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优秀教案范文

2022-05-31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散步优秀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散步优秀教案范文

散文《散步》教案

乡土中国——边地教育

23.散步

莫怀戚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揣摩重点语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还教学权力、个性及时间于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引导式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重点:

1、从“散步”切入,以小见大的写法。

2、品味散文独特的音韵美、性灵美和诗意美。 难点:

理解文章表现的主旨,特别是理解“我”对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方法:

多元并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引导式教学方法为主,讲析法次之,兼济其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片联想古诗,齐背《游子吟》。

日本有句谚语“父爱比山高,母爱比海深”。如果世界上有一种水,能够让

乡土中国——边地教育

你喝了会醉,那么这种水一定叫母爱,因为母爱如水;如果世界上有一座山,能够让你学会坚韧,那么这座山一定叫做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祖辈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苦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安适。可是,当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已经无法担起重负,这个时候,做儿女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笔下的一家人,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二)“基础积累”

信服

嫩芽 霎时 一刹那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煎熬

各得其所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感知散文音韵美、性灵美和诗意美。并勾画大致对称及难以理解的句子,圈出比较经典的用词。

2、朗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把握情感脉络。

3、分角色讲述故事:

A组:以文中“我”的身份试着説服母亲去散步及解决“分歧”难题。 B组: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来简要复述分歧。 C组:以“母亲”的身份复述改变主意的念头。

4、快速抢答

A.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B.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儿子) C.散步的季节:(初春)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

(四)自主合作探究

1、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呢?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乡土中国——边地教育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呢?

(面对一老一小,一方面要善待老人,另一方面又要爱护幼小,我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一家人的和睦,所以我感到责任重大。)

(五)重点研读

1、“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从责任感和使命感方面理解: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人到中年,肩上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2中华文化想来就是家国同构,家是国的缩影,过时家的放大,国家自来不曾分裂过。传承中华孝道传统。)

2、这篇短文是不是有点儿小题大做了呢?文中句子“一霎时我感觉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后半句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祖孙三代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六)拓展延伸

亲情,发手机短信给至亲,可以给父母写几句心里话,可以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组排比句或一组比喻句赞颂亲情。(50字以内)

结语:

幸福的家是港湾,让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因为有了浓浓的爱而美好,最后,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浓浓的亲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亲人恩情。

乡土中国——边地教育

教后反思:

《散步》这节课虽然讲完了,但这节课留给我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它促人奋进,促人深思,使人产生许多感慨。现在静下心来反思这节课,既有设计的合理之处,又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现将它们总结如下:

古人说:“画虎画皮难画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这堂课上,学生小组讨论热烈,同学们的参入意识强,发言踊跃,整节课围绕它进行,而且在本课结束的时候,联系生活,谈亲情。学生们更是夸夸其谈,把自己所感受的亲情,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散步》一文作者莫怀戚,文章通过生活中,最平常的散步,来表现,家庭的和睦、美满。以及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即“百善孝为先”。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真正读懂了课文,放开了思维,学生才可能真正发挥自主性、合作性,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研读过程中,语句“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的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如果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重读“蹲”“背”“走”等词以及“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的很仔细”语句,突出我与妻子心甘情愿,主动承担责任的使命感。如果我此时能进行示范朗读,会促进学生的理解,感悟,相信我的缓慢而低沉的一字一句的示范朗读,以及停顿,轻重,缓急,语气上的示范朗读都会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激发了学生试读的欲望,这时再让学生试读,最后再齐读。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会更深,朗读的效果会更好。

乡土中国——边地教育

总之,不断深入思考、反思自我的基础上,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东部发达地区的教学经验和理念同乡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适应并推进西部边地教育的发展,这一切还仅仅只是个开始,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正长夜正长。

第二篇:散步教案

《散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包含的浓浓亲情。

2、 朗读中品味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句子对称美等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圈点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和优美的语句。

2、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领会以小见大写法的作用,学习对称美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圈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假设某天晚饭后,你们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新闻时事,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做?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或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平凡而感人的亲情故事。

二、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及优美的句子。

2、齐读课文,感知课文语感和情感。

三、合作探讨

1、带问题朗读课文。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生:描写了一家四口,主人公是“我”,我是一家四口的纽带。 (2)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生: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想顺从母亲的意愿,但母亲执意尊重孙子的想法,于是“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走上了饶有情趣的小路。

2、精读解疑

(1)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文中哪一处有伏笔?

生: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埋下伏笔。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我”在这个家庭中肩负着怎样的责任?

生: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 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3)最后“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生:“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走上了饶有情趣的小路。

3、各抒己见

(1)展开想像,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3)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 ——疼爱孙子

(4)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温馨、和睦、充满体谅和关爱。

(5)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生:母亲:疼爱、爱幼;“我”:孝顺、责任心;妻子:贤惠。

四、重点研读

(1)齐读课文第8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小组交流探讨,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 生:慢慢地、稳稳地走,走得很仔细。

(3)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更是如此。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这样以小见大,透露出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4)再次齐读第8段

五、写作方法:

1、以小见大。通过描写生活中散步这样的小事,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2、句子对称美。如“前面的是妈妈和儿子,后面的也是妈妈和儿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句型对称,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3、多景色描写。两处对初春的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没有做好预习工作,朗读能力不是很好,以致在上课时在梳理课文方面花费了太多时间。下次得结合学生的基础调整上课的重点和进度。

第三篇:《散步》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味浓浓的亲情,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体味浓浓的亲情,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运用录音、音乐等形式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浓厚的亲情氛围。

2、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亲情美,欣赏语言美。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幸福的家是港湾,让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散步》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让我们继续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们家浓浓的亲情。

二、研读课文,感受人情美和欣赏语言美

(一)品读课文,感受亲情 分析母亲

1、本文一共写了四个人,作者、作者的母亲、作者的妻子和儿子。这四个人中最喜欢母亲的举手?(学生举手)

2、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母亲?(这位母亲很理解儿子的心意,很疼爱自己的孙子)

3、请你把写母亲的地方读一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4、母亲尽管走远一点就觉得累,但体谅到儿子的一片孝心,就出来了。这是写母亲的动作。“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母亲十分信赖孩子)

5、对。哪一个地方写到了母亲的语言?(倒数第二段,请一名学生读一下)

6、“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改变了主意?(因为母亲知道了孙子要走小路的原因,“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洁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孙子想去看看,当奶奶的应该满足孙子的要求。)

7、很好。那么母亲的这段话怎么读才好呢?谁来试一试?(请一名学生读一下)

8、同学们留意,文中写道:“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这是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怎样读才能表现出这个转变的过程呢?(我觉得“还是”两个字带点拖音:“还——是——走小路吧。”)(一个学生读,齐读)

9、很好。同学们体会得很到家。母亲的第二句话怎么读呢?(“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10、母亲让儿子背着自己,提这点儿要求用不用事先跟儿子商量商量?(不用)

11、对呀。母亲说这话时很放心,很坦然。读的时候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请听老师读。(然后再让学生读)

12、从动作、语言两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母亲是怎样一个人呢?(老师板书:母亲 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分析“我”

13、最喜欢作者的举手(学生举手)

14、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作者?(他很孝敬母亲)

15、哪里看得出来?(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16、对。那么作者的那句话怎么读?(应该干脆利索或者说是斩钉截铁:“走大路”。请同学齐读这两句话)

17、“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这句话的隐含意义是什么?(伴同母亲的时日短)

18、对。作者希望在母亲的有生之年能多出来几次散步。作者对这次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是很珍惜的。作者的这种感情在前面的哪一段中表露过?(“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19、这段中哪几个字应重读?(“太”、“总算”和“又”),

20、好。作者在内心深处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而兴奋。这是什么描写?(心理描写,要求学生再朗读这段)

21、刻画作者本人,较多地使用了心理描写,也有语言描写,请同学们齐读第

三、第六自然段,读出作者孝敬母亲的情感。(板书:作者 孝敬母亲 心理、语言)

分析儿子

22、最喜欢文中这个小孩的举手,并说出理由(这个小孩没有坚持非走小路不可,他服从了爸爸的话,是个懂事的小孩。)

23、很正确。文中小孩说了两句话,谁来读一下?(学生朗读课文)

24、这个小孩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靠自己细致的观察得出的。说明这个小孩怎么样?(很聪明) (老师板书:懂事、聪明) 分析妻子

25、只剩下妻子一个人啦。最喜欢妻子的举手?(可能没学生举手)

26、请你说说为什么不举手。(学生可能说,我不喜欢这个人物,妻子没有说一句话)

27、书上写“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是不是说,妻子在家里就不听丈夫的?如何理解,请同学讨论下,体会下妻子是怎样的人?

老师引导分析:妻子没说一句话,那是因为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一旦丈夫说“走大路”,妻子就毫不犹豫地支持丈夫的意见,也走大路。妻子不说一句话,正说明她是一位默默奉献,更多地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她说得少而做得多,同学们不喜欢这样的妻子?反正我喜欢。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同意)(妻子 默默奉献、贤妻良母)

28、老师:看法发生变化了,这就是理解了。好,下面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齐读一遍,并体会一下这段的含义。(引导:为什么母亲和儿子并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要求学生讨论)

(同学畅所欲言:a、背上的一老一小可别摔着。特别是母亲年老体弱经不起摔,非得稳稳当当的不可。b、为了让母亲和儿子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所以走得慢慢的。c、为了让母亲和儿子尽情的欣赏春天的美景。d、表现“我”对母亲的孝心和旗子对儿子的爱心。如果走得很快,显得不耐烦。不能体现浓浓亲情。e、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想文中的“我”那样具有孝心和爱心,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老师小结:一边是风烛残年的母亲,一边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都需要我们的照顾和关心。所以从表面上看,这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既要扶老又要携幼的人生责任;从深层的意思看,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代表着过去,“儿子”代表着未来,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象征着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把亲情推及得更广泛的境界。

29、总结: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道路时有了分歧,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作者却有一双慧眼,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却表达了,一种永恒的情感,哪是什么感情?(亲情)(板书:亲情)

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 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

(二)品读课文,欣赏语言美

本文通过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同时,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们采用鉴赏法来仔细品味一下。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可动笔写写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同桌先交流一下;最后把你的见解讲给大家听。

可能有的句子: (1)内容方面: 第

一、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第二、传情的句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第三、哲理性的句子

——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句式方面:

第四、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有的浓,有的淡。

____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教法解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是理解散文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设计,让同学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并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老师小结:说到这篇文章语言的欣赏,我们可重点关注“句子”。要品味它们的造型美、用词美、情趣美、蕴意美。要感受到它们对我们心灵的熏陶。

三、联系生活,谈论亲情(拓展延申)

从本文中获得的诸多启发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口述属于自己的亲情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父母、走近老人。

示例: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忽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歌手韩红一直被这个故事感动着,她不仅领养了故事中的这个孤儿,还专门为他创作了歌曲《天亮了》(在轻歌曲《天亮了》伴音下讲述)

四、动情落笔,抒写亲情(课后作业)

我们对亲情有说不完的故事,讲不完的细节。生活本就是这样美好、温馨。情到浓时转成文,请同学们把围绕“亲情”的说话练习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结语:

真爱无声,大爱无言。人世间一切的情与爱需要我们慢慢地去走近,去品评,去效仿,我们的家庭才会和美,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

五、板书

第四篇:《散步》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优美精彩的句子;

2.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对生命的珍爱。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优美精彩的句子;

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对生命的珍爱。

难点

对寓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亲情是大伞,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风雨雨。当我们倦了、累了,最想回到的就是我们那充满了浓浓亲情的温馨的家。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因为有了浓浓的情而美好。今天,我们要与莫怀戚的一家共同“散步”。让我们细细品味他们家浓浓的亲情吧。

二、整体感知

听教师范读,春野范读背景音乐.mp3并思考如下问题:《散步》ppt

①散步的人有哪些? ②散步的季节和地点分别是什么? ③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④结果如何? 要求学生快速回答。

教师小结:初春的时候,我、母亲、妻子、儿子四个人,在田野里散步。中间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但“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母亲固然听儿子,但更爱孙子,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

三、研读课文, 探究主旨

1、你还能从文章中找出体现这浓浓亲情的语句吗? ①.请用笔把它(们)划出来。 ②.说说你的感受。

③.请把它(们)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小组互助,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样?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关注如下语句:

①“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的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②“他说:‘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③“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他总是听我的。”

④“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 ……

教师小结: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得很平常,老人和孩子在选择道路虽有了分歧,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可作者却有一双慧眼,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文中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它是一幅温馨的亲情图,是一首欢快的亲情曲,一片美妙的亲情诗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在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从中可以看出“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 现在我们做一种假设:假如“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儿子的要求,母亲可能会怎么想?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师小结:母亲心里总不大畅快,年纪大了,自己说话还不如小孙孙。

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是做儿女的对父母的回报。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4、 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教师小结: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 老、中、小;过去、现在、将来;人类的繁衍,生命的延续;繁衍、延续的关键所在――亲情。 俗话说,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我们可以以小见大,由家庭的延续可以看到人类的繁衍。亲情延续生命。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5、 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都描写了什么?这些景物带给你什么感

觉?

6、 文中还有很多处对称的句子,找出来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六、课后小结:亲情不单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他也是妈妈的唠叨、爸爸的责备。亲情不能只靠父母的殷切期望,他更应是儿女无言的汇报。亲情不单单靠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领会,他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领悟。在家的亲情建设中我们也应尽一份义务。

七、作业:

1. 搜集积累有关亲情的诗句或语段。

2. 回家之后,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

母亲: 走大路↘

↑背 我:

分歧→浓浓亲情 妻子: ↓背

儿子: 走小路↗

第五篇:散步教案

《散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2、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能领悟情感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真爱亲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亲情是雨,带走烦躁,留下清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亲情是最伟大的,不管你快乐、沮丧、痛苦、彷徨,它永远轻轻地走在你的路上,悄悄地伴着你的一生。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散步》来体会莫怀戚为我们描绘的浓浓亲情。

2、分析课文:

通过阅读课文,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明解:散步。

请在文中找出散步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明解:第一段写出散步地点:田野

散步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儿子

第四段写出散步时间:初春

我为什么要出来散步?请在原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明解:第二段: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第三段:天气很好。 在散步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明解: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在面对分歧时,作者为何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分析:注意文章中第六自然段(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明解:“我”作为一家之主,在我的母亲和我的儿子发生分歧时,我必须处理得当。这是我的责任,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在感到责任的重大时,“我”又是如何解决分歧的呢?这样解决分歧的原因又是什么? 分析:注意分歧产生的原因(母亲要走大路是因为她年老,身体不好,大路平顺,易于行走;儿子要走小路是因为小路有意思可以满足于他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明解:“我 ”决定走大路。原因:①母亲老了,并且身体不好,我陪伴她的时日已短。而儿子还小,我陪同他的时日还长。 ②我不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那么在我决定走大路后,母亲为什么又要改变主意,走小路呢? 分析:注意母亲这时的动作。 明解:①母亲改变主意是为了尊重孙儿的意见,表达了她对孙儿的爱。

②小路上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都昭示着蓬勃的生机,显示出无限春光。母亲也是被这美景所吸引,更是表达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和向往。

在分歧解决过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明解:互敬互爱、互相理解

最后一段,为什么说“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解: ①“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用比喻的方法说明我和妻子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表现了我对于生活所产生的一种使命感。

②母亲给我们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从表面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就是对母亲的尊敬,对儿子的爱护。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出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及珍爱之情。

3、课堂总结:

《散步》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与生命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写出了一家三代之间真挚而深沉的爱。亲情是美好的,如美酒一般醇香醉人,像橄榄一样有滋有味,我们在成长中解读亲情,在成熟中品味亲情、传递亲情。

4、课后作业:

以亲情为主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时间:初春

地点:田野

人物:我

 ̄背起母亲

我的母亲——走大路(平顺)

→分歧:互敬互爱、互相理解;珍爱生命

儿子 ——走小路(有意思)

 ̄背起儿子

我的妻子

事件:散步

上一篇:上班族时间表范文下一篇:人事专员转正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