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专业成长的之路

2024-05-04

逼出专业成长的之路(精选8篇)

篇1:逼出专业成长的之路

逼出专业成长的精彩

五年来我行走在教学的路上,路边的世界繁华似锦,诱惑无限;路中教学检查和杂务充斥其中,磕磕绊绊,我曾经迷茫过、困惑过,我的专业成长的路在何方。

那时自然教研员来到了我的身边,她言传身教,给了我一个字,点亮了我的漫漫教学路,这个字就是——逼。

“逼”是长了脚的“一口田”,“一口田”旁有神的保佑,就是“福”;“一口田”上面加个屋顶表示有房有田,就是“富”,可以说我五年来的教学,都与“逼”字有缘。

为什么这么说?

回想当时,初出茅庐的我只会拿着教参按本宣读,是她过来给我打地基,指导我课前应解构教材,了解课文内容、内容间的联系和思维的逻辑;课中给我添砖加瓦,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前概念,展开教学,关注学生的眼睛即时反馈;课后她又给我封顶加固,交流课中的优缺点,提出今后改进的目标。

逼着我一周报到三次,逼着我周三写心得体会、周五写反思、周末交流总结,如此狂逼,其中滋味有苦自知,可就在这种“逼”的状态下,我分别上了《我像谁》、《各种各样的石头》、《水的浮力》等区级公开课,我渐渐地感到“他逼”其实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关怀,我就在这由“逼”构成的小屋中,坐拥财富,心怀幸福。

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两年前师傅调走了,心中虽充满失落及不舍,但教学的道路还需自己走下去,于是我学会了“自逼”。

我喜欢读书,于是逼迫自己读教学著作,并定下指标,如二周要读完《课堂教学应变案例与指导》、一周读完《小学科学案例研究》、《儿童的科学前概念》等,在阅读反思中,以前一些晦涩的地方变得清晰了。

我喜欢看电影,于是逼迫自己记录跟教学有关的电影片段及心得体会如《心中的小星星》、《春风化雨》、《放牛班的春天》、《美丽心灵》等电影都使我深深感到要教育首先要有爱,对学生的爱既是教育的起来,也是教育的终点。

在这总总自我的逼迫下,我发现自己身上竟蕴藏着丰富的潜力,发现自己也能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

不得不感叹,人生的进阶,有时候就是这么一个“逼”字了得,退一步,山重水复;逼一逼,柳暗花明。

我也相信以后我无须他逼、更不需要自逼,我会进入更高的境界,那就是习惯成自然,“无逼”的状态。

“他逼”、“自逼”逼出了我专业成长的精彩,“无逼”会把我的专业成长之路逼向远方。

篇2:逼出专业成长的之路

各位老师:

大家好!

非常荣幸和这么多年轻老师一起来交流,受覃老师的指示,让我来和大家交流我的专业成长之路,说实在,从一接到这个任务就感觉到压力大,内心很忐忑,不知说什么好,也不知说什么对老师们有价值,我想我就把这些年来我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的经历或者说故事和大家分享吧,希望能给年轻的你们有所帮助和启发。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眼,我已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工作十六年了,回顾这十六年来的教学之路,有欢笑,有无奈,有艰辛,有收获,从教16年来,我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却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也让我记忆犹新。我用尽职尽责的工作诠释着一名小学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这十六年的教学之路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执着的信念,探索的精神,更离不开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所搭建的一一个平台。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十多年的成长经历和对教育教学研究的诸多感悟,谈谈自己所经历的专业成长之路。

首先,我认为高度的责任感和博大的爱是我们年轻教师成长的前提 教师的爱心与责任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教师的爱心与责任是作为教师必不可缺少的素质,是干好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因为心中有了爱心与责任,才能让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觉得清苦,在繁忙的工作中不觉得劳累。我还清醒的记得,九九年师范毕业后,我参加了第一届上岗考试,以全市第七的好成绩被录取,很荣幸的加入了教师队伍,带着对教育的无限憧憬和热爱来到了我所分配的学校——谋道镇富强小学,而当我来到学校,浮现在我眼前的是几间土墙小屋,操场就是教室之间的一块空地,由于刚下过雨,高低不平的水坑一个接一个,办公室里座着几个年老的教师围着火炉吧嗒吧嗒的抽着叶子烟,一群脏西西的孩子端着饭盒在秋风中打闹嬉戏,看到眼前的一切,说实在的,和我想象中的工作环境相差太远了,当时真的很失望。带着极度的沮丧和无奈走进教室,但当我看到二十几个灰头灰脑的孩子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目光齐刷刷的望着我时,看着他们眼巴巴的,对我充满期待和好奇的样子,那一刻,我被感动了。当我面对勤劳朴实的家长看到我的那种希望眼神,那些信任眼神,我打消了当初的念头,他们需要我,他们的孩子需要年轻的教师带给他们新的教学方法,他们的孩子需要良好的教育,我第一次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感受沉甸甸的责任。我想,我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给这些山里孩子们不一样的课堂。于是,我静下心来,把精力全部放在教学上,每一堂课我都精心准备尽力的上好,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孩子们掌握知识,同时,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既学知识又长见识,与孩子们生活学习在一起。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我的引导下,渐渐的,孩子们进步很大,作业有了格式,字迹工整了许多,还改掉了唱读的坏习惯。也有很多孩子跟着一起讲起了不太规范的普通话,看着这一切我非常的欣慰。在清贫的环境中第一次体会到了为人师的乐趣。

虽然在这里我只工作了短短两年的时间,但也就是这两年的经历,让我懂得了作为教师只有无私的奉献爱,处处播洒爱,我们的学生才会在爱的激励下不断进取。

还记得,我当年教过的一个女同学,她姓陈,这位同学一开始给我的印象很不好,衣着不整洁,头发凌乱,上课总是一言不发,下课也不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学习成绩很差。经多方了解,我知道了她的父亲早逝,家里很穷,又有严重的自卑心,曾经在二年级的时候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同学们都嫌弃她,都不愿意和她玩,但我发现这位同学智商并不低,学习上只要一点拨就懂。于是,我就经常和她“套近乎”,请她帮我收作业,有时有意把教本放在办公室,让她帮我拿,作为回报,我还送了一把木梳子给她,并告诉她老师希望看到漂亮的她,还暗暗的嘱咐其他同学玩耍的时候叫上她,一段时间后,“丑小鸭”终于变了,衣着变整洁了,头发也不乱了,一番“良苦用心”下,她的学习进步很快,期末还考了81分。欣慰不已中我终于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伟大,至今我还记得她那羞涩的笑容中露出的浅浅的酒窝。现在让我回想起来,在农村有太多的孩子需要老师的爱心浇铸他们脆弱的童年,而这也绝非仅靠教师高超的教学能力所能办到的。

在这所偏僻小学工作两年后,我调到了镇上小学,走的时侯学生的挥泪告别,同事的依依不舍让我很是感动。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这种浓浓的同事性,纯真的师生情,是其它职业无法体会到的。我虽然很清贫,很平凡,但我的精神世界是富裕的。这更加坚定了我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尽职尽责,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对教育教学中。

记得,03年秋季我刚刚生完小孩,就被调到了中学任教,一到校,学校就给我安排两个年级的数学,一年级一个班,二年级一个班,一个周20节课。一边带着嗷嗷待哺的儿子,一边还要适应完全陌生的环境,教中学数学,作为我只有一个师范水平的年轻老师来说,无论是从知识面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且还要面对家长的质疑和不理解,我感到无比的压力和责任,但是,我一点也没气馁,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不让家长失望,不要让同事瞧不起,不要误了学生的前途。于是,我每天等孩子入睡以后,挑灯夜战。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再结合课标认真全面的阅读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在研读课标,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基础上,我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因为我知道,备好一堂课,是上好一堂课先决条件,每节课的教案我都是在阅读教师用书的基础上,自己写出简单的教学设计,再结合所买的教学资料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实效,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到实处,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个性需求的环境,我把讲好每一堂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每堂课都当作有人听课那样严谨的对待,包括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长期这样严格要求自已,我觉得自己进步得很快。而且孩子们也非常喜欢上我的课。汗水浇灌出花朵,勤劳耕耘出果实,通过我的努力,我所带的班级学生思维活跃。考试成绩在年组中名列前茅。赢得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在与学生们朝夕相处中,我感受到孩子们成长的喜悦,分享着他们的快乐,也品味着他们的回报。2008年教师节,我收到一封来自一中的信,信中写道:张老师,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并且自卑感很强的女孩,在我刚刚来到这个班级时,您对我格外关照,并且时常鼓励我说:“你是个既聪明又漂亮的女孩,很有潜力,好好努力。”在您的帮助和鼓励下,我重新找回了自信,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学。现在我既将面临高考,您对我说过的这段话始终激励我不断努力,让我充满自信。老师,谢谢您对我的鼓励。”收到这封信后,我的心为之一震,教师节的礼物,还有什么比这封信来得更为珍贵呢?因为有了责任,才让我拥有了这份爱,因为有了责任,才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执着的追求,也正因为有了责任,才让我的生命充满了价值。

二、不断的学习——是年轻教师成长的源泉。

当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光有责任感是不够的,只埋头拉车是不行的,还要抬头看路,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我觉得不断的学习——是年轻教师成长的源泉。一个不爱学习的老师很难带出一帮爱学习的学生,一个没有书香底蕴的老师,专业成长将会乏力,课堂教学也会缺少灵气与智慧。因此,我不能只满足于当一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必须在学习中更新理念,在学习中提升能力。于是,在工作之余,我坚持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捕捉现代教育信息,研究教育理论的发展,每年订阅的《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我都要认真研读。重点地方做好笔记。我不仅找书本学习,还要向身边的老师学习,主动申请去听有经验教师的常规课,并积极努力争取外出去学习机会,每次学习,都全神贯注地聆听每一位专家、名师的讲座,认真整理笔记,这些无疑成了我专业成长的指明灯。而我的听课笔记和一般人的不一样,一节课下来要记录好几页。可以说我把执教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我就记录下来了,回到家再次整理,我几乎可以还原整堂课。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无论是什么学科,只要有公开课,我都尽量去听。我觉得我每听一节课自己都有收获。数学课上,一个巧妙的教学导入,就能立刻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课堂氛围立马就不一样。语文课上,教学语言的精炼、教学环节之间自然的过渡,这些,对我都很有启发。渐渐地,我觉得上一节40分钟的数学课,原来真不是一节容易事。但尝试着去改变、去创新,让学生们真正喜欢我的40分钟,其过程辛苦但很快乐。我开始在自己的课上尝试着很多种教学方法,我把听到的、看到的都想方设法的融入到自己的数学课堂上,并在自己的课上做试验。哪种教学导入是学生们喜欢的,记住它。哪种情绪,能调动更多学生的参与,保持它。哪种评价用语学生喜欢,就积累它。

还记得,2010年,全省掀起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两课活动,我成了学校参加比赛的首要人选,这项比赛要现场抽签,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1到12册的教学内容,只有半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这次比赛也促使我利用课余和一个国庆假的时间通读了小学阶段的整套数学教材、教师用书和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也感谢这些活动逼着我们去成长。为了上好各种观摩课、引路课、评优课,我经常阅读各种教学杂志,并上网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我经常观看的网址是“中华免费听课网”。我把这个网址推荐给老师们,真的很好,那里面有很多优秀的视频资源,可以不出家门,欣赏到高级别的示范课。如吴正宪、许长清等专家的课,这里面都有,听这些大师的课真的是享受,他们精练、幽默的语言,别具匠心的教学手段,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娴熟的教学技巧。不得不让我们赞叹和敬佩。这十几年来,通过不断的学习,专家的引领,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三、公开教学 ——是年轻教师成长的舞台。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我更要感激的是一堂堂公开课的磨练,让我的课堂教学不断的走向成熟。记得,窦桂梅老师曾对年轻教师说:我觉得,公开教学 ——是我们年轻教师成长的舞台。反思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之路,我也深深体会到公开课对我的锻炼是功不可没的。

记得从中学调到小学后,镇上小学的活动和检查特别多,学校的每一次迎接检查,讲课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我的头上,当时虽然有几分惶恐和不情愿,但每次都是积极准备,认真对待。因此,我也十分幸运地经常接受各级领导和教研员的教学指导,领导和教研员对我课堂教学的专业点评,让我受益匪浅,也使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快速的提升。

08年,我调到了汪营小学,这所学校都有个良好的传统,十分重视教学研

究,教研氛围十分浓厚,也是在这几年里,我觉得自己成长得很快,学校每两个星期要分教研组开展一次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每个学期都要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每次轮到我讲课,我都认真做准备,查阅各种教学资料,精心制作教具和学具,仔细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教案写了一遍又一遍,试讲了一次又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公开课获得了成功,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大家的一致好评。领导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还指出了我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并推荐我参加了全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获得了一等奖,从那以后,我也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学术研讨,感受到了教学研究的无穷魅力。10年,我通过选调进城考试,调到了都亭一小,因为在之前的教学生涯中,我都特别的认真,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进入新单位后,我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在领导同事的眼中,我是一个要求上进的年轻人,每有公开课的机会,大家都不会忘记我。无论公开课级别的高低,不管公开课的学科和内容,不论公开课的对象和范围,我总是尽心尽力地完成好每一次公开教学的任务。每一次的示范与比赛既让我尝尽了艰辛,又让我收获了喜悦。在一个个难忘的经历中,我常常会因一个环节的认定而欢呼,也会因一个过程的否定而难过。我笑过、我哭过,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从校级示范课到市级优质课我上了十多节,最让我荣幸的是 2012年3月我代表利川市参加全州的“课内比教学”执教的《三角形分类》获一等奖。2012年10月代表恩施州参加湖北省小学数学研究课竞赛,执教的《笔算乘法》获一等奖。借此机会,我也要非常感谢覃老师,没有覃老师的专业引领,耐心指导,我是不可以走上省教学研究课的舞台。同时也要谢谢曾经和我一起共同努力的都亭一小和都亭二小的同事们。

在此,我也想对在座的所有年轻老师们说:你们千万不要拒绝公开课,一定要多争取上公开课,这是你最好的炼炉,你会在许多‘师傅’的搀扶中学着站立;你会在精心的‘设计’中避开许多弯路。久而久之,当你蓦然回首,就会发现在公开课的舞台上,你所成就的,不仅仅是几节代表作,而是脚踏实地走出的精彩人生。”

回过头来,看看当时走过的路,我的成长得益于那些艰辛、挫折,得益于那些坚持不放弃,得益于教师研修的种种平台,也得益于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那些机遇。但我更加明确地告诉大家,所谓机遇不是偶然,它是你不懈付出后的必然。不要小看一点一滴的积累,不要吝啬一点一滴的付出,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件事才是专业成长不变的真理。

篇3: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关键词:专业成长,学习,实践,反思,研究

十九年前, 我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而且是一名英语教师, 这在当时英语教师稀缺的情况下, 无疑, 我又为学校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十多年过去了, 我一直努力地工作着, 付出着、收获着、幸福着。这其中, 充满了酸甜和苦辣, 细细品味, 忙忙碌碌、磕磕碰碰、苦中有乐的日子, 促使我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在反思中不断提升, 在研究中不断成熟。

一、在学习中成长

多读书, 学习做一个师德高尚的英语教师。工作之初, 纵使对教学生活充满了无限憧憬, 但心里还是时常忐忑不安, 怕自己不能胜任这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使命, 于是, 我抱着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英语教学的赤子之心, 投入到工作之中。常言道:“教人先育已”、“教人先正其身”,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工作之余, 我坚持读书, 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叹言:“让读书成为我的一双慧眼, 真正地读书, 内化成为我们内在的东西。”在先进教育思想的导航下, 我努力地从多方面去强化自己、修身养性, 净化自己的心灵, 使自身具有稳定的情绪, 积极的情感, 高尚的情操, 坚强的意志, 以及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教学、面对学生, 以此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多年来, 我形成了“爱生如己, 视生如友”的习惯, 我坚信:美好的道德心灵, 会对学生的未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向优秀教师学习, 模仿和借鉴他人所长。工作之初, 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有很多不足, 教学技能期待提高, 于是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 听他们讲课, 与他们探讨, 向他们请教, 我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 批好每份作业, 做好每一道习题, 在熟悉教材后, 再在教法和学法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不放过任何一次外出听课和学习的机会, 每每这时, 我总是认真聆听, 作好记录, 回来后仔细研究和推敲, 反复观看优秀课件和案例, 从优秀教师身上学习其高超的教学技艺, 学习他们如何备好课、上好课, 如何驾驭课堂、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如何选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 然后以其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结合自己的实际去消化,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在积累中不断升华, 长此以往, 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英语教师应该有不断学习的持续动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为了能够在教学上有进一步的突破, 我用了近3年的时间参加本科学习, 为自己及时充电, 补充能量。多年来, 先后学习和实践了大量的先进教育模式, 目标教学法、三环六步教学法、杜郎口教学模式、课堂三环节教学, 每一种教学方法, 我都认真学习和研究, 吸取其精华, 剔除其糟粕。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网络学习更加便捷和高效, 近两年来, 我先后两次参加中小学远程研修, 和专家同行近距离接触, 向他们学习, 接受先进的指导, 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得到补充, 通过反复作业、修改、磨课, 使自己的教学技艺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通过媒体学习, 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过硬的英语基本功是教好英语的先决条件, 尤其纯正流利的英语口语, 更会给人先入为主的感觉。为了提高自己的口语, 我经常听英文歌曲, 或者听VOA special English, VOA English or BBC English。在听的同时, 注意模仿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 和有趣的内容。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听和模仿录音, 教师的语音语调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有人把英语的学习比作游泳, 良好的英语能力确实是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的。

二、在实践中进步

教学是一个需要用心去学, 潜心去研究, 努力去实践的一件事。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必须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来进一步验证, 很多的细节我们必须去做好, 如把握教材、研究学生、琢磨考题等, 还要去想一系列方法去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 我奉行“细节决定成败”的执教格言, 一丝不苟, 即使对教过的熟悉的章节, 也要逐章逐节、逐字逐句地认真分析推敲, 力求挖掘出更高、更深、更活、更精的含义来。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 我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在逐渐提高, 教学技艺不断提升, 我的课堂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亲其师, 信其道”, 学生喜欢了, 才愿意去学, 从而, 教学成绩每每名列前茅, 我自己的综合英语素养在不断提升, 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真可谓“鱼和熊掌兼得也”。

三、在反思中提升

“教”而善思, 是每一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人师者, 就要多思考、善思考, 只要有心就能发现, 就有所建树。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 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首先, 我不断反思自身特点, 真正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从而做到扬长避短,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知识方面, 我经常反问自己, 自身的知识面够不够宽?哪些方面的知识相对丰富, 哪些还很缺乏?是不是该及时充电了?在教学活动中有没有因为缺乏哪些知识而感到困惑?就能力水平而言, 自己哪方面能力强, 哪方面能力稍弱?对自己较弱的方面有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学习。是否具有亲和力, 和学生的相处是否融洽等等。

其次, 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比如说, 一节课下来, 我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目标?这节课的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为什么用这些方法?本节课印象最深的环节是哪些?感觉哪个教学环节还有待于改进?通过反思, 不断修正教案, 不断优化、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意识到自身教学经验的不足和局限性, 并通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 才能够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再次, 我经常对个人的发展历程进行反思。在不同的成长阶段, 及时总结成长的经验, 分析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 做到有的放矢, 不断提升。

四、在研究中成熟

一位成功的教师必定是一名专家型的教师, 是一名学者型的教师。无疑, 教研活动是促使教师逐渐成熟的重要途径。一线英语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第一手资源。每当学校、镇、县举行英语教研活动, 听课评课活动、集体研讨活动, 我总是把同行志士的真知灼见详细记录下来, 然后通过互相听课、借鉴和研讨, 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搜集教学案例, 撰写教学随笔和教研论文, 自觉地反思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决策与教学手段是否适用于当前的课堂, 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 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和教研水平同步提升。此外, 我们还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 确立一个主题, 用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持之以恒地去尝试, 并随时写总结反思, 在促进教学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只有这样, 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提升。

篇4:一位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专业阅读 扎根沃土

优秀的教育经典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从平庸走向优秀乃至卓越的“幕后英雄”。有一位好友,每天和我形影不离,与我一起风里来雨里去,真是难以割舍。她就是我心爱的“情侣”——教育经典。为了让自己成为出色的教师,阅读教育书籍成为我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是阅读让我的教育生活更加充实,更有厚度;也是阅读使我对教学工作学会了思考,让我的课堂更有实效。

我每看过一本书后都留下了美丽的文字,或梳理自己平实的心情思路,或思考书中感人的情节给自己的启示。 2010年,我阅读了《名师讲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班主任工作招招鲜》《不跪着教书》等经典作品,这些名师深刻高度的感悟和解读,成功的案例和教育故事影响着我,教育着我,要不断思考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时反思自己的问题。

一天晚饭过后,我打开吴非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一句句真实的语言、一个个给人以启迪的故事,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感觉吴老师是一个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教育大家。他的文章给人留下思考,他对教育现状的关注和观察,对我总有些启发,让我学会了过滤自己平时的点点滴滴,学会了造属于自己的句子。就这样,我开始记录自己不成熟的思考,记录属于我的教育故事。

有时候就想,要是一个人身边连一本书都容不下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他还能容得下什么?人的服饰可以简朴,也可以华贵;可以拖沓,也可以简练。但无论如何应该记得,书籍是一个人,特别是为师者最不可或缺的“饰品”。带一本书上路,读一段,停一段;或者,哪怕这一天一页也没翻,一行字也来不及看,但只要靠近它,那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是一种源源不断的温暖。

网络研讨 丰盈智慧

作为一名渴望成长的乡村教师,我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渴望名师的专业引领,可身在农村,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于是网络便成为我眺望世界的一扇窗。正当我在网上“东奔西走”的时候,幸运之星把我带到了一个优秀的队伍里——班级管理自主化实验群,在群里与优秀的同行交流,总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周一七点半不见不散”成了我们共同的口号。每周一晚上,我们在QQ群里集中研讨交流,和一些热心的网友一起交流,一起研讨班级管理自主化的实验措施,分享每个人的故事,相互勉励、相互借鉴。在这里,我享受着真正的专业引领:聆听讲座,讨论交流,这里就像一个班级,这里有组织,有纪律,有方向的引领,有个性的张扬。真没想到网络教研有这般魅力,竟然促使我思想的萌动,我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猛然感到终于找到了成长的家园。

记得一个周一的晚上,我听了刘洋老师的讲座《班主任要学会改变》,他质朴的话语、生动的案例让我茅塞顿开。我懂得了带差班要有名班意识。要成功转化差班,要把差班建设成为自主化管理的好班,首先要在思想上增强孩子们必胜的信心,用班级精神凝聚孩子的心,号召他们建设一个名牌班级。看来,“精神力量的指引是巨大的,名班意识一旦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将内化为一种集体信念,一种让全班深受鼓舞的战斗豪情。这种精神让他们感觉前途有望,让他们主动学会自我约束自己,努力促使自己改变。”

讲座后,我开始分析班上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學期的班级精神(做最好的自己,成为一流的班级),发动学生起了班名(阳光班),起了个性化的小组名,并实行小组长聘任制和五星学生评选制(守纪之星、清洁之星、团结之星、爱问之星、阅读之星),对优秀组长和班干部定期给予表彰。课堂上我用表扬性话语激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小组讨论,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给予表扬,孩子们心里乐开了花,渐渐地课堂变得有趣,孩子们更喜欢上我的课,愿意与我交流。

精心反思 提升课堂

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必是一个会“反思”的教师。当反思成为一种教师的自觉行为、一种校园文化,那便会有与众不同的价值意义,教师的成长就会突飞猛进。做一名爱思考、会思考的教师就应从学会记教学反思开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肯定会有得有失。若能将这些体验记录下来,并从理论层面作分析、诊断,那么有益的东西便会积淀下来,不足之处也会得到改进。如此坚持下去,教学素养定能提升,教育智慧必将凸显,教学风格终会悄然形成!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总结课堂得失,反思教学成败,梳理工作思路,捕捉精彩“插曲”,在回顾一段段教育经历的同时,叩问心灵:“我做好了吗?我做错了吗?哪里出了问题?我该怎么办?”在反思中学会反思,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的良好习惯;通过反思,树立鲜活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行为,融洽师生关系,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生命境界,教师的每一节新课都会比上一节课安排得更合理。这样日积月累,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才会更快,自己的教学会日趋完美。

2008年我开通了教育博客,把自己在教育教学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或叙事或议论,形式不一,一篇篇博文见证了我成长的足迹,也记录了我践行新课改的思考和感悟,虽然这些文字不是很华丽,不是很灵动,但是确是朴实的,饱含着我真实的个人情感。这样的反思让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反观自己,改进和完善自我,这对于我个人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成长的希望,虽然举步维艰,但我仍会坚持不懈,阔步前行。

教育写作 深度犁耕

我积极利用博客这一平台,把自己的思考和观察及时记录整理,我把感到的、想到的,听到的,都记录在博客中。这样,可以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了一点点痕迹,留下一段段美丽的回忆。学生、教师、校园都成了我写作的对象,成了我记录文字中的主题,虽然有时只是几行文字,但做自己喜欢的事,一直让我乐此不疲。

不久,有三篇博文变成了铅字,当我收到样刊和稿费,那份喜悦之情油然而生,那份结果的幸福感直到现在依然存在。我的思考和记录,充裕了我的精神生活,填补了我人生的空白。那几天晚上,我都很开心。同事让我请客,我毫不在乎地就答应了。

可以说,是写作让我的教育生活不再空虚,不再苍白。因为我曾记录过,反思过,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不感人,不华贵,但它们是美丽又有情感的,是有生命活力的真情感悟,是真实的见地和思考。

生活,每天发生,视觉各有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似乎感觉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种记录了。和学生交流,和自己交流,和时光交流,站在岁月的尾上回望,过去的一年,有辛苦,也有安恬,有热闹,也有寂寞,有失望,也有不菲的收获。

但我只想说一句话:写博,不仅让生活有了痕迹,也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它是写给自己的情书。

只有把写作当成一种享受,享受当天工作的精彩故事;把写作当成是反思,促使自己更新教育方法;把写作当成是积累,为自己积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习惯,每天不停地写下去,才能取得进步,成长的路才能走得更踏实稳健。

(作者单位:江苏邳州市戴庄镇李圩小学)

责任编辑 赵霭雯

篇5:语文教师扎实的专业成长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时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以自己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写下了一本伟大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结合生动的教学实例,娓娓道来,从侧面透露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感同身受,发人深省。那么,时代发展,在整个教育系统也在改革的过程当中,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去适应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我认为,只有靠扎实的语文专业水平,才能屹立于改革的浪潮之中。

敢问语文教师扎实的专业成长之路在何方?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培训、学习、进修、座谈、参观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寻,得出为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自觉读书,夯实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以读书作为自己人生成长的一笔重要“财富”,但与他一丝不苟的读书态度极不协调的是,一些中小学有相当一批教师却很少有时间去读书。根据统计,在图书馆的人群当中,去得少的竟然是语文教师!更有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国民一年的阅读书量是0.7本,而邻近的韩国是7本,日本则有近40本。试想,如果一个学生一年读一本书的话,那么有着50个学生的老师又该读多少书才能满足学生求旺盛的知欲呢?实际上,语文教师每年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00万字。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语文教师要自觉读书更是责无旁贷,一个语文教师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读书的习惯、读书视野的宽窄和读书积累的厚薄。“腹有诗书气自华”,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也叹言:“让读书成为我的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为我们内在的东西。”可见,读书是每位语文教师生活和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觉是读书的基本前提,是内在的潜动力。语文教师通过自觉读书,不仅获取信息、增长知识,还提升了个人的人文底蕴,强化语文老师的语文底气。知识面广了,底蕴深了,教学起来驾轻就熟,事半功倍。

第二:备课思考,踏实语文教师的专业内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掷地有声的警言,告诉我们,如果读书不思考,往往进入宝山而空手而回。读书是汲取别人的智慧,而思考才是自己的智慧。对文本的积极思考又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当代语文教育专家专业成长的共性中,除了勤奋读书之外,还对文本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形成个人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教材是载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开放的课堂当中,在知识来源广泛的层面上,就看老师的思考能力水平的高低了。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一定要认认真真对待,特别对教材进行备课思考,应包括三方面:课前预设的思考、课中组织的思考、课后反馈的思考。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课前预设的思考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会解读文本是必备的素养,是一种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也能够从中见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修养,学理结构和他的文化视野。

有了良好的课前预设,还要求教师有出众的课堂调控能力,因此,语文老师必须对课中组织进行严密的思考,掌握两种能力,一是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二是对学生的驾驭能力。教材是静止的事物,课堂上老师可以调控,可以分重难点进行割舍;而学生是动态的个体,需要老师的洞悉察觉,还要有口若悬河的口才,敏捷的思维,以应对课堂中的千变万化。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课前的预设,教师灵活变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从构思到实践的过程以后,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思考,我们叫做“反思”。教师的反思是从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或者说,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能力。可以说“反思”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经。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课堂教学前反思具有预测性,能使教学过程更贴近学生更富有创意;教学中反思具有调控性,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使教学成为一种理性的评价,即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师的课后反思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对所教的文本进行反思,看看自己有没有抓住文中的重点、脉络,思想等;二是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反思,看看自己有没有因材施教,学习效率状况;三是对自身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教学中,自己有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质量如何。通过三方面的反思,检讨成败,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以促进语文老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反思性教学”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设计和指导自己的教学,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自觉的学习、主动的反思就会有充满活力的实践活动。第三:务实科研,充实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只是一个教书匠,要想真正在语文专业之路上走得更阔更远一些,就要充实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苏霍姆林斯基的成长为我们作出了表率,科研能力突出,教育专著丰富。科研能力不但要求语文老师要有理论水平作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以流畅的文笔,精练的语言和严谨的结构转化成文字,叙述自己的教育观点,把理论水平联系实际情况,阐明教育的理念。写作是语文教师自我成长、专业自我的发展阶梯,这个过程是我们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自我、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语文教师写作的方式是多元的,可以写教育随笔、教育论文、教育札记、教育反思、教育博客等,多种的写作渠道,无非也是殊途同归,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写作时,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写身边的教育实例,这样的写作才有生命力。同时,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语文教师不但是教学的实施者,还是教学的研究者,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的规律一脉相承,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教什么,怎么教,还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这就需要认真研究,探索语文教学规律。要知道语文教师是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有教学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常思考有关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就是进行研究。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有足够的发言权,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主力军。进行语文教学科学研究是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指引语文教学规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里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一语道破天经的至理名言,同样也适合我们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真正的专业成长之路是自我成长”。是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语文教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豁然开朗,而自觉读书、备课思考、务实科研定则是专业成长的厚实的立足点,必定会支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

除此之外,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还要亲近学生,向学生学习;并能学会用“学生式”的思维来看学生,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

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不仅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征的必需。而学习能力又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小学语文教师窦桂梅专业成长的历程告诉我们,坚定的专业情意,内在的专业尊严,深厚的阅读积累,实践中的反思探索都是培养教师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要给学生泉水,教师就要交给学生寻找水源的方法”。这是不同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从一个单纯的知识传递者演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自己先转变学习观念,学会学习,培养学习的能力,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理念。

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不厌,教不倦,正是现代教师要做到的。作为教师,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如深厚的矿藏,不断的被开发利用。语文教师更是要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作为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实际需要,作为拓展精神世界,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

篇6:逼出专业成长的之路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观看了吴邵萍园长的师德报告之后,我的感触颇多。吴园长的平实的语言、贴切的经验、朴实的为人让我萌生了许多教育信念和理想,同时我也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完成的目标做了以下的规划。

1、师德方面的目标:

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和幼儿,不偏私,不包庇,不溺爱,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幼儿,对每个幼儿教育态度一致,不体罚幼儿,对于特殊幼儿耐心引导,帮助其改掉不好的习惯,做到有爱心、会细心、常耐心。

2、教育方面的目标: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事先了解所教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熟读教材,并尝试将几本教材融合在一起,找到适合本班幼儿特点的模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同时利用休息时间重新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如《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咨询》、《家园共同体的建构》等,从书籍里找到与实践中相吻合的理论,更加科学地有目的性地指导我的实践。此外,我会做到及时总结、及时反思,多想多问多写,遇到难题时,和园长及其他老师多交流,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多看一些幼教的案例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认真思考,与有经验的老师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把好的见解整理起来结合到平日的课堂中。

3、班级管理方面的目标:

虽然我是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没有任何经验,但是年轻有年轻的好处,我们个个年轻的班主任都有极高的热情和拼搏的干劲,我们把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班级里,认真做好每一个事。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会从细节入手,做到统筹管理,搞好三位老师之间的配合,做好保教工作。从卫生、安全、环境布置,我都将认真负责,分配好任务,齐心协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把这一届的幼儿顺顺利利带到大班毕业。

4、家长工作方面的目标:

积极与家长进行个性化地交流,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共同配合解决问题。同时我也要尽快树立自己在家长面前的威信,与家长交流前要先做好准备,在实践中慢慢培养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用真心和诚心对待繁琐的家长工作。

5、技能技巧方面的目标:

针对自己的不足,我要利用休息时间刻苦练琴,提高自己即兴伴奏的水平,更加自如地变调,对D、F、A、G调熟练转换。同时还要加强绘画能力,勤于练习儿童画、卡通画,做到随手就能画出来。

篇7: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怎么走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究竟该怎么走?

一、从模仿开始

公开课是每一位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为了上好一次公开课,教师不知花费多少心血去精心备课、反复修改,似乎凭这一节课就能和特级教师一样一举成名。要知道,特级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其长期实践、不懈探索的结果。犹如我们写字临帖一样,先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本字帖,从字形、结构开始描摹入帖,直至完全吃透其精神风格,然后想办法再出帖。教学也一样,先向一位自己特别喜欢的特级教师学习,从点滴的教学方法到严谨的课堂结构,乃至独到的教学风格,然后再转益多师,水到渠成,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模仿可以分再造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两类。再造性模仿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完全的不加改变的模仿,是模仿的初级阶段。模仿着眼的角度比较小,也容易学到手,是初学者常用的方法。再造性模仿通常包括整体模仿和局部模仿两种:整体模仿就是整节课地全搬照抄地模仿,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模仿。当然,局部的个别调整也是必要的,但整堂的教学结构、指导方法和设计思路都没有变动。局部模仿指在一节课的某一个教学环节中,采用特级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指导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整体模仿能体现特级教师的风格,但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以及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不同,模仿起来难度较大,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局部模仿操作起来就比较灵活,受到的局限性比较小,教师可以有选择的采用,尽量做到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创造性模仿是模仿的高级阶段,模仿的难度比较大,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模仿时不拘泥于细节,而是从整体风格方面去模仿,灵活性比较大。只有当教师的再造性模仿积累到一定时期,教师掌握了娴熟的教学技巧和名师的教学风格,具有足够的举一反三或触类旁通的能力了,然后才能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等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力求体现个人的教学特色,这就是创造性模仿。

二、从读书开始

作为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但更需要经常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我们许多青年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好不容易凑出来一篇文章也是干巴巴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平时书读得少,缺少知识的积累。所以,我们要有看书、读报的良好习惯。在看书、读报时,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笔录,好的文章可以把它剪下来做成剪报收藏好,并且在有空的时候经常翻出来看看,以使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启迪。

三、从网络开始

教师除了可以在网上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外,网络还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方式,它可以把远隔千里的老师聚在一起,形成即时互动式的交流,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并且在大家的交流中,往往还会有更多的意外收获。

四、从课题开始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用课题研究来推动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认识,非常值得一线教师们采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么,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在课题实践中,教师们遇到了许多问题,而不得不广泛阅读,相互探讨、互相推荐参考书目,从最初的只重视教学技能转变为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从重视教学知识点的传授转变为重视学生人格的发展,教育视野得到了开阔,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教师通过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从教学的前、中、后等方面获得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使自己不断成熟起来。许多成功的教育者,都认为教育科研能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插上有力的翅膀。

篇8:生物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近年来, 我校办学规模扩大, 青年教师迅速增加。生物教研组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课题中探索出:学习是生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基础, 实践是生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研究是生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阶梯。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是生物教师专业成长路上必须扮演好的三重角色。

一、学习, 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学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在学习。首先, 学习能够温故专业基础知识,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科学性强、专业性高。在课题研究中, 访问老师们的时候, 大家都有同感:涉及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大学学习的知识遗忘的内容较多, 重新把大学的教材找出来有目的地学习, 巩固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其次, 学习能够统揽教材、掌握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 课标的学习一直都是生物教师的基本任务, 只有掌握了课标, 才有教师观念的改变, 教师观念改变后反过来又能促进教师的学习。通读教材是教师认识教材、统揽教材的入门课, 学习教材要达到清楚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逻辑关系。本校有一位老教师说得好:“我活到老学到老, 教材在我心中了。”最后, 学习能够帮助我们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的发展。学习新课程的理念, 学习名校、名师的经验, 自我研修是学习, 同伴互助是学习, 专家引领也是学习, 让生物教师自觉地成为爱好学习的人。

二、实践, 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初为人师那天, 生物教师就开始了一辈子周而复始的实践活动:备课、上课、议课, 议课又包括观课、说课、评课等活动。部分教师只知道这是一个教师的基本工作, 却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常规的教研活动。实践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常规的教研活动, 来探究备课、上课、议课的有效性。备课、上课、议课既是常规的教研活动, 也是一种行动研究, 在备课、上课、议课中践行课程改革理论, 追求教育改革的目标, 生物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成为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实践, 对生物教师还有另外的要求, 这是由学科性质决定的, 即通过实验实践。第一,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 具备生物教师应有的实验操作能力。第二, 培养教师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脚踏实地的实践让生物教师成为优秀的“实验员”, 只有生物教师成为优秀的“实验员”才能成为培养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学生的教练员。

三、研究, 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研究, 很多教师认为高不可攀, 以为研究是教授们、科学家们的事, 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其实,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就是研究。石柱中学生物组《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一个目的是转变教师观念, 提到观念, 老师们马上想到了: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等, 几年下来, 研究发现, 常规的教研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就是一种校本研究, 能够培养教师的课程观、课堂观、课本观, 这三种观念也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 有人问: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不重要了吗?其实有什么样的课堂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

生物教师有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观、课堂观、课本观三大观念后, 再回过来研究备课、上课、议课更具有实际的意义了。以课堂观对应上课为例, 我们的课堂观: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课堂不是教师演讲的场所, 是学生成长的地方, 教师随学生的成长而成长;课堂是生命的课堂、绿色的课堂、成长的课堂。在这种课堂观下的生物教学模式就产生了《生物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

上一篇:施工单位分包管理下一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及调研活动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