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孩子学习更轻松

2024-04-21

阅读,让孩子学习更轻松(通用14篇)

篇1:阅读,让孩子学习更轻松

阅读,让孩子学习更轻松

要想成绩好必须多读书

有一资料显示:喜欢读书的孩子比不读书的孩子成才的概率高5倍。一位资深教育专家把决定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能力分为四种,依次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作业能力、考试能力。把阅读能力排在首位,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为了验证以上说法是否正确,我曾对一个学校三个班级初二至高一的学生做了跟踪调研。结果显示:凡是学习状态好,学习成绩稳步上升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小养成了读书习惯,且有一定的阅读量。凡是学习不在状态,学习成绩不断下滑,且出现各种问题的孩子,阅读都是其薄弱环节;个别孩子虽然也喜欢读书,但他们读的都是格调不高的书。

阅读的好坏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差别?听听名师们是怎么说的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都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曾说:“你要考试第一名,考中学、考大学,要成绩非常好,非读书读得多不可。我课外书读得多,考试成绩很好。”可以说,阅读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第一秘诀。

阅读能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

我在帮教孩子的实践中,都从他们的阅读抓起。喜欢阅读的,我会鼓励他把这个“特大优点”坚持下去;不喜欢阅读的,我会千方百计培养他的阅读兴趣。下面我讲三个案例。

案例一:

程欢欢,河南洛阳市人,11岁,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中下等,语数外三科均在五六十分徘徊。和欢欢接触后,我发现她基本没有课外阅读意识。通过两小时的交流,我把她的读书欲望激发起来后,不失时机地送给她3本书:《爱的教育》、《小王子》、《草房子》。从不太习惯到比较自觉,欢欢一个多月读完了这3本书。

回访时,我又送给欢欢5本书,她爱不释手,两个月左右又读完了。读完8本书后,欢欢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脸上有了笑容、喜欢说话了、作文写得顺手了、比较爱学习了。最令她父母高兴的是,不到一个学期,欢欢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几个档次,语文、英语都在90分以上,数学几次考试均为100分。

她的父亲感到诧异,读书能有这么神奇?他拿起孩子读过的这些书研究起来,读了一部分,父亲心服口服了:“这些书写得如此好,经常读这样的书,孩子怎么会不进步呢?”尝到了甜头,父母主动给欢欢买书了。

案例二:

罗涛,陕西延安人,13岁,上初一。2008年,她妈妈带她找我时,罗涛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倒数。在我的引导、激励下,她逐渐喜欢上了读书。通过读书,罗涛有了自信心,有了理想,有了人生目标,学习成绩也在一步步提高。下面是罗涛发给我的电子邮件。

“最让我感激的是您送给我那么多好书,是您点燃了我对书的热情,是您让我和书结了缘。通过结交书籍这位良友,让我懂得了不少人生的道理,知道了生命的意义,更明白了学习的目的。”

2010年中招考试过后,我在第一时间收到了罗涛的报喜电话,她考入了省级示范性高中。

案例三:

高迪,江苏南京人,19岁,上高三。2007年初,我出差到南京,应高迪父母的邀请,到他家家访。

高迪在学校和老师关系不融洽,和同学谈不来,负面情绪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他害怕在学校影响学习,请假在家自学,结果事与愿违。父母心急如焚,他自己也异常焦躁。

了解了高迪的情况后,我告诉他:“我们改变不了高考制度,但我们能改变自己。学校是个小社会,融不进学校生活的学生,将来也肯定融不进社会。”我建议高迪在自我反思的同时,从书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找人生智慧。

高迪接纳了我的建议,从不读书的他拿起了书。读完我推荐的几本书,高迪主动回到了学校。回到学校后,他的心态改变了、看老师顺眼了,和同学也有了共同语言。他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在当年的高考中,高迪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以上案例表明:课外阅读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引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阅读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

阅读不是可有可无,应是必修科目

既然阅读这么重要,那么孩子们的阅读情况怎样呢?

2004年,我对100名初中二年级学生的阅读情况作了调查,结果令人担忧:一年内没有读过一本课外书的有37名;读过3本以上的有47名;读过5本以上的有11名;读过10本以上的仅有5名。

2005年暑假,我做了一次阅读方面的实验。我组织了10个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全日阅读。按八小时计算,每个学生平均每天可阅读一本两三百页、20万字左右的书籍,个别学生还能读得更多些。可见,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多么强!这还是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状态下。

实验表明,中小学生如果每天阅读一小时,加上星期天、节假日,每个星期能读一本20万字的书。那么,每年读50本书是完全能做到的。

假若中小学生都能达到这个阅读量,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毕业,每个孩子都能读300本以上的书。如果这样,孩子们能从书中汲取多少精神营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会有多强、又能懂得多少道理!

课外阅读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十分重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修科目。很多家长埋怨孩子不听话、没有礼貌、不懂道理,殊不知,孩子不读书怎么会有礼貌?怎么会懂道理?孩子一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必须明白的道理成千上万,老师教给他的非常有限,大量的还要从阅读中获得。

有的家长抱怨孩子学习成绩差,没有学习动力,缺乏激情。他们不知道动力和激情都是心理力量,书籍最能给人心理力量。孩子不读书,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学习是被动的、极不情愿的,学习成绩怎会理想?

还有很多家长把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学校,认为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老师的事情。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到过不少学校,也和不少教师

有过接触。他们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不够重视,只有少数教师提倡并过问过孩子的阅读。

遇到重视阅读的教师,是孩子的福音,我们应感到庆幸;遇到忽视孩子阅读的教师,做父母的也不要怨天尤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我们不能选择教师,但我们能管理好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弥补上孩子课外阅读这一课。孩子书读得多了,说不定哪本书就影响了他,哪句格言、警句就激励了他,哪位名人的成长经历就鼓舞了他,从而,他也就知道了该怎样做人、该怎样学习。一个孩子一旦被崇高的信念激励着,产生出的力量将是巨大的。

提升孩子的读书能力,就等于提升了孩子的能力之本,开启了孩子的总动力阀门。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孩子的阅读,就抓住了孩子成长的纲,纲举目张。

篇2:阅读,让孩子学习更轻松

孙镥诏今年刚刚开始他的小学生活,作为孩子的家长能够看到孩子一天一天成长心里感到十分的高兴,也对学校能够集思广益、倡导学生家长对学校提出建议,改进教学质量感到欣慰。在此我代表孙镥诏的家人对学校一(8)班负责人季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认为小学是孩子一生重要的阶段,孩子的很多习惯就是在这段时间养成的。读书是开阔孩子视野、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如何做到这一目标,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针对孩子的家教谈不上心得,也就对以前的教育大致归纳了几点,仅供学校参考。

一、营造一个家庭读书的氛围

坚持每晚读书的习惯。孩子放学完成作业后,每晚都坚持15—20分钟时间静静地读课外书,养成每晚读书的习惯。养成开口诵读的习惯。“诵读”是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是很有效的传统语文学习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无论是对积累理解和表达都很重要。“诵读”本身也是语言实践,每天用15分钟读读精彩的文章或片段,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领悟能力。在诵读基础上熟记背诵一些经典的语言材料,更是受益终身。孩子总是很容易受环境影响。我相信在一个孩子举手就可拿到奖励——————书的环境里成长,很少有孩子会对书籍产生抗拒。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我们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少看电视多读书,经常交流读书的心得和乐趣,让孩子从父母的喜悦中渐渐体会到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挡不住的。

二、和孩子一起购置适合孩子的书籍

为孩子推荐优秀的童书。即使优秀的读物,也不是适合所有的孩子阅读。这就需要我们来帮助孩子选择。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读物。我为孩子选的书有《弟子规》《西游记》》木偶奇遇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三十六计》《一千零一夜》《成语故事》《动物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这些书中的故事要么短小有趣,要么想象奇特,要么情节曲折,要么充满知识性,它们为孩子打开了一扇扇未知智慧的窗户,当孩子沉浸在里面的时候会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和快乐。

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希望他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以前总觉得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现在才觉得“万里长征”才开始。下面就谈谈一学期来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买书,不在多,而在勤,我们每个月给孩子买两三本,寒暑假和节假日再多些。买书时,带儿子一起去,可让他自己选书。书的内容可以是学习用书也可以是娱乐用书,除了买书,还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这样来培养孩子的追求新事物的好奇心,让他从内心主动接受读书。把读书当成自己一种生活习惯。

三、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有韵律的文字和优美的插图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幼儿园时儿子识字还不多,我就每天讲给她听,过一段时间由他复述大致的意思给我听。上学后,我便让他自己边拼音边阅读。上学前,儿子有个习惯,每天临睡前总爱听一会儿书,大概不超过20分钟,或者打开DVD听故事,在故事声中不知不觉进入梦乡;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让孩子从轻松的听故事和被情节吸引转向为阅读本身所吸引最为关键。父母要帮助孩子从为情节而读转为真正的阅读,使阅读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认定:阅读是愉快的娱乐。对于7-8岁的孩子,像儿子爱动脑筋急转弯和猜谜,一有新谜语都要拿来考考我们。我们呢,有时就故意左思右想猜不出,当她得意地把谜底告诉我们时,我们还会问一声:“为什么?”她便会眉飞色舞地解释给我们听。这样既培养了她阅读理解的能力,又激发了她学习的兴趣。

四、适时鼓励孩子阅读后的进步。

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在送儿子上学的路上,我们常常会一起玩一些词语游戏,如反义词、同义词、形容词、成语等等。出去游玩时,她也会即兴背一些古诗、名句。儿子读书后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日记,记录一些自己的感想和

心情,来丰富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活。日记中常常会用进一些好词佳句,每当听到儿子嘴里吐出一个新鲜的词语,我便大力表扬,“真棒!“了不起!他会很有兴致地告诉我,这些好词好句的来源和出处。亲近书籍,就是亲近一位良师益友。让读书成为孩子的兴趣和乐趣。

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

培养他学会休息和调整。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争强好胜成为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因为一年级的孩子都比较小,天性好玩,在这方面就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机动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孩子每天要上六节课,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在这方面,作为家长:一是为她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加强补充营养,帮他解乏;二是教他自己学会休息和调整。比如听听音乐,闭目养养神、轻松活动一会儿适当调整一下。等疲惫过后马上是一个智力的高峰,在这个时段内,再要求她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

孩子有了一点成绩家长不要过于高兴;犯了错误也不要轻易发火,一方面要给孩子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错时要抓住时机,理智地对他进行教具体如何正确对待还得看当时的情况而论。寻找出提前给孩子指出将来的去向也会对孩子有一定帮助,让孩子有一个奋斗目标,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虽说他感觉到压太大,有时显得很被动,但没有找任何理由要求放松一点。其实我看在眼里,同情在心里,严厉依然挂在嘴边。最后只能在周末的两天中适当作一点调剂,带他参加一点他所喜爱的活动,这样他也不会感到那么乏味了。

六、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

我们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七、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

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他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我们的儿子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故意请她当“老师”批改。反复训练几次,在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了。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有时间玩或学别的东西。

八、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

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胆小、老实,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坚持每天看一看联系本、并签字,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九、培养勤劳、爱整洁的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是潜移默化的,重在平时多注意培养。我们家平时大家都爱劳动,家里整洁,这就给做了一个模范启示。孩子玩耍、睡觉、学习的地方,有时乱糟糟的,我们就会及时向他提出,叫他及时整理好。现在东西不会乱放,一看整洁多了,使孩子基本上养成了勤劳、爱整洁的好习惯。

十、保持好学精神。

比如学数学:他做完数学题后,告诉他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让他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他能说出有关数学方面的应用,就要及时表扬他,使他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有兴趣。语文也不例外,初期先给他多讲故事,讲有趣的、上过当的、吃过亏的故事和笑话,培养孩子对学好语文重要性的认知。然后要他多看书,叫他经常给大家讲故事,以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干预过多,有时题不会做了就想让你直接给出答案这是坚决不行的,需要我帮助时也只能是启发式的、不能包办。

十一、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培养

孩子身上有很多缺点,当他犯了错,我情急的时候控制不了就动手打他,但是回头想想还是不应该经常这样对孩子,有问题要和他讲道理应该批评教育。批评是帮助孩子分清是非,知道对错;批评还能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但是经常打骂是不对的,相反对于孩子的进步,比如考好了要表扬、激励他上进学习的信心。

十二、身材、气质的培养

孩子好动、有许多爱好,要及时发现和保护。孩子爱跳就让他跳、跑就让他跑,但要注意安全,这对身体发育、身材都有好处。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看法,为了让孩子更加进步,我们还在继续探索。

总之,和孩子做朋友,我认为的最好的教育方式。另外,对于一个负责的学校和负责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我想信都是为了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对于孩子在学校犯了哪些错误或者成绩不好等等问题,应该针对孩子的问题努力和家长沟通。但我们也不能不相信,现在孩子之间的竞争就是家长素质之间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努力做一个爱学习的的家长。孩子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掌握了一定的一技之长,这是用他的勤奋换来的一技之长。换句话说,他是用现在的痛苦去换取将来的幸福,这个道理他早已明白。现在少玩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多玩这种意识的形成,家长肯定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因此大人的行为确实会给子女造成极大影响。

由此可见:教育与培养是我们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一起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吧!我相信:“哪里有耕耘那里就有收获!”

篇3:阅读让学习更轻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清晰。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不善阅读,就不善于思考。”阅读多的同学“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奥苏贝尔等人研究表明:“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学生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依靠聪明和好学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这正如简单的建筑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不高,越是宏大精美的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越高一样。

可见,学生的阅读水平决定着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高中阶段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当前国家通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高中语文教师当务之急应开发好课外阅读这个大课堂,让那些阅读量急需增加的同学赶快搭乘上阅读这辆快车,让更多的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助一臂之力。近几年,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减负”,减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去不必要的课堂安排,让学生解放出来,自主安排学习任务。学生完成学校教育教学规定的任务之外的,完全属于学生个人支配的闲暇时间明显增多。语文对闲暇时间的依赖最强,这一点在高年级就越明显。所以我认为,利用好闲暇时间提高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轻松学习也至关重要。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得法”,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向课外的延伸,补充课外语文学习内容。这里所说的课外语文学习,不应是学校规定的学习,而应是在教师指导之下的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行为。只有课外语文学习才真正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精神上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读写听说的内容,并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思考、体验。总之,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需要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来保证,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能自由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扩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利用好这些闲暇的时间,不但会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有更大提高。

语文教学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向课外的闲暇时间要“成效”,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高中学生处于明理的阶段,学习的愿望强烈,教师要晓之以读书之理,明确阅读的动机,强化阅读的意识。让学生明白他们对于课外读物的兴趣,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更在于提高人的修养、品味,丰富、充实人的闲暇生活,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让他们懂得许多作家在回忆自己如何走上创作道路的时候,都特别提及年轻时看过哪些课外书,如何从这些书中得益。教师应从培养兴趣的角度,帮助学生选好书籍,推荐故事性强、语言优美、有一定思想内涵的“大家”的书籍。更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教育学生只要是健康向上的书籍要不断地阅读,积累一定的阅读量,学生的素质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师应与学生多交流阅读的体会。在交流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动态,积极阅读的行为要及时地鼓励表彰,从舆论上激励学生以阅读带动课堂语文的学习,让阅读升值,让智慧晋级。

篇4:遇见绘本,让孩子的成长更轻松

绘本,文图共奏的艺术

在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的眼里,绘本是一种文图相乘的艺术形式,这正是它区别于其他儿童读物的特质。对于幼儿来说,绘本之所以成为最佳的读物,正是因为这种共奏所带来的体验,其他形式都无法比拟。图画之于幼儿,无疑是认识世界的窗户,文图结合的形式,自然让孩子们在文字之余,拓宽了想象的疆域。

比如,在《菲菲生气了》里面,画家将菲菲的情绪直接以色块铺就,形象又生动,当时简直是创举,即使现在,无需解释,孩子们都能懂得菲菲的情绪的变化,从生气到爆发到舒缓。设想一下,如果只是文字,对于幼儿来说,如何能带来这样的阅读效果?不仅如此,我们能让孩子借助文字想象声音是什么样的吗?应该很难。可是,在绘本的世界,你会发现,可能并且绝妙。在画家昆汀·布莱克的《小怪兽》里,他将怪兽(孩子)的叫声直接画了出来,文图对照来看,真是让人唏嘘。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绘本作家喜多村惠的《不会唱歌的小鸟》里,他将伊格尔的歌声形象地展现出来,而且,仔细观察前后环衬,更是让人对这只小鸟的故事回味不已。

所以,绘本有了文字之外的很多可能,这些可能,让我们更加轻松地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事实上,在我看来,绘本是读给孩子听的,每天花上一段时间,与孩子共读绘本,意义可不仅仅只是读了一本绘本,而是亲子共处的时光。对于孩子而言,这就是爱,有了这种默默的爱,很多成长的问题都已不再是问题,变得迎刃而解,或者荡然无存。

从难以启齿,变成愉悦的亲子沟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在幼儿阶段,有很多东西我们原本应该与他们讨论,或者让他们懂得,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或者我们难以启齿,因为我们觉得那是禁忌,比如性教育;或者我们手足无措,因为我们无从下手去和他们沟通,比如爱,比如死亡,比如战争,要么过于抽象,要么过于沉重,要么看似远离孩子们的生活……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都是育儿中出现的尴尬。有时候我们会担心,我们去解释,他们听不懂;有时候我们会犹豫,这样的事情,以这种方式和他们说,合适吗?我们有着太多的担心,太多的忧虑,表面上我们在保护孩子,其实,我们在剥夺孩子的权利。

幸好有了绘本。

借由绘本,我们会看到许多我们难以开口的话题,绘本作家以一种轻松又幽默的方式与大人小孩一起分享。比如《我们为啥长毛发》,身体上的各种毛发,和孩子们介绍时,有些轻而易举,有些则不那么方便,不用担心,佩妮拉幽默诙谐的绘画形象地告诉孩子们,毛发是“头”等大事;比如《小威向前冲》,这是一本杰出的作品,作者将“受孕”这个尴尬又复杂的话题,以轻松、幽默又有趣的故事展现在大小读者面前,很多小朋友读了这本绘本,由故事到自己,开始与爸爸妈妈讨论,“我”怎么来到这个世界。

爱与勇气,怎么和孩子们分享呢?不是因为这样的话题禁忌,而是过于抽象,如何切入与小朋友分享显得难能可贵。《爱是怎么回事》和《勇气》就是这样的好帮手,前者以简短浅白的文字,搭配幽默轻松的图画,让孩子们一步步地了解令人幸福愉悦的爱;后者则像一首琅琅上口的散文诗,配以风趣幽默的画面,让孩子看到生活中的小小片断,学会用源源不断的勇气面对未知的下一刻。有些话题,比如战争与死亡,看似远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上真是这样吗?答案不言自明。如何让当下的幼儿看到战争的残酷,同时又抱有希望,更重要的是祈愿和平的世界?如何让一个孩子理解死亡是不可避免,但是又不必因为亲人朋友离开而惊慌失措?面对这样宏大又沉重的话题,找不到比绘本更佳的形式与孩子们分享。比如《铁丝网上的小花》与《爷爷的墙》,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远去,可是,我们仍能在故事与画面中感受战争的残酷,感受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的痛楚;《獾的礼物》与《再见,艾玛奶奶》,告诉孩子接受死亡是一门生命教育的功课,因为即使是家里的宠物的离去,甚至是亲人的离开,对孩子来说都可能是一件难以释怀的大问题……还有《死亡是怎么回事》、《生命是怎么回事》、《小孩子的权利》等等,各种各样的绘本,以孩子们看得明白的画面,听得懂的故事,适时疏导他们的情绪,安抚他们的内心,充盈他们的希望,让他们慢慢成长。

很多时候,幼儿的认知水平,让我们不得不放弃文字书的选择,就像如何去跟一个一两岁的小朋友说“礼貌”,或者其他的习惯养成。他们竖起耳朵看世界,捧上一册绘本,《小熊宝宝》、《小鼠波波》、《快乐的小熊》,或者“小黄鸭习惯养成系列”,长大的时光似乎就浓缩在这短短的三十页之间。

说起绘本的好,似乎总也说不完。其实,不管遇到什么问题,绘本的最大贡献在于,提供了一个让作为大人的家长懂得孩子的机会,也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亲子交流世界,在这个时空,孩子与大人一律平等,一起聊我们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一起看太阳升起,然后又落下,因为这就是生活。对于孩子们而言,绘本上的故事是别人的,可是,生活却是一样的,成长也是如此。

亲子共读,让绘本融入成长

孩子的成长,说其漫长,因为会有各种不一样的问题,或者说经历;说其短暂,其实很短暂,稍不留神,便已长大,再也不能重来。对于家长而言,大抵是想避免各种各样的成长问题,可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身心的成长,更多的是一种健康快乐的需要,或者说,除了避免各种问题,生活的本身也格外重要。就拿亲子共读绘本而言,读书,读人,读世界,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这是一种平常心而来的读书。事实上,这样的读法,绘本对孩子才显得珍贵,在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才让人难以忘怀。

篇5:让孩子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现在的孩子们学习的负担真是越来越重,整天就是学习,考试。家长和老师的期望都重重的压在了孩子们的身上。由此造成厌学、逃课、辍学,甚至造成青少年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这么多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少年?

其实学龄前儿童对背书包上学有着特别的向往,上学学习是多么快乐的事呀。但每每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沉重的书包、学习的辛劳、考试的辛苦,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沉重感。试想如果家长、学校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有许多朋友可交,有许多活动可玩、有许多知识可学,学校的学习生活丰富而多彩,那么还会有那么多厌学的孩子吗?这样学校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片蓝天,在蓝天下学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这应该是每个孩子心中的愿望吧。

作为一名教师,很早我就想打造师生共同愉悦,效率很高的课堂。目的就是让学生喜欢上课,乐于上课,不论成绩好坏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我也试过很多方法,比如多媒体,但感觉知识点不突出;做演示实验,感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分组实验,感觉效率低,学生参与不普遍;分组讨论,感觉没有深度,跑题严重„„

当然学习不是触手可及的,不可能都是简单易行的,有时要付出努力,付出耐心,付出时间,有时甚至付出许多牺牲。那为什么还要学习,一言以蔽之,成功是最大的快乐。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记得我上小学五年级之前,不怎么爱学习,胆子也很小,课堂上更是不敢说话。有一次老师问到一个我刚从电视上看到的一个小知识,当时我也是出风头的心思,大着胆子回答了。结果老师说我回答问题机智灵活,还得到了一只铅笔的奖赏。十几年过去了仍记忆犹新,并因此改变了我以后的学习。课堂上老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个赞赏的动作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功快乐感,老师们千万不要吝啬您的表扬。什么是快乐?快乐是认可,是心灵的满足,是成功的愉悦。让学生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老师,如果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学习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快乐的。

想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要看老师的“手段”了,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其次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有很好的敬业精神。对于基础教育的知识,教师要开动脑筋,把需要教授的知识用最有趣最简单的方法告诉学生。尽量减少家庭作业,多开展玩中学,学中玩的活动,让孩子们轻松学习。换言之,就是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总之,你要找到一个让他们好好学习的理由。这样,才能由被动成为主动,从而达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目的。关键还是要看你用了多少心,对学生真的用心学生也是能感觉到的,怕就怕只用了三分心却想做十分事。平时多看些这方面的书,多问些有经验的人,也可以问问学生自己。还可以通过游戏或组与组之间的PK让同学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团结协作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最主要的是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从老师这一面讲,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师的人格魅力,或者说是一种讲课的风格,幽默,诙谐,时不时的开开玩笑,这样就能时刻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让他们注意自己所讲的。所以学习一下如何讲话幽默很重要,推荐多看看笑话书,还有一些如何讲演的书。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鼓励他,激励他,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去“诱惑”他们,越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你越要清楚明白,去用这些东西吸引他。

篇6:让孩子轻松快乐的学习的建议

一、做作业时可以播放古典音乐 ­

如果作业比较多,孩子又喜欢音乐,可以播放古典音乐。我这里指的是古典巴洛克时期的外国交响乐或协奏曲,并且速度在每分钟60~70拍,如亨得尔的《水上 音乐》等。孩子边听古典音乐,边做作业。这样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缓解疲劳,延长做作业时间,也会提高作业效率。这里的原理我后边会讲到。­

二、优化作业环境(书房) ­

孩子喜欢作业,就能喜欢学习。因此,孩子作业的其他因素一定要解决好。孩子作业要在书房进行。如果有条件,家长可以单独给孩子一个房间作为书房。如果孩子 的书房和睡房合在一起,就把书房和睡房用木版隔起来,形成独立一间。书房也可以按照孩子的意愿装饰一下,可以放一套能播放音乐的音响系统。告诉孩子,书房 只有做作业的时候,才可以用。作业完毕要立即离开书房。如果孩子玩,必须到大厅去,不要在书房玩。如果在书房玩的开心,形成习惯,一进书房大脑神经系统就 进入玩的状态,从而抑制大脑的学习神经系统。把书房当作高效完成作业的地方。这里的科学道理就不再细解释了。­

三、不在书房批评孩子­

本章开头的那一幕不应该在孩子的书房发生。如果你要批评孩子,把孩子领出书房。你要让孩子切身感觉书房是获得快乐的地方。也就是高高兴兴地把孩子送进书 房,高高兴兴把孩子领出书房。把书房当作孩子的学习圣地和获得快乐和自信的场所。那种把书房变成训斥、唠叨、打骂孩子的场所是非常愚蠢的。这样孩子以后一 进书房就会痛苦。如果要批评,就先将孩子领出书房。­

四、形成节律­

孩子放学回家,一直到睡觉,活动地点、内容和时间要固定。在孩子适应了一套作息时间后,就雷打不动。这一点对于孩子的现在和未来十分重要。那些高考状元都有极强的生活和学习规律。­

篇7:如何让孩子更爱学习

要让孩子爱学习,就要为了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应有意识加强自己的智力活动,有时不妨和孩子共同开展智力活动。比如,家长爱读书、看报,是一种很好的智力活动。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对于不爱读书的孩子,家长可以先为孩子做个示范,晚饭后把电视关掉,一家人各人读自己的书。在读书、看报过程中,不断把新的信息传达给家里人,有时要谈自己的认识。长久地熏陶,孩子也会喜欢读书、看报。当生活中有些知识不明白时,应该查资料、查工具书,获得正确答案。家长跟孩子一起做这些事情,有利于孩子增长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如果家长再适时教给孩子一些阅读方法,效果会更好。有的家长在读书、看报过程中,划重点、剪贴感兴趣的文章、记读书笔记,孩子就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做。反之,如果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在一旁看电视或上网打游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还会造成他们心理的不平衡。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会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

2、灌输责任意识

要让孩子爱学习,就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知识,是为了将来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现在认真学习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一些家长滥用“物质刺激”,把孩子是否完成学习任务与物质奖励联系起来。过分重视物质奖励,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未必是好事。一些物质奖励仅仅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但如果孩子只是做了一些分内的事情就要给出奖励的话,孩子很快就会学会讨价还价。

3、培养时间观念

要让孩子爱学习,就要给孩子限定时间可以帮助他们专心地做事情,提高效率。所以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学习一个生字,给孩子10秒的时间盯住生字识记,然后再要求默写出来,这样一来,孩子有紧迫感,会很专心地来记。但这要注意张弛有度,不可事事都限时。比如用餐、沐浴,就不宜限定时间,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让孩子明白工作的时候要讲效率,是我们的主要目的,生活的乐趣却不能因此而被磨灭。

4、磨练孩子意志

篇8:让孩子轻松地自主学习

让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放孩江○手究难、让及自学障己生碍解, 自决从主和而学克让习服学, 学生引习掌导中握学遇终生到身主的学动困习探子省苏的方法和技能。

轻湖生学会自主学习金一、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使学松县城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南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最大限度地实1.读一读验语, 将课文读通:读顺, 了解课文脉络读读课后的生字及词, 自学小初知课文主要内容。

主2.想一想:从课题入手, 围绕课题提出一些问题, 读一读课后思考万学仁梅如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自学《师恩难, 边读边思忘》一文时, 引考。习导学生围绕课题问题:“师”是谁?他是一位怎样的老提出了这样一系列

师?“师恩”是什么?“难忘”体现在哪

儿?为什么难忘?……然后学生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及课后思考题读课文。交流汇报自学所得时, 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对课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为透彻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用一用:使用工具书, 运用知识迁移, 解决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一些疑难问题。

4.写一写:描描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 并进行仿写练习, 细心揣摩字的间架结构与书写要求, 养成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5.记一记:认真阅读课文, 在文中圈画出重要的词、句和精彩的语段等, 用心记一记、背一背, 增加文化积淀。

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乐意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 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分, 是学习的动力, 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

首先, 在导入新课时精心创设情境或精心设计导语。如教学《水》一课时, 我这样导入:“同学们, 看到这个‘水’字, 你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道:“我们洗手时哗哗流出的自来水。”“从天而降的滂沱大雨。”“骄阳下, 我张大嘴巴喝下清凉的矿泉水。”……然后我深情地介绍道:“这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小山村, 一处小小的泉眼维系着全村人的生活, 只有在难得的雨天大家才能够洗一回澡。而在炎炎暑日, 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那小小的一勺水也是孩子们解除骄阳下干燥和炎热的法宝。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严重缺水的小山村, 去体会那里孩子的幸福与快乐。”

其次,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趣”的氛围, 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如教学《九寨沟》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当导游, 进行分组介绍, 把九寨沟的美景用生动的语言“推销”给人们, 让人们对神奇的九寨沟产生无比向往之情, 渴望到九寨沟观光游览。这样, 整个课堂教学中, 学生思维活跃, 课堂气氛热烈, 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和谐氛围, 让学生积极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胆质疑, 乐于思考。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1. 主动汇报, 相互交流

教师创设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 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所得的习惯。学生可以不举手就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 在汇报《师恩难忘》自学所得时, 学生争先恐后地汇报道:“我知道了‘师’是田老师。”“田老师是位了不起的老师。”“田老师善于编故事, 还善于讲故事。”“师恩是教诲之恩。”“田老师对作者的影响很大很大。”……学生说话无拘无束, 课堂上呈现出气氛热烈, 思维活跃, 情绪高昂的场面, 在讨论、争论中还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 多方讨论, 适时评价

通过师生讨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等多种形式, 营造民主评论的氛围。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 互教互学, 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下, 在老师的适时点拨下, 学生既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又提高了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大胆质疑, 鼓励创新

一名科学家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质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我在教《夹竹桃》第一段时, 有的学生提出文中只连用三个“最”, 如果在“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中”加“最”, 连用四个是否更好。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后达成共识:夹竹桃很普通, 用不着加“最”。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时我随机进行追问:作者为什么连用三个“最”?学生思维再度活跃起来:“‘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说明夹竹桃在作者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第一个‘最’和后面两个‘最’形成对比, 夹竹桃虽不是最美丽, 但作者仍认为它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 说明对它的感情深。”我在肯定学生的看法后, 趁势再追问:“夹竹桃不名贵, 也不是最美丽, 但它为什么最值得作者留恋和回忆?”一石再次激起千层浪, 将学生引入对文本的深入探究之中。

篇9:图书设计要让阅读更轻松

现如今,我们的图书形态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改变,科技化和信息化已经对传统图书及阅读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人们学习知识的途径变得多元化,图书传递文化知识的使命受到了考验。因此,图书出版人在考虑文稿内在品质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图书设计的重要性,这显然是一种时代需要。但目前市场的图书设计跟传统的线装书相比,除了增加各种各样的设计形式、技法、材质和印刷以外,在方便阅读这个基本功能上似乎做的还不够。

近年来,有很多促进图书设计发展的活动,像“世界最美的书”、“ 中国最美的书”、“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评比”等。他们将艺术审美作为标准,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字图像之间的和谐,图书的物化之美,对质感与印制水平的高标准,原创性,鼓励想象力与个性,注重历史的积累,体现文化传承等。相对来说,出版单位也对图书设计有一系列要求,主要从市场出发,如:视觉冲击力,体现价值感,时尚新潮,工艺先进等。总的来说,这些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是为了把图书设计得更美,更有竞争力。但却逐渐忽略了阅读感受这个根本问题,即设计如何使阅读更轻松方便。

社会调查显示,人们购书和阅读的愿望在逐步降低,不买书不阅读的人也逐年增多,这是社会的隐忧,也是出版业所不愿意看到的。很多人不愿意购书和阅读的原因是:学习的途径增多了,网络和电视传媒看起来比读书更方便易懂;图书的高价格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图书的品质很多时候也令人不满,过于烦琐和缺乏条理的策划,使阅读变得很累。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特别是学习和阅读的时间,当好不容易挤出一点时间想看书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找不到可看的或方便阅读的书,而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因此,如何使阅读更轻松,应该引起出版界的特别重视,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尤显得非常重要。

设计让阅读更轻松,不仅是读者的心声,也是出版人和设计人的责任。要做好这一点,就不要把所有的要求都尽可能地体现在设计当中,面面俱到其结果是什么也传达不到。出版人提要求一定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提出关键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析,一是从外观,一本书,要向读者传达什么,必须在第一感官上表现出来,在视觉上突出主题,也就是说,不要提过多过细的要求,要抓住重点。设计人也是如此,首先要把自己当做读者,以读者的心理衡量阅读的需要,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图书产生兴趣,千万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任意发挥所谓的设计手段,非要把图书设计成艺术品,只有欣赏价值,而没有阅读的实用价值。二是内在品质,体现在版式设计和内容编排上,将图文信息有条理和秩序化,让阅读轻松舒适,不要做过多的设计效果和变化,把握好主次关系。有些人认为设计的手段和变幻,将图片和文字弄得五花八门,看上去设计得很痛快,但实际上阅读起来却令读者很费劲。事实证明这种形式只是过客,虽然能够经历烟花般的“繁荣”景象,但不能成为持久,在赢得利益的同时也挫伤了读者的阅读热情。

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图文信息在好的形态中最大化地、最方便地传达给读者,最好让读者在阅读时感觉不到设计的存在,有句话说得好,看不到设计的设计是最好的设计。对图书来说,设计是不可缺少的,但永远是助手,要把它谦虚地隐藏起来,但又存在,这是最好的也是最难的。有些书设计得华丽,技法多变,工艺丰富,掩盖或干扰了图文信息的传达,读者看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哪些东西是有价值的,这其实是失败的设计,读者需要的是知识、是信息,不是设计。

篇10:阅读,让孩子学习更轻松

阅读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生活中的忙碌却让我们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等电子产品取代了我们生活中的正式阅读。用电子产品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进行阅读,更可以通过电子产品搜索并下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省去了不少寻找资料的时间。

我们家每个人都习惯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爸爸妈妈每天上班特别辛苦,他们白天几乎没有时间阅读学习,只有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地铁上打开手机看看新闻,学习一些他们需要的知识。前段时间,妈妈报考了驾照考试,第一项考试就是考交规,她白天上班几乎没有时间学习交规知识,于是,爸爸帮她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驾考通”APP软件,每天在上下班的地铁上学习,妈妈顺利的一次通过了交规考试。

碎片化阅读不仅对大人有帮助,对我们学生帮助也很大。我弟弟虽然年仅七岁,但他的英语口语特别棒,我问他为什么他的口语这么厉害,他指了指他手中的`PAD,告诉我有了纳米盒,再也不用担心英语单词不会读了,哪怕爸爸妈妈不会的我也会了。他说他会利用每天空余的时间预习跟读纳米盒里的英语课文,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效果。

再说说我的碎片化阅读,我的功课很多平时还要练习钢琴,课外读物基本上很少有时间去阅读,妈妈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一个IPAD,我开心极了,下载了好多我最喜欢的关于恐龙的课外书,一有时间,我就会拿起PAD沉浸在我的恐龙世界里,乐此不疲。眼睛看累了,就会休息一会听听音乐,然后再接着看。碎片化阅读真的是非常便捷。

篇11:让作文写的更轻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笔者认为,“说”是语文最基本的实践,“说写结合”是语文最基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本的综合。建构“先说后写”的习作模式,让作文更轻松。

一、说选材,打开思路。

说选材,打开思路。学生习作最大的困难是不知写什么,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是习作教学的关键。人总是先学会说再学会写的,习作教学中,教师遵循这一规律,让学生从说到写,打开思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小学习作的难点之一——写 读后感。教师不加引导,许多学生就容易写成“读后抄”。让学生先说 后写,这一现象就能得到明显改观。例如学生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 一文后,笔者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谈自己的体会,再让各组代表到班上说。有的学生说被邱少云严守纪律的精神所感动,联想到自己纪律性不强影响了学习实在不应该; 有的学生说被邱少云坚强的意志所感动,联想到自己的脆弱而惭愧;有的学生说被邱少云勇于献身的精神所感动,联想到自己的自私自利而羞愧……大家交流之后再不觉得无话可说了,而是觉得心中有很多话要说,不吐不快。

二、说构思,学会写法。

说构思,学会写法 学生有话可说,还要让他们有话能说。解决学生心中有话说不出来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引导,让学生互相说自己是如何构思的,在交流中学会写法。

1.说题目,比新颖。为了写好文章,我们必须给文章拟定一个 好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大家比一比,看谁拟定的题目新颖?说 说你为什么拟这个题目?引导学生多角度命题,给学生充分的习作自由,拓展习作的空间,减少习作的束缚。

2.说开头,做到吸引人。万事开头难,有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 半。怎样写好文章的开头呢?让学生结合电影、电视说,结合自己的习作说。什么样的开头别人才想看呢?引导学生懂得习作开头要略 写,写出简洁、有吸引力的开头。

3.说中间,学会写具体。文章的中间是习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怎样写好中间呢?让学生结合平时的习作体会说。让学生各抒己见,弄明白如何写具体、清楚。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出,要抓住事情的 经

过写,抓住细节写,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 动写,等等。

4.说结尾,让人回味。有好的开头和中间,还要有好的结尾,才算是一篇比较完美的好文章。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学会结尾要略写,可以照应开头,给人启发、思考,让人回味无穷。

三、说后起草,自我消化。

说后起草,自我消化。学生懂得了写什么、如何写,教师可以让各组派代表到班上说。比一比,看谁说得具体,看谁说得详略得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说,有时间说好。说后起草习作,怎么说就怎么写,边写边自我消化。如写一件事情,说的时候可能用口头语言较多,写的时候就要把它变成书面语言;有的也可能说得还不够清楚、明白,老师和同学提出了意见或建议,可以有选择地接受;说的时候还可能比较注意事情的全过程,用概括 语言多,细节注意不够,写的时候就要突出细节描写,给读者身临其 境的感觉;还可以改变说时单一原因和结果去写,写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总之,由说到起草,是一个去粗求精的过程,把有用的留下,把没有用或不够恰当的去掉,其实是一个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

四、说修改,学会表达。

篇12:阅读,让孩子学习更轻松

——我的语文主题教学推进现状

一、对语文主题教学的认识

语文主题教学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回归,即让孩子从大量阅读中学习语文。我们的理解思路:语文主题学习——阅读——主题阅读——海量阅读——积累沉淀。记得我上高中时,我的前桌是一位男生,他的理科比较差,唯独语文和英语很好。但平时我观察他也没有怎么在这两科上有特别的用功和特别的方法,经过交流得知他喜欢读书,他说了很多书的名字当时我都没听过。他说也没有什么方法,就是凭语感。我也第一次知道读书多了会有语感这回事。想想当时自己的状况,到了高中,除了读课本外,我竟然没有读过一本小说,家里没有,学校里没有,并且那是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读课本之外的书是不务正道的表现。现在想想,那简直就是生长在文字的荒漠中,对于自己见识的增长、修养的提升、思想的发育都是多么大的伤害呀!而这简直是不可逆的过程。

所以,今天我们给了孩子一个接触文字的平台,我觉得孩子是幸福的,孩子是欢迎的。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如甘泉,滋润孩子的心田;一篇篇满载思想的文章,启迪着孩子的智慧;一个个浸润人性光辉的文字,必然晕染着孩子成长出美好的心灵。我相信,只要我们把孩子引入文字的丛林,我们的孩子一定能从中享受到寻找乃至探险的乐趣,也必然胜过我们老师千千万万的说教。此所谓文字是最好的老师是也。所以,语文主题学习成功的关键或底线正如专家所说:只要你能给孩子时间让他读完,就是成功。我觉得还真是抓住了语文主题学习的牛鼻子。所以我要说,开展语文主题学习是简单的,简单到你给他创造出时间让孩子读完即可,我们无需担心,更不必害怕。

那我们今天还需要在这里探讨什么呢?

其实,就是探讨语文主题教学的高效性问题。作为老师,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孩子能在短的时间内,通过我们的方法指导,能有更大的收获,能更加热爱文字而已。

二、几种课型的探讨 1.单元导读课型。

首先,语文主题教学需要先学后教,只有先把整单元的内容先初步感知后,我们才能去根据确定的主题进行整合。其次,语文主题教学的形式有很大的展示性特点。即课堂是建立在孩子初步感知、初步探究的基础上的成果展示,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根据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度挖掘。所以,又因为每堂课都是牵扯到好几篇文章,这就使得我们课堂上没有时间在给到学生去读文章。

因此,通过单元导读课集中解决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探究课文问题,掌握生字词和重点文学常识便成为必要。

我们的单元导读课有时专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把导读提纲投放给学生,有需要掌握的生字词,或是作者,有需要初步阅读探究的浅显的问题,还要指导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这样的一节课实际上是很忙的,有时加上检查和作业巩固,一节课是不够的;有时比较零碎,可能通过早自习完成一部分,也可能布置为晚上的作业完成一部分,在通过课堂进行检查,特别是基础知识,要通过课堂进行夯实。现在,我们对于文言文一般是先摘出来不和现代文放在一起,目的是把它学的扎实。

2.X+1和1+X课型。

首先,在季校长的指导下,我们通过研讨,把二者合并为一个:即1+X课型,指的是1为我们要训练的一个点或者是一个主题,X就是主题相关,能突出印证强化“主题”的那一群文章。这些文章,不管是来自课内还是课外,就是把课内和丛书中的文章完全抹去界限。只要是文章好,训练点鲜明,我们就可把几篇文章整合在一起。

其次,特别是丛书中的文章,我们一般上两节重点指导课。在学生安排读完的前提下,我们根据备课设计把几篇文章整合到一起,重点指导训练几个点,通过几篇文章的比对,让孩子加深印象。有的还当堂进行片段写作训练巩固。3.自由阅读课。

丛书的其它文章应是在老师指导下的自由阅读。我们尽量不打扰学生,让孩子自由阅读,但并不是不指导。这个指导就应该是常规性的阅读要求,即指导孩子怎么去读书的问题,时间长了孩子就形成会读书的习惯了。我们的指导要求有:

① 圈点勾画批记。我们要求孩子用铅笔圈点勾画批记,把表示作者观点态度、情感的词句,以及学生认为优美的词句和文章的关键性词句进行勾画圈点,可以适当批记。② 关注题目、开头和结尾,引导学生的写作意识。③ 关注文章的结构、写法、情感、主题、语言特色等。④ 始终引导写作意识,让学生带着学习写作的意识去读书。⑤ 读书笔记的积累。我校有自己设计的一本读书积累本,免费发给学生使用。有作者,主题,选自,文学知识,好词积累,好句积累,读后感,类型,字数,页码这些栏目。其中,文学知识我重点指导了学生去积累写作方法。对于读书积累本,我的要求是不一定写满,但项目得全,并且一定要写你能用的上(比如在说话和写作中)的东西。这样反复引导,目的是避免有些学生为了完成积累而只抄写不读书的虚假现象。

自由阅读课,我往往在课结束前让一个小组或部分学生展示本节课的积累,根据积累情况简单点评,指导学生学会读书,也检查了学生读书情况,从而督促了学生扎实读书的意识。

4.读书成果展示交流课。

每册丛书读完,我们都要上一节读书成果展示交流课。一开始是老师设计一堂课,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既检查了学生的读书情况,让今后孩子读书要投入,又把老师想要强调的一些训练点进行了指导和巩固。

从沂州实验学校学习归来后,我们又探索小组为单位的“语文才艺展示”汇报课。就是指导鼓励孩子充分挖掘所读书籍的语文元素,把他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出来,美其名曰:“语文才艺展示”。虽然现在学生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分角色朗读,改编课本剧占大多数,但是现在剧本越来越简洁,表演越来越投入,准备越来越充分,进步很快。我要求每位成员都有分工任务,不准缺席。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积累情况,又锻炼了学生综合素质,还强化了学生读书很快乐的观念。

至于其它课型,可以完全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进行设置,也不仅仅是9种课型,总之抓住两点即可,一是踩点,二是大量阅读。因此在课型上不必拘束,要放开胆子。

三.课前5分钟“语文才艺展示”

还是以组为单位轮流展示,让孩子提前做好准备,一上课就开始。并在结束后加入一个环节:由组长问“谁来点评。”然后就有学生起来点评。老师在适当点评鼓励。

此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从而全面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素质。

四.对于老师的几点要求

1.不要担心,它一定是对的,要放开胆子。2.一定要给学生课堂时间。

3.一定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即能读出问题、读出探究、读出方法、读出美感、读出智慧。4.读与欣赏与写作要结合。

5.不断创新形式调动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6.集体备课的实质化。通过集体备课实现两本教材的整合,分工备课。7.老师要先读后教,这样才能有效整合资源。

五.班级小合作推进作为保障 我们重新建立了一套班小组合作四级运行机制,即: 每节课评价——班级评价——年级评价——学校评价

1.我们加强了小组文化建设,凝聚团队意识。每组配有组牌,包括组名、组徽、组规、组口号、成员及励志目标等栏目。

2.要求班级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

首先,奖励办法要针对小组进行评价,从而激励各小组在课堂上奋勇争先,积极深度参与课堂。评选数量为不超过班小组一半为宜,名称为“团队课堂展示先锋”。获奖的小组,每位成员都获得一定奖品。

其次,每组评选一名“课堂参与达人”,由小组自行评定上报,从而激励每位组员积极突出表现。这给每位组员以平等的机会,避免因只评选组长而造成组员的心理失衡。可以颁发奖状和奖品。

比如学期末根据课堂积累积分卡评选优秀小组,成员颁发奖状和奖品。同样,学校也制定相应的评选办法。

此外,班级也可有更加有创意的奖项设置,但避免过多过滥,一定要让孩子觉的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得到。

3.年级层面的奖励。

可以每个学期大表彰2次,每次每班评选一个积分最多的小组,颁发一定奖品。这体现过程激励。

4.学校层面的奖励。

学期末,对每班积分最多的小组大力表彰,对每位组员颁发奖状和一定奖品。小组名称为“团队课堂展示先锋”,组员为“课堂参与达人”。这体现学校统领下的肯定激励。

5.我校做了积分卡片,每节课都发给老师固定几个积分卡,然后老师根据课堂观察评选出几个优秀组,颁发积分卡片。最后统计哪个组多,谁就是获胜组。

小组合作能调动全体成员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他们牢记团队作战的意识,从而为语文主题丛书的阅读推进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一阶段的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对于这种语文学习形式是很喜欢的,很享受的。这好比是把以前关在屋子里学语文的孩子给他打开了一扇窥探外面的大门,并且他还可以走出去探索,他们的心情应该是春暖花开吧。

篇13:阅读,让孩子学习更轻松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

首先, 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 富有感染力。试想猫爪下的夜莺又怎能唱出动听的歌声?所以教师要用灿烂的微笑为学生送去阳光, 带去雨露, 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感”, 这样学生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够产生情感的迁移, 使之“亲其师, 信其道, 乐其学”。既而师生建立起朋友式的关系, 教师才有机会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 课堂和学校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其次, 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古人云:“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也许这是古代老师的职能作用。在新课改中, 不能只考虑教师怎么教, 还要考虑学生怎么学。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 而要走下三尺讲台, 走近学生, 走进学生, 与学生一起探讨, 共同研究, 彼此交流, 尊重、关心和信任学生,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 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大增, 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 畅所欲言发表意见。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 才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最后, 教师要发挥民主的教学作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但是师生交往的基础, 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兴趣的关键。对学生尊重, 自然赢得学生的爱, 自觉向老师靠拢。在课堂上, 要不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并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或在必要时予以帮助, 让他们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感悟和见解顺利准确地表达出来, 只要言之有理, 教师就予以肯定, 千万不要轻易否定。要让学生感到你在发表意见时与他处于平等地位, 就像朋友一样,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宽松、活跃、师生平等的民主学习气氛, 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就会极大地发挥出来, 同时培养了他们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好习惯。反之, “下达命令式”“强调重点式”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所厌烦的, 紧张恶劣的师生关系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极大地挫伤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愉快的情绪

没有良好的教学情感的参与, 教学永远不会取得成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学习, 不仅不是负担, 反而成了一种乐趣。所以人在从事他感兴趣的活动时, 会产生愉快、满意、兴致勃勃的情绪, 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的体会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情中激趣”“乐中激趣”。

1. 看一看。

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 在观察活动中给学生认识事物、学习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如学习《秋天到》时, 根据本地的实际, 让学生说说天气、植物等的变化, 引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气候的宜人和丰收的喜悦, 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 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口头和书面表达。

2. 听一听。

在学《手捧空花篮的孩子》时, 教师由讲故事引入新课:看到每个小朋友都精神抖擞, 奖励你们一个故事, 想听吗?学生顿时情绪激动, 精神为之一振, 很自然激起了学生愉快的情绪, 同时逐步培养边听边思考、听中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

3. 唱一唱。

音乐能给人以美的启迪、美的享受, 用音乐营造学习的情景, 可使学生入情入境, 愉悦了精神, 升华了情感。在学习《春天的手》时, 我选用《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来创设轻松、欢快的情景, 表现形式为播放乐曲和学生哼唱。学生对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都比较熟悉, 听到这欢快的音乐, 情绪高涨, 学习兴趣盎然。

4. 画一画。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 愿意用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在教学《我有一盒彩笔》时, 引导学生把诗句语言在头脑中还原为形象的图画, 同时拿起彩笔, 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出来, 最后再画画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此环节的设计不但激发学生拓展想象, 而且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5. 编一编。

根据新教材中大量诗歌韵文朗朗上口的特点, 让学生及时尝试将从课文中学习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从而使语文学习和生活对接, 同时学生在愉悦的写作中获得情感内化, 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尽情展示。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笔触, 玲珑剔透的童心, 常常让你陶醉之:

学习《贺年片》, 学生写下了:

粉色的贺年片,

是桃树送给我的,

那是一盘香甜的桃子,

桃树嘱咐我,

把最大的一个送给爷爷。

三、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育家说:“一个人只要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 就会激起无休止的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小学生好奇心强, 处处想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表扬, 那么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功感, 便能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 就会燃起学习的欲望, 从而增强自信心, 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促进他们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与强烈的学习兴趣。“成功———喜悦———兴趣”, 可使学生产生自主的学习愿望, 在成功之乐中发现获取知识的趣味。

一位特级教师说:“要学会‘哄孩子’, 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给学生戴, 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 认真对待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即使是看起来十分幼稚的问题, 甚至是“不可思议”的错误, 也不能求全责备, 简单生硬地驳回, 更不能训斥挖苦, 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所以, 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与激励, 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在课堂教学中可运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你说呢?”“你认为怎么办?”“你说得真好!”“很好, 掌声送给他!”等等。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更非易事。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 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 如在教学中可设计不同类型、难易相间的提问, 易的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 难的让优等生回答, 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 所问学生都能回答提问, 会产生自豪感, 尤其对学困生来说, 成功的体验会调动他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所以教师要着力培养他们成功的意境, 使之尝到甜头, 哪怕学困生有“一瞬即逝”的“闪光”, 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四、组织丰富的游戏

小学生爱说、好动、喜玩, 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这一点, 一味平铺直叙地去讲, 必然使他们觉得疲劳乏味, 自然丧失学习信心, 所以注重教学的趣味性特别重要。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而游戏活动是“寓教于乐”的具体表现, 在教学中应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 寓学习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1. 玩一玩。

在教学《绒毛小熊》时, 让学生将与课文中“绒毛小熊”相仿的玩具带入课堂, 首先说说自己玩具的样子和与它做过的游戏, 度过的快乐时光;然后玩耍玩具, 相互交流评议, 在游戏中感受玩具带来的乐趣, 并学会与人合作;最后鼓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玩具写上几句话, 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 同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觉得学习就像游戏一样快乐, 自觉自愿地去做, 而不视为一种负担, 可谓一举多得。

2. 演一演。

小学生易模仿, 也会异想天开。《特殊的考试》全文没有人物对白, 所以可以超越文本展开合理想象, 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在分角色表演时, “演员”和“观众”全都进入角色, 在注意力十分集中而有异常兴奋的情绪中深入理解了“小白兔当选为主持人”的真正原因。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 又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苦学”变为“乐学”, “不学”变为“愿学”。

3. 赛一赛。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 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在学生中形成竞争机制, 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 可结合课文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查字典比赛、开火车识字、成语接龙、猜字谜、讲故事、诗朗诵等游戏, 让学生们看到, 语文不仅仅是听讲、作业、练习这简单枯燥的过程, 而是丰富多彩, 充满情趣的。

五、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兴趣是保证学习的直接动力, 根据儿童个性心理的发展, 直观兴趣是儿童的一种本能兴趣。由网络提供的文本、图像、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与解说、拟音、音乐等音频信息, 可以引起这种本能的兴趣。诱发这种兴趣, 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节约教学时间, 而且整堂课还能给学生留下一个“色、形、味”俱佳的感觉, 从中找到无穷的乐趣。不过多媒体的运用也要注意适度、适时、得体、实用, 不可滥用, 反之, 适得其反。

如在教学《春天的手》一课时, 在品读理解、体会感受春天的美丽可爱这一环节, 多媒体出示春天里大地新绿、小河解冻、小鸟欢歌、小朋友户外活动的声响和画面, 形象的动画牢牢吸引着小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观其境。教师随机引导:看看你的眼前还出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回答:我看见花儿笑了, 青蛙醒来了;我看见小兔和小猴在捉迷藏;我看见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我听见小鸟在唱歌……学生既感悟理解了课文内容, 又欣赏了春天美景, 同时提高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多媒体课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感性材料, 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学生的疑难处再现情境, 使学习趣味不减。如《达尔文和小松鼠》一课教学目标中有一条要求是让学生初步学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 重点理解“捉弄”“观察”“粗糙”“树干”等词语。通过让学生看画面, 仔细观察达尔文的动作、神态、穿着, 很快就说出了“捉弄”指“耍弄、欺负”, “观察”指“仔细地看”, “粗糙”指“不光滑”, “树干和达尔文外衣的颜色像”等。运用多媒体, 开发了学生右脑, 集中了学生注意力, 避免了用干瘪语言叙述的枯燥无味, 学生学起来轻松, 老师教起来容易。

篇14:多媒体教学让语文阅读更轻松

激发学习兴趣

“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在学习过程中,大多表现出对活动过程本身产生的直接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紧扣教材,选择和设计形象生动的媒体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蒲公英》一文,由于学生对蒲公英没有感性认识,因此,课题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若精心设计制作蒲公英的近景、远景,花朵、种子,个体、群体的活动幻灯片,淋漓尽致的活动图像,使每位学生仿佛亲眼目睹了蒲公英的种子像小降落伞一样飘向四面八方,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设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蒲公英呢?”学生兴趣浓厚,迫不及待地想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一种自主乐学的氛围为全文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理解与积累词语

词语的理解与积累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词语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结果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仍是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如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读读背背成语积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地冻天寒”等,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看投影,学生看到到处是冰、雪,一片白茫茫,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很快明白了这些成语的意思,知道是形容到处是冰雪,天气非常寒冷。又如在教学《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时,我让学生观看投影上的相关场景,问:太阳是怎样落下去的?最后怎么样了?学生说:“太阳靠着群山渐渐落下去,最后完全落到了山的背后。”这样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形象地理解了“依”、“尽”的意思。

进行说话训练

传统的说话训练,一般是教师出示某一句式让学生训练,其结果往往是学生煞费苦心也难以想出恰当的句子。如果学生眼前有活生生的情境,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就会有表达的欲望。这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句式,就会水到渠成。如在教学《水乡歌》一文,在阅读第一段时,电脑演示水乡的水,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此时,学生的回答仿佛像开了闸的洪水,有的说:“我看到水乡的水渠真多!”有的说:“我看到了很多河。”有的说:“水乡的池塘真多!”还有的说:“水乡的水真清!真甜!”……

突破重点与难点

上一篇:南柯子/南歌子,南柯子/南歌子王从叔,南柯子/南歌子的意思,南柯子/南歌下一篇:我捡了只兔子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