别于传统的叙事形式。

当然, 也有些纪录片不是由人物或者情节驱动的, 而是由问题驱动的, 就像评论文体的结构。例如:围绕着导演30天仅以麦当劳为食的经历建构起的纪录片《超码的我》, 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 就是在一系列问题的驱动下完成的一篇评论。

三、“故事化”的人文类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如果说“叙事链条”是一个故事脊柱, 决定着从何处开始讲故事、在何处结束,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组织信息, 那么叙事结构所起的作用就是回应观众已经建立的预期。人的本性是努力去理解影片的形式和情节安排, 填充影片留下的空白, 并猜测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影片制作者可以提升观众的期待或是挫败观众的期待, 以此迫使观众参与到故事中来, 并一起调查事件的结果。所以, 不可能存在没有结构的影片, 即使是在实验影片中, 也会有某种东西将影像连接在一起, 这里说的某种东西就是指结构。

(一) 三幕式结构

结构的构成元素包括镜头、场景、段落, 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幕。镜头, 是指画面中一条拍摄的单独完整的镜头。单个的镜头能够传递大量的故事信息, 包括视点、时间、心情、情感、性格、节奏和主题。一个镜头也可能会包含“反转”, 这个反转是指情节上的一个逆转, 有时也被描述为意义上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场景, 是指在一个单独的地点拍摄的一组连续的镜头。你可能拍摄了一组在法院大楼里的场景, 或者是一组船上的场景。场景通常不止是一个地点的快照, 而是所有情节的一个子集。场景也包括开端、发展和结尾, 而且通常在一个镜头的反转中达到高潮, 这个反转叫做转折点, 促成整个故事情节的一个转变。要想做到令人满意, 场景必须给人的感觉是完整的, 这就意味着拍摄这个场景时需要意识到眼前所看到的事件将会在剪辑室里进行压缩, 并据此进行拍摄。段落, 是指许多镜头与场景的集合, 它们合起来讲述了一个比较连贯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又是大故事中的一部分, 就像一本书的一个章节。电影中的一个段落也有开头、发展和结尾, 需要注意的是, 段落结尾处的转折点通常比场景或镜头结尾处的转折点要大。最重要的是, 整个段落必须对要讲述的主体故事有推动作用。故事专家罗伯特·麦基说:“理想情况下每个场景都会制造一个过渡或反转, 至少是很小的一个。每个段落会产生适度的变化, 每一幕又会产生一个主要的变化”。

幕, 是由一系列段落构成, 它引导故事发展到一个大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是直接从故事中涌现出来的一个高潮时刻, 有它引出接下来的一幕中的一系列段落。每一幕都在整个故事叙述中起着一定作用, 它的张力和动力都应该不断增强。在传统的三幕式结构中, 第一幕的长度大概是整个故事的四分之一, 将介绍故事的角色、问题或冲突。在第一幕结束时观众需要明白故事是关于谁以及什么事件的。第二幕是整个片子中最长的一部分, 大概占故事的一半。在第二幕中随着复杂情况的出现, 问题还在升级, 故事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结尾时的情感高峰要超过第一幕的情感高峰。第三幕的长度通常略短于故事长度的四分之一, 随着这一幕的展开, 角色将逐渐走向失败或者处境达到最低谷, 但是第三幕结尾处的张力要比第二幕更大, 正是这种张力促使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最后时刻收紧松散的结尾, 让主人公摆脱困境。

(二) 对三幕式结构的误解

三幕式结构并不意味着拿来一部影片将其划分为三部分, 并将每一部分称之为一幕, 只有在开始讲故事之前预先构思整个故事的时候才用考虑到幕。无论一部片子被描述成五幕式还是一幕式, 它仍然可以遵循三幕式的结构。

关于这种幕式结构, 有三点很重要。第一, 戏剧结构中的一些东西似乎是我们观看和欣赏故事时所不可避免的;第二, 很多纪录片并不完全与这个结构吻合, 只是在大体上吻合;第三, 要想让一部纪录片另外创造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构而不受戏剧三幕式结构的影响, 有很多方法, 小说家麦迪·逊斯玛·特贝尔将之描述为“叙述性设计”, 但影片仍然需要富有吸引力的角色和不断加强的张力, 每个场景都应该推动叙述向前发展, 并且应该在故事一开始就很好地进行影片结构规划。

(三) 背景故事的取舍

在纪录片的叙事中, 有时背景故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背景故事是说明解释的一种形式, 包括了在主要故事被讲述之前或更久之前发生的事情, 它通常还会包括制作者认为具有决定性的关键材料, 这些材料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义。讲述背景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字幕、采访、叙述和对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背景故事包括了你要说明的部分细节。影片的整个过程都在揭示这些细节, 而且正是这些细节增加了故事和角色的复杂性。

但有时候背景故事会被剪掉, 原因是它本身太过吸引人, 而且它的主题也太过明显, 以至于原本作为背景的故事已经变成了一个影片的干扰因素而不是一个必须因素。如果背景故事直接推进或者丰富了银幕上的故事, 加深了角色的动机, 有助于阐明影片的主题或事件, 那么该背景故事才有被保留下来的意义。所以纪录片的制作者一定要审视一下背景故事在影片中的位置, 明确自己真正要讲述的故事是什么。

四、国内人文类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经过查阅资料后分析、总结, 就不难发现随着媒介市场化、产业化的程度不断加强、步伐不断加快, 纪录片创作者们将创作理念“大众化”, 让从前一直站在高雅艺术殿堂的纪录片真正的贴近百姓、贴近生活, 表达草根的情感。近几年来, 纪录片的创作、生产、传播已经符合了大多数媒体新闻生产的普遍规律, 为了应对现在的电视媒介栏目化的播出需求, 纪录片创作者拍摄纪录片时采用组织批量化、规模化的生产。这些外界环境的改变使得现在的纪录片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 生产制作模式大相径庭。具体而言, 现在的纪录片创作无论是前期的选题策划, 还是后期制作、营销等环节, 都必须适应电视媒介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日常化需要, 而且, 在进行选题策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它的议程设置的作用, 要能对受众产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所以, 将选题重心放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上, 认真分析这类群体的情感状态、心理需求以及审美观念将是“大众化”电视纪录片的精髓所在。[9]例如《舌尖上的中国》 (英文名:A Bite of China) , 它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档美食类纪录片, 表面上是介绍中华美食, 实际上是从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在伦理、文化、仪式等方面给中国人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 同时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揭开中华饮食的神秘面纱, 从而使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这部纪录片之所以获得很大的成功, 除了选题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外, 与整部片子的叙事风格与技巧也是密不可分的, 真正做到了将创作重心放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这一点上。

虽然, 未来的纪录片创作理念会更加新颖独特, 拍摄范围会愈来愈广, 拍摄技术也会越来越先进, 但是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纪录片会一直拥有它的市场, 就像是经典的老电影, 不论过去多少年都会流传下来, 有的电影甚至是人生百态的缩影, 这恰是当今泛滥的商业片、特效大片可望而不可及的艺术高度。

注释

1[1]周琴, 丁钟.张以庆导演人文类纪录片探析[J].电影文学, 2010 (5) .

2[5][6]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

3[2][3][4]董伦峰.纪录片创作中故事化表现手段的平衡选择[J].新闻大学, 2012 (10) .

4[7][8]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分析

一、对立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对立原则体现在日常许多审美行为之中,比如胖人希望瘦小一点,瘦人希望丰腴一些;卖东西的希望价钱抬高,买东西的希望价钱压低。对立原则应用到电视视听过程中,体现在观众对某一节目或节目中的某一内容的取舍中,它集中体现在观众的探究心理和求异心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的心理除了感觉、联想、想象之外,还有动求功能,即主动探求事物底蕴的愿望。”电视除了承担娱乐大众的功能之外,同时也承担着传授知识、满足受众高层次精神需求的职责。而历史题材纪录片则更明显的突出了这一职能本色。详尽的资料显示,完整的人物述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探究心理,即“过去的历史究竟是怎样”“那时那人那事究竟状况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而在另一层面上,求异心理使得电视观众对屏幕上所呈现的冗长的资料、人物述说以及单一的表现手法自发地产生厌倦和叛逆的心理,由对事件的关注转为对事件的摆脱,此时,“真实再现”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受众厌烦情绪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电视手段,使得那些陈旧的资料和往事鲜活呈现在屏幕之上,形象、立体、生动,不仅从视觉上,同时也在心理上带给受众新鲜感,从而激发受众“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二、自主性原则

文艺心理学中曾有过对自主原则的解释,具体来说是指审美、创造美中坚持自己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意向创造、形象塑造。独立性、自主性原则在电视视听行为中表现为电视观众不受外界干扰、不受强力支配,坚持自己的偏爱喜好和选择取向。这事实上是对电视提出了全新挑战。

在电视中,我们认为重要的内容观众往往忽略,我们着力让观众相信的“真实”而在观众看来可能是一种“虚假”,就此问题,我在五十名同学之间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你认为绝对“原生态”的记录会让你感到纪录片中的真实吗?

从以上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观众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纪实手法还是持有肯定的态度,但在占第一位的持中立态度的调查结果看来,现阶段绝大多数人对所谓原生态的记录所带来的“真实”产生疑惑,究其原因,是因为“绝对记录”的表现手法令纪录片的教化作用略显浓重,目的性、针对性也不约而同地增强,以至于观众怀疑纪录片的真正动机以及该片所传递的信息是否客观公正。而“真实再现”的出现,则以另一种视角和方式介入观众的信息接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传统纪录片鲜明的目的性和强制性。因此,更容易让观众相信片中所描绘的内容都是“真实存在”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纪录片创作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各类题材的纪录片大量涌现,表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题材纪录片在这股大潮中更是异军突起,凭借丰富的电视化手段表现人类历史的沧桑巨变。无论是《中华文明》《丝绸之路》还是《梅兰芳》《邓小平》,在这些历史题材纪录片中,我们都看到了“真实再现”的影子。“真实再现”这一创作手法开创了新时期纪录片创作新的亮点,更是突破了重重质疑和批判走到了主流创作手法的前沿。然而,历史是一个不断向前迈进的车轮,而“真实再现”作为表现历史的手段也必然在这种前进中适应新的发展。

纪录片最早源于胶片拍摄的影像,人们端坐在影院之中感受着传统纪录片的震撼和魅力。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巨变,纪录片开始在电视屏幕上找寻到了一处自由释放的空间,大量优秀的纪录片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映入眼帘,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家园。

时至今日,以网络为首的新媒介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电视与网络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由竞争逐渐走向了相互依存,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在网络中都可以搜寻到它的影像资料,其中不乏大量优秀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以往的历史题材记录片针对的仅仅是电视观众这一群体,在“真实再现”的设计方面更多地考虑到电视观众的收视心理,然而网络不同于电视,人们接触网络和电视的目的和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前者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因此,在欣赏同一内容的节目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作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者,在网络与电视逐渐融合的过程中,应试图找到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通用法则,使得“真实再现”符合电视以及网络两个甚至更多群体的心理需求。如何使得历史题材纪录片在网络上实现其有效的信息传播,通过对“真实再现”的改造带给观众最“真实”的感受,这是转型期间每一个纪录片创作者要思考的问题,而这一答案,将直接影响着纪录片未来的发展空间。

笔者认为,“真实再现”是符合现阶段纪录片创作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手法之一,然而,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需要不同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手法与之适应,正如几十年前传统的纪实手法在如今已经渐渐被人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与时下时代背景、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元化创作手法。对于“真实再现”来说也是如此,尽管现阶段它体现出的优越性令众多历史题材纪录片增色生辉,然而它只是符合这个时期的创作热潮,如果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则必须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

篇5:人文历史纪录片 纽带 全集介绍

《纽带》

Sinology,汉学,是世界各国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

纽带宣传片

本片重在讲述中外文明交流过程中的跌宕历程。全片近50个故事,通过对一个个汉学家与中国的交往以及他们的命运的生动刻画,描摹出汉学(中国学)产生、发展和变异的宏大历史图景。

第1集 诞生,当西方遇见东方

这一集主要叙述汉学或者说传教士汉学的产生。有两个关键词:相遇和诞生。大体时间从明末的圣方济各·沙勿略来华,截止到1721年康熙宣布禁教。着力点是传教士为什么要向西方介绍中国、乃至翻译中国的典籍?怎么做的?内容是什么?

第2集 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这一集,主要叙述汉学在西方启蒙运动中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18世纪欧洲汉学热兴起的原因。这几乎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事实。关键词是:点亮。

第3集 抽刀断水水更流

这一集的核心,是汉学的建制。在18世纪末,教皇克莱孟十四世解散耶稣会;清政府禁教,禁止洋人学习汉语。在中国的传教士汉学研究在客观上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中西方的实质性交流出现停滞。在点亮西方后,伴随着西方的逐渐强大,东方的中国开始被西方描述为停滞的帝国。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汉学开始真正成型,并进入学院。

第4集 抢回去的学问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中国的衰败,给汉学研究提供了另外一个契机。全世界的学者与探险家可以自由地前往中国领土从事考察。毫无疑问,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保罗·伯希和等人是文物大盗,但当他们将中国的宝贝不择手段地拿回去之后,他们又是当之无愧的专家甚至是文化传播者。

第5集 双头鹰,凝视着东方和西方

篇6: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分析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是首次以重大考古成就诠释“中国之新疆”历史本质的纪录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摄制,于1月25日--2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连续开播。八集纪录片内容涵盖了“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文明融合史”四大历史主题,呈现出一个既雄浑又亲切、既悠久又现代、既美丽又多彩的中国新疆历史画卷,有力的诠释“中国之新疆”的历史本质。

自纪录片开播以来,洛浦县各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通过电视直播、央视客户端、微信平台等进行收看,在全景权威的影像中真切了解新疆数千年历史演变与各民族、多文化交融汇通的进程,深刻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和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

篇7: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分析

A 《暗道之谜》 《埃菲尔铁塔轶事》 《啊 可可西里》 《澳北探秘》 《假如气温上升六度》 《澳门岁月》 B 《白马寺》 《百年家族 卢氏家族》 《北洋军阀》 《兵马俑的神秘主人》 《百年小平》 《百年先念》 《百年光影》 《百年饭店》 《8分钟记录》 《白药传奇》 《八大员》《百年中国》《百年文字狱》《宝岛寻宝》《白山黑水夕阳红》《百年世博梦》《北海探奇》《百年评书》《本能猎手》《百年京张路》《芭蕾史上最完美的搭档》 《百年米轨》《芭蕾》《北极谜案》《别斯兰之围》《班超》《不腐女尸》《百年守望》 C 《崇圣寺探秘》《宠物大观》《长江》《陈云》《陈赓》《猜想祖先》《穿越陕甘》 《长安街》 《超级飞人》《慈溪身世之谜》《春晚的幕后故事》《穿越海疆的记忆》《春晚设计者》《重返北领地》《辞丑迎寅》《沉默的宝藏》《传奇女性邓颖超》《长信宫灯》《超级动物金刚经》《闯关东里走出来的女人》《沉睡的宝石》 D 《大石墓之谜》《大猫日记》《大足石刻》《滇缅铁路》《动物探秘》《动物吉尼斯》《董必武》《代数疑案》《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邓小平》《大戏黄梅》《大国崛起》《动物雪地运动》《大秦帝国》《大学堂.兰州大学》《大象的隐秘生活》《大三峡》《大学堂.西安美院》《DV原创》《大漠驼踪》《第一犁》《大猩猩王国》《大阅兵2009》《戴笠之死》《打拐在行动》《导盲犬成长记》《大秦岭》《大理》《大秦咸阳宫》《电影导演;谢晋》《打捞“阿波丸”》 《郭煌书法》《大明宫》《大国脉》《郭煌》《动物新春争霸赛》《大发现》《大地史书》《档案秘闻》《大庆魂》《电信诈骗大揭秘》《顶级较量》《搭车去柏林》《大明宫遗恨》《碉楼往事》《大风堂遗珍》 《达尔文 自然之子》 E 《恩格贝传奇》《二人转群星谱》《鄂托克的故事》《二十五年流行语》 F 《房子》《非洲谜案》《发现黄帝城》《发现甲骨文》《凡高的阿尔勒》《发现古鱼国》《发现“沂源人”》《伏羲台之谜》《发现圣旨金牌》《发现黄金》《发现体检》《复兴之路》《风云未央宫》《风帆起珠江》《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茯砖茶里的秘密》《菲利斯.比托的1860》《飞跃六十年》《发现白垩纪》《蜂战无间道》 G 《古图探秘》《光影人生之爱情故事》《古颅悬疑》《古城古墓》《古城失落之谜》《古萨斯创奇》《国家保藏》》《甘肃故事》《耿彪将军》《国情备忘录》《感天动地》《古田会议》《改革开放30年-生于1977》《共铸辉煌》《国家天空》《国际特种兵系列》《国典纪事》《故宫》《国名党名人在台湾》《国货的前世今生》《古老的手艺》《弓之道》《国家大工程探秘》《国医大师朱良春》《光影人生之穿越故事》《过去的秘密》《国脉所系》《古人防腐之谜》《光影人生之草根人生》《耿恭》《感悟自然 从七彩云云南到野性非》 《关东军机密档案》 H 《黑戈壁 黑喇嘛》 《红色沙尘暴》《后宫迷道之谜》《回望长空》 《华工军团》《黑色骷髅旗》《花都觅香》《航天传奇》《红楼疑案》《海蛇的诱惑》 《黑井的故事》 《蝴蝶的远征》 《河套长烟》 《海底杀手》 《恒河》 《亥年记忆》 《海龟疑案》 《话说运河》 《话说长江》 《虹桥寻踪》 《黄埔军校》 《河马地狱》 《皇粮国税》 《河马灾难》 《黄巢》 《画说乾隆》 《航天英雄:杨利伟》 《花瑶新娘》 《寒山风云》 《话剧演员:于是之》 《黑长尾猴的城市生活》 《话说光污染》 《哈密王传奇》 《汉家公主》 《黑面俊生古天乐》 《虎年迎春》 《话说四合院》 《怀念战友》 《黑色飞行》 《撼地大救援》 《河姆渡猜想》 I

J 《甲骨风云》《交子传奇》《剑湖祭》《劫后宝藏》《禁止入内》《晋祠之谜》《绝地挑战》《金融战争》《揭秘哈军工》《家族荣耀》《精密武器与军事战争》《将军大使出征记》《杰出历史名人与澳门》《江北水城》《剧变沧桑》《记忆》《解密中国Ⅱ》《绝活世家》《竞技勇士》《江山美人》《江南》《加纳利传奇》《建文皇帝》《解放战争经典战例》《加勒比风暴》《劲舞苍穹》《揭秘都兰血渭一号》《揭秘远征军》《揭秘湘西》《剿匪湘西》《揭秘特种兵训练》《决战淮海》《蒋光鼐与一·二八抗战》《警中花》《军中状元360》《进化》《解放中国》《揭秘金沙古国》《见证海南》《剧里剧外》《解密法门寺地宫》《家有一宝》《绝对秘密》《讲武风云》《决胜朔方》 K 《恐龙X档案》 《恐龙的后裔》 《抗战时期的中央博物院》 《喀纳斯北极熊迷踪》 《跨越中国制造》 《开国将帅》 《抗战八年》 《抗战特辑》 《狂野生灵》 《开国大阅兵秘闻》 《抗日女特工:郑苹如》 抗战之《丧钟为谁而鸣》 抗战之《滇缅公路》 抗战之《铁与血》 《开创》 《柯岩 理想的力量》 《看不见的威胁》 《恐龙特辑》 L 《龙脉》 《龙袍干尸》 《临汾旅命名之谜》 《流放宁古塔》 《刘少奇》 《另类动物的生与死》 《灵渠》 《陆地霸主――非洲象》 《李大钊》 《李宗仁归来》 《猎豹母与子》 《老北京印象》 《龙脊》 《罗荣桓》 《临城劫车案》 《李自成》 《骆宾王》 《掠食者:日本移民东北揭秘》 《鹿皮图的秘密》 《老枪情怀》 《砺剑反恐集训队》 《龙腾东方》 《郎平归来》 《龙袍谜案》 《丽江孤儿》 《两千年来的那些游戏》 《卢兆荫 揭秘满城汉墓》 《难以分离的连体婴儿》 《梁柱 古墓惊奇》 《老上海广告人》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龙影遗骨》 M 《毛泽东出访苏联》 《满城汉墓》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毛泽东》 《名将与名战》 《毛泽民》 《蚂蚁奇兵》 《秘境追踪I》 《毛泽东1949》 《美国白蛾》 《猛虎展雄风》 《毛泽东转战陕北》 《梦开始的地方-我的1977》 《蚂蚁王国探秘》 《密码疑案》 《没有铁丝网的战俘营》 《梦想-国际获奖体育纪录片集锦?》 《毛泽东骑过的马》 《美术大师:吴作人》 《马背谍影》 《毛泽东遗物的故事》 《梦回大唐:大明宫猜想》 纪录专题:猫王家族 《秘境追踪六 全时空征伐》 《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毛泽东在重庆的日子》 《魅力近邻新加坡》 《梦怀青萍――开国上将张爱萍》 《秘境惊魂》 《迷徒》(先行版)《民国瓷绘艺人珠山八友》 《迷城》 N 《女皇帝的传奇》 《你好香港》 《你好澳门》 《聂荣臻》 《难童》 《鸟语者》 《女毒贩的自白》 《南京城》 《鸟瞰地球》 《南京1937》 《女人三十》 《鸟巢,梦开始的地方》 O

P 《破译:坡芽密码》《瀑布下的小动物》《盘点2009年大卖华语电影》《叛国者:汪伪政权秘史》《破解千年悬棺》《彭真》 Q 《气候变化危与机》 《青歌赛幕后故事》 《千古长城》 《乾陵无头石像之谜》 《青瓷秘考》 《奇人》 《千钧一发》 《青岛要塞》 秦始皇陵地下高楼 《清宫秘档》 《千年书法》 《798》 《清末四大奇案》 《全球动物大调查》 《情系民生》 《七星巨棺》 《青年钢琴家:郎朗》 《趣味冬奥会》 《清明上河图》 《祁连山下》 《千佛寺之谜》 《启蒙》 《情暖风雪线》 《泉州南音》 《青春进行曲》 《千古之策》 《千年土陶》 《青铜大桶之谜》 《邛窑珍品》 《清东陵探秘》 《全莉救虎记》 《巧手蝎农》 《七千年前的谜案》 《奇棺寻踪》 《千年摇钱树》 《青铜秘档》 R 《任弼时》 《人民大会堂五十年》 《热贡传奇》 《人文西藏》 《人生答卷》 《燃烧的黄龙旗》 S 《商之都》 《深海历险》 《杀戮求存》 《谁与问天》 《47具神秘之棺》 《谁是秦王》 《神秘的石磨盘》 《沈阳1949》 《孙中山最后的日子》 《狮子山下的兵马俑》 《萨维尔的酒庄》 《史说汉字》 《三坊七巷》 《神秘的乌贼》 《孙中山》 《狮子的真相》 《鲨鱼之影》 《生者一年间》 《受阅背后的故事》 《时间的重量――中国原生态纪录 《生于六十年代》 《生于七十年代》 《孙子兵法》 《世界各国特种部队大揭密》 《世界上最大最怪的虫子》 《随共和国腾飞》 《石油与战争》 《圣诞岛的外来杀手》 《生于五十年代》 《生死大转移》 《宋庆龄》 《鲨鱼海洋》 《上海小姐1946》 《岁月山河·攀枝花》 《水问》 《沙漠的呼唤》 《神秘的蝾螈》 《十里长街送总理》 《神农架野人》 《申年记忆》《湿地连着你和我》 《盛典》 《顺治皇帝》 《拾荒人制造八起惊天大案》 《世界地理》《丝的旅行》 《数学大师:陈景润》 《盛唐华清宫》 《使命》 《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 《生于八十年代》 《死亡真相》 《史前怪兽探秘》 《石墓迷像》 《深入虎穴》 《诗画镇江》 《社稷》 《森林之歌》 《蜀道》 《石之迷》 《失落的王城》 《岁月无声》 《撕出来的老手艺》《随心脏搏动的子弹》 《圣尼古拉大教堂传奇》 《世博与中国》 《世博名人馆》 《世博与建筑》 《生命的奇迹》 《世博历程》 《世博百科》 《苏州记忆》 《伟大女性宋庆龄》 《世博与科技》 《盛宣怀》 《守望塔里木》 T 《湿地连着你和我》 《盛典》 《顺治皇帝》 《拾荒人制造八起惊天大案》 《世界地理》展播 《丝的旅行》 《数学大师:陈景润》 《盛唐华清宫》 《使命》 《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 《生于八十年代》 《死亡真相》 《史前怪兽探秘》 《石墓迷像》 《深入虎穴》 《诗画镇江》 《社稷》 《森林之歌》 《蜀道》 《石之迷》 《失落的王城》 《岁月无声》 《撕出来的老手艺》 纪录专辑:摄影师的故事 《随心脏搏动的子弹》 《圣尼古拉大教堂传奇》 《世博与中国》 《世博名人馆》 《世博与建筑》 《生命的奇迹》 《世博历程》 《世博百科》 《苏州记忆》 《伟大女性宋庆龄》 《世博与科技》 《盛宣怀》 《守望塔里木》 U

篇8:浅谈历史类题材纪录片的真实性

对于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的创作, 显然很难控制, 毕竟历史距离当下的我们很遥远, 但绝不能忽略其真实性的原则, 相对于其他题材的纪录片, 历史类题材纪录片的真实性显得更加模糊。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 生活真实, 选择性真实, 本质真实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他们是互相包含缺一不可的。当然我所说的真实性主要是通过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实现的。

一、生活真实

所谓生活真实, 也就是表面真实, 要求真实的再现生活的原貌, 对于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而言, 生活真实的实现, 主要靠的是相关影像资料和相关书籍以及有关教育学者的描述。毕竟创作者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 对于已经消亡的历史, 绝对的真实是不可能的, 这就要求对细节把握要相当的负责和谨慎。针对这种题材的纪录片拍摄, 应该更多的拍摄和历史相关的文物来进一步的了解和挖掘旧时的生活面貌, 尽量的抓住一些细节上的真实, 比如处于那个时期特有的的发饰、服装、语言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性上的真实性。尽量避免较多的采用情景再现, 取而代之的可以是空镜头的运用。

虽说纪录片是写实和写意的结合, 但是很难把握二者的比重, 对于此种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不像跟踪式的纪录片大篇幅的跟拍纪实, 我们要反映的是历史, 而这种生活上的真实确实太遥远, 对此主要利用解说词来实现, 即实现文本的真实, 做到生活的真实与事实核心相吻合。总的来说写实的东西很少, 无非是在相关史书、网络和电视剧中找到的有关历史的视频资料以及实际拍摄获得的一些文物古迹, 穿插的更多的是一些写意的镜头, 这样并不是为了逃避真实, 而是正视真实, 与其用一些不真实的东西去表现真实倒不如用一些意向的东西来反映真实, 这样反倒会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正如“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选择性真实

对于选择性真实, 可以说我们是在生活中选择真实, 又在这种真实的基础上来选择我们想要的真实的画面和场景来达到真实的效果。所谓选择性真实, 是指创作者在真实的历史基础上, 将断断续续的历史事件, 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结构联系起来, 组成一种新的逻辑结构, 这种内在的逻辑结构和新的逻辑结构都必须是真实的, 我们称之为选择性真实。可以说纪录片选择性的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升华与超越。

虽说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记忆是短暂的, 但是, 相关的资料还是很多, 尤其是一些文言性的资料我们必须仔细揣摩, 有重点有目的的选择一些需要的素材和资料。对于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 记录的方式很单一, 因为历史本来就是线性的, 我们再变也改变不了这种原本线性的结构, 所以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就必须做到镜头选择的真实性, 精简化。相对于生活真实而言, 选择性真实多了几分主观的色彩, 但是这种主观性并非空穴来潮, 而是源于客观存在物的真实性。面对杂乱的素材和资料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学会众中择优, 优中取胜, 此处提到的的“胜”则是选择真实性的集中体现, 在保证镜头画面本身真实的基础上选择那些能够达到画面表现效果的镜头画面, 进而实现选择的真实性, 最终实现整部作品的艺术效果。其实所谓的选择性真实, 这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和宏观的手法, 从内在逻辑入手, 抓住能够突出作品主题的细节和画面, 产生对历史的宏观认识和把握, 发现历史的发展规律, 让人们对历史对未来产生一种新的认知, 找到一种新的方向。

三、本质真实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看似神似的事物, 总能找到它的原因。”本质是事物发生、发展、运动的规律, 它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影视作品而言, 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可以源于相同的客观存在物, 但是所表现的艺术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其本质却并未发生变化。当然对于纪录片的创作也是如此, 尤其是对于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而言, 本质真实性的东西更是不容置疑的。

生活真实要求我们抓住表面真实的东西, 也就是给观众视觉真实感。而选择性真实, 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真实感。至于本质真实, 我想这是纪录片的精髓所在。我们所说的纪录片的真实, 其实应该是一种反应现实本质的真实。

纪录片的本质真实, 特别是对于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而言, 更多的体现在文本的真实性, 首先要做到不能歪曲史学真实, 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来形象的反映记录源本质的真实。其次要做到主观意识尊重客观现实, 虽说纪录片是纪实的影视艺术,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纪实是人为的记录, 毕竟是人在创作, 这就要求创作者不能完全依照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创作, 必须尊重相关的史料和记录, 保证记录源本质的真实, 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本质的东西是万万变不得的。最后, 也是一种形式上的本质真实性, 本质是事物发生、发展、运动的规律, 而不仅仅简单的体现为一个结果, 对于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而言, 讲述的是历史, 但不能为了实现纪录片本质真实而一味的强调历史结果, 这些所谓的历史结果在每个人心中都是明了的, 真正要做的是抓住细节和情节, 将本质真实贯穿于整个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本质的真实。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性, 是纪录片的生命, 任何一种体裁的纪录片都不能脱离真实而独立存在, 这也正是纪录片与故事片等其他种类片子的最大区别, 当然也是纪录片的独特之处, 实现纪录片真实性的方法有很多, 过程不管如何复杂, 终究要紧紧的抓住纪录片生活真实、选择真实、本质真实, 并且将三者紧密相连, 融汇贯通。

生活真实、选择性真实、本质真实, 就像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 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他们三者之间也是一种呈螺旋上升式的回归, 生活真实是基础, 选择性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升华和超越, 而本质真实则是对选择性真实的进一步超越, 正所谓源于真实的客观存在, 利用主观意识的创作性选择, 实现本质的真实。以达到纪录片的真正的艺术效果。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创作的真实性, 强调真实性对于纪录片的重要性, 从生活真实、选择性真实、本质真实三个层次入手, 突出三者的辩证统一, 强调三者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和运用, 通过他们的有机结合来实现纪录片, 尤其是历史类题材的纪录片的真实性。

关键词:生活真实,选择性真实,本质真实

参考文献

[1]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

[2]肖平.影像与事件--关于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追溯.中国电视.2005.1.

上一篇: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游子吟》下一篇:鱼山中心学校2013年素质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