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古代传统文化元素赏析

2024-04-14

中西方古代传统文化元素赏析(精选9篇)

篇1:中西方古代传统文化元素赏析

中西方古代壁画赏析

1、古埃及壁画的绘画法则,及其主要的壁画技法 绘画法则:正面律、大小人物关系等

正面律:指表现人物时,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运用以上的表现手法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处理,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壁画技法:干壁画、浅浮雕(凹雕、凸雕)的内容

干壁画:是壁画的一种类型,主要指在已经干透的壁面上用混合颜料绘制而成的壁画。一般是先要把墙面磨得很平,然后刷上一层石灰浆,干燥后再在上面作画。因为壁面是干的,一般画面不变形,相对比较简单。

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绘画形式。它主要不是靠实体性空间来营造空间效果,而更多地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这有利于加强浮雕适合于载体的依附性。

凹雕:是把人物或图案刻于石头或硬物上,凹雕的图案部分是被挖空的。当把凹雕用力压向相对柔软的材料上,就会出现图案的浮雕。

2、古希腊罗马时期壁画的主要内容题材,及其艺术上的重要成就 主要题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和诸神、战争

重要成就:深入研究人体的比例和结构,光影与空间的关系,科学理性地模仿客观世界,从此再现真实(写实)成为西方造型艺术体系至高无上的创作目的。

3、敦煌壁画各时期的艺术风格特点,以及中西方艺术融合在敦煌壁画中的表现 艺术风格特点: ① 早期壁画(南北朝时期)色调热烈浓重,线条淳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② 中期壁画(隋唐时期)唐代是敦煌壁画的全盛期,壁画内容丰富,结构谨严,色彩华丽,造型优美。在形象塑造上,更加具体而接近与现实中的各阶层人物,因而也就更加世俗化,给人以亲切生动的感受。③ 后期壁画(宋元时期)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是公式化。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在敦煌壁画中的表现: ① 借鉴外来人体解剖 ② 吸收了西域晕染法

4、欧洲中世纪壁画的题材和艺术特点,及其主要的绘画技法

题材和艺术特点:圣经故事和与基督教相关的内容是壁画的唯一题材。

强调严格的秩序,以及画像几何关系的完美与和谐。在绘画形式上,风格化的线条描绘成为造型的主要手段,空间观念更加抽象,色彩更加单纯,人物形象失去了肉体的存在,成为精神的象征。

绘画技法:镶嵌画、彩色玻璃画、湿壁画

镶嵌画:即拜占庭镶嵌画。用有色石子、陶片、珐琅或有色玻璃小方块等,嵌成的图画。主要用以装饰建筑物天花板、墙壁和地面。开始于古代东方,后希腊、罗马亦加以普遍应用。现存作品以拜占庭艺术中的镶嵌画为最丰富。近代建筑亦常用此形式来作壁面装饰。

湿壁画:在保持潮湿的新鲜石灰泥墙面上用水调合矿物质色粉绘制而成的壁画

5、概述欧洲文艺复兴前期壁画,及其主要成就

概述:欧洲文艺复兴最早开始与意大利的弗洛伦萨,主要的画家和壁画作品有马萨乔的《失乐园》《纳税银》,弗朗西斯卡的《基督受洗》《鞭笞基督》,安吉利科的《受胎告知》等 重要成就:艺术家在透视学、光影与空间的认识与表现上,在人体解剖学和构图的运用等许多方面,理性地、独立自主地勇敢探索。开始在二维的平面上创造出真实的空间感,把艺术引入发现和表现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广阔领域,引导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作品及其作者 《维纳斯的诞生》《春的寓意》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的代表作,当时是为佛罗伦萨统治者梅第奇的一个远房兄弟绘制的。此画表现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浮水而出,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构图比较单纯,全画以落体的维纳斯女神为中心。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人物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统一和谐,维纳斯是那样无动于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对待一切,她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的世界观的反应。此画中的维纳斯形象,虽然仿效希腊古典雕像,但风格全属创新,强调了秀美与清纯,同时也具有含蓄之美。

《春的寓意》是按照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来创作的:中间也是一位维纳斯,但形象并未比《维纳斯的诞生》上的维纳斯有更多的欢乐情绪。相反,倒是左边美慧三女神(阿格莱西、塞莱亚、攸美罗西尼)描绘得富有生气:森林边,这三位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翩翩起舞。右边的一个象征华美,中间一个象征贞淑,左边一个象征欢悦。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波提切利用中世纪的装饰风格来展现这三位女性形象,线条富有节奏感,人物的形体美借助于线条来体现,十分流畅。在画的右边,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自左至右)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画,取材于《圣经》中耶稣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的故事。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精彩地刻画了当耶稣在晚餐上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后,他的12个门徒瞬间的表情。透过每个人不同的神态表情,我们可以洞察到他们每人的性格和复杂心态。画面布局突出耶稣,门徒左右呼应。坐在中央的耶稣庄严肃穆,背景借明亮的窗户衬托出他的光明磊落。叛徒犹大处于画面最阴暗处,神色惊慌,喻示他心地龌龊丑恶,与耶稣形成鲜明对照。

《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米开朗基罗

《雅典学院》拉斐尔

篇2:中西方古代传统文化元素赏析

摘要:西方电影从很早开始就在不断的探索东方文化,以自己的角度去研究东方看待东方,到逐渐的研究东方,从符号式的简单堆砌,将他们眼中的“东方”经过加工处理,搬上荧屏,企图利用这些元素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并且能对自己开发东方市场带来有利条件。但是,电影终究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失去了对文化纯粹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不是纯正而成功的作品。由此,西方电影界对于东方世界开始了由感兴趣到开始理解的学习过程,同样利用东方的元素去塑造形象,不同的却是真正的将东方的文化融入了电影,也许还并不成熟,但是却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西方世界一直对遥远的东方国度的美丽和文化的神秘向往不已,神秘的东方文化成为了西方世界好奇的对象,一直以来,西方的学者和艺术家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对于东方的理解,尤其是在电影这种艺术样式出现以后,西方的导演们就在不断的将东方的文化元素通过不同的形式搬上荧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从最初的无意识的掺杂到有意识的模仿再到真正的理解以及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并现,体现了西方对于东方以及整个世界走向多元化文化并存发展道路的今天,以至未来,西方电影将会出现更好的更深的东方思想内涵。最明显的,在西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利用外国演员、外国导演和外国题材、外国人物来征服外国观众,也一直卓有成效。1 符号特点

西方电影从在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底韵发展表现的同时,也对外族文化的表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由于世界日益的进步,文化的交流频繁多样化,西方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东方题材作品。但由于对于东方的不了解和西方对于本族的排外及其对自身的价值观的强烈认同,因此即使影片中出现了东方的元素,也是一种符号式的元素,是“他者”。

为了引起东方观众的亲同感和外国观众的新鲜感,西方电影主要采用了一些他们认为的最具有代表“东方”气韵的元素,如日本武士,以及中国的凤眼美人,清新空濛的山川河流,烟雾缭绕的熏香,古老哀婉的民乐,最具代表特色的中国功夫等等,而这些就构成了表现东方的符号式元素。

如《功夫熊猫》中最具代表的特色是编剧以及导演对中国功夫的热爱可见一斑。影片虽然很无厘头的将熊猫的父亲定位于一只鸭子极具童趣,除此之外将中国风运用到了每一个地方:超级主角熊猫阿波原型就是中国的国宝,而功夫大师手下的五大高手,包括叛离师门的雪豹,也大多来自于中国的珍稀动物品种,如华南虎、金丝猴、丹顶鹤、云豹等。“中国特产”济济一堂,就连片头部分,梦工厂那熟悉的钓鱼小人居然也变成了穿唐装的猴子!这些简直成了中国的珍稀动物大集合。

“功夫”一直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向往和痴迷之一。而《功夫熊猫》主题就是——功夫+熊猫的元素构成。编剧根据武侠招式的象形法结合中国珍稀动物品种,创造出悍娇虎、猴王、灵鹤、俏小龙、快螳螂等武功高手,根据象形拳的“仿形为技,借形显艺,神形兼具”,他们就分别使虎拳、猴拳、鹤拳、蛇形刁手、螳螂拳,美国人还掌握了这些动物的武功精髓,要求虎拳有力度、猴拳注意速度、仙鹤出招似蜻蜓点水,俏小龙出手须神不知鬼不觉,快螳螂讲究四两拨千斤。片中,阿波皮粗肉厚,多次使用反弹“神功”收拾雪豹,酷似武当派借力打力的太极拳。阿宝和师傅施展筷子功抢包子,这可是当年袁小田调教成龙的翻版。其中最最高深且一招制敌的武功居然是点穴,阿波跟着师傅练习的二指禅和轻功,“抢包子”大法练成后,他和师傅相互作揖之态在中国武侠片里是处处可见的。

在动画设计方面,《功夫熊猫》也侧重突出中国古典水墨画的意境,壮观的风景类似国画中留白的视觉风格,像如来客栈式的面馆、小桥流水人家,一幕浣熊师傅独自站在桃花树下,气势磅礴的崇山峻岭旁漫天花瓣飞舞,这绝对是中国式的诗意!至于举办“武林大会”的王宫建筑、龙斗士堂中雕龙的柱子、为禁锢雪豹而压上的八卦石,无不体现着中国元素。

这些元素让人一看就想起中国,不管他运用的是否正确,是否完整,但确实体现了浓浓的东方味道,让这些打上中国印迹的文化元素成为了中国的符号代表。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不管是出于艺术或者是商业的目的,对于外国文化元素的运用是一直都很超前的。而中国的功夫是他们一直所痴迷和尽力去模仿的,其成效如何,通过《功夫熊猫》等一些含有中国元素的影片在海外地区尤其是在中国地区所取得的票房成绩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尽管像《功夫熊猫》这样成功的案例并不太多,大部分的西方影片在提到东方尤其是中国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东西都还是潜伏于表面的,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中国,或者说在内在上他们还只是模仿了中国,利用了中国的元素完成自己的设想。如最近上映的《木乃伊三:龙墓之隐》、《功夫之王》等一系列影片,就是表现了西方自己眼中的中国,而这些都是“他者”的镜像,并不是真正的中国,感觉上还是一个穿着中国旗袍的外国姑娘。但是敢于尝试和敢于创作、想象,这一点对于我们中国的电影界来说,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勇气和创作方式,而对于如何巧妙而自然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神秘的东方完美呈现在观众的视线中,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2 内涵特点

西方影片也不一味的只是再现东方的元素,而是逐渐地深入学习和了解东方文化,深层次的把握东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中可以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的思想是一种很主观的,没有一种理性的系统的阐述,如东方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人为本的观念,而西方大多数是一种比较理智性的思维方式,注重自由,个体意识,以及义气相重的观念等等。在这方面西方影片的表现可能有一定的不完善,但是,相比以前的纯符号化的“他者形象”来说,虽然现在的思想可能也有一定的他者包含,但西方对东方的了解也越来深,相比以往的纯符号化的自多想像来说,这样的“他者”已经在走向了认识的过程,加入了思想成份在内的西方电影,显得更加的立体和成熟。

如《阿甘正传》中,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小时候需要用铁架固定身体矫正驼背,从小跟着妈妈相依为命的可怜人。但是影片却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外表的愚者,内心的智者,甚至是美德的化身。他——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

大智惹愚、善良感恩的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演绎。在这点上与东方的思想不谋而合,显示了作为一个弱者,阿甘面对生活中的困厄永不放弃,勇往直前。这一点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非常崇尚的。中国汉代的司马迁就在他的《报任安书》中提出了这样的思想观点“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只有经历过了挫折,才能发奋图强,有所作为。这与西方的“上帝收回你的一样东西,却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户”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许这样的思想内涵,在西方电影来说,只是不经意的运用到了属于东方的文化元素。但是这样的价值观属性,是众望所归的。资本主义的残酷和黑暗,生活中的不如意,阿甘都没有放弃,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他没有失意,用的是鼓励自己,跑就可以的决心,坚定,坚强,不懈,努力,乐观,向上,这些因素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拥有的,不会有人在这样的人面前班门弄斧,表现自己的聪明和优越。在这样的人面前,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的。阿甘正传虽然是一部典型的美国人的励志大片,旨在鼓励国人,乐观向上的大片,这样的片子却在无意间贴合了东方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儒家思想在内,它所表现的仁、义、礼、智、信,还有它所表现的逆水直上的精神,以及重义轻利的思想观是为中国的观众所乐见和认同的。因此这样的影片在中国的热映,可并不只是取得了票房的好成绩这么简单,它的成功之处还在于,真正让中国人(东方)了解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阿甘所处的年代的大处境)下的人民的生活背景和现状。并因为同样的价值观认同,引起了人们的感情共鸣。相对比只有符号化的亲同来说,内心的亲同或者说是思想内涵上的共鸣则更能让人回味无穷,也更具有震撼力。用西方式的拍摄手法,延用美国励志大片的主题形式,加上古老的东方文化韵味的符号式元素来取得成功的密函。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论证。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元素

东西方的思想不同主要是存在于价值观的不同和人生观的不同中。西方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在任何电影中都存在着善恶分明,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一面,大团圆结局。但却并不妨碍其在电影中表现出与东方文化思想相契合的一面。

如《阿甘正传》中阿甘在其人生经历中所表现出来的仁与义,充分体现出了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阿甘的感恩之心,心存仁义为他带来成功的同时也让他更多的体谅别人,安慰别人。而他面对众多的不利因素却依然取得在旁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成功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的永不放弃和自强不息。美国式的励志故事,换上了中国味十足的外衣,编剧及导演深厚的中国元素演绎让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和融合出了美妙的视觉盛宴。4 东西融合并存发展

电影作为人类主要的艺术传播形式之一,除了在娱乐大众之外,更是让世界人们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的平台。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这种形式更是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导演互相了解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的手段之一。4.1 西方电影中展现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东方重视整体,而西方重视个体。按照中西双方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我们可以把中西文化分别概括为伦理型文化与功利型文化。

中国传统伦理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利义之辨”是贯穿中国文明史的一个基本问题。主张义利兼顾的墨家由于失去生存的土壤而中道而忘,而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义利皆无的道家则把把功绩和名利完全剔除在人格标准之外,这种主张尽管一度与儒家义利观并驾齐驱,但由于不合当时社会需要而不为统治阶级所用。作为支配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其基本主张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生取义。泛道德主义的中国传统,用道德解释一切,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3]道德与理性的分离,使中国传统出现反理性的倾向。这点在中国的电影中有着很强烈的显示。舍生取义、为国捐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荆珂刺秦》;坚强、执着、重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一个都不能少》等等。

在西方,尽管我们说,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其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样,但是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个人的权益的实现,并且认为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与生既来的,是天赋的。趋利避苦是个体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不须负任何道德责任,可以不择手段。故此,功利主义始终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起主导作用。西方社会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个体追求物质利益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与科学的发展,但对义的鄙视和贬低又容易导致西方社会片面追逐物质利益而损人利己、惟利是图,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变质,成了赤裸裸的金钱物质利益关系。[3]在西方历史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不衰,构成了西方主流价值取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了社会亘古不变的信条。在最大限度地谋求自身的利益观念的驱动下,科学与技术在西方尤为受到重视,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在西方非常发达。在现实生活中,西方人表现出求新奇、好创新、重功利的人格精神。科学观念和技术意识深入人心,长于说理而短于谈情,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如个人英雄主义式、以一当

十、率性而为的《超人》;不择手段、不负任何道德责任、破坏力极强、却在最后成为全民超人营救人质而取得人民的信任和原谅的《全民超人汉考克》等电影中,主人公都是以超极强者的形象出现,为了各种理由和任务,为达成自己的目的,对自己造成的损失并未心存任何愧疚,但却因为救助别人而被大众所原谅,甚至既往不咎,完全体现了这种西方式的价值取向。4.2 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流在电影中的并存

尽管东西方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等等因素造成的价值观的不同取舍,但是在这三部电影中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在碰撞与交流中的完美结合。在影片《阿甘正传》中突破了以往美国式价值观---个人英雄主义的提倡,而是让阿甘以一个愚者形象出现,虽然他是影片绝对的主角,整个故事也在他的叙述中完成,但是,他这个平凡得甚至有些微小的人物却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几乎经历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大事,并且过程传奇。导演表现的不再是一般西方电影中一个人单枪匹马打败一个军队并且还救出一群人的强烈英雄和自我膨胀。而是用淡淡的语言表述出了阿甘这个不平凡的人生,而这个不平凡的人生却是他一步步不停的跑出来的,他在不断的奔跑中取得了成绩,赢得了荣誉、获得了爱情的同时,却没有能够真正的获得幸福。这是当时的美国政治文化制度所决定的。阿甘以自己75的低智商造就了大智若愚的精神,坐在路边向路人诉说的同时也是在向世人诉说,只要肯努力,心中怀有梦想,不停的奔向前方,不要管别人怎么嘲笑或者讽刺,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够成功。坚定,不放弃,不管是否世事无常,命运在自己手中。阿甘总是说:妈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这种命定论式的哲理思维,很像东方“命定论”式的思维。对未来的迷茫或许是人类所共存的想法和现象。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种爱支撑人生,那就是母爱;阿甘一生只爱一个女孩珍妮,除此他永远心如止水;他可以为了纪念死去的战友巴布,而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虾业(仅仅是由于巴布的一句话)„„这种对亲情的依赖,对爱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守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东方式的价值观,亲情,友情,爱情的和合,不再是崇尚个人主义,重视自身的想法,体现了一种重义轻利的中国式价值观。

影片《南极大冒险》是一部以动物为主人公的题材作品,在影片中那群雪橇狗们勇敢地救出了考察队的队员们,但却因为困难的到来而被迫分开,人类离开了南极这个有着美丽外表却气候恶劣的地方,留下了这群他们的救命恩人们,狗儿们在冰天雪地中无奈的坚定着等待主人归来的信念,却也敖不过天气的折磨,它们强烈的求生意志让他们咬断了链条,一次次的在冰天雪地中躲过袭向自己的灾难。狗群里的队友们在不停的离去,眼看着生命的流逝却无能为力。这时冷漠的人们在哪里呢,虽然拗不过良心的遣责,却也得不到社会上的有心人士的支持,在一次次的无奈中最终人还是回到了南极去接这群他发誓要接回的狗们。社会人士的冷漠表现,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念,在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与主人公杰里的不同表现---重义轻利、信守承诺相互对比,更能体现出真情的难能可贵,信守承诺所获得的默默温情和心灵洗涤。而这群狗对主人丢弃的怨却因为主人归来而原谅,体现了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国式审美倾向,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的观众趣味,更能引起观众共鸣。这种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对比,在电影中的和谐共存方式,更能让人感受即使是不同的文化,也有同样的温情存在。如暖流般浸入心底,也教育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信守诺言、仁义为先,像狗群们那样团结相守,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坚定信念,成功就在不远处。

4.3 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元素的发展前景

东西方文化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迥然自异的文化背景上,这就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的旨趣各异。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表现东西主文化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交流与融合,并在融合中遇到的问题碰撞中,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我们的电影如何在艺术与商业同时进行的情况下,保留有文化的内涵,而且是对于东西方观众来说都喜闻乐见的,电影是一种产业,因此票房的保证也非常重要,要做到有文化有内涵,相对来说也许并不难,但是如何在保留文化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而《阿甘正传》、《南极大冒险》、《功夫熊猫》这三部电影无疑就是做到了这点,而且还非常的成功。这三部题材各异的影片如何在当今电影泛滥中取得好的成绩,而且赢得好的口碑,值得我们去研究,更值得我们去借鉴。也许,西方电影中像《功夫熊猫》这样纯中国风的电影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但是这也可以说是一个让西方了解我们东方文化的一个好的契机。同时,也是西方电影在模仿东方文化中所取得的一次战役性的突破。当然,从这三部影片的成功我们也看到了东方文化元素在西方电影中的发展前景。

文化先行——以纯西方式的电影表现形式、拍摄手法,再到电影的编剧为主,西方式的理智性情感表现主题中渗透东方的主观性情感表现,如坚持不懈、正义战胜一切,在西方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中夹杂东方的集体主义、团结一致、整体的努力可以创造奇迹。在儒家文化传承并发展的现今社会,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以及仁、义、礼、信、智的提倡不仅能够保证影片内涵的艺术深度,更能让观众在西式的拍摄效果下欣赏着不同于文字带给人的精神粮食。做为观众对于一些浅薄的表象在欣赏完之后很难再回想其内容,更不论其艺术效果的如何。因此,这种文化先行的基奠更能让东西方的观众从内心上得到价值观的统一归属。而这,在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形式不仅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也更能够上升为思想领域的正面传播。这也将是现今多元化文化背景下众望所归的前景之一。像最新的影片《换子疑云》这是一部讲述在儿子走失之后一位母亲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虽然儿子没有找到,她却说自己找到了希望。影片中母亲教育孩子“不挑起事端,但奉陪到底”符合东方式的理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她坚持不懈的寻找儿子的决心,也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体现。这部影片也是东西方价值观的归一的体现,不论是东方的观众还是西方的观众在看到这部影片之后都会为其努力争取的决心和毅力中获益良多。

符号与内涵的合并——每个不同的地域都有其不同的文化传统,我们可以去借鉴、学习,但不能不懂装懂的加以利用,这样做不仅是一种对文化的亵渎,而其后果也将是遭受非议的。如西方电影以往的影片中对东方尤其是中国的不了解的情况下拍摄的一系列对中国严重误解和扭曲的影象中“龙”的形象,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象征着自然界最高力量的生物;在封建时代,龙则是帝王的象征;在佛教中,龙是守护世界的战将之一;而在西方神话中,龙却是彻头彻尾的邪恶化身。但是在表现东方的“龙”中西方仍然将其表现为邪恶的,凶狠的动物。[4]这不仅引起了中国观众的疑惑不解甚至是排斥,而这种对于文化不了解,只是为了亲同引起观众兴趣或者说是出于商业目的的引用,其造成的结果是不可忽视的。作为传播形式的一种其所引发的可能就是因为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误解,甚至有可能误解的是更多不了解的人。因此,出于市场或者说是商业目的的考虑,需要运用到文化的部分就应该要求更高,在充分认识到其文化的重要内涵之后再加以想象或者合并,但不能超出其文化的基本点。而在这方面现在市场上诸如此类的影片极为众多如《木乃伊三:龙墓之隐》、《功夫之王》,等等影片,都是运用了中国的符号性的东西更少的是对中国文化的真正理解。而这样的片子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很快会被其他片子所淹没。其运用的东方演员、东方形象就此告以失败。而成功的案例诸如《花木兰》、《黄石的孩子》、《功夫熊猫》等等,就是运用了东方式的文化元素加以西方的拍摄手法,呈现给观众的是更有意义和内涵的视觉盛宴。因此其存在的价值就更胜前者。因为虽然目前此类影片只有极少数,但是其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结束语:

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元素的发展借由无意识的表露文化内涵,到有意识的模仿,再从粗糙僵硬的自我意识下的模仿到真正的喜欢、了解而去构造这种文化的交融,这是时代的进步,同样,也是时代的反思。《阿甘正传》是无意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思想,让东方观众在观看之余找到了中西方的思想平衡点,而《南极大冒险》则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人类的良知与理性的反思。这两部电影都是在思想的领域中涉及东方文化元素,而在《功夫熊猫》中则完全就是符号化与内涵思想相结合的产物了,无疑,它是成功的。当然,在这种纯粹中国风盛行和成功的今天,中国电影界也应该进行反思、借鉴,做出真正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影片,让世界更好,更真切的了解我们传统的古老文明。

参考文献:[教育反思]交流与碰撞: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元素

篇3:中西方古代传统文化元素赏析

一、影片中的中国元素

从造型上来讲, 影片拿中国特有的国宝大熊猫作为主角, 讲述的是身形肥胖、行动迟缓、心地善良的小人物大熊猫阿宝在阴差阳错之下, 成了一个武功高强的武林高手, 最终成为拯救和平谷的大英雄的故事。熊猫是中国的国宝, 功夫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 把这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不仅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而且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形象。影片中的配角比如蛟虎、灵蛇、金猴、螳螂、仙鹤五大高手是中国武术中五禽戏的卡通形象化。利用动画片的拟人化优势, 五大护法将中国功夫里虎拳、蛇拳、鹤掌、蛇形刁手、螳螂拳等武功招式的动物原型表现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 (1)

影片在场景画面上更是将中国元素运用到了极致, 影片中无论是“凤凰城”中的四川民居、店铺、红色灯笼, 卖豆腐、卖面条的中文招牌;还是以青城山山门为原型创作的熊猫阿宝练功住的和平谷寺庙的山门;或是反派沈王爷居住的带有中国传统建筑造型风格的宝塔, 都无形中拉近了与中国观众的距离。片中大量融入了四川成都的代表性元素, 麻婆豆腐、担担面、火锅等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与川西民居风格为主的古建筑融合在一起, 宛如一部中国风光宣传片。

此外, 《功夫熊猫》中处处蕴含着中国文化, 仅从片名我们就能看到浓郁的中国情结, 作为中国的国宝, 熊猫是国际动物保护基金会的标志, 它的形象深受全世界的喜爱;“功夫”是众多老外眼中中国文化的精髓, 甚至成为中国印象的代名词。所以二者的结合不仅是典型的中国形象的代表, 而且颇具时尚价值和市场潜力。

二、影片中的美国精神

1. 人物的美国式性格特征

影片中阿宝的形象是地道的中国特色, 但是在性格方面却具有典型的美国特点, 精力旺盛、随时享乐、幽默耍宝的个性在阿宝身上凸显的淋漓尽致, 阿宝有着“善”和“正义”的潜质, 而这些正是美式成长剧主人公所需的要素, 此外, 阿宝的表情与动作也相当具美国特色, 挤眉、弄眼又撇嘴, 美式“坏小子”的丰富且夸张的表情再加上其饶舌搞笑的时尚语言, 搞怪的表情和动作时时让观众爆笑。譬如, 影片开头阿宝起床, 努力了三次都没有反跳起来, 起床后要和窗台上的玩偶对话, 用了10秒钟的时间就对着窗台上的“盖世五侠”做了十几个表情动作, 扔飞镖一次没成功再来一次, 最后捡起飞镖连滚带爬的下楼。这一连串的动作与表情在影片开场的几秒钟内就让观众捧腹大笑, 我们在阿宝这个人物身上看到了典型的美国式幽默。

2. 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

《功夫熊猫》中的阿宝是一个典型的美式英雄形象, 没有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身材, 更没有天资聪颖、德才兼备的资质, 他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人物, 跟随义父经营着一家面馆, 天生懒惰, 有着肥胖的橄榄形身材, 嘴巴总是喋喋不休, 而且还是个爱幻想、爱做美梦的理想主义者。这个造型似乎与我们传统印象中的英雄形象相差甚远, 但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却最终成为了大英雄, 这正是好莱坞商业片“放之四海而皆准”且屡试不爽的剧情模式。美式英雄主义崇尚的不一定是完美无缺、风光无限的崇高形象, 相反更喜欢塑造一些被赋予英雄使命的普通人, 在普通人身上挖掘英雄的潜质, 让小人物最终实现了英雄梦。

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好莱坞很多影视作品中, 我们都能看到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子, 这种文化的形成与美国社会强调的自由与独立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影片中的阿宝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刻苦训练, 最终凭借一己之力打败了反角泰狼, 拯救了整个村子, 成为神龙大侠, 这就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此外, 影片中阿宝成为英雄的命运是注定的, 这表明美国文化中, 英雄往往是命中注定的, 即所谓的“英雄决定论”。

3. 美国式的幽默性

幽默性是好莱坞商业动画的独特魅力之一, 美国动画电影有其独特的魅力, 其中幽默性就是它最具代表性的一大特征, 我们在欣赏美国动画作品的同时深深地被这种美式夸张与幽默所折服。这种美式幽默是通过视觉元素——造型、性格, 听觉元素——语言、配乐, 以及戏剧性的情节来阐释的。

美式幽默在《功夫熊猫》中随处可见。阿宝天真烂漫、口无遮拦、任性任情、可爱无比, 他的武功天赋竟由他的食欲激发出来, 不论是偷吃曲奇饼的尴尬场面, 还是用筷子抢包子的打斗片段, 都让观众捧腹大笑。开篇的时候为了上山看武林大会, 摔上山, 撞城墙, 最终从一个狗熊摔成最后的英雄——神龙大侠, 当他最后真正成为神龙大侠的时候, 头顶的也不过是一口锅。相比较深明大义、舍己为人的完美英雄形象, 我更喜欢这个欢天喜地、丑态百出、顺其自然的阿宝。

三、结语

《功夫熊猫》将美式英雄观、个人英雄主义这些美国人推崇的精神文化内涵与中国元素融合在了一起, 并佐以好莱坞惯用的美国式幽默, 此番与中国文化的相融、相生, 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元素的碰撞与融合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好莱坞动画正是采用这种借鉴他国优秀文化但不摒弃自身的精神内涵, 把自己的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移植到每一部动画作品中的方法, 让每一部动画作品都带有浓郁的美国风格, 传承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它的这一成功经验对于纠正中国本土动画盲目模仿日本、欧美, 缺乏自身文化内涵的现状, 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向琼.从电影《功夫熊猫》析中国传统文化[J].出国与就业2011.06.

[1]何宇.论异域文化元素与好莱坞商业动画造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1.08.

[2]张翠玲美国精神的中国化表达——《功夫熊猫2》给中国电影的启示[J]青春岁月2012.04

篇4:中西、南北文化元素的集成体

棺盖画面(见图2):边缘画有宽约7.5厘米的忍冬纹饰带,正中从顶端而下直通棺尾画有一条宽7至9厘米呈波状饰有水涡纹的金色长河,长河中点缀有翱翔的白鹤、戏游的鱼、鸭等,寓意象征着天河。棺盖的上方,天河两侧有两座似对称的悬垂帷幔的屋宇,单层庑殿顶,鸱尾翘起,有人字形斗拱,屋顶上方正中各画有一只金翅鸟,昂首展翅作欲飞状。左边屋顶右上方绘一红色太阳,中有三足乌,右边屋顶左上方画有一白色月亮,中有墨线。左边屋内榻上坐一中年男子,盘腿袖手,头戴黑色高冠,角巾披肩,身着红色长袍,左右站立无冠侍女。右边屋内为一中年女子,室内设置、服饰及人物姿态与左室相同,只是在屋外两侧站立着高冠、长衣袖手侍从。左屋左侧有黄底墨字榜题“东王父”三字,右屋榜题已缺,应为“西王母”三字。天河两侧图案为缠枝双结卷草图,中间点缀有珍禽、怪兽、仙人等。

漆棺前档画面(见图3):高52厘米、宽66厘米,是反映墓主人生前生活的饮宴图。正中有一屋宇,人字形斗拱,屋内长方形榻上屈膝斜坐一中年男子,头戴高冠,身着宽袖圆领长袍,窄口裤,腰束带,足穿尖头乌靴,是鲜卑贵族的装束。右手执耳杯,小指翘起,左手握尘尾。主人两侧各有两名侍从,左边一侍从头戴高冠,上身着交领宽袖大衣,下身穿宽腿裤,足穿乌靴,一手执耳杯,一手下垂。另一侍从似女性,身旁置放一个长颈壶。右边两侍从,腰束带,束腿,其下两侧为忍冬纹图案。画面下部左右分别绘有一个人物,束发无冠,后有头光,硕耳戴环,裸胸佩饰璎珞,颈着项圈,手臂着钏,长眉大眼,嘴部有胡须,侧身斜立,天衣绕臂而下,弓臂于耳际,是佛教乐伎形象。画中人物均以写实为主,精神面貌表现自然,其中身穿鲜卑服装而持尘尾的人物形象在北朝同期绘画中罕见。画面上侍女旁放置的长颈壶具有浓郁的西亚文化色彩。

漆棺侧板画面:左侧高27厘米、长190厘米,右侧高61厘米、长175厘米。两侧依内容可分为上中下三栏,上栏为孝子故事画,中栏为装饰性图案,下栏为狩猎图。上栏孝子故事,以横卷方式展开,画幅以三角状火焰纹图案相间。故事由数幅具有连续性的单幅画面构成,每幅有榜题。漆棺左侧有蔡顺、丁兰、尹伯奇等孝子故事(见图4),其中以尹吉甫之子尹伯奇的故事最为少见。右侧是郭巨与舜的故事,以舜的故事最为有趣(见图5),有11幅,画面构成一连环故事画,有榜题;表现郭巨的画面有3幅,榜题5方。值得注意的是舜的故事,其故事在《孟子·万章》《史记·五帝本纪》中均有记载,在民间也广为流传。舜的故事在其他考古出土物上,如北魏司马金龙墓漆屏风、宁懋石室孝子石棺上均有所表现,其形象均为高冠博带,并有娥皇、女英侍立两侧,道貌岸然。而漆棺画上的舜,两次出现裸体形象,似一顽童,完全摆脱“帝舜”思想束缚。且表现内容丰富,从谋害舜开始,至舜父子和好,故事首尾连接完整。表现形式由过去的单幅发展成数十幅有统一格局的连环画形式,且每幅画面都有说明内容的榜题,规矩整齐,在我国连环画史上是一种进步。

上栏与中栏之间相隔有宽约4厘米的云纹装饰带。之下是高约40厘米的三排联珠龟背纹,右侧横向排列约有10个直径约12厘米的圆环,其内对称地画三种图样:主要为两个裸体人物,圆脸,眉目清秀,肩臂上缠绕飘带,有圆形头光,翩翩起舞;另两种图样为怪兽、奇禽,姿态多变各异。左右侧板的中部画有长方形的直棂窗,窗后画有头戴高冠、身着无领衣的男女,边饰水波纹。中栏与下栏也有云纹饰带相隔。下栏为狩猎图,画面山峦突兀,猛兽狂奔,武士射猎,有的猎手挽弓待发,有的猎手正投掷武器,反映了鲜卑族“射猎为业”的民族特点和生活风俗。另外,还有一块画面,有两个人物,无冠,着广袖长衣。一个长发飘举,两臂前后伸张,另一人右手持环首刀作自刎状,而左臂前伸已将自己的头颅提在手中。人物以山峦为背景,榜题“开疆譂(惮)逃败自刎死时”。内容或为《宴子春秋·纳谏篇》中“二桃杀三士”之故事,这种题材常见于汉画中,南北朝时未曾出现,画虽残缺,但人物动态夸张,感染力强,仍为难得的珍迹。

漆画展示了来自中西亚波斯、嚈哒和中国北方鲜卑等民族的文化因素与中国传统“生时长生、死后升仙”丧葬文化紧密结合的内容,彰显出了中西、南北文化的集成与糅合,既显现出了诸多民族的文化元素,又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事实。一是鲜卑族文化风格。漆画的内容具有明显的鲜卑民族风格,形状前高宽、后低窄,与内蒙古鲜卑墓葬出土的棺木形状相同。内容和风格笼罩着浓厚的鲜卑色彩,前档上的饮宴图,男子着鲜卑贵族装束。侧档上的孝悌故事画,也保留了夹领小袖的鲜卑服饰。而棺盖画上则是褒衣博带式的服饰,这种胡、汉杂混现象,体现了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初步融合的时代气息。二是嚈哒文化风格。5、6世纪时,嚈哒是中亚的游牧大国,活动在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的索格底亚那及巴克特里亚一带,控制着中国通往西方的国际通道。嚈哒与北魏通好,往来频繁,从5世纪中叶到6世纪中叶,嚈哒派使臣向北魏朝贡近30次之多。前档宴饮图上主人饮酒时的坐姿,具有明显的中亚风格,身着鲜卑装、脚掌相对而坐于榻上,右手执耳杯,小指翘起,左手握尘尾,表现出一派嚈哒人的作风。三是佛教乐舞的显现。左右侧板画面中联珠纹圆环内的内容是正在起舞的舞伎,且舞姿和形态不尽相同。总体上讲,每个圆环内的舞伎成对,似为一对男女。其中女舞伎裸胸、丰乳、体态丰满、屈臂弯肘、耸肩歪头,所执长巾随舞绕臂飘逸,手臂和腿部动姿各有不同,没有明显的扭腰出胯动作。男舞伎面相方颐,络腮胡须,舞姿动作看似幅度较大。这种长巾绕臂飘逸的裸胸舞伎是受到西方有翼神像与佛教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形象,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致使佛教乐舞成为南北朝时期中国代表性的舞蹈形式。

漆棺画是中西、南北多种文化交汇的集成体,因为宁夏南部的固原在北朝至隋唐时期是著名的北方重镇之一,被统治者视为“国之藩屏”“霸业所基”。不仅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孔道,而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当时在这里兴起了“中亚文明之风”,北朝丝路遗存大量发现,尤其是漆棺画上出现胡、汉多民族的文化杂混风格,就可想而知了。

篇5:中西方古代传统文化元素赏析

【关键词】新神话主义;中国文化复兴;《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的问世在文学界及神话学界引起了惊涛骇浪,并把新神话主义作品推向了人们关注的极点。《哈利?波特》曾被叶舒宪先生称为“后文学时代的文学奇迹”。作品不仅弥漫着“巫师”,“巫术”这些鲜为人见的神秘元素,更是充满了基督教文化以外的非基督教或者非西方文化的信仰中的神祗和人物形象,其中中国文化元素便是其凸显出来的非基督教文化元素之一。中国文化元素在最具代表性的西方新神话主义作品中的屡次出现正能反映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那就是中国文化再次受到世界的关注。

一、中国文化的兴衰与复苏契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到公元前500年左右,中国文明基本上确立。“从根本上讲,中国文明是独立兴起的”。正因为中国文明很少受到外来文明影响,所以才得以迅速平稳地发展。到了西汉时期,丝绸之路成了连接中西方的经济和文化的纽带,使西方世界日渐了解到之前陌生的这个东方强国。后来佛教和基督教的传入更是加大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直到清朝年间,中国一直作为文化强国屹立在东方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供奉者与交流使者。到清朝后期,中国日渐衰弱,中国文化也随之退出世界关注的舞台。新兴科技的发展使西方国家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地区,长期下来,形成了近代的西方文化霸权的历史现状。西方文化霸权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可以说是经历了“软硬兼施”的发展过程。初期,西方的对外扩张主要是通过基督教的传播而实现的,这种文化渗透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后,西方列强通过统治殖民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方式试图控制并进而消灭殖民地区的本土文化。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处处以强势文化的身份排斥各种非基督教文化,并试图同化并代替它们。

然而,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文化方面不仅体现出西方文化的强大影响力,更使西方文化霸权凸显出掩盖不住的弊端和缺点。文化的繁荣需要遵守其发展规律,世界的和谐需要各种文化的共通与共融。这一时代需求迫切需要各种非基督教文化的再次崛起。

新神话主义的出现给了一些非基督教文化以外的文化,包括中国文化一个重新被关注并复苏的契机。“新神话主义”是相对于20世纪前期的神话复兴运动而言的一场新的文化浪潮。叶舒宪先生认为:“这些作者的灵感和思路无一不是直接来源于新时代运动”。新时代运动的最大特征就是反叛和取代以白人为最高文明代表的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让非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来取而代之。作为新神话主义的代表作品,《哈利波特》系列中出现的多个中国元素无疑透露出中国文化复兴的迹象。

二、《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中国元素

文化的影响力是隐性的,渗透性的。虽然各种非基督教文化在西方一直作为被压抑被排斥的对象,但在新神话主义的影响下,非基督教文化日渐摆脱枷锁,体现在西方世界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哈利波特》作为新神话主义的文学代表,更是显露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一)《哈利波特4》三强争霸赛中的中国火球龙

在《哈利波特4》中的三强争霸赛中,龙作为魔法师的助手,在比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显然不符合西方文化中龙的特征。

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残险恶的庞大动物,是人们一直要去战胜并除掉的邪恶势力的象征。例如在英国诗歌《贝尔武夫》中,贝尔武夫为民除害杀掉恶魔成为国王后,又遇到了另外一个威胁到他的王国的动物,那就是一条会喷火的恶龙。为了保护自己的子民,贝尔武夫无所畏惧,与火龙浴血奋战,最后终于消灭了火龙。作为贪婪与守护的化身,龙在西方英雄们的世界永远是牺牲品,因为只有打败了龙才可以获得财富,荣耀和地位。希腊神话中守护金苹果的百头龙和守护金羊毛的巨龙皆属于此类。英格兰的守护圣徒圣乔治也是因为英勇的除掉了祸害百姓的龙而闻名的。在《圣经>中迷惑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魔鬼撒旦也被称为是“the great dragon”。由此可见,西方人眼里的龙就是一个阻挠人们迈向成功的负面势力。

在中国,龙代表一种超自然的神圣力量的存在,它的文化地位毋庸置疑。炎黄子孙被称为是龙的传人,古代帝王身着龙袍,被喻为真龙天子。龙是吉祥与顺利的化身,诸如“龙凤呈祥”“龙马精神”“攀龙附凤”“望子成龙”这些成语与无不体现出人们对龙的尊重和崇拜。龙在《哈利波特》中以魔法师助手的身份出现,是正面势力的象征,更符合中国文化中龙的形象特征。

(二)哈利的初恋女友张秋

对于《哈利波特》中的众多人物,作者赋予他们不同的血统与种族,其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角色便是张秋。张秋不仅有着中国人的面孔: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更是体现出中国女孩典型的特征:聪明智慧,乖巧恬静,坚强勇敢但有时却缺乏主见。作为主人公哈利的初恋女友,张秋从某种程度上象征着英雄心中的女神形象。张秋的名字也特别具有中国特征,把中国的姓氏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文化的传承符号,中国的姓氏文化在世界史上是独树一帜的,没有哪个国家的姓氏文化能够像中国姓氏文化这么丰富,这么有内涵。每个姓氏的背后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张”姓在中国百家姓属于大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张姓“其公认的血缘系祖是上古时代最伟大的帝王黄帝”。据说是黄帝的儿子挥发明了弓,而后被封为监造弓箭的“弓正”官,后被赐姓“张”。千年之后的今天,张姓的人数已占据中国越百分之十的人口。在中国,姓氏不仅代表着一个人的出生血缘,也不只是代表一个家庭的家族体系,而是一种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哈利波特6》中的中国大红灯笼 在《哈利波特6》中,在霍格拉斯的晚会上,挂着一排特别具有中国特征的大红灯笼。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品,红灯笼最早出现在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如今,灯笼已发展成一种艺术,一种文化。红色的灯笼主要用在一些喜庆的场合,比如:婚礼,春节,元宵节等,用来表达人们的喜悦心情。因为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热情,奔放,吉祥与幸运。人们习惯赋予美好的事物以红色,比如:嫁妆,对联,红包,红妆等。

在西方,几乎所有的节日都和基督教有关,在各种装饰物上也是以基督教圣物为主导,如圣诞树,十字架等。红色很少会与这些节日联系在一起,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代表着暴力与血腥,是一种罪恶与恐怖的象征。因此,《哈利波特》中悬挂在霍格拉斯舞会上的大红灯笼更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和标准。

(四)《哈利波特7》中出现的皮影画

在《哈利波特7》中,有一个场景会让中国观众过目不忘,那就是在传说中的三兄弟与死神的对抗中,出现了中国传统的独具特色的皮影戏元素。皮影俗称“影子戏”,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到了元朝时期,皮影开始传入西亚与欧洲。在电影被发明之前,皮影一直作为一种倍受群众喜爱的娱乐形式而在民间广泛流传,如今皮影戏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利波特7》中,“死亡圣器”的故事由中国味十足的皮影动画演绎出来,皮影形式出现的三个小人,桥,树,死神和房屋等不仅为这一魔幻故事增添了神秘感,更是为作品增加了独具魅力的中国色彩。

三、中国文化的复兴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篇6:中西方古代传统文化元素赏析

一、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的必要性很突出。主要表现为:

1. 教师认识的不足。

在实际初中英语教学中,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很少能够认识到西方文化的重要性,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他们往往认为文化背景知识在考试中并不出题,因而并不重视。这样的观念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难以提高。

2. 现实课堂的缺位。

广大英语教师受应试教育及其评价方式影响深远。他们重视语言、词汇、语法的教学,并且由于评价方式的标准单一:唯分数论。因此在有限的每周课时中。不敢也不重视对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渗透,致使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出现考试分数很高但是张嘴“无话可说”的窘境。

3. 教学能力的限制。

西方文化的渗透对英语教师的教学和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从现状看,由于地区发展差异大,很多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并无出国求学的经历,也没有充分接触过西方文化的机会,自然也不能深刻的理解西方文化的精髓和思维方式。因而导致教师在文化渗透的教学上即使有心但也无力,难以帮助学生形成东西方文化差异意识。

二、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1. 初中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好奇。

中西方文化由于受不同历史背景的影响,自然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文化内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外来新鲜事物存在好奇心理,也乐于接触神秘的西方异域文化。因此借助西方文化的渗透,可以大大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初中教师对教学素材的组织。

对于教学素材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素材为基础,充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节日,风俗习惯来介绍西方文化。比如说,在西方节日“Valentine’s Day”来临时,可组织学生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为案例进行对比学习,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西方文化底蕴。

3. 教学多媒体的广泛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西方文化渗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借助视频、音频以及互联网技术渗透西方文化。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投资逐年增大,就目前而言一般的公立学校也基本具备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室里面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基本成为标配。在课堂上展示一段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未尝不可。

三、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

1. 对比差异提高认识。

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即使相同的语言,也具有不同语言内涵。如:“龙”在中国的字典里表示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动物,是富贵吉祥的化身。封建社会的帝王称自己为真龙天子,中华民族的子孙常常比喻自己为龙的传人。然而在英语中,“dragon”代表“邪恶与暴力”.He is a dragon则表示“他是一个既嚣张又让人讨厌的人”,与中文表示的语言内涵完全相反。又如,“红色”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喜庆的象征,其寓意积极向上,而西方国家中“red”的意思是“流血,罪行,暴力和革命”等,含有负面情绪。通过这两个互相对比分析的例子,就能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更进一步的直观认识。由此可见,教师应适时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能力。

2. 媒体情境帮助理解。

不同历史背景,造成宗教信仰、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存在差异。西方观念的渗透是一个漫长且久远的过程,仅凭课本上的所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借助其他教学方法,如英语角、模拟联合国演说、出国导游活动等或者借助影视传媒更生动形象的将西方人的语言动作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领略中西方观念的巨大差异。

3. 角色扮演深度体验。

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对于学生来说既新奇,又无所适从。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参与英文角色扮演的机会,以此来满足学生内心的表现欲,和实际运用语言来沟通表达的目的。同时又能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兴趣。当学生在扮演某个角色的时候,他一方面需要揣摩理解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也需要磨练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往往为了能在台上完美的表现,台下需要大量的朗读台词,训练发音。无形之中,英语的能力就得到了训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而且又成功的避免了传统枯燥的书面作业形式。

四、结语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渗透西方文化的合理化建议,以期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继而达到消除中西文化交际障碍,弥补中西方文化隔阂的效果。

摘要:根据初中生学习特点,从初中英语教学渗透西方文化思想的必要性出发,简要介绍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并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思想的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英语教学,西方文化,解析

参考文献

[1]王倩.初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3,04:95-96.

篇7:中西方古代传统文化元素赏析

【关键词】英语教学 西方文化 解析

英语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之一。一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的重点为语法和笔试能力培养,从而缺少了对英语交际和运用能力的训练。笔者认为改变这一现状,不妨巧用西方文化助力初中英语教学。

一、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的必要性很突出。主要表现为:

1.教师认识的不足。在实际初中英语教学中,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很少能够认识到西方文化的重要性,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他们往往认为文化背景知识在考试中并不出题,因而并不重视。这样的观念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难以提高。

2.现实课堂的缺位。广大英语教师受应试教育及其评价方式影响深远。他们重视语言、词汇、语法的教学,并且由于评价方式的标准单一:唯分数论。因此在有限的每周课时中。不敢也不重视对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渗透,致使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出现考试分数很高但是张嘴“无话可说”的窘境。

3.教学能力的限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对英语教师的教学和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从现状看,由于地区发展差异大,很多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并无出国求学的经历,也没有充分接触过西方文化的机会,自然也不能深刻的理解西方文化的精髓和思维方式。因而导致教师在文化渗透的教学上即使有心但也无力,难以帮助学生形成东西方文化差异意识。

二、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1.初中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好奇。中西方文化由于受不同历史背景的影响,自然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文化内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外来新鲜事物存在好奇心理,也乐于接触神秘的西方异域文化。因此借助西方文化的渗透,可以大大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初中教师对教学素材的组织。对于教学素材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素材为基础,充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节日,风俗习惯来介绍西方文化。比如说,在西方节日“Valentines Day”来临时,可组织学生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为案例进行对比学习,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西方文化底蕴。

3.教学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在西方文化渗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借助视频、音频以及互联网技术渗透西方文化。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投资逐年增大,就目前而言一般的公立学校也基本具备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室里面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基本成为标配。在课堂上展示一段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未尝不可。

三、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

1.对比差异提高认识。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即使相同的语言,也具有不同语言内涵。如:“龙”在中国的字典里表示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动物,是富贵吉祥的化身。封建社会的帝王称自己为真龙天子,中华民族的子孙常常比喻自己为龙的传人。然而在英语中,“dragon”代表“邪恶与暴力”.He is a dragon则表示“他是一个既嚣张又让人讨厌的人”,与中文表示的语言内涵完全相反。又如,“红色”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喜庆的象征,其寓意积极向上,而西方国家中“red”的意思是“流血,罪行,暴力和革命”等,含有负面情绪。通过这两个互相对比分析的例子,就能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更进一步的直观认识。由此可见,教师应适时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能力。

2.媒体情境帮助理解。不同历史背景,造成宗教信仰、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存在差异。西方观念的渗透是一个漫长且久远的过程,仅凭课本上的所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借助其他教学方法,如英语角、模拟联合国演说、出国导游活动等或者借助影视传媒更生动形象的将西方人的语言动作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领略中西方观念的巨大差异。

3.角色扮演深度体验。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对于学生来说既新奇,又无所适从。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参与英文角色扮演的机会,以此来满足学生内心的表现欲,和实际运用语言来沟通表达的目的。同时又能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兴趣。当学生在扮演某个角色的时候,他一方面需要揣摩理解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也需要磨练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往往为了能在台上完美的表现,台下需要大量的朗读台词,训练发音。无形之中,英语的能力就得到了训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而且又成功的避免了传统枯燥的书面作业形式。

四、结语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渗透西方文化的合理化建议,以期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继而达到消除中西文化交际障碍,弥补中西方文化隔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倩.初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3,04: 95-96.

篇8:中西文化差异之古代雕塑艺术比较

中华民族具有世界上其他民族少有的惊人的历史延续性, 其整个民族精神表现在思维模式上, 强调朴素的整体观念, 把人作为客体融入自然之中;在情感方式上, 内向而不放任, 含蓄而有节制;价值观念上, 尊奉传统, 追求人格的完善。 (1) 中国雕塑作为民族精神物态化凝固的特定方式, 或多或少地体现着这种精神, 形成以意成象、象而寓意的造型特征, 以此区别西方雕塑造型体系, 具有独特与鲜明的地域特征。

在现代, 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加快, 中西雕塑艺术的形式也逐渐趋同, 而相对于这一层面的古代雕塑却有着令人深思与探索的异同点,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此进行了比较。

一、作品的创作理念

中西宇宙观态度有着根本的不同, 前者以自然为中心, 后者以人为中心。

中国人以理解来认识事物和交流感情, 对于造型抽象之物也常常以熟悉之物来理解, 形成东方式的联想审美。

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 儒、道、释彼此沟通。在象征意义上, 依赖着一种共同的自然主义信念, 即对于自然山水的爱好。中西方都曾有过宗教雕塑艺术, 以巨大的体量、整体的气势显示宗教的崇高感。但在中国却体现雕塑本身的宏大, 而西方却是有许多雕塑依附其上的建筑的宏大, 雕塑从属于建筑。中国的佛教造像动辄10米、20米甚至于几十米以上, 巨大的摩崖石刻更是宏伟, 这些佛像从体量上足以使中国人的“天人合一”观念, 通过佛为中介成为可视可触的现实情境。 (2)

二、作品技巧、形式

这一环节是二者比较的重要部分。

首先, 西方古典雕塑重写实, 我国传统雕塑却更重写意。若以虚实做比方, 西方重“实”, 注重形象再现;中国则重“虚”, 注重气韵表现。

其次, 在具体的造型上, 雕塑手法却恰恰相反。与西方雕塑相比, 中国雕塑有着明确的形体感觉, 明确而完整。例如:雕塑形体的起点与终点交代清楚, 并且常常闭合起来。在中国的传统雕塑中, 没有虚化的造型, 所见之物都形体明确、实实在在。因此, 我们看到的传统雕塑往往都有着明确、醒目、夸张、简洁、工整的效果, 并带有装饰性。中国雕塑的处理方法与中国的工笔人物画有着某些联系。 (3)

最后, 中国雕塑极其强调意识的作用, 在主观的意识指导下, 通过对材料的改造和利用, 本着源于现实更高于现实的理想再现原则, 凝结成既具客观之像又具主观之意的雕塑作品。

中国古代雕塑的创作技巧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 以意成像, 应物造型。

汉代雕塑精品——霍去病墓前石刻就充分体现这一特点, 循石而刻, 圆雕、浮雕、线刻结合。《石虎》《石蛙》《人与熊》等都有着鬼斧神工的天然味道, 人工的痕迹与自然结合得如此完美, 足见我国古代雕塑技巧的纯熟与思想的博大精深。

宋代的大足石刻从选址营造就极其顺应自然, 整个雕塑群在山体的裂罅之处浑然天成, 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

2. 以线成形。中国古代雕塑一个明显的共同之处是充分使用了线条, 作品都会给人以强烈的“线”的效果。

优秀的线条会引导观众去欣赏作品, 从表面到心灵的深处。线条流畅、通顺、圆滑的特性正反映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念——追求和谐、通达、含蓄、中庸的境界。为保持形体的流畅感, 中国雕塑的表面处理显得十分讲究。其中之一就是光洁, 光洁的表面可以使光线自由流畅地穿过,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中国的雕塑中, 我们可以从作品的一点开始观看, 线条会引导你游入整件作品, 并且不会产生间断感。而西方雕塑不同, 由于重视模仿, 作品形体有时会出现零散、割裂、无序的现象。人们在欣赏作品时就会产生间断感, 这种间断感较中国作品的单一、流畅而言也更多表现出强烈的热情和跃动。 (4)

3. 着彩辅型。

色彩在雕塑中普遍使用是中国雕塑的又一大特性。西方早期雕刻也有着彩,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 逐渐和绘画脱离开来。而这一手法在中国古代雕塑制作中从未间断过, 丰富的色彩补充和完善了雕塑的主题内涵, 杰出的作品如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中塑绘一体的佛教艺术, 使雕塑发展成五彩缤纷的世界。

中国雕塑的色彩形成大致分两类。一类, 色彩绘制 (或烧制) 而成。另一类, 不同质地、色相的材料搭配、组合而成, 如青铜器中的“金银错”“镶宝石”等。色彩在各种材质的雕塑上有机合理地运用, 丰富了雕塑的传达语言与表现手法, 从而促使中国雕塑以意成像的特性在体现上更为多样化。 (5)

三、作品的背景、功用

中西雕塑作品在艺术发展初期都是为了图腾或生殖崇拜而产生、发展。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 西方雕塑逐渐去功能化, 环境雕塑、肖像雕塑成为主体。

而中国古代雕塑从图腾、崇拜又发展成为宗教、礼数宣传的服务器, 成为帝王麻痹和恐吓人民的邪恶之物, 成为帝王个人享乐的终极品。因此, 中国的宗教雕塑、陵墓雕刻比较发达。

四、作品的材质和雕塑家的社会角色

西方的城市, 如罗马、雅典遍地都是雕塑, 而在中国一些古老的城市, 都难寻觅到历史遗留下来公共雕塑的踪迹。

这种反差与中西方在建筑材质上的好尚有一定关系, 也体现出一定的民族审美情趣。

木质熟软、细腻, 给人以温柔、暖和的审美感受, 符合中国人追求温情、和睦自然的心理。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帝国, 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半岛国家, 石材丰富, 易于建造雕塑, 并便于保存流传。 (6)

中国雕塑在古代艺术史中没有占据其应有的篇章, 艺术史论著作中没有更多的雕塑艺术介绍。中国古代雕塑家倍受冷遇, 不像画家一样被尊称为“画师”或授以官爵, 而是一律以下等工匠对待。因此, 留名千古的雕塑家也是寥寥无几。雕塑作品中更是几乎没有作品署名, 即使是一些精品, 也都只能概之以劳动人民的杰作。

而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就有若干有名有姓的雕塑家, 如菲狄亚斯, 再如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米开朗基罗、多纳太罗、贝尼尼等数不胜数的艺术家都流芳千古。

中西方古代雕塑还有很多的不同点, 如运动与力量的表现处理等。由于雕塑主体动态不求过多的变化, 因此, 中国雕塑较西方显得庄重与稳定, 这一点, 在中国作品《马踏匈奴》与西方作品《舞蹈》《拉奥孔》的对比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中西雕塑之别, 当然是由不同的艺术精神造成的, 但艺术精神并非无源之水, 其更深渊源应深入地追溯到民族文化心理之中。我们应在现实学习中深入挖掘研究, 并进行多方面比较, 以便能更好地探究、弘扬我国古代雕塑的伟大精神, 使其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由来已久, 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古代雕塑赖于多种原因, 呈现着不同的风格样式, 在各自的传统文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文从作品的创作理念, 作品的技巧、形式, 作品的背景、功用, 作品的材质和雕塑家的社会角色等方面做了比较分析, 旨在从深层认识中国古代雕塑之个性与伟大精神, 并使其得到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古代雕塑艺术,比较

注释

115徐正龙.雕塑学[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56+108.

226 黄宗贤, 吴永强.中西雕塑比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3:117+149.

篇9:中西方古代传统文化元素赏析

关键词电影赏析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表达为“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他指本民族与非本民族语者之间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际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產生冲突和故障。

今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际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国际大片的公映使更多的人了解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使许多人对这种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佳片赏析不仅仅是意思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交际能力,给大家提供一个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平台。但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的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融入同一文化背景中。就会产生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作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因此在新教材中就加以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这也就要求大家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赏析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佳作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了解西方人侧面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与加深我们对西方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在大片的影响下发生了某些细微的改变,在人与人之间交流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一、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日常中较多见的有几种。

(一)隐私方面的冲突。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弱,认为个人要归属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故此中国人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但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过多的提及个人隐私,更不愿意别人干涉。

(二)时间观念方面的冲突。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和金钱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西方,要采访某人,必须事先预约或通知,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过商议决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是多项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初来的外国人很不适应。

(三)客套语方面的冲突。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往时,讲究“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自己的成就,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四)就餐习惯方面的冲突。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传统。在国际交往中,热情的中国人常常相互敬眼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家总要说几句“多多包涵”的话。而在西方,人民讲究尊重个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所以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情。吃饭时,更不会向你碗中夹菜。

二、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方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是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的人们思想、行为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

(一)思维模式存在差异。西方文化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模式则表现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特征。

(二)行为规范各不相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用自身的社会行为规范来判断衡量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对方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会、不快甚至跟尴尬的结局。

(三)价值趋向不同。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个人主义,必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认为缺乏进取精神,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

三、结束语

上一篇:小夫妻生活语录摘抄下一篇:爱或者温暖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