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登高情怀

2024-04-23

古典诗词登高情怀(精选6篇)

篇1:古典诗词登高情怀

丰台教师发展网

教学实录:

师:请大家反复诵读印发资料中的几首诗歌,总结出它们在题材上和写法上的共同特点。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从题材上看它们都是登高诗,从写法上看都是寓情于景。

师:好的。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在古典诗词中,登高赋诗抒怀是文人的一个传统,每有登临必有诗作。

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始于孔子。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韩诗外传》卷七)。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登高而咏已是知识分子所向往、所推崇的习惯。登高之后眼界开阔,使人心境开阔,有指点江山、品评山河的豪情。中国后世知识分子推崇儒教,儒家先贤的言行自然要竞相模仿。

今天我们就进行登高诗鉴赏的专题学习——自然与人格的契合物境与心境的交融。首先让我们走进作品,我想请大家一起诵读《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这首诗。

生齐读: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师:请思考:诗人的悲愁具体指什么? 诗人是怎样将满腹悲愁表达出来的? 从诗句当中去找。

生:诗人因为参加永贞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后来又明升暗降,被派往远州当刺史。那时候诗人思念友人,自伤身世,写下此诗。

师:这位同学把柳宗元两次贬谪的遭遇回顾了一下,很好。其他同学能不能再补充一下?

生:从“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来讲,诗人看到的景象是凄凉开阔的,后面会联想到身世,这样会觉得更加悲苦。

师:很好。我们讲登高见景,见景抒怀。诗人见到的是夏日里暴雨的景象,能详细描述一下吗?

生:他见到了“惊风”、“芙蓉”、“密雨”、“薜荔”,“惊风”击打着“芙蓉”,“密雨”侵袭着“薜荔”。

师:“芙蓉”就是荷花,“薜荔”是一种植物,它们还有别的含义吗?

生:也象征着恶势力对改革派的打击报复。

《唐诗宋词选读》登高诗鉴赏专题教学实录及思路解说

进入首页

师:嗯。其实这里运用了一种写作手法——比兴。表面上是写见的景,实际上具有象征性,“芙蓉”“薜荔”象征着美好的芳洁的品德。

我们继续从诗句中来找他的悲愁。“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刚才同学讲到,他和友人都被贬谪到这么遥远的地方,音信难通,家园难归,所以最后两句抒发的也是这样的悲愁。

通过这首诗我们来把鉴赏登高诗的方法明确一下(投影):登高诗歌一般是登高见景,见景抒情。登高,提供了一个观景抒情的审美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诗人可与自然、天地、万物对话,可以审视自我,发抒幽情。在本诗中,柳宗元便是通过景物描写,将一腔难以排遣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之间。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诗歌,用声音来传递这种情感。(生再次齐读此诗)接下来请看李商隐的《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诗人登上安定城楼,纵目远眺,所见之景通过第一联展示出来:城堞、杨柳、汀州,景象高远。接下去的诗句呢,请同学来赏析一下。

生:在第二联中,诗人写了贾生和王粲的典故,借典故表达自己和他们一样的身世和遭遇。

师:什么样的身世和遭遇?这两个人物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和诗人的经历又有哪些契合之处才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呢?

生:他们都是怀才不遇的。

师:这个词点得非常好,有概括性!“怀才不遇”,满腔的抱负、才能都没有办法施展出来。下面一联用了什么典故?

生:用了范蠡的典故,诗人表达了功成身退、退隐江湖的愿望。

师:是的。范蠡实施了复国的计划,携美人归隐江湖,很惬意。诗人用这个典故想表明自己什么样的情怀? 这位同学说到“退隐”,并不贪慕于什么样的名利。他的想法啊,非常高远,就是归隐于江湖要在什么完成之后呢?

生:扭转乾坤,功成身退。

师:好,继续往下呢?

生:写了“腐鼠”和“鹓雏”,讽刺那些党羽势力。

师:对,他用了什么典故? 出处?

生:是《庄子》。

师:对,《庄子》里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生:讽刺了朋党势力,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师:鸱鸟以为非常美味的腐鼠,认为鹓雏(即凤凰)也会贪恋,它哪知鹓雏对此根本不屑一顾。借此来指向那些打击排挤自己的朋党势力。那么李商隐是怎么卷入朋党之争的呢? 谁能给我们简单地说一说诗人的遭遇?

生:李商隐二十六岁时,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与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

师:很好。那能不能请你再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来谈一谈,他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

生:他想要建立功名,但是又遭到压抑,忧愤国是,却不被重用,所以政治上很失意。

师:非常好。请大家思考:诗人登高望远之际,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

刚才我们请同学将三联中涉及到的典故回顾了一下,要注意典故的运用的内涵和诗人情感的契合。诗人的情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第二联的怀才不遇难以施展抱负的感伤,到下面一联表达自己淡泊名利、在扭转乾坤之后归隐江湖的坚定想法,一直到最后这种愤慨的全面爆发,对朋党势力对他的排挤打压进行了抨击,讽刺之意很强烈。

(板书:感伤——坚定——愤慨)我们总结一下:通过品味这首诗的深远之情,我们看到,鉴赏诗歌,不仅要分析情与景的关系,而且要知人论世。我觉得大家有一点工作做得非常好,就是鉴赏诗歌的时候把诗人的经历遭遇等做一个整理,结合诗人身世与时代背景,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

下面我们走进哲思,请大家朗读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生齐读: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师: 请大家比较一下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和前面的登高诗有什么不同。

生:这首登高诗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受,然后又通过登高去缅怀先人,继承了先人的文化,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传统的体悟。

师: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它与前面登高诗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生思考)师:前面柳宗元、李商隐的诗都是一开头将登高所见之景写出来,然后再抒怀。那么这首呢?

生:这首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想法、哲思。

师:很好,你能给我们讲一讲,首联是什么内容?

生:世事不断地变化,给人一种人世苍茫的感觉。

师:对,它其实是给人们揭示一个哲理,是以议论性的诗句开始的。

生:接下去抒发了对历史的体悟,用典故写了时序的更替、年华的转换和岁月的流逝,尾联写对自己前途渺茫的心理,很有沧桑感。

师:我们看“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字十分有力,包含了复杂的内容,能不能给解读一下?

生:羊公当初和贤圣之士来此登临,留下来的碑记还在,现在诗人登上岘山,看到这座碑,心情十分的萧条。

(犹豫)师:为什么呢? 羊公是谁?

生:羊祜,曾经镇守襄阳。他曾在此山与友人喝酒吟咏。

师:对,他和羊祜相距四百余年,现在登临此处,看到当时的百姓为纪念羊公竖立的石碑还在,为什么会悲从中来呢? 为什么“泪沾襟”呢?

生:我想是一种抚今思昔的感慨吧。

师:是的,而且会自然而然地吊古伤今。那他感伤的是什么呢?

生:他自己不能实现抱负,心中的悲哀。

师:很好。鉴赏这样的诗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个方法:

卷帘而上。从这个尾联的典故入手,再品读,咬文嚼字时看这个“尚”包含的思想内容、情感。诗人想到自己死后难免湮没无闻,再想到羊公,毕竟是做了一些事情,不管是为国家,还是为百姓,所以才会在他逝去之后,百姓为他立碑。四百余年的历史过去了,碑还在,诗人自然会吊古伤今。这首诗与前面诗的不同之处是它传达了诗人的一种哲思,情之悠远是慢慢深化的。

我们借鉴一下程千帆先生的评论(投影):这篇诗凭吊家乡古迹, 通过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个主题的描写,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新选新评新注唐诗三百首》)走进诗人之悠远心灵,请大家找出其他登高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秋、人生之秋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师:那哲理体现在哪里?

生:我觉得王勃的《滕王阁》后面四句都是带有哲理性的。人生的浮华是短暂的,只有江水是永恒的,表现了一种世事无常,但时间永恒的真理。

师:好的,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讲述了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师:很好。登高抒怀,别有怀抱。请大家结合印发的几首诗歌总结:一般登高诗抒发的感慨有哪些?我们来整理一下,互相补充。

生: 写了仕途上的不得意,还有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还有对社会历史的一些想法。

生:还有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生:作者在登临以后,看到自然景物的开阔,往往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从而产生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慨。

师:好的,有的同学从诗人个人的角度来谈,因为前面接触到的诗人有政治上非常失意的,遭遇贬谪的,抱负不能实现的这样一种悲愁。

师:我们发现,我们的选修教材是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来编排的,当我们把这几首诗串联起来的时候,看到诗人通过作品来反映出时代精神,体现了唐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李商隐的作品是“落日余晖”中的一部分,即使是落日的余晖,他依然有着崇高的理想。把个人放在永恒的时空之中,把自己的命运融于时代的潮流和国家的命运中去思考。这是一种大情怀。

(投影)登高抒怀别有怀抱。请大家结合印发的几首诗歌总结:一般登高诗抒发的感慨有哪些?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整理:

个人:

国家:

时代:

从个人角度看思归思乡之情、不得见用之愁、贬谪之苦;从国家这一角度看感怀时事的诗篇,凭吊古迹、伤感于今;时代盛衰无常、世事变迁,将个人的理想追求和整个大的环境联系到一起去。

师:请诵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登鹳雀楼》和杜甫《登高》,分组讨论: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 我们来读一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生齐读: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我先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体会一下登高诗文化之长远。先看一段评论,说到这首诗传达出来的三种意识(投影):

穿越古今的历史意识俯仰天地的宇宙意识于一声浩叹中表达的强烈的生命意识评论用的是“浩叹”,不是“悲叹”,不是“哀叹”。陈子昂就像一位巨人,站在时代的顶峰呼唤。

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这样一种评价(投影):

登高玄思的哲人之境,启迪人心的哲理之境。

《登鹳雀楼》是个人登高即景然后抒怀,但这里蕴含了诗人的智慧,引起了后人的普遍共鸣,带给我们一种哲理。

下面我们一起朗读杜甫的《登高》。

生齐读: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之景,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愁苦的复杂情感,沉郁顿挫,动人心肺,在意境的营造上显得雄浑高远。

请大家分组讨论: 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生(代表1):杜甫的诗先写景,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然后抒发了一种哲理,人生渺茫、宇宙永恒的哲思。抒发自己的情感,就是自伤身世。

师:你把杜甫的《登高》赏析了一下,能否比较一下呢?

生(代表1):陈子昂是直接抒发感慨。王之涣是先描写一种壮阔的景象,然后表达对人事的思考。

师:好,那杜甫呢?

生(代表1):杜甫是借景抒情,然后把他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来。

师:好,感谢第一位发言的代表。接下去。

生(代表2):《登高》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首联刻画了杜甫在登高时见到的景物。描写了秋天特有的景物,表现了秋天那种肃杀的气氛。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一生漂泊的情感。

师:好的,请再推举一位代表。

生(代表3):(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形”“意”两字)如果从作画的角度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卓越的写意诗,重意不重形,讲求以意御笔,以笔写意,一气呵成。是情感自然的勃发,灵魂恢弘的喷薄,表达出怀才不遇,怀璞玉而不为人所识的惆怅之情。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凸显一个“形”字,极注重格律与平仄,中规中矩,井井有条。再加上诗人先写景,再写情,情景交融的写诗技巧,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论诗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卓论,体现出登高玄思的哲人之境,启迪人心的哲理之境。然而,到了杜甫,则显其并能,将陈王二人的长处交融,达到统一,并进一步发展。王诗为五言,而杜诗为七言,七言较之五言在抒情上表现得更为丰满有力,并且杜诗更为精雕细琢,从格律的角度上看简直无懈可击。再者,此时杜甫已步入暮年,在苦难的锤炼下,显示出比陈子昂更为成熟、沧桑和强大的情感,令人感动、震撼。因此,情感因格律而升华,格律因情感而洗尽铅华,不再古板和生硬。

首联、颔联描写了江边的深秋图景。随着诗人视角的变换,描绘了天上地下的秋景,有声有色。首联有听觉的肃杀,有视觉的悲壮。颔联由“无边”、“不尽”将有限之小天地扩展为无限之大时空。颈联、尾联将诗人他乡作客的艰难困苦之情层次分明地倾诉出来,“年老志衰霜满鬓,一腔愁苦独登高”,一种极强烈的悲剧感撼人心魄。读罢《登高》,我实在不忍心去称赞杜子美在诗中表现的破碎的尊严和坚强。

请大家珍视这种悲壮的高贵。(师生鼓掌)师:感动于你用心灵与伟大的诗人对话,对诗歌的鉴赏本来就是用自己的心灵去走进诗人。请大家看一看:

(投影展示一)登高题材也是有传统的,经过漫长的积累。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出,便以强大的力量夺取以往的积累,建立牢固的形象,他的主题被时间笼罩,并且是悲观的(独怆然而涕下)。而王之涣带着《登鹳雀楼》来抢占地盘,他的主题被空间笼罩,并且是乐观的(更上一层楼)。然而杜甫的《登高》,以更强大的力量和姿态,使“登高”题材形成定局。

接下来是有关比较的内容。

(投影展示二)杜甫的《登高》既包揽了陈子昂的时间和王之涣的空间,又注入了个人身世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时与空,历史与现实互相交错和浸透。陈子昂和王之涣用的都是静止的远景,杜甫则用上远景、近景、特写,并且不断转换视角,使诗写得丰富而复杂。

师:最后咱们来再进行一下整合。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韩诗外传》卷七)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细细揣摩登高诗的内容: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登)和旷茫无边(高)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绘壮景、写

豪情、感沧桑是优秀登高诗的常态。这个登高的“高”已经不是一个物理的高度,它应该也体现了一种精神的高度:开阔的视野所带来的一种心灵的丰富。

下面欣赏名家谈登高诗鉴赏。(投影)

生齐读:

(登高诗)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是视野的广阔,而且有诗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有浑厚之感。

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由高而低,由历史到个人,由空阔到逼仄,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

分析要开放,最好把作品放在系统中,在多方面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分析,结论才有可能深入。

师:大家课后也可以阅读一下当代学者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让我们对作品的鉴赏更加深入、细致、丰富,贴近自己的心灵感悟。今天我们通过登高诗鉴赏专题的学习,来感悟宏大深沉的精神力量,让生命色彩更加丰富。大家课后复习诗歌的时候也可以用分类别整合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诗作的理解,加强诗歌题材分类的意识,如山水田园诗、军旅边塞诗、送别惜别诗、咏史怀古诗等,通过整合,整体把握类别的特点,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今天的这节课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下课!思路解说:

这节课是我在南京市开设的选修教学探究课,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选修与必修打通,将选修教材内部各专题打通,真正体现选修的特点。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按照文学史的脉络,以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风格为依据进行专题分类。在实施教学时,要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目标最优化原则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把《唐诗宋词选读》初唐诗专题中的《滕王阁》、盛唐诗专题中的《与诸子登岘山》、中唐诗专题中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晚唐诗专题中的《安定城楼》和《必修四》中杜甫的《登高》等篇目整合起来,设计为“登高诗”专题。在前期准备阶段注意了以下问题: 一是注意单篇教学的落实,课前布置学生充分的预习未接触过的诗篇,温习已学过的诗篇,以提高课堂整合的效率。因为是在外校借班上课,事先我将所有课上要涉及的必修、选修诗作印成了一张讲义发给学生以加强诵读与理解;二是注意板块流程的顺序安排及问题设置的斟酌,能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分”与“合”的组合学习;三是强调古诗词鉴赏方法的归纳整理,以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整个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由学生诵读登高诗导入;2.走进作品(景之高远):通过对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的问题探讨明确鉴赏方法——抓住景与情的关系;3.走进诗人(情之深远):通过对李商隐《安定城楼》 的典故探讨明确鉴赏方法——知人论世,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4.走进哲思(心灵之幽远):比较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与前面登高诗的不同之处,并交流其它登高诗中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从个人、国

家、时代三方面总结登高诗中诗人抒发的感慨;5.走进传统(文化之长远):比较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登高》。分组讨论交流: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 教师提供名家谈登高诗鉴赏以供参照;6.明确诗歌题材分类学习意识。

在《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文学熏陶与实际应用并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融?这一直是我思索的问题。应尽量避免以下两种极端现象:一是严谨有余,解析明白,导致灵性不足,诗意全无;二是过于松散,漫无目的,导致眼花缭乱,不知所谓。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要求,高中古诗词教学既不能过分依赖于程序化的解析,又不能陷入多元解读、没有旨归的泥淖,希望通过这样的专题式整合的尝试,让师生都有新的感悟。

原题:自然与人格的契合,物境与心境的交融——《唐诗宋词选读》登高诗鉴赏专题教学实录及思路解说 文教资料 2010_36,(江苏教育学院 附属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0),王 静

篇2:古典诗词登高情怀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成都府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于是乘舟东下夔州。其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吐蕃、回纥经常犯边,地方割据势力的争斗也愈演愈烈,时局颇不太平。代宗大历二年(767)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百病缠身,耳聋齿落,年已56岁的杜甫独自登上长江边上的一座高山,面对汹涌奔腾的长江水,诗人感慨万端,于是写下千古名作《登高》。

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写眼前具体景物。作者选择了风、天、猿啸、渚、沙、鸟飞六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每种景物后边加了一个形容词,十分准确地写出夔州清秋独有的特点和凄凉的韵味。颔联则由近及远,虚实结合,渗入作者的想象,从大处着笔,写出夔州无边无际的秋色。无边,见其辽远;萧萧下,不仅写秋声,亦可见秋色之深。不尽,写长江源远流长;滚滚,写长江风急浪大,波涛汹涌。这两句写景,雄浑壮观,境界阔大。以上两联,把万里山河的秋空、秋气、秋声、秋色一一写出。当年孔子曾在长江边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此,千古文人站在长江边几乎都要发出对于时间的兴叹。杜甫也不例外。他本来怀有救济苍生、致君尧舜的抱负,但却生逢乱世,半生穷困潦倒,四处漂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如今年龄老大,却一事无成,现在面对滚滚东逝的江水,百感交集。因此,借景抒怀,无形中传达出流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喟。

后四句抒情。颈联写登高的感慨。宋罗大经说:万里,地辽远也。秋,时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此评颇中肯綮。诗人离家万里,常年作客他乡,时逢令人伤感的秋季,年过半百,身体多病(据考,他患有肺病、糖尿病、风痹等症),无亲无故(其时,李白、高适等大诗人皆已去世),孑然一身,登上高台。十四字把登高的感慨写得深沉感人,又与颔联相照应,让人觉得诗人的`感慨秋思像不尽的江水和无边的落叶一样驱赶不掉。尾联承接颈联,继续抒发无穷无尽的无法排遣的秋思。上句写国难家仇,诗人一生艰苦备尝,故而两鬓白发苍苍,这是诗人一切不幸的根源。下句写诗人生活穷愁潦倒,本可借酒浇愁,可是因为多病,最近罢饮,愁何以堪?

总之,这首诗通过秋江秋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半生艰难的身世之感和忧国伤时的情怀。是诗人晚年重要的代表作。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有着极高的成就。

首先是它的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前四句写景,由近及远,由高到低,诗人驰骋万里,上天入地,为我们画出一幅辽阔高远的秋景图画。颈联从空间(万里)和时间(百年)横纵两个方面,由异乡漂泊,写到衰病残生,几乎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尾联则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愈写愈深。这样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在古诗中实在少见。

其次,诗人善用深秋景物渲染苍凉的气氛,烘托沉郁的感情。这与后面的抒情遥相辉映,情景交融。

另外,律诗本来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而此诗八句皆对,不仅有上下对,也有当句对(如首联)。格律严谨,属对精工,而又一气贯注,流畅自然。

篇3:古典诗词登高情怀

诵读教学法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以读为核心,强调的是先读后教,只读不教,甚至读就是教;而且,诵读的意义不仅为了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更在于通过反复诵读,不断进行视听强化,从而调动直觉思维,借助丰富的想象,达到能够理解语篇意义、感悟文章思想、品味作品精华的目的。

但可惜的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读经复古思潮的影响之下,诵读教学也成为众矢之的,在有失偏颇的责难声中,诵读教学逐渐式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全国上下对苏联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模仿之后,语文课堂被大量的讲解、分析所占据,诵读教学几乎被彻底抛弃。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教育界对语文“少慢差费”的高耗、低效教学的反思,诵读教学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版)分别出现了诵读的要求。尽管此时大家对诵读的解读各不相同,但诵读已实实在在地被重视起来了。

之所以在讲诵读教学时以古诗词为契机,是因为中国是诗词的王国,灿若星河的古诗词已然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母亲河,这条河流源远流长、经久不息,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延续了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子曰:“不读诗,无以言。”诗歌这种文体以其凝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意象、充沛的情感形象生动而又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人生,当然也就成为诵读教学的首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10年版)“阅读与欣赏”模块也明确要求:“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中职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诵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现在又焕发生机,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完全契合了汉语自身的特点、心理学的认知原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下面分别展开论述。

1. 诵读教学符合汉语自身特点

一个个的汉字是汉语学习的最小单位,一个汉字包括了形、音、义三部分。

从字形上来说,中国汉字造字法有“六书”之说,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方法,转注和假借为用字方法。这样的造字方法就使得汉字形成表意文字,其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根据字形即可看到或推断出字的意义。“日、月”就是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为“刃”;一人跟着一人即为“从”;三人为“众”;有“水”“羊”声即为“洋”。这样看字如看图,反复诵读就是反复读图,就是通过视觉反复强化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这样就能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当然也就能够明了整篇文章。

从字音上来说,汉字是音义同构。宋代的王圣美早就明确提出汉语词音具有表意作用,他说:“古之字皆从右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着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这样汉字声中有义、声义一体,所以汉字可以因声求义。那么,反复诵读就是通过听觉的反复刺激来达到理解声音背后所蕴藏的意义。

从声调上来说,汉语每个汉字本身都有对应的声调,所谓声调即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古汉语声调有“平、上、去、入”,现代普通话“阴、阳、上、去”四声是由其演变而来的。而无论是古声调还是现代声调,其实都能表达不同的情感。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一对四声发音的描述也是对声调情感的解读,即平声能表达平和的情感,上声能表达强烈的情感,入声能表达悲远的情感,入声能表达急促的情感。因为声调本身包含不同的感情,那就能通过诵读直接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直至把握全篇思想。

2. 诵读教学符合心理学的认知原理

中国古代的诵读教学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特别讲究“口诵心惟”。“口诵心惟”就是一面用眼睛看、用嘴巴读、用耳朵听,一面用心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所以它是一个由语言文字引起的有眼、口、耳、脑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过程。它体现着诵读的声音技巧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相互融合,是一种高层次的创造性活动。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的观点,所有的知识都组成为一定的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而在以语言学习为主的活动中,听觉系统的图式在语言整体图式生成的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其他的相关图式,实现几个系统的图式的自动组合。通过听觉系统的图式可以激活听觉中的声韵旋律图式,可以复现语境图式和意境图式,可以激活语言发出者的情态及情感图式;可以激活相关的视觉图式,可以激活语言形式图式:听出言语材料中的表现方式、风格、特点等,可以激活相应的概念图式,达到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可以多种图式的组合产生一个新的语言整体图式。所以诵读起作用的实质就是通过反复多次地重复、认知和感受,激活各种和语言相关的图式,生成新的语言图式,最终完成语言内化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从外在信息转化为内在语言正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原理,诵读教学正是对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正因为如此,在传统的诵读教学中早就有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经验之谈。

3. 诵读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实际

中职学生一般年龄在15~18岁之间,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精力充沛,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能力基本处于平衡的状态,记忆力比较强,正是知识积累的黄金时代。但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弱,古诗词的积累较少,口语表达不够流畅,写作能力更是欠缺,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在诵读教学时若能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形式,提高他们的诵读兴趣,就可以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中职语文诵读教学实施程序

根据以上对诵读教学理论依据的分析,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实施“以读为核心,在读中学”的学习策略,即在诗词教学中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达到掌握诗词内容的目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范读

所谓范读就是示范朗读。既然是示范性质,那么朗读者的朗读一般来说要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恰到好处。所以这个示范一般来说是名家或老师,从朗读质量上来看,当然名家更加专业。但从学生学的兴趣来看,还是教师的亲自示范更具魅力,因为老师的范读不仅有声音,还有老师的态势和表情,这样面对面的声情并茂的范读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对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

当然,这一示范除了提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对诗词进行认字、正音和释义。因为汉字具有表意明显、音义同构、以声传情的特点,所以只要掌握了字形、字音,就基本上理解了字义,就可以消除字词理解的障碍。

2. 初读

所谓初读,就是在范读之后,让学生进行初步朗读,反复练习。

首先,初读环节要明确诵读的基本要求:准确、自然、清晰。准确包括发音准确,内容准确,即做到“六不”:不读错字,不添字,不减字,不换字,不重复,不颠倒。

其次,这一环节还要是让学生在自然状态的练习之下凭借直觉找准诗词的节奏。诗歌的节奏,是音节组合的长短、高低、强弱有规律地出现所造成的节拍。我国古典诗歌的节奏形式主要有四言两顿(2-2)、五言三顿(2-2-1或2-1-2)、七言四顿(2-2-2-1或2-2-1-2)等。《登高》就是七言四顿,并且除颔联为2-2-2-1节奏外,另外三联同为2-2-1-2节奏(具体见下图)。读诗时准确把握住节奏了,实际上也就相当于了解了诗歌的大致轮廓。正如郭沫若在《文艺论集·论节奏》中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三,通过寻找诗歌的节奏进而读出音节背后的意象。以杜甫《登高》为例,全诗8句56字根据节奏再现了12个意象:风、天、猿、渚、鸟、落朩、长江、秋、病、登台、霜鬓、酒杯。这些意象共同组成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于是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从诵读的方法上来说,可以采用个人读、小组读的方式,也可以男女生擂台赛的方式,更可以根据班里面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言来诵读,以提高诵读的兴趣。

3. 细读

对学生而言,如果说初读环节主要是用眼来读,读出了节奏;主要是用口来读,读出了画面;那么细读就是主要用心来读,读出了情感。即在运用诵读技巧的同时,展开想象、体味情感,以探求诗歌的意蕴,领悟诗句背后的情感。

这一环节的诵读质量是上一环节的一次提高,所以诵读诗歌要注意技巧的运用,常用的表达技巧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等。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节奏也就是由停顿的长短不同所造成的。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以“登高”为例,“急、高、哀、清、白、回、无边、萧萧、不尽、下、滚滚、来、万里、常、百年、独、繁、艰难、潦倒、浊”都是属于要重读的音节。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如《登高》一诗的首联再现一派萧杀秋景,故语速较慢;而颔联、颈联,要表现雄浑、悲壮之气,故语速稍快;而最后尾联以沉郁结束,故语速又变得缓慢低沉。

句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升调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降调一般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平调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曲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登高》一诗首联两句可用平调;颔联两句前句可用平调,后句可用升调;颈联两句前句可用升调,后句可用降调;尾联两句前句可用升调,后句可用降调。

此环节诵读技巧的指导采用一句一读的形式,让学生一字一句地来读,更让学生从停顿、重音、语速、句调等方面一字一句地来评,并要求在评议时能够根据杜甫的生平经历和本诗的背景资料说出采用“抑扬顿挫”的简单的原因,师生边交流诵读技巧,边挖掘技巧背后的情感,让学生在掌握诵读技巧的基础之上来领悟诗歌的内涵。

4. 熟读

熟读就是熟练地来读,即把前文准确地读、理解地读、有感情地读融会贯通,以至把诗歌内容烂熟于心,达到化为我用。

这一环节可采用齐读和自由读相结合的方式,在反复的诵读中进一步强化记忆,对于篇幅短小的诗歌要求当堂背诵,对于篇幅较长的诗歌可以指导学生适当按照记忆规律,运用一些背诵方法,比如“化整为零法”、“循思路法”、“设置情景法”等方法来进行背诵。多读、多背是诵读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我们进行诵读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读记”扩大学生的文字积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训练语感。

这样以“读”为核心,以“读”为主线,通过范读、初读、细读和熟读四个环节,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达到掌握诗词内容的目的。

当然,在进行诵读教学时,除了以“读”贯穿之外,更应该把诵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比如朗诵会、演诵会、背诵会等,以读带读,扩大诗词的阅读量,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更可以把诗词教学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比如烹饪专业的学生运用古诗词中的意境进行菜品的设计,动漫专业的学生根据古诗词进行动漫创作等等,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以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摘要:诵读教学法是我国传统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诵读教学的理论依据,以具体的诗歌教学为例,探讨中职语文古诗词诵读的教学程序,并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以期对中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诵读教学,教学程序,古诗词

参考文献

[1]赵维森.传统语文教学重视诵读法的深层理据[J].教学与管理,2008,(27).

[2]周庆元.诵读法的历史演化与现时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篇4: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一、 羁旅行役,思亲怀远

古代文人或是因为求学做官,或是因为贬谪远放,或是因为游历山川,或是因为探亲访友,常远离故土,加之路途遥遥、交通不便,一去就是许多年。诗人们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而倍感羁旅行役之苦、思乡思亲之痛。因此,游子登上高台,极目远眺故土之所在,便成了寄托思念之情的最好方法。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的下阕就描绘了一个游子登上高楼寄托相思的情景。“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思乡而黯然销魂,因羁旅而愁思缠绕,此时的游子怎能入睡?独倚在明月映照下的高楼,眺望故土,然思乡之愁更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欲以酒解忧,结果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结尾两句,使这相思之苦又更进了一层。

身处异地的游子会思乡思亲,而家中的亲人也会思念在外的游子,也常登上高楼追寻游子的足迹,望断天涯,聊寄相思,如李璟的《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无限恨,倚阑干。”思妇怀念远人,在睡梦中梦见了丈夫远戍的边关,然而美梦不常,梦醒之际只能登楼凭栏,吹彻玉笙。笙寒,人心亦寒。这使词笼上了一层孤寂凄清之情。结尾“多少泪无限恨,倚阑干”情思幽深,含蓄不尽,饱含了思妇的无限期待、无穷惆怅和无尽怨恨之情。

在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登高远眺中,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想到佳人或许也在高楼上盼望着我归来吧?她有多少回把别人的归舟当作是我的归舟呢?她可知道,我此刻也正凭依着栏干忧愁不解呢?词人实写游子思乡,虚写亲人思念游子,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笔意曲折委婉,情意却深挚绵长。

二、 人生苦短,感慨身世

登上高台,人的视野自然开阔,所见景象也就浩渺无限。处于壮阔的自然山川之中,人愈觉自身的渺小;与无穷的宇宙相比,人倍感生命的短暂。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种个体渺小、生命短暂之感,激发了文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探讨,而探讨的结果往往是慨叹人生苦短,身世不幸。所以很多登高诗词都抒发了诗人身世不幸、壮志未酬的悲痛。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正抒发了这种情感。作此诗时,他任池州刺史,正处于一生中困蹶不振的时期。杜牧有着建功立业、经邦济世的抱负,却不被重用,长期远离政治中心。仕途不得志,使作者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诗的中间两联“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表达出作者欲以菊插满头的放浪之俗和酩酊大醉的忘忧之举,来掩盖和消解长期积压心头的郁结,流露出作者的自勉与自励之情。

然而,诗中“须插”“但将”“不用”等词,却又让人清楚地感受到了诗人情感的挣扎。这看似旷达的文字却隐含着作者政治失意的愤激之情。诗的最后两句“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同样通过表面的超然物外,委婉曲折地抒发了心中的不平之气。

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之悲在另外一个人的诗歌中也能充分体现。这个人就是诗的第二句“与客携壶上翠微”中的“客”,即张祜。张祜比杜牧年长,早有诗名,但受元稹排挤,未能见用。一个仕途坎坷,一个怀才不遇,两个政治失意、同病相怜之人在这重阳登高之日,借酒消愁,抒发着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情。

当然,还有的登高诗词,在抒发个人不幸遭际的同时,还融入家国之恨、忧国之情。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就是这样的作品。词作不仅抒发了自己寥无知音、壮志未酬的感慨,还流露出了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国事难为的激愤之情。这在抒情上更加深沉悲壮。

三、 时事艰难,忧国忧民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素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追求,他们心系天下,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渴望建功立业以实现个人价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他们这种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

“万方多难此登临”,身处乱世,登高远望,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家仇国恨自然涌上心头。感慨世事艰难,忧国忧民也成了登高诗词中常见的情思。

例如教材所选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开头两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直书其事。“清江水”,即指赣江。“行人”,即当年金兵入侵江西而逃难路经造口的人们。在词人眼中,这激流澎湃的清江水仿佛是逃难行人的伤心之泪,作者“借山怨水”,流露出了国运艰难、忧国忧民的感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人登上郁孤台,向北遥望故都,然而青山阻隔,不能望见。这里词人以青山阻隔喻指当时主和派的阻挠抗金,写出了自己满怀的忠愤之气。“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虽可遮挡故都,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东去的流水。词人以此表达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广大爱国志士坚定的抗金复国之志。“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传说鹧鸪飞必向南,而不北往。一说鹧鸪啼声类似“行不得也哥哥”。作者这里借此种禽鸟表达出了对南宋统治者不思北伐、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

此词一波三折,抒发了作者对于抗金北伐不遂、收复失地不成的巨大悲痛。万云骏评此词说:“此词能从特殊显示一般,通过登山临水的形象概括了当时人民的共同愤慨和时代大悲剧。”①

四、 历史沧桑,怀古伤今

“抒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这也是登高诗词中的重要题材。文人士大夫对登临处比较讲究,所登之地不是当地名胜,就是饱经沧桑的历史遗迹。登上这样的地方,诗人仿佛穿越了历史,和古人隔时空而相见。因此诗人们往往会感怀历史沧桑,凭高吊古,在今昔对比中引发无限感慨,也更清醒地认识了现实人生,借古讽今,引以为鉴。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天冶县东,处于长江中游,三国时曾是吴国重要的军事要塞。诗的前两联是怀古叙事:“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途经此处,面对这奇伟竦峭、横亘数百年的古代军事要塞,他登临远眺,五百年来的沧桑历史袭面而来,他不禁想起当年西晋大将王濬率水师从益州起兵、东下伐吴的古事。

当然作者所凭吊的不只是吴国的兴衰,“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亘古不变的自然山川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兴亡盛衰。人事变动和自然永恒的对照中传递出作者对于国家兴衰皆由人事的思考。正如刘禹锡在《金陵怀古》中说的那样:“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诗歌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由怀古而感今。如今国家统一,天下太平,往日的军事堡垒也已废弃不用。这看似庆幸太平盛世的言语背后,却有着作者深层的隐忧:国家安定不易,六朝覆亡的教训应引以为鉴。这样看来,这两句诗与其说是在赞美,不如说是在提醒与告诫。

在教材中,类似的诗还有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与朋友登上岘山,凭吊羊公碑。羊祜的名垂千古与自己的无所作为,两相对比,不由悲从中来,吊古而伤今。这首诗“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也是登高怀古诗中的佳作。

登高为普通百姓提供了祭祀祈福、家人团聚的机会,登高也为文人骚客提供了审视人生,生发情思的机会。登高作赋虽不能彻底排解忧思,却丰富了登高的文化内涵,为我们留下璀璨的诗词篇章。

篇5:描写登高的诗词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朱放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武元衡 「登阖闾古城」

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 武元衡 「塞上春怀」

簪茱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郑絪 「九日登高怀邵二」

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羊士谔 「寄裴校书」

簪萸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欧阳詹 「九日广陵登高怀邵二先辈」

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白居易 「九日寄行简」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白居易 「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 「重阳阻雨」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 「九月八日」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司空图 「白菊三首」

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孙逖 「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高适 「宋中十首」

篇6:重阳节登高诗词

重阳今日是,客邸忽凄怆。

树叶惊风堕,稀衣袭雨凉。

黄花衔古色,丹桂发天香。

珍重东屯社,携尊过草堂。

重阳节诗词:《重阳日有作》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

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阳节诗词:《重阳阻雨》

年代: 唐 作者: 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

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重阳节诗词:《重阳后庭中晚步》

年代: 明 作者: 张祥鸢

丛菊几枝吐,重阳昨夜过。

美人别我去,怀抱奈秋何。

月露闲阶砌,衣裳旧薜萝。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古典诗词登高情怀】相关文章:

古典诗歌和古典诗词08-10

立秋古典诗词04-22

爱国古典诗词04-22

古典诗词曲范文05-19

古典诗词作文范文05-26

古典诗词常识范文05-26

古典诗词楹联范文05-26

欣赏古典诗词范文06-03

古典诗词常用典故06-29

古典诗词鉴赏试题06-29

上一篇:中级考试外科基础题下一篇:地税局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