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论文

2024-04-23

财政政策论文(精选6篇)

篇1:财政政策论文

农业财政收入论文财政经济论文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收入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收入的影响和对策做了详解。

关键词:财政收入 分析 对策研究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收入的因素

1.1 第一产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大力发展第一产业有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尤其,对于我区这样地域辽阔、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大力发展第一产业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说并不是从农业直接为财政收入提供的数据来分析,而是基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来认识的,因为农业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它不仅可以提供粮食和生活副食品,保证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而且还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基础越雄厚,轻工业就会得到越快发展;而轻工业的发展越迅速,资金积累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为重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重工业的发展又可使国民经济的各部门获得先进的技术装备,在这一循环链条中,农业起着重要的基础环节作用。近年来,我区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地区特色农牧业,重点开展对乳品、玉米、马铃薯、蔬菜等农产品的 产业化经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全区呈现出高效农业的发展势头。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性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倡导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地提出“奶业兴区”战略。全力打造中国乳品名牌,使奶牛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农业资源的转化和开发已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我区在农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推动工业、服务业等迅猛发展。

1.2 第二产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部门。就我区的工业和农业相比,工业部门的技术装备、劳动生产率要远远高于农业,积累水平也要高的多。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要有计划的扩大工业生产规模,狠抓工业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以求财源的日益茂盛。现已形成了以乳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纺织服装、石化、贵金属冶炼、电力工业、烟草、机械行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通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推动我区经济的发展。

1.3 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是指包括商业、金融、旅游、运输、通讯、房地产、贸易、饮食、卫生、文化、教育等在内的提供劳动服务的行

业,是一种新型行业。第三产业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20年来,第三产业虽然产值逐年增加,且增长速度也相当迅猛,但由于它从一开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往后逐年的比重变化较小,尽管如此,第三产业对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仍具有积极作用。政策和自然灾害等减收因素对财政收入影响

这些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最近,国家为推动经济增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又出台了一系列减少地方财政收入的政策。例如,国家规定对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省区,鼓励发展产品生产企业所得税生产率由33%降到15%;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且停止征收;企业“债转股”减少银行计税利息收入;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减免所得税等政策,我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部分,这些政策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将我区的财政收入。此外,我区也有一些新的减收因素,表现在:

2.1 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农牧业税收将大幅度下降

2.2 资源税的下降

我区从1989年开始资源税连续几年大幅下降,这里包括包钢进口铁矿石增加以及其他多种因素所致。

2.3 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政策性减收因素对财政收入有一定影响

如企业限产压产,实施防沙治沙地方配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直接或间接减少了财政收入。

2.4 地方债务负担沉重,并且已进入还债高峰期

超过全区的一般地方预算收入,这些因素也将间接或直接地影响财政收入。以上仅仅是几个很不完全的因素。

2.5 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费的减免

如果将这些政策性因素全部加以考虑,将会对财政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财政收入快速增加的措施

3.1 提升工业化水平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新兴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能源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稀土、生物制药、新材料,信息等产业,广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扩大技术改造投入,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力度,稳定并扩大技术工人队伍。

加快企业重组步伐,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和产业,以现有大企业集团为重点,逐步形成一批业主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劳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着力培养优势中小企业群体,努力提高企业的社会协作水平,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工业经济总量。要以市场

为导向,切实抓好重点项目的储备,立项实施和达产达效的工作,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一批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拉动全区工业加快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3.2 加快第一产业的进程

增加农民收入,把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农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调动农畜产品结构,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特色品种,加快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继续抓好农牧民新优品种、节水灌溉技术、科学种植的推广普及,搞好农牧民技术培训,转变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把发展农牧业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抓好以水平为中心的农田草场基本建设,合理开发水资源,大力推广节约技术。特别是在国家的支持下,加大草原建设力度,推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积极鼓励扶持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优势龙头企业,加强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畜产品营销组织和网络服务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牧区的作用,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额度组织化程度,逐步形成农畜产品供、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

3.3 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努力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服务业,积极推广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代理、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经营方式,加快培育

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努力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要适应城镇建设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牧区、社区的服务建设,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努力扶持和发展金融、保险、咨询和文化教育等新兴服务业,使我区的服务业整体水平,以更好更快地适应经济发展水平。

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认真搞好旅游景点规划,切实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行政管理,加快开发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特色项目,加快形成旅游品牌、特色、规模步伐,努力提高旅游产业水平,使之成为内蒙古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研院所转轨,推动破难关科研机构进入市场。要调整优化科技资源,开展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加快关键技术的创新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广阔的创业空间,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区内人才,引进区外人才。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便更好的为服务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文基,魏晓峰主编.财政与金融概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22-37.[2]崔联会主编.中国财政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1:30-51.[3]余永定,李军,纪红主编.中国当前的财政问题-中国经济前景

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67-150.[4]刘澄主编.税收概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9-90.

篇2:财政政策论文

一、坚持动态的财政收支平衡

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扩大财政投资,势必会扩大财政赤字。对于是否以及如何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的问题,学术界提出预算平衡论、功能财政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充分就业预算论。要根据一定时期的资源状况(如短缺或闲置)以及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出现的矛盾,正确地处理财政收支平衡的问题。

我们认为,必须认识和运用财政收支矛盾和平衡规律,实行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都要强求预算平衡,而是可以实行动态平衡,即在一定条件下可每隔若干年实现一次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由于财政政策效应存在着时滞,财政的一些经济性支出增加后,可能造成当年财政赤字,但这些支出最终会形成生产力,从而会增加以后年份的预算收入。还应看到,由于经济发展呈现周期性,不同年份经济的繁荣或萧条以及供求状况不会一成不变,如果固守财政的平衡原则,就可能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因此,要区分两种类型的财政赤字。一种是结构性赤字,它是假定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以及政府取得充分就业的收入时出现的预算赤字,是对经济周期性因素加以调整后的赤字,这在一般情况下应予以杜绝。另一种是实际赤字,这是缘于经济运行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所产生的财政赤字,是未对周期性因素加以调整的财政赤字。在出现经济萧条,资源大量闲置和失业严重的状况下,可以实行“逆周期”调节,实行适度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借以扩大总需求。在经济效益提高和税制较为完善的情况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最终实现预算平衡或盈余。因此,根据经济周期变动和资源状况,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实行动态的财政收支平衡原则。1998年我国中央财政赤字960亿元,中央财政共发行国债3891亿元(不含财政部向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国债收入主要用于扩大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1999年,我国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认为,在资本存量超过黄金律的情况下,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就不再是帕累托最优,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减少资本存量而生活得更好。另一方面,根据在离散时间或连续时间下的凯恩斯 ——拉姆齐规则,资本的边际产量相对于时间偏好率(或主观贴现率)越高,降低目前的消费水平而在以后享有更高消费水平,这越划算。财政可运用国债这一经济杠杆,合理调节储蓄、资本存量和消费。在公共财货是消费品的模型中,典型的行为者具有“幸福函数”(即瞬时效用函数),且所有的物品为正常的,政府支出一般会是顺周期的(费莱明,1987)。政府支出的水平将受到征税的边际成本的影响。要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用于投资品(如基础设施),就会被视作是对经济受到扰动的反应。在均衡条件下,政府支出的一部分也可作为当前生产的投入(布兰查德、费希尔,1989)。1986~1997年,我国最终消费年均增长率8.2%,低于gdp年均增长率9.8%,我国消费率在“八五”期间和1997年分别为59%和59.9%(1991——1995年间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79%)。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1996、1997年分别为62%和60.6%.目前我国只有在扩大投资的同时扩大最终消费,才能使投资最终获得市场和效益,也才能增加投资的乘数效应和加速数。不过,目前我国应主要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其中,财政可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还有,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一次性住房货币补贴,这将有利于促进关联强度大、带动效应明显的住宅业的发展。另外,据测算,如果我国农村人口消费水平达到城镇人口的消费水平,至少要增加33,400亿元购买力。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提高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国债资金应主要继续用于基础设施。其原因是:基础设施具有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特点,且目前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人均资本存量较低。此外,对符合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和某些高新技术项目,国债资金也可给予必要支持。必须加强国债资金拨付和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经济效益。

二、国债的效应和适度规模

(一)要正确地看待国债发行同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关系

国债的发行能否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这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要看由谁认购国债,二是政府是否及时动用国债收入,三是国债的发行对商业银行准备金变动的影响。

如果由公众(个人和企业)用现钞和活期存款购买国债,流通中的货币就会以相等的数额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会变少(原因是公众为购买国债而开出商业银行的支票)。但当财政支用国债收入后,又会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其所形成的货币供应量同公众购买国债前的货币供应量是等额的。

倘若由商业银行购买国债,就由商业银行开出由自己支付的支票,使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减少。俟财政动用这项国债收入,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又会等额地失而复得,致使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但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却发生了变动。然而,要是商业银行以所认购的国债出售或抵押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购买国债或给予再贴现,就会使商业银行在认购国债时所减少的准备金得到等额补充。不仅如此,在财政动用这笔国债资金时,还会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至1998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569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86524亿元。因此,财政部可通过向商业银行发行一些长期国债,将一部分储蓄存款转化为投资。这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金运营效益,减少国债发行费用,并调节产业结构。这一般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还需说明的是:如果这一部分国债资金被束之高阁的时间长于这一部分储蓄存款的闲置时间,就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收缩;要是商业银行以所认购的国债出售或抵押给中央银行,且财政动用了这笔国债收入,会导致货币供应量扩张。因此,在确定国债规模、偿还期限和国债收入的动用时限以及在办理再贴现时,必须顾及由此而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问题。其中,国债收入应优先用于在建项目。

如果由中央银行直接认购公债,中央银行给财政部开具支票,当财政部用以支付商业、劳务和其他支出时,作为卖方的公司、企业、个人将所得收入存入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得以增加,从而会产生派生存款。简言之,当中央银行直接认购国债时,会增加高能量货币的投放。这是中央银行实行债务货币化,它在总需求特别严重不足时并非绝对不可用,但目前我国不宜强调采用这种方法。

(二)要消减国债的“挤出效应”

当国债的发行引起利率上升以及由此导致企业和个人支出(特别是投资)减少时,就出现“挤出效应”。它会减弱政府支出增加的扩张效应。在以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时,若用货币融资法(即由中央银行直接认购或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债),就会增加名

义货币存量。因之,利率趋于降低,投资随之增加。而在采用债务融资法(由个人、企业和商业银行认购国债)时,由于名义货币供应量不会增加和赤字财政所造成的价格上升(由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增加所使然),以及一部份流通中的货币用于购买国债,导致实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和利率攀升,从而减少了个人和企业的投资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债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乘数。由于我国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有着自己的特点。目前我国物价水平较低,信贷资金供过于求,且自1996年以来已七次调低银行贷款利率。这些都有利于消减国债的挤出效应。应在增加财政投资的同时,采取措施(包括银行贷款、在必要时的税收优惠以及发挥财政资金的补助和贴息等导向作用在内),根据产业政策,鼓励集体、个体和社会其他方面增加投资,以形成投资需求的持续性。此外,要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阻遏利率上升。这既有利于克服国债的挤出效应,又能增加财政投资的配套资金。

还应看到:第一,在资源闲置和存在失业的情况下,随着产品需求的扩大,实际收入和产量也会增加,因而挤出效应是不完全的。再者,由于储蓄水平随收入的上升而做到“水涨船高”,利率(因货币需求的利率反应性)不会上升到完全抑制投资的地步。储蓄的增加有可能为较多的预算赤字融资,而无需完全取代私人支出。第二,当实现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就可能成为现实。这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总需求扩大,会导致物价上升而非产量增加。目前我国资源闲置严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在此情况下,不会出现完全的国债挤出效应。

(三)要适度确定国债规模

确定国债规模,应考虑多种因素。国债规模不能超逾政府的偿债能力和国民的应债能力。可主要用以下两类指标来衡量国债规模是否适度:一类是反映国债与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指标,其中,较重要的有债务负担率(国债余额占当年gdp的比率); 另一类是反映国债与财政收入关系的指标,其中较重要的有财政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

从我国情况看,1994~1997年,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分别为52.14%、53.68%、55.61%和51.5%,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分别为20.3%、22.7%、24.9%和26.9%,而国际公认的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的警戒线分别为15~20%和25~30%(目前发达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一般只有10~15%)。我国财政债务依存度尤其是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是偏高的。另一方面,1991~1998年我国国债负担率分别为5.14%、5.25%、5.5%、5.21%、5.45%、5.6%、8.1%、10.3%,远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和发达国家的公债负担率(如美国在1993年为69.2%,日本和法国在1992年分别为52.7%和29.6%)。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而国债负担率又偏低,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1997年为11.56%);二是发达国家庞大的公债余额已历经数百年之久,相形之下,我国国债余额(到1997年末国内债务余额为5511亿元)算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三是我国国债偿还期限平均说来偏短。为了适度确定我国国债规模,应当考虑多种因素。国际上公认的几种用以反映应债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警戒线都是可以参酌的,尤其是债务负担率的警戒线值得参考。我国国债规模的控制,要考虑我国资源闲置的状况,要顾及财政收支平衡同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以及财政与信贷统一平衡等问题,而不宜仅用单项指标来衡量。

要解决我国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和债务负担率较低的矛盾,并遵循国际上较为公认的公债管理中宜减少公债换发的原则,一要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二要适当延长国债的平均偿还期限,其中特别要适当增加长期国债所占比重。与此同时,要合理确定短、中、长期国债的结构,以利于降低国债发行成本,均衡各年份国债还本付息的负担,并使中央银行能灵活机动地利用国债市场而调控经济,以国债期限结构变动来缓和经济周期波动。另外要发展国债贴现和再贴现业务。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关于政府预算约束的数理分析,税收的预期现值等于在经常项目上的政府购买的预期现值加上政府最初的净债务。资本帐户支出不会影响对现值预算平衡的预期(萨金特,1986)。为了使我国在今后若干年内能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使当前的债务水平等于将来某个时刻出现最初盈余的贴现现值,提高偿债能力,必须做到:(1)经济增长率一般宜高于国债增长率,降低债务——收入比率。该比率取决于实际利率、产出增长率和非利息预算盈余之间的关系。(2)要提高经济效益,强化税收征管,稳步推进“费改税”,完善税制,并把现有的预算外资金中由财政部门管理的那一部分纳入预算内管理,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财政收入的弹性系数(根据我国历年数据测算,经济每增长1%,财政收入增长不及0.7%)。(3)要做到“量出为入”与“量入为出”相结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4)要建立偿债基金。其资金来源主要拟为:从税收收入中划出一部分;从上交财政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中提取一部分;收回有偿使用的那一部分国债资金的本息。借鉴历史上欧洲国家实行“减债基金”(即偿债基金)的失败教训,必须控制国债规模,并严禁偿债基金被挪用。(5)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在条件具备时采用国债销售发行法,可试行市场购销的偿还法,即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证券市场上陆续收购某种国债,在该债券到期前逐步给以清偿。

主要参考文献:

(1)[美]萨金特:《宏观经济理论》,中译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4月版。

(2)[美]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篇3: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关键词: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博士教育,研究方法,应用的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博士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顶点, 是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 通过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和博士论文的撰写, 完成科研能力的培养。博士论文是博士在导师指导下集中精力完成的且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 代表了其具有运用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某类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其所应用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类问题的通用研究方法和惯用的理论。因此, 对某类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所应用的理论进行考察分析, 能够对该类博士论文的研究进行经验总结, 对今后该类问题的研究提供指导。为此, 本文收集了1999-2011年的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 并对每篇论文进行分析, 进而得出研究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的经验方法。

二、研究方法与基本情况分析

(一) 研究方法

本文以“财政政策”为检索词, 从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上获取了这51篇博士论文的题目、作者、导师、毕业院校和获得学位的年份, 然后翻阅了每篇论文, 总结了论文的主题、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的理论。在翻阅的过程中采取的步骤是先从摘要和目录中寻找明确阐述的方法和理论, 如果在摘要和目录中没有明确提及的, 就用通篇查找的方式, 寻找文章中对研究方法和理论的阐述。

为了分析的方便, 本文将所收集的财政政策类的论文的主题和研究方法进行分类。关于主题, 本文将主题分为九大类: (1) 宏观经济和社会问题研究; (2) 教育问题研究; (3) 林业问题研究; (4) 企业问题研究; (5) 高新产业问题研究; (6) 财政政策工具、作用机制和财政风险研究; (7) 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有效性和合理性研究; (8) 各国财政政策问题研究。

关于研究方法的分类, 简单地划分为实证研究法和规范研究法并不能满足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将借鉴薛青梅 (2010) 的论文中所沿用的Porporato等 (2003) 的分类方法——将研究方法划分为四类: (1) 运用公开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法 (empirical research) ; (2) 案例和实地研究; (3) 理论和模型; (4) 描述性研究。

(二) 基本情况分析

1.从授予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的单位来看, 以博士论文数量为序, 依次为:吉林大学7篇、东北财经大学6篇、财政部科学研究所5篇、辽宁大学、西北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和北京林业大学各3篇、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各2篇、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大学、复旦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南大学和武汉大学各1篇。

2.从授予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的专业来看, 以博士论文数量为序, 依次为财政学专业20篇、政治经济学专业和数量经济学专业各6篇、西方经济学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各4篇、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3篇、世界经济专业2篇、国际贸易学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渔业资源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国民经济学专业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各1篇。

3.从各年授予的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的数量来看, 1999年至2011年的13年间, 除2000年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的数量为零外, 其他年份的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的数量分布较为平均, 且各年的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的数量在曲折中不断增加。

4.从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的主题来看, 以宏观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主题的论文最多;其次是政策的经济效应类论文。排在第三位的是以高新产业问题和财政政策工具、作用机制和财政风险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此外, 通过研究发现, 以林业问题为主题的论文有4篇, 以教育问题为主题的论文有3篇, 以企业问题和各国财政政策问题为主题的论文分别有2篇。综合来看, 这些财政政策类论文的研究主题更偏重宏观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5.从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来看, 有60.8%的论文都采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 采用其他研究方法的论文占总数的39.2%。排在第二位的是使用公开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 采取理论和模型研究方法的相对较少, 采用案例和实地研究方法的论文数量就非常少了, 这13年间仅有2篇。本文在考察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时还发现, 纯粹规范和纯粹实证的论文数量很少, 多数博士论文都采用了不止一种方法。即使以公开市场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 多数也都声称采用了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大多数的规范研究也多通过案例来支撑文中的部分观点。因此许多文章的差异只是在于两种方法所使用的程度不同。

6.从博士论文所使用的理论来看, 通过对51篇博士论文中所应用的理论的考察来看, 发现很多博士论文用了整整一章或两章来阐述论文建立的理论基础。上述的论文中比较容易辨认所引用的理论。但也有些论文并没有明确提出理论基础是什么, 本文用“理论”作为关键词查询整篇论文, 几乎全部论文都可以在论文内部找到理论的分析。统计结果显示, 每篇博士论文都引用了不止一种理论, 但出现最多的是西方各流派财政政策理论 (包括市场调节理论、国家干预理论、计划管理理论、就业理论、社会总供求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 、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外部性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 乘数理论和税收理论、博弈论、债务理论、价格水平决定理论、财政风险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内生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劳动力供给理论、人口迁移理论。

三、研究结果

(一) 宏观经济和社会问题

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研究的宏观经济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八个方面: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就业、扩大需求、通货紧缩、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人口流动。研究表明, 宏观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中, 58.3%的论文采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 25%的论文采用了公开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 16.7%的论文采用了理论和模型的研究方法。但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中没有使用案例和实地的研究方法。

研究还表明, 宏观经济和社会问题研究中, 每篇论文都使用了不止一种理论,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政府干预理论, 且每篇论文都根据自己研究的实际情况, 加入了其他的理论来支撑该论文的理论基础。宏观调控类论文使用了政府干预理论、凯恩斯的需求调节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宏观经济稳定理论、计划管理理论、价格水平决定理论、各流派财政货币配合理论以及市场调节理论;经济增长类论文使用了政府干预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各流派经济增长理论;就业类论文使用了各流派就业理论和劳动力供给理论;内需类论文使用了社会总供求理论、各流派财政政策主张、乘数理论、投资理论、税收理论、财政挤出理论、消费理论和税收理论;通货紧缩类论文使用了社会总供求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和各流派治理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发展类论文使用了各流派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城带乡理论、社会和谐发展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区域发展类论文使用了地区经济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人口流动类论文使用了人口迁移理论和二元经济模型。

(二) 教育问题

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研究的教育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公共教育、高等教育公平和职业型高等教育等。研究表明, 有关教育问题的研究中, 每个方面各有1篇论文, 其中2篇使用了案例和实地的研究方法, 分别为公共教育和高等教育公平类论文;1篇使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 为职业型高等教育类论文。公共教育类论文使用了公共物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高等教育公平类论文使用了高等教育公平理论;职业型高等教育类论文使用了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教育与经济增长理论。

(三) 林业问题

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研究的林业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林业政策、林业保护、林业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等。研究表明, 研究林业问题的论文共4篇, 每个方面各一篇, 这4篇论文都使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林业政策类论文使用了林业财政政策理论;林业保护类论文使用了外部性理论、森林经营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林业建设类论文使用了现代林业建设的应用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类论文使用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税费理论。

(四) 企业问题

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研究的企业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二个方面: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研究表明, 研究企业问题的论文中共2篇, 都使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民营企业发展类论文使用了耗散结构理论;中小企业发展类论文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理论、公共财政与市场失灵相关理论和政府干预经济理论。

(五) 高新产业问题

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研究的高新产业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科技创新、建筑节能、文化创意产业和碳减排。研究表明, 高新产业问题的研究中有60%的论文使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 使用理论和模型研究方法和公开数据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的比例各占20%。科技创新类论文使用了各流派促进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理论、科技创新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建筑节能类论文使用了外部性理论和公共性理论;文化创意产业类论文使用了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规制经济理论、公共利益规制理论和规制俘虏理论;碳减排类论文使用了政府干预理论。

(六) 财政政策工具、作用机制和财政风险

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作用机制和财政风险, 其中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政府债务和支出。研究表明, 研究此类问题的论文共有5篇, 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公开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各2篇, 使用理论和模型的研究方法的论文1篇。财政政策工具类论文共2篇, 其中研究债务的论文1篇, 使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研究政府支出的论文1篇, 使用的是理论和模型的研究方法;财政政策作用机制类论文2篇, 使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公开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各1篇;财政风险类论文1篇, 使用了公开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财政政策工具研究中的政府债务问题使用了国债理论和外债理论, 研究政府支出的论文中使用了政府支出理论;财政政策作用机制类的论文都使用了各流派财政政策作用机制理论;财政风险类论文使用了财政风险理论。

(七) 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有效性和合理性

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有效性和合理性。研究表明, 此类问题的研究中, 有80%的论文使用了公开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 20%的论文使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类论文都使用了各流派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理论;财政政策有效性类论文都使用了各流派财政政策有效性理论;财政风险类论文使用了各流派财政政策理论。

(八) 各国财政政策问题

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关于各国财政政策问题的研究包括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和美国的财政政策。研究表明, 研究各国财政政策的论文共2篇, 都使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 所应用的理论都是各流派的财政政策理论。

四、结论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 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 而且使用公开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成为论文研究方法的主流。尽管从本文的统计数据来看, 多数博士论文都使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 但纯粹的规范研究已很少见, 事实上,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其他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更加普遍。从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所应用的理论来看, 其应用的理论是相当的多, 但应用最多的理论是西方各流派财政政策理论, 且很多博士论文都采用多种理论相配合的方式给予论文以理论支撑。

篇4:财政政策论文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转型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看,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常是一种临时性反经济周期的手段,如果长期实施,则在带来积极成果的同时难免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刺激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和转型问题。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为扩大内需、促进投资而采取的应对性策略,实施八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经济运行态势与矛盾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央明确指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的财政风险分析

1998年以来,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促进西部开发和从整体上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势头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效益的获得是以尚未“清盘”的巨大代价为基础的,而且作为一种短期的宏观调控手段,随着有违启动内需“临时性手段”初衷的“超期服役”,积极财政政策的双刃剑效应也与日俱增,导致了国债资金膨胀、财政风险扩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债务累积风险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财政赤字率由1997年的0.78%提高到2002年的2.99%。从表面上看,没有超过国际公认的《马斯特里霍特条约》规定的3%的警戒标准,但是中国债务率仅指中央债务率,不包括地方政府债务。虽然《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没有发债权,但实际上目前地方政府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债务已经超过13000多亿。可见,未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财政债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政府的财政债务。此外,外债也没有包括在财政赤字之内。所以,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和外债,财政赤字率会远远超过3%这一警戒线。而且,为配合国债项目而发放的大量银行贷款实际上有相当大的部分将会成为不良资产和坏账损失、粮食系统亏损挂账,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等均须最终由财政“埋单”,这也是不可忽视的财政债务。长期实行财政赤字政策,扩大国债规模,会对财政造成较大的压力和风险,使财政负担与财政支付能力失衡。当财政负担积累到超越经济和社会承受能力时,就有可能演变成财政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二)效率损失风险

国债资金的安排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浪费和低效率现象。根据对甘肃、山东和江苏等地的国债项目调查发现,一些国债项目因前期准备工作不足,不能按时开工和竣工而造成国债资金闲置问题十分突出。仅江苏四个省辖市的交通、水利国债项目就有3.1亿元国债资金就这样闲置着。并且,国债项目不断增多及其配套资金恶性膨胀、失误多、浪费严重和低效率的问题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长期存在。

(三)结构失衡风险

持续多年的国债投资在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局部过热、经济结构失衡情况的发生。过去几年国债资金过多地参与到经营性和市场竞争性项目里来,并引发了大量配套项目投资。地方和企业傍“国债”的项目更是不计其数,这不仅加剧了投资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也使部门结构失衡的情况更加严重。特别是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其增长率从2003年的26.7%提高到2004年第一季度的43%,个别部门投资增长率甚至达到或超过100%,如钢铁增长率96.3%、水泥增长率130%,其他如电解铝、煤炭、房地产和汽车等行业的投资增长率也居高不下。投资增长过快和原材料及交通、煤、电、油、运等方面的相对滞后和压力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协调、健康和持续发展。

(四)通货膨胀风险

由国债投资及其配套贷款所引发的货币贷款增长过猛所形成的通胀压力增大。国债投资的乘数效应很大,国债项目的大量配套资金通常是由地方和企业向银行贷款得到的,这极大地放大了银行信贷资金规模和不良贷款的累积,而配套资金的不足往往导致大量半拉子工程的形成。据测算,近几年,国债拉动的投资规模超过了25000亿元。因此,2004年年初以来CPI指数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剧,与国债规模急剧膨胀导致银行贷款扩大有着直接联系。

(五)体制回归风险

积极财政政策本身就是政府对经济的一种干预,这种干预可能会因为缺乏充足的信息造成决策失误,极大地浪费有限的社会资源。国家发改委直接参与安排国债资金项目使政府直接控制投资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被空前放大。而国债建设投资对民间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也不可忽视。大规模的财政投资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占用了大量资金,使全社会的投资蛋糕基本上被国有经济切去,而国有企业对国债资金使用的软约束是导致国债资金效率整体下降的重要原因,这与建设市场经济的初衷是相悖的,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标也是南辕北辙。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将会抑制微观经济活力的发挥,偏离市场化改革的最终方向。

二、财政政策舍“中”取“稳”

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明了今年的宏观政策走向,即“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什么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前一段时期经济界对中性财政政策的讨论异常热烈,但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财政政策时并没有选择“中性”,而是继续选择了“稳健”的表述。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

(一)财政政策为何舍“中”取“稳”

首先,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政策的中性。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市场为基础,以经济手段为基本调控手段,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对于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依然起到决定性作用,即财政政策的主体依然是各级政府。因此,对宏观调控的行政干预过多,产生了争相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较为严重的体制性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将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控制为中性,但从“积极干预”转为“影响中性”不能搞“急刹车”,否则无论是经济全局还是财政本身都无法承受这种突然的变化。所以,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最终的目标,但受当前具体情况的约束而不能马上实现。

其次,稳健的财政政策具有阶段性特点和中国特色。当前的背景是以国债和支出两大政策工具运用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行了八年之久,对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

显著的作用。从2000年起,中国经济基本止住了增长下滑的运行态势,并于2002年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本来,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隐退,可是因为支出刚性等现实的约束,要求政策保持连续性,虽然局部出现了过热迹象,但为了巩固和保持经济和财政运行的平稳性,政策工具却不能马上收缩。所以,积极财政政策只能分阶段退出,现阶段财政支出只能转向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财政政策还会产生扩张效应,对经济的影响无法达到中性,但确实堪称“稳健”。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这是财政政策的“一般”。而“稳健的财政政策”则是基于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的,是财政政策的“特殊”,具有中国特色。因为我们目前要执行的财政政策并不是理论上完全意义的扩张、紧缩或中性,而是为了达到中性,采取相对紧缩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产生扩张效应的政策,出于一定的政治愿望我国政府将其定位为“稳健”。因此,“稳健”和“中性”既是一致的又是相互区别的,稳健的财政政策是达到中性财政政策之前,“渐进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阶段,是财政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最后,“稳健”应强调“稳”中有“变”。这一方面可与稳缝的货币政策联系起来,虽然近年来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稳健,但实际上它也随着我国经济具体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着方向。1998年,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利率等措施,侧重于扩张性调整;而去年有针对性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等措施,则是侧重于紧缩性的调整。所以,稳健的要求与政策固定不是同一种含义,“稳健”并不是“不作为”,而应强调“稳”中有“变”。在这样的原则下,稳健的货币政策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稳健的财政政策也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调整具体作用方向和力度,只有这样,才会拥有政策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二)把握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联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经济工作,我们能够归纳出稳健财政政策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致力于完成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我国传统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物价的相对稳定、收入的合理分配、经济的适度增长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因此,当前的财政政策应该服务于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推进的各项举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6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其中包括继续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稳健的财政政策应面向支持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财政政策的内容也应从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从原来的总量扩张转为总量控制下的结构收缩。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具有优势,应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来优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区域结构、生态结构,最终实现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2、稳健的财政政策要求减少行政干预、增强市场作用。

我国近几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始于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萧条。当时紧急的情况使得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被忽视了,政策更多地倾向于行政干预。积极财政政策以政府为主体,依靠发行国债将社会资源集中到财政,由财政来行使发展经济和扩大需求的职能,并最终将这种政策单一化和长期化。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市场是基础;政府是补充,重在弥补市场失灵。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财政应由直接投资转向间接调控,启动社会投资,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3、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规划。

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多个方面构成的完整的政策体系,所以,探讨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该在这几方面都做出适当的安排。当前,主要方向是缩减国债规模,改革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税收体制,加强税收征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过热行业的发展,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以及瓶颈、短缺部门的发展,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公共卫生、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努力压缩财政预算赤字。

4、实施稳健财政政策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克服积极财政政策的不足,发挥财政政策的优势。首先,要注意政策的时滞性。宏观调控政策从实施到见效本身需要一段时间,体现为政策的时滞性。目前的经济高增长和局部过热即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滞后效应,所以,应把握好财政宏观调控的时间,在变化趋势开始形成的时候尽早采取行动。其次,要防止政策的固化。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可是具体操作却应该着眼于熨平经济的短期波动,所以,财政政策应尽可能地短期化和社会化,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微调。再次,要注意纠正政策效应的偏差。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政策设计脱离实际、政策工具运用与搭配不当、政策行为主体行为不端正等政策效应偏差。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既得利益格局下地区、行业和部门受利益动机驱使,不但不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反而常常产生负社会效益,对这些问题应该及时加以纠正。

三、如何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实际上是要将短期策略性财政政策逐步转向中长期的战略性财政政策,它是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调控手段组合、调控方式方法的适时、适度转换在内的一个系统工程。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并不意味着财政将从建设投资领域全盘退出,而是赋予其更多、更重的宏观调控战略职能,意味着通过适当控制和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优化国债支出方向、适当增加社会公共开支达到有效地规避财政风险和减少国债资金安排使用中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促进财政稳定增长、提高经济建设资金运用效果、加快公共财政制度建立、最终达到保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和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

我国顺利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关键是财政政策体系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项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发挥出政策的整体优势。因此,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思路是:

(一)国债方面

应逐步减少增发国债的数额,并将增发国债的收入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用途限制于在建工程的后续建设,不再支持增设项目,剩余资金转向支持卫生、教育等公共事业和支持进一步改革。

(二)税收方面

一方面加强税收制度建设,把握好税制改革的时机,另一方面应尽快清理各种收费,将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项目纳入税收范围,并加强税收征管。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要向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从而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进一步启动社会投资。在西部,可以尝试减少以土地为征收对象的税费负担,降低土地的交易成本,增强对西部投资的吸引力。

(三)支出方面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重在结构调整。配合国债使用结构的调整,减少建设性的投资支出,抑制过热行业发展,加大对技术含量高、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农村水利、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基础科研和教育等项目的投资力度;增加社会保障事业和农村、农业发展的投入;对西部开发的投资应减少无效投资,扩大有效投资。

(四)平衡赤字方面

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虽然已经突破了传统“以收定支”,片面追求财政平衡的做法,但近年来随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收支缺口和还债压力的不断扩大,财政风险因素不断增强。所以,逐渐削减财政赤字,尽量实现平衡预算也成为当前防范与控制财政风险的重要问题。

此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现实情况的微小变化,在考虑经济和财政运行承受力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减少政策时滞,防止政策固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要关注政策主体的利益动机,将地方和中央对政策的认识协调一致,将产生负效应的行政干预降到最低。

篇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资料论文

[摘要] 当前,扩张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势头,但经济增长对它的依赖性并未减弱,经济自身的增长机制依然乏力,因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出现了长期化的危险倾向。国内外的历史教训表明,一旦把扩张性政策长期化,后患无穷。防患于未然,一要防止和化解财政和金融危机,二要预防陷入“滞胀”泥潭的可能;加入世贸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明白人”。 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不存在“民族经济”,只有无国别姓氏的“地产经济”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有害的。按照这种观点,我们只要把市场全部拱手让给跨国公司,工业化和现代化就可以实现,13亿人口共同富裕便指日可待。这纯粹是痴人梦语,当今世界找不到一个先例能够证实上述观点。

总结去年,规划今年,是即将开幕的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最主要的议题。世界经济强体一片衰退的冲击波荡漾全球,我国经济逆风而上继续在适度快速增长的平台上前行。经历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进一步增强了。然而,我们不仅面临外患,同时还存在着内忧,忧患意识不可无。

扩张型财政政策流露长期化倾向

开始,我国财政政策由紧缩政策转而实行扩张政策。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其基本特征是以增加赤字和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所以属扩张型财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刺激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政策效应是明显的。但是,现在本应淡出和转型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却出现了长期化的趋势,经济快速增长染上了对扩张政策的依赖症,而潜伏的财政和金融风险却使扩张政策难以为继。这是当前政策抉择面临的一道难题。

,GDP增长7。3%,比上年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且呈现逐季减缓趋势,经济整体增幅下降的态势表明扩张政策的效应在递减;国有企业在基本实现三年脱困目标之后,脱困的成本和代价尚未消化,又出现效益回落,利润增幅持续下滑,部分企业脱困后又返困,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国有单位的投资靠国债支持继续上升与非国有单位投资乏力形成反差,表明除了政府国债投资之外,各类市场主体的自我积累机制依然乏力;物价由低速回升转为全面回落,去年零售物价下降0。8%,工业生产资料出厂价下降1。2%,生活资料出厂价下降1。5%;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难度加大,去年下岗未能再就业的职工近600万人,城镇实际失业率高于登记失业率2-3个百分点;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增加农民消费、启动农村市场乏力,制约农民增收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财政对债务的依存度居高不下,潜伏的财政危机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深。

回顾20,瞻望,对今年经济发展和对策,似应作出以下几点认识:

连续4年实行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经济增幅下滑的态势得到遏制,并为今后经济增长和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但是,放松银根的政策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它好比一剂强心针,不可能带来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增长,为经济长期发展埋下隐患。巨额的财政赤字,沉重的债务负担,货币超经济发行,最终势必酿成严重的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如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或者导致经济滞胀(如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所以,任何一位明智的当政者都不会长期推行扩张性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度财政敞开国库花钱,银行开足马力印发钞票,由此酿成的苦果至今还没有消化完毕。财政长期入不敷出,赤字居高不下,社保基金缺口巨大,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居民储蓄超常增长等,这些因素都给经济投下了通货膨胀的阴影。现在人们之所以没有看到它的现实威胁,是由于出台的改革措施强制地遏制了购买力的需求变现,把收入锁进银行的保险柜;是由于贫困人口增加,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购买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不能兼顾推动经济增长和化解经济风险时,应当适时地把重点转向后者,决不能为保暂时增长而牺牲长远发展。

当前,扩张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势头,但经济增长对它的依赖性并未减弱,经济自身的增长机制依然乏力,因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出现了长期化的危险倾向。国内外的历史教训表明,一旦把扩张性政策长期化,后患无穷。防患于未然,一要防止和化解财政和金融危机,二要预防陷入“滞胀”泥潭的可能。

莫追随发达国家进入“消费社会”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但生产归根到底是为了消费、依赖消费。近代工业革命飞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导致消费资料极大丰富。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富裕者无节制的物欲满足为宗旨,奉行物质消费至上主义;超越生产和消费的能力,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现代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正像传染病一样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和扩,成为当代世界的一大公害。

中国GDP总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居世界第6位,但仅占世界GDP总量的3。6%,美国占32。6%;中国人均GDP不到900美元,不到全球人均GDP的1/5。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居第39名,美国居第2名。

中国进出口总额达5098亿美元,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国,但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出口占5。4%,进口占3。2%。

中国靠占世界耕地总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1/6的人口,解决了13亿人民的温饱。但是,现在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如果按照联合国的人均每天消费1美元的贫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则要多得多。在城镇,已经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人数众多的贫困阶层,包括600多万下岗职工、600多万失业人口,还有不能按时足额领到退休金和工资的退休职工和乡村教师。城镇中缺房和无房户上百万,大量危房、贫民窟亟待改造。城乡居民缺医少药。

虽曾为文明古国,但中国现在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状况令人发忧: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甚至低于最不发达国家。虽然实行了9年义务教育制度,农村教育却还要靠“希望工程”支撑,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拨款仍未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标准。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仅为50%,2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重仅为2。1%,文盲高达8507万人。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严重不足,占GDP的比重不到1%(日本为2。88%,美国为2。44%,韩国为2。29%)。

我国是农民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至今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劳动生产率低下,2/3的`劳动力困在人均1。5亩耕地上,由于农业现代化步履艰难,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数千亿元,仅蔬菜水果因缺少保鲜设备一年就损失800多亿元。

现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是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50年建设,我国基本上已经建成了较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化已进入到中期阶段。但是,工业总体的技术装备水平仍然落后。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1180种专业生产设备达到国际水平的仅占26。1%。机械产品中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5%,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8倍。每年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购置的设备60-70%依靠进口,许多行业的装备都被外国占领。设备制造业丢掉了国内市场2/3的份额。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和部件的研究开发相当落后

离开繁华喧嚣的街区,人们看到的是另一个贫瘠瘦弱的中国。如此强烈的反差发人深省:我们到了追随发达国家,仿效他们的生活方式,赶超“消费社会”的时候了吗?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休闲时代!”错了!现在依然要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皇家林园北京的颐和园现在成了大众的休闲地,但人们不该忘记这正是“老佛爷”的劣迹:兴建颐和园是以牺牲国防和近代工业为代价的!

加入世贸组织要做“明白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朱总理要求各地、各部门、各个企业做好应对工作,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做领导经济工作明白人”。

做明白人,应当明白我国入世的动因。对此的权威解释是,当今世界已经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论点源于美国,但美国学者和政界对“全球化”并无一致的认识,从“贸易自由化”到“美国价值观全球化”、“美国生活方式全球化”,甚至“全球美国化”,无所不包。美国统治集团则把“全球化”当作它推行霸权主义、对外扩张的工具。如果我们采纳了“全球化”的概念,那么就应当赋予它科学的内涵和确定的外延,不能盲目照搬。其次,“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是各种力量较量和斗争的舞台。当今世界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反全球化、区域化,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再其次,当今世界,即使认同了“经济全球化”,还必须正视“政治多极化”这一不可抗拒的潮流和政治格局。我们既然强烈主张“世界政治多极化”,坚决反对单极化,但“多极化”和“全球化”却是矛盾对立的,而政治又是为经济服务的。对此,我们在理论上总应自圆其说。

做明白人,应当明白当今世界经济格局。自近代工业革命开始,先进工业国家用廉价商品和炮舰轰垮了落后国家的壁垒,把各国网罗进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从此,世界划分为工业国与农业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穷国与富国、强国与弱国。时至今日,这一格局仍未改变。现在,尽管发展中国家说话的声音大了,与强国打交道多了一些筹码,但是国际经济秩序依然是不公正的。极少数富国不仅以强凌弱,而且把贸易、投资当作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工具。世贸组织现行规则对所有成员国一视同仁,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际上的不平等,更何况许多规则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按照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原则制定的。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归根到底要靠广大发展中国家富裕强盛。

做明白人,应当明白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位置,要定准位。“商场如战场”,国内市场如此,国际市场更是如此,这里奉行实力至上。我国入世后应当定好位:第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属于世贸成员中的弱者,应当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赋予不发达国家的各项权利,只承担与我国地位相适应的义务和承诺,拒绝世贸组织规则之外的要求,抵制那些损害我国利益、危及我国国家安全的举措。第二,中国是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国际上永不称霸,但是,应当承担我国对第三世界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不受侵害,积极争取建立平等、公正、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不放弃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做明白人,应当明白挑战与机遇的关系。流行的观点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这种看法有很大的盲目性�;�;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全面分析当今国际经济关系和世贸组织现行规则,应当作出以下判断: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既提供了可供利用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机遇是种可能性,要经过努力才能争取到,挑战却是无法避免的;机遇能否抓住,能否用好用足,决定于我们能否有效地应对挑战,战胜挑战。世贸组织现行规则为我们在与经济强国交往中提供了为各方都可接受的、对各方都具有约束力的法规,但是,多数规则是发达国家成员主导制定的,并不完全合理;不少条款的表述含糊或附加了例外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发达国家拥有充足的实力和必要手段摆脱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或者绕开世贸组织,把种种苛刻的条件强加给穷国和弱国。所以,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还任重道远。而且,世贸组织规则涉及到成员国(或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各成员国(或地区)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长期的。说到挑战,对我国冲击最大的首当其冲的并不仅仅限于弱质产业,而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世贸组织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其成员政府行为必须要受现行规则的规范和约束,并受其他成员的严格监督。深化改革低效、臃肿、政企合一的行政体制已刻不容缓。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须坚持。

篇6:财政学科财政学论文

一、财政学本质研究

财政学从来都是同治理国家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从宏观层面上说,财政学是与政府主管下的经济建设、文教卫生、科技进步、社会保障、财政补贴、税收、公债、国家预算、宏观调控等联系在一起的。从微观的层面上来说财政收支与个人、企业的活动规模、活动方式紧密相联,以种种形式影响着个人和企业的决策。按照帕累托的观点,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在不使一些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没有可能会使另一些人的处境变好。政府的目标是以各种手段重新配置资源,使资源效率增大。从这样的角度考察财政学,主要在于发现财政活动的规律性;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政府应向私人学习”的解释,政府部门也是一个产业部门,只不过其具有特殊性。

二、财政学专业及课程研究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半个世纪以来高校的课程建设和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面对新的财政学科,新的课程建设理念和方法不断被创造出来。一般认为,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高校课程出现过三次改革浪潮,上个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次改革,70、80年代为第二次改革,90年代以后为第三次改革。总体来说改革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次改革称为“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时期,目标是培养科学家,课程设置的导向是为新的科学发现奠定基础,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学科知识的现代化、结构化。第二次改革称为“作为相关知识的科学”时期,目的是将科学作为改善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工具,课程改革的焦点是理解理论知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三次改革称为“作为不完善知识的科学”时期,目的是缩小计划课程与实际实施课程之间的差距,其焦点是个人、社会和文化对科学知识形成产生的影响。”古希腊文献记载:有人问斯巴达国王男孩子应该学习什么时,国王说:“他们应当学习他们成丁之后所要做的事情!”说明西方国家应用型教育的理念渊远流长。日本京都大学校长KazuoOIKE在谈及课程建设目标时表示希望“能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卡内基梅隆大学也认为,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在急速增加。让优质的资源拥有者采取措施来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卡内基梅隆自002年就启动了“开放学习项目”(OLI,OpenLearningInitiative),通过建设一个共享的平台改造传统的课程。

三、总结

上一篇:《繁星春水》初中读后感600字作文下一篇:中外设计史复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