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与人文历史论文

2022-07-03

摘要:自然和人文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两个维度。当前我国学界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学者们仅从自然维度考察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根基、内容、当代价值以及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忽视了马克思的人文生态思想。马克思的人文生态思想与自然生态思想的形成是同一过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生态与人文历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生态与人文历史论文 篇1:

生态批评?生态城市?生态文明

摘要:生态批评、生态城市、生态文明主要是在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的情况下出现的环境、文化保护的思潮。因此从这三个角度进行探析当下人文生态建设,树立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并且通过自身的行为保护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对促进人文生态建设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进行探究生态批评、生态城市、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意义之后,将其融入到人文生态建设的思考当中,以期为城市人文生态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城市;生态文明

在当代社会中,生态危机日益明显,因此生态批评经过进行探究人与自然之间相处情况,可以为帮助人类正确认识人文生态提供了针对性的批评范式。在生态批评的指引下,我们需要进行自我反思,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建设人文生态,树立与自然和谐形成的生活方式,最终使城市生态环境更加和谐。而生态城市建设则是让社会、自然进行和平相处,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进行人文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的文化品格。因此在进行人文生态建设的时候,需要从生态批评、生态城市、生态文明这三个方面出发,制定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措施。

一、生态批评:使精神与人文生态保持一致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主要是指在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下,在文化批评领域的人们受到绿色运动精神的指引,在自身的领域内发起了“绿色”批评的浪潮。生态批评出现的原因在于态危机的严峻程度不断增加[1]。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文化、政治等方面也出现一定的改变。生态危机归根到底也属于人性危机,是人们生活方法、追求方向、思想观念等方面改变引发的危机。有专家提出,现在生活中出现的生态危机,生态系統遭到破坏不是直接原因,伦理系统所起作用才是直接原因。在经历危机之后,需要意识到人类自身行为对自然的影响,因此需要认识伦理系统,然后才能进行完善伦理系统。生态批评属于后现代批评潮流当中的重要流派。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文学批评深入探究文化,经过文化批评,进行引发生态问题的思想,即人类中心主义,使人们的生态意识得以树立,并且摒弃以往落后的生态观,使人与自然可以和平相处。生态批评的开展,不但需要维护生态安全,还需要建设精神生态,使人们可以保持良好的人性。同时,不仅需要重构人们的生态价值观,还需要建设以保护自然的生活方式,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良好关系。

二、生态城市:自然与人文生态的和谐

现代城市生态思想主要来源于霍华德所提出的田园城市,在此理论当中表现了城市和自然保持平衡的重要性和意义[2]。总的来说,生态城市主要是保持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自然生态属于人自身之外的世界,其可以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而且其发展状态不受人类意志的影响,但是生态环境,则是人类活动主要范围,并且人类活动的开展也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发展。这里涉及的人文生态系统,主要包含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这两个部分,其通常是由多种社会文化元素组成的,而元素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互相作用的情况下形成动态和谐的系统。人文生态环境不仅是人们活动的区域,也是人类活动开展的结果。人文生态属于社会发展的产物之一,其主要人们之间进行信息、物质交换获得的发展结果,其也彰示着自然和人文之间的和谐发展。人类在自然和人文之间的互动当中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文明。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可以为人文生态的顺利发展提供所需的物质,而人文生态的优化也可以促进自然生态的发展,维护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人文生态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意义,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社会的发展速度,也可以有效树立人们的良好品行,形成较好的文化素质。自然生态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和维护,因此要想保护生态环境也需要人们动员起来,改善自然环境,进而促进人文生态建设的完善。

三、生态文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人文生态不仅包括历史文化的内容,还包含现代先进的文明。其在表现的时候,不仅表现为物质形态,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形态。比如价值观、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文明生态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重要性越来越高,并且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人文生态建设属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部分之一,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可以从物质、秩序等方面出发,完成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从而顺利促进文明生态城市的发展[3]。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城市人文生态建设主要需要处理城市发展期间所积累的财富,即需要合理对待现有的古代建筑、文化工艺、新式发明等,并且需要按照需要建设基本设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些物质性的城市人文生态,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可能会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精神的角度来说,我国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不仅包含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语言、风俗,还包含着多种工艺品、民族戏曲等,这些均逐渐成为我国历史文明当中的一部分,逐渐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人文精神。从制度的角度来说,人文生态建设主要设立各种约束性的法律和制度,从而有效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可以自觉遵守法律和制度,维护城市的秩序,并且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的意识,通过自身的行动使城市生态文明可以逐渐实现。

四、人文生态建设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正处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人文生态的重要时期,因此需要建设完善人文生态系统,使生态城市得以顺利发展。

(一)积极发挥城市历史文化的作用

城市人文生态系统当中包括城市在发展期间所形成的文化元素,包含生活模式、历史风俗等,而这些文化因素通常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比如历史建筑、民族活动等物资形态。所以在进行人文生态建设的时候,需要提高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度[4]。首先需要进行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痕迹,尤其是需要保护历史文物、古代建筑等。其次需要进行保护城市的历史特色。比如具有民族特色的街道、民族活动等。经过举办文化活动,可以城市的特色得以全面展示,而且也可以形成地域特色文化,充分体现出生态城市独有的人文魅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也可以使现代城市文化得到有效充实,完成城市人文生态系统的目标。

(二)提炼城市的人文生态精神

城市属于人文精神得以存在的基础,而人文精神则是城市发展需要遵循的方向,并且可以成为城市创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持。在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当中,进行提炼城市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必经的过程。在树立城市人文精神的时候,需要坚持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宗旨,使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另外为了使人们可以形成城市人文精神,可以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人们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形成城市的文化风格,最终使文明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而且经过树立城市人文精神,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意识到文化对提升生活品质的作用,从而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促进城市人文生态建设的完善。

(三)合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以往比较常见的历史文化在根本上有比较大的差异,其主要是通过非物质形态进行呈现的,但其也属于人文生态当中的一部分,因此进行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城市人文生态建设当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在进行保护过程中,需要设置完善的方案,使保护措施可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而且需要避免出现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进行保护的行为,因此在合理开发的情况下,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保护法律法规,使珍贵的文化遗产可以得到良好保存。避免出现一些人员或者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断开发的行为,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另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不能过于依赖政府,还需要吸引社会机构或者个人对其进行公益性投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度,也可以完成良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四)提高人们的人文生态意识

在进行城市人文生态建设期间,树立人们的生态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在树立人们的生态意识之后,可以使人们主动进行生态保护,使城市人文生态建设得到人们的大力支持,这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也具有巨大的益处。城市人文生态建设当中,需要采取措施,使人们了解到自身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且了解其需要履行的义务和责任,然后通过自身的行为进行保护自然环境和城市人文生态。另外,还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人们可以有机会处于生态保护的活动,形成良好生态文明观,并且经过鼓励开展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帮助人们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这对城市人文生态建设也具有较大的益处。

(五)完善人文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

进行生态立法,可以使人文生态建设更快进入法治轨道,而且经过设置与之相关的法律,可以使人文生态建设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比如环保局等,需要加强对城市环境的监管,并且需要对城市文化建筑进行有效保护,使城市人文生态建设可以全面开展。另外,在制定生态体制之后,政府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人文生态建设可以在政府的支持,有秩序地展开,实现人文生态建设的各项要求。

五、结语

工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其对大自然却有着不小的影响。人文生态建设不仅需要保护被工业化发展破坏的大自然,还需要进行生态批评,建设生态城市,使城市的人文生态建设目标得以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积极发挥城市历史文化的作用、提炼城市的人文生态精神、合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人们的人文生态意识、完善人文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等方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和睦。尤其是在生态危机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更加应该引导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工作,使人文生态建设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高宇榕,覃旭瑞.浅谈公共艺术反映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以水元素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为例[J].大众文艺,2018,10(05):415-417.

[2]黄娟,汪宗田.美丽中国梦及其实现——兼论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理论与制度的统一[J].理论月刊,2014,14(02):96-97.

[3]柳蘭芳.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社会生态的辩证统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伦理思想[J].社会科学家,2013,23(07):174-176.

[4]李旭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全面考察——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统一[J].理论月刊,2012,13(09):79-81.

作者:雷萌 余志科

水生态与人文历史论文 篇2:

论马克思的人文生态思想

摘要:自然和人文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两个维度。当前我国学界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学者们仅从自然维度考察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根基、内容、当代价值以及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忽视了马克思的人文生态思想。马克思的人文生态思想与自然生态思想的形成是同一过程。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统一、资本本性是人文生态恶化的根源、以人为本和人的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人文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入考察马克思的人文生态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文生态思想;自然生态思想;马克思生态思想

当前,生态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以其敏锐的目光不仅察觉到自然生态的失衡,而且在批判资本主义过程中更加关切人文生态的恶化。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和反思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思想。目前,学界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然生态方面。他丰富的人文生态思想被忽视。笔者认为,从原著入手考察马克思人文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的现状及缺陷

(一)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

1.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根基。学者们普遍认为,实践观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根基。例如,吕军利、王俊涛撰文指出,实践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立足点。在马克思看来,人所面对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是人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实践越是深入,对自然的改变就越大。所涉及的自然规律就越深刻、越广泛,自然对人的制约作用也就相应地越明显,……忽视自然规律而导致生态失衡就是经过一番代价之后才引起人们注意的。”“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中人始终是主要的一方,在何种程度上展开这一矛盾取决于人的实践水平。因此,人距离动物愈远。他对于环境的影响就愈深刻,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也就愈明显。”唐叶萍、傅如良指出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观,第一次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实践这种对象性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这样一来,我们能够从实践的基础上来把握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主体与客体达到统一”。赵成认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他的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自然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说明了社会发展的‘自然的历史的过程’,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实际上表现为人化自然的关系,为我们科学理解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2.关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容。国内学者一般认为马克思生态思想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生态思想认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内,不能把人类摆在自然界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休戚相关的有机整体。”二是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思想。“‘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生态理论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科学地论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变换关系。”三是资本是生态恶化根源的思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就其内容和实质来说。是资本同自然的关系,是资本对自然的占有。因此,形式上表现为人和自然关系恶化的生态危机,实质上,是资本同自然关系的恶化,是资本家对自然疯狂占用所引起的恶果。”四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3.关于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由于大家普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主要社会根源,因此,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消灭私有制。“在为合理地解决这些全球问题寻找对策时,我们既不能对自然界作拟人化的责备,也不能把希望仅仅寄托在单纯的新技术革命上,而必须把希望放在新技术革命与以积极地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目的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结合上。”

4.关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学者们普遍认为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二)研究缺陷:忽视马克思的人文生态思想

马克思生态思想包括自然生态思想和人文生态思想,是自然与人文维度的统一。从国内学者研究现状来看,当前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仅仅在自然维度上展开,将自然生态思想直接等同于马克思生态思想。忽视了人文维度的马克思生态思想。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认识上的偏差,即把自然等同于生态,把“自然”与“生态”看作是同等意义的两个词,互相混用。例如:有学者撰文写道:“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本文将其称为生态思想)。”中国人民大学林坚认为:“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其实,“自然”与“生态”之间并不能简单划等号。就狭义意义上而言,自然就是生态,但在广义意义上,“生态”与“自然”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生态包含自然与人文两个维度,自然生态只是生态的一方面。因此,忽视马克思人文生态思想是当前国内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的一个明显缺陷。

二、马克思人文生态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生态思想是在自然和生态两个维度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自然维度出发形成马克思自然生态思想,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文维度出发形成马克思人文生态思想,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人文生态思想的形成与自然生态思想的形成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物质变换过程,人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自然界是人的“母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基本上是平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一方面,资本家贪婪地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无限地扩大再生产,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另一方面,无限扩大再生产所产生的大量污染物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资产阶级还通过建立世界市场,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全球,造成全球性自然生态失衡。马克思以敏锐的眼光关注着自然生态的失衡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展开批判和反思,形成其自然生态思想。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都是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交织在一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们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巾必然形成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生产方式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形成不同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同一历史时期,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也影响着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形成特殊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反过来也制约着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生产的目的,生产的目的决定了生产的模式,生产模式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模式,进而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起决定性影响。如果我们要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不得不改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敏锐地意识到生态的失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永无止境的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方式是育目无限制地扩大再生产,实行不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必然打破人与自然的平衡,造成自然生态危机,而且必然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造成人文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文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人的全面异化。对此,马克思有独到的论述:“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正是在对人文生态环境恶化的批判和反思基础上形成其丰富的人文生态思想的。

三、马克思人文生态思想的内容

(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统一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内在统一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食粮。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

“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关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发展史。人通过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向自然融化,实现“人的自然化”。在物质变换过程中,人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影响和利用自然,实现了“自然的人化”。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始终相互影响和制约。“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因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统一的。

(二)资本本性是人文生态恶化的根源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本性是人文生态恶化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与劳动对立,资本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是无节制的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值。为了实现资本增值,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不得不无限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和工人同样苦恼。对此,马克思写道:“总之,应当看到,工人和资本家同样苦恼,工人是为他的生存而苦恼。资本家则是为他的死钱财的赢利而苦恼。”

由于市场竞争,资本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取超额的剩余价值,他们不得不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技术,降低劳动力成本,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导致人文生态环境的恶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只提一下进行工厂劳动的物质条件。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等,都同样地损害人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间所冒的生命危险了。这些机器像四季更迭那样规则地发布自己的工业伤亡公报。”在这种劳动环境下,工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他们越想多挣几个钱,他们就越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时间,并且完全放弃一切自由。在挣钱欲望的驱使下从事奴隶劳动。这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

(三)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人文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的人文生态思想是马克思在批判和反思资本主义非人道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的无限扩大同广大人民群众有限购买力之间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大量工人失业。在经济危机期间,资本家在销毁大量“过剩”劳动产品的同时,“工人等级中的一部分人必然沦为乞丐或陷于饿死的境地”。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它侵占人体的成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时间”。资本家不仅将工人的工作日延长到生理极限,还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妇女和童工,迫使工人在毫无人身安全和健康设备系统的环境中劳动,严重摧残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马克思对此展开了批判和反思,认为社会生产要以人为本,生产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障个人的福利,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生态思想。

(四)人的主体性思想

马克思认为,就自然属性而言,人和动物一样需要吃、喝、生殖等,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靠无机界生活。但人是类存在物,人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改造自然,动物却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人作为类存在物就必须全面占有人的本质,充分展示人的主体性。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使人丧失了主体性,沦为自己劳动产品的附属物。“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劳动,在他们那里已经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而且只能用摧残生命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生命。”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复归,就必须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扬弃异化,真正实现自主活动。在自主活动条件下,劳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手段,人在劳动中感到快乐。在自主活动中,人类能够充分展示人的主体性。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四、马克思人文生态思想的意义

从人文维度考察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1.进一步揭示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联系,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马克思的自然生态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盲目扩张本性是自然生态失衡的根源,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必然联系。但仅仅从自然维度论证它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是不够全面的,并不能使人完全信服。从人文维度考察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进一步揭示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联系。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生态危机等同于人与生态的对立,其实质是资本主义与生态的对立。资本主义和生态的对立是根本性的,它不仅仅是某些枝节的对立。,自然生态的失衡只是生态问题的表象,人文生态问题更具有本质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映。马克思的人文生态思想把生态问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溯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必然联系。

马克思人文生态思想进一步揭示了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这就为我们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根本出路——消灭私有制,扬弃异化,实现共产主义。这就从生态学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性,使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更加完善。

2.进一步驳斥了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唯生产力论,忽视生态的错误观点。长期以来。两方一些学者将马克思视为唯生产力论者。对马克思进行攻击。他们认为马克思不关心生态问题,他的世界观完全是建立在技术上对自然进行极度控制的基础上。例如,特德·本顿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普罗米修斯式的唯生产力论历史观。尽管他在特定的场合对生态问题表示了关切,但他在这方面提出的理论观点还首先是必须接受批判的。马克思是个彻头彻尾的人类中心主义者,他否定所有可能会认可自然限制经济发展的观点。马克思将劳动看成是价值的源泉,从而完全否认了自然的固有价值。雷纳·格莱德认为,马克思的基本前提是对自然进行普罗米修斯式的控制。维克托-福基斯认为马克思对世界的态度始终保有这种普罗米修斯式的劲头,一直赞扬人类对自然的征服。韦德·斯科尔斯基认为马克思是最虔诚的机器崇拜者。资本主义的罪恶之所以得到宽恕,是因为资本主义在完善机器。在西方学者看来,马克思是极端的现代主义者,主张唯生产力论和对自然与人性进行极端控制。

其实,马克思并非唯生产力论者,他不仅关注自然生态失衡问题,更关切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文生态的恶化。马克思分别从自然和人文的维度分析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不仅形成了自然生态思想,而且形成了更为丰富的人文生态思想。通过对马克思人文生念思想的解读,在理论上进一步驳斥西方学者攻击马克思忽视生态问题的谬论,有助于澄清是非,还原真理。

(二)实践意义: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1.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人文生态价值原则。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体”。是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食粮的源泉。人文环境是人类现实存在状态的反映,决定着人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状况。马克思的人文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示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要保护自然生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平衡,尊重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要关注和追求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保持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人文生态价值原则。人是类存在物,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把自身与动物区别开来。“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做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做类存在物。”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恢复人的类本质,恢复人的本质就必须重视人文生态价值原则。

2.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始终是人类的核心问题。人们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环境的最优化。在发展中必须选择一条适合人类的发展道路,否则将导致发展困境。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它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要重视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更要重视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环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更优化,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没有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异化就不可能扬弃,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实现,人类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否定私有制,扬弃异化,在劳动中实现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成为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 刘宏兰

作者:李旭华

水生态与人文历史论文 篇3: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补偿机制探究

摘要:民族地区发展的优势之一是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但矿产资源的开采不仅造成资源本身的价值灭失,还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破坏。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仅偏重于对资源本身的经济性补偿,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生态补偿为确保资源开采地的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应加以贯彻和推广;人文补偿对于保存和恢复民族地区特定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是民族地区更好地享有环境权的保障,在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现行制度中适时进行生态补偿和人文补偿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矿产开采;生态补偿;人文补偿;环境权

一、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之利弊

(一)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相对落后。这些诸多不利因素决定了民族地区照搬东部的常规发展模式是不现实的,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挖掘自身的特色。

民族地区的特色之处在于其资源丰富,其中矿产资源优势最为明显。以能源矿产为例,“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蕴藏量丰富。全国38.6%的煤矿,23.2%的石油和70.l%的天然气储量都集中在该区。且煤的25.5%的保有储量相对集中在陕西和新疆两省区;21.1%的石油储量集中在鄂尔多斯、准噶尔、吐哈、塔里木和柴达木五大盆地;近60%的天然气储量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内”[1]。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全国各地尤其是各工业地区对各种原材料、矿产能源的需求逐步增加。由于中、东部地区资源供给能力有限,此时民族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就得以体现;加之国家正在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民族地区所享有的特殊优惠政策,可知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用于其它工业城市而非矿产资源地自身的发展,且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当地会造成各种损害,包括资源本身的价值灭失、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独特人文环境的破坏。因此鼓励在民族地区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的大前提下,探究出合理的补偿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族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损害

在民族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必然会给资源开采地带来多种损害。具体言之,可概括为以下三类:

首先,使开采地资源本身的价值受损。由于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此处的矿产资源特指狭义的矿产资源,即不可再生资源;地下水属于广义矿产资源的一种,但属于可再生资源),其在某一国、某一地区的总量是一定的,开采多少则总量减少多少。民族地区往往地处偏远,矿产资源就成为当地的主要财富,但随着矿藏的被开采,资源逐步耗竭,其经济价值必然萎缩。因而,矿产资源的开采首先会对当地的矿产资源造成损害。

其次,对开采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矿产资源的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是立体性的:矿藏的开采会破坏当地的植被和土壤,易引起土地沙化和诱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矿石浮选后的尾矿水中含有Cu、Pb、Zn、Ca、Cr、Mn、Fe、As、F-、Cl-、SO 等各种离子及各种浮选药剂的残余物,未经科学处理或处理不当,都将污染下游水土;矿藏开采中的爆破会产生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地处西部的民族地区,由于其生态系统更加脆弱,若不注重对生态的保护,其导致的后果将更严重。

再者,对民族地区的人文环境造成损害。我国许多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受外界的干扰较少,当地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得以较好地保存;同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许多少数民族也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属于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人文环境的体现。而矿产的开发,许多情况下要牵涉到开采地民众的搬迁,建筑物的拆除与新建以及对特定地域的挖掘、开采,期间难免会对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造成损害。这也是在民族地区开采矿产资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新情况。

二、我国现阶段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之不足

(一)现行补偿方式仅偏重于对矿产资源的经济性补偿

矿产资源的开发必然需要对矿产地进行补偿。我国早在1996年颁布的《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就规定了“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责任原则,该原则也是矿产资源开采者进行补偿的指导原则。但在现实中,我国现有的关于矿产资源补偿的具体规定则显得十分不足。现阶段,我国对矿产资源开发所征收的补偿费用主要包括:矿产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

1.矿产资源税。我国于1993年12月25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并于同年的12月30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所谓矿产资源税是指国家对于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固体盐等矿产资源所征收的一种税收。同时国家对该种税收实行“普遍征收、级差调整”的方式。“普遍征收”即对上述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征收一定的税款,体现的是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补偿;而“级差调整”则是针对不同的矿区、企业征收不同的税款,目的在于平衡资源的开采成本,尽可能地实现公平竞争。

2.矿产资源补偿费。我国自1994年4月1日开始施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开始对开发主体征收一定的补偿费用。该法规第11条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纳入国家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管理办法》第3条明确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纳入国家预算,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支出、矿产资源保护支出及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部门经费补助。”可见,矿产资源补偿费仍然主要用于矿产资源本身。

3.探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使用费。1996年8月29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随后国务院颁行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三个法规又将上述使用费的征收加以细化规定,由采矿权人根据开采的面积以一定的标准逐年缴纳。实际上,上述使用费仍然是采矿权人和探矿权人为取得矿产资源的一定权能所支付的对价,仍然体现的是对矿产资源本身的补偿。

4.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申请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矿产地的区块的探矿权的,探矿权申请人除依照本办法第12条的规定缴纳探矿权使用费外,还应当缴纳经评估确认的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价款。”《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申请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矿产地的采矿权的,采矿权申请人除依照本办法第9条的规定缴纳采矿权使用费外,还应当缴纳经评估确认的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价款。”可见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只是矿产的开发者对国家先期探矿和采矿投入的一种补偿,是国家收回前期投入成本的一种措施,并没有体现出对矿产资源的任何补偿。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矿产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都体现为对矿产资源本身的经济性补偿;而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只是为国家勘探投资成本所支付的对价。上述所有费用都没有体现出对生态环境或人文环境的补偿。

(二)现行补偿方式难以避免对民族地区的生态损害和人文损害

由于现行的补偿机制中,仅仅对开采企业征收一定的经济性补偿价款,而没有对企业的生态补偿和人文补偿作额外的要求。缺少了法律的强制性要求,仅仅依靠道德和舆论的压力,对于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而言,是很难在开采过程中进行自我约束减少污染或事后主动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的。相反,在缴纳一定的经济性补偿费用之后,将导致的是企业的“滥采”与“乱排”。 这种“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式的开采模式不但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造成的损害也不难想象。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西部生态环境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方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就曾经强调:“西部大开发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2]。

三、在民族地区开发矿产资源应进行生态补偿和人文补偿

(一)民族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应进行生态补偿

在开发矿产资源时应进行生态补偿的观点,近年来为不少学者所赞同。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理解,有学者认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是指因矿山企业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行为,给矿区周围的自然资源造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矿业城市丧失可持续发展机会而进行的治理、恢复、校正所给予的资金扶持、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及政策优惠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3]。另有学者认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是国家通过对矿产资源的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征收一定数量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实现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的权益,并对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利益受损者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与此同时,国家通过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来促进新技术的研发以寻求替代性的矿产资源,并对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受到损害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整治、补偿”[4]。上述观点虽有一定分歧,但基本内涵一致。笔者认为,为了确保对矿产开采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应将矿产资源的生态补偿范围适当扩大,即凡是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当用于矿产资源生态恢复的一切必要补助手段皆属于矿产资源的生态补偿。在民族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和其他地区一样,建立矿产资源的生态补偿制度十分必要。

我国民族地区的特定状况决定了在当地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必须要给予当地以生态补偿。首先,我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广大西部地区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一和第二阶梯,是中下游地区丘陵、平原的天然生态屏障。西部又是我国黄河、长江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状况的好坏与全国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其次,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影响,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相对较为脆弱,破坏容易而恢复却很困难,有些甚至是难以恢复的,况且对于已破坏的生态系统再恢复的代价也是极其昂贵的。因而在西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不征收一定的生态补偿费进行及时的生态改善,很有可能导致得不偿失的后果。再者,民族地区也是我国的国防重地,“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多为边境和国防要塞,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中有1.9万公里属于民族自治地方,2 100万边境人口中有48%的少数民族同胞”[5]。故而,只有维护好民族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才能使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安居乐业,确保国防稳定。

在矿产资源开发时进行必要的生态补偿,应当在各地区普遍加以推行。而特殊的地理环境则决定了在民族地区开采矿产资源时更应注重对当地的生态补偿。

(二)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应进行人文补偿

我国少数民族地处偏远地区,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定的民族文化是该民族历史发展水平的见证。“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的文明成果,可以强化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源泉”[6]。同时这些“传统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具有消失后不可再生的特点”[7]。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民族文化的形成中意义重大。然而在民族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必然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也就使当地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因此,在民族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必须考虑到对当地民众的人文补偿。关于在民族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进行人文补偿的观点,目前还没有被多数人所认识,但笔者认为这种补偿方式在我国民族地区尤为重要,理由如下。

1.这是对环境权更全面追求的需要。要探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人文补偿,首先应当明确环境权的内涵。环境权首次在国际社会得到承认是在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该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规定:“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而所谓环境权则是指:“为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基本义务。”[8]可见,环境权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是主体“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这其中必然包含了主体应当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权利。但在传统的资源开发领域,行为主体可能会意识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补偿,却忽视了因资源的开发对人文环境的破坏与补偿。

2.人文补偿具有独立价值。人文补偿既不等不同于生态补偿,也不能被生态补偿所包容。生态补偿侧重于维护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目的在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人文补偿则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等人文景观的恢复,注重的是特定地域的文化价值。尽管生态补偿也关注到特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但这种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补偿仍限于因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而引发的补偿,并不包含对当地人文景观、民族习俗等人文生态的补偿。不难发现,人文补偿与生态补偿的侧重点并不相同,生态补偿并不能将人文补偿加以囊括。在人文价值含量较高的民族地区开采矿产资源,进行一定的人文补偿实属必需。

3.人文补偿的理论依据。

一方面,矿产资源人文补偿的直接依据在于环境公平原则。环境公平要求所有主体在对环境的享有方面实现平等,任一主体的行为都不应对其他主体的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对其造成环境破坏的行为要进行一定的补偿。人文环境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的人民应当享有的环境权利之一,故对破坏人文环境的行为理应进行补偿。另一方面,矿产资源人文补偿的根本依据在于民族平等。

尽管民族地区的人文价值观不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甚至与同时代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①, 但这种人文价值观毕竟是当地民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当地民众历史、文化的体现,为当地民众所认同。这种独特的人文遗产并不应当被冠以“落后” 之名,而应享有获得同等保护的权利。此时征收一定的人文价值补偿费,对于更深层次地保全民族文化、实现民族平等意义重大。

4.人文补偿的法律根据。

我国法律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在矿产资源开采时要进行人文补偿,但我国法律中有对民族地区人文遗产保护的规定。如我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第118条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建设企业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地方的利益”;第119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建设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第45条更是明确指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些对民族地区人文遗产保护的法律规定,就成为了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征收人文补偿费用的间接法律依据。

5.人文补偿的现实需求。

西部大开发的过程,是西部地区经济化、现代化的过程。西部大开发的动力来源于中、东部地区发达的工业化,故该过程也是东部发达地区文化理念、价值观向西部推进的过程。这种推进的过程既可能是缓慢的也可能是急剧的。但无论如何,这种单一化的进程必然会影响到西部地区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使我国的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受损。在矿产开发过程中,某些项目会涉及到当地民众的搬迁,建筑物的拆除与重建,特定地域的开采,此时对当地文化遗产的破坏是剧烈的。而伴随着矿产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当地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和文化的渗入,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民族文化的氛围会逐步变淡,其对当地民族文化遗产的侵袭则是缓慢的。因而,适时建立起相应的人文补偿制度就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四、国外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之探讨

国外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开始关注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阶段其已经形成了许多可供借鉴的保护矿区环境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完善我国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的补偿机制意义深远。

(一)矿产资源开发中补偿责任之主体

要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合理的补偿,无疑应当先确定补偿责任之主体。国外许多国家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矿产开发补偿责任的主体包括资源的开采者和资源开发的受益者。一方面,对于矿产开采者而言,日本、德国等多国矿业法中明确规定了其对于开采矿产资源和开发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损害具有补偿和恢复义务。如《韩国矿业法》第91条第1款规定:因开采矿物而挖损土地,排放矿废水、废气,堆放废石与矿渣等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发生损害时的矿业权人以及发生损害时业已撤销矿业权的原矿业权人均负有赔偿损害的义务[9]94。另一方面,作为矿产资源的受益者和托管人,许多国家也规定了政府有义务对矿产资源开采应承担一定的补偿义务。如《日本矿业法》第53条规定:如果矿业主管部长认定,矿业开发活动将危及人身健康,破坏公共设施,妨碍人类文化遗产、园林或温泉资源的保护,损害农业、林业及其它产业的利益以及明显侵害公共利益,则有权缩小开采区块或撤销矿业权,由此对矿业权人所造成的损失,由国家实施补偿 [9]117。

(二)权利金制度

对于矿产资源被开采所造成的损耗,国外主要是通过征收权利金的方式来进行补偿。即开采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时,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的权利金,以实现其对开采不可再生资源的补偿,同时也体现了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与资源开采者之间的补偿关系。在国际上,多数国家对矿产资源权利金的征收费率保持在2%~8%这样一个合理的区间。通过征收的权利金,政府就可以对被开采矿区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和环境恢复。

(三)设立“环境恢复(修复)基金”

除了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征收一定的权利金之外,许多国家还设立了专项的“环境恢复基金”。在矿产资源开采领域,由于存在一些历史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将来可能发生的意外地质事件,这些“旧账”、“新账”都很难让矿产资源的开采者进行补偿。此时,就可以通过该基金予以偿还。美国是该制度设立较早的国家。在1977年颁布的《露天采矿控制和回填复原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国家在国库账册中设立以“废矿回填复原基金”命名的信托基金,同时各州也应设立该州的废矿回填复原基金。该法第401节c章规定:设立该基金的目的,主要用于回填复原和恢复受到过去的煤炭开采不良影响的土地和水资源。

(四)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

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在相关的矿业法律中规定了矿产资源的开采者在开发资源之前应当先行缴纳一定的环境恢复保证金。这些保证金将用于日后的土地复垦以及矿产开发地的生态恢复。当然这些保证金只具有担保性质,实行的是有条件的返还制度。如果矿产资源的开采者如期完成了土地的复垦计划,对当地的环境进行了修复,则该保证金将予以返还;否则,政府则将该保证金予以没收后用于相应的环境修复工作。在通常情况下,该保证金的数额要高于实际的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费用。

(五)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制度

所谓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国家先行制定相应的法律,由特定的环境监管机关对污染物的排出者征收一定费用的制度。该制度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来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污染者付费”制度自20世纪初在德国首创以来,已为世界各国所认同并得到广泛运用。相应地,排污权交易制度也是国家运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由政府机构(或联合一定的公益组织)评估出某一区域环境所能接受的最大污染物的排放量,然后将该排放量分为若干规定的排放份额,每一份额则对应一份排污权。这些排污权由政府通过竞标、拍卖等方式有偿地转让给相应的排污者。自上世纪70年代排污权交易理论提出以来,美国国家环保局首先将其运用于大气领域污染的管理,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后该制度为世界上多国所采用。

(六)环境监管的公众参与制度

将公众吸收到环境污染的监管中来,是国外许多国家的做法,也是世界污染防治的发展趋势。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地的民众既是当地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也是矿产地环境修复的直接受益者,因而将民众作为环境监管的主体必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加拿大联邦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除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外,公众还被赋予了起诉的权利。在美国,几部主要的环保法规(包括空气、水污染,危险废弃物和有毒垃圾等)皆允许市民提起诉讼并就矿业公司因违规作业所造成的损失提出赔偿要求”[10]。

五、国外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对我国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之启发

对我国广大的西部民族地区而言,矿产资源的开发无疑是一条特色之路。但是现阶段的开发补偿机制却形成了“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这样一种后果。民族地区的经济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却付出了环境的代价。因而参照国外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中的先进之处,对我国现行的补偿机制进行改进实为必要。笔者认为,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的特点,对民族地区的矿产资源开采补偿机制应作如下完善。

(一)明确矿产资源开发的补偿范围

现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补偿偏重于对矿产资源本身的价值补偿,体现的是资源的有价性。但是矿产资源的开采必然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因而还应当进行一定的生态补偿。同时,鉴于民族地区的人文环境特点,在当地开采矿产资源还可能对当地的人文环境造成损害,因而在民族地区开采矿产资源还应当加入对当地人文环境补偿的考量。因此,立法中除规定了现有的补偿费用外,还应当明确规定征收一定的“生态补偿费”和“人文补偿费”。

(二)明确矿产资源开发的补偿主体

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开采者要缴纳一定的矿产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以及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可见,开发者是矿产资源开发经济补偿的主要承担者。其实,不论是针对现有的经济补偿还是应当包含的生态补偿和人文补偿,补偿主体的范围应当进一步明确。具体而言,补偿的主体应当包括三类:其一,补偿的直接主体和主要承担者应当是资源的开采者。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开采企业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必然应当承担起补偿的直接责任。其二,补偿的监管主体和次要承担者应当是政府。我国《环境保护法》第16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品质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品质”,因而政府必然属于环境监管的主体。同时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当出现不可归因于开采者责任的损害时,政府就应承担起相应的补偿义务。这种补偿义务相较于开采者而言,是补充性的,次要性的。其三,补偿的最终主体应为资源的消费者。由于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根据“利用者补偿”原则,消费者应当为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补偿费用进行终极性买单。而该过程则可以由矿产品的经营者合理调整产品的价格得以转移实现。

(三)完善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前,开采企业要先提交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报相关政府部门批准。评估报告中包含了对当地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止措施,但现有的评估机制中还很少关涉到有关对人文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估。在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人文环境是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不应当被忽视。因而在民族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应当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加入对当地人文环境的评估。同时,还应当扩大环境影响评估的主体,吸收当地民众的参与。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同胞精神维系的支柱,让民族群众成为当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才能真正体现维护民族地区的利益和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四)提高现有的补偿标准

根据国务院制定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我国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照矿产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而我国现行的补偿费费率在0.5%~4%之间。相较于国外多数国家2%~8%的征收比例而言,我国的征收标准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适时提高现有的补偿标准,为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地进行有效的补偿是很有必要的。

(五)建立环境修复保证金制度

环境修复保证金制度是政府采用行政管理与经济激励相结合的有效手段。在民族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应当借鉴国外环境修复保证金制度的先进经验,让企业先行缴纳一定的环境修复保证金。随后企业应当按照其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所作的承诺进行一定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修复。如果企业如约完成了对当地环境的修复,则该保证金退还,否则由政府加以没收后代为进行环境修复。该制度将对促使开采企业提高责任意识,减少对环境的侵害具有积极作用。

(六)借鉴水利开发中人文补偿的经验

在某些情况下,在民族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对当地人文环境造成的损害可能是不可恢复的(如大型矿产开采所造成的整体搬迁),但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开采又是必须的。此时借鉴水利开发中的补偿措施,力争对民族地区人文环境造成的损害降至最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第16条明确提出在水利资源开发中要征收一定的“淹没区文物保护费”。 以三峡水利资源的开发为例,在三峡水库的建设过程中,重庆、湖北等地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被淹没,几十万的民众迁徙到中、东部地区。为了使这些被淹没地区的民族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国家斥巨资进行了补救,如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建立,使得人们现在仍然可以重温当时的民族风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水利资源的开发在对民族地区文化遗产的破坏方面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因此借鉴水利资源开发中征收“淹没区文物保护费”的制度,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征收一定的人文补偿费,并将该部分补偿费用专项用于博物馆、民俗馆的筹建及民族文化的推广,使民族地区的人文财富尽量得以传承,是切实可行的。

此外,在民族地区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中,设立“环境恢复基金”,行使好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等制度也是有很有意义的。总之,采用上述措施对现有的补偿机制进行完善后,将会使当地的民众得到较为充分的补偿。但要使民族地区的人民真正享有资源开采带来的成果,则国家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开采企业在当地进行矿产产品的深加工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注释:

①例如在我国社会,当今的主流价值是婚姻自由、人权保障,但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却存在“抢婚制度”,并为当地民众所认可和接受。

[参考文献]

[1]王淑玲,张新安,曹新元,李树枝.加快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中国地质,2000(1):24-26.

[2]杨可心.成都召开“2000·中国西部论坛”[EB/OL].(2010-01-25)[2010-10-27]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0-01/05/content_18688574.htm.

[3]黄锡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J].现代法学,2006(6):122-127.

[4]曹明德.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究[J].法商研究,2007(2):17-24.

[5]韦宇红.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J].桂海论丛,2008(6):28-31.

[6]牛文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J].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32-37.

[7]黄泽.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论[J].思想战线,2002(1):11-15.

[8]林忠志.我国环境权立法缺陷及完善建议[J].福建法学,2003(3):29-31.

[9]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各国矿业法选编:上[M].北京:大地出版社,2005.

[10]曹霞.国外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法律机制管窥[C]∥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昆明:中国法学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09.

(责任编辑江海波)

作者:梅锦

上一篇:贯彻两会精神会议论文下一篇:企业国际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