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人生的心得体会

2024-05-05

文学与人生的心得体会(共6篇)

篇1:文学与人生的心得体会

畅谈文学与人生

――以《倾城之恋》为例

其实,我对“文学与人生”这个主题并没有多少的深刻的感悟,毕竟少了很多经验和阅历。只能说说关于文学带给我的一些浅显的感性的感受罢了。

文学表达了人类最真实的情感,深藏着内心最美好的情怀,使我们往往能够通过一首诗、一阕词,就能够超越私人领域内所表达的情感,使之上升为人类共有的情感高度。文学实际上是通往心灵的一个时空隧道。

我们所有的行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表达的看法,我们对他人所作出的议论,都受影响于我们的人生理念。理念是人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一种价值取向。文学是开启人生、开启心智的大门。

张爱玲是一个纯粹的都市人。张爱玲生于政治上失势却又顽固地坚守旧文化的遗老家庭。而西化的母亲和姑姑对她影响颇深。处于新与旧的家庭矛盾中,她格外地体会到处于传统与现代冲突中的焦虑。更为强烈地体会到危机,也更为强烈地迫切渴求一种生命的和谐状态。她肆意地刻画情爱,因为它放肆地渗透于人生的全面。正如她在倾城之恋所表达的那样浓烈的情感。

白公馆是流苏从小生活的地方,出嫁,离婚,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带着少许离婚分到的家产和受伤的心回到了这个有着亲人的家里,可看到的却是他们对亲情的淡漠与残酷势利。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好似整个香港的陷落只为成全这样一场爱情。在那样一个固执守旧的社会,那样一个白流苏定是与众不同的,她敢于忽视世俗的眼光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固然整个故事都透着些许苍凉,但这也反映了张爱玲的爱情观,纵然伤痕累累,亦对爱情有着一丝希冀与残忍的追逐,追求爱情,但是又害怕爱情带来的伤害。《倾城之恋》并不是一场唯美的爱情,它里面也参杂金钱,欲望。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爱情,历经风雨终于寻觅到那个唯一想要携手一生的人。

在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之间,张爱玲刻画的是这样一种生活态度------追溯过去,肯定现在,却惶恐于未来。她总是以一贯的安稳立场来肯定现世,她以一种奇异的智慧发掘这世界一点一滴的乐趣,并甘之如饴。她固执地希图永远守住她的安稳,生命早描定它的式样-----像是绣在屏风上的鸟,静且美。

文学是心灵的栖居地。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引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的,诗意地栖居,诗意地理解人生,诗意地抛弃烦恼,抛弃恩恩怨怨,抛弃世俗的功利的计算。从这个意义上讲,既然生命有限,既然我们无法越过死亡、疾病、孤独和恐惧的难关,那就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抛弃社会上的纠葛,抛弃世俗的算计,真正在生命的层面上完成对自由的一种超越。

篇2:文学与人生的心得体会

一、人生有多丰富,文学就有多丰富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文学对我们的人生是不尊重的,为什么不尊重呢?我们的文学要突出某种高大全的主题。在座有很多老师辈的人物,可能都会有亲身经历,如果那时

表现一个英雄人物,让英雄人物在那里谈一下恋爱,甚至儿女私情的东西多一些,往往不被允许,往往说这个作品的思想主题有问题。如果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人总有七情六欲,再伟大的英雄他同样也有丰富的人性,也同样有自己的爱恨情仇,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生。那么我们的文学,无论是写英雄还是写坏人,都应该注意到他真实的生命实体,一个基本的人性面貌。就像写《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劳伦斯所说的,“在一个作家的笔下,每一棵白菜都应该饱含着生命的情感”。

我们不妨来看看鲁迅的《阿Q正传》,我想很多人都已经非常熟悉这部作品了,但是如果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之所以写得好,让我们笑也笑不出来,哭也哭不出来,就是因为涉及到阿Q心理一系列的复杂人性。阿Q身上很多东西在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的身上都可以找到一些非常明显的影子,比如说欺软怕硬、见风使舵、利己主义、精神胜利法、思想麻木……

再看余华的名作《许三观卖血记》。我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常常会想到啊Q,但是它跟《阿Q正传》完全不同,我个人觉得它写的是一个世俗英雄,这个人有一些品质是我们常人很难具备的。

应该说许三观的劣性,或者性格里比较恶劣的一面,常人都会有。比如说他知道自己的老婆许玉兰和何小勇生了一乐,他就不断地惩罚许玉兰。许玉兰呢,一被惩罚,就坐在大门口,拍着大腿在那里哭、闹,把许三观内心的隐痛张扬出来了。家丑不可外扬,许三观痛苦就在这里,出于人性的一种本能,他就想惩罚她,但是一惩罚,他老婆就到大街上闹,所以他又不敢惩罚她。

给他戴“绿帽”的何小勇遇到车祸,即将要死了。按照当地的风俗,要何小勇的亲生儿子到房顶上叫魂。何小勇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怎么办呢?所以何小勇的老婆就跑到许三观家里求情,要一乐给他老爹何小勇叫魂,许三观跳起来了。他心想,我已经丢人现眼这么长时间了,你现在还要我儿子跑到你家里给何小勇叫魂,公开叫他爸,这不是向全世界宣布一乐是何小勇的儿子,我是王八乌龟吗?大家可以看到他丰富的人性慢慢展开,许三观到底还是一个有怜悯心的人,看到何小勇要死了,终于同意让一乐到何小勇的房顶上给何小勇叫魂,当一乐帮何小勇叫魂回来以后,许三观坐在家里是非常痛苦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就是有很多世俗的一面。

但他又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整部小说里许三观卖了12次血,有效卖血是10次,也就是说都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他有明确的卖血目标。那么这10次里,我们统计出来就有7次是为了一乐,而一乐又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小说的震撼力就在这里。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三观跟我们早期看到的《林海雪原》、《红岩》等等小说里的英雄都不一样了,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世俗里,但是关键时他会从世俗里走出一步,但是这一步决定了他非凡的品质。

应该说,这两部小说都展示了人的一些基本本性。文学在表现人学时,有时候会跟真善美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但是我觉得真正优秀的文学,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生各种复杂的精神际遇和生命际遇。

二、人生有多可能丰富,文学就该有多可能丰富

文学不能只表现我们看得到,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可能存在的状况。这种可能存在的状况,可能是想象的一个人生状态,意味着我们文学超越了看,而进入了想和思,而不光是看和体验。可能性的人生状态,我觉得至少包含这样三个层面的意思:

理想化的人生状态。比如说浪漫主义,很多浪漫主义,都是表现了人生的可能性状态,最典型的是武侠小说,还有科幻小说。大量的浪漫主义作品都是表现理想化的人生状态。它们没有办法用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或者用我们的人生经验来证明和印证的。但是我们又非常喜欢看,为什么喜欢看呢?因为它表现了我们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但是我们又渴望实现的、体验到的那种人生状态。极不理想化的人生状态。这也是一个可能性的东西。特别是现在生活的竞争压力非常大,我们的人生常常会在现实的生存当中会出现各种扭曲、变异等非常态的状态。这个非常态的状态,我们的文学同样也给予了表达,我们有时候可能会说这个表达怎么是这样的,跟我们的经验和常识相反,所以我们通常称它为“荒诞派”。实际上荒诞派小说也是表现了一种人生的状态,只不过这种人生状态是极不理想的,或者说超越了我们平常看到的状况。

比较典型的是卡夫卡,他为世人所熟悉的《变形记》,我们只看到受压抑的人跳楼,没有看到受压抑的人会变成甲虫,或者变成螃蟹什么的,文学允许通过一种可能性的状态来展示非正常的人生。

美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辛格,他有一个短篇是《傻瓜吉姆佩尔》,写一个傻瓜,人家都来欺负他,然后把村里一个最淫荡的女孩子艾尔卡,故意配给他做老婆。那个女的跟他结婚以后,整天让他去面包房干活赚钱回来,然后那个女的整天跟这个生小孩、跟那个生小孩,生了一大堆的小孩,没有一个是吉姆佩尔的,但是吉姆佩尔仍然是相信她,善待她,到最后艾尔卡死时终于忏悔了,说傻瓜吉姆佩尔是一个好人,让她知道自己的罪。

人类精神潜意识的状态。我们人不但有理性的层面,还有大量的非理性的层面,这些非理性的层面同样也是我们文学的表现内容,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都是这个方面代表性的作品,强调人在非理性状态下、潜意识状态下意识的流动,同样也是一种人生的情怀。

如果人生有多少丰富,我们就表现多少丰富的话,我觉得文学是不足以吸引人的,文学之所以吸引人,还有更大一块,就是人生有多少可能的丰富性,我们文学恰恰在展示那些可能性的丰富性。

文学与作家的三大关系

文学与作家之间的人生状态,我个人觉得至少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作家精神内部的自叙。一般情况下,作家的创作与自己的人生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我想这个用不着多说了,我们说李商隐的诗非常哀婉、非常缠绵,这跟李商隐个人的气质和人生的体验有很大关系,而李白的诗非常豪放,这跟他的人生经验是很有关系。

第二个层面,自我人生的弥补。这种情形主要体现在小说中,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体,非常适合作家表达自己内心中的一种理想人生,一种渴望实现而在现实之中又难以实现的人生状态。很多人从发生学、心理学研究作家,为什么他们写这一类的作品,就发现它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弥补,没有达到,就想在小说中痛快淋漓地达到。比较典型的,像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都是模式化的,大家都很愿意看,郎才女貌、才子佳人,才子通常都很穷的,佳人通常都是很富的,然后一波三折,才子终于娶到佳人,大家都心里很高兴,希望自己某一天也可以变成某一个才子或者某一个佳人,这是弥补人生的一种渴望。浪漫主义的小说也是这样。

我写过一本书《余华评传》,做过余华研究,发现其实余华很胆小的,从小就是一个乖乖小孩,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故意不把他的帽子给他,他就站在那儿毕恭毕敬地,也不敢向老师要,一定要老师把帽子交出来,他就嘟嘟嘟跑掉了。但是他早期的小说,像《一九八六年》、《死亡叙述》、《古典爱情》等等,都是充满了暴力和血腥味。我个人认为,他太胆小了,但是内心又渴望那种强悍,所以他在小说里写暴力的时候,充满血腥味,好象要通过小说给自己壮胆,也就是说他对自我的一个弥补。

在这里提两个有趣的例子:一是德国的诗人雪莱,一是中国的郑板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雪莱的诗。我们常来它慰藉自己受挫的灵魂时,当我们一次又一次通过这句诗来等待虚无的希望时,雪莱似乎已成为我们内心里的一个信念。然而,真实生活中的雪莱,也是这样吗?随着雪莱大量信件的公开,我们终于看到,他在把自己“不能流动的思想传遍宇宙”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自私和刻薄公之于众。据保罗·约翰逊在《知识分子》一书中的材料透露,雪莱不仅在给朋友的信中宣称他全家是“一群冷酷、自私、精于算计的动物,除了吃、喝、睡,活在世上就没有其他的目的和事情”,而且还通过哄骗、欺诈、责骂甚至威胁,频繁地向家人要钱。我简直无法相信这就是雪莱,一个擅长歌颂理想和爱的伟大诗人。郑板桥也一样。我们一直将这位“扬州八怪”之一视为傲骨铮铮、极具操守的文化名流,甚至奉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道德楷模。但是,当我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有关板桥的史料之后,我才发现,他看似倔强不驯,推崇“糊涂”哲学,其实自己却从不糊涂,而且始终保持着异常狡猾的世俗心态。

郑板桥四十岁时赴南京参加乡试,中得举人,顿时心中狂喜,并做诗《得南捷音》自我祝贺了一番,以为从此可以平步青云,挤入上流社会。谁知在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清末官场上,所有官位早已排满,根本轮不到他郑某人。于是,他只好再度发奋苦学,终于在四年后考中进士。但命运并没有立即为他开启绿灯,他依旧被拒之于上流社会之外。从此之后,郑板桥便开始频频巴结于达官权贵,巨富名流。由于当时的扬州处于江南的商业中心,不仅巨贾云集,而且高官极多,客观上为板桥的奉迎行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同大多数文人一样,郑板桥的奉迎方式当然也是四处献诗。如今,在他诗集里就有一大批谄媚之作,像《上江南大方伯晏老夫子》、《谢大中丞尹年伯赠帛》、《读昌黎上宰相书因呈执政》、《送都转运卢公四首》之类。到了四十九岁,郑板桥几经周折获山东范县令一职。为了感激慎郡王,郑板桥不仅张罗着为他编刻诗集《随猎诗草》和《花间堂诗草》,还亲自为之撰写跋文,并在跋文中将这位二十多岁的年轻诗人与杜甫、韩愈、王维、杜牧、韦应物以及岳飞相提并论。

我举这两个例子,并不是攻击这样人类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家,而是想说,不要简单地认同“文如其人”,在很多时候,文人会将他们的现实人生与创作人生分裂开来。用另一种相反的价值系统来弥补自己的某些人生之不足。当然,这种自我人生的弥补通常都是借助人类普遍性的价值意愿,来实现其人生理想的。否则,他们的作品就不可能成为后人反复阅读的经典。

第三个层面,自我人生的超越。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作家是要超过个人的一些人生体验的局限,必须要进入到一个大的人生境界,才能展示一种丰富的人生艺术。很多作家不能超越自我人生体验,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作家自己在人学上、在立人上是有问题的,也就是我们普通的知识分子在立人上都是有问题的,问题在哪里呢?一个作家要超越,自由和独立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作家常常会说,狮子都是独来独往的,只有狐狸才会成群结队。

文学与读者

不论你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在你的精神领域、心灵层面上,或者说在你私人的空间里,爱好文学、拥抱文学、品味文学,都是非常充实的一种人生状态。文学让我们体验不同的人生情境,净化我们的情感生活;文学慰藉我们的灵魂、弥补我们的人生意愿;文学使我们认识复杂的人性。

篇3:文学与人生的心得体会

一、《幼年时代》人生与文学的萌芽

堀辰雄于1904年12月28日出生于东京市麹町区平河町。因为出生于辰年,被命名为辰雄。亲生父亲堀浜之助是广岛藩的士族,任当时东京地方裁判所的监督书记。母亲西村志气,是城市小商人家的女儿,因为家境贫寒嫁给已经有了妻子的浜之助。浜之助与妻子之间没有孩子,堀辰雄作为长子被抚养。四岁时,母亲带堀辰雄改嫁给雕金师上條松吉。从此一直到养父离世,堀辰雄从母亲的妹妹那里听说了自己的身世为止,他始终相信松吉就是自己的亲身父亲。

要想了解堀辰雄的早期人生经历,有两部自传小说不可忽视,那就是《幼年时代》与《拿花的女人》。《幼年时代》创作于1938年夏天至第二年春天,作者34岁,结婚不久。这时的他,生活安稳,在文坛上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本着“想要在自己的幼年时代找到人生本质的东西”的初衷,创作了这部作品。《幼年时代》写到刚上小学时期就结束了。结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父去世,他从母亲的妹妹那里得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世。对他来说“意想不到的事情太多了”。没有任何作为作家的野心,将阿姨那里听来的事情原封不动地写在了以《幼年时代拾遗》为副标题的《拿花的女人》里。

从幼年时代的轶事中,可以看到堀辰雄敏感情感的萌芽,对格调高雅生活的向往,潜意识里对生父的思恋,而这些影响在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以摆脱城市平民家庭、消除平民生活阴影的方式呈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可以说他后来的文学发展方向是完全背离了实际成长环境的。直到他三十多岁养父离世,得知了自己真实的身世,他的文学创作才以对父母无尽的思念,对城市平民生活的追忆的方式复苏。从创作理念以及方法上,堀辰雄的《幼年时代》受德国诗人、小说家卡罗萨的影响较大。

二、益友良师的影响

十三岁,堀辰雄升入东京府立第三中学。据他自己后来回忆说“中学时代没有什么值得特别记载的事情,喜欢学习的科目是数学,尚未喜欢文学类书籍”。十七岁升入第一高等学校,认识了终身好友神西清。受神西清的影响开始阅读屠格涅夫、霍普特曼、施尼茨勒等人的小说,进而开始喜爱上法国象征派诗人的作品,并接触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书籍。十九岁,迷上萩原朔太郎的诗集《青猫》。同年母亲拜托第三中学校长广濑雄带着堀辰雄去拜访了著名作家室生犀星。九月遭遇关东大震灾,母亲在隅田川溺水身亡。堀辰雄虽然九死一生,但是在逃命时身体和精神遭受巨大创伤,留下终身病根。十月,经室生犀星介绍认识了芥川龙之介。同是出身平民家庭、同为第三中学校友,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的芥川龙之介对堀辰雄一见如故,二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

二十一岁,升入东京帝国大学(现在的东京大学)文学部国文科。大学一年级的夏天在轻井泽逗留了三个月。在这期间,他充分体验了幼年时代就憧憬过的格调高雅的生活,并且集中精力学习文学,为迈向文学之路做着准备。期间还与芥川龙之介、室生犀星、萩原朔太郎、片山广子一家交往。这个夏天的经历,无论是从文学知识的积累、还是未来文学创作的素材方面都成为堀辰雄文学创作的源泉。例如初期作品《鲁本斯的伪画》就是一部以这个夏天的体验为素材而美化创作出来的小说。

三、从同人杂志到个人作品集

在轻井泽度过了充满了文学氛围的夏天后,堀辰雄开始亲近科克托、阿波利内尔、拉迪盖等法国诗人、作家的作品,同时也尝试创作了一些深受科克托影响的诗歌,还有了写小说的打算。与中野重治、窪川鹤次郎、平木二六达等人,创刊了文学杂志《驴马》。这个杂志为堀辰雄、中野重治等人后来的文学事业奠定了基石。堀辰雄在这个杂志上连续发表了阿波利内尔、科克托、萨蒙、雅各布等法国诗人的译作,受法国新诗的新精神和技法影响的原创诗作,以及小说《小故事》、《蝶》。另外还有《甘栗》、《风景》、《星期天》、《即兴》等小说发表在同人杂志《山茧》上。这些小说严格意义来说还只算作习作,采用了将幻想或者梦境技巧性地用小说的结构方式表达出来的创作方法。

1930年堀辰雄的第一部作品集《笨拙的天使》作为当时“新锐文学丛书”的一册被出版。这部作品集有《鲁本斯的伪画》、《笨拙的天使》等共13篇小说、4篇诗歌和2篇译作。作品集中的每篇小说都都是堀辰雄青春摸索时代的习作,都是他贪婪地吸收欧洲,特别是法国作家的新心理主义,用理智的头脑、纤细的感觉和丰富的幻想,大胆地追求新时代小说的可能性的心血之作。

四、结语

堀辰雄出身于东京平民家庭,自幼没有接受过文学熏陶与教育,但却凭借对文学的热爱与不懈努力成长为一代文学大师。他的文学作品虽有所谓描写个人生活的“私小说”的一面,但作品内部却更多地充满了西方现代小说的性格。通过其早期人生经历可以看出,芥川龙之介等人的知遇之恩固然不可或缺,但同时堀辰雄本人对文学的热爱与不懈的追求更值得学习,命运不会亏待向正确方向真正努力的人。

参考文献

[1]竹内清己.堀辰雄――人と文学[M].东京:勉誠出版,2004.

[2]竹内清己.堀辰雄事典[M].东京:勉誠出版,2001.

[3]新潮日本文学アルバム17堀辰雄[M].东京:新潮社,1984.

篇4:文学精神与人生经验的同构

一、随性的散文写作

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谈论自己的散文写作时曾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他一方面认为“散文虽然也叙事、写景、发议论,却以抒情为主。这和诗有相通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却又认为散文写作“在我还是费力。有时费力太过,反使人不容易懂。”①朱自清的自省,是散文写作的开放性与艺术性之间矛盾的生动例证。即便如朱自清先生这样的散文大家,也依然存在着过于费力以至于使人不容易懂的问题。

方雪梅多年来从事报刊编辑工作,散文写作只是其业余爱好,兴之所至便留下自己的思想印记。而正是这种非专业化的写作,使得她的散文没有陷入到专业作家的看似精致实质加工痕迹明显的窠臼之中。方雪梅没有希望借助散文写作获取专业名声、利益,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和表达欲望坚持着自己的文学梦想。阅读方雪梅的散文作品,读者不难发现其作品虽然有时局部不够精致,没有字斟句酌的制作过程,但却保留了另一种可贵的来自生活的质感,精神底气粗粝而不失思想的锋芒,未经雕琢却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融通感。从方雪梅散文的内容看,几乎都是对于自己生活、思想与情感的写照,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间既有对于情感挫折后复杂情感心理的描摹(如《情如毛线》《雨从故乡来》《单亲母子》等),也有海外游学的思想冲撞与生活体验(如《爱丁堡之夜》《此去牛津》《失窃记》《我的同性恋邻居》等);既有对于文人雅士交往的追忆(如《书柜里翻出顾城的手稿》《写诗的郁钧剑》等),又有对于历史人物、过去岁月的勾勒(《是谁长眠在他乡》《陕南的一抔黄土》《大雁乡乡关在何方》等);既有对乡村经验与市民生活的书写(如《两上天子山》《老屋》《半边街旧事》《一截小巷》等),又有对于人生经历的哲理思辨(如《一杯水里的禅》《与“马背上的人”对视》《过去的疼痛》等)。由于将散文作为业余的爱好,方雪梅的散文创作彻底摒弃了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制造噱头的常见病症,她努力在散文写作中与自己、与亲人、与社会、与历史进行无所羁绊的对话,在对话中感悟人生、探寻历史,更在感悟和探寻中重新发现、认识自我。在某种意义上,她的散文创作与其人生经验具有同构的意义,丰富斑斓的生活与经历为方雪梅的散文创作提供了素材,散文创作又为其生活赋予一种诗意色彩,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了作家的存在意识和散文风格。

谢有顺在分析当代散文创作的现状时,有过这样的精辟分析:“散文的无规范,使得它比小说和诗歌更为‘近人情(李素伯《小品文研究》),更反对制作,它崇尚自然,向往兴之所至,本质上说,它是业余的文学”,②“至少,现在进入我视野的最好的当代散文家,绝大多数都不是专业意义上的,反而是客串和业余的身份,使他们写出了令我们难忘的散文篇章”。③方雪梅毫不讳言自己散文创作对于生活的执著描摹以及与生活对话的性质:“我是一个随性的人,陆续写了不少随性的文字。写的时候,只是因为想写。把头脑里的冲动释放出来,心里就快乐了,像口渴时的一瓢畅饮。没想过这些文字会不会讨人喜欢,只求从生活中撷一点淡香愉悦自己。”④ 随性二字,颇为传神地传达了方雪梅散文创作的旨趣与脱离陈腔滥调的尝试,她以对现实生活有血有肉地表现的态度,创作出了《小街小巷》《茶巷子·鱼巷子》《陪在父亲床前》等一系列极富存在感的作品。因了这种对于世俗生活最简单、平淡性质的熟稔,作家在穿着拖鞋和睡衣在屋檐下打牌的老街邻居们的安详中,喜欢上了这里的“全无办公室里的弯曲和高层建筑里的那种阻隔”“让我从每日的琐碎中讨得一股子‘地气”(《小街小巷》);由于童年时生活在市井里巷之中,即便是喧闹嘈杂的茶市、鱼市也讓作者幼小的心灵对此有了更丰富的理解,“只要深深地吸口气,就能闻到小城人父辈和祖辈们的淳朴气质。无论岁月怎样滔滔冲刷,你总能在这里感受到这种气质留下的深刻烙印”(《茶巷子·鱼巷子》);等等。方雪梅的注重表现原生态的现实生活,通过具体的人物、事情来展开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为追求散文的真实性,方雪梅的散文创作将现实生活“以最原始、最大璞不雕的状态,变成了一篇篇文字,或长或短,或繁或简,都是生活的素描。”⑤她的作品不是纯客观主义的记录,而是通过对于生活横断面的表现抒情着自己的真挚情感,并通过现实与历史、个人与社会的对比揭示出富于深意的旨趣传达。

方雪梅的散文创作以情感体验和生活感悟为素材,注重对于原汁原味生活状态和自然兴起的表现,因而更能够沟通作品与读者的心灵,在无所束缚中表达了一位现代知识女性对于当代生活和时代风尚的个人观察。

二、淳朴的情感叙事

市场经济的降临与消费文化的流行,正在将一切事物纳入到交换的逻辑系统中。个人的信仰、情感和生活,不断地被市场的巨擘裹挟。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散文创作也日益沦为消费文化的同谋,它宣扬心灵鸡汤式的自我安慰,鼓吹对于现在和欲望的满足,将人生的幸福消解为各种各样的物质的消费与欲望的追逐,风花雪月的片刻取代了长相厮守的坚持。在不少散文作家的笔下,世俗庸碌的生活成为唯一的观照对象,狭隘逼仄的心灵无法容纳更为宽广的人生与社会,生命的意义逐渐让位于妩媚的语言与猎奇的旧事,在这样的散文背后,人们看到的是离散的情感与荒芜的精神。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霍克海默深刻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他用严峻的笔触勾勒出了这样一幅景观:“家庭逐渐瓦解,个人生活转变为闲暇,闲暇转变成为连最细微的细节也受到管理的常规程序,转变成为棒球和电影、畅销书和收音机所带来的快感,这一切导致了内心生活的消失。早在文化为这些受操纵的快感取代之前,它已呈现出一种遁世主义特征。当重新调整现实的时机成熟时,人们便逃入个人的观念世界里并调整他们的思想。内心生活和理想已成为保守因素。但是,随着人们采取这种逃避的能力的丧失——无论是在贫民区还是在现代定居地,这种能力都不可能增长——人类已丧失了认识不同于他所生存的那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的能力。”⑥

在欲望至上、心灵钝化的时代,方雪梅的散文創作彰显了独特的价值。虽然长期生活在长沙这个现代化城市,但她的作品却不追逐时尚,而是以情感作为表现的核心,在生活的各个片段中捕捉到可贵的亲情、友情与乡情。作家怀着一颗善良博爱之心,关注着这个嬗变时代的种种症候。在《伦敦玫瑰》《谁在苍茫中》等散文集中,方雪梅不仅有着对于自己与亲友们温情时刻的细腻再现,更有着对与自己并无直接关联的陌生人、社会底层的兼爱与关怀,她以知识分子的人道良心关注并且帮助着社会的边缘群体。读方雪梅的散文,最令人怦然心动的即在于作品中流露出的真挚、细腻的博大胸怀。当人们都在被动地接受着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媒体灌输的意识形态与商业信息,方雪梅却在努力地拨开这些遮蔽耳目诱惑,以一种执著的态度坚持对于美好情感的发掘与书写:《悦人悦己》中,当美容店一位为自己认真护肤的老实农村女孩儿,在昏暗的灯光下脸上“渗出细细汗珠”,却因无法完成每月销售定额而叹气。为了信守诺言帮助女孩儿完成任务,“我”特意一路小跑在打烊之前赶到美容店,“想起她的一脸喜悦,这一晚,我睡得很香”;《遗憾》中的作者在山野之地旅游时,看见了一位五六十岁神情有些痴呆的男子,“他脚上的一双鞋子,鞋面与鞋底已经完全断裂,只用两根细铁丝捆在脚上,差不多一眼就可以看见脚趾头。”为了帮助这个偶然相逢的没有家的流浪汉,我屡次尝试拿些钱给他,却因同事劝阻而留下遗憾。为此作者深感内疚,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多少孤独生活的人正期待着他人的一声问候?而这没送出去的20元钞票,成了一块粗粝的石头压在我心里,让我有了挥之不去且怎么也无法消散的沉重。”在社会负面新闻屡屡见诸媒体、见义勇为都需三思而行的当下,方雪梅的散文却对人世间的亲情、友情与社会的关爱之情进行了聚焦,她试图通过一件件细小却真实的事情,传达出对于人间真善美的执著信念。当现实的冷酷逐渐让人们变得淡漠时,她却在散文中召唤着善良、友爱与兼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以个人的文学力量力图抵抗社会的普遍病症,期望通过爱的哲学唤醒日渐麻木的灵魂,这使方雪梅的散文具有了一种可贵的时代意识与介入力量。

在方雪梅散文对于情感的书写中,爱情似乎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个表现领域。作家曾遭遇过家庭的变故,深受爱情背叛的煎熬,曾远赴英伦治疗受伤的心灵,因而也留下了许多关于爱情的冷峻审视与深刻反思。在《情如毛线》《一个人的中秋》《雨从故乡来》《爱丁堡之夜》《单亲母子》《我的成就感》等作品中,作家对于爱情离开后的痛楚、孤寂、哀伤与反思有过细腻的描写,令人颇为动容。但如果方雪梅仅仅让自己的散文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这还算不上好的散文,至少与自怨自艾、沉溺自我的俗常散文难以有本质的区分。但方雪梅的可贵之处在于,她能在一己的情感遭际后,锤炼出对于世界美好情感的追求,情感的传统非但没有让作家陷入到愤世嫉俗的地步,反而赋予了她深沉、宽大的博爱情怀。作家在沉沦之后领悟到,爱情离开后的痛苦“原因是我太注意精神上生痛的细节部位,忽视了生活的车轮仍然裹挟着我在向前行进,一路上仍然有四时的美景。”(《过去的疼痛》)以一己之痛,竟生博大之爱,方雪梅的散文因而具有了一种超拔的精神。在作家看来,“生活本身便是苦乐相杂的过程。人的可悲不在于被伤害,而在于不肯从受伤的凋敝心理中爬出来。从根本上讲,精神创伤的愈合,完全是一个自我拯救的过程”,“学会把苦难当着一种‘生趣,便会超拔于痛苦之上。”⑦经过了情感的锤炼后,方雪梅的散文变得愈加清新,在《地铁里的歌手》《牧师的妻子》《谁是那个人》《无意之中》《一杯水里的禅》等作品中,作家常常将饱蘸感情的笔墨对准那些细微的现实景观:为护送搭乘地铁的女士而主动献艺的流浪歌手,身患癌症而依然热情帮助客居伦敦华人的牧师妻子,为救助摔伤严重的记者而不惜让车内染满鲜血的的士司机,春节时因发错信息而衍生的陌生人之间的通话与真挚问候,为信守“义”而在少林寺开店的河南汉子……方雪梅清楚地意识到,“朴实的人生,是我景仰的。正是生活中点滴的善美,才蕴含成了传统精神的巨大潜流,即使再静寂无为的人生,也总会折射出它的光泽。”⑧因此,她的创作“赞美一切善心,与我的心性是相契合的”⑨。正是这种超越性的情怀与思想,使方雪梅的散文始终氤氲着一股浸透人心的向善之力,让读者在感动中生出无限思考。以文学之温暖矫正社会冷漠之缺失,这才是方雪梅散文最本质的意义所在。

三、以细节彰显散文的纪律

任何文学体裁的创作都有属于自己的纪律,以细节蕴含情感、表现情感是散文的铁的纪律。散文是抒情的文体,但散文的抒情不宜降格为口号式的抒情,也不能沦为赤裸裸的表情达意,而需要借助叙述的力量,在细节中积蓄情感,在现场中爆发情感。可以说,细节是散文写作的精髓所在,在散文的创作中没有什么比彰显细节的力量更富于感情,读者也更容易被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感动得难以自已,这个细节可以是一个场景、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人类的情感需要细节加以承载,人们也愿意捕捉细节的力量,而不是空洞虚无的远大理想与嘹亮口号。优秀的散文创作,应该是处处有细节,在细节中留情。真实是散文的基本品质,而真实又是需要在细节的不断描绘中才得以完整呈现的。如果说假大空是与渺茫、虚伪、浮躁、残酷、冷漠相伴随的,那么细节则常常与真挚、细腻、淳朴、感动联系在一起。

在方雪梅的散文中,许多描写亲情、乡情和博爱之情的作品极为感人。在《爹亲娘亲》中,年近八旬的父母本有房屋居住,卻偏偏要在炎炎夏日四出奔波看房,“我”知道后在电话中埋怨父母瞎跑,可父亲却有着自己的考虑。

这篇散文的内容看似平常,作者选取了父母亲购房这样一件事情进行描写。倘就此题材而介绍购房的经过,无疑缺乏足够深重的意义,显得十分平庸。但方雪梅的立意却是透过父母买房动机的揭示,表现父母对于子女无私的、深沉的爱。为了表现这种旨意,作家特意选取了几个细节加以表现:一个是看房的时间。作者将父母看房的时间设置在炎热的夏天,这才有了购房淡季开发商的优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我”对父母的不理解;一个是购房的动机。在父女的通话中,父母为女儿退休回老家而提前购置住房的良苦用心得到了揭示,父母对于子女无私的爱在这一长远的考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是父亲在电话中说到的“十来年的客”。一个“客”字,将人生寄居世间的临时性与告别的归宿感写得触目惊心,因为有了这个字,光阴白驹过隙的短暂获得了生动的表现,父母对子女爱护的无私与长期也有了比较的基石。在《陪在父亲床前》《老屋》《身后事》《陕南的一抔黄土》等作品中,作家也以一个个生动可感的细节,将乡情的无法割舍、亲情的无微不至、友情的真挚无私、兼爱之情的博大宽广进行了鲜明的传达。

方雪梅的散文语言清新,生活气息浓郁,为读者奉献了原汁原味的生活形态。她的作品聚焦人心,集中笔墨凸显人性之善、人情之美,以如涓涓流水般的行文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质地昂扬,情真意切。方雪梅善于捕捉生活中感人至深的细节,寥寥数语便能将事情背后的人物心理进行出色的勾勒,显示出耐人寻味的意蕴。我们有理由相信,方雪梅的散文创作之路还可以走得更宽、更广、更深沉。

注释:

① 王丽丽编:《朱自清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页。

②③ 谢有顺:《散文的常道》,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8页、第19页。

④⑤⑦⑧⑨ 方雪梅:《伦敦玫瑰》,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11页、第312页、第310页、第313页、第312页。

⑥[德]霍克海默著,曹卫东编选,渠东、付德根等译:《霍克海默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3C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复旦大学中文系)

篇5:文学与人生(写写帮整理)

导论:什么是文学

三、什么是文学

文学概念

语言艺术 1.文学概念的历史演变

1.文学的原初含义:文章和博学2.文学的狭义: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3.文学的广义:

一切语言性符号4.文学的现代含义: 语言性艺术

2、文学语言的特点

(1)、形象的间接性

局限性:不懂得语言,无法独立欣赏文学作品;文学素养不高,想象力贫乏的人很难领会文学形象的生动美妙。

优越性:形象的间接性给读者的想象留下了广阔的心理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去丰富补充形象,进行艺术再创造,以获得莫大的精神享受。

(2)、易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

语言与其他艺术所使用的材料(色彩、线条、音响、体积等)相比,最为自由和灵活,受限制最小,它能直接表现任何生活现象,世间的事物和想象中东西,均可用语言加以表达。因此,文学在表现社会生活时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广阔的自由。(3)、能够深刻细腻地传达思想情感,表现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方面,文学可以通过语言塑造形象,以形象符号传情达意,使那些难以言说或不可言说的情绪、感受获得一种具象化的表现。

另一方面,文学可利用语言直接展示思维活动的过程,描写心理状态,传达那些只能用语言才能确切表达的思想情感。

第二讲

文字中的人性美丑

《倾城之恋》

张爱玲

张爱玲小说的特点:

第一:张爱玲小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揭示了人性的脆弱与悲哀;

第二:张爱玲小说中的主人翁多以女性为主,她们大多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

第三:张爱玲小说言辞讥诮、华丽,人物对话很多堪称经典。她擅长细致入微的、甚至穿透性的心理刻画,圆熟的文字技巧,丰富的想象力。《金锁记》(1943)是张爱玲最优秀的作品。张爱玲自己也最喜欢这部作品,把它排在《传奇》的首位。《金锁记》写的是没落的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女性生活,是张爱玲最擅长的题材,无论是语言,还是对人物的刻画,都达到相当高的艺术境界。

一、心理深度

张爱玲善于挖掘人物的心理深度,她的人物几乎都具有很强的心理深度。对人物心理挖掘最深刻,最触目惊心的应该是《金锁记》。作品描写性压抑和金钱欲望对女性的心灵扭曲。

心理变态

曹七巧用金钱把自己的情欲狠狠地压制在心中的时候,金钱,成为她心中唯一目标。由于这种金钱欲望过于强烈,所以,她并不会象一般人那样是被动防守,而是采取了更主动的攻击性的姿态去守住金钱。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变态。三种变态性心理:财产危机症、虐待狂、性变态。财产危机症她总是觉得男人在觊觎她的财产。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

13、4岁的女儿长安与曹七巧的侄子曹春熹玩耍。因为曹春熹抱了她的女儿长安,她就怒不可遏,暴跳如雷,她认为曹春熹觊觎她的财产,破口大骂

虐待狂与性变态

主要表现在对女儿和儿媳的虐待。对家庭里同性的虐待,这种虐待又和金钱,和性变态联系在一起。她对女儿的虐待,完全是出于那种变态的金钱危机症。她为了守住金钱,给女儿缠脚,破坏女儿的爱情。她怕长安不安分,到处乱走,和男人来往,家里的财产被男人霸占,就给她缠脚,缠了一年多,把脚缠成了残废脚。宁可让女儿在家里抽大烟。

《红楼梦》的笔法

张爱玲深受中国古典家族小说的影响的。这种影响起码有两个方面不应该忽略:

1、对大家族生活及其人物的描写。张爱玲最擅长对没落的贵族大家庭生活及其人物。《倾城之恋》、《琉璃瓦》、《茉莉香片》、《花雕》等等。《金锁记》也是这样的作品。

2、叙述方式具有《红楼梦》风格。这就是《红楼梦》的笔法。这种叙述方式,我觉得有三个特点:一是善于写大家族生活场景。二是细节描写。三日常语言。

整个小说,都尽量用细节描写,尽量回避概略的叙述。即使过度性的语言,往往都是从细节着眼。我们说是以小写大。在第一个大家族生活场景结束以后,到第二个场景——分家的时候,中间隔着十年,这中间的十年,就只用很简短的细节过度,只是这样一个照镜子的细节

第三讲

文学中的理想主题 从人生视角解读《堂吉珂德》 《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

塞万提斯充分利用了骑士小说这一富有表现力的体裁,广泛反映了西班牙社会现实,又摒弃了骑士小说人物缺乏个性的弱点,发展了骑士小说中英雄为理想而斗争的精神;同时,采用流浪汉小说反映平凡的日常生活的长处,将人物游侠行为放在真实的社会背景上,又摒弃了其玩世不恭的缺点。

1)人物塑造上:努力刻划人物性格,着力塑造艺术典型。堂吉诃德已成为耽于幻想、主客观分离、严重脱离实际、失去时代感的代名词;

2)结构上:以主仆游侠历程为主线,穿插一些各自独立又与主题相联系的故事为补充,加深了主题的广度与深度;

3)艺术风格上:达到了悲剧性与喜剧性、严肃与滑稽的巧妙结合。

4)语言特色:生动流畅、亦庄亦谐、含蓄幽默、纯朴明快。并大量采用民间谚语。

堂吉诃德形象分析

A、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可笑)

B、学识渊博,富于理想,甘于献身(可爱)C、目的是崇高的,方式是可笑的。(可悲)

马克思说:“堂吉诃德认为游侠生活可以和任何社会经济形式并存,结果遭到了惩罚。”

鲁迅先生说:“堂吉诃德立志打抱不平不能说是错误的,错误的是他的方法。”

桑丘•潘沙的形象

西班牙农民的典型,他与堂吉诃德既对立又互为补充。讲求实际,反映出农民的狭隘和目光短浅。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他对现实有正确的判断力;谈吐诙谐,妙语连珠;跟堂吉诃德吃尽苦头,但终未弃他;在当总督的日子里,他断案如神,执法严明,锄强扶弱。堂吉诃德为之奋斗一生没有做到的,他做到了。

史铁生与《命若琴弦》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了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莫言

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

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余华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

第四讲

文学中的成长主题 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 分析主题:

以一个十八岁少年的出门远行的事件告诉大家,社会是复杂的,人生是曲折的,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艰难与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底保存自信与希望,明白只有自己才能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塞林格与《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使塞林格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塞林格塑造了一个渴望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少年形象,表现二战后青少年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混乱,迷茫和苦闷。他在物资条件优越的环境中成长,但在精神上却更像一个孤儿,独自在庸俗虚伪的社会现实中行走着,以近乎极端的行为来对社会进行本能却又毫无作用的反抗。《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引起了美国青少年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共鸣。霍尔顿是一个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里的孩子,他对学校里的生活极为腻烦,对老师同学和功课都看不顺眼。整部小说以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口吻娓娓道来,回忆他被学校开除之后在纽约城无所事事地游荡的一天两夜。

人物

对霍尔顿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我们或许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反感、孤独、逃离,这三者构成了霍尔顿在这部小说中形象的不同层面,共同表现出这个少年丰富的内心世界。

1、叙事人称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以第一人称来叙事的,霍尔顿用他自己的语言带领着读者和他一起度过了一天两夜。这可以明显地看出马克吐温的《哈克·费恩历险记》的痕迹。不同之处在于,塞林格看待这个社会的眼睛就是霍尔顿的眼睛,他们之间的距离几乎等于零。另外,有观点认为塞林格和他笔下的霍尔顿实际上都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

2、语言风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独特风格很大程度上在于在它的语言。霍尔顿的语言是属于年轻人的最真实的语言:大胆,坦率,不避粗俗,其中大量的俚语,口语使小说显得活泼生动,犹如真实生活的写照。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和对话都写得非常精彩,甚至比情节本身更能引人入胜。霍尔顿很有特色的、生动的,同时也的确是粗俗的语言与他的精神世界的苦闷,心灵本质的纯洁都构成了这一人物不可或缺,并且相互统一的部分。

3、心理描写

细致入微的心里描写也使霍尔顿这个人物形象格外感人。在纽约游荡的一段时间,也是他的心灵漂泊的一段旅程。塞林格一次又一次地把霍尔顿置于困境与选择之中,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和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

第六讲

文学中的爱情主题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是个穷牧师的女儿,七岁丧母,童年生活极其不幸,但所幸的是他的父亲学识渊博。使得夏洛蒂受到了良好的文学教育。为他以后从事文学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夏洛蒂,本是个其貌不扬的姑娘,写这本书也饱经人间辛酸,遭到嘲笑,但这一切的苦并没有使他的创作热情减退,而让她更加坚强的拿起笔来写《简。爱》。这本书有相当一部分是根据作者自己的遭遇写的.《简·爱》——一部自传

简·爱,罗切斯特,伯莎·梅森,圣约翰

简·爱的主要经历:

盖茨海德堡

劳沃德慈善学校

桑菲尔德庄园

出走

写作背景:

夏洛蒂·勃朗特:“我要写的是一个新型的女主人公,她同我一样矮小和丑陋,但是我相信她将能同你们塑造的任何一个漂亮的女郎媲美,在读者中引起极大的兴趣。”

《简爱》是一部带有作者自传性的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写法,让女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理想,爱情友谊,具有娓娓动听,亲切感人的艺术魅力。它写一个孤女个人的奋斗故事,作者本人生活中的悲哀、忧患、紧张和勇气在小说中得到了强烈的反映。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态度,敢于为争取自由平等地位而斗争的女性形象。

艺术特色:

第一﹑环境描写既真实又典型。第二﹑人物的个性化。

第三﹑情节引人入胜,语言质朴无华。

《简爱》艺术特色:

《简爱》在艺术上具有歌特式小说的特征,这也是勃朗特姐妹的创作共有的特点。小说结构上设计得波澜起伏,情节带有神秘色彩,故事在作者激情的推动下,一环紧扣一环,引人入胜。

例如对阁楼上的疯女人的描写,就是构成小说神秘感的重要一笔。作者多次提及疯女人的影子,造成小说中略带诡密色彩的气氛,最后疯女人的现形不但没有冲淡这种气氛,反而因更加恐怖的描写加强了业已形成的艺术效果,使小说始终笼罩在一片凄惨而神秘的气氛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简·爱的平等宣言: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器人?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受得了别人把我仅有的一小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仅有的一滴活命水从我的杯子里泼掉吗?你认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眼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的那样!”

人物性格分析

1、简 爱:A

自尊自主、叛逆反抗B

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

C

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D

意志坚强,智慧过人

2、罗切斯特:A 外表冷漠,内心热烈B平等待人,真诚,坚强C 有时暴躁,也有温情的一面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是19世纪中叶法国作家。生于诺曼底卢昂世家。童年在父亲医院里度过,医院环境培养了他细致观察与剖析事物的习惯,对日后创作有极大的影响。福楼拜在中学时就热爱浪漫主义作品,并从事文学习作。早期习作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1857年,福楼拜出版代表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轰动文坛。但作品受到当局指控,罪名是败坏道德,毁谤宗教。福楼拜主张小说家应像科学家那样实事求是,要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准确地描写。同时,他还提倡“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反对小说家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在艺术风格上,福楼拜从不作孤立、单独的环境描写,而是努力做到用环境来烘托人物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还是语言大师,注重思想与语言的统一。他认为:“思想越是美好,词句就越是铿锵,思想的准确会造成语言的准确。”又说:“表达愈是接近思想,用词就愈是贴切,就愈是美。”因此,他经常苦心磨练,惨淡经营,注意锤炼语言和句子。他的作品语言精练、准确、铿锵有力,是法国文学史上的“模范散文”之作。

从人生视角解读《安娜卡列尼娜》 【 19世纪后期文学】托尔斯泰

二、托尔斯泰的创作特征: 1主题思想严肃深沉。用自传体手法表现作者对道德、宗教、社会、人生归宿问题的探索。

2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创作最显著的特点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列宁)。3对现实主义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善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即心灵辩证法。4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丰富而复杂,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5善于运用对比、讽刺、隐喻手法。

三、有关名词术语解释

心灵的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最先以此概括托尔斯泰创作中心理描写手法。它是指通过描写人物心理嬗变全过程来反映人物的性格思想变化,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

托尔斯泰主义——

六、七十年代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由自由贵族转向宗法制下农民的立场,幻想以改良主义来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他改良社会的政治主张包括:不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及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安娜•卡列尼娜》分析

1、《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安娜形象及其悲剧根源。安娜是一个追求真挚爱情,渴望个人幸福的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第一,安娜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第二,婚姻不幸,有丈夫没有爱情。第三,她对渥伦斯基的爱认真执著到疯狂和神经质的地步。

托尔斯泰代表作之一,是托尔斯泰对当代的政治、经济、农业、家庭、婚姻、道德等一系列问题重新进行审视创作出来的作品。

小说描绘的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俄国社会,主要围绕两条平行的线索展开。一条写安娜 ·卡列宁娜和弗龙斯基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展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另一条写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与吉蒂 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列文—自传性精神探索者

托尔斯泰作为贵族,曾经在自己的领土上实行过农奴改革,却因包括农民不理解等多种因素而以失败告终。列文正体现了作者对于农民与农村宗法制社会的看法。

列文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条件下力图保持宗法制关系的开明地主。他习惯于用批判的眼光评价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原则,探究人的生活中不可动摇的道德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他不畏上流社会的眼光,根据自己的信念走自己的路,追求合乎自己理想的生活。他对受资本主义侵袭下的俄国社会深感不满与不安,把建立宗法制社会作为解决矛盾的方法。他看到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幻想通过改革走出自己的路,以富裕代替贫穷,以厉害互相调和代替农民与地主间的相互敌视。

然而,这种以维护土地占有制为前提,以“爱仇敌”和“勿抗恶”为核心的社会改良主张,在现实中行不通,列文的改革失败了。痛苦和怀疑不断地折磨着他,他焦虑不安。开始探索人的真正使命,探索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但他没有找到答案,也没能看清自己生命的意义。最后,他在宗法制农民弗克身上领悟到,生活的意义在于“为上帝、为灵魂而活着”;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要不断进行“道德自我完善”,“爱己如人”。列文的痛苦探索和最后结局,反映了托尔斯泰当时的思想状态。

出色的心理描写

《安娜·卡列宁娜》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出色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整个作品艺术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体现出“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点。

二、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一个笑言、一个眼色和动作,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

三、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安娜—矛盾与痛苦的心灵

受到托尔斯泰创作时矛盾性心理的影响,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宁娜的内心世界由始至终都是充满矛盾与痛苦的。安娜卡列宁娜这颗受尽矛盾与痛苦折磨的心灵,为她添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使她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最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

故事当中的安娜,从一出场就充满了矛盾。“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弯曲了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终于让那股压抑不住的生气流露在她的微笑里”。这种矛盾心理并不十分明显,然而却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安娜十八岁就由姑母做主嫁给了比她年长二十岁的卡列宁,上流社会的宗法制度使她既接受命运安排,又不甘做卡列宁夫人。没有恋爱自由使她婚后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并不幸福。在宗法制度的压制下,她把自己的生气与活力深深地埋藏起来。可是,当遇上年轻英俊的弗龙斯基的时候,她再也压抑不住自己内心深处的那股暖流,并任由它流露在自己的微笑当中。从此,安娜内心开始骚动,开启了苦苦挣扎的旅程。

安娜与丈夫卡列宁

安娜的矛盾与痛苦首先表现在对丈夫卡列宁的矛盾上。自从邂逅弗龙斯基,安娜身上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她渴望真正享有爱情,但是又受到良心的责备。她是卡列宁的妻子,她要遵守传统的家庭与婚姻道德,尽妻子应该尽的责任,可是她又在这种内疚中陷入对弗龙斯基的迷恋而不能自拔。从莫斯科回到彼得堡后,她厌恶自己的丈夫,认为他自私、虚伪、刻板、冷酷,一心追逐名利,根本不懂爱情,但她善良的内心又不断重复着卡列宁“毕竟是一个好人:忠实,善良,而且在自己的事业方面非常卓越”,有一颗宽恕的心。当她不顾一切和弗龙斯基结合的同时,她又不断自责,内心受着负罪感的折磨。她就曾经在自己丈夫面前有过“我是一个有罪的女人,我是一个坏女人”的想法。这种内疚与自责使她内心充满痛苦。

安娜与儿子谢廖沙

安娜迷爱弗龙斯基,同时也深爱着儿子谢廖沙。要在这两个她最深爱当中艰难地做出选择,使她痛苦万分。在八年无爱情的婚姻生活中,儿子谢廖沙自然成为她所有精神的寄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安娜对儿子的爱甚至超过对弗龙斯基的爱。母爱是伟大的,因此安娜迟迟不肯离开家庭与弗龙斯基一起,迟迟不肯离婚。痛苦作出抉择后,安娜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儿子,对自己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而歉疚:“他会在他那被我遗弃了的父亲的家里长大,会看不起我。”谢廖沙生日那天,她不顾一切跑回家中。这次见面是她与儿子身体上的分离,更是两人在精神上的最终决裂。作为母亲,永远失去儿子的痛苦可想而知。

安娜与情人弗龙斯基

弗龙斯基的出现打破了安娜原有的平静生活,使她陷入追求爱情与保持家庭平静生活的矛盾中。弗龙斯基对她的诱惑,又让她充满对丈夫和儿子的歉疚。为了她的爱人,安娜一次又一次地在内心挣扎,艰难地选择。弗龙斯基不理解她,总是对她施以压力,让她离婚,让她离开儿子。这些都是她矛盾与痛苦的根源。当她放弃一切,以弗龙斯基为唯一支柱的时候,她又痛苦地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爱着的人只不过是个放荡、虚荣、追名逐利的人。她太爱弗龙斯基,因而害怕失去他。所以她开始陷入精神失控的状态,不断地与弗龙斯基争吵,而这又反过来导致弗龙斯基对她的反感。最后,安娜在苦苦挽留爱人的时候,扑向迎面而来的火车,终结了自己的生命,也终结了自己的痛苦。

安娜与上流社会

安娜是在没有离婚的情况下与弗龙斯基结合的,也就是说是不合法的。当时的上流社会,虽然存在许多与安娜类似的妇人,可是她们与情人的关系从来没有公开。安娜大胆、勇敢的行为,被当时的上流社会视为可耻的、淫荡的。上流社会的人讥讽她、嘲笑她,甚至连爱她的多莉、吉蒂也开始对她有所怀疑,心理上开始对她形成一层的隔膜。因此,安娜公开了与弗龙斯基的关系以后,只能孤独地住在弗龙斯基的庄园里。这种孤独无形中也给她带来痛苦,令她对所有的东西都产生了怀疑。正如她后来喜欢眯着眼睛看人一样,来自现实的威胁使她焦虑,对事物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人物形象:

安娜是一个坚定地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

她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在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中,表现出了她性格的正直、坦率、勇敢和心灵的高尚、精神境界的崇高,展示出有生命的、生机勃勃的东西对平庸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环境的顽强反抗。

艺术特征:

《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出色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整个作品艺术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小说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体现出“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点。第二,小说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一个笑言,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第三,小说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安娜·卡列尼娜》用有形和无形的方式使两条主线联结成自然而严整的拱形结构。

安娜悲剧的成因

一、家庭背景是制造安娜矛盾与痛苦心灵的元凶之一。安娜,作为王族的后裔,出身高贵。良好的经济水平与教育程度,陈腐的规章制度与观念,使安娜这位贵夫人容易形成抑制性人格。但她善良、坦诚,内心深处的自由追求爱情的女性意识又不会因此泯灭。

二、时代与社会背景是造成安娜内心矛盾与痛苦的根源。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经济衰落,统治者开始实行由上而下的改革。资本主义进入了俄国,平等、自由的观念开始冲击各个阶层,社会原有的固有联系开始松弛,宗法制度受到了挑战。安娜是较早觉醒的进步者,潜意识里赞成个性解放。可惜她是已婚的上流贵族。

三、安娜的宗教情结使她焦虑,最终导致她严重的心理失衡,矛盾与痛苦不断增加。在安娜勇敢冲出上流社会追求爱情的道路上,罪感一直没有停止对她的折磨。强烈的自抑、矛盾痛苦的心理、来自现实的威胁,会使人在积累压力的过程中逐步怀疑自己,并且走向了自我否定。安娜就是在不断压抑自我的情况下形成失调心理,对事物产生怀疑。

篇6:文学艺术与人生观

进入大学,经常听到大家谈人生观,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我的人生观又是怎样的?选了这门选修课,第一次知道原来人生观的树立与自身的文学修养是有关的。以前喜欢看小说,看名著,却仅仅把他们当作一个故事来读,认为只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够了,然后骄傲满满地说自己读过多少名著,自己知道多少剧情,却从来没想过一部作品的精华重在以小见大,主人公的人生贴近社会背景,从一个人的人生之经历来揭示整个社会。

现在终于懂得如何去读一本书了,首先要了解这本书作者,他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很喜欢听老师用自己的语言向我们表述一部部经典名著。像《呼啸山庄》,自己当时读的时候,一直认为男主人公报复心理太恐怖了,难道一份爱得不到就要毁了他吗?也许在我观念里,有些东西既然有缘无分,既然无法挽回,又何不放过别人,祝福别人,也放过自己呢?听了老师的分析,才明白,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爱的反面就是恨,爱得越深,恨也就越深,一份沉甸甸的爱,一份守护多年的爱,哪有那么容易轻易放下?恨对方太懦弱,败给现实,恨自己没能力守护好这份爱,心中的不舍和濒临崩溃,让他做出一系列疯狂行为,谁能说主人公心中不苦呢?顿时,又有点同情主人公,也许每个人的人生观念不同,在主人公这里,爱情是他的一切,一个失去一切的人怎能期待他的理智。

雨果的《悲惨世界》可说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名著了,也许在当时那个社会观念中,主人公冉阿让是个进过监狱的人,坐过牢的人都是坏人。当时读这本书时,却一直感慨那是个怎样的世道,一个人竟然用一生去赎罪,就只因偷一个面包,拿了小孩子一块钱,不管他为别人做了多少,人们都会在知道他的过去时毫无疑问地嫌弃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人生,也许让人唯一欣慰的是他遇到了米里哀主教,让他曾有一丝温暖。清楚地记得,当时在看完这本书,合上书本时,很感动也很难过地对着《悲惨世界》说了句,“冉阿让,你是我见过最善良的人!”当再次回味这本书时,还是会很同情冉阿让,用自己的一生在弥补这个我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错误,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有爸爸妈妈说过的“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有孔子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朱熹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经意回头间,才发现自己多么幸福,从小到大多少错误都被宽容,都被原谅。

上一篇:《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论文下一篇:医院职能科长竞聘演讲