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散步有感

2024-04-27

读散步有感(通用11篇)

篇1:读散步有感

读《美学散步》有感

想象一种艺术,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在宗白华先生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中出现的频率最多的词就是:宇宙、人生、艺术、美、心灵、节奏、旋律、飞舞、音乐化、体验。这些词语既解释了中国艺术的至境,也显现出揭示者的人生至境。

宗白华先生选择了一种“纯粹”的中国艺术,也就塑造了一种淡泊、自然的生活方式。也许,要想体验到中国艺术至境的乐趣,宗白华先生的选择是惟一的,但是,世界上的艺术是多姿多彩的,因此人生也应是多元化的,何况,人生的至境也还有其他几种。中国古代美学遇到宗白华先生真可谓是一种幸运,因为他学贯中西,融会贯通。也正是在宗白华先生的文章里,中国美学的各方面特色被熔炼到了极致。也许在他之前也曾有人发掘过,但都不可能像他那样贯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这一点或许是得益于他曾深究过以尼采为代表的生命哲学。

在《美学散步》这部著作中,我着重读了《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这一章节。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宗白华先生给出了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而心灵之美来自于自然之美,世间的万事万物皆可以给予人们心灵境界。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幻出多样的美。例如,同样的一轮明月,因不同的人看到,却会发出不同的感慨。或是,同样的人看同样的山峦叠嶂,却因心情的不同而生出不同的思绪。人们从饱含热情的生活与旅行里,获得一种科学的识见。这种识见让他们发现了自然的美丽动人处。欣赏自然美的能力逐渐发展,于是,对自然美深深的感受,在诗篇里洋溢开来。而对人们来说,山水美的发现是与心灵融合在一起的。欣赏与赞叹是一面;虚灵的体会与玄理的思索又是一面。

中国艺术家何以不满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因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在发现美的时候,态度既是超脱的,又应是入世的。艺术家要为人们展示一个极美的人生与宇宙,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首诗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说得正是如此。

柏拉图曾认为,物体的概念比我们感觉到的物体更为“真实”。关于“椅子”的概念——有关椅子的抽象概念——比这把或那把物质的椅子更长久,更真实。后者会腐烂然后停止存在,而前者却不会。任何美丽的个人最终都会变老,满头皱纹,会死去,并且不再存在,可是,美这个概念却是永恒的。

中国艺术的境界,其渊源基础在于哲学。而哲学,偏于老、庄一派,到魏晋时候更成为探求玄理之学,对宇宙、对人生进行形而上的析理与思辨。由此,联想到那时代的风尚,以及从书、画发展至文的一些美的理想。那时代议论人物,往往从审美的一面欣赏人的精神气象。其中懵懂而生的,是对个体美的意识。譬如风骨,便是人格个性美的一种。一个有风骨的人,往往性格坚强而不屈,品格刚正而有骨气,素性潇洒,风度翩翩。这正是那时代共同欣赏与尊重的。后来,“风骨”用于艺术,成为一种境界之美。于是绘画上,用墨要有流动的感觉,用笔要有穿透的力量。书法上,有所谓骨架立于其中,故而气脉贯通,隔行不断之说。而做文章,则要有生命感,鲜活而生动;要有精神性,不能软绵绵、懒洋洋。

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唯道集虚。”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面具同样的意境结构。齐白石先生是家喻户晓的大画家,在他的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的绘画以留白为其特色传达了中国画的艺术精神,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品读一下这部《美学散步》。宗白华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人们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就会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可以说,宗白华先生把中国体验美学推向了极致,后人很难再出其右,他作为一个审美悟道者本身已成为一种道显而美的象征。但我们还应借着散步者的灵光走进茫茫天地之间去不断求索。

篇2:读散步有感

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艰深、晦涩、术语多,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写美学,文字清新淡雅。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

内容梗概

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

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

比如魏晋的书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子,就是魏晋人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美的具体体现。艺术的欣赏是为了形成艺术的人格,而魏晋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国艺术史区别于其他民族,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采、最动人的篇章。这个时代之前,思想定于一尊,艺术过于质朴;这时代之后,思想受儒佛道合流的支配,艺术过于成熟。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由。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

晋人发现了山水的美,王羲之说:“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他们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而对于哲理的探索,却是一往情深,王戎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痴绝尤不可及。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是用心灵在体味自然。

晋人之美,美在神韵。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粘滞于物的自由精神,比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扩而大之可以形成一种镇定的大无畏精神。美之极,则雄强之极。王羲之书法人称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淝水大捷植根于谢安美的人格与风度中。枕戈待旦的刘琨,横江击楫的祖逖,勇于自新的周处,都是千载而下懔懔有生气的人物。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这是一种唯美的人生态度,还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里求极量的丰富与充实;二是美的价值寄于过程本身,不在于外在的目的,所谓“无所为而为”的态度。比如王子猷大雪夜忽忆戴安道,即乘小船就之,经宿至门即返,人问答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宗白华认为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而不拘泥于其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

在这部书里,宗白华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晋人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发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原创]《美学散步》――读后感

这本书是老人在散步中偶然的一回顾,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他说“我们心中不可没有诗意、诗境,但却不必定要做诗。”有了诗意和诗境,作曲家可以谱出至美的音乐随想;画家可以画出人间的真味;作家可以写出很好的小说;至于建筑师,可以像安藤、像柯布,像路易斯•康一样,做诗意的建筑;而我们,如果什么都做不好,光光散散步也很好了。不是吗?

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芒。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精辟的美学见解。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的超旷空灵。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

该书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章中,作者还认为那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而不拘泥于其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在这部书里,作者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晋人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发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一个意韵,我想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该要有一颗诗的心,一颗纯真的、善于感悟美的诗心。用心去感受美,它就在你身边!

美学散步》读后感

赵娟

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

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静穆的观赏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然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然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摄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达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

篇3:读《美学散步》有感

关键词:透视,中国画,西洋画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 几乎汇集了他一生的最精要的美学文章, 其中以一种浪漫抒情的文字, 充满诗意的心情写下了这些文章, 这是中国美学经典之作和必读之书。宗先生带着一种散步的闲适心情体味着中西艺术的精髓, 当我们读完它的时候就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宗先生的这本著作对我们青年人, 特别是刚接触艺术的有很大启发和引导作用, 在这里我想单独谈一下《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这篇文章对我的一些启示。

这篇文章一开始就通过清代画家邹一桂对西洋画法的批评提出中西画法的极大区别, 特别是对西画的空间表现持一种不满态度。其实空间表现说的就是透视的表现。西洋画有几何学透视法、光影透视法和空气透视法 (往往被忽略) 。在康德哲学中透视的说法是“直观觉性的先验格式”, 但是人心理上的空间意识的构成是考感官经验的媒介, 人的主观视觉不完全符合客观物理的关系。无论是西洋油画、雕刻艺术还是音乐舞蹈都可以感到空间的境界。关于中国画中的空间意识就不能不提到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在每次书写一个字的时候, 通过八个基本的笔法来结成一个“生命单位”, 这种空间意识也与时间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音乐化的节奏。书法的空间感觉也像舞蹈与音乐引起的力线律动的空间感觉, 具有形线之美, 有情感与人格的表现。中国画并没有静物之说, 画花鸟兰竹也并不是固定位置进行写生, 而是从各个角度观察, 之后提炼到最精华的到画面之上。画面往往没有背景, 舍弃颜色, 用写字的笔法表现出生命神韵。这种画法就不存在透视了, 完全是一种“灵的空间”, 即画家寄自己的情感于作品中, 不是直观摹写而是主观加工处理的内容展示在画面上。

西洋画法的透视源于几何学和科学, 他们更重视宇宙形象的数理和谐性。西方人是抱着一种科学理智的态度来处理画面。画家们努力研究透视法、解剖学, 以建立合理的真实的空间表现和人体风骨的写实。西方画家在作画时, 往往站在固定地点, 用一个角度透视, 他们已经站在空间外面来营构他们的审美空间。西方人用“物理学的眼光”看世界, 侧重于对自然形体的科学感知。但是这是一种对立的抗争的眼光正视世界, 所以在对自然和人本身之间存在分裂紧张的情绪, 不能忘怀尔我, 浑化为一, 而是更偏重科学冷静的态度。西洋画透视法在画面上看起来很真实, 但是真实的假象看起来越真实越虚幻, 直到后来的各种主义 (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 的出现则是“苦闷的象征”。

而中国山水画开创人宗炳、王微早就提出了中国空间意识及透视法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采用“以小观大”的方法, 从整体角度出发来考虑部分的关系与安排, 其“折高折自有妙理”。宗炳在他的《画山水序》里说:“今张绡素以远映, 则崐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竖划三寸, 当千仞之高, 横墨数尺, 体百里之远。”又说:“去之稍阔, 则其见弥小。”王微的《叙画》里说:“古人之作画也, 非以案城域, 辨方州, 标镇阜, 划浸流, 本乎形者融, 灵而变动者心也。灵无所见, 故所托不动, 目有所极, 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 拟太虚之体, 以判躯之状, 尽寸眸之明。”宗炳从根本上反对在固定点透视的方法, 王微则从根本上反对绘画的写实与实用的目的。画家不是从某个固定的透视焦点, 而是从整体上把握全境的节奏。中国人对于自然宇宙的空间生命的态度不是对抗的, 也没有紧张的因素, 而是将自身融入其中, “万物皆备于我”。宗先生认为中国画是“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 他很赞赏《易经》上的“无往不复, 天地际也”,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 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 中国人就是本着这种意识作画的。

下面我想分别说说中国画中的几种透视类型:一、散点透视。宋代郭熙在他的《林泉高致》中提到“高远”“深远”“平远”。西方透视是将一切视线集中在一个焦点, 而中国的画家是从上下四方把握自然地景象, 之后把全部所见组织成为一幅作品。二、无透视。就如中国人画竹, 放弃颜色而参照月下映窗的影子, 明了于心, 于是用书法的笔法写下作者于物及自然宇宙之间的感情。三、不精确地焦点透视。沈括的《梦溪笔谈》提到“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李成的画近处的山石溪水是正面的透视, 而远处的房屋则是以仰视的角度来画的。四、“造影”法。《韩熙载夜宴图》中一段韩熙载坐在木塌上看戏的情景, 近处的栏杆却比远处的短很多, 这种效果看起来就是像投射在画布上的影子。五、人物大小依地位之尊卑定。最明显的例子是《步辇图》中唐太宗与抬着他的侍女的身形大小的比较, 《簪花侍女图》中贵妇人的形象也比婢女的形象大很多。

中国艺术的空间意识已经超脱了单纯的科学分析, 在诗意的创造中提尽生命律动的变化, 诞生了一种新的审美特点, 即“虚实相生”。宗先生对“虚”与“实”的论述有很多。他认为空灵和充实是艺术不可缺少的两大因素, 是艺术心灵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由能空、能舍, 而后能深、能实, 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无不把它的最深意义灿然呈露于前。”中国山水画趋于简淡, 简淡中包具无穷。宗先生对于中国书画中的“空白”也有特别深入的认识, 空白部分要与书写笔画的部分相协调和适应, “计白当黑”, 这里的“白”与“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白”包括着宇宙万物生生不息, 是作者主观与客观宇宙间的一种交流。书法与戏曲、舞蹈、音乐也有着共同的特点, 他们之间都贯穿着音乐精神。唐朝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 吴道子画壁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中国艺术善于运用舞蹈的形式, 辩证地结合着虚与实, 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意识, 并贯穿在各种艺术里, 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

中西空间意识的不同与两个名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西方人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观察世界, 中国人更重感悟体验, 与自然站在同一位置上, 保持着自身与宇宙交流来表达生命的流动神韵。宗先生从中西画法的不同总结出中西空间意识的差别, 宗先生的美学思想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供一条宝贵途径。

参考文献

篇4:读“书法”杂志有感

倘若领导同志或所谓名人的字,写得的确卓越,够得上法书,我不但不反对这么办,而且双手拥护这么办。但恕我率直,有的写得却实在并不出众,甚至是毫无足观,而刊物却偏要借重,这就很值得商榷了。因为你办的是“书法”杂志,而不是任何其他别的什么东西。我相信,有些领导同志由于工作关系是题过一些字,但却未必就自视为书法家。他们未必就那么不谦虚。我们也不要迷信名人都能写得一手好字,他们可以因其那些方面的成就而有“名”,却未必然在这些方面有其“实”。在“彼”为权威,在“此”就可能并不出众。这就象鲁迅说的,决不要相信,无论什么人一到某种地位,就都能成为“通人”。孔子不是还要以七岁的项橐为师吗?就是因为孔老夫子这位大圣人、大权威,不得不在小孩子项橐的智慧面前甘拜下风。当然,编者难免有其苦衷在,不能完全责备他们。因为如果他们真正敢于有点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而并不这么办,那么被人扣上“脱离政治”、“不为社会主义服务”之类的帽子,还是很不好受的。这曾经是风气使然。但时至今日,还很浓厚地存在这么一种风气,就未免令人有点不解了。

我不懂外国文,不知道外国的书籍或杂志是否也都这么办。那么我就查一查中国的古书吧。手头正好有一部《全唐诗》,这就只好请教它了。也是打开一看,果然首先映入眼中的正是太宗、高宗以及历代后妃之作,然后才是各家诗人之作,包括我们的伟大诗人李、杜在内。我这才有点“解”了。虽然不是“于今尤烈”,却的确也是“古已有之”。我们不免也承接了这么一点“流风余韵”。《全唐诗》是通政使曹寅奉命主持编辑的,这么做可以理解。可是,难道我们今人不应该比他“解放”一点吗?

篇5:读《散步》有感

清晨迷迷糊糊地被爸妈叫起洗漱、吃早餐,急急忙忙的赶去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任务,下午回到家写作业,有时又会因为磨蹭被妈妈不停的唠叨。吃一顿简单的晚餐,晚上明明很困却也要被催着才不情愿地睡下。按照固定的生活模式,一天天过着平凡的日子。

开学那天拿到课本,第一次翻开书,认真地看着《散步》这篇文章。文中只是描写了散步的片段,却让我回想起了生活中的许多点滴。包括爸妈的唠叨和批评,还有我曾经心里偷偷埋怨过的他们太过严厉。我突然觉得这一切也是那么的温馨美好,好像淡淡的鹅黄色,好温暖。只是那么平常的生活琐事,却让我回想起了生活中许多隐隐的心酸。包括爸妈头上慢慢增多的白发,包括爷爷奶奶渐渐弯起的腰。对他们,我有太太多的感谢,和太多太多亏欠的抱歉。面对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苍老的脸,还有多久,你们可以陪伴在我身边。

如水的岁月中渐渐地我长大了。渐渐地你多了几分沧桑,我少了几分稚嫩。渐渐地我才懂得那些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才是最最珍贵的。那些平凡的日子才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这样,我渐渐懂得,在我慢慢长大的时候,你们却会慢慢老去,你的手是会慢慢变粗糙的,你的背也不是永远累不弯的。但是无论再过多少个慢慢,请放心,我会帮你梳头,帮你系扣子、绑鞋带,会尽可能的陪在你身边。就像你当年做的一样。我会牵着你的手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地走。就像当年你牵着我一样……

篇6:读《散步》有感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但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他,我唬他,我责备他,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在说:“我已经尽了全力了。”

我拉他,我扯他,我踢他,蜗牛受了伤。他流着汗,喘着气,继续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扯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呀,为什么?”你不是在折磨我么?

天上一片安静。

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怎么闻到的花香,原来路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了鸟叫,我听到了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是多亮丽!

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

篇7:读《散步》有感

全文字数不多,共分八个自然段。

首先,文章第一句就交待了散步中的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然后点明了散步的原因,是母亲“身体不好”。一个“熬”字,以祖孙三代人闲暇散步为线索,叙写了散步过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以自然景色“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描写了生生不息,永不停止的世间万物,其实这也是作者有意地在喻物明理,“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寓意了“生命在于运动”的人生自然规律,揭示了“生命”是人生第一要义。

在散步的过程中,儿子朴实的话语“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表现出了一家祖孙三代人闲暇散步时的乐趣,在抉择到底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反映了作者从尊老爱幼的观点出发,注重现实,“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并且“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于是作者产生了想法,直抒胸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体现了作者的家庭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篇8:读散步有感

关键词:南音,美学散步,空灵,净化

宗白华先生是现代哲学家、美学家, 也是一位诗人。对于其著作的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 有人这么评价:“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都应该去读《美学散步》, 阅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如同我们散步归来, 发觉自己的心灵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升华与净化。”事实也确实如此。同时笔者认为, 任何一个热爱音乐的人都应该去聆听南音, 因为南音本身就拥有一种宁静致远的美学精神。细细体会南音清闲的优雅, 感悟南音淡泊的意境, 历史音画, 识读工尺谱, 畅游南音魂, 何尝不是一种美学散步呢。

一、南音之美何处寻

南音广泛流传于闽南地区以及海外华侨的聚居地, 懂南音的人都说, 南音很美, 可美又在何处呢。宗白华先生说:“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 一是艺术的美, 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 那么, 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1]

南音之美何处寻, 重要的还是在于追寻者的内心。南音之美不奢华, 不张扬, 不骄纵, 以其平稳的曲调荡起人们内心千层涟漪, 成为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情感寄托, 她的美就已经存在于海内外南音爱好者的内心, 并且根深蒂固。

倘若让闽南地区之外的人欣赏她的美, 似乎并不容易, 因为她语言的局限性以及传诵的是与现代快节奏相反的音乐, 当浮躁不安成为了现代人的特性, 南音就很难打动世人的心, 唯有心静者才可以领会。若想领悟南音之美的神韵, 就需要有一种以天地皆在我心中情怀, 和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澄澈, 才会发现南音这种清与和的美的统一。

二、南音之空灵

“空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范畴。它的涵义在于其空寂灵幽与透明澄澈。”[2]南音的空灵是一种意境, 它以幽静深远的音乐呈现出一种高超莹洁的人生态度, 每一首曲目本事都体现着闽南人的心与自然的交流与碰撞。南音的艺术张力超越了时间, 超越了空间, 南音爱好者所展示的是博大的情怀, 莹洁的灵魂, 无尽的真情流露, 留给欣赏者的是一个清新空灵又百转千回的世界。

南音的空灵宛如镜中花水中月。宗白华先生提到:“精神的淡泊, 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南音人自古素有清高之名, 他们将有限的艺术形象达到无限的艺术意境。如《去秦邦》中有“想今日于方知恨我命运都究未是, 悔当初何卜秦邦去, 致惹今于旦, 有只万苦千辛, 卜共谁诉起。”的落寞, 《元宵十五》有“元宵十于五阮共君亲相见, 见君赁标致, 不汝看君赁标致恰似天仙无二, 返来阮厝于怏怏成病, 幸逢六月, 不汝幸然楼前丢落手帕荔枝。”的含蓄。

在弦管爱好者的闲暇时光里, 横抱一把琵琶, 手持一把洞箫, 坐拉二弦、三弦, 便可让南音的美家传万户, 让海内外游子思乡情切。每一首曲目, 每一段旋律, 都反映了历史的空灵, 诠释着弦管人的恬静和对生活的悠然自得。由此可见, 南音的空灵是一种含蓄的玲珑的美, 是独具魅力而匠心独运的美, 是一种意犹未尽的美。

三、南音之净化

在西方美学思想中,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音乐对人有一种神秘的“净化”作用, 可以使人类的身体与心灵趋于和谐。宗白华先生在书中也如是说:“美是调解矛盾以超入和谐, 所以美对于人类的情感冲动有净化的作用。”[3]目前, 南音的净化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从音乐治疗学上讲, 南音可以减少人们的烦闷和痛苦, 从人类学角度讲, 南音可以弱化人性的缺点, 提高人格品质, 从社会学角度讲, 南音可以使人生活规范, 使人生变得一致, 从而使社会变得和谐。

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 音乐美育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净化理论。南音的美育功能就是以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来承担国民精神与情感的重建, 通过南音传递海内外侨胞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审美愉悦为人们疲劳的心灵提供一个音乐的空间进行歇息。因此南音审美教育应该通过“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净化现代人浮躁不安的心灵, 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 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 让世人都能发现南音之美, 感受南音之净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南音就如一颗稀世瑰宝, 折射着空灵与净化的美学光芒。无论是寻找南音之美, 还是南音之空灵, 或是南音之净化, 在自然与艺术的背后, 总有一种力量使人们想进一步的欣赏它, 了解它, 评判它。对南音用心就有美感的诞生和心灵的释放, 或许这还是因为一切美学都来自心灵的缘故。一把琵琶, 一本工尺谱, 就可以演绎出淡雅清新的意境, 我想, 这就是散步于南音美学之后的诠释吧。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

[2]张美萍.宗白华“空灵”美学思想论[J].中南大学, 2009, 5.

[3]王珊.泉州南音概述[J].中国音乐学, 2007, 2.

[4]王丹丹.南音腔韵的艺术特征、表述形态及其价值观[J].人民音乐, 2003, 10.

篇9:读鲁迅《立论》有感

人是有智慧的高等灵长类动物。人不会像动物那样对周围环境和发生的大小事件只是被动接受。人有思维,会思考,对客观事物或问题,或多或少总是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人有语言,有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的能力,还有通过语言与同类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欲望。当人类不停进化,社会不断进步,以至发明了文字之后,人们也开始使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了。人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立论的条件,需要和能力。

然而,中国人是最怕表态,最怕站队,最怕“立论”的。

赵高指鹿为马,就是典型的逼人立论的手段。到底是鹿是马,只要是视力正常,智力健全,具备基本常识的人,都不难得出答案。但关键在于,这绝不仅仅是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要向一个拥有野心和势力的残暴强权者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选择站队的重大抉择。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从强权,固然能保全性命与前程,但实在是有违良心;遵从良心,反对强权,就必须要有牺牲性命的觉悟。而不表态立论的人,若不是自身拥有足够的地位和实力能加以牵制,或是让人忌惮到无法逼迫的明泽保身之辈,就只能是被视为墙头草加以消灭以防后患的炮灰了。

上下五千年,无数血泪铸就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一旦“立论”,就意味着将自身乃至整个家族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赌桌上,买定离手,不可更改了。押对了,飞黄腾达;押错了,血本无归;两边押注,立场不坚定,左右不讨好,犹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两边都不押,难以独立生存。所以说,立论,难!

鲁迅《立论》中老师讲的故事更有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

“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这其实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们最通常的做法是说些好听的、祝福的话,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也好。将心比心,大喜的日子谁也不想触霉头,何必惹人不痛快,给自己找麻烦呢?

但小孩子大多还没有被成人世界的人情世故磨光了棱角,所以《皇帝的新装》里才有了唯一的真话。

鲁迅《立论》中纯洁而善良的“我”,心存道德良知,胸怀美好愿望,向成人提出了让自己纠结的问题: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两不得罪,又保全自身,这问题成人是怎么解决的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Hehe!he,he he he he!’”

“这孩子呵!”——怎样?您可以自己想。

“您瞧!”——瞧什么?您想瞧见什么就瞧见什么。

“那么……。”——那么啥?您想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

“阿唷!哈哈!Hehe!he,he he he he!”——打什么哈哈?我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说了。

我给出了基本的句式,留给您去填上最让您满意的内容。

我没有说慌,也绝不会遭打,更不会被跨省。

我们只是平凡的大多数,趋吉避凶成了本能和生存法则。有人说:“别跟我谈理想,戒了。”所以,真理、道德、良知,在生存的现实面前那就是浮云啊浮云。

所以,群众表示情绪稳定,淡定围观,悄悄路过,被采访也只会说:“我是来打酱油的”。

如果哪天网络实行实名制,我想,还有多少人会出来“立论”?恐怕都成了万年潜水艇了吧。

篇10:读《散步》的有感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初春的田野,乍暖还寒。但因有浓淡的绿意、密的嫩芽、冬水冒起的咕咕的水泡,让人想起蓬勃的生命,让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春天尽管来得太迟、太迟了,但在“我”心里仍值得欣喜:年老身体又不好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儿子又长大了一岁,越来越聪明(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妻子贤惠(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即使后来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一切还是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可见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儿子尊敬母亲: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母亲疼爱儿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怕走小路要让儿子背着,劳累儿子。母亲又疼爱孙子: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此文确是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

篇11:读散步有感

《散步》这篇文章很能体现一家人的和谐互爱。我很喜欢。

文章以“我”(莫怀戚)为中心人物,从“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选取“散步”这生活的一角,逐步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始终不厌倦,或许是被文章中那体现出的浓浓亲情所感染。读起来也格外的顺畅与亲切。

我特别喜欢最后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此来,就是整个世界。”多么平凡的一句话,却把世界包括在内了。那是怎样的一种亲情。因为亲人,彼此眼中只有对方存在。那又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

这篇文章,有很多语句运用对称句式,读起来连贯流畅,富有形式美和声音美。深深吸引我的,并不是多么华丽的语句,多么巧妙的构思。而是文字间流露出的那一股无法言寓的亲情。

篇二:读散步有感

亲情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对这句话的理解在我读了《散步》一文后又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散步》一文主要写了作者、老母亲、妻子和儿子一同出去散步的事。在散步的过程中,体现了他们一家的其乐融融、互相帮助、互相关怀,更说明了亲情无价。《散步》一文中,开头写作者的老母亲因为身体不好而不想出来散步,但最后还是出来了。看到这里,我们都会以为作者的母亲是被作者强迫拉出来的,其实作者本意不是这样的。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作者也是想让多病的母亲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锻炼一下身体,这对老人来说是有好处的。从这儿我也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

在散步时,作者的母亲和儿子发生了分歧,因为作者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对老人来说是比较方便的。而作者儿子却要走小路,因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毕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听他的。作者考虑到母亲体弱多病,应当顺她的意。所以作者决定委屈儿子,因为作者陪伴他的时日还长。作者便说:“走大路”。然而,出于对孙儿的爱,就决定走小路了。从这件开始由意见分歧到因为作者对母亲的孝心和母亲对孙儿的爱而意见一致的事,充分说明了他们一家人是多么和睦。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对母亲是多么孝顺,而我呢?当母亲累了时连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实在是太惭愧了!

从老母亲对孙儿的疼爱,不禁让我想起了《荔枝》一文。这是作家肖复兴写的,文中主要是讲作者给母亲买了一些荔枝,但是母亲舍不得吃,却给了她最心爱的孙子吃了。种种事迹都表明,亲情是多么珍贵。我们都要去爱我们的亲人,因为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其实,我们的亲人都深爱着我们,我们也应当爱他们,如果你没有爱,请从现在开始,爱你们的亲人吧!我们都要记住:亲情无价!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珍惜,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来后悔!

篇三:读散步有感

散步这本书我是在放暑假的时候阅读的,文章中所描写的只是很平常的生活却体现出亲情。当第一读完散步的时候感觉非常的平淡,当再次品味文章内容的时候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家三代人散步的场景。看到了他们欢乐的模样即使在遇到分岔路问题的时候,依然可以祥和的去解决眼前出现的问题。

文章中的父亲觉得自己的责任非常重大,眼前一位是养育自己成长的母亲,而另外一位则是自己血浓于水的孩子。但是自己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最终父亲决定听从母亲的选择委屈孩子,父亲认为自己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陪伴孩子。但是祖母摸着孙子的脑袋居然说走小路吧。

那里有美丽的油菜花还有整齐的桑树,转头对父亲说如果前方有过不去的路就背我吧。就从这么一段话我就可以体会到祖母的慈祥。为了保证孙子的需求居然不顾自己体情况是否允许。因此我也想到了唐代着名诗人孟郊所写的一首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上一篇:拜年微信贺词下一篇:原因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