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习资本论心得

2024-04-11

阅读学习资本论心得(共8篇)

篇1:阅读学习资本论心得

《资本论》的研究已经引起世界范围专家与学者的广泛关注。马克思通过市场诸要素的观察,分析了剩余价值及其相关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发展规律,对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抓住重点

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当属资本和劳动,恩格斯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可以见得,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成为关注的重要方面。

通俗易懂

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了深刻的道理,例如书中对利润的描述:“存在着一种积蓄的劳动,它把这种劳动叫作资本;它认为,资本这种东西,由于里面包含有辅助的资源,可以使活劳动的生产率增加几百倍、几千倍,因此要求一定的补偿,这种补偿叫作利润……积蓄的死劳动的利润,变得越来越大,资本家的资本也变得越来越大,而活劳动的工资,却越来越少,只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大众越来越多,越来越穷。”

勾画出《资本论》的脉络

这就是:劳动力→工资→必要劳动→剩余劳动→剩余价值→利润,指出在现代社会关系中,资本家在市场上找出了一种商品――劳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言:“假设一个工人一周的工资代表三个工作日,那么,这个工人从星期一开始工作,到星期三晚上,就把资本家所付的工资的全部价值偿还了。他就在这个时候停止他的工作吗?不,绝不是的。资本家已经购买了工人一周的劳动,所以工人在剩下的三天中也必须继续工作。工人这种超出补偿工资所必要的时间以外的剩余劳动,便是剩余价值的、利润的泉源,是资本继续不断增大的泉源。”恩格斯仅以三言两语便解释清楚了《资本论》。

小开口,大视野

一针见血地指出劳动、工资、资本、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阐明必要劳动产生工资,生产的是工人的生活资料;剩余劳动产生的是利润,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资本的积累恰恰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恩格斯的书评赏心悦目,教人看一遍就记得清清楚楚,经常会不断地进行回味。大家都知道《资本论》,然而真正懂得《资本论》的人却并不多。

想起历届历史老师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评价,尤其是他们其中的许多数对《资本论》赞口不绝。在大多数人关注经济发展、享受现代生活的情境下,仍然有很多人不为名利所动,仍然执着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我为这一类人的品格而敬仰。

每一个被资本家雇佣的工人都在做双重劳动。他的工作时间的一部分用来偿还资本家所预付给他的工资,这一部分劳动,马克思称之为必要劳动。但在此之后,他必须继续劳动,在这段时间内,他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利润便是它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部分劳动,叫作剩余劳动。

说到此,我们也就理解了《资本论》。有人说《资本论》难懂,实际上寥寥数语,恩格斯作了最通俗易懂的、高度的概括。

篇2:阅读学习资本论心得

一是关于资本利润的平均化,马克思的前提是资本家之间尔虞我诈的对立,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阶级对立,这在当时马克思研究条件下的英国、欧美内部还是说得通,但不能放之四海皆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对立并非最深刻的对立,资本主义,乃至阶级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其生产方式产生之前,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还存在着更深刻的对立关系,譬如:宗教和种族的对立,这并没有因暂短和近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普及而消失,有些矛盾乃至贯穿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和可预见的未来。此外,资本究竟是资本家意志的表现还是资本家是活的资本,马克思倾向于后者,即物是第一性的,这与唯物主义是一致的。然而资本,无论是货币、商品还是机器,它在循环周期中的任何形态中都是冷冰冰的,它不断增值的欲望是从哪里来的呢?欲望是人所特有的,是活生生的,是目的论决定的。资本属性的本质背后是人的属性,人是有种族的、信仰宗教的、有国别和伦理道德的,代表人的资本也依其具有上述属性,这些属性阻碍了资本的一般无差别的流动,从而也就阻碍了社会利润率的平均化。

二是关于人性的恶,此书对资本家的道德负评是无比正确,但恶具有普遍性而非阶级性,它不以人的阶级属性而转移,被剥削阶级的人的恶只不过暂被剥削阶级抑制了。穷苦欧洲劳工、被迫害的清教徒到了北美就成了基本原始积累的野蛮人。人不会因一夜之间社会所有制基础改造完成而发生道德上的飞跃,人类道德的进化有其自身内在规律,经济基础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只是条件之一。

三是马克思的人口的相对过剩理论要有一个必要前提——市场规模的扩大,书中并没有提及。扩大再生产中,当新增一个单位不变资本时,如果伴随着可变资本比前一个单位不变资本有所减少,才是有机构成的提高,才是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动力。可变资本(工资,进而代表雇佣工人数)的减少必然伴随着生产出一个过剩的产业工人后备军。资本论撰写的年代是英国资产阶级商品全球输出的年代,纺织工业的机器大生产是以武力开拓海外市场为前提的,也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然而,资本主义的发展环境并非总是如同19世纪的英国。生产资料对劳动力价值比例的提高也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类社会也并非总能从人口密集的欧洲无限制地迁移到地广人稀的北美和澳洲,因此人口过剩从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历史角度看是绝对而非相对。

上述三个问题将在王洋所著的《论按尊卑分配》一书中做进一步阐述,敬请各位读者给予关注。

篇3:阅读学习资本论心得

一、充分的研读是阅读教学的前提

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要学生深入地与文本对话”, “对文本内涵的探讨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应该落实到语言层面”, “对问题的探讨, 要自然渗透融合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这一要求强调阅读教学应立足于文本, 让课堂教学真正地走进文本。而在课堂文本解读教学实践中, 尊重人本, 忽视文本;远离文本, 架空分析;漠视文本, 以连带讲等现象, 比比皆是。

例如:有的教师在学生还未熟悉文本的情况下, 就让学生挑选喜欢的内容品读, 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势必造成“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结果, 也会影响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养成。有的教师虽然让学生先把文本过一遍, 但并没有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这必然导致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出现肤浅、庸俗化现象。还有的教师虽然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却忽视甚至架空文本, 置文本的基本内涵于不顾, 走向与文意完全背离的解读极端。没有与文字充分接触, 就无法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无法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偏离文本。从这点意义上来说, 充分地研读文本是保证学生个性化解读质量的前提条件, 是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支点。

二、流畅的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课的指导思想是,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精辟概括。对于阅读与背诵的重要性, 古典诗词、现代新诗自不必说, 必须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诵读品尝。

例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 如果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自主阅读, 反复地吟咏, 而纯粹地靠教师的讲解, 那么学生获得的感知也必将是“淡淡的”, 教师们的努力也是徒劳的。所以说, 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应是这样:先让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文本, “能用流畅的普通话和合适的语气、语调, 恰当地表达出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质疑问难、交流共享, 从而使教与学达到内在的和谐,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

三、深入的思考是阅读教学的阶梯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是学习的起点, 而思考的程度如何, 则影响到学生获得知识水平的高与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先训练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对文本作深入的思考。古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维的阅读, 学生只能获得单纯语言的积累, 却无法得到高层次的收获, 也就无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那么, 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首先, 应需要教师做充分的准备, 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在“自主、合作”的名号下, 有的教师充当起纯粹的“牧羊人”, 让学生先自主思考, 再合作讨论, 形成你来我往的所谓“互动”。实际上, 学生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毕竟还很薄弱, 对文本的阅读会很肤浅, 而且每个人的感悟不一, 所思考的问题也会呈多元的、丰富的状态。虽然这样的课常会显得很热闹, 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但教学目标却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学生也失去更系统的、更合理的训练。所以说, 朗读是学生自己要独立完成的, 而思考则是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解读方向和解读任务, 并安排合理的、具体的时间, “引导学生抓住专题的核心问题, 尽可能使探讨能循着有价值的思路展开, 以达到学习目的”。

四、修养的提高是阅读教学的境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强调,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 屈原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 文天祥永垂不朽的民族气概, 鲁迅刚正不阿的完美人格……都在课本中熠熠生辉, 孕育着无数志士仁人。

我们在分析文本时, 应教会学生用健康的人生观对待生活, 在文学熏陶中伟岸理想、坚强意志、充沛激情、净化道德。从这个意义上看, 语文教育者的肩上既承担着授业的责任, 同时也担当着传道的使命!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关注社会、荡涤灵魂、洗礼人生的人学教育。

篇4:审议“阅读资本”

也曾经在听课中,被教师带入文中,细细品味一字一词的精妙,对文本由浅入深逐步理解,豁然开朗时,以为这就是一节好课。

然而,我们无视了作为学生坐在课堂上的感受,他们有听课者和教师那样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吗?他们的想象能力也和我们一样吗?他们的思维程序是怎样的?抑或还可以问一问,他们还掌握了多少课文内容、思想、情感以外的属于语文的东西呢?

语文是否被异化了?

学生阅读的资本到底获得了多少?

一、思考——语文到底教什么

1.思考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

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我们始终在苦思冥想“教什么”的“内容”上,而忽略了研究“教什么”的“知识”上。

小学阶段,遵循着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本来可以分别在十二册语文教材中逐步渗透、螺旋提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可惜,目前我们的教材,范文的编写体例都以“内容”或“思想教育”为单元,同一册板块之间,或者连续多册板块之间缺少着明显的程序性知识连接,更少有策略性知识的点拨了。教学一册教材,全凭教师个人或一个群体已有知识的厚薄,或者对于知识传授的朦胧意识,甚至可以抛开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只在分析作业题和应对考卷试题时才发挥教师直接点拨语文知识的作用。结果教学和考试脱节,质疑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种失误,严重体现在程序性知识的序列编排上,模模糊糊一大片,连教师也无法清晰地把握年段该教什么知识,该怎么教。比如,“抓住课文主旨,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种。在中年段,遇到总分总结构的文章,采用寻找中心句的方法就可以快而准确地概括主要内容;遇到以叙事为主的文章,采用六要素串联法就比较合适。进入高年段之后,采用段意合并法归纳主要内容就是十分常用的手段,而相应地把握重点段落凸显中心就是学习的重点。本来,这样的序列可以体现在文章的选材编排上,在一个阶段后作一归纳即可起到点拨引领的作用,可目前的教材没有这样的提示。教师教的是个人知识经验。

这种失误,还体现在练习设计上。比如,苏教版五年级第六单元的课文编排了一组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物的励志故事,前三篇是记叙文,第四篇安排了议论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从四年级开始,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议论文。从教会学生篇章知识的角度思考,本课的课后练习应该安排学习议论文语言特点的小练笔,但是,练习中莫名其妙地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很多教师照着要求布置学生写,殊不知,写读后感需要特殊的体例知识作支撑,没有教师的悉心指导,短时间的写作很难到位。有的教师从议论文概括描述事例的语言特点着想,将写“读后感”改为模仿课文语言范例写有成就的人物的事迹,再次例证文章论点,要求准确,又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对写作策略的感性认识,时间花费不多,能力提高明显。

也正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本身对“知识”的贫乏,六年的语文学习变成了扎堆的“知识”。比如,从低年级开始接触词语,学习词语的意思,到中年级进行词语解释,再到高年级解释词语,六年练习的始终是这样几种方法,策略何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最后关乎到词语内核的感悟能力培养何在呢?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又比如,比喻句,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来回倒腾,有多少教师把握住了,其中不同的运用意味着不同的意蕴,教得到不到位全凭教师个人的素养与意识。这么几丁点的知识,在六年中低水平繁琐重复,被称之为“知识泛滥”。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应该责备教师的能力,而是语文学科本身没有向教师和学生提供足量的、适应不同年级的语文知识体例。

2.思考二——我们需要怎样的“阅读姿态”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读者既要关注文本的内涵、意义,又要关注催化内涵与意义不断生成的表达方式,两者统筹兼顾,方为阅读习得。从这个目标出发,教学生阅读,既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体味文章的滋味,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到“得滋味儿”之法。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顾此失彼的现象十分严重。

以三年级上册《石榴》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为例,我们来询问一下,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阅读姿态:

【案例一】教师以这样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

①同学们,请你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写了石榴的哪些部分?

②在“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这句话中,“抽出”和“长出”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③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石榴花开得非常多?

④石榴花是什么形状的?从哪些字词的描述中感受到了石榴花非常生动?

(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时,教师相继出示了不少图片,加强了形象感知。)

【案例二】教师以这样的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

①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石榴树的哪一部分?

②你为什么喜欢石榴树的叶子呢?谁能通过朗读把春天石榴树的旺盛生命力读出来?

③用朗读来感受石榴花开得很多。

④做做小喇叭似的石榴花鼓着劲吹奏的样子,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相继出示了不少图片,并反复通过情感朗读加强形象感知。)

问题的设计直接导向了不同的阅读姿态,也体现了教师不同的阅读目标。

在案例一中,师生作为阅读者,采纳的是“分析”的阅读方式。教师的关注点是“每句每段或全文的好处所在”(夏丏尊语),研究的是“作者意念发展的途径及辛苦经营的功力”(叶圣陶语)。在这堂课中,维系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热点是课文的字词句。将写法的好处作为分析的重点,教师自然会设计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将文本的表达形式与特点细加体会,获得不少关于文章写法上的经验。

案例二体现的阅读姿态是“鉴赏者”,其阅读主要方式为感受、体验。通过朗读这一途径,将对文章的理解弥散在情感体验与感受之中。思考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时,采用了“最喜欢”的思维引导方式,学生在自主交流中,自主地从文本中抽出对自己有所感触、有所兴趣的内容,谈论并诵读文章。

然而,两者的缺失都十分明显。案例一的语文知识习得是十分生硬的。阅读的兴趣产生于情感的共鸣,情动后冷静分析,方能真正领略妙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一个学生拿到一篇文章,逐行看去,就只看到遣词造句或篇章结构的诸多长处,就如同一个人看到了另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却想到这是一副怎样的人体骨架,那就一点趣味也没有了。

案例二则相反,缺失在学生始终在讨论内容,很少提及关于写法方面的话题。在学生了解了内容,并通过情感朗读沉浸其中之后,却不再深究体现这些内容意义的方式了。最终,留给学生的是文本的形象,这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却。这样,一节课的所得就实在太少了,学生日积月累的阅读“资本”就不会很快增多。

二、比较——跳出圈外看语文

1.语文课和数学课的比较

语文课与数学课相比,课堂形式大致相同,但因为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截然不同,呈现的教学特点大相径庭。有人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根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说得太准确了。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十分突出,一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帮助学生学习什么新知识,清清楚楚。听数学课时,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学环节,清晰明了,十分强调教学程序,如果教学程序发生了颠倒,教师就要及时理清理顺,顺畅了才能往下行课。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

题目:1路车6:20分开始,每隔10分钟发车;2路车6点40分开始,每隔15分钟发车,两辆车第二次同时发车是几点。

学生采用列表的方式寻找答案。

教师指名回答。

生1:1路车每隔10分钟发车,2路车间隔15分钟发车,因此只要考虑整十的时间,第一个整十的时间是7:10,两辆车第二次同时发车是7:10。

师:你能这么思考非常聪明。有没有同学是按罗列发车的时间顺序来找到同时发车时间的?

生2:我先罗列1路车发车时间,再罗列2路车发车时间,发现7:10分是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

师:这个方法就是用罗列的方式找规律。

生1的答案无疑比生2高明,他跳出了一般寻找规律的方式。但是,老师依然要求回到原来的方式上,这是因为在学生掌握新知的过程中,存在思维程序,一旦打乱了这个思维程序,这节课要突破的教学重难点反而就不能为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所以,虽然生1的回答很高明,老师却没有强化。教学程序在这里很重要。

这让我联想到语文,教学目标模棱两可,教师是踩着这样一块西瓜皮上课的,自然滑到东来滑到西。有时,一个问题提下去,自己心中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追随学生的发言,感受这个感受那个,思维跳跃激荡,浮想联翩,却做不到明明白白。

2.语文课和英语课的比较

语文课与英语课相比,在教学目标和运用教学手段上更为相似。语文课有字词教学,英语课有单词与句型,但其操练的密度与强度远远超过语文。运用举一反三的方式很多,很集中。有许多创设情景的设计,也是为了单词和句型操练,目标明确,值得语文好好学习。

除了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清晰之外,我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无论数学教师还是英语教师,语言都要比我们语文教师清晰。这难道也是由学科特点决定,而没有教师本身的问题存在?

三、应答——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习指导的能力

1.应答一:唤醒教师的知识意识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文中提出:“从语文课程的观点看,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个知识的问题;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构建。”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素养目标出发,语文学习的知识可以分为程序性知识和和策略性知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存在于语文知识之中。皮连生先生也这么说:“只有确定了中小学生分别需要掌握的篇章的类型及其相关的知识后,教师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基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缺失,我们期盼看到教师的“知识”意识的觉醒。有这样两个案例可以让我们感受,教师有了“知识意识”,解读文本角度会不同,教学的视角也会不同。

【案例一】《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概述性语言的学习。

师:本文例举了哪几个人物?

生: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现代著名书法家齐白石。

师:说对了。你的发言有个优点,各用一个称号概括了三个人物取得的成就。

(教师在评价学生发言时,就有强烈的渗透议论文语言特色的意识。)

……

补充《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李时珍尝草药的片段后,教师点评了议论文中“尝药草”三字,然后指导:

同学们,你们看,这么具体生动的一段描写,在文章中只概括成为三个字“尝药草”,语言多么简洁啊!大家再读读这段文字,有没有类似的概括性描述?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

【案例二】《黄果树瀑布》比喻句的体会。

教师出示句子: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变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师:这是两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瀑布比作了白练。

生:把声音比作了大合奏。

师:前一句比喻句,重点写瀑布的样子,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

生:瀑布很宽,又折为三叠,很像一幅白练。

师:由白练想到了织布机,于是,这两句比喻句中都隐含了另一个巧妙的比方是——

(学生恍然大悟)

生:这高高的岩壁就是织布机了。

师:于是,伴随着作者的目睹,耳闻的喧嚣水声就俨然成了——

生:织布机的大合奏。

师:这样的比喻真是贴切不过了。

生:齐读感受。

上述两个案例,教师对于文本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把握符合了年级特点,内容与表达结合,感悟与习得并重,相得益彰。

2.应答二——上学生“自主玩味”的课

我以为,语文阅读教学要教学生玩味文本,上催化“自主玩味”的课。怎么引,引什么,怎么导,导什么,都有讲究。

首先,感受文本内容需要大量的语文知识积淀,而体验后的语言表达则更需要可运用的语言知识,诸如摘句、比喻、举例、类比等相应的表达手段、具体的陈述方式,都是需要在教师的逐篇讲解和学生的实际运用中慢慢习得的。

然而,条分缕析文本的特点与表达方式不应是生硬的。与其称分析,不如说是一种体验的描述,他们建立在深切的感悟之上,也需要我们用感悟去接纳。也就是说,仅仅知道结论是没有用的,我们还需戴着借来的“慧眼”返回到作品中去,去再体验,再品味——体验我们原来体验不到的的经验,品我们原来品不出的滋味。所以,整体把握、整体体验文本的阅读姿势是一定要维持的。

因此,对教师来说,教语文知识,要做到心中有知识,口中无知识。不追求学生应该知道的准确定义,只有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感悟语言的意义,并能运用所得的语言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一文章的理解体会,才是达到了学习语文知识的真正目的。而对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知识,将它作为继续阅读、作文的手段,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用它来逐渐触摸内容与情感的深层意义,体验出裹挟在字里行间的精妙,这样才是真正的阅读习得,这样才能日积月累获得“阅读的资本”。

篇5:资本运作学习心得(本站推荐)

有时候学习是件痛苦的事,特别是灌输和自身领域无关的知识时,过程就更加艰难和曲折。可是当你深入体会了所学知识的内涵,领会了其精髓之后,才发现并非那么无关紧要,反而还受益匪浅。这种感受尤其在我学习了《山西证监局长孙才仁在省委党校厅局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之后更为明显。这篇登在公司内刊第六期,长达十八页的讲话稿,真正颠覆性改变了我的经济思维观念,将我的认识提升到另一个更为开阔的层面上。

孙局长的讲话风趣幽默,把我国经济形势现状分析的既透彻又明了。我们现在是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前三十年的改革将我们从解决温饱变成一个经济大国,那么后三十年,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经济强国,而现在正是处在一个跨越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型的核心是从一个量到质的转变,是传统的市场经济向现代金融经济的转变,要完成这个转变,会有“转型陷阱”在阻碍,“转型陷阱”就是结合了新旧体制的混合型体制,而我们就是处在这个体制的定型过程中,这个体制是市场和权力结合的产物制约着改革发展;转型还会有通货膨胀、紧缩问题,失业率问题,停产倒闭以及因为处理失当而引起的经济危机等内忧问题在干扰;还有欧美等国的债务也来给我们增加压力,新时代的发展传统经济发展所走的弯路形成了新时代初期的暂时性“迷茫”,孙局长这个迷茫一词选得好,看不清还想要看清,看清之后就是目标,希望的目标。孙局长又讲了新时代的出路在哪儿,资源整合、产业再造,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由低端向高端,由小而散向大而强,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打造经济发展的新三大支持要素,城镇化、资本化、金融化。

这些内容的领悟,让我对我们集团公司的发展方向更明朗化了;对以梁谢虎董事长为主的集团领导班子的高瞻远瞩更增添了几分敬佩。

如果说2010年7月9日袁纯清第一次将“气化山西”做为省级战略来实施,这是我们国新能源的一个机遇,那么用资本化、金融化推动山西综改试验区的成功,就是我们国新能源的另一个机遇,而这两个机遇是有必然联系的,气化山西的推进就是加快国新上市的步伐,国新上市后的融资就是为了气化山西目标的实现,这两个机遇其实就是一个机遇,一个发展的机遇。在文章的解读中频频出现的一个词叫资本化,什么是资本化,孙局长讲就是股份化,而我浅显地理解为就是把国新上市,把社会资金集中起来搞“气化山西”的建设,而资本运作就是把国新从上市融资到的资金进行投资建设使国新能源增值,增值后再发行股票或者募集资金继续投资增值,以此类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当然这只是我浅显的不能再浅显的理解,其中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是否能形成良性循环。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成为山西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被抓手,“气化山西”的战略让国新能源入选中国企业五百强,山西综改试验区的建设的成功要让国新进军世界五百强。山西证监局和发改委给山西省绘就的资本化、金融化助推山西综改建设的蓝图中“资本市场省十条”里的第一条里讲“一个判断,两个机遇”,山西企业家未来的融资结构要发生重大变化,传统融资在增量上要被资本市场所替代,而内生的综改试验区和国家正在推动资本市场这两个机遇,这都意味着国新能源的上市将是我们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依托。

篇6:阅读学习资本论心得

印象深刻之一是王文丽以《祖父的园子》为例示范的,从单篇到整本书的阅读。王老师用温柔平和的语调娓娓道来,从题目中“园”字的来历入手,到词语的归类,到课文的段落,让学生很自然自愿地走进文本学习中。在学习课文时,从字的读音、词的意思,句式的训练与积累,都渗透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提升语文能力与素养。然后,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便滑入到了《呼兰河传》这本书里,没有一点痕迹。课文结束了,但似乎还没有结束,还在延续。让人有种余犹未尽的感觉,想赶紧把《呼兰河传》看完,想赶紧把有关萧红的电影《黄金时代》找来看完。王老师的课堂结束时,我仍泪流不止,被《呼兰河传》这本书感染,被萧红颠沛流离的短暂人生感染,更是被王老师的课感动:一位老师,得有多深多广的知识与智慧,才能把课上成这样啊!我在时间如流水的感觉里幸福的学会了:从单篇到整本书的阅读方法。

印象深刻之二,阅读单。如果说阅读让孩子的一颗心,有了被点燃的无限可能,而阅读单,或许就是那点燃烈焰的星星之火。阅读单在中年级最为实用,而我正好教三年级,平时在检验学生读一本书的情况时,总是无从下手。盛泽实小的老师以《窗边的小豆豆》为例设的阅读单,两张简单的图表,那么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性格便一目了然。李怀源老师上的一节课以《长袜子皮皮》为例,则又用另一种形式的阅读单,告诉我们怎样引领学生看一本书。不同内容的书应设计不同形式的阅读单,前提是老师必须把那本书读懂读透。

学习结束时,心中有一种感觉,充满了自豪?成就?形容不好,反正跟当学生时绞尽脑汁做出了一道难题的感觉差不多。

篇7:群文阅读学习心得

参加完小语会“群文阅读”现场观摩课,我用两句话来概括我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一路走来,一路风景。

序曲

2015年5月22日——5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2015年甘肃省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儿童文学教育”论坛》,会议是由甘肃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兰州东郊学校,兰州市徐世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承办。会议为期两天,在甘肃省政府礼堂召开。

本次群文阅读研讨课,名师汇聚,有亲近母语的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江苏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岳乃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市天长小学副校长蒋军晶;四川省小学特级语文教师李海容:甘肃省特级教师金城名师徐世赟等五名专家。兰州市东郊学校的巢庆泉,王发雁,王至辉三名教师我们呈现了6节课群文阅读示范课和4个主题演讲,使我们对群文阅读有了更清楚地认识和更深刻地了解。

大会在《点亮一盏灯,我愿意》东郊学校师生诵读中拉开序幕。此时此刻,让我感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荣幸和感动,给我震撼的是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语文的人文性和生活性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的心田。

感悟生命 《生命是什么》这是巢庆泉老师为我们呈现的第一节群文阅读课。在这节课上,巢老师为我们诠释了群文阅读课怎么上?我怀着对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的好奇与兴趣,既激动而又兴奋。这是一节小学四年级的群文阅读课。本节课以课内带课外,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模式展开。让学生感悟生命,同时阅读《天鹅的故事》《种子的力量》让学生写下对生命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敬畏生命。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下对生命的感悟。推荐阅读《一片叶子落下来》鼓励学生创作一首关于生命的小诗。

整节课,我好像不是在听课,我似乎感觉到生命的小河,清风,流水静静地划过整过课堂,轻轻地唤醒我珍爱生命,珍惜身边的分分秒秒。这样的语文课,亲切而又自然,真挚而又坦率,让语文的人文性,回归到原点,又高于原点。

走进童年 感受温暖

《大象舅舅》是小学四年级阅读的教学示范课,这节课由成都市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校李海容老师承担。这篇课文选自美国作家阿诺,罗北尔经典图画书《大象舅舅》。本节课学生通过大象舅舅和小象的故事,初步懂得情绪管理的一些方法,知道在不开心的时候要努力想办法让自己高兴起来,通过一组一组文章的对比阅读,发现作者叙述故事的两个法宝――对话和出乎意料的情节,学会在不开心的时候想办法让自己快乐起。,议题是“悲伤像车窗外的电线杆,总会过去的。”李老师引导学生利用猜读的形式读故事,体会猜读的乐趣,并且让学生懂得在不开心的时候,可以通过玩一些好玩的游戏,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让自己快乐起来。李老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使群文阅读课堂呈现出了独特的魅力。群文阅读材料有《点灯》《为清晨吹喇叭》《算电线杆》《穿衣服》《大象舅舅感觉酸痛》。

谈“死亡” 说到死亡我们不由的感觉到冰冷,悲痛和忧伤。通过徐世赟老师的谈死亡――《一片叶子落下来》《风到哪里去了》《再见了,艾玛奶奶》通过阅读,交流感受,对比文章的表达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死亡是一种回忆,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希望,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价值。到课堂结束时,再让学生谈死亡的认识,他们对死亡的认识提高了一定的高度。从容,坦然,乐观淡化了死亡的感觉。从这些阅读中,我们感受到了小学语文课堂死亡并不是难以启齿。徐世赟不愧是甘肃群文阅读的名师,他把死亡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这样的教学才有了学生精彩的回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生老病死是大自然永恒的规律,我们每个人能做到的只有做好自己,到最后不因虚度年华而后悔,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悔恨。生命如此美好,让我们把每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珍惜每一天,享受每一天,享尽生命的美好。而只有这样的教学,才会有没有什么东西会是永恒的消逝,他只是换了个地方或者换个样子。此时我突然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教书匠,而是有着法布施,而是有着大担当大道义与大福报的人,为孩子点亮心灯。于是孩子有了这样的精彩的感悟:毛泽东去世了,他留下了一个新中国,给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希望。雷锋走了他留下了一种精神与世长存。

比较,最实用的阅读策略

文学阅读课《桥》是人教课标教材5年级下册的教材,是由蒋军晶老师执教的。在本节课上,他引领学生研读了课文的环境描写,研读小说中的人物,比较巧《桥》与《诺曼底号遇难记》的相似之处,比较了两篇文章遇到的危险一样,大家的恐慌一样,然而在《桥》里,村长并没有像在《诺曼底号遇难记》里的船长那样以死相逼,只是以“退党”作为警告,村民却自动排成一队,村长的警告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了?最后研究了小说的结尾。通过文本比较,感受小说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处理方式及效果。群文阅读的材料还有《在柏林》《雪夜》《窗》这三篇文章的结尾都出人意料,展示语言的魅力。

他在讲座《群文阅读,跨越式阅读教学变革》中分享了单篇阅读到群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考,阐述了群文阅读的认识和实践基础,群文阅读的价值取向。1.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阅读。2.多阅读,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3.多学习,多实践,运用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4.多了解,多尝试,真实实用的略读策略。

篇8:语文阅读教学“‘字’本论”探析

读书要不要理解书上的内容?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把学语文仅仅局限于对文章内容的一般理解或作其他专业性的理解上, 这就可能在相当程度上误解乃至曲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同样的思想与内容, 用汉语和用别的语言来呈现的方式方法是不同的;即便都用汉语来表达, 也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各有不同。其重要特征就存在于解读汉字运用的玄机和无穷奥妙中。一名语文教师, 如果不善于相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适切地咬文嚼字, 那么, 从本质上说, 这已经是“语文”在教学中缺失、“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被遗弃。

一、语文阅读文本的细胞是“字”

笔者是第一线的语文教师,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长期以来一直与不少从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研究的前辈结成了忘年交。近年来, 笔者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 不禁有所困惑:为什么我们在阅读课文时花了极大精力去强调课文的主旨, 课上热热闹闹, 好像什么都被“感悟”到了, 但不要多少时日, 这篇课文几乎会被学生忘得一干二净, 也很难说会在何种模式中练就多少阅读真功夫;可是, 老先生们对他们几十年前儿时所诵读的经典诗文, 却能一字不误地流畅背诵, 且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自如。

我们语文教学的所谓“现代理念”到底有多少“理”?所谓“传统教学”就一点不值得“念”想了吗?

诚然, 生活在现代, 不可能一概拒绝现代理念。不过, 我们有些专家往往不顾国情, “专用”外国的“理”来管中国特色的“事”, 这就难免“事”与愿违, 有悖情“理”了。

汉语文阅读文本的最基本单位是“字”, 这个中文密码式的宝贝, 是外国阅读文本所没有的。外国阅读理论中没有这把解码的金钥匙, 我们又怎么能全靠那类理论来指导我国文本的解读从而打开我国文本的阅读之门呢?

按照传统的说法, 进行语文教学就是上语文课, 语文教材则称之为语文课本。“课”就是教学, “课本”就是教学之所本。

那么, 什么是事物之“本”?——不妨说, 就是事物之基本, 是其本质所在、生命所在。作为生态事物的存在, “本”正是它的细胞形态与实质的反映。马克思在《资本论》初版的“序”中说:“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 劳动产品的商品形态或商品的价值形态, 就是经济的细胞形态。”可见, 《资本论》的“本”就在商品这一经济的细胞形态之中。那么, 我们何妨设想一下,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 岂不是也近似地存在于“汉字”这个最简单的、最普通的、最基本的、最常见的、最平常的中华文化的细胞形态之中呢?

近年来, 这样的思维方法在我国语言学研究领域内有了鲜明的反响。徐德江教授认为, 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1]他还指出:“语言学界对口说语言和文字 (书面语言) 各自的‘天然单位’——细胞形态, 尚未做出科学性的分析。特别是对真正的客观存在的, 最简单的一个细胞形态, 未做出科学的分析。这是影响文字学语言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百余年的‘本位’变换, 就是不自觉地探寻什么才是语言的真正‘细胞’形态。”[2]

我们非常兴奋地看到,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潘文国教授的大著《字本位与汉语研究》应运而生了。潘教授援引了吕叔湘先生的论断:“语言的单位, 常常讲到的有词、短语、句子等。这些是语法学家们用的名目, 一般人脑子里大概只有‘字’和‘句’。词在欧洲语言里是现成的, 语言学家的任务是从词分析语素……汉语恰好相反, 现成的是‘字’, 语言学家的课题是研究哪些是词, 哪些是词组。汉语里的‘词’之所以不容易归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 就是因为本来没有这样一种现成的东西。”[3]进而, 他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天然单位’是个最简单、然而最合理的理由。我们想象不出来在语言研究中, 有什么理由不拿天然单位作为语言研究的出发点, 却要找一个分析出来的, 因而有争议的单位来做基本单位。”[4]吕叔湘先生本来是外语教育的专家, 后来成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大师;潘教授原先也曾在复旦大学外语系攻读研究生, 却并未“西化”中国的汉语研究, 而是亮出了“字本位与汉语研究”的旗号, 不仅为汉语语言学研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研究之路, 也为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破除了某些迂回繁复、步履维艰的迷津。

毋庸讳言, 笔者经过阅读教学实践检验, 信奉了“字本位”, 成了“字本位”的拥趸者。理由有两点。

第一, 汉语的天然单位是“字”而不是“词”。“词”在本质上是仿照西文规矩, 为“文法”研究“人为”地“分析”或者说“制造”出来的, 却连文法专家都未必说得清楚。对一个学生来说, 给他一个句子, 要他说出其中有几个词, 恐怕答案会五花八门;而要问他有几个字, 却没有一个人会说错。所以说, “字”才是汉语的天然单位。

第二, “字”具有汉语形音义“一体三相”的特点。中国古代学者对“字”的这种性质有非常精辟的理解和阐述。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在给另一位语言学家王念孙著的《广雅疏证》写的序中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 三者互相求, 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 有古音, 有今音, 有古义, 有今义, 六者互相求, 举一可得其五。……圣人之制字, 有义而后有音, 有音然后有形。学者之考字, 因形以得其音, 因音以得其义。” (段玉裁《王怀祖广雅注序》) 这段话非常精辟地说明了汉语中“字”的一体三相特征, 这样的特征决定了汉文的独特阅读方式。其实, 由于汉字的多音、多义、多形, 字序排列的匠心安排, 变化多端, “一体三相”在汉文的阅读中简直会有万花筒式无穷变幻的组合, “不识汉字真面目, 只缘字相千万种”。忽视这个汉字文化细胞, 必然会形成体认中华文化之若干隔阂。

二、语文阅读要花大气力对付汉字

“字”在文本系统中是一个细胞, 这个细胞在阅读教学系统中与其他部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著名国学大师刘师培于1906年编著的《中国文学教科书》是语文独立设科后的最早的教材之一。申叔先生在该教科书序言中明确指出:“编辑国文教科书, 首明小学, 以为析字之基。庶古代六书之教, 普及于国民, 此则区区保存国学之意也。”可见, 我国语文学科诞生伊始, 就与汉字的认读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以古人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研究成果为凭依, 强调“析字为基”, 如果换成今天的表述方式, 也就是说, 文本的阅读应该以“字”的解读作为文本“细胞”的解析。刘氏的这套教科书共编十册, 虽以“文学”冠名, 却是先明小学之大纲, 次分析字类, 讨论句法、章法、篇法, 及至总论古今文体, 而后编列选文。姑且不论这套教科书有多么深远的历史影响, 冷静地思考一下这位大学者视“小学”为重、以析字为基的编辑思想, 以“字本位”拉动阅读教学的一系列环节的举措, 在当时已初见端倪。

如果把我们的研究视野往前溯源, 我们还能看到1500多年前南朝梁人刘勰对“字”的认读作用的阐发。他在《文心雕龙·章句第三十四》中说:“夫人之立言, 因字而生句, 积句而成章, 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 章无疵也;章之明靡, 句无玷也;句之清英, 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 知一而万毕矣。”从这段话来看, 刘勰的“本”或“一”是非常清楚的, 那就是“字”。“字”是“生句”“成章”“成篇”之始, 也就是“立言”的基础。反过来, “篇、章、句”的“彪炳、明靡、清英”, 最终也要落实在“字不妄也”。用时尚的现代话语来表述:“字”正是文本阅读的起始与归宿。

我们如果再把研究视野往现代扫描, 我们也可以从张志公先生的研究中得到启发。张先生发现古人是这样进行启蒙语文教学的:“宋代以下, 传统语文教学的头绪很简单, 一点都不复杂。一共干两件事:一是花大力气对付汉字, 一是花大力气对付文章。”[5]笔者以为, 如果把头绪理得再简单一些, 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 那就是语文阅读要花大气力对付汉字写成的文本, 归根结底还是要花大气力对付汉字。

如何花大气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来对付汉字呢?这正是探讨语文阅读教学“‘字’本论”的实践前提。扪心自问,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最怕的是什么呢?由于自身文字根底浅薄, 往往要靠各种参考资料对文本所承载的具体内容作浮泛无当的分析 (即使是教学互动, 也大都是美其名曰“功夫在文外”地耍耍假把式) ;看似很有宽博的学问, 其实心里很不踏实, 就怕在文字上刨根究底。教师不善于独立地揣摩教材的文字, 教学中缺乏精彩的文字推敲与切磋, 要让学生真正热爱语文课, 实在是难乎矣哉!

笔者认为, “语文阅读教学‘字’本论”是最具汉语特色的阅读教学理论, 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目前, 语文教育界与汉语语言学界相比较, 对“‘字’本位”的研究与实践都还很不够。本文作为初探, 无非是想提出一点想法, 引发讨论, 起点抛砖引玉作用而已!

参考文献

[1]徐德江.索绪尔语言理论新探[M].北京:海潮出版社, 1999:127.

[2]徐德江.浅谈语言文字——1981年来公开发表的论文与专著中主要学术观点综述[J].汉字文化, 2005 (1) .

[3]吕叔湘.语文长谈[M].北京:三联书店, 1980:40~46.

[4]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98.

上一篇:酒店营销策略方案下一篇:霉菌性泌尿系感染病例书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