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比较鉴赏

2022-06-29

第一篇:古典诗词比较鉴赏

运用比较阅读提高学生古典诗词鉴赏水平

闵柳钢

(江阴市要塞中学 214432)

内容摘要: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因为如此,它在语文教学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同阶段的学生掌握相应数量的古典诗歌,其意义都是不容臵疑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样看来,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比较阅读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犹如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历时愈久愈发出熠熠的文明之光。正因为如此,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同时学生能否诵读、记忆乃至鉴赏一定数量的古典诗词也成为衡量其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现在学校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编订的教材。面对教材中一首首优美的古典诗词,怎样使学生更好地去品味去鉴赏它们是笔者经常思索的问题。“教无定法,”在教学中笔者积极尝试了各种方法,其中运用比较阅读是笔者经常采用的方法,也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所谓“比较”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有相同或相近特征的事物罗列在一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尺度对其进行衡量、判别。具体到古典诗词的比较阅读呢,就是把两首或两首以上的诗词放在一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尺度去对它们作比较,从中品出一些感受,悟出一些道理,从而增长自身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

那么,笔者是如何运用比较阅读去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呢?

一、意象的比较,品味意象在诗词中的深刻内涵。 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一个诗人或词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通常要借助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事物来表达,这些事物通俗一点说就是诗词中的意象。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雁在古代诗人词人笔下经常出现,而且在大雁身上寄寓的感情多是相似。因为雁是一种候鸟,生在北方,但天气一转寒冷马上飞到南方,所以南飞的大雁经常引起诗人或词人们思乡的感情。为了让同学理解大雁这种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独特魅力,笔者将初中课本中几首都写到雁的诗词放到一起,加以比较。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同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闻雁》中也写到“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以上这几首诗都写到大雁,都借大雁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凄楚心情。比较完这几首诗之后,笔者又进一步启发同学,是不是大雁在古典诗词中都是思乡的代名词呢?为了让同学更好地思考,笔者又将李清照的词《一剪梅》拿出来比较。词中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么其中的雁是思乡之情的寄托物吗?同学经过比较后发现,这里的“雁”借苏武雁足传书这个典故抒发的是希望收到远方来信的感情,因为古人曾经有用雁传书信的故事。

除了雁这种意象之外,笔者通过不同诗词的比较还分析了月亮、家书、落日、昏鸦等很多意象在古典诗词的内涵。通过这种意象的比较,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了这一些诗词,更是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

二、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追踪诗人词人的心路历程。 许多文学作品虽然经过了人为的艺术加工,但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心声。在作品中,往往有作者的笑,有作者的悲,有作者对理想的追求,也有作者失意心情的不经意流露。为了让同学加深对某位诗人词人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找到某位作者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去品味,去鉴赏,从作品中寻找作者的心路历程。李白是唐代诗人群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在初中三年的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李白的诗作,不少诗是李白在不同时期而写的。大多同学谈及对李白的认识,多是停留在他是浪漫主义诗人这一认识层面上,相当部分同学认为李白是天生的乐观派,他的一生是大樽喝酒豁达豪放的一生。其实纵观李白的一生,他有进京做官的春风得意,也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沉郁,甚至还有受尽排斥之后隐居江湖的愤激之情。为了形象的说明这一点,笔者将李白三首代表他三个时期的诗拿出来比较,分别是李白受皇帝召见进京为官时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官场不得志心情转向失意时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志难申萌生退意时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李白因受到皇帝召见豪情万丈欲一展雄心抱负,他喜不能自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何等的春风得意!然而性情豪放的李白进入官场之后并不得意,反而屡遭权贵排斥,于是李白欲大展鸿图的雄心受到挫折,心情转为沉郁。但天性不羁的他生就一副傲骨,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向世人宣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许正是李白的这种个性,使他在官场屡受挫折,事业进取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后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喊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愤激之语。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对李白的了解加深了,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无形中也得到了质的提高。

三、诗词写作风格的比较,揣摩不同风格作品各具的艺术魅力。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代表的文学样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但是,不管是唐代庞大的诗人群体,还是宋代一个个杰出的词人,他们的写作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有时还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流派。比如唐代有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有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代词坛有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也有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为了让学生对不同风格的作品有更形象直观的认识,笔者又运用了比较阅读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讲授宋代词作时,笔者将苏轼的作品和李清照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感悟、鉴赏中去用心辨别它们各自的美。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豪放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而李清照在《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道尽天下悲情女子的凄楚之情。

除了将苏轼和李清照比较之外,笔者还经常引导学生去比较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让学生在具体的作品中感悟想像之美和写实带给人的震撼。此外李煜和曹操、杜甫和白居易等诗人也是笔者经常用来比较的对象,学生在这种比较阅读中确实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写作对象相同但思想境界不同的作品的比较,体会不同作者各自的人生境界。 在讲到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笔者有感而发,在古人笔下,秋天多是悲凉的,所以古代文学作品悲秋之作层出不穷,马致远的这道《天净沙〃秋思》更是被人尊为“秋思之祖”。那么有没有反其道而行之的作品呢?有“乐秋”“喜秋”的作品吗?笔者引导同学去寻找通过写秋天以发积极向上之情的诗歌,很快同学们想起了七年级就学过的刘禹锡的《秋词》,诗中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这首诗中,作者面对秋天全没有悲观孤寂之感,有的只是积极向上的万丈豪情。像这样写作对象相同而思想境界完全不同的作品真的很有必要拿出来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人生的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比较中去阅读,在比较中去发现,在比较中去辨别。在某种意义上说,比较阅读确实有单一阅读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比较阅读,知此又知彼,一箭而多雕,何乐而不为呢?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它们蕴含着我们祖先杰出的智慧,这样看来,运用比较阅读去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探索了。其实古典诗词可以比较阅读,现代诗词同样也可以在比较中去阅读,比如我在讲授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时,就拿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予以比较,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了。

第二篇: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2、学习答题思路,掌握诗歌意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比较鉴赏的方法。

3、掌握和运用比较鉴赏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和运用比较鉴赏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考纲回顾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方法: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

方法: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

三、合作探究

1、课件展示:[2006•湖南卷].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薛宝钗咏白海棠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

珍熏芳姿昼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自携手瓮灌苔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

胭脂洗出秋阶影,

借得梅花一缕魂.

冰雪招采露砌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淡极始知花更艳, 秋闺怨女拭啼痕.

愁多焉得玉无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欲偿白帝凭清洁, 倦倚西风夜已昏.

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2011•湖北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和风细雨

(2) 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 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 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 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

小结:通过以上两道高考题的展示,使学生对高考比较鉴赏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高考题形式: 提问:

诗歌比较鉴赏的题型有哪几种? 诗歌比较鉴赏题有哪些设题角度? 题型:

示范仿写、综合分析 设题角度:

体裁、意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 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 方法:

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 题型示例

1、比较意象: 课件展示: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 (先由学生思考讨论)

展示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抒发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归纳解题要领: 第一步:紧扣文本,分析各自意象特点; 第二步:结合特点, 分析各自意象意义。

课堂即时演练: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 半峰残月一溪冰。

问题: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课件展示草考答案: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王诗表现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周诗表现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2、比较思想情感

方法: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 鉴赏示例

课件展示: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

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

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

问题:(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步骤一:找出求“同”关键词:(学生找出) 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

展示参考答案: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

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 步骤二:归纳意象,品味意境。 明确: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步骤三:体味情感

方法: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 趁热打铁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比较情感异同

①“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第一步、求“同”关键词:自许;鬓虽残、衰鬓斑(学生找出)

展示参考答案: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2、存“异”关键词:谁知、心未死;空、衰、斑(学生找出)

展示参考答案: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3、比较表达技巧

鉴赏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题:(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步骤一:分清手法

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步骤二:解析诗句。

答: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步骤三:明确效果

答:“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 学生归纳方法,明确:

• 步骤一:分清手法 • 步骤二:解析诗句 • 步骤三:明确效果

四、小 结

1、诗歌鉴赏比较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

2、比较意象

紧扣文本,分析各自意象特点 结合特点,分析各自意象意义

3、比较思想情感

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

4、比较表达技巧

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

五、练习巩固(完成《步步高》资料相关练习)

第三篇:2016(最新)高考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教案

公开课教案

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高考诗词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掌握和运用比较鉴赏基本原则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答病例与规范答题的比较明确答题思路。

在讨论、练习中归纳、掌握诗歌形象、语言、表现手法、内容感情比较鉴赏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在比较中进一步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比较鉴赏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规范答题。 教学难点:

在整体理解诗词的基础上,求同辨异。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要点:

一、考纲回顾

鉴赏评价D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情回顾:

命题特点:不同诗人作品的比较;同一诗人作品的比较。

命题考点:

1、比较形象

2、比较语言

3、比较表达技巧

4、比较内容情感

三、合作探究

1、真题示例(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 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 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2、问题例析

第 1 页 共 5 页

3、从上题中可看出诗词比较阅读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比较鉴赏基本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比较鉴赏,即“求同辨异”。比较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比较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步骤。

比较方法:求“同”关键词

寻“异”关键词 。大部分的比较类诗词都可以借助关键词来更好地分析异同。关键词可能是描述意象的名词、形容词,可能是直接或间接表明情感的动词等,当然也有的找不出具体的词,要结合诗词的整体内容去理解。

4、其他题型示例

【比较语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注: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求“同"关键词:望

辨“异”关键词?(学生找出)高楼 帝京

若为 峰头 故乡

参考答案: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以自己化身千万置身每个峰头这一奇妙的想

第 2 页 共 5 页 象来收束全篇,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强烈怀念。

【比较表达技巧】(2016龙岩市质检)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9.张若虚诗“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与李煜词的末尾两句“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都是借月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它们表现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求“同"关键词:月

辨“异”关键词?(学生找出)数声 月 到

徘徊 卷不去 拂还来

参考答案:李煜词采用视听结合、声色交融的方式,写出秋月的清光和断续的捣衣声共同触动了词人内心孤独的心弦,引发了他的满怀愁情。张若虚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月”。闺中思妇睹月生愁,但月光多情相依,卷不走也拂不掉,生动地表现了思妇内心无法摆脱的愁苦和迷惘。

【比较内容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题目。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②银胡觮③ ,汉箭朝飞金仆姑④ 。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⑤ ,换得东家种树书⑥ 。

注:①锦襜(chān)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襜:战袍。衣蔽前曰“襜”。②夜娖(chuò):整理

③银胡觮(lù):箭袋 ④金仆姑:箭名。⑤平戎策:指辛弃疾上书给皇帝为光复中原、抵抗金兵出谋划策的《美芹十论》、《九议》等⑥换得东家种树书:指归隐山林,过田园生活。

这首《鹧鸪天》的上片和下片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辨“异”关键词?(学生找出)壮岁 拥万夫 渡江 汉箭朝飞

叹 白髭须 换

参考答案:上片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的豪迈情怀。下片表达了词人韶华易逝的感叹,英雄空老的无奈。两相对比,更突出词人不能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苦闷,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词人的人生悲剧色彩更加浓郁。

四、课堂练习

阅读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 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 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求“同”关键词?(学生找出)恨

愁→拟人

辨“异”关键词?(学生找出)回首 背

低面 藏

第 3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都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杜诗凄怨低沉。“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感伤迟暮之恨,表露作者伤感不平之情。杨诗活泼有趣。“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五、课堂小结

比较鉴赏基本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比较方法: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 简易口诀:读标题,解要素

看注释,推主旨 品语句,体情感 细辨析,找异同

六、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崔融

杜审言①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坐觉②烟尘扫,秋风古北平③。

[注]①崔融:杜审言的友人,时任节度使书记官。杜审言:(645-708),湖北襄阳人,官修文馆直学士。杜甫祖父。②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③北平:郡名,此处泛指北方边地。 (1)、“笳吹夜边声”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都写了“边声”,二者各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5分) (2)、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6分)

2、阅读下面两首李贺的诗,完成后面的题。

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 若个③书生万户侯?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④, 快走踏清秋。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5分) (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抒情方式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6分)

教学反思:

第 4 页 共 5 页 译文

君王将派遣大将出师远征,你作为书记官也奉命随行。 饯别的酒宴规模十分盛大,雄壮的军威轰动整个洛城。 军旗在早晨的寒气中飘扬,胡笳在夜晚的边境上传鸣。 你稳坐中军筹划灭敌计谋,北方的边境秋天就能平定。 注释

崔(cuī)融(róng):杜审言的友人,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历城)人,唐文学家,时任节度使书记官,与杜审言有深交。 行出将:将要派遣大将出征。 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

祖帐(zhàng):为送别行人在路上设的酒宴帷帐。

连河阙(quē):从京城连续到黄河边。阙,宫殿。指京城。 军麾(huī):军旗,这里代指军队。 洛(luò)城:洛阳城。

旌(jīng)旃(zhān):旗帜、军旗。 朔(shuò)气:北方寒冷的空气。

笳(jiā):即胡笳。一种管乐器,汉魏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军营中常用作号令。 边声:边界上的警报声。 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

• 1.特点:前者悲凉,后者豪壮。

• 作用:前者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与忧国的悲慨之情作铺垫;后者渲染了军营整肃的氛围,衬托出士气的高昂。(特点2分,作用3分,意思对即可)

• 2.表达对战争必胜的信心和对友人荡平敌寇的鼓励和祝愿。(或表达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对友人军事才华的赞美)颔联描绘饯行的隆重和出征时军威的雄壮,颈联想象军营行军驻屯的整肃和警惕,暗示战斗必将胜利,尾联想象友人运筹帷幄的雄姿,展望荡平敌寇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的鼓励和祝愿。(思想感情2分,结合全诗分析4分,意思对即可)

1、①主题都是表达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思想。(2分)也有怀才不遇之苦。(1分)

②《南园》连用反问,直接表达上战场为国建功,自己也可画像挂入凌烟阁,获取万户侯之爵位的渴望。《马诗》借骏马带上金笼头在边关大漠肆意驰骋来表达内心对功业的渴望。(2分)

2、①《南园》直抒胸臆,(1分)“吴钩”“收取关山”等直白的语言,痛快淋漓的表达作者内心思想;(2分) ②《马诗》托物言志(1分)通篇用比喻,借骏马带上金络脑来间接的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抒情委婉,耐人寻味。(2分)

第 5 页 共 5 页

第四篇: 诗歌比较鉴赏学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2、学习答题思路,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比较鉴赏的方法。

3、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二、了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设置题目。

1、不同诗歌体裁比较;

2、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

3、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

4、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比较;

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

6、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7、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8、不同诗歌同一描写对象优劣比较;

9、诗与画的意境比较;

10、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

11、不同诗歌选材立意比较;

三、比较鉴赏示例(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情感比较)

(一)不同诗歌体裁及意象比较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

。这两首都是抒发___

。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解题要领:

1、要熟悉课本诗句,并能准确鉴赏。

2、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思想,结合全诗的感情基调。

3、思想感情用语的使用要准确恰当,不能胡乱套用。

4、分层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异,先整体再局部。

(三)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比较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苹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对比问题:

1、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2、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解题要领:

1、抓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感情。

2、由果寻因,准确理解诗句表达的不同含义。

3、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小结:

四、习题

提高对比赏析型

示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

课内外联系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清人刘熙载说:“绝句取径深曲”,“须如睹影知竿乃妙”。文学佳品具有独特的艺术弹性和张力,能给读者留下丰富而广阔的探究空间。白居易的《夜筝》便是这样的范例。有人评价它是《琵琶行》的缩本,其间对音乐的侧面描写具有丰富的暗示性,使人能“从一斑而窥全豹”,对此,你有同感吗?

请结合诗作展开联想,作简要赏析。

第五篇:古典诗词鉴赏口诀

古诗鉴赏不畏难, 考纲要求烂心间。 表达技巧和形象, 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 神游于古想联翩。 诵读咏叹兴会至, 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 押韵也使语序缠。 语言风格有特质, 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 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 主客相融滋味长。 离愁别绪托折柳, 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 春草无涯友情芳。 燕飞世迁夫妻苦, 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 鱼传尺素鸿雁忙。 凡此种种难尽举, 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 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 直抒胸臆显爱憎。 更兼触景生情意, 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 尽吐块垒见真情。 侧陪正面静衬动, 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 虚实结合更鲜明。 双关互文兼对仗, 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 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胸存类型不驳杂。

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 思亲怀乡拟不差。 故道长亭别情重, 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 舒啸山水访道家。 咏史写人堪自比, 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 或欲建功或挞伐。 对号入座须谨慎, 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 读品思评四步法。 如今识尽个中味, 居高临下六分抓。

(二)

一看题目明含义。

二看作者悟情志。

三看背景知来历。

四看意象析主旨。

五看典故解用意。

分析风格与手法。

时代、流派要牢记。

诗经表现是现实。

楚辞浪漫多比喻。

汉代乐府很灵活。

北魏风骨颇大气。

两晋山水寄情意。

陶潜首推属第一。

南朝爱情缠绵意。

北朝边塞铿锵诗。

唐代鼎盛两高峰。

李诗浪漫杜现实。

白诗兼备李杜风。

无题含蓄刘禹锡。

初唐清新有四杰。

晚唐哀婉数李煜。

词生唐代兴于宋。

豪放、婉约两分枝。

苏词、辛词多豪放。

高歌“大江东去”。

低吟“廉颇老矣”。

婉约首推李清照。

国恨家愁蕴笔底。

元代诗型有变异。

曲中可寻诗痕迹。

明清诗作讽现实。

锋芒毕露抒胸臆。

古诗源远一脉承。

多吟、多背、多深思。

(三) 内容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语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

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以小见大旨意远,见微知著诉衷情。

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

眷恋伤感郁心头,黯然收笔胜有声。

风格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

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

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

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答题技巧

胸有成竹话题型,内容手法和意境。 情感修辞词理解,意象思路与风格。 通读纵览理文意,朦胧获取初信息。 题目点意明情状,统率作品起导航。 主体意象是关键,心情蓄积有积淀。 主旨意蕴在诗眼,情脉基调显隐含。 景情事理实与虚,披文求迹寻思路。 已知信息巧利用,时间注释及前序。 身分身世与思想,柳暗花明又一庄。 含英咀华品语言,含蓄曲折捕隐含。 情理一脉有跳跃,起承转合莫放过。 景情融合出意境,形象把握出感情。 主旨思想把握准,遣词炼字诗有神。 立场观点与态度,思想倾向有表露。 古典常识勤积累,知识常规君莫违。 干戈烽火指战争,月亮婵娟与蟾宫。 金乌东曦指太阳,乌兔漏箭喻时光。 兰舟樯棹代指船,书信鱼雁简札笺。 物象传情珠有泪,物是人非人空醉。 柳笛雨月北雁飞,鹧鸪杜鹃人憔悴。 以水喻愁不罕见,托物言志不片面。 景语情语不分家,拨云见物有余暇。 常见主题有门道,顺理成章露一招。 自然风光基调新,乐景乐情把握准。 别诗分清主与客,时间场景莫放过。 边塞戍卒多哀怨,暮鼓羌笛诉肠断。 干戈涂炭闹兵荒,历史背景记心上。 报国请缨路无门,怀才不遇伤忠心。 怀古凭吊人和事,昔胜今衰流涕泗。 他乡月明思亲人,景情相生不可分。 咏物寄兴尽余情,托心于物道心声。 词中共性有风格,花间豪放与婉约。 边塞山水与田园,独树一帜有特点。 同一作家法固定,枝外生节有个性。 词法句法要明察,修辞借用有变化。 专用术语勤积累,有备而来谁怕谁。 开放鉴赏君莫怕,自圆其说思路阔。 敏锐挖掘信息点,机警捕捉切入点。 多答点数抓关键,撒网捕鱼有分赚。 重点条目排在前,次要信息接尾连。 思路清晰要点准,精心梳理心平稳。 重点内容讲具体,物我合一咀嚼细。 熟读成诵多积累,水之就下莫用推。

上一篇:感动小学生的故事下一篇:古代文学常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