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牵着蜗牛散步》有感

2024-05-01

观《牵着蜗牛散步》有感(精选5篇)

篇1:观《牵着蜗牛散步》有感

观《牵着蜗牛散步》有感作文

每学期的家长会到来,我都怀着期待的心情提前来到培新小学。因为,这让我感觉到:女儿在进步着。她在这里学习有六个年头了,每学期学校的面貌都在发生着变化,看到女儿灿烂的小脸在巨大的笑脸墙上众多孩子照片中天真的笑着,学校大门上方LED屏里播放着学校仪仗队孩子们整齐有序的队伍,指挥员就是英姿飒爽的女儿……真是庆幸当初为女儿选择这样好的学校。

教室门口,总能看到班主任张老师、数学老师吕老师正在热情地迎接家长,这是两位非常有责任心、有耐心的老师。由衷的感谢她们为孩子付出的辛勤劳动,我也更期待老师能教教我怎样更好的教育孩子。

家长会开始了,程怀泉校长播放了一个视频《牵着蜗牛去散步》。那唯美的画面、轻柔的朗诵,一下子把我带到了一个漫天繁星闪闪的夜晚,蜗牛和我迎着清凉的晚风散步,悠闲的赏着路边五彩的野花,贪婪地闻着空气中弥散的花香,听着鸟儿、青蛙的鸣叫……我在醒悟着……女儿不就是那只缓慢爬行的蜗牛?我就是那个总是嫌弃她走慢了的妈妈!我推她,我打她,我拉她,我骂她,我威胁她……结果,她用忧怨的眼神看着我,爬的越发缓慢!我心急如焚!孩子!你可知道我是如此希望你能爬快点,成为第一个到达山那边摘到最大苹果、看到蔚蓝大海、在一个更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那个人!我是多么希望你是那个勇往直前、自信、坚强、快乐的人儿!可是,我似乎太心急了,以至于你被鞭打一下走一下,什么时候才能走到那个向往的山外呢?教室里两位传业解惑的天使轻声告诉我:别急,慢下来、慢下来,孩子的优点会如天边的`星星,路边的野花,一一展现在你的面前……我的心情忽然释然了,我似乎闻到了花香,沁人心脾……我拥有着世界上最美的小精灵,享受着最大的幸福!可曾经,忙碌的脚步却将幸福抛在一边。总是抱怨、遗憾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是最好的那一个。殊不知,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透过她们清澈的眼睛和幼小的心灵,我们开始学着重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整个世界。

世界慢慢静下来了,我要耐下性子学着做一棵树,默默地站成一把伞,站成一把拐杖,静等你的花开!

篇2:观《牵着蜗牛散步》有感

在众多获奖老师交流之中,我对张艳老师“牵着蜗牛散步 ”这一交流感触颇深。她获得的是教学显著进步奖,教学转化奖。这些奖是给那些这学期接新班的老师的,我也属于其中一个,却没有把握好机会。但我不会气馁,争取本学期能取得好的成绩。

张艳老师班上有一位学生考试不及格,父母长期跑船在外,把他寄养在并无血缘关系的爷爷家,是个缺少关爱,也缺少自信心的“留守孩子 ”。张艳老师不断地寻找机会,创造机会走进他,真诚地关心他,欣赏他,单独跟他辅导,耐心讲解,一遍不会就多讲几遍,听懂学会之后还把办公室的小零食与他分享,让他认识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对他的鼓励和支持,让他重拾对自己的自信。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耐心,细心,爱心去坚持,让学生体会“我能行 ”的自信,体验被关爱的温暖,现在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了,脸上笑容多了,人也阳光了。

篇3:牵着“蜗牛”去散步

“我怎么知道你画得像不像?”

三年级第二篇习作是“我的自画像”。

那天,我批改学生们交上来的作文。很多学生都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写得都不错。

可是凯凯写了三行字就结束了,内容大概是“我长得很酷吧帅吧,帅吧酷吧”,这样的话反反复复写了三四遍。

我把他请到办公室,让他先看了几篇其他同学写得比较好的作文。

凯凯站在我身边默不作声地看着,突然冒出一句话:“我怎么知道你画得像不像!”

我奇怪地拿过他手里的作文本,一看,哈哈,原来那篇作文的结尾写道:“这就是我,你看我画得像不像?”

“那是不可能的”

班上有个女生叫遥遥,聪明、乖巧、好学,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周一开教师会时,曾经教过这个班的余老师悄悄对我说:“班上有100个像遥遥这样的学生都不嫌多。”

第二天午餐后辅导时,面对一时静不下来的学生们,我想到余老师的话,于是我夸张地说道:“如果每个同学都像遥遥一样,那该多好呀!我晚上睡觉也会笑醒的,还会越活越年轻,每天年轻一岁。”

“那是不可能的。”第三组第一排的男生咕哝道。

“如果每个同学都不自觉,章老师气得头发都要全变白了,牙齿也要掉光的,越来越老,很快就会像80岁的老太婆喽。”

“那也是不可能的!”小男生继续咕哝道。

男生的咕哝声,让我禁不住笑了。

这个爱咕哝的男生,就是上面写“自画像”反反复复说自己“我酷吧帅吧,帅吧酷吧”的凯凯。他的“不可能”提醒了我,这样的哄骗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因为学生们在一天天地长大。

“我是爸爸打笨的”

男生磊磊,长得白净斯文,聪明又调皮。虽然他的功课不用老师多操心,但是课堂上难有片刻安静,常常扰得前后左右的同学也跟着他忘乎所以,不能静下心来听课,真让人头疼!

磊磊爸爸很关注儿子在校的表现。开学以来,他是给老师打电话最多的家长。他知道儿子容易兴奋好动,便要求在磊磊不听话时,老师可以狠狠地打。这位父亲率真的性格,常常让我忍不住在电话里笑出声来。说实话,有这样不护短的家长,再调皮的学生,老师也不会从心里去讨厌他,更不会放弃他。当然,也绝不会“狠狠地去打”他。做老师的,有时需要的就是家长的这份理解和支持。

每次打过电话的第二天,磊磊上课就会表现得好一点。可是到了第三天,又依然如故。课堂上,我常常吓唬他的一句话就是:“今晚我要给你爸爸打电话喽。”一听这话,磊磊马上会收敛许多。

一个周五的下午,我找磊磊谈心,我搂着他问:“爸爸知道你在学校表现不好时,会打你吗?”

磊磊红着脸低声说:“不打。”

“呵呵,你骗人。”我笑道。

磊磊偷偷瞟了我一眼,低头轻轻说道:“爸爸不让我说。”

“实话实说,没有关系。”我摸摸磊磊的头。

“打的。”他仍旧声音很低。

“打你哪里呢?”

“打我头。”

“哦,头不能打。回家告诉你爸爸,就说章老师说的,下次要打就打屁股,不能打头,打头会打笨的。”

“我跟爸爸说过了,他就是不听!”磊磊突然提高了嗓门,一脸委屈地说:“有一次我数学没考好,他又打我,我说,‘就是你老打我头,才把我打笨了考不好的。’可是,他还是打我头!”

这次谈话没过多久,一天放晚学,我当着磊磊的面,对来接他的爸爸故作严肃状,说:“以后磊磊犯了错,要打只能打屁股,不能打他的头。”从此,磊磊看到我,那一声“章老师”喊得充满了感激之情。

“就怪你天天要我听磁带”

坤坤,一个学习上很让老师操心的男生。开学初,语文家庭作业经常交不上来,我给他家长打的电话最多。

一次家访后,我才得知坤坤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他功课,家里有一个上高二的姐姐,平时的学习就靠姐姐抽空辅导。

上周,他的作业写得一团糟。我知道,让他带回家重新写是没有效果的。放学后,便把他留下来。他妈妈来接时,告诉了我一件事,真是有趣!

“章老师,你知道坤坤这次英语考了多少分吗?”

“不知道。”

“气死我了!他只考了50几分。”

“那你要督促他在家多听听多读读。”

“最气人的是他竟然对我说:‘就怪你天天要我听磁带听磁带的。我不听磁带时,还考80几分呢!可是,现在我天天听磁带,只考50几分。’唉,你说这孩子话说得咋这么不懂事!”

我看看坤坤,他抬起红红胖胖的小脸,极不服气地狠狠瞪了妈妈一眼……

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时教育学生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无论你怎样着急,也难以一下子使“蜗牛”变成“千里马”。如果能够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等待,给学生机会慢慢长大,那么,他就会经历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你也会欣赏到稚嫩的生命在成长中最有趣最美好的故事。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篇4:牵着蜗牛散步

话说有一天,老天爷安排一个人去牵一只蜗牛散步。蜗牛慢吞吞的步伐,让这个人非常不耐烦,他因此心生埋怨,不停地数落蜗牛。数落着、数落着,渐渐地,他闻到了花香;再过一会儿,他听到了鸟叫;最后,他看见了满天的星斗。这时,他终于发现:不是他牵一只蜗牛散步,而是蜗牛牵着他散步。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是否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内心。原本一件在常人眼里糟糕得无法忍受的事情,换个角度、心态去感受,就会有迥然不同的看法、结果。

譬如工作。年少时雄心万丈,以为济苍生救民众的大任舍我其谁,于是信心百倍、意气风发地雄关漫步。可是走着走着,人生之路上渐渐少了柳暗花明,举目皆是枯黄暗淡的风景。这时全身心不自在起来,怒世风日下邪气滋长,剪断了自己高飞的翅膀;恨自身窝囊,没活得扬眉吐气、叱咤风云。可是静心细思,一路平淡走过,却也滋味自在其中。也许恪尽了对父母的孝道,也许尽心尽意哺育了可爱的小儿女,也许身边有三五推心置腹的好友,也许心存坦荡故心情豁朗而身体康健,少了去医院拍片诊病的`麻烦,等等。小老百姓的日子原本就是这样,不轰轰烈烈却有滋有味尽可乐在其中。

又如婚姻。遇人不淑,便是上帝对自己的考验。张爱玲说,人生是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如果眼光只盯着那一只只龌龊的虱子,会日日如陷地狱般痛苦难熬的。所以围城中男女,大都平静地抖落一身恶虱,以一脸恬淡安详的表情,欣赏镜中人光鲜艳丽的锦服。

今夜,牵只蜗牛散步吧!闻闻花香,听听鸟叫,再仰头看看,那一天摇摇欲坠的星斗。

据《心理健康》

篇5:《牵着蜗牛散步》教学案例

——谈班级中后进生的转化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后进生。后进生又叫“问题学生”或“差生”,是指班级中在某些方面(如:智力、成绩、思想品德等)落后于全班同学发展水平的学生。素质教育核心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后进生是班级的落伍者,所以,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

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发展特点,有快有慢。如何帮助他们在同龄人中建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转变观念,借用契机增强信心。

自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可以激发较高的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在教学中要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关爱和信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和体验,使他们觉得“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行”,也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刘云江是我们班的学困生,上课老是走神,所以每次作业总是要老师课后辅导才能完成。那会儿学校举办运动会,在选拔时就发现他长跑特快,于是让他参加了100米短跑项目。他不负众望,在比赛那天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为班级争得荣誉。在班会上,我大力表扬了他这种拼搏的精神,他除了自豪还有些不好意思。课后我单独找他谈心,告诉他体育老师已经看上他了,准备发展他为校运动队成员,以后甚至可以作为体育特招生进入不错的学校,当然这也要有不错的文化成绩才行。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刘云江向我保证以后上课一定要专心。自那次后,他上课走神的次数慢慢减少了,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所以只要你有心,带着“放大镜”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大大地表扬,他们一定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二、转换方式,善用温情矫正行为。矫正后进生的行为需要多一些温情,这并不是一般的战术行为,而是事关他们身心发展全局的战略行为。它涉及到后进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全过程,并且是以关心、爱护、尊重为内涵。

现在的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广,电视、电脑、手机、课外书等等。增长知识的同时,一些暴力行为也被他们看在眼里。记得有一天早上刚到校,就看到徐佳的妈妈在教室门口焦急地张望。我走过去和她打招呼,她满面愁容地对我说了徐佳的事。原来昨天晚上徐佳因为作业不会做,和妈妈吵架,最后说要跳楼自杀。这可吓坏一家人了,整夜守着他,到学校也不放心,跟过来看看。因为她以前有一次说要离家出走,结果真的头也不回地就走了,最后没办法家人把他拉了回来。她今天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老师能帮帮忙,劝劝她。我觉得这个问题挺棘手的,一个早自修都在想待会怎么跟她谈。那天早操结束后,德育主任训话,说的内容大概就是关于孝敬父母。我脑子里马上有了想法。回到教室等大家坐定后,接着德育主任的话我就开始讲了:父母把我们养到这么大不容易,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和泪,但是有些同学却把家长当丫鬟来使唤,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有些家长满足不了她的要求甚至用离家出走、自杀等方式来吓唬家长。说到这里我故意瞟了她一眼,她马上低下了头。同学们对这样的事嗤之以鼻,都说自己绝对不会这样做。下课后我把她单独叫到没人处,她知道我找她的原因,马上一声不吭地低下头。我摸着她的头问:“你说的那些话是不是吓唬爸爸妈妈的?”她点点头。我又问:“从哪儿学来的?”她说是电视上。我严肃地反问她:“你知道昨天你爸爸妈妈有多难受吗?因为你的一句玩笑话昨天一夜没睡。如果你是他们,听到自己的女儿说这种话会怎样?”看到我激动的表情,她失声痛哭起来:“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说那样的话了。”最后我又安慰了几句,还嘱咐她要孝敬爸妈,多给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没想到,过了几天,她妈妈兴冲冲地到学校来感谢我,告诉我徐佳在家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以前乱发脾气的坏毛病没有了,作业完成后还主动帮她扫地呢。其实我也发现她不但脾气好了,连学习也认真起来了,课堂上还能经常看到她高举的小手呢。

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在行为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说明老师用真情感动了他们,他们也真正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良苦和父母的不易,所以,教师要善用温情来矫正学生的行为,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转移注意,利用宽容感化心灵。

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博大的胸怀,宽容地对待学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李希贵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要宽容学生,应该尊重学生人格,只有谆谆教导学生,才能收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或挖苦、讽刺,不但伤害学生的心灵,而且更容易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教师只有对学生理解、宽容,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和谐,学生的身心才更健康。

有些后进生缺少家庭的关爱,不但学习不好,还因为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所以经常喜欢攻击别人。这样的学生本学期班里就转来一位。翁彦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以前都住校,现在跟着姐姐生活,平时姐姐上班忙也没时间管他。当他开学第一天报到时,就因为一点小事和同桌打起来。当时我严厉地批评了他俩。看着他那一脸不服气的样子,我就知道这个翁彦凯以后不知道会给班里惹多少事。不出所料,上课随意讲话,打人骂人,用铅笔头戳同学手臂,还警告说不准告诉老师,如果告诉了就揍人,等等,一副“老大”派头。然而,每次教育后总是一转身“老毛病”又犯,我也很头疼。有一次在操场打篮球,他不小心一脚把球提到踢到一楼办公室的玻璃上,玻璃碎了一地。他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罚站。看到我来了,仿佛看到救星一般,眼睛一亮继而又低下头,轻声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这是他第一次服软,怎么办?我是大声呵斥他还是„„?我连忙对老师们说:“对不起,翁彦凯不是故意的,以后我会让他玩得时候小心些的。”听到我这么说,翁彦凯愕然的看着我。回到我办公室,他一直低着头。我决定和他长谈一次,从他的家庭聊起。他告诉我他很讨厌爸爸妈妈,从小就没有得到过他们的爱,姐姐家里也没人和他玩,说着说着竟然哭了起来。知道他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我决定帮他改掉坏毛病。于是和他约定:当“班级巡查员”,课后作业完成后到包干区去巡逻,把乱扔垃圾的同学的名字记录下来。自从担了这个“重任”之后,他忙得不可开交,我也狠狠地在班里表扬了他的负责。偶尔有和同学小打小闹的事情,都愉快地解决了。不仅如此,在课堂上他专心了,爱发言了,学习自然而然地就进步了。

只有热爱、尊重、理解后进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他们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改变每一位后进生;以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后进生,多给他们一份尊重、关爱和信任,才能让他们在爱的雨露中茁壮成长。

四、转送心情,巧用同化浸染情怀

一份好的心情会带个周围的人一片阳光,老师的心情好坏更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经常会听到老师当着学生的面抱怨:真是难教,我讲了很多遍你怎么还是不会。其实孩子的接受能力有强有弱,对于后进生来说,要把老师讲的知识消化为自己的东西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应该允许他们慢慢来,不要随意给他们贴上“笨”的标签。如果老师把这种情绪当着学生的面发泄出来的话,学生也被同化,也不会有好的心情来学习。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老师或许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我有没有精心备课?上课讲的是不是太快了?这个孩子是因为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而不会?等等。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转变后进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既要有热情,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又要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而且应该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充分尊重他们,科学引导他们,真诚理解他们,无私帮助他们,促进后进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晓波:《在爱的教育路上行走》,《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6年第5期

2、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1日

上一篇:股票作业下一篇:傅村镇计划生育宣传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